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十篇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十篇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9:52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1

【关键词】家庭经济学丁克家庭

【中图分类号】C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14-02

在人口学课程授课中,需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人口增长问题。就微观角度而言,我们经常从家庭经济学角度分析人口生育问题。

一丁克家庭简介

经济发展和文化观念的演进使中国家庭的生活方式更为开放、多元和现代化,并为丁克家庭的产生创造了条件。“Dink”一词为Doubleincomenokids的缩写,即双收入、无子女的家庭结构。丁克家庭模式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欧美等地流行,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它悄然地侵入到我们这个素来鼓吹“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国度。目前中国选择这种家庭模式的夫妇已经突破60万,主要集中在京、津、沪、穗等大城市。虽然丁克家庭不是目前家庭结构的代表,却冲击了几千年来生育作为家庭永恒主题的现实。根据蔡洪福等对上海育龄妇女在1983年和1994年的两次调查,上海育龄妇女不想生育的比例从1983年的0.5%上升到1994的1.7%,到2002年调查时,上海市民不愿生育的人数已达4.9%;北京育龄男女中约有10%选择不要小孩;深圳白领女性中21.7%的人明确表示不打算要孩子。2003年8月,北京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1997年的同期调查结果相比,选择丁克家庭的人数上升了1.1%,总人数比例达到10.51%。

二丁克家庭的特点

丁克家庭作为一种新型家庭模式,有以下几项鲜明的特点:

第一,丁克家庭中的成员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的特点。丁克家庭正在成为一种“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据北京市的一项调查可知,自愿不育者中身份为干部、知识分子的比例占73.7%,具有大专以上教育水平的男性占65.8%,女性占68.4%。在白领中,20~24岁和25~29岁人群中不想生孩子的比例高达20%和13.5%,而45~49岁不想生孩子的比例仅为9.5%。在不同学历的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者选择丁克家庭的比例最高,达到10.3%;家庭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选择丁克家庭的比例达到13.7%,而在1500元以下的人群中仅为5.5%。

第二,丁克一族极其现实,一方面,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属于事业型;另一方面,注重消费与享受精神世界,追求生活质量。他们以个性独立为基础,强调两性平等。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激烈的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业余的时间为子女操劳,不愿被生育拖累事业,影响个人奋斗和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而是集中精力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拼搏。

第三,从地域上看,城市中选择丁克家庭的人数比例要大于农村。原因主要有四项:城市妇女结婚较晚,其生育率本身就比农村妇女低;城市的年轻人高学历、高收入、追求高层次的生活方式的特点决定了选择不育的概率更高;城市的激烈竞争让一些人喘不过气,容不得他们将时间过多地耗费在抚养孩子身上;城市人接受新观念、新文化较快,而在农村,“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较深,选择丁克的社会压力要远远大于城市。

第四,从性别决策上来看,女性选择丁克的愿意要大过男性。因为从抚育子女的机会成本来看,女性的机会成本显著大于男性,养育子女会影响到女性的工作、学习、经济收入以及社会参与,所以女性和男性相比,女性选择丁克的意愿更强。

三从家庭经济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著名人口经济学家莱宾斯坦教授认为,家庭规模的确定由父母对生育子女的选择来完成,而父母对生育子女的选择取决于该孩子的预期的成本—效益。孩子的成本可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成本,即从母亲怀孕到将孩子抚养自立所花费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婚姻等的费用,即直接的货币支出;另一部分为间接成本,即父母主要是母亲因哺育照料孩子耗去时间而丧失受教育、获得更有利岗位和升迁而减少收入的机会,又称机会成本。而父母选择生育孩子是因为孩子给父母带来效益,孩子对父母的效益包括:第一,劳动—经济效用,即孩子作为劳动力直接为家庭提供经济收入;第二,养老—保险效用;第三,消费—享乐效益,孩子作为“消费品”,具有满足父母感情和精神需要上的效益,能够带来“天伦之乐”;第四,维系家庭地位的效益;第五,安全保卫效益;第六,扩展家庭效益,一般发展中国家多希望“多子多福”,家庭子女多,安全有保障,保持家庭的昌盛。

莱宾斯坦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边际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上升,而边际孩子的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等却明显下降。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在莱宾斯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孩子效用最大化理论。人们在追求孩子效用最大化时,往往偏好选择将投入放在提高孩子的质量而非数量上,即对孩子的投入由数量成本向质量成本转移。这种孩子的成本—效益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生育意愿的选择,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家庭为什么选择少生或丁克的原因。

父母在生育孩子时总是寄期望于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便到老年时可以享受到儿女们带来的效益。如图1所示,根据孩子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父母选择生育Q0个孩子。事实上,如果考虑到未来孩子的效益和成本与父母们所期待的不同时,很可能父母对孩子数量的选择将不在Q0水平上。

首先,分析孩子的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社会中子女所能提供给父母或家庭的利益发生改变,子女在家庭生产中作为家庭劳动力的效用降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健全,使人们的养老问题有了经济保障,孩子的养老—保险效益降低,养儿防老的观念受到冲击,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作为家庭未来的顶梁柱、防老的重要性日渐减弱。家庭生育功能大大减弱,孩子对家庭的安全保卫效益、扩展家庭效益等同时降低。由此,传统家庭受到了威胁,父母从子女那里得来的收益趋于减少,这些原因使得孩子的实际收益远远小于预期收益,而且这种收益的减少以及减少的程度是未来20~25年内不能估算的。综上考虑,一些拥有超前思想、生活水平高、文化层次高的年轻夫妇为了不降低目前的生活质量不愿意冒这种实际收益降低的风险,因此打算生育的孩子数目减少,即Q1<Q0(如图2)。对于丁克一族来说,Q1趋向于零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分析孩子的成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消费观的出现以及迅速变化着的新鲜事物让人们措手不及,养育孩子的实际成本往往远大于预期成本:一是用于孩子人力资本的投资额越来越大,孩子本身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等也使得抚养孩子的成本与日俱增,这会降低人们对子女数量的需求动机,将投入放在提高孩子的质量而非数量上;二是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人的自主性、流动性的增强,感情的风险和婚姻的难度也在提高。一些青年对婚姻的稳定性没有把握或为了追求更自由的空间,惧怕将来婚姻会发生变故,而孩子的抚育等经济负担和麻烦会增加离婚的成本;三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才的竞争,生育孩子就意味着在孩子身上要花费许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会失去很多机会成本,因此,选择少生或不育而集中精力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拼搏。考虑到上面的几方面,抚育孩子的真实成本会大于预期成本,而且这种风险的大小在变化万千的社会中难以预测,人们选择的孩子数量Q2<Q0,而追求自由、极为现实的丁克一族拒绝生育,Q2趋向于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如图3)。

