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十篇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十篇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1:45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1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2

一、《2012年福建省历史高考考试说明》中必须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应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其中所列的“考试要求”,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有的放矢。通过研读《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我觉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与《2012年考试说明》的关系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提出“淡化学术专业化色彩,贴近中学基础教育实际,在学术规范与基础教育之间找出契合点”和“考试说明保持稳健,命题技术求新”的建议,原则上对《2012年考试说明·历史》不做大的改动。

2.命题原则中的“1”,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察

命题原则中的“1”是这样表述的:“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从其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到“目标立意”的转变,特别是今年更加注重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意。

3.坚持能力立意

4.试题会更加关注“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

5.考试内容上的“行为动词”

6.考试内容上增加、改变的内容

二、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

通过认真分析近几年高考特别是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要求

一是试题材料多元,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二是突出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考查。

2.注重新史观的运用

3.坚持能力立意、目标立意

4.较好地运用了地方课程资源,体现福建特色,兼顾了文科综合

5.重视知识的整合

一是重大时事热点和学科知识的整合,二是学科内的整合。

三、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立足有效教学

考试说明及试题的特点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综合复习起了很重要的导向作用。

通过对这几年《历史考试说明》的学习与比较,我觉得在最后的复习中,我们应根据其中的变化及隐性信息来指导、研究、制订我们的教学策略。故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提高目标意识,优化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我们的最低纲领,我们要研究教学方法,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落实其中的“行为动词”;近年高考题则是我们的最高纲领,我们要加强高考考题的研究,正确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向。故要做好以下几点:

(1)平常教学中要注重“行为动词”的落实

要做到这点,就要吃透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三维目标。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历史学科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必须执行。因此,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就必须认真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吃透历史课程标准。研究历史课程标准,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进行。如知识目标,要研究哪些属于识记层次,哪些属于理解层次,哪些属于运用层次,知识教学应达到怎样的广度和深度。能力目标,要研究应达成怎样的能力。情感教育目标,要研究如何培养的问题,挖掘素材,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要研究在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方面,设计有创意的过程,采取有意义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内化知识、提高认识、养成能力、感受过程、习得方法、培养情感、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在高三年级必须采取课时中心策略,实现有效教学

如果说,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主要注重“行为动词”的落实,主要是策略问题和技术问题,那么,高三阶段就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整合、高考新题型的诠释、社会热点的把握和审题表达的训练,主要是观念问题和知识问题。故在高三阶段,更有可能也更有必要采取课时中心策略,实现上述几个方面的有效教学。如在教学内容整合方面,如何把三年的内容相融合,特别是针对优秀的学生,如何有选择地把校本教研的内容带到平时教学中,都需要有具体、清晰的教学目标与省力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在高中历史新题型的诠释方面,针对目前高考开始出现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证据如何采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等等历史学习方法的考查,我们都要清楚地制订目标,以探究式、灌输式等不同的方法加以达成;如在社会热点的把握上,我们要认识到历史高考题只是隐性地折射社会热点问题,2008年各地高考卷罗斯福新政和“次贷危机”题及“诞辰110周年”进一步告诉我们,应以“知古通今”与“以史为鉴”的原则深入挖掘历史知识,不至于因热点而流失历史教学本质。如在审题表达的训练,要回头看看近几年的高考,让学生从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其答案中体会“怎么答”;要以学情为基础,以案例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逻辑性。

2.要提高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历史学知识,学科能力依然是中考的核心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仍是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分析、解释与评价能力更是其核心。研究近年新课程高考,在能力培养上具体要求如下:

(1)要重视历史的时序性和阶段性特征,加强历史概念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教学

时间是历史的基本特征,大跨度时空考查将会是重点。像“民主”“共和”这样的历史概念或美国宪法、改革开放这样重要历史事件有提纲挈领作用,一开始就要将它们讲清楚、讲透彻。

(2)要加强文明史观的落实

目前,高考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均有所体现,但文明史观更具包容性。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各种史观,更要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梳理主干知识,从文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历史,尤其是用文明史观重新认识历史上的

重大事件。

(3)要加强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知识迁移能力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像“2008年长沙卷第41题的发散性命题,特别是2008年广东卷第17题的甲午战争的‘脱教材’更有利于考核知识迁移,这种被誉为在‘知识与能力’间找到了一个最佳‘拐点’”的题目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整体移植或克隆教材上的知识点显著减少将是高考改革的重大趋势。

