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十篇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十篇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0:21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1

译: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回头,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8、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呢?

1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现在您和廉颇同在朝廷做官,廉将军说出无理的话,但您却害怕躲避他,害怕得太过分了。就是一般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

1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但是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用兵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丝绸为后啊!

1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译: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

14、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译:上面执政的人抓获他之后就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2

关键词:泰国汉语高考pat7.4信度效度

一、引言

有关泰国高考汉语pat7.4效度问题,已经有若干研究成果。但由于历年考生的答卷都是保密的,不能对测试的成绩进行统计,所以前人研究结果基本都是基于试卷的内容、题型、试卷结构、时间或部分考生考试的感受及反馈的问卷,并结合某种测试理论或语言教学理论对其效度做出推断和提出改进建议,如:春丽娟(2012)、周国鹃和春丽娟(2013)、泰宗(2013)、万惜春(2014)、李颖(2015)、杨凯(2016)等。这些论文由于缺乏大样本的答卷统计数据的支持,显得不够客观。为此,本文基于大规模模拟测试被试的成绩统计,对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效度进行研究。

二、被试、试卷及测试的实施

(一)被试

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一共有120人参加,考试模拟被试为泰国文科汉语班的高中三年级学生以及考过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大学生。参加模拟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学生分为三组,这三组学生分别来自泰国不同的地方:玫瑰园中学是在首都曼谷的学校、宋卡沃拉娜丽查棱学校是在宋卡南方的学校、考过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大学生是宋卡王子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年龄一般在18~20岁之间。

(二)试卷

模拟试卷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高中阶段六个学期内的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的模拟命题。泰国高考汉语的命题内容和要求如下:

1.泰国高考汉语试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简体字,另一部分用繁体字,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部分。

2.所有的试题均是100道题目,分数为300分,考试的时间是180分钟,每道题的平均使用时间是1分钟30秒。

3.泰国高考汉语试题的内容所占比重:语法知识占40%,词汇知识占40%,语音知识占5%,文字知识占5%,文化知识占10%。

4.泰国高考汉语试题只测试“阅读能力”,没有测试听力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

5.泰国高考汉语试题分为七个部分:正确选择词语的位置、词语辨析、判断正确、同义词替换、阅读理解、选词填空、句子的排列。

总体来说,模拟测试的内容与真题涉及的考查内容一致,对学生的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了综合性的考察,同时也对学生关于中国文化历史风俗等的了解情况进行了测试,试题难易结合,由浅入深。

(三)测试的实施

本次测试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宋卡沃拉娜丽查棱学校进行,宋卡位于泰国南部,是一个港口城市,沃拉娜丽查棱学校是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签署合作教学点的三所学校之一;第二次在玫瑰园中学进行,玫瑰园中学坐落于曼谷的唐人街,该校建于一百二十七年前,已经成立孔子学堂,这是泰国第三家正式的孔子学堂;第三次在宋卡王子大学,对象是参加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大学生。此次调查选取的三所学校都是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的学校。

在正式测试开始的前一周,我们会通知学生进行pat7.4模拟考试的日期,并且告诉学生可以就测试的项目有意识地进行必要的考前准备,在指定的日期参加模拟考试。虽然已经告诉学生这只是模拟考试,但有些学生在模拟考试过程中依然比较紧张,这说明了学生对模拟测试的重视程度很高。

三、pat7.4模拟测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效度分析

这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试卷分为八个部分:选择词语正确答案(判断正误)、选择填空、同义词替代、词语辨析、完成对话、理解句子、阅读理解、按要求选择、句子排列。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试卷题型及得分率

题型题量分值总计得分率

一、判断词语正误1033056.25%

二、选择词填空1033057.08%

三、同义词替代1033059.25%

四、词语辨析2738145.49%

五、理解句子832455.83%

六、指定词语完成对话732149.40%

七、按要求选择1033047.41%

八、句子排列33953.88%

九、阅读理解1534553.66%

合计10030053.14%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试卷的题量总数为100题。其中让考生从事先拟定的答案中辨认出正确答案的客观题为82题,包括第一部分选择词语正确答案、第二部分选词填空、第三部分同义词替代、第四部分词语辨析、第七部分按要求选择、第九部分阅读理解,共计246分;考察考生理解能力的主观题共18题,包括第五部分理解句子、第六部分完成对话、第八部分句子排列,共计54分。这次试题题量适中,主客观题比例分布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

