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科学小知识十篇生物科学小知识十篇

生物科学小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9:39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学科学,衔接,学习方法,教学

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物理是入门课程阶段,两者存在着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因此,中小学衔接教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做好这个衔接呢?我想并不是指教师简单地将小学的相关知识再拿到初中课堂上复习一遍,而是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需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计划和准备,有目的、分步骤地进行。在此以初中为主体对科学衔接教学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物理学科从初二年级开设,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接触一些物理现象,但是一般不介绍严格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周密的实验、复杂的计算等等。当物理学科正式开设后,严格概念的界定、定理定律的证明与推导、周密的实验操作、复杂的计算就逐步引入。初二学生在接触物理学习之前,就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他们有自己对物理学的憧憬,诸如神秘感、探索的欲望,来自高年级学生的影响,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初中物理做好了知识和情感上的铺垫。如果能把初中物理教学与小学科学课教学有机的衔接起来,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教育系统,就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减少学生进入中学后的物理学习的不适应,使学生在小学养成的科学素养、探究兴趣顺利地转化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能从流畅的过渡中更为轻松地学到物理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物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衔接

初中物理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在基本理念上明显地表现出一致性,其核心理念包括: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初中物理课程侧重于对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把它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并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突破了以往以系统地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已经成为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研究科学课与物理课课程标准,明确小学3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的科学课学习之后,应该或可能达到的程度,对指导初二年级物理教学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课本知识的衔接

科学课的科学知识分为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方面。其中物质世界与初中物理联系紧密。小学科学课的物质世界部分从内容上来说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学生升入初中后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小学科学课程密切相关。但由于多数情况下初中和小学是分开办学,教师又缺乏沟通的平台,导致物理课的教学与科学课相互脱节。中学物理教学和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应研究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在内容和科学思想上有哪些衔接点,思考如何利用学生在科学课中已形成的初步概念,通过同化与顺应,建立科学的物理知识体系。

三、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小学科学学习主要以探究为核心,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但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或许是小学教师在探究教学时过于包办探究思路,只“扶”不“放”,学生缺乏独立探究简单问题的能力。多数学生还不具备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一般探究性问题时不知所措,思维受阻。初中物理则力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把小学科学中培养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顺利过渡到初中物理要求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

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衔接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2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教学自然科学课外培训

作为博物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博物馆,以丰富的史料、实物、图片,通过分门别类的方法,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动植物、矿物以及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与众不同的生命存在方式。自然科学博物馆以形象、直观、立体等鲜明表现手段从整体到个体等方面来展示我们人类的科学成就。作为自然科学最好的教育场所之一,自然博物馆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宣传教育场所,让他们充分地领略到自然科学的历史、现在以及未来变化脉络与轨迹,是中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一部百科大全。可以说,教育在博物馆中的职能占有不可动摇的位置。

一、自然博物馆对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起着实物博物馆的作用

博物馆是对学生的课堂教育起着一个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让课本上的知识更加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中小学生可以进一步地了解书本知识并得到切身的体验。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可以让他们主体性得以激发。中小学生在博物馆看到多种以往在书本与电视上能见到的实物并聆听专家的讲解,甚至于还能够有机会亲手去触摸这些实物,去细查实物的动向并探寻一些自己所感兴趣的自然界的秘密。博物馆的这种做法让中小学生养成细致观察、手脑并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中小学生在实物所创造的教育情境中有着切实的体验与感受。博物馆所拥有的动植物标本实物以及各种罕见的图片与影视图像,这些都能够将各种自然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中小学生。对于中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构成以及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的效率都有裨益。自然科学包罗万象,门类复杂,中小学生要想通过书本来了解并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而我们利用博物馆的丰富实物,让中小学生仔细观察并聆听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中小学生也能够有效的接收来自博物馆的知识。

同时,我们可以让中小学生接触实物,对其的理解以及记忆要比书本上来的直接的多,效果也要好许多。博物馆应当本着以人为本,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充分有效的发挥,让自然科学的教育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还原、再现,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博物馆的实物展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中小学生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充满了好奇之心,而我们的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工作是异常重视,并尽己所能来帮助子女。现在学校的课程是互不干涉,各自教授各自的内容,这样就造成了事物的内在联系被人为的割裂,中小学生即便吸取了其中的知识但也会因为知识面的宽度不够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博物馆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让各学科的知识整体的表现在中小学生面前,并且形成中小学生有自己切实的体验与感受。

