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十篇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十篇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8:14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常识;教学实践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2.任浩之.国学常识全知道[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2

摘要:文言阅读能力是高考语文的检测重点之一,要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应该把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结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没有文化方面的障碍,顺利完成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关键词:文言教学阅读障碍文化积累随文突破专题讲解可持续发展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任务的重要途径。但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们的文言教学越来越功利化。许多学校的文言教学完全成为应付高考的技术性训练,完全割裂了文字、文学、文化、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文言文在教学中几乎成了“外语”课,既损害了文言的文化传承功能,也伤害学生学习文言的积极性。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其实也影响了高考成绩本身,因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2014年高考全国各类不同的语文试卷文言阅读选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教育的缺失必然造成文言阅读的障碍,并最终影响文言考试成绩。新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提到:“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本句要求学生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如果学生搞不清该句的意思,就无从划分,而要搞清楚话意就需要具备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即中国古代的史官文化。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的国家,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修史”,能够参与修史是一项重大的荣誉。因此宰相才会觉得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是一种耻辱,想方设法要把他调开。

福建卷摘编自明代张岳《小山类稿》中的《张祖传》,文章提到:“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虽然这句话没有被设计为考点,但学生在阅读中难免会疑惑,到县里当“吏”也就是现在的“公务员”别人求之而不得,张祖为什么不接受。而且说“吾而吏耶?”言外之意他岂是当吏这样的人,对“吏”充满不屑。这就又要涉及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在隋唐科举制度出现后,通过科举获得官职是主要途径,为人们所敬重,其他途径则被轻视。唐以后“官”和“吏”明显分为不同的两个阶层,人们重官而轻吏,而且认为吏长期与百姓接触,常干坏事,“心术已坏”,又非科举出身,因此不可提拔为官。宋以后一但成吏便终生难以当“官”,《水浒传》中宋江就是典型例子。正是这种文化背景才会使张祖不愿当吏,因为一旦当了吏一辈子都是小吏。

四川卷选自《梁书·王筠传》,文章提到:“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如果不了解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和丁忧制度,就很难理解王筠的这种做法。

文字、文学、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忽视传统文化的文言文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文言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积累必要的文化知识,才能有助于文言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具体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授课时随文突破。上课时讲清课文涉及文化知识,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又适当积累文化知识。古代文化知识面非常广,上至天文地理、伦理纲常,下至经济社会、风俗习惯无所不包。教师在讲授课文经典文章时应该有意识地把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识有计划地讲解清楚,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法,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掌握。例如在讲授《鸿门宴》这篇高中经典课文,提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样的宴会座位安排时,就应该结合课文讲清中国古代的宴会礼仪文化,座位安排的尊卑位次,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此时人物的性格心态和天下形势,又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在无意识中帮助学生积累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为将来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对重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专题解读”。为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水平,教材也适当安排专题讲解,但课文涉及的范围太小、内容太少,不足以满足学习需要。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可以对学生在文言阅读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知识做归纳和概括,帮助学生对相关常见文化知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进行系统掌握。例如古代纪日的方法和纪时的方法,古人纪日最常用的是“月相纪日法”。通常用“朔”(初一)、“望”(月中,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既望”(望之后的一天)、“晦”(每月最后一天)。在《赤壁赋》中就出现过“七月既望”一词。古代的纪时法有“五更”纪时法: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出现过“更定”一词:“是日更定矣”。例如了解古代的礼仪文化,有吉礼,主要指祭祀神和祖先的礼仪如“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曹刿论战》中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有成人礼,即有关个人成长的礼节,主要是“冠礼”和“笄礼”。所谓冠礼,是指男子的成年仪礼,男子20岁行冠礼。笄礼则指女子的成年仪礼,女子15岁行笄礼。《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如古代忌讳文化:古人对“死”有讳称,帝王之死曰“崩”。《出师表》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人名也为皇帝避讳,如《捕蛇者说》中的“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应为“民”,避李世民讳。教育与科举制度文化,如博士、教授等,《孙权劝学》中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等级制度,寡人、王、布衣;官职的设置及名称,侍中、侍郎、将军、大夫等。熟悉这些文化常识对学生学习文言有极大帮助。