(二)考试总体成绩分布

120名考生的考试成绩中,最高分是279分,最低分是54分,平均分是151.6分。

表2: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成绩分数段人数及比重统计

分数段0~3031~6061~9091~120121~150151~180181~210211~240241~270271~300

人数0229131419172051

得分率0%1.6%24.1%10.8%11.6%15.8%14.1%16.6%4.1%0.8%

由表2可以看出,考生分数基本上集中在30~180分,211~300分的人数明显减少,150分以上的人数为62人,占整个考生人数的51.67%。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考生平均成绩为151.6分,说明本次模拟考试考生的成绩不太理想,大多数考生成绩在61~90分,因而拉低了平均成绩。

(三)试卷各题型的难度

难度(得分率)是测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试卷的五种题型的得分率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各题型得分率很低,说明简单题目较少,难题很多,该试卷偏难。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呈两极分化状态,其中失分最严重的是完成会话与改错句等主观写作题,这说明学生汉语综合运用能力较低,尤其是对汉语的语感与写作还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试卷的内部信度分析

根据表3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软件,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文化、阅读六个方面以及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表3:试卷测试内容相关性分析inter-itemCorrelationmatrix

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文化阅读总分

语音1.000.348.454.485.437.489.566

文字.3481.000.441.421.389.431.504

词汇.454.4411.000.860.673.798.920

语法.485.421.8601.000.704.792.928

文化.437.389.673.7041.000.871.824

阅读.489.431.798.792.8711.000.945

总分.566.504.920.928.824.9451.000

根据教育测量学家的研究,相关值介于0.71~0.99属于高度相关,0.5~0.7属于中度相关,0.3~0.49属于低度相关,低于0.3说明相关性过低。通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在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中,阅读和总分的相关性最高,达0.945。阅读、词汇、语法、文化与总分都呈高度相关。

2.语音、文字和总分相关性为0.566和0.504,属于中度相关。

3.词汇、语法、文化与阅读的相关度分别为0.798、0.792和0.871,属于高度相关。

4.语音、文字和阅读的相关度分别为0.489和0.431,属于低度相关。

(五)模拟成绩与pat7.4真实成绩比较

120名考生的模拟考试成绩与泰国高考汉语pat7.4真实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数据表如下:

表4:模拟考试成绩与真实考试成绩的相关性数据表

pairedSamplesStatistics

meannStd.DeviationStd.errormean

pair1模拟成绩151.600012061.180745.58501

高考成绩120.933312052.200284.76521

表4给出了泰国高考汉语pat7.4模拟考试成绩与泰国高考汉语pat7.4真实成绩的平均分(mean)、参考数目(n)、标准差及标准误差(Std.Deviation&Std.errormean)这四项基本的描述统计指标。

表5:模拟成绩与pat7.4真实成绩相关检验

pairedSamplesCorrelations

nCorrelationSig.

pair1模拟成绩&高考成绩120.948.000

表5是泰国高考汉语pat7.4模拟考试成绩与泰国高考汉语pat7.4真实成绩相关检验表。该表显示共有120对参考值,相关系数为0.948。

表6:pairedSamplestest

pairedDifferences

95%ConfidenceintervaloftheDifference

LowerUppertdfSig.(2-tailed)

pair1模拟成绩―高考成绩27.0041134.3292316.579119.000

从表6可以看出标准差及95%的置信区间。配对成绩t测试结果表明,t值为16.579,双侧显著值为0.000。0.000小于0.05,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这说明泰国高考汉语pat7.4模拟考试成绩高的考生,其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真实成绩也比较高。

四、结语

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尽管总体分数与真实测试的总体分数具有较大差异,但二者在平均分、标准差等指标方面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模拟测试具有较高的质量,可以将其作为pat7.4的一个样本分析。从题型角度分析,各题型得分率比较接近,说明题型没有对难度造成较大影响。从试卷各部分的内容构成看,汉语词汇量、汉语语法、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化知识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相关性也较高。这说明试卷各部分内容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考察对象具有同质性。例如第一大题中的选择词语正确答案,既有对学生汉语词汇量的考察又有对其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可以看出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的首要目的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就本次模拟测试成绩统计而言,2015年的泰国高考汉语pat7.4考试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春丽娟.泰国汉语高考pat7.4调查[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泰宗.泰国高考汉语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周国鹃,春丽娟.泰国汉语高考pat7.4分析调查[J]海外华文教育,2013,(1).