博物馆还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与学校配合举办“生态夏令营”、“兴趣冬令营”、“博物馆活动夜”等,通过游览、旅行、采集标本、参观历史遗迹和革命纪念地,访问英雄典范、看电影、讲故事、知识竞赛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同时,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配合展示播放各种具有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影片、录像带及幻灯片,增强课堂辅助教学的功能。

三、博物馆开展课外特色培训

自然博物馆如同一本包罗万象、真实、立体的课本,从宇宙天文到地理环境,从生物种群到人文世界等许多其他领域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解释大自然的生息演化规律,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引起人们对人类命运的关心,从而将重视生态保护落实到行动中去。特别是博物馆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千百万年地球演化的证据,还包括了演化的结果――地球上的奇特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博物馆在自然知识的传播和教育方法方面,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直观、丰富,相对课本的枯燥讲解十分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通过分析中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一般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对语言艺术有一定的追求,他们渴望得到表现的机会,并得到人们的认同。自然史博物馆可以下学校结合,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的课外特色培训。这样的培训形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位生热爱关心大自然的意识,以学习自然科学为出发点将学习热情引向更广阔的领域,并且以此为契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树立服务社会和对他人尊重的品质。另外,用博物馆的各种实物是科学知识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满足儿童对认识事物的规律。

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应结合实物展品,向学生讲解自然科学知识、一个合格讲解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内容。邀请丰富经验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气声发音、语言表达技巧和其他内容。由于自然科学知识过于庞杂,教师可以精选一两个方面进行学习。例如,选择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主题,系统讲解地球、生命、生态的演化规律。当培训教学内容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实地讲解,以便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有个全面的检验。

小讲解员们经过严格的培训后,勇敢地在展厅面对前来参观的观众富有感情地讲解,灵活地配合实物标本加以分析,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兴趣进行补充和修改。观众随时提出问题,小讲解员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发挥机动灵活地予以解答,观众、老师、家长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使他们渐渐找到自信和感觉。

总之,新时代的自然博物馆管理要与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娱乐游戏中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这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首要任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设计开发出大量的体验式的互动型的寓教于乐的大型科普展品,进行真正有效、超强感染力的科学教育,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程度,也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兰香,赵耀.关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南方文物,2007,(1).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3

关键词:衔接;小学和初中;生物教学

近三年,我同时担任学校的小学与初中七年级的科学教学,在这些年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对科学学科学习兴趣大大降低,特别是生物教学的学习尤为明显。学习效果和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在小学时是班级中科学学习的佼佼者,也对初中的科学学习不能很好地适应。针对这些情况,我进行了思考与总结,发现问题的根本在小学科学生物教学与初中科学生物教学的衔接过渡没能做好。原来,小学生物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学习方法,都对初中生物学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对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从而热爱上初中的生命科学,就要解决小学与初中的生物教学在知识、兴趣、教法和学法等上的衔接问题。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对教材进行分析,做好中小学生物教学的衔接

小学生物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初中生物教学是小学生物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所以要注意做好中小学生物教学的衔接,为初中生物教学做好铺垫工作。

平时,经常听到初中科学老师对小学科学老师抱怨,说所教给学生的知识在小学阶段都有学过,但是并没能很好地为初中生物教学有帮助。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再与自己平时教学中实际情形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出在中小学生物教学内容的衔接没有做好。例如,种子的生物教学中,小学阶段的重点是观察种子的外形,初步探究和观察种子的萌发。在中学阶段则侧重于学习种子的内部结构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个体发育的教学中,小学着重于动植物外形结构的学习上,而中学阶段则会深入学习动植物生殖等知识。在人的生命活动的学习中,小学阶段只是初步认识人的具体活动与身体相应部位的关系,粗略地了解了人体的几大系统,而初中阶段会深入学习认识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这些都说明了中小学生物教学是循序渐进的,是递进式安排的,也是符合中小学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所以建议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对所教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知识点,为初中的教学进行服务;针对小学生物教学内容,初中老师应该对所教的内容做好选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例如,在小学三年级学习凤仙花种子的发芽中,对各种种子外形特征就进行过观察;在五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对种子的萌发也尝试进行简单的探究方案的讨论与设计。这些学习中内容到初中七年级下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时还会涉及,那么这时就将初中的知识点有意识地渗透到小学教学中去,这样一来也能很好地为初中教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在教学初中七年级下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时就将重点放在探究种子内部结构与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内在联系上。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中小学生物教学的目标要求也是不同的,小学生物教学注重从感官观察、感受等情感上来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而初中更注重学生生物素养的养成,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会更广、更深。这就要求对中小学生物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合理地衔接好,只有这样,初中生的生物素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才能很好地得到提高。

