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命科学小知识十篇生命科学小知识十篇

生命科学小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0:34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1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生命教育可行性措施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长期以来,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有关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论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燕国材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活动中,通过活动和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1]。刘铁芳从“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出发,提出“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崭露,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的化育”[2]。王北生认为,生命教育是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3]。

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激发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由于应试教育的限制,中小学教育内容主要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疲于应对各种考试,教师和学生很少有精力关注能力、道德方面的发展。关于生命教育也往往只是有这样的呼吁,却没有实质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学也没有办法跳出这样的“怪圈”。

(一)强调知识的背诵和掌握。

中小学绝大部分课程是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注重生物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识记和背诵,却很少挖掘生物知识背后有关生命的意义。

(二)强调科学实验,忽视人文精神。

中学生物课程属于理科科目,是一门与科学实验密切相关的课程。在生物教学中,很多老师强调其科学性和严谨性,重视用科学实验解释知识理论,因而出现了很多绝对依赖实验的极端例子。科学不仅仅依存于实验,也离不开人文情怀的支撑,缺乏人文精神的科学实验是无法造福人类的。

(三)强调“主科”,忽视“副科”。

在中小学非常重视“主科”和“副科”的地位问题,“主科”的地位高,因此所拥有的课时和被重视程度就高,相应的“副科”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中学生物算不上是“主科”,因此在课时的保证及学校给予的重视和建设方面就很弱。因而关于生命教育的开展自然也是困难重重。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一)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优势。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中小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教师都开始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中学生物探讨的是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等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有利于渗透生命教育。

1.教学目标上的优势[4]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在新课程改革的视野下,中学生物的课程目标彰显着生命教育的优势。

2.教学内容上的优势[5]

中学生物教学内容涉及生物的起源和发展,人体的构造和卫生保健等知识,这些知识无疑都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发展,生命体的结构和地位。在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生命教育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教学方式上的优势

中学生物教学涉及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和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生命教育不是单纯的理论指导和传授,而更多的是一种活动与体验。因此多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合生命教育的开展。中学生物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多样性这一特点,因而在生命教育中占有优势。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可行性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中小学,教师的授课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为传递知识和经验的第一场所,课堂也是生命教育的传播场地。中学生物课堂中涉及自然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构造及卫生维护、遗传的奥秘、死亡的必然性和生命系统的和谐性等知识,这些知识背后都隐藏着生命教育的众多题材。因此,生物老师要善于挖掘知识背后的深刻含义,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相关的知识和考点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背后的生命意义。这要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或是单纯地讲解生命教育有效得多。

2.在科学实验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很多科学实验。科学实验不仅能科学解释知识理论,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生物实验,学生能够自己观察和感受很多生命现象,从而理解其本质。而老师要善于利用实验,让学生亲身观察和体验生命的内涵。亲身观察与感受达到的效果是再多理论的讲解也无法达到的。因此,在科学实验中,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老师应该确定实验目标,除了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不能忽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生命教育。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课外活动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生物课外活动涉及很多方面,但无非都是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在课外活动中,生物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结合相应的生物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亲身体验中成长。

今天,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越来越功利,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的学生也越来越极端。我们在追求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人。这些教育问题,引发了众多的思考。关于生命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其付诸实践,从而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J].中学教育,2003(8).

[2]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

[3]王北生.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4][5]徐小杰,朱叶,张颖,鲁亚平.中学生物学实施生命教育的学科优势[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28-02

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小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科学的关注尤为重要。在整个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中,“生命科学”这部分内容占了约三分之一的比例。“生命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能引导他们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关注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重大问题,并能参与相关社会问题的讨论。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方法。

一、紧扣课标,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新课程标准对“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编写,采用核心概念螺旋建构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分级设计,即将每一个核心概念分解成若干具体概念,并对具体概念进行分级。课程目标分三级,对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态度的要求逐级递进;对科学探究这一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标准都有详细具体的要求;对生命世界的每课内容都有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教师要紧扣课标,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一)经常学习课程标准

教师要经常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整个科学课有关生命科学的内容有哪些,每个学年、学期的内容是什么,每个单元、每节课的要求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把课标落实到教学上。

(二)关于“生命科学”的教学环节设计的策略

1.把握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所谓的前概念,就是小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已有的认识和了解。小学生的前概念有的与科学概念相似,有的与科学概念相悖。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小学生的前概念,就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前,教师首先要获悉学生前概念,这可以利用访谈、调查、绘图、解释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例如,对《种子发芽实验》,教师通过谈话的形式,可以知道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对“种子发芽条件”的前概念。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前概念,都将成为教学的起始点。学生的前概念中把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相互关联,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要着重更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2.围绕建构科学概念,进行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

科学概念的发展来源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要让每个活动或环节为达成相应的科学概念奠定基础。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导向概念本质的形成。例如,《大树和小草》一课设计了三个活动,哪个活动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点,指向生命体的特征?我们认识了狗尾草,也认识了其它一些草,为什么我们把这些植物都称为草?你认为,草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这些问题显得精炼而集中,舍弃了教材中寻找草不同点的要求,因为寻找共同点,更能够发现草的本质特征。

教学材料的设计应体现科学性和结构性。在科学课中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材料的准备,可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经历”。例如:《种子里面有什么》一课教师应准备常见的蚕豆、黄豆、菜豆、绿豆、芝麻、葵花籽等各种种子,让学生了解种子外形的多样性,还要挑选较大的蚕豆、花生、菜豆种子用水泡涨,让学生容易解剖,更好地观察种子内部构造。

3.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以及持续、细致观察,如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例如,《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关于种子萌发先长哪部分,再长哪部分的问题,以及《我们的身体》单元中的《运动起来会怎样》的关于自己身体运动后可能出现的变化等问题,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推测能力。而种植凤仙花的实验活动,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绿色开花植物,凤仙花生命周期的观察历程至少三个月,这三个月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如实记录的科学素养,同时还有学生信心与恒心的培养。科学课中这样的体验活动还有很多,例如饲养蚕宝宝、蜗牛、蚯蚓、蚂蚁等,教师都可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

(一)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面的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阅读的内容。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可以课外学习研究材料,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的资料,并通过科技小报的形式展出,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极大地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

