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十篇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十篇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1:27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1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查对制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控制越来越重视,2009年卫生部三个行业标准,其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三个规范于2009年12月1日强制执行。2010年2月~2013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增加了手术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量也由此剧增,消毒供应中心对查对制度的执行力将直接影响到医疗用品的灭菌质量[2],为避免手术器械在交接过程中数量、完整性及性能的误差,我们制定并严格落实手术器械核对制度,经过3年时间的运行,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的实施

1.1.1与手术室进行所收器械物品交接核对核对的项目包括器械的规格、数量、器械的完整性和器械初步情况处理等。做到每一样物品都逐一核对并和交接本上的数字吻合后签名。凡沾有脓血的器械要求手术室护士下手术台后按消毒隔离管理办法及时冲洗预处理,防止血液和污染物干涸在器械上,增加器械后续清洗的难度,从而影响灭菌质量;同时避免残留物凝固而损坏器械。如有特殊感染的器械要求使用者应进行双层密闭包装后做好感染种类标识,以便消毒供应中心按卫生部三个规范中的要求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生锈的器械及时除锈和保养。磨损及不能使用的器械应及时更换。

1.1.2清洗后的器械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器械的清洁度、器械是否完整齐全、配套、性能是否良好,剪刀等锐器是否锋利。利用光源放大镜检查各种管腔器械的咬合处、关节处是否清洗达标,不达标的重洗;器械性能下降影响正常使用时,予以修理和更新。检查合格后的器械进行打包,由双人进行认真仔细核对包内手术器械与手术器械清单无误后方可进行包装,包装时包内器械关节打开,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在包布的最外层附有器械清单,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胶带上注明手术包的名称、灭菌期与失效期,预真空灭菌器编号和灭菌批次,并由包装者和检查者双签名字。同时要求手术包外化学指示胶带的填写坚决杜绝涂改,以备使用者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对于那些关键词或重要数据来说,一旦发生纠纷他们的可信度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便于实施灭菌后的质量追溯[4]。

1.1.3规定编号为第一的预真空灭菌器开始灭菌物品全为手术室手术器械及物品,避免和其他科室的物品混装引起手术物品数量误差。每天灭菌前空锅行B-DC测试,由消毒员和质检员核对预真空灭菌器使用前的B-D测试结果是否合格和待灭菌包的状态、核对包的数量。装载按质量标准实施。灭菌完毕注意检查灭菌包的标识如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外化学检测标识、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科别、品名、包装者和核对者,并注意检查是否有湿包,化学指示胶带是否脱落,并再次核对数量是否和灭菌前相吻合,灭菌后的手术物品装载于手术室的清洁箱里经专用清洁通道运送到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

1.2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流程具体操作包括:手术室送来的器械物品在清洗前都进行画正字逐一核对并和交接本上的数字核对,灭菌前检查各种包的包装质量包外指示胶带及标签是否完整,将不合格包及时检查。若有破损、湿包应视为灭菌失败;若化学指示胶带的色泽未达到要求或可疑时,应重新灭菌,负责灭菌器的工作记录灭菌过程必须严密监测[3],清洗后质量检查合格完好经双人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打包,在最外层包布的里面附有器械清单,包外贴双签名的化学指示胶带。灭菌前和灭菌后都查对物品的品名、数量、质量等,发放消毒无菌物品时,要查对名称、数量、灭菌日期,失效期,做到三查四对,三查:放时查、存时查、发时查;四对:对品名、对数量、对日期、对科室,准确无误后发放给手术室。并和手术室的护士交接核对。

2结果

护理工作的差错是影响医疗总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作为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通过加强科室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及不定期和手术室护士有效沟通,为手术室提供了高质量,数量无误放心的无菌物品,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科室间的纠纷得到防范。供应室的查对制度要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从而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也保证了自身安全,健全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讨论

长期以来,由于消毒供应中心不是临床一线科室,因此在管理上未引起足够重视。自2009年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个规范于2009年12月1日强制执行以来。我院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工作很重视。按规范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各科室所需器械、用具的供应工作,是医院的心脏科室。其中手术器械的查对工作在消毒供应中心显得突出,通过3年的实践,我科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为手术室安全手术提供了保障,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科室满意率得到提高;同时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也有一个共识即护理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差错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在很多细节上的失控和忽视所造成的[5]。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繁多,大多数在无人监管之下独立操作,采取自查、相互检查的方法,可查出问题并取到互相监督的作用[6],因此护士要有严谨和慎独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细节管理常抓不懈,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护理工作中.规范护理清点查对制度,明确制度要求,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可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也就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7]。

参考文献:

[1]王虹,张秀华.手术器械集中式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天津护理,2013,21(5):424-425.

