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十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十篇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6:31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1

【关键词】教材;课程改革;充电;新课改理念;学生;关爱;难易程度;综合评价

2001年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开展,我校于2003年秋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

一、教材实施概况

1.该教材的使用过程

2003年我校全体教师都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当时我们试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新教材.2005年秋我又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苏教版生物新教材培训”,同年新课程苏教版生物教材在我校七年级约260多学生中试用,2006年秋该教材在我校七、八年级约500多学生中试用。

2.教学中遇到的团难

(1)新教材适当的降低了知识难度,但是知识面加宽了,教师要快速的“充电”。新教材重视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满了时代和科技的信息,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就得时时关注科学的发展。

(2)关于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有活动无实质。新教材的每一小节都安排有学生活动,使学生思维与动手、动口.认真观察等有机的结合。但教学中往往存在流于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其过程没有认真设计。②把“对话”变成“回答”。在教学中经常易出这样的错误,把新课程中的交流变成了回答问题。③为夸奖而夸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不伤他们的自尊心,老师会找任何可表扬他们的机会表扬他们的,这样的夸奖如果用下去,受夸奖会不会“成瘾”呢?且表现比这好的学生没有受到表扬会不会不舒服?但夸奖过多又会使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这该如何呢?④教材中编排的有些实验无法实施。例如“酿制酒酿”应该在气温较高时,而教材刚好安排在3月份,气温太低无法试验。⑤教材内容的跳跃性较强。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教材其内容标准框架都分为10个主题,即分为10个单元。这10个单元的排序上应该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度。苏教版教材对于10个单元内容的编排上,学生普遍反映七年级教材的部分章节偏难,这我在教学中也是有体会的。建议把生命的起源、生物与环境这些内容安排在七年级的教材中。而把遗传、变异、生物圈中的人的部分内容安排在八年级学习。就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编写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上更适合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地方教学。

二、对该教材的综合评价

1.新教材的特点

(1)全新的教材理念。新教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难目标为支撑点和出发点,并使三者有效的整合.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增强学生在独立性、自主性.独创性等方面的锻炼,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重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完全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

(2)完全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新教材适当降低了难度。增强了学习过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教材在编写上富裕于“童心”、“童趣”,内客呈现方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捷明快。

(3)新教材把教师引向了新的教学活动中。教材中那活跃的版式,新颖的设计.让老师找到了新课程的感觉,强化了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内容选择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多层次的需要,具有时代感。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克服了以往重“知识中心”,着重加强对探究性学习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各种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

2.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欠缺

新教材有些章节安排的活动与知识联系不够密切为活功而安排,为达到每节的五个系统而安排,教学活动中感到有点突然衔接上有点困难。如:无背椎动物的类群那节中,“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背椎动物。”出现土壤动物。教材编排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第六章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燃烧的小棒伸入放入新鲜的植物的锥形瓶中,小棒火苗立即熄灭,这是因为“新鲜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实际上确切说是因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这也是一个化学问题。其次与新教材配发的同步练习和实验报告册大部分偏难,且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认为人教版配套的《整合集训》是相当好的。符合新课改评价制度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其次应该改变考试制度,取消仅凭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单一做法。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少点,课堂更开放、自由点,达到更好的课程改革目的,使课程改革提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总之,新教材推动了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我在教学中提出以上认识与大家探讨,共同解决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搞好课改。

参考文献:

[1]《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2

关键词:物理 教学大纲 新课标 比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新要求下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也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重要纲领和依据,在物理教学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新旧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探究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思路,从而更好地促进物理教学。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表述方式,对学生学完相应阶段的物理课程后应具备的科学素养进行了总体描述,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比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更广,目标更全面。如表一:

新课标中表明,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了解科学与技术、社会的互动关系是在我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的全新课程目标。其中包含了对物理学科和物理课程价值的新认识。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物理学科不是已经完成的知识体系,物理课程也不是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地完成知识建构,自主实现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变化

物理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课程目标是选择课程内容和设计课程结构的主要依据。因此,目标的变化必然引起内容和结构的变化。高中物理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突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设计了两个必修模块和三个不同系列的选修模块,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课程采用的模块课程模式在我国物理教育史上是一种大胆尝试,共同必修模块和对必修学分的要求体现了物理课程的基础性;不同选修系列体现了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课程社计理念,为不同兴趣和能力倾向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无论哪一组模块,不仅含有物理学概念、规律和实验,而且还含有物理与社会发展、物理与技术应用、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化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命题策略;多项细目表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新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指标的多元化,采用笔试、实验操作、课题研究、行为观察、成长记录档案、活动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在学校教学中,虽然考试仅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所能获取的信息只是学校课程目标和人的素质能力中相对有限的一部分,但在评估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所掌握的状态时,考试确实是一种较公平、有效的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不断更新课程理念的同时,也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改进考试命题方法,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性,从中获取有利于改进学习和教学的信息。

一、为什么要基于课程标准命制物理试卷

1.明确“三维目标”是做好考试命题的前提

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等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是当今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认识科学探究的意思,学会观察实验,从中获取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能分析、解决一些物理问题,同时学会与人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物理科学的内容与生活、社会自然界有密切的关联,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生动素材。总之,在考试命题中选择合适的命题素材,采用适当的题型,设计恰当的问题,合理设计试卷,合理规划试卷的内容结构,将“三维目标”有机、和谐地统一于试卷中是全面、准确地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物理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

2.考试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明确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中强调指出“学业考试的命题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决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其实,课堂教学与考试命题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如果课堂教学符合《课程标准》精神,考试命题就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否则,考试就会妨碍课堂教学,会使课堂教学走向反面。因此,命题要遵循学科课程标准,以其规定的课程的三维目标作为衡量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体现课程标准宣扬的新课程理念,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命题策略

(1)双向细目表的局限性。命题需要一定的分析工具和设计方案,当前命题中最常用的工具是按布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双向细目表,如表1所示。

