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十篇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十篇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7:46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1

辨别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115-02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每年各地语文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如2011年柳州中考语文卷考查了“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中的“辟”;2012年南宁中考语文卷考查了“荡胸生曾云”(《望岳》)中的“曾”;2013年桂林中考语文卷考查了“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中的“属”,还有“百废具兴”中的“具”;2014年百色中考语文卷考查了“项为之强”(《童趣》)中的“强”等等。上述的“辟”“曾”“属”“具”“强”都是通假字,分别通“避”“层”“嘱”“俱”“僵”,如果学生不能加以辨别,则不可能作出正确的解答。可见,辨识通假字对于文言文学习与中考来说不可或缺。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辨别通假字?

一、引导学生理解通假字的内涵

所谓“通假”,是指因为某种情况,古代书写者不用本来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跟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的现象。“通”,就是“通用”的意思;“假”,就是“借用”的意思。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例如:《与朱元思书》中“窥谷忘反”,《愚公移山》中“始一反焉”,这两处的两个“反”字是“返回”的意思。本来表示返回的字已有,应写作“返”,却用同音的“反”代替,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即“反”通“返”。

二、引导学生把握通假字的类型

(一)音同音近通假。即借字与本字的声母、韵母相同或相近而构成的通假。下面以具体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1】(2011年南宁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D.予观夫巴陵胜状高处不胜寒

【例2】(2014年河池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依:依托。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北斗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互相通达。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

在这两道中考题中,考查了“阙”“属”“要”这三个同音通假字。【例1】a项“略无阙处”中的“阙”通“缺”,读“quē”,意思是空缺;而“城阙辅三秦”中“阙”,读“què”,意思是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可见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例2】D项“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读“yāo”,邀请的意思,所以D项的解释是正确的。像这样的音同音近通假字,在教材中还很多,如:“错”通“措”(《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故不错意也”),“惠”通“慧”(《愚公移山》中的“汝之不惠”),“距”通“拒”(《公输》中的“子墨子九距之”)等。特别指出的是,上述音同音近通假现象,都是根据现代词语的读音和古代词语的读音相比较而言的,而古代词语的读音和现代词语的读音是有变化的。在古代,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多为同音和近音。所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和梳理积累,掌握通假的规律,就能比较容易地辨别通假字。

(二)音变通假。即两个字声母和韵母均不相同。

【例3】(2010年百色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本题C项考查了对“拂”的理解。“拂”,读“fú”,吹拂、拂动的意思,而在“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则通“弼”,读“bì”,辅佐的意思。所以C项的解释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C项。这里的“拂”是一个音变通假字,两个字声母和韵母都不一样。类似这样的还有:“还”通“旋”(《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望桓侯还走”),读“xuán”;“矜”通“鳏”(《大道之行也》中的“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读“guān”。这种音变通假字在教材中较少,由于无明显的规律可循,掌握起来较难,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反复记忆,做到烂熟于心。

(三)形似通假。不少通假字与本字在字形上非常相似,它们的差别是某个偏旁的有无或不同。

【例4】(2011年河池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色愈恭,礼愈至每至晴初霜旦(郦道元《三峡》)

B.同舍生皆被绮绣唯见布被覆尸(范晔《强项令》)

C.何有于我哉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D.择其善者而从之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本题B项考查了对“被”的理解。第一句中的“被”通“披”,读“pī”,动词,穿的意思,是一个形似通假字,而第二句中的“被”,名词,意思是被子。这两者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故不能选B。

像这样的形似通假字,课文中还不少,如:“说”通“悦”(《论语十二章》中的“不亦说乎”),“女”通“汝”(《论语十二章》中的“诲女知之乎”),“纪”通“记”(《满井游记》中的“恶能无纪”)等。这些都是因为形体相似而形成的通假现象,容易给人造成混淆,所以要进行归类整理,并多训练,多运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通假字的辨别方法

(一)以声寻义,反复推敲

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音近或形似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识别,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声寻义”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我们阅读文言文,如果发现某个字,按通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我们不妨结合上下文,用音同音近或字形相似的另一个字去理解,看是否合情合理讲得通。如果讲得通,就可以断定这个字就是通假字。

如2011年贺州中考语文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中的“得”,用“获得”“得到”去理解释义,不合乎情理讲不通,用与之音同的“德”,义为“感激”,去理解释义,则合乎情理讲得通,可以断定“得”通“德”;2012年柳州中考语文卷“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曾”,用“曾经”去理解,则句意不通,用与之音同形近的“增”,义为“增加”“增强”,去理解,则句意通畅,可以断定“曾”通“增”;2013年钦州语文中考卷“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用“死亡”“逃亡”去释义,讲不通,用与之音近的“无”去释义,义为“没有”,则讲得通,可以断定“亡”通“无”;2014年崇左语文中考卷“而越人被发”(《韩非子・说林上》)中的“被”,用“被子”“覆盖”“遭受”去翻译,句意不通,用与之音近形似的“披”,义为“披散”,去翻译,则讲得通,可以断定“被”通“披”,等等。

(二)加强识记,不断积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平时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不管是课内文言文还是课外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注释或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先弄清楚这个字通什么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加以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图,并学以致用,从而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有些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和字形方面的特点不明显的,如“拂”通“弼”,“矜”通“鳏”等,这些只能靠平时识记、不断积累才能加以掌握。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2

先来看假借和通假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假借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古音通假,则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是本有其字,只是用另一个字代替本字来写而已。很多人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其意义是“智慧”的意思,这种情况是通假。再如:“难”原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假借和通假的根本区别就是有没有本字,如果有就是通假,没有就是假借。