事实上,对丁克家庭的选择更多的是对上述两方面的同时考虑: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而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毕竟,家庭的生育职能经历了人类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单就其中一种原因似乎还不足以使人们下定决心选择丁克、放弃生育,但往往是两方面的共同压力作用使得选择丁克家庭的人们坚定不生育的决心。子女对父母的效用、价值不断下降,而养育孩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如图4),在两方面压力的作用下,本打算生育Q0个孩子,却最终选择生育Q3个,而Q3更趋向于零,出现丁克家庭。

四结束语

不论什么原因,丁克家庭体现了现代人承担的社会压力正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期望能从哺育后代的重压中解脱出来。丁克家庭的出现只是多元家庭格局中的一种,比例很少,但国内外的一些资料表明,这种家庭模式在扩大,预示着这种特殊的家庭格局在未来可能会对整个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松.京城“丁克一族”为自由而“断后”[eB/oL].新华网?北京频道,2004.7.25

[2]蔡洪福、傅成文等.上海市20~34岁育龄夫妇生育意愿调查[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5(4)

[3]陈胜利、张世琨.当代择偶与生育意愿研究——2002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4]嘉男.婚姻家庭:中国“丁克家庭”突破60万——拒绝生育到底能坚持多久?[n].中国妇女报,2004.1.29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供求关系;失衡;解决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数量的供求失衡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供求关系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关系,它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恰好等于商品的需求量,就是供求平衡,可以理解为毕业大学生的数量大致等于社会需求的数量;如果商品的供给量大于商品的需求量,就是供大于求,会使得商品停滞,积压,很久都卖不出去,甚至降价卖出,导致亏本,公司倒闭破产;如果是商品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就是供不应求,商品紧俏,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应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

2.中国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从需求角度看,因为大学生对工资要求较高,而社会更多的需求的是廉价的劳动力,这样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就很小。可以根据需求法则的影响,假设其他的条件都不变,则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比变动,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即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其价格可以类似为工资,需求量会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增加而减少。其次,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急需要高端的专业性强的精英人才,大学生显然还欠缺一些,也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小。再者,企业往往都需要一些经验丰富、老成持重的人才,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又不符合这一点了,使得企业对大学生的需要量不大。

从供给角度看,1999年以前高考制度未改革,高校招录的大学生不多,自1999年以后,各大高校都扩展,使得大学生人数猛增,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这部分劳动力也暂且闲置下来了,随着不断扩展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闲置,供给量远远大于需求量了,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供不应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上的生产部门生产出的商品,也就是提供给人们消费的商品总额,小于人们在这段时间内满足的物质资料生活所需的产品的总额。

3.毕业生向大中型城市流动趋势增强

生活城市的选择与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我国沿海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因而发达城市与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增大,在高薪、高福利、高待遇、高生活水平的诱惑下,大多数毕业大学生的观念也会随之改变,倾向于去选择大中型、沿海、发达城市的工作,而不选择较为落后的乡镇地区的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毕业大学生向大中型城市流动的趋势。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策略及个人建议

1.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其一,就大学生而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首先从自身问题解决,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掌握的过硬的本领、技术,才会被企业所留用。大学生应该在学习之余,多多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例如能力、专长、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让自己在寻求职业的时候占取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其二,高校在课程的设定上,应该更多的结合市场需求,更加合理地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地调整各专业招收人数等等,全面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在领导学生走向社会化之前,学校可以专门开一门课程引导学生找工作。学校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快捷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供求关系,便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及时找到工作,而不成为闲置资源。

2.政府部门在体制、政策上的改革

政府要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把毕业生的就业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因为许多企事业单位用人有很大的局限性,经常会优先考虑户籍在本地的大学生,这样既影响了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又造成了对人才合理流动的阻碍,政府可以对其进行改革,淡化各单位对户籍的歧视与不平等待遇。

3.大学生应认清形势,适当改变就业观

如今大学生所处地位尴尬,某些大学生仍然存在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的现象,因此在搜寻工作的时候,高不成低不就,不愿意去基层单位锻炼自己,又无法再科技发达的领地站住脚。大学毕业生可以适当的转变思维,因为在很多小城市、乡镇急需人才,有很多的职位可以挑选,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存在大量用人的需求。大学生可以适当的改变就业观,先去基层做起,锻炼自己,挖掘潜能,毕竟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积累经验,脚踏实地地从基础做起,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将眼光适当放低一些,毕竟找不到工作总比工作稍差一点好。

其次,大学生可以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打拼,自己解决就业问题,毕业生可以看准商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其他大学生一起走自主创业的道路,这样不仅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社会的职位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提供更多职位、使得更多人有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3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

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主要是从全国范围选学不同尺度的区域,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中国的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因此教材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省内区域的典型,较好地体现了区域地理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本节教材主要呈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第二,外向型经济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水平较高的地区。通过对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点和差异,学会了分析区域的一般方法,所以,学生在学习省级区域上有了一定基础。将教学内容转化成活动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

动参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2.理解“前店后厂”模式。

3.理解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前店后

厂”模式。

难点: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

【教法学法】

采用活动化教学方法,结合观察、游戏、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让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材料、学生活动用具等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一定听过《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歌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同学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一个圈”是指哪个地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珠江三角洲。

二、教学活动

活动1:阅读地图,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设计思路:了解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分析区域特征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在之前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过如何分析区域位置和自然条件特点。所以只要给出相关地图,学生就能分析和描述区域的位置概况和自然条件特征。

活动过程:

1.课件展示:珠江三角洲区域位置图、地形图、中国温度带图和干湿状况图。

教师引导:观察珠江三角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与香港、澳门特区及东南亚的位置关系),找出一条重要的纬线:北回归线,分析地形、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状况。

2.学生归纳并描述: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过渡: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还有没有其他因素的作用呢?

