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历史阶段特征十篇初中历史阶段特征十篇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5:59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1

 

关键词:十五大 初级阶段含义 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基本纲领 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这次大会不仅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而且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本文拟就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行探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以往发生的失误,制定的有些方针政策所以不符合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阶段认识还不清楚,不明确。诸如“一大二公”、“急于求成”、“大干快上”、“急于过渡”等等,都与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问题认识不太清楚有密切联系。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所以成功卿F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全党同志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有了清醒的、科学的和坚定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来确立和确定同这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成果,才有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因此,正确认识党的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党的十五大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初级阶段的理论呢?

   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有二层:第一,就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同社会主义其他发展阶段相同的本质。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而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为厂“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i-五大报告p16第二段,人民出版社)虽然十五大报告没有明确指出这是初级阶段的第三层含义,但作者认为这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方面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而这层含义的确定,又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现实条件以及所处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我国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早已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而且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也已大为发展和提高。由英国开始的传统的产业革命已由大机器工业推进到电气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又使现代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技术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要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要求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国际比较而显著提高。不仅同is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19世纪明治维新时代大不相同,而且也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时的水平。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同世界范围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的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还不断提高。这种新的时代特点,不能不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在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一个相当高度时,降低标准过早地宣布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宣布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心只能降低社会主义的威望,使之丧失应有的吸引力。所以,若离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我们就不能深刻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

  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不成熟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它除了具有一般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总结十三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在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概括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①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②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③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④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⑤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⑥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⑦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⑧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⑨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上述九条系统、全面地概括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科学描绘了它的整个历史进程,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使我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努力的奋斗目标;使人们懂得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九个方面的概括,与十三大的概括相比,不仅更具有科学性,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概括方面,目的性更明确;把“商品经济”改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等,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由十三大五个方面的概括增加到十五大的九个方面概括。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和一大突出贡献,就是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按照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全党正在分期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以期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清醒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和现实针对性,从而清醒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们都知道,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超越历史和落后于现实,都将影响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深入考察和科学分析,并据此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大约100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提出目标、制定政策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实际、超越阶段。我国处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过的一个特定阶段。这一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贯穿这一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理论正是以此为前提和基础逐步展开,并发展成为一个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发展阶段问题、根本任务问题、发展动力问题、外部条件问题、政治保证问题、战略步骤问题、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等等在内的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显然,科学发展观作为同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理应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重要理论依据。

二、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历史借鉴

人类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发展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由于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一些国家相继走上工业化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财富。此后,世界各国均十分关注发展问题。20世纪40年代以后,基于世界发展实践的不断演进,人类探索发展问题的理念也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择其要者,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经济增长论。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国发展的主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但是,这种发展观不能体现分配制度的改善、社会结构的改良,也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利,却使一些国家出现政治腐败、分配失衡、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的状况,被学术界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现象。二是增长极限论。其基本观点是,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应该制止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理论,主张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较之单纯的经济增长论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也内在地蕴含着对人类把握自身命运能动作用的忽视。三是综合发展观。这种理论认为,发展是以民族、历史、环境、资源等自身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文明、科技进步、社会转型、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一种“整体的”、“内生的”综合发展过程。它强调发展应致力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发展。这种由物转向人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观的一大进步,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了当代人的发展,忽略了后代人的发展。四是可持续发展观。它肯定发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权利,但推动社会发展时必须注重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它主张代内公平,但也主张解决代际公平的问题,最终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关于发展问题还有其他一些理论,比如循环经济理论、自由选择与实现权利的发展观、真实GDp、人类发展指数,等等。

总之,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理念到新型发展理念的转变,使人类发展由以物为中心,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追求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在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充分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我们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历史借鉴。

三、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现实依据

如前文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理论依据,这是相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而言的。也就是说,考虑中国问题,从一个长期的时间段来看来,必须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为理论论据。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从一个中期的时点来观察中国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的演进规律。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当前的具体表现,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最为重要的现实依据。

那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的阶段性特征?这必须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近30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我们党回答了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执政党如何成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去2000美元;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重要工农业产品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温饱向小康的跨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大范围、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改革大开放格局,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迸发,中国社会活力空前增强,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开放的决心更强、信心更足、行动更加自觉稳健。经过近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不断增多,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外汇储备不断增多,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均表明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七大报告从从国民经济、经济体制、人民生活、协调发展、民主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从这八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发展条件,面临着空前有利的发展机遇,这是主要的方面;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教育、医疗、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将给我们带来空前严峻的风险和挑战。

新起点、新机遇和新挑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当前的具体表现,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正经历的“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把握了这个新的历史起点,把握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了这“四个深刻”变化,就把握了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现实依据。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特定的现实依据和明确的历史依据。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3]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3