(4)要在过程与方法中构建主流价值观

目前,高考非常重视民族精神、世界意识、科学精神、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主流价值观考查,我们应当基于知识和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中培育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选择性学习是符合人类天性和社会发展的学习方式,在这个方面出现适当的开放性试题也是有可能的。

3.要以能力立意来贯穿历史课堂

速度(学习时间)、收益(学习结果)、安全(学习体验)是构成课堂效益的三个基本要素,而体验又是其灵魂。因此,越是到初三阶段,越是要注意生态课堂的构建。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只有进一步改进课堂生态,才能使我们的高考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绩。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盘活历史课,关键是要实现能力立意,而非知识立意。分析、解释与评价能力是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以新情境、新材料为依托,多渠道、多通道地突破难点、拓展重点是实现能力立意,盘活课堂的根本举措。要做好这一点,要求我们要注意:

(1)从追求“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高度树立起新课程教学观

基于学情和学力的培养,摒弃知识立意,尝试能力立意,尝试以“建构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事实性知识”为主的学习向以“方法性知识”为主的学习转移。

(2)在学科知识更新上下功夫

结合史学最新研究成果来考查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现实已成为当今历史高考命题的大方向,前者以2008年广东卷美国对外政策题为典型,后者以上海卷罗斯福新政和“次贷危机”题为典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改变不把历史与现实深度联系的坏习惯,“问题—阅读—教学”应当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一个历史教师的课要做到内容深刻、博大精深,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关键在于他平时的博览群书、善于思考、长于贯通。没有知识积累,没有阅历是很难做到历史与现实的恰当结合的。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课有深度,就必须加强学习、阅读(特别是在学科知识更新上下功夫)来提升专业素养,增长阅历,只有通过一次次的教学反思和阅读来提高胜任力,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

(3)运用精选材料,使新情境、新材料得到有效应用

材料分析可实践“在宏观解读经典材料的过程中把握其主体

信息——在回到‘历史现场’中深化对经典材料的理解——在变换视角中拓展对经典材料的认识”这样的三部曲。从2012年的考试说明中可以知道:非选择题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选择题大多以材料入题,问题出自材料,而不是出自教材,从而引导师生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由记忆教材基础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所以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精选材料,努力创设新情境,整合高考知识点,在教学中激发疑点,巧设问题,寻求变式,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4.研究题型示例对教学的启示更直观

对考试说明里的基本题型、主要示例和参考试卷进行研究与

思考,仔细琢磨与领悟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和考查目标,会使以后的教学更有方向性和指导性。考试说明里选取的题型示例的省份主要有:高考全国文综卷Ⅰ、高考上海历史卷、高考江苏历史卷、高考山东文综卷、高考四川文综卷、高考海南历史卷、高考广东历史卷、高考宁夏文综卷,这些省份的题型能比较好地契合福建省命题指导思想和考查学生能力的要求,能较好地体现新高考的要求。平时的训练可以多选取这些省份的试题,让学生进行训练。

利用考试说明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样卷的长度、题型的分布及阅读材料、设问与参考答案。领悟命题指导思想在具体试题中的体现,掌握“史论结合,依据史实,叙述有理”等基本的答题方法和原则,提高解答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审题、解题的规范化训练中,指导学生学会找出问题的关键词,按照设问的程序,结合所学知识,恰当地运用历史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出来。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3

一、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

1.不避热点,突出主干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比如铁农具、中国古文字、三省六部制、雅典民主、中国70年代外交、两德分裂、孝文帝改革和拿破仑等,不少知识点是多年连续考查,如罗斯福新政、英国议会改革、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等。高考不回避热点知识和已考知识,但题目的切入点、考查的角度和能力有所变化。

2.稳中有变,守正出新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出新的特点。在难度系数、试卷结构、题量和题型方面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

一是要求拓展历史思维能力。2013年的历史小论文题由原来论证材料的观点到论证自己的观点,思维能力有所拓展。二是要求提高知识整合能力。关于选修改革史的考查,从以往只涉及一个改革到2013年将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进行了比较整合,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要求有所提升。三是对答题规范要求变化。以往答题纸都以横线的形式划定了每问答案的具体区域,而2013年除了小论文外其余题目的答题区域都以空白形式出现,学生答题规范要求相对提升。

