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宏观微观的区别十篇宏观微观的区别十篇

宏观微观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3:01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1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的研究对象是单个。而宏观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

2、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而宏观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

3、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2

【关键词】宏观税负;微观税负;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一、引言

传统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环境至少包括产权保护、政府治理、市场竞争、法治水平、信用体系、契约文化等方面,这些要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税收与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密切相关,是上市公司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设立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制和解困服务,因此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的动机和行为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税收负担,可以适时、适度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促进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降低税负可以提高企业对利润率的预期,从而增强其投资的积极性,最终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刺激整个经济的增长;而增加税收则会加重上市公司的税收负担,加大经济利益流出,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萎缩。结合以上分析,本文通过面板数据将进行以下实证检验:首先,是否宏观税负越高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呈现负相关关系;其次,检验是否由于宏观政策滞后效应的作用,前期宏观税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大于当期宏观税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否上市公司自身的微观税负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最后,检验微观税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否更加显著,微观税负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回归系数是否大于宏观税负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回归系数。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的研究选取面板数据,选择2000至2009年十年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且挂牌交易的所有a股为研究数据总体。在计算各自变量过程中,本文剔除了部分数据:由于某些样本公司公开公布的财务报表不完整,无法通过公开途径获取这些公司的全部财务数据,从而导致部分重要自变量无法计算,剔除原始数据缺失的公司;剔除每股盈余为负数的样本,利润为负的公司往往不涉及所得税的缴纳,计算这些样本的实际税负水平没有理论意义;剔除分母为零的异常值;剔除了经过计算之后实际税负大于1或者水平小于0的极端值;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剔除金融股a股上市公司。经过筛选,本文共得到深沪两市所有a股2000-2009年间总数为8654条有效样本。

(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相关背景信息和财务数据来自CSmaR国泰君安数据库和巨灵数据库中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批露的年度报告;宏观经济相关数据全部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中国统计年鉴。本文用SpSS11.0完成宏观经济税负、微观公司税负、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存货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的计算,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三、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设定

1.因变量。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应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其中,净利润可以直接从上市公司公开的利润表中获得;平均净资产是该会计年度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算术平均数。

2.自变量。本文将影响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税收因素划分为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两个层面。其中,宏观税负是对上市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描述,微观税负是指公司作为微观个体所承担的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实际税收水平,反应了公司内部基本面信息。

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用来反应除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之外的因素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根据现有文献,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GDp年度增长率、公司所处行业、公司所在地区、企业规模、财务杠杆、资本密集度、存货密集度、行业变量和地区变量。本文对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附表1所示。

(二)模型构建

为检验文中提出的研究假设,结合上文设计的若干变量,本文分别构造了线性方程一至方程五:

方程一,研究当期宏观税收负担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宏观税负变量取当年数据:

Roet=a+a1maCRot+a2GDpRatet+a3SiZet+a4LeVt+a5Capintt+a6inVintt+a7inDUStRYt+a8aReat(1)

方程二,研究上期宏观税收负担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宏观税负变量取上年数据:

Roet=a+a1maCRot-1+a2GDpRatet+a3SiZet+a4LeVt+a5Capintt+a6inVintt+a7inDUStRYt+a8aReat(2)

方程三,研究微观税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Roet=a+a1etRt+a2GDpRatet+a3SiZet+a4LeVt+

a5Capintt+a6inVintt+a7inDUStRYt+a8aReat(3)

方程四,研究当期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的共同影响,宏观税负变量取当年数据:

Roet=a+a1maCRot+a2etRt+a3GDpRatet+a4SiZet+a5LeVt+a6Capintt+a7inVintt+a8inDUStRYt+a9aReat(4)

方程五,研究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的共同影响,宏观税负变量滞后一期,取上一年数据:

Roet=a+a1maCRot-1+a2etRt+a3GDpRatet+a4SiZet+a5LeVt+a6Capintt+a7inVintt+a8inDUStRYt+a9aReat(5)

在建立了实证方程之后,本文进行如下实证分析。

四、实证检验结果

(一)方程一与方程二的实证分析

结合上文的理论分析,国家的宏观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为观察和验证这一滞后效应,现将方程一和方程二放在同一表格中做对比分析,方程一和方程二的线性回归结果如附表2所示。

根据方程一的多元回归结果,宏观税负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表明当年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各个公司的经营业绩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回归系数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检验,说明宏观税负与a股上市公司业绩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是高度显著的。GDp增长率的回归结果为正值,说明宏观经济的增长会带动上市公司业绩向好,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也是高度显著的,这一结果用数据支持了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发展经济,保持GDp长期高速增长这一策略的正确性。企业规模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这一结果与Siegfried的实证分析结论相吻合,说明规模效应对上市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财务杠杆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说明在保持公司正常盈利的情况下,合理地利用财务杠杆,将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加股东回报,这一结果与现有的财务理论相吻合。固定资产密集度的回归系数为负值,并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一结果与Guptaandnewberry和DerashidandZhang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存货密集度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相关性检验。

根据方程二的多元回归结果,滞后一期的宏观税负变量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前期的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将会对上市公司当期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前期税收负担对当期业绩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这一研究结论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一直是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点。

对比表1中方程一和方程二的实证检验结果,可以发现:第一,滞后一期的宏观税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176,远大于当期宏观税负变量的回归系数-0.105(绝对值比较,符号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数值反映相关关系的程度);第二,方程二的调整的R2大于方程一调整的R2,宏观税负变量换用滞后一期的数据滞后,对a股上市公司业绩的解释力度超过了当期的宏观税收负担。方程一和方程二的对比可以说明宏观税收政策的滞后效应,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当期的宏观税收水平而言,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到前期宏观税收政策的影响更加显著。

(二)方程三的实证分析

根据附表3所反映的方程三的多元回归结果,微观税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上市公司自身的微观税收负担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微观税负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高度显著的。

对比方程三和方程一、二的回归结果,不难发现,方程三、方程一、方程二的adj_R2分别为0.843,0.537,0.638包含变量微观税负的回归方程三,其adj_R2明显大于包含宏观税负变量的方程一和方程二。adj_R2的增加代表方程中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总体解释力度的提高,因此,微观税负能够比宏观税负更准确地反应上市公司本身的税收负担水平,更加显著地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相比宏观税收环境而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多地受到自身特有条件的影响。

(三)方程四和方程五的实证检验结果

根据附表4中所反映的方程四和方程五的实证检验结果,宏观税负变量、宏观之后一期的宏观税负变量和微观税负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为负值,进一步验证了税收负担水平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三个变量的t值分别在5%、1%,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一结果与方程一至方程三的检验结果相一致,证明我国税收负担水平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是非常显著的。

对比方程四和方程五的实证检验结果,两个方程的adj_R2分别为0.648和0.785。在方程五中,将宏观税负变量滞后一期之后,回归方程的整体解释力度与方程四相比有所提高,说明前期的宏观税收水平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比当期宏观税收负担水平更加重大,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方式,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对比方程四和方程一、方程三的实证检验结果,一方面不论是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对a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单独影响(方程一和方程三),还是二者的共同作用(方程四),税收负担水平对公司绩效的负面作用都是高度显著的;另一方面,方程一、三、四的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上升,说明随着主要自变量的改变,回归方程的整体解释力度逐步逐渐加强。

五、结论

综上分析,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税收负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税收负担越轻,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越好,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对股东的回报能力就越强;加重税收负担会降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一方,在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所承受的税收负担越重,对企业经营绩效水平的影响也越大,沉重的税收负担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限制了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同时受到整体经济的宏观税负和公司自身的微观税负的双重影响。其中,公司微观税负对自身业绩的影响比宏观税负更加显著。分行业和分地区的税收分析表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的实际税收负担率存在很大差别。国家扶持发展的信息和高科技产业,享有的税收优惠较多,实际税收负担率较轻;第三产业中的部分产业,如食品和医药,税收负担过重;经济特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受惠于我国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税收负担较轻,经营绩效在全国排名靠前。税收优惠的力度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受此影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实际税收负担率存在很大差别。沿海经济特区和西部地区的高净资产收益率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这些地区宽松的税收环境。由于宏观税收政策的滞后效应,上一期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对上市公司当期业绩的影响力度远远超过了当期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书军,张婉君.企业实际所得税率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08(6).