关键词: 高三历史复习历史概念阶段特征基本线索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教与学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如何掌握知识?除了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外,还有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这就告诉我们,决不能把基本史实当做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同时还要求我们,改变传统中学历史教学中重史实轻理论、重结论轻分析、重记忆轻理解的状况,对教学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笔者就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建立网络体系,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一、突出历史概念,加强基本史实的联系

基础知识是历史知识网络中的点,亦是最基本的单位。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基本史实和历史概念。基本史实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属于中学知识的初级层次。基本史实是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缺少的史实,其能力要求是准确记忆。基本历史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对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概念,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中间层次。历史概念的形成是经过分析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史实的表象抽象概括而成的,其能力要求侧重于理解。历史概念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在知识结构的形成中更为重要。

由于中学教材中没有对历史概念进行集中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在狠抓基本史实的同时,突出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概括。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一道考题的背后都有一个值得理解的历史概念,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僵化的。例如,凡尔赛体系这个综合性很强的历史概念,在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巴黎和约、战后新兴国家、国际联盟这些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分四个层次阐明何为凡尔赛体系。第一,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战败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第二,体系的作用是建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第三,维系体系的国际机构是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第四,体系的影响:凡尔赛体系隐含着许多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特别是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后来成为纳粹撕毁和约发动战争的口实。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等。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分析、概括可以看出,突出历史概念教学有利于加强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利于把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掘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并达到深化基础知识、加强知识结构化的效果。

二、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

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揭示了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

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正确地划分历史发展阶段。例如,把世界近代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1640—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30年代—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871—1917年)。

帮助学生揭示时代特征,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小结。以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为例。在小结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列举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或历史现象:从1871—1917年,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政党政治、列宁主义、亚洲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或现象的特点和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有了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产生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电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化,以科技为依托、垄断为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率为主要手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最终形成。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改变,垄断资产阶级控制的国家政权的国体和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为政体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型定型。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些变化影响到工人运动,各国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增多,列宁主义诞生。最后,在教师指导下概括出时代特征。

所谓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进行归纳,从特殊中找到一般。上述六大事件同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政治模式、国际关系、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无不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相联系。所以,可以将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的时代特征概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如果没有对事件个别特征的分析,没有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没有对事物共同点的概括,就无法揭示时代特点。因此,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

基本线索是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经线”。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历史的这种发展性,使历史知识具有一种有别于一般知识系统性的链式结构,即其发展包含着必然性、渐进性和质变的内涵。把握基本线索,不仅能贯通来龙去脉,更能起到明确趋势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的作用。

教会学生把握基本线索,贯穿于整个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学中最大的误区是把基本线索讲成了知识线索。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三条: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如果在教学中,按上述专题,机械地把孤立、松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还不能称之为基本线索。因为其仍然仅仅局限于知识内容,至多是积累了、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而没有揭示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只能称之为知识线索。

基本线索则侧重事物过程的阶段性变化,从部分质变到质的飞跃的规律性变化过程。以第一条线索为例: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英、美、法的新兴资产阶级,依靠人民通过革命战争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社会发生了转型的巨变。19世纪中期,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普遍展开,出现了自上而下的革命、改革和统一战争,俄、日、意、德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政治模式定型;世界被瓜分完毕,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联系为统一的经济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总之,只有这样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性变化,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才能使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把握历史的脉络,构成历史知识的框架。

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纵向联系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世界近代史最主要的基本线索: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它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社会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深刻地说明了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有机地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教学。

总之,通过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的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之所以称为历史科学,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科学的认识上阐述历史。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的进程。在帮助学生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一改过去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病,记忆、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积累性的,互相融合而为一体的。当然,无论是知识体系的内化还是能力的养成,仅仅依靠课堂讲解示范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设计必要的练习加强训练。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自觉

现性主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①]的宏伟战略。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努力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和现实发展道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人的全面发展定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进程中的初始阶段。大致相当于从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它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断巩固,各种具体制度日益完善,生产力稳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逐步凸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表现出水平上的相对落后性和不平衡性,这些因素势必导致人的全面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这种宏观的背景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有难得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人们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后来在《资本论》中,进一步将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形式阐述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③]。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即人的发展依次经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形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形态[④]。作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最直接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内在必然的一致性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变为现实可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其发展的特殊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定位?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的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素质、个性等的全面发展。初级阶段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优秀历史积淀与时代特征融合的结晶。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需要对人的发展的历史底蕴进行扬弃,折射出特定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历史演变的客观趋势和历史主体内在要求的统一。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既要体现文明的传承,又要体现时代主体的价值诉求;既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又要反映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一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最高理想与现实理想的统一。马克思始终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但是,最高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实现程度,这也就表现为不同阶段的具体理想或现实理想。最高理想是现实理想的导向,现实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特定的内涵,并具有实务操作层面的过程体现。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必然与主体使然的统一。人类历史的演变有着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而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社会历史规律不是外在于主体的纯粹自然过程,它本身就是主体的活动规律。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主体把握历史发展必然性基础上的一种自觉选择和追求。

