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十篇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十篇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5:37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经济学基础理论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

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其表现在: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财产权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intellectualpropertyrift)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intellectualpropertyrift)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财产权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intellectualpropertyrift)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转贴于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5

摘要《经济学基础》作为地方大专院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其教学中存在课时相对较少以及课本内容偏难等问题,导致教学和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因此,需要提高认识,创新教学,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

一、前言

《经济学基础》(又称《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我国各层次高等教育中具有广泛的教学基础,成为培养经济类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地方大专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未达到该课程的目标。下面,笔者从自身多年的教学出发,对目前地方大专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教学提出一些思考。

二、我国地方大专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的不足

1.课时安排不够,影响教学质量。经济学属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经济学基础》课程旨在传授经济学理论,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理论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对社会政治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学基础》教学应当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核心。要想学好《经济学基础》这门课,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其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较弱,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体系庞大、理论派系繁多、知识抽象难懂,因此,必须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把课程内容讲细讲透,才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书本上的很多内容需要多次重复详细讲解才能使学生领悟,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大专院校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为一个学期48个学时,这是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要求,相对地方大专院校来讲,要在48个课时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很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了。实际情况是老师往往迫于课程时间安排的压力,追求进度,因此,某些内容重复详细讲解难以做到,学生就理解不够,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就会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就可想知了。

2.教材内容偏难,不利于学生自学。要学习好经济学,光靠老师上课讲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课后的学习消化。目前地方大专院校教学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内容基本都是定义概念、数学公式、假设、模型以及结论,属于纯理论性的知识,高度抽象,晦涩难懂,这些对于基础较好的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讲自学已经有难度,而地方大专院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面对数学公式、推理等往往束手无策,无法自学,甚至老师讲过多遍的知识点都不能很好地在课后消化吸收,学习效果就打了折扣了,最后的结果是教学质量提不上去。

三、提高认识,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经济学基础》课程发展

1.提高认识。首先要认识到《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并能很好的用来分析所遇到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学基础》教学中最要重的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地方大专院校在制定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时,应围绕《经济学基础》课程目标进行。首先是加大该课程的教学课时,将教学课时安排为64课时以上,有了时间教师就能较好的教课,把理论讲细、讲透。课程安排中,以56个课时内将课程知识讲授完毕,剩余课时用于开展教学实训、课题研讨或校外调查,培养学生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其次,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打开经济学教学的新局面。可以适当给予教师授课一定程度的自由,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允许教师适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并适当的允许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自己的观点并与学生交流,加深学生和教师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也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使《经济学基础》教学质量得到保障,而且有利于地方大专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改革教学模式方法,积极拓展《经济学基础》教学视野,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基础》的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经济学,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通常,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总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在《经济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把高度抽象的概念化成实际可捉摸的东西来讲。因此,应广泛运用案例教学、互动讨论、情景教学、启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当前特定经济现象的介绍、分析将学生引入经济学的知识殿堂,有目的地将经济理论知识融入对当前经济现象的分析当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解决经济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到供求理论时,可以结合2010年上半年我国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等物价非正常增长的经济现象,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作物减产导致供不应求价格飞涨还是游资炒作导致农产品飞涨或是还有其他原因呢,再由教师最后做全面的总结,通过这样的讨论式教学引入供求理论及相关知识,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整合网络、电视等媒体教学资源,比如在讲授完通货膨胀这一章节后,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期专门介绍我国当前物价形势的经济类电视节目,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和社会经济现象。

3.探讨开展实训拓展教学,切实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教授基本经济理论知识之余,应积极探讨开展实训拓展教学。在这点上,需要院系给予支持,为教学班级提供创造条件。比如,在讲授厂商理论时,院系可以联系附近的一、两家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成本的构成、比例等情况,熟悉企业利润的构成等等。又比如,有条件的院系可以组织教学班级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调查所在地区经济某一领域的发展情况,等等。

