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十篇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十篇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1:00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校学生层次差异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较扎实。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目前,高职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探索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是每个高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必须做到的第一要事,而如何探索适合众多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则是站在高职讲台上的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注重英语的交际性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原则。而如何强化英语的交际性教学则是高职英语教师要探索的重点。

二、融文化背景知识于英语教学是强化英语交际性的有力途径

高职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两种实际知识,一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一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往往会造就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了书本知识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是在不具备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学习的,一旦面向社会,进入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他们在实际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例如:英语中的“Ladiesfirst,thanksgiving,Homecoming,GirlsLeagueDance,sandwich”等等;汉语中的“少先队、黑五类、臭老九、一国两制、跃上新台阶”等等,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如果把汉语中的“少先队、警察叔叔、月饼”译成英语就是:“Youngpioneer,Unclepoliceman,mooncake”。这些词都很简单、常见,可是外国人却很难懂,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同样,我们学习英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Youare,indeed,aluckydoe”这句话,如果按字面翻译成汉语就是:“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这在汉语中完全是一句骂人的话。“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是贬义的,如:我们常说“走狗”,“癞皮狗”,“狗崽子”,“狗头军师”等等,用来描绘所厌恶的人。可是,在英语中这句话是说,“你真是个幸运儿。”“狗”在这儿用来指人不但没有骂人的意思,而且还表示一种亲昵的关系。在美国“狗”是家庭成员。人们认为它往往含有褒情善意。因此,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

由于文化的差异,用母语互译的方式错误地理解和翻译某些句子和词汇,往往会闹出许多笑语。如:“狼吞虎咽”,英语是“eatlikeahorse,”却被错误地翻译成“eatLikeawolfandabger”;英语中的“highschool(高中)”被翻译成“高等学校”;“restroom(厕所)”被翻译成“休息室”等等。

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到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积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融文化背景知识于英语教学之中的措施

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文化背景知识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换言之,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教“活”。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紧密结合。后者要为前者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因此,在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时必须优先考虑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

(三)随机讲授。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按现有教材,涉及到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教材中有很多与文化有关的词语可挖掘、可讲授。

(四)差异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二是社会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介绍、致谢、采访、问路、约会、告别等。在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重点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美文化的差异。

(五)寓教于乐。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学习外语的难题之一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并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能加深记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采取对话、表演、竞赛、唱歌、看录像、做游戏,开party、背诵小诗歌,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英语中有许多成语、谚语包含着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有选择地教给学生。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不能用汉语生搬硬套,更不能一律望词生意,还能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四、结论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日语教学背诵式输入高职语言学习

交际教学法的出现,对传统外语教学(语音、语法、词汇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挑战。交际教学法着重强调语言形式的表达意义功能,将达意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情景主宰一切。这一做法的极端便是排斥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有地位,片面强调语言使用的技巧,忽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同时,网络、多媒体所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也几乎要淘汰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语法输入与背诵式输入几无无立足之地。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几乎都是在缺少目的语言的环境里学习的,就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来说,背诵无疑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它对语言的输入和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日语自不例外。

一、高职日语专业学生的现状调查

1.学生结构

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调查统计,到2003年底,中国学习日语的人口已达到387,924人。其中,中国高校日语在校生为204,843人,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已有472所。应该说中国的日语学习热潮很高,但是,日语专业学生不同于英语专业学生:日语专业学生零起点的较多,他们往往是基于某种特定的需要,在对日语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学习这门语言的。笔者对随机抽取的135名高职日语专业学生进行情况调查,其结果显示,零起点学生129人,占95.6%;初中开始学习者1人,占0.74%;高中开始者5人,占3.7%。在学习日语的原因方面:出于兴趣爱好或希望到日企工作者74人,占54.8%;计划出国留学者13人,占9.6%;父母的要求48人,占35.6%。

2.基础差异

受国家录取制度、工作分配制度及个体择校观念的影响,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就是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普通本科院校低100分以上,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山东省对口高职填报志愿资格线比本科文理科填报志愿资格线均低170分;而2007年分别低130分和110分。这种差异对日语专业学生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学生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方法、习惯及观念方面的不同。这种不同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教师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而应当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与学生座谈结果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到学生在语法、词汇、句型结构和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尽管课堂上加大了语言的操练,其效果还是不理想。课后与学生座谈时发现:学生极少背诵课文和句型,最多也就是朗读几遍。他们认为,日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记忆单词和词组,而且是从单词表上或课文的生词表上孤立地记;学过的知识有时并不及时复习;学过的语法知识,因其概念不清而使用混乱。

