政治题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05:53

政治题目篇1

1.新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还是理论补充? 

2.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争论的背后: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

3.政治共识: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4.政治社会学走向善治的理由——社会资本在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渊源、成长及意义探析

5.政治社会学:主题、取向与学科

6.国际政治社会学初探

7.政治社会学理论范式下的农村教育分析

8.中国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9.政治社会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10.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评述

11.1947-1949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2.政治社会学的学科界定——兼论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关系

13.论新形势下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创新——基于当代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视野

14.“欧洲化”与政治社会学——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15.中国政治社会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16.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取向

17.政治社会学中的混合研究方法

18.浅析政治学与政治社会学的关系

19.民主的后果与自由的条件——托克维尔的政治社会学思想述评

20.论政治社会学的历史演进

21.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22.公众舆论的政治社会学解析 

23.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

24.古典阶段的政治社会学——一个学科史的考察

25.米尔斯政治社会学思想述评

26.胡鉴民与早期中国政治社会学的学术传统

27.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政治社会学两种基本理论模式述评

28.当前我国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

29.西方政治社会学理论模式述评

30.“国际政治的秘密”:对马克思国际政治观的政治社会学重读

31.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2.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

33.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再思考:一种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34.权力、统治与正当性——简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

35.作为政治社会学议题的集体行动——从结构主义到资源动员和政治过程理论

36.抗争性政治的化解之道——评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

37.信访治理伦理困境的政治社会学诠解

38.政治社会学:对象·界限·意义 

39.家长参与教育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40.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

41.环保公众参与的政治社会学研究 

42.政体建设优先于社会建设——论政治社会学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设路径

43.人、国家与体系心理:国际政治社会学的一种诠释

44.政治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动态 

45.马克思·韦伯的政治社会学思想简述及其启示

46.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

47.如何做到实事求是——以政治社会学为视角 

48.政治社会学课堂主体性教学探讨

49.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初探

50.建构式解读: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论法的精神》 

51.精英与群众的辩证法:毛泽东的政治社会学

52.新农合制度中的利益博弈——基于政治社会学的多元视角分析

53.论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族际政治整合 

54.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林权改革:本质、价值和困境

55.多元主体、思想资源与制度创新——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政治社会学理解

56.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视野

57.走向善治之城——铜陵城市社区改革的政治社会学考察

58.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59.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及贡献——以政治社会学为研读新视角

60.20世纪日本与德国崛起成败比较:一种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

61.温州商会的兴起:温州模式研究的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

62.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弱势群体微博问政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

63.从政治社会学视角看学习型社会建设

64.读《政治社会学》

65.农民工工资上涨对社会治理的积极意义——以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66.出版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67.传统春节的政治社会学话语 

68.传统秩序的危机与治理的兴起——基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69.简析查尔斯·蒂利的抗争与民主化理论——基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70.惩治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的政治社会学解析

71.冲突与秩序——拉尔夫·达伦多夫的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述评 

72.从“学科建构”到“问题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思路转向

73.身份政治: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对土改时期阶级划分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74.政治社会学视角下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探析

75.论我国政治社会学的体系建构 

76.政治的社会学还是政治社会学? 

77.政治社会学初论

78.我国县委书记治理行为的政治社会学阐释——来自中部H省86县(区)的样本分析

79.论社会官能征——现代性与微观的爱之政治社会学片论

80.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81.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建构的起点

82.什么是政治社会学 

83.政治社会学的基本定义和概念 

84.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及其学理反思——基于政治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85.第六届中国政治社会学讲习班圆满落幕

86.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发微

87.问题与根源: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88.从政治社会学视角看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与执政能力提高

89.政治社会学视角下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

90."民工潮"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91.深化大国成长的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

92.直面政治与社会间的互动及其相生关系——《政治社会学》一书读后

9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及其社会学意义

94.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路

95.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

96.对民法调整对象法定化的政治社会学检讨——以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

97.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逻辑:一个政治社会学的分析

98.论政治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

99.论托克维尔的政治社会学思想

100.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探要 

101.社会和谐的调节机制:基于政治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102.论社会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103.国家与农村社会的权力与交换关系——对村民自治的政治社会学考察

104.政治社会学与社会运动

105.“自媒体”革命的政治社会学意义

106.公民教育能否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107.政治社会学视阈下的“群体性事件”反思

108.市民社会的利益冲突及其中国语境——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

109.政治社会学

110.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学科交叉的视角

111.腐败观念的政治社会学背景

112.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113.异化与矫正: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114.政治社会学视阈下失地农民利益表达途径分析

115.泰国街头政治运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16.阶级划分的政治功能——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17.现代化进程中的威权政治——政治社会学研究范式述评

118.“过渡型社区”治理问题的政治社会学解析——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119.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政治哲学分析——从马克思、舍勒、曼海姆到福柯

120.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121.让-皮埃尔·科特、让-皮埃尔·穆尼埃合著:《政治社会学》

122.论法国移民社会问题的政治化——一种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123.《政治社会学》内容简介

124.当代中国政府职能革新的政治社会学诠释

125.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乡村政治——以湖南省H镇为例

126.“项目下乡”发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阐释——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

127.中国宪法实施的三个面相——在政治宪法学、宪法社会学与规范宪法学之间

128.齐美尔、布迪厄文化社会学及其政治哲学解读 

政治题目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生综合能力成了教学的又一任务。因此,为了增强自身能力,推进教育改革,我们必须正视高中政治教学已经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习热情出发,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一、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

(一)学生素质为重心

课堂教学作为新课标下政治教学的主渠道,教学目标完全取决于教学内容。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课标实验与教育制度的制定目标是推动教育发展以及创新,从而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发展。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新课标的制定主要包含各项能力、知识、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高中政治教学作为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能有效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理论彰显时代特性

从现行的政治教学发展来看,理论知识主要包含文化、经济、政治与哲学,在讲解中,为了达到教学要求,除了要联系现代化发展,还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调整工作,通过展现时代特性,突出马克思主义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力量。这也要求政治教学要将学以致用作为基本准则,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同时,突出时代旋律。

(三)更好地展现生活气息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转变,它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导向,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它要求结合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主题中,这样才能推动生活、逻辑与知识的整合。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将生活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体现出教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理念。

(四)确立教学策略

价值观作为辨别真假、破旧的有效方法,它需要老师讲、学生学习与教学过程整合起来,灵活使用案例法、辩论法、情境法与探究法等策略,从源头上克服教学策略的局限。

二、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虽然新课标提出了价值观、态度、情感于一体的课程目标,它需要师生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但是从现行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来看,很多高中学校仍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学目标实现,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政治课对学生思维能力、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培养,也就出现了德育智育的状况。

(二)理论与生活相背离

从理论的方面来看,逻辑主要包含客观与思维规律两个方面。思维主要讲述的是逻辑规律遵守;客观规律则要求遵循革命、生活与物质运动的逻辑。即:政治理论不仅要满足思维,又要归于生活,满足生活发展以及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活逻辑看成教学组织的具体方法。但是,在政治教学中,我们经常让生活与教学理论相脱离,这也是教学过程越来越枯燥、乏味、抽象的具体原因。

(三)教学方法缺乏时效性

从传统的政治教学来看,课堂教学专制与封闭是最严重的两个问题,而学生只能作为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新课标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要求倡导开放式的教学,在教学环境民主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发展能力。

三、增强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一)改善教学观念

观念作为行动的前锋,为了将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政治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学习与更新教学观念。首先,我们可以依赖政治教材“三贴近”等特征,整合当前政治教材的相关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剖析现实教学中的各种弊病,特别是要将国内外时事热点、重大事件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整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其产生学习热情,真正地体会到政治理论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其次,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拿捏有度,结合学生的主置,保障课堂教学效益。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缺乏的状况,成立探究性小组相互取长补短。最后,根据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整合教学任务与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整合教学方法,做好知识衔接

在教学前,老师必须认真学习教程,理清教学实质与精神,并在其指导下做好备课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教学重、难点,理清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做好教学拓展工作。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老师不必立刻传授课内容,可以先从介绍知识结构着手,对基本需求、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并且生成对应的框架,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三)整合学生特征,促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

兴趣作为一切行动的导火线,从政治教学成果来看,满足学生的心理与兴趣要求,对养成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关系。例如,在讲解价值规律时,可以从菜价变动,由猪肉转为鱼肉说明消费与金融之间的关系。

总之,政治教学作为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与客观看待事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特征,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政治教学与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保障教学成果。

政治题目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

电力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断改革与调整中,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电力企业中得以建立之后,电力企业在发展上出现了新的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竞争环境发展了较大的变动,而电力企业的发展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电力垄断局的打破及其电力体制经历了种种变化,让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诸多挑战性问题。怎样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思想因素,也就是需要企业内的员工能够在思想上团结一致,是企业拥有一个凝聚力强、向心力强大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1.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加强宣传教育