那么古音通假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该怎么理解呢?联系古音通假产生的原因和社会背景,总结起来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1、古音通假现象与造字时代文字系统不成熟有关。古人在记录语言时“仓促无用字”,或者一时想不起来,只好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就像在我们生活中,尽管已有了成熟的文字系统,也会有提笔忘字,或者不会写某个字的时候,这时就会用另外一个同音字来代替。这些在我们听来是不影响意义的表达的,这就是说别字也达到了我们记录语言的目的。后来人或者不知,或者效仿,以至于积非成是,流传下来,成了合法的用字。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字会流传下去,那我们的后来人也会说我们使用了通假字。

2、古音通假的现象与古人写别字、不规范字的用字习惯有关。[2]古人在使用文字的时候,规范观念不强,为了书写简便,使用通假字已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因为一般通假字都比本字形体简单、易写,书写效率高很多,所以人们爱写通假字,不觉得写通假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3、没有相应的规范字典也是造成古音通假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才针对“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文字进行统一规范。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我国第一部规范汉字的正字学著作,不仅对当时的文字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字政策。人们对文字的规范性越来越看重,不断地进行正字工作,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规范字典,使得我们的汉字规范有章可循。而在古代,由于没有实用的规范字典,人们在书写过程中没有一个标准可供参照,自然容易出现同声异形的现象。

4、从个体差异上来说,每个人的思维角度是不同的,我们都知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字形的理解也是这样。对于同一个意义比如说感叹的“叹”,有的人用了口字旁,有的人用了欠字旁,于是就造出来两个字:“?U”和“?@”。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个作为正字,也就是标准字体,那另一个就可以被看做是通假字。所以二者的地位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对于古代哪个是本字,哪个是通假,也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情况都与古音通假很相似,比如说我们的网络聊天。在网络交际中,文字输入的速度会对网友之间的交流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追求速度,我们就可能会不顾文字的精确,而容忍和助长错别字的使用。但是因为有语境,可能我们无意中把一句话说错了,但是听话人没有意识到,双方都会按照说话人本来的意思来理解,所以说这些错字和别字基本不会影响交际效果,这也就是语言的粗略性。所以“斑竹”“大虾”之类的网络语言便有了广泛的使用土壤。仔细想想,古人在记录语言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速度与质量总是矛盾,我们总是想在保证能看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速度,所以一时情急想不出具体是哪个字了,就会使用别字。这个别字使用得久了,就可能会使人一看就懂,甚至以为它就是本字,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规律的通假现象。

古音通假和现代汉语中的别字现象也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像现代这样,我们用文字交流,要求很快的速度,而在古代,他们的文字工作大多数是知识分子来做的,而这些人又都是位置显赫,不从事劳动的上层阶级,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好好研究文字,研究语言,所以通假现象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而且规律性比较强。而随着人们的知识水平的提高,文字广泛地被普通人所使用,人民群众对文字的改造作用也愈加明显,所以国家对于文字的规范也就更加地重要,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规,整理异形词,以及各种考试来进行规范。当一个别字的使用已经成为主流,国家也会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正字和别字进行取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古音通假有更贴切的理解,古音通假就是古人在写别字,当我们使用的别字流传到后人那里,也就变成了古音通假。古人和今人在使用文字方面是相通的,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汉语的很多现象来对古汉语的使用状况进行推测,有了这样的方法,就会使我们豁然开朗。

【参考文献】

[1]《训话学上的一些问题》,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2]《“假借”与“通假”辨异》,李嘉翼,《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05月。

[4]《古代汉语教程(第三版)——复旦博学·语言学系列》张世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

[5]《谈〈现代汉语词典〉对通假异形词语的处理》薛克谬《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2月第25卷第1期。

[6]异形词的演变趋势及部分通假字异形词的流行》邹玉华《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8月第3期。

[7]字与古音通假》何艳辉、薛克谬《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25卷第3期。

[8]假在民俗中的运用》尹戴忠《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2月第10卷第1期。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3

1. 需要注释的注释: 垄

辍耕之垄上 注释:停止耕作走往田埂上(休息)。

教材只是对整个句子作出注解,没有单独解释“垄”的含义。读完注释,陈涉到底到哪里休息了呢?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休息的呢?当然,依照注释可以推断出“垄”解释为“田埂”,但是许多学生仍不理解“田埂”的含义,这就等于“注而不释(明白)”。笔者调查了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竟有一半以上学生不知“田埂”为何物。苏北农村寄宿班学生尚且不解“田埂”含义,可以推知那些身居大城市、缺少农村生活经验的学生能否理解注释了。文言文注释不能以编者自己的学识素养、生活经验为基础,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是应该理解的,而应该从学生学习文言文浅显的阅读能力的实际出发,适应大多数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如该句可以这样作注:垄,田埂,田地里稍稍高起的分界线,像狭窄的小路(依据《古汉语词典》)。

2. 容易误解的注释:屯长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注释:戍守队伍的小头目。

把“屯长”注释为“戍守队伍的小头目”,令人生疑的是“这个小头目”小到何种程度?是指管理这支九百人的队伍,相对于秦朝编制的大部队来说是小的,还是这支九百人队伍有若干个屯长,分别管理一二百人,陈胜、吴广只是若干个“屯长”之一,所以叫做“小头目”?笔者查看了网上《汉典》,其解释为:屯长,秦汉时为军伍之长。《商君书·境内》:“〔军爵〕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商君即商鞅,商鞅生活时代要比陈胜起义早130多年,显然陈胜这个屯长不可能只管五个人。事实上,军中屯长一职的管理权限是随时而变的。《后汉书·班固传》记“陈师案屯”,李贤注时引《续汉志》:“大将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下有屯长一人。”至后汉屯长年俸禄粮食有二百五十石。显然陈胜时代屯长不可能有此待遇,但管理人数可能已经较多。从下文看,陈胜需要借助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等方法来制造舆论,确立自己在军中的领导地位,说明他们不是统管整个九百人的头目。另外,从陈胜、吴广在智杀两尉后“召令徒属”的注释看(只能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明当时有许多士卒并不归陈胜吴广领导,真正管理九百人的,应该是被杀掉的两个将尉。由此,为了避免误解,可以注释为: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管理戍守队伍中的若干人。