学过的语法知识,因概念不清而使用混乱。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时,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并没有完全理解。平时不及时复习、不背诵,学过的知识不能长时记忆,加上孤立地记忆单词、词组,所以到应用时,头脑中不能产生相应的日语语言图式,无法有效地运用语言规则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表达,只能凭感觉用“日语词汇+汉语结构”组合而成。

二、背诵式输入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理论依据

语言的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教学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背诵能够强化语言的输入,能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法,背诵有着心理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理论依据。

应用语言学家peterSkehan(1998)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语言学习的内在机制。他指出,语言知识在长期记忆中的储存形式有两种:一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分析性体系(rule-basedanalyticsystem);二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套语体系(memory-basedformulaicsystem)。前者在记忆中所占空间小,灵活性强;但在时间紧迫的即时交际中,临场运用规则造句需要较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所以难以做到准确、流利、地道。后一体系中则包含了大量的块语(formulaiclanguage),所以能够在有限交际时间的压力下快速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并能够做到准确、流利、地道。这两种体系的优缺点正好可以互补(转引陈萱2004,1)。

加拿大语言学家Bialystok(1978)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主要分为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两种。显性语言知识指学习者意识层中的所有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这些知识在存在于学习者的意识里,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隐性语言知识指那些内化了的语言知识,他们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里,使学习者能不假思索流利地使用语言。

另外,语言学家Sinclair(1991)认为,语言是一个以语法为基础的可分析的系统,又是一个以记忆为基础的公式化(即短语化)的系统。课文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语法规律分布其中。背诵课文必然会提高语法、词汇、句型、固定搭配的记忆效果,增强语言积累或语感,帮助学生减少或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学会用地道的英语材料表达思想。此外,背诵还可以减轻学生的焦虑感,增强其语言表达时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尤其达2001:6)。许多语言学习有突出成就的人,在谈到学习经验时,总会提到背诵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戴炜栋等2002:5)。随着背诵输入的不断增加,学生对日语的敏感度也会不断增加,日语的应用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2.实践依据

实践中,语言输入的方法有许多(如听、读等),背诵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古训。宋代大文豪坡也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古人所说的“熟读”,指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国内的研究者们也一致认为背诵课文对词汇、短语、句型、口语,特别是对写作和语感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Cook(1990:40)指出:“人们对事情记忆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深度。对孤立的词的重复是一种低层处理,记忆效果差;将词与所处的语法结构结合起来,则是一种较深层的处理,记忆效果较好;而将词的意义与句子的意义结合起来则是一种最深层的处理,记忆效果最好。高职高专学生在语言输入的方法上存在不足,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不是“记忆效果较好”和“记忆效果最好”的方法,而是“记忆效果差”的。这种“记忆效果最好”的方法,即“将词的意义与句子的意义结合起来”进行深层的处理,正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学生对背诵的反感,主要原因是对某些知识的不理解和缺乏恒心。

华中科技大学董卫(2003,4)教授等,曾以2001级计算机、通讯专业的135名学生为对象,分成两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对“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试验。从其试验结果和背诵报告中可以看出,背诵式输入对大学英语学习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词汇习得、语感培养的作用尤为显著;它有有助于提高口语流利程度及准确度,使英语对学生产生亲和力,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兴趣;减轻学生的焦虑程度,增强其信心,使语言输入更有效;而整体课文的背诵则更直接地作用于词汇的习得。同样,这种结论我们完全可以应用到日语教学理论中。

英国威尔士大学心里学教授nickellis(2002)在他的心理语言学理论中指出,语言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范例的过程。流利运用语言的基础,就是凭借储存在记忆中的大量言语范例。

随着背诵输入的不断增加,学生对所学的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会不断增加,语言的积累会不断地增加,隐性语言知识和语感也会不断增加。因此,背诵课文对日语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背诵给我们的启示

背诵既然能给二语习得带来许多好处,因此,在高职高专的大学日语教学中,我们不但不能丢弃传统语言学习方法的精华。相反,我们应该将新的教学理论和现代化教学工具与之相结合,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积极地利用背诵来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变负迁移为正迁移。同时,也要注意运用其他语言输入方法,如听、读等作为补充手段,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积累。听、读等语言输入方式虽然也是有效的,但就其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远不如背诵的效果好。实践证明,背诵式语言输入法,绝非想象中的费时低效,相反是最省时,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高职高专日语教学过程中,贯彻背诵式语言输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理解。学生之所以对背诵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对所学的内容不甚理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了、记住了(背熟了),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就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就会吸引着他们不知疲倦地高效率地学习。因此,教师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进行课前设计,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讲解语言点时,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力求简单明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难度,恰当地控制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内容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内容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2)力求准确。要想提高语言输出时的准确性,就必须在语言的输入时确定其准确性。只有输入的准确性才能保障输出的准确性。(3)经常复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所以,背诵只是长时记忆的开始,要真正做到长时记忆,就必须及时复习。另外,适当组织检测并对背诵效果进行评价,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4)输入和输出相结合。除了课堂学习以外,学生们还应该在图书馆、资料室和互联网查阅文献,听各种学术报告、讲座和参加日语角等,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输入、输出能力。(5)持之以恒。英国威尔士大学心理学教授nickellis(2002)在他的心理语言学理论中指出,语言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范例的过程。流利运用语言的基础就是凭借储存在记忆中的大量言语范例。高职高专的学生所缺乏的正是“逐步积累范例的过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经常指导学生学习,鼓励他们持之以恒。