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双向细目表科学、规范地为教师命题提供了便利,但是双向细目表在基于课标命题中也存在不足。

首先一个明显有缺陷是考察目标范围太窄。双向细目表中把考察目标简单定为:记忆、理解、应用和综合,并没有全面反映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高中物理学科中安排的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需要评价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即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其次,双向细目表关注于测试的内容,而命题的其它必要因素,如试题背后所蕴涵的价值问题、评分细则、难度、题型、题量等,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最后,双向细目表只是命题的一个组成部分,缺乏总体规划。命题是由一定的程序组成,如命题目的、题目的评分方法、测试时间等,而双向细目表只关注了试题编制中的一部分,缺乏总体规划。

(2)基于课程标准命制试卷的命制是由一定的程序组成,大致分为以下七个环节,如右图所示,其中核心的环节是设计试卷的多项细目表并利用多项细目表进行审题。因此在提高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意识的同时,如何改进命题工具,使命题基于课程标准?

(3)打造基于课标的物理学科命题的多项细目表。纸笔测试的根本目的是推测学生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的程度,在组卷过程中要考虑认知目标间的平衡,高中物理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部分对知识性学习目标用行为动词的方式分成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同时高中物理课程的能力目标具体为:能够正确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独立完成实验的操作,掌握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等技能;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物理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因此,物理学科的测试目标要求可以分为以下5级,如表2所示。

由此,在双项细目表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物理学科命题的多项细目表,如表3所示。

总之,高中物理学教学中凭经验命题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命题违背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导致考试测量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低。基于标准的命题要求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测试题目的开发,并使得测验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邵江樵,崔允.高中生物学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命制模块试卷[J].生物学通报,2012(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崔允,邵朝友.如何基于标准命题:从双向细目表走向测验设计柜架[J].上海教育科研,2007(8):36-39

[4]黄豪忠.关于物理考试命题和评价的探讨[J].实验教学研究,2008(8):22-24

[5]布卢姆主编,罗黎辉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褚慧玲.基于学校教学常规考试的试卷命制技术[J].考试研究.2008(10)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改革,课程目标和内容,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与“结果”,评价,教育公平,课程文化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是一场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与课程资源、教学方式与行为、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的改革。课程改革确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实施六年来,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初中生物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些问题、矛盾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碰撞、激荡,并日益凸显出来,使初中生物课程改革面临着困惑与挑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讨论,将有助于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深化初中生物课程改革。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能够支撑初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为高中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吗?

   问题阐述:初中教师反映初中课程的知识内容不够全面,部分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欠缺;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要求不够具体,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确定明确具体的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缺乏对生物学基本观点的要求。高中教师反映初中教学没有为学生高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除了初中教学不受重视,开课不足之外,初中课程内容也存在与高中内容衔接的问题。例如,初中知识不够全面,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学习不够深入,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并迁移应用的能力不够强等。

   讨论:初中生物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1]。上述问题反映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达成“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目标,并为高中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1.从知识维度分析

   初中生物教育作为提高公民基本素养的普及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备较广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物界的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生物学的发展规律、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有所了解。同时,初中教育还承担着为高中教育打基础的任务,而高中新课程采用模块式设计,几个必修模块选取的是生物科学中几个最有代表性的核心领域,这也要求初中课程的内容应该搭建一个基础广阔的平台。而初中课程内容中,对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的客观认识,对不同生物类型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对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理解等内容较少,不利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达成。

   对于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生物学核心概念,学生应深入地学习。“在科学教育界,人们普遍认为,原则上,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是,更深刻地学习较少的东西。”[2]与原教学大纲和教材相比,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对重要概念的要求弱化。课程标准中十个一级主题所附案例,全部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探究活动案例,没有针对重要概念的教学而设计的案例。虽然探究活动对于概念的理解,是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是对于重要概念的学习,单纯的讲授或单纯的探究都是不够的,应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为此,课程标准应提供相关的典型案例。教材应加强而不是弱化概念的学习,把横向的普遍化拓展与纵向的深入化探讨有机地结合起来。

   初中生物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生物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应包括这些结果的产生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生物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生物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生物学,了解生物学的发展规律,体会科学的本质。“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理解,科学是它的历史的反映,科学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事业。”[3]课程标准和教材都十分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是对于生物学概念产生的过程重视不够。

   生物学课程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从来源于生活或原有知识并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有课程内容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把生活和社会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然而,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源于现实世界,又回归现实世界,还要高于现实世界,引领学生对现实世界有所超越,建构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如粱漱溟先生所言:“教育应该着眼于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道”,应成为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

   2.从能力维度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这些能力要求当中,科学探究能力是新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难点。但是对初中学生应该了解的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常用的科学探究技能,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课程标准对此没有明确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上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缺乏依据,难以制订系统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课程实施中的难点,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都缺少关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可能途径和具体教学方法的介绍,也没有具体的案例。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学生应该能够以所学知识为基点,向外拓展延伸,从丰富多彩的社会中获取信息,充实自己,满足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固然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面对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学生应该具备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深度分析,并运用有效信息进行创造的能力。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目前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筛选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没有要求。

   3.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了作为公民基本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爱祖国、爱家乡、珍爱生命、提高环保意识、健康地生活等;提出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StS的科学价值观目标。但是作为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还应该初步建立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思想观点,如生物进化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发展的观点等。这些观点也应该作为明确的要求列入课程目标。

   二、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教学中真正得以落实了吗?真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吗?

