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古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12:13

爱情古诗篇1

    论文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诗”,在那个诗意的世界里,既有山水田园的恬淡适意,又有边塞诗派的浪漫雄壮,既有李白的潇洒飘逸,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唐朝的诗人、诗作虽然众多,但很多都已湮灭无闻,其中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①。翻阅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那就是杜甫诗歌的灵魂——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深切的忧民之情。 

杜甫的这份爱国情怀并不是单一的、苍白的,而是丰富的、立体的。他是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朴素情感出发,逐步上升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深厚感情,并最终将这份爱国情在报国卫家、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中升华。本文就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从以下三个侧面进行层层解析。 

 一、赞美河山 忧患国运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优美诗篇。他从20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河山之胜。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留存。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三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范畴,它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诗人满怀自豪,热情赞颂;当国家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的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而杜甫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却能够在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觉察到 “万方多难”的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体现出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②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载(755),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途经骊山,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在华清宫吃喝享乐,杜甫心忧玄宗昏庸,大权旁落,用诗歌讽刺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诗人听说皇宫内的金盘宝器,都已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和人民严重对立,唐朝已处于岌岌可危、行将倾覆的边缘。很快,安史叛军的鼙鼓也在渔阳敲响。所以千载以后重读这些诗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锐的洞察力。正是由于诗人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及时觉察到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隐患。 

“安史之乱”的铁蹄不仅彻底打碎了诗人期盼天下太平的希望,也点燃了他胸中的炽热的民族意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成为诗人爱国情怀更突出的现实表现。 

 二、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 

纵观杜甫的一生,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巨大,使他更加心忧国家、贴近人民。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年间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挑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于安禄山、史思明本人及其属下绝大多数都是胡人,因此这场暴乱带有民族矛盾的性质,当时则是唐王朝平息叛乱,是维护国家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战争。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创作了很多诗歌,其中有两首很具有代表性,一首是《春望》,另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作于安史乱军占领长安之后,杜甫困居长安,面对故都长安在战乱中凋敝、荒凉的景象,诗人抚今思昔,创作了这首千古名篇。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春望》中,杜甫以沉痛的笔触批判了安史乱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痛斥了战争的毁灭性后果,表达了杜甫反对国家分裂和向往和平的态度。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而这也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但是诗人深知,和平的取得需要付出代价,当分裂战争来临时,只有奋起反抗,才能用战争结束战争,用战争赢得和平,回归统一。 

所以,杜甫又以热情洋溢的笔触地赞美了官军痛击叛军的胜利。公元763年,诗人听说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和开封等地,叛军头领纷纷投降,持续多年的“安史之乱”也由此结束,在极度兴奋的心情下,诗人创作了这首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这首诗中,杜甫闻听收复失地,欣喜若狂。唐军的胜利使得分裂的国家统一,他又可以返回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诗也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比较《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歌,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都写到战争的胜负。但杜甫的情绪却是截然不同的。情绪上的巨大反差源于杜甫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念。在杜甫看来,唐军是代表国家的正义之师,而安史乱军则象征了分裂国家的不义之师。唐军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乱军的胜利则会使国家分裂。心忧国家、心系天下正是杜甫爱国情怀的博大之处。 

人民是杜甫诗作中始终关注的对象。尤其是战乱之中,诗人与人民一同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同情悲悯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但是,面对战争诗人绝不是空作悲叹、消极避战,而是热情地赞颂和肯定了普通百姓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高尚行为,这种价值评判将诗人的爱国情怀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三、以身许国 报国卫家 

同样是以安史之乱作为背景,乾元元年冬,郭子仪、李光弼等唐朝统帅,被叛军大败于邺城,伤亡惨重。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大举征兵。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六首诗,如同六出感人肺腑的悲剧,让我们读到人民的战争痛、爱国情,也让我们读到了杜甫对人民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 

这些都是杜甫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③就是这样的家庭仍然是被征兵的对象。战争把曾经的美好摧毁殆尽。 

对于广大人民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诗人充满了同情,但是对于毅然走上战争前线,保家卫国的将士而言,诗人心底涌现的更多的是崇敬和赞叹。舍生取义、以身许国,正是千百年来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新婚别》 

这位普通的妇女用她朴素的话语说出了所有人民的心声,她鼓励自己的丈夫不要牵挂家庭,还是要为了国家的安定,努力战斗。 

这组诗歌既有同情,又有歌颂。同情战乱年代经历着生离死别的人民,歌颂人民虽遭家破人亡,却积极投身报国,从容赴死的伟大精神!王嗣奭在评论这组诗时说:“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④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杜甫的诗歌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情怀。这丰富、深厚而感人的爱国情怀成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向了最高点。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⑤。 