总之,背诵式输入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它对日语学习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日语学习者能采用背诵式输入法并持之以恒,利用日语进行交际和工作的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SinclairJm.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1.

[2]Bialystoke.atheoreticalmodelofsecondlanguage.

[3]陈萱.对背诵的再认识[J].国外外语教学,2004,(1).

[4]董卫,付黎旭.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3,(4).

[5]陈萱.对背诵的再认识[J].国外外语教学,2004,(1).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背诵;有效的方法;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19-01

不论是学习汉语,还是英语,背诵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诗歌创作要背诵,英语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一、提高“背诵”在英语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

任何一门语言学习都有一个从模仿到逐渐学会和运用的过程,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缺少练习,老师教的在课后又不能巩固,从而导致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和课文。语言环境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真正要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运用的能力,背诵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只有大量的信息输入、积累和存储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做到信息的输出。课文一些重要段落和英语美文都是精彩的语言材料,多背能让我们表达情感,与人交流时有话可说,也使我们的词句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能进一步的提高英语各方面的能力。

(一)背诵可以扩大学生的语言信息存储量,积累词汇,为语言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实用的英语单词、句子和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通过朗读和背诵,还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积累多了,就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汲取文化营养,加深文化底蕴,从而提高解决语言交际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还会促使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愿望与信心,促使了学生学习英语从“怕学”到“乐学”的质变。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养成背诵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背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微妙的,不可捉摸的,并且又没有规律可循的,但是它在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即使有的学生把每个词、短语的意思都弄明白了,把句子的结构也分析清楚了,但却未必能准确地理解该句的含义。这时候只有语感能帮上忙,比如有些完型填空题,很多学生甚至不能完全了解整句话的意思,却能准确说出正确答案,这就是语感。实践证明,那些平时喜爱大声朗读,背诵的学生往往对语段、语篇的理解和对语言把握能力都要强很多。而要提高语感,必须要大量地接触英语文章,多读多背,随着背的内容不断增多,对英语的悟性也会越来越高。

二、英语背诵的主要方法

(一)熟记单词

牛津版教材词汇量较大,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内容深,涉及面广,词汇的背诵化整为零。大纲上要求的词汇必须一一过关,然而每单元的词汇量大,学生比较吃力。如果把每单元词汇切割成几小块,明确每天所背的单词,一次二十个左右,相对来说就容易很多。每位学生在词汇上扫除障碍,就为正确地理解句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规定的单词默完之后,再化零为整,默写整个单元的单词,这样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二)强记句型和惯用法

对于基础性的知识,记得越清楚,做题的把握就越大;记得越多,运用越灵活。对于课文中常见的,包含知识点较多的,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应该要求学生记忆。初中课本中有大量的英语常用句型,背这些句型对学生开口讲英语很有好处。

(三)背诵作文范文和课文片段

课文是单词、语法和句型的结合,单纯的背单词很容易遗忘,如果能够结合到句子和文章中加以记忆,则更有利于语言的灵活使用。在选择文章时,应该选择长度和难度适中的文章进行背诵。

三、在背诵时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背诵目标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因材施教。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老师可以圈出一些主要段落或重点句型让学生背诵,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篇背诵。至于课文的背诵,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检查,如根据关键词说文章,复述文章大意或者采用默写的方式等。这样不仅检查了记忆的效果,还能弥补背诵的弱点,例如单词的拼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二)不能一味的“死背”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精读教学综合课程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精读是很重要的课程。《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而精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主要来源。精读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英语所特有的语言现象的学习,理解文章内容,巩固和拓展语言知识,增强口语、翻译、写作和阅读能力。

