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读书笔记十篇经济学读书笔记十篇

经济学读书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7:13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1

为继续好发展,加速快发展,实现大发展,新一届县委科学确定了依兰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大力弘扬“敢为、求实、超越”的依兰精神,牢固确立“工业发展、财源建设、民生工作、经济总量”全面跃进全省十强县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区位地缘、发展环境”优势,大力拓展“两区四园”建设,全面实施“三六五十”发展战略(创建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做强六大产业集群、推进五大城市精品工程、办好十大惠民利民实事),着力打造龙东地区强势崛起的中等名城,为全面建设和谐、富裕、文明、宜居的精彩依兰而努力奋斗。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GDp实现120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2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35元,同比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73元,同比增长15%。

一、招商引资上项目,用项目引领发展

加快发展是解决民生保障、城市建设、社会稳定等一切问题的关键。项目是投资的载体、加快发展的源泉。只有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更多好的项目、大的项目,才能促进依兰更好发展和更快发展。

一要扩大招商引资。要确立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地位不动摇。招商引资要因地制宜,只有适合一个地方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才会收到最佳的效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无论使用什么方法,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招来更多的商家,引来更多的资金。

二要积极争取项目。先进县市发展的成功实践证明,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提高认识。要将争取项目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把密切与省、市对口部门的联系作为一件关系发展的大事来办,多沟通、勤汇报,建立良好、稳固的工作及个人关系。二是研究政策。争取政策就要研究政策,就要把国家和省、市的一些鼓励扶持政策吃准摸透,就要与当地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带着问题争、拿着项目跑,最大限度地争得上级部门、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三是突出重点。要将争取项目的重点放在国家及省市投资的大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列入省、市、县十二五规划的项目及县域优势产业项目上,用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三要挖掘企业潜能。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项目建设进度,充分挖掘企业发展潜能,做大做优做强工业企业。加快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把政府闲置资产加以合法、合理利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调整结构优产业,用产业加快发展

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资本向重点产业集中”的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依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依兰的硬实力和竞争力。

一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在保持粮食总产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把特色农业和土地规模流转作为调整的主方向。一是稳定粮食总产。继续稳定和巩固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二是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业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红提葡萄、红菇娘、万寿菊等特色经济作物;养殖业方面,要积极发展订单畜牧业,加快推进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示范场建设,加快畜牧业主辅换位步伐。三是规模流转土地。大力实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整县推进工程,有计划、分步骤地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要不断壮大工业产业。不断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集群技术升级。一是加快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二是加快新能源产业建设步伐。三是促进食品和医药产业升级。四是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要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重点进行培育。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把发展旅游业与工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重点打造现代工业游、农产品采摘游、避暑养生游和黑土红色游。把依兰的旅游融入全市的旅游体系,不断壮大旅游产业集群规模,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二是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重点打造依兰镇和达连河镇2个千万吨物流平台,构建联系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的物流商贸集散地。

三、强化基础筑平台,用平台支撑发展

园区是承接项目的平台,是项目落地生根的土壤。必须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加速各类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全力打造“两区四园”项目平台。

一要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1平方公里起步区。加快入区新项目建设,重点推进1.2亿块煤矸石烧结砖、3万吨改性沥青和120万吨磨细粉煤灰等新型建材项目建成投产。

二要积极推进迎兰新区建设。加快完成迎兰控详规划和土地收储,完善“三供两治”、主干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加快新区建设步伐。

三要不断夯实园区经济基础。加快城东食品医药工业园、城南粮食加工物流产业园、城西文化产业园和城北农机工业园建设步伐。重点做好土地收储、园区规划和基础建设等项工作,为更好地承接产业化建设项目做好准备。

四、加快建设靓环境,用环境促进发展

发展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城市环境的竞争上。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提升竞争力、促进快发展的有效手段。

1.要加快建设。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规划意识。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的调控职能,切实做到以规划为基、规划为准、规划为先,不搞拍脑门和随意性决策项目。二是加快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快“四纵六横两环”县城骨干路网建设,打通改造三姓路、五国城路南段、越里吉路东段等主次干道,加快推进松花江大桥建设。三是推进棚户区改造。要改造老旧楼28栋、13万平方米,重点解决城市入口环境不佳问题。四是实施绿化、亮化工程。要全面启动“大树进城”、“彩灯进城”工程,适时开展绿化基地建设。