活动2:通过阅读图表和相关材料,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设计思路: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三个方

面:区位因素、人文因素、政策因素,但是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在教材中是隐蔽呈现的,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和总结。在教学中还应使学生体会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1.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了解珠江三角洲形成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理解改革开放政策给珠江三角洲带来了发展机遇。

2.读图“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教材51页图7.2)和文字材料“全国著名的侨乡”(教材51页活动材料),设置问题:海外华侨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什么?

3.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并且引进了大量的外资,使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外向型的经济。

活动3:分析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模式

设计思路:学生对“外向型的经济”等词汇比较陌生,在课前可让学生查阅和搜集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有关资料。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珠江三角洲自身优势,从投资、生产、销售三个方面来分析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的经济并总结其特点。通过学习“前店后厂”模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地域分工与合作的意义。

活动过程:

1.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谈对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认识,教师总结并解释外向型经济的内涵。

2.读图“外向型经济一例”(教材52页图7.4),分析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3.课件展示图片(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电子制造业、器材制造业、玩具业),设置问题:珠江三角洲工业部门有何特点?珠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渠道如何实现?

4.阅读“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教材53页阅读材料),设置问题: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扮演什么角色,各有什么优势?

5.抢答游戏

情境设置:假设美国需要进口两种产品,一种是女士皮包,一种是集成电路。教师给出具体的活动项目,学生根据“前店后厂”模式,查看每项活动由谁负责,分组进行抢答。课件展示项目内容,第一组:1.承接订单2.设计师设计样品3.对外销售4.皮包生产和加工5.装配皮包上的拉链6.订购皮包7.开发新的皮包样式;第二组:1.提供元器件2.引进先进设备3.开发新工艺4.组装电路上器件5.控制产品质量6.提交订单7.招聘劳动工人。

过渡: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看。

活动4:分析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设计思路: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

用,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本环节活动主要以学生讨论和探究为主,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活动过程:

1.阅读教材54页活动中“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和文字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外向型经济给珠江三角洲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进行辩论: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各方陈述观点并说明理由。

3.教师评价、总结。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使学生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应用于实践

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方案:

1.让学生课后分组搜集有关家乡的图文资料,提示学生可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中获取相关资料。

2.依据图文资料归纳总结家乡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4

“意义”类试题是以具体背景材料为载体,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主观性试题。这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与能力相交融的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意义”类试题是近几年政治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它也必将是今后政治单科和文科综合考试的命题方向。从设问角度来看,一般是指向明确的显性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经济与政治意义,还有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的设问;从归纳的内容来看,“意义”类试题命题依托的背景材料均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有的直接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为背景,命题设计不仅体现时代性,更体现贴近现实生活这一新的教学和评价理念。

二、解题思路点拨分析

正确把握“意义”类试题的命题趋势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解答“意义”类试题,了解解答“意义”类试题的一般规律和解题技巧。

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有效信息对应分析。通常“意义”包括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有时文化意义归于政治意义),分析时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客体分析:根据受影响对象划分,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具有的意义。政治常识中常见的有对国家、社会、政党、公民、国家机构、派等具有的意义。

性质分析:分析事物的影响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事物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到底回答什么性质的影响,应根据设问的要求来决定。目前,高考试题中通常只要求阐述事物的积极意义。

范围分析:根据范围的不同分为:对国内的影响和对国际的影响,对区域的影响和对整体的影响等。

上述四种分析法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解答“意义”类试题时要综合运用四种方法,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分析,才能使答案趋于完美。下面着重介绍“一主三辅”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经济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依据客体分析法,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逐一对号入座。①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答案的关键词有: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等。②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繁荣城乡经济等。③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转化为……优势)、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实现小康、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等。

依据范围分析法,分为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前面阐述的主要是国内意义,解答国际意义遵循从近到远、由内向外的原则。答案的关键词有: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②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2.政治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回答政治意义题的角度,依据客体分析法和范围分析法,应从国家意义、社会意义、政党意义、民族与宗教意义和国际意义等不同视野去思考。政治意义从对公民(或人民)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人民当家做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国家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从政党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从民族和宗教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对我国的意义,常见的关键词有:提高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对地区、世界的意义,常见的关键词有: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经济、政治、文化意义题答题思路

此类试题一般设问指向明确,如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但有时指向并不具体,如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解答此类试题遵循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类题目的一般规律,只是组织答案时一般先经济,再政治,后文化,而且有时政治和文化不必分得很清。但涉及文化意义时,注意使用的关键词通常有: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等。

4.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5

本文回顾了结构性失业的相关理论,并在对我国研究结构性失业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与分析了相关学者对结构性失业原因、类型以及治理对策的观点,明确这一领域目前的研究动态,为更深入研究结构性失业问题提供一个参照平台,以期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结构性失业;原因;类型;对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显著成果。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化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结构性失业成为我国转型关键期面临的一大重要难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关于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进行基本的梳理,以便能够清晰深刻地认识结构性失业,并为该问题后续研究与解决提供参考与启示。

一、西方学者结构性失业理论回顾

失业现象的普遍出现最早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随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新技术的采用在带来了生产率的高速增长的同时,失业也因此普遍化、尖锐化,极大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稳定。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多次提到了结构性失业,集中体现在对结构性失业成因及表现形式的论述上。马克思认为,因分工而变得畸形的穷人,离开他们原来的劳动范围就不值钱了,只能在少数低级的、始终是人员充斥与工资微薄的劳动部门找出路。这种情形即对结构性失业的表现形式——一些行业出现大量失业人员与一些行业存在空缺职位并存的描述。

