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11:44

小记者篇1

记者(我)问:“请问公公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公公回答:“我的父母去世之时,我自己只有16岁。”说着这,公公已经哽咽,眼泪盈眶,一提此事,公公总是难过。“自小没母亲,就形成了上无父母,下无弟妹的孤儿(有一个哥远离他乡)谁来养我?摆在我前面的三叉路向哪条走去,如果不会把握自己,将一无所获。只能自力更生,自己做生意来维持生活……。”

是的,在人生道路中,父母无疑是最亲切、可信赖的人了。在过去的时代,毛主席有七分好三分坏,这就是人们对他的评论。人需要志气和勇气,更多的是明智。生活中多少条路可选择,可重要的是要选正确!

记者问:“婆婆,什么事最令您难以忘怀?”。

婆婆一本正经地说:“那时,家里很穷,我很想读书,可家里穷哪有钱呀!无奈,被迫干活,砍猪草、喂牛、烧柴煮饭。可我坚持学习,而父母执意反对,不允许……。”

小记者篇2

我们都知道,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就要做到"五个学会",才能获取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新闻.

一.学会交往,首先要把人际关系搞好,只有认识的朋友多,新闻线索才多.

二.学会观察,小记者要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人和物,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是否有有价值的新闻.

三.学会聆听,除了每天看电视,听广播,还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从中挖掘出能反映人思想动态的新闻.

四.学会欣赏,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欣赏自己,还要去欣赏别人.

五.学会记忆,在生活中要学会运用形象记忆法进行记忆.

不仅要学会这些,还要具有外向的性格,优秀的沟通,能以平淡的方式打消对方的戒备心或恐惧感.良好的性格也不可缺少,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心比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名记者,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因为知识就是一个人的通行证,只要有知识,才能克服人生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小记者篇3

谁知这个活动异常火爆,报名的人有好几百,还要经过面试从中筛选。一看到要“面试”二字,我的心里就凉了半截,我不擅长口头表达,怎么办啊?

随着面试日子的逐渐到来,我的心也被一点点儿的提起。“不就是个面试嘛,有什么可紧张的,要是这次考不上,寒假还有机会。”尽管我这样安慰自己,课是心里还是“砰砰砰”地直敲鼓。

终于等到面试的那一天了,事到如今我告诉自己,只有豁出去了。为了不至于太丢脸,我在路上冥思苦想,甚至考虑了一些考官或许会问到的问题,我也想好了答案,打好了腹稿。毕竟多准备一点儿,胜算就会大一点啊!

到了面试的地点,看着晚报所在地那古朴的建筑。我的心里又不可避免的紧张了起来。刚刚在车上想好的东西也似乎是飞到了九霄云外。“算了,就当是我不知道晚报的这个活动,一走了之吧。”我居然产生了要逃跑的念头。从小到大虽然参加了无数次的比赛,可是和考官面对面,我还是头一遭。正想要逃之夭夭之际,一位晚报的工作人员却看见了一直徘徊在门口的我,笑眯眯地问我:“你是来报考小记者的吗?”我只得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我们几个人一起来到了面试的屋子里,拿到一张报名表。填好报名表,我忐忑不安地把它交给了面试的考官。刚才看到很多人都被问了几个问题,我不免更加紧张,手也在不停地搓着衣角。

小记者篇4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宣城市第四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周沁如。今天,我的演讲的题目是《小记者——我的梦想》。当上小记者,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成长的目标。

我想当小记者,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登上长城、黄山,跨过长江、黄河,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长城的雄伟、黄山的险峻、长江的秀丽和黄河的奔腾,让大家领略祖国的山河之壮,祖国的山河之美。

我想当小记者,走进落后的山区小学。踏上崎岖的山路,走进破旧的学校。虽然他们没有精美的玩具,没有明亮的教室,没有漂亮的桌椅,但我要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那一行行?小的足迹、一张张充满渴望的、朴实的笑脸,为他们带去新的知识和新的希望。

我想当小记者,走进欣欣向荣的新农村。走进幽静的树林,捧一捧甘甜的溪水;走进宽阔的田野,闻一闻沁人心脾的花香。我要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整齐的楼房、笔直的水泥路,记录下金黄的稻海、翻滚的麦浪,让大家了解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小记者篇5

我也是小记者团的一员,和其他50多名小记者和10名辅导员分成了5组。在得到报社社长的授旗后,几位中学校长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就坐上车前往石羊庙。

在车上,我们利用闲暇时间,踊跃地讲故事和交流。崔家宁小记者表现得十分积极。一路上,我都在想石羊庙是什么样子,也许是山间的一座小庙,还是乡村里一座香火甚旺的大庙。

下了车,走进庙门我才看到它的真面目。所谓的石羊庙不过只是一方三面环墙的空地罢了,空地中间有一片草丛,草丛中卧着一只石羊,石羊前面摆着一个石盆,石盆中还可见香灰。石羊边有三棵早已枯死的松树,一边墙还靠着几间破的不能再破的旧房。一切都给人一种破败陈旧的感觉。走近石羊,才发现这石羊更是饱经风霜,身上的石头已经龟裂,脖子上还挂着一根破旧的红绳。石羊的眼睛也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别。它都经历了些什么?