第三,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文言学习和现代文学习有相同之处,要有较大的阅读积累,“书看多了,语文自然就好”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要用到文言学习上却是较难做到的,因为文言和现代文不同,光靠学生自己可能读不太懂。因此少有学生会主动阅读文言作品,没有阅读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更看不懂文言作品,也就更没兴趣。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定阅读文章,对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与帮助,并经常和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引导学生对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积累,使学生的学习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文言教学中关注文化教育,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又能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环节之一。摒弃功利主义教观学理念,在高中文言教学中做到文字、文学、文化三位一体,无所偏废才是语文教学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谢象贤.语文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周小红.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J].管理观察,2010,(17).

[3]李玉华.论传统文化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学刊,2007,(14).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3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问题;解决方略

古代汉语课是我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及语文教育等专业所开设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之一,始终受到教学管理者的重视。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的成效不够明显,一些大学的古代汉语教学甚至出现了问题,其中既有大学生层面上的问题,也有教学层面上的问题。为了切实改变当前古代汉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必须要对症下药地加以治疗,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实现提升古代汉语教学成效之目的。

一、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古代汉语基础不佳,心中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学习的足够动力。大学生们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大量高校学生甚至教师均觉得古代汉语课是高校中文专业所设置的各类课程之中最为难学和最为枯燥乏味的课程之一。古代汉语课程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多,所涉及到的知识面也相当广,其所涉及到的字、词、句以及修辞等知识和现代汉语差距相当大,因此,古代汉语学习起来十分枯燥乏味,读起来非常困难,有时甚至觉得是在读天书。即便是经过了十分刻苦的学习,其古汉语素养也难以在短期之中得到大幅提高。如此一来,大量学生肯定会产生畏难的情绪。二是古代汉语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变,显得死板而单一。有一部分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而只能敷衍应付,所以在教学中难以积极主动地去积极探索教学手段,无法主动地驾驭与主宰教材,难以依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去改进教学方法与调整教学的内容,只能在上课时照本宣科地讲授,一个萝卜一个坑,去条条框框地罗列各类知识。所以,也就难以激发出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而大学生们也就只能被迫接收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没有时间去进行思维与想象。如此一来,所导致的结果是大学生也变为了古代汉语教材的附属,学习起来显得力不从心,也就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二、解决古代汉语教学中常见问题的方略

(一)切实转变古代汉语教师的教学观念

鉴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推崇,而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各类成就均是由文言所写成的,若不懂得文言文也就难以理解我国古代的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现代汉语中很多难以进行解释的语言现象,若运用古代汉语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也能迎刃而解。所以,大学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也要比以前更为突出,古汉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与此接轨。教师们在课中采取的是什么态度,运用什么方式开展教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因此,大学古代汉语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古代汉语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制订出古代汉语教学的各项任务,从而改变以前那种消极化的教育教学态度,促使大学生们积极学习古代汉语。

(二)明确目标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群体对于古代汉语常常会出现一种误解,觉得这一学科只能讲字、词、句等枯燥而乏味的知识,显得呆板而不灵活,缺乏足够的想象,显得了无生趣。这是学习者在初步接触古代汉语知识之后的一种正常心理表现。实际上,随着对古代汉语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习者均会觉得古代汉语之中的诸多知识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古人所具有的情感观、思维观以及文化心理,从而体现出中国古人的文化生活与修辞实践、民俗风情等。我国古人所具有的造字心理、词义派生等方面的思维特征,词类活用后的修辞效果反映出的审美追求等均需深入加以探究才能体会到的。一旦探究愈深入,所领会到的情趣与意味也就愈多。因而,在深入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之后,不仅不会感到乏味,而且还会觉得其乐无穷。所以,高等院校古代汉语教师在授课一开始就可运用目标激趣法来培养大学生对于古代汉语课程学习之兴趣,随后,在每次作业探究之前,还可引入目标激趣法或者情景导入法来引领大学生们更加明白其中的相应内容,并且激发出探究之欲望。