2.要强化管理。城市管理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要综合整治市容环境,加大“拆违”工作力度,确保城市环境整洁有序。

五、满怀深情抓民生,用民生巩固发展

民生关系发展,发展决定民生。在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关系问题上,民生是关键、是核心、是根本。无论是体现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经济困境,都必须关注民生。

一要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全力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及工伤保险扩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适时启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加快配建廉租房。

二要扎实推进各项事业。继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乡镇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基层计生服务能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积极争取设备。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2

关键词:全民阅读;读书笔记;经典;大众化;出版路径

2022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九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全民阅读已达成社会共识。然而,我们又处在快节奏、高消耗的现代社会,很难拥有充裕的时间慢慢地消化经典。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是碎片化的时间对现代人阅读造成种种客观限制。这种矛盾促使读书笔记类图书兴起。所谓读书笔记类图书,一般指作者将经典作品拆解,并从自己的角度重新解读的图书。众所周知的有“文学讲稿三种”“世界名人书话”“大家谈大家”系列等。读书笔记类作品,能够在经典名著与全民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为篇幅简洁、论述生动,让读者在品味阅读乐趣的同时又能获取知识。”[1]于是,读书笔记类图书逐渐在图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大众阅读中不可忽略的亮点。笔者即以读书笔记类作品为例,探析经典大众化的出版路径。那么,在策划、编辑读书笔记类图书时,有哪些具体思路呢?

一、切中当下,回应经典

策划优秀的读书笔记类图书,笔者认为有两个层面比较关键。

(一)掌握大众心理,找准选题切入点

策划面向大众的读书笔记类作品,既要准确感知社会发展的脉搏,又要捕捉人性中永恒的课题。这样就能在经典作品中挖掘出“常”与“变”的因素,编辑既要鼓励作者以当代人的眼光洞察经典作品中曾经被忽略的细节与伏线,又要在作者的解读中提炼出与读者共情的市场卖点。在“不隔”的阅读体验中,读者才存在被启发的可能。如果麦文化出品的押沙龙新书《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上市不久便好评如潮,当月在豆瓣读书平台跃升至“文学图书热门榜”前十位;3个月内,当当网累计有13447条好评。关于《水浒传》的读书笔记层出不穷,这本书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得到易中天的推荐以及收入陈洪绶《水浒叶子》中经典人物版画之外,也源于编辑对这本书亮点的精准提炼,宣传文案写道:“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抽丝剥茧地深入林冲、武松、宋江、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普通人,变成了普通中产阶级、小公务员,变成了我们身边的人。”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观照几百年前的小说人物。作者从不变的人性出发,打通了今古之隔。这一类的读书笔记,自然能唤起读者广泛的共鸣。

(二)寻找助力,建立智囊团

编辑作为杂家,需要对各个学科都有所了解,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局限,编辑往往不能像某个领域的专家那样深耕某个学科多年,充分了解学科概况和学术前沿情况。尤其是策划一套读书笔记类丛书时,编辑更需要整合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组建智囊团,哪些权威的作者值得争取,哪些经典的作品值得挖掘,哪些前沿的方向值得探索?智囊团常常会给编辑提出理性而中肯的意见。这样选题策划至少在大方向上不会有太大偏差,也推动着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由著名学者丁帆、王尧先生担任总主编的“大家读大家”丛书,便是广义的读书笔记。这套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译林出版社出版,邀请当今人文大家深入浅出解读中外名家名作,让普通读者也能在删繁就简的阅读引导下走进文学的殿堂。这些重量级作者均涉及不同领域,如毕飞宇属于小说创作领域、李欧梵主攻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田晓菲来自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等。编辑难以对每个领域都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丛书主编便在某种程度上担任智囊团的角色,他们所具有的创造力、教学经验与学科视野,对于选题策划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深入浅出,依托经典

读书笔记类图书须以经典作品为依托。其中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一)经典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读书笔记建立在对经典的解读中。它绝不局限于将“经典”重新说一遍,而是要融入作者自身的知识积淀与人生见解,为读者拓宽认知经典作品的维度,让经典作品重新焕发生命力。一部读书笔记是否具备上述能力也是编辑判断其优秀与否的关键标准。王安忆在《谈话录》中谈到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她认为,19世纪的作家好像银行,比如托尔斯泰,精神内涵是取之不尽、可以再生的。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强调的是经典不断被认知的过程。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更是强调:“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时,为了充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2]《红楼梦》《水浒传》《金瓶梅》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历年来对这几部作品的读书笔记层出不穷。而优秀的作者,总能站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学术视野上另开新见,如格非的《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即使前人的解读已经备矣,他们依然能让经典焕发生命力,成为大众读者敲开“红学”“金学”等的入门之书。