[2]尹家慧.查对制度在供应室工作中的重要性[J].临床合理用药,2010,11,3(21):82.

[3]王平.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90-691.

[4]杨晓光.护理记录书写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a):59-60.

[5]张小燕,苏永静,黄天雯,等.加强细节管理降低护理风险[J].中国护理管理.2007,7(4):59-61.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2

2016护士年度考核个人总结1

我成为护士已经一年了,一年来我在各领导的关怀下,在各科室的相互合作下,我在工作技能方面不断提高,以下是我的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一、规范护理工作制度:

深化卫生改革,执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我院推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等新的形势,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护理部认真组织学习新条例,学习护士管理办法,严格执行非注册护士执业,根据精神卫生中心,泰安人民医院、洛阳人民医院等经验,结合我院实际,重新完善修定护理工作制度23项,明确各级各班护士岗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位职责25种,规范护理操作规程17项,并修定了护士长、护士质量考核标准,整体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办公室、质检科、总务科等给了很大支持),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步使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二、努力作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在我院没设感染科之前,护理部对护理工作方面能够做到的尽量做到,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狠抓了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狠抓了手术室、供应室、消毒灭菌环节的管理和监测,对各科室的治疗室、换药室等每月空气培养一次。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输液器等用后,消毒、毁形、焚烧有专人管理,有登记,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有记录,对不合格的停止使用,降低了医原性感染。

三、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积极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

两次参加学习班,并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修理条例培训授课工作,多次组织护士长及护理人员学习,让护理人员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016护士年度考核个人总结2

一年来,在护士长及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比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6年的工作和2017年的展望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早会、报纸、网络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拥护医院以及手术室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严格以一名优秀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病人的满意度为标准,牢固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二、工作态度方面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能做到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流程,遵守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时刻注意保持无菌观念,做到不怕苦累、全天侯待命以应付突发事件。树立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团结同事,以工作为中心。坚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积极协作,打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完成。

三、专业技能方面

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了手术室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方面的工作,在2015年手术室开展了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项目的cqi工作。通过一年来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开展,手术室手术器械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在护士长布置的专项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好药品间、抢救车、冰箱及温箱的专项管理,圆满完成了各项专项工作任务。在日常工作中,能掌握巡回、洗手护士的操作流程,并参与手术科室的多例大手术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工作中能积极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熟练掌握护理急救技术,抢救程序及抢救药械的使用。日常做到严格查对,严谨细致,杜绝细小差错事故的发生,在保质保量完成手术过程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新业务的开展。

四、2017年度展望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3

【摘要】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手术室作为手术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病人手术成败与否以及性命安危。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确保医疗质量,而且能够达到患者满意的基本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缺陷,有时可能延误手术进程,有时甚至可能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等等。因此,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相关人员技术素质和责任心,都非常重要,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本文作者讨论手术室护理工作日常较易被忽略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忽略的问题;预防对策

手术室是外科及其相关专科患者进行手术的场所。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结束为止,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加强安全管理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需要。然而当前手术室建设方面以及手术室护理工作却远远无法达到接受手术数量以及护理质量标准的目标,尚存在许多细节上的不足。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1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缺陷

1.1容易接错病人: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或昏迷病人,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容易发生接错或错送手术间床位的现象。

1.2手术器械、物品清点不清,发生忽略:进行术前与术后清查器械、敷料非常重要。清点差错,操作不当?忽略检查校验,导致异物遗留术后清点是防止手术器械与敷料等遗留于病人体内的重要举措之一。倘若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术前不严格按照手术器械清点核查制度进行,或是手术中未对添加物品及时登记在案,有可能使棉球、纱布、缝针或手术器械等遗留于患者体内的情况发生。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可能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3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观念不强,手术室护理工作常常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一般只关注手术医生,严重忽视了手术护士的重要性,这间接促使相关护理人员缺乏成就感与责任感。如手术中聊天说笑、接听电话、讨论与手术无关话题等现象时有发生,可见其法律意识极其淡薄、欠缺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导致患者误解进而引起纠纷的原因之一。

2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2.2清点制度: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清点台上用物,如纱布、缝针、刀片等,并做好记录。安全管理?,术前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按病人查(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术前准备及过敏状况;病人入手术间再次核对;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全部备齐。