[2]李斌,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宏观经济同步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

[3]刘建民,劳辉.税收优惠对长三角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7(11).

[4]孙玉栋.我国税收负担的走势及其政策调整――兼评“税收痛苦指数”[J].当代经济研究,2007(6).

[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J].经济研究,2008(10).

[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与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2004(9).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3

国家宏观调控就是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加以凋节,使之能够经常趋于和基本保持在供求均衡的技志。我国将计划、金融和财政三者作这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并明确提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这用经济杠杆的机制。”我国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条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符合国家宏现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亚财务状况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这样,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即成为我国会计的首要目标,但企业会计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到底如何,本文拟就此迸行探讨。

一、企业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

国家宏观调控的依据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核算,但所有核算包括生产核算、分配核算、流通核算和使用核算都是以基层单位即企业核算展开的,因而企业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地。在企业核算中,会计核算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占企业核算工作的很大比重。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相比较,它们之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核算的总体范围。国民经济核算是将国民经济当作一个总体的宏观核算,而会计核算是将企业当作一个总体的微观核算。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范围上看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宏观总体的某个指标数值与微观个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汇总关系,如销售收人这个指标或科目,对企业来讲,不考虑买者是谁,只要出了企业范围,就是销售;而对部门、地区、国家来说,部门、地区内部的相互买卖就不应该计算迸来。总体范围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的差异,从而决定会计核算无法直接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各种数据。

2.核算的目的。国民经济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为核算对象,通过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科学的核算方法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家宏规经济分析、决策、调控提供资料。会计核算则是以微观基层单位的资金运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为微观活功单位的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社合公众了解微观单位的财务信息提供服多。目的不同,所选的指标(科目)自然也会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中某个指标(或科目)即使在名称上相同,大多救情况下口径、范围也不一样。

3.核算的内容。从这方面讲,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互相区别的一面。就两种核算中直接相互关联的部分而言,主要区别表现在核算的概念与分类上。在概念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同一核算概念有时会有不同的含义。在分类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共同采用的分类所依据的原则和所划分的类别不一致。

4.核算的方法。二者尽管都采用了复式记账法,并借助账户形式加以表现,但两者使用的账户有以下区别:(1)从登记主体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以账户为主体,根据账户来确定收支;会计则以企业为主体,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分别反映其增加及减少。②从登记项目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中所有账户要登记的项目都是固定的,它不随业务的文化而变动;而会计账户要随经济业务变化,区分不同的账户登记实际发生额。(3)从账户类型来看,国民经济账户是根据国民经济循坏过程来没立账户,包括生产账户、收入支出账户、投资账户、对外交易账户、资产负债账户;而会计账户则根据它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账户和权益账户两大类型,收入和支出要根据账户的不同类型进行登录。此外,国民经济核算除复式记账和四式记账外,也采用单式平衡表和矩阵表进行核算。

以上差异引发了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的许多差别,如收入概念的差别、配比原则的差别、计价原则的差别等等。所有这些差别表明,试图将微观会计核算纳入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内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想从微观核算到宏观核算建立起逐级汇总体系,也是缺乏依据的。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只能由国家统计系统从宏观搜集,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甄别、调整、加工和开发。把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下放到企业去转换并强求企业实现统计与会计的协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行不通的。

二、从会计目标看会计的服务对象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主要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使用者提供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决定了企业应当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内容。会计信息使用者一般包括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目前的确和潜在的)、企业的管理当局、其他相关利益集团(如职工、客户、供应商)。从契约的观点看,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经理人员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总是受到各种各样契约的约束。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背景下,委托人与人总会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出于这种原因的考虑,相关利益集团会与经理人员达成一定的契约,以保证经理人员不会做出损害他们利益的决策。人们要求通过会计报告来监督这种关系的假设成为受托责任概念,

受托责任现在问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主要为相关利益集团签订契约和监督契约服务,这是企业会计最为基本的目标之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但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限定在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单位之内,是对该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系统立足于微观经济主体,主要为微观经济主体服务,这是由会计本身特性所决定的。由于企业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会计信息系统并不能提供直接有助于宏观调控的信息,两者之间需要一定的衔接。

三、运用企业会计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途径--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虽然国民经济核算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的整体核算,而会计核算仅针对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会计核算仍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资料来源。然而,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核算范畴,在许多重要的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根本差异,这就给国民经济核算直接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带来了不便。而企业的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在对象和目的上是一致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应在这一微观层次上来讨论,运用企业会计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途径也只能从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相结合的角度来寻找。

在微观层次上统计与会计的协调,就是要建立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统计核算为综合研究方法,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会统并轨合一的新的企业经济核算制度,从而达到两种核算职能上的结合及相对的统一。具体来说,有以下要求:

1.会统协调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统计核算的关系不存在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的关系,宏观核算同企业会计、统计核算在核算目的、核算原则上都有区别。从国民经济核算模式来看,其一整套规则同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企业的统计核算,在微观上都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把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下放到企业去转换并强求企业实现统计与会计的协调是行不通的。因此,不能再以统计为中心进行协调,更不能以两者的独立为前提,会统协调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2.必须转变企业会计与统计的职能。应将企业统计的核算职能归并到会计核算之中,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分支,而统计则作为一种分析研究的方法和预测、决策、控制职能而存在。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弥补会计人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的缺陷,这样既可以消除企业核算数据多元化及重复劳动的现象,又可以使会计核算体系的优势与统计综合分析的特殊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

3.必须进行相应的机构改革。既然要把企业统计的核算职能归并到会计核算之中,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分支,那就必然要改革现存的会统分家的组织机构,可在会计部门下设一个统计分部,不一定要设置独立的统计机构,来完成上述企业统计的职能。

4.必须加快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加强网络建设。应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和存储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利用率;应搞好网络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传递速度。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技术手段,在信息的处理、存储以及传递方面,支持会计和统计的并轨与协调。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4

关键词: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中央银行探讨

abstract:afterfinancialcrisisin2008,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reform,withthecoreofstrengthenthemacro-prudentialmanagement,issteadilypromoting.ourcountry’stwelfthFive-Yearplanhasalsoclearlyproposedtoconstructthemacro-prudentialinstitutionalframework.So,itisalsonecessarytointroducetheconceptofmacro-prudentialmanagementtostrengthenregionalsystemicfinancialriskmanagement.Fromthecentralbank'sperspective,thispaperanalyzesthemaincontentoftheregionalmacro-prudentialregulatoryframeworkandpointsoutthedominantandfunctionalroleofcentralbankinthemacro-prudentialmanagementsystem,andthendiscussesthechallengesandresponsesintheprocessofconstructingtheregionalmacro-prudentialregulatoryframework.

