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十篇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十篇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3:53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1

摘要:现行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各具特色:岳麓版教科书体例构建最具创新,人民版和人教版教科书增加课标以外的内容较多,人民版教科书历史表述的真实性方面较有功力,人教版历史表述最为简洁。但是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历史表述生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内容选择;历史表述;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2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及其与课程标准吻合度、科学性、适应性研究”[批准号:GS(2010)G0988]的阶段研究成果。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初审通过了4个版本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现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总体看来,四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依据课标,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编者的学术背景不同,对课标的理解不同以及出版社的传统各有差异,所以教科书也呈现出多样性。本文试图就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文本在体例构建、内容选择和历史表述方面的特点做一些比较,并结合对教科书使用的调查和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教科书体例的构建

根据课标的要求,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整体都采用“古今中外”合编的“模块—专题”体例。在这个大的体例框架内,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在体例构建上又各具特色。

人民版教科书是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教科书,在体例构建上严格遵循课标的结构体系,先中国后西方,注重历史的时序性。就必修部分来看,人民版教科书与课标规定的三个学习模块,25个学习专题的内容和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专题名称上稍有改动。从其体例安排来看,编写者显然主张在模块内中外分开编写。

大象版教科书与课标模块及专题的安排也基本相同,只是在必修1中,将课标列出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两个专题整合成为“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一个单元。这一整合非常必要也很有益,有利于实现中国近代政治史的整体性和时序性,避免了两个专题独立开以后时序的颠倒和内容的割裂。

人教版对课标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即模块内把古代和近现代的中西历史按时期有限混编在一起,强调有限混编,是因为教科书虽然把某一时期中西历史编到了一起,但是在逻辑结构和内容上却未将中西历史交融在一起。相对于人民版和大象版模块内将中西历史截然分开,有限混编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历史进行比较学习。

岳麓版教科书创新体例建构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教科书结构体系。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对课标内容标准所提出的的专题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和重组。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阶段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共时性和中外交往,对共同的历史专题进行中外比较,从而体现出历史内在的发展、互动关系和逻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科书从体例到内容的中外合编。

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根据课标的要求,四个版本教科书都要选择课标“内容标准”列出的内容,但是由于“内容标准”只是列出各模块的“学习要点”,而且有许多“学习要点”的表述比较模糊,这就为各版本教科书具体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教科书在组织“内容标准”时大多分为四个层次,即单元、课、子目和具体知识,单元层次主要列出“内容标准”中的专题,选择余地不大。课、子目和具体知识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大。比较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来看,人教版增加的课和子目很少。

从增加的内容来看,三个版本的教科书对内容的选择都各有特色:

人民版必修1增加了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和边疆政策,完善了课标提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此外,还比较重视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必修2重点写出了世界各种文明从分散走向融合的过程。

岳麓版必修1也增加了监察与谏议制度。对古希腊文明的追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明多样性的理解,而对五四精神的多角度考察,则体现出了历史的时代精神。必修2关于中国古代租佃关系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及重心南移问题,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但却被其他三个版本教科书所忽略,从而成为了岳麓版教科书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内容的补充,则比其他三个版本更全面地反映了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大象版最具特色的内容是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进一步巩固的内容。课标没有列出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一直受到各界的批评,大象版的这一探索是对课标内容的有益补充。

三、教科书的历史表述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指出:“真实、凝练、生动这三个基本条件,在历史表述上是应该具备的。”白老先生提出的要求虽然是针对历史著作,但历史教科书更应该满足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1.教科书的历史表述首先要真实,这样才能贯彻“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才能体现教科书的科学性原则。为了更真实地表述历史,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主要从两方面做了努力和尝试:一是引入大量史料,特别是原始史料,包括历史文献、考古图片资料、照片资料等。在引用史料方面,人民版是最具特色的。人民版专门设计了“资料卡片”栏目,大量引入史料来佐证正文部分历史表述的真实性。据笔者统计,仅仅是必修部分,“资料卡片”就多达152处,其中绝大多数是原始史料。另外,课文中还引入考古资料图片和历史照片260多处,这显然有助于表现历史的真实性。二是尽量客观叙述历史,少做议论和评价,寓论断于叙事中。