3.关注时代,学以致用

从试卷主观题来看,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关注社会现实,密切联系时代。例如,第21题以儒家伦理为主线,旨在引导考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道德,实现社会和谐。第22题考查国共两次合作及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引导考生要正确认识历史,关注现实,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再次考查罗斯福新政,现实意义很强。

4.能力立意,渗透史观

纵观这套试题,所考知识点都是将主干知识通过新材料和新情境呈现,知识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能力立意,又较多地渗透史学研究问题。比如第23题的设问:“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要求考生“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这些设问从史学研究角度突出能力立意,充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对2014年江苏历史学科高考的启示

1.突出主干知识和材料阅读两大重点

从近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试题材料丰富、阅读量大。如何把握复习重点,如何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是备考的当务之急。不管试题和材料如何变化,其最后落脚点仍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因此,高三复习之前,教师一定要将课程标准、高考说明和教材有机结合,将主干知识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材料加以呈现,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得出教材中的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史学研究能力

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对文科综合素养要求高,地理知识、图表分析、政治理论、文言功底等能力都必不可少,这些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观点、方法以及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史学理论阐释和历史研究方法。

3.注意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的两大联系

课程标准强调“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特点。因此,教师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大联系:一是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做好专题知识和阶段特征的整理复习。二是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社会热点问题寻找与历史知识的交叉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问题,多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4

关键词:全国卷模式福建历史高考应试策略

从2016年起福建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全国卷。因此,我省的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要依据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及试卷变化,作相适应调整。

1.认真分析研究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和试卷,调整备考观念和策略。

要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全国卷的考试大纲及说明,特别是与福建卷考试说明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明确已考什么、怎么考,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还能怎么考、还会考哪些内容。加强对考点研究,分清主次,理清条理,研究每一考点可能的切入点。教师依据“考核目标与要求”对复习设定教学复习的难度,重视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实施“能力立意”“发展素养”的高三课堂教学,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机械性。对一些历史问题分析,程度好的学校可适当拓宽、加深,程度一般的学校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即可。在历史能力要求方面,程度一般的学校重点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这两项能力;程度好的学校侧重于“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两项能力目标要求。

2.根据全国卷试题的能力要求和特点,调整备考目标和训练方法。

由于全国卷和福建卷试题考题型情境素材、问题设计特点等的不同,因此要求考生所具备的历史基本知识结构和历史思维能力不同。全国卷试题的专业性非常突出,突出了“历史的学科性和完整性,强调了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因此,在备考中要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训练和指导。专题复习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系统化、深刻化和规律化的过程,要通过专题复习教学总结专题规律,做到精选精练,拒绝题海战术;经典试题,反复训练;核心内容,多角度、多形式训练;具体题型,专项训练。教师通过剖析例题、点拨思路、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包括思维方法、答题顺序、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化等。

历史论证题是全国卷的压轴题,在复习中要加强对此种题型的解题指导。主要有历史阐释题和历史探讨题。历史阐释题是对历史观点结论的说明,需要考生选用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这类试题是对历史结论的阐释说明,只要对观点进行解释和支撑性的说明,能自圆其说即可。历史探讨题是对材料和题目中所呈现的观点进行评论、探究,既需要学生指出观点是什么,更需要对观点进行论证和评价,思维和论证含量要高于历史阐释题。做此类型题目要提炼和确立观点,作答时要深刻揭示材料的观点;观点的确立与选择的论据是与观点关系最为密切、最能支撑观点的那些史实。答案要体现“论证性”的特点,做到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层次清晰,逐级深入阐释,实现抽象概括、理论升华。教师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用多种史观解读历史,将新的史学观点和成果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认识水平。

3.夯实基础,突出三基。

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是历史学习和高考命题的着眼点,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载体。因此,牢牢把握基本史实和概念,理解基本历史观点,才能奠定决胜高考的基础。

第一阶段复习,专题史复习,实现基于教材专题的“纵通”,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高考不强调覆盖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做到全、准、细。“全”即复习要全面,全面地理解案鲋识点、考点,以课本为依据,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各考点进行细化和落实;“细”即注重细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等等。复习中始终突出主干,同时立足教材、依托教材、透析教材。在历史知识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体系的整合:①必修内容之间横向整合。②不同版本之间整合。③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