Keywords:regionalmacro-prudentialmanagement,centralbank,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F83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9-0026-04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各国认识到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的缺失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失控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基于这种认识,欧美发达国家自2009年起开始对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美国、英国和欧盟相继推出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各国都把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作为最重要的改革内容。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探索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因此,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管理未来的改革方向。对于地方的金融体系而言,将宏观审慎管理的思想和方式融入区域金融管理中,对于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危机、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宏观审慎管理是将金融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通过监测、评估和采取相应的政策工具来舒缓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有能力抵御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并阻止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溢出。区域性的宏观审慎管理是根据国家宏观审慎管理总体框架,依据本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特点,以防范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初衷,将区域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研究区域金融体系与地方经济的联系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关联性,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以及早期预警,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在区域金融体系的跨行业、跨市场分布状况以及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金融风险的放大,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工具来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以期达到区域金融稳定并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识别和衡量区域性系统风险

宏观审慎管理者只有先对金融风险的形成发展进行识别和衡量,才能有效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操作。识别和衡量区域金融风险要求识别并衡量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因素、溢出路径和转化条件,同时还要识别并衡量本区域和外部的宏观经济变化、金融市场动荡、资产价格泡沫等对本区域金融体系带来的潜在威胁。识别和衡量区域性系统风险的宏观审慎评估方法是将区域金融系统作为整体并基于区域经济金融数据进行评估决策的。

(二)区域金融风险的宏观管理

区域金融风险在得以识别和衡量之后,应该有一定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对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从而防范金融风险演变为金融危机。对区域性系统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可以分为预防性政策管理和应对性政策管理,前者主要是在评估可能存在威胁区域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时事先采取常规性政策工具;后者主要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而采取应对型救政策工具。预防性政策管理工具应有资本充足率要求、流动性压力测试、金融杠杆控制政策和信用评级政策等方式。救的政策工具应包括金融安全网、财政直接救助和央行流动性救助等内容。

(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风险的管理

G20认为如果一家机构的倒闭或无法正常经营通过直接影响或传染导致广泛的经济或金融困境,则该机构被称为系统重要性机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具有规模性、复杂性和系统关联性的特点,一旦发生无序倒闭将会对区域金融体系和经济活动造成大范围破坏,甚至引发经济衰退。例如,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因流动性风险爆发,因此遭恐慌挤兑被行政关闭,从而引发区域性金融危机,海南的五大国有信托公司也受关联影响而相继被停业整顿,这不仅使得海南成为金融高危区,也导致海南由此进入了近十年的经济发展低迷期。因此,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是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区域金融管理部门的协调

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判断和防范一般很难由一家监管机构独立完成,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风险的管理职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参与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所以有必要建立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目前,区域金融管理体系实行“一行、一办、三局”的管理模式,即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地方政府金融办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根据各自的职责对金融业实行管理。区域央行的职责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单个行业及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地方政府不仅对地方的维稳工作负有重要责任,也对有地方政府背景的金融机构和一些新型微小金融机构负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因此,要构建区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必须考虑建立由央行分支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有机结合的综合协调管理模式,才能使宏观审慎管理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五)区域金融安全网

区域金融安全网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防止地方金融业因不利冲击导致传染性金融危机破坏,实现区域金融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而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中的金融安全网建设主要有:一是金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即在金融风险爆发时,由地方政府领导组织、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参与的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二是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和信用支持,即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注入流动性或向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三是金融监管部门组织金融机构开展自救,督促其采取收回拆出资金、债券回购、收回贷款、变现资产和消化不良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改善流动性状况。四是地方财政担保承诺和财政出资支持等。五是临时性的全额赔付承诺或直接接管或赔付存款人损失的存款保险工具、对证券期货机构进行资金支持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对保险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保险保障基金。

二、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在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分析

(一)中央银行在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中理应具有主导地位

首先,中央银行作为支付手段和金融市场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决定了中央银行在维护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中央银行承担着最后贷款人的职责,这是中央银行化解系统重要性金融风险最有效的工具。其次,区域央行在评估地方经济状况和区域金融稳定情况方面具有专业的人力资源和长期的经验。第三,中央银行拥有支付、清算、结算和信息的优势和资本。第四,《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具有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职责。因此,作为派出机构的央行分支机构,赋予其在地方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中的金融审慎管理权限,是同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和权责对称的。

(二)中央银行在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根据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在事前的风险管理阶段,央行分支机构负责识别和衡量区域性系统风险、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以及对地方系统重要性法人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等。如果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在风险爆发后的事中应对阶段,由于地方政府行政手段的权威性在组织领导和协调化解风险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一阶段强调的是政府领导与组织协调处置风险的主导作用,中央银行主要的作用是发挥处置风险的指导、协调和支持作用,尤其是对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支持。在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事后处置过程中,区域央行的作用主要是做好金融稳定再贷款管理工作,从职责出发妥善处置金融案件,做好金融机构的资产处置和债权人的维权工作等。

(三)区域央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与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区域央行的宏观审慎管理目标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确保地方金融业稳健发展,这与地方政府的管理目标是一致的。微观审慎监管可以为宏观审慎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宏观审慎管理也能为微观审慎管理提供系统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视野。因此,区域央行的宏观审慎管理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微观审慎监管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此外,区域央行的宏观审慎管理与地方政府的调控管理职能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构建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仍处于探索阶段。2003年,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分离后,虽然我国将具有宏观审慎管理性质的金融稳定职能赋予中央银行,但事实上迄今为止,中央银行金融稳定部门并无与其职能相匹配的权责。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人民银行“三定方案”赋予中央银行监测金融市场运行,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协调金融市场发展的职能,但《中国人民银行法》及其它相关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中央银行如何完成上述职责。央行分支机构在履行金融稳定职能的过程中,更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支持。因此,如何制定并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框架,是构建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体系过程中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二)金融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宏观审慎管理需要丰富的数据和充分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既需要微观审慎数据信息,也需要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信息,只有金融管理部门的充分协调与沟通,才能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在实际的金融管理中,由于微观金融监管部门(银监部门、证监部门和保监部门)相对独立于区域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地方宏观调控机构(地方政府,通常由当地金融办负责)之外,其对宏观性质的金融风险信息没有实质性的需求动机,但宏观审慎管理机构必须考虑微观的金融风险数据信息。因此,区域宏观审慎管理机构和宏观调控机构在获取金融机构微观经营信息方面存在不足和滞后,微观金融风险信息和宏观金融风险信息也难以有效地进行综合衔接。

(三)区域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欠缺

央行分支机构是中央银行的派出机构,也是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政策的执行部门,其被授权可独立对金融风险进行干预的管理工具相对较少,对于具有风险隐患的当地系统性金融机构往往无法直接实施干预,仅能进行意义不大的风险提示,或是与行业监管部门进行协调工作。地方政府部门对金融业没有直接的管理权限。此外,对区域金融稳定影响较大的往往是当地的法人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具有系统性金融机构的影响力,但其与地方政府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对其风险的干预效果往往收效不大。目前,应用于区域金融业的微观金融监管工具虽然较为丰富,但面向的只是个体机构或某一行业,而具有区域宏观性质的金融审慎管理工具仍较为缺乏。

(四)金融风险处置职责不清晰

区域宏观审慎管理涉及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等多个方面,虽然我国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仍处于探索的阶段,但如果金融风险爆发,则必须考虑金融风险处置的问题。不过,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此并没有清晰的定位,只是原则性地明确:人民银行负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单个机构的风险监督,地方政府对地方维稳工作承担重要责任。因此,一旦金融风险出现或爆发,对于风险处置协调工作由哪个单位牵头,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如何发挥却没有明确。这使得金融风险处置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方利益和职责不同,不同部门在金融风险处置措施的取舍和确定方面容易出现不同意见,关系协调较为困难,从而会影响处置效果

四、构建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选择

(一)建立与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相适应的法律规章制度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为前提。首先,需要从国家法律层面上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的权责,建立由中央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专业监管机构负责微观审慎监管的金融管理构架。其次,应赋予中央银行更大的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能,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应着眼于整个金融领域,负责监管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跨市场、跨行业的风险。第三,应赋予中央银行管理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严重风险的金融机构的权利,并将宏观审慎管理的范围适当扩大到所有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的机构。第四,应明确由区域央行负责的区域宏观审慎管理制度,赋予央行分支机构防范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职责权限和管理方式等。