此后,西方经济学家们对失业问题给予了很多关注,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探讨和关注结构性失业问题,形成了各具特点、侧重不同的结构性失业理论。其中新古典综合派学者托宾、杜生贝针对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涨局面,从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结构层面分析指出,由于劳工市场供求结构不适应会形成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发展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刘易斯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下的失业,他认为农业部门作为传统部门,人口众多但劳动生产率低,现代的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高,从业人数少,有较高的工资水平,因此会吸引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同时他指出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素质及工作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转移并不顺畅,进而造成结构性失业。

二、国内学者结构性失业研究评述

近年来,我国“就业难”和“用工荒”共同存在的现象引起了诸多学者对结构性失业的分析。总体而言,对其研究集中于分析形成原因,进行分类讨论以及提出解决对策这几个方面。对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失业中总量性失业问题不再突出,结构性失业逐渐成为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熊斌(2001)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工资差距不断加大,并由此对结构性失业加剧现象进行了论证,他认为总量失业已不是主要矛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张车伟引用近年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的绝对数并通过对其就业状况分析同样得出该变化趋势。

对于结构性失业的类型,当前研究分类角度各不相同。黄敬宝(2008)按照结构性失业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指出我国的结构性失业主要分为市场型结构性失业、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和观念型结构性失业三种失业类型。

市场型结构性失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由于劳动力供需匹配不良造成结构性失业类型,该失业类型主要是微观视角下的失业分析的结果。具体来看,从供给方角度分析,成学真、王超(2005)指出我国劳动力供给结构中低素质劳动力所占比重较大,并着重强调了我国教育体系弊端对劳动力匹配度低的促成作用。张车伟(2008)从劳动力市场需求角度探讨了导致的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等结构性失业的相关原因,在分析过程中引入引致因素——经济增长,他肯定了经济增长对于就业的积极作用,即创造了足够的就业岗位,但同时认为经济发展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第二产业较之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由此也就引致了生产制造型岗位的增长,而对于大学生集中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性岗位以及农民工集中的劳动密集型服务性岗位的拉动作用较小。陈强强(2011)等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角度分析了结构性失业问题,指出劳动力就业难主要是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不相适应造成的,这一观点结合了劳动需求方和劳动供给方双重因素进行阐述。

市场机制问题也是学者们重点讨论的内容。综合各家观点,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信息不充分、中介组织不发达、就业渠道不畅通等问题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原因。另外从劳动力价格的引导机制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的工资制度并未完全市场化,政府通过制定最低工资制度干预劳动力市场,最低工资的存在使劳动力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劳动力的供求状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之间的时滞很长,造成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业。从我国特有制度角度进行的分析主要聚焦于宏观因素对结构性失业助推作用。观点集中表现出在劳动力市场主体相互寻访过程中,实质是制度代替了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发挥主导作用。孙强(2009)等人指出结构性失业与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都有很大关系。其中多数人循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以及市场分割的分析路径指出在城乡市场之间、各地区市场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阻,使其供给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失业与招工难并存。除此之外,黄敬宝(2008)从法律体系的角度进行了补充,他指出市场中求职者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当他们的利益受损时,无法有效地得到法律保护,所以他们宁可在当地就业、甚至失业在家,这个视角实质上可以归结成对宏观体制中各种福利制度以及协调劳动关系的相关法律保障机制缺失的探讨。

以上观点着重于归纳了不同学者对于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非主观因素的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理论路径阐述以及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分析。除此之外,心理学角度的阐述则试图从主观层面对结构性失业的原因进行补充,具体而言,供给方的就业观念以及就业预期超出现实也成为结构性失业的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就业预期过高,即使存在就业困难,也坚决不去小城镇或乡镇单位就业;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存在着不同于以往农民工的自身期望和社会期待,在择业时也会出现预期与实际的偏差,同样列入结构性失业大军。

在对策方面,大部分学者从宏观的层面给出了建议,如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快就业制度改革等措施。有人侧重于从各个微观主体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徐林清(2006)在借鉴新加坡解决结构性失业措施时指出,劳资政三方主体要配合起来,共同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其中对于就业再培训的经验,着重指出要提高就业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这些做法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有的学者将分析视角具体化,李士梅,徐志勇(2005)着重从民工荒的视角给出了解决这一结构性失业的对策。康文(2003)从反面即培育健全结构性就业体系的思路进行分析,其中的培育、健全所有制结构型、企业组织结构型和素质结构型就业机制分别从我国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思路,在宏观对策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从微观主体角度给出了相应建议。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对于结构性失业原因的阐述大致可归纳为主观和非主观原因两个方面。对现存的结构性失业状态描述以及产生原因基本上提出了一致的见解,因此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下存在重复性研究现象。归纳起来,从具体研究内容上看,在微观主体行为的研究视角下,结构不匹配或非完全匹配产生的挤占效应为结构性失业提供了主要依据,具体而言,从劳动供需双方对雇佣关系稳定性偏好的角度分析,相关研究指出尽管员工与岗位并不匹配,雇主也不会轻易换人,成为结构性失业的直接原因;在研究的方法上,大多数学者集中于对结构性失业进行理论阐述,个别学者采用数据统计和描述来进行实证分析,但是这些数据数据大多来自的官方统计,在估计过程中会与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对策方面,绝大多数学者偏向于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国家制度和教育体制完善等方面进行阐述,忽略了微观领域特殊性的考察。在对不同的结构性失业人群进行细分以后,针对结构性失业背后的不同成因,采取的措施应呈现差异化特征,以使这些措施最大化地实现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斌.关于我国的结构性失业分析与治理[J].人口与经济,2001(03)

[2]黄敬宝.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类型与对策[J].经济经纬,2008(06)

[3]孙强.我国结构性失业原因与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9(04)

[4]徐林清.新加坡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6(7)

[5]康文.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J].当代经济研究,2003(06)

