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非遗传承总结汇报十篇非遗传承总结汇报十篇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9:22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1

关键词:文化遗产;概念;分类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11-0005-05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关注,文化遗产概念的不确定性问题日益凸显,为学界和实务界带来不少困惑,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造成制约和障碍。本文以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文件的规定为依据,适当关照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问题,对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与辨析,廓清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解读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以期对文化遗产学和文化遗产法学学科建设及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有所裨益。

一、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是一个很不容易界定的词汇。作为一个普通词汇,它通常是指某个民族、国家或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代代相传,构成了该民族、国家或群体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或群体的重要文化特征。在汉语中,“文化遗产”是个常用词汇,政务工作总结比如人们常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胡适先生1933年在芝加哥大学所作的题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着名演讲中,也提到:“这场新的运动(指五四新文化运动)却是那些懂得他们的文化遗产而且试图用新的现代历史批评和探索方法来研究这个遗产的人来领导的。”在这里,“文化遗产”基本等同于“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遗产”也可以简称为“遗产”,就像“文化传统”也经常简化为“传统”一样。在英语中,“heritage”一词也是指“国家或社会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特色”,与“传统”几乎同义。

作为一个法律词汇,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文化遗产”的出现都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至今缺乏统一的界定,不同的法律文件对该词的概念常有不同的界定,甚至称呼都不太固定。

从国际法律文件看,最初使用的不是“文化遗产”,而是“文化财产”(culturalproperty)。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期的相关公约中,如1954年其附带的价值。而且纯粹法律意义上的无形财产指的是权利和有价证券等没有具体物质形态、但具有明显经济价值的财产,而舞蹈、语言、传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形态本质上是不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当然不能用“财产”来涵盖。

(二)文物

在文化遗产法的概念体系中,文物(culturalrelics)是中国现行法律最常用的概念。一般说来,“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但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遗物、遗迹无以计数,都保存下来显然不可能,而要以法律的手段加以保护的只能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幼儿园工作总结即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部分。各自的缔约国,也有各自的组织机构和保护机制,而且两个公约的任何条款都未明确表示或者暗示它们是一个整体,或者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或补充。因此,“世界遗产名录事迹材料”(worldHeritageList)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theRepresentativeListoftheintangibleCujturalHeritageofHumanity)完全分属两个系统,不应混为一谈,各种媒体在报道各地申报上述两个名录时不加区分地使用“申遗”这样的词汇是极不合适的。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2

xxx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文化背景,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非遗保护普及宣传,

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不遗余力争取支持,抓实抓细项目申报,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群众“非遗”认知度不断增强,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二、主要做法

(一)重普查、深挖掘,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工作。

高度重视非遗的普查、整理工作,每隔两年开展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坚持深入镇村一线、深入庄户人家、走近田间地头,与各类乡村文化能人,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的原始材料,并在后期逐一进行项目归类、文字影像资料整理,进一步充实了我县民间艺术信息库,为建立县级保护名录,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夯实了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非遗普查6次,收集各类信息3510条、线索1276条、拍摄照片3万余张、录制音像资料358盒,整理有价值的项目30个、撰写各种文字资料120多万字,调查项目336个。

(二)抓认定,广申报,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高度重视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坚持对全县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

(三)强中心,建基地,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15年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建成120平方米的“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坊”,下设五谷坊、刺绣坊、四宝坊、剪纸坊、游艺坊、鼓艺坊六坊,为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

(四)建站所,广传承,普及非遗保护项目。

积极争取省市非遗保护资金30余万元,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先后在高级中学、第一幼儿园设立了洛河战鼓和羊皮扇鼓传习所,累计培训羊皮扇鼓、洛河战鼓爱好着2000余名。同时定期开展传习活动,实现了传统游艺进校园、xx剪纸进课堂等重点项目普及。定期在全县举办剪纸、刺绣、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培训班,2017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xx说书、陕北民歌、刺绣、剪纸进校园和“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镇进社区科普巡回展览”等活动20余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陕北民歌、说书、小品、非遗风情歌舞《踩场歌》《祈雨》等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每年在 “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非遗宣传活动,广泛进行非遗成果展示。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厦门、成都、深圳等地进行展演和展示活动,多次组团参加陕西省旅博会、文博会、丝博会等展览活动,让xx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xx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五)创品牌,助扶贫,打造特色保护项目

“xx剪纸、刺绣、xx传统游艺”,是我县招牌式的文化品牌,自从被列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我们加大了对这些招牌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先后打造出了剪纸6个系列产品、刺绣5个系列产品和xx传统游艺4个系列产品,使保护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越式迈进,“xx刺绣”已被列入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积极全面开展振兴项目。大力开展xx非遗助力扶贫工作,成立了xx县德艺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有限公司,建成了总面积达120平方米陈列、销售基地,按照“公司+基地+传承人+贫困户”的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在项目优势镇办、中心社区,利用建成的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在技艺上指导贫困户,实现临近收购,方便贫困户参与。邀请相关专家,举办xx刺绣、剪纸、农民画培训班,为产业、产品振兴献计献策,力争拓宽这三个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和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非遗助力扶贫工作上,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7镇1办5个中心社区65家贫困户被纳入实施范畴,13名残疾人在家进行定制的刺绣品绣制,年人均收入达5400元。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非遗工作没编制、缺人才,特别是乡镇文化站被合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了代管,没法开展具体业务工作;二是经费保障不力。县财政没有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县级非遗传承人缺乏保护经费,非遗普查、项目申报等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目前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致使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民间技艺的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老艺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四是非遗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目前,除剪纸、刺绣、民歌、说书、传统游艺、传统饮食有可能成为当地一项旅游产业外,绝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难以做大做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切实加强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完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科学记录,全面普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小组,科学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完善普查体系建设,科学制定普查程序,重点针对非遗缺项漏项进行普查,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组、不漏种类,不漏项目。树立“抢救优先”的意识,对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确保普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2.确定项目,重点申报。积极开展非遗各门类的非遗振兴工作,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文明提升。一是申报xx说书、xx剪纸、xx传统农事三个项目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进一步完善在全县具有广泛影响、深厚文化底蕴和牢固群众基础的xx说书、xx剪纸等项目图文视频资料收集,完善传承保护体系,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现象,加强xx传统农事非遗保护项目挖掘,积极开展传统农事保护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传统农事,了解先人智慧,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同时将xx农民画、xx大秧歌、xx民俗礼仪等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的项目申请纳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3.争取支持,做好传承。一是充分利用部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抓好现有传习所监管,每年培养发展1-2个非遗传习所,培养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二是争取县政府支持,将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大学校教育传承、民间传承,通过为非遗传习所、传承人设立保护资金,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三是进一步抓好非遗产业化工作。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重点对xx刺绣加强内涵挖掘,搞好非遗品研发、展示、销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助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

4.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对非遗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编撰出版《xx县非遗保护图典》,进一步普及保护知识,营造人人参与保护保护的良好氛围;丰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内容,大力开展非遗进村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综合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多途径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干部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各位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大家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继续关心我县的文化事业发展。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更加扎实努力的工作,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非遗工作,形成合力,努力使我县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重闪光芒。

xxx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汇报

xxx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文化背景,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非遗保护普及宣传,

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不遗余力争取支持,抓实抓细项目申报,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群众“非遗”认知度不断增强,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二、主要做法

(一)重普查、深挖掘,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工作。

高度重视非遗的普查、整理工作,每隔两年开展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坚持深入镇村一线、深入庄户人家、走近田间地头,与各类乡村文化能人,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的原始材料,并在后期逐一进行项目归类、文字影像资料整理,进一步充实了我县民间艺术信息库,为建立县级保护名录,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夯实了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非遗普查6次,收集各类信息3510条、线索1276条、拍摄照片3万余张、录制音像资料358盒,整理有价值的项目30个、撰写各种文字资料120多万字,调查项目336个。