(二)完善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一是要建立宏观审慎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地方政府机构、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平台,完善金融信息交换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减少金融管理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二是建立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信息联网管理系统,通过设计相关非现场金融管理指标,由被监管对象定期录入、独立第三方的信息管理公司实现市场化维护管理、金融管理部门分级授权使用的信息管理平台。三是定期召开地方金融稳定协调讨论会议。通过定期沟通与磋商,互换监管信息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达到相互之间及时了解、掌握相关金融机构监管情况,并据此分析评估地方金融系统整体风险状况的目标。

(三)健全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

第一,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区域系统性风险评估指标系统,其应涵盖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经济发展、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等因素的情况。第二,应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方式。要根据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合理地对系统性风险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采用压力测试和现场评估分析等方式综合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三,应强化对系统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第四,应提高金融机构发生危机时的风险处置能力,使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发生系统性风险时,能够有序从市场退出,而不至于对区域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影响。

(四)在组织上形成宏观审慎管理合力

构建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需要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办等多个部门的参与,应建立正式的机制和安排,并清晰界定各自的职责和要求。首先,在评估分析的事前阶段,可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金融办、财政厅和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参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委员会”,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并对涉及系统性风险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决策。其次,在风险处置的事中阶段,应建立由地方政府牵头,金融办、财政厅和“一行三局”等多个部门参与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强调地方政府领导与组织协调处置风险的主导作用,明确人民银行在风险处置中的指导和支持作用,有效发挥金融监管部门作为风险防控主体的监督检查作用。第三,在风险平息之后的事后阶段,建立由金融监管部门牵头的“金融风险后续处置工作小组”,明确事后处置责任,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确保金融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尹继志,刘秀兰.关于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探讨[J].上海金融,2011,(2).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5

摘要: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动态运行过程,分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内容和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为加强我国宏观旅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部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6

1宏观易发环境分析与提取

滑坡是在一定的地质、地貌、地形等条件下形成的,是各种环境因素的特定组合共同形成的结果。宏观来说,滑坡的稳定性取决与它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表湿度、植被覆盖等几个重要方面。其中,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取决于滑坡体自身固有属性,而地表湿度、植被覆盖等为滑坡遥感可监测的外在表现。任何单一的条件都不足以确定一个滑坡,但根据不同条件的组合,可以提取特有的滑坡条件的组合,从而缩小滑坡遥感解译的范围,这个过程即为滑坡宏观易发环境提取。

1.1特定地表坡度提取所谓“滑坡”,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即为“坡”。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滑坡位于山区。因为重力是滑坡形成的根本原因[22]。重力在自然界中是时刻存在的,在重力作用下,并不是所有的斜坡体都会产生滑动,但当外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改变了原有的应力条件,便可以发生滑坡。重力在宏观地貌的表现形式就是斜坡,在遥感观测角度表现为具有一定坡度。所以根据区域斜坡稳定性判别依据,提取特定坡度的区域,便可以从单一坡度因素宏观圈定不稳定斜坡所处范围。在本次调查研究区—十堰市房县,根据《十堰市(郧西、竹山、竹溪、房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施细则》中的稳定性分级(表1-2),对应提取坡度的阈值划分为坡度级别。以aSteRGDem为遥感数据源进行坡度计算,使用决策树分类提取以上特定坡度的区域。

1.2特定地层岩性提取“滑坡”还有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滑”。组成斜坡岩性的软弱程度决定了斜坡的易滑动性,特定的地层和岩性组合是滑坡发生的物质基础。在本次研究范围内,便存在结构松散的沉积物(残坡积物)、页岩、泥灰岩、泥质板岩、千枚岩、泥质砂岩以及煤系地层。这些基岩组成的地层岩土力学强度较弱,抗剪、抗风化差,在流水或其他外部因素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所以这些地层存在滑动潜质。通过区域“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的分析和对比,发现这些易滑地层和特定岩性组合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通过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建立了如下地层岩性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质岩空间分布图,用以区别有滑动潜质的软质岩与其它地层的关系,突出差别,缩小滑坡解译范围。

1.3相关地质构造信息提取工作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房县南部为秦岭-大别造山系与扬子陆块之交接部位,一级构造分区断裂青峰-襄樊-广济断裂由房县盆地以南呈近东西向延伸,二级构造分区断裂-竹山断裂位于竹山县南西,青峰-襄樊-广济断裂及竹山断裂以北,为青白口纪武当山岩群浅变质岩分布区,以发育北东向断裂为主,上述断裂影像牲特征十分清晰,呈明显的线性行迹。与滑坡相关的地质构造主要有区域大构造、褶皱的转折端也包括区域小构造。不论构造规模的大小,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斜坡的稳定性。断裂造成岩体破碎,为滑坡提供了物质来源。因构造活动造成的裂隙、揉皱改变了基岩原有的结构特性,为滑坡产生提供了物质、结构基础为外部触发储备了条件。一般而言,断层的性质不同,其倾角有一定差别。正断层的倾角在60°左右,走滑断层的倾角一般为90°左右,而逆冲断层的倾角一般在30°左右。研究证明(陈晓利,2014),断裂倾角对滑坡分布起控制作用。随着断层倾角变陡,垂直于断层走向方向上受到滑坡影响的范围就会随之变小。所以,就区内构造而言,以逆冲断层和正断层为代表的倾角相对较缓的断层控制着更多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在区域构造背景指导下,利用“高分一号”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在1:5万的尺度下进行断裂构造详细解译,建立该地区遥感构造解译标志,根据解译标志采用类比法解译全区断裂构造,得到区内断裂构造遥感解译图。重点提取除走滑断层外的低倾角断层,受断层控制和影响的区域与断层倾角有负相关关系,与断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但总体而言,影响范围为沿断裂走向线性展布的带状区域。根据与房县临近的竹山县解译的经验,通过遥感解译和地质资料,提取区内正断层、逆冲断层等构造信息,勾绘受这些断层控制和影响的区域,作为下一步解译的重点区域,从而大大缩小了解译强度,缩小了解译范围。据此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特定受构造影响,滑坡重点解译区域图(图1-1)。

1.4地表湿度异常提取降水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动力因素,主要通过四方面机制触发滑坡:1、降水和地表水进入岩土体后产生加载作用,增加了岩土体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易达到滑动临界值,产生崩解、泥化现象,诱发滑坡;2、地表水的浸泡作用下,易滑地层易被软化,层间泥质成分易产生滑动层,降低了层间抗剪力;3、岩土体节理、间隙充水饱和,增加动水、静水压力的同时,减小其有效应力;4、岩土体附水、失水的过程中裂隙更加发育,使岩土体结构进一步恶化。以上机制主要表现于地表水分含量以及岩土体附水性。通过对地表水分含量的监测便可以划分地表水分含量诱发滑坡的影响程度。地表水分含量的遥感监测手段较多,但考虑到房县植被覆盖率高,且本次使用的遥感数据—“高分一号”卫星属宽波段多光谱传感器,所以考虑使用高分一号数据的band3(红光波段)、band4(近红外波段)构建Red-nir光谱特征空间,以区分岩土体的水分含量,定性、半定量的判断地表岩土体的附水性。从表1-4可以看出,nir-Red光谱特征空间具有良好的地物分辨能力。能较好的分辨水体、湿土、干土并对不同植被覆盖下的裸土壤、低植被覆盖混合像元、高植被覆盖有良好的区分性。典型的三角形分布。存在清晰的土壤基线BC(图1-2)。由土壤基线B端到C端呈现土壤由湿变干的特征。在ni-Red光谱特征空间上,过原点作土壤线BC的垂线L,从任何一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可以说明地表的干旱情况,即离L线越远地表越干旱,反之亦然。一般来说,接近于直线L的空间为较为湿润,反之,远离的空间较为干燥。由此利用Red-nir特征空间上点到直线L的距离便可以用以对土壤水分含量做定性以至定量描述。用以突出土壤水分含量的差异。据此建立垂直植旱指数pDi。式中m是Red-nir特征空间的土壤线的斜率,Rred、Rnir分别是任意一点红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由式1-1可以方便的使用波段运算得到pDi的值加以分析。pDi指数简单易用,对土壤湿度评估迅速。在pDi的基础上,受到植被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引入植被覆盖率构建改进的垂直植旱指数mpDi。改进的垂直植旱指数也是基于Red-nir特征空间,其主要思想是将植物对pDi的影响通过线性反射率混合模型消除。首先在pDi指数基础上消除植被影响信息,仅考虑土壤,建立理论公式。根据公式1-5,结合“高分一号”数据就能获得每个像元的mpDi值,区分土壤水分含量。