2.凝练主要是尚简,“简”不是简单,而是简要、简洁。历史教科书要做到“简”,首先就必须重点突出,要选择课标“内容标准”中的重要“学习要点”,即要抓住重要制度、事件、人物和现象来写。其次,要史料充分,客观论述,让史实说话,做到论从史出。从这两方面来考察,人民版稍显繁复,人教版最为简洁,岳麓版和大象版间于其中。在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中,人民版的内容是最多的。就必修部分来算,三册书535页,共74.4万字,而人教版三册书只有381页,共54.5万字。人教版的历史表述最为简洁:首先,人教版没有增加课标内容标准以外的内容。另外,人教版从课到子目的设置比较考究,抓住课标“学习要点”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逻辑性、概括性较强。

3.生动,“是指熟悉表述对象,言之有物,有感人的生活气息。”历史教科书要在真实和凝练的基础上做到生动,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要通俗易懂,二是要有文采。从历史表述的生动性方面来考虑,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做得都不太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显示,“教科书内容容量和难度偏大,认为内容难度‘偏大’和‘过大’的学生、教师和教研员比例分别为23.8%、67.8%、58.8%”、“仅有51.7%的学生、52.5%的教师和59.2%的教研员对‘新教科书的学习情境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表示‘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显然,各个版本教科书在历史表述的生动有趣方面确实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曹大伟,赵世瑜,李伏媛.积极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体系[a].车华玲.改革与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究与使用[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2

关键词:高考;历史;特点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82-1

201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高考历史试卷就是要体现历史学科的内容特色、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以及学生的史学素养。

一、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

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繁杂的史料素材,具有注重“史料证据”的特点,史学研究要遵循“论从史出”原则,研究者要在特定情景材料下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解决史学问题。史料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的第一项即是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高中历史新课程重视新情境新材料,近几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均比较重视史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进一步以材料化情景化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史学研究原则和新课改关于历史教学的要求。与前几年高考试卷相比,2012年江苏历史卷对史料的选择则更趋丰富和多样化,20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均以材料呈现。所选材料类型多样,包含多种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漫画;考查的指向和设问方式也别具匠心,试题所选用的史料与设问、答案的结合更为紧密和科学,避免了为材料而材料,使材料真正成为了能力考查的载体,并且更加注重对考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如第6题以辛亥革命后嫌犯在法庭上对法官的称谓,考查革命之后新旧思想并存的社会现实,认识到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第22题以“萧公权对康有为的评价的变化”为媒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综合考查释读材料信息并从中确立准确、深刻的观点和有效迁移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逻辑论证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在2011年高考试题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所选材料必须多样化,既要有文字资料,还要有表格数字资料、文物遗迹资料、地图人物资料等,让考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支持自己的论点或者说明某一观点。成题形式也须多样化。

二、重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化,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追求试题的新颖和所谓的生活气息,个别试题出现了去学科化或者将学科知识边缘化的现象。试题注重形式而淡化内容,所考查的知识远离主干,给中学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注重学科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如选官制度的变化、福利制度的调整、维新变法思想等等。

新课程教材都是以模块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时空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学生要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必须在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能力源于知识,必要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不能力忽视基础知识,又不能太细太偏,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在这方面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重视考查学科综合能力

历史高考,换个角度讲,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试卷上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一种反映。历史学科能力包含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同一知识点,考查角度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能力考查意图。2012年试卷较好地实现了“能力立意”的目标,以独到的视野和角度,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史实,是否具备应该达到的能力。如选择题中《点石斋画报》与洋务工业题、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题。第22题中论证题以一种新的答题形式,第24题中人物选修“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题以材料观点限定答题思路,均综合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提炼概括和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尤其是主观题的设计,大多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全面落实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且能力考查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四、重视考查学科思想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在现阶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历史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时,存在着一些思想误区和错误做法,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失败。针对这一现状,理清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进一步深化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合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优势的必然之举。

一、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主导地位缺失。部分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顾演示多媒体课件,教师的课堂语言减少,导致课堂氛围拘谨,教师的角色沦为放映师而不是点拨者。而有的教师则是在多媒体资料展示完毕后的课堂讨论时间对学生放任自流,不提出问题,不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总结,导致出现讨论内容偏离历史课主题的现象。其结果便是不仅教师的主导地位缺失,学生的主体地位亦被削弱,学生的关注点落在了制作精美的画面上,却不用心思考实质性的历史内容,反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下降。

2.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笔者曾对学校的历史教师和学生进行过一次匿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认识误区: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价值,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作为评价他人教学水平或显示自己教学能力的必备条件,每节课都尽量多用ppt或影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装点门面”;课件设计时忽视教学主题,盲目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对于媒体材料的应用停留在照搬照抄的层面,却不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而许多学生则存在着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图书馆、教科书等其他资源的现象,在历史课程总复习时,部分学生甚至仅从网络下载并打印一份所谓的“历史复习终极版”,直接略过了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的步骤,严重脱离了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本质。