2.2手术室一般制度: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各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2.3落实并完善无菌技术管理:无菌技术管理属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重点任务,更是手术室感染防控关键,对手术切口感染以及术后愈合情况等均有影响。为完善无菌技术管理,应当要求相关护士定期(30日)进行空气培养与物品培养,手术室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一般不可超过200cpu/m3,将培养结果做好记录;每天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对于施行感染性手术后的手术间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空气传播、器械与物品污染后再使用等情况所致的交叉感染。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每一份任务,也就是自进入手术室手消毒开始到手术台的每一项操作环节稍有遗漏均可致无菌操作失败,引发感染。全体手术室相关工作人员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4严格落实手术安全相关核查规章制度:手术安全相关核查需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手术室护士共同完成。在手术开始前、麻醉前以及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必须对患者具体情况以及手术部位与方式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核查。由此对于手术室安全核查任务提出了更高标准,相关护理人员需严格落实该项制度,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仔细核查,以确保手术顺利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5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从根本上纠正旧有的轻视工作、认为其与法律无关等错误思想,需要钻研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日常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于履行法律程序等予以重视,唤醒工作的责任心,进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6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再学习,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知识、新改进有所领悟。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2、8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好警钟长鸣,预防为主。

3结语

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超负荷的部门,是医护人员一起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抢救的重要场所。可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与抢救病患质量。因此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首先,大家必须意识到所负责工作自身的重要意义,落实好每一个手术相关的基本护理工作,严格遵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要注重提高护士专业技术素质、新护士要加强岗位培训,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全面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翠兰,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临床护理2011,3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潜在安全隐患护理管理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随着手术学科分工的日益精细,各种疑难、高危、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改进相应管理流程,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一、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差错,轻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导致手术资源浪费;重者发生手术部位错误、致残、致死而酿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手术室护理常见潜在安全隐患有:

1.1接错患者因接待患者的护工查对错误,或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等,易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

1.2碰伤、摔伤或坠床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

1.3手术部位安置错误因术前未标识、安置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

1.4用药、输血错误输血、用药时核对错误;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

1.5神经功能受损在手术过程中因约束带过紧或双上肢过度外展,导致局部神经长时间受压而影响神经功能。

1.6电灼伤因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处潮湿,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电灼伤。

1.7冻伤某些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体表降温,因保护措施不当可导致患者冻伤。

1.8压疮因手术安置不科学导致局部组织或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疮。

1.9异物遗留因器械、物品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1.10导管脱落因手术中导管固定不妥、手术患者护送不当等发生管道脱落。

1.11病理标本错放、错送甚至遗失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失误导致手术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

二、防范措施

完善手术室各种岗位职责及制度,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

2.1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加强护士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尊重爱护患者,培养主动服务理念,善于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2重点环节的交接制度

2.2.1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腕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逐项核对打勾确认,防止接错患者。

2.2.2手术中器械护士不得中途换人,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

2.2.3送患者回病房时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管道、生命体征、术中大致情况等,以保证术后护理工作的延续。

2.3重点环节的查对制度

2.3.1严格核对患者信息护工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通知单对照病历及手腕带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准备执行情况、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等,病房护士在《手术患者交接安全核对记录单》上签名;患者送到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根据《手术患者交接安全核对记录单》再次核对上述各项;严格执行国际惯例术前暂停核对程序,即在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第三次执行暂停程序,以大声唱读方式核对患者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要求病历、手腕带、患者自述三者相符,并在《手术患者交接安全核对记录单上》签名确认,方可实施麻醉手术,以确保患者安全。

2.3.2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二人仔细清点核对所有敷料和器械并登记签名。

2.3.3认真检查手术中使用的无菌物品是否合格,术中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物的类别、规格是否符合手术要求。

2.4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2.4.1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敷料做全面检查、整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两次,巡回护士将数字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术中临时增加的物品应及时补记。

2.4.2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宜选用显影纱布、纱垫,凡胸、腹腔内所用纱垫一端必须有兰色长带,且长带尾端应放在切口外,严防纱垫遗留体内。

2.4.3关闭体腔或深部组织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认真清点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的各种物品,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合至皮下时及手术结束后再各清点一次。

2.5完善相关安全制度

2.5.1防止接错患者特别是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有的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或放错手术间情况。在核对时应注意询问的方式,必要时请家属帮忙协助核对。

2.5.2妥善保护防止受伤始终有人陪伴患者,不让其独处一室,保持各种接送患者的平车、床功能完好,常规配备安全带和防护栏;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头、肘、足部;术中需体表降温使用冰袋冷时,应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应使用专用插座,负极板放置正确,避免患者身体直接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件以免电灼伤。