3. 多此一举的注释:指目

皆指目陈胜 注释:用手指着用眼睛注视陈胜。

这里“指目”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手指而目视之”(《汉典》),编者为了强调名词动用,注释为“用手指着用眼睛注视”,实为多此一举。“指目”是名词动用,注释可以直接解释为“指着、注视”,至多再补充说明:“名词用作动词”,不必强调是“用手指着用眼睛注视”。下文“笞”,但注释应有所区别。“尉果笞广”的“笞”注释为“竹板,这里是用竹板打”是非常确切的,可以说“用竹板打”,但现代汉语里一般不说“用手指”“用眼睛看”“用脚走路”,动词前的修饰语是多余的,除非在特殊的语境中,如“当我们用手握着笔写字时,而他是用嘴衔着笔写字的”。这里则是通过对比,强调“他”用嘴衔着笔书写的特殊性。文言文的注释,实际上就是用现代汉语解释古汉语的意义,因而在强调古汉语用法的时候,也要考虑现代汉语中的习惯用法。

4. 格式不一致的注释:通假字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4

在讨论音化或意化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应着眼于作为汉字构成成分的字符。一个字符若要成为某语素的书写形式或书写形式的一部分,就要实现字符与语素的结合。结合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是用字符所示的意义与语素的意义沟通,这叫表意,这种字符增多就叫意化;二是用字符所示的声音与语素的声音沟通,这叫表音,这种字符增多就叫音化。由此看来,所谓表音表意,所谓音化意化,是就字符与语素结合的方式来说的,是着眼于字符的。字符与语素的结合,有“初婚”和“再婚”两种情况。例如甲骨文中的“日”与语素“日”的结合是“初婚”,而“晴”“马日”中的“日”与语素“晴”“马日”的结合都是“再婚”。“初婚”时字符只有形体意义,它与语素只能沿着意义这条道路走到一起;“再婚”时的字符,已有了它最初记录的语素的音和义,它与新语素结合的途径就可以有意义和声音这两条了。

一个汉字,不论它有几个字符,也不管这些字符是通过什么途径与相应语素结合的,一旦成了语素的书写形式,它就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能指”,而相应的语素是“所指”。作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义的,因为语素是音义结合体。因此,说到音化意化时,不能着眼于作为语素书写符号的汉字。在这一点上,中西文是一样的。例如我们不能说英文“sun”这个字只有音,而中文“尖”这个字只有义,但可以说“sun”字所使用的字符“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符“小”“大”只表意。

第二,应着眼于汉字字符的实际运用。我们知道,在记录语言时,一个汉字有时记录这个语素,有时记录那个语素;有时表示本义、引申义,有时表示假借义。汉字记录的语素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汉字所使用的字符表音表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所谓表音、表意,实际上是指在汉字实际运用过程中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创造汉字之时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来”,就其来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运用讲,是表音的。当然,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当它表示本义时,是表意的;而就其来源说,也是表意的。

纵观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汉字的结构依次有三个不尽相同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因时而异的。

一、在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以及这种体系形成的初期,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音化。

完整的汉字体系是在原始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原始文字(包括文字画和图画字)都是表意的。汉字的文字画材料,至今还未发现。而图画字的材料却有一些。例如《金文编》843号,是一幅画,像手里拿着刀杀猪,它的意思应该是杀猪祭祀祖先。从这类材料来看,图画字中已有可以反复使用的单体符号。这些符号,或者是代表有形事物的,或者是代表概念的。

当汉字完整的体系开始形成时,图画字中的许多单体符号被吸收进来;此外人们还仿此创造了许多类似的符号。然而光凭这些表意符号,还不能做到按照词序无遗漏地记录语言,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许多词(如虚词)是无法以形表义的。要想全面地记录语言,只有走假借的道路。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假借字不断增加的过程。

汉字完整的体系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夏商之际。殷代距离夏商之际相当近。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假借字占了74%左右。〔2〕属于西周早期的《利簋》铭文,假借字的比重也大抵如此。

这时文字里假借字的比重如此之大,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在原始汉字里,可能也有一些假借字,但是其比重肯定很小。与原始汉字比较起来,殷商时代和西周早期文字里的假借字急剧增加。假借字是由音符构成的,这种字占大多数,那就是音符占大多数。这就是说,从原始汉字到殷代甲骨文、西周早期金文,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音化。

二、从西周时代起,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音意化。

从用字这个角度来看,自西周时代起,假借字逐渐减少:

西周前期的《大盂鼎》铭文,共有291个字,假借字约70个,约占总数的24%;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共有284个字,假借字约60个,约占20%;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有497个字,假借字约有70个,占16%;〔3〕春秋时代的《栾书缶》铭文,共有40个字,假借字5个,占12%强;战国时的《鄂君启节》,总字数164个,假借字3个,仅占2%;秦汉时的帛书《老子》乙本共有5500个字,假借字320个,占6%;帛书《经法》约5000字,假借字320个,也占6%;现有的《老子》假借字30多个,不足1%;现有的《荀子》首三篇,共有5700多个字,假借字54个,占1%弱。

上述统计说明,时代愈晚,假借字越少。

若从造字角度来看,自西周时代起,形声字迅速增加。甲骨文中的形声字,仅占20%左右。自西周时代起,形声字大量增多。到了春秋时代,形声字的数量已超过了表意字。秦国的小篆,依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有9353字,形声字有8057个,占82%。南宋郑樵分析过23000多个汉字的结构,结论是形声字已超过90%。清代的《康熙字典》,形声字也占90%。与形声字在全部汉字中的比重逐渐增大相伴随,汉字的数量也逐渐上升。汉字的数量和形声字的比重成正比地增加,说明西周以后增加的新字主要是形声字。