(二)读书笔记是经典导览图

精彩的读书笔记,就像一幅导览图,带领读者进入经典的幽秘空间。最典型的莫过于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纳博科夫担任着世界文学的导游。对于读者来说,经典的诠释者与经典本身同样重要,生搬硬套的文学原理不足以被列入经典的行列,需要诠释者融入自己的感性与理性,甚至自己的创作经验,这样才能达到与经典对话与沟通的效果,才能如导游一般,带领更多读者领略经典的奥妙。上海译文出版社在编辑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时,点明了读书笔记的理想标准:作家解读作家,天才剖析天才,经典成就经典。近年来,国内比较典型的有“大家读大家”书系,作为多年来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至今已经出版了四辑,陆续收入毕飞宇的《小说课》、田晓菲的《七发》等。“大家读大家”丛书包含两层含义:请当今的人文大家(包括著名作家)深入浅出解读中外大家的名作;让大家(指普通的阅读者)共同分享大家(在某个领域内的专家)的阅读经验。让前一个“大家”放下身段为后一个“大家”做普及与解惑的工作。换言之,也类似于导游的工作。这种互动交流的目的,就是想让两个“大家”合力推动全民阅读,使其朝着一个既生动有趣,又能轻松获得人文核心素养的轨道前行。在“读大家”的过程中,作者从另一个维度和视角带领读者游览中外文学经典这一座座知识的花园。

三、庄谐结合,重塑经典

读书笔记类作品的庄谐结合,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与大众性的统一。它是轻学术图书领域的重要分支,以学术为根基,但不似纯粹学术图书般引经据典,正襟危坐,而是轻松简洁,娓娓道来,在不经意间把一些道理和知识注入读者心中。这也是读书笔记类图书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为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编辑需要在内容和装帧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内容

1.编辑需要学会挑选作者。一方面,编辑选择的作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既能够吃透经典文本,又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讲故事的才能,融合科技、经济、社会、历史等知识点,纵横捭阖,有血有肉,才能增加图书的可读性。对于学术专著,学者往往喜欢探幽发微,只关注一片树叶;对于读书笔记,则需要以小见大,关注一整片森林。因此,“绝非专业视角上的简单整理,而是一次跨学科的融会贯通,需要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突破”[3]。另一方面,编辑需要建议作者,读书笔记的有趣好读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术素养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轻松好读的阅读体验,就起不到沟通经典的作用;如果没有以扎实的学术素养作为基础,那么读书笔记就流于空泛与油滑。在这种情况下,参考文献就极为关键。读书笔记通常可以作为某部经典的入门指导,文后的参考文献则给需要进一步延伸阅读的读者提供了搜索线索。2.编辑需要对书稿进行再加工。读书笔记类图书,内在结构极其关键。这就要求编辑对书稿中相互独立的篇目进行整理,梳理内在的框架、贯穿始终的主题和逻辑线索。以笔者所编的《以读攻读》和《始于一次分神》为例,这两本书都是读书笔记,《以读攻读》作者但汉松,深耕现当代美国文学及批评理论多年,有极为深厚的学术素养。书名的字面“以读攻读”便是贯穿全书的主题,点明作者对经典如同攻城鏖战的耐心。此外,《以读攻读》篇目大部分聚焦在对西方经典的解读,编辑建议作者将这些相对独立的篇目整理出清晰的结构框架,于是,这二十几个篇目最终分为四辑,每一辑设立了一个辑名,分别是重量、影色、书人、短读,让原本分散的篇目形成结构严谨的阵型。《始于一次分神》是学者胡桑读书笔记的结集,该书涉及辛波斯卡、昆德拉、略萨等著名作家。作者解读的经典,散落在不同的时空。但全书依然有贯穿的主线,即作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与分析始终秉承“文本细读”方法;此外,还有一条暗线贯穿全书,即作者在自序中谈到,创作这些作品时的灵感都出现在日常“分神”的状态。于是,编辑与作者商定,将书名拟为《始于一次分神》,让这本读书笔记关联起日常生活某个灵光一闪的瞬间。