2.5.3保持正确舒适在协助医生摆放手术时应正确使用减压垫,避免血管、神经受压,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过度牵拉、过分外展,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肌肉,避免因不当而致并发症。对压疮高危患者应在术前做好防护措施,即在压疮高危部位粘贴减压贴效果好。

2.5.4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术前一日,主管医生应在手术部位作好标记,对脑、肾、肢体等对称性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

2.5.5防止用药错误药物应摆放有序、标识醒目,以免混淆;在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麻醉医师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并将安瓿、药瓶保留备查。

2.5.6防止输血错误术中如需输血,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要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单、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血袋的完整性、有无凝块、溶血及污染等,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要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留24小时备查。

2.5.7防止管道脱落加强患者过床期、全麻诱导期、复苏期的管道评估与护理,妥善固定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返折等。:

2.5.8正确管理病理标本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及时放入有固定液的盛器内,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一致,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三方签名确认,及时送检病理科,防止标本保存不当或遗失。

2.6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6.1防止伤口感染及交叉感染手术器械应集中于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确保灭菌合格率100%。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与手卫生管理规范。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应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术后处理相关物品。

2.6.2无菌物品管理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原则。分类放置、标识醒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

三、总结

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安全护理是安全医疗的前提。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诱发严重的后果。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手术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只有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如何规避手术室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防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除了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还要从管理角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成宁.常见护理法律责任差错.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5,18(1):16.

[2]刘春英,赵红英.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天津护理,2002,10(4):197-198.

[3]柳骅,姚梅芳.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6):253.

[4]姚龙,王明.预防误吸与麻醉前禁食新概念.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0(4):255.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5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

医疗改革的深入,增强了人们对医疗健康和医疗安全的要求,患者安全成为医院安全管理的关键[1]。作为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手术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具有密切关系,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将安全文化这一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室因护理导致的差错事故,从而提高护理治疗质量。

1护理安全文化概述

护理安全文化涉及护理文化和护理安全两方面内容,护理文化是护理人员共有的医疗观,由各要素组成完整体系,如高效的护理管理体制、严格的护理规章制度、严谨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等,指的是在现代医疗体制下,贯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护理文化意识,还要将之应用于实践,才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安全指的是护理实施过程中,保证患者生理、心理或功能不受医源性损害,同时通过护理,提高患者生理、心理或功能原有损伤的康复能力。在具体实施中,需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护理模式和工作作风,并建立完善的体制。手术室护理中,建设护理安全文化,可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有效识别、预防差错事故,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2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功能。在护理服务方面,护理安全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攸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手术是一种治疗方法,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点,手术室护理若出现差错,轻者延误手术,影响患者治疗,浪费手术资源;重者使手术部位出现错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造成重大医疗护理差错事故[2]。所以,手术室护士长必须高度重视医疗安全。随着现代化优质护理体系的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建设护理安全文化的作用还包括:①规范手术室护护理模式和护理质量评估标准;②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模式明确"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基点;③为护理质量提供"患者满意度"这一重要的评估指标;④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常见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在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有:①患者错误:由于护理人员没有正确查对和采用2个标志物识别患者,极易出现接错患者、手术间错放患者等问题;②手术部位错误:由于术前没有标识手术部位,没有仔细核对病历、影像学报告就对患者进行安置,流于形式的进行安全核查,以致手术时手术部位;③用药错误:错误核对药物标识,错误执行口头医嘱,没有贯彻落实三查七对制度;④电灼伤: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手术台金属部件,使用电刀时因含碘消毒液未干燥导致电灼伤;⑤异物意外留置:没有正确操作医疗器械及按照规定清点、查对、放置手术操作相关物品,以致遗留异物;⑥手术部位感染:没有按照标准对器械物品、手术人员手进行消毒灭菌,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⑦碰伤、坠床。将患者接送出入手术室,或者移至手术台或推车时,由于没有固定好,没有人协助,使患者出现意外,如碰伤、坠床等。

4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4.1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文化观念在医院文化中,安全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助于提高医院医疗活动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水平,提升医院社会竞争地位。医疗单位相关负责人也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安全措施,同时积极带领护理人员树立"积极主动预防所有不良事件"的安全文化观念,并在手术室护理中付诸行动。