   问题阐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10个一级主题的第一个主题,并给出了为数不少的活动建议,教材中也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旨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然而,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们普遍反映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在规定课时内完成;部分探究活动需要时间长,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由于生物科不受重视,课下活动难以保证;有的探究活动难度大,对实验仪器、用具等硬件要求较高,可行性差;有的探究活动属于纯生物学探究,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活动的教学开放性大,许多教师害怕学生因思维活跃而“跑题”,把教学过程管得过死,限制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探究活动的实施在大部分学校大打折扣,没有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讨论:国家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三大“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指出“学习科学是种能动的过程。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3]在科学课程中应该加强科学探究活动的比重,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们反映的问题,需要在教材设计和教学实施当中解决。

   1.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目的,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应分层次,数量适宜,同时兼顾可行性和学生兴趣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5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21世纪生物科学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运动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系数,显示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生物课程比较于“语、数、外”的开设,明显处于“等级文化”中的低等级,生物课在一些学校可有可无,生物课所占教学计划中的课时较少。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内容与课时的矛盾十分突出,生物课程的安排不尽合理。特别在课程实施上,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竞独立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外,成为没有生命的模型,成为如同嚼醋的课程,学生们在教育里抽象而艰难地认识生命、感受自然界、理解”新陈代谢、背诵着生命的基本特征、死记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鉴于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课改势在必行,本次课改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将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相比,首先在课程具体目标要求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

1.知识方面:和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不仅要求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表态结构等知识”,还要求获得“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不仅要求知道知识的应用,而且要求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不仅提出“促进生理健康发展”,还提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不仅得出“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提出“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这些变化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加关注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充分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2.能力方面:和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不仅首次提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且明确、完整地提出“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求“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而且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这些变化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加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以此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3.情感方面:和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将“思想情感”改变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对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况,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

这些变化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加强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的重要性;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义务教育性质决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是义务教育的目标之一。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6

物理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学校和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各种课程资源对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将物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纳入课程实施的计划之中,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服务。当前的物理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物理课程资源被有形无形地限制于教材、教参和学生用书,而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又以“应试”为目标,许多重要的课程资源被忽略。这次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利用不同的资源背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彻底扭转传统教育过份注重教科书,注重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教课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教科书等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科书是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但是,教科书并非惟一的文字课程资源。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选择适合本校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教科书。各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学资料和教辅材料,有相当一部分与课程改革的理念相悖,学校和教师应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对各种教学资料进行筛选。各种科技图书是物理课程的重要文字课程资源。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也是物理课程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

二、加快信息化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物理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物理教学,将改变学校课程资源的结构,为课程资源的优化提供动力。

计算机多媒体软件以其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的能力显示了它在科学教育中的巨大发展潜力。在物理课的学习中提倡智能型软件,学生输入条件后它按照科学规律自动给出正确的情境。例如,凸透镜的焦距由学生给定后,用鼠标拖动“物体”,计算机就按科学规律给出物体的像,其位置、大小、正倒、虚实都由机器正确地呈现出来。这种教学软件可以丰富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对于中学实验室中不能完成的实验,这类软件的意义更为重要。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如学校的数据库、局域网、因特网来获取和交换课程信息,以学生自主收集到的课程信息为基础,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教师要根据探究的课题,向学生提供网站和数据库的索引,以促进物理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从课程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从单个的学习活动向合作学习活动转变;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从孤立的人工背景向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转变。

三、开发实验室的课程资源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的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室课程资源的作用。开放实验室,为科学探究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发挥实验室课程资源的效益,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丰富实验室的课程资源。

四、开发和利用社会课程资源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7

物理课程历史课程课程整合

一、前言

社会危机实为人的危机,而人的危机实为文化的危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使得社会成员之间无法沟通与理解,无法理智地进行个人判断与社会决策。然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始于基础教育,它们的统整与弥合也应始于基础教育。中学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分别以传承物理文化与人文文化为基本旨趣,两者的整合能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并促使“全面和谐的人”的最终形成。历史课程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物理课程则从科学的角度使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即两课程在人的培养方面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在不生成新的课程形态的前提下开展两者的整合研究既可凸显科学与人文的血肉联系,也对理科教材和人文教材的编制及课程实施具有重要启示。

二、课程整合目标的厘定

课程目标实质是通过课程将学生培养成某种规格的人的课程期望,它决定课程的具体内容与实施。社会功能的分化导致人的社会分工,人的社会分工导致知识的分化,而知识的分化又导致课程的分化与人格的分化。教育系统具有自我调节与自我修复功能,根据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课程分化与课程整合相生相克,相辅相成,课程分化带来的“单向度的人”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整合予以消解。

教育目标因层级不同而构成相互关联的意义网络,课程整合目标作为教育目标的子系统,它在纵向秉承国家中长期教育目标与国家基础教育目标的诸项宗旨,在横向融合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共同愿景。厘定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整合目标需在纵向上按照“形而下”的逻辑对不同层级的教育目标予以考察,在横向上按照课程关联与适配的逻辑对物理课程目标与历史课程目标予以考察。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家庭的好成员、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创新的思考者、问题的解决者、共存的合作者、负责任的公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目标为“(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责任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策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一言蔽之,上述三个文件均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或课程的最终目标,只是具体内容与表述方式略有差异。“课程设置服从于核心品德、知识和技能要求,按照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逻辑优化课程体系,按类别分级设置课程。”但是,如果严格地按照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逻辑分级设置课程势必造成上述四种关系逻辑的相互疏离。任何课程都必须同时关涉与协调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过分的强化或弱化某一种关系,都可能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基于上述对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的纵向考察以及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目标的横向关联,笔者将中学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整合目标厘定为:

(1)在知识与技能领域,两课程相互提供脚手架;(2)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上,两课程进行内容整合;(3)在个人以及人与人关系上,两者共同协商与隐性渗透。

三、课程整合内容的商榷

1.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整合内容考察

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课程内容,而课程内容源于课程标准的刚性规定,再经教材编者和教师的不断开发与生成,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内容也是如此。笔者发现课标关于课程整合内容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

(1)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几乎没有提供课程整合的具体内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各个模块都有若干课程整合内容,其中以选修1-1和选修1-2模块居多。

(2)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整合内容散布于各一级主题中,它们以二级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或“科学与思想文化”等形式出现,高中历史课标的课程整合内容集中于历史Ⅲ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以及选修课程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二级主题“杰出的科学家”之中。