注释: 

①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③仇兆鳌.杜诗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爱情古诗篇2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爱国情结

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奔走呼号,甚至流血捐躯,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留下来的无数爱国诗篇,正是他们碧血丹心的结晶,是我国悠悠文学长河中杰出的一支。今天,我们捧读这些诗词,仍不免为之激情满怀。心潮澎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诗歌,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的生动教材。因此,研究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情结,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我国古代诗人们的爱国情结,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祖国的山河大地,永远都是深爱着它的赤子心灵的牵挂与寄托,哪怕是片山寸土,一草一木,都分外关情,都成了他们常常吟咏的对象。这方面的诗歌,由于受社会历史环境及个人遭遇的影响而风格内容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描绘祖国山河的锦绣风光,表达心中的无比热爱之情。这类诗歌,大多作于太平盛世之时或诗人年轻气盛之际,面对祖国的美好河山,心中总能增添几分豪气。因此作品风格雄健豪迈,格调昂扬明快。这一类的诗歌,较早的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幅北国风光画:蓝蓝的天,绿茫茫的草原,风吹草拂,牛羊隐约可;这更是一首对世代生息的土地的赞歌,读后不禁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另外,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茫茫的沙海,升腾的孤烟,浩渺的黄河,浑圆的落日,多么奇特而壮丽的塞外风光。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长江从万山丛中奔腾而来,钟山蜿如一条巨龙逆流而上,诗人以雄奇、奔放之笔,描绘了金陵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抒发天下统一的昂扬欢快之情。谭嗣同的《出潼关渡河》:“平原莽千里,到此忽嵯峨。关险山争势,途危石坠窝。崤函罗半壁,秦晋界长河。”关势险要,山高路陡,这雄奇的江山,不禁激荡起年轻的诗人击楫中流、收拾山河的报国壮志——“为趁斜阳渡,高吟击楫歌”。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未央怀古):“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汉初的张良、萧何、韩信,他们都曾在未央宫这里。尽心事主刘邦,诗人登高远望,缅怀英雄业绩,感觉这里的山河似乎仍然带着三杰的英气,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其美,于是诗人发出“东,也在画图里;西,也在画图里”的感喟,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祖国山河与历史英雄的热爱与自豪的感情。

第二类,国家民族危亡之际,面对祖国山河,生发盛衰兴亡之感,吊古伤今之情。社会动荡不安,祖国山河满目疮痍,这怎能不引起赤子的切肤之痛!因此,这类诗歌,大多以“悲”为感情基调,抒写诗人对风雨飘摇中的祖国的深沉爱恋。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写惊心”(《春望》),张孝祥的“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辛弃疾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由于国势的衰危,心境的悲凉,眼前的山川花鸟似乎也在献愁增恨,助人凄情。又如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吕止庵的“南国山河在,东风草木深。冷泉阴,兴亡如梦,伤时折寸心”(《仙吕·后庭花》),张煌言的“锦样山河,何人坏了,雨嶂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柳梢青》),山河易主,美好的江山已变得荒凉、破败不堪,亡国之痛溢于言表,吟咏这些诗句,我们似乎也能体会到诗人当时那种肝肠寸断的感受。

二、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独漉篇》)。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和爱国者的心胶结在一起的。表现这方面主题的古典诗词很多,大体上也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反对民族侵略,反对分裂割据,表达忧时伤乱的情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民族在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民族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另外,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几个政权并立的情况,他们时而通好,时而兵戎相见。到了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入侵我国。可以说,战乱频繁是我国古代社会史的一大特点。每当外族侵略、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就会出现一大批的爱国诗人,他们以简练而鲜明的笔触,或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或伤叹朝廷将帅无能,痛斥投降派的失策误国;或表达自己在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中对故国乡土的深切忧念。

我们先来看在浩渺的文学长河中,诗人们用他们那饱蘸血泪的笔为我们留下的一组特写镜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蔡琰《悲愤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陈子昂《感遇》)“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李白《古风》)“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文天祥《常州》)“白骨纵横乱似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元好问《癸巳五月北渡三首》其三)“陵园白露年年满,城中青磷夜夜哀。”(陈子龙《辽事杂诗》)“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有感一章》)举不胜举。战乱时的这种民不聊生、惨不忍睹的情景怎不让人“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元好问《岐阳三首》其二),真是呼天抢地,这是对苍天的质问,更是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的控诉!