(二)抓认定,广申报,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高度重视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坚持对全县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

(三)强中心,建基地,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15年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建成120平方米的“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坊”,下设五谷坊、刺绣坊、四宝坊、剪纸坊、游艺坊、鼓艺坊六坊,为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

(四)建站所,广传承,普及非遗保护项目。

积极争取省市非遗保护资金30余万元,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先后在高级中学、第一幼儿园设立了洛河战鼓和羊皮扇鼓传习所,累计培训羊皮扇鼓、洛河战鼓爱好着2000余名。同时定期开展传习活动,实现了传统游艺进校园、xx剪纸进课堂等重点项目普及。定期在全县举办剪纸、刺绣、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培训班,2017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xx说书、陕北民歌、刺绣、剪纸进校园和“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镇进社区科普巡回展览”等活动20余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陕北民歌、说书、小品、非遗风情歌舞《踩场歌》《祈雨》等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每年在 “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非遗宣传活动,广泛进行非遗成果展示。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厦门、成都、深圳等地进行展演和展示活动,多次组团参加陕西省旅博会、文博会、丝博会等展览活动,让xx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xx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五)创品牌,助扶贫,打造特色保护项目

“xx剪纸、刺绣、xx传统游艺”,是我县招牌式的文化品牌,自从被列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我们加大了对这些招牌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先后打造出了剪纸6个系列产品、刺绣5个系列产品和xx传统游艺4个系列产品,使保护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越式迈进,“xx刺绣”已被列入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积极全面开展振兴项目。大力开展xx非遗助力扶贫工作,成立了xx县德艺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有限公司,建成了总面积达120平方米陈列、销售基地,按照“公司+基地+传承人+贫困户”的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在项目优势镇办、中心社区,利用建成的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在技艺上指导贫困户,实现临近收购,方便贫困户参与。邀请相关专家,举办xx刺绣、剪纸、农民画培训班,为产业、产品振兴献计献策,力争拓宽这三个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和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非遗助力扶贫工作上,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7镇1办5个中心社区65家贫困户被纳入实施范畴,13名残疾人在家进行定制的刺绣品绣制,年人均收入达5400元。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非遗工作没编制、缺人才,特别是乡镇文化站被合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了代管,没法开展具体业务工作;二是经费保障不力。县财政没有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县级非遗传承人缺乏保护经费,非遗普查、项目申报等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目前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致使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民间技艺的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老艺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四是非遗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目前,除剪纸、刺绣、民歌、说书、传统游艺、传统饮食有可能成为当地一项旅游产业外,绝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难以做大做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切实加强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完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科学记录,全面普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小组,科学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完善普查体系建设,科学制定普查程序,重点针对非遗缺项漏项进行普查,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组、不漏种类,不漏项目。树立“抢救优先”的意识,对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确保普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2.确定项目,重点申报。积极开展非遗各门类的非遗振兴工作,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文明提升。一是申报xx说书、xx剪纸、xx传统农事三个项目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进一步完善在全县具有广泛影响、深厚文化底蕴和牢固群众基础的xx说书、xx剪纸等项目图文视频资料收集,完善传承保护体系,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现象,加强xx传统农事非遗保护项目挖掘,积极开展传统农事保护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传统农事,了解先人智慧,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同时将xx农民画、xx大秧歌、xx民俗礼仪等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的项目申请纳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3.争取支持,做好传承。一是充分利用部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抓好现有传习所监管,每年培养发展1-2个非遗传习所,培养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二是争取县政府支持,将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大学校教育传承、民间传承,通过为非遗传习所、传承人设立保护资金,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三是进一步抓好非遗产业化工作。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重点对xx刺绣加强内涵挖掘,搞好非遗品研发、展示、销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助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3

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属“老、少、边、山、穷”县,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在古代亦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版图面积255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85个村,总人口36.48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6%。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为47.5%。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开采的矿产达13种。自然风光绚丽,有着丰厚的人文景观。在我县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南剧、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刺绣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县各民族的骄傲,而且成为激励支撑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有效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县文化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县、乡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保护工作迅速启动并全面开展,全县上下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现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一)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XX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县文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在当年全县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县文体局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明确“非遗”保护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文管所为责任主体,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全力参与配合。同时,普查工作还被列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年度工作目标合同管理。为解决设备欠缺问题,文体局购置了电脑、桌椅,还派人专程到武汉购置了摄影、摄像、录音等设备器材。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文体局召集乡镇文体中心、文化馆、剧团、文管所等单位职工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州各级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通知,祥细介绍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普查任务、要求,并就普查业务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XX年7月起,县文体局抽调精干人员(主要涉及音乐、舞蹈、摄影、文字等)组成专班,首先从清坪镇展开普查工作。截止2010年底,完成清坪、忠堡、活龙、尖山、小村、大路坝、朝阳、黄金洞、高乐山、丁寨、甲马池、丁寨等11个乡镇的田野普查,普查工作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组。在整个普查过程中,专班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的作风,克服经费少、交通工具不足、工作难度大、生活不习惯等实际困难,爬山涉水,走村串户,遍寻民间艺人。尤其对重点项目、重点传承人进行了深入调查,运用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等现代设备和人工手段详细记录所发现的山民歌、民间文学,以及普查到的各种民间技艺,从而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普查人员还各司其职,边普查,边整理。椐不完全统计,我县普查涉及项目45个,确认县级名录32余个,整理文字资料50多万字,拍摄照片1400余张,刻录cd光盘40多张,dvd光盘20多张,登记民间艺人300余名,新收集民歌200余首,小调30支,民间故事、谚语100多余条,新发现民间舞蹈有小村“打土地”、尖山“板凳拳”;民间曲艺有黄金洞的“三才板”,民俗有活龙的“排排亮”,还收集有吊脚建造技术、咂酒、油茶汤、绣花鞋、神豆腐等制作工艺,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县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为建立县级名录作好了准备。

(二)“非遗”普查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申报工作

我县在开展“非遗”保护的过程中,一边认真开展普查,一边积极进行申报。XX年5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板凳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受理,使我县以上三种重点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法律保护程序,抢得了保护先机和制高点。在全州开展申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我县认真筛选南剧、地盘子两个项目,组织专班编写申报材料,制作申报电视专题片以及cd数据光盘和其它辅助材料,虽经几次反复,但我县每次报送材料都做到了及时、准确,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报工作的开展。XX年年7月,我县南剧、地盘子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县南剧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0年,我们将吊脚楼建造技艺申报了国家、省级名录;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2010年,我县朝阳寺镇被公布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各乡镇也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三)“非遗”普查促进了我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

围绕打造南剧艺术之乡的目标,我县全面加强对南剧的保护和传承。XX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创作排练了大型土家历史故事剧《女儿寨》,年底在全州人代会期间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县“三民”汇演、唢呐大赛、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坝村的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摆手舞、草把龙、牛虎斗等民间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官坝民俗文化节”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四)、“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围绕“非遗”保护并结合普查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的开展。XX年至今,我县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咸丰梨树文化节”,南剧、地盘子、板凳龙、锁呐、哭嫁歌、草把龙等民间艺术多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XX年,活龙坪乡主办了全县第一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年9月,高乐山镇主办了全县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三民”调演。XX年年10月,活龙坪乡举办了全乡民歌歌王争霸赛。2010年11月,我县举办了全县民歌大赛。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普查工作深入开展。