第二阶段复习,断代通史复习,实现基于一定主题的“横通”,包括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概括出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整合历史线索,疏通历史脉络,把握时代特征,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构筑整体认识。

4.加强时政、史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适应全国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和要求,主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关注前沿研究动态与成果,挖掘和利用其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拓宽复习视野。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复习中要重视史观渗透,重视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史观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历史,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

高三复习中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和理解,要用新视角和理念备考,整合知识。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结合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不同历史事件的实际,用几种不同的范式从多角度诠释同一历史阶段和同历史事件,对教材知识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观点进行分析评价。(1)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2)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这样通过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达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5

一、对“双基”的重视

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始终是命题的基本思路,这要求我们加强对“双基”的教学,确保基本分不丢。一般来说,试题重点考查“双基”的核心内容,决大多数都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点、历史主干知识及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二、对新《课程标准》中考试说明的重视

从2008年的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道题都不会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我们一定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指导学生复习。注重考试说明中的习题,针对其出现的题型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从考试说明题型中体会到中考“怎样考”(命题思路),从参考答案中体会“怎样答”(解题思路)。研究中考试题是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对社会热点的重视

关注社会热点,是近年来文综考查不变的特点。2008年的试题对热点问题的考查则是以隐性的考查方式分散在各类题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学科特色,充分发挥了中考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关注时事,把课堂知识伸展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收获和提高。这样要求我们作到:1.搜寻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热点信息,将热点信息与学科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2.学科内的知识做一些小专题,把知识点的横向、纵向联系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以提高应试能力;3.创设新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的距离,起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对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视

重视学生的历史素养,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始终是命题的基本原则。因此,复习中,我们应该加强研究复习方法、加强训练。在训练中可采取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指导,尽量巧妙地将理论、史学方法、思想素质、教育功能结合到一起设计一些习题来练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对不断充实人文素养的重视

这几年来中考历史命题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要求我们在平时历史复习中必须对学生强调两点:1.坚持历史问题现实的反思,即对现实生活和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反思;2.坚持现实问题历史的反思。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中考历史试题日益加大能力考查力度的情况下,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这五个方面的“重视”,全面而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复习,一定做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帮助学生在中考里面取得满意的成绩。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6

关键词:高考历史史料题中学历史教学启示

史料题型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需要出现的。1989年的历史高考卷中首次出现“史料分析题”(后更名为“材料解释题”),当年的分值仅占全卷的5%,到1995年已发展到20%,后基本稳定在22%―24.7%。新课程改革后,材料题在全卷中的分值大大增加,以广东2007―2009年的高考卷为例,三年来高考卷的非选择题部分都是以史料题形式出现,共75分,尽管每年各小题的分值有所变动,但占全卷的50%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史料题型已成为历史高考试题命制的主要题型。本文以2003―2009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卷作为研究对像,阐析高考历史史料题命制的思路旨在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史料的重要性,指导更多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史料教学,发挥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一、注重知识理解,凸显能力立意

能力立意是由考试的性质和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些反映在高考题的命制上不但是题型的改变,而且是命题思路的改变,即由知识考查转变为能力考查。也就是说,新高考的考查更注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更多的是考查学生能背下多少历史知识。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多是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的形式出现,而在广东2008年的高考卷第31题里,它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了解及其影响,而且考查了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这和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理念相一致。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能仅仅把重点集中在让学生记住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要集中在如何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懂得运用历史知识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凸显情感价值观

本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的积淀并不在于我们能够记下多少知识,具备多少解读历史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形成,因为历史留给后世可以借鉴的往往是一些价值观。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高考的史料题在这方面的导向是非常清晰的。如辛亥革命,其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下建立起了一个民主共和国,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这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的价值观。如2005年第27题,它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考查,从头到末,它没有像以往的命题那样问辛亥革命的意义或影响,若是这样的话,学生写下的答案也只是脑袋里背下的意义和影响,远谈不上情感价值观的形成。而是以没有出现“意义”的字眼,对它的意义进行了考查,同时也对于民主这一价值观进行了考查。有人会问这是教材的知识吗?肯定地说它恰恰就是教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它既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体现了新的教材处理观念:教材只是给师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而不是被这些资源牵着走。