在那样的动乱年代,朝廷将帅无力抵抗外敌,甚至根本无心抵抗而一味屈辱求和,更激起爱国诗人们的无比愤恨,在作品中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如“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李纲《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及传将士榜檄,慨王室之艰危,悯生灵之涂炭,悼前策之不从,恨奸回之误国,感愤有作,聊以述怀》)。“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张孝祥《六州歌头》),“赵普原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刘因《白沟》),“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文徵明《满江红·题宋高宗赐岳武穆手诏石刻》),“惊见羽书传昨夜,忽闻和议出崇朝”(陆蒿《金陵》),“百万金缯贿寇还,明州父老叹时艰”(张际亮《迁延辨,“全开门户容蛇豕,漫握《韬》《钤》布‘鹳’‘鹅’”(鲁一同《重有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多么希望有杰出的将才出现来力挽狂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李白《古风》)“漫言孤注投壶易,万古澶渊几寇莱。”(魏源《寰海后十首》)“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希望如此,可现实终归如故!

因为战乱,他们常常背井离乡,南奔北走。甚至在故都沦亡山河易主后不得不出仕新朝侍奉新主,其艰苦可想而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在这种颠沛流离、饱受屈辱的生活中,最让人忧念的无不是故国乡土。表现这一类主题的诗歌,《诗经·王风》中的《黍离》堪称代表。它是东周大夫悲悼西周覆亡而作。他重经故都,看见旧时的宫室宗庙长满黍稷,亡国之痛不可遏抑,以致发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哭号,历代以来“黍离之悲”已成了怀念故国的代称。另外,如“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屈原《哀郢》),“一自胡尘人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牡丹》),“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旅思》),“故园青草依然绿,故宫废址空乔木”(刘壎《菩萨蛮·和詹天游》),“暗将亡国伤心事,诉与东流。诉与东流,万里长江一带愁”(夏完淳《采桑子》),也都是呕心沥血之句。1895年,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我们看被逼内渡的台湾诗人丘逢甲所作的诗:“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春愁》)“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啼鹃唤起东都梦,沉郁风云已五年。”(《有感赠义军旧书记》)我们仿佛可见诗人在屈指计算故乡沦陷的年头,一数三叹,血泪交进。

第二类,歌颂战争的胜利,歌颂国家的统一,表达对国泰民安的渴盼之情。社会黑暗,时局动荡,诗人们无不盼望着早日结束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生活:“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兵甲长不用。”(杜甫《洗兵马》)“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东风早解黄河冻,春满乾坤万姓安。”(于谦《立春后寒甚》)“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成了诗人们共同的期盼。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重新统一也就成了他们笔下热情讴歌的主题。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蛱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长期战乱,饱尝颠沛流亡之苦的诗人,忽然听到叛军覆灭、失地收复、回乡有望的喜讯,其欣喜激动之情可想而知;刘禹锡的《平蔡州》(蔡州城中众心死)则用一个个特写镜头,真实而形象地表现了叛军狼狈投降、叛乱首领被俘、军民欢呼雀跃等动人场面,表达了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情;刘秉中的《木兰花慢·混一后赋》及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都洋溢着歌颂祖国重新统一的政治激情,表现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礼赞。

三、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以及强烈的民族豪气、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民族遭受外族侵扰之际,爱国的诗人们无不把戍边卫国、收复放土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祖咏的“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望蓟门》),杜甫的“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后出塞》),苏轼的“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和子由苦寒见寄》),陆游的“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秋声》),张孝祥的“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李攀龙的“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平凉》),蒋智由的“久思词笔换兜鍪,浩荡雄姿不可收”(《久思》),刘克庄的“问长缨、何时人手,缚将戎主”,“快投笔,莫题柱”(《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更是对天下所有读书人投笔从戎、报效祖国的激励。

爱情古诗篇3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而成的,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特色之一。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通常表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但一本四折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赵氏孤儿》有五折,《秋千记》有六折,《西厢记》有五本二十一折。“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而唱与说白紧密相连,又谓之“曲白相生”。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等等。元杂剧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

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丑、外、杂。旦:扮演的女性角色。分正旦(扮演年轻的女主角)、小旦、搽旦。正旦如窦娥、崔莺莺、杜丽娘。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角色,如张生。老年男子叫外末,如监斩官。净:俗称“花脸”“花面”,多为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如《窦娥冤》里的公公,张飞,李逵。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指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杂:又称“杂当”,是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正末、正旦是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叫旦本。

作者简介

王实甫(约1260年~1336年),字德信,河北人,元代杂剧作家,《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位于关汉卿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关同时而略晚。

王实甫所作杂剧,名目可考者共十三种。今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四大王歌舞丽春堂》三种。《韩采云丝竹芙蓉亭》和《苏小卿月夜贩茶船》都有佚曲。王实甫还有少量散曲流传:小令一首,套曲三种(其中有一残套),散见于《中原音韵》《雍熙乐府》《北宫词纪》和《九宫大成》等书中。