再次,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全面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类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可见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类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而类的全面发展又为个体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总之,类与个体的全面发展表现为曲折前进的辩证特性。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然、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自然的物质条件,有赖于社会各要素的发展,而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显现出复杂多样的联系。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然、社会可持续的、协调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需要对这个问题上的种种认知误区加以澄清。

第一是“割裂论”,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谈人的全面发展没有现实性,理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而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割裂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逻辑联系。其实,“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⑥]

第二是“自然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只要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人的全面发展自然就会实现。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主体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必然到自由的能动实现的过程。

第三是“速成论”,认为只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很快就会实现,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四是“狭义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的均衡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意味着社会分工的消除等。这些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片面的简单化的理解。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首先有必要对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的历史境况进行简略回顾。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造就了今天中国人发展的整体面貌。传统社会中,自然—历史—社会所建构的三维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中华民族稳定的人格框架、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其特点是:一方面,在看待人与社会、自然上具有整体观念,强调“天人合一”,突出人与社会、自然的统一性;有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⑦]的奋斗精神和勤劳勇敢、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美品德;民本思想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浓厚,等级观念、重义轻利、明哲保身、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观念的根深蒂固。传统文化的负面严重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步入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逐步瓦解,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经历了剧烈的冲突和不断的碰撞融合,构成了传统—近代—东方—西方四位一体的文化环境,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古今中外文化共同塑造的特点,人的发展轨迹发生重大转折,人的现代化雏形开始逐渐形成。

再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计划经济时代,受当时国际国内复杂背景和体制的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仍然被定位在革命之上,认为人性主要是阶级性与政治性,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以政治挂帅和阶级斗争为主的全面发展。这显然是欠合理的。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后,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了科学认识,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出从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促进人的需要发展出发,通过不断调整以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促进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发展的互动性日益突出。第三个阶段,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如何现实地解决这个阶段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日趋紧迫。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从价值目标到具体行动纲领的关键性转变,相信对于新时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人的全面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看,现实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带有历史阶段性,表现出强烈阶段性特点。至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步入第三个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依然表现出历时性特征。人的全面发展轨迹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人与人的依赖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以物的依赖性为特点的人的发展形态凸现,单向度人的发展在一些领域加速蔓延。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基本上呈现不平衡、低水平以及需要文化自觉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中国的发展史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出地域、群体、内容的不平衡以及总体水平上的不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经历了认识肤浅,片面到认识深刻、全面,引起文化自觉的过程。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出复杂多样性特征。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始终处于动态之中,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出不同模型。无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还是现实实践均体现出探索性、不成熟性。

第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体现在人的需要、素质、社会关系的发展上,正处于总体上满足生存需要向享受和发展需要过渡阶段。但一些人物欲膨胀,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如何实现人的需要合理全面发展的问题日渐突出。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策略研究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努力探寻现实中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建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的策略体系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要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有机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应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的现代化。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维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过程中,要始终立足现实时代特征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着重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养成。心理养成作为大的范畴,体现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之中。在哲学层面上,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政治层面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行为层面上,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的情感特征、意志类型、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在具体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养成过程中,要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理性主义曾经是近现代文明进程的核心价值取向,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工具理性主义与价值理性主义都无法克服现代文明的弊端。在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贯彻现性主义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创建法治化、契约化社会情境,坚持理性、科学原则,突出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体现现代人的自由、平等、民主、和谐。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还必须实现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的评价相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现实的,其间交织着人的时代性转换,人的空间性扩展,人自身的文化价值整合。现实与理想间的落差,导致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中众多新矛盾的产生。因此,在评价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应保持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之间的恰当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与历史要求的完美结合。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的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科学理性的张扬与科学精神的实践上,而且体现在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上,科学与人文的分离源于人的发展需要,科学与人文在新的历史高度上的汇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真善美渗透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中。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于一种终极性关怀,而且是一种具体的现实关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正是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的有机统一。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维度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质和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情境下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1、人的现代价值观念、民主法律观念、信息观念与人才观念等的确立;2、行为方式上自主性、创造性、高效性的凸现;3、建立与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4、实现融于现代社会组织形态(机构、制度)的人的社会关系的现代转换。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动力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以社会现代化的实现为前提,同时,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不断完善和综合素质水平日趋提高的过程,从深层次上看也是以人的本质力量——劳动能力充分展示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人的能力素质提高,愈来愈对人的素质培养、能力建设提高要求。在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型社会,能力型社会,能力素质与利益、理性、自立共同成为现代人发展的核心理念。文化价值观、社会发展观的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在人的现代化塑造、人才培养方面的奠基性作用,始终不渝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在实现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其次我们从文化价值视角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策略。