1.5地表植被覆盖程度提取植被覆盖度是判断已产生滑动新、老滑坡的重要客观指标。植被对水土具有良好的保持作用,滑坡体一般少有植被发育。特别是在房县,地表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滑坡区域与非滑坡区域有一定的区分性。根据十堰市房县西侧竹山县目视解译的经验,新、老滑坡体表面植被发育与背景植被存在异常,表现为:滑坡体表面植被稀疏或呈现裸土,基本不会覆盖乔木,常覆盖有灌木或被改造为农田。针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表观显墨绿色,遥感观测可见球状、点状冠层;而灌木林和农田显浅绿色,农田更有较规则图案,如表1-5所示:其中Fg为植被覆盖率,nDVimin、nDVimax分别为该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利用高分一号数据便可以求得植被覆盖率图,从宏观上区分针叶林与滑坡体上裸土、阔叶植被或农田。

1.6宏观易发环境综合分析控制滑坡的宏观环境因素较多,也较为复杂。就十堰市房县地区滑坡特征而言,使用遥感手段,从滑坡形成的内在条件:坡度、软质岩、断裂控制;滑坡形成的外在诱发条件:地表湿度;和滑坡表观特征:滑坡体植被异常;三个方面,五个指标综合划定遥感解译重点区域,以减少单纯遍历型目视解译的工作强度,力求做到有的放矢。现实情况中的滑坡各具特点,往往不是简单的五个指标的叠加,而是三两或两两的特定组合。就灾害详查的要求而言,不适于简单草率的使用叠加取交集法、简单证据权法、层次分析法等简单提取易发区域而忽略其他条件。所以,建议采用简单模糊的叠加求和分析,扩大重点解译区的范围(图1-3)。解译过程以缓冲区(断裂影响范围)为轴线,逐步辐射扩大的方式,提高解译效果。根据三个方面,五个指标的信息提取,可以方便的将各要素层做简单的叠加分析,缩小解译区域,减少解译工作量。对解译区域的滑坡宏观环境的组合了然于胸,对灾害点的解译有直接的指示作用。下面仅以区内某一个灾害点为例作为宏观环境五个指标的印证。

2微观特征环境分析与提取

经过宏观滑坡易发环境分析,并结合“高分一号”数据和GDem数据进行区内宏观易发因素的提取,能够确定重点解译区域,做到有重点有方向的确定滑坡灾害点。但指导思想仅仅是通过提取滑坡所处宏观环境因素而缩小目视解译范围。总结已解译的部分滑坡,在微观地貌特征与微观地表覆被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在“宏观重点解译区域”(前文提取的宏观易发因素确定)采用遥感手段,结合十堰市房县滑坡地质灾害特点,提取滑坡微观地貌特征与微观地表覆被特征,自动提取滑坡形态,达到圈定灾害点的目的。

2.1滑坡体边界特征的确定滑坡形成后在斜坡上往往会出现周围较陡,中间较缓的圈椅形微地貌特征。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一般具有:滑坡体、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轴、滑坡鼓丘、滑坡裂缝、滑动面、滑动带、滑床、等要素。但现实中,滑坡形态各异,并不完全具备以上滑坡要素,但滑坡后壁、滑坡体、滑坡周界、滑动带和滑床是所有滑坡都具备的[2]。就遥感观测而言,能解译出的基本要素仅有表观的滑坡后壁和滑坡周界两项,如图1-4。滑坡后壁和周界在微地貌形态上呈陡砍状,陡砍的顶部边界在滑坡体以及滑坡附近区域内为坡度与坡向变化较快的区域(图1-4中红色区域)。根据这个特点,使用Dem遥感数据分别求取坡度、坡向并在此基础上求取坡度变化率和坡向变化率,陡砍部分在坡度变化率和坡向变化率均有突出的高值特征,所以可以使用这种高值特征勾绘滑坡后壁和滑坡边界,下面是使用GDem作为遥感数据源提取的滑坡后壁与滑坡周界效果,如表1-7。由表中实例可见,对于后壁、周界具有陡砍形态特征的滑坡可以被以上方法检测。但由于本次使用的GDem空间分辨率(30m)的限制,本次微地貌提取仅对规模较大的滑坡有效。若使用空间分辨率更高的Dem数据,则可以提取更小规模的滑坡,提高解译效果。

2.2滑坡体地表被覆异常范围的圈定实际解译和实地考察过程中,部分滑坡体具有微观地表覆被异常特征。实地可能见到马刀树、醉汉林等,且以低矮阔叶植被为多,有的滑坡体被改造为农田,造成滑体与背景植被覆盖特征有较大差别。针对这些表观特征,在遥感观测角度,可以较明显的监测到植被种属的区别。常见的滑坡体与背景地表被覆异常组合有三种:滑坡体为裸土,背景为针叶林;滑坡体为阔叶植被,背景为针叶阔叶混交林;滑坡体为农田,背景为针叶林。下表是通过遥感分类方法区分滑体与背景(表1-8)。

3总结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结构调整;政府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规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经济机制,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与控制,是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除此之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落实国家规划提出的各项具体任务,调整经济结构和调节社会分配,还需要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深入持久地做好各项微观规制的基础工作。

一、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

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其中,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是政府经济管理的两大基本方面。通常政府实施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总量调控,政府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的调整则属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保持国民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即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需要政府进行宏观总量调控。宏观总量调控又称价值调控或信贷调控,是对社会总供给价值层面的调控,是通过控制货币总量而实现的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控,其对宏观总量的调节是要达到对宏观供给总量控制的直接目的,并以此间接约束社会总需求。宏观总量调控的具体控制力表现在对货币发行总量、信贷供给总量、证券市场规模等方面价值总量的控制上及对银行储蓄和贷款的利率、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的直接变动。宏观总量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表现,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方面。政府拥有宏观总量调控的职责,却并不需要天天运作这种对宏观经济干预的职能。只有在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偏离正常状态和秩序时,即社会总供求出现明显失衡时,才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必要的价值调控。宏观总量调控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是由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证实的。根据新古典理论,包括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责只在于维持市场秩序,让市场的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由市场利率和价格的升跌来调节投资、消费、信贷等等,政府不应为减少周期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目的而对市场的价格信号和资源配置进行直接干预。尽管至今在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中,还有不少人传承新古典理论,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宏观调控,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排斥政府作用,反对政府宏观调控的声音早已销声匿迹。

