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十篇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十篇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3:53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1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18-01

据统计,中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共298所,在校生近200万人。显然,独立院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规模、培养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院市场营销类课程主要面对管理工程系各专业,尤其针对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其次也面对全院学生的公选课。因此,本文将对我院市场营销类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独立院校市场营销类课程的改革措施。

1市场营销类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市场营销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对于从事营销类工作的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独立院校,学生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开设营销类课程,培养理论知识过硬,同时具有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要求。

2我院市场营销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2.1.1专业课开设时间晚

对于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程开设普遍过于滞后,且过于集中。在1、2学期开设专业课程偏少,而在第3学期开始骤增,且多集中在4、5、6三个学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过于忙乱。对于非营销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专业基本理论欠缺,不能很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2.1.2专业课设置的先后顺序不合理

市场营销理论应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很多学科的基础之上,比如《广告学》和《营销策划》之间,后者综合性强,应开在前者之后,而目前我院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两门课程同时开设。

2.1.3课程之间出现交叉

由于营销类课程的系统性,很多情况下,同一内容会出现在多门课程中。一方面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不认真对待,另一方面也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工作反复,教学的激情和积极性也会下降。同时,重复的课程安排变相的抢占了实践教学的时间。

2.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师缺乏实战经验

我院的市场营销类课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虽然采用了Cai教学,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却过于依赖,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课状态,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独立院校市场营销类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意见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我院市场营销类课程建设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调整课程设置

3.1.1调整专业课程开设时间及顺序

在课程开设时间上,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接受的前提下,建议将专业基础类课程提前至第2学期,提前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3.1.2整合交叉学科

为了将营销类知识系统化,同时不失主次,建议整合相关科目,例如将《市场营销学》与(《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整合,加大《市场营销学》的课时量;将《营销策划》与《房地产营销策划》整合,着重在《营销策划》的理论中,突出房地产行业的策划特点。

3.1.3突出城建特色

我院的市场营销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城建特色,重视相关基础课的建设,如《房地产经纪概论》等,同时开设具有城建特色的专业课。

3.2改善市场营销类课程的教学手段

授课教师除了要做好Cai课件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对于课程的疑惑。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教师应强调教学过程的交互性,通过大量的模拟情景、问题讨论等形式来配合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3.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为了更好的实现校企对接,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具体方式如下:

3.3.1课堂模拟训练

对于一些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等,要有目的地缩小部分理论课时,安排适当的课时进行模拟市场调查、模拟市场策划等与理论教学同步。

3.3.2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教学基地提供的条件,学生可以深入到企业和市场营销部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亲历企业营销管理的全过程,了解企业营销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运作方式,了解企业营销活动的现状与问题,开拓视野,交流经验,探讨发现的问题,参与到营销方案的讨论和制定中。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2

【摘要】为了解我校相关专业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探索和完善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我校2007、2008年级的2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92.8%的学生认为目前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实践能力培养调查有22.4%的学生反映存在脱节现象;34.8%的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好。部分学生在受教育的培养模式方面认识较为模糊,定位不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校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作为新办专业课程体系在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基本合理,在体现办学特色方面仍需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在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为近年来的新兴管理类专业,以培养善于市场营销开发与管理的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其强理念性、高技巧性、强实践性的特点有别于其它管理类专业[1]。我校于2008年开办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的本科教育,与国内许多开办类似专业的院校一样,在该专业的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缺乏办学经验。如何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与我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相结合,使课程体系体现“懂医药、会管理、通营销”的培养要求,现有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笔者在校内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进行"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课程体系调研,以期通过分析现状,探索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的方向。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及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07和2008年级的管理学、药学、预防医学三个专业学生,按单纯随机抽样法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为91.3%。

1.2调查方法参考国内其它医学院校课程开设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以学位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毕业去向为主要内容,采取无记名调查问卷法,由被调查人自己填写。

1.3数据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采用率及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单因素描述性分析,其中对合理性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课程设置合理性调查

2.1.1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目前我校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主干学科包括医药学、管理学和经济学,核心课程包括临床医学概论、人体解剖生理学、医药商品学、国际贸易与实务、商法药事法规、药剂学、中医药学基础、药物化学、医用化学、药理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市场调研与预测、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推销艺术与技巧、公共关系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理论与实务、项目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统计学原理和运筹学等24门。认为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设置合理的有100人,占47.6%;部分合理的95人,占45.2%;不合理的15人,占7.2%。

2.1.2学位课程由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见表1。表1210名学生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学位课程设置合理性的调查在学位课程设置“部分合理”和“不合理”的学生中,针对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分别进行了调整和增设课程的调查,结果见表2。表2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

2.2实践能力培养

2.2.1课程设置理论课学时占84.9%,实践课学时占15.1%,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为1∶0.18,毕业实习共22周。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仅有19.5%的学生认为理论学习与实践联系程度密切;对能力获得问题,47.2%的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详见表3。

2.2.2生产(毕业)实习我校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的生产(毕业)实习为22周,在调查中认为实习时间合适的占55.2%,时间过短占39.8%,时间过长占5%。

2.3专业前景和毕业意向

2.3.1专业前景情况认为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好的73人,占34.8%;认为一般的76人,占37.6%;而认为不乐观的20人,占9.5%;还有41人不知道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表3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学位课程

