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手术室护理评估十篇手术室护理评估十篇

手术室护理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2:41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1

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以及经济情况等信息,在访视过程中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亲切交谈,进一步了解患者心理活动,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状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认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他们的心理反应,针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安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和措施。回答患者担心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增强面对手术的信心。告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会陪伴其手术过程,使患者可以放心接受手术。

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术前去看望的护士接待,主动迎接并亲切问候,扶到手术床上,在手术中给予患者体贴周到的关怀,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及治疗措施时要做好解释说明,动作轻柔,操作娴熟稳准,掌控好手术室温度,避免患者受凉。另外,不与其他人随意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及患者的病情,在手术中适当调节患者情绪,可以轻轻触摸患者的手,以传递对他的鼓励,最大化地满足患者各种需求,使患者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术后护理将患者手术时所遗留血迹等用温水擦拭干净,给予患者真挚问候与祝福,确认手术无风险发生及并发症后,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告诉局部麻醉患者回到病房就能吃东西,但要注意不要吃太刺激和过硬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食物。告诉患者在咀嚼过硬的食物时,嘴部的肌肉连带着整个脸部的肌肉都收缩,会影响到眼睛的伤口。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指导卧位,避免剧烈的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不要剧烈的咳嗽,不要揉眼、碰眼,包扎眼部一天,然后根据医嘱点眼药水。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于出院当天,将医院自制的住院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舒适度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手中,由患者不记名回答问题,660份调查表全部收回,将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实验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见表1。

2两组患者对护理舒适度比较实验组在手术中及术后感觉舒适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已成为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科手术又是特殊部位,手术时患者的头面部用无菌巾包裹。眼科手术大多是局部麻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手术,完全凭感觉和听觉来感受,需要护理人员把自己置身于患者的角度,将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融入到每一个护理细节。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人性化护理能体现出护士对患者的真情实感。

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其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优质和最全面的服务,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整个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将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全面推向了以人为中心的良性健康发展轨道。手术患者是一组特殊的人群,需要被尊重和理解,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还要求接受人文关怀。在眼科手术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理念,护理人员用细腻的服务,良好的语言沟通,专业的健康教育,不仅降低手术的风险,也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很满意和总满意度比例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69.39%和98.48%,而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比例显著降低,手术中和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明显提高,分别达到78.18%和86.97%,而感觉不舒适的比例明显降低。提示眼科手术室中要保障工作质量,首先应充分彰显人性化,在严格实施眼科手术室护理常规的同时,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实行科学的管理手段,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2

[关键词]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术中压疮;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4)18-128-03

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结束后几小时至3d内发生的压疮[1]。手术压疮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原因,手术、手术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术中压疮的发生,而某些因素并不是手术室护士能控制的;及时作出压疮风险评估,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手术室压疮的发生;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aS)中Braden量表被认为是目前较理想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2],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运用于手术室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不符合本科室护理工作的项目,评出的分数不够客观,因此,在本院压疮小组的帮助下制订适合手术室的压疮风险评估表并投入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3月我科手术例数为1654例,术前访视1279例,随机选择手术患者116例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对中重度危险的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对照组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24~75岁,平均(42.8±6.9)岁,住院时间15~46d,平均(25.2±3.4)d;原发病:骨折手术32例,肿瘤手术12例,其他14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1~72岁,平均(41.5±4.6)岁,住院时间17~43d,平均(24.4±5.1)d;原发病:骨折手术35例,肿瘤手术10例,其他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未发生褥疮;(2)年龄均大于18岁;(3)患者均为卧床被动;(4)无精神疾患;(5)有正常沟通能力;(6)均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单独或在他人帮助下能够完成问卷。以上条件需同时满足。

1.3排除标准

(1)患者不愿参加本研究;(2)住院时间低于24h;(3)因病情强迫者。有以上任何一条均予以排除。

1.4方法

1.4.1压疮风险评估与应用根据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3],从患者、手术、麻醉三方因素中确立相关指标,从年龄、体质或皮肤、受力点皮肤、手术部位、预计术中施加的压力、预计手术时间、特殊手术因素共七项内容对手术患者进行压疮的风险评估;套用waterlow评估表的计分方法,确定评估表内每个项目的分值范围。手术压疮风险评估由术前访视护士完成,在术前访视时对手术压疮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在评估表相应项目中写出分数并计算总分,对评分≥12分的患者应在交班上重点提示,并上报科护长及大科护长。对高风险患者,要进行相关内容的宣教,告知患者可能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有心理准备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的摆放及手术的进行。患者进到手术间后,巡回护士应再次仔细查看评估表,确认风险评级,按相对应的风险评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在评估表上注明所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编号,完成评估表各项目的填写;科护长在该患者手术摆放时及时进行督导,必要时应请大科护长或院内压疮小组进行现场指导,如手术完毕后发生了术中压疮的患者,应及时填术室压疮记录表,并按医疗不良事件处理流程进行上报。

