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历史考试分析十篇高中历史考试分析十篇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6:39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1

学科:高中历史

一、考试总体概况

高一年级:本学期,高一年级共12个教学班,521名学生于2021年6月28日-6月30日,学校进行了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本学期,高二年级共5个文科班,231名学生于2021年6月28日-6月30日,学校进行了期末考试。5人未参加考试。

二、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为90分钟。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为2分总共4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有四个材料题组成,第一个材料题为16分,第二个材料题为14分,第三个材料题11分,第四个材料题为11分。这次考试选择题难度适当。第一题到第二十题考的是必修二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是中外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其中失分比较严重的有第9、16、22题。第二十一题到二十四题主要考的是必修三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思想文化的内容。其中失分比较严重的是24题。材料题第一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的经济制度,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二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三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的经济制度,难度适当但学生得分率不高。材料题第四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难度适当但得分率不高。

高二年级:本次期中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试卷分为二大题型,分别是选择、本次材料分析题。本试卷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历史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基础知识的分值占60%,历史综合运用能力分值占40%。选择题分值占40分,材料分析题占60分。考查的知识点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重要大战、影响,冷战的形成、过程并影响,冷战的形成和结果,中东地区问题的来源等。通过对此次试卷的分析,学生失分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23、24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做题技巧的把握能力,学生对已知的内容和已见的题型,掌握的情况相对不好,找不到解题思路。材料分析题为知识的运用,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但学生在23、24题总体得分率太差。

三、考试数据分析

四、题目分析

高一年级:本试卷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一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美建交,难度低但学生没记时间因此得分率不高。第2、12、13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难度适较低,学生的得分率比较高。第3、15、16题主要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难度适当,第16题,学生不会分析提干上给的内容,因此失分比较严重。第5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内容,难度低,学生的得分率比较高。第6、7、8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难度较大,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不高因此得分率比较低。第9、10、11、12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第17、18题考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洋务运动,难度适当,学生完成的比较好。第21、22题考查的是近代通讯和交通工具,难度较低,学生完成的比较好。第24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方文学,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一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的经济制度,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二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三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的经济制度,难度适当但学生得分率不高、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不熟,不记重点知识点因此完成的不好。材料题第四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难度适当但得分率不高,提干是文言文,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不会分析和归纳材料因此得分率不高。

高二年级:

1、选择题1、4、8、9、主要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各种主要条约为主,第1题60%学生选的对,还有4%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是不认真阅读题。第4题70%学生选的对,还有30%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是不懂比较历史事件。第8、9题25%学生选的对,还有75%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对知识点掌握不牢,不会运用知识点来分析材料。

2、选择题2、3、6、14、16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慕尼黑协定”“非战公约”“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和二战的影响等内容,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第2、16题35%学生选的对,还有65%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是不会运用知识点,不理解题意。第3题45学生选的对,还有55%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是不背诵历史重大事件。第6、14题25%学生选的对,还有75%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对知识点掌握不牢。

3、选择题5、7、10、15、17、18、19、20主要考查了冷战的所有内容比较详细,主要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的原因,冷战过程当中美苏采取的各项措施,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等内容。学生失分率高,冷战的选择题得分情况总体来看60%学生没有选对、40%的同学选的是对的。学生对冷战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好,对材料不理解。学生混淆知识点情况比较严重,学生对历史时间不敏感。学生没有记基础知识点。

4、非选择题得分情况以及失分原因分析。

⑴材料分析题21题和22题考查的是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没有分层次写,回答的比较乱。但是80%的同学最低也拿到了7-8左右分得分情况很不错。还有20%的学生的了2-3分,主要原因是字体不规范,抄写材料,不认真分析材料。

⑵材料分析题23题是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该题学生失分比较严重,95%的同学没有回答正确,抄写材料情况比较严重,混淆知识点比较严重。

⑶材料分析题24题主要考查了冷战的标、各国采取措施的特点和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等内容。该题第一小题得分率比较高,但是第二、三小题失分比较严重85%的同学没有答出来,主要原因是对知识点掌握不扎实,不会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材料题。

五、存在的问题

高一年级:

1、教师层面:

1)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老师对知识点的背诵抓的不够严,督促不及时。

3)老师平时没有多加强调学生做历史试卷和相关的历史题。

4)培优辅差做的不够到位,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2、学生层面:

1)学生做题不认真,不审题,对应知识点的应用不恰当。

2)学生重点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记不清楚,写答案时表达的不够清楚。

3)学生没有灵活应用对应知识的能力。不注重看提干上提示的时间和一些限定词。

4)材料分析题中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较差,存在摘抄材料原文的现象。

5)学生的基础薄弱,没能正确的理解问题并归纳和总结自己的答案。

高二年级:

1、教师层面:

(1)虽然老师认真备课,但是没有做到备学生,对学生情况不太了解。

(2)没有课前小测试,没有安排课前预习,没有安排写错题本。

(3)没有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缺乏听课、评课从中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技巧积极性。

(4)没有去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上完课没有认真课后课后反思、对教学质量分析不够认真,导致没能启发学生积极听课,认真学习。

2、学生层面:

(1)班级学生成绩差距大,有最高分73分,最低分15分,严重两极化。

(2)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不透彻选择题部分试题明显体现了开卷考试的特点,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又注重了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等的考查。但不少考生平时对基本知识和主干知识掌握不牢,出现问题。

(3)试卷考察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这方面学生得分率低。

(4)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有些学生错别字写的比较多,这个需要老师重视。

(5)学生做题中,没有注意关键词、字、有效信息的突破,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

(6)学生组织语言能力比较差,表达不清楚,归纳,分析能力较差,口头化语言较多,历史专业术语联系比较少。

六、今后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高一年级:

教师层面:

(1)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针对班级学生情况,要因材施教。

(2)每一节课进行小测试,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督促学生背会。

(3)提高作业效果,作业只安排重点知识点,通过作业扎实学生的基础。

(4)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安排巩固练习,利用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材料能力,提高学生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学会审题。

(5)教学中多次强调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效果。

学生层面:

(1)狠抓基础,每天安排学生背会两道题,提高学生的基础。

(2)课堂中多带学生做题,先安排学生分析,老师再进行补充,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

(3)通过作业抓不认真、粗心大意的学生,让他们学会认真,做题审题。

(4)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字迹要清晰,答题分条写,教学中多强调答题用历史专业术语。

高二年级:

教师层面:

1.按时布置作业,作业内容必须跟授课内容一致,及时批阅并做好总结,对没有按时完成的学生采取措施;

给自己制定目标,做高考试卷和有关检测试卷,提高业务水平。

做到备课同时备学生,对好班和平行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2.加强课前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掌握情况,对学生讲解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起。

2、学生层面:

(1)及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

(2)对于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进行小测试,了解学生吸收情况,对于测评不过的学生采取复习和单独辅导的方法;

(3)要让学生多去练习,对于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4)授课与练习相结合,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做题,理解并把握其做题和答题技巧和方法。

七、奋斗目标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2

就以1997年高考历史试卷的试题来看,它的突出特点是,测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总体上看多数试题难、中、易比例合理,创意新颖,表述比较规范、准确。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测试目标已形成明显层次。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变,但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学科能力没有变,并有所加强。

纵观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大约有以下几点:

1、题目的整体难度比96年略有提高,一些题的答案并非很难,但考生是要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才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的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6、7、8、9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其间大多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填空题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

2、古今历史出题的比例有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比例增大,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比例减少。并体现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知识能力的考查之中。”

3、材料解析题目有变化。如第44题,让考生根据所列出的中国古代史有关南唐的三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南唐烈祖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出150字左右的短文。这道材料题,既检验了考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考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出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箭三雕。材料题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抓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此外,还要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握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问答题显示出历史学科的系列化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考生把握历史问题的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变化,使答案得到宏观的控制,又从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加以阐述。

基于以上变化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尤其在高三年级,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复习环节,不失为提高历史成绩的一条路径。

1998年高考历史复习的对策:

1、要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超稳定”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如1993年的44题、1994年的38题、1995年的38题、1996年的47题、1997年的46题,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材并非“绝对权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提示和示范。

2、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近两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层次,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问题。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在高三历史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强调学生读目录、读课文、读地图、插图、读年表、读习题,然后教师重点讲线索、讲阶段特征、讲结构、讲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3、要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

①选择题

1995年、1996年、1997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强化了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并在题干和题枝的考查上,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如出现了历史材料题,要求准确理解或表述历史概念题、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题、归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同点的题等。

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上的这一显著特点,向我们展示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又一思路——尽可能地发掘占试卷总分48%的选择题的测试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备考复习在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选择题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入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二是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精心编写和选择一批能力要求高的训练题,并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验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准确表述历史概念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加强解题技巧的探索和总结。尤其是要加强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技巧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解答选择题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②历史材料题

自1989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推出了史料分析题至今有9年,历史材料题的多测试功能,正在波及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发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充分发掘历史材料题测试功能,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透彻理解史料。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力求在读懂史料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第二,变换题型提问。精选若干有训练价值的重要史料,采取史料相同而题型设计不同或设问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材异问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比较,力求掌握住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特点和解答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思维方法与技巧。第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由于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巧日益成熟,其设问已彻底摆脱教材,考查的完全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加强材料试题尤其是材料解析题训练时,必须大力加强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辨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尤其要注意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高难度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③问答题

问答题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出教材,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观点概括分析和说明。这就要求:第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备课时,主要备易产生思维活动突破之处,备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论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逐步形成这些能力。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特别是拿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当堂评讲,使学生受到启发。第三,注重讲、练、评结合。即在讲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讲评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讲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和能力。当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鼓励,要求答案是开放型的)。

4、学习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历史考察向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关于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著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存有活地图。关于政治方面,阶级、国家、国体、政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必须熟知,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关于语文方面,要具备语法、古汉语、小论文写作等基础。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3

一、历史高考试题的纵向发展变化

二、历史教学评价的发展衍变

通过对三个表格以及这三十几年高考试题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评价体系有如下变化:

1.评价载体由知识广度到知识深度的转变

从题型、题量角度分析:通过表1、表2可以总结出1978年―――1997年历史试卷至少是4种题型,每张试卷客观题(包括名词)是35―――60道题,多数为45道题左右;主观题是3―――5道题。通过表二、表三可以看出1998年开始是三种题型,后变为两种,题量也在逐渐减少,由40道左右客观题和5道左右主观题组成的试卷到2002年时固定为12道客观题、2―――3道主观题。从这些数字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评价不再追求知识点多少的考查,即不再追求对知识广度的考查。

从试题内容角度分析:以新课程改革为界,旧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而新课程是由25个历史专题组成的整体。因此试题内容就有很大不同,考试的面将由一个体系完备、无所不包的大通史浓缩成为一个个代表性高、概括性强的专题史。