(二)装帧

与内容相比,装帧同样重要。读书笔记的装帧设计应有较高的市场识别度。一般来说,读书笔记较宜在学术类图书简洁大气的风格上添加趣味性的点缀。比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文学讲稿》三部曲,即以作家的手写稿与插图铺满封面,这是一种贴近读者的设计,还原了这套书系的故事场景与时代氛围;再如《始于一次分神》,编辑特意邀请插画师绘制了一个脑洞大开的小女孩,暗合书名“分神”二字,使这本读书笔记变得生动有趣,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如《以读攻读》,封面虽然没有插画元素作为点缀,但是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书名文字的编排,将书名和辑名各自拟了一个英文标题,布局在封面各处。让这本引经据典的硬核读书笔记显得颇为洋气与雅致。

四、多元营销,分享经典

策划编辑读书笔记类图书的过程就像一场需要打满90分钟的足球赛,新书摆上货架并不意味着编辑使命的结束,而是代表比赛下半场开始了。如果期待这本书被更多读者翻阅,必然需要继续跟进营销。关于读书笔记,编辑也采取了多元化、立体化的营销方式,多管齐下,更加灵活,适应于当下的融媒体时代。简言之,营销方式可以分为线上营销、线下营销以及与作者联动。

(一)线上营销

线上营销拥有见效快、传播快、流量大等优点。随着读书笔记推向市场,渐渐形成口碑,引发书评人和读者在豆瓣、当当、凤凰网、亚马逊等相关社区进行热烈的讨论。通过网络传播,建立起一个更高效的图书传播渠道,实现以点带面的营销效果。反过来说,读者通过网络反馈的建议和想法也可促进编辑产生新的策划思路。

(二)线下营销

与网络营销相比,线下营销探讨的主题更为集中,能引起读者深入的思考。比如思南经典诵读会,是很适合读书笔记线下营销的场地之一。首先,因为在场的听众多为年轻人,他们对人生的困惑、对未来的思考更敏感,在新书的诵读与理解中,作者、听众和读书笔记之间形成相互解惑的场域。其次,现场诵读、提问、答疑的方式,让经典以及经典的解读呈现丰富意蕴,也让一本读书笔记的内涵实现更多元的延伸。

(三)与作者联动

编辑在策划选题时,最好能让作者尤其是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作者参与选题策划,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与读者建立立体化的营销传播组织架构。作者吸引读者成为粉丝,粉丝在参与主题策划的同时,也实现了图书的后期营销[4]。此外,读书笔记的作者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网络流量。在豆瓣、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均积累了数量可观的读者粉丝,并且与相关的阅读公众号有合作。与作者联动,读者定位比较准确,易于实现精准营销。比如《始于一次分神》,营销始终围绕作者活跃的几大平台,策划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在有赞平台推出了作者限量签名本,200本签名本在一夜之间售罄。

五、结语

随着全民阅读深入推进,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读书笔记能够在经典与大众之间起到关键的领读与沟通作用。同时,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大众阅读选择面更广,对阅读对象更加精挑细选。因此,越来越多的读者信任经历过时间淘洗的“源头”作品,即经典。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书笔记成为叩开经典的不二之选。它不仅成为近年来图书市场上的一个新兴品种,而且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依然存在丰富的可开拓、可挖掘的空间。它依托经典,又重塑经典。它在对经典的诠释中,自身也会成为经典。

参考文献:

[1]罗秋香.开放智性资源,促进大众阅读:关于“轻学术”类图书编辑工作的几点思考[J].编辑学刊,2019(2):74-77.

[2]纳博科夫.文学讲稿[m].申慧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5.

[3]钱方针.从文津图书奖看学术图书如何走近大众[DB/oL].上观新闻-视界·视点.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3

大学的教育要教什么,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教三件事:怎么读书;怎么写论文;怎么思考。延展t,像我的学科一一社会学,还教怎么做社会调查,自然科学则要教大家怎么做实验。在这我就谈两件事:一是怎么读书,二是怎么思考。这倒应了孔子他老人家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带来的是乐趣而非利益