中小学生物教材在形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会让人对中小学生物学习产生偏见,认为小学阶段的生物教学没有学好,对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不会有影响。其实,初中生物教学与小学生物教学之间还是有很多联系的。有很多小学生物教学知识都可以用在初中教学活动的情景创设中,为初中生物教学起到对旧知识的回忆和对新知识的过渡作用。例如,四年级下册所学的动物的繁殖活动,就可以作为七年级下册动物的生长时期教学的情境创设部分。小学六年级中的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也可以用来作为初中七年级中的物种多样性的情景部分的设计。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像放电影似的想起以前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另外,在有些初中生物练习中,也有涉及到小学教材中的知识,所以合理地利用好小学教材,对初中的生物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二、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做好中小学生物教学的衔接

学生在小学进入初中时,就面临着许多客观的变化。有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学生生理上的变化、学校环境的变化、课程内容上的变化、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变化、学校管理方式上的变化等。

由于这些突然的变化,往往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的不适应,结果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出现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些变化、知识上又难以掌握、生活上也难以适应的“三难”局面,特别是有一些在小学是学习的佼佼者,由于不适应初中的教育教学方式而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甚至有的因此滑落为学困生,对他们的学习信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可以说每年都有这样的学生。例如,陈群乐(化名)同学,现就读于七年级,他原先在我们学校就读小学时,科学这门学科是非常优秀的,特别是在小学科学生物学习中,他经常会对一些生物现象进行探究,提出独到的见解,这与同龄的同学们比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在进入初中后,由于没能很好地适应初中的这些客观的“突变”,特别是生物教学内容与教师教学方式,结果成绩是一落千丈,现在都成了老师担忧的学困生了。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如前两年升入初中的陆海东同学,现就读九年级,也因中小学生物教学方式的差异,师生交流不如小学多,导致他表现机会减少,感情逐渐被压抑,加上父母长期居住国外,亲情也没有及时得到沟通,进入青春期后,由此变得寡言寡语,不爱交往,学习热情激发不出来。而最终初中的生物成绩远不如以前。因此,作为初中的生物教师,特别是七年级的生物教师,在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提前对每个学生的小学生物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顺利地做好教学上的过渡与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发现学习吃力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关心。在小学升入初中的阶段,学生因客观的“突变”,生物学习吃力跟不上时,大多数的学生此时是焦虑,缺乏自信的,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稳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2)了解清楚具体的原因,对症下药。初中生物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帮助学生找到生物学习不理想的原因,如,是学生学习方法上出现了问题还是教师教学方法与之不适应等,最后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学生生物学习中的问题。(3)做好坚持工作,逐步提高对学生生物学习的要求。有很多时候,学习吃力的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稍有进步,我们在心理上就松懈了,对他们的生物学习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求,结果学生跟不上我们的要求,出来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教师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逐步提高生物学习要求。(4)重视师生感情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教师扮演好学习的合作者。课后也多找机会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对我们所教的生物产生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生物课程被误认为是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学科。其实不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一般都是在直观观察活动中获得。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他们的观察探究活动都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和总结能力都不强。对于一些生物概念性的知识也是记忆思维较多,在学习上以被动接受的居多。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就以理解和自主探索为主了,归纳与梳理知识的能力也明显加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充分认识中小学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及时地做好中小学生物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相适应,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进行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下册蚕的生命周期这一课时,我们需要安排学生对蚕的一生经过的各个阶段进行观察活动,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来学习蚕的生命周期。进入初中七年级下册学习动物的生长周期时,就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相应地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

教师也可以针对刚升入初一学生的具体实际,教师有意识的先放慢教学的进度,以后再慢慢加快;也可以用一些模拟实验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概念;也可以在小学六年级的生物教学中将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缓缓地渗透,以便做好中小学学生认知特征与中小学生物教学相适应的顺利过渡。