3.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弱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历史教师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课件的美观,不顾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文字资料、影音视频、图像图表等多媒体资料齐上阵,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学生对于繁多的资料应接不暇,难以把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在材料的选择上,忽视了以史为据,注重实证的学科特点,部分与史实有偏离的影视材料亦被放映出来供学生观看。部分教师重视多媒体材料带来的直观印象,却忽视了对材料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学生一堂课下来虽觉课程新颖有趣却无法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知,这一点在公开课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值得我们历史教师注意。

二、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教师要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科学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它毕竟只是一种与传统教学互补的教学手段,在实际运用中需要与先进的教育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历史教师要通过学习并掌握教学理论(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产生、过程和规律)、传播理论(研究灵活的教育途径)、心理学(研究学生个体差异)等科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在实际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不致陷入与课堂教学目标脱离的困境。此外,历史教师还应真正掌握并做到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要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最好是自己能动手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而不是对其他教师的课件实行“拿来主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时既能通过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信息材料进行深化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根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体现学科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设计中,要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等教学要素。在历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终身学习能力。下面就以笔者的实际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优化教学设计,体现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关于《抗日战争》一课,包含了“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三个方面。笔者以“启发性教学”为教学设计理念,以“创设历史情境”为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方式”为教学目标,对教材原有的叙述模式和例证资料进行调整和重构,设计了“回望抗战”、“体验抗战”、“感悟抗战”三个主题,并将课本内容划分为“中华民族为何选择抗战”、“中华民族如何抗战”、“中华民族抗战结果如何”三个板块。导课时以“日本某历史教科书对中日战争的解读”为材料,引导学生对这段历史进行关注和思考。讲解第一个板块时,通过“中日双方军事对比”、“日本兵口述史”、“江苏老兵口述史”、“南京大屠杀”等史料的呈现与解读,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并激发学生思考:面对中日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这场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为何选择了奋起抗争?讲解第二个板块时,通过引导学生回归教材,适当补充教材未提到的史料,让学生在走进立体历史图像的过程中,从情感和知识两方面感受全民族抗战这一可歌可泣的历史。讲解第三个板块时,通过史料呈现和解读以及师生互动讨论的方式,在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理解和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尤其是突出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以来抵抗外来侵略战争中的特殊历史地位。笔者在设计这堂课时,始终立足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通过前期对有关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并结合教材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图片、影音、图表、文字资料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最后的教学环节则设计为师生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由于设计得当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这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显性的知识,还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师生普遍反应良好。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真正探索出在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优化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代梅.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2)

[2]刘波.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6)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68

初中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仍以历史事件的记忆为主,此外,初中生本身知识系统不完整,其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仍以间接知识的学习为主,对于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除了记忆和教师的有趣的课堂教学外,再没有比较好的办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除了在平日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学科特点,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还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记忆历史知识点的能力。那么,基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历史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呢?

一、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科知识,提高记忆兴趣

不可否认,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并且是与学生生活相距很远的事情,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会感觉枯燥,甚至觉得记住历史知识是毫无用处的。面对这种教学情况,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科知识,只有正确看待学科知识,学生才能激发自身学习动力,才能主动去背诵历史知识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所有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是初中教师进一步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基础知识的掌握则恰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建立和培养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用特定的历史知识进行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在历史情境和历史事件中去感受中国历史的丰富内蕴,而这一切都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即历史知识为基础。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和看法的引导,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愿意主动去识记历史知识。

二、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锻炼记忆能力

人的记忆内容会随着时间而不断遗忘,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不断增强其记忆能力。历史知识点比较多且比较杂,因此,学生在短时记忆之后如何不经常回忆或重复记忆,那么记忆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初中生由于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都比较有限,因此,其对自己学习计划安排不是特别科学,因此,历史教师在结合学科特点中应该主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除了要采取提问或是默写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知识的记忆外,还需要适当地通过练习题间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初中历史教师在选择习题的过程中应该对与教学重点内容有关的习题进行重点选择,一方面是通过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和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习题的多次训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其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相关知识的背诵和学习。

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每一门学科有每一门学科的记忆方法,历史学科由于其记忆内容大多涉及时间、事件和原因和影响,因此,针对历史知识点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恰当的记忆方法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在知识点的背诵中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学习效果。那么,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怎样的记忆方法呢?