[4]万惜春.泰国高考汉语试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李颖.泰国汉语高考pat7.4试题分析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杨凯.对泰国汉语高考试题pat7.4的研究分析[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7]杨瑞和.语言研究应用SpSS软件实例大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3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4

1.核心概念与研究价值

1.1核心概念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三一”教学策略,是通过对全国卷“三个新题型”和“一个作文”题型的解读,研究教学方法,构建集成式高中英语教学整体框架。包括:该策略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打造,团队合作教研以及校本教材开发三方面。该策略的实施内容、实施主体及实施阶段都同时体现“以一带三”,“以三促一”的理念,旨在全面推动高中英语课改过程中不断培养高中生英语学素养。

1.2策略价值

其一,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全国卷英语高考特点,以任丘卷英语高考为基础,求同存异,提出应对高考的“三一策略”,有机导入常规教学,打造卓越高效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其二,从教师角度出发:整合任丘市第一中学高中教研组资源,深入研究“三一”题型的特点,展开教改策略下的团队教研,分层分组研究。

其三,从教材资源整合角度出发:教师们分组分层教研,选编后的练习资料应不断被复制再加工,以保证其能发挥最大价值。

2.目标与内容

2.1策略目标

其一,课题性目标:全国卷高考三类新题型“七选五”,“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加传统重项考查要素“作文”是课题核心目标。

其二,对象性目标:以高中三个年级学生为服务对象,由浅入深,由低年级教师引领式学习到高年级学生自主式学习。

其三,主体性目标:该课题参与主体分为小组研究并呈现研究成果。表现为三个新题型小组的常态存在与一个作文模板制作小组的阶段性存在。由一名资深教师引领,三名教师辅助,共同分期分段完成各阶段任务。

其四,阶段性目标:每个具体操作目标的既定完成时间分为“三个基础技巧铺垫”期与“一堂优质课”浓缩展示期。

2.2策略内容

其一,研究以“三一”策略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新高考下题型结构的调整预示着高中英语常规课堂知识层次,教学重难点变化。具体研究题型特征比对如下:(1)七选五题型:该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对语篇结构及行文逻辑的掌握。(2)语法填空:该题型的考查旨在培养学生对词汇,语法及句法的综合运用能力。(3)短文改错:相较于传统的同类题型,新高考要求加大了学生对篇章脉络及具体细节错误的甄别能力考核。(4)作文:大小作文合二为一之后的全国卷大作文综合体现学生以文表意的核心交流能力,同时不可降低对学生语言素质的精细打磨。

其二,研究以“三一”策略指导下教研组团队合作的促进。“以一带三”,“由点促面”是三一策略运用于教研组集体备课与团队建设的方式与目的。

其三,研究相关校本教材的开发。通过“三一”策略的构建,形成适合学生能力的教辅教材框架,即以高考“三一”题型与自创新题型(新闻,续写,翻译等)为教材内容的校本教材研发。它既体现学生知识层次,又积极发展学生的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最终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方法与技术思路

3.1研究方法

其一,观察法:首先,在确定研究目标为“三一”题型背后的教学策略构建后,分团队采取小组观察调研找出各版块问题症结及相关症结;其次,确定总体观察对象为该策略实施过程前后教学效果变化及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升,确定个体观察对象为该策略指导下成绩上升较快的参与主体,对其进行深入观察;第三,观察每一知识板块实施后该项目自身调整范围及纵深。

其二,行动研究法:在毕业年级小范围内探索性地进行教育改革,针对几类题型涉及到的教学重难点进行“预诊―资料准备―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板块计划―实践―总结”,然后向所帮扶学校推广。

其三,分析法:在涉及新高考教学改革这个复杂的教育现象中,“三一策略”实则分解了教学重难点。单独地观察它们,剖析每个组成因素的性质和特征并总结相关联系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触及教改核心。

4.意义及规划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5

高三是临近高考的重要时期,很多的科目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那么高三语文应该怎么复习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语文复习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复习策略1.重视高中语文基础积累

高三语文不像其他的科目那样有迹可循。或许很多的同学不知道从而下手。同学们一定知道,高中语文的知识都是靠积累的,所以高中语文不可能一口吃一个胖子,基础不好的同学必须做到把该能拿的分数点通通拿下。比如高中语文的背诵,就是高中生应该拿到的分数,此时的复习应当将课内的背诵篇目拿下来,从而做到滚瓜烂熟,同时也要保证书写无误。还有就是利用一定的时间将必要的诗词尝试理解透彻,能狗版式气不通。也要争我哪一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应该理解准备,切记不要张冠李戴。

2.合理制定复习计划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是比较繁多的,知识点覆盖面相对比较广,难度也很大,紧靠简单的拼时间和精力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一定要科学的计划学习高中语文才是正解。正定学习计划、执行计划、考后总结等都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缓解。制定计划不要过于理想和主管。一些考生认为靠前复习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就要玩命的学习,所以制定计划时候,目标和时间安排的很紧,除了吃饭睡觉,计划拍的很满。但实际上总是做不到,于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制定高中语文学习计划一点都没有用,步入凭感觉学习时期。

3.充实高中语文作文

很多的高中同学说,作文是没有办法复习的,因为高中语文的作文不像其他的题目,没办法一下子就能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千万就不能这样忽略作文的准备。高三网小编表示其实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想要提高是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是同学们也是要在靠前进行准备的。平时可以多多练习下作文的写作。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重视身体,同时也要形成积累作文材料的习惯,进而熟练的掌握一种作文的思路,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写出好的文章,获得高分。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方法及策略步步为营,夯实基础