企业中有些员工在困难面前高估困难的难度,不肯进行主动解决,没有信心来战胜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企业要展开深层次的教育,运用形势教育,结合辩证法,来让员工能够站在大局上看待问题,能够认清现下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形势上可以知道事情正想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能够在困难面前树立足够的信心。并且在对员工进行思想上的教育时,要根据员工个人的情况而定,杜绝那种“一刀切”的解决方式。

2.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具有超前性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符合上级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还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相结合,在对党委精神有个基础的了解后,在工作上进行调整,做出一些适度的超前工作,比如在思想工作上,不能落后,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将问题的发生控制在源头。其次要在教育上超前,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作用利用好。在经济建设上,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助,因此企业要想实现好的发展,就需要为企业在发展上形成良好的思想。当一个企业内部的干部员工在思想上同意稳定了,在对事情的发展观点上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了,企业才能够实现顺利的发展,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发展效率。简单的说,一个企业只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这项工作提前为员工做好,才能够调动员工在生产发展中的积极主动性,将事情的发展引向一个良好的态势上。

3.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木”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我们在教育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以员工的基本利益为标准。要对员工的思想展开定时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员工思想中的疑问进行解答,关注员工所重视的热点话题,避免矛盾的产生,重要的是在对员工思想尽心了解后,要对员工的思想进行事先的引导,在事中要进行及时的开导,在事情后端要进行良好的疏导,将员工的个人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根本上为员工的基本利益考虑。只有一切为员工做好准备,员工的思想意识才能够得以端正,才会树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企业要以法服人,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以法律为基础,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离不开法律为保障,构建一个健康的企业,同样也需要法律为保证。因此在为员工做思想工作的时候,应该坚持按照法律行事,一起工作均不能违背法律。同时对员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员工能够在真理面前心悦诚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从而跟上社会的发展。

4.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大科学含量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善,需要科学技术为指导,需要加大科学含量,所谓科学含量,主要有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党的发展离不开这门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这项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重点工作,指引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门处于不断发展的学科,面对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它必须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才队伍,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和解决,因此,这项工作是在继承上求发展,在发展中被继承。我们应该对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思想进行运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信念,借助于科学社会主义来对人们的信心问题进行解决,在对员工信仰问题上,不仅借助于党建理论来进行解决,必要的时候,要运用伦理学,教育学、人才学以及政治学等这些学科进行辅助,帮助员工树立科学的信仰。要想做好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进行解决的便是群众的政治问题,其中包括政治原则、防线以及“四信”,所谓的“四信”,指的是信念,信心,信任以及信仰。其次需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主要是三观,即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最后指的是认识问题。这三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严谨对待。

5.不断创新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优质服务以及经济效益都离不开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得以渗透,才能偶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此,各个部门应该在工作方法上坚持与时俱进的方法,根据企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好每一个载体,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进去。

5.1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视为载体,做好最基础的渗透。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其最基本的工作便是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内部职工日常工作便是生产以及管理,职工是否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是否有着较好的工作态度,关系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借助于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将其思想政治活动进行有效的渗透。

5.2将企业管理视为载体,将节点渗透工作做好。

前勤和后勤是电力企业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所谓前勤,指的是生产一线,后勤指的是生活服务。其中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与企业的管理工作有着严格的联系,鉴于此,企业只有将政治思想工作贯穿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将党的关怀传递到企业的管理员工中去,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积极性的提高。

5.3将企业文化视为载体,将特色渗透工作做好。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职工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构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独特载体,企业可以借助于这个载体,定期举办活动,让企业的员工参与到活动中,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同时企业可以在内部创办图书室,给员工权利,并且鼓励员工向图书室借阅相关书籍进行阅读,来为员工提供一个学习的良好环境。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利用好文化娱乐这个阵地,举办文化联谊会,或者为员工提供健身房,定时开展文体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来对员工进行定时的组织,并且宣传先进文化思想。最后,企业要借助于宣传阵地,购进现下各种与民生发展相关的书籍,报刊,免费发给员工阅读,或者定时组织员工观看相关影视节目等,来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总之,企业应该将这些企业内部阵地利用好,积极开办一些让员工喜闻乐见的、与大家利益相关的,以及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借助于这些载体,实现积极政治思想的传播,让员工群体在愉快的气氛里欣然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

结束语:作为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的时候,应该具有积极的主人翁精神,要追求突破,追求创新,同时还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份属于自己的分内工作,要积极承担责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创新,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经济中必须具备的思想观念。作为一个合格的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立足于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进行充分的发挥,调动大家生产的积极性,让思想政治工作在电力企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得到有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伟为.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J].中国核工业,2007(6)

[2]杨江宁.浅析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J].统带经济,2008(6)

[3]王兴盛,王永红.实现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J].政工学刊,2007(01)

政治题目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26-02

自1995年我国互联网络接入和服务向社会全面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开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就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15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回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历程,总结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有益经验,对于我们在新时期不断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纵观15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尽管各高校在不同时期的措施和方法不近相同,但却留下了许多共同的有益的经验。

一、坚持弘扬主旋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根本前提

坚持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好网络舆论的导向,使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成为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增强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网上精神家园以及抵御错误的、腐朽的思想的坚强堡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不同于其他门户网站(如商业网站)和综合性网站,其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可以求新求特,但是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不能偏离。这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人”的方向性的根本问题。

从1999年到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下发的许多文件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主题指明了方向。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回去占领。”2000年9月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更明确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发挥网络优势,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必须要有准确的功能定位,应主题鲜明,坚持弘扬主旋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根本前提。

从我国高校第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的发展来看,其弘扬主旋律的“红色”主题始终没有改变。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自1998年底创立到现在,十几年来,多次改版升级,依然以“宗马列之说,承毛邓之学,怀寰宇之心,砺报国之志”为宗旨。还有其他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如东南大学“先声网”以“创思想先导,传师生心声”为宗旨,始终保持其“红色”本色等等。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弘扬主旋律,才能保持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鲜明特色,才能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新阵地。

二、坚持“三贴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基本要求

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原则的要求,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是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在实践中摸索的一条重要经验。

所谓贴近实际,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和形式的改进要贴近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客观现实,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素质和思想实际,贴近学校的教学工作。如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要求新、快、特,要及时反映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要紧密贴近高校校园实际及学生的素质和思想实际状况,积极回答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只有贴近实际,才能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生命力。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之所以生生不息、蓬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就是不断坚持从实际出发,网站内容常变常新,网站栏目设计科学合理,受大学生欢迎。如果不贴近实际,网站内容空洞无物,只是形式单调乏味,网站最终就会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所谓贴近生活,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反映学生实际生活本质,贴近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实际,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相结合,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办好学习与答疑、生活服务、入党导航、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成才服务等栏目,针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就业创业的需要选择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解决他们最实际的困难,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成才、交友、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贴近大学生生活,增强网站的服务功能,将教育和服务融为一体,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吸引力,拓宽育人的新渠道、新途径。

所谓贴近学生,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和服务学生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境界、实现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点。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在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上力求贴近学生,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为学生成才服务;另一方面,在网站建设中突出学生建、学生管、学生用的理念,在有关教师指导下,参与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并制定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实施科学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贴近学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要获得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不断开拓创新,使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与实际行动相一致,网站的内容与形式相协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者的期望目标和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相统一。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内在动力,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经验总结。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15年的建设历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在以下几方面创新: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要创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创新教育理念。其先,要树立网络育人的意识,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感。其次,要树立平等意识和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次,增强自我教育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现代信息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内容要创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目前许多高校成立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有些网站内容单调枯燥,点击率低。但是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日点击率达到几千人次,这与网站的内容创新是分不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精心设计网站的栏目内容:建新闻动态类栏目,包括校园快递、信息快递、热点聚焦等,体现网站的教育性和导向性;建教育特色类栏目,包括思想理论、经典书籍、时事经纬、党团建设等,体现主题网站弘扬主旋律的特色;建校园文化类栏目,包括校园调色板、陶冶园地、网上沙龙等,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内容;建特色服务类栏目,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开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栏目,针对贫困学生开辟勤工俭学栏目,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咨询等栏目。同时要注意及时更新网站内容,让内容“活起来”、“实起来”和“动起来”,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形式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不仅要求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时还必须要有新颖的形式与之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要借鉴其他网站模式(如商业网站),通过文字、数据、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让个性化的域名、特色化的网站设计、动感的画面和互动式的体验,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使大学生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中享受视觉、听觉的冲击和愉悦,同时也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切忌单调刻板,不新颖、不鲜活,与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求特的心理需求和特点不适应,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如网站的域名要具有各高校的鲜明特色,要充分利用电视、图片、动画、直播节目等让思想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创造动感十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四、坚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必须以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来保证,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使主题网站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2004年10月30日原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上强调:“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建设与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必须从以下五方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