需要明确的是,宏观总量调控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而宏观总量调控的有效性是有局限的。这就是说,在政府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中,总量调控的作用是显著的、必要的,但却不能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不能取代政府其他方面的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就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基本面来说,总量调控只能解决总量问题,即解决经济的过热或过冷问题,解决投资总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问题,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已经或可能偏离基本运行轨道的问题,等等,不能用于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因此,不能将经济结构调整混同于宏观总量调控,不能期望通过总量调控改变国民经济结构,总量调控肯定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区别于宏观总量调控,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可用总量调控替代且不同于总量调控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内容。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劳务生产。两大部类的平衡包括国民经济运行中所有产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平衡。这种结构平衡不仅是在价值层面上探讨总量平衡关系,而是对实际生产能力的结构的适当要求,并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范围内要实现结构平衡。这其中,所有的供求结构平衡都源自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要求。正是从满足生活消费的需求出发,才产生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构平衡要求。这就是说,为实现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其他所有方面的产品供求结构都只是一种逻辑对应关系,即都是在生活消费品生产适当的基础上一层接一层展开的生产消费品的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对称要求。由于生产生活消费品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是社会最基础的供求结构平衡,所以,在调整社会生活消费品需求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结构平衡的影响最为基础和最有连锁反应效力。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应从满足社会生活消费品需求出发,不断地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这种结构调整与总量调控有别,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的重要方面。

二、微观规制的基本特征

对国民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属于微观规制。微观规制包含调整结构,却不只是表现在结构调整方面,还有更多内容。但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多层面上发挥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微观规制不同于宏观总量调控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长期性

宏观总量调控基本上是短期性的,而进行结构调整的微观规制具有长期性特征。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政府的微观规制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哪个层面,都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长抓不懈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指出:“节能减排,以及把住土地闸门等,本属于政府的微观规制职能。我们常说把住两个闸门:一个是信贷闸门,一个是土地闸门。信贷闸门属政府的宏观调控问题,而土地闸门属政府的微观规制问题。但由于政府的微观规制是‘政府’的职能,很多人就将其视为‘宏观’问题而归入宏观调控职能中。这样一来,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的贯彻执行。因为宏观调控是针对经济运行的短期波动和变化而采取的措施,根据经济形势的‘冷热’变化,其方向和力度可以时松时紧。但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等这些属于微观规制方面的长期任务,却不能时松时紧,而必须‘长’抓不懈。现在,一些地方由于抓紧了节能减排和土地利用等审批工作,因此经常有人问,什么时候宏观调控可以转松。其意思是,什么时候节能减排的审批门槛和土地闸门可以放松。所以,要把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等这些政府的微观规制从宏观调控中剥离出来,以利于‘长’抓不懈,下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针对性

宏观总量调控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或共同性,而不具有局部的针对性;而微观规制在国民经济运行各层面的作用都具有约束被规制者的针对性,即其作用不是泛泛地铺天盖地,而是针对具体的局部解决具体的规制问题。如,结构调整要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对钢铁产业进行有效规制,做出具体的减少产能的安排并落到实处,直至达到调整目的。

(三)绩效性

宏观总量调控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具有时效性,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宏观总量调控必须极为迅速地随之变化,而在此之前的调控即失去时效,不再有延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微观规制是长期性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内容,因此,微观规制具有政府实际工作成果的绩效性,是长期的工作积累,与宏观总量调控的时效性有所不同。如,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微观规制,是长年不断的工作内容,而控制好土地资源,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工作的重要绩效。

(四)法制性

宏观总量调控是对国民经济运行做出的价值调控,虽然是依法实施的经济调控,但这种调控并不体现具体的法律规制,而更多的是经济政策层面上的直接反映。因此,准确地讲,宏观总量调控表现出很强的政策性,是国家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走势的集中体现。但对微观规制来说,不论是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款办事,不可能脱离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微观经济实体进行规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与宏观总量调控具有的政策性表现不同,微观规制具有鲜明的法制性,表现为任何规制都要严格地按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如,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于是,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为具体承办的政府部门就要依法接受有关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严格制止未经申报的经营者集中。

(五)基础性

宏观总量调控治标不治本,因此,具有时效性和热点性,而不能在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中直接触及和解决运行基础的建设问题。凡进行宏观总量调控,都必定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成为一段时间内的经济热点问题。但与宏观总量调控的治标不治本不同,政府承担的各方面的微观规制任务,都是既治标也治本,而且重在治本。所以,严格的说,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实施微观规制是为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各方面的基础问题,具有基础性特征。如,政府对电力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就是一种基础性的规制电力行业经营与发展的宏观管理手段,可以通过这一手段的运用达到有效约束电力行业的发电企业、输电企业和供电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进步、网点分布等直接的规制目的。

三、微观规制的多层面表现

政府微观规制负责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多层面进行调整。其职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赋予,是国家法律的规定,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落实。

(一)调整经济结构

保持经济结构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运行良好态势的基本面。微观规制的长期任务之一就是保持经济结构平衡,因此,政府微观规制的工作重点就是要不断地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变化调整经济结构,基本实现国民经济运行中经济结构的动态平衡。通过具体的协调工作,运用适当的产业政策,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微观规制的成效表现为: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保持市场供求结构的基本平衡。

(二)配置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除土地资源外,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还有:石油、煤炭、矿山、河流、风力、海洋、森林、野生动物,等等。耕地是最宝贵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是全国人民的神圣使命。按照宪法的规定,农村耕地是农民集体的生产资料,归农民集体支配。但各级政府对农村耕地的保护是义不容辞的,必须落实到实处。无论何时何地,保护耕地都是政府微观规制的重要任务,是政府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城市土地及其他非农民集体所属土地由各级政府负责支配。政府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是重要的微观规制权力,是政府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要政府把好土地使用关,就是做好宏观经济管理中最基础的微观规制工作,就可基本保障国民经济运行在实体经济领域不发生大问题。至于其他自然资源的宏观配置,也是均由政府的各专职部门负责。肩负重任的政府职能部门必须依据国家法律,认真履行微观规制职责,按国家规划妥善配置各类自然资源,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创办政府企业

政府企业亦称公营企业、公共企业、公企业,是政府财政直接投资设立的企业。欧洲共同体在1980年的法规指南中明确地对各个国家都存在的公营企业,即政府企业,界定为:政府当局可以凭借它对企业的所有权、控股权或管理条例,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的企业,而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创办政府企业可直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稳定和维护市场秩序,满足居民对某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所以,政府企业属于规制经济范畴,是政府实施微观规制的重要方面,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表现。在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都存在由政府企业构成的规制经济,只是各国之间的规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有些差别。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是,中央政府企业的数量相对减少,而地方政府企业的数量相对增多。只要直接为民众服务的责任在地方政府,那么地方政府就有责任设立企业以满足社会需求。有关国家安全的生产部门,自然垄断行业及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应是政府设立企业的主要领域。

(四)实施行政管理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服务还表现在需要实施多方面的必要的行政管理。

1 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行政管理体现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实体进入市场经营的基础服务,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及其他必须办理的手续。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服务是微观规制,也是对企业资格的确认。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政府要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各方面服务做到周全而细致。

2 就业资质管理。在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必定要突出表现政府的微观规制作用。这就是政府要对劳动力进行社会保障性质的就业培训,还要对各种就业的资质给予确认。政府的这方面工作亦属于微观规制的内容。这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对劳动力市场给予的规制,是政府引导劳动力市场走向规范的重要举措。

3 行政许可证管理。建立行政许可证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微观规制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立的行政许可证制度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的重要内容。由中央政府授权的各专门机构实施的各类行政许可证管理对规范市场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4 反垄断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建立的政府反垄断组织机构,负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反垄断管理。政府的此项工作属于微观规制,是市场走向成熟时产生的微观经济对政府行政管理的特定需求。