四、结束语

经济学属于社会学科,经济学领域并不存在绝对的权威,笔者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经济学学习者。知识是不断进步的,经济学也会不断进步,要使经济学教学打开新篇章,就应该鼓励适度创新,鼓励思考和探讨,鼓励交流思想,促进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进步。同时,鼓励创新,能使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不至于疲乏,也能感受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学生也会更加有兴趣,其结果必然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甚至超过预定课程教学目标。因此,《经济学基础》作为地方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想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就要提高认识,创新教学,打开《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舒燕.刍议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

[2]杨汉芳.对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甘肃科技.2008(4).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6

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而信息产业是新世纪全球朝着知识型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产业赖以储存、传播、交流、利用信息的载体和通道,信息基础设施越顺畅、越先进,信息产业就能蓬勃发展。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和知识型社会的促进作用广泛而深远,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实现,促进共同富裕。而信息基础设施落后是阻碍西部地区多中心经济形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通过对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制设现状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和探讨,意义在于说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探寻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道路。

一、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第一,西部地区有所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明显。

自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不断加大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全国八纵八横的光缆主要赶到中有12条连接西部。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的电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一些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的长途光缆现在已达到3176584公里,占全国长途光缆总长度的26.2%;互联宽带接入端口达到4409.8万个,占全国总数的18.98%,;局用交换机容量有9970.3万门,占全国的22.96%。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整个西部地区通信水平和规模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为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之先进的技术和设施已经或者准备在西部落户,也为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尽管西部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各省市多中心的发展趋势,并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同时需求少,建设规模与全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5%,其中东、中、西部各为124%:85%:80%,其中16%的行政村未接通电话,且绝大部分都位于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因特网普及率为52%:32%:30%。对CnniC的数据进行统计,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五省市的Cn域名数、www站点数、互联网用户数分别占全国的50%、52.4%.77.9%。而占全国土地面积71.3%、占全国人口28.5%的西部12省市区的相应指标比例则为8.28%、7.84%、18.6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在电话用户、通信能力、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巨大的差距,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繁重的任务需要完成。

第二,信息基础设施匮乏与知识经济稀缺。

西部地区各中心城市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表现出严重赤贫状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省区大多正处在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并存的阶段,知识经济稀缺,农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信息需求不足,从我国的信息化程度分布来看,西部无一省区排名于前十位,而列最后四位的都在西部,根据2011年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的测算结果,根据信息化水平发展高水平、中高水平、中等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地区可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以下5类地区(见表1):其中第一类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和江苏,共6个省市。此类地区2011年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平均达到0.897,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3倍,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中属于中高水平行列。而西部地区基本落入第四、第五类水平,这些地区信息化水平基本在0.606~0.629,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80%左右,信息化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产业技术指数接近,基础实施、知识职称指数与前几类相差较大,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差距。

表12011年全国及五个类型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比较表

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应用消费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发展效果指数总指数(Ⅱ)

全国合计0.4500.9800.6770.8310.7230.732

第一类地区0.6691.1250.8490.9590.8830.897

第二类地区0.4700.9620.7020.8740.6750.737

第三类地区0.4060.8660.6270.8330.6080.668

第四类地区0.3590.8100.5960.8000.5820.629

第五类地区0.3220.7920.5720.7410.5880.603

西部地区知识发展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存在明显的知识资源匮乏与知识瓶颈,大量贫困人口由于普遍缺乏获取、交流、应用和创造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从而形成严重的知识贫困。在日新月异的前数字化时代向数字化时代转变的过程中,“知识贫困”与“信息贫困”远比“收入贫困”带给西部地区前进发展的阻力更为强大。

二、信息基础设施区域差异成因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地区间各中心经济体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人均收入的巨大落差是造成东西部信息基础设施差距的瓶颈所在,也是东西部知识经济发展巨大差距的症结所在。根据第三届亚太城市信息论坛的报告,在农业与工业产业结构方面,地区农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东部地区平均在25%以下,中部地区约为30%,而西部地区则占40%,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明显偏重。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810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6977元。西部城乡间收入差距在3.2:1~5.6:1之间,高于全国3.1:1的平均水平。2011年西部GDp只占全国的19.2%,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我国东部11省市人均GDp已达到53350元,而西部12省市区只有27731元。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知识经济发展水平上与东部地区形成的巨大鸿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严重不平衡性。