2.评价目标由知识记忆到考查能力的转变

分析表1可以看出1978年―――1988年,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大纲》(试行草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中对评价作了明文规定。即:为了巩固教学,必须重视复习,进行必要的考查。老师应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记忆必要的历史事实和年月日、朝代名称和顺序等。1988年的历史教学大纲提出“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复习和考核。复习要抓住线索,突出重点,弄清概念,活跃思路。考核要注意基础知识,注意培养能力”。这说明这一时期评价的目标已开始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能力。

但分析试题内容以及设问可以看出这一阶段考核还是以知识记忆为主,考查结论大多是封闭的,可从教科书上找到答案。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概括、总结能力的试题每年最多只有两道题。

1992年,历史教学大纲加上“考核要注意思想性”。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1992年2月出版了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它要求考生把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内在联系上,以及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1995年又重新修订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强化对能力要求的考核,并对能力进行了分类,分类主要说明从哪些方面进行测试,而不是把能力要求截然分开,要把“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这四个类别统一为能力的整体要求。这说明历史评价已开始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分析表2、表3,可以看出1989―――2013年题型、试题分数都有很大的变化。客观题题型减少,主观题中增加史料分析(材料解析题);单道试题分数变大。这说明试题难度有所增加,加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从分析1989年―――2013年高考题也可证明这一结论。无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试题答案不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考生要将题干与所学内容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这就表明评价越来越注重考生归纳、比较和概括能力的考查。

3.评价结果由注重结论到注重过程的转变

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体系也在逐渐发展、变化。但从分析1978年―――2013年试题可知,2009年的新课程改革与之前的课程改革在评价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评分标准上,原来主观题主要采取“采分点”式评分,而新课程改革后,高考试题中增加了“新血液”,采取SoLo评价法进行评分。这说明评价体系已开始由原来注重评价结果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在理念上,即是做到目标多元、方式多样,不仅要从量的方面衡量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从质的方面衡量学习结果,使评价既全面又合理。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4

【关键词】高考历史材料分析失分原因能力要求

高考文综历史考试把以前新课改前考查学生专一或者某一方面的能力转变为了考查学生的整体综合思维分析能力。在高考中频频出现这种考查方式的题目越来越多,随着出题人的熟练化亦有越来越灵活的趋势。

一、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失分原因举隅

1.材料审题不仔细。审题不仔细是任何考试中每场考试学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考考场,部分考生在分析题目时没有理清题目的意思或者题目没有全部看完就开始作答,如“根本原因”“基本原因”“主要原因”等。

2.教材内容不熟悉。教材内容不熟悉也是学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肚子中没有熟悉的教材内容在高考文综考试中注定会惨败。例如,“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无产阶级的壮大、十月革命等因素,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材料归纳信息不全。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是由历史文献资料、表格图形数据、历史地图等组成的综合题目。这些综合信息让一个涉世未深的高中生去分析、整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类材料分析题综合了语言逻辑知识、数据统计知识、识图读图知识等,多数考生在分析这些题目时会顾此失彼、因小失大,造成历史内容的误判,从而影响最终的答案。

4.答题不规范。近年来随着高考阅卷的规范化,考生的答题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由于考生在答题时着急下笔,经常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或者语病百出的答案;还有部分考生答题错项或写在非答题区域,后来考生发现也已经晚了,出现打箭头或者涂涂改改的卷面。

二、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什么能力

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到底考查学生什么能力?笔者以2013年高考文综第48题材料题为例进行说明。

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飨宴挺。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挺”。南宋建炎处,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好社稷,起源实出安石”。于是,“摆安石陪飨神宗庙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意义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就上题两则材料而言,试卷出题人无非就想考查考生以下能力。

1.教材知识把握能力。材料分析题的考查首先不能脱离教材的知识。作为备考复习的考生,一定要重视教材知识把握能力,把高一到高三的所有教材知识融会贯通,利用时间轴、专题式等方式记忆知识。

2.信息接收整合能力。由于考试的选拔功能性,在高考出题时要考虑到难易度。为此,命题人会利用各种错综复杂的各类历史信息来混淆考生,让考生在错综复杂的各类信息中找出考试需要的信息。高考文综历史就是考查考生的信息接收整合能力,要多从多种历史学观、多重历史学领域去分析整合,有些历史问题不能偏激地理解,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分析,因为只有这样才会符合最终的答题要点。

3.整体综合思维能力。在高考文综历史考试中,考生在分析与答题中还要具备一种整体综合思维能力。考生具备了上面两个能力后,具体落到实处的还是在答题如何规范、答题分点如何细化、答题要点如何不遗漏、答题字体如何工整等这些能力。

三、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高分策略

1.回归教材知识。教材是根本,高考历史考试离不开教材。教师在平时教学与高考复习中一定要强调学生回归课本,“万变不离其宗”,所有考题在教材中都能体现。

2.理清材料内涵。对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一定要理清各类材料的内涵,理解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各类材料的信息,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语言分析逻辑能力。因为材料分析正确与否会影响对教材知识点的判定,从而影响答题的方向。

3.掌握答题技巧。要让学生注重此类题型的积累对比,找出差异,根据教师对材料的分析认真理解教师的分析思路,对于陌生的类似题目一定要找出与其他题目的不同点,尤其重点复习阶段要抓住此类题型的一些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5

1.推进素质教育,彰显史学功能。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以三维目标立意,凸显理解和应用能力,将三维目标有机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追美,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对中学历史教学减负增效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2.重视过程方法,突出能力考查。如从第14、第21题的文献,第22题的漫画,第17、第19题的报刊等材料中解读与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5题考查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并须详加考辨的史学方法;又如第38、第39题考查了概述、评价、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意义等基本能力。总之,试题渗透着从整体上分析认识历史现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等史学基本方法和历史的、辩证的、逻辑的学科思维能力。