4.2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我国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起步晚,相关制度尚未完善,各医疗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为其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制度主要包括:①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与综合考察患者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医疗方案;术后,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核查患者手术部位和手术效果,对手术安全度进行评估。②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设护理缺陷登记本,定期汇报总结手术室内发生的医疗差错,发生不良护理事件后,及时进行科内讨论,上报特大医疗差错,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警示和约束的护理人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4.3正确使用医疗仪器正确使用医疗仪器有助于保障医疗安全,所以,需加强医疗仪器使用者使用教育,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医疗仪器操作者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供应商需提供医疗仪器操作说明书,使用时按照操作步骤;加强训练护理人员操作常用和急救医疗仪器,使其操作方法正确规范;各临床专科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训练,同时向专业工程师反映医疗仪器使用情况,确保和维持仪器质量和性能安全良好。

4.4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和心理培训护理人员因学历差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护理人员护理技能难以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而且现代医学和手术科新型医疗设备的发展引入,使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薄弱制约了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所以,应根据医疗体系整体建设水平,有针对性地的培训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技能。并定期开展集体活动,促进护理人员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

5结语

医疗技术和微创外科的不断改进发展,扩展了手术医疗的应用范围。手术医疗是一种侵袭性治疗方法,护理难度高,复杂性强,安全隐患高,而作为手术治疗的重要实施场所,手术室不仅配合完成手术,也影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因此,建设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有利于激发手术室工作人员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减少安全意外和护理差错,从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6

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病人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高难度的新手术、新技术不断开展,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任何环节上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对病人和工作人员的伤害,所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笔者结合长期手术室工作实践,浅谈一点体会如下。

1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

(1)未认真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等而接错病人,或错放室间,而且病人术前紧张过度及应用镇静剂等原因,很有可能不能准确回答问题,更易发生错接。(2)有些病人如小儿、老年病人、昏迷、危重病人没有自制力,未能正确施行压束和保护,导致病人坠床,或者压束不当导致病人肢体压伤等。(3)未认真核对用错药物,未查对过敏试验用错过敏性药物,执行口头医嘱时有误,用错药物剂量等。术中输血未经两人严格三查八对而致输错血等。(4)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导致异物遗留于病人体腔内。器械螺丝松弛,传递前忽略检查,致脱落寻找困难。(5)无菌器械包,敷料包消毒不严,潮湿未烘干,包内指示卡未完全变色,无菌包过期,或一次性医疗用品包装破损,曾被浸湿,消毒浸泡器械时间不足,空气消毒不严,术前洗手、消毒手不严格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病人术后感染,个别者引起严重后果。(6)术前未能妥善保护好病人肢体隔离金属床面、托盘等,或负极板没有达到有效接触面积、被浸湿等,使用电刀导致病人灼伤。www.133229.Com(7)手术结束后护送病人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类引流管脱落,尤其是胸管脱落造成严重后果。(8)手术室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中,每天接触大量有害因素:①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②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化疗药品等;③x射线、紫外线、电离辐射;④麻醉机、监护仪、电刀、吸引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污染;⑤手术中有可能致针刺伤,刀割伤后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导致感染性疾病;⑥手术室护士长时间站立,固定姿势,容易得颈椎病和大隐静脉曲张;⑦手术室护士工作、生活、就餐无规律,加上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容易得很多心身疾病。

2针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的安全管理措施

2.1严格遵守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

2.1.1查对制度接病人时应核对病人病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同时嘱解便后携带病人病历、x线片、特殊用品到手术室。手术麻醉开始前,手术室巡回护士凭手术通知单、病历、腕带等再次核对病人及手术部位。手术医生于手术前根据病历、x线片等再次核对病人。经三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手术。术中用药严格“三查七对一注意”,防止用错药物或药物过敏。使用任何注射药物,应先核对瓶签,检查药品质量、浓度、剂量和有效日期,无误后方可使用。急救时执行口头医嘱用药,要向医生复述一遍,确定无误后方可执行。用过的安瓿,应保留在固定地点,经两人核对无误,待无问题后方可弃去。使用易过敏的药物前,应先核对病历检查有无过敏史,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术中输血,应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师认真仔细核对献血者代码、血型、血袋号、血交叉及病人姓名、血型、床号、住院号,并检查血液质量、采血日期等,确保准确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袋应暂时保存24h方可弃去,以便核对。