(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主要是科学史实的浅层介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基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视角对科学史实展开深层思考,由关注科学家个人到关注特定时代背景的科学家群体,由关注科学理论到关注科学理论产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鉴于本文篇幅,笔者以高中物理选修1-2为例,对潜在的整合内容疏理如下。

由表1可知,“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电”等成为两课程的共同关注点,也说明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不仅可以利用科学、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等议题实现课程整合,也可以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历史与哲学的融合。

2.基于教材的课程整合内容考察

课程标准虽然提出若干潜在的整合内容,但其文本表述模糊,教材既可将其作为整合内容也可不作为整合内容。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和苏科版物理教材八(上)为例对其课程整合内容与形式予以考察。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基本精神;教学期待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0-0003-07

一、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取向

课程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变与不变,小变与大变,都是由修订的主要取向决定的,包括:

(一)坚持课改的基本方向

结合课标制订和修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本次修订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关注时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合理吸收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突出现代公民素质的新要求;充分关注国际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全面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深入了解国际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学习并合理借鉴有关经验,使“三个面向”的精神得到更好地体现。

2.坚持“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教育价值是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一直是一种“钟摆”现象,前者强调其工具性,后者强调其本体性。长期以来,更多时候都是社会本位为主流的,这是由整个社会发展质态进步程度决定的。今天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上现代化征程,教育进入普及化、大众化阶段。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有可能其实也有必要高度融合,在一定意义上,“每位学生”发展了,国家就能强盛,民族就会振兴。课程改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高度,举起了“以人为本”的旗帜,并在实践层面得到热烈响应。本次课标修订努力贯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更加突出“育人为本”,彰显儿童立场,进一步倡导回归生活世界,提倡课程的选择性,使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体现。

3.坚持关注“新人”培养的改革目标

任何教育改革,根本目的都应该是“新人”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实也就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展开,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素质全面的思想,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又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革的具体目标以课程功能转变为核心,在课程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考量。课程改革的生动实践初步表明,“新人”正在涌现。课标修订坚持以“三维目标”设计所有课程,在“新人”的关键素养方面给予了进一步的强化。

4.坚持超越学科中心的开发、实践理念

为了达成培养目标,真正体现以每位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在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时非常强调课程开发和实践要坚持超越学科中心,为此,课改从各个方面做了努力,如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改进学科课程,丰富、激活地方和学校课程,构建选修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推进多元化评价,等等。在本次课标修订时,这些思想都得到进一步体现,因为课标主要就学科课程而言,在充分肯定学科课程价值的同时,课标修订努力更加抵达学科本质,加强综合性学习,倡导学习方式变革,进一步推进评价改革。

(二)汲取课改的基本经验

本次课标修订是在课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课改推进过程中,2003年教育部组织对42个部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调研,2007年又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级课改实验区进行调研。调研成果为课标修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改的基本经验在各个方面被吸纳进来。

1.充分肯定实验稿的基本思想

课程标准(实验稿)本身就是课程改革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基本框架、基本思想经过十年课改大都得到广泛认同。大规模调研表明:广大教师理解并高度认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认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课程目标是合理的;基层学校普遍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与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繁、难、偏、旧”问题;广大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有利于指导教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改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评价建议”有利于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据统计,课程标准修订量在5—15%之间,广大教师的基本肯定是其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基本思想已经在实践中生根、生长。

2.对一些引起争议的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

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对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有一些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本次课标修订没有回避这些问题,无论改与不改都给予了进一步的明确,有很多问题引起争议,课标修订时仍然加以坚持,或者加以进一步阐发,这不仅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稿)得到绝大多数老师认同,也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表述代表了学界当下的研究水平。关注哪些争议的问题课标修订时仍然坚持,明晓其中缘由,对于我们准确理解课标精神是很重要的。比如,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坚持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概念,坚持不单独设内容标准,坚持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列化、细化,坚持不强化训练,知其所以然,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特质就会有进一步认识。

3.从课改实践中提炼新鲜思想

课程改革为广大教师的创造提供了充分的积极可能性,一线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由下而上呼应着课改的基本理念,又校本化、个性化地创造出许多丰富的新鲜经验,课程标准修订的许多闪光点正是源于课改实践的生动创造。比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四基”,课标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在以《注意“过程”中的教育》为题的文章中说:“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绝对是在中国这样课改实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东西,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例子在各学科课标修订中都是屡见不鲜的。

(三)回应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十年来,改革启动之初颁布的课程标准,经过实践检验,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当前,世界科技发展迅速,我国社会变化巨大;我国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基础教育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为深化改革着力点的新的阶段,这些都是课标修订必须正面回应的重要问题。

1.有效解决调研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这主要体现:第一,课程容量、难度要进一步精选,同时要兼顾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多样性、差异性;第二,要恰当处理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以及不同经验背景的教师对某些特定知识内容安排的意见和建议;第三,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第四,要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给教师留下自主选择和创造的空间。这些建议得到了各课标组的高度重视。

2.改进文本品质和功能的一致性方面存在的不足

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一致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前后矛盾、言之不详等等,在修订过程中,在结构内容上,各个部分作为有机要素,包括目标与内容标准、教学与评价要求以及附录等,都一以贯之,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在文字表述方面,更为准确简练,尽量避免误解,注意到文字与其背后观念的一致性,使课标的整体形态有了较大改进。

3.努力体现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

课程标准遵循深化改革的方向,一方面回应时代对现代公民素质的新要求,落实德育为先,突出能力为重;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新思想,恰当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新成果,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

二、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

课程标准之“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本次课标修订,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落实德育为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学科课标在综合评审时,第一条就是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否体现,是否恰当,现在总体来看,在这个方面是做得比较到位的。

1.根据学科特点提出要求

有些人文学科,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直接写进课程标准。以历史为例,在“前言”涉及课程总目标方面,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学科,则是将其作为课程指导思想阐明,如音乐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2.突出渗透为主要的方式

以语文为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

3.在本质意义上理解并体现

在课程标准综合评审时,专家组针对有可能贴标签的做法,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是尊重、遵循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精神在课程标准修订中得到了高度重视。