三、关注新学术观,科学指导教学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人员大多为高等学校历史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对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某些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题的过程中,必然渗透他们关于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学术观点。当前新的历史学术观点包括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对于新学术观关注的材料题在新高考中也大量出现,比如2009第28题(2)对文明史观的考查,2007年第29题(2)对近代化史观的考查。要更好地适应高考命题的这些变化,首先教师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比如可以多阅读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中发展,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文明史、近代化史、全球史来看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

四、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

历史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新高考历史材料试题的命制也多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目的是要“实现对考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如2009年第28题(2),通过对中国在不时期不同背景下两次成功发射卫星带来的不同意义的变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和平与安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意识,同时也是对“建立和谐社会”热点问题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对学科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增强实战能力。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7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基础知识;记忆

纷繁复杂、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的高中历史知识令众多学子“望史生畏”。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石”,历史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基本前提,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正是由于新课改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决定了在新课改条件下,历史教师需要有更加扎实的学科素养,运用积极、阳光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如沐春风、如淋春雨,充满自信。

一、指导学生强化历史基础知识记忆现状分析

高考,万人拥挤的独木桥。对于压力本来就很大的莘莘学子,面对知识内容庞杂、记忆量过大的高中历史共有的三本必修和六本选修教科书时,往往都会“望书兴叹",无从着手。即使把历史基础知识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也未必在考试中能一举得胜。这就说明,高中历史老师在指导学生强化历史基础知识记忆的方法上还有些欠佳。传统的历史课堂“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行为随处可见,老师只让学生把需要记忆的重点知识勾画下来,就让学生死记硬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历史课堂上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关于指导学生强化历史基础知识记忆的几点思考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但是在实际历史教学中,由于很多原因,使我们的学生在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时,方法死板。不能举一反三。就此,谈谈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共勉。

1 善于归纳知识点,强化记忆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分析,抓住关键词,理顺知识点,对一些内容较多的问题,可将历史知识条理化、要点化,每一知识可分解成几个要点。并根据前后顺序标上序号。对每一要点找出其中的一个关键词语,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非常容易把握住历史现象形成的因素、发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质、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现象等。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样的提问应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是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便于学生记住基础知识。

2 有意识地讲授一些历史概念

当前,我们所用的教材没有对历史概念做出系统完整的解释。这是一种缺憾,诸如“冷战”“雅尔塔体系”“氏族公社”“社会主义阵营”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这些历史概念进行归纳讲授,弥补并提高教学的理论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的能力。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只有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基础雄厚,每天更新知识,积累渊博的历史知识,才会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3 加强重复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强化学生复习、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平时要求学生用5到10分钟的时间,有意识地进行复现,回忆今天课堂上学了哪些知识内容,老师分析了哪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等等。对一些知识如果记忆模糊,一时回忆不起来,则翻开书本或课堂笔记,认真阅读一下,强化记忆。此回忆复习的方法,可放到课间或者午休,甚至晚上睡觉前都可以,关键是必须去完成。如果学生每天都能坚持去做,花时很少,却能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后,就得从内容和知识结构整体上复习巩固。这样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就能清晰地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有效实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也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以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为特征的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弊端重重,新课改需要历史教师有较高的史学理论修养,只有教师自己能够深刻地理解并熟练地应用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才能真正教会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强化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这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张忠,认真摸索教学规律,改进中学历史课教学[J],云梦学刊。1980(02).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8

一、明确复习内容

1.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把握高考信息。

要在高考的实战中获得较理想的历史成绩,应当认真的学习近几年高考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的增减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专题复习时取舍有度。同时还应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系统的重点练习,亲自体会一下高考的命题趋势。此外还应经常翻阅《历史教学》、《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和《中学历史教学》等全国知名的历史教辅类的刊物,学习借鉴刊物上各种高三历史复习文章的指导性建议,及时了解刊物上的高考信息,以使自己的历史专题复习建立在科学理念指导的基础之上。

2.强调对教材主体知识的把握,注重对知识的系统归类与整合,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网络。