前面讲过,自西周时代起,假借字在全部汉字中的比重逐渐减少,这就是说,西周以后形声字在运用过程中,基本上是用来表示本义或引申义的。一般说来,当表示本义或引申义时,形声字中的音符有表音作用,意符有表意作用。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这种字数量逐步增多,也就是音符和意符逐渐增加。这种现象,既不能说是音化,也不能说是意化,而应称为音意化。

所谓音意化,并不是说音化和意化平列,而是有主有从的。应该说,音化是主要的,而意化是辅助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形声字的最主要来源是在假借字上加意符。这样做的目的,是区别同形同音的字。例如,“辟”的本义是法,但是被借来表示躲避、开辟、邪僻等意义。当多义的“辟”在语句中出现时,有时就分不清它是什么意思。为此,当表示躲避这种意思时,就在“辟”上加“走”旁;当表示开辟义时,就加上意符“门”(繁体);当表示邪僻义时,就加上“亻”旁。这样就不容易混淆了。由此看来,意化是在音化遇到困难时的补救措施,它是为音化服务的。

其次,形声字中的意符所表示的,一般只是相应语素的意义类别,而不能确切地指出其意义;而音符则通过表示语素的音,确切地表示出语素的意义。

认识到音意化中音化的主导地位,就可以把后期的音意化与前期的音化联系起来,笼统地称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为音化,但在这样概括的时候,要意识到汉字前期的音化和后期的音化是有差别的。

三、现代汉字结构的发展有记号化趋势。

所谓记号,是指跟文字所代表的语素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记号化就是指记号这种字符在汉字体系里逐渐增多。

汉字体系里的记号,有一些是原来就有的。例如甲骨文中的“五”“六”“七”“八”等等。但绝大多数是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时代愈后,记号越多。

有些记号原是意符。意符都是表示意义的,其意义大别有二:一是形体意义,即用图形所显示出来的意义,所谓图形,是指实物之形或抽象、象征之形;二是语素意义,这是字符最初所记录的那个语素的意义。意符凭其意义与语素的意义沟通。具有形体意义的意符,当汉字变得不象形以后,它的意义丧失了,它跟相应语素的意义沟通被阻断了,变成了记号。这种变化过程,其实自殷商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了。例如甲骨文中的“有”为什么写成“ㄓ”,“亡”为什么要写成“”?对这样的问题,不用说一般人,就是古文字学家也回答不好。到了隶楷阶段,汉字形体笔画化了,具有形体意义的意符绝大多数变成了记号。有语素意义的字符,当它的意义与语素意义的联系被切断时,也就变成了记号。这种联系为什么会被切断呢?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字符形体发生讹变,二是字符独立成字时的意义发生变迁,三是相应语素的意义有了改变。

有些记号原是音符。音符跟相应语素的结合都是“再婚”,它的声音就是它最初所记录的那个语素的声音。音符凭它的声音与相应语素的声音沟通。当这种声音联系的桥梁被拆掉时,音符也就变成了记号。声音的联系为什么会被阻断呢?主要原因有四条:一是字符形体发生讹变,二是字符原来所记录的语素已被人遗忘,三是字符独立成字时的声音有了改变,四是相应语素的声音发生变迁。

由于在汉字体系里记号大量增加,所以现代汉字里的记号字和半记号字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大。

我们曾对2500个常用汉字的结构做过分析,分析时所用的字形是现代楷书规范字形,所用的音义,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音义。当这些汉字表示相应语素的本义或基本义时,它们结构类型的情况如下:

第一,单意符字,共19个,占总数的0.76%;第二,多意符字,167个,占6.68%;第三,变体音符字2个,占0.08%;第四,多音符字,有3个,占0.12%;第五,意音字,有1321个,占总数的52.84%;音符有义的意音字有30个,占1.2%;第六,记号意音字,5个,占0.2%;第七,记号意符字,286个,占11.44%;第八,记号音符字,131个,占5.24%;第九,记号字,有536个,占21.44%。

记号意音字、记号意符字和记号音符字,都可以称为半记号字。如果把记号字、半记号字统计到一块,则占总数的38.32%,数量仅次于意音字(形声字)。

有人曾以《新华字典》(1987年重排本)中的“又、冫、刂、鱼”四部字作过抽样测查,结果如下:〔4〕

部首总字数理据字半理据字无理据字

又276417

冫24789

刂64292510

鱼8868164

总计2031105340

上表中的半理据字相当于半记号字,无理据字相当于记号字。如果把表中半理据字和无理据字合起来,则有93个,占总数的45.8%。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上面的统计都是站在一个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汉族人的立场上进行的,而且是依据相应语素的本义或基本义而进行的。谁都知道,汉字除了表示本义或基本义外,还表示为数众多的引申义。若据其表示的引申义进行统计,含有记号的汉字比重会更大(当汉字表示假借义而其本义或基本义又被一般人所了解时,它就是假借字。这种字在汉字运用过程中占有一定数量)。

上面的统计说明,现代汉字的结构正朝着记号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在汉字体系里记号虽然不占优势,但是数量已相当可观。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含有记号的字很可能赶超意音字,成为汉字的主流。

早在40年代,唐兰先生就指出:“图画文字和记号文字本是衔接起来的,图画演化得过于简单,就只是一个记号。”但是,他认为“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文字还不能算是记号文字……还是形声文字。”在这两段话里,唐兰把记号文字看作是文字的一个独立发展阶段,认为它与图画文字、形声文字是相衔接的,这都是正确的。