一方面,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研究表明,让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官参与记忆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因此,学习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比如说,有些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在大声朗读中背诵课文。有些学生则喜欢默背,喜欢在大脑中进行朗读,从而有效记忆知识。自然也有一些学生一边读一边写,简单的知识采取默背的方式,只有遇到关键字比较多,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才采取部分内容大声朗读的记忆方法。总之,不论学生采取什么样的记忆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实际的记忆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借鉴别人的记忆方法,在对比中找到最为科学的记忆方法。此外,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对提高记忆能力的重要作用。心理实验证明,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这样的记忆方法有利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薄弱环节,从而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难以记住的知识点上,因此,是一种高效的记忆方法。此外,教师应该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背诵时间。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黄金背诵时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高效的时间里进行知识的背诵。研究表明,学生的记忆受前面学习材料和后面学习材料的影响,因此,学生应该将重要的或是记忆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安排在适当的时间点上加以识记,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5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师;科研;专业成长;路径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财富激增。历史学研究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即便如此,历史学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历史研究的意义,在于保存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忆。历史学科的发展,就是历史学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加宽、加深的过程。历史事实的记载、历史规律的探寻、历史真相的揭示,都离不开历史学者的潜心钻研,高校历史教师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基本身份是历史教师,新课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也适用于高校历史教师;同时,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重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历史教师必须具有科研的能力。因此,高校历史教师既承担着作为教师,系统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学者开展科学研究的重担,可谓任重道远,但只要能够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高校历史教师最终可以实现个人科学研究与专业成长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科研实践促进高校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广义而言,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专业理念的与时俱进、专业知识的持续更新、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从狭义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成长。本文取狭义的教师专业成长为探讨的对象,则专业成长的内容具体包括: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断深化,相关的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知识了然于胸,教学实践所需的实用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多所涉猎。

对高校历史教师的来说,也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而这些都离不开科研活动的开展。

1、科研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科学研究原本就是高等教育的孪生姐妹”。[1]高校青年历史教师入职后,将经历一个个寒来暑往,迎来又送走一届届莘莘学子,成为中年教师、老年教师,时光荏苒,如水流逝,年龄的增长理当相应地伴随学识水平的提高,这显然不可能随着教龄的增长而自然实现,而只能是长期坚持科学研究的结晶。

教师工作具有重复性的特点,比如有的高校历史教师长期教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如果因此就年年重复过去的教案,不去补充新的内容,不去调整授课的思路,不去追踪学术前沿的研究动态,不去触及学界对某一历史问题的新观点,这样的教师,其思想是停滞不前的,其专业成长更是无从谈起的。

有人认为,历史是关于过去的学问,但这并不等于可以说历史学科是陈旧僵化的,历史学界和其他自然、人文学科学术圈一样,充满了永无止境的对真理的追求,既有对既得结论的再探讨,也有对未知领域的新探索,还有对新的研究方法的大胆尝试,因此,任何一个高校青年历史教师,即使是最顶尖高等学府的最优秀毕业生,也不可能在毕业的时候,声称自己已经掌握了今后几十年教学生涯所需要的历史知识,他必须与整个历史学界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除了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之困外,一个高校历史教师,应终生亲自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因为只有在研究实践中,教师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教学内容,当教师讲授经过自己研究实践的教学内容,必能更简洁、更透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科研有助于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

教师工作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离不开师生互动。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教师“教”的被学生“学”到,“教学相长”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一个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并不一定就是一位受欢迎的好教师,除非他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的专业成长,这包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程论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他需要通过这些学习来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感知学生内在需求的能力,提高自己课程设计的水平,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艺术。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在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专长的同时,以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高校历史教师同样如此。

教育教学的理论如何习得?每一个教师在登上讲台之前,都必定接受过这一方面的训练,但时代在发展,一个教师可能会站在讲台几十年,对于那些希望加快专业成长的教师来说,当然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因此,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这一方面的科研活动。因此,对于高校历史教师来说,除了要进行历史学专业知识的科研,还应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两方面都应重视,不可偏废。

具体来说,高校历史教师应关注并追随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程论等学术领域的最新潮流,参与到这些学科的研讨中去,主动撰写教育教学的科研论文,积极承担各级各类教育科研项目,寻找、探索最适合自己开展历史教学所需的相关理论,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校正自己的研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科研有助于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

除了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类理论知识,高校教师还需紧跟时代,掌握先进的实践性知识。