1.4.2制订护理干预措施(1)执行常规手术摆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骨隆突受压部位使用海绵软垫、布垫、采用悬空法;(3)严格落实术中患者保温措施,将室温保持在22~25℃,术中注意非手术野身体遮盖,冲洗液加温至36~37℃,严防术中患者低体温;(4)保持手术铺巾的干燥、平整,严防皮肤消毒液、冲洗液流至受压部位;(5)保持卧位稳定、肢体舒展,床垫衔接部位凹陷处用软垫支撑,选择柔软、有弹性、组织相容性好的高分子凝胶手术垫或凝胶托头架;(6)保持各种垫与皮肤之间平顺、无皱折、无皮肤挤压;(7)约束带应柔软、平滑,固定松紧适宜,必要时内衬柔软布垫避开粗糙面;(8)预先在皮肤受压的支撑点涂抹医用液,并垫上烧伤棉垫或泡沫敷料,增强局部皮肤屏障功能;(9)骨盆固定架固定正确,充分抵抗术中身体向下滑动及左右摆动的力量;(10)保护角膜,全麻手术患者双眼贴眼贴。

1.5风险级别[3]

评分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014年1~3月我科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高危患者58例,所有压疮风险评估正确,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观察组压疮发生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压疮发生6例,发生率为10.3%,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5,p

3讨论

3.1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更符合手术室的实际情况

正确的评估压疮高危患者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步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国内外已使用较广泛,虽亦包含有手术相关因素,但不能抓住手术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不适合评估手术患者[4-5]。自制的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项目贴近手术室的临床实际情况,易于掌握及使用,使术前访视的护士能正确、客观评价患者各方面情况,对高危患者进行分值评估并记录,提高各护理人员对手术压疮风险的预见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我科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高危患者58例,所有压疮风险评估正确,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观察组压疮发生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压疮发生6例,发生率为10.3%,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5,p

3.2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

在评估表中,除能直观显示压疮的高危因素及风险评级外,同时还列出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巡回护士可根据表内相应的指导完成各项防范措施,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疮的预见性和护理业务能力,减少手术室压疮的发生率[7-8]。

3.3提高业务能力

在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制订完成后,科室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培训,该评估表清楚列出各种引起术中压疮的因素,在培训过程中,对护士来说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压疮知识的普及,加深护士对压疮形成的认知,提高了各人对术中压疮的重视[9-10]。同时,评估表中也作出具体指导,列出各项防范压疮的护理措施,使年资较低的手术室护士也能正确掌握,提高其护理业务能力[11]。

[参考文献]

[1]张秀平,张兰梅,任杰平.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7):2237-2238.

[2]谢小燕.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D].广州:第一军医大学,2005.

[3]钱维明,黄立峰,项海燕,等.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研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8):24-27.

[4]陆彩萍,刘秋鸣,黄淇敏.风险管理在护理安全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3):495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年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S].2005.

[6]王永明.压迫性溃疡的原因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9):407-409.

[7]中国医师协会,卫生部医政司.病人安全目标手册(2008)[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3.

[8]Bristoln.patientsafetyalliancetotacklehandwashingworldwide[J].Lancet,2005,366(94):973-974.

[9]彭雪花.1例Ⅳ期压疮患者应用中药马勃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26-27.

[10]HarrisomB,LoganJ,JosephL,etal.Qualityimprovement,research,andevidence-basedpractice:5yeaysexperiencewithpressureulcers[J].evidence-Basednuring,1998,1:108-110.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3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59-01