我们的汉字已经走完了原始文字、假借文字和形声文字三个发展阶段,如果不被废弃,它将迈进记号文字(在文字体系里记号这种字符占大多数)的大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注释:

〔1〕自建国以来,许多学者持“音化”说,例如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蒋善国(《汉字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黄伯荣等(《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近年来,一些学者持“意化”说,例如申小龙(《文化的语言视界》,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万业馨(《略论形声字与汉字表意性》,载《徐州师院学报》1992年4期)、苏瑞(《论汉字的义化》,载(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2年12月)。

〔2〕参看姚孝遂《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发展阶段》,载《古文字研究》第4辑。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5

究其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上轻“言”重“文”,简略地讲一下字词,然后讨论分析,结果偏离了课标的要求。

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重在“文言”。所谓“文言”就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新课标中关于古诗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新课标的目标看,“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换句话说,目的是读懂文章的内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那么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础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课堂就应重视基础教学,牢牢抓住基础教学。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词句教学为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读懂文章内容”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文”、“言”并重,特别要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

一.重视文言实词教学

文言实词中,首先要重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教学中要将出现的同一词的不同义项进行整理。如教学《鸿门宴》可以整理出“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中的义项为“交情”,“故遣将守关者”中为“所以”;“幸”:“妇女无所幸”中解释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故幸来告良”中解释为“幸亏”;“辞”:“卮酒安足辞”中解释为“推辞”,“未辞也”中解释为“告辞”,“大礼不辞小让”中解释为“计较”等。也可以将不同篇目中的相同义项联系起来加深对特殊词的理解,如,“军”:驻扎(“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6

课程标准和新实验教材以及考试对文言文策略的一些变化,本身就体现了社会对文言文基础教学的关注。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古诗文的教学。笔者在平时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的积累。

一、积累语言素材

教材中的古诗文,堪称精品,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确实会使人受益匪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初读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句中的停顿,句子的节奏要把握好。反复朗读,培养语感;通过熟读、背诵、记忆,积累语言;同时引导学生鉴赏体验古诗文所描写的意境,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古诗文积累,不单纯是为了中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通过“诵读、记忆”的方法,让学生背诵古典名篇,引领他们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文化储备,使他们腹有诗书,在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

二、积累词语

有学者研究发现,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另外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去提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词汇”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学习、理解文言文必须跨越的门槛。

1.一词多义:单音多义是古汉语实词的特点。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指拜访,“顾野有麦场”的“顾”,本义是“回头看”,但这里指“往旁边看”。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是不同的。理解、掌握多义词的繁多义项,可通过归纳整理、分析义项间的内在联系来进行。

2.古今异义: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其中包括: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彩变化、名称说法的演变等。对于初中的学生,没有必要告诉他们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只要求他们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如《唐雎不辱使命》中“长跪而谢之”,句中的“谢”解作“道歉”与现代汉语“感谢”“凋落”完全不同;《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解作“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妻子”的意思是指男人的配偶;《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引导学生积累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通假字:“通”是通用,“假”就是借用。字的通假就是两个字的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的意思。本字和借字必须是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通假字一定要按本字的意义去理解,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便要还家”的“要”通“邀”,“被坚执锐”的“被”通“披”,“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阙”通“缺”。注意积累学习通假字,有助于我们很好地理解文言文。

4.成语、警句:成语在古今汉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现在作为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应用,注意积累这些词语更有利于丰富我们的语文素养。例如:《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中的“明察秋毫”。《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孙权劝学》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曲径通幽”等,这些现在都还有很广泛的应用。

三、积累语言现象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兴趣教学

1善于指导。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F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2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问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8

关键词:说文语义《说文通训定声》

引言

作为中国文字学的开山之作,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拥有其他著作所不能比拟的崇高地位,这是在中国语言学史上首次对字的本义进行了系统的阐明。自东汉以后,各朝各代研究《说文解字》的文人学者层出不穷,“说文学”就是在此过程中被不断积累充实而发展起来的。在诸多专著中,取得成就最高的当属由“清朝四大说文家”之一的朱骏声所著的《说文通训定声》,此书并没有完全遵从部首排列法,而是在编排体例以及内容上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专门针对字的“转注”和“假借”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对汉字的形体和本义的研究。

一、说文部分的语义研究

《说文通训定声》在此部分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理论如出一辙,主要是基于汉字的形体,从字体出发结合字音,进而来分析字的本义,期间秉承了造字选择,阐释出字形与字音以及与字义之间存在着的关联。《说文通训定声》在对具体的某个字进行阐释的时候,都是先围绕字头进行标注,再用篆体列出被释字,然后配合《说文解字》中对这个字的解释。例如汉字“犬”这个象形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视犬字之字如画也”,而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朱骏声在此基础上对这个字增添了新的解释,即“横视之也”,意思是说“犬”这个字横着看的时候是狗的形象。

此外,别义也在这一部分中得以体现。别义,即“字有与本蕴截然各别者,既无关于转注,又难通以假借,文字中才得百一,今列为别义”。[1]通俗说来,就是“词”不代表本来的意思,同时也与本义基础上的引申义无关,又不属于假借的情况,而是完全不相关的其他的意思。在朱骏声看来,别义与本义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浮弊郑本义为续木也,从木,妾声。解释为从一棵树移接到另外一棵树上,直译为嫁接。而如今“浮弊治从齿头音从母字,古音叶部,辑部容转,“浮北硎尽靶荡\”的意思。在朱骏声的理解中,别义属于连绵词的词义。另外,还存在别义与本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密切关联,而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把别义与本义区别开来,这与许慎的观点存在着很大不同。此外,还存在别义为引申义的情况。