5 文化市场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行政管理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管理。因此,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行政管理也属于政府微观规制。在这一领域,政府的管理工作含有十分复杂的规制内容。做好文化市场的规制工作,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6 价格管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要市场化,但还要保留一小部分政府管制价格。依据相关法律,政府对这方面管制价格的行政管理,也属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工作。

(五)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的微观规制职能必须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工作中。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要将环保投入作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并监督环保。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发展事务,认真履行环境国际公约。

(六)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极其重要的政府微观规制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各级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微观规制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做到: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及时淘汰落后标准。优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发展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无形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服务。

四、微观规制的放松与改善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是重要的基础,也是政府工作职责的表现。根据国民经济运行不断变化的情况,政府的微观规制运作也要适应变化的情况及时做出放松规制或改善规制的相应安排。

(一)微观规制的放松

实施微观规制是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各层面不同程度的强化干预的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较为顺畅的时期,政府微观规制的干预范围可以有所收缩,干预强度可以有所减弱,这就是所谓的微观规制的放松。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投资设立2000多家政府企业,专门生产军火和其他军用物资,待战争结束后,这些企业全部被政府卖掉,这就是微观规制放松的典型实例。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根据发展的需要,如果将一项原先政府严格规制的项目降低控制强度,那就是单一项目的微观规制的放松。如,在我国改革后,起初是政府管制全部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而现在只是对少数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进行管制,这就是比较明显的政府微观规制的放松。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8

摘要: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与初探:学会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教学生学会从宏观表象深入微观实质的认识方法;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涵义;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学会联系、对比不同概念形成知识结构;学会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以上初探为个人之见解,仅供参考,旨在抛砖引玉,活跃教研氛围。

关键词:化学概念初中化学

一、教学生学会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腐败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食物腐败之前可以供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为什么食物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呢,引导学生得出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教学生学会从宏观表象深入微观实质的认识方法

教师在进行第三单元分子、原子教学时,学生对“摸不着,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感到很难理解,更难将微观粒子的运动与物质的宏观现象联系起来。例如,为了引出原子概念,证明分子的可分性,可在教学中增加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看到两电极上产生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看到其复燃,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看到气体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结合图像进行直观分析:水分子可以再分,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子构成的,这些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我们称这些微粒为原子。最后进行总结:水电解得到氧气和氢气两种物质,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所以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分子、原子联系起来,在脑子里形成微观粒子的概念。

三、教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涵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

四、教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

教学生学会分别从宏观、微观的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往往能使学生获得一种“立体感觉”。比如,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理解:从宏观角度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而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理解,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的是化学变化,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是物理变化。这样就能更好地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又如,对质量守恒的理解:从宏观角度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没有改变。由此而获得质量守恒概念的“立体感觉”,能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生学会联系、对比不同概念形成知识结构

教材中的概念呈现是零散的,但实质上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生学会从纵向、横向等多个方面寻找概念间的联系,能使学生从各种角度形成知识结构。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引出不同的概念;

2、根据从属关系将物质分类;

3、在知识结构中呈现有对立关系的概念;

4、呈现有共生关系的概念:催化剂催化作用;

5、呈现有因果关系的概念:吸水性干燥剂附性吸附剂(脱色剂、除臭剂、滤毒剂);

6、对比呈现易混淆的概念。

六、教会学生学会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9

关键词:物质构成奥秘;认识模型;单元整体教学;微观认识发展;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2C0024C06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物质构成奥秘”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1]规定的5大主题之一,包含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和物质组成的表示4个二级主题。该主题教学对学生有两大发展点:(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微粒观;(2)应用微观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解释物质性质和变化。

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基于日常生活常识以及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的学习对“物质构成奥秘”主题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对原子、分子、元素等概念并不陌生,但是经过“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学习后,仍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错误,如:概念混淆、物质分类出错、概念应用错误、宏观与微观分不清楚、对变化的本质把握不准。已有研究[2]提出学生在本主题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如表1。可以说,学生并没有形成基于微粒的认识方式,不能基于微粒去认识物质组成/构成、性质和变化。

已有研究[3~5]中关于“物质构成奥秘”主题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创设生动的情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何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何利用科学史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何创设丰富的情景探查学生微观认识本身的认识偏差,如何通过任务活动落实化学基本观念等。综上教学现象究其关键,本主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1)概念建构孤立,不能结构化设计和整合安排教学;(2)以定义为中心教授概念,不重视概念之间的联系,不重视概念的功能价值。如:教师重视讲授原子和分子的区别,进行很多是非判断练习,但不关注学生学习原子和分子后对物质和微粒关系的认识,以及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认识。

本研究针对“物质构成奥秘”的教学价值以及教与学的现状分析,力图构建“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促进学生的微观认识发展;基于此,设计并实施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单元教学;并进一步反思、提炼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2“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

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版)[6]在单元小结处呈现了“物质构成奥秘”单元的知识内容结构,总结了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图1常被一线教师作为单元知识总结图。为了让图1从表达来看更加功能化,我们将图的形式和认识功能整合起来,构建并提出“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如图2。该认识模型有3大功能:(1)明确了认识对象和认识角度;(2)体现了概念之间的关系;(3)落实了概念的功能价值。

在“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中,可以看出本主题的认识对象是物质组成/构成、物质分类、物质性质及变化,认识角度是物质、分子、原子、元素,认识角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学生认识特定对象、分析和解决特定问题时的推理路径和认识思路。由于认识角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学生基于概念关系建构,发挥概念的认识功能价值,多角度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概念的认识功能价值体现在:分子可用于区分物质,在此基础上可用于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原子可用于认识物质的构成、解释和区分分子、解释不同分子间的转化关系;元素是基于原子水平的概括,可用于区分单质和化合物、建立不同物质之间的联系、找到不同物质之间的异同之处。

3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如何通过本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的微观认识发展?即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能够基于微粒认识物质组成/构成、性质和变化,形成基于微粒的认识方式?

3.1单元整体结构化设计

本主题的单元整体结构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基于整体关系去建构,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静态的物质组成/构成和分类,帮助学生建构这些概念。如给学生一组物质(混合物、纯净物),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自然就建立了分子的概念;再让学生对其中的纯净物(单质、化合物)进行分类,学生自然就建立了元素的概念。(2)基于认识模型,通过认识物质组成/构成的变式任务、认识物质分类的变式任务、解释物质性质和变化等任务不断引出新概念并彰显概念的认识功能,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如让学生解释宏观的现象或反应,通过解释性问题的驱动,体会概念的认识功能。

3.2教学设计

根据“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单元整体结构化设计教学,具体见表2。

3.3教学实践与检验

我们选取北京市某示范校初三年级进行4节课的教学实践,并全程跟踪了其中一位授课教师关于该主题的日常教学。为了调查教学效果,分别在“物质构成奥秘”主题授课的前、后对学生进行侧重微观认识发展的问卷测查和访谈。由于本次教学中该校所有初三班级均参与了教学研究,故研究者在同等级学校安排对比班测试。

对比班教学首先分别进行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教学,再利用所学的概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去认识物质和变化。具体教学过程是通过酒精挥发引入教学主题,提出假说“物质是由更小的物质构成,物质是由小微粒构成”;通过化学史实和物质的扫描隧道图证明“物质是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通过氨水遇酚酞变红、酒精与水混合、比较压缩空气和水三个实验进行分子特征的教学,然后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宏观现象;通过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再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以及变化,总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化学史上原子模型认识的发展进行原子结构的教学;通过多种含铁元素的物质引出元素概念,观察元素周期表得出“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解读元素周期表,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结合看物质及其变化;最后进行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简单化合物的命名、化合价的原则、化合价的标法和含义、化学式的计算、混合物中元素含量计算等教学。