(五)、“非遗”普查促进了优秀民间艺人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我县有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2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在保护措施方面,我们一是于XX年举办全县“三民”调演之际,请示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全县首批12个优秀民间艺人,县政府给每人每年发放补贴800元;二是抢救机遇,将地盘子传人李仕洲、板凳龙传人周礼乐、干龙船、咂酒传人李政福等人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是通过举办锁呐大赛、民歌大赛、梨树节、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给广大民间艺人创造了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机会;四是在我县文联创办的《唐崖》杂志和文化馆创办的“风景弯弯”文学网站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五是以农村、社区、协会、学校为载体,建立民歌、南剧基地,进一步开展“民歌、南剧进校园”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确保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六)“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

一是加强了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文化、民宗等部门紧密协作,XX年组织创建了《唐崖》文学杂志,目前已出版12期。编辑出版了《咸丰民间故事》、《民间对联》、《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五大集成。二是请求县政府设立了全县民族文学创作奖励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近几年来,我县文学艺术工作者先后出版了《色调蓝蓝的远处》等3部散文专集;创作了《乡村阳台》等120余篇散文、诗歌作品,其中,散文集《城乡边缘》获全州“五个一”工程奖。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县委、县政府的重视、部门的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认真落实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政策。先后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会议,两次政府常务会,一次现场办公会议,听取了文化工作尤其是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文化部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近3年仅文化工作就制发文件10多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还先后拨款2万元用于购买普查设备,15万元用于开展“申遗”工作,10万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协调民宗局争取资金10万元打造南剧《女儿寨》,8万元编辑出版《咸丰民间器乐》等文化丛书,每年2万元创办《唐崖》文艺平台,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文化部门开展保护工作的经费紧缺的实际问题。县乡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极参与支持全县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更是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

(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争民族遗产的普查保护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在开展长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我县文化部门始终坚持把高标准,严要求与先急后缓、因地制宜统一起来,分门别类,即不搞“一刀切”,又讲究重点与一般的基本统一。不管是开展普查,还是组织具体的保护活动,我县文化部门按照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早发现、早立项、早抢救、早建档。对珍贵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做到文本撰写标准化,申报专题片正规化,照片配置规范化,档案资料数字化,对一般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求有录音、有录像、有照片、有祥实的文字资料。而且,我县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都将抢救保护贯穿其中。这样,既挖掘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又确立了保护重点,使珍贵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经常性的保护工作中得到良好传承合理利用。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

虽然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告一段落,但这仅仅只是阶段性的。今后,我们将把这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搞好查漏补缺,力争做到全面、细致、深入。

认真整理普查资料,着手建立《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撰写各个艺术门类的单项材料,建立艺术传人档案,建立《咸丰县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

(二)完成《民间艺术集成》和《文化遗产丛书》的编修工作

组织专人专班,广泛收集资料,分期分批印刷出版《咸丰民间舞蹈集》、《咸丰民俗》等各大集成。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主要对现在已成形或正式出版的书籍进行模底登记,组织力量选择重点撰写并出版一批。

(三)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我们已将南剧、地盘子、吊脚楼建造技艺向国家、省级申报了保护名录,下一步我们将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筛选项目,力争我县有更多的项目入选国家、省级保护名录。

(四)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村的命名活动

积极支持各乡镇(区)、村结合实际提炼1-2种本土特色文化,加紧打造、精心提高并为之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本土特色文化更加鲜明,更加具有影响力。尽快制定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文化村的评选细则,广泛开展命名活动。今年底,完成命名第一批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文化村工作。

(五)加大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力度,壮大民间艺术保护队伍

积极向国家、省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县级优秀民间艺人,按照艺术门类每类评选2-3个。今年下半年,我们将与民宗局联合召开一次民间艺术大师、民间艺人座谈会,指导并督促民间艺人制定传承民间艺术工作计划,加快培养青艺人,鼓励他们组织开展经常性演出活动。今年下半年力争命名全县第二批县级优秀民间艺人。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创办民间艺术团体,并对现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化组织进行登记、适当时命名授牌。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3-5期民间艺术培训班。请县内知名民间老艺人跟班辅导,不断壮大民间文艺工作者队伍。

(六)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体系

切实加强领导,加强部门配合,与民宗部门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文艺集成出版、民间文艺汇演;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生态文化保护区、特色文化村命名和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在旅游景区推出具有咸丰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印制介绍咸丰风土人情的画册、简介,推广摆手舞、地盘子、板凳龙、唢呐、山民歌等。与广电部门联办“周末文艺”或其它节目,续滚动播出咸丰本文化。与教育部门合编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乡土文化教材,在义务教育阶段四、五年级每周开放一节乡土文化课。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4

2019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2019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5周年,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是对非遗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接文化部办公厅(办非遗函〔2019〕188号)通知,文化部确定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在全社会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宣传,倡导非遗保护理念,提高全民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扎实地向前推进。现就我省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围绕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党的xx大精神,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精心策划,创新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倡议因地制宜开展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宣传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组织非遗专题讲座、竞赛等知识普及活动。

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及文艺表演团体等的作用,在城镇街区、乡村边寨、校园广场等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让人们感受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彰显人民群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有关要求

1、请各设区市力争使“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全省有个普遍效应。

2、各地组织“文化遗产日”活动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务院的相关精神及八项规定相关要求,突出主题,讲实际、重实效,严禁铺张浪费;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开展。

3、各设区市文广新局于5月25日前将本设区市“文化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情况汇总表(见附件1)报送至省文化厅社文处。活动结束后,各设区市将“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情况、亮点和经验反馈至文化厅社文处。

4、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殊作用,做好传承人的保护与服务工作,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省文化厅2019年6月将继续开展非遗传承人关爱工程,组织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检活动(详见附件2),以此提升传承人和民族民间艺术家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建立传承人身体健康状况档案,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病症,对症治疗,为传承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更好地为非遗保护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阅读延伸】

2019年文化遗产日主题公布“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国家文物局于11日的例行会正式公布了2019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被确定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朱晓东宣布了2019年文化遗产日主题和口号。2019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五个口号:1、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2、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3、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4、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最美乡愁;5、避暑山庄和合承德。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5

一、普查工作的目的、意义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普查时间和范围

(一)时间:20*年*月至20*年*月

(二)范围: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范围内,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宇宙和社会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艺;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具体参见《普查手册》)。

三、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

(一)全面性

1、普查应涵盖本地所有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

2、注重吸纳以往调查成果,对已调查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行认真复查和核对,注意了解其现状。

(二)真实性

1、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

2、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

3、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普查工作的组织机构

成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化馆,由胡迪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陈辉、邓小勇、张施广、汪艳。

五、普查工作的步骤

(一)普查准备阶段(20*年4月——10月)

1、制订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2、选调人员和配备必要设备。

3、选派人员到省、市参加培训。

4、拟订普查提纲、制作普查登记表格。

5、举办全县文化站长培训班。

6、各乡镇自查。各乡镇文化站根据普查内容对本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摸底,记录好详细方位及传承人情况。

(二)实地普查阶段(20*年11月——20*年底)

1、按照普查项目和乡镇文化站提供的情况,县普查工作组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形式和内容包括普查、典型调查、专项排查、专题调查、传承人专访、群众访谈、数据统计、现场摄像录音等。

2、普查一律要填写表格,记录普查日记。每进行一乡(或一村)调查,都要在普查地图上作出标记。普查中采集的民间作品、搜集的民俗实物和民艺作品、调查采访时填写的表格、绘制的普查地图、摄制的照片与录音录像,均应登记造册。登记的项目,除了文本、实物的名称、内容简介、类别等外,还应包括讲述者、传承者、提供者的年龄、性别、居住地,标明普查人员的名单、普查时间、普查地区等。

(三)普查总结阶段(20*年1月——20*年6月)

在原始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疏理、汇总并形成以下资料:

1、普查工作总结报告,其内容包括:普查工作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经过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分布、现状、价值、传承人名录、对保护的设想等。总结报告以文字为主,5000字以上。

2、立体地、形象地、真实地、全方位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即文字、摄影、摄像的同步记录资料。

提交的照片要求由不少于500万像素的数码照相机拍摄。每个项目交不少于10张6寸大小的照片,每张照片要配齐文字说明,注明项目的步骤、产生的过程等。普查过程中注意收集保存各个阶段的工作照片(包括与老艺人交谈的照片)。

提交的摄像资料片要求拍摄项目产生的全过程,反映图像的同时要配文字和语言说明。

提交的每个项目的文字、图片说明,要求清楚详细;传承人的情况要作详细的介绍,除填写调查表格外,还应用文字说明其现状、生平简介、技艺程度、传承等情况。普查表格参见《普查手册》。(文字材料统一用a4纸制作)

为了对普查对象进行规范化记录与收集,并使普查中所获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和实物得到标准化和序列化的登记、存档、保管,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进行分类编码。

3、提交的地图二种,即:绘制全县总体分布地图和项目分布地图。

4、提交全县保护项目清单,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录、重点抢救项目名单分期保护项目名单等。

六、几点要求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6

关键词:文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群众文化创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形成民族意识,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当今社会,对于群众文化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行时代契合尤为重要。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们群众智慧下的产物,它的存在意义对于地方人民群众丰富自己的生活,发扬自我素质,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一种信仰,对于当地人们来说意义非凡。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区域辽阔的大国,不同民族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断的推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人们群众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不同的文化氛围有多改变,但是,在总的方面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大一部分仍在民间有很大的作用和发展。就如我们不同民族出现的民族音乐、舞蹈,以及关于文化的民间记载传播方式、还有民间美术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文化,丰富了基层民众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这些文化中,对于艺术的呈现也是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并且在现实发展和文化继承方面都在不断的完善。比如地方音乐,由传统方式的唱和伴奏,逐渐演变成适合现在发展的演唱方式和不同包装结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保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管时代如何的发展,文化对人的熏陶下,人们在地方文化的熏陶下,总能形成相应的品质、素质。因此,在现今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发展使符合人们群众需求的事情,可以为人们群众提供丰富的生活方式,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并且在人民群众会自发的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保护中国文化的千万年来的历程。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这片沃土上,中华文化已经就几千年的历史。勤劳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文明,并且在时代的发展中历经不衰。这都是基于中华文化传播的思想都是积极向上,推动人的发展的。就像现代的社会,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自身的文化,中国人民会根据新的文化特点,融入到现实生活过程中,这些文化遗产都是中华儿女智慧的体现,都是历经许多年仍在适用的方式。就比如进入一个农村地区,你会很明显的体会到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当地人们在这种类型的风俗下形成的性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不可再生,只能创新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的作用,保护好我们的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以后更长时间的源远流长过程中,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历史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化过程中,我们不是一味的固守传统文化,而是要适当的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是文化能够历久不衰,是我们中国人坚守的道德底线不会出现问题,并促进民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中,有些会去乡村体验生活,有的会在不同的地方举办不同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活动。我们在关注综艺节目的同时,对于不同的地方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会更加沉醉于我国的文化气氛中。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民群众的尊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享受者,又是创新着。在时展和传统历史的碰撞中,选取精华部分进行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是地方的根,只有跟牢固了,才能在时代进步中,始终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并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在一个地方促进当地的文化繁荣有重要的意义。

三、发动群众力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民间的艺术才是纯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来源于民间,并对民间的思想文化成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地方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对策可以借鉴:

1.宣传

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能熟知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对于地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精选出具有特色的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比如出一些相关的杂志,或者印发一些专门的宣传单进行普遍、广泛的宣传,使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新媒体发展至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方文化发展也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多媒体信息进行新的包装宣传,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的深入人心,使每个群众都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言人。渠县“非遗”办精心制作展板和宣传单,纳入了我县的“非遗”内容和一些民俗活动,图文并茂,让人民群众了解“非遗”,关心“非遗”,保护“非遗”。组织编印出版了《岁月足迹---渠县文化馆建馆60周年纪念画册》,画册录入了我县的群众文化工作、活动以及“非遗”项目。同时,将非遗保护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新闻媒体、校园乡土教材、文化馆组织开展“非遗”活动等多种方式,让“非遗”保护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非遗”保护工作。

2.传承

对于传统文化,要做到传承工作,避免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人民群众是传承的主体。这就要从传统文化入手,积极的融入现代生活的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传统文化永远不过时。在传承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辨析,如果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充实有帮助的就要选择继承,对于一些不适合时展,并且可以f是文化糟粕的内容,要选择性的放弃。同时还要对一个特殊的传统文化培养专门的人员进行传承和发展,在地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工作有固定的地点,和与之相应的设备,方便传统文化的进行。这个过程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3.特殊保护

首先是编纂成书,人民群众要自发的参与进来,通过相关部门一起进行编纂。记载的方式可以避免在传承过程中遗漏了重要的文化形式;其次是进行申报特殊保护,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政府的支持可以带动更多人的支持,有利于组织一些活动,切实的对地方文化进行保护;对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还要有资金上的扶持,政府要进行拨款扶持;对于已经失传或者没有新的^承人的文化遗产如民间手工艺等,国家要对其进行专项保护,统一进行存储,避免遗失。

渠县文化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至90年代末,以抢救口头文化遗产为主,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共收集民间歌谣1000余首,民间故事500余个,民间谚语5000余条,民间舞蹈100余个,民间美术50余件,民间耍锣曲谱130余个,并出版了《渠县民间歌谣集成》、《渠县民间故事集成》、《渠县民间谚语集成》、《渠县民间耍锣谱资料集》四套文艺集成。从2004年底开始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紧接着依照国家统一要求,更名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按照国家、省、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全县60个乡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挖掘、整理、申报工作。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渠县刘氏竹编工艺”、“渠县三汇彩亭会”被文化部于2008年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渠县呷酒酿造技艺、“渠县耍锣鼓”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渠江号子和卢板鸭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截至今日,已有县级保护名录20项、市级6项、省级4项、部级2项,2人被公布为部级“非遗”传承人,已有11人被公布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渠县三汇彩亭会、渠县刘氏竹编、渠县呷酒酿造技艺、“渠县耍锣鼓”四项名录被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真正的属于民间的艺术,是无价之宝。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其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民众的创新意识会给地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进行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可以反过来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杰.论群众文化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契合[J].大众文艺,2012(7):225-225.

[2]何晓薇.辽宁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研究[J].满族研究,2013(3):79-82.

[3]杨展.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思路――以合肥市为例[J].祖国:教育版,2013(6):27-28.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7

一、基本概况

*****位于四川盆周山区西缘,雅安地区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与汶川县连界,东北与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毗邻。南与雨城区,西南与天全,西北与宝兴相连。地跨东经102°52'至103°11',北纬30°01'至30°49'。属中纬度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温度为15.2℃。县境南北长86.6公里,东西宽:北部为24.4公里、中部为19.42公里、南部为17.2公里,幅员面积1364.42平方公里。县城距雅安31公里,距成都156公里,是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度地带。县城周围15公里半径内分布着4大峡谷,自古就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全县人口总数为12万。汉族为主,有藏、回、彝、满、蒙古、纳西等少数民族.