1手术前护理要点

护理评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配合情况,患者际的自理能力与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基本特征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史、睡眠情况、饮食情况及排便情况、疾病史等基本情况,对于女性患者还要了解是否处于月经期,掌握患者对疾病、手术等知识的认知度。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时,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上报医医师处理,避免发生意外,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护理要点。①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要主动诉说疑问、自身的感受及焦虑心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手术、麻醉等知识,选择的手术方案和麻醉方式等,以此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具体内容,通过讲解,使患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在手术前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也要提前讲解,以此当问题发生时,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及时处理。②护理人员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作用与注意事项,以此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例如:血常规、血型、药物过敏试验、B超等。实际检查项目要根据手术需要,术前对手术部位要配合医生做好手术标记。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要做好交接工作,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③术前物品准备。手术室护士要按照手术需要,提前为术中需要的用品做好准备工作,对手术间仪器和设备要提前检查,使所有使用的到的仪器和设备保持在良好备用状态,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调节,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卫生工作。④手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1日,手术室护士要对患者进行访视,为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根据手术具体方案为患者和家属告知,以此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保证手术可以顺利完成。⑤常规术前准备。护理人员指导吸烟者在术前从入院起就停止吸烟,学习深呼吸方法,练习咳嗽、排痰等方法。按照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根据手术具体需求与麻醉情况,指导患者准备好胃肠道,一般手术前8h要禁食,手术前4h要禁水,提前1日为患者清洁肠道,可以给予患者缓泄剂为患者灌肠清理肠道。如果患者术前存在阴道出血,要在术日晨起时将阴道擦拭干净,对未发生阴道出血的患者,术前晚或术日晨起时为患者冲洗阴道,保持阴道的清洁度。⑥适应训练。结合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便器排便方法,练习术中体位的摆放,学习卧床、床上翻身等体位调节方法。指导患者练习卧位、床上翻身等体位的调节后,要根据手术需求指导患者练习手术中体位摆放,手术后体位摆放等。根据手术部位与手术方式,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完成功能训练。术前1日指导患者或指导患者家属完成理发、沐浴等个人卫生,术前2h帮助患者做好备皮,生命体征的测量,指导患者排尿后留置导尿管,有义齿或发夹、手表、首饰等患者要提醒取下由家属负责保管。病房护士要准备好患者的病历和影像学资料、药物等物品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交接时做好患者的资料核对签名确认。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类型与麻醉方式准备好麻醉床、吸氧装置、监护设备、输液泵等用物[2]。

2手术中护理要点

护理评估。护理人员按照手术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手术间手术,对手术间环境、仪器等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自理能力、配合程度及术前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κ质跆逦话诜藕推し羰苎沟惹榭鼋?行评估,对手术使用物品和摆放位置、手术间消毒情况等进行评估。

护理要点。①手术室护士坚持无菌操作规章和安全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各项操作,以此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差错或事故。②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内电源、仪器、吸引器及接线板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和仪器都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根据手术需求规范摆放各项仪器设备。在手术前核对患者信息时要以2种及以上的方法完成,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与患者主动交流以此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按手术需要对术前辅助设备、器械与敷料等进行评估,将所有仪器连接后,保持所有设备随时可使用的功能状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为患者摆放手术需要的体位后,观察静脉通路与尿管等各项引流管通畅情况。通过手术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三方对患者身份进行核实后,签名记录,三方共同完成患者手术体位的摆放,保护患者的隐私。③手术医师与麻醉师根据需要指导手术室护士准备用药,手术中为患者做好保温护理,控制手术室内人员的数量,由巡回护士负责观察患者是否产生不适感,若有并发症发生要及时上报手术医师处理。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要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不同时间段都要对器械、敷料等物品进行统计记录。手术后,对患者情况要进行评估,确保引流管正确的连接,引流保持通畅,伤口未发生渗血,受压皮肤完好无损[3]。

3手术后护理要点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4

关键词:胸科麻醉;麻醉护理;管理规范;麻醉质量

随着舒适化医疗需求的增加,门诊或住院有创诊疗几乎都需要麻醉参与。《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1]指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麻醉科门诊,开展住院手术、日间手术、门诊和住院患者有创诊疗操作前的麻醉评估;增设麻醉科护士;加强麻醉科护理服务。但麻醉专业人力资源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麻醉师工作的有力补充,麻醉护理单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3]。目前关于麻醉护理,特别是亚专科麻醉护理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如何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麻醉风险,让专科麻醉护理形成特色和规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作为专科医院,胸科麻醉护理有一定的特点,现将麻醉护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为胸科麻醉专科化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

我院胸外科专业为全国重点专科,年胸科手术量1.8万例以上。2015~2019年全身麻醉量从9296例增至19781例,麻醉医生从25人增加至34人,麻醉护士从11人增加至21人;目前麻醉专科分为胸外科麻醉、心血管麻醉、麻醉与镇痛门诊、评估中心、介入治疗、无痛气管镜与胃镜等亚专业设置。麻醉护士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至少拥有2~3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工作岗位除以上亚专业的区域配合外,还包括麻醉复苏室(3个单元25张床位,全部配备呼吸机)、诱导准备室、麻醉术后随访及科研随访等。