在进行第二轮复习前,考生首先要选择一本和高考《考试大纲》结合比较紧密的专题复习参考书。书不在多,而在精。考生应该挑选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然后详细、系统地学习、练习。选好资料后,考生就应根据高考《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进行复习了。这里的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看,二是做。看,是看对高考考点的讲解。考纲上的规定和要求是大概的、笼统的,而在复习时考生要将考点细化。做,是指做和高考考点有关的习题。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看的内容,所以看是根本,是基础;做是手段,是方式。看是第一性的,做是第二性的。而对一些难掌握的内容,则要画出来反复看,做题时要善于总结,要注意方法。专题复习是第二阶段的关键,这也是整个高三复习中用时最长的一个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复习内容有的考生觉得单调,枯燥,乏味,有的考生在进行复习时只喜欢看某一专题而不喜欢看其他专题,甚至有的考生在专题复习还没结束时就急不可待地进行第三轮复习等,这些做法都是应该规避的,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全面夯实地掌握考点,在实际考试中会因为有所偏颇而导致失分的。因此,考生要学会在枯燥乏味中寻找乐趣。要相信,只有通过这么步步为营,才能夯实自己的基础,只有基础夯实了,到第三阶段做起综合试题来才能游刃有余。

诗词鉴赏复习

复习要点:①介绍读懂诗词、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方法。②系统介绍常见的诗词艺术手法。③引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术语,提高其鉴赏诗词的能力。

复习措施:①选择经典诗歌,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读懂诗词的方法。②将诗歌按内容(风格)分类鉴赏,让学生掌握各类诗词的一些规律特征。③进行鉴赏技巧的总结、分析和点拨,教会学生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掌握一般理论,诗歌体裁(古体诗、今体诗律诗、绝句)、诗歌题材(怀乡、思友、征旅、怀古等)、表现手法、语言特点、作家风格、常见意象等,要求对理论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简单记忆。

方法:①阅读——看有效信息(注释、题目、作家、诗眼、诗歌内容、问题提示),注意从“景”、“情”、“理”、“趣”几方面剖析诗歌。②作答——问什么,答什么,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牢记运用有关诗歌理论知识,用术语作答。

语文阅读复习

复习要点:①介绍整体把握文意,读懂文章的方法。②讲解突破“理解关键词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作者观点”“赏析表达技巧”“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等常见考点的方法。③培养学生审题、答题的习惯。④介绍常见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

复习措施:①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阅读理解力。②精选文段,指导学生掌握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小小说等文体的阅读要领。③精选练习,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落实常见考点的思路流程和解题技巧。③指导学生阅读参考答案,重视阅读练习的反思,规范学生的答案表述。

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学生总感到无从下手,得分较低;而复习起来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复习中要加强对学生现代文阅读技巧的指导,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答好现代文阅读试题必要前提:①明确文体特征,整体把握主旨;②掌握各种手法,构建知识体系;③指导答题技巧,总结答题模式;④分析题干内涵,明确问题指向。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高考作文从某一方面讲也是在考做人,因为作文就是做人。作文需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出来,就是选取行为过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感人的、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

二是再现思维过程,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揭示出思维的活动过程,这样可以使文章充实、有见地,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感染人的作用。

作文占了语文试卷相当的比重,如何才能在作文时扬长避短,写出自己的特色?复习冲刺阶段,大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几个方面的训练:

(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从内容、语言、体裁上寻找自己的特色。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常用的一种作文形式,最大的好处就是给考生提供了扬长避短的空间。大家可以根据读过的书,看过的精彩文章,有过的独特经历,听过的心动的事,有过的好的构思等所熟悉的内容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大家要把这些材料集中起来,按道德、亲情、成长等分类,做好素材的储备。

(2)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

(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6

作者寄语:现在已进入高考的攻坚阶段,如何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提高自己的成绩?笔者试结合自己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所总结的考生答卷情况,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方法。根据高考的命题特点,我们大致把语文试题分成三大部分:基础类、阅读类与作文类。

基础类

字词部分

阅卷发现

考生因基础不牢或过度紧张,将本可以判断出的迷惑项弄错。

实例举证

2012年安徽卷的“终身制”比较有迷惑性,很多考生误认为此项为错。

2012年天津卷设置的错误选项“暴发力”受“暴发”的影响而被许多考生认为是正确的。

阅卷总结

语文考试被安排在高考的第一天第一场,字词题打头阵,很多考生因心理情绪不稳,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请考生务必先稳定情绪,冷静斟酌、分析再作答。