[6]陈强强.甘肃省“就业难”与“民工荒”问题探析[J].人口与经济,2011(5)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6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恋爱行为;不理解;剖析

大学生的恋爱和问题,早已不算新鲜。高校从当初禁止大学生恋爱,到不提倡不反对,到禁止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再到此禁令的开禁,整个过程可以折射出社会和学校在学生的恋爱婚姻问题上给予了越来越高的自由度。现在,恋爱婚姻自由了,但其实很多人对某些恋爱现象还是感到不惑。也许,恋爱也是由一些隐性规律支配着,也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让双方协调和释然,也许这些规律可以用经济学的道理解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J・巴罗在《不再神圣的经济学》里开宗名义地宣布“我认为任何社会行为,包括爱情,都是受经济推理的支配。”经济学中,人们被假设为理性的,即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人又是有限理性的,即使在当时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够理性,但是过后我们看来也许还是不可理解的,因此,理性也是有个度的。下面,将用一个典型的爱情故事来浅析有限理性带来的“不理解”现象。2008年底,香港明星周慧敏与其男友倪震结婚。据媒体报道,事实上倪震在与周慧敏相恋之前,曾经与李嘉欣相恋,李嘉欣很快与倪震分手,随后,与周慧敏相恋。1993年,周慧敏为了倪震退出演艺圈,并随后把自己所有的公司和物业加上男友倪震的名字。在1994到2008年间,倪震多次传出“出轨”丑闻,但周慧敏都原谅了倪震,并且在经过最后一次闹剧之后,戏剧般地迅速“修成正果”――结婚了。周慧敏与倪震相恋近20年,为了男友退出娱乐圈又复出。看到这里,也许多人尤其是女生会疑惑,爱情里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公平的现象,而女主角依然坚守到最后。我们首先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下男主角的行为。

一、关于男主角花心

事实上,在微观经济学的领域中,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所谓边际,就是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也是数学中微分的概念,用简单的话说,边际效用递减,就是有微量的增加,反而对自己带来负作用。也许,从倪震的角度来看,和周一起多年,周带来的边际效用已经小于别的女生带来的效用,这个效用大小取决于当事人本身。

二、关于女主角的成本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来谈谈成本问题。女主角在恋爱的二十年中就像在做一场交易,至少要付出以下3种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若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女主角在选择倪时放弃了也许对她效用更大的男生,那便是她的机会成本。然后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对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统称。也就是周在这些年中为爱情所付出的一切,不能复返。再次便是边际成本,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显然,边际成本可以表现为周坚持与倪一起而付出的更多成本,这里不仅包括物质,还包括一切感情和精神依赖。

三、浅析女主角“不理智”的爱情行为

等量的损失要比等量的获得,对人们的感觉产生更大的影响,这是损失厌恶原理。根据这个原理,人们总认为有信心能追回至少一部分的沉没成本的损失,不论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什么,甚至损失了更大的机会成本。然而,机会成本是隐形的,沉没成本更加让人心疼。所以在面对沉没成本时候人们往往显得过于自信。这个适用于周的情况,她是事后诸葛亮还是事后糊涂蛋,我们不能评价,因为效用问题取决于当事人。后悔理论认为,当人们犯错误时,哪怕是很小的错误也会有后悔之痛,并会严厉自责,而不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为了避免或者拖延这种后悔感的产生,人们往往采取一些非理。我们假设周曾后悔过,但是她为了尽量挽回局面,减少自己的损失依然选择不放弃,并且不断的安慰自己。这与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经减少的股票,而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的情况是相同的。对于周,她一直不放弃的原因也许就是希望有天倪可以踏实地在自己身边。另外,从认识失谐的角度来看也不难理解周一直维护倪的行为。它是指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它是对错误信念的后悔,因此人们会故意回避新信息或寻找扭曲的论据以坚持自己的信念或者假设是正确的,因此,在港媒多次拍到或者报道倪的“出轨”行为时,周还是一味的维护。

这个阶段还是会耗费我们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稍不慎重,还会给自己带来不能修补的伤害。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些爱情现象也许能让我们懂得个中的道理,从而经历好人生的这一重要阶段。

参考文献

[1]董志勇.行为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凤良,周李安,陈彦斌,于泽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扩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社,2008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7

关键词:“历史意义”问答题答题角度高考题

解答新材料的“历史意义”题,紧扣题意是前提,分门别类是关键,全面综合看问题。可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面对“历史意义”的问答题,其答题角度习惯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或者就事论事。其实,关于“历史意义”的问答题,答题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内容角度

1.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际关系等的角度。政治影响主要分析社会性质变化、政治势力消长、政治局面变化等。经济影响主要分析是否建立新的经济模式、经济消长、政府财政收入增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等。思想文化的影响主要分析是否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等。国际关系方面的影响主要分析是否有利于两国或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是否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影响国际关系的格局,等等。【例1】(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卷29题。为压缩篇幅,对试题做了一定的删节,下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评价辛亥革命。(5分)【答案】①政治上: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解析】解答角度:政治、经济、文化。至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世界影响则只字不提。因为题目只要求回答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2.“材料”角度。所给的材料不管难度多大,往往都与教材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且大多数材料题所设的问题,往往要求“结合材料”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因此,确定材料和教材知识的联系,也能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另外,把设问和材料对照,从材料中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例2】(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39题)……根据大事年表,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0分)

【答案】

【解析】本题以苏联为中心线索,主要考查了苏联对二战的影响。回答时注意将大事年表中涉及的主要事件按二战的发展阶段进行归类,从二战的开始、扩大、转折、反攻到胜利等阶段,解读苏联的作用。

二、时间角度

1.现实、长远(现实影响、深远影响)的角度。现实影响主要分析对当时社会的直接影响,如目的性和动机性;深远影响是指对以后历史产生的影响,如影响的时代性和趋势性等。【例3】(2011年高考海南27题)1900年10《英德协定》:“第一,……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俄国声称……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答案】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国近代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程度加深。(5分)【解析】解答角度:现实影响、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可以得出现实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出深远影响。