(三)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如果古代汉语教师无法将其讲得通俗易懂和妙趣横生,而只能是照本宣科,大学生们也只得匆匆忙忙地将古代汉语知识填入到脑中,时间一长,大学生们就会讨厌这一课程。所以,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形成十分和谐的古代汉语课堂气氛,从而想方设法地调动起大学生群体学习的主观性,让大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就需要在古代汉语教育中切实改变以往那种陈旧和落后的教学方式,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为了解决古代汉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过于枯燥乏味的常见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从而为大学生群体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灵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当今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持续发展,运用于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手段之中的科技含量,进而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以及环境。所以,古汉语教学中,不仅可运用录像、幻灯片以及投影等设备,让教学的形式更为直观和活泼,而且还应当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编写和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之成为广大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更加形象地展示出古代汉语的魅力,极大地调动起大学生群体的视觉与听觉器官,促进大学生们的积极思维,激发起其对于古代汉语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施教学手段技术性改革的基础上,还应当追求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更新。一般来说,古代汉语教学可运用开放性和互动性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教师学生的全面与多层次交流。在教学方式上,应当具有开放性,这不仅是指教育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而且还指古代汉语教材具有开放性;不仅是指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而且又指教学观念具有开放性。因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相当强,其智力的发展、接收或者认识新事物能力具有了相当的高度,他们常常并不满足于完全照搬教材进行授课,所以,一定要切实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在上课时,应当依据教学的内容、大学生认识规律等提出相应问题,让大学生们自行加以研究,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与提升大学生们的能力。

总的来说,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出发,切实改革古代汉语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这是加强古代汉语教学的必然选择。所以,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一定要通过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大学生理解、分析与应用古代汉语知识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语文教学或者相关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振羽.古代汉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2]宿爱云,程树铭.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及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3).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4

1.学生对古汉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古书用字丰富多彩,需要深厚的“小学”功底。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是遭遇了识字难题。学生在学习古汉语时要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古书用字现象,如他们不熟悉和不认识的繁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等,更无从说刻本俗字了,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古今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不易掌握。同时,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古汉语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古汉语脱离现实生活,学习起来费时费力又枯燥,所以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兴趣普遍不高。

2.学生学习古汉语课程的时间短、课时少,并且缺乏必要的练习当下的古汉语教学注重理论的指导、规律的探寻,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汉语的课时也在逐年递减,现在,我校的古代汉语课程只有108个学时,训诂学、汉语史、音韵学、中国汉字学等相关课程仅36个学时,教师讲授时只能有所取舍,无法完成全部讲授内容,因而学生系统学习通论和文选的时间也相应地减少,更谈不上实践课的开展了。但是,古汉语知识的积累需要在积累、理解、感悟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而学生课下自学古汉语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古文的阅读量十分有限,同时缺乏必要的练习,所以学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十分薄弱、系统性相对较差。

3.教师的授课重点不突出,形式单调,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目前古汉语教学仍然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阶段,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多数教师仍然是先进行课文串讲,接着进行重点词汇及句法的讲解,最后进行通论的学习,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多数学生对于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没有好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为此,我们曾经尝试积极开展实践课教学,让学生走进图书馆,熟悉中文工具书的使用;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石刻文献和古代刻本,以便学生能全面深入了解古书用字现象,提升古书阅读能力。