我认为精读课应是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在精读的过程中须做到以下四点。

1.努力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英语和应对考试必不可少的。扩充词汇量的方法有很多种,我在精读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词汇扩展法,即在学习一个新单词的时候帮助学生了解该词的其他信息,如含有这个词的短语,以及这个词的同义词、反义词,等等,使学生对该词有更全面的感觉和把握。如在讲到第2单元中的“charge”一词时,可以扩展学习“inchargeof”与“inthechargeof”的区别,“chargesb.forsth.”与“chargesb.withsth.”的区别,等等。还可以引出一些其他与新单词有联系的词,如合成词、同根词,形同意不同,形同音不同,等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有联系的单词,而且能起到“温故”和“知新”的作用。如在教学第3单元“ashamed”时,不仅可以强调“beashamedof”与“beashamedtodosth.”的用法,而且可以复习名词“shame”,形容词“shameful”,以及“whatashame”和“Shameonyou”的用法。再者,讲授某个单词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一下,有没有和自己以前记忆的单词在形或意思方面的近似之处。比如,遇到“consult”这个词,就应该想到和外形差不多的单词,如result,insult等,这样就会在记忆一个单词的同时,复习其他单词,而且不至于混淆。

2.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

精读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短语及句型,为真正掌握英语、提高答题能力打下坚实的内在基础。我在平时的精读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备课组编写的学案及相关练习,对课文中的重难点短语及句型进行反复的检查和训练。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短语和句型并灵活运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在平时各类题型中的运用,能逐步提高英语答题时的听读写等能力。例如,在学习第1、2单元时掌握的“growingpains,besupposedto,berudeto,havesth.done”等短语和定语从句的相关句型,学生在月考的单选、完型、阅读和写作等题型中都可以充分运用,学以致用,学生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文化素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讲授文章时还须向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态度,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英语文化、知识背景,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在讲授每个单元时都花大量时间阅读背景知识,但是我们可以在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时,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再补充一些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知识

理解并掌握语法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英语知识打下基础。例如,我们在教学第1单元课文时,通过课文中的“isatnexttoagirlwhosenamewasDianna.”等重点句型引导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和运用,学生理解句型结构之后,就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句型及内容的理解。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以书面形式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语法知识的学习是精读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听、说、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到了高中,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途径不能只停留在听听说说背背上,而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提高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精读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文章字、词、句、篇的理解,掌握英文知识结构,所以加强精读教学可以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当然,精读是前提,泛读是升华;精读帮助我们学会纯正的英语,泛读可使我们开阔视野,学会更多的知识。阅读能力贯穿整个高考试题,单项填空、单词拼写题需要精读;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需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书面表达题虽然考查写的能力,但是写的能力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会有所提高。所以,应该将精读与泛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应付高考的大阅读量的阅读,又能正确回答每道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5

1大学英语听力现状

综合分析目前大学英语听力现状,可以发现在现行的听力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由语言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引起的听力理解能力差

掌握充分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然而,当前英语听力教学中对诸如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句式等英语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学生所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量有限,出现辨音能力差、听不出单词前后缀、语速跟不上、语法逻辑结构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得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由背景知识匮乏引起的听力理解障碍

andersonandLynch曾指出: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史实、背景知识的缺乏会成为听力理解中的一个障碍,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传递文化的。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会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因此,要想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对这门语言的背景文化有所了解。而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严重缺乏对英语背景文化知识的讲授和学习,造成学生由于不了解文化背景,在听力中出现大量的误解和混淆,形成听力理解上的障碍。

1.3由“应试教学”引起的听力学习兴趣缺失

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学习是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主要目的,所有的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的教学也只是围绕着如何通过考试来开展的。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很多企业也把通过四、六级考试当作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和社会氛围下,学生学习英语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必要的企业标准,使得以沟通交流等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语言学习,变成了以应付考试、满足要求为主导的机械性、任务性学习,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严重缺失。

2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必须从师生两端同时进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观念。运用自主学习、任务型教学、学习策略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注重应用,通过互动的方式使教学活动情景化、真实化、交际化,从而激发学生听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1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现代教学方法