第一,要建立和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以行政部门为主实施、党政工青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就有了组织保证。

第二,要建立和健全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通过完善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高校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监控体系,保证主题网站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维护主题网站安全。通过网络法律和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文明意识和责任,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文明风尚。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就有了法制保障。

第三,构建各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评估机制。明确各级党委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评估的主体,借助社会中介评估机构,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手段,制定评估的原则、内容和标准,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进行检查和评价。同时辅之以激励方法。通过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起到价值导向、行为激励、目标调整和信息反馈等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提供支持。

第四,构建长效保障机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物质保证和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首先要建设一支讲政治、懂技术、肯钻研的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主题网站建设队伍,形成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其次要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学校要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专项资金,有计划地更新各类设备,重视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推动信息技术更新相结合,占领网络技术前沿。再次,要整合校内外各种社会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充分利用和宣传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的经验,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探索。这对于目前高校如何建设好和管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吸取经验和教训,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1999.09.30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moe.省略/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972&infoid=26178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02.12.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5.王立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三贴近”[n].吉林日报,2009.6.29

6.周济.占领新阵地把握主动权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4.10.31

7.房广顺,尚大鹏.构建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n].光明日报,2007.7.18

政治题目篇5

大陆中央领导人与涉台主管部门领导的讲话,均显示大陆对推进两岸政治对话的态度更加明确,而且有历史紧迫感,希望尽快推进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解决政治问题与障碍,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向一个新的阶段与高度创造条件。

尽管两岸政治关系有了新的进展,今年年初还举行了正式的“张王会”,但没有涉及任何政治性议题。显然,要在短期内正式实现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启动政治协商,也会很快陷入僵局,两岸的政治问题要比想象的复杂与困难。

对话易,协商难

大陆目前强调的是逐步开展两岸政治对话,尤其是开展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但从大陆高层领导的讲话与暗示看,显然又不希望这种对话仅仅局限于两岸民间政治对话,而是希望进行正式的两岸政治对话,因为大陆明白民间政治对话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目前,关于政治对话、政治协商、政治谈判这三者的概念还比较模糊,没有明确定义。其实这三者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别与不同。两岸政治对话,是指非正式政治对话还是正式政治对话?这两者有很大差别。

非正式政治对话有多种形式,任何有关两岸政治议题的讨论,都可视为政治对话。事实上,过去30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始于政治对话,从一开始就是讨论两岸的和解与和平统一,后来由于岛内政治格局与两岸关系形势的重大变化,才让这一核心议题被淡化,反而让“三通”、两岸经贸合作、两岸人文交流等非政治议题成为主要讨论议题。可以说,各种形式的、或者非正式的两岸政治对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是这种两岸政治对话,主要是通过两岸各自的政策宣言(领导人重要讲话、相关党政纲领性文件、政策白皮书)等方式呈现,是一种间接的、非面对面的政治对话。至于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每次两岸关系方面的研讨会、座谈会,涉及的两岸政治议题非常多,两岸各方均在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与政治主张,其实这也是一种非正式的政治对话,只是少有交集与共识而已。

正式的政治对话相当于两岸的政治协商与政治谈判。目前,大陆强调的是率先进行两岸民间的非正式政治对话。去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就是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尝试。该论坛云集了海峡两岸红蓝绿等多方的知名学者参与,讨论两岸政治议题,赋予了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一个新的平台,从而为两岸进行正式的政治对话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显然,民间政治对话容易,正式的政治对话难,政治协商与政治谈判更难。大陆强调推进两岸的政治对话,实质上不是简单的、间接的、民间的、学术性的政治对话,而是实质性的、直接的、正式的、官方性的政治对话,在政治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政治协商或政治谈判,将就解决两岸政治分歧、签署和平协议与最终实现国家统一达成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政治谈判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政治协商与政治谈判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本质区别。政治对话只是双方政治立场、观点的沟通与相互了解,不一定要达成某种共识或重要结论。政治协商或政治谈判则不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是要达成协商或谈判结果的。

尚不具备政治协商的条件

不可否认,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在政治,难点在政治,政治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政治问题是当前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挑战与障碍,不能无休止地回避,这是大陆方面近期以来强烈主张推进两岸政治对话的重要原因。然而,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政治关系之复杂、敏感,超乎想象。推进两岸政治对话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政治准备,要有长期、艰苦的打算,同时必须明白“行稳”才能“致远”,否则欲速则不达。

进行两岸政治对话、政治协商或谈判,需要有足够的社会、政治条件。依目前台湾岛内的社会主流意识、政治结构、政治形势、“统独”观念等观察,目前尚不具备进行两岸政治协商的条件。

从两岸的政治认知看,由于岛内政治格局的重大发展与变化,两岸的政治认知差距,或者说是政治分歧与政治鸿沟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持续扩大。尤其是,台湾方面的政治立场趋于强硬,政治要价越来越高,让两岸政治对话与协商更加困难。就台湾岛内的社会政治现状观察,台湾主体意识高涨(认同台湾主体意识的民众比例超过80%),“台湾国家意识”日益普及化,祖国意识几乎完全消亡。这种社会政治现实,很难成为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的助力,反而是很大的阻力。

就岛内政治结构看,以、为代表的“”分裂势力是台湾一支庞大的政治势力,其强烈坚持“”立场,强调“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反对“一中原则”与“一中框架”,将马当局改善两岸关系的一切努力视为“倾中卖台”。尤其是,这股分裂势力的力量不是在衰落或走向衰亡,反而还在发展,甚至有可能成为岛内最大的政治力量,在今年年底举行的“七合一选举”中,“国败民胜”的态势已基本确立。相反,岛内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的力量在衰落,则是一个维持现状的政党,“反独不谋统”,“不统、不独、不武”成为其核心政策。在这种政治结构下,两岸进行政治协商是非常困难的,即使进行政治协商,也不会出现大陆期望的政治结果。

从过去30多年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两岸问题的解决非常困难,每向前一步都不容易。从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看,两岸经贸关系仍然没有实现正常化,两岸关系也没有正常化:对台湾大幅让利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岛内受到强烈抵制,多项民调都显示反对者的比例均高于支持者的比例;陆资、陆配、陆生在台湾还处处受到歧视性待遇,更别说享受“与台湾同胞相同的基本国民待遇”;截至目前,两岸故宫博物院还不能进行双向交流。海峡两岸连基本的经贸、文化与人员交流都不能实现正常化,何况更为复杂、敏感的政治议题?

就当前岛内社会政治环境而言,马当局陷入执政困局,根本没有精力与能力处理两岸政治事务或政治对话。尽管目前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有了首次会面的象征性突破,今年台湾“陆委会”负责人王郁奇也正式访问了大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举行了正式会谈,“习马会”也让人高度期待,但两岸关系的这种政治进展并不意味着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的开始,就像2005年主席连战到大陆的“破冰之旅”——“胡连会”共同发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一样,虽然是两岸关系的重大发展,却无法改变两岸政治困境,无法启动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况且两岸政治问题,也不单是台湾的执政党说了算,还会受到在野党的强烈牵制与制衡。

“行稳”才能“致远”

要实现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表面看障碍在台湾方面,但仔细研究则会发现,两岸一旦启动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大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更大。

一直强调,不排斥与大陆展开互动,甚至进行政治对话或政治协商,但强调的是没有条件的政治对话,即不应以“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前提。然而,大陆对与或绿营的互动是有政治前提的,不与坚持“”立场、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开展党际交流,发展党际关系,只允许党员以个人名义与民间身份参访大陆。而如果未来上台执政,大陆要不要与其互动,考验的不是,而是大陆。如果大陆与政权进行互动,延续两会协商,预示着“九二共识”政治防线会跨掉,同时还将坚持“九二共识”的置于极为被动的地位。如果大陆坚持“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底线,不与执政的往来与合作,当然就不会有两岸的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未来两岸关系也必将陷于僵局,甚至出现对立与紧张。

在任期的最后时间内,两岸若能启动政治对话或政治协商,的确是两岸关系的重大政治突破,但启动之后则会发现,大陆随即将从主动变为被动。这是因为,马当局提出的政治主张,基本上是要大陆做出回应与政治上的让步,否则就不可能有任何政治协商的进展与结果。两岸经过过去五年多的协商,尽管签署了19项协议,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这些成果的取得基本上均是大陆妥协与让步的结果。

目前海峡两岸协商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一事未能继续推进,主要就卡在台湾方面提出并要求的“人道探视权”问题上。由于该问题涉及内政与多项法律等重大问题,大陆没有同意,台湾方面则不妥协。公开表示,“人道探视权”问题都解决不了,其他高难度的政治议题就别谈了。按道理,政治协商,甚至一般性事务的协商、谈判,是双方相互妥协与让步的结果。但两岸却很特殊,常常以大陆妥协与让步为结果,否则达不成协议。未来进行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当台湾方面提出政治要价后,大陆是接受还是不接受?不接受,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就会宣告失败;接受,可能又会触及大陆的政治底线。

对于一般性的政治议题进行讨论、对话、协商,显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于高难度的政治问题进行讨论或对话,如果没有达成任何共知与共识,同样难以解开两岸的政治症结。对于台湾方面坚持、不可能妥协与让步的“中华民国”问题,大陆应该如何面对与处理?对此大陆承认不承认?承认,就会造成“两个中国”或中国实际分裂的局面;不承认,则两岸政治对立依旧解决不了,问题又回到原点。类似的问题太多:如与“中华民国”一个相关联的问题是,大陆要不要承认“中华民国宪法”?要不要承认“两岸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承认“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治权”?要不要承认台湾的一切法律规定?要不要让台湾维持或扩大“邦交国”?要不要让台湾全面参与国际组织?