怎么读书呢?我想从不喜欢读书开始谈起。我所见到的情况,无论小范围还是大范围,都不怎么令我满意。整体来说,和其他民族比较起来,我们这个民族现在不太爱读书。

有一本书非常好,叫《钢铁、细菌与大炮》,在美国卖几十万册,我向同学推荐,没有一个人看完不说好。但这本书在我们这只能卖一两万册。再举个例子,日本的地铁里,等车的所有人都拿着书看,车来了以后,上车的上车,下车的下车,很拥挤,相互把位置调整调整,从兜里拿出书报继续看,一个车厢里80%的人在读书,站台上80%的人在读书。

我在学校呆的时间不多,北大2年,人大5年。教书7年来我只见到一个学生,在我教“生物学对社会科学的启示”的时候,感觉这个学生读这路书有点痴迷了,很快我读的书他差不多都读了,我们能对上话。这以后他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英美学术刊物上关于社会学与生物学交叉的新成果发过来,我很受益。我就碰到这么一个学生,非常高兴,也非常失落,这样的学生怎么就碰到一个呢?所以还是那句话,全国上下'包括我们名牌学校的学生,我看不到他们热爱读书,这是最使我悲哀的事情。

什么原因呢?中等教育是祸根之一:我们的中等教育不但没有激发,相反挫伤了大家的读书兴趣。我们学的东西太狭窄了,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被动地去重复、去记忆。而且,在这个过于狭窄的领域中又逼迫同学们用力过猛。狭窄、单调而且用力过猛,最后造成学生们厌学。

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的大学教育专业化太早,而后还是大家学的东西狭窄、单调,同学没有较多的选择余地。这是我猜想的又一个原因。

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氛围太过功利,不重视主体自身的乐趣,不重视开发主体阅读的兴趣,这种氛围之下人们动辄要发问:这有什么用?能帮我找工作?能帮我升官?能帮我赚钱?对不住,往往都不能。很多人类的文化精品不能帮你这个忙。

这三个原因结合起来使我们无法建立起读书的兴趣。我想说,即使不做学术工作,如果你最终没有养成对读书的热爱也是很遗憾的,我觉得你人生当中少了很多乐趣。而你如果以后想做学术,我以为是绝对做不好的。

读完书要和人交流、要会“卖弄”

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你才能发现你自己,知道自己读书的乐趣、研究的乐趣在什么地方。此前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起读书的乐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狭窄,是因为让我们看的书都是服务于“科举”的。那么要开发大家的乐趣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家有选择的自由,能接触各种类型、风格的图书,在这样宽泛的阅读当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

读书兴趣的培养跟生理上的一些其他喜好的养成很相似。你的食谱有多宽?你喜欢吃多少样东西?是不是偏食?大家知道牛奶的养分非常高,也并不太贵,因此西方^牛奶的摄取量非常大,一天喝一公斤甚至更多,不分时段,早晚都可以喝。可我们中国人不成,我们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消化牛奶,很多人喝多了腹泻。为什么呢?不完全是先天的,很多是后天的原因。我们胃里缺少一种酶,小的时候多喝牛奶,就能够开发这种酶。读书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道理,小时候如果不开发广阔的兴趣范围,大了就费劲了。童子功是非常要紧的。

如果一个写作者读书的兴趣窄了,写的书就没人愿意看。中国的经济学家一一水平差的不谈一一水平好的经济学家和外国经济学家写的书比起来索然无味。差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专业上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国外的优秀经济学家们非常之博学。知识面太窄了,书写得没有味道,人家怎么能爱看呢!

下面谈一点点怎么读书。读书是要记笔记的,笔记是给自己做的,自己能看懂就行。笔记可以记得极其简短,实际上是一个索引,看到两个字,哦,他说的是这个观点。或者再加个页码,在这本书某页,日后要引用,要深入思考,把那本书拿来翻到那一页,就行了。

读完书以后要和人交流,要经常去卖弄,跟别人吹牛。这是非常好的,这样能帮助你记住书里面的东西。你给人讲的时候你可不是拿书给人家念,会不知不觉地加进你的思考,至少加进你所强调的东西。这样有助于将书中的内容跟你的思想融合。你当时能从脑子里拎出什么东西来,肯定无意识中进行了筛选,那是你最喜欢的东西,你喜欢的东西你才能牢牢地记住。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开发你的心智、开发你的思想,读了以后跟作者的认识完全―样,第一没有可能,第二也没有意义。要都是这样,人类的思想就不会发展和拓宽了。一个好的思想激发了杰出的少年,他们受到激发以后将这思想稍微变异了一下,思想就是如此发展的。所以重要的是受书的启发产生一些新的念头,是不是正确理解不是最重要的。