测查及访谈具体安排如表3。

调查问卷为自编测试题,针对已有测验的探查点都是指向学生对微观概念本体认识的具体偏差,而没有探查学生建立微观概念后能够解释什么宏观的现象、事实或变化,即没有关注学生是否基于微观概念发展了相应的认识方式和能力。因此本测查问卷中设置描述性任务和解释性任务,测查学生如何分析和解释所看到宏观的现象、事实或变化,然后我们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赋分,看学生是否建立了微观认识角度,形成了微观认识方式。

用单维Rasch模型对学生样本的前后测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学生信度是0.78,试题信度是0.95,具体数据如表4。

根据表4,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在主题授课前差异性不显著,授课后实验班学生的平均能力值高于对比班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进一步对学生概念关系、概念功能价值认识两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学生概念关系认识的测查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建立并应用“物质-微粒”、“分子-原子”、“物质-元素”、“元素-原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如表5所示的后测问卷中的第2题。对概念的功能价值认识的测查主要看学生能否建立认识角度去描述物质的组成/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解释物质性质和变化,如表6所示的后测问卷中的第4题。

分析结果见表7和表8。问卷测查和学生访谈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对概念关系认识高于对比班学生,实验班学生多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构成的能力优于对比班学生,但实验班学生多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解释物质性质和变化的能力与对比班学生基本一致。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解决问题时均很难自主做到宏微观结合,如表6所示的题目,大部分学生基于物质、元素的角度,或者基于分子、原子的角度。

4“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反思“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可以提炼出以下有助于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4.1基于概念关系整体建构相关知识

该主题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是基于概念关系整体建构有关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模型,推进教学进程。在该主题教学的第一课时中,我们利用认识物质的组成/构成和物质分类任务驱动学生基于概念关系建立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借助相对非定义性的概念理解找到分子、原子、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初步建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在教授完原子的构成后再次理解分子、原子、元素和物质的关系;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认识物质的组成/构成、物质分类、解释物质性质和变化等任务,反复多次从不同的视角梳理分子、原子、元素、物质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系统建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

4.2基于核心概念认识功能和价值设计驱动性任务

该主题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二是基于核心概念认识功能和价值设计驱动性任务,实现学生原有认识的探查、相应概念模型的建立、有关知识的应用。已有概念教学会先观察分子的存在,直接给出扫描隧道图,让学生体会原子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得出概念,而上述教学策略路线是学生学了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之后能帮助学生解决哪些任务,就将那些任务作为驱动性任务,激起学生学习的需求,驱动学生建立概念。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中设置了一系列驱动性任务,主要包括如何看物质的不同与相同、如何看物质的分类、如何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3组任务,如表9。

4.3基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设计学生活动

本主题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三是基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设计学生活动,发展认识方式类型。教学中,利用宏观的现象、反应、事实、信息等创设情景,将微观的概念外显,并使用化学用语分析、表达化学宏观的现象等。如在物质分类任务的学生活动中,不同小组的学生拿到不同表征方式的卡片;再如认识物质变化的任务中,从多个角度表征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Hans-DieterBarke,alHazari,SileshiYitbarek[m].misconceptionsinChemistry,2009.

[3]胡久华,王磊.初中化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肖红梅,朱纷.“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教学的难点分析及其突破[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1):8~9.

宏观微观的区别篇10

研究结果用来评价橡胶沥青的生产工艺和混合料级配对路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比密级配具有更大的构造深度。与常规混合料相比,橡胶沥青混合料能提高路面抗滑性。该研究表明,用不同工艺生产的橡胶沥青对路表面特性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橡胶沥青;表面特征;构造深度

abstract:intheflexiblepavementdesign,maintenanceandrepair,slidingsexandstructureisanimportantconsiderationshouldbegiventhesecurityfeatures.themainthemeoftheasphaltpavementistooptimizetherubbersurfacestructurecharacteristics,macroreducesplash,injectionandwaterskiingphenomenon;microscopicaspectsenhancelow,ahighspeedforceoffriction.UsetheBritishtiltingmetermethodandvolumemethodtomeasurethefrictionsurfacecharacteristic,takethepreparationoflaboratoryspecimenrepresenttheactualroadsurface.Researchbyusingtwokindsofgradationandthreekindsofasphaltmaterial:(1)withconventionalasphalt;(2)thewetrubberasphalt;(3)dryrubberasphalt.inthesamemixtureratiobasis,toincrease1%ofrubberasphalttotestitscontentontheinfluenceonthequalityofroadsurface.

theresultstoevaluaterubberasphaltproductiontechnologyandmixturelevelroadsurfacecharacteristicsofthematchinginfluence.theresultsshowthatdiscontinuousgradationrubberthandensegradationasphaltmixturewithgreaterdepthofthestructure.Comparedwithconventionalmixture,rubberasphaltmixturecanimprovetheslidingsex.thestudyshowsthat,withtheproductionofdifferentrubberasphaltroadsurfacecharacteristicsofthedifferenteffect.

Keywords:rubberasphalt;Surfacecharacteristics;texturedepth

中图分类号:tU5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路面设计和修复的重点在于结构设计部分。然而,现在有大量关于路表特征影响道路使用性能的研究。因此,提高新建、改建及现存道路的表面特性是研究重点。

道路是否需要重建、表面重修及养护处理的关键是道路结构的完整与否。道路损坏可能是结构破损或者表面破损。设计不当、荷载超重、排水不良或者施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结构破损,沥青层间的粘度不够也是原因之一。导致表面破损和结构破损的原因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表面破损是由使用年限的增长、路表面磨耗、沥青含量不当、材料(集料质地较软)、施工管理不当以及沥青表处的不合理使用等引起的。

要研究表面特性,重要的是明确“摩擦力”和“抗滑性”的区别。摩擦力是指轮胎和路表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及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力。摩擦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道路、轮胎和车辆停驻特性,环境温度和水。抗滑性一般用来描述道路对摩擦力产生的贡献。把路面抗滑性定义为一个行车道表面防止滑溜的能力。“抗滑性”可应用于任何涉及路表面摩擦性能的测试中。

在潮湿条件下,路表摩擦力是路面设计、维修及修复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安全因素之一。在潮湿条件下,随着车辆行驶速度增加,抗滑性会降低,降低的程度取决于路表面构造深度。一般地,构造深度越小,摩擦力随之越低。因此,路面必须保证具有足够的摩擦力和抗滑性。

现在已有许多仪器和方法可以检测道路的摩擦力和构造深度。本文对试验室制备的试件用体积分块法测量宏观构造,用英式摆式仪法测量微观构造。研究采用两种级配和三种沥青结合料:(1)常规沥青;(2)湿法橡胶沥青;(3)干法橡胶沥青。在相同的混合料配比基础上,以增加1%的橡胶沥青来测试其含量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2路表面构造

国际道路协会piaRC在1987年布鲁塞尔国际会议中,通过微观构造(microtexture)、宏观构造(macrotexture)和最大构造深度定义了三种表面构造深度范围[1]。

道路宏观构造是指路面与实际水平面的偏差。宏观构造的特征尺寸变化范围为0.5~50㎜。峰间振幅通常取值范围为0.01~20㎜。这种类型的构造在轮胎与道路接触面处产生的波长相等。

道路微观构造是指骨料与实际水平面的偏差。微观构造的特征尺寸不超过0.5㎜。峰间振幅通常的取值范围为0.001~0.5㎜。这种微观构造可或多或少的增加表面粗糙度,但是这种构造太小不能用肉眼观测到。

微观构造提供了砂质表面来渗透薄水膜,并且在轮胎和路面之间产生良好的摩擦阻力。宏观构造提供了排水沟等,排除轮胎和路面之间的积水,增强了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摩阻力。现在还不能测量到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微观构造剖面图,只能用低速行驶时产生的摩擦力来评价微观构造。图1为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