2麻醉护理管理

2.1麻醉评估中心建立与管理

我院于2018年10月建立麻醉科评估门诊,负责所有手术及有创诊疗患者的术前麻醉评估。运行发现,若单日手术量超过80例,则很难完成术前麻醉评估工作,另外住院患者去门诊评估流程不合理。针对这一问题,2020年6月在紧邻手术室外的辅助区域划拨专门地点建设术前麻醉评估中心。其诊室门口等候区有6张座位及排队叫号系统,诊室为内外诊室套间设计。外诊室约30m2,设置1个身高体质量测量点,配备6张座椅、宣教屏、护士工作台、多功能监护仪及移动签字电脑车;内诊室为医生问诊区和知情谈话签字处,约8m2,配置计算机和电子签字板。根据国外文献报道的经验,护理人员的参与,在麻醉评估中心建设中起重要作用[4]。麻醉评估中心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专职麻醉护士负责评估叫号和预检、预评估,监测血压、血氧、心率等指标并做好登记,然后用电子化的术前评估量表进行逐项询问,包括临床主要诊断,有无手术史、麻醉史等,告知患者及家属拟行的手术麻醉方法及手术麻醉可能存在的麻醉风险,将评估列表发送至内诊室的医生系统。麻醉护士还通过评估中心的宣教屏辅导患者了解麻醉相关知识,减轻其对手术及麻醉的紧张情绪。

2.2麻醉诱导室建立与管理

胸科麻醉患者术中需要建立有创动静脉监测,为实现快通道麻醉和加速外科康复的目的,建立麻醉诱导室完成以上操作。麻醉诱导室的护理工作包括监护仪、麻醉呼吸机、心脏除颤仪、抢救车、紧急插管盘等设备的检查和准备;为患者建立外周静脉通路补液;协助麻醉师完成神经阻滞、中心静脉穿刺等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协调减少等待时间等。其中尤其需要注意Ct定位穿刺患者,因其可能存在气胸、出血、疼痛、胸膜反应等风险,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麻醉护理安全及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进入手术室。

2.3手术麻醉配合

根据临床麻醉实际需要,通常需要安排麻醉护士进入手术室辅助麻醉师进行麻醉辅助工作,我院执行1名护士配合2间邻近手术室的模式。主要工作包括麻醉物资准备、术中监护及药品核对与文档整理。麻醉护士根据当日手术量合理安排配合的手术房间及不同的胸科手术,准备麻醉耗材,特别是胸科麻醉亚专业相关的一些特殊耗材,需根据患者特性,如性别、年龄、体质量等准备不同型号的双腔气管导管及单腔管,二腔或三腔中心静脉穿刺包,压力换能器及鼻温测量,必要时准备好保温机器;协助摆放麻醉体位及配合麻醉师完成相关操作,进行文档整理工作;同麻醉师双向监督精神类麻醉药抽取;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手术顺利完成保驾护航。我院于2018年开始启用智能药车系统,由药剂科临床药师进行补药清点和管理,可以在取药同时实现计费、出入库、核对等电子化同步操作,并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共享药品信息,分类管理药品。麻醉护士打印患者信息二维码,核对空药瓶入袋封装并放入智能药车系统回收箱;根据麻醉质控中心要求,精神类麻醉药余液处理工作实行视频监控下双人核对,使用登记本双人签名留存。

2.4麻醉复苏室工作

麻醉复苏室监护可以降低胸科患者全麻恢复期急性胸腔大出血、心脏骤停等意外事件的风险,提高胸科麻醉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舒适、顺利度过复苏期[5]。我院复苏室分为3个单元共25张床位,每个床位均配备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气囊、监护仪、有创动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所有监测数据均连接中央站。严格制定入室交接患者程序和转出离室标准,排除苏醒期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做好应急预案。麻醉护士需要掌握双腔气管导管的通气管理,注意管腔切换、吸痰操作、肺复张、气道压力高、呼吸机参数设置等难度较高问题的处理;苏醒室内患者至少进行1次血气分析,在医生监督下拔除气管导管及做好拔管后管理[6]。此外,做好与病房或监护室的交接工作及电子病历苏醒单记录,防止数据丢失。

2.5麻醉仪器维护与管理

仪器维护也是胸科麻醉护理的重要环节。设立管理负责制,专人管理制度,详细记录仪器品牌、入科时间、维护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统一管理,及时维护,定时检修,定期消毒。新入仪器做到全员培训,掌握使用方法。做好电子镇痛泵发放回收以及镇痛数据回收任务,规避使用中的突发意外状况[7]。此外,支气管镜消毒与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胸科手术需要单肺通气,术中每例患者需要利用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和确认双腔气管导管位置,必须及时消毒支气管镜。目前每个房间配备1台支气管镜,采用1名护士带领1名卫生员的模式进行标准化消毒管理,每天对20余台支气管镜进行收集消毒和回补使用,每天使用频次在80~100次。