“思想”不是一个谋生的差事

下面转向另一个主题:思考。社会科学是什么?社会科学是一个个解释系统,解释我们的社会,解释我们的世界。解释并非不是一种参与,并非不能影响这个社会,那么我们怎么发育出解释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学会思考。

要从解释你身边的生活开始,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思考,要学会解释你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疑团。你要对周边的日常生活有好奇心,要问为什么。可能你跟你的很多同龄人不一样,你除了活着以外还会经常好奇和提问:哎,这是怎么回事?周围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刺激我们的好奇心,可以诱发我们去思考、去解释。比如家里的状况,你来到世界上最先目睹最先感受的小环境;比如你亲属的谋生之道,他们靠什么活着;他们怎么有的人下岗了;记忆中你的家庭消费在这20年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怎样发生的,和大社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故事会更多。因为一个村落中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分化,在农村会目睹形形的生存方式。你会看到分家,看到村庄政治。我相信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非常耐人寻味,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要从日常生活中学会思考、学会思想、学会解释。因为日后你要去解释社会,去解释世界,首先要从解释周边开始培养这个能力。如果你解释周边的能力远远逊色于你的同龄人,日后你要去解释社会、解释世界,你不可能解释好。

我们要培育自己的思考能力、思想能力。现在很多学者的研究工作是和生活脱离的、割裂的,这很遗憾。那些大思想家们的思考、研究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是融于一体的。他们的研究、他们的思想是他们生存的核心,也就是说,那不是一个谋生的差事,那是另一种境界的东西。对他来说,那是跟他的生存完全一体的,甚至是他生存的核心。我觉得这是一种像天职一样的东西,他会利用一切机会,当然包括他的日常生活,去发现信息,去提出问题,将生活和学术融为一体,他的很多基础感受依赖于生活给他的刺激。

再给大家说一个培养思想能力的小手段:记笔记。读书记笔记似乎平常,但观察周围的事情有什么想法记笔记,多数同学恐怕就做不到了c要记笔记,要深入去想一些事,一些小事,然后记笔记。那些东西是很珍贵的,是你思想成长的轨迹,记下你怎么想的,你再想的时候就像登台阶一样走得更高了,而不是像拉磨一样在转圈。实际上由于高度分工,现代人的生活接触面是不大的,甚至非常狭小,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是非常珍贵的;而我们所特别强调的是,要从这个方面开始思想、开始思考。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4

读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它可以让我们的知识更广阔,思想更辽阔,写作更宽阔,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可曾让我感到快乐,读书,可曾让我想到一些问题;读书,可曾让我看到世界有多大,多辽阔。因为读了一些书,所以我的想象力比以前更好了。如果你要出去旅行,你会带哪些物品。比如:笔,电脑,记事本,图画本,书……要是让我选的话,我会选:笔,记事本,图画本,和最重要的,那就是——书,为什么我要把书说成最重要的呢!那是因为书可以了解你去的这个地方的知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但可以让你增长知识,还会让你觉得很有趣。

毛主席从小就很爱读书,他连上厕所都拿着书,别人都说,毛主席的床上,一半是书,一半是睡觉的地方,晚上跟书一起睡。

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请大家记住这几个字,请大家多读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书。

惠济区老鸦陈中心小学五年级:蔡闻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5

一、课外阅读内容多面

1.阅读多方面的作品。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将方方面面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如利用寒、暑假读书活动,分层次、分门类将好书推荐给不同年段的学生;借每年举办“科技节”的契机,开展“读科普书,走科技路”的主题读书活动;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为收获信息,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广泛性的阅读等。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涉足天文、历史、经济、地理等方方面面,这会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终身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2.阅读多个人的作品。小学生的膜拜心理较强,整日抱着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不放,这也是有的。指引学生博采众长的最好办法,是结合课内的阅读教学引荐众多的名家名品。如学习了《趵突泉的欣赏》,指引学生读老舍《济南的冬天》;学习了《再寄小读者》,指引学生读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学习了《凡卡》,指引学生读俄国作家契坷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指引学生读现代作家贾平凹的同一题目的作品等。