(二)依据教学实际,灵活调整教学顺序

例如,在南方,春季刚开学,正好是桃花盛开的时节。而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油菜花开了》、《各种各样的花》、《花、果实和种子》这几课的教学都跟花有关,虽然教材以油菜花为例来介绍花的知识,但笔者所在学校植种了很多桃花,身边有这么好的观察材料,不充分利用真是太可惜了。因此春季学期四年级的科学课就把第二单元《新的生命》调到前面来上,利用桃花和油菜花共同完成第一课的教学,教学效果很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从花到果实的变化过程,上完《油菜花开了》、《各种各样的花》这两课后,穿插其他单元的内容上,期间布置学生观察桃花的变化,一星期后再上《花、果实和种子》这课。学生们亲历了桃花的变化过程,对植物的花和果实有了直接认识,同时通过认真记录和对记录进行分析、整理,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认识植物的“范例”,并运用这个“范例”去认识其他的植物,从而获得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科学了解,增加了对科学课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每一个活动的教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标和教师用书中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按照培养科学素养这个宗旨来认识和使用教材。“用教材教”首先是“用”,而不是抛开教材另搞一套。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

在科学课“生命世界”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资源,增加学生探究体验学习的机会,同样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立校园植物园地

科学课“生命世界”的内容中,有关植物的观察和实验内容很多,如果建立了“植物园地”,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就方便多了。

例如:

①观察植物的生长全过程。可种植绿豆或凤仙花等生长周期在三、四个月之内的植物。

②进行植物叶的形态观察。可种植一些叶子有特点的植物:香蕉、松树、银杏等。

③观察植物的各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④观察花的构造。可种植牵牛花、南瓜或黄瓜,等开花时进行教学。

⑤植物的繁殖实验。可以进行扦插、嫁接的实验。

⑥进行根的向水性、叶的向光性实验。

(二)开展科技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与区科技馆、金花茶公园、区农科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桑蚕研究所、环保局建立了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技术力量和场馆、场所,在他们的专业指导下,引导学生们开展科技活动。

例如,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要让学生亲历体验蚕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全过程。最初,蚕种的来源成问题,在和桑蚕研究所联系后,学校请桑蚕研究所的专家到学校给全校师生作了专题报告,桑蚕研究所不但给我们解决了蚕种问题,提供了产彩色茧的蚕种,还提供了优良品种的桑树苗给我们种植,全校掀起了一阵养蚕热。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写了很多有关养蚕、种植桑树的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有不少还获了奖。

我校还与区科技馆联系,每星期带不同的班级到科技馆的各个功能室开展科技活动。科技馆的生物实验室组装了一套组织培养设备,这在绝大部分学校都是没有的,同学们利用组培室,用百合、芋头做实验,了解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

金花茶公园是我们的校外科普基地,同学们通过参观金花茶基因库,听取工程师的介绍,在工程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给金花茶和茶花进行嫁接等活动,对原产地在自己家乡的植物界中的“大熊猫”——金花茶有所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情感。

四、教师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水平,不管是生物专业出身的科学教师,还是非生物专业出身的科学教师,都需要不断加强生物专业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参加生物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一)教师要全面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近几十年来生命科学发展迅速,成为当代科学的前沿学科,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世界性重大问题的解决,无一不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科学教师在掌握全面的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生命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才能真正起到引领学生在生命科学方面深入发展的作用。教师要掌握的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人体、生物与环境等知识。

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具备多层次、多元的知识结构,做到专业知识深厚,基础知识广博,“博专结合,博中求专”。例如,在掌握了动物、植物的理论知识后,要熟悉当地常见的动植物名称和分类情况,特别是校园内的动植物名称和分类情况。学生们对科学课感兴趣,常会拿他们见到的动植物请教老师,如果老师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就会受到打击,老师的水平也会受到质疑,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

(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3

一、校本课程研发的初衷

学生因年龄不同,兴趣点也不同。故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显示,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方面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他们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基于学生兴趣点,学校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了与动物、植物、微生物相关的课程。之后又陆续开设了《21世纪――生命科学的新世纪》《营养、菌群与健康》《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人类、科技、未来》等有关生命教育的各类科普讲座,将校本课程建设引向深入。

二、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学校为了开设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在教材的研发和学生实践活动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整编系统知识,为学生提供生命教育的学习平台。在教材编撰时,学校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研讨,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避免与现有《自然》课本知识的重复。学校首先根据知识体系确立每个单元教学的内容,然后对照现在使用的《自然》课本,删除重复的内容,使教材更加科学化。

二是关注生命成长,搭建生命科技的实践平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笔者让三年级的学生亲自体验选蛋、孵化、照蛋、孵出小鸡的全过程。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在学校四楼楼顶的平台,学校还开辟了一块生命科学实践基地。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们进行蔬菜的播种、浇水、观察、收获等操作,菜的品种也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而不断变换。

三是为学生提供灵动的实验教育平台。在实验室,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花朵、树叶、果实等进行解剖,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也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实物标本。

四是以校外参观与实践,丰富学生体验。鉴于每个年级学习的主题不同,笔者根据课程安排,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参观活动(每个年级每年大约有4次参观活动)。例如,五年级的课程中有“微型自来水厂”的内容,笔者便联系闵行自来水厂,联合创立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自己设计“微型自来水厂”的同时,可亲自前往“闵行自来水厂”参观,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实验内容。

五是组织专家学者大讲坛。学校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除了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外,还给学生提供与专家教授互动的机会,收获颇多。如四年级的校本课程,其主题围绕植物而展开,需要安排学生参观“辰山植物园”。在参观之前,学校就先邀请专家对相关植物进行介绍,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他们对之后的参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举两得。

六是让科学商店入驻校园。课题组在学校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科普教育基地和科学商店。这意味着学生有了一个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实践锻炼的学习平台。针对学生在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科学商店的大学生们利用每周一次的中午时间,来到学校为小学生进行科学小知识的解答与互动,及时答疑解惑。此外,大学生志愿者还协助教师们开展课内小实验,使得校本实验课程的内容更加扎实有效。

七是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与竞赛。学校还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和竞赛,如昆虫识别竞赛、校园植物识别竞赛、微型自来水厂设计比赛等。学校鼓励全员参与,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呈现出来。活动与竞赛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延伸学习之中。学校会从中挑选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如上海市“宝山杯”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评选、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大赛等活动。