2.6麻醉物品及耗材管理

院内物流延伸服务(Sup-plyprocessingandDistribution,SpD)模式,是指将医院内医疗物资的供应、库存、加工、配送等工作进行集中一体化运行,从而提升医疗物资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供应链优化服务。我院医药SpD供应链由上海某公司提供物资配送和仓储,每天由麻醉护士负责从耗材仓储中申领和分发。麻醉耗材的特点是高值耗材少,但品类多,胸科麻醉耗材中双腔管、深静脉导管、压力换能器、漂浮导管等虽未列入高值耗材,但价值仍然不低,需要入专柜,麻醉护士专卡刷卡取物管理。SpD耗材柜实施麻醉护士责任制,每天监督麻醉耗材及时入柜,按需取用,按需收费,定期查询有效期,手术结束后未用耗材及时放回耗材柜。总务管理做好耗材文档信息与资料等管理工作。

2.7麻醉护士培养管理

随着现代麻醉学科发展范畴的扩大及麻醉护理专业的发展,麻醉护士还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如科研随访工作需要护士负责临床入组数据收集和随访整理,类似于临床研究协调员的工作。因此,需加强对麻醉护士的培养。定期开展科室内培训及业务学习,每月例会考核总结本月工作中不足之处。将护理人员按层级、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及综合能力等因素分组培养,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制定教学与科研任务计划,安排专人负责临床教学与研究的具体措施,资料管理,定期整理归档。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5

〔关键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手术室;电外科设备;风险管理

电外科设备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应用风险的特点。近年来,高频电刀、超声刀等电外科设备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给外科手术带来了较大的便利[1]。但由于我国电外科设备更新较快,相关技术培训却较为滞后,导致医务人员在应用电外科设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良事件,进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2]。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HFmea)是一种风险分析评估方法,主要以系统、团队的形式前瞻性分析设计故障,将该方法用于临床护理操作中,可精准地找到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排除故障或提出改进措施[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HFmea在手术室电外科设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手术室电外科设备为研究对象,服务于该院手术室的有20多类设备,其中电外科设备26台,包括能量平台4台,工作站6台,高频电刀8台,超声刀1台,内镜电刀6台,氩气刀1台。于2019年11月,我院采用HFmea对手术室电外科设备实施风险管理。

1.2HFmea方法

(1)确定主题:采用HFmea对手术室电外科设备应用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及不良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积极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2)成立管理团队:设立HFmea小组,小组成员为科室20名护士,由经过培训的风险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HFmea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术培训,包括HFmea概述、临床应用、电外科设备使用流程等,并指导小组成员掌握设备质量安全评价指标,收集相关不良事件,且每月开展1次会议,分析风险原因,总结干预措施。(3)找出潜在失效模式:由小组成员对近3年来电外科设备不良事件进行汇总,采用头脑风暴对设备应用过程中可导致失效模式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设备使用情况的失效后果进行失效模式危急值(riskprioritynumber,Rpn)评估,包括失效模式影响严重度S、发生频度o、失效检验难度D,其中Rpn=S×o×D,见表1。(4)针对潜在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对电外科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包括电学基础知识、电外科设备工作原理、设备功能、电外科各种技术、操作注意事项等;完善管理制度或控制体系,如制定设备维修制度、实行预防性维护制度等;建立联动机制,在手术室内设2名仪器管理护士,全面负责电外科的日常工作,包括每日行电外科日常检查、维护等,若发现设备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立即联系工程师抢修,并启动应急反应机制。

1.3观察指标

比较HFmea实施前、后的失效模式Rpn及护士管理质量。护士管理质量采用科室自制管理质量评分量表(信效度为0.74)评估,具体内容包括护士的电外科相关不良事件认知、电外科设备使用安全评估、规范执行流程、专项培训,每项评分均为25分,评分越高,管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Fmea实施前、后失效模式Rpn比较经实施HFmea后,维修不及时的风险优先下降率为77.6%、关于电外科设备的专业培训不到位的风险优先下降率为61.1%,配件安装问题的风险优先下降率为64.8%,规章制度问题的风险优先下降率为59.9%,见表2。2.2HFmea实施前、后护士管理质量比较经实施HFmea后,护士电外科相关不良事件认知、电外科设备使用安全评估、规范执行流程、专项培训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6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2.5岁;普外科手术30例,骨科手术18例,泌尿外科手术15例,妇产科手术1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6例,初中及高中39例,大专以上20例;麻醉方式:复合麻醉12例,全身麻醉47例,局部麻醉16例。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1.5岁;普外科手术33例,骨科手术17例,泌尿外科手术12例,妇产科手术1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3例,初中及高中36例,大专以上26例;麻醉方式:复合麻醉10例,全身麻醉46例,局部麻醉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在术前对该组患者进行全面常规检查,并对其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达到手术要求。核对患者的诊断资料以及病历,并将手术所需的用品提前准备好,并核对手术名称和个人信息。进入手术室后协助麻醉师摆好麻醉,麻醉前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术中配合医师进行相关操作,术后注意患者保暖、清洁皮肤,并将患者送回病房,协助摆放麻醉后等。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每例手术护理,具体方法:①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预定程序及细节和患者的基本情况分别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情况,提出护理问题,获得最佳循证支持后,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出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力求以最佳的护理细节和衔接处理方式进行护理。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疏导,以利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②术中护理则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感觉舒适以及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及时予以护理干预,尤其是麻醉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同时应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术中应避免身体过度暴露,防止体温过度降低和寒颤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清醒后应及时与其沟通,告知手术效果,并根据患者的不良感受予以护理干预处理。③术后护理宜了解患者的心理、饮食、大小便和伤口疼痛及感染的情况,并予以处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项目及评分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使用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恐惧、焦虑和抑郁3种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行单独评估,以2分为是否有在此项不良情绪的分解分值,<2分说明患者无此不良情绪,>2分提示存在此不良情绪。护理质量的评估主要由参与手术的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其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是否顺利、配合程度、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效果,评估结果以优秀、一般及较差进行统计。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分以上表示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包括感染、出血及其他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CL-90量表评分比较