可以说,大陆积极推进两岸政治对话的主张是对的,方向是正确的,要高举政治对话的旗帜,但也要充分认识到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的过程将是十分艰辛的,不易实现的,要有足够的思想与心理准备。日前海峡两岸各界高度关注的“张王会”没有涉及任何政治性议题,讨论的仍是事务性议题,就足以证明两岸政治对话与协商之困难。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太大的差距,目前两岸关系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力加强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民往来,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认知与了解,为两岸政治对话与协商创造足够的经济、社会条件。只有这样,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才能少走弯路,才能行稳致远。

政治题目篇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要进行有效的政治教育,当然必须正确地理解什么是政治。人们经常说:不能把思想问题混同于政治问题;思想是认识问题,政治是立场问题。这种说法是很对的,也是我们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政治问题与思想问题是两种不同范畴的问题,因而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也是两种不同内容的教育。

政治应该有不同于思想和道德的内涵。我们经常讲政治运动、政治关系、政治权力、政治利益、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等等,在运动、权力、利益、体制、文化、教育等前面都冠以“政治”一词,以表示同经济的、道德的、文化的等等相区别。这也充分说明,政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我们所讲的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社会主义学校所进行的政治教育,不仅是阶级的政治教育,而且是工人阶级的政治教育,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所以,我们在回答什么是政治问题时,主要是要弄清楚什么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马克思在谈到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时,对什么是政治运动,作了具体的说明,并对经济运动和政治运动作了区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马克思对什么是工人阶级政治的看法。马克思说:“任何运动,只要工人阶级在其中作为一个阶级与统治阶级相对抗,并试图从外部用压力对统治阶级实行强制,这都是政治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4页。)。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自然是以为自身夺得政权作为最终目的,为此当然需要一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在经济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工人阶级的预先的组织”(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604页。)。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政治,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从马克思的这个说明中,我们可以知道,工人阶级的政治就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所以,我们经常说,政治就是阶级斗争。这种斗争之所以是政治斗争,而不是经济斗争,就在于: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利益,“从外部用压力对统治阶级实行强制”。马克思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区别。他指出:在某个工厂中,甚至在某个行业中试图用罢工等手段来迫使个别资本家限制工时,这是纯粹的经济运动;而强迫颁布八小时工作日等法律手段时,则是政治运动。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运动都运用罢工等等的手段,这是共同的;而政治运动不仅运用了罢工等的手段,而且还运用了法律这种社会强制力量,实行八小时工作日,来实现工人阶级的利益。这就标志着它已经从经济运动发展为政治运动了。所以,政治运动都是从经济运动中发展而来的,它的普遍形式是运用了社会的强制力量。它的最高目的,是夺取政权,即夺取政治权力,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马克思说:“这样,到处都从工人的零散的经济运动中产生出政治运动,即目的在于用一种普遍的形式,一种具有普遍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形式来实现本阶级利益的阶级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4页。)

马克思对政治运动的这个说明告诉我们,工人阶级运用社会强制力量来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这是构成工人阶级政治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说,政治的基本要素是:第一是政治主体,即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第二是政治权力,即社会强制力量;第三是政治利益,或政治目标。社会强制力量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包括国家政权的力量、阶级的力量、政党的力量、政治集团的力量、法律的力量、权威的力量等。在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运用社会强制力量,为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而奋斗,表现为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运用社会强制力量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奋斗,表现为经济建设。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工人阶级用社会强制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这就是政治的最一般的本质。所以,工人阶级政治可以是阶级方面的,也可以是经济方面的。无论是哪一方面,国家和法的问题都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列宁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谈政治的。他说:“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注:《列宁文稿》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这个关于政治的规定,对于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都是适用的。

国家事务是多方面的,从事阶级斗争,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是国家的主要事务。但是,列宁认为,这只是阶级方面的政治,是政治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政治还有另一方面,即经济方面的政治。如果把政治仅仅理解为阶级斗争,那是旧的政治观念。列宁说:“如何理解政治呢?要是用旧观点来理解政治,就可能犯很大的严重的错误。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但是我们的斗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粉碎资产阶级制度遗留下来的东西,粉碎整个资产阶级一再想消灭苏维埃政权的尝试。到目前为止,这个任务吸引了我们最大的注意力,妨碍了我们转向另一方面的任务——建设任务。”(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在从阶级方面的政治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以后,政治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列宁说:“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309页。)为什么把经济建设看作主要的政治?因为,要从事经济建设,国家必须运用社会强制力量,即国家权力,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斗争。

邓小平把四个现代化、经济建设看作是我国当前社会的最大政治,这同列宁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为什么实现四个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的最大政治?因为它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符合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要求。

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具体内容。在十五大的报告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政治,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政治教育的涵义和目标

政治教育是各个时代都有的。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因而它们的内涵和目标也各有区别。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它的涵义和目标,是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所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表现为阶级对阶级的关系,它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和政治又决定观念形态的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反映政治关系的文化,一般称为政治文化,它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所谓政治文化,就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形式。政治心理是对政治关系的自发的反映,它主要表现为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情绪、政治愿望等。政治意识形式也就是政治思想观点,它是对政治关系的自觉反映。这些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就形成一定的政治理论或政治学说。

在一定的社会中,每一个阶级的政治文化,都是从本阶级所处的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出发,在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发展等方面的反映;同时,反过来,政治文化又对本阶级的政治实践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发挥着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为了运用本阶级的一切社会强制力量,实现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每一个统治阶级都极力地传播自己的政治文化,使它们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接受,内化为个体的政治意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遵照适应当时社会的政治规范,从事政治活动。这既是政治实践的过程,又是政治教育的过程。所以,政治教育是把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灌输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内化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规范,从而使社会成员成为与这一社会相适应的公民。

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家庭、学校、职业团体、社团组织,以及运用大众传播工具,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化。学校是实践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学校的政治教育,使学生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规范的系统知识,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态度,并开始了解和习得政治活动的能力。

在高等学校,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学生。在我们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中,根据工人阶级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规定和政治教育的涵义,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是灌输无产阶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使青年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态度,掌握政治参与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然,我们的青年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不会都以政治为职业,但是,其中也必定有一部分人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职业政治家。而且,不以政治为职业的人,也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所以,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

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要随着时代内容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是由政治教育的涵义和目标所决定的,而且还为不同的时代内容所规定。从我国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学校政治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目标的教育。工人阶级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工人阶级国家的政权问题,即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力问题,它是我们国家的最高的社会强制力量。这种社会强制力量,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我们要讲政治,首先必须讲维护国家的政治权力。依法治国,讲的就是运用法律的力量,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我们要进行政治教育,也首先是要进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教育,维护国家的政治权力的教育,进行依法治国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历史时期,我们所从事的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的问题上,必须维护国家的和领土完整,绝不能丧失国格,屈服于强权政治。所以,维护国家的政治权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我们的政治目标。这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态度。坚持和完善无产阶级,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而伟大的政治任务。学校的政治教育,必须使学生解决这个政治目标问题。

第二,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社会主义学校对青年学生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这个政治方向,是由我国的历史和当前的国情所决定的。历史和现实都向我们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的表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反对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违背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损害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进行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领导力量的教育。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也是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要坚持工人阶级政治目标和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如前所述,国家的权力,党的力量,都是社会强制力量。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由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来领导的。有了这些社会强制力量,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才能实现。所以,在政治教育中,我们必须进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不仅使青年学生懂得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道理,而且要在实践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同一切反对党的领导的政治倾向,进行不懈的斗争。