文化作为复杂系统,表现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三维立体模式;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复杂多样的关系。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必须实现价值理念、制度建制、行为方式的统一。

从价值文化角度看,人是文化价值的体现。作为文化系统深层次的价值理念,在内容上,体现着纵向上的文化积淀和横向上的不同文化的整合。在性质上,内部不同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有着质的差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实现人的价值理念的全面协调、与时代同行,在文化伦理层面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价值理念的文化资源主要是传统与近现代价值文化,西方与中国本土价值文化。在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前提下,要努力实现古今中外优秀价值文化的融合,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在此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价值理念上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有利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互动。

制度文化是人的社会关系的现实体现和规约。从发生学角度看,人在制度的创新、运作、变革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制度文化限定、规范、塑造着人的活动、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构成人的发展的现实空间。在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趣。充分肯定和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满足和发展个人的正常合法权益,促进和保护人的权利的实现。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充分的、和谐的。因此,要实现制度所反映的各种价值取向的协调,如:正确处理自由、平等、公平、安全、效率之间的关系等。而且要“促进制度文化各个层次(根本制度、具体制度、特殊制度)、各个类型(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各个形式(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等的彼此贯通,协调运作。”[⑧]制度文化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纽带作用,它将物质文化与价值文化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

物质文化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离开物质文化高度发达,人的全面发展是绝不可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没有生产力的相对充分发展,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要使物质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尽可能体现公平,让尽可能多的人享有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果,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层次。在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从现实社会系统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具体策略。

人作为复杂的存在物,人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复杂的社会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协调,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系统运作与之相协调。

从社会系统运行状态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形成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系统始终是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现实的集合体。社会系统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从性质和结构上,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于社会系统的开放性、闭合性。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环境要素与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等社会环境因素构成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体。社会主体在社会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需要与之相适应,主体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良性互动将促进与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现实问题的解决与人的全面发展维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人的全面发展具体体现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协调,使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念渗透于社会的发展战略,体现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归宿。人的全面发展也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依托,逐渐渗透于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理念的社会实现中。党和政府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政策的制定执行、行为表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意蕴,在发展中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从社会系统的具体要素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是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直接契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建立起真正普遍性的广泛社会联系。市场经济是理性化经济,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形成具有自主性、自由自觉性、自立性、自律性和主体自我意识的个人。当然,市场经济本身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该发展人的主体性,努力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社会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改革的实质就是使人的社会关系适应现实生产力的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突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社会关系特点,体现人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改革本身不能消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只能创设有利于这些矛盾在其中运动的体制形式,从而使社会改革中的主体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上衡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上讲人仍处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但是,“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别地区人的发展带有“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特点。从社会发展形态看,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阶段介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⑨],人的发展表现出两个阶段交叉特征,即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改革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三是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是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不同地域文明相融合共发展的过程。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主动适应全球化潮流,促使国人逐步具有了“世界性公民”的品质。全球化的推进扩展了国人的交往范围,延伸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机遇。同时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在各领域的推进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在广泛借鉴西方文明成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自觉防止人的发展方向的迷失。

四是信息时代到来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的历史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文明作为一种全新文化范式,正在将人的发展带入一个崭新时代。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虚拟世界的形成。在虚拟世界中,形成发展的新空间,人的活动符号化,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预见和选择能力大为增强,自由时间与空间日益扩大,人的发展正超越现实物质层次的满足向自由个性全面发展层次迈进。深入探寻信息时代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历史语境中,追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和客观趋势。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现代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只要努力创建现性主义的社会文化情境,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逐渐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必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韩庆祥:《建构能力社会--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前景》,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版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郝立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刘相、魏焕信:《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全面发展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版。

[10].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原理》,2004年第12期.

[11].丰子义: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原理》,2004年第12期

[12].《哲学原理.人学探讨》,2004年第9期,2003年第10期[①]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649页

[④]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10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⑥]江泽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07月02日

[⑦]参见《易经.乾卦》青海人民出版社

第4页

[⑧]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

哲学原理2004年第12期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5

突出历史概念,加强基本史实的联系

基础知识是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点,亦是最基本的单位。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基本史实(内含结论)和历史概念。基本史实是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缺少的史实,其能力要求是准确记忆。历史概念是史实内在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历史概念的形成是经过分析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史实的表象抽象概括而成的。其能力要求侧重于理解。历史概念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在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中更为重要。