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恐惧、焦虑、抑郁SCL-90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外科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而现代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是简单地配合手术医师,还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心理、生理的舒适度,减少心理刺激对患者的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手术作为一种强应激源,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其中以焦虑情绪为主要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及麻醉的正常进行及患者的康复。同时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手术治疗缺乏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些反应,人们试图从加强手术室护理来缓解这些不良状态,但不同的护理模式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传统的护理方法多来自临床护理经验和逻辑推理,缺乏科学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而循证护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由于它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且已取得良好效果。已有诸多报道循证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认为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组将循证护理融合到手术室护理中,重点抓好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的护理,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的优秀率达88.0%,患者满意度达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提示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一致。通过本组病例的循证护理实践,认为以下几方面有利于提高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①加强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和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意识;②循证问题的提出要以现有最新、最可靠的医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患者基本情况,提出护理决策和措施;③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手术患者个体情况,提出最佳护理方法,制订护理计划,并应用于循证护理中。

4结语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7

   术前 术后访视 重要性

   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术前、术后访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特殊情况,它可使护士充分评估手术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情绪,确定病人的护理要点,目标及要实施的护理措施,更好地配合手术。

   我院手术室2005年针对手术前、手术后进行访视工作的。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对4472例住院手术患者实施了术前、术后访视评价记录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其中,15岁及以下儿童32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924例,其它年龄3220例。全身麻醉手术1050例,硬膜外麻醉1545例,局部麻醉1359例,其它麻醉518例。

   1.2患者对术前、术后访视的评价随机选择430例患者进行访视调查,(该调查由院其他人员电话方式进行),有411例患者对术前访视作出了评价。其中85.4%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效果持肯定态度,9.5%的患者对访视效果评价一般,5.1%的患者对术前、术后访视工作提出了建议。

   2访视方法

   于手术前1天,对次日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访视。先查阅需要手术病人的病历,与主管医生、护士交谈,详细了解病人心里活动及心里障碍等各方面情况。再与患者见面,进行术前指导,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术中配合要点等,同时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进行手术须知、疾病基本常识等内容宣教,,让患者获得更多信息取得患者密切配合,进行必要的护理体检,包括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颜色等,访视后填写术前、术后访视单,定期经验并改进访视方法。

   3 讨论

   3.1访视时间的选择手术前访视一般在术前1天下午进行,避开病人进食、午睡与探视者交谈或医生查房时间。选择患者心情比较好的时候,每次访视与患者交谈时间一般在10分钟,但也可根据患者的需要而定。有5.1%对访视效果评价一般的患者中,大部分认为访视时间过短,未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患者的建议显示,他们希望术前访视“早些日子进行”,说明患者希望术前访视工作提前进行。如何加强与病人的联系,术前访视可否在病人决定了手术日期后就进行,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3.2访视时注意评估患者资料来源途径多样化术前访视除了要了解病情外,还需评估患者的家庭、社会、文化、心理情况等。病历所提供的资料是有限的,从主管护士、医生及患者家属或同室病友处了解情况是必要的,有利于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正确判断和分析患者术前的心理变化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术前访视和术中护理时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

   3.3访视目的讲解 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室护理工作,术前访视主要是为了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为制定术中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并进行术前宣教,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多数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功能制护理阶段,认为“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台上与患者接触”的旧观念,对术前访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而心存疑虑。有个别患者因访视护士自我介绍而紧张。这类患者一般诊断不明确,性格多疑,认为为什么对我这么重视?是不是我的病情重?手术很很复杂。经过耐心讲解访视目的后,所有患者都消除了疑虑和紧张,并能很好地配合访视工作进行。