县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端最高的大雪峰海拔5364米,南端最低的熊河坝海拔621米,南北两极相差4743米。*****地处邛崃山脉中南段支脉地带,境内有高山、中山、低山、河谷台地。高山区分布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马桑坪、鸡心山、火烧银以北,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1%;中山区分布在高山区以南,六台山、雷光山、断口山一线以北地区和横山岗南延至飞仙峡一带,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3%;低山河谷区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宝兴河两侧,多阶地、平坝,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境内河溪纵横密布,以***河、宝兴河为主的河溪556条,其中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下的549条。按地形及北南山势走向分别汇集为黑水河、黄水河、铜厂河、小河子、白石河、太平河、清源河等支流,再汇成芦山河干流,向南流入青衣江。

****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近年来,***县委、政府在审视县情的基础上,确立了“11333”战略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方略,建好一个走廊,抓好一个创建,壮大三根支柱,培育三大产业,打造三大景区。即建好以省道210线飞仙、**阳、向阳、苗溪为主体的工业集中区走廊;抓好“和谐新村、和谐社区”创建;发展壮大水电、高载能、普通加工三大工业支柱;培育以天润雪鹅、长毛兔为主的养殖业,以魔芋、茶叶、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以竹子、林木为主的林竹业;打造以大川河为重点的生态度假景区,以龙门洞、天门洞和围塔漏斗为主体的地质奇观景区,以县城为中心的汉代文化景区。抓好招商引资这个根本,抓强干部队伍这个关键,努力建设政治清明、经济开放、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新***”,发展思路愈加完善,发展目标愈加明确,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新世纪的***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小康目标昂扬奋进。

2007年完成GDp11.3亿元,增长15.3%,增速居全市第三;实现工业增加值4.17亿元,同比增长38.5%,增幅居全市第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6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居全市第一;国税收入4981万元,同比增长92.9%,增幅居全市第一;地税收入2259万元,同比增长38.0%,增幅居全市第四;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503万元,同比增长41.5%,增速居全市第三;外贸出口140万美元,增幅居全市第一;外资到位85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12.5%,居全市第二。特别是“无中生有”抓纺织,引进纺织企业6家,形成了10万绽纺织和200台包覆纱的生产能力。2007年获市委、市政府县级目标综合考核第三名。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可开发量57万千瓦,已开发10万千瓦;森林面积57万亩,活立木储量4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2万亩,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有大、小熊猫,金丝猴.羚羊。苏门羚、贝母鸡、水獭,布氏哲罗鲑以及兰花等珍稀观赏动植物。矿产资源尤以与“印度红”齐名的“中国红”系列红花岗石闻名于世,加之黑色、绿色花岗石和汉白王大理石矿储量达10亿立方米以上,铝土矿储量800o多万吨,富矿占三分之一;煤炭储量7300万吨

二、普查工作总结

(一)组织和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2005年启动,次年开始了普查和申报工作,县委政府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有效的实施方案:

*****挖掘利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领导小组

(领导随职务变动而调整)

组长:****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

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

县委常委办主任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文化旅游局局长

县发展计划经济局局长

县建设局局长

县教育局局长

县民宗局局长

县广电局局长

团县委书记

县妇联主席

镇党委书记

镇党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文化旅游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任副主任。

责任分工

1、成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从属于****保护和挖掘利用民俗民间文化遗产领导小组领导,由下列同志负责。

主任: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文化旅游局局长

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

县文化旅游局群文股股长(兼办公室主任)

2、工作职责:主要开展非物质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重点是对传统民间艺术中的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民俗中的传统礼仪、节日、庆典、游艺,传统工艺与技艺中的花灯道具和乐器、庆坛道具和面具,口述文学等进行挖掘、保护、恢复和弘扬。

3、下设工作小组

(1)资料小组

牵头人:

成员:

职责:主要负责全县各类民俗民间文化、红军故事(文字、影像等)资料搜集整理。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化旅游局具体负责该工作的指导、辅导和协调;将打造民俗民间文化作为我县的旅游项目;积极立项,申报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目前,我县已经成功申报的项目,有八月彩楼会、花灯、庆坛)

(2)民间艺术小组

牵头人:

成员:

职责:负责花灯、庆坛及民间歌谣和音乐的搜集整理,再现创新等工作,在独特和创新上下功夫,有效利用资源,使其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花灯请***先生任教,庆坛请任***先生任教,创作请****担当和任教。由政府将现有的民间艺人命名为***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授荣誉称号等方式,保护老艺人,消除他们思想顾虑,鼓励他们收徒授艺,培养人才,让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

(3)民俗小组

牵头人:8

成员:8

职责:在十月大假之前恢复八月彩楼会、8花灯、庆坛。营造出***民俗民间文化的氛围,使其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文化基础。负责“八月彩楼会”、“七里夺标”的恢复工作和其它民俗文化的挖掘工作。

(4)传统工艺与技艺小组

牵头人:

成员:

职责:花灯、庆坛服饰道具和乐器(还筒筒)以及其它传统工艺与技艺的挖掘和开发利用。

(5)口述文学小组

牵头人:

成员:

职责:负责对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口传戏剧戏曲唱词进行挖掘整理。

(二)基本做法和成果:

根据制定的方案和落实的任务和责任,针对性地开展了如下工作:

1、保护传承人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将我县现存的花灯、庆坛等民间艺人进行了保护,纳入了中心工作小组,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平台让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目前八月彩楼会保护户名录中的,芦山庆坛、花灯传承人全部得以保护。

2、培养传承骨干

我县9个乡镇均有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的人员历来就承担着基层文化工作的重任,我局于2006年在县委党校对近30位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使之成为有战斗力的民俗文化管理人才。

发挥艺人和文化专业人才的作用,采取各种形式培养民俗文化人才,全县有村级文艺队63支,演员约1500人,骨干约200人,在培养这些骨干时,文化局利用各种下乡工作之机,邀请老艺人、传承人对其进行辅导,同时也展开了普查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利用演出、会节等机会打造和建设传承队伍,在演出前抽调各乡镇骨干演出队,进行排练,接受专业人员和老艺人的培训,特别是我县连续三年举办了“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着实打造和培养了一批民俗文化人才,各类人才达500余人。

3、建立体系

以“****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为基础,建立了以老艺人、专业人员为第一级,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人员为第二级,村文艺队骨干为第三级的传、帮、带、教、管的人才管理培训体系,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完善中。

通过以上的工作和其它形式的调查,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县“八月彩楼会(包括*花灯、*庆坛)”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单项花灯、庆坛、彩楼会成为市级保护名录,除此三项外,“七里夺标”成为县级保护名录,以及了解了一大批资源目前待整理申报。普查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庆坛坛词:由历代坛师口传而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极少搜集文字,经近年的调查摸底,现在**只有清仁乡几位坛师能口授,所幸的是其中一位坛师记录下了这宝贵的遗产(4-5本手写本)目前,坛师们已是高龄,亟待保护。

传统**花灯词:我县尚未搜集整理,据花灯传人介绍有一百多个花灯剧,现在也只有少数几位传人能记下些,亟待搜集整理。

****山歌歌词:山歌在***流传很广,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搜集整理过,但由于没有深入整理挖掘,至今也没有得到完整的保护,流散与***各个区域,很有价值挖掘利用。

***歇后语:**歇后语,当地人称“言子”,是千百年劳动人民,在生活语言交流中形成的,特点是简单、形象、生动和幽默。现在除个别爱好者搜集了一些,也需要系统搜集整理。

2、民间音乐

**花灯音乐: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花灯音乐就被专家们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所有花灯音乐曲牌都被记录下来,现在已存于国家和省相关研究所,但我们对其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

山歌曲调:与花灯音乐一样,已经搜集齐全。

劳动号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搜集整理过,留下了一些资料,但很不全面,现在不知还有没有传人,亟待搜集保护。