第四,进行马克思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的教育。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人阶级政治文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它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反映,而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指导思想。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十五大通过的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我们要讲政治,就是要讲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使它成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五,进行坚持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总任务,以及完成这个任务的道路和途径。为了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还必须有为实现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的方针和政策。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反映和意志的体现,它们都属于政治范畴。邓小平要求我们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努力实现当的基本纲领,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稳定,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都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要求。讲政治,必须要讲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讲改革开放的政策。所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坚持党的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都是高等学校的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上述有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表明,所谓政治教育,就是有关国家大事的教育。关系到国家和党的前途和命运的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事,都是国家大事。政治教育就是要传播和灌输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国家大事的道理。这些内容还向我们表明,政治教育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虽然是相互联系着的,但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思想教育主要是理想教育,它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道德教育也不同于政治教育,因为道德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以及用来维护这些行为规范的非社会强制力量,都不属于政治范畴。我们只有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区别开来,分别研究它们的特殊规律,才能使这三种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政治教育,实现政治教育的目标,使青年学生逐步地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就是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这些话虽然是针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针对高级干部说的,但对学校的政治教育也同样具有普遍性。我们要通过上述内容的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培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的素质,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政治教育的实施

如何进行政治教育,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当然,关于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因时间、学校以及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不存在一般的模式。不过,我们可以根据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和任务,探讨一下进行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是十分有益的。

进行政治教育,有两个基本的途径:一是从事政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态度,端正政治立场,习得参与政治的技能;二是进行理论、形势政策和其他方面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逐步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政治问题的能力。

通过政治实践的途径进行政治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但是,由于青年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在校学习,直接参加社会政治实践活动的机会并不多,这条途径的实现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然,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积极地组织和引导青年学生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政治活动,培养政治参与意识,习得参与政治的技能。关于校内的各种政治活动,我们应该进行精心的组织,使学生得到政治教育。

学校的“两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的任务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这里包含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教育,是学校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工人阶级政治的理论基础,它科学地揭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关系。我们只有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我们必须更好地使“两课”教学为学校的政治教育服务,使它们成为讲政治的一个重要阵地。

思想道德教育虽然不同于政治教育,但它们同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思想道德问题既不同于政治问题,又与政治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思想道德问题解决得好,也可以帮助政治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因为对政治问题的不同认识(不是指不同的政治行为),也属于思想问题,应该通过思想教育来解决。所以,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应该贯穿着政治教育的内容。

政治题目篇7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政治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82-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另一大传播媒体。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1.1%[1]。对于我国网民中的主要组成群体大学生来说,网络已成为这一群体获取各类信息必不可少的工具。

政治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频繁使用网络的大学生而言,网络对其政治观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网络能以更迅捷的方式传播政治信息,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其政治知识,利于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全球化时代,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上,网络所传播的信息是多元化的,这对于大学生政治观沿着主流方向发展来说构成了挑战[2]。因此,本文就以网络为背景,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来研究当前大学生政治观在网络影响下的具体状况。

一、研究设计

本文是在调查北京五所大学中近五百名大学生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五所大学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在这些高校中,每所学校发放一百份问卷,共随机发放了500份问卷。最后,总共回到48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4%。

问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旨在了解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旨在对大学生的上网情况以及政治观的现状进行调查。在具体问题设计过程中,使用的是李克特量表来对被试者进行测量。

在政治认知方面,主要考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我国政治体制、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等。在调查过程中,以“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说不清楚”、“比较了解”、“非常了解”五点进行测量,分别赋值以1到5分,分数越高表明被试者的政治认知水平就越高,对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就越深刻。

在政治态度方面,主要考察大学生对国家、对政治体制、对党和政府出台政策的认同以及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等等。在调查中,以“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五点进行测量,并对5个选项分别赋值以1到5分,被试者的总体得分越高,其政治态度就越倾向于当前党和政府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

在政治参与方面,主要考察大学生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看法、在权利义务表达过程中方式和途径的选择以及对政治参与效能的看法等。在调查中,以“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五点进行测量,按1到5分的顺序也为这五点进行计分,被试者的总体得分越高,说明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的倾向就越强,并且他们选择政治参与的方式方法也更加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

二、大学生政治观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后,为便于统计和对比,我们将大学生在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中的得分换算为百分制。经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被调查大学生在政治认知方面的平均分数为62分,说明大学生对主要理论问题、对我国政治体制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总体上还是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这当然与大学生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有密切关系。

被调查大学生在政治态度方面的平均分数为69分,说明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总体上还是更加倾向于党和政府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具体看来,在政治态度中,得分较高的是国家认同类的题目,达72分,比如对于“个人发展与国家未来是息息相关的”,有64.3%的学生选择了“同意”和“非常同意”。在对于一些热点类问题的调查中,被调查大学生还是表现出一定的政治理性,比如对于“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中,中国不能轻易采取武力方式来解决问题”,有60.2%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同意和非常同意。另外,在所有对党和政府认同类的题目中,被调查大学生总体平均分数为65分,被调查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还是很认可的,但在“当前党内腐败只是少数,大多数官员都是清廉的”这

一题目中,有65%左右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对这一问题的认同度明显较低。

在政治参与方面,被调查大学生的平均分数为66分。具体来看,在政治参与倾向类题目中,被调查大学生的平均分数为71分。另外在有关采取合理政治参与方式类的题目中,被调查大学生的分数稍低,为60分。总的来看,当代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参与意愿较强,且比较愿意选择符合党和政府要求的方式进行政治参与。

三、结合网络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观进行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大学生上网过程中排在前三位的项目分别是休闲娱乐、获取日常生活服务和浏览其他类新闻,其中只有12.5%的学生在上网时选择浏览政治问题,了解时政信息,而选择参与网络政治问题或热点事件讨论的同学仅为6.8%。当问到“你平时获得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时,有70.6%的学生认为网络是自己平时获得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可见,对于当前大学生而言,虽然他们上网主要并不是去了解时政信息,参与政治讨论,但网络却是他们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已成为影响他们政治观的重要因素。

在具体层次上,本文主要以上网频率为自变量进行方差检验,来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所造成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将上网频率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每周上网少于两天的为低频率上网者,每周上网两天到三天(包括两天)的为中频率上网者,每周上网四天或四天以上的为高频率上网者。经过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见表1)。一般来说,网络中包含的大量政治信息,有利于增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但从本次调查研究的检验结果来看,不同上网频率的大学生在政治认知上的f值为0.187,说明不同上网频率者之间的政治认知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在上网频率与政治态度的关系中,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不同上网频率的大学生在政治态度上的f值为5.542,可见不同上网频率者之间的政治态度具有显著差异。具体来看,高频率上网者政治态度的平均分数为62,中频率上网者的分数为71,低频率上网者的分数为78,可见高频率上网者在政治态度上的表现要更加偏离主流。其中在有关国家认同类的题目中,不同频率上网者的分数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其他类型的题目中,高频率上网者与其他频率上网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例如在政治体制认同类题目中,当问到“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时,低频率和中频率上网者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例在58%以上,而高频率上网者的比例只有42%。

在上网频率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上,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不同频率上网者在政治参与上的f值为6.561,说明不同频率上网者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具有显著差异。从具体分数来看,高频率上网者政治参与的分数为69,中频率上网者的分数为63,低频率上网者的分数为60,可见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高频率上网者参与意愿要更强一些。在有关政治参与倾向类题目中,当问及“作为一名具有选举权的公民,应当积极行使自身的选举权”,高频率上网者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例在65%以上,明显高于其他频率的上网者,可见在网络环境中,由于具备了更便利的信息交流和政治参与平台,高频率上网者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参与倾向;但在有关选择参与方式方法类的题目中,高频率上网者的分数为60分,低于中、低频率上网者的68分和65分,可见,在政治参与方式方法的选择上,高频率上网者表现出缺乏一定理性的倾向。

四、总结和对策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观的调查研究,总的来说,当前网络对于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有利的一面,也包括消极不利的一面。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作为一个通讯交流的工具和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政治参与平台,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情绪;但网络中充斥的各类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政治信息,已经对大学生政治态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加强主流理论知识网站建设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目前在大学生政治认知方面,虽然整体看来,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在个别政治认知问题上,其认知水平仍有待提升。正是由于对一些重要问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态度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偏激性,不能理性看待实际生活

出现的一些政治问题。列宁曾说过:“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政权”[3],而国家政权的核心是执政党及其社会制度,因此今后在政治理论、知识网站建设中,要以国家、政党和社会制度相关的知识介绍为重点,向大学生传播更准确、更全面的政治知识,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促进其政治态度不断朝着党和政府所要求的主流方向转变。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倾向还是相对较强的,但网络环境下的政治参与,与现实环境相比,由于具有了更多的隐蔽性,所以许多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由于不必去考虑政治参与的后果,往往不能慎重选择政治参与方式,在参与过程中也缺乏应有的理性态度。因此,今后政府、学校和社会要积极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引导,努力为大学生开辟出一些新的参与政治的途径,形成多元顺畅的而非强制的表达渠道[4],来达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以更加理性、积极的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并不断提升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政府网络监管能力

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传播具有明显的开放性,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政府很难对网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许多小网站为吸引点击量,不惜宣传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政治信息,这对于大学生政治观的健康形成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政府在网络监管中,要进一步推进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网络监管的执法力度,促进大学生政治观沿着主流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

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

508.htm,2013-01-15.