病句部分

阅卷发现

懂得抓规律的考生,更容易得分。

实例举证

2012年北京卷D项“……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的景象”。

规律总结:一看句中出现了长宾语,马上判断此句可能有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

2012年江西卷a项“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做是丢脸的事……”“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不能并列。

规律总结:一句话中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等语病。

阅卷总结

高考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在考场上,要抓住关键点,便可节省很多时间。

默写部分

阅卷发现

考生的失误往往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顺序颠倒。

实例举证

2012年天津卷的“频烦”“幽愁”不借助于语意,就容易写成“频繁”“忧愁”。

2012年江西卷有考生将“亲戚畔之”误写为“亲戚叛之”。

阅卷总结

阅卷时发现,很多同学在平时不够留意那些难写字、易错字(如通假字),易多字少字(多为“也”“矣”等虚词),也不注意结合语境与语意。此外,考纲改变的内容在高考中一般会有所体现,如2013年湖北语文新增了《鱼我所欲也》《醉翁亭记》《使至塞上》《水调歌头》等四篇古诗文。

特征:一颗假牙和一脸虚拟的笑

最崇拜的人:好难恭维别人哦!

最喜欢的格言:考而不死是为神(老舍语),死而不考神上神(本人语)

来信请寄:本社地址+《求学》+考不死收

e-mail:

阅读类

现代文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此部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为主。由于选文的专业化、命题角度的刁钻等因素,此题考生得分情况不尽如人意。

实例举证

2012年高考中,江西卷第7题C项将原文的“似乎可以证实”替换为“已经证实”;

重庆卷第5题B项将原文的“忽视”替换为“排除”;

辽宁卷第2题a项将原文的“三个层级”替换为“三个方面”;

山东卷第6题a项的“发源于”在原文表述为“极可能源自”。

阅卷总结

阅卷时发现,很多考点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考查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命题者往往会从偷换概念、因果混乱、主次颠倒、以偏概全、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角度设置错误。考场上,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文言文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文言文阅读的瓶颈是翻译题,以江西卷为例,总分12分,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6.05分,2012年为7.92分。得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考生只会译大意,不能准确译出关键词。

实例举证

以2012年江西卷翻译题为例: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关键词】所以、安、鬻、判断句式。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关键词】谓、毁诋、礼体、批。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关键词】意、岂、良、所致。

从以上关键词中可以看出,译大意是翻译之大忌。

阅卷总结

翻译题,一定要直译,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逐字逐句地翻译,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如有不合现代句式语序的就加以调整。翻译题阅卷时一般是按点赋分,句子大意分值小甚至没有。重点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虚词、特殊句式等经常成为得分点。

诗词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诗词阅读是考生的薄弱环节,得分率偏低。如共8分的江西卷诗歌题,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2.79分,2012年为3.65分。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会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理解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再加上不会规范答题,故而失分较多。

实例举证

2012年安徽卷第9题中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阅卷总结

从考查点设置上看,很多省市是“一诗两问”,我们复习诗词时,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借助意象、典故、注释、作者等内容读懂诗词的同时,要总结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如“炼字”题的答题模式:释含义、明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点情境/表情感/谈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文类

阅卷发现

高考作文分值高达60分(江西卷65分、江苏卷70分),是所有科目中最大的一题,可谓“失作文者失高考”。阅卷过程中发现,记叙文体在高考中不易得高分,故如没有特别的文体要求,考生最好写议论文。

实例举证

2012年山东高考佳作《敢于担当,迈向成功》开篇亮出观点,接下来引用康德的话,列举巴金、索尔仁尼琴的例子,紧扣住“困难面前,敢于担当”这一观念,同时引用王大珩这一科学界敢于担当的范例加以论证。接着由点到面,通过林则徐、巴尔扎克、吴菊萍、吴斌这些例子加以进一步佐证。此文章举例多样化且详略得当,论证深刻透彻,自然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7

关键词:高三英语;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语篇意识;解题技巧

高考总复习的关键在于复习的有效性。有效的复习能够帮助学生从枯燥乏味、收效甚微的题海战术上解脱出来,让学生少走弯路;有效的复习可以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有效的复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的复习还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语篇分析能力,使学生关注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自主学习。

一、大量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在阅读时要首先注意内容的广泛性。高考阅读题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导、文化教育、史地知识、科普作品等。题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如新闻的第一句话一般揭示文章的大意,交代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前后因果等。新闻标题、电视语言则多使用省略句。了解各种文章的特点会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其次在阅读中,要慎重选材。选材要适合学生程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有些老师只考虑到扩大词汇量和迅速提高解题能力,一味偏重选生词多的文章和出难题,其结果往往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提高能力极其不利。另外,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地使同学们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在实践中,应着力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①快速的浏览能力;②巧妙的猜词能力;③独立的分析能力;④准确的捕捉主题句的能力;⑤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就如虎添翼,完全具备了自学能力。毕业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将会受益无穷。