2.3.2就业意向调查医药工商企业、医药商贸公司71.9%;药品检验所及药品监管部门34.8%;大专院校从教11.4%;从事药物科研7.1%;其它6.7%。

3讨论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既要体现培养目标,又要体现专业特色。目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医药市场营销方向)课程设置其主干学科包括医药学、管理学和经济学,课程体系除思政课和公共课外,学位课程由6门医学基础课、7门专业基础课、11门专业课和11门选修课构成,基本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建议加大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的开设,例如模拟市场营销策划、模拟商业计划书设计、课程实训等课程的设置,以扩大专业知识面,进一步体现“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强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我校教学大纲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理论课学时占84.9%,实践课学时占15.1%,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为1∶0.18,实践课的教学限于案例教学、市场营销模拟软件实验教学和毕业实习,方法相对单一,今后实践教学的模式采取校内、校外以及校内外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而成的校企互动实践教学方式,[2]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引导正确的就业理念,加大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有专家预测[3],未来3~5年,医药行业将提供10万个营销岗位。营销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战略判断能力,熟悉和了解医药行业的特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从事药品销售、市场开发与推广等等[4]。

参考文献

1]冯夏红,肖晗.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2):195-196.

[2]张黎,于芳,娄鹏宇.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54-55.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3

关键词:中职生特点市场营销课程任务教学体系能力构建驱动任务设计

一、目前技工学校教学难题

1.技工学校生源总体素质不高

(1)没有学习动力,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迷茫。相当一部分学生入读中职学校是情非得已,带着挫败感、自卑感、逃避心理及叛逆心理入学,并对读书的前途感到渺茫。他们通常的表现是上课带着淡漠的表情玩着手机,或者是常常迟到、旷课,或者是一到学校趴倒就睡。针对这类学生,我们在入学开始就必须进行恰当的职业生涯引导,让他们树立信心,否则他们在以后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只会作为旁观者出现在课堂中。

(2)对家长和学校都缺乏信任感,比较叛逆。社会原因造成单亲家庭学生增多,或父母对学生缺乏关怀,导致部分学生对父母、学校都怀有很大的敌对情绪和防备心理,行为会出现很强的叛逆性,喜欢在课堂上违反课堂纪律并挑战老师的权威。这类学生需要班主任长期持续地关心和引导,并且需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甚至需要与家长反复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这样才有可能让这类学生有所改变。否则,这类学生很容易成为教学改革中的难题。

(3)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比较差,不爱动脑思维,创新能力不足。技校学生的普遍问题是,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差,文案写作能力更是非常薄弱,喜欢接收图片、音频、视频类材料。这成为他们学习营销类专业的一个很大障碍。在近年来实施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持抵制态度,他们认为老师就应该像义务教育阶段一样,从头讲到尾,具体教他们怎么做。他们不愿意自己阅读材料,不愿意思考该怎样做。

2.选择教学重难点的标准不明确

在制定营销学教学任务时,教师没有清楚地掌握企业在营销活动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以及毕业生初次就业时的岗位层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技能点的选择要么过高,要么过低。

3.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目前,教学过程使用的营销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多使用ppt为教学工具,把教材内容的教学重点整理出来,配合使用案例来说明知识点,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被开发出来,而且课堂气氛并不十分理想。这也是很多课改专家学者诟病的地方。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几乎被现在倡导教育改革的学者全盘否定了。

4.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不充分

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不足,导致无法把握现有营销岗位的要求与营销活动的新走向,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列举出很有启发性的案例,以及设计出有效的关键任务。

5.过度依赖项目教学法

学校过度依赖项目教学法,把项目教学法转变为复杂的文本设计、僵化的流程。目前,大多数教育专家都推荐项目教学法,认为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中学”。但是笔者发现,我们想要达到这个教学效果,需要构建的基础因素很多,如果缺乏一些基础条件,而完全排除传统教学方法,硬性推行任务教学,效果未必理想。

首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明确,对营销工作有职业认同感,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笔者曾经在不同专业认同感的班级里用任务驱动教学,收到的效果就有很大的差异。把自己的未来定位为营销人员的班级,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涨,对每个任务都尽力思考,想尽办法完成好任务;把自己的未来定位为会计人员的班级,学生对营销课及任务驱动教学的兴趣不大,认为这是一门普及商业知识的课程,没有必要太花心思,从而完成任务的效果不太理想。

其次,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在上述能力上,技校生源的素质不够理想,因此,这也成为采用任务教学法不大不小的障碍。特别是对于从山区来就读技校的生源,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网络都成为他们完成任务时十分尴尬的障碍。另外,团队合作能力也是技校学生面对的困境,常常出现团队中有的成员独立完成所有任务,其他人坐享其成。这也让独撑场面成员的积极性受挫,但却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时甚至出现团队的解散。这也是推行任务教学法的一个障碍。

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不能只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而需要全面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另外,很多时候教师把任务教学法简单理解为按照教材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任务流程,或者一个个提问,然后让学生主导课堂。同时在教学的设计上也出现误区,有时教学设计的文本编制非常复杂,教学环节多,实行起来不好控制时间和效果,导致事先设计的教学流程没有时间完成,也缺乏对学生完成任务后的有效评价。这样的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实施任务教学法必须具备的因素

1.职业认知感

在学生入学时,学校需要及时引导,让带着好奇心来到新校园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及专业中设置的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

2.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第一堂课的教学印象很重要。教师需要在学生心目中打造专业的个人形象,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权威感,并且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有个总体认识,对职业前景有美好的憧憬。

3.工作流程意识因素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设计独立的章节教学任务,前后没有衔接,而是要有一个全局观,根据企业的营销活动重点、营销活动的流程以及学生初期及中期的就业岗位,选出重点教学内容,并承前启后地设计出一环接一环的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学完市场营销课程后,能对企业的各营销活动的关联性有个全局的把握,从而增加他们对市场营销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