[2]韩君华,等.浅析网络对青少年政治观形成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2).

政治题目篇8

关键词:体制内“政治冷漠”;政府公共性;流失;表现;探因

1.绪论

1.1政府公共性

政府公共性即政府在社会公众授权的基础上,解决公共问题、供给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产生的代表公共利益的性质。其公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公共管理实施主体的公共性。政府公共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是政府;第二,政府价值观的公共性。当前我国政府的基本价值观包括以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发展等,这些核心价值观都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因此具有公共性;第三,政府运行目标的公共性。政府运行的目标是为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将群众的价值目标和利益目标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协调起来,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第四,政府管理行使手段的公共性。政府公共权力是后盾和基础,社会立法为支撑,即必须以法律形式规范政府机构设置、编制、责任与工作程序;必须以法律形式规范和约束政府公务人员政府运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政府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公共性要求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必须遵守公民意志,从而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

政府一旦不能维护公共利益、满足社会需要,其公共性流失就产生了。政府作为政治共同体本身是由理性经济人和委托关系中的人组成的,他们作为具有多重规定性、追求自身效应最大化的经济人和受托人本身不会自动完成政府公共性责任的。政府公共性依靠政府公务人员(体制内的人员)完成,所以,体制内的公务人员能否正确的行使职位赋予的政治权利来回应社会公众的需要,是政府公共性是否流失的关键。他们与体制外的普通公众对政府公共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体制内公务人员作为政府权力的委托人理应热衷于国家公共事务,有着崇高的政治目的,竭尽全力为国家、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概括而言即对崇高的政治事务充满热情。

1.2体制内“政治冷漠”

然而,现实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官员对中国政治发展、社会改革、未来的走势、地区发展等政治事务并不上心。前一刻还在大谈地区经济走向问题,话锋一转就是去哪里休闲。把去各地参观培训学习的机会描述成“串串门,养养神,认认人”,吃好玩好旅游好成为其首要目的。在现实中,公务人员并非按照民众期望来行使政治权力以维护政府公共性的。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的四个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正显示了当前体制内政府官员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生活方式,而这些状态都显示了公务人员对崇高的公共事务的冷漠。

体制内的官员对公共事务的冷漠、政府公共性责任感的缺失,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政治冷漠。但与之对应的是,官员对政治部分领域又充满了政治热情,争权、搞好对权力的依附、跟领导搞好关系、创造上升的进阶,在这些方面官员的表现不是冷漠的,而是积极充满热情的。于是,对某些政治问题积极参与,对另外一些政治问题却漠视,这种矛盾在官员中普遍存在,而这两种矛盾的对比更加突显出体制内公务人员对政府公共性责任感的冷漠。

所谓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冷漠,是与政治参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政治不参与,是一个国家的普通公民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参与某项政治活动,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冷漠主体指的是“无政治阶层”的、体制外的公民。与体制外的社会公民相比,体制内政治官员的政治冷漠会对国家、地区的发展造成更大的伤害和破坏。毕竟普通公众的政治冷漠不会直接关切到政府公共性流失现象,体制外的老百姓能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但这些体制内的公务人员,靠体制谋生,掌握着很多国家资源。理应在官言官,在其位谋其政,他们却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而且很休闲懈怠,能力不足,没有责任心,按这种政治冷漠的态势,地区如何谋发展,中国往何处去,政府的公共性如何得到维护。

因此,本文指的“政治冷漠”与一般意义有所不同,文章进行到此,我们来对本文所指的政治冷漠进行界定。首先“政治冷漠”的主体是拥有公权力、有一定的官职、依靠政府公权力取得稳定的合法或者非法的超额利益的体制内的政治官员及政府公务员。其次,政治冷漠的对象是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公共事务治理等崇高的政治目的,而不包括权力争斗、个人仕途的上升等狭隘的政治目的。

2.体制内“政治冷漠”导致政府公共性流失的表现

第一,体制内“政治冷漠”导致政府价值观公共性流失。“政治冷漠”使公务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脱离群众,将群众的利益置于个人的狭隘利益之后,对社会发展态势、社会管理创新、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等关乎地区发展的问题等并不关心,破坏了社会公平性,降低了政府运行的效率,有损政府价值观的公共性;第二,体制内“政治冷漠”导致政府运行目标的公共性流失。在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下,公务人员不把政府运行的目标即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作为工作的首要目的,而是动用公共资源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和个人仕途的发展,损害了政府运行目的的公共性;第三,体制内“政治冷漠”导致政府管理行使手段的公共性流失。公务人员行使政府公共权力时,逾越社会立法,违反制度规定,使政府形象失去公信力。

政治题目篇9

论文摘要:本文简要梳理了我国地方治理理论研究发展的概况,对与地方治理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地方治理研究所涉的主要领域,并指出我国地方治理研究中存在的包括滥用“地方治理”概念、存在不少研究的空白地带、缺乏本土化的理论层面的较为完善的创新等相关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地方治理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遍及欧美发达国家及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性现象”,“它是在民族国家受到经济全球化冲击,社会形态和国家权力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政府组织为有效回应环境变化和危机挑战而选择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而我国在此时也正努力探寻着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行政体制改革、政治民主化改革、中央放权、地方分权化改革、农村村民自治改革等正轰轰烈烈进行着,而上述的改革迫切需要有说服力的相关理论的指导,在这么一个背景下,伴随着治理、善治理论的引入,作为更为有实际意义、更具体化的地方治理理论也引人中国,对此的研究具有独特的实际运用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本文试图从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着手,梳理、总结目前相关学者取得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简要评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的基础是进行基本概念界定,因为只有在界定了基本概念的外在边界和内在含义的基础上才可能构建相关的理论框架并展开论述。然而,目前国内学者除对“治理”的概念作较多的论述外对其他相关的概念较少进行较为深入的界定与辨析。笔者认为,对于“地方治理”理论主要涉以下重要的概念需要进行明确的界定及辨析:地方治理、地方政府治理、民族国家治理、社区治理、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创新等。

(一)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

英国著名学者威廉·L·米勒、马尔科姆·迪克森和格雷·斯托克认为,地方治理是“关于地方服务的委托、组织和控制,这些地方服务包括地方区域内卫生、教育、治安、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孙柏瑛教授在总结了西方学者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后认为,地方治理是“在一定的贴近公民生活的多层次的地理空间内,依托于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等各种组织化的网络体系,应对地方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的改革与发展过程。理想地方治理模式包含以下思想:是具有弹性的地方制度与组织结构安排;是地方政府改革和自主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行动过程;其运作依靠在地方形成的应对公共问题的公共政策和公民参与网络;关注环境变化和挑战,视野始终放在地方的战略发展前景上。”笔者认为,孙柏瑛教授的定义指出了地方治理的地理空间特征、治理主体、主要使命,并从四个角度建构了地方政府治理的理想模式,是目前为止有开创性对地方治理进行的较全面、深入的界定。

目前学界对“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二者鲜有进行明确区分的,有的甚至将“地方政府治理”等同于“地方治理”,如李超、安建增及李静、蒋丽蕾在其文章中论述“地方政府治理”概念时就直接引用孙柏瑛教授对“地方治理”的界定。同时,目前也极少有对“地方政府治理”下定义的。本人认为,实际上“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二者虽然关系密切但并不相等,二者视角、范围不一样:“地方治理”的范畴更大些,主体还包括除地方政府外的第三部门、私人组织等,强调多主体的合作对地方公共事务的治理;而“地方政府治理”主要指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分权、重组等改革提高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等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如何促进公民参与,如何促进多中心网络的建立、发展,如何在多中心合作中起到核心作用,以更好处理地方公共事务,促进整个地方治理的发展的过程。当然,在中国目前仍主要以地方政府为治理中心的状况下,地方治理主要是地方政府的治理,“中国学者特别强调政府在治理中的作用和贡献。”

(二)地方治理与民族国家治理、社区治理

作为日渐崛起的“显学”,治理理论在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陈振明教授认为,对于治理理论从研究途径上看存在政府管理、公民社会及合作网络三种研究途径,而对于目前被认为最完善的网络治理从实践类型的角度上看,可以分为全球治理、民族国家治理及社区治理。其中民族国家的治理是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管理”,社区治理是“对社区合作网络的管理。”