例如,当今的世界,互联网科技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谁能够站在浪潮之巅,谁就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网络时代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历史教师也应该适应这样的历史潮流,主动学习对教学有积极影响的互联网知识,努力钻研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服务。这种“虚拟化学习”的互联网教学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差异,也存在可以沟通的契合点,高校历史教师若能主动开展这一方面的科研工作,则可以为自己、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学科专业资源,开阔师生双方的学术视野,拓宽学术交流渠道,提高学术创新能力。

同时,高校历史教师的主要研究范围是历史学,但不等于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范畴。中国人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就包含了这一含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仅仅具备文史哲的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一个好的历史学者应该是一位杂家,即使不能做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但至少应有主动钻研多方面学问的意识。一旦具备了这种心态,并将之付诸实践后,高校历史教师们将会欣喜地发现,知识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树立了积极的做学问的态度、摸索出了正确的做学问的方法,获得了超出狭义历史学范围的知识储备的高校历史教师,也就随之自然而然地加快了专业成长的步伐。

二、高校历史教师应把握的科研路径分析

既然科研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我们在实践中该如何着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1、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必须立足于教师这一特定身份

教师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学生。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今天,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已经超出了这一范畴,社会呼唤着有创造力的教师。[2]高校历史教师开展创造性的科研活动,其直接受益者必定是接受其教育的学生,一个视野开阔、学养深厚、科研不辍的教师,所能带给学生的思想启迪与方法指导必定远远超过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平庸者。因而,为了体现教师身份,高校教师的科研应兼顾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两方面。学科研究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研究则是为了找到更好地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方法,二者目标是一致的。当然,二者又有主次之分,学科研究譬如树木的主干,教育研究是树木的枝叶,二者兼修的高校历史教师方可成长为根深、枝繁、叶茂的栋梁之才。倘若不能很好地划分两种研究的比例,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若只关注学科研究,可能会导致缺乏将满腹才华说与学生的能力;若在教育研究上投入的精力超过学科研究太多,则可能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端。

同时,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可以将学生吸纳进来,师生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收益,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这一职业的特定任务。

2、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应该立足于高校这一特定平台

与高校所承担的教育任务与目标相应,高校教师科研活动起点、研究水平相对较高,目标也相对可以定高一点,这可以概括为“三高”特点。

所谓起点高,是指高校历史教师通常接受过更多的学历教育,尤其是近年来,高校历史教师基本都为博士毕业,有些还是博士后、海归博士,这种受教育经历决定了他们有扎实的学业积累,这就为其进入高校后从事科学研究,实现学术翱翔提供了一个较高的起飞点。

所谓研究水平高,是指这些青年高校历史教师多曾在重点大学长期深造,接触到较多的名师,见识了丰富的资源,感受过浓厚的学术氛围,一般具有较好的历史学素养,因而在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资料的占用、研究创新性的突破方面,相对有较好的表现。

所谓研究目标高,是基于前两点之上,高校历史教师理当对自己有更高的定位,更严的要求。应该以寻找新材料、尝试新方法、提出新观点为己任,要争取做出在某些方面填补历史研究空白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从一名普通教师向一名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3、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应该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既然是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必然应遵循历史研究的基本规律。历史学归根结底是证据学,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必须有真凭实据,当然有时也会有推理、有假说,但必须逻辑严密,一环套一环,符合人类思维规律。

历史学科的研究,包括细节的考证与规律的探索,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缺少前者的历史研究,显得大而无当;后者是前者的升华,缺少后者的历史研究,只能流于琐碎。完全重现真实的历史是难以做到的,但我们可以努力接近历史的真实,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工作,应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将整体与局部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复原历史的细节与规律。

4、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应该服务于社会发展

“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3]历史研究,不应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学问而学问,而应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虽然我们常说校园是象牙塔,高校历史教师不可避免地身处于这象牙塔之中,但我们决不能画地为牢,将自己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所谓的纯理论、纯学问,而是应该关注校园围墙外的世界,积极服务于当代社会各项建设。因为,历史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许多方面,既然我们研究的内容是上述各个方面已经发生了的史实,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关注此刻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呢?要知道,现在,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多棱的社会生活,转瞬就会变成历史;而且,人类求知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历史学家做学问也概莫能外,高校历史教师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深入展开服务于现实的科学探索,与现实产生紧密的联系,又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三、高校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反作用于科研实践

科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得到了专业成长的教师会更加重视科研,他们会有更强的科研自觉性。

1、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增强教师科研主动性

一般人会认为科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对于已经从科研实践中得到了专业成长的高校历史教师而言,在某种程度上,科研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主动要去参与的一项事业。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广大的青年教师来说,由被动科研变为主动科研,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但一旦青年教师突破了瓶颈,就会甘之如饴。