(二)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设计中,已经做了较好的尝试,在课程标准修订中,则结合现代公民素养的新要求,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做了进一步落实。

1.结合学科特点阐述具体内涵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例,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列为核心概念,对应用意识的内容作了如下阐释: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学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抽象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了如下阐释: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2.在整体上贯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之一,而不是某一具体板块的任务,如语文强调实践性的特点,提出非连续文本阅读的要求,要求语文学习要多读书,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引导学生体验性阅读,提出表达要有个性,要有新意。可以说通篇都体现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3.进一步强化了实验与实践方面的要求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科学内容”中对具体实验项目要求有30项,大多数以“通过实验……”来表述,很多是学生“看”实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列出20个物理实验的项目清单,作为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化学则明确规定学生至少完成八类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要求都丰富了、具体了。

(三)进一步彰显了学科特点

一门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除了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还应该给予学生认识世界提供独特的视角、思维的方法和特有的逻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彰显学科性质特点,这是确定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基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总体上更好地彰显了学科性质特点。

1.对学科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程性质表述上加了一段限定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为特征”,使美术学科独有的性质、特征得到充分肯定和强调,可以说还原了美术课程应有的面貌。语文课程强调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明确它是实践性课程,不像有些学科是由一系列概念、定理、公式等构成的逻辑性体系,具有比较明晰的学科边界。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指出时序性和系统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等等,都体现了对学科性质认识的深化。

2.对学科性质有了更为准确的表述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而修订的标准将其修改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是一门科学而非一个过程,无论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还是来源于数学世界,只要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都可以构成数学的研究对象,课程标准修订稿将这样的思想准确地表述出来了。

(四)更为合理地设计目标内容

1.突出按照“三维目标”整体设计的思想

实验稿制订时,各学科课标组就努力按照三维目标设计课程。在修订中,这种思想更加明确,比如物理课标组提出的思路就是,落实三维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再如,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提出,就是体现三维目标的闪光之处。

2.依据对学科教学规律的新理解调整内容

有些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对学科特征有了新的表述,体现对学科特征和教学规律的新认识,因而课程内容的调整幅度就比较大。历史课标组明确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此次修订工作的重点。原有的实验稿在课程内容的体例上,采用的是主题的方式,而本次修订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强调历史过程的时序性,在内容设计上就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编排具体内容。

3.更好地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

各课标组都努力根据儿童认识发展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的特点。以语文课程说,课程标准修订使各学段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晰。识字、阅读、写作的学段目标内容都很明确。如阅读,在第一学段强调主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儿歌、童谣和古诗;第二学段在阅读目标中突出叙事性作品;第三学段则对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分别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第四学段则根据多样化的阅读内容(文学作品、议论文、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古代诗词等)提出针对性的阅读目标要求,循序渐进,拾级而上,为教材编写和教学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依据。

4.提炼学科的重要概念

部分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提炼出学科的重要概念,将对学科教学带来重大影响,如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10个核心概念。这10个核心概念揭示了课程具体内容与基本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生物采用重要概念构建课程框架,在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对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表述,这些重要概念会对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起到支撑作用,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5.适当增加了新的内容

基于对学科发展和现代公民素养新要求的回应,课程标准修订适当增加了新的内容。如生物学修订“生物学多样性”主题时增加了“苔藓植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是根据公民素养的要求作出的调整。当然,也有些内容看上去新,其实是基于整合而呈现的新貌。如物理“新材料”这个条目,是由原来与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等有关的条目整合而来。如体育,将原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合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6.落实减轻负担要求

通过删减内容和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条重要原则。各课标组都在修订过程中加以努力贯彻,如语文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英语对小学、初中词汇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化学对开放性较大的某些内容加以限制,化学用语、物质的微观知识和定量计算控制在较低水平的要求上,删去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降低了一些实验活动的要求。

(五)进一步优化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在实践层面的“一致性”方面有不少差距,课标本身某些教学要求不具体,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是其原因之一,在修订过程中,各课标组就教学建议的优化作出了认真努力。

1.努力贴近学科特质

教学要求不应该是泛泛而谈,而应当贴近学科特质,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思想与品德课程就明确指出,情感体验的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并提出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数学课标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在各个场合强调数学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经验的积累必须靠感悟。他提出,要提供“讲理”的数学,而不是什么都是“规定的”。“讲理”,数学的特质也就会得到体现。

2.教学要求更加具体

具体才会增强操作性。语文写字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生物在修订时进一步完善对探究性学习的具体要求。例如,通过五个重要概念完善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提出要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建议,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其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等,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3.增加案例提供借鉴

物理企图用实例消除实践中的困惑,设计了两个科学探究的实例,一个是“探究电磁感应的条件”,另一个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介绍了一个要课外进行的完整的科学探究实例。数学与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大量丰富而典型的案例,为教学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4.明确纠正实践偏差

有些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课标修订时针对这些情况,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如语文提出阅读教学要防止“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及“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等。

(六)改进充实评价建议

针对科学评价意识缺失,或简单地以纸笔考试代替全部评价的做法,课标修订时普遍将评价建议的充实修改作为重点内容。

1.评价关注目标内容的整体性

过去的评价,往往是关注知识的达成,修订后的课标呼应“三维目标”,着眼学生整体发展,提出了全面要求,即使是知识目标也注意体现能力为重。以生物课程说,除知识目标的评价建议外,在评价内容方面还提出“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和“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于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提出“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等,实际上是对检测知识目标达成作出了新的诠释。地理课程在评价过程中,明确提出:“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2.提倡评价方法途径的多样性

为了实现全面性的评价目标,必须有多样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普遍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具体评价方法大致有: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方法、观察评价方法,等等。