4.文书能力

对于很多技校学生而言,写作是比较头痛的事情,就算勉强写出来,常常也是文不达意,表达错误和语法错误非常多,并且他们对不同文案的格式也是一头雾水。因此,营销课的任课老师,需要为他们提供各种营销文案的参考格式,并且在评价阶段纠正他们的文书错误。目前笔者了解到,很多学校压缩了基础语文课的课时,这有一定的道理。语文课如果只是学习传统的诗歌、散文等,的确对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应用文写作课程却是需要保留和扩充课时的,因为这些内容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文书能力。

5.灵活变通的意识

市场营销工作需要面对众多复杂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变通意识的构建需要安排在学生开课初期及每次任务完成后的评价阶段。另外,教师在为学生分配任务的时候,要给予学生选择产品的自由度,而不限定学生只能按照老师指定的产品完成系列营销策划。不同组的学生由于选择了不同的产品,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需求差异,他们会在任务完成后,在全班内互相分享信息和看法,并且其他组也能根据所选产品的情况差异,做出不同的评价和判断,这在无形中为学生建立了变通的思维能力。

6.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营销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课堂培养创新意识可以有多种方式,除了使用任务教学外,必要的案例分析作为行业参考经验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教师要启发学生提出与别人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任务完成的评价阶段,对学生提出的有创意的策略方案,要给予充分的激励,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7.团队精神因素

学生小组的团队精神需要任课老师的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比如对团队合作很好的小组,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表现给予正面评价和奖励;而对于团队合作不顺畅的小组,教师可以适当地支持他们对小组成员的淘汰和重组,并要配合进行课后的思想教育工作。

8.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虽然属于基础的办公能力,但也在市场营销课程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这些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应该在上营销课之前或者同步进行学习,否则会影响任务教学的进度。

三、基于企业产品开发过程的营销课程教学重点内容

企业产品的开发过程最能体现企业营销的全面工作。据李小勇等课题研究组对300家企业关于课程培养重点的课题研究结果显示,营销环境、消费者购买行为、顾客满意观念、市场细分和定位、营销管理过程、产品策略、品牌策略、渠道建设、价格规划、促销管理等为企业营销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这一调研结果,笔者分析基于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营销教学重点中,营销环节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定位策划、产品策划、品牌策略等是营销管理过程中的前期准备阶段,而渠道构建、价格规划、促销管理等为营销管理的后期阶段。因此,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应该围绕这几项重点工作来设计,以达到企业实情与课堂教学相对接的效果。

四、教学模块与任务设计

根据企业的销售管理过程,教学模块可以提炼为6个模块与11个具体任务。

参考文献: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4

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面临的新形势

1.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营销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针对营销专业人才的缺乏,高校开设了这门专业课程,尤其是职业技术类院校的膨胀,培养出大批人才。然而,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缺乏营销人才,更重要的是缺乏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高校应该及时与市场接轨,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营销人才的更高要求。

2.市场营销的国际化走向。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到国际社会,而互联网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又加快了中国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中国的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而且在全球市场的背景下,市场营销活动正逐渐走向世界。中国的市场营销观念及体制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于高校来说,积极掌握国际市场营销规则,培养全球经济理念下的市场营销人才,必须调整其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营销人才。

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营销面临的新环境,高校首先要明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素质、能力方面: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结构是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其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写作、语言、法律、经济等;市场营销专业能力结构是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中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比如营销创新能力、公关商务能力、营销策划技能等;市场营销专业素质结构不仅包括人才的专业素质,还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因此,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具有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其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营销创新能力、公关商务能力、营销策划技能等,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素质的人才,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三、构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5

1《市场营销管理》课程介绍

《市场营销管理》是市场营销http://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中,卖方如何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实现卖方长远生存和发展的目标。

《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比较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管理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能够了解和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初步地掌握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从而切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市场营销原理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需要打下基础。

2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的重要性说明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的锻炼,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对核心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视其系统性和针对性。《市场营销管理》课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提高《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让同学们更好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营销策略的有效途径。很多高等院校在《市场营销管理》的课程教学上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比如地域文化、学生来源地等,《市场营销管理》的教学管理应该在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系统设计,这样才能提高同学们学习的认可,进而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树立对课程和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独立学院有其非常明显的特点,如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比公办高校弱些,学生的生源地较公办高校要跟集中些,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受到更到的刺激,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因此在独立学院的基础上对《市场营销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可以加强我们对《市场营销管理》在独立学院中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在课程学习和专业学习的目标。接下来就以本文作者所就职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广西的独立学院)来进行《市场营销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

3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教学模块改革

在理论教学模块中,独立学院跟其他本科院校一样,都非常重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与逻辑,按照营销导论、营销战略、环境分析、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调查、竞争战略、stp战略、营销4p、营销管理和策划、营销的新发展这一条清晰的营销知识链进行理论授课,结合我们学院超市和零售店铺的经营实际进行案例教学,通过让同学们去店铺的实际感受所获取的营销感知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对比学习,同学们能比较好掌握营销知识链的各个知识点。同时,为了让同学们能在接触市场营销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正确的营销理念的学习进行了一定课时的安排,这些课时也安排在《市场营销管理》授课的前面,如对营销伦理这一知识点进行了重点讲述与讨论,通过营销伦理这一知识点的案例(如蒙牛伊利事件等)分析与讨论,使同学们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非常正确和理性的认识,并为其后续营销专业课程指引了方向,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也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为《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一个扎实和良好的授课基础。为了将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教学模块改革的成果进行更好的宣传与交流,我们教研室将教学的成果出版成书,那就是有科学出版社于2011年8月出版的有我们学院严宗光老师主编的《市场营销管理》,该教材出版后发行情况良好,广西的独立学院市场营销课程基本上都采用本教材,同时我们的老师在与其他院校同行专业探讨该教材时,将《市场营销管理》新的知识架构与同行专家交流,得到同行专业的认可。