根据“英语课程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语言学习能力、学习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分层教学的现代教育模式———制定详细的分级目标,以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首先是突破阶段,即针对大一新生,着重培养学生的辨音能力,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英语语音(即音素、语音特征、语调和句子重音等)的辨别能力和句子结构的判定能力,初步解决语音语调等语言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其次是巩固及强化训练阶段,即针对大二学生,着重进行英语听力技巧的训练和辨音、句子结构判定等方面的练习,并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听力强化训练,是学生具备充分的语言基础知识储备。最后,为提高阶段,即针对大三学生,主要训练学生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正常语速的会话,理解说话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初步学会听懂和分析英语新闻摘要的大意,掌握新闻要点。当然,在同年级的学生中英语能力的差异一定存在,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不同,因人而异地做适当调整。例如,对英语听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注意加强课外辅导工作,使之不掉队、不丧失学习兴趣;而对英语听力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适当补充一些难度较大的听力训练,以消除“吃不饱”的现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知识扩充及其它技能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其它知识的补充,例如语言文化和跨文化背景知识讲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习惯、风俗等背景知识;而英美文学、语言学、文体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语义学、修辞学等应用语言方面的知识讲授,可以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另一方面,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既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有涉及到一个人所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听力技能。因此,我们应把听力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在培养学生听力技能的同时,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储备,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3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是需要大量实践的。而英语听力课的课时只是每周2小时,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听力实践需要。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自训条件,并加强课外自训、辅导,做到课堂内外结合,技巧和实践并重。课堂教学中以听力技巧的指点和引导为主,使学生养成语音、语法知识、常识、听力等多技能并用的听音习惯,也训练学生的速记能力、瞬间记忆能力,以及从文章结构来帮助理解篇章大意的能力。同时可以借助校园调频广播、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介为学生提供听力学习氛围,构建学生听力学习的第二课堂,并逐步形成学生课外自训及自主学习的平台。

3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储备、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逐渐深化听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作者:贺玉婷单位: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6

1.听力与词汇量障碍。多听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的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的多少,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程度如何,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

2.语法障碍。不少学生反映:有时在进行听力理解时,尽管语速不是很快,词汇也不难理解,但是在整个听力材料结束后,他们却对材料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造成这种局面又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学生的语法知识欠缺,他们无法运用语法知识去归纳句子的主干,提炼材料的主要内容。

3.听力习惯的障碍。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借助于中文,习惯逐词逐句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考,无疑会跟不上语速了,因此引起听力的中断。

4.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背景,还需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

5.心理因素及外部环境的障碍。心理紧张主要出现在测试或大型考试中,由于求胜心切,又怕不适应考试的内容和语速,心里总感到被动、无把握,从而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

二、解决听力理解障碍的对策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听力训练就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听力训练必须从语言基础抓起。要过好语音关,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要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力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听力的综合技能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语音辨识能力和对时间、日期、价格、号码、语气等表层信息的速记及反应能力;二是对话语、篇章进行整体把握及简单的推理能力。

3.优化心理环境,消除情绪障碍。运用多种视听方法及手段,创设多种情景,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7

一、五读

1.预读

学生学了一个阶段以后,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句式和语法常识,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在讲授新课前,利用课本上的生词表和课后的课文注释自己预读课文。预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了解,可以使学生学会自己找重点、难点,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逐步提高预读能力。

2.朗读

朗读具有读的因素,又具有口语的特点,是联结阅读和口语的重要手段。因此,课文讲完以后,应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声音清晰、宏亮,带有表情地朗读。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做各种各样的朗读练习,还要通过讲解规则、进行示范,纠正学生的错误,逐步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只有朗读,才能把词、句、文融为一体,记得清楚,记得准确;只有朗读,才能熟练掌握英语的语言习惯;只有朗读,才能融语音、语法、常识于句子中,巩固所学知识,并为听、说训练打下基础;只有朗读,才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国古人读书,也十分注重朗读。因此,学习英语,朗读尤为重要。

3.泛读

这里的泛读,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读课文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阅读材料难度要适中,要比每个阶段的教材容易些,内容则应广泛些。泛读可以使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英美国家的语言习惯;可以使学生巩固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可以使学生提高独立阅读、直接吸取知识的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面越广,知识面越宽,越能较快地提高写作能力,学习汉语如此,学习英语亦如此。

4.通读

这里的通读,指系统复读。每隔一个阶段,要组织学生对所学过的课文进行通读。通读是一个系统复习的过程,它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连贯起来,融汇于一体。这样,就能做到纵向条理清楚,系统性强;横向扩大知识面,视野更开阔。纵横交错,就能加深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的网络和关节点,为实际运用作准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完一本外语书,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再来看这本书,这一次你肯定会比第一次理解得更透彻。”

5.重读

这里的重读,指重点复读。每次考试后,学生总会发现学习有所缺陷,深感知识仍然不足,甚或认为考题和课本脱节了。在讲评试卷时,再引导学生重读有关课文,复习相关知识,可以使学生查漏补缺,充实所学知识,并明白并非考题和课本脱节,而是自己没有把知识融汇贯通。通过重读,复习巩固,触类旁通,可以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和运用能力。多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读的次数多,读的方法多,对提高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一定要提倡学生加强阅读,多读书,巧读书。

二、六背

背诵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需因人而“异”,以内容确定方法,因条件变化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1.传统背诵法