3.落实评价实施的操作性

在这方面,各课标组根据学科特质,做出了成效明显的努力。美术课程修订时适当增强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规定性,在评价要点中,运用量化和具有量化意味的限定词,让学生学习目标具体化。比如要求学生“知道中国美术史中的5位以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特质,写出300字以上的评价文章”,等等,都非常具体。体育与健康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每一条学习目标下都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帮助教师明晰如何评价相应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三、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调研结果表明,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吻合度只有百分之五十,个中原因是各方面的,但总体上看,大都是因为学习、理解、实践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不是完全到位的。要改变这种状况,还是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理解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一)加强对课程标准的整体理解

掌握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不能只就“教学建议”讨论,而应着眼整体,把握特质。

1.在整体上理解课程标准精神

历史课程标准组提出,希望老师们在三个方面予以关注,一是建立时序意识,二是全面理解“点——线”呈现方式,三是理解并实践教学建议。历史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时适当弱化每个板块中心的学习主题,按照历史发展时序,以“点——线”结合为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以学习主题编排内容标准,针对基层的批评意见,课标修订作了重大调整,这种调整包含了课标组对历史学科特质的新认识,对初中生历史学习规律的新理解,只有超越教学看教学,在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新精神,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建议。

2.关注重视教学建议的方向性表述

品德与生活课程新增的教学建议,有些是一种方向性表述,如:“深刻理解本次课改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理念”,“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法的基础”,“以活动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抓住了这些要点,就理解了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3.关注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所有课程都是按照三维目标设计的,三维目标在各学科课程的呈现形态是遵循学科特有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这些目标,强化整体实现的意识,才可能使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如数学课标组的专家们提出,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教育价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感悟的“基本思想”以及可能积累的“基本经验”,从而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方面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思想在各科教学中都应强调。

(二)按照课改精神组织教学

课改十年,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得到坚持和发展。这里仅是列举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三维目标”

所有课程都按照“三维目标”设计、“三维目标”的精神也应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但是三维目标并不是教学的具体目标,有些老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设计教学目标的基本模板,这是不对的。我们首先要把握“三维目标”在目标系统的定位:教育目的,这是指向所有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指向具体学段的;课程总体目标,这是指向某个学段所有课程的;学科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总体目标在学科的体现;教学目标,这是指向具体教学要求,以至具体课堂的。可见“三维目标”是课程的总体目标,但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不同学科,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也应有生动体现,这种体现主要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而不是绝对地对应、生硬地去“套”。在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认知水平与情感水平彼此的关联性,认识、情感与价值体系互为基础性。真正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寓于活动之中,教学多重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活动和经验为载体。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活动,“三维目标”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

2.培育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源自于课程哲学,又引导并制约着课程行为。课程意识强调的是:①关注人的发展。课程意识首先关心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仅仅关心人学习的知识,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②注重整体思考。只有教学意识常常是以学科为中心,课程意识则把教学提升到课程体系的高度认识,面对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问题,课程意识也要求从学科课程的整体思考问题。③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倡导基于标准的教学,要求学习结果和目标源自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其实,这也是在强化课程意识。④具有课堂反应的敏感性、自觉性。能够敏锐地关注课程变化,敏感地作出合理性的教学反应,这是具有课程意识的一种表现。⑤教师(学生)即课程。要强调教师、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创生者,是课程的一部分。⑥有效进行课程整合。具有课程意识,教学资源是开放的,各种资源可以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有效整合。

3.提倡生成性教学

按照杜威的观点,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所以,教学本质上应该是生成性的。首先要提倡生成性预设,即预设就要有生成性教学的意识,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经验背景,教学目标要有开放性,关注预习达成的可能性,学生知识、情感的差异性、教学的重点、难点、兴趣点、亮点,教学情境的丰富性,等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生成性关注,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提倡对话性教学,以活动为课堂的组织要素,让师生都成为教学的活生生的主体力量,等等。再次,也要关注未曾预设的生成。课堂生成大都是预设形成的,但也总有一些是未曾预设的,面对未曾预设的生成,要重视个体发展和共享的关系,对生成内容要有准确的价值判断,同时也要培育教学机智,创造未曾预设的精彩。

4.正确认识有效教学

在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中讨论有效教学,首先要跳出教学看教学,要建立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视角。今天的基础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这就需要从学校选择学生转向适应学生。终身教育是贯注所有教育的核心理念,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从“现在式”向“未来式”转型,着力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素质教育则要求我们从关注部分转向关注全体,从对学生片面的要求转向全面素养的要求,从对学生统一要求转向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在这样的理论视角的观照下,学生的学习应当具备如下特点:主动的参与;明确的目标;挑战性活动;深刻的体验;适切的方式;有效的知识建构;清晰的反馈;迁移、创造的愿望和能力。从教学组织实施看,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一节课的效率是由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决定的,学生学习的快乐主要是享受酣畅淋漓的思维活动的快乐。有些老师认为讨论学生思维问题有些空,感到难以捉摸,笔者建议借鉴杜威的“思维五步”,杜威提出情境、问题、假设、推断、检验,我们可以应此转化为思维五步,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提出和解决问题这三步。斯腾豪斯说:“教育通过将人引入作为人类思维系统的文化知识,增进了人的自由,知识形式最主要的特色是人们可以用它来思维。”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组织高质量的思维活动,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维,包括学会创造性思维。

四、以基于标准的评价促进教学

基于标准的教学需要有基于标准的评价来促进,否则,教学就会走形,课堂教学实践与课标就难以有较高的吻合度。

1.理解教学与评价的整体性

如图示,标准、教材、教学、评价、学习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由图可见,源自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设计评价内容的依据,教学设计包含了预设与教学目标的一致的教学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行为。

2.基于课标落实评价要求

本次课标修订,评价建议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关键在落实。如语文“字表”,是内容要求,也是识字、写字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有感情的朗读”,在评价建议上提出“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落实到位,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也就能得到较好的贯彻。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9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应用型本科 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①。应用型人才要求有完整清晰的思路和扎实的实验技能,即具有较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因而,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必须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中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要求是与药学科研生产紧密衔接。