三、对教师的情况进行分析,做好中小学生物教学的衔接

在参加每次县里举办的学科培训会上,总是听到有很多非科学专业的老师在底下交流,关于中小学科学怎样教和自身的一些教学上的困惑等问题。从这些交流的内容中,我也和我学校的科学教师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真的是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我校的中小学科学教师有五位,其中只有一位是小学科学专业的教师,另外四位中,有两位还是音体美教师临时来顶课的,这样就造成中小学科学教师并不一定真正了解教材体系的特点;对学生能力了解不够,教学过程和教法不能准确地适应学生的实际;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和心理认知水平,导致教学的起点把握不准,课堂教学的难度过高,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不能正常地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不能很好地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科学教师队伍中的这种非专业情形,对中小学生物学习乃至整个科学学科的学习都是不利的,所以对做好中小学生物教学的衔接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切实解决中小学生物学科教学衔接问题,我认为中小学生物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整理出一套完整的中小学生物教材,以便自己加强学习。吃透中小学的生物教材,使自己对教材体系的特点真正地做到了解。(2)在教学中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是否适应;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发展,从教学方法上搞好中小学生物的衔接。(3)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课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尤其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物教学中大量的生物知识是通过实验手段获得的,从而能使学生通过体验知识,感受知识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好。初中教材中实验很多,有些实验方法与小学联系很密切,对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小学实验基础,做好衔接。(4)在中小学生物衔接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的课前预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今后初中生物教学打下基础。也可以指导学生认真听课和对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科学记忆,从而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做生物作业与及时订正作业的方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作业,教师批改后要及时对错题进行订正,教师也要做好“二次批改”的检查,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为中小学生物学习的顺利衔接做好准备。

总之,做好中小学生物教学衔接,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高效是我们每一个中小学生物老师追求的目标,希望中小学生物教师一起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对于中小学生物教学的衔接,还有很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4

一、从课程设置看衔接

小学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均设置了《科学》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有8个分册;初中在七、八年级设置了《生物》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有4个分册;高中设置《生物》必修和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各3册,本文只涉及必修3个分册。下面表1、表2分别是小学《科学》各分册和高中必修3个分册中与初中《生物》有联系的部分内容比较。

仔细比较上述两表中显示的各教材分册中所涉及的内容可知,在有关生物学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之间有关联的内容很多,并且在初中《生物》中这些内容的阐述比较仔细、深入,涉及面更广,技能要求更全面;而高中《生物》在遗传变异、生态系统、生命活动的调节、科学探究的过程、生物技术等方面与初中《生物》联系紧密,在初中《生物》的基础上,更加加深拓展了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再加上选修的内容,为学生以后接受专业生物学教育做了很好的铺垫。其中,初中《生物》教材的设置起到了很好、很明显的衔接作用。

二、从教材内容看衔接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小学《科学》中的有关生物学的内容,较少涉及生物体的组成结构、生理功能,较多描述外部形态、生活习性,例如“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吃的学问”“养蚕”“我们长大了”等,因此明显侧重于宏观知识方面。

高中《生物》加大了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学习,例如:细胞膜的有关知识、酶的作用和本质、核酸、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基因的有关内容等。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从小学、初中的定性分析的要求向定量分析转化。随着高中学生身体、心智、能力的水平发展,研究学习的内容也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高中《生物》更侧重于微观知识方面。

而初中《生物》在比较详细阐述各典型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宏观知识外,也开始涉及生理功能的实现等一些微观方面的学习,例如: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细胞核的作用等,知识认知开始由宏观向微观发展,初中《生物》教材的这些内容安排起到了“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

三、从教学策略看衔接

生物科学不仅是事实和理论众多,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生物课程中安排有不少科学探究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3个阶段也各有侧重。

小学《科学》侧重于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用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识记。例如:观察小动物、怎样搭配食物、养蚕、种油菜、做酸奶等。学生通过观察,亲眼目睹了一些奇妙的生命现象的产生、发展,而对怀有极高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说,没有比看一看、摸一摸、种一种、养一养等更好的策略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了。

高中《生物》的教育策略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研究,即科学探究,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1]。在高考试题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是“实验设计”,强调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该题型完成的程度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这一策略实施的程度。

在初中《生物》中也安排有不少实验,绝大多数是科学探究的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了解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基础上,要会“提出问题”、要知道如何针对问题“作出假设”,并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已开始对“如何让实验更准确”、设法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提出了初步的要求。

从小学《科学》的观察,到初中《生物》的验证,再到高中《生物》的研究,初中《生物》无疑又处于“承下启上”的衔接阶段。

四、从学习方式看衔接

无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高中《生物》,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有两点是一样的,即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2]学习小学《科学》如此,学习初、高中《生物》也是如此。学生在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探究能力,在获取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为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只需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精心组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即可。在此过程中,初中《生物》中的一些实验,理所当然在小学《科学》和高中《生物》之间起到了“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

五、从本地区教育实际看衔接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学在初中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却又“无足轻重”。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社会对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等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市的“中考”科目中没有生物学,小学毕业会考当然也不考《科学》。所以,初中生物学的“地位”一直不高。

但在七八年前,为了使高中生物学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加强了对初中生物学的要求,我市实行了在初中八年级进行生物学会考,并将会考成绩纳入中考考生的总成绩的方法。从一开始的只统计“优、合格、不合格”,到以满分5分计入中考总成绩,再以满分1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最近几年又不计分数了),近几年来小学毕业会考也将《科学》列入考查范围。