2、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选择科研方向

只有先发现问题,才谈得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伴随着高校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他们会发现更多值得研究的科研课题,有专业方面的、教育方面的及实践活动方面的,这都有助于拓宽自己的科研方向。在这些“广泛撒网”的科研尝试中,他们会逐渐凝聚自己的研究兴趣,聚焦自己的研究领域,展开“精耕细作”式的科学研究,取得有深度,并且对教学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成果。

3、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改进教师科研方法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项文明进步都是千百次探索与失败后的收获。一个不断成长的高校历史教师,势必在长期的科研尝试中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失败的沮丧,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经历,都是值得珍藏的财富。成功的经验或许在下一次的研究中还可以借鉴,失败的经历在下一次的研究中当引以为戒,长此以往,高校历史教师对新的研究中所需要采用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就有了更敏锐的辨别能力,而正确的方法最终可以给科学研究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达成教师科研目标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果我们将高校历史教师科研目标的达成比作彩虹,它必将属于一路栉风沐雨走来,不断成长的人。人是具有惰性的,没有压力往往也就没有了动力,倘若一个高校历史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没有要求,我们可以想象他也不会在科研工作中投入太多的精力,自然也就不会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反之,一个追求专业成长的人,为了实现专业成长,必然重视科学研究,并为之持之以恒地努力,最终,收获了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自然实现了科研的目标。

四、结语

马克思曾言:“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4]对于高校历史教师来说,科研活动与专业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二者的良性循环中,教师终将获得劳动的快乐、创造的尊严。

【参考文献】

[1]杜作润.高等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81.

[2]叶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6

关键词:历史学科教育功能学科特点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在学校7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教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历史学科的教学也不例外。所以提高历史课教育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明确学科教育功能,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认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是: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历时性和综合性,以往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往的人物、事件、现象,简言之,以往的一切都在历史学科的涵盖之中。要上好这门课,发挥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钻研课标,把握教材,吃透其精神,了解学情,结合具体的每一节课确定实际的教学目的,努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握历史脉络,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切合历史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历史教学的任务理应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就是基础历史知识的传授、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教育。其中,历史知识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灵魂,能力训练是条件。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依葫芦画瓢,那么讲课就肯定平淡呆板,课堂气氛必定是一潭死水,学生肯定会昏昏欲睡。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历史学科的特殊性,特别注重准确把握各部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切合学情,恰到好处地进行再处理、加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1.引导学生从逻辑思维的高度对知识进行概括。就一本书而言,编者总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把各个知识点有机整合成为一个统一体的,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有一个整体线索意识。如在学习高三的《中国古代史》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目录部分,探知其整体内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衰落的历史。单就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线索而言,一般地认为,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扩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繁荣于隋唐,继续发展于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由盛而衰。就每一章节而言,其标题反映了这一章节的中心,其他内容都围绕这一中心加以阐述,因此,如果以章节整体来统帅局部知识点,整个章节的内容便一目了然。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章时,从节标题上就可看出该章就是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扩大、转折和胜利进行展开的。当然,具体概括方式要根据该章节的具体内容而定,有时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概括,有时要从原因、过程、结果的线索来概括。

2.引导学生对章节知识内容进行分析,达到以线穿珠之目的。教材有许多结论性的表述(即论点),但得出的史料(即论据)都散落在教材之中。这样,对论点的分析,就必须统一论据。如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那么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综观教材,我们可以归纳为政权、纲领、思想、组织等方面的局限性。再如“工农武装割据形成”一节,我们可以从形成的背景、过程(实践和理论),割据政权的巩固(政治、经济、军事)和统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四方面进行分析。当然,有时教材在叙述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史料,但没有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就要用归纳法来得出其论点了。

3.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历史知识迁移能力。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我教给学生“串纵联横”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引导下,逐渐掌握了该纵串什么知识,横联什么知识,在思想上加深什么认识。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明白从先秦到宋元甚至明朝前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政治、经济、科技上的创造成就、业绩均在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并把它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文明发展相比较:它们虽然灿烂一时,但都中途夭折,唯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宏观上看这是值得引以为豪的事件。教“古代印度”一节,讲到佛祖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时,为了使学生更加熟悉同时期的中国历史,我就启发学生推算此时我国处于什么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学生立即活跃起来,一下子便举出了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孙武等人物,切合实际。我便引导他们注意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儒、道、佛的祖师爷竟然是同时代的人。我再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与此有关的知识,于是中国史、世界史、思想史、宗教史便自然地融为一体,再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就很好地掌握了史实的异同和因果联系。