内容概要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文中叙写书生张珙上京赶考,路经河中府,到普救寺游览,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私订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人物形象

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她带着青春的郁闷上场,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四目交投,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而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为女子者,“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莺莺竟对张生一步一回头,把箴规抛之于脑后。通过这一细微的却引人注目的举动,观众清晰地看到了她性格的发展。

莺莺遇见张生以后,相当主动地希望和张生接近。他们心有灵犀,彼此都感受到相互的爱意。正是由于莺莺从一开始就对爱情炽热地追求,才使得她一步步地走上了反抗封建礼教的道路。

莺莺追求的只是爱情。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长亭送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

然而,强烈追求爱情只是莺莺性格的一个方面。莺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加上对红娘有所顾忌,因此,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又狡狯。当观众看到莺莺“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都会会心一笑。在作品中,莺莺的形象又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的不协调,是导致她行为举止引人发笑的喜剧因素。

张生: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作品中,他被去掉了在功名利禄面前的庸俗,以及在封建家长面前的怯懦,被突出的则是对爱情执著诚挚的追求,他是一个“志诚种”。当然,张生是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人物。但作品没有把表现他的才华作为重点,而是表明一旦坠入了情网,这才子竟成了“不酸不醋的风魔汉”。张生跳墙这一最为精彩的情节,把张生大胆追求爱情而又鲁莽痴迂的性格展现无遗。他真是痴得可爱,也迂得可爱。

红娘:剧中只是婢女身份,却又是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老夫人让她服侍莺莺,让她“行监坐守”,但她从心底里不满封建礼教对年轻人的捆束,当觉察到崔、张彼此的情意后,一直有心促成其事。她愿意为莺莺穿针引线,又知道莺莺有“撮盐入火”的性子,有“心肠儿转关”的狡狯,只好处处试探、揣度,照顾着小姐的自尊心,忍受着怀疑和指责。她要对付小姐,又要对付老夫人,承担着种种压力,却义无反顾地为别人合理的追求竭心尽力。而愈是“两下里做人难”,愈是这“缝了口的撮合”在困境中巧妙周旋,就愈能生动地表现她机智倔强的个性。

艺术特色

巧妙的矛盾设置

《西厢记》主要有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条是以老夫人为一方同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之间的冲突线;另外一条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冲突线。这两个矛盾冲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戏剧紧凑合理的结构框架。莺莺、张生同老夫人之间的冲突的实质,是反对封建礼教、藐视门阀观念、追求婚姻自主的封建制度叛逆者,同维护封建礼教、维护门第利益的封建制度代表人物之间的矛盾斗争。这一冲突,贯穿全剧,有时表面化,造成强烈的戏剧动作;有时又以潜在的状态,制约着戏剧情节的发展。莺莺有思念张生而又无法与之交流的痛苦,而在莺莺看来是奉老夫人之命对自己实行“行监坐

守”的丫环红娘使她不得不有所防范,从而无法对她坦诚相对。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推动着情节曲折地向前发展。

丰满的人物形象

《西厢记》的人物并不多,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十分丰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多重性,就是说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得到了多侧面的刻画。张生的戏剧动作,主要是执著地追求爱情。张生出场时,强调了他的“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志”的情志;通过他的眼睛,对九曲黄河壮观景色的描写,也表现了他的胸襟。这样,张生就不是某一概念的化身,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崔莺莺的形象也是如此,她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却能够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主的婚姻,同时,作品也十分真实地表现了这位相国小姐在反抗封建礼教过程中的动摇和矛盾,这也就是她的“假意儿”的实质。正因为作品充分、细致地表现了莺莺性格的复杂,这一形象才具有了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红娘本是一个地位卑贱的丫环,却在崔和张实现爱情理想的过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并在与老夫人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这不寻常的结果,都是红娘性格光辉的表现。在这过程中,作品细腻地写出了她的坚定、勇敢以及胜利时的喜悦,同时也写出了她的恐惧、气愤以及蒙受委屈时的痛苦。

精炼的语言技巧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戏剧的生命之所在。《西厢记》的语言,一向受到人们的称赞。徐复称赞它“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所谓的“当行”,是指《西厢记》的语言符合戏剧的特点,能和表演结合,具有丰富的动作性。《西厢记》的语言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即使是唱词,作者也考虑到人物身份、地位、品格不同,使之呈现不同的风格。张生的文雅、郑恒的鄙俗、莺莺的婉媚、红娘的泼辣,无不具有独特的色彩。综观《西厢记》全剧语言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是把典雅的文学语言与白描性的白话口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既文采华丽又朴实淡雅的风格。如果说“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富有浓郁的文学色彩,那么“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显然又是充分的白话口语。二者自然熔为一炉,正是《西厢记》的风格。