二、通训部分的语义研究

通训是训诂学的主体承载单元,在《说文通训定声》通训部分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朱骏声将字的转注和假借给予了新的解释,做出了“以训诂解转注”的定义。在这里,他并没有完全认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看法,而是将《说文解字》中的例字替换掉。在这一部分中“转注”是在字的形体不被改变的前提下,在本义的基础上将字义扩大。换言之,转注即对字义进行引申和推及扩散,诚如文中所言“转注者,即一字而推广其义”。[2]在《说文通训定声》中的通假即“通假者,本无其义,依声托字,‘朋、来’是也”,意思是说通假字的出现是这个字非常规用法所表达的意义,依托声韵的关系来使用这个字,即所谓同音不同字。这种通过语义得实现语言借助特殊的语言环境,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当中,语音与词义之间才能建立起必然的联系。朱骏声认为形成通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在没有这个字的情况下用其他同音字代替;二是在有这个字的情况下,作者偶然使用了其他字代替;三是书写习惯造成的。在此原因基础上,就会出现同音、叠韵、双声、合音这四种情况的假借。

我们主要分析研究的是转注与假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这些来明确朱骏声的看法态度和文学追求。转注产生于意义的引申,假借则是借助其他的字来表达意思。换言之,转注依靠的是感觉,而假借依靠的则是听觉。假借的应用范围比转注要广泛很多,以时间发展为轴,在不增添新字和改变字形的前提下,假借可以自使用伊始就贯穿整个历史,只因其依靠的是声音的联系,而转注则只能满足一时的交际需要。假借注重形式感,在具体文章中使用假借时,文字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假借的本身具有文字基础意义,只是需要借助一个载体来表达原本需要表达的意义。而转注则是把一个字扩展为多重意义,集合各种相关联的意义于一身,身兼数职。由此可见,朱骏声认为转注和假借属于词汇学意义的范畴,而不是文字学的范畴。他牢牢抓住了汉字的表意特点,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创新,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在训诂学史上拥有了一席之地。

三、定声部分的语义研究

朱骏声在定声部分主要树立起了汉字在古音系统中的声韵地位,即这个汉字的古音通过上古韵文的韵律使用情况来证明。古韵指的是相同的声韵读起来带有韵律感,即押韵。而临近的声韵读起来押韵的情况则视为转音,即《说文通训定声》中提到的“以声为经,以形为纬”,从而帮助我们建立字与字之间的必然联系。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将此总结为古韵十八部,例如在“羊”字部分中,收录了包括“羊”在内的“扬”“杨”“阳”“洋”等汉字。

四、文字分化的研究

转注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造字法的产生,即使朱骏声将这一过程阐述成词语引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期间确实产生了新的字形,从而产生字形分化的理论。文字分化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由于称事类的异体字,朱骏声在分析此类字时,将人们对于事物的不同看法清晰地表达,如“纟、衤、巾”字旁等符号形式就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中经常变换使用。这是因为这类事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进而影响到造字思维;二是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音符号替换而形成的异体字。[3]这是产生异体字的主要途径之一;三是简化省略而形成的异体字。汉字的复杂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有些汉字拥有相同的构字部件,只是组合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文字,拥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在这其中,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字,进而成为了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如“李、熹”字等;四是不同来源的字所形成的异体字。汉字具有多元性,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有的为了简便有的为了减轻使用者的负担,继而摒弃了多种字形,只保留了一种字形。

近年来,朱骏声的语言文字学被充分挖掘,他的著作中解释了字形的分化现象,但是受到古时文化发展限制和思想束缚,他浅尝辄止并没有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只把解析停留在表面。虽然朱骏声没有将其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但是朱骏声的理论为后世汉字学说奠定了夯实的理论基础。

五、《说文通训定声》取得成就与存在的不足

朱骏声的转注理论立足于语言实际,在前人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六书理论指出汉字的本质作用――让我们可以通过字的形体来明白字的含义。在这个观点的指导下,他将这个理论的应用范围从文字学扩展到词汇学范畴。对于初学者而言,面对博大精深的汉字体系往往会不知所措,朱骏声把词义引申为重要的手段继而引导人们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初学者迅速建立自己头脑意识当中的汉字语言系统。

对于文字的声音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朱骏声将声音视为字与字之间连接传输的纽带,并在书中以图表的形式进行表达。如“中”字具有包含之义,其下面的盅、钟、衷等字可以将这一意义表现出来。朱骏声将这些具有共同义素的字排列在一起,使人们更容易发现相同声音符号中具备的共同规律。

词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假借义的有机组合构成了词的语义系统。这种系统之下,任何一个单位的字或词都不能独立存在,都必须与其他汉字相联系,这种观点在书中也有所体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伴随着人类活动轨迹展开的,语言词义的发展也不例外。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语言也是需要发展的,但是二者的发展步伐并不是并驾齐驱的,语言发展总是比人类的实际需求滞后。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汉语体系在单个词本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引申义和假借义。[4]朱骏声能够清楚认识到这一规律,认为在文字发展过程中字义与字形是处在不停发展变化当中的,很多语言含义通过其他途径得以展现。在这种现实之下,他打破了许慎五行学说的束缚,将引申和假借带到了新的高度,对后世汉字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不足之处在于《说文通训定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古韵十八部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进行理解,这为诸多初学者带来了极大困惑,很难做到雅俗共赏,进而影响到后世传承。此外,虽然朱骏声在转注和假借方面创新了许慎的理论,也具备了系统性认识,但是他只是将研究停留在了表层,没有界定出转注和假借的边界,有些字的归属问题不是很清晰。

结语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做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语义上的成就甚至超越了许慎的《说文解字》,这需要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这本书的意义。在历史长河面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自甲骨文被创立之后,我国的语言文字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无论如何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从字义、字音再到字形,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汉字的高深和意义,需要人们不断进行思维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语言学的进步。语

参考文献

[1]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凡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房建昌.朱骏声与《说文通训定声》[J].辞书研究,1984(02).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结合语境理解常用实词的意义。