我们的辅导员请来了几位村中的老者。有一位姓李的爷爷,已经92岁,从年轻到年老,一直住在此地。他说这庙在“文革”以前是一个很大的庙宇群,香火很旺,而石羊就卧在庙的最中间。在庙门口还有两棵大树,得五六个人才能抱住。在“文革”时,毁掉了庙宇,还要砸石羊。但人们视这石羊为村里的守护神,为了保护它,就将它埋到了地下。等风浪过去了,才把他又挖了出来。抗日时期,这里办过几所来自河南、西安的流亡学校,后来还是乡政府所在地。老人感慨社会变化真快。

老人还说,传说这座庙在唐朝就有了,当时这里有十只神羊,白天看不见,晚上跑出去偷吃庄稼,严重影响了收成。人们没有办法只好把羊赶走。有一只羊在逃跑时腿被打瘸了,就被人留在这里,化成了石羊。虽然这个故事和我了解到的神羊把五谷从天界盗下而受到上天惩罚被人类纪念的故事不同,但它们都是我们祖先一代一代留下来的传说,值得我们了解。

从石羊庙出来,我们去了石羊庙邮政所。这是政府在各个地区选出的100家含“羊”字的邮局发行羊年邮票中的一家。在“文革”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像石羊庙一样受到了破坏,现在政府很重视这一方面的恢复。这里工作人员给报社送我们的羊年明信片上盖上邮戳,又在邮局协会老爷爷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些珍藏级的邮票。

小记者篇6

实习的时间不算太长,因为是寒假,只有三周。而且是周报,大概节奏也相对比较慢。

报社不大,人数也不多。贵精。贵勤。看着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部门如何有效率地在你面前运转,是一件乐事,也是一种学习。在学校的社团、学生组织工作的久了,对小集团也产生了感情。看着别人的团体,对比自己的,竟也获益良多。

十多人的报社,办公室、发行、编辑,各司其职,向着同一目标……以前接触营销就知道企业文化很重要,老是觉得文化需要时间积累,所以时间最是重要,后来发觉不全然。站的高、看的远方能在时间的尽头找到真金。在报社,特别喜欢听他们报题,听他们分析报纸的思路,猛然发觉以前自己是否做的太盲目,太缺乏目标性。有时候,想想校园内充斥着的各大院报、系报,刊物,网站,有点汗的感觉。多而不精。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校园媒体尽遭尴尬。

去报社实习,很大的感触就是会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在编辑中仅有一人为新闻专业毕业,但其他人也不见的会比那学新闻的有所落后。虽然这其中有种种的原因,但无可否认的一点即是,学习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而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写作只是其最基本的能力。能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这才是最重要、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能有新闻敏感的鼻子,是记者的本能。不能策划的不是记者。记者,是一份需要聪明的职业。

以前受“无冕之王”这几个字影响太深。像很多人一样热血沸腾,老想跑些惊天动地的东西,想做一点事就引起很大反响,然后遇到什么阻力,然后自己处之泰然。其实记者就只是一份工作,需要得最多的还是敬业。像任何一份职业一样,需要你去接触、热爱和为之付出。所以跑去实习。并勤勤恳恳。实习的时候我就爱上了当记者的一种很朴实的生活状态,从而为自己的转变感慨万千。认识一些前辈,实习的太多,竟然有些许的职业厌怠。路漫漫呵,有些心态还是要摆正的。生活和工作都不需要太多的大义凛然,有坚持就好。怀着一份新闻理想,干朴实的工作,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坚持的意义。

另,读了新闻这个专业以后,才逐渐听说了当女记者的不容易。有人说,女记者的婚姻基本上都有问题。而女记者体力不如男性,很难跑几年一线。种种流言,一段时间里对做好的女记者缺乏信心。但在实习的报社,却看见了许多很不错的女记者,热情、开朗、拼搏,像一团火。有一个女编辑,今年50多了,和先生的感情特好,平时也很照顾其他人,很是受到大家的尊敬,开玩笑叫她“马大姐”,虽然并不能负责一线,而负责专题。但想想,这样不是也很不错吗?依然在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对未来充满渴望。我相信这是一种健康。

(二)关于实习意义

为什么而实习?实习能学到什么?