   3.4术前、访视在交流技巧中的应用与患者交流是术前访视的主要过程,注意讲话方式,合理运用语言及非语言交流技巧,取得其信任与好感。恰当的称呼、语言礼貌简洁,避免交流忌语和医学术语如失败、死亡、出现意外等,整洁的服装、举止文雅、和蔼的微笑、亲切的眼神,都将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加尊敬医护人员;鼓励患者及家属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认真倾听,对合理要求保证在术中予以满足,让患者感到放心,实事求是而有分寸地回答患者的问题,尽量保证与手术医生口吻一致,不随意夸大病情或手术效果,不对手术进行详细说明,对不明白的事情不含糊地回答,对不便回答的问题以礼貌、委婉的方式回绝,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避免伤害患者自尊,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以免造成患者的不安或引起医疗纠纷。

   3.5巡回护士对小儿患者的访视时间要适当延长小儿的依赖性强,让其离开父母单独进入手术间相对困难。需要和小儿玩耍、唱歌或跳舞让他们尽早熟悉并喜欢和护士在一起,以适应手术环境。

   3.6术前、访视宣教要符合患者的需求根据术式、麻醉方式,侧重术前指导,如术前准备,术前禁食、水;入手术室前避免贵重物品带入,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手术相关知识等的需求不同,术前访视时要正确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应考虑开发多种形式的术前指导,将手术室环境设备、手术相关知识制成幻灯形式,让病人观看并予以解说,使宣教更形象、直接,取得更好的效果。

   3.7通过术前、术后访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素质为了能与患者更好地交流,护士需收集相关疾病的生理、病理、、护理等相关资料,学习护理心理、护理伦理、人际交流等知识,从而提高了护士学习的自觉性,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素质,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术前、术后访视是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为评估患者的情况积累了资料,同时可缓冲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身心康复[1],也有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确实收到术前、术后访视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

   3.8手术后访视 3日后对手术病人回访,了解病人的手术恢复情况,征求反馈意见,解释病人提出的护理问题,评估护理效果,针对问题不足之处,制定措施,经验促进护理工作的提升。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60~93岁,平均6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1例;并发高血压15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6例。

1.2护理

1.2.1术前护理

1.2.1.1术前护理评估:术前1天巡回护士要到病房进行访视,通过查阅病历,询问值班护士,与患者、家属的交流等形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及心理状态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尤其重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疾病的患者,对其整体健康做到心中有数。

1.2.1.2术前心理疏导: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疑虑,希望能与医务人员多交流,术前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叙述,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体贴,使患者感到亲切,自尊心得到满足。通过与患者沟通,以了解患者对手术相关情况的认知掌握情况,尤其是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于有害怕、恐惧及焦虑等负性心理的患者,首先表示同情,同时给予安慰并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情况,重点强调手术成功个案,以消除其疑虑、害怕心理,以积极放松的态度去面对手术。

1.2.1.3术前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抢救的药物、血浆,检查所有仪器是否正常,手术器械是否齐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应当主动热情地为其介绍手术室内的环境和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营造温馨的氛围,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忧虑的心情。手术室护士应当协助麻醉医生完成对患者体位的摆放。在实施麻醉时,护士可握住患者的手,给予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保证麻醉操作安全顺利。

1.2.2术中护理配合:严格按照手术室更衣消毒程序进入手术室,控制手术室人数,常规消毒双手后,要求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按照术中医生的切入方式顺序依次将器械摆放好,以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人员走动,暂时不用的器械加盖无菌方巾,减少器械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造成污染,特别注意会阴部的皮肤不能暴露。对患者手术区皮肤使用一次性皮肤膜加以保护,以杜绝术中备皮;要求器械护士必须了解医师的切入路术并提前做好准备,术中及时清除器械与伤口的血污,保证医师术野清晰;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生命体征、出血量、尿量以及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漏,是否出现输液反应等情况,并处理好电刀、灯光、吸引器,同时控制好室内温度在22~24℃,并督促手术人员无菌操作。手术完毕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加0.5%稀碘伏液冲洗切口,并认真清点缝针、纱布等物品,防止遗留。撤出敷料后进行全身检查有无压疮或皮肤损伤。

1.2.3术后患者的搬运: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应当用温生理盐水将患者皮肤上残留的血迹擦净并进行消毒,撤离骨盆固定器,缓慢放平身体,为患者盖好被单,注意保暖。在体位改变过程中,巡回护士严密观察患者循环系统变化情况,随时做好应急护理。在进行搬动、转运时,患者平卧,两腿之间放置一体位垫,使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由于患肢旋转而引起脱位。同时巡回护士负责各种管道管理,防滑脱,麻醉医生负责呼吸与循环管理,将患者安全护送到病区,与病区护士进行详细交接双签字后方能离开。术后1~3d到病房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