由于现行教材中没有对历史概念进行集中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在狠抓基本史实的同时,突出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概括。例如,凡尔赛体系这个综合性很强的历史概念。在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巴黎和约、战后新兴国家、国际联盟这些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分四个层次阐明何为凡尔赛体系。第一,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战败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定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第二,体系的作用是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首先,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脱离俄国独立;波兰复国;德国疆界重新划分;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其次,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土耳其只保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西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再次,改变了帝国主义在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土耳其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第三,维系体系的国际机构是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第四,体系的影响:凡尔赛体系隐含着许多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特别是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后来成为纳粹撕毁和约发动战争的口实。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等。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对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分析、概括可以看出,突出历史概念的教学,有利于加强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利于把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掘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并起到深化基础知识、加强知识结构化的效果。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

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

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正确地划分历史发展阶段。例如,把世界近代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1640—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30年代—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871—1917年)。

帮助学生揭示时代特征,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小结。就以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为例。在小结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列举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或历史现象:从1871—1917年,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政党政治、列宁主义、亚洲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或现象的特点和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有了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产生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化,以科技为依托、垄断为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率为主要手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最终形成。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改变,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的国体和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为政体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定型。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些变化影响到工人运动,各国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增多,列宁主义诞生。最后,在教师指导下概括出时代特征。

所谓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进行归纳,从特殊中找到一般。上述六大事件同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政治模式、国际关系、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无不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相联系。所以,可以将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的时代特征概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如果没有对事件个别特征的分析,没有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没有对事物共同点的概括,就无法揭示时代特点。因此,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

基本线索是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经线”。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历史的这种发展性,使历史知识具有一种有别于一般知识系统性的链式结构,即其发展包含着必然性、渐进性和质变的内涵。把握基本线索,不仅能贯通来龙去脉,更能起到明确趋势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的作用。

教会学生把握基本线索,一般是在高三的第二轮复习中。教学中最大的误区是把基本线索讲成了知识线索。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三条: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和民族解放的历史。如果在教学中,按上述专题,机械地把孤立、松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还不能称之为基本线索。因为其仍然仅仅局限于知识内容,至多是积累了、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而没有揭示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只能称之为知识线索。

基本线索则侧重事物过程的阶段性变化,从部分质变到质的飞跃的规律性变化的过程。以第一条线索为例: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英、美、法的新兴资产阶级,依靠人民通过革命战争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社会发生了转型的巨变。19世纪中期,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普遍展开,出现了自上而下的革命、改革和统一战争,俄、日、意、德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政治模式定型;世界被瓜分完毕,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联系为统一的经济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总之,只有这样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性变化,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才能使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把握历史的脉络,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框架。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6

   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

   4、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

   同一历史活动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历史事物处于同一时期,这便是历史的同期性特征,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919年的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不足(同期性内容排出先后次序)或教师的疏忽。学生心理上习惯性障碍(在时间经验上人们更多地习惯于顺序性推演),影响时空观念的形成,应引以重视。

   5、时间运算具体来说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

   (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2)比较、体会距今时间远近。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个年代距今较近等。

   (3)进行时间转换。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同纪年方法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贞观元年是公历627年;一类是具体历史时间与世纪、年代、前期、中期、后期等模糊时间概念间的转换,如618年是七世纪前期,1868年是十九世纪中叶,再如下列选择题,也是考查的这种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五世纪初,②公元前六世纪初,③公元前五世纪末,④公元前六世纪末。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7

在此,我们以世界近代史为例,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我们以为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个形态,两大时期,三条线索,五个单元。”大家知道,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现代史始于俄国十月革命,此后开始了两种制度并存的历史)。正是在这270余年期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取代封建制度,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世界近代史主要讲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可分为两大时期: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640—1870)。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是早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资本主义国家还寥若晨星(荷、英、美、法),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的或封建制度以前的发展阶段。但是,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第二阶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开始了蒸汽机时代的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阶阶由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使一系列重要国家(俄、日、德、意)进入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下来。19世纪50、6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进入鼎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其次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70—1918)。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的(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的发展从蒸汽机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基本定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和演进为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引起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这就是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三条基本线索,也可称之为近代世界的三股历史潮流。

在考虑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三股历史潮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编组成五十单元:

第一单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重心在英、美、法三国。包括《世界近现代史》上册1、2、4、5章。重点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等重要历史知识,中心问题是理解资本主义在欧美先进国家是怎样开始确立的。然后复习17至18世纪的俄国,这时的俄国还是盛行农奴制的封建国家,重点是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扩张,要理解与西欧先进国家(荷、英、法)相比俄国的落后性。

第二单元: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包括上册7、9、10、11、13、14章。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的大工业的飞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这就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充分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比之封建制度的优越性。1848年欧洲革命是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又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由于它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呈现出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特点,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时代降临时的历史大潮。19世纪50、60年代,新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广阔地开展起来,重大的历史事件诸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俄、日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德、意通过王朝战争的道路完成了统一,标志着德、意也跨入资本主义时代。这时,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英、美、法、德、俄、日、意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至此“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鼎盛时期。