我认为,实习就是人的经历。不需要赋予他太高的意义与期待。他是人生的一个经历,是一个过程。或许影响一个人一生,或许就什么也不是。能够影响也未必就是好事,要看影响的是哪些方面。

暑假的时候本来可到某不错的单位实习,连实习证都拿到了。但暑假在考驾驶证,因时间不合而放弃了。但在这个暑假我学到了以前在实习期间并没有学到的很多东西。看着别人假期回来捧着一大沓的成果。我对自己说,我也有我自己的成果。

进入大三,对很多东西越看越清晰。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只要能学到东西,实习或者不实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以前以为新闻无学,所以实过天。其实不然。新闻、传播、广告、主持,博大精深的很。总不能因为新闻的操作性强,就以为什么都可以熟能生巧。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知识单薄的很,靠着点小聪明度日。甚至连什么是传播也说不明白。这包括我。如此的文化支撑导致核心竞争力不够。这可以归结为不学无术,这不能归结成新闻无学。

听过一些权威人士的讲座,现在的媒体最缺经营报业的人才,最缺财经记者、体育记者。这些职位都要求你必须是综合型的人才,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最好懂一些传播、懂一些新闻。我们缺的就是这些吧。没有相关领域的一些修为,写出来的东西没有血肉没有灵魂没有价值,是死穴。我们急需要做的是全面提升自己的水平,拓展知识面。

新闻有学,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所以我们所谓的“实习”面可以很宽很宽。任何有益的实习机会都应该乐于去接受。有大一的师妹因为种种原因找不到媒体实习很是焦心,我就劝她们其实做其他事情还是满不错的。例如可以去另外一些公司实习,可以去做兼职,可以去旅游,可以去学另外的一技之长,可以每天泡图书馆,可以自己去做一个课题。有这样一个新闻,几个高三的毕业生利用假期就某社会问题做了一个社会调查并上交到地方政府,结果一时成为城中话题,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该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也对此给了很高的评价。

时间的价值是自己赋予的。有思路就有出路。有老师说,人也要有品牌的意识。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从各方面去规划自己。从修养、气质、学习……实习只是其中的一个捷径。

我正在为自己的职业做规划。我想。或许下次实习未必会到媒体实习。但我相信同样能学到很实在的东西。想做好的传播,必须首先是个杂家,是某个方面的准专家,并不是单纯在实际操作层面自鸣得意。除了在传播技巧方面,在社会、政治、人文、经济、科学等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呵,要学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小记者篇7

在2013即将结束之际,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我们“小红帽”举行了一次毅行的活动。

毅行,毅行,顾名思意就是指艰毅的行走,是要靠自己的毅力“行走”的。此次活动的路程约8公里,差不多从南大街走到青枫公园,这可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很多小记者从小到大都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程呢!刚开始,我们还满不在乎,认为这不就是走走路呜?有小伙伴在身旁说难不倒我们,可是,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才走到运河五号旁,我的双腿便开始略感到酸了,在到达下-个景地时,我的脚和腿都觉得很疼很疼,每走一步都感觉是在用骨头行走。但是,我知道有志者事竞成,我既然参加了这次活动,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寒冷的天气不但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反而只会让我的斗志更加燃烧。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要用我的毅力铺就通向成功的道路。在小伙伴和老师的一路欢声笑语中,我们小红帽终于走完了8公里的毅行活动,到达了终点青枫公园!

回想起此次活动,我不禁感慨万千,毅行达人农夫为小红帽们讲述的毅行意义犹在耳畔;毅行小达人田自丰的丰富经验令我跃跃欲试;山里老师的景点介绍使我增长了对常州的更多了解;阅览了实小教育集团平岗校区的美好是我此行的额外收获;不争气的鞋子半路“脱臼”让我苦不堪言;还有许多许多,这都是我成长的足迹。它将会留在我的记忋长河中,永世难忘--------

给主管留言:我没有抄袭哦!不信你可以去我们学校网看的!真的,我为什么要使用真名就是这个道理。。。希望编编能够知道哦!