二、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最薄弱的还是语法和词法,这些在单项填空、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部分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因此,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此外,夯实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还要注意把握好度,多剖析一些典型的高考题、自编精选题、对比题。题目宜精不宜多,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扣准考纲词汇,抓住高考必考的语法大项,做适量的体现基础知识活用的单选练习,查缺补漏,强化专题训练。要认真梳理总结做过的题目,归类方法,总结经验,错的要纠错补漏。错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减少失误也是提高成绩的诀窍。

三、突破书面表达关,提高写作水平

书面表达的完成有赖于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学生不敢动手,有畏难情绪,表达不准确,言不达意,文章条理不清,不习惯用英语思维。要改变这种现象,高三复习势必全面进行,层层推进,步步过关。

1、抓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型。换句话说,有了基本的词、词组和句型,一般的交际内容就能表达了。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到高三阶段时要求能掌握三千左右的常用词,掌握住这些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短文写作就有了基本保证,也达到了大纲上的要求。

2、抓简单句的写作练习。简单句只要能正确地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目的,就是好句子。尽量使用简单句可以少出错误,事实上,历年高考书面表达项所给的参考答案,都是以简单句为主。

四、提高注重高考中的语篇意识

近年来,高考的阅读理解在难度上不断加大,在试卷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一是语篇变长,阅读量加大,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二是语篇多为原文,其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有一定差别,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跨文化背景知识,要客观地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三是语篇题材多样,文体增加,除了过去我们常读的新闻报道外,考生还需多读其他文体,如广告、说明书、各种图表以及近年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媒体等;四是词汇量增加,从高考前的2000个词左右逐步增加至3000个词左右,而且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猜词能力。同时,关注语篇宏观语境(即篇外各因素),扩大知识面。

事实上,整份高考试卷就是一个大的语篇,处处显示着对语篇的重视。不但是阅读理解题,就是完形填空、短文改错也都是在掌握语篇主旨的基础上才能做题。英语试卷的内容越来越时尚化,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了语意的领悟和推测,坚持把测试的基本点定位在语篇上,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生努力把握英语解题技巧

总的来说,阅读理解所选的语篇地道,力求原汁原味,是近几年阅读理解题的特色之一。但是,近年来阅读理解对于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的要求有较大的提高,深层理解题增多。高考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为: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语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作出判断和推理;理解语篇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阅读理解题型的设置,除了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一些事实细节和情节顺序外,更是把重点放到了挖掘语篇的深层含义、根据全篇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判断的层面。深层理解的试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考查主旨大意、从较深层次上考查考生对语篇的理解和推断能力。注重句义、词义的考查,要求考生通过上下文推测它们的含义。虽然有些词并非生词,但其含义超出了它的字面意义,这对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抽象思维等综合能力与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只有通过上下文才能把握住它们确切的含义。

六、突破短文改错关

短文改错的错误涉及语法、习语、行文逻辑、单词拼写等内容。它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冷静的头脑。此题难度较大,学生对此有一种畏惧心理。为此,教师应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使之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保证一定量的训练,减少盲目性。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三复习

1.以课本为线索,归纳《考试说明》中的词汇和相关的搭配、句型,归纳课文类别,跨册复习

1.1 语言结构对比归类。

1.2 语义场小结。如要求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2.1 whatwordsoftengowith"eye"?

1.2.2 whenandwheredopeopleusetheverbs"inspect","examine"and"check"?

1.3 句型小结。笔者在高三上学期按句型结构引导学生归纳从初一到高三所学的典型句型;在高三下学期按句型功能归纳了65组句型,并以此为内容进行听写、翻译和造句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句型的能力。

1.4 在指导学生阅读和表达初期,笔者按课文文体把高中课文分类。复习时,引导学生逐类掌握文章的特点,获得深层理解和规范表达的能力。对于历史人物方面的课文,主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文章主旨等;戏剧类课文用于复习口语,提高交际能力;论说文是训练寻找主题句、整体理解文章和练习缩写的好材料。

2.以教学大纲为线索复习高考的语法要点,提高学生语境分析能力和理解长句、难句的能力

复习的方法是:自学—练习—讨论—再练习—建立错误档案。这个过程的关键有二:1.精选练习。把语法项目在课本中表现的灵活性较强的句子、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典型题目、各地高考资料中质量较高的习题挑选并打印出来让学生练习、分析、小结,做要点记录。2.建立错误档案。经过精练精讲以后,教师应根据遗忘规律,先密后疏、层层加深地给学生提供多次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学生有错误而又不能理解的,请教同学或教师之后抄写在卡片上或专用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又回头再阅读、思考、练习,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错过的以后不再错或少出错。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反复有效实践的必要性,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