2.1.2清点制度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一起认真清点器械、敷料、缝针、拉钩螺丝等,并认真记录;手术过程中需添加的器械、敷料、缝针、特殊物品应由巡回护士及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术中所用器械、纱布等洗手护士应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注意。缝针不可离持针器,若发生缝针折断或脱落等情况,应及时查找,必要时x线摄片检查。洗手护士传递拉钩前要检查好螺丝并调紧,取下时检查螺丝数量。手术中所掉落的器械、敷料等,应放在固定的地方,任何人不得拿出手术室间外,缝合体腔及深部组织前、后、手术结束后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均应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与记录数目完全相符,确保病人体腔内无异物存留。

2.1.3安全管理制度接送病人一律用平车,两侧加防护栏,烦躁病人用压束带保护以防坠床,但须注意松紧适宜。出入手术间应保护病人头部、手足,移动病人到手术床及平车上时应注意固定刹车,以防车轮滚动。定期检查平车性能。小儿、昏迷、精神障碍、危重病人应注意陪护。麻醉诱导期注意保护病人防止坠床,安置体位符合手术要求,防止肢体过度外展致血管、神经、肌肉受损。术中注意给病人手术切口以外的部位保暖。使用电刀病人注意负极板紧贴皮肤,防止消毒液浸湿,保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能接触金属,术中洗手护士管理好电刀等,术毕检查病人皮肤,以防灼伤。手术结束护送病人时注意各种引流管妥善放置,不能高于切口平面,以防脱落,尤其是胸管,搬运时应用两把血管钳双重夹紧以防脱落。

2.1.4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严格制度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安全意识、慎独精神。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严格按消毒规范要求进行,按器械性能首选高压蒸汽消毒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尽量不用浸泡消毒,如必须使用浸泡消毒,一定要达到灭菌时间,且器械使用前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无菌包室内的无菌包、无菌物品应每周检查两次,检查包的质量及消毒日期,巡回护士在使用前再次检查,检查包外指示标签、消毒日期、包布是否有潮湿、破损,检查包内指示卡变色是否完全,如有不符要求均不得使用。参加手术人员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规范,手术间空气及时消毒,手术室质控组成员定期对手术室无菌物品、手术人员手指、室间空气、物品表面等进行细菌培养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予以解决。特殊感染手术按感染管理要求特殊处理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2.2定期开展护理安全研讨会,加强业务学习对科室有人员调动,新护士上岗,新技术、新手术开展不断增加,引进先进仪器、设备等情况,科室应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新技术培训,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期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2.3医护人员树立全面预防的观念,细心操作,防止意外受伤在做侵袭性操作时保证光线充足,防止被针尖、刀片划伤,术中及时更换破损的手套。术前做好自检,如皮肤破损,暂不参加感染疾病的手术配合。在接触化学消毒剂和化疗药品时必须进行防护如戴手套操作,接触紫外线时戴面罩、眼镜,注意保护皮肤和眼睛。拍片时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医护人员应暂时回避,不能回避者穿铅衣保护。在手术室工作,注意调整好心态,合理安排好工作、生活、休息,注意劳逸结合,空闲时间多做颈部、腰背部肌肉锻炼,下肢静脉曲张者穿弹力袜。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7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潜在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随着手术学科分工的日益精细,各种疑难、高危、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改进相应管理流程,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1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差错,轻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导致手术资源浪费;重者发生手术部位错误、致残、致死而酿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手术室护理常见潜在安全隐患有:

       1.1接错患者因接待患者的护工查对错误,或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等,易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

       1.2碰伤、摔伤或坠床 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

       1.3手术部位安置错误因术前未标识、安置体位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

       1.4用药、输血错误输血、用药时核对错误;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

       1.5神经功能受损在手术过程中因约束带过紧或双上肢过度外展,导致局部神经长时间受压而影响神经功能。

       1.6电灼伤因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处潮湿,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电灼伤。

       1.7冻伤某些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体表降温,因保护措施不当可导致患者冻伤。

       1.8压疮因手术体位安置不科学导致局部组织或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疮。

       1.9异物遗留因器械、物品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1.10导管脱落 因手术中导管固定不妥、手术患者护送不当等发生管道脱落。

       1.11病理标本错放、错送甚至遗失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失误导致手术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

       2 防范措施

       完善手术室各种岗位职责及制度,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

       2.1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尊重爱护患者,培养主动服务理念,善于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2重点环节的交接制度

       2.2.1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腕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逐项核对打勾确认,防止接错患者。

       2.2.2手术中器械护士不得中途换人,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

       2.2.3送患者回病房时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管道、生命体征、术中大致情况等,以保证术后护理工作的延续。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8