二、完善古汉语系列课程教学的对策

1.深刻认识古汉语课程学科地位,全面强化古汉语课程教学古代汉语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等本专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和工具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源于古代汉语,如果对古代汉语没有足够的了解,现代汉语的教学也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好古代汉语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如“救火”一词经常出现在日常口语和电视、报刊中,而现代汉语中“救”一般表示“拯救、挽救”的意思,“救”和“火”的动宾搭配从内容上不易被人理解,因此我们诉诸于古代汉语,从《说文》“救,止也。”可以知道“救火”即“止火”的意思。同时古代汉语又是基础课和工具课,对于学习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史学、哲学等相关学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今天,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通过掌握古代汉语以探求我国古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是否能够从容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培养年轻一代在文化上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注重相关学科的关联,努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古汉语是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古汉语是其基础,其他相关学科是古汉语的细化。因此,教师在讲授文选、串讲字词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汉字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家”,甲骨文形体写作,像一个房子里有一只猪,这可能是早期野猪被驯化后,成为了家庭的主要财产,因此古人认为有猪才有家。又如“身”,甲骨文形体像人怀有身孕的样子,因此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有身子”形容人怀孕。在讲解古今语音的变化时,可以联系学生的方言让其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如“擢”字普通话中声母读“zh”,但安徽部分方言中保留了古音读“d”,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古无舌上音”这条语音规律。此外,训诂学的知识在古汉语的授课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如《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寤生”一句,其中“寤”字本义为“睡醒”,杜预注:“寤寐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应劭注:“生而开目能视,曰寤生,则读寤为悟。”这两种解释显然不合常理。故清代学者黄生指出:“予谓‘寤’当与‘牾’通,‘牾’,逆也。”又《史记•郑世家》:“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这样学生就明白“寤生”是“难产、逆着生”的意思了。而“庄公寤生”为何会使他的母亲姜氏“遂恶之”呢?笔者给学生补充了一段训诂材料,清代黄生:“凡生子首出为顺,足出为逆,至有手及臂先出者,此等皆不利于父母,或其子不祥,故世俗恶之。庄公寤生,是逆生也。逆生则产必难,其母之惊且恶也宜矣。”这既让学生明白了姜氏厌恶郑庄公的原因,也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风俗习惯,拓宽了知识面。

3.加强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实现古汉语课程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零距离准确来说,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古汉语课程是为学生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基础的。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学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因此,促使古汉语与中学文言文内容的有效衔接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至关重要。所以,在古汉语课的选材上,中学课本上的重点篇目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齐桓晋文之事》《季氏将伐颛臾》《逍遥游》《报任安书》等理应成为古汉语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对象。此外,在其他选文的讲解上应该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这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增大学生与文选的接触面。鉴于课堂学习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适当的课下学习任务,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式。比如,除了重要作家的重要选文作为课堂重点讲解的内容外,其他文选可以作为课后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在后面的课堂中随机选取学生讲解选文内容及重要知识点。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具有紧张感,在很好地巩固课堂内容的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古汉语相关知识点的积累,为中学文言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4.古汉语课程教学做到生动形象,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讲授字词义之外,教师可以介绍选文背景、作者生平及与文章相关的小故事,这些内容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弥补字词讲解的枯燥。如讲授《齐桓公伐楚》时可以补充介绍这场战争发生的原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复更嫁之。桓公大怒,将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戏,不足以伐人之国,功业不可冀也,请无以此为稽也。’桓公不听。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为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听从。因遂灭之。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这段文字能让学生了解齐桓公伐楚的原因是“寝席之戏”,这与《左传》中记载诸侯争霸的目的不同,其中齐桓公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大家的学习乐趣。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在串讲字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字或词汇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古汉语课堂还可以通过电影片段、视频图片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5

一、为教师解决备课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资料

许多中学语文、历史教师在备课时,经常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此时,如能善加利用古籍数字化产品,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中便有取材于《史记》的鸿门宴一文。在这一课的备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诸如:项羽为什么要设鸿门宴款待刘邦?项羽为什么没有在鸿门宴杀掉刘邦?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来看。这跟项羽本人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而探究项羽的性格则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项羽的原始资料。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数字化产品,输入“项羽”一词即可以搜索出2579条相关条目,输入“项籍”一词可搜索出1223条相关条目,输入“西楚霸王”一词也可搜索出150条相关条目。老师们凭借着快捷地查询方式和浩如烟海的数字化资料,既有助于全面了解项羽这个历史人物以及对《鸿门宴》一课的理解也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

二、为课堂教学提供一手的教学资料

在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学中,经常会使用材料来进行教学,起到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材料分析能力等作用。在文言文或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便是原始史料难以寻找,以致使用的多为转述的二手材料或反复使用没有新意的材料,如能利用古籍数字化产品庞大的古籍数据内容,则这一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例如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大象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书的王安石变法一章中,需要拿出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说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过程与效果。没有详实的史料是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王安石变法,而探讨王安石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是正确还是错误更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史料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字化产品提供的大量第一手教学资料,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为出考试出题提供材料