在小学毕业会考、初中中考、高中高考三级考试制度中,初中生物学要为高中生物高考作铺垫。而初中生物学会考的内容当然更注重与高中生物学的接轨,凡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初中生物学的部分(如表2),都成为会考重点。这更实际地体现了初中生物学“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当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全心全意为学习服务。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学在小学和高中相关学科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初中生物学的教育教学,应该对小学《科学》、高中《生物》中的相关内容了然于胸,做好学科知识的“承下启上”的衔接工作,为教育事业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5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6

0.引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工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以及未来的成长有着显著的作用,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收益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因为传统思想的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缺乏思维的引导以及忽视问题意识培养等问题。

1.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针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小学科学教师缺乏问题意识的培养,着眼于灌输小学科学知识,不善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忽视思维引导和问题意识的培养[1]。

1.1单一注重科学知识

因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应付考试式的教学,学生在完成学习之后也只能够了解课本当中所描述的现象,对科学探究、科学经历极度缺乏,只知道结果,缺乏过程的体验。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小学科学教育下,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得到培养,这也成了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挡路石。

1.2忽略问题意识的培养,欠缺思维模式的教育

当前许多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注重,几乎没有针对学生问题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教学中没有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提问时间。小学科学课对于小学学生学习科学基础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但是只顾着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长时间的处于机械、无思考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科学的运用水平、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2.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问题、梯度问题等方式,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5]。教育的开端是问题,创新教育和传统教育最表面的不一样主要是呈现在创新教育并不是教授具体的某个知识点,而是教授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的归宿应当是问题,问题教育所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不应当是传授具体知识,而应该是指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学习方法,从而学会独立解决相似类型的系列问题,从而对学习的全面提升。

2.1强化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根本技能的掌握

问题意识的培养最为重要并且最根本的便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学生在充分掌握相应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培养问题意识,对此,教师的首要工作便是着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培养。因为小学科学是一项具备拓展性、科学性的科目,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督促学生拓展对科学的认识,了解并理解更多的科学现象。与此同时,基础技能的培养也是科学教学当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样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有着显著的辅助效果。小学科学的基本技能包含信息技术、处理技能、逻辑推理、数学计算、计量技能、实验操作能力、分类、观察以及测量等。

例如,在进行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工具”这一课时时,如果学生在课前不做任何准备,对基本知识没有理解,哪怕是教师在课堂当中教育的再自信,内容讲得再生动,学生也很难在40分钟的课堂当中充分理解。例如,扳手的作用,学生只有理解扳手的省力特点的前提下才能够充分理解其能够发挥的作用以及生活中的拓展用。

2.2科学情境的设计,问题教学氛围的营造

小学科学中的很多探究性内容,学生很难在课堂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小学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和现实能够接轨的教学环境和模拟现实可能出现的交流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欲望,将学生加入到情境当中,将教学气氛营造起来。

例如,很多小学生无法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师普遍的教育方式便是将植物的光合作用简单的比喻为植物的呼吸。但是,实际上学生其实并不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教育完全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意义。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验联合问题进行教育,如,在初步讲解基本的植物光合作用知识之后,便可以开始试验,将三盆植物分别放置在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全天无任何阳光照射的地方以及植物有一半能够被阳光照射,另一半不会被照射的地方。然后询问学生“这三盆植物在两个月之后会有什么差异吗?”,此时的学生回答可能会是在阳光照射之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好,那么此时教师便可以继续追问学生“为什么会是这样?”。此时,学生所答出的答案便可能不一致。然后经过两周之后观察三盆植物的差异,通过差异便可以让学生清楚植物的生长是需要阳光的,这也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此同时,因为这一教学需要至少两周的时间,所以教师还需要合理调和整个学期的教学步骤,至少要保障学生在两周之内不会降低对该植物的好奇心。

2.3借助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科学问题培养

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周边的一些实物、实事直接设计问题进行教育。在课堂外,教师需要促使学生积极走向自然,进入开放式课堂。小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知识积累并不是很丰富,这也就使得学生对大自然的各种事情、现象有非常多的疑问。在小学科学课堂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生活当中的各种现象,从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这一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联系生活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呀?他们都有什么特点?”然后学生便会说出许多的动物并提出一些特点。之后,教师便可以给出一些图片,其中包含身边的家禽、鱼类、鸟类等,然后再让学生回答出观看到这些图片之后有些什么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借助周边的事物,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2.4借助典型问题质问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浅薄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提问的观念、方法以及对象,不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及所观察的内容表达出来。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对质问方法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所做所想以及事物、情境的变化而提出有价值、有意义、有方向的问题,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会问、敢问、想问的情况。在教育学生质问方式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借助一些典型的案例创建问题,启示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事物,从而提出相应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必须要保障事物符合学生的“胃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自主思考。