第二,政府投入不足。

201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东、中、西部分别为52%:23%:23%。同时,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有限,用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更受约束,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与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制约的欠发达地区“增长陷阱“。经济增长不足,导致地方缺乏足够财力,无法提供良好便捷的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环境难以改善,制约了经济增长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信息基础设施固然需要超前,但缺乏足够财力支持,也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无法完全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吸引足够的非政府投资的建设资金,项目本身的持续利用与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不起来,对知识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无法得到足够的体现。

第三,区域人口素质差异。

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事业发展乏力,人口文化素质比较底下。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西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11年,西部文盲占全国文盲总比例为36.2%,虽然有所扭转,但是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其中,文盲率最高的青海达到10.23%,此外,全国总共有14个省份的文盲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06%。据统计,2011年我国西部地区有普通高校658所,其中大多学校网络设施陈旧且数量少、网络覆盖面窄、连网速率太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劣势循环的态势。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是不同层次的互为提升,没有完善发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就不会有日益丰富的知识经济。

三、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第一,加强宏观调控,和政府信息化引导。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了现代高科技,投入大,周期长,回收慢,真正着手进行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它的潜在效益是巨大的,同时也是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必经之路。根据新增长理论,“互联网是一种让机会均等的新力量”,知识经济将不再只限于锁定现有的东部目标区域。同时西部地区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及数量上进行有效配置和选择利用,从而逐渐解决知识不对称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能力和知识经济在西部地区的发展。

第二,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大培养力度,提高知识经济中所需要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培养适应新的知识型社会所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高科技工业区,有意识地加深西部地区人民对信息产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建立软件学院、网络学院等多种形式增加信息话人才培养,重视信息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对信息产业在人才和质量上的需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专业信息人才,更多地是需要高科技人,所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信息行业的任务,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共识。

第三,面向市场经济,开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决不能走单纯依靠国家投资、银行贷款的老路,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走多元化投资之路。第一,政府退出竞争性、经营性投资领域,其置换资金主要用于自然垄断的信息基础设施。第二,利用股份制筹集资金,可以选择好的项目在境内发行股票,也可以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措资金,国家应对西部信息基础设施股票债券发行给予优惠政策。第三,合理利用外资,要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更多资本内进入信息产业,利用国外常用的项目融资开发模式,引资加快建设。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专业规范;基本原则;基本内容

对经济学类专业规范进行扎实系统的研究,科学制订经济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有利于经济学类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可以为高等院校经济学类专业建设的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指导,促进经济学类专业建设的发展。

制订指导性专业规范,是专业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处理好专业规范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分层、分类指导。

一、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建设原则

21世纪高等教育发生的重大变化,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必须顺应时展和改革潮流不断深化。制定指导性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战略

(1)国际化战略

实施国际化战略,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用国际化积极推进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搭建既符合国际化规则、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教学平台。同时,通过国际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现有教师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培养,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招聘高层次人才;不断加强学生的国际化交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海外学习空间,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和掌握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的中国人。

(2)信息化战略

实施信息化战略,要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坚持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管理,切实加强管理平台建设和数据资源库建设,全面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具有各校特色的网络管理平台,不断提高教育效率和信息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

(3)一体化战略

实施一体化战略,要坚持产学研一体化,走出象牙塔,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己任,拓展素质,学以致用;坚持经济、社会、教育一体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企业、社会的紧密结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2.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与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

计划经济时代,相当一部分高等财经院校由原中央有关部委所属,设置的专业大都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在各自领域均有良好基础,有些已经形成了比较优势和学科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行重大调整,绝大部分中央有关部委所属的高等财经院校转变为由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在这样的形势下制定指导性专业规范,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与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1)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按照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趋势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确定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对接水平。