名家评析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朱权《太和正音谱》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明・贾仲明

(王实甫的《西厢记》)如初生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寥廓。

――姚鼐《复鲁挈非书》

如痛斯忍,如病斯讳。设使古人昔者真有其事,是我今日之所决不与知,则今日我有其事,亦是昔者古人之所决不与知者也。夫天下后世之读我书者,然则深悟君瑞非他君瑞,殆即著书之人焉是也;莺莺非他莺莺,殆即著书之人之心头之人焉是也;红娘、白马悉复非他,殆即为著书之人力作周旋之人焉是也。如是而提笔之时不能自爱,而竟肆然自作狂荡无礼之言,以是愉快其心,是则岂非身自愿为狂且,而以其心头之人为倡女乎?读《西厢》第一折,观其写君瑞也如彼,夫亦可以大悟古人寄托笔墨之法也矣。

――清・金圣叹

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自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于此,是“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馀剧皆然,不能悉指。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作者茫然无绪,观者寂然无声,无怪乎有识梨园望之而却走也。此语未经提破,故犯者孔多,而今而后,吾知鲜矣。

――清・李渔

中国老百姓看戏喜欢末了有个大团圆的结局,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是如此。……《西厢记》也有两难结构,张生与崔莺莺不是门当户对,说张生考取功名再完婚,而作者王实甫为了照顾广大观众,做了顺从民意的写法,老夫人被迫同意叫张生赶考,考中方能娶莺莺,很难想象一个爬墙头窥美色的人能考得中。本来长亭一别就是悲剧结局:“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情人的泪都染红了树林。后来考中了而与莺莺完婚是迎合读者的大团圆的理想结局。

――余秋雨《文学创作中的未知结构》

直通高考

1下列句子均与元杂剧有关,请选出错误的两项( )( )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出现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故事情节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呈散文形式,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为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诸宫调。

e《西厢记》与一般的杂剧形式相同,即一本四折,另外加一个楔子。王实甫的代表作除《西厢记》外,还有《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四大王歌舞丽春堂》等。

爱情古诗篇4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9、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爱情古诗篇5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爱情古诗篇6

【关键词】“诗教”传统古典诗歌德育功效

“诗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古已有之。最早提出“诗教”的是孔子。很多大学者也十分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如理学家朱熹认为诗歌可以陶冶“性灵”,使人“师善”(向善)和“改恶”。今天重提中国古代的“诗教”传统,当然并非全盘照搬,因为古人和我们的目的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完全可以发扬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利用中国古典诗词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德育呢?

第一,了解历史,培养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操。中国古典诗歌中,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很多,形成了“咏史诗”这一类型,优秀的诗人们把思古之幽情与现实紧密结合,名篇不胜枚举。我常常借着鉴赏这一类诗歌的时机,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同时懂得兴亡的道理。如鉴赏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便了解三国时期晋吴之战的旧事,懂得国家兴废全凭人事,山川的显要虽可借助却不可作为御敌的唯一依凭。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爱国主义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从《诗经》《楚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民主派的爱国诗篇,体现着诗人们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担当意识。如《诗经・秦风・无衣》,已收入高中语文第三册。屈原的诗篇之所以与日月同辉,重要因素就是其洋溢的爱国激情。诗人一生都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如他的《哀郢》中的名句“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常常被人们引用,学生在吟诵时,能够感受其中对祖国、故乡深深的依恋和哀伤,从而深受感染。运用历史和爱国诗篇培养学生的爱国和民族情感,是一个渐渐熏染的过程,经常教读,使得学生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因为芬芳已经浸入他们的心脾。

第二,培养中学生的独立人格。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教育,扼杀了人们的自尊、人格,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深深烙下了“奴性”这个印痕。我们要培养的当然不是奴性十足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连自己的独立人格都不具备,将来如何为社会、为国家民族做贡献?梁启超曰“少年强则国强”,如能培养中学生的独立人格,则对祖国和民族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古代诗人中,有一些一生坎坷,但始终傲骨铮铮,如李白、刘禹锡、苏轼。虽然他们并未能完全摆脱奴性人格的桎梏,但在封建社会中,能有如此傲骨,也足以令人敬仰。于是,我经常教学生诵读他们的诗歌,并作详细的、深入的欣赏和讲解。李白应该说是古代诗人中最具个性和傲骨的一位。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此时他正处于唐玄宗的优宠之中,但他却“粪土王侯,浮云富贵”,不与朝中权贵合作,不利用这个机会青云直上;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下了名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诗歌,飘逸雄奇,意境壮丽,将人格的美和诗歌的美融合为一体,学生非常喜爱他的诗篇。读他的诗可以得到双重享受:品味诗歌语言之美,感悟独立不羁的人格之美。