第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包括上册第16章和下册第1章。其时间范围约从1870年至1918年。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从蒸汽机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这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适应和推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应运而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帝国主义形成时期,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呈现出各自的政治、经济特点。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列强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近代工人运行和社会主义运动。包括上册8、15章和第16章部分内容。重点掌握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诞生等重要历史知识。科学共产主义在19世纪中期的诞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自从有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工人阶段的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作指导,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始成为一股历史潮流。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带有国际性的特点。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成立正是这种国际团结精神的体现。第一国际期间工人运动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是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呈现新的特点(合法斗争为主)。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发生的俄国1905年革命成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8

一、高考对历史事物特征考查的基本方式

从历史事物特征在高考试题中所表现的程度来看,可将其分为隐性式和显性式考查;从认识历史事物特征与价值的角度看,可将其分为应用式和归纳(概括)式考查。

1.隐性式考查

所谓隐性式考查,就是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某历史事物的特征时,并不直接表述为要考查其特征,但实际上又是在考查其特征。

例(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25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从表面上看,本题没有出现特征、特点、特色、特性之类的限制或答题词,似乎不是考查历史事物的特征。但实际上,本题是通过“公天下”一词,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同特点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分封制与郡县制相比,一个最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分封制下的诸侯、卿、士等都是世袭的,而郡县制下官吏是由皇帝依据其才干任免的。故答案为D。

2.显性式考查

所谓显性式考查,就是高考历史试题直接表达要考查某历史事物的特征。

例(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16题)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所谓时代主题,就是一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本题a、B、C、D四个备选项实际上依次反映了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之一。试题提供了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其军事进攻的态势特征(从广东广州出发,打到长江流域)明显显示了北伐战争的战争态势。因此,本题答案为B。

3.应用式考查

所谓应用式考查,就是高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某些历史事物的特征解答某些历史问题。上述关于隐性式和显性式考查所举两例,从本质上讲,就是考查学生应用历史事物特征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下面再举一例说明。

例(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题)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本题实质上考查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从本题所列四个备选项来看,征辟制、察举制和科举制虽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依据人的才能或德行来选拔人才做官。而九品中正制作为选官制度,其最大特点就是依靠门第做官。因此,本题答案为C。

4.归纳(概括)式考查

所谓归纳(概括)式考查,就是高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或阅读相关材料,或回忆所学知识,或将二者有机结合,归纳(概括)出某历史事物的特征。

例(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本题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依据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这一历史事物的特点。学生答此小题的关键,就是看能否从官营作坊、家庭作坊和资本主义性质的作坊等不同视角概括其特点。第(2)小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或概括出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学生答此小题的关键,就是看能否紧扣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的历史特征,从发展速度、经营与生产者、生产工具、资本规模、阶级分化等不同视角归纳或概括其特征。

参考答案:(1)特点: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3)答案略。

二、归纳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基本思路

1.纵横比较

通俗地说,历史事物的特征就是此事物和彼事物、此人和彼人、此时期和彼时期本质的不同。换言之,历史事物的特征实际上就是通过纵的或横的比较得出的。因此,寻找历史事物特征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把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进行比较,以得出异同。

如通过纵向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先秦时期与秦汉时期的特点就存在明显的差异。从社会形态看,先秦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秦汉则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从政治上看,先秦经历了由原始民主(禅让)制向王位世袭制、由分封制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初步形成、由天子“共主”到春秋战国割据混战的演变;秦汉时期则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与初步发展,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由分裂到大一统,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的时期。从经济上看,先秦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耜耕尤其是铁犁牛耕的发展,是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形成的时期;秦汉则是中国社会经济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从思想文化上看,先秦经历了由以半坡氏族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原始社会文化向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的演化,再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为我国思想和科技等后世文明发展奠基的时期;秦汉时期则是我国思想走向统一,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在许多方面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的时期。

又如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同为内阁制,明朝的内阁制与英国的内阁制就存在下列主要不同点:从产生背景看,明朝的内阁制产生于丞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事务繁杂、皇帝的精力和才能有限而设置内阁;英国的内阁制始于16世纪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淡出行政事务,议会逐渐控制行政机构。从产生方式看,明朝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西方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对议会负责。从权力大小看,明朝内阁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只是备皇帝顾问,无决策权;英国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从性质上看,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突出了皇权的进一步强化;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机关,体现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特点。