笔者认为,陈振明教授所进行的分类中,“民族国家的治理”强调的是在“民族国家”这较高的管理层次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的管理,而“社区治理”强调的是在最基层的管理层次中社区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所指的地方治理在管理层次上是介于“民族国家”和“社区”之间,而在治理的内容上则包含了上述两种治理的内容,其中“地方治理”最核心的研究分支应该是“社区治理”。根据较为一致的对“社区”的界定,即社区指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治理”包括“城市社区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一般简称为“乡村治理”)。如前所述,在比地方治理更为基层的管理层次的“乡村治理”方面,我国的研究开展较早,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而对“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在近期也得到不断的发展。除了“社区治理”外,“地方治理”的研究分支还包括“县级治理”、“市级治理”、“省级治理”等。因此,“地方治理”与“民族国家治理”、“社区治理”是相关的但属于不同层次的概念,本文所综述的内容是处于中间层次的“地方治理”,而非更高层次的“民族国家治理”及更低层次的“社区治理”。

(三)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创新

这几个概念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交叉又有本质区别。上述概念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治理”强调治理理论在地方政府的适用,具备治理的相关特征,核心目的是与其他主体携手合作以应对不确定的环境的挑战,以应对地方公共问题,共同处理地方公共事务。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提高能力、向其他主体让渡一些公共权力就必然要进行相应内部重组、横行和纵向分权等方面的改革,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创新,开发新的治理工具,创建合适的合作网络等,这就和“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创新”概念有所交叉;另一方面,治理理论本来有不同的研究途径,其中包括政府管理的途径,而政府管理途径就包括了“新公共管理”、“善治”等用法,“新公共管理”意味着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这其中相关内容也涉及到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等系列概念。

上述概念之间区别表现在:政府创新就是“政府部门将新的观念和方法诉诸实践,从而改变原有政府结构,增强政府效能,提高政府绩效的创造性实践”;地方政府创新指“探索地方政府体制运转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就是通过探寻和建立较为合理的政府体制运转模式,从而确保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优化配置,确保国家资本能够更好

地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地方政府改革是指“地方政府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政府效能,对原有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所进行的变革。”因此,从上述的有代表性的概念界定可以明显看出“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创新”与“地方政府治理”之间在性质上、所追求的目标上、侧重点上各不相同。从整体上说,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创新是地方政府治理的重要途径,而地方政府治理又是地方政府改革及地方政府创新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几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互动的作用。

二、目前国内对地方治理研究的概况

由于“地方治理”带有十分明显的西方社会话语特征,一时难以与中国地方制度的现状和现有相关的研究方向完全对接,但在国内较早就开始研究的、已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的关于政府间关系调整、地方政府改革、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借鉴西方政府改革经验(如“政府再造”等)等相关的研究主题实际上是与“地方治理”密切相关的。

根据孙柏瑛教授的归纳,从总体上看,我国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大致可涉及五个方面主题的研究:邓正来、何增科等学者为代表的对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理论的研究;以谢庆奎教授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研究,形成以中国地方政府形态与体制变迁为中心的分析框架;以徐勇、范瑜、贺雪峰等为代表的学者、官员对村民自治的研究;以俞可平、杨雪冬等学者为代表的对“治理理论”和善治、多层治理结构的研究;以薄贵利、王绍光、林尚立等学者为代表的对“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间关系”的研究。

而对上述主题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其一是以案例研究为主,以实证角度从案例剖析中提炼理论的研究方法,较为典型的如徐勇教授等主持的对“村民自治”的系列研究;其二是对“地方治理”从规范的角度构建全面的研究框架的方法,目前最具有代表的是孙柏瑛教授的《当代地方治理一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一书。

而具体而言,国内目前直接针对地方治理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一)对地方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研究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治理理论在地方的运用,缺乏具有地方治理独特特点的相关理论,尤其是缺乏独特中国国情的地方治理的相关理论。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介绍治理理论的主要有:学者俞可平提出,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权力依赖;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网络;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陈振明教授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关于治理研究途径、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网络治理的多重困境等相关内容。孙柏瑛教授提出:其一,打破“单中心”传统权威模式,构建“多中心”地方治理结构;其二,把国家、市场和公民三种力量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实施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其三,从公共选择学派(理性个儿选择)、新制度学派(集体主义的集体行动思想)等角度出发,提出地方治理依据一集体行动理论;其四,将地方治理运转起来的社群主义的共同体思想。

(二)对地方治理主体的相关研究

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方面及在促进公民参与、促进公民社会和合作网络发展这两方面的研究:

1、地方治理中的地方政府方面。目前学界对国内地方治理中地方政府的相关问题研究总体上面不宽、不够深入,但在一些方面还是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如对于中国地方治理中地方政府之间横向关系问题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从而制约了地方治理绩效的提高,现一些学者对此有一些深入的研究,除了较早的林尚立教授、谢庆奎教授对此有简单涉及外,陈振明教授用整章介绍、分析了中外政府间关系研究现状和研究途径,还提出政府间网络化的发展前景,陈瑞莲教授亦在一些文章中将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问题纳入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体系之中。周业安的论文《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构建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和政策分析》、冯兴元的论文《中国的市场整合与地方政府竞争——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对于目前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尤其是恶性竞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紧跟在其专著中用交易费用理论及组织网络理论,通过比较研究、案例实证研究、文献研究等,对我国地方政府横向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治理思路、现有机制的治理绩效、新型治理之道进行了经验研究基础上的规范研究,是目前为止对地方治理中政府间横向关系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此外,陈家刚将地方政府创新与治理变迁结合进行研究,提出中国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推动了地方治理变迁,地方治理正趋于取代地方管理。但是,这种可选择性替代路径仍然是地方政府主导型的,最终起作用的仍然是地方政府。这种观点代表了中国学界目前占主流地位的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治理理论。朱江、崔琦将地方治理与机构改革相联系进行论述。孙柏瑛主要从西方国家的情况出发提出对于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与地方政府重组进行分析论述。

2、在促进公民参与,促进公民社会、合作网络发展方面。对于促进公民参与,促进公民社会、合作网络发展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从西方视角出发,对西方相关公民参与的状况、较为成熟的机制进行翻译、介绍、论述,代表为孙柏瑛在其文章及译著、著作中较为系统全面论述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参与网络;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基本途径;公民参与遇到的主要问题(动力问题、代表性问题、公民参与网络组织的作用问题)及地方政府在促进公民参与中的四点责任,为中国学者对公民参与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另一方面,一些作者深入实践调研在目前中国不断发展着的乡村治理和社区治理状况,从经验世界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在总结与思考中获得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理论。这方面的代表如林尚立教授主编的社区治理案例研究中就通过调查发现社区精英的有效治理与普通民众参与对社区自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总结出社区内权力的多重组织网络通过协商机制进行社区治理的模式。

(三)在地方治理的机制方面(包括地方治理模式、合作网络管理等)的研究

由于国内对于地方治理理论的引入时间不长,相关治理主体对此理论理解、接受、吸收及付诸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尤其在地方目前对相关理论主要还处于理解、接受、吸收阶段,现实中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并不多,且即使有一些实践也多仅仅处于不成熟的摸索阶段。由于实践无法给学者提供关于地方治理机制方面充足的养料,因此在此方面的研究除介绍西方经验外,结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研究不多,也不够深入。在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有:

李超、安建增提出:由于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可采用政府主导一合作型模式,即在治理模式中保留政府主导的因素,增强双方的合作因素。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应重视与其他组织的广泛合作,重视治理目标的多元化和整合性,同时要加强中

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制度规范。对于公民社会方面而言,应该要把社区建设放在地方政府治理实践的首要位置,加强对公民社会的积极培育,同时民间组织应提高自身的能力。李静、蒋丽蕊提出相类似的观点:目前的地方治理模式可采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型模式,既保留政府主导的因素,又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陈振明教授提出作为民族国家的治理中,政府借助合作网络来“保证服务提供得以实现”,而合作网络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政府间合作网络、政府项目执行网络、公私合伙网络(常见方式有:财政补助、特许经营权、公私合营企业)。学者李文星、蒋瑛在其文章中提出,新的历史时期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常常产生地方政府无法单独解决的跨区域的公共事务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应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开展跨区域的合作治理。文章对于地方政府间跨区合作治理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述了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对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价值;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的对策。

(四)对地方治理的特殊视角的研究

主要包括对中国地方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培育、中国地方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地方治理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