第三,培养中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翻开古典诗词,表达积极进取的凌云之志的诗篇比比皆是。积极进取,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诗言志”,在这些诗篇中,有的表达治国安邦的志向,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有的欲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如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有的为民请命,不惜为正义而献身,如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由于社会的影响,有的诗篇不可避免地带有糟粕,我们可教学生明辨清浊。总体而言,这些诗篇的积极进取精神是可取的,可以用来对学生施加影响。比如曹操的名篇《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建安动乱时期,他的理想就是一统天下。在这首诗中,他充分地表达了在短暂生命中完成大业的雄心。此外,唐诗中有大量的边塞诗,同样洋溢着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如李颀、岑参、王昌龄、高适等边塞诗人,就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名篇。我们也可多教学生诵读。这样的诗歌学得多了,不但可培养中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还可培养他们的阳刚之气。

第四,培养中学生的悯世仁爱之心。我们的中学生物质条件日趋优越了,尤其是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学生。他们衣食无忧,但视线却仅限于周围的狭小空间。他们与同学比吃穿用住,但却看不到因无钱交学费而被迫加入打工大军的同龄人。他们往往表现得很冷漠,缺乏爱心。而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无疑是可怕的。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孔子“伤人乎?不问马”,“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精神是民族得以团结、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这种仁爱和悯世之心有着充分的体现。如杜甫的《悲陈陶》、“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李绅的《悯农二首》,杜荀鹤《山中寡妇》,皮日休的《橡媪叹》……多不胜举,这些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写了大量悯世爱人、同情劳动人民的诗篇。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诗篇,在教学生诵读鉴赏的同时,学习诗人们的仁爱精神,引导他们发掘现实意义,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转化为对今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同情,对弱小者、贫困者的同情。

第五,培养中学生健康的爱情观。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中国古典诗词中,爱情题材占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诗词歌颂健康、坚贞的爱情,与现在的“杯水主义”爱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利用这类诗歌,引导学生分辨是非清浊,为大多数人必由的将来培养一定的免疫力。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爱情诗,最早的出现在《诗经》中,如《诗经・周南・关雎》,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多学生都能背诵,而且背得很有滋味。《诗经》中还有很多爱情诗,都是歌颂青年男女热烈纯真的爱情。高中课本中还选了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高中生们十分喜爱。他们喜爱美妙的诗句,对诗中美好的、生死不渝的爱情更是心向往之。在讲析鉴赏《一剪梅》时,我们详细讲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女词人思念丈夫,设想丈夫在思念自己。我问学生,女词人为什么相信丈夫在思念自己?学生回答,因为她相信丈夫。于是,我们得出结论:这体现了夫妻之间的信任和忠诚。而这正是爱情的内涵。学生们学习《孔雀东南飞》,被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深深打动,对女主人公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对爱情至死忠贞深为感佩。

爱情古诗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语文教学

中国的古诗词如同一座丰碑,彰显了一个民族浑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课本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选入的几十首古诗词以及新课程标准推荐诵读积累的优秀诗文70篇均为古代各个时期的名家名篇,字字珠玑,是百读不厌的经典之作。但是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学习。

一、把握好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2)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一句,寥寥几字将鹅的外貌、优雅的在水中游动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品质;(3)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4)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二、在诗境中领会诗意

诗的美,不仅是它的画面美,更是承载了诗人的情怀和思想。如《江南春》的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当学生读到这两句的时候,这是一幅唯美的画,这也是对后面要表达的情思的铺垫,这就是所谓的借景抒情。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歌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对特定事物的思想情感的抒发,作者只是通过看到了这样的景物而引发了忧思,也正是这样的景物触碰了作者心灵深处的万千感慨。这首诗也是作者通过对美好景物的描写来反衬朝代更替的哀伤。如何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情感呢?要想把学生真正地拉进作者的诗歌,我们要给学生还原创作作品的当时背景以及诗歌所叙事的背景,才能体会这一组组的意象所渲染的意境。学习诗歌,教师的引导和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是尤为重要的。诗歌的诗性美,仍然重在体会,重在领会诗的神韵。

三、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正如《老子》中所说的这句话,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们打开古诗宝库的钥匙。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析诗题与知诗人。

分析歌题目,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及创作背景。这对掌握所学古诗基调,了解所学古诗内容,体悟所学古诗情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学好一首古诗的基石。