丧、嫁歌:状况与上相同。

民间小调:状况与上相同。

道场锣鼓:出现在婚丧嫁娶的场面,至今没有挖掘整理。

3、民间舞蹈

***花灯舞蹈: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搜集整理,现在已存于国家和省相关研究所,通过***花灯舞蹈动作改编的花灯双人舞、集体舞蹈曾多次获省、市大奖。

****庆坛舞蹈:目前没有系统记载,因此亟待搜集。

4、戏曲

****花灯

是四川省三大花灯之一。它是起于北宋,兴于清代至今仍流传民间的一种歌舞小戏。目前已经列入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民间手工技艺

***根雕制作技艺,棕榈叶编织工艺,香包制作工艺等,亟待搜集整理。

6、民间信仰

***庆坛:***庆坛源于上古傩仪,形成于汉代,兴于唐宋,后流于民间流传至解放前。目前已列入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7、民俗

****八月彩楼会:八月彩楼会是****县节庆与祭祀相结合的一种盛大的民俗活动。目前已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8、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七里夺标:“七里夺标”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民间民俗活动,它体现了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祈祷丰稔的愿望,也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游艺和体育、信仰和崇拜,以及道教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当地古青衣文化为基础的独特民俗,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待继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生产商贸习俗:待普查。

11、消费习俗:待普查。

12、人生礼俗:待普查。

13、岁时节令:待普查。

14、民间知识,待普查。

目前除八月楼会、**花灯、***庆坛、***七里夺标四个项目资料基本齐全外,其它项目还有待积累和搜集,有的还待普查。

(三)保护规划:

1、建立有专家指导的,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领导小组。

2、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以现有的老艺人为师,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在今后两年内实现新一代传承人接班。

3、建立原生态保护与不断发展创新,协调发展的持续保护机制。成立“***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实行重点保护。以“****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为基础,加强人力、物力的投入,不断创新发展,持续保护。

4、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以及其历史沿革,存在的价值状况,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5、摸清情况,加强申报工作力度,对成功的项目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文化旅游局专业人员要参与基础理论研究,并把这些研究成果编纂成文。

6、设立以民间艺人为主的教学班子,并设立中小学宣传组。

7、申报成功的项目要努力争取保护资金到位,逐步加以恢复和保护,要对传承人实施重点保护,大项目要实行招商引资,如:发展八月彩楼会文化产业。

8、2007年,建立“***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传承人实行重点保护。

9、2008年,结合一年一度的“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和八月十五的八月彩楼会节,以及其它节日,搞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展示,促进其发展。

10、2009年“****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健全机制,成立民间庆坛、花灯剧团,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全力适应演出市场。“花灯、夺标大鼓、庆坛”进入市场。

11、2010年,将初步研究成果和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建立数据库。

12、2011年,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编纂成文并推向市场。

三、存在问题与保护工作思路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四川省***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就是为了更有效保护芦山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成立的,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规定不能是行政主管部门,我县传承中心是全市乃至全省最先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名录的单位,但在保护工作中缺乏基本的工作经费,有规划,有方案而无法实施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亟待解决问题。

2、人力、物力大量缺乏。

3、在现有的条件下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够,大部分传承人都年逾古稀,接班人稀少,已有死亡。

4、普查、搜集、整理经费没有。

5、如何解决,保护和发掘利用的矛盾冲突。

今后保护工作思路

1、要加紧普查,做好失传或濒临失传种类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对于那些极具价值,濒临失传的各类遗产应该尽可能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对其进行挖掘和保护,积极落实抢救措施,从经济扶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给予保护和发展,让其焕发出新的光彩。

2、要把保护传承人放在首位,才能使现有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得以健康发展。在我县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情况下,更应该合理利用遗产资源,保护与发展并重,让开发利用的组织形式由集约型回归群众性,让更多的传承人和团体出现在民间,从而走向市场,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重新走向民间。

3、艺术门类的遗产要保护就必须创新,不然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要以创新的精神来发展。民间艺术的发展需要用创新精神来增强自身的活力。****花灯之所以现在还有生命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历代传承人的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所至,传承人随着时代的进程吸收新鲜有用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作品,从而使作品永远出新、永远具有活力,当然,我们政府主管部门也要为他们从事创造性劳动,提供各种便利,并建立各项奖励机制来鼓励、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8

“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对现代农事仍具有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是中华先民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在长期农耕实践中发现总结出的气象历法。其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千百年来,中国以农业立国,节气与农业最直观的联系就是各种农谚。根据节气规律总结的农事谚语,让普通百姓能更好地依据太阳的脚步进行农事,不误农时。除了耕种生产,更有诸多符合节气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指南所汇成的养生之道,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民俗习惯,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无数文人墨客也有许多关于节气的诗词歌赋。节气对生产生活的这些影响,都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用“二十四节气”指导着农业生产,一些关于时节的饮食和民俗习惯也延续至今,这一古时的智慧结晶仍跨越时空影响着现代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人工技术手段开始可以改变自然光温条件,随时创造作物所需的农业环境,各种反季蔬果已经唾手可得,节气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开始减弱。但这些在农业总量中仍然只占少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今天,更广阔的土地之上依然要依赖自然,符合自然规律也是永恒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同时,配合节气变化开展相应的休闲农业,让人们切身体会“谷雨采新茶、小暑尝新米、立秋吃西瓜”的乐趣,更有助于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现代人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对发展农业相关第三产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深刻领悟祖辈留下的农耕智慧,有益于现代人增强对农业文化的认同感,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新时期,提醒更多人不忘农村、建设农村。

“二十四节气”获世界认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维系着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持续感,也是确保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力的重要资源。“二十四节气”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它除了继续对现代“三农”事业发挥着积极影响,申遗成功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意义非凡,有助于激发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党的十以来,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让中国继续领跑世界非遗名录,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可以骄傲地昂头拒绝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继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洋节不断入侵炒作之下,“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提醒着我们要坚持清明扫墓、冬至吃饺子这些自己的传统。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追梦之路上,少不了各种文化瑰宝的点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国文化不断强大并得到世界认可的一个标志,为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经济逐渐富足,已经有足够的“面包”填饱肚子,新时期下更需要“鲜花”填满我们的精神家园,“二十四节气”等非遗项目就是这些宝贵的“鲜花”。“二十四节气”还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体现,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起点

2006年,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后来的申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在联合国的申遗之路上,有关部门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如今,这些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民族智慧得到世界的认可。但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挥更多现代功能。

据介绍,作为我国唯一的部级农业专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今后将围绕“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保护,每年定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比如组织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开设讲座等。而在12月9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刚过去一个多星期,他们便将计划付诸行动,在北京171中学组织了“传承民俗文化,体验非遗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这也标志着中国农业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唐志强在活动中结合“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为师生们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发展与传播、天象与物候、农时与农事、民俗与节庆、文化与艺术、民谚与农谚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中国农业博物馆还向学校捐赠了《耕耘》等科普书籍,并邀请了21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向学生们展演了“金石传拓”、“面塑”、“剪纸”、“茶艺”、“陶艺”等非遗经典技艺,并让学生通过亲手体验感受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9

现状:在拼搏中崛起

文化地位不断提升

巴中出台了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决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整合文化、广播、影视等机构,成立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市、县区均成立了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力量不断增强;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建立健全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文化体系不断健全

基本建成了以市级文化体系为龙头,以县区文化体系为骨干,以乡镇文化体系为支撑,以村社文化体系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巴中市现有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8个,农家书屋2396个,市级、乡镇、村社等文化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全域覆盖。现在,巴中正加紧实施市图书馆附楼、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新馆、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等项目建设,市文化馆新馆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巴中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现有在职人员近500人。乡镇综合文化站均配有文化专干,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书屋等均设有管理人员,形成了“老、中、青”的人才梯队和“管理+业务”的人才配置,初步建成了以市级为引领,县区为中枢,乡镇为重点支撑,村社为基础的人才队伍。