3.关注历史通感,尝试设问创新。试题引领考生塑造历史通感的意识,形成古今中外历史的融会贯通。如第39题旨在考查学生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大事的能力,在历史的脉络中去理解历史变化及其各种可能性,让考生在思考作答中习得、养成一种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学史悟性。第39题还要求考生“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来回答问题,在设问方面进行了新尝试。

4.材料新颖多样,关注学术动态。试题选用了如李贽《藏书》、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43年欧洲地图的漫画等原始文献,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屈勒味林的《英国史》等著作中的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背景等情境材料,让学生在新情境、新材料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使知识活化,融会贯通,体现了历史学科特性。

5.基于学术新视野重新理解历史事件。如第39题从亚洲建立了最早共和制大国和用不流血手段也能改变政体等角度重新审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表明中学历史教学既要从教材编者视角去理解文本,还要关注史学界研究新动态,学会运用研究新成果来解读教材,理解历史。

二、学生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知识基础不扎实。对基本概念、结论理解不深、不透,对历史概貌和阶段特征的认识相当模糊;缺乏时空概念,缺乏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审题能力差,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薄弱。不会分析试题的构想成分,未能紧扣题目关键词,准确把握题意,严格按设题要求作答。

3.答题缺乏规范,表述不当。无法准确总结特点、整体概括能力差;不善于使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作答缺乏层次性和内在的逻辑性,无纲无目,段落不分,答题详略不当,没有序号化等。

三、从高考历史命题趋向看复习备考的教学思路

1.在考查内容上,强调的是历史课程的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的知识。(1)再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①从课程目标上看(三维目标),一是核心的教育理念,二是明显的学科特征。②从课程内容上看,具有鲜明的层次性、选择性。③从实施建议上看教学、课程资源、评价。(2)“课程观”取代“教材观”,明确高考价值取向的变化。教材提供了考试测量的最基本知识;教材为考试内容提供了背景;通过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2.在考查思路上,强调对历史学习能力、方法和过程的考查。历史学习能力主要包括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历史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人民版教材的编写体例: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模块。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如主题教学与探究式学习。

3.在考查目标上,突出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4.在考查题型上,注重试题的能力层次定位,追求测试的规范与精确。

四、高三复习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问题思考

1.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研究能力。研读课程法规文本,领会课程与测试要求;了解当前新的史学观点、学术成就;熟悉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特别是新课程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刊物。

2.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建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把握概念,学会反思和论证历史的技能,掌握粗线条的时间线索(时序与整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历史知识、历史概念,掌握主要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和课标的核心价值观。

3.重视提高过程性教学策略的设计水平,最大限度开启学生思维。课堂不要一讲到底,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激活学生思维为目标,帮助学生把知识学活、用活,内化为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读写训练,强化学科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提取材料信息、解释历史事物、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4.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备课组活动,借助集体智慧来克服教学困难。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6

   (一)

   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除了具有一般选择题所共有的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和评分客观等优点外,还有其独有的明显特点:

   第一、它没有固定的思维定向

   单项选择题的最大特点是有个固定的思维方向──四选一,因而选择失误的可能性少一些,而多项选择题的最大特点则是没有固定的思维定向,究竟是四选二,还是四选三、四选四?全靠答题者在解答过程中作出分析断判。因此,即使是考查同样的历史知识,多项选择题的难度也比单项选择题大。

   第二、它的评分标准很严

   在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中,有“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的明文规定,因此每道题必须百分之百的选准应选项,方可得分。这是个十分严格的标准。从掌握知识的程度说,四个应选项中选对了三个,应该可以及格了,但按以上标准,却只能得0分;同样,在三个应选项中选对了两个的学生,应该比只选对一个、并错选了一个的学生强,但按以上标准,两人得分并无差别。这个十分严格却并不很科学的评分标准,虽然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高要求,却明显地增加了多项选择题的难度。

   第三、它的生命力极为旺盛

   经过命题组专家们的努力,它的多种测试功能已被深入发掘:它既可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和对历史概念的全面理解,也可考查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对历史观点的分析、判断和评价,以及对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的认识,还可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鉴别、诠释和评析。它的这种多测试功能与其覆盖面广、评分客观等优点一结合,使其在高考命题中具有广阔的前景。预计其题数和分值还可能增加。

   1993年以前,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的测量目标基本上是历史知识的搬迁归类和史实要点的列举联结;近两年来,它大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面貌为之一新。以近三年的新高考为例,1993年10道多选题中,考查比较、分析、评价等思维能力的仅占2道;1994年的10道题中则猛增至6道;1995年的12道题中又增加到9道(其中少数试题理论要求还过高了点)!

   这种连年大跨步的急速变化,使大量缺乏这方面训练的考生深感难以适应。据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抽样分析统计,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总体难度是0.46,而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却为0.34,比问答题的难度(0.38)还大,成了全卷五大题型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

   上述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的主要特点、命题趋势和考生暂时难以适应的现状,向我们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在掌握历史知识结构和提高理论分析水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多项选择题的测试功能,加强多项选择题的解题指导和训练,以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思想素质。

   (二)

   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究竟如何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法。我从它的测量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力要求考虑,可将其概括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知识归类型

   这类多项选择题的特点是,应选项本是些彼此没有必然联系的历史知识,它们和题干之间的逻辑关系仅仅是题干中提示的知识归类标准是它们的一个巧合的共同点。例如1993年新高考第32题:下列政权中,由权臣取代而灭亡的有a.曹魏B.西晋C.北魏D.(南朝)陈