2.阶段角度。回答“历史意义”可以按时间顺序纵向分析,从承上、启下、当时的角度回答。又如评价人物的“阶段论”方法。【例4】(2012年高考海南文综30题)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清朝统治中的作用(6分)【答案】武昌起义前,组织立宪团体,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民主潮流高涨;领导立宪运动,开展请愿,为清朝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武昌起义后,宣布反清独立,附和革命,有利于清朝。“中华民国”成立后,支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充分体现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6分)【解析】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来评价。

三、空间角度

1.主观、客观角度。主观影响从动机(目的)、方针政策方面思考;客观影响从社会形势、政治、经济等方面思考。【例5】(2009年海南高考27题)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教案”不断。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5分)【答案】反洋教是抵抗列强侵略的斗争;传教士有为列强侵华服务的性质;客观上有助于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阻止中国近代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进程。【解析】解答角度:主观影响、客观影响。因为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地点角度。整体的世界,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告诉我们:回答“历史意义”也可以按空间顺序横向分析,从事件发生的本地区(本国)、相关地区、整个世界的角度来回答。【例6】(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9题)抗日战争爆发后,……《飞越驼峰》:“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通过驼峰航线,美国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6分)【答案】从物质上支援了中国抗战,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美国军用物资支援中国抗日,美国成为二战中同盟国的兵工厂;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将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6分)【解析】解答角度:分中国、美国、国际角度,认识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互相援助。所以不提“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的消极影响。

四、一分为二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看问题,对人物一分为二、对事件一分为二。特别是教材上略去的消极影响,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例7】(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39题)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10分)【答案】可避免(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权扯皮,以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解析】解答角度: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一分为二,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因为根据材料可以推出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消极影响,补充教材的不足。

五、问题转化角度

将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将工业革命对印度的影响转化为工业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将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将二战对参战各国的影响转化为对中国的影响等。【例8】(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39题)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历史意义。(8分)【答案】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解决当时战争的运输问题;扩大了水路交通范围,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解答角度:根据材料,把问题转化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于是答案就有了眉目。

事实上,解答“历史意义”的材料题,需要使用两种(以上)的答题角度。如:内容角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际关系等)+现实影响、深远影响角度;又如:空间角度+一分为二角度……

【例9】(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39题)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把莫斯科等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人力资源全部迁移到大后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苏联企业大转移的意义。(6分)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8

命题意图是通过试题题意体现出来的。试题由命题材料和设问构成。试题的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了试题的题意。试题题意就是试题的含义,即试题的规定性。它包括题型、题眼、题问、题旨。题型就是试题类型。目前政治学科高考试题有五种题型:最佳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题型不同,答题方式和测试功能也不同。题眼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命题角度。它主要体现在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上。它规定了题问内在逻辑关系的思维角度,规定了试题的答题角度。把握题眼,才能避免答题跑题漏点。否则试题解答就如同盲人走路。题问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试题问题。它通过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出来。辨析题的题问含在命题材料之中。题问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直问型和变问型、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理论型和实际型等。不同类型的题问,有的是相互交织的。题旨即试题的主题、立意,就是试题的中心旨意。它是题意的核心,反映命题的思想性,体现命题的根本意图。把握题旨,答题才能高屋建瓴、通观全局。把握了试题的题型、题眼、题问、题旨,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试题题意,进而明确命题意图。

明确命题意图是为了更好地解答试题。政治学科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是考生解答政治试题的四大要素。在政治试题解答中,知识是载体,方法是手段,能力是核心,觉悟是灵魂。考生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关键是必须明确试题命题意图要求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明确命题意图,也就是确定命题意图。明确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就是确定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也就是确定解题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

明确即确定命题意图的依据是试题题意。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知识,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眼的、题问、题旨确定的。题眼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及应用角度,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重要依据。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具体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主要依据。题旨规定了试题的主题、中心,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依据。另外,试题题型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内容的伸缩程度。论述题要比简答题考查的知识内容细致全面些;辨析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介于论述题和简答题之间。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题眼的主要命题角度是:“农村经济发展”,不是“国民经济发展”。因此规定了命题材料中的“无工不富”的“工”是指乡镇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业;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乡镇企业知识,不是工业知识。高考中不少考生把握不住这一命题角度,用工业知识答题,使答题跑题。该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命题角度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句话隐含着“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关系的知识。高考中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命题角度,使答题漏点。该题的题问是: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农村经济发展”,为什么“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把握题眼、题问的基础上,进而可以把握该题的题旨,即考查考生对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认识。从该题题旨可以折射出试题考查的学科知识的基本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把握题眼,依据题旨,结合题型,按照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折射学科知识,便可确定出此题考查的知识的具体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可见,准确确定试题考查的知识,才能使试题答案内容与标准答案内容基本吻合,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实效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方法,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问确定的。题问从思维方式上可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试题题问思维类型不同,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不同,答题的思维方式方法也不同。试题题问中抽象型题问主要包括归纳型和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所以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答题。试题题问中的辩证型题问,主要考查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即理论和实际辩证的具体统一的方法),所以要求考生用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答题。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要求考生用归纳法思维答题;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演绎法思维答题;第三问是抽象型兼辩证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中的演绎法和辩证思维中的具体化法思维答题。可见,明确试题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把握试题解答的论证方式方法,按照试题命题意图要求的思维方式方法答题,才能保证试题解答的逻辑与标准答案要求的逻辑相一致,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逻辑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能力,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型、题问确定的。题型不同,对能力考查的要求不同。最佳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四种能力,重点考查比较分析能力;不定项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五种能力,重点考查判断推导能力;简答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7五种能力,重点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辨析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7六种能力,重点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论述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6、7七种能力,重点考查综合评价能力。题问类型规定试题考查的能力。题问类型相同,考查的能力相同。分析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的题问类型变化趋势可见:高考政治试题题问类型趋向变问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题问类型趋向辩证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辩证思维能力。题问类型不同,考查的能力也就不同。一般说来,直问型低于变问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论型低于实际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归纳型低于演绎型、演绎型低于辩证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道试题,题问类型不同,考查能力的要求就不同。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考查的是归纳思维能力;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演绎思维能力;第三问是抽象演绎型兼辩证具体化型的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中演绎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中具体化思维能力。显然,第一问低于第二问、第二问低于第三问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题型,题问类型不同,对考查的能力及其程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和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都是论述题,但是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基本上是教材知识,知识跨度小,综合程度低,是理论型题问。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是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并要求二者具体结合,知识跨度大,综合程度高,是实际型题问。可见,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与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相比,不仅增加了对辩证思维具体化能力的考查,而且对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也提高了。不同题型,题问类型组合不同,考查的能力及重点也不同,尤其是表现在主观性试题上。简答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抽象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辨析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论述题的题问一般为实际型、抽象型兼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具体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评价能力,既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又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另外,由于题眼命题角度的转换,使测试难度加大,对各种题型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特别是对各种题型重点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也就提高了。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题,命题设问角度由以往要求选出人物转换为要求选出孔繁森事迹。这样不仅提高了对再认能力考查的要求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对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命题材料规定的隐蔽巧妙的变问命题角度(前面已经说明过,故略)显然比直问命题角度提高了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的要求程度。可见,考生只有具备试题考查的能力,并明确试题要求考查的能力,在试题解答中有意地体现命题对能力的要求,使能力发挥到位,这样才能使方法运用到位,觉悟体现到位知识应用到位,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科学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觉悟,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旨确定的。试题题旨立意反映的思想性,就是试题命题意图考查的学科觉悟,也就是考生在试题解答中体现的学科觉悟。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掌握程度,以此考查考生对这一时事政治的认识水平。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我国目前国有经济中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解决汽车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以及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做法的认识。以此考查考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水平,考查考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可见,考生只有具备试题考查的觉悟并明确试题命题意图要求考查的觉悟,才能在试题解答中自觉体现觉悟,充分发挥能力,正确运用方法,准确运用知识;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思想性。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9