无论是中学语文还是历史科目的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考试,出题就成为了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古籍数字化产品中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料,从而为出好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试题以及历史试卷中的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试题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例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iii)文言文阅读一题中的文言文便节选自《明史?傅??传》。题型包括对文中内容的概况与分析以及翻译等,来考察当代中学生的古代汉语阅读与理解能力。又如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历史篇)其中一选择题中引用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这道题涉及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读懂史料。如此种种,史料在中学语文和历史试卷中的运用不胜枚举。这些史料大多取自中国古籍,而数字化时代,老师们对古籍方便快捷地利用,更是提高了出题效率。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古典诗词一直是高中课本录入的经典诗词篇目,课文改版后是作为诗词专项被录入2004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三册的,现在仍然作为诗词专项被录入2006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充分说明了这篇词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但是在这两本教材中对“路”却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在2004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三册中解释为“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在2006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解释为“指当年扬州路上”。第二种解释值得商榷。

2006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整个句子的解释为“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从整个句子理解好像这种解释没什么问题,可是从当时的局势来看作者并不只是局限于扬州路上,而是指当时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由此可以看出“路”应当是指的是一定的区域,这就和2004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以及商务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路”解释为“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的注释一致了。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常识》中对“路”有明确的解释: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注:此外还有少数特为军事而设的路,不领民事)。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例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注:广东路又称广南东路,广西路又称广南西路,湖南路又称荆湖南路,湖北路又称荆湖北路)。元代也有路,宋代的路大,元代的路小,相当于州府。从以上的分析来看2006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把“路”的解释为“路上”是不准确的,应该是“行政区域”。

造成这种错误解释的原因应该是与辛弃疾当时的经历有关,因为当时辛弃疾正要投归南宋,途径扬州,曾眼见金兵在扬州一带烧杀的战火,所以编者就直接解释为了“当年扬州路上”。放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它似乎能说过去,但是其实这是一种知识点的缺失。如果课本中在涉及文化常识时没有明确的注释,学生就不会掌握这一知识点,这必将影响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课本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只有储备了一定量的古文词汇解释,才能在古文阅读中正确理解文意,做题时才能有的放矢。

在古代汉语中对实词“路”的解释主要有三个①道路。②车。③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第一种解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容易掌握;第二种解释记住成语“筚路蓝缕”也就掌握了它的意思。可第三种意思如果在课本中有相关意思不注释的话学生在遇到这种意思时是解释不出的。例如在2012年全国卷Ⅰ古文阅读《宋史・萧燧传》中就有一句话“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题目的要求是翻译这句话。高考古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尤其是实词。学生在翻译时必需就这个词作出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应解释为: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就是因为课本改了注释学生都没有见过这种解释,所以在2012年的高考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把这个字解释为“道路”了,所以这个考点这些学生是拿不到分的。

笔者认为在课本的编写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把字词的意思注释周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广泛的掌握词语的含义,在做题时才能准确解释词语乃至句子的意思。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7

关键词:网络;古代汉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107-03

古代汉语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以古代汉语为代表的传统学科受到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在此,我们借助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及我们的教学实践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现阶段古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的发展,大学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各类三本院校大量滋生,因此在提升全民的整体素质的同时,也使得现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下滑。再加上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使得学生的浮躁心理越来越重。在此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教学时数、学习时间偏少之间的矛盾

古代汉语课程的通用教材一般是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全书分四册,每个单元又包括文选、通论、常用词三部分。就内容来讲涉及到语言、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从教学时间来看,现在各高校古汉语课程的教学时数基本上都处于一种缩减的态势。另外,学生面临着相当的就业压力,除了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外,还会涉及各种各样的专业性的培训及各类资格证书的考取,因此课外的学习时间也不能完全保证。在此形势下,如何合理安排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展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

现在的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学生接触的古代汉语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与此相反,比较经典的古代汉语课本,尽管也不断地进行修订,但从整体来讲,课本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因此这就构成了前后教学内容衔接方面的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的古代汉语教师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为清楚地了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有意识地避开学生已经熟悉的内容,从而更为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当然新的教学内容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材内容的陈旧与日益发展的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