   从试题内容看,这类多项选择题大多是判断发生于某年、某朝、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某人物、某民族、某国家的重大历史活动,指出属于某性质、具有某特点、某意义的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著作、文献资料、重要会议、重大战役等等,总之,是按题干提示的归类标准把符合此标准的历史知识选出来。从测量目标看,这类多项选择题考查的主要是识记能力,其次才是理解能力。它的备选项的表述一般也是重复教材原文。这类考查历史知识的搬迁归类的多项选择题,曾大量出现于1993年以前的高考试题中,在1993年的新、老高考中,也还占多项选择题的一半;1994年有明显减少,1995年则已从多项选择题中淘汰。

   第二种:列举要点型

   这类多项选择题可以说是80年代盛行的列举题的压缩或变型。它的特点是,其应选项相互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横向联系或纵向联系关系,它们与题干之间又有一种相当确定的从属关系。或者说,题干所问的或陈述的问题是纲,应选项则是此纲的目。这种一纲多目的逻辑关系,一般在教材中都或显或隐地出现过。因此,像某项改革、某种政策、某个条约、某次会议的若干措施或内容,某一重大事件的诸多成因和影响等等,均可成为它的题源。例如1995年高考的第23题:顽固派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有a.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B.把京津地区的兵权都抓在手中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讨好列强D.慈禧太后直接控制人事任免权

   显而易见,这类列举要点型的多项选择题,在测量目标上虽然仍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为主,但其能力要求的层次已明显超过知识归类型。因为它不仅要求考生牢固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具有纵向列举和横向列举的能力,而且由于它的备选项的表述基本上已经过提炼、浓缩和加工,故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综合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一般占多项选择题的30─40%。

   第三种:比较异同型

   这类多项选择题的特点十分明显,即题干必须有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客体,应选项则是这些历史客体的共同点(共性)或不同点(个性)。例如1993年新高考的第38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制定了本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D.开始了议会制政治制度

   这类多项选择题的测量目标,已不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而是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历史知识进行理性思考,通过比较(对比、类比)、分析、归纳,概括出它们的共性或鉴别出它们各自的个性。这类多项选择题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其备选项的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没有表述过的新的结论。判断这些结论的正误本身就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有的选项的判断还要求有较高的理论分析水平。这种旨在考查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多项选择题,在近三年的新、老高考试题中,相当稳定,占多项选择题的20%。

   第四种:分析评价型

   这是在高考历史命题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一种新颖的多项选择题,它的产生,可以说是在选择题中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一种必然结果。这类多项选择题的最大特点是,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其题干和备选项的表述,都完全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因此考生回答这类多项选择题,主要的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例如:1.1994年新高考第21题: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a.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B.私有制发展的结果C.阶级对立的产物D.统一国家的需要2.1995年高考第27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就这两道题而论,如果考生对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模糊,是难以作出完全正确的判断的。这种旨在考查高层次的历史阐释能力的多项选择题,在1994年的新、老高考中才开始出现,1995年高考的第26、27、31题,均属此类。从检测结果看,1995年这三道题的难度值依次为0.30、0.25、0.20,可见其能力要求是很高的。

   第五种:材料解析型

   这类多项选择题是把历史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延伸的结果,其特点是题干由一段或数断段材料同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应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的含义的正确理解。它同材料解析题的主要区别在于:①材料解析题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没有答案,答案要求考生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去作;而材料解析型选择题,虽然也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有正确答案,只是这正确答案隐藏在备选项中,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备选项的基础上去选。②材料解析题的测量目标全面包含“材料处理”的三个层次;而材料解析型选择题的测量目标主要是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例如1995年高考的第24题: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a.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B.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C.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D.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多项选择题,在1994年的新高考中首次出现时,只有一道题(第26题),而在1995年高考的12道多项选择题中,却占了4道,比重为三分之一!这种发展趋势,不仅说明选择题的各种测试功能正在深入开拓,而且表明历史材料试题在高考历史的各类题型中具有毋庸置疑的强大生命力,必须高度重视。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7

关键词:2009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题型知识点分布特点启示

一、题型及知识点分布

1.选择题及知识点分布。共25题,涉及政治(13个),如2题考查古代雅典政治,4―6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0、12题考查世界近代政治;经济(3个),如7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19题考查现代中国经济;文化(7个),如1、3题考查古代中国思想,8、11题考查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史学理论(2个),如24题考查全球史观。整体来看,政治史比例最大,文化史内容比例加大,史学理论为新增内容。

2.非选择题及知识点分布。共8题,其中26―28题为必考题,分别考查中国古代南北朝经济文化、晚清教案、苏中工业化建设。29―34题为选考题,涉及每一个选修模块,如29题考查张居正改革,30题考查世界现代社会主义思潮。整体来看,三道必考题中经济史内容比例较大,选考题选材与时政、恒热点或史学前沿相关联。

二、特点

1.大部分考题都有背景材料,通过创设历史情境,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认知。试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突出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4引用汉宣帝的一句话,考查学生对“周政”的理解;8题引用英国法官的一句话,考查学生对社会契约的理解;15题通过介绍妇女服装变化的现象,考查学生对这一社会习俗的了解;11、12题引用名人评说,考查学生对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理解和运用;16题引用《新潮》的一段话,考查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思潮变化的主要国际背景;27题选取晚清教案中官民的一段对话材料,考查学生对它的理解、分析、运用;26第一问、28题选取史书材料,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提取、概括史实的能力。总的来说,以上题目从新角度、新情境入手,拓展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理解、运用。