(2)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为行业发展建设服务

坚持进一步依托行业优势,积极发展高等财经院校中为行业服务设置的相关专业,有意识地引导并促进这些专业与学校其他新兴专业适度结合,发展创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保持或增加与行业领域联系紧密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所具备的独特的竞争优势,着力提升这些专业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在强调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为行业发展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促使行业的历史性积淀为这些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奠定基础,力争成为高等财经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3.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

一般认为,学科是一个按照知识门类划分的学术体系;而专业则是根据社会的职业需求,依托相关学科,为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的。专业处于学科体系和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从这样的特点出发,制定指导性专业规范,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

(1)坚持专业建设必须以强有力的学科基础作为支撑

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概括出专业的基本理论,依据学科基础明确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将学科建设所形成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尽快渗透到教学当中,将其及时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更新为教学内容,固化为特色教材。

(2)专业建设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的不断变化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强化学科专业的应用性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发展潜力为目标,坚持专业建设与学生明确的就业导向相结合,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来设计并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合课程,为学生搭建宽厚的基础知识与扎实的专业训练相统一的教育平台。

(3)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所要求的交叉性和复合性

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逐步拓宽专业面向,设计出更多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积极进行复合交叉,渗透融合,不断加强能力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的“专业链”,造就市场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形成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4)按照学科基础、根据职业需求来建设专业

不仅要考虑市场是否需要,而且要考虑专业的特色和水平,要正确处理好内功与外功、内在素质与外显能力、就业率与就业层次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专业改造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专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建设内容

我们认为,专业规范主要是指专业教育课程的规范,要加强专业规范建设,应当着重抓好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论和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的规范和指导。

1.专业基本知识规范

(1)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

经济学本科专业基本知识规范可以概括为“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一种指导思想,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指导经济学类本科基本理论的课程设置和各种专业教学活动。两种知识体系,就是遵循改革开放的要求,在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同时,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让学生开阔

视野,懂得并能够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进一步说,“一种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指导思想应当同时渗透到两种知识的教学之中,对两种经济学知识都起统帅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应当是两个或者三个相互割裂的板块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现代化。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方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善于吸收这些知识中反映现代市场经济一般机制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管理经验的有用成分。

尽管对于如何表述“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怎样看待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学界仍然存在一些争论,但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8门核心课程作为经济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以“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为总体框架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教育部决策提供参考。”

(2)课程结构体系

专业基本知识的规范要具体体现到课程体系的规范和建设,而课程体系是一个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内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通识教育课程承担着奠定各专业学生所应有的多学科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政治、业务、自然科学、人文、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公共技能(外语、计算机、写作能力等)的功能,因此,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它能否真正使学生在更高的平台上学好专业教育课程,从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学科大类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对于各专业的学生具有普遍的基础准备和人文修养意义。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专业主干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基础是由上述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所共同铺垫的,或者反过来说,它要求上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之相适应。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往单一的、过分强化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专业需要为逻辑的过于窄、深、专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实际需要,企图要求4年学习的知识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辈子“够用”,已经变得既无意义又无可能。因此,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扬弃、有创新,整体优化经济学各本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根据学科大类设置学科基础课程,扩大各专业之间通用的基础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打好扎实宽厚的基础,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增强适应性和竞争力。其次,贯彻“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为学生提供选择性、个性化的学习机会,逐步推行、完善“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三,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为学生柔性设置灵活多样的选择空间,开设各类各具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扩大弹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多变的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第四,在此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建立反映学科之间联系和渗透的综合课程,以整体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其他必修课和选修课则按模块设置,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不断进行变换组合。第五,推行多种知识技能证书制度,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应用领域,提升知识融通能力、迁移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整体推进复合型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

按照上述思路形成的经济学各本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学科大类共同的基础课程(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构成。其中,学科大类共同的基础课程又分别由若干门理论经济学课程、应用经济学课程、管理学以及法学课程组成,专业主干课则由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具有各专业显著特色的若干门课程组成。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完全相同的,区别仅在于专业主干课程不同,这就为学生两年后在学科大类中重新选择专业。即实行“2+2”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