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和从最基础的地方讲起。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精心备课,有重点地讲深讲透,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和非谓语形式是语法复习的核心,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体会才能掌握相应的时间概念、结构形式和适用范围。笔者采取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复习,效果比较明显:1.指导学生连续分析几篇课文中动词的用法;2.归纳、小结并做练习;3.讲练历年高考题中的动词小题;4.分析几篇书面表达中所用的动词及其形式并做口头、笔头练习。

3.以高考题型为线索进行专项强化训练

要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要让他们领会高考要求和英语试卷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熟练运用答题技巧。对于水平相同的学生,会不会答题,会不会抓住关键的解题信息,会不会加快速度争取时间上的主动,其结果是有差异的。专项强化训练的目的就是巧学、巧练、巧解,形成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

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把握词义、词性、词形、搭配、时态、语态、指代、逻辑关系等。

4.精练与泛练相结合,促进知能转化,提高答题速度

课堂上的精练是师生共同具体分析某一大题的答题思路,讨论相关的知识点和语境;课堂上的泛练是给学生提供约三倍于精练的练习,让学生限时完成,或自行完成自对答案,教师随堂答疑。课外的精练是完成20到30分钟的高考某一大题型的练习,交教师批改,为课外辅导和下一节课的课堂讲评做准备。课外泛练包括学生自觉完成新练习,准备问题争取教师辅导,学生翻阅订正过的旧练习、笔记和反复背诵、默写、归纳、运用考纲词汇等。精练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深度和答题技巧;泛练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广度和快捷的反应能力。在总复习阶段,只要有时间保证,复习资料落实,练习的检查手段得当,学生便能有效地完成复习任务。

5.专题训练与综合练习相结合,对学生的思维潜力进行有重点而又全面的开发利用

复习的最后阶段通常以套题为主,但每一节课的重点应放在一个专题上,如单词拼写题中的词义、词性、词形把握,短文改错题中的语法分析、词法分析、逻辑分析、单选题和完形填空题中的语境因素、词义辨析等。这种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复习,阶段侧重,全面练习,重点突破。

6.反复攻词汇关

考纲词汇通过认读、默写、听写、归纳小结、辨义、单词拼写等练习形式,让学生做到认得出、拼得准、用得上。要让学生全面掌握考纲词汇。不管是常见的还是冷僻的,是易写的还是难写的,是初中的还是高中的,是一般词义还是习惯的或特殊的用法,学生都应心领神会。

7.加强个别辅导,促进临界生的转化

临界生有三种:五科总分临界、五科总分波动临界和英语单科成绩临界。教师应从大局出发,尽最大的努力抓好前两种临界生的转化工作。总分临界生而英语成绩过低的,要加强对他们的知识网络进行查漏补缺,学会一点,练习一点,记住一点,归纳一点,巩固一点,督促他们建立错误档案,打好基础。总分波动临界生成绩大起大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清晰、不牢固。这类学生的关键是理清知识体系,稳定情绪,冷静发挥,他们需要鼓励和树立信心。

8.进行考试技巧辅导,争取让学生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复习的最后阶段,既需要对学生进行高效率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又需要教育他们善于自我调节,从而提高临场的心理承受力度,以便从容地应试。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9

【关键词】高三英语复习;误区;解决策略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学科复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败,而英语作为高中的基础学科,其复习的效果更是不容有失。高三学生要想在这即将高考前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扎实细致的复习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就要抓住复习的效率这个关键所在。复习是学生站在更高的知识掌握水平上,对已学习的内容做全程的回顾,弥补知识点的疏漏和不足。复习不是简单地将已学知识大致浏览和概括,而是通过总结归纳,将知识系统化和全面化,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使用能力和语法的认知程度。本文通过对学生在高三英语复习中容易陷入的误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与见解,以此与各位教学同仁共勉。

误区一:英语复习的“枯燥论”

高三学生对学过的内容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和掌握,再进行复习的时候,就缺乏了新鲜感和未知感,觉得复习枯燥无味,课堂教学单一无趣,因此部分老师和学生在复习的课堂上会处于消极应付和疲惫的状态,对复习的内容不能投入全部精力,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这种情绪会给高三学生带来不良的心理暗示,使本就紧张的高三学生更易焦躁和不安,教学效果不理想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对策: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对自身进行反思,使学生感到复习枯燥的不是教学内容,而是教师本身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时候,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平等和合作的学习氛围,要用满腔的热情去感染和带动学生,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和积极进取的动机,让学生燃起渴望生理和成功的斗志。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复习方法,将系统的、综合的知识内容题型化和趣味化,结合听说读写各种活动,让学生改变对复习内容单一的、枯燥的不良印象。教师还可以结合复习的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复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复习的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在复习语法时,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总结的语法最全,举的例子最生动有趣;在复习词汇的时候,可以开展“单词接龙”游戏,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量。