2.史料来源更广泛,设问角度更合理。从材料来源看,主要涉及历史著书、历史记录、名人评说、时政材料。如非选择题除31题材料外,其它都出自历史著书或历史记录,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再如选择题12、14、24、25题所引材料都出自名人评说,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1题通过介绍伊拉克战争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对信息的阅读、提取、运用的能力。

3.加强对学生学科素养和公民素养的考查。课本的很多微观知识不再直接考,而是给出相关的材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提取、概括、运用。如17、19题给出数据表让学生分析历史现象;24、25题引用史学家的名句(反映了近几年我国史学研究的新理论)让学生理解其实质;26第一问、28题及其它6道选考题都要求学生解读历史材料,概括有关史实,而且选考题33、34反映了史学研究的前沿。以上这些题很明显加强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从公民素养方面来看,思想文化史、社会史内容明显增多,选择题就涉及7道,如1、3、8、11、13、15、22题,要求学生透过历史关注现实,很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考查。

4.部分考题切口小、跨度大、概括性强,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整合课本知识的能力。如27题选取晚清教案中官民的一段对话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高度概括其发生的历史背景,并作评价。再如28题苏中工业化建设的第二问,通过一小段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可见,以上两大题对学生分析、概括、整合课本能力的考查明显加强。

三、启示

1.扩大教学资源,夯实基础知识。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课程观指导下,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几本课本和参考书,而是要求师生依据课标,在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共同寻找、开发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如网络、媒体、教学网站、史书、史家评说、历史遗迹等,从而扩大教学视野,增强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然后对其进行整合处理,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即夯实基础知识,力求做到“点、线、面结合”。点即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各种要素做到透彻的分析,把握其本质;线就是对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面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特征力求宏观把握。

2.密切联系现实,关注史学前沿。2009年海南历史卷试题涉及中国儒家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建设、现代工业化建设、社会习俗等恒热点问题。所以要求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高三复习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关注热点问题,注重现实与教材的有机结合。要求做到:一方面注意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如对传统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反思等,另一方面注意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如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美关系的反思等。近年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史观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吸收和运用,将其作为一种新史学指导思想。

3.研读高考试题,提高解题技巧。任何一份高考试题都有它的可取之处,特别是在课改期间,很多试题包含课改理念,具有创新性,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高考试题的研究。而在高考复习中,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也是决定得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应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具体方法有二:首先让学生通过做题了解命题的特点,培养审题能力;其次根据试卷特点、评分标准,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让学生先分析做错原因,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总结解题规律。

综上所述,应对2010年高考,广大师生要在充分整合出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认真研读高考试题,做到把握规律,有的放矢,不要盲目陷入题海战中。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8

一、试题分析

1.试题解析:第41题以世界近代史的编排为切入点,通过不同版本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的不同编排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能力。目录a是1972年版《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的教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编排世界近代史的,从材料中“革命、专制、独裁”字眼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历史的,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性和“”的影响,以革命史观为指导,把世界近代史理解为一部革命史,突出革命的重要性,编排以国别史为线索进行纵向比较。而目录B2011年版教材以全球史观为指导,以16世纪的世界为世界近代史开端。把同一时期东西方主要国家(把英国史融入东西方世界)及重大事件融为一体进行横向比较,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弥补了现行各种版本模块史不完整的缺陷,体现世界近代史的完整性。同时开放性的问题设置为考试作答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与近年来全国卷Ⅱ第41题相比,展现开放性试题命制的新形式,是2014年高考课标卷的重大创新。

2.命题立意:以全球史观考查历史学科知识。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史学观念也逐渐渗透到高考试题中。将新史观引入高考试题,已成为高考试题命制的重要特点之一。2014年全国文综卷Ⅱ第41题以全球史观统摄全局,要求学生分析对世界近代史教材的不同编排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全球史观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考生看到目录B时,能很快明确试题考查全球史观的立意。从考生反馈得知,他们粗看此题觉得无从下手,细审后则在很短的时间了解了试题的意图并回归到历史学科的思维中去,在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情况下,大部分考生发挥得游刃有余。

3.考查目标:注重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凸显能力要求。第41题围绕材料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设问体现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涵盖内容较广。较大的开放性设问,体现了课程目标中“掌握历史知识不是老师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的要求。让考生提炼主题并进行合理论证,属于整合材料、综合观点、论证观点类能力,是对“考试说明”中的“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落实。

4.命题风格:体现创新,另辟蹊径。第41题命题风格是“稳中求变,变中出新”,将最新的史学动态引入高考试题,有效地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功能,这类试题将阅读、理解、概括、立意、论证融为一体,更加注重史料、史论、史观的整合,分析、思考、作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往年试题相比,41题不拘泥于教材,更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考查,为以后的高考设题另辟蹊径,也为高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二、复习启示

全国卷Ⅱ第41题取材及设问是高考试题超越教材、突破传统的体现,对我们复习教学启发颇多。

1.夯实主干知识,加强历史核心概念的学习。高考试题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学科能力的承载作用,真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但不管高考试题以何种方式考查知识点,终须回归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试题“活而不难但有思维力度”的特点以及对主干知识、核心概念考查提醒我们,在教学和备考过程中应夯实主干知识,细究历史核心概念。如果学生能够牢牢掌握主干知识,理解透彻历史核心概念,相信学生能够从容面对任何一类高考试题。