3.阅读多种体裁的作品。小学生受童话启蒙的居多,因而,童话类的书一直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尤其在中、低年级。因此,学校有必要结合各科课堂教学及各种主题读书活动,将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说、人物传记、旅行记等推荐给学生。如少年版的四大名著;现代作家的小说《草房子》及《五三班的坏小子》等;郭沫若、冰心、泰戈尔等国内外名人诗歌选……多体裁的课外阅读,会让学生在小说的真情世界感受真善美,在传记的人物传奇经历中体悟成功的苦与乐、在诗歌的韵律中变得越发灵秀……

二、课外阅读方式多元

1.主题阅读。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集体行为,这对于从众心理较强的小学生来非常必要。如学习了《鹌鹑》一课,以“母爱”为主题,开展读书周活动,让学生从书刊、网上查阅大量关于“母爱”的文章,大家不仅读、诵、记,而且还要在“佳文欣赏”课上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此外,开展科普读书月、走近名人读书月、经典诵读活动周等都会大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2.亲子阅读。在低、中年级开展亲子阅读,对于小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非常重要。亲子阅读,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尤要学校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因为,我们是个缺少阅读习惯的国家,身边不买书、不读书、读不进去书的家长比比皆是。学校除了召开家长会进行动员外,还需要教师及时提供亲子阅读的目录,乃至具体读书内容。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予以评估。

3.休闲阅读。主题阅读和亲子阅读是有明确指向性的任务性阅读,而休闲阅读则是在轻松状态下的一种自由阅读方式。学生在进行休闲阅读活动中,可以参考老师、同学的推荐书目,也可以自己选择读书内容及方法。

三、课外阅读方法多样

1.精读与略读。要想查找资料、快速获取信息,最为直接的办法便是略读,这是课外阅读最常用的,但不作为唯一的方法。有时,遇到需要揣摩、玩味的精妙之处,也需要精读。

2.读、写、批、划、注。课外阅读极具个性化,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既因人的习惯而定,也因阅读内容、因目的指向而定。有的课外阅读只限于读,有的要写读书笔记、填写周(月)读书卡,有的需要在上面批一批、划一划,遇到疑难词句,还要在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后加上注释。

3.读与背。在课外阅读中获得语言材料,这是语文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尤其,当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又需要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将它们吟咏、甚至背诵下来。

四、课外阅读评价多层

1.评价主体多层。课外阅读突出的个性化倾向,决定了对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要多主体参与。即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2.评价内容多层。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一般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四个层面进行。可以定期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课外阅读反馈卡”,对所读书目、作者、每天阅读时间、是否主动阅读及读的效果作出评价。同时,结合现场读书汇报、读书摘要卡、读书笔记检测等,给予学生全面的激励性评价。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6

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读什么——读经典。经典作品种类繁多,于是我给学生以下几条阅读原则:①先课内后课外,以课内带动课外。②先散文后小说、诗歌。散文读起来虽不如小说有趣,但更要细心读,很多文章的思路都可以从这种题材中学来。③先选本后专集。专集量大,还可能瑕瑜互见,不如读选本,事半功倍。④先名家后一般作家。⑤先中后外。我们的作文最好不是外国味。

2.怎么读——边吟诵边体味。我不主张学生“看”书,只看,学生往往浮光掠影,收效甚微。“边吟诵边体味”不是我创造的,这是旧时代读书人练基本功的方法,值得借鉴!这一点,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就有体现。起初可以速度慢些,但要字字咬清楚,随词义语义的需要,有急有缓,有高有低,口中有声,心中体会思路和语言的条理,尤其是前后的衔接。读两三遍,熟了,放下。过几天,再读两三遍。随着体会的加深,速度可以快一些。以此反复,直到纯熟。这时候,文章的语言几乎已印入头脑,可以冲口而出了,写作时就可以灵活运用了。

二.“字字珠玑,篇篇锦绣”

丰富的语言积累,对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思想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字字珠玑,篇篇锦绣。那么,怎样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呢?