八是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从2014年起,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笔者每年都在学校范围内进行“预备小院士”的招募,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学校生命科学预备小院士立项课题。在小学和大学教师的共同指导和帮助下,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已完成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并完成了课题小论文的撰写,解决了自己的很多疑难问题,也为其他同学的学习提供了参考。

三、校本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经过几年的建设,校本课程从无到有,形成了以“生命科学”教育为主线、以“探究课程”为载体的特色课程,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提升。

一是学生层面。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实践,将原本可能在大学才能接触到的生物实验、课本知识,下移到小学,使学生能了解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环境方面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还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在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暨课题答辩活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重要比赛中,取得市级以上奖励六十多项。

二是教师层面。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丰富的是教师的知识面,提升的是教师的专业广度和业务水平。课程内容从最初的框架到现在的初稿,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整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4

1、教学中渗入生命教育

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的精神世界却在经历一场浩劫。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因一点挫折而跳楼;有人为一点小利而杀人……加强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责任。因此,在各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讲究策略,把握生命教育的正确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在关注生命存在中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面对蕴涵丰富的课文,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面对蕴涵丰富的教材,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筛选出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着重进行外延内涵的讲解。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在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

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同学,14条鲜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小时后终于获救。教学中我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孩子能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纷纷发言:是他顽强的毅力,是父亲给予他希望……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来。它交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借机我们又让学生说说在汶川大地震中同样感人的事,进一步让我和学生一起感悟大爱无私的人间真情。

2、积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1)用师爱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让困难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这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此,我们主要进行了“五优先”的尝试,即问题优先,板演优先,个别辅导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质疑优先,努力去调动了困难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教师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生命的活力,哺育每一个学生完整的生命。

(2)用情绪感染学生。老师的情绪,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常常提醒自己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尽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3)用语言鼓舞学生。在教学中,导入语非常重要,用语言的魅力去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深入课文的情景中。在这方面,我主要学习了用幽默的语言来宽松活跃教学气氛,“要上有意思的课”,幽默的语言无疑是创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的催化剂,让学生觉得上课也是那么“有意思”。

(4)有评价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已被普遍采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师生共享成功乐趣的情感交流,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境界,在生命化教育中,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更要在评价得以体现,它能张扬生命的个性。

3、转变学科教师新角色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5

关键词:科研选题;生命科学;热点;文献调研;设计方案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延续了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迅猛发展势头。近年来,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化学、医药、医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许多新兴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我国为例,在本世纪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中,生命科学分别占总资助比例的27.1%和35.08%,远高于其它6个领域的资助比例[1]。高等学校生物类背景学生的考研率连年维持在60%以上,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对高层次生物研究类人才的需求。笔者在生命科学专业科研选题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专业特点、大三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能力具备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人的科研经历,探索了积极高效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热点的兴趣,引导学生把握专业热点的视角,训练学生筛选高质量文献的技能,培养学生理解高质量文献精髓的能力,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关注的专业热点中确定科研选题,将他人的高水平的科研方法初步运用到自己的实验设计中。实践证明,此课程按此策略组织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1教学策略概述

本探索以16人的小班教学为例。教学对象为生物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有考研意向的13人,其中跨专业考研1人,保研1人。学生已学完生命科学的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对科研有浓厚兴趣。课程前期积极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以关系到人类健康方面的生物医学为例,可给出下列关键词:癌症治疗、中枢神经疾病、免疫疗法等,每个关键词可引入相应研究方向的前沿热点。学生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4人分为一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中、英文文献,以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的形式确定选题内容,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最后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组织学生进入课题实验室、动手实践,大致内容如图1所示。

2教学实践

2.1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科学前沿方向

“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思考”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本课堂的主要目标。根据生命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留学英国时参与的开放型课堂的经历,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传播媒体、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等不同渠道,介绍科技前沿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2.1.1多种渠道关注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强调了生命学科不仅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还与许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如: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的加剧带来的健康问题,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类为主的疾病将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成为困扰各国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生命科学面临的一个难题[2],在此引导学生讨论有哪些具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并结合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探讨其潜在的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再如:癌症已经成了当今社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死因[3],而近几年兴起的免疫疗法被确认为一种针对癌症的高效疗法。介绍目前存在的诸多争议,包括高昂的治疗价格及潜在的排斥性,引导学生课余搜集更多的相关信息。为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特定的课题并提高课堂的参与性,所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分成4个小组,选择本小组的热点问题:分别为癌症(Can-cer)、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Disease)、药物运输(DrugDelivery)和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让学生参与开放性讨论。比如,在问题为“癌症”的小组内,教师会提出以下问题:(1)癌症的成因及其社会危害性;(2)癌症现有的疗法及其局限性;(3)你所知道的关于抗癌疗法的前沿知识以及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显然,在不借助互联网和查阅文献的情况下,学生对问题了解的深度有限,具体表现为对分子和细胞机制的概念不清楚,对前沿知识了解偏少等。通过开放型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生命科学热点问题的理解肤浅、掌握的信息滞后等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对该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以后的文献查阅打下主观基础。2.1.2参与科技讲座,激发对前沿科学的兴趣学术前沿讲座是高校教育中一项人才培养新途径,在帮助学生了解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研究方法、树立跨学科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前沿讲座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学生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聘请国、内外专家,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与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从而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虽然这种授课方式在本科教学中很少采用而多用于研究生教育,但是更容易激发本科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本课程,积极促使全班学生与我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一起参加瑞典林雪平大学KajsaUvdal教授题为“multifunctionalnanoparticleswithtarget-ingandimagingcapabilities”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学生详细了解了KajsaUvdal教授的课题组如何利用多功能纳米颗粒进行肿瘤的核磁成像和荧光成像,对这些书本上接触不到的前沿知识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在报告会结束后,安排了该班学生与KajsaUvdal教授单独进行了30分钟的交流。Kajsa教授为本班学生准备了名为“Howtomanageyourresearchplanforundergraduate”(如何做好本科生的研究计划)。李自玉、耿前等同学用英语向Kajsa教授提问了一系列关于“功能性纳米颗粒性质”的问题;另外,还提出了“如何规划未来的学术生涯”、“如何处理科研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女性如何做好科研工作”等问题,Kajsa教授均一一耐心详细解答。在本次与世界知名大学教授的面对面交流中,学生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开阔了视野,了解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理解了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该次交流激发了同学们对前沿学科的兴趣,更有本班数名同学主动与Kasja教授电子邮件联系,请教今后前往瑞典深造的可能性,可见此次交流对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起到的推动作用。