命题意图是通过试题题意体现出来的。试题由命题材料和设问构成。试题的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了试题的题意。试题题意就是试题的含义,即试题的规定性。它包括题型、题眼、题问、题旨。题型就是试题类型。目前政治学科高考试题有五种题型:最佳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题型不同,答题方式和测试功能也不同。题眼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命题角度。它主要体现在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上。它规定了题问内在逻辑关系的思维角度,规定了试题的答题角度。把握题眼,才能避免答题跑题漏点。否则试题解答就如同盲人走路。题问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试题问题。它通过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出来。辨析题的题问含在命题材料之中。题问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直问型和变问型、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理论型和实际型等。不同类型的题问,有的是相互交织的。题旨即试题的主题、立意,就是试题的中心旨意。它是题意的核心,反映命题的思想性,体现命题的根本意图。把握题旨,答题才能高屋建瓴、通观全局。把握了试题的题型、题眼、题问、题旨,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试题题意,进而明确命题意图。

明确命题意图是为了更好地解答试题。政治学科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是考生解答政治试题的四大要素。在政治试题解答中,知识是载体,方法是手段,能力是核心,觉悟是灵魂。考生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关键是必须明确试题命题意图要求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明确命题意图,也就是确定命题意图。明确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就是确定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也就是确定解题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

明确即确定命题意图的依据是试题题意。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知识,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眼的、题问、题旨确定的。题眼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及应用角度,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重要依据。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具体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主要依据。题旨规定了试题的主题、中心,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依据。另外,试题题型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内容的伸缩程度。论述题要比简答题考查的知识内容细致全面些;辨析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介于论述题和简答题之间。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题眼的主要命题角度是:“农村经济发展”,不是“国民经济发展”。因此规定了命题材料中的“无工不富”的“工”是指乡镇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业;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乡镇企业知识,不是工业知识。高考中不少考生把握不住这一命题角度,用工业知识答题,使答题跑题。该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命题角度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句话隐含着“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关系的知识。高考中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命题角度,使答题漏点。该题的题问是: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农村经济发展”,为什么“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把握题眼、题问的基础上,进而可以把握该题的题旨,即考查考生对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认识。从该题题旨可以折射出试题考查的学科知识的基本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把握题眼,依据题旨,结合题型,按照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折射学科知识,便可确定出此题考查的知识的具体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可见,准确确定试题考查的知识,才能使试题答案内容与标准答案内容基本吻合,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实效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方法,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问确定的。题问从思维方式上可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试题题问思维类型不同,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不同,答题的思维方式方法也不同。试题题问中抽象型题问主要包括归纳型和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所以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答题。试题题问中的辩证型题问,主要考查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即理论和实际辩证的具体统一的方法),所以要求考生用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答题。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要求考生用归纳法思维答题;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演绎法思维答题;第三问是抽象型兼辩证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中的演绎法和辩证思维中的具体化法思维答题。可见,明确试题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把握试题解答的论证方式方法,按照试题命题意图要求的思维方式方法答题,才能保证试题解答的逻辑与标准答案要求的逻辑相一致,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逻辑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能力,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型、题问确定的。题型不同,对能力考查的要求不同。最佳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四种能力,重点考查比较分析能力;不定项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五种能力,重点考查判断推导能力;简答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7五种能力,重点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辨析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7六种能力,重点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论述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6、7七种能力,重点考查综合评价能力。题问类型规定试题考查的能力。题问类型相同,考查的能力相同。分析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的题问类型变化趋势可见:高考政治试题题问类型趋向变问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题问类型趋向辩证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辩证思维能力。题问类型不同,考查的能力也就不同。一般说来,直问型低于变问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论型低于实际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归纳型低于演绎型、演绎型低于辩证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道试题,题问类型不同,考查能力的要求就不同。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考查的是归纳思维能力;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演绎思维能力;第三问是抽象演绎型兼辩证具体化型的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中演绎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中具体化思维能力。显然,第一问低于第二问、第二问低于第三问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题型,题问类型不同,对考查的能力及其程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和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都是论述题,但是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基本上是教材知识,知识跨度小,综合程度低,是理论型题问。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是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并要求二者具体结合,知识跨度大,综合程度高,是实际型题问。可见,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与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相比,不仅增加了对辩证思维具体化能力的考查,而且对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也提高了。不同题型,题问类型组合不同,考查的能力及重点也不同,尤其是表现在主观性试题上。简答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抽象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辨析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论述题的题问一般为实际型、抽象型兼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具体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评价能力,既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又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另外,由于题眼命题角度的转换,使测试难度加大,对各种题型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特别是对各种题型重点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也就提高了。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题,命题设问角度由以往要求选出人物转换为要求选出孔繁森事迹。这样不仅提高了对再认能力考查的要求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对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命题材料规定的隐蔽巧妙的变问命题角度(前面已经说明过,故略)显然比直问命题角度提高了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的要求程度。可见,考生只有具备试题考查的能力,并明确试题要求考查的能力,在试题解答中有意地体现命题对能力的要求,使能力发挥到位,这样才能使方法运用到位,觉悟体现到位知识应用到位,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科学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觉悟,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旨确定的。试题题旨立意反映的思想性,就是试题命题意图考查的学科觉悟,也就是考生在试题解答中体现的学科觉悟。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掌握程度,以此考查考生对这一时事政治的认识水平。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我国目前国有经济中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解决汽车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以及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做法的认识。以此考查考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水平,考查考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可见,考生只有具备试题考查的觉悟并明确试题命题意图要求考查的觉悟,才能在试题解答中自觉体现觉悟,充分发挥能力,正确运用方法,准确运用知识;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思想性。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篇10