2.专业基本方法论训练规范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现代经济计量与统计方法。抽象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要求对经济关系的本质进行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对事物的好坏做出评价,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经济学各门学科近年来在研究方法上出现的一个新趋势,是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现代经济计量与统计方法反映了经济学的这种新要求。因此,按照“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为总体框架的基本理论体系的要求,这三种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类各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方法论。

(1)抽象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在研究经济现象中的具体运用。它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科学思维过程,一个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该过程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具体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撇开次要因素,从中找出最基本、最一般、最主要的因素,综合其内在的必然联系,阐述经济范畴,揭示经济规律;另一个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也就是依据前一过程的结果,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开始,遵循由简单上升到复杂的思维过程,建立逻辑联系,把在本质上被认识了的具体再现出来,从本质到现象在整体上揭示出经济运动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分析方法体现了客观经济事物本身的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学习和掌握抽象分析法,有利于培养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

(2)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西方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基于哲学层次的研究方法,如科学主义、证伪主义与证实主义等;基于方法论角度的研究方法,如演绎法与归纳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基于经济理论层次的具体方法,如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认为,要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首先必须揭示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正确回答客观事实是怎样的,而这正是要通过实证分析来达到的。因此,学习和掌握实证分析方法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必须对客观经济现象的好与坏,以及应该是什么做出判断,因而不可能完全摆脱规范分析。所以,在经济学的

研究中应该把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3)计量统计方法

现代经济计量与统计方法是对经济计量方法和经济统计方法的总称。经济计量方法以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以回归模型和时序模型为基本框架,验证经济理论的定量描述,揭示经济数据的内在联系,开展经济规律的实证研究,预测经济运动的发展趋势。经济统计方法实际上是对统计认识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和手段的总称。统计认识从观测开始,由观测获得描述事实的数据,然后通过归纳发现客体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性,最后演绎出预见和解释。如果预见和解释被证实,统计规律性也就被确证。统计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描述法、统计推断法和统计模型法等,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也是经济学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现代分析手段。

3.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规范

经济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在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还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等三方面的要求。

(1)国际化专业基本技能

国际化专业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拥有全球化的视野与思维,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趋势。以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专业为例,毕业生除了必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我国的对外贸易方针政策,还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技能:

①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具有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②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和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掌握必要的国际交往礼仪知识;

③在实际应用层面上熟悉进出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了解进出易磋商和合同履行的基本过程,真正能够独立从事具体涉外经济工作。

(2)信息化专业基本技能

信息化专业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熟练运用各类企业商务管理、计量统计分析软件,在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进行各类经济分析。以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和统计学专业为例,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技能:

①要求获得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能熟练地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②熟知贸易信息化基本运作过程,具备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贸易实务的技能,能够独立使用和维护网上采购系统,熟悉各项网上银行业务,熟知企业网站的建站过程,能够熟练进行各类网络广告业务的管理工作。

③掌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经济统计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经济统计的基本技能,具备市场调查技能、质量控制技能和证券分析技能,能够熟练运用SpSS、马克威等国内外统计软件系统搜集和处理各类数据。

(3)一体化专业基本技能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67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三各科复习都实行分轮复习,无论是三轮还是两轮复习,其中第一轮复习都是紧扣课本,是夯实基础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复习效果不好,基础不够扎实,很难在后面的复习中实现成绩的提高。因此,高三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笔者现就高三文综政治一轮复习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抓教材,紧扣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学生们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阶段政治学科三个模块(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在复习的时候指导学生细看教材,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对于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教师的监督也很重要,在每节课前可以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上一节所复习内容抽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列提纲,构建知识框架