所谓文言实词是指意义实在、指代明确、直接关系到语句理解的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这一考点的题型设计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涉及含义和用法,一般有这样几种出题方式:①对四组解释进行辨析,要求选出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②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语(放在具体语句中),要求选出古今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③给出四组语句,要求选出含有或没有通假字的一项;④直接解释加点的词语。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结合语段阅读进行,也有单独设题的。以考查课本中有注释的为主,但有由考查课内识记向考查课外迁移运用的趋势。

备考策略

对语言的学要从积累基本的词汇开始,文言文也不例外。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其中,文言实词又是关键所在。

1.由于时间的流逝,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词语,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地死记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迁移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孔子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习文言文是要下点苦功夫的,必须以一定的识记积累为基础。

失分会诊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几乎都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一是以今天的词义去套文言词义,如“具以情告”,其中“具”有不少考生解释为“具体”;二是不会辨别一词多义,在多个词义面前不会选择。下面具体说说:

一、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假借。即用一个语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替代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通假字“说”——本字“悦”)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最大关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据此可分为音同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情况。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音同音近关系主要是就古音而言,不能完全以现代的读音来衡量。

识别四类通假字:

①音同形似。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意思是“同伴”。

②音近形似。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③音同形异。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意思是“背叛”。

④音近形异。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懂得通假字的这些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通假”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现代的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注意这种古今言殊的现象,避免发生“望文生义”的错误。当然。变化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例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则是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指“妻”,即男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变化。例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①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②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汤”古义是“热水”,现在的常用义是“汤菜”“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感彩发生变化。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意思是身份低下,见识短浅,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不含贬义。而现在是言行不道德、下流的意思,是贬义词。

5.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要细心辨别,不要误认为现在的常用词。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恨”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比现代汉语多,但是往往比较生僻。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这也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一词多义在根本上还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但是一词多义的多个义项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都是由词的本义引申、比喻、借代、假借等而产生形成的。对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应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整体内容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含义。当然特殊的义项只有靠平时的记忆了。

专项训练

1.找出句中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③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④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______”通“______”,意思:

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④亲旧知其如此(《五柳先生传》)

旧: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会宾客大宴属予作文以记之

b.小大之狱越明年

c.阡陌交通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于是见公输盘虽我之死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b.满坐寂然

c.路转溪头忽见d.汝之不惠

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子墨子九距之

b.仓鹰击于殿上公输盘诎

c.默而识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属予作文以记之先帝不以臣卑鄙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杨朱之弟布衣素衣①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②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注]①素衣:白色的衣服。②缁(zī)衣:黑色的衣服。

(1)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写出它们各自的本字。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天雨()

②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③子亦犹是()

例题透视

例题1:(200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卷)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卑鄙)

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措”,放置)

c.且焉置土石(哪儿)

d.一狼洞其中(打洞)

解析:此题涉及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a.“鄙”,古今异义,这里应是“目光短浅”的意思,所以答案是a。

例题2:(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执策而临之()

解析:该题考查了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知识点。①中的“或”要注意古今异义,在这里的意思是“有时”,而不是现在意义的“或许,也许”。②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而不是“吃”或“食物”的意思。③中的“策”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是“用鞭子打”的意思。④中的“临”要注意一词多义,与今义的“面临”意思相近,是“面对”的意思。

例题3:(200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屋舍俨然:

②鸡犬相闻:

③咸来问讯:

④皆叹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解析:第1题考查了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同时考查了文言文的一词多义现象。①中的“俨然”要注意古今异义,在这里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②中的“闻”意思是“听到”。③中的“咸”是“都”的意思。④中的“叹惋”是“惊讶,惊奇”的意思。

第2题运用单项辨析型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理解,同时考查了文言文的一词多义现象。a项①中“绝”的意思是“隔绝”,②中“绝”的意思是“独一无二的,非凡的”。b项①中“是”的意思是“判断动词‘是’”,②中“是”的意思是“因此”。c项①中“出”的意思是“出去”,②中“出”的意思是“在外面”,指“国外”。d项①中“食”的意思是“食物”,②中“食”的意思也是“食物”。所以答案是d。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篇10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虽然文言文试题的选文材料都来自课外,但所考实词绝大部分为新课程六套教材文言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并且考查的重点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点上,有的年份也会偶尔涉及偏义复词和单音词的考查。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从2013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搜集出极具代表性的考题,以说明高考命题专家在文言实词释义题设题考查的重点。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实词考查的最主要的一个知识点,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

例1.(2013年高考天津卷第9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恒皇恐,长跪谢谢:感谢

B.访以海上事访:询问

C.闽督肃然颔之颔:点头同意

D.遂以此落其家

落:使……衰败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能力,“谢”是一个常见的文言实词,词义非常丰富,有“感谢”、“谢罪”、“辞别”、“告诫”等意思。a项中的“谢”在古代确实具有“感谢”之意,但在此句中就不同了。因为在这里,根据阅读材料的上下文语言环境,姚敬恒母亲一天看见姚敬恒卖蚕丝,银白色蚕丝色泽低劣,非常生气,姚敬恒非常恐慌,长跪在地上向母亲道歉,所以这里的“谢”应该是“谢罪”、“道歉”的意思。

【备考提醒】不可脱离语境。一词多义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历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基本上都会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因此,掌握实词的多个意义和根据语境去选择恰当的义项仍然是考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从逻辑上去推测词义。而考生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凭识记猜测,完全忘记了“语境”二字,从而导致失分。尽管文言实词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只有一个意思,如果长期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来解词,就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弄懂文意,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古今异义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词义完全相同;二是完全不同;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种貌似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一些词语容易造成错觉,使人望文生义,把它们当作一个双音节词语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