小记者篇8

初到美国第一天,一早醒来就觉得精力充沛,状态不错,看来我没有受时差的影响。早餐之后,即将开始第一天的行程,心里充满着新奇和激动。

第一站:费城

乘车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到了美国的历史名城费城,美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听领队说费城以前还曾是美国的首都呢。在费城的大街上,我看见了美国的绿化工人,他们推的绿化车好像一辆战斗车,精致而先进,怪不得美国的大街小巷都非常干净。街道两侧的房屋低矮宽敞,几乎见不到国内那样的小高层,各种颜色粉饰的墙面如童话王国一般,门前绿树成荫,花草芬芳,如公园一般赏心悦目。

接着我们前往费城的独立宫和独立钟,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独立钟很庞大,高约一米,重约943公斤,由多种金属混合铸成。如今,独立钟有了深深的裂痕,就像年轻的小伙子变成了年迈的老人,向我们诉说着美国的风风雨雨。乳白色的独立宫上镶嵌着一座大时钟,塔顶就是当年悬挂独立钟的地方,虽然朴实无华却透露着庄严。

小链接:1776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宣布美国独立时敲响的就是独立钟,是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另外,两百多年前,独立宫曾发生过激烈的辩论,是伟大的华盛顿将军用他的勇气和智慧改变了美国的命运。充满着浓厚历史气息的独立宫和独立钟,让我肃然起敬。

离开独立钟,大约两个半小时之后,我们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华盛顿是美国的文化中心之一,有很多的博物馆,这次我们主要参观了航空航天博物馆和大自然艺术博物馆。

航空航天博物馆非常有气势,分上下三层,这里主要陈列着美国第一次登上月球时的航天飞船和美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架飞机是莱特兄弟研制的“飞行者”1号,当时在天空中飞行最长持续时间为59秒,虽然飞行时间很短暂,却向全世界证明了人类飞行之梦已经成真!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时候还带回来一块月球上的石头,美国人称之为“幸运石”。

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形形的卫星模形、卫星舱、飞机模型和火箭模型、宇航员用过的物品、热气球的复制品等,它们有的悬挂在大厅的天花板下,有的停放在大厅的地面上,还有的陈列在玻璃罩里。这些都见证了美国科技的领先和发达。我多想自己也能驾驶着飞机,翱翔在广阔的蓝天上,多想用自己的智慧为祖国研制高科技的飞机,实现我的科学家的梦想。

我喜欢动物,因此大自然博物馆也是我十分感兴趣的地方。走进大自然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头巨象,巨象的两个白色的象牙特别突兀,栩栩如生。博物馆里还存放着许多稀有动物标本,每个动物标本的旁边还有动物的骨骼标本,这些标本中的动物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在博物馆里,还陈列着远古人的生活照片和狩猎时的武器。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画:远古人正专注地点燃木棍,熊熊燃烧的大火,形象而逼真。我了解到最早使用天然火的远古人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史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我想我们的人类祖先真的很聪明,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他们学会用火驱赶动物来保护自己,还学会用火烤熟食物,他们不畏艰难,征服自然来改变生存环境。我也好像置身其中,一同感受远古人的勇敢和智慧!

小记者篇9

   1、在校园网上创建小记者站专栏。

   2、征集记者站“口号”和“站标”设计图案,让小记者们尽快进入角色。

   3、吸收一些优秀的同学进入小记者站,以壮大小记者站的规模。

   4、每周组织站成员在多媒体教室学习《校园小记者实用手册》,提高小记者的工作能力。

   5、在可能的情况下,邀请大记者来我校与小记者座谈,向大记者学习写作、采访的基础知识。

   6、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小记者们与大记者一起外出参加采访活动,锻炼小记者们的综合能力。

   7、激发每一位小记者的投稿热情,让大家动起笔来积极参与学校记者站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允许的情况下争取每位站成员都创建博客。

   8、通过专刊或校园网专栏采访报道“校十佳”少先队员。

   9、要求站每一位成员随身携带笔记本,搜寻校园内的好人好事,及时报道宣传。

   10、通过广播站及时报道校园内的阴暗面,让那些不良的行为和不道德的现象受到大家的谴责。

   11、每周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召开小记者交流会,互相取长补短。每周星期一下午放学后召开会议,布置本周任务。

   12、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活动,增加大家的交流机会,助于站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

   13、在老师的帮助下,配合学校作好各种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14、每学期写好工作总结和下学期的新思路。

小记者篇10

当我到消防中队采访时,武警叔叔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最新的灭火“武器”,带领我们参观了训练基地。使我了解了许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增加了学习兴趣。

当我在市民广场上采访时,一位大姐姐对我的询问非常配合,主动的回答了提出的问题,还对我想不到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而且还表示非常有兴趣加入小记者班的学习,让我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采访任务,同时体会到当小记者的快乐。

不过,作为小记者我也经常遇到困难,想要把一个问题了解清楚,就要从不同的方面询问问题,同时要了解不同人员的想法,遇到有些大人不配合,有几次我差点掉眼泪,不过想想完成采访任务后的自豪感,我忍住继续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