例如,在教育学生观察植物幼苗的生长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在观察植物一天时间之后没有任何的发现,则此时教师便可以告知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不应当是短时间,而是需要连续的长期观察,例如一周。然后,在学生连续观察一周之后,便能够按照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变化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便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再例如,在《磁铁》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借助电磁铁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先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摆放到讲桌上面,然后让学生猜测这些物品当中有哪些物品能够被磁铁吸动,然后让学生上台自己进行实验证明。在实验证明完成之后,便可以问学生“之前这些被影响的物品有哪些特征?”、“还有哪些物品具备这些特征?”、“按照这些特征能够将我们身边的物品分为什么种类?”等问题,通过这一些列的问题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是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在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学生兴趣爱好等来做出相应调整,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互动性。在富有问题意识培养的课堂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营造问题教学氛围;加强问题梯度设计,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金龙.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40-41.

[2]郝冬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及意义[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17):222-222.

[3]李洪涛.激发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谈《寻找雨具的缺点》一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信息教研周刊,2011(9):21-21.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要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自制仪器模型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还有在演示串、并联电路时,我自制了一块大型演示板,将电池盒、开关、电线、电压表、电流表、灯座及灯泡,等科学地排布在其上,把它放在讲台上,醒目大方,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线路连接也一目了然,老师演示起来也得心应手。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世界观。

三、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又如“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等小实验的实施和操作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达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和提高的作用。因此,小制作、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还可教育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实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拓展实验教学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物理知识。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7

1.在知识传授中渗透

脱离物理知识对中学生大讲研究方法,犹如建设空中楼阁,埋头讲物理知识而不注意方法教育,则犹如给学生一堆砖瓦。故物理研究方法教育要以知识传授为载体。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抓住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结合点,在知识的传递中渗透物理研究方法教育。

物理研究方法的教育应该体现在具体科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只有把认知过程充分而合理地展示出来,学生才能看到科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从而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如力是一个很抽象的量,如何测量力呢让学生观察手拉弹簧时,弹簧长度的变化,并回答原因是力作用的直接效果,且弹簧的长度变化是可以直接观察,直接测量的。通过思考,点播,启发,得出可以用弹簧长度的变化来量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隐含一个间接测量原理,把那些不便直接观察,不便直接测量的量转化成可直接观察,可直接量度的量去间接表现。转化也是一种等效,如把熔化过程转化为图像。此外,在总电阻,平均速度等概念的提出及长度的特殊测量等都应用了等效代替法。等效代替法也可以是其他相同效果上的替代。等效代替法的关键是不改变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知识,在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方法。例如: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先让学生思考:你能用什么事例证明给大家看滑动摩擦力是否存在再引导学生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然而教师将大部分同学的看法进行归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积,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这时教师再提出: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实你的“猜想”或是“经验”是正确的呢如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变化了,你如何确定是哪个或哪些因素引起的呢于是“控制变量法”将一显身手。学生在合理地选择了研究方法后下面的学习和探究过程就能顺利进行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应该说前期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选择探究方法是最重要的。像这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契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很多的,如果教师能有效地挖掘教材,不仅能顺利完成物理知识的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对的物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在讲解物理学史中渗透

物理发展学史既是记录成果的历史,也是记录研究方法,学习方法的历史。著名科学家对自己方法论的评价,远比科学成果的评价高得多。科学家在科学发现的创造性劳动中所采用对比,类比,等效等物理研究方法的各种事例,应结合教材内容介绍给学生。我们对科学家的介绍应该突出科学家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在必要时结合重要的物理史料用模拟科学认识过程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模拟科学认识过程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遵循前人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思路来学习,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具体地讲就是善于把学生推到若干年前,让他们从当时的科学背景出发去重温科学家们在什么问题上,什么环节中,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做出了科学发明和发现,从而把这些关键的步骤联系起来。

3.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除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能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外,更应该重视有关实验的一般原理和实验研究方法教育。例如“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下述方法论的教育:一是平衡原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达到热平衡,温度计的液柱不再变化时的示数即是被测液体温度;二是转化原理。把被测液体的温度的高低转化为温度计内液柱的高低,是看不见向看得见的转化;三是放大原理。温度计内径做得很小,以便观察的现象明显,能表现出温度微小的差别;玻璃做成圆弧状相当于凸透镜也起放大作用等。