2.渗透史观教学,强化开放性试题练习。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从史学观念方面把握历史课程的主体思想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具体而言,以下几种史观应该在备考中多加重视:全球史观(即整体史观,把具体事件放在整个世界和世界潮流中去看待)、文明史观(人类历史就是文明演进的过程,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史观(从衣、食、住、行习俗等社会生活角度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比较史观(含同类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同时期不同类的横向比较)、生态史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进行历史考察)等。同时应该重视“对比”“启示”“评价”“认识”等开放性试题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关注社会发展、时代热点、新的史学动态,形成正确的思维品质,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阐述问题。

3.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全国卷Ⅱ选择题第27、29、33、34题及非选择题第41、45题均体现对历史阶段性时代性的考查,这一试题特点提醒我们,复习教学中应注意强化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整体历史知识体系,把握时代特征,这应当成为我们复习和备考的重中之重。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9

一、纠正错误观念

近年来,我们这个地区中考都是采用政治与历史同场分卷考试,政治考70分钟,卷面分数70分,历史考50分钟,卷面分数是50分,两科合起来作为一大学科。而历史科命题的范围涉及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总共6大本书,试题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比较多,考核的范围又大,综合性强,要在50分钟内完全靠看书本和资料来答题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比较困难。成绩不好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只需翻书找答案就行了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二、复习历史课本,熟悉基础知识

1.注重认真听课,整理好笔记。教育学生平时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在课堂里已将它讲得很清楚,学生已有总体的认识,另外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要注重做好笔记,将重点内容在书本里画出来,重要图片打好重点符号。要教育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在书本有选择地抄一些重要的、系统性的知识,并在抄的时候分门归类,把知识有目的地抄在不同章节里,起到归类与对比的作用,便于复习书本时有重点地看书复习。

2.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是中考经常考到的内容,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将社会重大的热点问题同历史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重视的社会热点问题应该是一年内或近期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今年的住房问题、民工工资问题、医改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等。周年纪念的知识点,比如《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九一八”事变等等。对于这些热点问题要懂得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去分析、探究,才有可能在开卷考试中解答问题时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3.注意学科间的综合联系。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注意各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联系。比如历史学科考试的一大题目是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的题目很多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注重提高语文功底是很有必要的;用数学的表格列出唐朝人口的变化来反映唐朝经济发展的情况;用语文的诗歌朗诵法来概括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作家的词的特点。

4.注意记忆的窍门与方法。历史虽是开卷考试,但需记忆一些基础的知识点,这就要注意窍门与方法。如用地理方位来记战国七雄的名称与位置,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以及中间的赵、魏、韩;用表格的形式来记忆三国鼎立局面中的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用线索的形式来记忆红军长征路线等。

5.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我们在讲述历史,用历史知识去分析时政、现实生活时都是运用知识的好途径。另外,有选择地练习写历史小论文,思考历史活动实践题、课本内的“想一想”和“动脑筋”等也是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能力的好办法。

三、划分历史专题,强化历史训练

1.划分历史专题。在历史学习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点,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进行复习与记忆的,这个就是历史专题。如在中国史中,战争史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科技史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边疆问题史有台湾史、史、新疆史等等。对于专题史,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归纳,要求学生将他们整理到课本,以形成清晰的结构。

2.强化历史训练。开卷考试需要多做多练。新的考试模式是更加关注对历史事件与历史问题的理解与认识,重视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分析能力。为了培养能力,适当强化训练和“热身模拟”是非常必要的。但后一阶段不宜陷入题海当中,要精选、精析试题,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一般要求学生考前两个月内每周做1~2套模拟试题,重点放在多接触题型、多掌握方法、多总结经验上,不要只关心分数,更重要的是进行分析和总结。教育学生重视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复习水平。对于题量比较大的训练,应做到先浏览,后参考答案,尝试体验是否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四、熟悉历史课标,用活教材

中考试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和目标而命制的。因此,要明确考试的重点和方向,就必须参阅课程标准。依照课程标准的“三级目标”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基本要求,实际上为我们画出了考试范围:凡课程标准中没有的内容就是超范围的,复习时可以删去;凡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内容,就是重点内容,要认真复习。对于课标要求的内容要逐一回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寻找并克服学生的薄弱环节,着力澄清模糊认识,解决疑难问题。复习时以课本为本,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尽量尝试对每章节内容做出归纳总结。只有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做到课标要求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

高中历史考试分析篇10

近年,中学历史教学界存在着一种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历史课不受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是每年一度的高考中,历史试题大有越来越难的趋势,其中有些题目本来是用来考研究生的,却拿来考高中生。教师学生拿到成绩,总不免英雄气短。许多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抱怨:我们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正规的教学,几乎每年都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度过。