前面我们说过,最为典型的古代汉语教材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当然近年来各院校也有很多出版自己的教材。但总体上来讲,教材中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吸收相对于学术发展而言是滞后的。当然也不排除文选的注释中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及时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实时地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了解新知识,也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古代汉语课程与其他临近课程之间的关系

古代汉语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与古代文学、古代文化、古代哲学等其他课程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它首先解决的是语言的问题,因此为读懂古代的文献资料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只有很好地理解了古代的语言才能谈得上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此外在古代汉语课堂上,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就不能单纯地为了讲语言而讲语言。应该适当地穿插一些文化知识、历史知识,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五)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关系

作为语言类的课程,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讲授的内容同样都涉及语言的各个要素,因此如何利用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感和领悟来引导其对古代汉语的学习,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因此适用于现代汉语的一些语言规律同样也适应于古代汉语,而且作为源头的古代汉语也能为更深入地理解和正确地使用现代汉语提供很好的支撑。为了打消学生学习古代汉语时的畏难情绪,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汉语,在授课的时候有意识地打通古今,注意古今的对比,在比较中发现其共同点及前后相承关系。

(六)时展、阅读习惯的变化与学科要求之间的矛盾

时代的发展总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就现阶段而已,古代汉语课程因为其自身与时代有一定的脱节,学生接受起来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为了在短时间内接触更多的内容,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深入阅读成为一种奢望。而学习古代汉语又要求学生必须能够沉静下来,深入细致地阅读古文献,培养阅读古书的语感。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在增加学生的阅读范围的基础上,进而增加其阅读的深度和难度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利用自主学习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更好地实现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进而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其人文素质。

二、自主学习指导下的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必要的指导。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根据其已有的知识、兴趣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引入此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

(一)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学习资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时代,学生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如何辨别其价值,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以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引导性作用也最先在这里得到体现。据此教师就要根据自己对整个领域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充分、有效的学习资源,这样既减少了学生摸索的过程,也便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有效的学习资源,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关的网络资源可以参照孙德平、何华珍先生的《网络资源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汉字文化》2010年第1期)一文中提到的网站。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时间的管理

对学习时间的管理,主要是就提高学习时间的使用效率。现在学生用于古代汉语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而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又很多,再加上网络资源异常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学习效率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在搜寻信息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控制信息量,不能漫无目的地接触大量的相关信息。尽管一定的信息量能增广见闻和知识面,但它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学习的方向,从而有碍学习目标的完成。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学习目标、任务,规定完成某一学习目标的时间期限,进而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

根据教学内容及目的,以学生自身的兴趣点为参照,从而选取更为合适的学习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以往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更加注重个性的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接触的新事物的范围也比较宽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要素就是教师和学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是促使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师生之间要有良好协作关系,相互信任、及时沟通,讲求诚信。这样建立起了良性的沟通环境,既利于教师及时地给予必要的指导,也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监督,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有效进行。需要提出的是,在大学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师生之间的接触,尤其是课外接触越来越少,交流的机会也就相对减少,这样不利于师生的相互了解,为此我们建议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师生之间的接触和沟通,以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地进行。

(五)鼓励协作学习

在当今社会,团队精神、合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而协作学习则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习,在合作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调查报告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六)改变传统的评价标准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上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体系因其自身的单一性而不能完全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因此我们主张结合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学生个性的特点,强调评价标准的个性化、评价内容的个性化、评价方法的个性化及评价时间的个性化。这样就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给予必要的肯定,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总结

面临古代汉语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最终的教学目标,我们提出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以自主学习为切入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升其整体的人文素质。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对教师个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云霞.自主学习中心——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

[2]曾庆玲.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2).

[3]韦忠良.网络环境下如何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之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网络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组.网络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2009,(4).

[5]沈瑛.再谈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方法[J].消费导刊,2009,(1).

[6]何华珍,郭振伟.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台州学院学报,2009,(2).

[7]宿爱云,程树铭.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及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语文,2009,(3).