传统背诵法,即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只要坚持也会有效果。只是中国学生背英文,必得先记中文内容和顺序,而后才依据中文背英文。如此事倍功半,实际上加重了学生负担。更主要的是,这样背诵的东西由于理解不深,较难运用于听、说、读、写,而且容易遗忘。实践证明,此法虽有效,但有一定的弊端,可以运用,但不能依赖。

2.以练促背法

学习英语不同于学习数理化,它理解的地方比较少,记忆的地方比较多。学习英语重在学习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只要能听会说,能读会写,就算达到了目的。因此,教师可归纳出所学单词、短语及其它知识点,在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短语及造句的训练,对典型句子要进行替换单词、短语的强化训练。这样,变背为练,以练促背,就能达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的目的。长期坚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便可事半功倍。

3.以用促背法

学习英语,有无兴趣和积极性至关重要,而兴趣和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以致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利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他们主动运用英语,效果往往会更好。每隔一段时间,老师可把学过的单词、句式编成情景对话或小故事,为增强趣味性,不妨编得离奇一些,荒诞一些,让学生根据情景排练。这样,以用促背,以背促用,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长期坚持,所学知识极易掌握且很难忘记,以后使用便能即景生“语”,脱口而出。这是一种可以受益终身的方法。

4.以译促背法

故事性很强的文章,背起来比较容易。知识性强、社会背景不太熟悉的文章,背诵难度就较大。此种文章宜先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把每句中单词和短语之间的语法关系、每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意义联系以及段落之间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都弄清记熟,并且由笔译到口译,由英译汉到汉泽英,反复进行练习。学生只要能迅速准确地把应掌握的内容译出来,也就能较容易地背诵下来,并逐步学会运用。科普作品之类的课文用此法较好。以译促背,省时省力,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5.选择背诵法

背诵是重要的,但是必须有所选择,教师不宜要求学生背诵所有课文,也不一定通篇背诵某篇文章,而应当精选重点课文、段落和句子,让学生背诵。通过有选择的背诵,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知识点的辐射,可以培养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运用能力。同时,这种方法也能把学生从“苦海”中解放出来,学生也会珍惜老师的这份感情而加倍努力。此法不仅有背诵技巧的意义,还包含有“感情投资”的成分,效果很好。

6.休闲背诵法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以专业背景为前提,依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针对大学语文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大学语文教材改革及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进一步明确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的方向,试图使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更加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论文关键词:专业背景;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什么是专业背景

(一)教高[2006]16号文件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要求

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即,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工作瞄准就业,社会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根据情况开设什么专业,培养相应专门人才。

(二)对于专业背景的理解

《大学语文》在每个不同的专业都应有自己的定位,对每个专业的学生的素质培养应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要求下,高职院校的每个专业、每个教师都应该清楚本专业的专业背景。什么是专业背景呢?每个高职院校根据经济建设需要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要开设不同的专业,例如汽车专业、机电专业、计算机专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就业范围、课程体系和自己的课程定位。具体的说,就是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和具体工作?

2、能胜任这些职业和工作需要掌握哪些能力、知识和素质?

3、开设哪些课程才能够让学生掌握这些能力、知识和素质?

4、这些需要开设的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5、担任这些课程的每个老师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手段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根据以上的理解,我们可以将专业教育所开设的所有课程依据其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三类: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其中,基础课主要是为专业基础课服务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专业核心课服务的,而专业核心课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

所以,作为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必须承担为专业基础课和学生就业服务的重要任务。

二、专业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语文课教学的缺陷

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课强调了人文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文学鉴赏和写作训练。任课教师无论给哪个专业上语文课,都是同一种教材,同一本讲义,同样的教学内容的重复,单一教学方法的循环。这就忽略了专业背景和专业差异,忽略了高职院校虽然是高校,但其实质是“职业教育”这一现实。也就是说,大学语文课教学是没有专业针对性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其虽然强调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但是为专业基础课和学生就业服务的作用却大大减弱。

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有所转变,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在专业背景下把人文教化和能力培养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正视专业差异,强调针对性。

三、专业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以专业背景为前提,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掌握的所有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每个专业根据学校和本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由于每个专业的特点都不一样,每个专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有必要把每个专业对大学语文的要求写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以供任课教师参考。转贴于

在这样的基础上,担任不同专业授课任务的大学语文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专业的大学语文的《课程标准》。这样一来,即使所有专业使用同样的教材,任课老师却可以根据任课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增删部分教材内外的内容来授课,大大增强了专业针对性,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大学语文教材改革基础上适当选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高职《大学语文》除了姓“大”、姓“文”,还应该姓“职”,应该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贯穿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技能素质教育、职业审美素质教育等。要让语文课在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认真研究高职语文的教学实际,科学、准确地确定高职语文课的教学内容。