[关键词]确认制度;围术期病人;安全管理;作用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或紧急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每天的手术量大,工作流程重复性强,工作人员极易产生疲劳感。仅靠强调责任心而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差错事故仍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产生[1]。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安全管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提出高效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患者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关于双侧器官开错部位情况时有发生。为了确实保障患者安全,做到患者安全识别并且要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的错误的发生,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结合我院手术室实际情况,我院于2009年12月1日起对于手术患者实施手术患者确认制度。该制度实施至今效果满意,取得了手术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1.实施方法

1.1制定手术病人的访视制度术前一日由该手术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内容包括手术患者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内容,携带该访视单到病房结合病历内容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1.2制定手术病人的交接制度设立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术前由病区护士认真填术病人交接单内容,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前患者禁食及皮肤准备情况,手术患者术中所需物品(如x光片、术中用药)等,入手术室前,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共同认真核对无误后由双方签字确认。

1.3制定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经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1.4制定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根据病历首页,患者腕带和询问患者再次进行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药物过敏史、血型等。

1.5制定手术病人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并认真完成《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的内容并签名。

2.效果

本院实施手术患者确认制度以来未发生1列患者差错部位差错、术式差错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3.讨论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2]。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是消灭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我院制定的手术患者确认制度由手术室访视制度,手术病人交接制度,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和手术病人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五部分组成,从手术相关科室通知手术室决定手术后,手术室通过以上制定的这些制度层层把关,并由病房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患者共同参与核对患者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无误后并签字确认,从根本杜绝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3]在实施本制度的过程中,该制度的优点在于有书面文字的记载,避免了以往只履行口头查对制度,防止病人在术前紧张或应用镇静剂后容易回答错误,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4]。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到法律轨道,人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5]。加强围术期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手术室工作中,我们在防范上,下功夫,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发生。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故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完善,更好地为社会、为患者服务,最终得到患者的满意。

参考文献:

[1]彭金来,戴红霞,李翠媚.加强手术病人安全防护的实施方法.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54-55.

[2]中国医院协会.CHa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暨主要措施[J].中国医院,2007,11(1):29.

[3]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75.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9

手术室工作节奏快,细节繁杂,对护理质量要求极高。手术室也是易发生差错事故的高风险科室,导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如手术感染、死亡等[1]。严格的查对制度是保障护理安全的核心制度,也是减少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自我院护理部手术室(观察组)和非手术室(对照组)出院的3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两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内容

两科室均执行同样的护理查对制度,并对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采用量表评价进行回顾性统计,内容包括手术患者的接送及入室查对;术中输血、输液及用药的查对;手术物品、标本的清点查对;饮食查对;医嘱查对等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采用自拟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

1.3满意度量表评价标准[3]

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评估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查阅记录等形式,对调查结果依照量表评比标准进行对比,采用3级评价标准:>90分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科室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的比较

参考量表评比标准,两科室在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方面的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手术室在患者接送及入室、输血输液及用药、饮食、医嘱及患者查对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均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说明手术室查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普遍好于非手术室(p

表1两科室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的比较(x±s,分)

2.2两组出院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参照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标准,两组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手术室出院患者在护理“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非手术室出院患者。而在不满意率方面,非手术室达50%,远高于手术室的10%,说明非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亟待改进。

表2两组出院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n(%)]

3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在同样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前提下,手术室执行“优秀率”普遍显著高于非手术室,同样手术室出院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也要高于非手术室出院患者,说明我院护理部手术室在执行和落实护理查对制度方面相对更规范、严格,这对减少护患纠纷、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3.1护理查对制度内容

①手术患者接送和入室查对制度,包括对患者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腕带、诊断、手术名称与部位及其标志、术前用药、输血是否与手术通知单相符及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等。仔细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②术中输血、输液及用药的查对制度。鉴于患者术中用药多执行口头医嘱,因此要求患者在用药时多次复述医嘱,待复述无误后再给药;用药前检查“三查七对”原则,即用药前查、用药中查、用药后查和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及有效期[2]。关键的输血查对必须严格执行查对程序,设专门的护士持患者病历前往血库取血样,在与血库人员进行交接时,应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待确认无误后再将配血单与血袋进行查对,之后再次确认血型、血量、血液质量、血袋号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在取回血之后,一般由值班护士、巡视护士和麻醉医师等组成核对小组最后再次核对病历、血单及血袋,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在输血过程中,巡视护士应随时监视患者有无输血反应。③物品的查对制度。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器械的大量应用,导致术后手术物品遗留患者体内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术前和术后均要严格清点手术相关物品。在清点过程中,对腔隙部门关闭前后由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对物品进行清点;术中临时增添的大小纱布、棉片、纱布垫等敷料和内镜器械、常规器械等应及时记录。清点物品要注意时机,首次清点应在手术开始前,第二次在关闭腔体前;第三次则在关闭腔体后,末次则在缝完皮肤后。清点方法一是按次序;二是大声“点唱”[3]。