4.适当把历史知识超前输入,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这样做的目的是求得历史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教材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往往将同一时间的不同内容,同一内容的不同发展阶段,或者是影响同一事件的不同原因放在几个章节进行讲述,这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把握。教师在讲到某一知识点时,不必拘泥于教材,要将与之相关的还未涉及的知识进行超前输入。如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教学中,特别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时,我就打乱了教材的编排体系,进行“专题化”教学,把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进行超前输入,引导学生从各次科技革命的具体原因中抽象概括出适用于三次科技革命的一般“公式”,即“一个前提,五大条件”。“一个前提”为:政治前提(包括政局、政权、政策),“五大条件”为:资本、资源、科技、市场、劳动力。再以此普遍性原理结合每次(或每个国家)科技革命的特殊性,从而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个具体的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其他事件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我们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其抓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考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运用史学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7

感悟历史,构建系统知识网

历史教学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科学的认识上阐述历史。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的进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有助于学生形成由基础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构筑知识结构,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形成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分析。这个问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确定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要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就要优化培养目标,就要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三历史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包括研究课标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研究教材与学生、研究历年高考题与当今世界热点,在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针对性。

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熟悉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如讲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时可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有关文字来说明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殊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做足自己,答出亮点

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8

关于目前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明确规定除了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之外还需要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科目,任选三科的学业水平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成绩高的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中。在这个《决定》中,历史科目表面上是不参加高考的,并不是所有中学生会自主选择历史科目。同时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认为历史学科是冷门学科,而且文科没有理科好找工作,所以在选择科目的时候会让学生选择理科科目。这就为中学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历史教学中注重对中学生学习历史心理进行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目前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缺乏

学习兴趣是学习需要的表现形式,所谓的求知欲、好奇心、爱好等都是兴趣的体现。[1]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无论是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还是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养成,都是伴随着学生的心理活动的。”[2]但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与成人在研究历史和学习历史时的心理活动不同的,并且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时的心理活动也有所不同。这就是说,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时的心理活动有着特有的规律及特点。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需要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历史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过程。

学习历史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认识其历史规律,掌握历史经验;更是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社会历史世界观,提高国民素质,形成历史思维。对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距离达到这样的课程目标还是有差距的。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明白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更遑论感兴趣。其中一重要原因就是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的心理态度并不乐观。

首先,现行高考制度,历史科目是和政治、地理综合考试的。所以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结果更为关注,将历史学习成绩与自身以后的发展联系起来,其间接兴趣较为明显。所以历史学科成绩好的同学,基本上对历史学习也感兴趣。

其次,学生从始至终都认为历史是“背多分”,死记硬背的多,并不像理科有挑战性。同时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理科的选择面更广,就业面更广。所以文理分科的时候,毅然选择理科。例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文科班就只设了两个班,高一文科总人数91人,可以看出社会上对于文科并不看重。

再次,虽然高一、高二理科班也会学习历史,并有同学对历史学习有着表面层次的感兴趣,觉得历史故事性很强,可以将历史故事作为紧张学习的添加剂。大多数理科生在他们所谓的副科课堂上会选择做主科的作业,忽视历史课。

最后,同时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重点关注高考的考点,注重教学时间。而忽视历史的故事性与情境性,以至于整个历史教学相对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即使文科班的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大都不浓厚,这与中学历史教学是密切相关的。毕竟,高中生在紧张时间里接收历史信息,教师是主要的来源之一。

现行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大都是来自于高考的压迫,对历史学习兴趣缺乏,随着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否激发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呢?

三、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对历史学科的挑战

在新一轮高考模式改革下高中生不再像现行文理科进行捆绑式考试,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兴趣和特长,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同时结合一些高校在招生对科目成绩的要求,所以历史学科也是不能够忽视的。

新高考改革的试点浙江省实行了“选课走班”的教学组织方式,这种教学组织“不同于现行的行政班教学,它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喜好来选择课程,并根据不同的授课教室制成各自不同的课程表,学生需要按照个人课程表安排的时间和教室去上课。‘选课走班’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就选修历史课来说,它由学生根据自己是否对历史学科感兴趣,是否选择历史学科作为高考科目来决定选修历史课的程度。只参加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同学与把历史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同学所选历史课是不同的。”[3]这就说明了尽管一些高校对历史科目成绩等级有所要求,但是中学生历史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他的高校,同时浙江实行的“选择走班”制,加大了历史教师的竞争力――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程度决定了一个班人数的多少。