1.用好课本,博识广记。课本中所选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些优美的语言都是我们记忆的绝好选择。平日教学我就充分利用现成的资料,要求学生强化记忆,这样既增加了语言积累,又为复习做了充分的准备。

2.课外拓展,勤于笔记。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的阅读量远远达不到,因此,给学生推荐好文章很有必要。在平日,我结合课文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好文章,并要求他们每人准备一个精致的笔记本,把好词佳句、精美片段分类整理并记录下来,闲暇之余便可将其拿出,把喜欢的词句熟记于心,写作时可灵活变通运用。如学完《济南的冬天》,我向学生推荐了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让学生对比记忆,学习其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除了推荐,我也提倡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勤于积累。

3.适时展示,学有所用。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之后,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语言积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便充分利用写作课,让学生通过口头述说、笔头落实等形式,让其尽情展示,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语言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文思如潮,妙笔生花,只有将语言积累进行到底,学生才会有“却顾所来路,苍苍横翠微”的成就感。

三.“曲不离口,文不离手”

要想写好作文,只有阅读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写多练。实践证明,喜欢动笔的学生进步快,成就大。我们要培养学生动笔的兴趣,以期熟能生巧,冲破作文这一难关。我鼓励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天天写,不间断。俗话说:“熟能生巧。”任何事,熟练了,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要想熟练,就要不间断,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作也是,最好天天动笔,时时动笔。我提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练笔本,每天300字,内容文体不限,前提是一定要坚持。然后一周一展评,评出“写作小明星”,设有奖品,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2.不放过任何动笔的机会。除了老师布置一些练笔,我认为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寻找动笔的机会。如不定时地用写信或写纸条的方式,和老师、家长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比如,好友让你帮忙捎口信,你也可以变成留条的形式去传达。再比如,还可以向一些报刊投稿,重在练笔,大胆参与。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7

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教训儿子,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汲取素材。眼睛是认识世界的门户,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起点。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只是学生还不善于去观察,去发掘。这时,就需要语文老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大到国家政事、市场经济,小到日常起居、一花一叶。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就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会逐步养成发现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长此以往,看的事物多了,头脑中的具体形象丰富了,写起文章来就可以挥洒自如了。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有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去直接观察、经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阅读来了解认知事物,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只有不停地去积累素材,不停地阅读,不停地从书本或者生活的经验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写作素材。书读得多,才能做到博古通今,下笔才能“如有神”。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广泛的学生写作能力明显强,词汇量也明显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相信只要在多读的过程中,注意消化吸收积累,给“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一定能达到一个多读而善写的境界。

但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要懂得取舍,好读书,读好书。课外阅读对发展丰富学生作文资料库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除了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外,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杂志。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锤炼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化语言风格的形成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写读书笔记是阅读积累的好方法,读书笔记作为读书过程的一种延伸,一种总结,一种心灵的升华,是读者和作者心灵的共鸣产生的最佳途径。因此读书笔记更能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是一个不错的积累素材的方法。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勤学勤练是作文成功的有效途径。勤于练笔,将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记录下来,可以有效地积累生活素材,积累素材是为了运用素材进行写作,运用素材进行写作则能促进学生不断地更好地积累素材,使它们就像能随时听候命令出征的战士一样,“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

坚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有些学生只顾积累,轻视运用,不能把运用和积累有机结合起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以写助积,另外,可以开设让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二、学习内容

全年的理论学习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主线,以“建设富裕和谐的全省一流乡镇”为目标,结合全镇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同时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社会等方面知识。立足码头实际,紧紧抓住大有可为黄金发展期,围绕推动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继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全镇大力营造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镇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建党周年,不断开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学习要求

1、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党(总)支部中心组成员要搞好个人学习,按照年初自学计划安排,系统学习制定书目,并坚持做好学习笔记,每人每月的学习摘录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每年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党员干部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每年分四次对各党(总)支部中心组学习笔记进行调阅,对读书笔记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提高学习质量。党委中心组要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集中学习和集体研讨,可采取举办中心组读书会、专题报告会、讲座或论坛等形式进行,集中学习每年不少于12次;集体研讨每季不少于1次。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重点发言和集体研讨、专题学习和系统学习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中心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取得实效。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9

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

经济学读书笔记篇10

冰心奶奶很勤奋。冰心奶奶有句座右铭: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冰心奶奶一辈子几乎没有停止过读书和写作,从19岁一直读写到94岁,就在去世前,她还没有忘记和家人—起背儿歌。

听吴奶奶说,冰心奶奶教给她许多做人的道理。冰心奶奶总是提醒她要学会跟别人分享,学会多关心别人的需求,不能只关心自己。

在最后的提问阶段,聪明的同学们像小记者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向吴奶奶提问。

“吴奶奶,您小时候,太奶奶更看重您的成绩还是别的品质呢?”

“小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是那么好,可是妈妈更喜欢我是一个善良和正直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