高考的命题专家指出:“文科综合测试,注重对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测试,这种测试是建立在对学科主体内容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所以在进行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狠抓基础主体知识。例如:“古代史部分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主体知识;中国近代史部分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为主体知识;而世界近代史部分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作为主体知识”(《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能力考试课题组)。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对主体知识进行整合,重新形成知识专题。以便准确掌握和活化重要的史实;完整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进一步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与发展过程。专题复习阶段对知识不能是单纯的死记硬背。重要的是进行知识的整合、活化、理解。同学们要通过专题复习,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把握主体知识之间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如对古代政治史的专题复习,可以整合成:①古代的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教育制度、军事制度);②国家的分裂与统一;③封建的盛世与治世;④古代的封建帝王;⑤古代的改革;⑥古代的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⑦古代的统治思想变化;⑧古代的疆域变化;⑨古代的都城与主要城市等若干的子专题提纲。通过这种形式的主体知识整合,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高考应试能力。

二、应遵循复习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

一个专题必须是由若干相似历史事实,经过提炼综合而成。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因为都是改革可以再造成一个或几个专题。

2.重点性原则

再造专题应选择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作为再创专题的重点。例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又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3.创造原则

再造专题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新组合,而要有创新性,要用新的视角来设计专题体系。如2001年(全国卷)“中国教育有着辉煌的历史,自孔子兴学以来,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此题极具创新性,视角独到,其创新之处就在于把教育和社会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新的专题体系。

4.灵活性原则

专题体系不受课本教材体系的约束,也不再有各部分历史知识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的约束,专题需要哪部分知识就用哪部分知识。专题体系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中国古代史的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综合,也可以是中国古代、近现代的大综合,更可以是古今中外历史的大综合。专题体系的内容更是不拘一格,可以是专门论述历史事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演变过程,可以是专门论述历史事物的各种因果关系,可以是分析一个历史概念的含义、产生背景及其影响,可以是专门揭示历史事物的实质、对其评价,可以论证各种观点等。

三、掌握复习方法

1.把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文综知识有机结合,提高自己综合思维能力。

高考命题专家指出:“历史、地理、政治三科之间表现为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是高度交错和紧密的联系,我们所学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知识也是交融在一起的,所以高考综合测试也应较好地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渗透、交叉的特点。”(2003《高考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确如此,如高考2002年(全国)第39“开封”题;2003年(全国)第40“二战”题;2004年高考(全国)第39“东北”题等跨学科的综合题,都很好地体现出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测试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专题复习时,应当主动加强历史学习的开放性与综合性。扩大学习的范围和视野,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沟通。更加主动地和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相结合,逐步培养运用文综三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综合意识和能力。

2.自觉的关注热点、焦点和人类的重大的问题,提高自己人文素质。

近几年高考文综测试的命题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关注正面的东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体现文明的传承性。关注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永恒的话题;关注历史进程中对现实具有重大影响的东西,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以史为鉴”的作用,从历史的学习中汲取智慧。所以自己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不可“只读圣贤书”,更要“关注天下事”。要打破课本知识狭小圈子的束缚,关注主流媒体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及时抓住时事热点,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得出科学的认识,形成新的问题情景,以拓展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做好知识的储备,只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专题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把专题当成知识罗列和归类

这种复习方法会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没有得到升华,思维没有得到拓展。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9

一、突出唯物史观的主体地位

新高考实行以来,一直以文明史为总纲,以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社会化为切入,多元史观考查历史已经成为指导新高考试题命制的风向标,打破了过去“社会形态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并没有排斥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而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吸纳、运用这些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

唯物史观由生产力史观、社会形态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组成,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宏观层次的历史理论,是普适的基础理论。文明史观以文明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以考察文明的演进为基本任务。现代化侧重于考察人类历史,以生产力为根本动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全面社会变迁。全球史观侧重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生态史观是以生态化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重解决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不仅要关注被以往研究所忽视的地理环境问题,更要以此种互动关系作为一种视角,重新审视以往研究的主要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历史的智慧与借鉴。

实际上,唯物史观与这些新史观是哲学思想与史学理论的关系,前者指导后者,这些新史观是我们历史认识多样化的视觉和范式,使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视野更宽、更广、更全面,因此在通史复习中要突出唯物史观的核心地位,运用其历史理论来解释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白历史发展的规律客观性,培养理解历史事实、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历史宏观思维能力。

例如,秦汉时期的中国,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会导致政治割据,因此在政治上统治者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以保证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为了迎合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在思想上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新儒学思想。(附:唯物史观主要内容)