2.焦点突破

历史事物的特点既可从历史事物发展的整体上去寻找,也可以抓住历史事物某个突出的方面(焦点)去寻找。利用焦点突破法寻找历史事物特征的关键,就是在寻找特征时必须眼界开阔、思路灵活,善于发现聚焦点。例如“阐释明朝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时,不少学生不知从何着手。如果我们以明朝中后期的苏州为焦点(观察点),将其与北宋的东京做一比较分析,就既可得出北宋东京的特点,也可认识到明朝苏州的特点。即从“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坊和市的限制,出现了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反映了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唐朝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得出“苏州在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手工作坊发展成为手工工场;标志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反映了封建经济的渐趋衰落”。从表面上看,明朝苏州与北宋东京这两个城市毫不相干,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都很大,但“社会经济”与“发展”这两个焦点为我们跳跃思维、寻找特点创造了条件。

3.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历史事物特征既可以是一种宏观高度概括,也可以是一种微观简述,还可以是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在寻找历史内在特征时,我们要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围绕这一特征对事物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分析。如学习人教版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若从宏观上看,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高度概括为“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九个字。若要求从微观上简述,我们又可以将其归纳为:经济上: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产生与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分封制崩溃,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改革奴隶制上层建筑,以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军事上: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强者为“王”。

4.本质发散

历史事物特征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在归纳或阐释某些历史事物的特征时,环绕该历史整体,以其本质为基点从不同角度(历史要素)审视其发展变化的外在表现,从而寻找出其特征。作为历史整体的特征,需要“面面点到”。

如1924年至1927年中国爆发了国民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本质就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间存在矛盾,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倒列强、打倒军阀。而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表现出了五个前所未有的特点:①国共两党合作,四个革命阶级统一战线形成,是大革命的起点。两党合作合力推进这场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打倒军阀”使革命力量空间团结起来了。②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工人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新高潮,农村也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此前的辛亥革命和都没有这样好的群众基础。③有正规的新式的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并进行了空前规模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大进步,是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所不能相比的。④大革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消灭了封建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给帝国主义势力以沉重的打击,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夺去的权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了长江流域,革命重心由广州移到了武汉。⑤因的叛变而失败。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也是败因之一。总之,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通过抓特点,就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宏观上完全掌握了。

三、归纳阐释历史事物特征应注意的问题

从平时历史教学和高考学生解答历史事物特征的失误来看,可以说归纳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是学生历史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主要表现为:找不到归纳的角度,无从下笔;不能从理论上准确地概括特征;容易将特征与表现混淆,堆砌史实,无的放矢。提升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仅掌握归纳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基本思维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在实际归纳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时,还应注意下列几个具体的操作方法:

1.掌握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常用角度

历史事物特征,一般可分为阶段特征、领域特征、具体事物特征。

阶段特征是对某个特殊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状况的概括,一般结合某个领域的表现去归纳概括。如古代社会某个时期(王朝)的特征,我们一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这几个方面来归纳。其中政治又可从政治制度变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关系、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考虑;经济又可从经济制度、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农、工、商、交通、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来表述。世界近现代史某个阶段的特征,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为主)、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变更)、列强对外开拓市场和殖民扩张、国际关系(以列强之间矛盾的变化为主)、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斗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等。以中国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为例,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表现在经济上,就是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并在清代有了缓慢发展。表现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科技巨着,但总体而言已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

某领域特征要从其发展变化来分析,可做纵向和横向比较。比如,16世纪~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时期国际关系的特征是:从整体上看,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交往方式上看,和平往来为血与火式的殖民掠夺所取代,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欧殖民主义者以武力为手段,大肆进行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从交往结果上看,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掠夺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开始转型;亚非拉广大地区则日益成为欧洲的殖民地和商品市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从大国关系上看,表现为欧洲国家争夺殖民霸权,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对某历史事物特征的分析,要从历史事物的要素去归纳与概括。以为例,从时间节点上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性质上看,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从参与者看,是一次由学生发起,由工人扩大到全国人民参加的真正的群众革命运动;从结果上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学会提炼,提升归纳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凡表达历史事物特征一般都用概括性的语言,是理论语言,而不是史实。我们要善于区分历史事物的特征与表现;要善于提炼归纳,从错综复杂的史实中,把握历史事物的客观线索、趋势、新发展,形成特征。例如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特征,可概括为反帝反封建、救国救民(这是高度概括的语言)。具体特征与表现之间的关系为:①特征:爱国抗争的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与曲折性。表现: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再到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有成功、有失败,接连不断。②特征:学习西方,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表现:从抵抗派到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特征: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表现:救国救民成为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共同任务与愿望。④特征:方式多样,人民武装起决定作用。表现:方式有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农民阶级的武装斗争、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与暴力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等。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成了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⑤特征: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表现:了帝、官、封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3.注意历史事物发展的本质属性