4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实验教学模块改革

我们学院之前的《市场营销管理》课程实验内容由任课老师根据实验课时的时数来考量,如有12个课时的实验课时要求就安排3-4个实验。同时我们也发现,各实验之间没有形成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有些随意,二是在实验研究对象没有延续性,如第一个实验是研究a公司,第二个可能是研究b公司,这样不能让同学们对实验教学形成系统认识,这与本课程实验教学要求和目标是有一定差距的。

因此,《市场营销管理》实验教学应该从有一个整体架构上的体系,我们也梳理了《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实验体系,见下表。

每个独立学院的具体情况不同,开展实验教学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独立学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实验项目来开展实验教学。

以作者所在的独立学院,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进行说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是桂林的一所独立学院,我们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基础要较二本院校弱,但我们也发现,我们学院的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和手段又较二本有很大差异。首先,我们学院的学生与外界沟通手段上更便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笔记本电脑并能无线上网,在线时间也比较长,对网络的应用更熟悉和有兴趣;其次我们的学生更乐衷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些对于开展《市场营销管理》实验也有一个更好的基础。另外我们学院在尧山(花江校区)远离市区,出去市区开展实验活动受到更大的限制,因此实验开展以校园作为核心平台,充分利用我们的校园这个资源。比如对产品组合实验,就让同学们利用对我们学院后勤的生活补给站进行实验研究。。

5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6

关键词:工作任务导向;市场营销;课程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快速推进,医疗卫生行业得到大力发展,高职学院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普遍加大了针对医药类岗位群的专业建设力度,因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得以兴起,并迅速成为了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立在市场营销基础之上,专门以医药类生产、流通和销售企业的营销活动与规律为研究对象,同时是建立在医药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和行为学基础上的综合应用科学,是医药管理、医药营销、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医学类专业的选修课。经对湖南省内6所高职学院相关专业开设的本课程教学调研,以及16家医药制造企业、医药批发企业、医药零售企业岗位需求调研,认为深化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有着非常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与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普遍理论繁杂而实践又欠缺真实性。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总体起步较晚,且基本借用市场营销课程建设成果,采取压缩调整、补充添加的方式确定教学内容,尚未在充分调研和广泛收集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重新解构和重构,造成市场营销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占据大量条目和篇幅,而富有针对性的与医药营销密切的实践内容明显偏少。其突出表现为,课程内容理论知识逻辑体系完整庞杂,实践体系则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散、分割,且融合不足,明显缺乏来源于企业、市场的真实事例。大多是以理论体系中某个单一知识点来联系案例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系统地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以系列化的实践项目或活动进行串联,造成实践教学内容必然缺乏真实体验和现场感受,导致学生实践训练脱离实际。由于课程内容与医药市场营销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大部分参加顶岗实习的在校学生和离校上岗的毕业生,均无法适应纷繁复杂的真实市场,普遍反映学校所学知识用不上、用不了,而所需的技能又寻不着、急需用。

(2)教学模式普遍过于传统而新理念难以落实。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普遍是采取理论教授加上少量案例分析的传统方式进行,过多强化教师主导,而学生主体地位尚未显现。同时,由于医药市场营销是偏向文科性质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均未认识到基于情境设计的实践教学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设施条件明显不足。大多是仅仅依赖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籍来组织教学,不具备相应的教学辅助条件。由此课程教学中不能做到以项目为载体,以案例为依托,以企业为背景,用活动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此外,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简单,仍然主要是采取笔试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理论测试,兼顾平时考核,以此总体评价学生的课业成绩。

(3)教学方法普遍较为单一而多法并举不够。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从事医药营销的“实战”技能,主体教学任务应该是组织学生进行真实、典型案例“真枪实弹”的教学。但目前学校仍主要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大量的课时安排在封闭的课堂,以教师照本宣科陈述知识为主,不能按照课程性质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不能结合课程任务的要求进行内容开发,不能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选择教学方式,造成诸多早已成熟、又确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被束之高阁,无法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效果。

2.基于“工作任务导向”优化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

医药行业的重要性、特殊性和敏感性,决定了医药市场完全有别于其他商品市场,它有自身的独特活动规律和行业规范。因此,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首先不宜完全照搬市场营销学的相关成果,而应合理进行扬弃。其次要科学分析医药市场的主要特点和本质要求,独辟新径构建内容体系,再者要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思想,是当前职业教育界广为接受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更加重视工作任务与职业情境和教学内容的融合,以达成课程教学与岗位知识能力的对接。因此,基于“工作任务导向”来优化本课程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科学确立课程开发设计理念。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开发,要立足于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服务产业的实效性和校企互动的广泛性,推动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以切实提高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因此,本课程内容设计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养成教育为着重点,以强化实际应用为目标,充分体现理实一体的职业教育理念。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典型任务和工作活动为学习情境,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场所与工作岗位的融通、学生身份与员工角色的互换、教学环境与职业情境的融合,使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通过项目化课程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素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合理确立课程教学目标。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要严格落实“素质本位,能力核心”的基本要求,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表达能力,较熟练地从事医药营销的技术技能,以及一定的继续学习、自我发展和创业的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服务。具体目标应该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就知识目标而言,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医药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以及医药市场营销策略和医药企业产品整体营销技术。二是从技能目标来说,要训练学生有效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和购买者行为,使之具有实施医药市场营销活动计划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医药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三是从素质目标来讲,重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和营销服务意识,以及开拓进取和创新创业能力。