二、以新史学范式为指导,构建新体系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要把高考考点知识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不同的史学范式对考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把纷繁复杂、零散的考点知识穿成线、连成面、结成体,构建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纵、横网络知识新体系,以克服对必修、选修考点知识之间出现串不通、理不清、记不住、学习效益低、学科思维能力差的学习现象。

从近几年各地新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范式运用的考查,因此,以新史学范式的新角度构建起高考历史考点知识横向新体系,成为新高考通史历史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应该打破必修、选修模块原有体系,加强模块之间历史考点纵、横向联系,把必修、选修内容考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其中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同时又应把中外每一通史分成若干历史时期,再根据某一史学范式内涵把每一历史时期的考点构建成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新的纵、横向网络知识体系,使高考考点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综合化,培养考生历史知识的历史空间思维能力。

以文明史观为例,如中国古代史属于农业文明,可以分为五大时期:①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②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③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文明(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和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④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文明(公元907年至公元1271年);⑤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文明(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附:以“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构建新体系为例,见p58)

三、加大对历史事实的比较

众所周知,历史事实是由过去发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组成的,它是我们历史认识活动的根基,是提升我们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重要媒介,因此,在新通史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大对历史事实的比较,既可以把中西某一具体历史事实主题方面内容进行纵、横比较,找出其差异性、相近性,分析其缘由,以形成对历史事物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也可以把相同的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纵、横比较,从而能归纳出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共性,又能够探究出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差异性的根源。

这样一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我们归纳、综合、比较、理解、分析、判断、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附:以“古代中外农业文明”历史比较为例,见p58)

四、关注时代热点、焦点问题

热点、焦点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是高考试卷命题内容现实化的表现,是历史学科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的反映,卡尔认为:“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大家在新高考通史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时代热点、焦点问题,把握时展脉搏,尽量使考点知识的内容能更多地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问题,密切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同时构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宏阔眼光,用从历史中吸取来的智慧,解释、评价和理解现实热点、焦点问题。比如2013年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民生问题,中外民主与法制问题,中美、中日关系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欧债危机问题,,南海与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罗斯福新政开始80周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0周年等问题,将有可能在2014年考题中有所体现。

五、加大对高考试题的研究

各地新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客观上要求考生在通史复习过程中要理解、研究新高考呈现的试题特点。

通过对近三年新高考地区历史考题分析、研究,不难发现以下特点。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篇10

关键词:历史高考规律性知识阶段特征材料信息

在当今文科综合高考模式下,历史试题更强调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观性试题强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坚持能力立意、突出思维的发散性。新课程高考已不再是仅仅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而是更多地通过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申出的知识和观点。考查考生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能力就成为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

从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分享:

1.注重历史规律性知识的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三本必修,还有四本选修,可谓内容繁复。如何应对高考要求?除了紧扣《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抓好主干知识外,更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联系、多比较,善于总结规律性知识。如中国近代史上历次侵华战争发生的根本、主要原因都要从侵略者、发动者的角度考虑。如: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英法列强向外扩张,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必然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既定的侵略方针的结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了维护其在华的侵略权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大规模侵华是为了转嫁国内危机。又如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兴起的基本条件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及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分别成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又如生产关系的调整如果适应生产力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会阻碍经济发展。比方: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最终确立,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使“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而“化”运动则违背了客观现实,使我国经济建设事业遭到极大的损失。其他的诸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国际关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学习中善于总结规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掌握粗线条的时间线索和主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发现没有多少题目是考生非得记住准确的历史年代才能作答的。这样命题的目的是希望考生从繁重的历史记忆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感受和想象上。从客观题的量性分析看,题干要求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子分别是“反映了……”和“表明了……”,这说明命题者主张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历史。但历史学科本身决定了不能没有基本的历史时空观。从近年的高考阅卷情况看,考生时空概念错乱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这个问题:一是进行专题复习之前先梳理时间线索;二是转变复习观念,把重点放在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上。如考生不一定需要知道一战、二战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但一定要知道它们分别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三是灵活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建议考生抓大放小、重理解轻记忆。抓大放小,即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即可,不需要记忆具体的历史时间;重理解轻记忆意味着历史学习的领悟能力比死记硬背的能力重要。

3.掌握准确审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

材料题是最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一种题型,这意味着读懂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首先,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再者,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最后,答案组织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4.掌握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