文化创作异军突起

巴中文艺创作团队根植于巴中大地,充分汲取民间文化养料,发挥诗意才情,取得了丰硕成果,已在全省异军突起,跻身前列。四川清音《开学第一天》、舞蹈《翻山铰子》、小品《》和《巴山背二歌》等多个作品先后荣获全国群星奖、全国农民文艺汇演银奖、四川省群众音乐舞蹈大赛创作金奖、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最高奖、四川省“群星奖”一等奖等奖项。2013年,四川清音《中华医药》、小品《生活的味道》成功入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决赛。四川清音《秋娃娃》参加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第二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决赛获第一名。原生态民歌《巴山背二歌――打一杵来唱支歌》获第十一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赛金奖。

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各级文化场馆均向社会免费开放,“秦巴大讲堂”、“千人广场健身舞”、“千人广场拉丁舞”、“翰墨书缘”、“壁州讲坛”、“周末剧场”、“道德讲堂”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影响逐步扩大。巴中市年均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近300场次,“送图书下乡”5万余册,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进农村、进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开展文化讲座100余场次,办流动图书、书法、美术、文物展览50余场次,免费放映电影2.8万场次,跳坝坝舞、读书看报、唱戏听剧已成茶余饭后之乐。

先后开展了“纪念红军入川70周年、72周年、75周年、80周年”文艺演出、“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六省七市文艺演出、“重走长征路、万人同唱红军歌”文化活动、中央电视台“寻找英雄栏目”赴巴中节目录制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向祖国汇报”――巴中市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汇演、“巴山路”――巴中市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巴山诗韵》综合文艺演出、“中国梦・巴中华章――巴中市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2周年文艺晚会”等大型公益性群众文化影响深远,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部级、省级媒体相继报道。

文化遗产保护有力

文化遗产是巴中最宝贵的文化资源,守住文化资源也就拥有了文化发展的资本。作为文化资源大市,巴中十分重视文化资源保护和遗产保护工作。现已申报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77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70点,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处,文物保护点2993处。近年来,实施米仓古道考古调查,确认了米仓古道的线路走向和重要历史价值,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为米仓道纳入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学术支撑。建成了“非遗”数据库和“巴山民俗博览馆”和“通江银耳博物馆”等,收藏、陈列实物2000多件。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名单2个,省级名录10个,传承人7个。巴中市已出版《巴山情歌》等“非遗”研究专著10套,成立了《巴山背二歌》、《爨坛戏》、《巴山民歌》等4个高度濒危项目传习所。参加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先后获得了“太阳神鸟”铜奖、银奖。

问题:在发展中反思

文化建设作为不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但在一些基层单位未将文化重视的地位转变成文化作为的地位,未将重视文化体系建设的地位转变为抓文化管理、文化惠民、遗产保护的地位,使文化发展仍然面临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定的文化自强和发展文化的自觉意识尚未有效建立。

文化发展不均衡

从总体来看,巴中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文化人才队伍小且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免费开放水平较低。从基础设施空间分布来看,乡镇、村已基本实现全域覆盖,但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更高、惠及人口更多,反而严重滞后,不易发挥市级文化体系的龙头作用,县区级文化体系的骨干作用,如巴州区、通江县、平昌县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亟需新建或改扩建,恩阳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亟需新建,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社区书屋等亟需新建,城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设备亟需补充完善。从人才资源分布来看,大多数文化艺术人才积聚于城市,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学校、艺术培训机构等单位,乡镇、村文化专业人才稀缺。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来看,城市人口较为集中,群众参与热情较高,农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较难,文化惠民难度较大。

展望:在探索中破题

“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较为滞后,但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反而具备很强的后发优势,反而具备让文化适度超前发展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

加强政策支持,支持“老少边穷”地区进行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鼓励“老少边穷”地区实现文化的跨越发展,让其厚重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发展的巨大资本。放开或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吸收社会和民间资本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上挂下派”暨选送市州、县区文化人才到省级和先进地区的文化单位进行学习培训,与省级文化单位和大专院校签订人才对口支援协议,实现人才队伍建设“大手拉小手”。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篇10

一、湛江市“非遗”现状

湛江市地处雷州半岛,自古就有“天南重地、海北名邦”之美誉,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2月,经过各方面不懈努力,东山镇东山圩村的人龙舞者顺利通过广东省评审,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首批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共有501项。6月2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种无形的文化形态,包括民间风俗和仪式、社会知识和实践,还有各种节庆以及宗教实践等。中国于2004年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遗产名录,湛江市东海岛的人龙舞和遂溪县的醒狮项目入选。2010年3月30日,湛江市文化局公示《湛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陈那二、吴爱平被认定为人龙舞项目传承人。2009年1月,雷州市沈塘镇沈塘圩里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沈塘人龙舞成为湛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2009年9月,沈塘人龙舞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湛江市麻章区旧县村的傩舞与湛江市的雷州歌、雷州石狗和吴川飘色一起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2月,旧县村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是此批湛江唯一入选的单位。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于各级政府缺乏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意识和人力物力所限,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状况堪忧,以人龙舞为例,目前人龙舞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对于人龙舞的需求在逐渐缩小,并且向娱乐化转变,传统文化内涵逐渐萎缩。人龙舞属于传统民俗活动中的主要娱乐方式,为传统节日助兴。但是,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商业化加强,传统节日观念减弱,人们审美观念转变,更加倾向于快捷、现代化娱乐方式;人龙舞演出需要巨大的场地、服饰也比较繁琐、演员需要一定培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龙舞的表演活动;人龙舞的演出队伍出现断代现象,一批人龙舞老艺术家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已经不能登台,但是农村青壮年一代外出谋生,对于这种非盈利性,又需要投入巨大精力、时间的公益性活动不是非常热衷,常常出现找不齐演出人员的现象。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人龙舞的保护与发展一直徘徊在举步维艰之中,人龙舞仍然面临着濒危失传的威胁。

二、“非遗”艺术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一)、人龙舞是湛江市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东山镇人龙舞获首批部级“申遗”推荐项目后,湛江市政府与有关部门正努力将此民间艺术瑰宝推向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湛江市和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心指导下,总结近年来巡游、演出和举办文化节的经验,积极策划“中国?广东湛江人龙舞奥运情”意向方案,计划推荐人龙舞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让湛江人龙舞进军奥运的想法早已有之。2001年7月北京申奥关键时刻,东海岛曾组织2008个学生在当地组成北京申奥的图案以示支持,后来这一行动还在北京申奥成功后作为广东的代表,上了当时中央电视台7时档的新闻联播节目。湛江市近年来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和在首都的湛江籍企业家等渠道,积极加强与北京奥组委的沟通交流,北京奥组委对东海岛关心参与奥运的热情和创意回信,表示关注和感谢。据悉,早在1994年4月,湛江人龙舞就曾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深受首都人民和外宾的称赞。2008年,湛江著名雕塑家简向东将木雕与奥运联系起来,其作品《人龙舞腾奥运》(亦称《人龙舞动2008》)入选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同年在首届广东雕塑大展开幕式暨颁奖仪式上,《人龙舞腾奥运》捧回本次大展最高奖项之一的“最佳本土奖”。虽然最后无缘奥运,但是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挑选作为代表中国当代美术精品,日前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等国家和城市参加“中国美术世界行――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法国外交部亚洲大使瓦拉德、中国美协副主席吴长江等参加作品展开幕式,展览受到广大法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引起中法媒体的极大关注。在人们进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第99天的5月1日上午,由广东省旅游局和湛江人民政府共同主力的,2008中国湛江东海岛人龙沙滩旅游文化节,在湛江市东海岛旅游度假区中国第一长滩隆重开幕。规模宏大的千人人龙舞表演,万人汇集观看,成为南粤大地喜迎奥运的又一盛事。同台上演的“大海欢歌”文艺演出,更是锦上添花,唱响彩色湛江和谐曲,表达了湛江人民支持北京奥运的坚定信念。