例2.(2013年高考浙江卷第16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诬:诬蔑

C.则数更法以御之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平:安定

【参考答案】B

【解析】“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捏造事实冤枉人”,而B项理解为“诬蔑”正是犯了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古汉语的错误。其实“诬”在古汉语中一个常见义项是“欺骗”,B项中的“诬”正是“欺骗”之意,这一古义在成语“惑世诬民”中保留着。这里启示我们:借助成语学习文言文,是一条捷径。因为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代诗文,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是语言的“活化石”,因此,成语中的许多词语的含义及用法与文言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求证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文言词语的词义。

【备考提醒】不可望文生义。虽然语言有一定的继承性,但语言毕竟又是发展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词语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那么,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应牢牢树立起这样一个意识:不可以现代汉语来理解古汉语,近年高考文言实词试题中就经常涉及到这方面知识的考查。也就是说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解释项往往是错误的。命题者通常会在四个选项中故意对其中一个词进行“望文生义”式的解释来干扰迷惑考生,让考生掉进陷阱。

(三)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有新的意义,进而改变了词性。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

例3.(2013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之可茹茹:吃

B.皆竞秀献状秀:开花

C.被鹤氅衣被:通“披”,穿着

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

【参考答案】B

【解析】B项将“秀”解释为“开花”,放入语境中显然不通。“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选项中的“秀”是说山峰的,这里“秀”字应是名词,不是动词“开花”;同时从“竞秀献状”这一并列式词组可以看出,“状”为名词,“秀”也应该是名词;主语又是山峰,也不可能是“开花”。因此,“秀”,指山峰之秀美,这样句意才通顺。

【备考提醒】不可主观臆断。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也是高考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同学们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句中的“斗”字,根据句意,它和它的宾语“诸侯”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因此要理解为“使……斗”。

(四)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该读本字的音。如:

例4.(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Ⅰ第4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中的“登”应该理解为“考上”。而正确项C中的“振”就是一个通假字,通“赈”,所以C项解释为“救济”,是对的。

【备考提醒】不可先入为主。在阅读古诗文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个别字与语境完全不合,或者说,根据文脉,由于个别字的出现而使文意无法理解时,可依据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等特点去考虑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不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就会造成费解或者错误的理解。

二、应考策略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所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涉及面广,又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还真不容易。同时,实词释义题基本上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这就是说答案已在其中,考生如何求得正确答案,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猜读推测能力,以提高学生答题的速度和精准度。因此,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文言文实词的试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结合个人多年的备考经验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列举如下,以期帮助考生们提高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

(一)音形训义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可以通过字形来解释词义,是谓形训;还可以通过字音来解释词义,是谓音训(或者叫声训)。如:

例5.(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ii第4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代:世世

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

C.深昧求贤之意也昧:冒犯

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

【参考答案】C

【解析】昧,形声字,从日,未声,音mèi。从日,与光线有关。《说文解字》:“昧,爽且明也。一曰暗也。”可见,“昧”字本义为“日出前天将明而未全明”,引申为“糊涂”、“冒犯”、“违背”等。而C项中理解为“冒犯”,不恰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应该解释为“违背”才通顺。

(二)对文断义法

所谓对文,是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意相关的对句中,相对应的词语,在意义上常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比如成语“尔虞我诈”,相对应位置上的“虞”和“诈”,“虞”可能不了解,但“诈”是“欺骗、欺诈”之意大家都懂,就可以推知“虞”也是“欺骗”之意,从而求出该成语的意思是互相欺骗。同样的道理,文言文中,很多对文的词语可以互训。对文训释的意义在于据已知训未知、由易知训难知。这就便于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如:

例6.(2013年高考安徽卷第4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

B.如反覆手耳反覆:翻转

C.人众车舆舆:众多

D.政由一家由:如同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由”应该理解为“出于”。而C项干扰较大,致使很多考生误选。其实C项中“人众车舆”是一个典型的对文,“人”和“车”都是名词,根据对文的特点,“众”和“舆”词性也应该相同,意义也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再联系上下文,文中是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因此可以猜测C项将“舆”解释为“众多”是对的。

(三)语法辨义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要判断文言实词的具体词义,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即了解这个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他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如:

例7.(2013年高考辽宁卷第4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遂以著令著:显著。

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

C.多格不行格:搁置。

D.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

阴:暗中。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中命题者将“著”解释为“显著”,理解为形容词,修饰限制后面的“令“字,这样理解明显不妥,因为这个句子中,“著”处在谓语位置上,并且后面带有宾语“令”,因此,应该理解为动词,意思是“表述”、“写成”的意思,“著令”的意思是“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

(四)语境推义法

文言实词大多具有多义性,即词义是不确定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确定一个实词在文中的确切含义,我们可以联系语境进行具体分析。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如:

例8.(2013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受而籍之以归

籍:登记造册

B.太祖典禁旅典:主管,掌管

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

D.仍赐白金万两仍:于,又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中的“预”是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古汉语中确实有“参与,加入”的意思,但在这里将“参与,加入”的意思代入到句中,觉得不通。再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看,第五段整体上是围绕曹彬的“料事在前”来写,因此“预”在这里应该是“预先”的意思。

(五)成语证义法

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是古汉语留给现代汉语的“活化石”,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出文言实词的词义。如:

例9.(2013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推:追究

C.不痛绳之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中的“绳”字后面带了代词“之”作宾语,“绳”字在这里活用作动词,题中解释为“捆绑”,不合语境意思,应该解释为“约束,制裁”的意思,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绳之以法”来理解C项“绳”字的词义。

(六)联想明义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即所谓立足于教材,选材于课外。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联想学过的课文例句,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同学们,牢记课文经典例句。如:

例10.(2013年高考大纲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

遂:于是

B.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遏:禁绝

C.与林邑累相攻伐累:屡次

D.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

旷: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