2.2指导学生阅读前沿文献

2.2.1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早已不同于达尔文时代,从零建立科学大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尤其对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只能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如果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必须有文献阅读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充分了解研究热点方向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可根据现有的经费和仪器条件,制定出初步的研究方案。再者,科研选题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文献的调研。从科学基础研究的特点出发,每一项基础研究都应该是创新的。因此,只有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才能避免重复选题、重复研究。对于三年级本科生而言,文献阅读的最直接作用是模仿学习,在阅读中仔细体会高水平论文的行文思路,既包括语言文字、句式的组织,也包括论文逻辑结构的组织表达。此外,对于还未接触实质性科学研究的本科生来说,文献阅读可以体会如何提炼科学问题及如何解决科学问题等,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最直接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和深造做好预先训练,打好基础。2.2.2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本科生对(中、英文)文献认知和阅读能力与技巧的掌握非常有限。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从“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对科技文献的认知和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科学引文索引(SCi)类论文以及SCi论文的自身属性,包括引用量、影响因子及归属数据库等。其中着重介绍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以此作为判定论文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4]。结合生命学科期刊的实例,讨论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在课堂详细介绍了英国的《自然》(nature)期刊及其生命学科下的子刊,如《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生物技术》、《自然-医学》等等。并结合本校生命科学学院在以上期刊的发文量,说明在此类期刊的难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进一步介绍“读什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谷歌学术和百度学术)、高校图书馆数据库(ScienceDirect、weily等)以及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高效地进行文献查阅和管理。学生对此类事物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较好的接受能力。据统计,课后有半数以上的同学在私人电脑上尝试使用了谷歌学术及ScienceDirect数据库,下载并安装了endnote软件进行文献下载和管理。在教授“怎么读”的过程中,针对本科生的英语及专业基础较薄弱的特点,笔者总结了“四个结合”和“四个注意事项”。“四个结合”是指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文献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相结合、杂志论文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研究论文和专利论文相结合。“四个注意事项”是注意尽快完成从中文文献到英文文献的过渡,更多阅读国际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注意精读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论文,扩展视野的深度与广度;注意最新文献与实际实验有1-2年的滞后性,及时关注最新研究进展;注意重点文献的分类保存,做好总结和记录。

2.3选题及制定可行性方案

在上述熟悉专业热点及科研文献阅读之后,指导学生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关注的专业热点中确定科研选题,然后将他人的高水平的科研方法初步运用到自己的实验设计中。在课程后半程,该班同学通过筛选和阅读文献,并组织课堂讨论和汇报后,初步确定了自己的选题。上述16名学生分成的4个小组的同学分别选择了“免疫疗法在巨噬细胞上的初步探索”、“癌细胞在顺铂类药物下的迁移情况”、“锌离子对星状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和“以衰老小鼠为老年痴呆模型观察大脑神经元的分布”课题,并设计了课题的可行性方案。其中,Zealot小组的课题为“以衰老小鼠为老年痴呆模型观察大脑神经元的分布”,其设计的课题可行性方案如图2所示。

2.4实验室实践

“以衰老小鼠为老年痴呆模型观察大脑神经元的分布”课题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顺利通过了教师的评估。该组同学随后进入教师课题组进行为期4周的实验室实践。期间,学生掌握了臼齿类小动物的麻醉及解剖、脊椎和脑组织的摘取、利用冷冻切片机进行脑组织切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神经元的分布。

3结语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6

【关键词】高三学生政治自主命题反馈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过,“要使知识‘活起来’”,那么该如何“活起来”,其解释道:“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我们应当竭力追求思考的积极性,使得知识在深刻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那么又该如何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刻理解和应用发展呢?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认为对于高三学生在政治学科中比较有效的一个途径便是学生自主命题。它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快乐参与,又可以发挥其主体思考问题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将知识用“活”。然而如何让学生的自主命题能保质保量?笔者以为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在实践中,本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命题进行指导的:

一、精心准备,环环相扣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直是在做题,很少甚至从未命题,因而他们在自主命题方面显得毫无经验,甚至有时是无从下手。此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精心做好准备,为此,本人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1.熟读考纲,抓住关键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熟读《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等。其实,这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提到的:“我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这意思也就是说,如果说材料是血和肉,那么知识点则是筋与骨,没有筋骨的支撑,血肉无法依附。因此,只有当教师指导学生将《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等中的“筋”与“骨”找出来之后,学生才能更清楚地洞悉考点和考试的重难点。这是命题的基础工程,也是以后在命题过程中能举一反三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

2.收集资料,分类汇总

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收集各类资料的时候,特别提醒学生要重点去收集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和样卷,并将其按特点进行分类。毕竟高考真题和样卷是最好的试题,也是最好的命题模板或样板。只有模板或样板好,学生的命题产品才可能有质量,否则就只能是一种幻想。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要多看、多做和多分析近年来的高考真题与样卷,尤其是对近五年的高考真题与样卷都要有较深刻的认识,能从知识范围、设问类型、问题指向、材料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以此让命题更能保证针对性和时效性。

3.考点分析,全面深入

学生对高考的把握往往是片面的、皮毛的,还需要教师对高考考题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自从2009年新课程改革后,全国很多省市高考自主命题,我们浙江省是其中之一,而且浙江省高考政治题非常有水平和特色,最重要的是浙江省高考政治试题的很多特色只有比较和分析,才能把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样的道理,只有知道浙江高考试题的特点,才可能在学生自主命题中保证质量和享受成功。因此,教师需要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告知和让学生体味浙江高考政治试题的特色,包括材料字数、材料间的联系、时政热点、知识范围、设问角度、问题指向、答案组织的特点与要点、评分标准细化、难度系数、试题区分度等,这样学生自主命题才能有的放矢。