[8]刘家忠.关于古代汉语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05,(1).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8

1.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全部接触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号,如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字号五柳先生。对学生进行名字文化常识教学,可以让明白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具体的规范,与现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凭借逻辑、语法等知识是不能解决的,有时得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来解读。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中的“青庐”,就是一处关于礼俗的文化常识。“青庐”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准确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施

1.随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伦理纲常、经济社会等等无不有所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涉及到“鸡鸣”“黄昏”“人定”等时间信息,就此可以对学生讲解古人的纪时情况。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那么相对应的,文中的“鸡鸣”则相当于后半夜的1-3点,“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人定”相当于21-23点。对时间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地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背景。

2.专题解读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必要对相关的常见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以便学生学习掌握。例如在对古代称谓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分成国讳、家讳两大块。国讳指的是臣民必须遵循的避讳,其中包括皇帝名,字,谥号、皇帝父祖的名、前代年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古代历史记载上,由于秦始皇名政,和“正”同音,所以把“正月”改名为“征月”。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是和国讳相对应的。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祖父的名字叫做僖,所以在史记的创作中,所有有关“僖”的词皆用“厘”代替。

3.方法突破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去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交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技巧。高考以及平常考试,都不时出现关于文化常识的试题。例如,对联,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上下两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还需要节奏相应,平仄和谐。在解答对联题时,可以借助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方法把句子进行拆分,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话。例如,上联为“扫千年旧习”,便可以拆分为“扫、千年、旧习”三个词,结合所学知识,与“扫”有关的词有“除、改、树、立”等,与“千年”有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一代”等,与“旧习”有关的词有“陋习、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可为“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教会学生对对联进行有效的拆合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答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4.课外扩充

在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对例如官职、科举、地理、历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课题”研究,即是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收集整理,并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更是积累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

5.开展竞赛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9

【关键词】职业学校古代诗词教育教学新思路

古诗词鉴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职学校古诗文教学的要求是能阅读和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顾名思义就是浅显易懂,因此教师教学的重点是放在浅易二字的理解上。由于中职学生的阅读范围与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平常训练中把握住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尽量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古代诗词,有了积累之后进而让学生由浅入深。

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能力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以学生都要面对的高考为例,高考常见的文言实词是180个,常考的文言实词是120个。主要是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通假现象。可概括为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的识记,根据字音推断词义,掌握常用通假字。通假字在阅读时对理解文章内容帮助也很大。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虚词需要首先识记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在学习阅读中不断积累总结,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要求将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为通顺的现代汉语句子,要求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还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体味句子语气等。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是能够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的关键。古文翻译要求“信”“达”“雅”,高考主要掌握前两点,“信”就是忠于原文,“达”就是翻译成现代汉语要通顺,“雅”就是讲究文采,高考一般不作要求。因此翻译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察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此内容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文中的信息”可以分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两类。显性信息,考试多采用分析材料属性的形式,在题干中直接给出概括要求(某个问题或观点),然后再罗列具体材料,这些材料或是产生某一结果的原因,或是直接表现了人物的某个特点、品质或是证明作者的某种观点,要求学生从所给材料选项中有目标地筛选。它常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人物性格、某一品质、特点的信息,体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符合观点的材料,产生某一结果的原因等等。隐性信息,高考多采用辨析语句间逻辑关系正误的题型,这种题型从难度上稍大一些,需要你站在全文的角度,结合上下句来进行筛选。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从检验和考评的角度来讲,这类考题一般都是把人物、事件、观点等综合在一起设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选项。其难度显然要比词句的理解又高了一层,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而且还必须了解命题者出题的思维习惯,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命题者在出题时通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内容概括中设置一两处微小的不正确表述来干扰答题者,因此,找到干扰因素并将其排除是选出正确答案的有效途径。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这就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准确地筛选出作者的看法,进而恰当地进行分析或概括,因而这类古代诗词的难度相应会大一些。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这点较难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作为选修内容。

三、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和考察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基本要点,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作品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家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它一般有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点。要分析作品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分析作品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富有音乐美,指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

(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说――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思想是否健康,论述是否透彻,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这种评价,要以文本为客观依据,紧扣作品内容,从一定程度来说既能体现出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能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创造能力,是文本客观规定性与学生主观差异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瑞澄.吟唱・赏析・教学――古典诗词赏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篇10