随着现代药学的快速发展,要求对于药物分子的结构、性质、作用机制、靶点及构效关系更加明确,更加重视对于化学药物合成方法、结构改造的实践应用。在药物生产及新药研发的实际工作中,对药学高等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教学培养方向。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和相互渗透学科,同时对于药物合成生产实践,新药的研发创制等学生就业岗位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应用性。以往的药物化学教学模式停留在基本理论知识和固定的几个教学实验上,缺乏与实际工作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也很少与药学其它专业课程相联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实践技能和综合运用相关课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较差。此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可以解决上述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若干问题。以药物化学这一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填补药学专业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范课程教学体系的空白。

1 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面向应用领域的药学专业知识人才培养,应根据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现有的教学条件对教学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采用灵活机智的教学形式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也更应注重细节方面,尤其是在思路、技能和知识体系的完善上,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则是对整个教学效果最好的评价和检验;最终形成包括理论、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在内的完善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体系。

2 教学体系建设思路与方案

2.1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中应以生产实践问题相应的理论知识切入点;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培养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知识水平深度、广度和各学科知识间的综合能力为主要指标量化评价标准。具体方案包括:

(1)选择具有代表性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各5家,进行实际问题调查,归纳总结常见问题的种类,形成调研报告。可以利用学生业余和假期时间,采用对企业进行社会调查的形式,完成社会调查报告。(2)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重新编排。采用教研室集体讨论和备课的形式。(3)把上述备课成果应用于理论课教学实践,并逐渐进行完善。以教学效果和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完善程度来评价,可在考试中设立若干实际应用问题来进行检验。(4)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知识水平深度、广度和各学科知识间的综合能力为主要指标建立量化评价标准。

2.2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重点在于模拟生产实际中的常见问题;创设开放性课题;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以学生解决开放性实验课题的实验技能为主要指标量化评价标准。具体方案包括:

(1)设立若干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并能应用到目前常用实验技能的实验课题。以开放性课题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指导和完善。(2)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对实验操作技能进行随时指导和强化,使学生从实验设计到实施的整体能力得到全面提高。(3)以学生解决开放性实验课题的实验技能为主要指标量化评价标准。

2.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基层单位;选择生产科研单位急需解决的典型课题。以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量化评价标准。具体方案包括:

(1)与企业进行合作,企业提出急需解决的生产科研课题,作为大学生实训项目课题。(2)学生利用假期或实习阶段的时间深入基层单位,具体进行设计和实施,最终完成实训课题。(3)整个过程以学生和企业为主,教师负责指导和完成最终的教学效果评价。以企业的满意程度和课题成果的应用性作为评价标准。(4)以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指标量化评价标准。

3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形成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10

关键词 pCK 化学教师 课程知识 教学内容 化学课程结构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维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知识领域,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教师pCK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pCK的实质是一种“转化”的智能,是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学科教学智能,即教师根据课程理念和目标,进行系统思考,把学科知识有效地“转化”成教学任务,又由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实际的获得。教师关于课程的知识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课程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有助于教师理解和把握课程,有助于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为了进一步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对化学教师课程知识及其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1 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1.1 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舒尔曼把课程知识描述为教师的“职业工具”,意思是指每一学科可用的材料和程序。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课程知识,即为学生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的编程和用来教授每一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料,以及用来教授课程各方面的材料和资源等。

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5个层次,认为课程知识既包括“理念的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变革方向)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又包括“理解的课程”(学校教师对正式的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过程)。

台湾学者单文经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纵横两面的课程知识。横面的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所学习其他各科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上做横向的贯通;纵面的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学科的内容上,过去曾经以及未来要学的教材主题及概念,以便在教学上作纵面的衔接。

范良火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教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科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辅材料)等3部分。

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知识的范围更加广阔,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内容资源、任务资源和活动资源,结合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认知性实践活动。因此,从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来看,教师课程知识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

1.2 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于化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基本关系理解的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将内容标准的表述性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对教科书进行教学分析,选择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知识。评价性的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

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具有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年段性指的是初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初中化学课程知识,高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时段性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一个时段是相对稳定的,一旦进行课程改革,或进行课程标准调整,或进行教科书变化,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就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区域性指的是在不同地区的学校所选用的教科书版本是不同的,教师的课程知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发展性指的是教师的课程知识是随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

我国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总体目标和宏观课程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主要科目,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构成。第二层次,关于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化学素养,同时为每个高中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双重意义。化学必修模块的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如“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目标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科书是按照模块进行编写的。每一模块教科书的结构总体上是与主题相对应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结构上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第三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规定了特定化学课题内容的教学要求,这是确定具体化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依据。特定课题的教科书组织是依据课程标准将特定课题内容具体化,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按照认识活动的方式进行编写的。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资源,包括内容资源、情境资源、任务资源、活动资源、话语资源和教学表征资源等等。

初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第二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

在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结构中,前一层次的课程知识对后一层次的课程知识起着指导定位作用,教师关于特定课题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科书组织的课程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具体课程实践。

2 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本理论

理解性实践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理解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础。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影响教师课程理解的因素主要有3个:(1)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影响着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5个基本主题为例,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及其转化”,因此“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就自然成为2个基本的主题。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活动是科学探究,因此“科学探究”成为化学课程的重要主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从问题性质来说,既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规律,又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规律。从方法论上来说,为了对复杂的物质及其转化世界形成有序的认识,化学学科采取了独特的认识视角--_—元素视角。物质按照元素组成可以进行分类,组成相似的物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在“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中,在认识具体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金属、酸、碱、盐等类别物质的性质相似性。为了解释“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和规律性,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存在的基础上建构了相关的化学科学理论。因此,化学课程中就需要安排“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前4个主题是围绕化学科学本身的理解设定的,“化学与社会”主题是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设定的。如果教师对于化学科学没有很好的理解,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5个主题及其基本关系。其实,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及其选修课程的结构就是围绕这样的基本理解形成螺旋递进的认识阶梯。(2)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思维方式。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是以学科的标准和目标为依据的,这是教学的内在永恒法则。教学活动的本质任务就是知识传承和理性训练,在此基础上实现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以理解具体化学内容为基础,使学生达到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因此,化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活动就是将自己理解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化学知识的过程。教师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就必须思考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的要求是什么?教科书对于相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这些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是什么?这些内容学习对于学生的化学理解有什么意义?怎样判断学生们是否已经理解了这个课题,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教科书有哪些可利用的的教学表征资源等等。(3)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制约着教师对教科书的教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有2条重要的原理:第一,学习需要原理。学生的学习是在产生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学习需要往往是通过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来激发的。学习任务设计得太难或太容易都不能起到激发学习需要的目的。第二,有意义学习原理。有意义学习的基本要义是,当新的学习内容发生在原有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时候,能够发生知识间的有意义联系。按照学习需要原理,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任务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有意义学习原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地将新的学习活动发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前后知识间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这是学生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活动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活动”类资源,设计学习活动。