2.读诗文与晓诗意。

通过学生预习,能够读通诗文,在此基础上,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音乐美。通过结合注释、查字典等方法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二者是相互交融的,读诗文是了解诗意的重要方法,晓诗意能促发学生更好地读诗文,不能将这两点割裂开来。

3.入诗境与诵诗情。

在理解了古诗意思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年级班级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们进入诗歌的情境。

四、熟读成诵,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也是如此。古诗词短小精悍,语言富有韵律,是最适合朗读的了。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知诗词的语句美,感知诗词的意境,感悟诗词的意蕴。此外,教师还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如分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配乐朗读等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蕴,从而陶冶情操。

五、把握好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2.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一句,寥寥几字将鹅的外貌、优雅的在水中游动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品质;3.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4.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学习一定数量的古诗,引导他们感受一点中华优秀文学遗产的精华,体会理解诗中的意境与哲理,这无论对小学生学习,还是促进其情感、想像、记忆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古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不同的阶段我们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通过逐步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让这样一个精品文化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爱情古诗篇8

关键词:高中古诗文传统文化融入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指导思想,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凝聚了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以高中古诗文教学为出发点,把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融入到教学中进行阐述。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要增强学生文化意识,重视重大文化遗产的传承,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发展新文化,积极参与新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一个民族国家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必然的,这是自己的灵魂支柱,凝聚了生命力与创造力。古诗文是国家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与情感,对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弘扬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基本发展路线,增强国家软实力,能提高世界竞争力。在高中古诗文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里,不但是遵循教育事业发展路线,更是遵循国家传统文化继承弘扬的指导路线。积极的推进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体现时代的特征。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内涵

我国古诗文的文化博大精深,在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大致分为对国家的热爱、对情爱的呼唤以及对对理想的追求几大类型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体现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爱国人士都作了体现爱国的著作,从一个人的爱国情义可以知道他必然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种炙热的情感,是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在高中语文中就选取了大量的富有爱国情怀的古诗文,比如在战国末期楚国著名辞赋家屈原的《离骚》一文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屈原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在传统文化中,具有许许多多的爱国情怀的文人,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后代既要学习古人的忠心爱国思想,又要学习古人鞠躬尽瘁的精神。

(二)对真情的深情呼唤

古诗文中作者对亲情、爱情、友情及思乡感情的呼唤,一直占据古诗文的永恒母题的地位,在高中古诗文中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文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文中的美景里。又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文中的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达对亡夫的无尽思念。从古至今,诗文就是对人间真情呼唤的情感史作,是古诗文的重要构成因素。

(三)对理想的追求

大多古诗文作者对社会的现实的深刻揭露反思与对理想的崇高追求都比较炙热。“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我国古代诗人普遍追求的,对社会的关心与在社会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比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充分的表现词人对理想的崇高追求,在观景的过程中,引发自己的家国之恨与思想感情,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远抱负,最终却壮志难酬,叹息流年。古代词人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为现代高中学生追求理想提供了现实依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要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离不开具体的诗文领悟的,以语文教学为主,文化传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古诗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点

充分的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古诗文从古代传承下来,之所以叫古诗文,是与现代的语言大有不同,学生只能在书本中与古诗文有些许接触,日常生活运用较少。所以,教师要找到一个恰当的融入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古诗文,接受传统文化。根据这个教学进程,教师要根据古诗文中的具体内容,找准融入点,将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系统的切入。比如,在教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在结束诗句意思的理解后,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句名句,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不自觉的在眼前浮现蜀道难于上青天的气势磅礴,继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设置传统文化情景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不能只考说教的教育方式,还要将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走进古诗文作者的心里,体会其思想感情,在中收益,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必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设置情景内容,让学生换位思考,细细解读诗人内心情感,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词句含义之后,让学生设想在雨中行走,思考自己的人生,表现诗人的超脱胸襟,指引学生学习诗人的精神,最终达到传统文化输送教育的目标。

(三)合理运用相关文化活动

在高中学习中,经常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语文教师可充分运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语文学习是不能离开日常生活的,古诗文更是如此。由于古诗文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发挥古诗文以载体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校开展的语文朗诵比赛时,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并得出总结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组织学生参观就近的古文化遗迹,感受古人的生活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间接的完成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融合。

结束语:

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绝大部分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传承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师,应该主动探索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从而促进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扬。

参考文献:

[1]章李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

[2]王凯.高中古诗文与传统文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爱情古诗篇9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积淀;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78-1