1、目前中国地方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及引进的治理理论的内涵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目前地方治理存在的问题。如学者靳永翥提出,“新治理”内涵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新治理”与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内外环境的契合问题;同时对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现存问题进行解析,指出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的体现公正价值、实现绩效目标、推动政府再造、重视人本价值的价值选择。学者黄志启对中国欠发达地区这样的特定地区的地方治理进行研究,并提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面临着更多的公共治理挑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各部门加强生产服务能力和社会整合能力,以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和有效解决其间出现的矛盾。

2、中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培育。学者靳永翥提出,治理转型中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应着重培育六个方面:一是强化法治意识,培育地方政府依法治理社会的能力;二是倡导公共精神,培育地方政府以德治理社会的能力;三是权力部分退让,培育地方政府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四是引入市场理念,培育地方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能力;五是壮大基层自治组织和志愿团体,培育地方政府抵御风险、化解公共危机的能力;六是增强忧患意识,培育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周延和后果预判的能力。

3、中国地方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学者付永、曾菊新提出,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是政府,优化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治理政府,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控制政府规模;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坚决约束政府自利倾向,建立服务政府。学者刘敏婵提出,地方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顺应地方治理发展的模式——强调以分权化为主导的地方权力和自主管理能力,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管理主体,发展管理导向社会化、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地方治理的实践,提高西部地方政府效能和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发展与繁荣。

4、地方治理发展趋势。学者杨宏山提出,纵观全球视野的地方治理变迁,各国普遍呈现出某些共同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主要包括推行地方自治制度、扩大地方分权程度、建构政府间合作机制、发展多中心治理体制。

此外,孙柏瑛教授在其著作和文章中对地方治理的类型及特征、地方治理的背景与动力等相关的内容进行较详细的研究。

三、目前国内地方治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国内对地方治理的研究取得了前一部分所述的成果,但总体上看,相关的研究仍非常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把“地方治理”等同“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创新”等概念而作为一个时髦的话语泛滥使用的倾向

在目前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党政机关的文件及报刊的评论等文字资料中,“地方治理”出现的频率很高,有将地方治理当作时髦话语,所有有关地方政府的行为都套上“地方治理”的名义,有将地方治理滥用的趋势。这种状况普遍存在,正如法国学者辛西娅·休伊特·德·阿尔坎塔拉在其文章《“治理”概念的运用与滥用》中所指出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可以说‘治理’在开发界还是一个不常听见的词。而今天的联合国、多边和双边机构、学术团体以及民间志愿组织关于开发问题的出版物却很难有不以它作为常用词来使用的。”

诚然,地方治理离不开地方政府,尤其在中国目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之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政府的行为都等同地方治理,除了前面从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及所涉及的外延的角度上看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创新等是有明确的区别之外,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的职能的角度上分析,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能大致可以分为执法型和服务型,一般而言,只有具有服务型职能的地方政府部门才可能与其它主体合作进行多中心治理,而具有执法型职能的地方政府部门进行多中心合作治理的可能性较小;此外,地方政府部门也可分为面向政府机关内部的部门和面向社会的部门,一般而言,面向政府机关内部的部门的内部行政行为也基本不涉及与其它主体合作进行多中心治理的问题,因此,在地方治理的学术研究中应在充分理解地方治理的内涵的基础上慎重使用相关概念。

(二)目前国内对地方治理的研究总体水平并不高,还存在不少研究的空白地带

总的来说,中国学界对于地方治理问题的研究远未达到成熟、完善的程度,尚存在许多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地方治理”是“治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途径,更强调与各地实际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因此相关理论的研究还受到实践方面的制约。而目前中国在地方治理方面的实践可给学术界提供经验性养料并不多,这也从一个方面限制了理论的发展。目前在地方治理的许多领域还处于空白状况。孙柏瑛教授提出,地方治理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比较我国目前研究的现状,以下专题目前研究非常匮乏:在宏观角度对有关地方治理哲学与政治层面的研究,对于国家权力变化与地方治理运动的开支、地方治理与政党政治的变化、地方治理发展中的利益结构与地方治理等专题方面;在中观角度对有关治理制度体系和制度分析层面的研究方面,对于多中心的制度安排与地方制度设计、地方治理中的制度约束、地方治理中的公共政策网络体系构建、地方治理与税收、财政和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等专题方面;在微观角度对有关地方治理发展策略与手段层面的研究方面,对于地方治理中的政治领导艺术、地方治理中的战略管理与规划、地方治理与社会合作、参与网络体系的维持、地方治理中伙伴关系的建设等专题方面。二是对于网络治理困境(陈振明教授曾从可治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责任性四个角度论证合作网络面临的多重困境,直接影响着治理的能力和绩效)在地方治理中的具体表现、如何解决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也由于受实践经验的制约,目前基本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由于国内目前相关理论主要来自西方,缺乏本土化的理论层面的较为完善的创新

政治题目篇10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每时每刻、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素材,高中政治也是如此。政治科目离实际生活并不遥远,它时时刻刻发生在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应该全面认识政治这一科目,把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生活中的政治情境带入政治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学生热情,提高政治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生活化情境对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作用及如何把生活化情境带入政治课堂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一、生活化情境对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作用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把它带入高中政治课堂对学生、教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合理的生活化情境运用到政治课堂更有助于推动政治教学,如下:

(一)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以来,高中生对政治科目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过多,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第二,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除了对教材中的内容泛泛而谈外,几乎都没有其他吸引学生的亮点,课堂枯燥乏味;第三,诸多学生认为高中政治离实际生活过于遥远,例如学好语文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学好数学可以运用于各种买卖交易活动,然而学习这一政治科目根本没有施展之处,因此对其重视度不足。以上三个因素中第三点最重要,因此教师学会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尤为重要。教师将生活化情境带入课堂,政治教学内容将会进一步丰富。当教师引入的生活情境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真实接触时,学生会注意聆听教师列举的这些情境,进一步加深对政治这一科目的理解,最后提高政治学习兴趣。

(二)选择生活化情境,扩大学生的政治知识面。诸多学生学习政治的目的只是提高分数,因此在每一次的政治考试中分数也许很高,但这只能说明这些学生记忆力好,比其他学生更勤奋而已。在教育生活中,学生学习不仅仅是为分数,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政治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政治视野。例如教师讲到“经济全球化”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讲“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具体表现形式等,那么学生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而当其选择具体的生活化情境,如“当前苹果手机进入中国市场的利与弊”,“苹果手机为何能走进中国”,等等,那么学生的思考角度除了政治理论外会进一步考虑到实际生活,最后扩大政治视野。

(三)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在高中所有科目之中,语数外是三大主科,而政治在诸多教师、学生眼中只是辅助学科,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积极性不高,照本宣科现象屡见不鲜。实际上,每一科科目都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教师应该重视。面对学生的积极性不足之时,教师如果能够扩大政治知识视野,在教学之前充分做好备课准备,把有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化情境带入政治课堂,那么将会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二、生活化情境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把生活化情境带入政治课堂需要一定的准备与技巧,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深入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对政治科目的热情。首先,教师在课余时间应该多接触学生,例如在下课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教师在政治教学之前,应该积极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及生活兴趣,并把这些内容进行收集、筛选,最后把这些生活素材适时运用于政治课堂,使之提高学生对政治科目的热情。例如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学生对于名牌手机、名牌电脑都有了解与认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生活情境进行模拟并进一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学习“经济全球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几个名牌法人,如苹果公司、华为公司等,让学生在学习、演示中深入认识政治。

(二)教师创新处理政治教材的生活素材,加深学生对政治的认识。在高中政治课本中也会举例一些生活素材,例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课本中有举例拜金主义、过度消费及消极消费等生活素材。这些生活素材虽存在,但学生对这些内容并没有过多的认识及看法。因此,教师要学会把这些生活素材进行二次加工,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口味”。例如对于“过度消费”这个生活素材,教师可实际举例生活中的某一个大牌明星或者班级中的某个学生;而列举“拜金主义”这方面的生活素材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比如新闻资讯上某个人的行为属于拜金主义,具体表现在某些方面,这些拜金主义对周围人的危害,等等。当教师把这些政治教材中的生活素材优化处理后带到班级时,学生对“政治”这一词更加了解。

(三)教师巧妙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政治问题,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拥有巧妙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政治题目,并把这些题目适时抛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政治题目进行全面思考。关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一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的问题能够把这一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提出“公民具体的权利有哪些?”“公民怎样维护自身权利?”“列举你身边的公民维护权利及履行义务的例子”这样的问题,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

综上所述,生活化情境有助于推进高中政治教学,使学生、教师双方受益。因此,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情境之前,必须对生活中的政治素材进行具体的认识,考虑学生对这些生活情境是否感兴趣。提高政治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用创新、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并把这些真实的情境带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安小.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J].福建教育,2016,Z4:83-85.

[2]封力菀.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