其次,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的。从知识性质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指向教学实践的。从知识的构成要素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既包含有理论性认识要素,又包含有实践性知识要素。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建构而形成的。根据建构主义观点,知识不是通过传授或移植得到的,而是认知个体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通过积极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换言之,知识是认知个体与外在情境交互作用而建构出的产物。因此,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建构的。

第三,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螺旋的动态发展过程。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如前所述,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又促进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师的课程知识是在理解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

3 化学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策略

3.1 理解化学科学

化学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理解化学科学。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课程实践,影响着教师化学课程知识的发展。理解化学科学的标志是形成较为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包括3个维度:(1)化学内容知识,主要包括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2)化学认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化学学科特征和化学科学认识方法论的理解。(3)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主要有元素观、能量观和科学本质观。化学教师要积极发展和建构化学知识结构。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化学科学。对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化学科学的独特视角、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任务及其方法论以及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形成基本的理解。只有对这些问题形成基本的理解,才能在认识论层面上搞清楚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从整体上理解化学科学,进而理解科学的本质。其次,要深化对具体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已有研究表明,wwHw的认识论思考模型可以帮助教师深化理解知识内容。第三,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对于具体化学内容的意义学习具有“回归性”作用,将似乎“无关”的内容很好地联系起来。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概念图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

3.2 理解化学课程结构

首先,要理解化学课程的宏观结构。模块化和主题化是高中化学课程宏观结构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宏观上理解化学课程,就是要理解化学模块和内容主题的宏观组织结构。高中化学课程有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每一模块都是由几个主题构成的。2个必修模块中的6个内容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内容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

其次,要理解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价值取向。现行的高中6个选修模块从性质与功能上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与化学学科核心领域的发展相联系的模块,如“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这类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的思想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化学核心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第二类是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模块,即“实验化学”。该模块采用以实验活动为主的课程设计取向,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学习化学核心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认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第三类是StSe(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取向的模块,如“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这类模块凸显社会生活问题中心、技术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取向,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工农业生产、高新技术、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要理解各模块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必修模块课程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一级主题的提升,2者是性质一致、螺旋上升与发展的关系。6个选修模块与2个必修模块的一级主题存在着螺旋上升、层级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科学”主题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各个模块,“实验化学”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化学实验基础”的发展,“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物质类别知识扩展,“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物质结构基础”的深化发展,“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深化发展,“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扩展。

3.3 理解化学教科书结构

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利用的主要教学资源,教师对教科书组织结构的把握程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主题、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结构和学生认识规律结合起来理解化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如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围绕5个基本主题分12个单元进行编排。5个基本主题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12个单元依次是:(1)走进化学世界;(2)我们周围的空气;(3)自然界的水;(4)物质构成的奥秘;(5)化学方程式;(6)碳和碳的氧化物;(7)燃料及其利用;(8)金属和金属材料;(9)溶液;(10)酸和碱;(11)盐、化肥;(12)化学与生活。“科学探究”主题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分单元2、3、6、8、9、10、11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编排。“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主要集中在单元4。“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以集中(单元1和单元5)和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各单元)的方式进行编排。“化学与社会”采取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和集中(单元12)的方式进行编排。

3.4 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以教学目的为参照的。也就是说,按照标准进行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有效教学的“效标”就是课程标准。教师只有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明确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少具体课程内容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都有涉及,教师应该注意到学习要求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1阶段的学习要求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等。

3.5 关注学生的学习

关注学生的学习既是教师角色的根本体现,也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水平制约着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教师可以从4个方面提高其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1)关注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确定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既要关注具体的学习内容,又要关注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及其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2)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分析学生的已有学习水平和新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设计难度适宜、能起到激发学习需要的挑战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3)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主要包括知识内容和方法经验。教师应认真研究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分析与新内容相关的已有经验,将新内容的学习与已有经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4)关注学生的理解。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转化”式加工,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表征,以促进学生的有效理解。

3.6 对具体内容的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是教师教学设计阶段的认知活动,对于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教师应该进行“结构式”的教学分析。(1)教科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化”需要借助教科书来实现。具体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任务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等都是以教科书内容分析为前提的。教科书内容分析就是以课程标准的内容主题为指导,在研读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列出内容主题的具体化内容。(2)具体内容的教学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没有具体到具体内容这一层面,为了设计出具体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主题要求,在教科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尤其是“行为动词”的确定。(3)学生已有经验分析。教师通过认真研究教科书内容结构,分析与新内容相关的已有经验,找准教学任务设计的“起点”性基础,明确有意义学习的目标结构。(4)教学任务分析。教师在具体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教科书可以利用的教学任务资源,设计每一内容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对于教学活动应该具有引导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应具有挑战性,尽可能以问题的方式呈现,难度设定在“最近发展区”的框架内。(5)教学活动结构分析。以教学任务为宏观教学结构,研究具体内容的知识性质及其产生方式,分析教科书中具体内容的活动结构,将宏观的教学任务“活动化”。(6)教学表征分析。教学表征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具体内容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情境、实验、活动、解释、模型和文本话语等表征资源,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表征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有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