二、细化过程,步步为营

精心准备是前提,但精细化的过程设计与管理是学生自主命题的关键。

1.自主命题,循序渐进

开始阶段学生自主命题时,教师要尽量多一些限定,因为学生方向没有、立意没有、材料没有、思路不清,设问可能也不科学、答案组织也可能很不规范。这时,教师可以提供材料或考点,也可以都提供,让学生设计设问的类型与指向,按照设问类型指向与材料考点来组织完整且相对完美的答案。

例:以下为开始阶段在学生自主命题前教师对材料和设问进行圈定:

材料:“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2013年11月26日上午9时许,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新闻会,宣布“嫦娥三号”月球车名称为“玉兔号”。据统计,在公开征名的一个月中,国防科技工业局共收到名称方案19.31万件,经过多轮投票,最终选出“玉兔号”“探索号”等10个名称。有关部门将这10个入围的备选名称进行公示,随后广大网友按照相关程序与规则,积极地参与了月球车名称的投票活动,最终“玉兔号”得票排名第一,并通过终审评审。李本正说:“对征集收到的名称,我们组织了由科技专家和文化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进行了入围初评和终审评审等工作。”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主命题,要求结合材料,并提供详细的、与材料紧密联系的标准答案。

随着学生自主命题的多次尝试和水平提高,教师可以慢慢地不做任何的限定,直至完全开放,由学生完全自主地找材料、设置设问和组织答案。整个自主命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讨论质疑,民主集中

学生完成自主命题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需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分小组讨论和修改。一般可以这样设计:先由小组其他成员认真答完命题同学的自主命题,再由该同学讲命题思路和答案组织,然后小组成员一起比对答题答案与标准答案、谈想法认识评价、提修改意见。

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命题(以第一小组ZY同学的命题为例):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相关知识,分析“玉兔号”月球车的命名过程(12分)。

答案组织:公民首先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提案,随后网友进行投票(2分),体现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专家评委会对月球车的命名的各环节进行了评审,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分析论证(2分),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有关部门将入围的备选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公示(2分),体现了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小组成员做题后提出质疑:“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知识范围是否科学(教材上没有这一直白表述),设问与答案是否匹配(设问是分析过程,答案是体现了什么原理,两者无法直接对接)等,并由此对ZY同学的设问和答案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小组实行民主集中制,一起做出了如下调整与修改:

结合材料,运用“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的知识,分析“玉兔号”月球车的命名过程(12分)。

答案组织:公民首先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提案,随后网友进行投票(2分),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专家评委会对月球车的命名的各环节进行了评审,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分析论证(2分),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有关部门将入围的备选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公示(2分),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两人智慧胜一人”,实行民主集中制进行讨论和修改的自主命题,是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产物。它大大增强了试题本身的科学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和解答试题的能力。

3.师生合作,换位思考

接下来,教师换位做题,并与小组成员沟通,进行评题析题。教师先完成学生的自主命题,然后聆听小组自主命题的构想,接着教师根据浙江高考试题特色和做题体会,与该小组成员一起对试题进行评价与分析。教师在评价分析时,需要侧重把握的是试题是否偏难怪、是否符合浙江高考试题特点(如材料分析、知识细化具体化、创新性思维等)、题目与答案组织是否严密、表达是否规范、试题是否有新意和一定的区分度等。

还是以经第一小组民主集中后ZY同学的命题为例,教师做出以下修改: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玉兔号”月球车经历多环节命名过程的道理(12分)。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1分)网友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投票(1分),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分)。

专家评委会对月球车的命名的各环节进行了评审,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分析论证(1分),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其科学性(1分)。

有关部门将入围的备选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公示(1分),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1分),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分)。

广大网友遵守相应的规则与程序参与“玉兔号”的投票活动(1分),是公民有序参与民主决策(1分)。

网友、专家等参与月球车命名过程,由我国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也是公民行使权利的体现(2分)。

这样,整道试题知识更加细化,从“是什么”和“为什么”双角度考虑分析问题,总体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凸显浙江卷特点,基础与能力并重,注重思维的拓展与知识的联系,有创新,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这样的修改让一直参与其中的高三学生立足高远、感悟良多,从而提升命题解题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最后,在前期环节的基础上,布置自主命题小组成员对试题进行再修改后定稿,并作自主命题的自我评价。这样,整个学生自主命题的命题环节完成。

三、注重反馈,全面提升

学生完成自主命题并不是最终结果,必须通过检验反馈才能证明其是否具有有效性。那如何做好检验反馈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真题检验,分析评价

教师将学生自主命题印发给其他同学做考试或练习试题。这既是对学生自主命题劳动成果的尊重与重视,也是检验反馈学生自主命题情况的重要手段,更能增强其他同学学习做题的兴趣。教师组织自主命题,学生认真批改这一试题,自主命题的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答题情况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找出知识点、答题规范等方面的正反面典型试卷,指出学生答题的常见或高频问题,并完成相应的分类汇总。

2.交流互动,信息反馈

教师安排自主命题的学生对试题进行讲评与反馈。学生从自主命题的立意、亮点、缺憾、知识、设问、材料、指向等角度进行分析汇报,从答题情况和典型试卷角度来讲解试题。同时,做题学生评价试题,从做题的体会和对试题的认识谈起,可以谈谈试题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更加完善与科学。

3.总结经验,共同进步

教师安排每个命题小组在前期环节完成后,在其他同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再讨论。通过一个阶段的自主命题尝试后,教师布置全体同学在做题过程中对理解立意、完整分析和解答试题、规范组织答案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夯实学生的基础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当然,教师也需要总结经验与反思调整,在学生命题过程中进一步仔细研究高考、调查学情,将经得起推敲、扛得住反馈的好试题收录入题库,将学生练习时存在或暴露问题较多的试题进行再次训练或变式训练。这样既能提高试题资源的利用率和达成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又能提升教师自身命题的水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命题,这既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命题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命题中的主导地位,又是集师生的智慧于一体,让彼此间出现更多的互动,更多地去换位思考教与学,师生也因此便会出现更多的共同进步,同行不妨一试。

【参考文献】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7

[关键词]:生命性凸显;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即课堂应该真正体现让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一种活动状态。只有使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自由的空气、民主的氛围、丰富的生活和探索的追求,他们才会享受课堂,从而享受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凸显生命性的特点,从而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