(3)有效确立课程教学内容。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要根据医药营销岗位需求调研和医药营销人员知识能力结构分析结果,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课程目标为基本依据,按照课程设计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解构和重构,打破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采取“项目”加“典型任务”的形式,整体规划设计。在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课程内容构建了11个项目载体,具体包括认识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调查、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医药市场消费者探析、医药目标市场攻略以及“撰写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等39个典型任务,各典型任务均以一个综合性活动来具体呈现教学内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体系。同时,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前后衔接和教学内容的相互呼应,其教学重点应为医药市场调查、营销环境分析和营销策略制定等;其教学难点应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习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综合运用营销技能技巧的能力等。

3.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

(1)教学情境设计要真实化。课程教学要以医药市场营销实践过程为依据,以完成产品营销策划方案为主线组织授课,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做到“理论教学项目化,实践技能职业化,教学做一体化”,更好地培养学生营销综合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建设的理实一体教室、模拟药房和校外实习基地,有序开展理论教学、情境模拟、实战操作,实行工学结合培养。

(2)教学方法手段选择要多样化。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本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主要是基于工作情境理念,立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为此,本课程将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综合选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教师讲授法以及学生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训作业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网络空间和师生教学空间的作用,系统建设以典型真实案例、实训项目、经典营销事例等为主的教学资源,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案例教学法,国家医药政策的变化对医药市场营销有着巨大的影响,加上医药本身的特殊性,想让学生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更新、不断丰富教学案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对于情节性较强的案例,可通过教师的组织,以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演绎案例故事情节,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市场环境的理解。

(3)实践技能训练要模块化。课程要结合医药市场营销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以及高职医药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将课程涉及到的所有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进行模块化设置,即按技能内容先组建成系列化的由单项到综合的技能项目,再进行归类设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这不仅是学生适应岗位的需要,也是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技能项目模块化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等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训练模块,通过课堂教学、实训演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途径实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素养及综合能力。

(4)考核评价要实现多元组合。本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要更多关注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以鼓励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进行,实现知识与技能考核评价、过程与结果考核评价的统一。学生课程成绩构成为形成性评价占30%、总结性评价占70%。其中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的方式来评定成绩;总结性评价以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及营销策略制定等为主要内容,采取笔试和口试的方式来评定成绩。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疗器械购销员职业资格考试,发挥社会考试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泉利.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探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背景[J].职教论坛,2014(26).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7

 

一、听课效果

 

听课是认知、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听课效果取决于多方因素,一方面来自于授课方,即授课主体——教师;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听课效果。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师,要考虑讲与学之间怎样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在此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从听课中学到与其知识结构能产生链接的知识,而不是难以找到理解和接受的入口。教师要从理论、方法、实践等角度来阐析市场营销知识体系的价值、作用及应用途径,以促成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认真听课并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学生学习意愿的强度、对学习的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对教师授课能力的总体评价、对听课内容的把握能力等都深刻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对于市场营销课程而言,不同专业或不同班级的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意愿、对课程的了解程度、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要求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其学习的难易程度,都存在着一些差异性。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怎样结合不同专业或不同班级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听课意愿、听课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市场营销课程是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理念和观点的综合性应用性课程,作为教师而言,要善于发现市场营销课程与所授专业学科特点之间的关系;从基本的理论体系、观点,研究方式、方法及实践的角度,找到它们的异同处,着重体现出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层面及价值,来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培养学生听课的方式,结合不同专业或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课本内容的标注、课件的利用、笔记的记录等给予提示,加深对市场营销课程的理解。

 

听课效果是市场营销课程学习效果的最基本的反映。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讲授专业知识内容的能力,还要选取恰当的讲课方式、方法,实现教与学良好的互动,形成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把听课看作学习非常必要的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课堂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后习题的复习与应用

 

市场营销课程所涉及的学习内容很丰富,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有很多的借鉴和结合之处;基本的知识点在各章节都有不同层面的区分,也非常强调应用性。加深对理论和应用层面知识的了解,单一的依赖于课堂的听课来掌握还不足够,课后习题的复习与应用不可或缺,及时巩固学习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作用显著。

 

课后的复习题依各章节的内容不同,有不同的类型,简要回答的、详细阐述的、案例分析的。依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自身知识结构,应用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学生而言,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对于课后习题,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基本知识点出发,着重强调重难点,对重难点的题目通过详细解析加以引导,并通过课堂或课后的练习加深理解及应用。课后习题的学习要保持内容的动态性,因课后习题提供了基本的复习范畴及重难点,教师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进一步增加反映目前市场动态信息的题目,提升学生应用分析能力。另外,市场营销课程的不同章节的复习题目间,也有很大的关联性、递进性和延伸性,随着讲课过程,让学生学会对各章的复习题目进行综合归纳,建立起系统分析的思路,对于系统把握所学内容和解决实践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专业期刊的阅读

 

专业期刊的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开拓专业学习视野、丰富专业常识、提高应用能力上。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推荐一些营销专业期刊,如《市场营销》、《商界导刊》、《企业管理》、《销售与市场》等,鼓励学生多了解市场的营销动态。

 