高三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已有了解,但由于知识点的孤立记忆及遗忘,学生未能形成一定的体系。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既要从微观上把握每个知识点,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构建知识框架包括两部分:首先,在每复习完一节一课后,及时让学生对本节本课知识进行归纳,列出提纲,以主干知识为基础,把书本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做到内容简略、线条清楚,这就是把书读“薄”,然后根据提纲再把知识补充完整,也就是把书再读“厚”。这样就会提起一条线,放开一大片,有利于全面的系统的掌握知识。其次,打破教材章节束缚,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教材知识进行组合。高中政治教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一般说来,是先普遍后特殊、先具体后概括、先国内后国际。这些排列方法,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归类,理清教材的逻辑关系,以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比如经济常识,它的主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教材首先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讲起,第一课讲了商品经济的一般知识,第二课讲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两课都讲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第二课开始,引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到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一般”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即价值规律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不足,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和结果;“特殊”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必然产生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者的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教材余下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的。通过知识框架的建立,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热点,提高运用能力

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它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心时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等热点问题,既要熟悉掌握其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引发的事件、导致的后果,又要联系所学学科知识,宏观把握,微观切入,多角度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一直是这几年高考的一个重点,如2008年的高考政治题中就涉及有民族问题,雪灾和地震等一系列社会热点。同时,单纯的复习教材知识学生会认为很枯燥,而在复习过程中适时地结合热会热点问题进行复习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经济常识复习时,结合当前的金融危机让学生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结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结合十七三中全会有关内容,分析当前我国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包括及时热点和长期热点,对于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长期热点,可在复习时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即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将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和新鲜材料及时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联系实际,以不断提高适应高考的能力。

四、做练习,巩固复习效果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9

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个不争的事实,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揭示出其特征。但如何准确地认识知识经济的定义、内涵、理论意义等等一系列学术问题,仍然是难题。人们已能清晰地感到它的存在,但它何以存在,如何存在,存在何用仍然是人们所不能透悟的。本文的愿望就是要从现实和理论互动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做些有益的思考。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增长理论,尤其知识经济所表现出的经济数字化、虚拟化、一体化、全球化、消费与生产的融合等等特征,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传统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和周期理论。随着知识成为新增社会价值的决定力量,使社会财富价值的代表货币,在更加虚拟化的数字经济中运行,使工业经济时期所表现出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发展为泡沫经济。在全球化、一体化、货币自由汇兑、金融衍生品大量存在和信息空前通畅的情形下,原有的货币理论和周期理论已明显地不能指导现实。原来生产过剩的危机现在也许因为金融市场的违规操作而轻易来临,也许因为世界市场的分工而大获其利,可以说这次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限于本文篇幅,这里我仅仅是提出问题。总之,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实实在在的已经到来,我们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揭示出反映知识经济实质及运行规律的经济学说来解释我们所面对的经济现实,指导我们伟大的改革实践,这不但意味着我国理论经济学繁荣的到来,也必然促进我国伟大的经济振兴。版权所有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篇10

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个不争的事实,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揭示出其特征。但如何准确地认识知识经济的定义、内涵、理论意义等等一系列学术问题,仍然是难题。人们已能清晰地感到它的存在,但它何以存在,如何存在,存在何用仍然是人们所不能透悟的。本文的愿望就是要从现实和理论互动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做些有益的思考。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增长理论,尤其知识经济所表现出的经济数字化、虚拟化、一体化、全球化、消费与生产的融合等等特征,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传统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和周期理论。随着知识成为新增社会价值的决定力量,使社会财富价值的代表货币,在更加虚拟化的数字经济中运行,使工业经济时期所表现出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发展为泡沫经济。在全球化、一体化、货币自由汇兑、金融衍生品大量存在和信息空前通畅的情形下,原有的货币理论和周期理论已明显地不能指导现实。原来生产过剩的危机现在也许因为金融市场的违规操作而轻易来临,也许因为世界市场的分工而大获其利,可以说这次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限于本文篇幅,这里我仅仅是提出问题。总之,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实实在在的已经到来,我们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揭示出反映知识经济实质及运行规律的经济学说来解释我们所面对的经济现实,指导我们伟大的改革实践,这不但意味着我国理论经济学繁荣的到来,也必然促进我国伟大的经济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