一、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凸显生命性的前提

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身心的自由发展、扼制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生命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彼此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信赖。泰戈尔曾经说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约会的关系”。学习,首先吸引学生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因此,凸显课堂教学生命性的前提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把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放在首位,其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氛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在组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辩论课上,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收集的资料整理成自己的观点,自由组合成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唇枪舌战,互不相让,颇有大学生辩论会的味道。在这种氛围的感召下,一位平时沉默内向、不善言谈的女生,这次也勇敢地站出来以微微颤抖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得到全班同学鼓掌的认可。而另一位男生,虽然平时的生物成绩并不理想,但他借助拥有的哲学知识,从哲学的角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一度令对手陷入无语的尴尬境地,搏得了同伴及对手的一致赞誉,被评选为最佳辩手之一。实践证明,当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堂氛围就会变得自由、平等,学生个性就会得以张扬,学生的生命就会得到滋养、生成和发展。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凸显生命性的有效途径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的课程理念之一,它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践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也是凸显教学生命性的有效途径。

1、融生物科学史于探究性学习中

普通高中生物必修和选修课本中安排了许多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内容,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明光合作用及对它的认识过程”、“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等。在这些生物科学史中,不仅记载着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含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创新和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因此,将生物科学史带入探究性学习中,能充分发挥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知识、提升生物科学素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就借助教材中的“科学史话”,作为探究学习蛋白质相关知识的问题情境,在呈现史料的基础上提问:(1)你能从材料中获得哪些关于蛋白质的知识?(2)胰岛素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什么样的功能?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总结要点,然后我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追问:“氨基酸怎样形成蛋白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相关内容,讨论、归纳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学生以“科学家探索蛋白质人工合成”为背景来学习蛋白质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感受到科学家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而且自身也经历感受、分析、综合、理解等环节,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从而有利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重视基于实验的探究学习活动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在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生物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基于实验的探究学习活动,这是因为,学生在真实、生动、直观的实验情景中,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积极自主地思考。例如:《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内容为教材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笔者依据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安排探究环节,突出实验性和探究性。即分五个环节:预知实验原理的知识背景--自主参考教材实验步骤--自行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和实施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实验组织以小组为单位。教学中发现,学生能大胆地进行科学探究,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实践证明,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学生的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自信心明显加强,学生从实验中学到了应如何选择和处理实验材料、研究改进实验器具、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等,初步建立了勇于实践、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真知,而且能得到体验,彰显学生学习的生命意义。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动手做的体验,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亲身体验,获得真实可信的知识,尝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情感,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实现生命的价值。

3、拓展探究性学习的时空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必须重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要求学生能关注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拓展探究学习的时空,开展调查、课外实践、参观、实习等课外探究学习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如在遗传模块的学习时,笔者布置学生开展“家系中遗传性状调查与分析”,学生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如调查什么性状?如何进行?调查登记表包括哪些内容?调查几代?如何画遗传系谱图?等,然后分组实施调查并汇综调查结果,最后按照“问题--假设--实验--分析--结论”的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对所调查的遗传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调查报告。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生物学知识,又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传统的酿酒技术”、“生态厕所的调查”、“克隆人与伦理道德”、“基因与我们的生活”等课外探究学习活动。课外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凸显生命性需要尊重并善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理念,这体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观点。但学生是发展着、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差异性。

笔者任教的高二一班级有42位同学,虽然平时生物学科笔试成绩有高有低,但在生物课堂上都有展示他(她)们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如:一部分同学实验能力比较强,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同学的指导者,在实验课上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带领小组其他成员设计实验,选择材料和药品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有条不紊地完成探究实验的相关内容。有的同学心细手巧、有的同学色彩搭配合理、有的则喜欢设计,他们一起合作制作的细胞模型、Dna结构模型非常精美。有的同学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在“资料分析”中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才能的机会,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使他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四、发展性评价能促进教学生命性的凸显

发展性评价是基于学生生命发展的一种评价方式,其核心理念是: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学生,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学生评价时要善于发现和主动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如赞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及其独特性;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他们展示的善意和付出的努力;赞赏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大胆质疑,甚至赞赏他们对教师的超越等,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意义,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树立自信,奋发向上,走向成功。

发展性评价重视过程评价,评价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并发现学生潜能,了解学生需求,使学生能看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如在制作Dna模型的评价中,我并没有仅以制作的Dna模型来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而是首先由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本组的作品将整个制作过程向全班同学作全面的阐述。然后,教师和每个小组从设计、选材、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情况、作品的科学性、实用性、美观性等方面来一一评价,最后得到的综合评价才是该小组的成绩。与此同时,还由每小组商议推荐出优秀设计者、合作者、创意者等,使大多数学生在该活动中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发展性评价还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因此,在学生评价时,笔者经常把学生的小制作、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进行展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

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每当看到学生前进的步伐,聆听学生顿悟的心声,面对学生感激的眼神,教师心中便会荡起幸福的涟漪。生物课堂教学应当凸显生命性,生物课堂教学应与生命同在。

[参考文献]:

1、朱菁、李君,探究性学习---聚焦《生命科学》的教学生命性,生物学教学,2006.6

2、濮涛,在生物学教学中体验生命教育,生物学教学,2006.11

3、王兴媛,让课堂涌动生命之花,中学生物教学,2006.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8

关键词:“三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融合

所谓“三生教育”,即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生活教育”三种基础性教育事业理念的缩略化总称,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实现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目标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思想理念指导要素。语文学科,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工作课程内容构成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将“三生教育”思想指导理念与现阶段我国开展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工作相结合,对于切实提升我国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具备深切的促进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如何把“三生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展开简要阐释。

1“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

1.1“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中小学教师借助恰当有效的教学实践形式,帮助学生群体切实实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以及珍爱生命等具备基本性特征的思想观念认知基础,促进学生自身以积极化的具备充分正能量特征的行为模式,发展自身的专有化生命体验行为,扎实促进自身的生命体验质量水平,实现幅度显著的优化提升,继而实现最优化的生命价值状态和生命意义状态目标。