所以,高职语文教学应根据其专业特点,面向市场,针对学生实际,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将目标瞄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上,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因此除安排文学作品内容外,还要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能力素质的训练内容,如写作、口头语言训练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说会写有修养,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可以围绕自己的主体专业建立校本语文课课程,还可以在教材内容取舍结合本校的实际突出专业特色,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如果教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一些词句优美、富有音乐节奏感的篇章。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煌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等题材文章,还可以补充一些古代有关音乐的评论等内容。如果是汽车专业的学生多选取结合汽车文化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就相应选取历史典故和地理方面的课文……这样一来,《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从内容上渐渐凸现出来,也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职院校学生越来越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学习,越来越轻视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实践早己证明,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媒体巧妙合理地综合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能够有效地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了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色更新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9

一、影响听力理解存在的几个障碍

1.听力与词汇量障碍。

多听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的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的多少,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程度如何。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

2.语法障碍。

在做听力理解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单词的意义而忽略了词与词、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少学生反映:有时在进行听力理解时,尽管语速不是很快,词汇也不难理解,但是在整个听力材料结束后,他们却对材料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造成这种局面又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学生的语法知识欠缺,他们无法运用语法知识去归纳句子的主干,提炼材料的主要内容。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句式的识别以及关键词的捕捉都是为了理解说话人的主旨意义,如果听者没有牢固的语法基础,就不会对一闪即过的信息有很好的把握,这就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效果。

3.听力习惯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借助于中文,习惯逐词逐句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考,无疑会跟不上语速了,就会引起听力的中断。而且,由于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语序与英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依赖汉语来理解句子不仅速度慢且容易造成误解,不能做到听音会意,更谈不上捕捉言外意了。

4.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背景,还需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

5.心理因素及外部环境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心理紧张主要出现在测试或大型考试中,由于求胜心切,又怕不适应考试的内容和语速,心里总感到被动、无把握,从而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结果是越想听懂越听不懂,越听不懂心理越紧张,脑子出现暂时的空白,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被动局面。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二、解决听力理解障碍的对策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听力训练就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听力训练必须从语言基础抓起。①要过好语音关。听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单词正确发音的基础上。②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我通常是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拼读单词表中的单词,再教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去扩展词汇。语法是一个句子的命脉,语法知识掌握好了,有助于句子的理解,听的过程中也有针对性。③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应尽量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科普等各个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大量阅读英语报刊杂志,通过收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电视,上英语网站等方式积累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储存起来以便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快速调取并使用。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力习惯。学生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听力内容并不难但做题时心中没底。问题就在于听力解题技巧不够。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听力的综合技能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语音辨识能力和对时间、日期、价格、号码、语气等表层信息的速记及反应能力;二是对话语、篇章进行整体把握及简单的推理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①视预测,合理取舍。要善于利用前后句、上下文加以推理和判断,特别注意利用关键词、暗示词、过渡句。②顾全大局,大胆猜测。可结合平时的经验和积累进行猜测,猜测到对话者的身份和相互关系等等。③眼耳并用,快速记录。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④听后检查,适时点拨。答完试题后需要检查,尽管没有播放录音,但我们可以利用大脑中残存的记忆和笔记内容让听力内容再现,更进一步确定答案是否正确。

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背诵重要性

一、引言

著名英语教学专家胡春洞教授说:“语言的习惯是由模仿逐步养成的。而要模仿就必须熟读和背诵,不然模仿无从谈起。背诵是中国人学习的传统方法,我至今认为依然十分有效。”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有效的语言信息的大量输入。正要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运用的能力,背诵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只有大量的目标语语料输入、积累和存储达到一定程度后,学习者才能做到信息的输出。而背诵则是集中大量语言信息的有效强化输入手段,能加深对外语语法的记忆与理解,能逐步排除母语的干扰,产生良好的语感,提高英语思维能力。

二、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理论基础

1.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和阅读能力及理论基础。

学生在背诵英语课文时,在大脑中储存的不仅是字词的发音和意思,还有词组、固定搭配、句子模式。通过大量的背诵练习,使得词句的语音与所代表的语义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大脑中储备下来,这样就能达到对听力快速地做出反应的目标,从而使学生的听力得到提高。经常背诵能自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理解其中的长句、难句。增强自身的英语断句能力及分析各类句型句式的能力,快速判断出含有各种主从复合句。大量的背诵扩大和积累了词汇和各种素材,能够快速正确地梳理文意,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随着背诵带来的语言积累,学习者对语言的敏感度就会不断提高。