2结果

本组50例患者其中37例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13例全身麻醉,术中、术后无一例感染与严重并发症,均临床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3个月,恢复情况良好。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9

关键词: 细节管理;手术病人;核对;安全

       细节管理实质就是要提倡科学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致力于每一个管理环节的数据化、精确化,不忽略细节上的问题[1]。临床科室与手术室在交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何做好交接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手术室通过应用细节化管理理念,从细微入手,不断完善交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管理,确保了手术顺利进行。现将细节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的患者1970例,其中男930例,女1040例;年龄399岁,平均40.2岁,其中37小儿182例;妇科780例,普外科1070例,胸外科25例,泌尿外科57例,骨科38例。麻醉方式:全麻142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422例,局部麻醉128例。

       1.2方法

       1.2.1培训及强化细节管理理念:通过回顾分析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源,让每位护士意识到细节管理的重要性。

       1.2.2修订安全交接核对及评估表:重新修订“手术安全核对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将患者评估的高危因素记录在评估表及手术间的白板上,使手术、麻醉医生与手术护士一目了然。

       1.2.3示范细节化的规范交接流程:由科室培训小组负责示范规范化的交接流程,并进行全员考核,护士长与护理组长进行不定期质控。

       2结果

       交接过程中手术科病房护士及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掌握情况达100%,能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①患者隐蔽部位皮肤的潜在危险因素13例;②血型单检验结果不一致3例;③生化结果未及时追回8例;④未落实术野区备皮和饮食各2例;⑤带入抗生素有误或非同一批号共9例,经过及时补救后,手术均顺利进行。

 3讨论

手术室护理评估篇10

本学期的九大工作目标和主要思路

一、加强迎评工作力度,积极投身整改阶段

我校校内评估专家组上学期末对学院自评工作进行了考察评估,校专家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学院将根据这一意见进一步加强和领会评估指标体系,制订本学期评估工作行事历并使评估的整改工作逐项逐条落实,补充和完善指标中的支撑材料,按时间节点,具体责任到人,通过全面整改,继续提炼学院工作上的亮点,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迎接4月上旬校外专家组和6月初市教委的考察评估。

二、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培育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院本学期将逐步调整教师结构,重点抓好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和党建工作,培养又红又专的专业教师。在“引进”和“培养”两方面着手,充实和调整师资力量,逐步形成一支梯队的师资队伍。

今年学校将我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结合,进行专业调整,整合后的卫生信息管理系将有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软件技术kt250.com课堂作文网专业等三个专业,学院将就这三个专业引进一名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专业教师,以支持和带动该专业的学科发展。

本学期学院将刘芹、张默、王琰三位具有注册“护士”的背景的指导教师在继续担任学生指导教师的同时参与临床护理教研室和基础护理教研室的备课、听课及教研活动等教学工作,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青年教师逐步充实到各教研室担任专业教学工作。

三、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本学期学院的教学工作继续紧紧围绕迎评工作,根据校内评估专家组考察评估的意见,从规范教学管理入手,建立良好的教学保障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各教研室将按照学院和各自的工作计划认真展开教学工作:

(一)认真组织“公开课”教学活动,要求每位上公开课的老师通过精心备课上课,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开展“说课”教研活动,本学期学院要求每位教师都能通过说课,提高讲课水平,计划以全院和教研室两部分分别开展“说课”活动,具体安排另定。

(三)以“护理”专业为龙头,有计划地加强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已经上报学校四门课程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四大教研室由各教研室主任把握方向,做好充分准备,准备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四)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本学期继续开拓非学历教育项目——《国家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专升本辅导培训》;本学期继续探索建立中外合作学历教育项目和海外招生的可行性,逐步建立较高层次的、不同形式的合作教育项目。

(五)继续准备专业剖析材料。“护理”专业按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剖析并增加支撑材料,同时准备“卫管”专业剖析工作。

(六)着手建立“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和“临床护理技能训练”校内考核的试题库。

(七)本学期在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做好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的同时,学院还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八)狠抓实训环节,继续加强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强化护理技术操作的练习,为学生进入临床实践,提早进入角色做好充分准备。

四、校本教材编写工作

目前适应高职高专医疗卫生技术类专业的教材并不多,学院将逐步实现大部分或全部使用适应高职教学需求的自编教材。本学期《临床护理实践》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开学后,此教材立即发至学生手中。《循证护理》和《多元文化与护理》两本教材已通过人卫出版社审核,今年将可以印刷出版,医学英语教研室编写的《高职护理英语》这本教材已列入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学院各教研室将陆续制定系列自编教材计划,争取分批列入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高职高专医护类系列教材出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