1.2“生存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存教育的本质,在于中小学教师借由实施形式恰当的教学工作开展手段,引导和助力学生初步学习掌握基础性的生存知识理念,具备基本生存技能应用项目的实践活动能力,在养成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环境保护理念的实践背景下,实现对人类基本性生存发展演进规律的清晰化和准确化把握,切实提升自身在特定社会历史实践环境条件背景之下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综合性创造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的生存思想观念。

1.3“生活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活教育的本质,在于中小学教师借由恰当的教学工作开展方法,指导学生实现对基本生活理念要素和生活常识要素的认知和理解,实现对具体生活活动过程的实践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获取带有充分个体化特征的生活体验,建构和发展具体的生活性认知观念。并在此基础上,督导中小学生个体顺次形成基于个人层次、家庭层次、团体层次、民族层次、国家层次,以及人类共同体层次的生存实践发展目标。

2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合“三生教育”理念的具体思路

从实践性分析视角角度阐释,“三生教育”基本理念的提出,以及在具体化教学实践环节过程中应用,有效实现了对“生命价值”以及“生命存在和发展形态”等思想理念要素范畴的深度关注,并较为清晰地揭示了“人”作为宇宙中唯一存在的智慧生命形式,在生命体验过程的形成演进过程中,所具体展现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以及行为模式演化表现水平。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日常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三生教育”基本指导理念在具体教学环节开展过程中的融合性应用,应当关注生命实践要素,以及生存本领培养和提升要素的具体表现价值。比如语文教师在开展以《描写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为主题的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本班学生实地参与植树造林或者是花卉种植实践活动,促使小学生通过参与相关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项目,清晰认识“树木”和“花卉”等植物品类,作为具备异质存在特征的“生命形态”,与人类在存在形态层次的差别。语文教师还可以督导本班学生,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某种花卉类植物作为写作对象,通过开展持续性的生活状态和行为表现特征观察过程,初步揭示特定花卉植物的周期性生命发展演化特征,并诱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特定花卉植物对象的周期性生命形态特征发展演化规律,具体总结其彰显和涵盖的具象化生命品格。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的课堂讲评环节,教师可以在全面点评本班学生的习作文章基础上,借由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为学生引入和展示若干种具备优秀生命品格的植物类型,其中涉及了胡杨、梅花、绶草等等,在开阔学生的观念认知视野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实现对生命品格认知水平的显著优化提升。事实上,实现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与“三生教育”指导理念的相互结合,应当在帮助中小学生真切认识生命形态和生命品格特征的基础上,扎实促进中小学生自身生存行为实践能力的优化提升,推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长期有序发展。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9

一、中学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生命教育勃兴于西方学界,20世纪70年代后传入中国。在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民间组织的重视和推动下,各种有关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主题活动蓬勃兴起。其中,辽宁省教育主管部门于2004年12月全面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系统工程,规定生命教育从此成为该省中小学教学的必修课程。上海市教委和科教党委于2005年6月联合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图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生命教育。[1]但总体而言,在具体实践层面上,与理论研究的如火如荼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生命教育并未在操作上取得应有的突破。笔者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这种理论与实践上的反差。

1.社会整体文化氛围漠视生命

近年来,中小学生受媒体、网络游戏和影视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在那些网络自杀游戏及暴力影视中,青少年的生命是可以随便被侵犯的。而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渲染式、煽情式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起到了误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媒体报道自杀新闻事件时,很少提到怎样科学地获得救助信息、有哪些救援机构及怎样应对自己的心理危机等正面和科学的救助方法。可以说,整个社会大环境对生命的漠视是导致中小学生不珍爱生命的重要根源。卫生部在2006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列死因首位。这为加强生命教育敲响了警钟。[2]基于上述背景,我国中小学急需开展生命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其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

2.功利化的教育理念

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中学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工具。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是作为工具和手段出现的,教育活动服从于高考和就业等实用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以分数为重、升学为主,考试成为教师的法宝,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以至于为了获得高分,学生一头埋在书本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在此背景下,课程内容设置瞄准就业市场需要,课程安排首先要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数量与时段,其他课程要么被简化、要么被安排在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段甚至是自习时间。[3]可以说,工具化的教育理念是桎梏我国生命教育实践的主要障碍。

3.作为教育主体的化学教师素质欠缺

生命教育让青少年学会尊重、敬畏生命,懂得尊严和爱,一定要融汇在日常生活实践的点滴之中。这就需要执行生命教育的主体必须具备生命情怀,并且用生命化的教育方式去提升、感化和引导学生。如果教师自身都不具备对生命价值的感悟,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体悟并发挥生命价值的功能。从目前状况看,生命教育主体在自身素质方面存在欠缺,如部分教师功利心较强、责任心缺失、不关心学生、不安心教育、自身价值观不明确等。不能简单地将教师素质的欠缺归咎于个人,这既有教育者本身的问题,但更是由特定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造成的。[3]

二、在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1.超越传统化学教学知识本位

一般而言,知识和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中心,或者说,知识的价值是首位的,情商、能力、生活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化学教育的问题正是在于过分强调化学知识的传授,教师仅为传授知识的“教”而工作,学生在确切的意义上仅为掌握知识的“学”而活。这种教学法忽视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潜在性,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在场”及其整体发展的关怀。我们认为,生命化教育并不忽视知识传授,它只是力图使逻辑化、体系化的知识与新的生命主体创思、立命(确立生命的新向)的生长点相契接,由生命化既有的知识而拓辟出另一种格局的生命的深度。[4]

2.在化学生活化教学中引领学生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可以利用与化学课堂知识密切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事件、现象进行生命教育。如,“雷雨可以发庄稼”“瑞雪兆丰年”等自然现象都是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为生命本身的存在提供物质保障。还应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命伤害事件,如冬天使用煤气热水器造成的死亡事件、新装修房子的中毒事件、误食工业用盐的中毒事件等,这对保护生命是非常必要的。再如,香烟对人有很大的危害,教师可以当场检验吸烟的后果,揭示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抵制烟草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3.提升教育主体素质,开展相关培训

教师的生命情怀对生命教育实践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如果要高质量地践行生命教育,就必须提升中学化学教师的生命质量,实现教师“作为人的真实生命的复归”。[6]笔者认为,除了借助一些学术团体和基金会举办的生命教育培训和研修班外,教育系统主管部门也应该多出台一些政策,建立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基地,要求各学校选派一定数额的化学教师接受训练。培训的目标是要使化学教师具备下列素质:(1)爱。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它不仅是一种能力和一种品质,而且更是一种生命力。(2)洞察与反思。即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要能够敏感地洞察自己以及学生的生命状态,有效地捕捉教育机会。(3)赋予教育生活以生命活力。即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富有生命活力的教育对话。教师应活化教材。(4)自我成长。教师不仅应具有自我成长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生命发展的自我成长机制的能力。[7]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相关的人员培训和教学条件都还很不到位,加之教育体制本身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导致生命教育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生命价值将逐渐回归,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随之不断上升,直至其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逻辑出发点。坚信生命教育的价值,推进生命教育事业,提升生命教育的层次。[3]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美云.近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4).