我国古代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教学不仅要学生诵读教材中的古诗文,还要诵读课外的一些诗、词、曲及散文的名家名篇。通过诵读,体味古诗句的语言美。在诵读中,还可以通过诗句的韵调、气势的缓急、音调的抑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意境情趣。在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后,我们认为在诵读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还要充分利用古诗词诵读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积淀文化素养。

一、创设良好的颂读古诗的氛围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古诗词是我们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切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于是我们在诵读课中增设了背诵《增广贤文》的内容,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诵读声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并利用古诗长廊、“增广贤文大擂台”、“古诗文诵读”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良好氛围,深化养成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欣喜地反映:“我家孩子最近懂事了!”老师们欣慰地看到学生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了。可见诵读课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的印迹,激发学生勤学热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蕴涵民族精神,陶冶情操

高尔基说过“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学生的品德具体化于他们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于知识程度和文化素养。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了千年的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不懂人生意义,只贪图享乐。再加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不再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学校也只顾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放松了民族传统教育等等。通过对现状剖析,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和学生对诵读课兴趣的浓厚,在诵读课中渗透思想品质的教育,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王昌龄的《出塞》后,学生在品味诗句韵律美的同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对作者博大的胸襟,咤吒风云的气概佩服不已,在浓郁的古诗词诵读气息中,激起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像顾宪成、文天祥、陆游一样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让学生深受感染、熏陶,犹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三、激发学生爱国情、报国志

激发学生好读、读好古诗,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情愫,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人民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推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中华古诗词中不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物产、辽阔疆域等名篇,教师利用诵读课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可谓水到渠成。

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无处不存在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如在学习《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诗句后,可引导学生窥见构思之巧。盖因唐代扬州一地极为繁华,月夜景色,又见于诗人笔端。加深认识家乡的过程中,扣动学生爱家乡之弦,报国之志。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还应先从教育学生同情他人,爱身边的亲人,关心师友做起。如《锄禾》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的同时,还应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学习“送别诗”“千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心中有他人,播撒友爱的种子,为萌生爱国主义思想奠定心理基础。

四、提升欣赏品位,积淀文化素养

爱情古诗篇10

教学情境的本质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事物和生动的生活事件,它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古诗教学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就是要把那凝缩在诗歌文字之后的原本生动的生活还原,在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起一座感情沟通的桥梁。它包含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情”,这个“情”首先是教师的感情,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将学生带入一种激情状态。其次是诗人情感,需要将诗人情感解读成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的感情,在诗人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古诗教学的另一个维度是“境”,这个境既是知识文化的背景,又是生活背景,甚至关系到诗人生活时代的一草一木。学生对这些背景的了解势必会对诗歌的理解产生积极意义。比如说,学生如果看到过经霜的芦苇,那么他对《蒹葭》空寂悲凉的意境的体会一定更加深切。

在古诗教学中营造情境,其实就是把古诗反映的生活和感情与学生的生活和感情链接起来。那么如何运用情境进行古诗教学呢?前人已有很多的感悟和总结,比如实物展示法、图画法、诵读法、背景引领法、语言导入法等,可谓方法繁多。笔者以为以下两种方法比较有效。

一、解析诗中情境,体会作者情感

有许多古诗本身就围绕中心形象营造出种种情境,这些情境本身就生动有趣。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古诗时,将诗中蕴含的情境解析出来,还原隐含在诗中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样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诗情的把握。

如在讲授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时,即以“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的女子”这一中心形象为切入点,解析了思妇“高楼远望”“门掩黄昏”“泪眼问花”这一系列的情境。比如“高楼远望”这一情境,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完成。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远望女子的形象。她在干什么?独处高楼,向丈夫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杨柳从眼前过去,又看到庭院之中的重重的帘幕。给你什么感觉?庭院简直是无比的幽深。到这时,引出女主人公寂寞就水到渠成了。于是,笔者总结道:一个丈夫远游、居住在幽深庭院之中的女子当然是很寂寞、孤寂的。这样,诗中所表现的孤寂之情学生就很容易体会了。

再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整首诗就是一个梳洗罢的女子倚楼凝望江面上驶过的帆船的情境。教师可以采用解析诗中情境的办法,运用设问的方式,引领学生品味诗中感情。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孤单寂寞的女子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以及心上人未归的深深的失望之情。

二、联系现实生活,感悟诗意

古诗所反映的古代的生活方式和古人的思想观念与我们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确实有很大的区别,但有一些基本的观念和感情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对“善”“美”的追求,对“丑”“恶”的批判,关于爱情的体悟,对恬静、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等等。在讲解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古诗所反映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相通之处,将诗人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起来,用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样就把远离学生的古代诗歌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诗人的感情与学生的感情发生共鸣,势必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