3.2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对护理失误的影响

从统计来看,查对不严格是诱发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减少护理安全事故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护理人员责任心也是导致护理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主观因素。手术室护理需要具备耐心和细致,一旦缺乏责任心,意味着护理查对制度将很难严格规范地执行下去。因此,我们认为护理查对制度的重要性或者作用在于尽可能为手术医师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减少除手术医师本身能力以外的因素干扰,实际上这些必要的护理却十分关键[4]。

3.3提高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执行效果的措施

3.3.1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意识研究发现,护理工作的差错是影响医疗总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作为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一旦出现差错,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因为可能一个疏忽会影响到患者术前身体状况,从而因不再适合最佳手术时间而导致无法抢救;轻则会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如对患者恶言,或者不经意的粗暴动作,可能使本就身心焦虑的患者雪上加霜,时间久了产生抑郁情绪等[5-7]。因此护理查对制度承担主体――护理人员而言,要通过培训教育、正反典型示范等转变护理人员对执行查对制度意义的认识,尤其是强调查对制度对护理安全事故的影响,从而强化其责任意识。

3.3.2从医院层面搭建并理顺各级护理人员组织架构,做好职权统一,权责统一在配置合理的前提下,对护理查对制度实现监督、执行和指导的协调一致。可借鉴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每个护理人员对应的患者及病床是一个网格,在这个网格里,护理人员全面负责该患者的所有护理,这样设置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同时有助于责任追溯[8-9]。

3.3.3加强查对制度实施的配套建设从医院层面制定符合实际、易操作、可监督的查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配以严格的奖惩制度,并将查对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日常考核,并与科室及个人经济利益挂钩[10-11]。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篇10

关键词:pDCa循环;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28-01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几部分[1]。它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即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按照pDCa周而复始不停顿循环运转。近年来,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院于2010年采取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促进了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以促进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计划(plan)

1.1现状分析:认真收集资料,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前护理质量的具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原因、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等,找出主要矛盾,明确改进目标,成立了整天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形成由科护士长、护士长、组长逐渐监控的三级质量管理网络。提出计划对策和实施方案,制定实施方案和管理的量化标准以及评价指标。

1.2制定计划:具体步骤如下。

1.2.1分组管理:现将手术室工作分为普外科组、妇产科组、骨外科组、胸心外科组、、耳鼻喉科组、口腔科组、泌尿外科组、神经外科组等小组,所有护理人员均做到熟悉本组疾病,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娴熟的手术配合技巧,对该科疾病心中有数。

1.2.2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巡回护士了解患者年龄、性别、姓名、术式、麻醉方法等情况,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病史、有无义齿、是否有月经、心理家庭状况等。以保证对患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可避免和及时处理突发状况。并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手术方式做出具体的护理计划。如术前准备应注意哪些事项,术中患者的手术、生命特征的监测,术后患者的护理等。制定的护理计划去执行并做好pio记录。

2实施(do)

2.1手术室管理和器械管理:制定严格的手术室工作制度,手术室物品定位放置,特殊器械、精密仪器专人保管,定期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并进行检测,保证细菌总数<200cfu/m3,保证手术的安全。

2.2护理人员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尤其要重视年轻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护理知识、专科理论知识、专业护理技能、护理文件书写、医德医风、沟通技巧等,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并定期对护士进行量化考核。

2.3术中护理质量管理:巡回护士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访视,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术者、麻醉师进行手术,准确无误地传递各种器械、物品,使手术顺利完成。在术前、术中、术后清点核对手术用物数量,避免遗留在患者体腔内,严格查对术中输液、输血、用药。术后与病房护士及时交接,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详细说明患者所施手术、麻醉方法、术中用药、患者术中基本情况、麻醉注意事项等,并正确书术记录,做到无漏缺、错误。及时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术后的疼痛给予一定指导。

2.4护理安全管理:增强护士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组织学习医德医风教育和法律知识,明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潜在的问题,早期防范[2],并将已出现的差错事故记录并及时上报。

3检查(check)

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和效果:手术室护士长应及时随访,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期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术、工作纪律、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等,及时发现和总结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导致的原因,纠正出现的偏差,提高护理质量。

4处理(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