[2]张瑞平.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教育探索,2012(6).

[3]朱晓明.略论当前生命教育推广之困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5).

[4]王愫懿.生命化教育理念对化学教育的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12).

[5]房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11).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10

   [关键词]:生命性凸显;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即课堂应该真正体现让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一种活动状态。只有使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自由的空气、民主的氛围、丰富的生活和探索的追求,他们才会享受课堂,从而享受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凸显生命性的特点,从而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

   一、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凸显生命性的前提

   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身心的自由发展、扼制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生命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彼此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信赖。泰戈尔曾经说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约会的关系”。学习,首先吸引学生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因此,凸显课堂教学生命性的前提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把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放在首位,其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氛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在组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辩论课上,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收集的资料整理成自己的观点,自由组合成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唇枪舌战,互不相让,颇有大学生辩论会的味道。在这种氛围的感召下,一位平时沉默内向、不善言谈的女生,这次也勇敢地站出来以微微颤抖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得到全班同学鼓掌的认可。而另一位男生,虽然平时的生物成绩并不理想,但他借助拥有的哲学知识,从哲学的角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一度令对手陷入无语的尴尬境地,搏得了同伴及对手的一致赞誉,被评选为最佳辩手之一。实践证明,当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堂氛围就会变得自由、平等,学生个性就会得以张扬,学生的生命就会得到滋养、生成和发展。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凸显生命性的有效途径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的课程理念之一,它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践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也是凸显教学生命性的有效途径。

   1、融生物科学史于探究性学习中

   普通高中生物必修和选修课本中安排了许多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内容,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明光合作用及对它的认识过程”、“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等。在这些生物科学史中,不仅记载着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含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创新和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因此,将生物科学史带入探究性学习中,能充分发挥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知识、提升生物科学素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就借助教材中的“科学史话”,作为探究学习蛋白质相关知识的问题情境,在呈现史料的基础上提问:(1)你能从材料中获得哪些关于蛋白质的知识?(2)胰岛素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什么样的功能?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总结要点,然后我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追问:“氨基酸怎样形成蛋白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相关内容,讨论、归纳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学生以“科学家探索蛋白质人工合成”为背景来学习蛋白质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感受到科学家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而且自身也经历感受、分析、综合、理解等环节,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从而有利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重视基于实验的探究学习活动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在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生物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基于实验的探究学习活动,这是因为,学生在真实、生动、直观的实验情景中,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积极自主地思考。例如:《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内容为教材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笔者依据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安排探究环节,突出实验性和探究性。即分五个环节:预知实验原理的知识背景--自主参考教材实验步骤--自行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和实施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实验组织以小组为单位。教学中发现,学生能大胆地进行科学探究,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实践证明,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学生的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自信心明显加强,学生从实验中学到了应如何选择和处理实验材料、研究改进实验器具、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等,初步建立了勇于实践、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真知,而且能得到体验,彰显学生学习的生命意义。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动手做的体验,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亲身体验,获得真实可信的知识,尝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情感,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实现生命的价值。

   3、拓展探究性学习的时空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必须重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要求学生能关注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拓展探究学习的时空,开展调查、课外实践、参观、实习等课外探究学习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如在遗传模块的学习时,笔者布置学生开展“家系中遗传性状调查与分析”,学生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如调查什么性状?如何进行?调查登记表包括哪些内容?调查几代?如何画遗传系谱图?等,然后分组实施调查并汇综调查结果,最后按照“问题--假设--实验--分析--结论”的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对所调查的遗传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调查报告。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生物学知识,又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传统的酿酒技术”、“生态厕所的调查”、“克隆人与伦理道德”、“基因与我们的生活”等课外探究学习活动。课外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凸显生命性需要尊重并善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理念,这体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观点。但学生是发展着、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差异性。

   笔者任教的高二一班级有42位同学,虽然平时生物学科笔试成绩有高有低,但在生物课堂上都有展示他(她)们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如:一部分同学实验能力比较强,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同学的指导者,在实验课上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带领小组其他成员设计实验,选择材料和药品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有条不紊地完成探究实验的相关内容。有的同学心细手巧、有的同学色彩搭配合理、有的则喜欢设计,他们一起合作制作的细胞模型、Dna结构模型非常精美。有的同学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在“资料分析”中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才能的机会,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使他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四、发展性评价能促进教学生命性的凸显

   发展性评价是基于学生生命发展的一种评价方式,其核心理念是: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学生,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学生评价时要善于发现和主动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如赞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及其独特性;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他们展示的善意和付出的努力;赞赏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大胆质疑,甚至赞赏他们对教师的超越等,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意义,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树立自信,奋发向上,走向成功。

   发展性评价重视过程评价,评价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并发现学生潜能,了解学生需求,使学生能看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如在制作Dna模型的评价中,我并没有仅以制作的Dna模型来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而是首先由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本组的作品将整个制作过程向全班同学作全面的阐述。然后,教师和每个小组从设计、选材、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情况、作品的科学性、实用性、美观性等方面来一一评价,最后得到的综合评价才是该小组的成绩。与此同时,还由每小组商议推荐出优秀设计者、合作者、创意者等,使大多数学生在该活动中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发展性评价还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因此,在学生评价时,笔者经常把学生的小制作、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进行展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

   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每当看到学生前进的步伐,聆听学生顿悟的心声,面对学生感激的眼神,教师心中便会荡起幸福的涟漪。生物课堂教学应当凸显生命性,生物课堂教学应与生命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