1.错例。

材料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维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

――摘自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

根据材料,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分析造成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生态灭绝》杂志所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学生答案: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原因:国家领导的高度集中,指令性的经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观点: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期严重破坏环境,会因为这导致灭亡。

认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运动中,由于大炼钢铁,不仅没有超英赶美,还使中国的经济倒退,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破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只关注计划,不关注民生、不注重对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观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认识:环境问题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民众生活带来损害,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苏联解体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环境问题不是导致其解体的唯一因素。

2.分析。

学生失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题干并未问特点,但学生画蛇添足答了特点。第二,答原因时没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答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等史实,但却未能根据史实得出结论,这说明学生在论从史出基本方法上的欠缺。第三,答认识时,审题不清,把认识答成了启示。

其实,答题时学生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专业术语名词不熟悉、对概念不清晰、对时段不清楚。②审题不清(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材料的理解)。③答题角度不够全、不够细、不够准确。④缺乏论从史出的历史基本素养,表达欠缺历史专业性,答案不够精炼简洁,带有较浓重的文学性。⑤答题不规范。

二、对策

1.关于专业术语名词不熟悉、概念不清晰、时段不清楚问题的对策。

首先,历史知识学习掌握以基本的历史名词术语为基础,因此,针对专业术语名词,学生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准确记忆,避免在考试中出错。例如,对常见的专业术语名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等都要准确理解和把握。

其次,注重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如何去理解概念,并在解题时准确定位所学概念需要把握以下三点:①基本三要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②要注意某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比如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清末“新政”某种程度上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军队基础等。③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要注意相关概念所体现出的历史规律性,如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起作用的必然结果等。

最后,对于时间点、时间段的记忆,除了运用最基本的记忆技巧外,加强对同一时间点、时间段基础知识的横向记}乙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

时间点:

此外,对于许多无必要进行精确记忆的时间可以进行模糊化处理,即定位在某一朝代、某一时期便可。事实上,高考题中考查的时间也主要以模糊化进行定位。

2.关于审题不清的对策。

(1)审题干:从语文的角度来解读题目。

①划分句子主谓宾成分。通过划分主谓宾成分将材料中对解题有用的关键性信息提取出来,并排除起干扰作用的材料信息。例如下题: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一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

C.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解析:本道题材料冗长,运用划分主谓宾成分的办法,很快能将解题关键词“人类”、“变成了”、“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找出来,答案显而易见就是D。

②注意句子中的状语、定语(状语、定语一般是条件)。因为句子中的定语、状语往往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所在,对于解题者进行知识调用非常关键。

如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a卷第38题第(1)小题:

材料:(略)

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解析:其中第二小问中的定语、状语“16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都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2)审材料:通读材料+关键词。在做材料分析题时,在对材料进行通读的基础上,划出关键词,既可节省时间,又可以准确定位解题点。当然,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往往效率更高。

例:(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a卷第38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节选)。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入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

解析:很明显,本道题的答案皆由材料中的关键词解读而来。由此,突出了寻找材料中关键词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1)统治者的活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

(2)摆脱神学束缚,关注现实,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

3.关于答题角度不够全、不够细、不够准确的对策。

(1)思维方式:用角度带史实。解答非选择题时,为准确切中考点,通常需要在准确找角度的基础上,写出相关的史实。所以在落笔之前应思考从哪几个角度入手更好,如果题干没提示角度,就必须由答题者自行设计角度。一般情况下,历史答题的角度有:①政治、经济、文化三角度。②国际、国内角度(中国近现代史常用)。③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必要性和可能性等。④影响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不足之处)、长远影响和现实影响、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等。⑤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等。

(2)注意对角度进行细化处理,如经济角度可细化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分配方式等。

(3)注意题目当中要求的角度。例如2012年高考广东文综a卷第39题第三问,要求“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进行答题。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a卷第39题第一问要求“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等。

(4)贴近题意找角度,角度可以更加灵活。例如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38~--问: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根据题意,答案涉及中日两个国家,角度可以从日本方面、中国方面和中日关系三个角度入手。

4.关于历史基本素养缺乏的对策。

解决该问题,只能在平时的做题训练中多锻炼,并把握三个原则:①掌握史论结合的答题方法,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答题时必须做到观点和史实的结合。②多用专业名词和术语。③表达尽量言简意赅,不应将答案写成文章段落式的文学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