4.在习题教学中渗透

科学方法教育既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也需要有目的的训练。教师生动精辟的讲述,学生对知识只能达到理解的水平,要达到运用的水平,就非要经过学生本人参与分折,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不可,就像学游泳必须下水一样。训练一定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研究方法,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程度。因此,教师要站在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去创设情景,认真研究题型,分析归类,精选典型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使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在课堂上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后,可在教材内容之外延展,设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或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并进一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8

一、创造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科技意识的基础,就是学生不盲从旧有的理论知识,拥有探索事物原理的想法.如何让学生拥有探究的心理,是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如果要让学生产生探索物理知识的欲望,教师就要把物理事物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物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即物理教师要利用创造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知识.例如,在讲“电场”时,有的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抽象的物理知识:电场的定义是怎样产生的、电流形成的基本条件……然后指出: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结果自然是没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这些学生连抽象的物理知识都没有学明白,又如何会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又如何去思考应该探索哪些物理知识?又如何会有科技意识?如果物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的原理,就要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了解探索物理知识的重点,得到探索物理知识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用玻璃棒摩擦丝绸产生静电现象;用胶棒摩擦皮毛也产生静电现象.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识思考:静电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正负电荷产生位差的缘故.这两种现象产生的是正电差,还是负电差呢?教师的提问,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学生产生探究意识.

二、开展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当学生了解了一个物理现象后,就会产生探索物理现象背后原理的欲望.如何让学生从了解一个物理现象,到发现物理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在具备了科技意识以后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如果学生具备了物理知识基础,就能把知识转化为科技力量,应用科技力量进行再创造.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物理实验.例如,在讲“电场”时,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经了解该次探索物理知识的目的是应用实验了解静电场现象是正电荷移动的现象,还是负电荷移动的现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静电场实验.有一个学习小组设计的物理实验如下:步骤1:用玻璃棒摩擦丝绸;步骤2:用玻璃棒摩擦皮毛;步骤3:用胶棒摩擦丝绸;步骤4:用玻璃棒摩擦皮毛……将摩擦的结果送至正负电荷探头上检验,如果红灯亮了,代表产生的电荷为正电荷;如果绿灯亮了,代表产生的电荷为负电荷;如果探头没有亮,则意味着摩擦没有起电.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排除法”,就是在实验中,其他的因素是不变的,只有一个因素是变量,通过逐渐排除可变量,了解各种因素对物理现象带来的影响.经过排除实验,学生找到了静电电场产生的三个关键:并非摩擦就能起电,只有摩擦的事物能够产生电荷移动现象时,才能起电;不同的物质,电荷的性能不同,如玻璃棒比橡胶棒更易失去电荷;摩擦起电产生的静电现象,既可能是正电荷流失,也可能是负电荷流失.学生探究出的物理原理,是他们开展物理科技再创造的基础.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找到创新平台

传统的物理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做习题,却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展物理活动,带来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把学过的物理知识变为科技力量.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物理实践,让学生具有把物理知识转化为科技力量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进行物理实践.例如,在讲“电场”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生活实践,要求学生学会修理简单的小家电、学会换灯泡.有一个学生发现生活中要用到试电笔,可是试电笔必须要接触到带电的事物才有反应,这一过程可能不安全.于是他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改造试电笔,该试电笔判断的不是物体是否带电,而是周围是否有电磁场.人们应用这种试电笔,即使不触碰带电的事物,也能了解该物体带不带电.这个学生的发明成果获得了当地青少年创新奖项.

四、结语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9

为了使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好生物课,我到我市各类幼儿园调查了生物学知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情况,及我院往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情况。通过调查得出以下几点:

生物学知识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市各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中,生物学知识内容很多,所占篇幅很大,讲述了植物117种、动物77种。语言教材里涉及植物lo多种、动物20多种。在计算、美工、音乐的教材里也有许多动植物内容。此外,科学、健康、社会、语言和艺术的教材中都有不少动植物内容。总之,任何幼儿教材都向幼儿提供丰富的动植物知识,渗透着生物种群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教育。

幼儿园每班都有自然角。自然角随着季节的交替,设置不同植物的枝叶、花、果实和种子,培植着花草,饲养着鱼、虾等小动物。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参与种植、管理花卉和作物,喂养鸽、兔等小动物。这样,在帮助幼儿获取动植物及其与季节、环境关系的感性认识过程中,在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和保护周国环境的思想意识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春游、秋游和参观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团等都是幼儿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活动使得幼儿广泛接触大自然,获取大自然中许多动植物的感性认识,获取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动植物关系的感性认识。指导幼儿活动的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知识。