在外语教学中,加拿大语言学家Bialystok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分为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Bialystok,1978:26-28)。显性语言知识指的是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会的语言知识;而隐性语言知识是指学习者通过本能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在自身理解或具体使用中对语言所做出的反应,及不能明确表达的直觉知识。背诵的过程其实就是将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语言知识的过程,即语感形成的过程。语感即语言学习者对语音、语意及语言情感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式的掌握和运用,是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而隐性语言知识的形成则需要大量反复的语言输入,背诵就是一种大量反复的语言输入。所以,通过背诵,把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英语语感,从而增强对听力和阅读的本能反应。

2.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及理论基础。

背诵有助于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背诵,大脑中就储存了大量的句型和表达方式,使得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会不假思索地跳出词句;在写作方面,背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中所必需的大量的单词、词组、句子结构,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渐地从机械模仿过渡到自然运用,最终上升为自我创新,使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乔姆斯基的语言图式理论认为语言图式是建立在人的语言天赋的深层结构上的语言网络。同化和顺应是语言图式建构的两种过程。当言语对象作用于言语主体时,如果新输入的语言信息没有超出原语言图式的网络结构范围,那么这个语言图式会自动把它们纳入自己网络中的恰当位置,即同化。相反,如果超出原语言图式的网络结构范围,就会无法进入原有的语言图式,引起图式的振荡,其结果是原有的语言图式根据新的语言信息进行重组,从而扩大并优化原有图式,这个过程即顺应。背诵是一种言语行为,是通过反复诵读而最终把言语对象牢记于心。背诵是内化的过程。内化就是当新输入的言语信息作用于大脑时,产出同化和顺应,这两个子过程共同作用产生内化(李伟英,2008)。通过大量的背诵输入,语言知识不断在大脑中储存并逐渐内化,从而说和写的语言输出行为就会自然发生。

三、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背诵

1.理解着背诵英语课文。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背课文不能进行简单地机械重复,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离开理解的背诵是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很难识记,即使识记下来,也储存不久,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所以背诵课文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前,要充分理解课文,弄清课文的中心内容,上下文之间的内容在逻辑上的关系,注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句子,以及语法知识点。只有理解再背诵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先跟读磁带,再背诵。

在背诵之前要先跟着磁带,看着书大声跟读。模仿是英语背诵的关键。在背诵前要扫清语音、语调、句子的重音和停顿上的障碍。要注意认真模仿磁带的发音,增强诵读的节奏,强化背诵的效果。如果朗读时结结巴巴,甚至还有不会读的词,就会形成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这样的背诵是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特别在说和听方面。

3.进行背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进行背默,即背诵和默写,是高效巩固背诵内容,同时也是检验背诵是否准确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原文的比对,找出错误的词和句子结构,进行理解改正并强化记忆。这种默写后的自我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同时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以上三点主要是以多种感官综合应用提高学习效率的理论为基础的。艾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用耳朵听,知识保留5%。用眼阅读,知识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示范,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知识保留50%。实践练习,知识保留75%。向其他人教授,知识保留90%。由此可见,学习方法不同,其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学生要由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要耳、眼、脑、口、手并用,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背诵,提高效率。

四、检查背诵的有效方法

初中英语老师一般都会教两个班级,学生总数大约100人。如果对每个学生进行一一背诵检查,那是不太现实的。

1.把班级分成8个小组,每一组都有一个英语小组长,课间时间组员都要到本组的组长那边背诵,组长要到英语科代表那边背诵。每天课前英语课代表要把当天的背诵情况登记在点名册上。背诵合格的打钩,没有背诵的打叉,背诵不流畅或语音不准确的打半钩。每天老师都可以随机抽查8个学生进行面对面背诵,这8名学生是随机抽查,所以有可能是课代表,有可能是小组长,也有可能是组员。这种随机抽查能杜绝学生间的包庇行为。

2.课堂统一默写。在课堂上,学生在英语测试纸上进行默写。为了默写的公平公正,老师要在教室里走动巡视,保证良好的考试风气和学生的严谨学习态度。时间一到,无论是默写好的还是没默写好的,统一停笔,每组英语小组长统一收纸。老师要对默写的小测给予及时评分。无论是何种检测背诵,教师都要遵循赏罚分明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的激发。

五、结语

背诵经历了时间考验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将课文背诵与教学规律融合在一起。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背诵成为学生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对学生而言,必须有循序渐进的背诵习惯的养成阶段。对教师而言,应该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按照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背诵英语课文,同时把检查背诵落实到位,这样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