世界博览会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驿站。广东省文化厅高度重视,特组成专家考察组,深入到粤东和粤西数个文化底蕴厚重的地级市挑选参加上海世博会的节目。2010年3月,气势磅礴、乡土气息浓郁的东海人龙舞表演征服了省考察组,与富有湛江特色的民间艺术廉江市良垌镇的舞鹰雄及湛江市粤剧团的《风雪山神庙》3个特色节目,赢得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庆典的入场券。2010年7月28日,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开幕,东海岛的人龙舞和潮州的布马舞、梅州的船灯、揭阳普宁的英歌舞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邀巡游表演。东海岛人龙舞艺术团不仅在开幕式当天获得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且在随后两天半的巡回演出中获得中外游客的一致称赞。艺术团其中一名年轻队员说道:“很多人没看过我们湛江的人龙舞,他们看到眼睛都直了,只要一停下来,全部人围上来和我们拍照。”

(二)、人龙舞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名片,扬名海内外

2011年2月,东海人龙舞表演团队受邀赴福建厦门参加海峡两岸民俗踩街暨厦门第七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展演活动。正月十四踩街巡游和广场演出活动中,人龙舞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沿街观看市民的热烈掌声和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国日报》、《网易》、《海峡导报》、《新民网》等竞相报道。

2011年2月,雷州沈塘人龙舞表演团队受邀参加第五届珠海民间艺术大巡游。届时,中山、江门、香港、澳门及珠海本地的23个原汁原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台出场。在两个小时的大巡游活动中,首次参加珠海民间艺术大巡游的雷州沈塘人龙舞吸引了20多万游客和珠海市民客沿途追捧观看,大巡游的一大亮点,引来新华社、中国人民广播电台、搜狐、新浪、《南方日报》、广东新闻联播等众多媒体的关注。

2011年2月18日,东海岛人龙舞艺术团受邀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狮运动协会主办、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佛山第九届粤桂港澳台狮王争霸赛暨中国民间特色龙表演赛。在开幕式表演赛上,东海岛人龙舞精彩演出,取得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等领导高度评价,并荣获表演优秀奖。

2012年2月,东海人龙舞艺术团应新加坡人民协会的邀请,赴狮城参加新加坡妆艺大游行。妆艺大游行是新加坡一年一度农历新年期间的户外大型欢庆活动,自1973年首次举办以来,每年都吸引数百万人观赏。湛江“人龙舞”是国内应邀参加演出的三支队伍之一。湛江人龙舞的表演独树一帜,各式各样的“龙”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全龙图”,成为全场的焦点,赢得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喝彩声,震撼了新加坡,中央电视台、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纷纷作专题报道。

近年来,湛江东海人龙舞表演团、雷州沈塘人龙舞在企业家热心支持和推介下,参加1997年参加香港回归庆祝活动,2007、2008年回归庆典和2009年的国庆六十周年庆祝活动及2010年回归13周年大巡游,已经成为香港各大型庆典和巡游活动的“家常菜”,非常受香港组织方和市民游客的欢迎。

(三)、湛江人龙舞成为湛江市滨海旅游亮点

自人龙舞成功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湛江市旅游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筑“彩色湛江”大旅游格局和加快建设区域性商旅中心的部署,加快湛江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向海内外游客充分展示湛江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唱响东海岛人龙舞和中国第一长滩旅游品牌,提高湛江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推动湛江旅游加快发展,同时丰富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假日生活。2006年,湛江市政府在国庆黄金周举办首届湛江东海岛人龙旅游文化节,由418人组成的“九龙共舞”精彩场景,冲击基尼斯纪录,多家珠三角旅行团闻讯纷纷竞相包场。先后有6批珠三角旅行团、1000多名游客到东海岛包场观看人龙舞演出,此种热潮在该区近10年来的旅游接洽中从未有过。湛江市30多家旅行社均接团参观首届人龙旅游文化期间的人龙舞表演,将人龙舞作为国庆黄金周期间的主要“卖点”推出。受此影响,东海岛龙海天景区16家大小宾馆“十一”长假的客房预定业务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左右。2007年五一黄金周,湛江市旅游部门决心擦亮唱响人龙舞这块文化瑰宝,培植系列人龙旅游文化产业,特举办“2007中国湛江东海岛人龙?沙滩旅游文化节”。本次特组织188人合成5条龙表演主题为“东海人龙贯长虹”的人龙舞,主要有“双龙出海”、“五龙戏珠”和“盘龙高塔”等新套路,场面壮观。76米长由188人组成的最长人龙舞在龙海天沙滩首次亮相,在公证人员监证下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万多游客亲历了这精彩一幕。证书这样写道:最长人龙(长:76米)。12月10日,代表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和北京星朗文化有限公司的编导艾小姐到东海岛经济开发区试验区东山镇东山圩村采景,因为该村的人龙舞已作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百集奇人系列专题片开镜的重头戏。据了解,《基尼斯百集奇人系列专题片》是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和北京星朗文化有限公司道首度合作的一部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旨在弘扬“中华一绝”的灿烂文化,如今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间艺术的“湛江(东海岛)人龙舞”是该系列专题片开镜的重点对象。2008年,由广东省旅游局和湛江市政府主办的为期3天的中国湛江东海岛人龙沙滩旅游文化节,受到广泛关注。5万多名市民和外地游客涌入东海岛共享这次文化盛会,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等60多家媒体大量播发这次活动的重头戏――千人人龙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新闻。2010年3月湛江市“东海第三届人龙舞文化节”吸引广大市民、游客观看。文化节的主要项目“人龙舞”更吸引大众的眼球,深受人们喜爱,博得村民阵阵掌声,向全国各地游客展示南方小渔岛的特殊民俗风情,切身体会渔民百姓是如何度过自己的传统节日。

(四)、民间艺术传承人走进高校课堂,探索出地方民间艺术“苏醒”、传承的新路径。

我院将地方民间艺术注入艺术实践,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课堂、走进排练厅,躬亲示范,原创、改编作品,提升高师音乐生专业水平。2013年9月,舞蹈系率先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湛江傩舞引进课堂,并以此为基础编创舞蹈《傩风》参加多项舞蹈大赛获奖。2014年4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舞蹈世界》第四期“舞蹈全民星”节目播出,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

2014年3月,我院正式成立“部级非遗雷州姑娘歌的传承训练示范基地”,挂靠声乐系,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传承与发展策略:首先,聘请传承人付海燕、陈家悦两位艺人亲临课堂为学生做示范指导,为雷州籍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雷州姑娘歌的基本唱腔与表演程式创造条件。第二、对雷州姑娘歌进行口述史整理。从学术角度对姑娘歌进行记录、打谱、整理,并结合当今审美艺术,融入现代元素,丰富其艺术表演形式与内容,使这种口传心授的民间艺术提升理论性、系统性,成为有谱可唱的现代音乐艺术,从而拓宽雷州姑娘歌的传播渠道,扩大雷州音乐的受众群体。2014年6月15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14年广东高校“唱响中国梦、百歌颂中华”歌咏总决赛在星海音乐学院举行。这项比赛竞争非常激烈,属于广东省高端比赛。共有全省高校93支合唱团、196位歌手(组合)节目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淘汰,共有32支合唱团、47位歌手(组合)近2000名师生晋级,分4场进行合唱专场和歌手(组合)专场的现场决赛。我院选送的姑娘歌组合《传承姑娘歌》荣获一等奖,这是对学院艺术创新的充分肯定,赢得良好的学术声誉。

三、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