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前者,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历史课不好学,学生对历史缺少兴趣,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虽然十分重视历史,将历史列入总统规定的所有初高中必修的五门核心课程,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据美国全国人文科学捐款基金会对部分大学生抽查后公布的调查报告(1989年10月10日)中披露:当抽查问及“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句名言时,竟有1/4的人认为语出美国宪法;当问及杜鲁门哪年发动朝鲜战争时,近60%的学生都回答说不知道;有50%的学生不清楚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年代。东方近邻如日本,这方面的情形同样不妙,“历史课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中占据首位,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了。历史教师也因历史课很不容易教而感到苦恼。学生们不喜欢的内容又是什么呢?人们都说,那就是一些不要求思考的历史用语、重要事项的罗列和强记的课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79页)。为改变这种状况,世界范围内,人们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令人疑惑的是后者。诚如一位教育学者所指出的,“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主体的话,那么课程与考试就是左右学校教学的两翼。课程是实施教学工作的蓝图,考试则是评价教学工作的镜子。”(吕达:《英国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制度的改革》,载《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6期)。课程改革必然要引起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成败,不仅反过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而且必将对教学产生导向作用。中国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课程改革,为中小学历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公认的事实。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新一轮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已于新近颁布并出版发行。与新大纲配套的高中教科书试验本,也以崭新的面貌陆续与广大师生见面。然而,近些年的高考,虽然在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目标、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考查学科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历史课的重视,但也确实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客观上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既不切合大学大文科选拔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高考命题人员主要由大学历史系教师组成,他们重视学术研究,命题首先注重考查“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文科历史系学习历史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而不是考虑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大文科各专业学习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表现出明显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倾向。几年来材料解析这一题型占分比例越来越重的趋势,是这种倾向的突出表现之一。用分析、解析某一材料的手段来测试考生的能力,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很古老的测试方法,但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引进中学历史教学与测试领域,却是近十年的事情,最早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练习册》当中。我们认为,适当地采用这种题型进行训练,给学生接触文字材料的机会,有助于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但是,把它作为一种固定题型运用于高考,将所占比分逐年增加至总分的24%,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学究式地寻找微言大义,与科举制似有相近之处。这种测试方法,多大程度上符合大学大文科各专业选拔人才的要求,我们且不去深究,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这种超出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试方法,程度不同地影响了正常的中学历史教学。为帮助学生应付这类题型,“老师(只好)搞题海战术,你去年考卷上出了一道a类题,我就让学生复习时做100道、200道这种题。这就是完全不顾教学规律的所谓‘应试教育’,对于命题本身,也会走向僵化、单调、脱离实际,甚至‘新八股’的死胡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负责人谈高考命题》,见《光明日报》1996年7月11日第2版)。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近年有关材料解析的小册子为何泛滥成灾了。这一题型在高考中的出现与固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加大了老师的教学难度。

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0分,39行一千多字。过大的文字量,占去学生过多的时间,使全套试卷所能容纳的信息量相对减少。例如,第一题有关司南和指南针的材料一和材料二,因与教科书叙述和所引材料基本重复,实属多此一举,使第①问缺乏效度;第③④问,因答案过于宽泛无定,既不严谨,也不唯一,缺乏信度。这一题型,是高考历史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指导思想的产物,个别命题人员对此颇为得意地说:材料解析题测试功能的宽阔,广为人们所肯定。一份中学历史杂志载文评论这种题型功能时,曾指出:“高考试题中出现这种题型,是一个创造。它不仅可以为大专院校历史系挑选优秀生提供依据,而且对今后中学历史教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材料解析题这一题型的功能,随着逐年的实践,其材料来源不断被扩宽,其功能也逐年拓展,其〖ZZ(〗绝对难度也越来越大。他们对自己的只为大学历史系挑选人才服务的指导思想并不讳言。如此下去,中学历史教学只好将中学生当成准大学历史系学生来培养。人们不免思忖,大学历史系每年招多少学生,在大学文科招生总量中占多大比重?以历史系的选拔标准要求所有文科专业的考生,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有强人所难之嫌?由此可见,这类试题的导向作用越大,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就会越严重。

二、历史命题即使改变了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服务的倾向,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会大于积极导向作用

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是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年龄段,在学校教育进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都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这一时期,课程繁多,课时总量有限,各科教育内容的平衡应摆在首要地位,因而各种矛盾相对集中。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后三年或四年,学生只在小学社会课中学过点滴的历史,这一阶段的历史课担负着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任务,是打基础的好时机;高中阶段,学生素质有所提高,历史课的三项任务没有根本变化,但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即一方面要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水平的人才。既要满足大学历史专业的选拔要求,又要顾及大学其他各专业的选拔要求,更要符合其他各行各业对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课基础教育的性质没有变化,面向的是大多数,所以任何拔苗助长,只抓“40%”,不顾全体的做法,都将有损于基础教育的办学性质,影响正规的中学历史教学。

受现行高考体制的制约,历史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会考不同,是选拔考试,其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新生提供考试分数。普通高等学校要从当年的考生中选拔40%左右的新生,因此,考试还须在全体考生的成绩中,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高考试题的水平(或难度),是由全体考生,特别是成绩在前40%左右考生的水平决定的”。事实上,只要上了高中,几乎没有学生甘居60%之列,也没有哪位教师单纯只抓40%,于是,高考试题的难度,也就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如此居高不下的难度,使广大学生忽视基本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逐步陷入片面追求高、难、深畸形发展的境地。

中学历史教学,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基本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基本’这个词,含有‘普通而强有力的适应性之意。’学生所学的知识越是基本的,就越能不断地扩充和加深,并对新问题的适用性越宽广,知识越是归纳为定义、原理和法则,越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了“基本”的,就易于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有助于记忆,有助于从已知到未知,促进知识迁移,有助于缩小高层次知识与低层次知识间的差距。历史高考因为“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所以不免脱离基本的学生、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在长期的考试导向作用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也只好偏离“基本”,实施“应试教育”。这种情形不单影响高中,而且贻害初中。由于决定能否在高考中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将要进入的高中学校的质量,大多数初中的学生都面临巨大压力,千方百计要在这个既高度平均主义,又竞争十分激烈的体系中上一所好高中。为了准备中考,许多学校只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集中大量时间复习备考。因历史往往被排斥于中考科目之外,历史课仅有的每周两课时理所当然地“临时”取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学科课时都得不到保证,何谈“基本”,何求兴趣与能力?长此以往,历史教学大纲所设计的蓝图,只好遗憾地留下若干空白。

三、历史高考引发出对历史教科书地位与作用的两种不切实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