可见,在幼儿园的整个教育活动中,生物学知识具有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地位。

我院往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欠缺

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包括我院往届毕业生)制作动植物标本、培植花木的能力差。幼儿园在活动中采集的或其它单位赠送的一些实用、有保存价值的动植物,青年教师往往不能将其制作成合格的标本,常常在自然角放置一段时间便丢弃了。各幼儿园所陈列的标本,绝大多数是花钱买的,仅有的几份自制标本也不规范。

青年教师的生物学知识不全面,在教育括动中经常出现知识性错误。教幼儿栽种大蒜的老师,自己不清楚蒜瓣是什么;把核桃说成是种子;把从河边边拾来的蚬当成小的河蚌;把林间飞舞的绣眼等鸟,统统说是麻雀。又例如,教师把“高高的水杉”。一课讲得绘声绘色,站在水杉树下时却不知道这就是水杉;教完一首儿歌,还说不出儿歌中有5对足的动物是什么。

幼儿园里种着许多花草树木,饲养着一些小动物。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许多青年幼儿教师对自己身边的这些动植物约有一半以上叫不出名字;对宝鸡著名的动植物,往往仅知其名,不识其貌;对一些常见的动植物有时也会混淆,如桂花和女贞、梧桐和法国梧桐、鲤鱼和鲫鱼。

有些青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就信口开河、胡乱搪塞,影响不好。我遇到过这样一些情况:秋游时,幼儿问老师农舍旁的金瓜是什么.老师说是一种桔子;幼儿问大树上为什么有许多疙瘩?老师回答那是树的正常生理现象;幼儿看到的马陆,老师说是蜈蚣。调查结果说明,往届毕业生的知识不能联系实际,某些基础知识如分类学知识太少,缺乏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因而在完成幼儿科学教学目标,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然界,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和科学活动兴趣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生物学在一年内要讲完初中植物、动物和高中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只能讲授教材里的内容,不可能过多联系实际,也不能详细讲解动植物分类学和生态学等。其次,以往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实验课和课外活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参与生物科技活动较少,学生的基本技能较差。第三,学前教育生物教材不可能与幼儿园教材吻合。学生毕业后又没有进修生物学的机会。因此,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上述情况。

开展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生物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幼儿教育活动的需要,我借鉴以往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开辟了课外活动。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展,用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措施。

同年级的4个班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是对照班。实验班在自愿的原则下.成立了生物兴趣组小组。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双体日到宝鸡附近的自然保护区、林业科研所、公园等进行珍稀动植物和常见动植物的识别、标本采集、挖掘化石,进行生物资源调查和生卷调查等;用课外活动进行动植物标本制作、动植物解剖、花卉栽培以厦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还随着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进行生物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的竞赛活动。实验班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全体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学院动植物标本室等。要求学生观察认识各种类群(主要是书本中学到和生括中常见的动植物,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种植、记录黄豆等植物的萌发、生长情况以及饲养金鱼等,要求学生能识别校园里各种动植物,井把后一项要求列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定期考核。学期末,实验班(包括生物兴趣小组)学生的小论文、小创造造、小制作等向全院师生展出,并对其中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课外活动成绩显著,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加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约占实验班人数的40%。学生以很高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参加活动,勤动手、勤思考、勇于探索,取得可喜的成果。例如,一个学期学生就制作宝鸡的珍稀植物和常见植物标本260多份、动物标本22件、昆虫标本10盒、小论文28篇。学生的成果展出后,获得学校和上级领导部门的一致好评。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物学成绩和思维能力均获提高,学期末年级统考,实验班的平均分比对照班高8.96分,其中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实验班平均比对照班高3.12分。课外活动中运用的许多科学知识,是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学生还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生物科学小知识篇10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能力激发兴趣科学素质

自2004年以来,我县进行了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有以前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认真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创新活动,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动手参与,激发兴趣

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让学生来验证一些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如"盐水中浮起的鸡蛋"、"纸锅烧水"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物理实验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了《密度》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牙膏皮展开时和卷起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从而更好的理解轮船采用空心法能漂浮在水上的原理。

二、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科学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土电话、弹簧测力计、温度计、密度计、杠杆、飞机机翼等实验仪器或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等,并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的评比。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在家里定时收听收音机、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并定期举办"初中物理报"专刊评比,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及写作能力。

四、举办科普知识小竞赛,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认真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举办一些科普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也可以由老师或学生拿出一些专门的时间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或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我国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提高,关心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