一般来说,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事物的特点,集中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事物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是把握事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上看,表现出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神权维系等特点,而实质性的特点恰恰不是王权而是族权的问题。也就是说,商周时期政治制度最显着的特点是族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是用族权来维护王权。这些制度一方面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的机制,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另一方面是政治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贵族手中,天子的身份只是“共主”,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因此王权没有形成高度集中,甚至可以说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王权政治。中国古代“王权”的加强,始于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在秦朝统一后得到高度强化。又如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秦以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组织模式、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等,在历史的发展中虽有变动,但其本质属性是固有不变的,这就是君主专制,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由此决定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军权、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一切政治权力,都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终是集中在皇帝手中。把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属性,不仅有助于认识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而且有助于理解这一制度的历史演变。例如,中国古代政治中的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及至僵化等,都与君主专制这一本质属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4.关注历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

历史事物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身出现的新特点,抓住其新变化的特征,也是认识特点的有效方法。例如,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其最大的变化在于通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的革新,确立法律的保障、议会的权力以及政府的职能,明晰权力以制衡权力。再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内容中,涉及礼仪方面的变化,而近代以来礼仪的新变化不仅是在一些礼节方式上的变化,而且体现为礼仪观念上的变革,即由古代社会礼仪的等级分明转变为平等自由,由体现政治观念而抑制个性转变为提倡个人尊严,由繁文缛节转变为简便实用,由禁锢女性转变为尊重女性等。这些新的变化,本身就是特点所在,是我们观察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归纳历史事物特点的重要方法。

5.运用历史事物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历史事物特征既可以作为学科知识来掌握,又可以上升为一种方法论,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2005年高考广东历史卷第18题)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蒙昧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D.浪漫主义思想

解答此题我们必须清楚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人物,他的作品打上了当时时代的烙印:人文主义。显而易见,答案为B。

例(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10题)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9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党史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重视总结与运用历史经验,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从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把握大势,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结果。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兴起,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我们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前途命运有了光明前景。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以此作为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抗日战争时期,针对当时悲观失望的“亡国论”与盲目乐观的“速胜论”,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见和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为我们党最终团结带领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提供了战略指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由此形成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初中历史阶段特征篇10

【关键词】历史“时空观念”课堂教学

“时空观念”既是哲学概念,又属于历史范畴。20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变迁和历史研究的推进,在西方史学界出现了诸多史学研究流派,而以“时空观念”为核心的比较史学的出现在西方掀起了轩然大波。比较史学认为历史研究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规律。纵向规律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依据探索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性的比较。横向规律就是所谓的“空间概念”,即以地域为基础把处在同一时段的历史现象做水平比较,寻找每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共通性”和“特殊性”。最终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古今贯通、纵横比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这些看似深奥的历史理论却与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近年来,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及其指导下的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都特别注意表达和观察历史现象的时空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历史线索和历史框架,寻找出每个历史事件的具体时空坐标。由于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有限、历史知识结构尚未建立,在历史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张冠李戴、混淆不清的现象。如何克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困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时空思维,如何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运用“时空观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1.“时空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历史――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的学科。西方近代“比较史学之父”马克・布洛克以及诸多研究者认为“运用比较史学方法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察同察异求规律。”上至史学研究,下至中学教学,对历史纵横比较在所难免,正如1949年德国著名学者雅斯贝尔斯再其论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到,“人类文明在公元前800至前200年间存在一个‘轴心时代’。”他将人类原典文明做了纵横比较,认为此时期若从横向比较,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类精神文明的导师,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中国出现了孔孟老庄等原典文化的奠基者,但从纵向看,都为日后民族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掌握时间概念的前提下搭建历史知识的空间网络,进而对历史现象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路径包括“根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和国际上通行的体例,坚持历史的时序性特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完全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比如,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中国近代史以救亡图存、民族崛起为主线,渗入现代化因素。世界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三段历史,环环相扣,不可空缺,鉴于此,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让学生从时间上掌握并了解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历史发展趋势,而且要学生从空间上对比分析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异同。作为教师,使学生从宏观上进一步认识古往今来、世事变迁的历史潮流是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基本价值。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强有力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阶段或者同一阶段不同民族之间的异同,使学生“消除民族偏见”,树立“国际意识”,用“宽容的思想”将不同民族或者不同时段的历史放在一起作比较,克服学生狭隘的思维方式,消除学生夜郎自大、坐井观天个人偏见,克服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认识,从而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做到深谋远虑、高明远识,有效配合中学阶段历史教学和研究。

2.“时空观念”在历史学习中的突破性

历史的时空观念渗透到了历史现象和历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深化历史“时空观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对学生学习和认识历史大有裨益。20世纪80年代,著名历史教师孙恭恂先生认为,“人类历史的统一性都寓含着历史的多样性,同样,历史的统一性又只能通过多样性得以体现”。笔者认为,孙恭恂先生所说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与比较史学派的共通性和差异性如出一辙,都关注到了历史发展的时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而如果教师能有效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历史现象的内在的纵横联系,便可以使学生改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陈腐观念,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观念上取得较大的突破,进而树立历史学习的全球性的国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