在一些人的眼中,文言文一直不被重视,有人甚至认为文言文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不太协调。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其根本原因在于把古代与现实生活、继承与发扬对立起来了。就目前学生的情况看来,对文言文的兴趣也不浓厚,甚至厌倦。现阶段的高中学生,除了课上而迫不得已去学习文言文外,其他时间是很少去读的。虽然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也喜欢读文言文,但由于缺少氛围,也由于其他各科的学习压力,从而影响了他们读的数量和质量。在初中阶段,学生在课本里接触到的文言也只有几十篇,因为学生积累少,造成学生对古代人的生活、情感以及表述习惯等常识性的问题不了解。同时,学习文言文并不只是靠老师传授—点方法然后举—反三就行了,它既要讲究阅读欣赏的方法,也要对古代的人的生活、情感这些知识性的东西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感受其中的美,从而达到熏陶的作用。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过程比学习现代文要复杂些,这是因为:1、时代距离遥远缺乏语感基础,不易感知。2、不能直接以文言为媒介进行思维。学后在生活中很少应用,因而容易遗忘。3、教学方法单一,除了串讲、评点之外似乎别无他法,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晶,是历史淘洗后的结晶。不但是一个个汉字的排列,更是中国古人生活、感情的积淀,是中国古人生存的记录,是古人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再现,每一字都有丰富的意蕴,可以说每个字都有生命.有的学生读到一段文事往往只读懂了字面的有限的含义,却参不透文字后面的意蕴,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古文的修养所致。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企及的真切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过程中,从大方面来说,可以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扩大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品位。就着一点看来,文言文教学和生活不仅有联系,而且联系紧密,是现实生活很重要而且有机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学好文言,不仅对于文言文考试有益,对于写作也大有裨益。学生可以在文章中对于古人之节义事、古人精辟之见解信手拈来,作文内容丰富了不说,而且语言也会凝练典雅、简洁隽永。“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好文言,不仅应对了高考,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加深了他们的素养,或许不是单纯的应试之举。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针对目前的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措施。

首先,立足生活,注重积累,加强个人修为。积累是领悟规律、培养能力的基础。古人重视“积学以储宝”。“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基。”植树必须固本荣枝,使根、干壮实,茎、叶繁茂,才能开出鲜艳之花,结出丰硕之果。学习文言文更要丰富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对“积累”的内涵可以理解宽一些,既要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趣味,更要积累语言的素材,积储古代诗文的优美篇章。有了丰厚的积累,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其次,针对学生的情况,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形成氛围,在生活中积累。在课内,教师虽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学生也掌握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然而这对于学生来说终归是纸上谈兵,仍不能运用掌握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碰到实际问题,常常会因积累太少不会迁移而变得无从下手。

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把注意力投向课内,发挥课本中所选的文章的最大功效,而且还要把注意力投向课外,引导学生去自主读,去自主积累。让对古文感兴趣的学生自觉地组织起来,利用课余时间读—些古诗文。有了这样一种引导,感兴趣的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如果—个星期他能读两篇文言的话,那么在高—高二两个学年中就能积累200篇以上,再加上听其他同学的介绍,那起码在250篇以上,在高中阶段的课余时间里有那么多的积累,这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较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引导,提供这样的展示机会,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气氛。也许开始时只有几个学生对此感兴趣,但时间稍长,气氛就会越来越浓,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这个行列而自觉地阅读。

再次,重视诵读,形成文言语感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文言语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笨办法,但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领悟是养成语感的关键。英国作家洛克说:“阅读仅供给知识的材料而已,要把它据为已有,还要靠思索的力量。”领悟就是在诵读的过程中,自己开动脑筋思索。陶渊明读书,常常“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领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猜测、比较、分析、鉴别等方法,而达到“会意”。朱熹曾用诗歌比喻读书的道理:“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外弄潺。”诗人认为:漫步寻找,不用心思,真正的源头是行不到的。只有扶着手杖,随处追寻潺 的水流,方能悟出万派归宗的真理。这首诗启发我们:文言文有其规律,关键在于读者要做有心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时积累阅读体验,爱渐领悟其规律。

最后,让学生明白,生活所要求我们具备的素质品格常常是文言考核的内容,注重文言即注意生活,在文言的学习中,我们依然可以陶冶性情,修养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