新高考制度改革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刺激自身的专业的成长,增强自身教学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爆发出来。

四、中学历史教师在新高考制度改革下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由于学生有自主选择权,所以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师生需要建立信任的关系。鉴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的情况,师生建立信任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重要的一步。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会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兴趣浓厚;然而,师生关系僵化,就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对任课教师和所教的学科引起倦怠和反感。

其次,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历史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教学氛围等。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学生会因为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形象生动的教学而被打动。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丰富自身的历史内涵,提高教学手段,挖掘教学内容的特点,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充分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心理特征。如,在新高考改革下,学生选择历史作为高考科目,那么在讲授历史课时不仅要知识点和情境性相结合,而且还需要教师侃侃而谈、轻松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师的魅力一般都是在课堂上而展现出来的。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积极情感态度和适当的威信。教师的心态、情感在教学中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方能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的情绪很容易带动学生的情绪。同时教师需要适当威信,让学生不自觉对教师产生敬畏、信服之情,进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评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语)[4]在课堂适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会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在新高考制度改革虽然给历史学科带来了不少的冲击,但也是一种挑战。是教师对自己的挑战,挑战如何更好地做到知识与故事相结合,如何脱离现行只求结果枯燥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文就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师将要面临的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希望在将来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巨大的压力不断发展、完善自己。

【注释】

[1][2]于又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3.236.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9

   【论文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历史课程体系变化很大,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地方高师院校只有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世界史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特色课程,才能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陆续展开。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为主的地方高师院校应针对这一变化进行改革,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

   (一)模块加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不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注重基础与综合、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六个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及相应的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由6~9个围绕一定主题、具有相近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学习专题组成,在内容上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综合性和时代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内容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再像过去强制地把某一历史阶段的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学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确定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仅继续重视政治史内容,而且加强了思想文化史、文明史、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教育史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内容,如“人类起源之谜”这一内容,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含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而六个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突出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地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梭伦改革”、“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玛雅文明的消失”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增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共25个专题中,世界史有11个专题,占44%;选修模块总共41个专题中,世界史有28个专题,占68.3%;在必修和选修总共66个专题中,世界史有39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59%。在高中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现行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文件构建的,该文件规定师范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历史学科本位,一些如史源学、训诂学等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在地方高师院校只是培养方案里的摆设而已。近年来,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先行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江苏省,有专家在对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新近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江苏这样教育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由于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并未随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大学历史学专业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比例应均衡发展,且外国史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据北京大学高岱教授的调研统计,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历史学系,从事外国史的教学人员占2/3左右,而且在这些大学中,外国史还是所有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通选课;韩国、日本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从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也占到2/3;俄罗斯主要大学历史系约有50%的教师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6]而我国世界史学科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3。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30~40人左右的历史系,只设一个世界史教研室,只有3~5人从事世界史教学,基本上只能完成几门世界通史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可以说,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前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师范历史专业主要课程也可以看出世界史在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这既不能适应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三)历史专业教育课程不足

   在我国,一般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普通教育理论和技能,而忽视专业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师类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少,比例低,教育实践时间短。[7]目前,在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组成,且主要是公共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严重不足。

   三、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新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8]结合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需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调整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过分强调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师范性特点,脱离了地方师范院校实际。而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厚的历史科学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工作者”[9]的培养目标。一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都把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工作者”,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专业更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的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的历史教师,其课程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其课程设置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服务并引领地方历史新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篇10

第一、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史学

所谓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具备的。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新的教学大纲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指明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史识

所谓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史识,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也就是说,其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历史教学的主要思想教育任务,正如《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历史教学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起码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等各组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人民观、英雄观、发展观、宗教观、民族观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史学理论来分析教材、解答疑难、指导学生,那么,学生在考试中就能驾驭试题,轻而易举地作答。很难想象,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了的历史教师,能培养出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来。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有所涉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在我们许多学校里,某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很安静地听,而另一位教师上课时情形就很坏,这决不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才能,另一个教师无才能,这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教育上的技巧,而另一个教师没有教育上的技巧。”这里的“教育技巧”就是“怎么教”的艺术问题,既包括教学程序和方法,更重要地是还包括严肃而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则、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法等一系列重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使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样,历史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对学生心理活动的了解,懂得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其特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从而减少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工作效益。许多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点,课堂教学往往是言者滔滔,听者瞠目,虽满腹才华,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就像登山向导只顾自己健步如飞,不注意所带领的队伍,结果难以起到引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