市场营销专业期刊的阅读,要结合所授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给予必要的阅读提示,如选择文章的类型、做读书笔记、积累案例等,并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出适当的教学时间来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点滴的积累对于市场营销课程授课的全程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逐渐培养起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掌握学习的可行性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学生学习市场营销领域知识和动态的兴趣,有助于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相关期刊的过程中,要特别明确案例学习的重要性。课本案例学习是起点,从这些期刊中能进一步大量涉猎营销领域的案例。案例是对企业经营和营销实践的模拟或再现,培养对案例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案例及对案例的融会贯通,是提高市场营销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体现。就教师而言,要结合各章节的内容,明确提出一些具体的案例或自选案例,通过资料查找、课堂讨论等学习的过程,可帮助学生学会案例学习的分析方法,加深对各章节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为增强整体系统的运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营销方案的制订

 

对于学习市场营销课程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营销方案的制定目标、步骤、具体实施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要学会应用,这是学习市场营销课程的基本要求。制订营销方案的全程也就是对营销的理论、方法、战略、策略的具体应用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集中考察。

 

营销方案制定宜在开课之初布置,明确以小组形式或其他形式制定中期营销方案和期末营销方案,作为实践成绩的来源;鼓励学生通过团队的方式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对自拟或指定选题的研究,深入地了解实践,并通过提交营销方案、讨论来交流研究成果。

 

通过对具体的营销方案的制订,可将营销调研部分、营销战略部分和营销策略部分进行系统的整合,使各部分的知识点与实际具体的案例分析进行结合,能形成不同的有机的组合方式,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解决方案的提出,能反映出学生研究视角的不同,对基本的理论及方法的运用既有相似处又更多的体现了差异性,对寻找出最佳的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最为重要的是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需要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投入市场调研工作,掌握足够的一二手资料,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解决营销领域里的实际问题也增强了应对能力。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8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一、确定营销专业课程系统解决方案基本理念

职业教育理念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求突出在培养学生实践性和技能性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操作上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科学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教育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要求,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要系统思考,科学设置。实现在应用性、实践性、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不仅要思考使学生系统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还要考虑打好学生人文、社会方面的坚实基础。

(二)灵活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环节

根据学习进度及学生的接受度,灵活设计和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营销实战实践的积极性。同时每学期安排2-3次来自行业企业现场,实践经验丰富,且有一定理论水平的营销专家,担任客座讲师,做专题型讲座,以培养学生对市场的深度认知。

(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注重教学过程中模拟商业氛围的营造,通过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情境模拟法及案例教学法等多种能够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感受营销实践工作的复杂性、多变性及科学性。

(四)关注营销动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营销实践的多变性、动态性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市场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行业结构的调整、营销手段的创新、业态变化等信息,并把这些变化体现在教材中,实现教材内容的动态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二、考察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岗位工作任务

职业教育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要求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敏锐感知市场的能力和营销方案执行能力,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时要结合当地市场实际情况,深入考察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岗位工作具体任务,具体方法可采用专业教师、典型行业营销专家、工商管理人士、部分学生共同组成调研小组,分析各个营销岗位在营销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并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郑州电专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郑州市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计算机行业、电力行业、零售企业等20余家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确定了市场调研(包括调研设计、实施、资料整理、结果预测、调研报告等工作);市场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分析;市场竞争战略分析;产品策略选择;价格策略与分析;渠道管理(包括中间商的选择、调整和激励等);促销策略制定;营销控制;顾客开发及管理;顾客异议处理;产品推广;市场开拓;交叉销售;销售管理;广告策略选择(包括广告目标设定、广告计划制定、广告内容设计、广告媒体选择、广告策略选择、广告实施及广告效果测定等);网络营销(包括检索网络信息、网上信息、申请域名、网店建设、申请网上银行业务等);采购商品;商品储存管理;物流管理(包含制订配送方案、处理配送信息、实施物流配送);电子合同签订;销售团队管理等25类市场营销岗位具体工作任务。

三、实践项目任务分析及课程体系确定

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任务分析及课程体系确定是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核心内容。

按照市场营销岗位工作具体任务调研结果,由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对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任务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学习课程体系。我们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过程的6类实践项目,11门学习课程。分别是市场调研(问卷设计、调研方案的实施、调查资料整理、调研资料的处理、市场调研预测、撰写调研报告)工作任务学习过程的实践项目任务为进行市场调研,对应学习课程为《市场调查及预测技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徐选择与分析、市场竞争战略选择、产品策略选择、价格策略与分析、渠道管理、促销策略制定、营销控制等工作任务对应学习过程的实践项目名称为营销策划,其学习课程为《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市场营销策划》;顾客开发及管理、顾客异议处理、产品推广、市场开拓、交叉销售、销售管理等工作任务在学习过程的实践项目为产品销售,对应的学习课程为《销售管理》、《推销及谈判技巧》、《消费者行为分析》;检索网络信息、网上信息、申请域名、网店建设、申请网上银行业务等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为《电子商务》,学习课程为《电子商务技术与实务》、《网络营销》;广告目标设定、广告计划制定、广告内容设计、广告媒体选择、广告策略选择、广告实施及广告效果测定等岗位任务对应学习过程实践为广告制作,学习课程为《广告创意与表现》;制订配送方案、处理配送信息、实施物流配送等岗位任务的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为物流管理,对应学习课程为《物流管理实务》。

四、具体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在市场营销岗位工作具体任务、学习过程实践项目确定及学习课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每门课程进行系统的及独特的教学过程实施设计是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关键,而教学策略选择及设计又是教学过程实施设计的重中之重。以《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为例,郑州电专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根据该课程实现过程中对真实环境的强烈依赖性特征,着重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开放课堂、刺激兴趣及合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应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策略研究应用结果剖析如下:

(一)开放式策略应用

环境依赖性、应用性、实践性是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突出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式教学原则。

郑州电专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在开放性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其一: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营销专家到学校做讲座。如在产品组合策划内容实施时我们聘请了迪信通手机连锁金水路店店长讲授手机连锁企业产品组合的营销实战方法和技巧。其二:通过坚持营销策划案例选择和任务设计来自于真实企业真实问题的思路。例如在市场调研策划教学任务设计时,任务设计来自于学校附近的新世界百货。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必须深入真实企业,为制定市场调研方案收集真实详细的信息资料,在过程中自然领会、掌握所学相关知识。其三:专业教师参与企业营销策划实战及策划咨询服务,使课堂真实化、生动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

(二)刺激兴趣策略

在多数职业院校,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前序课程是市场营销技术,在市场营销技术课程里已经讲授了市场营销理论的系统知识,因此,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侧重点是通过大量的策划实例研究分析、真实策划项目任务训练、策划方案撰写等手段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营销策划的思维方法及规律,感受营销策划课程的魅力,认识营销策划课程的实用性。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营销策划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来自电力行业(如郑州市供电公司)、汽车行业(如裕华奥捷4S店)、零售企业(大商新玛特、新世界百货)的真实策划实例,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营销策划实践的积极性。

(三)抛锚式教学策略应用

抛锚式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主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营销职业素养的培养,此方法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利用营销知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实企业、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是抛锚教学策略在营销策划课程中实施的关键。环境依赖性和实用性是市场营销策划学科的典型特征,因此,抛锚教学策略是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具体体现在案例选择和课程设计中。

我校在案例选择上,坚持以中国知名企业最新营销策划典型案例为主,选择学生熟知度高且感兴趣的行业、企业及产品,如电力行业、零售企业,地产行业、运动产品、手机、家电、饮料、电子产品等。案例选择要具有知名度、美誉度、独特性、影响力。教学中,我们选择了“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华与华孔雀城营销策划”、“纳爱斯男女牙膏广告策划”等极富影响力的案例,通过对此类案例的学习研讨,能够激发学生策划创意的热情和欲望。

郑州市是较为发达的商业城市,学校的地理位置处于郑州市商业中心,为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以郑州市典型商业企业为依托,使营销策划项目设计实现真事真做。例如在进行Stp分析内容时,选择了郑州市航海路茶叶批发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分组提交可行性方案报告,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及资料整理,对Stp理论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市场分析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四)合作学习策略应用

合作学习的特征包括异质分组,积极互助、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和集体奖励体系。

在市场营销策划实战中,任何营销方案的策划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对复杂的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必须由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因此在职业教育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因为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大组或全班共享讨论结果的方式,使问题解决方案更加全方位且富有创意,加深学生对营销策划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记忆。

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列队报数随机划分5-8人小组的方法,保证小组成员在性别、特殊能力、性格、学习能力、理解力及其他品质上的异质性,实现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多元化的要求,这样的小组划分能够使每个成员在合作中学习接纳他人,共同进步,达到小组效率最大化。

小组成立初期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范,我校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小组组名、loge设计、组规、组训撰写等方法,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增强小组凝聚力。

通过每完成一项任务轮换一次小组组长、轮流担当任务汇报发言人及任务结果报告撰写人等,锻炼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

为了营造合作学习教学环境及氛围,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障碍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能够移动桌椅的教室,每个小组围坐成半圆形或圆形,且根据任务的不同小组和大组之间可以变换组合。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小组与小组之间思想、观点、创意的充分交流,也使每个个体得到的知识和信息更加多样化。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9

关键词:市场营销;课程体系;问题;设计建议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全部课程的总和称之为该专业课程体系,它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也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义。专业课程体系比单独的一门课程更加重要,因为它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全局性”问题。当前的现状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多数是从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照搬过来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显著差异,它培养的是“做事”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营销策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宣传组织和营销管理能力,这与本科院校中要求的学科体系构架能力、大型营销项目设计能力、逻辑推导能力、抽象演绎等能力有很大区别。既然培养目标不同,那么高职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不应该相同。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应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教学内容应以营销任务和营销项目为主要载体。学生应该成为课程实施和教学评价的主体,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做到“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群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课程、选修课程、拓展课程等几十门课程之间是一定有逻辑结构的,而不是随意拼凑,胡乱搭配的。既不能根据师资条件决定课程开设,也不能根据实习实训等教学条件来决定课程的开设,而应在对企业、行业、专业、毕业生等充分调研基础上,运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对所有课程进行策划和设计,组织团队,积极研究国家、省、市职业教育文件,以前沿的职业教育理念做引导,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纵横整合,彻底改造或者是重新构架,是从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局的高度必须要做的一件很迫切的事情。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课程体系无法真实地反映高职教育的特点,难以实现专业培养的目标,严重制约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反映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亟待出台。笔者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和管理工作多年,并参与山东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职教观念引导

专业教学管理者和主要任课教师缺乏对国家、省、市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对产业需求把握不准确,对生产过程缺乏了解,对现代学徒制等新的培养方式缺乏认识。职业能力导向、工作过程中导向、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等重要关键的职教指导原则缺乏重视,仅凭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对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罗列和增减,无法开发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缺乏对学情的判断,对学生的认识规律把握不准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但是动手能力强,学习兴趣需要培养和调动,这是一个重要而基础的学情。原专业课程体系管理者对建构主义学习观和行动导向教学缺乏整体认识,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