误区二:过多的“应试”练习

英语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考试的时候以选择题的形式居多。选择题的形式固然需要学生练习,但是反复的对选择题型练习,不但会让学生厌倦,更消耗了学生的很多精力,让学生对其他题型无暇顾及。而且过多的选择题型练习,让学生只重视考试技巧,忽略了对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锻炼,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学生对选择题题型的过多练习,容易培养学生的惰性和作弊心理,学生疲倦时不再动脑思考,胡乱选择答案了事或者对同学的答案进行抄袭以应付教师的检查。这样的练习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对策: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这种重视客观题而轻视主观题的做法,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选择题进行大量的应试训练,并不能掌握并熟练驾驭英语语言,要想真正让英语成为自己的工具,就必须从全方位的对自己的英语能力进行强化,如完型填空和作文能力等,以此来形成知识体系,更好的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学生还要在检测方法上多动脑筋,除了选择题型,还要增加翻译、填空、改写等练习,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误区三:教师的“填鸭式”复习方法

在高三英语的复习中,教师应用“填鸭式”的复习方法非常普遍。很多教师在专项复习的时候,习惯将知识的重难点、语法的规则、单词和句式的特殊用法等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就开始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和教师都觉得很累,复习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有时学生还会越听越觉得糊涂,感觉复习的内容和刚开始讲的时候互相冲突,自己也分不清孰对孰错,这就使“填鸭式”复习方法的危害。

对策:教师应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高三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采用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的方法,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复习方案。高三学生的英语已经有一定的水平,教师不应该怕知识点有遗漏,不分巨细的向学生“灌输”各种语法规则和“应试”技巧,让学生感觉课堂教学沉闷。教师应该对知识点采取精讲精练,将复习内容化繁为简,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同时,教师可以采取分布讲解、分步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更用以理解和消化。例如:学生在复习定语从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一种用法,然后及时进行单项练习,总结完后,再进行综合习题的训练,让学生彻底的明白定语从句的用法。

误区四:只重视课本学习,忽视实践应用环节

高三的英语复习不能始于课本,最后又终于课本。在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重心应该从单纯的课本学习过渡到实践演练上,因为考试本身就是时间的过程。特别在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等部分,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在完成这部分内容时,总觉得每个答案都似是而非,因此犹豫不决,不但影响了做题速度,更影响了做题的质量和考试成绩。

对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英语文章和资料,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力。同时学生对英语应用国家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都可以通过阅读的途径了解和掌握,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改正按照中文的句式结构和语法用法去理解英文的不良习惯,学会用以英语为母语者的角度去解答英语问题。

总之,高三英语复习,教师要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和步骤,提高学生复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复习中感到愉悦,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为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再进.谈高三英语复习中的三个突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2)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篇10

普通高中志愿共设置5个批次

市区统一设置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志愿,实行“知分填志愿”,即考生在知晓中考成绩后,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普通高中招生继续实行平行志愿。“3+2”高职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志愿设置办法另行通知。普通高中志愿共设置5个批次。

提前批次:省示范高中特长生招生;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招生,合肥三中、合肥十一中、庐阳高中三校体育特色班面向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招生;国际班招生;高校附属中学面向本高校教职工子女考生招生;完全中学直升生招生。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招生设2个志愿,其他均设1个志愿。

第一批次: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含指标到校生,同一志愿、同一录取最低分数线)。设1个志愿。

第二批次:合肥二中等11所省示范高中招生,中科大附中招生。设a、B、C3个平行志愿。

第三批次:共建实验班招生,市示范高中招生,一般普通高中普通班招生,外语实验班招生。设a、B、C3个平行志愿。

第四批次:一般普通高中艺术、体育特色班招生。设a、B、C3个平行志愿。

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志愿由考生本人填写,家长签名确认,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要求学生违背本人意愿填报志愿。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学校网上填报志愿,打印确认并签字。志愿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

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须达4个C等级及以上

在录取环节,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介绍,考生中考总分(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须达到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其中普通高中特色班、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招生及合肥三中、合肥十一中、庐阳高中三校体育特色班面向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招生的考生须达到相应的录取最低控制线。

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须达到4个C等级及以上(省示范高中须达到4个B等级及以上)。省示范高中特长生、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普通高中要求相同。对符合条件的考生,将按照考生中考总分、学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志愿,分批次择优录取。

先对符合填报条件的考生进行多重排序,得到一个从高到低的顺序位,再进行投档、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