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按知识本身的逻辑进行安排,而不是尊重由微观到宏观,由个案到一般,由感性至理性的认知规律,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只是概念和理论的位移。

(三)管理者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缺乏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结构的视野和魄力

囿于原有的课程体系,只见课程不见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和整体优化,删减课程随意性大,课程管理者求安求稳、缺乏整合原有课程体系的魄力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囿于课本,缺乏高质量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

根据图书市场上课本供应情况来修订课程体系,缺乏对能力目标主导地位的认识。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和顺序来教学,职业能力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被抛之脑后。

(五)因人或因教学条件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科学分类,过于强调师资和教学条件等客观情况,开了不该开的课,缺了不该缺的课,甚至有的院校为了教学管理方便,长期不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做不到与时俱进。

(六)实践教学体系缺位

没有意识到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极端重要性。要么就是没有单独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要么就是在专业群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未设置足够的实践课时,导致理论和实践的割裂,“教、学、做”的人为分离。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设计建议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以新的职教理念为指导,运用区别于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思维和路径,建设符合高职特色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有清晰的定位,不能与本科院校比“科研能力”,不能与中职学生比“基本操作技能”,也不能与短期培养班比考试分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突出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以临沂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经济、管理、法律等基础知识,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终端推销、渠道销售、客户服务、网络营销,市场分析和预测、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职业能力,面向临沂及周边的经贸公司、医药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商务行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销售部、市场部、客服部等部门,能从事销售、营销、客户服务工作和自主创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创造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既不进行毫无实际意义的“增增删删”,也不进行有所保留的“修修补补”。勇敢的打破原有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的“三段式知识体系结构”,从营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实际出发,构建“三平台+三模块”的课程体系。三平台为“公共课程平台、专业群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三模块”为专业方向课模块、选修专业课模块(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拓展学分模块(含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课外学分)。同时,专业课程体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共同支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专业课程体系目标的重点是能力培养体系。使学生通过完成某个营销项目或任务,综合运用营销知识,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做某单项或综合的营销职业工作。

(四)专业课程的学习模式是“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在做事中学做人”,而不是现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先讲后练,先学后做”。

(五)采用“开放式”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式,为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营销职业能力进行有效的迁移,也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在进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造时,从调研到实施都要有开放的心态,全程引入企业、行业专家,校企双方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改造任务。

(六)“有计划、有布置、有调度、有执行”地改造专业课程体系,分阶段,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造工作。

1、为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中长期规划,同时也为专业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撑,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行业、企业和专业调研。行业调研可了解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企业调研可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要求。企业调研可为我们改造课程提供对比参考。以上调研还可以对企业的功能和结构、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阶段。精心设计市场营销专业整体和单元教学项目,以这些核心教学项目为抓手,采用“整体―局部―整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专业课程体系精确描述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的能力、知识、情感目标;明确了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占比,合理安排并进行了大型综合营销实践项目的设计。对新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检验和验收,将人才培养特色凝炼于教学文件当中。

3、对专业课程体系内每一门课程都要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每一门课程都要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两个规范性文本,实现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的无缝对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同时,还应进行校企合作教学的开发和新老课程体系的衔接。

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篇10

关键词:市场营销;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26-01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很多高校市场营销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经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对于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而言,也应当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淡化市场营销应试教育、理论教育,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为此,应增强学生在市场营销课堂中的主体性,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高校市场营销教学的主要问题

(1)未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因子,二者之间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市场营销课程主要采取大班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多是组织开展标准化、统一化的灌输性教学,教师成为了市场营销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围绕着教师的授课内容开展被动式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自主学习和互动探讨的空间,导致很多学生丧失了对市场营销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习效果不佳。

(2)对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一些学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课程教学的教材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有的学校虽然选用了实践教材体系,但是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教材体系,没有做到与自身教学需要和市场需求的充分适应,导致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

(3)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氛围和授课环境不够理想。很多高校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存在着很强的功利心理和浮躁心理,这与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价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的专业教学与评价机制,主要是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显然无法对学生的营销专业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即便闭卷考试具有很大的公平性,但它毕竟只是一个终结性的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对整个市场营销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也容易助长高校学生的应试心理。同时,高校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多是限制在校园教室内,没有营造出企业化、实战化的授课环境,市场营销课程的专业学习氛围不够浓厚,限制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教学策略

(1)增强学生在市场营销课程学习中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意识。由于市场营销课程的课时是相对有限的,教师的单向教学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营销能力,所以很多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在课上、课下自主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在市场营销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具体而言,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偏好、兴趣习惯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市场营销现象、市场营销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而有效的营销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高校在设置和建设市场营销实践课程体系时,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质为主线,其中的能力不仅包括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技能,还应当涵盖职业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还要正确处理好实践课程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做到与就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有效完成市场营销教学与岗位能力、岗位标准的无缝对接。

(3)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授课环境。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积极的思维引导来确保优质的课程教学氛围和授课环境。如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别设计营销策划任务,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分别承担营销总监、区域经营、市场专员、消费者等角色,在近似真实化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对专业能力的锻炼养成也更加有利。

(4)创新教学评价机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在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要重视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一方面,要建立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对学生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表现出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技巧以及作业完成状况等进行综合考量。对学生课外实践的考察,则是针对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意识等进行重点考核,最终形成卷面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建立过程、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要重视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提升自身专业综合素质,从而在未来的营销工作岗位上更具竞争力。

三、结束语

总之,能力视域下的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正确发挥教育引导职能,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增强市场营销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开放性。正确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进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