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二级机试十篇计算机二级机试十篇

计算机二级机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16:27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1

1、计算机二级:计算机二级考试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ComputerRankexamination,简称nCRe)四个等级中的一个等级,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及上机调试的基本技能。计算机二级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

2、计算机三级:1994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最初分a、B类:a类考核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B类考核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2002年考试中心对等级考试进行调整,将三级考试分为“pC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四个类别,相应地降低了考试难度;

3、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建议报考二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报考三级,相应地,三级考试要难。

(来源:文章屋网)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2

计算机二级考试教材: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C语言》是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考试大纲和指定教程为依据,在研究历次真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VisualBasic》全书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VisualBasic程序开发环境、对象及其操作,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多重窗体程序设计与环境应用和数据文件等。

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VisualFoxpro》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VisualFoxpro的

(来源:文章屋网)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3

随着信息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应用领域也变得非常广泛。掌握这门技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非常必要,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工作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校是达州市唯一一所市属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能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对于许多对计算机操作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通常会选择考取计算机二级证书作为自己今后就业的一个筹码。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计算机二级考试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从我市两所大专院校(另一所为四川文理学院)近两年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实际情况看,二级的通过率都非常低(具体见下表一)。较低的考证通过率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学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二级考试的通过率,成为如今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办学单位的关注,同时也有许多人在思考与研究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参与计算机二级考试强化训练辅导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我校学生计算机二级考试(VF)通过率的一些想法。

一、做好复习资料准备工作,精心编印参考资料

要想在等级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搞好复习工作。

目前,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并未列入我院教学内容要求,参加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同学都是自愿报名,以前都是以自学为主的方式来复习备考,手头没有资料;现在,我们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为考生准备了三种复习资料:

1、二级公共基础部分

简单地对考试中出现的四部分基础内容: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和数据库设计基础作一介绍,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定义和结论提纲节领地给出,这些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不易掌握的,但它在等级考试笔试中占30分之多,所以是千万不能丢弃的。纵观近几年的考题,对于这部分的考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只要做好考前学习辅导、强化训练等环节,这部分就很难再失分。

2、VF考点汇总分析

由于教材的习题少,题型也不适应学生二级考试的要求,为使学生掌握和巩固VF知识,辅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VF每章的知识,对VF的考点进行汇总分析,列出各章的大纲要求、知识要点及相关例题,最后再对本章进行小结,让学生对每章要掌握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对可能出现考题的内容加深记忆。

3、VF上机实验指导

对于二级考试来说,不仅要求理论考试合格,还要求上机考试合格,才能拿到合格证。所以平时也要加强上机操作练习,让学生掌握VF的基本操作。为此针对VF操作的要求,编写了VF上机实验指导,共分七个实验:VF界面与基本运算;表的建立和操作;表的排序、索引、查询与统计;多表操作;数据库的操作;项目管理器;SQL语言的应用。通过这些操作,加深学生对VF操作的熟练程度,轻松应付二级VF上机考试。

二、精心安排辅导时间和内容,突出重点

由于学生要应付繁重的正常学习,教师又要忙于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所以只能抽课余时间开设辅导班。可在考试的上学期安排48学时时间对二级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包括公共基础部分和VF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和上机操作练习,然后在考试前的那个学期,再安排12学时的时间,将历年的真题从网上下载后让学生先做,再通过辅导老师的讲解,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最后再考前留出一周的时间给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辅导教学的具体时间安排在周末。在这种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就要求辅导老师必须要深入掌握教学内容,熟悉掌握考试大纲要求,下功夫把辅导内容理解得透彻、融会贯通、对要点、难点要懂得透,记得熟。要能正过来讲,也能反过来讲,要能以浅显的例子和语言说明一个深奥的问题。

三、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的新动向

在教学方法上,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学,不仅要教他们知识,还要教思维方法。教师起着引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去学会和掌握知识,这样比起全部内容由教师教会要好得多。因而选择内容要少而精,要具有代表性,讲授中要有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的介绍,这样才能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功效。

教学的内容要丰富、新颖,联系实际,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能够在学生感到最难懂的地方讲得清楚,有启发性,能引人入胜,使之有解渴之感;而比较好懂或者不言而喻的东西可一带而过;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要全面、系统、详细地辅导。这就要求教师掌握的要比讲授的多得多,这样才能举一反三,旁敲侧击。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真正感到给他开辟了一个新的知识窗口,引进了一个新的世界,耳目一新,并且学后有跃跃欲试之感。

四、依“纲”据“本”抓双基

作为辅导老师除了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外,还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历年的考题类型,从而得到有用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点,由于二级考试涉及的内容较多,辅导要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每年等级考试考题考查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覆盖面很广,但试题中大多数所考知识点都基本上能在考试大纲样题和模拟题及教材内容中找到原型或影子,这种源于教材和大纲又高于教材和大纲的方式为教学和复习指明了正确方向。因此,在复习中应注意将教材和考试大纲结合起来,回到教材和大纲及样题上,依“纲”据“本”,认真打好双基,以不变应万变。依“纲”据“本”,就是选例题、剖析练习时要植根于教材和考试大纲中样题或模拟题,这样使学生学有依据,学得生动活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合习题加强上机实践操作,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为使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根据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编写VF练习册,通过多测试、多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学和上机相结合,配合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上机操作,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的内容理解消化和灵活应用。在VF中由于一个字符、一个标点、一个语序输错往往都会导致程序的运行出错,浪费调试时间,因此通过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耐心、细致、严谨的科学素质。教学上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补充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例题,以适应等级考试的要求。

总之,通过考前开设辅导班,抓住重点和难点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增加实用性强的内容,用好选编的习题,加强上机操作等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丽艳.谈如何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河北:武警学院学报,2007,3,23(3).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4

关键词:计算机二级考试无纸化考试应试对策

一、前言

所谓无纸化考试就是取代传统考试形式(笔试加上机操作),传统考试的笔试部分被移植到计算机上,考核内容和要求不变。无纸化考试时间为13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40分,上机操作题60分。无纸化考试中,总分达到60分且上机操作题达到36分,方能取得合格证书。

二、考核形式的调整

最新的无纸化考试系统把传统笔试考试和上机操作合二为一,其中传统笔试题改成选择题。上机操作题型并没有改变,依然是由基本操作、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构成。

(一)选择题

有40道,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占10道,所占比率有所下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如下:

1、数据结构与算法

①算法的复杂度②数据结构③栈④队列⑤链表⑥二叉树⑦查找⑧排序

我们不但要了解相关的概念,也要掌握其操作。在这些知识点中③栈④队列⑤链表⑥二叉树⑦查找是常考知识点,尤其⑤二叉树基本上是必考知识点。例如:某二叉树共有7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只有1个,则该二叉树的深度为(假设根结点在第1层)()。

a)3B)4C)6D)7

解析:根据二叉树的基本性质3: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度为0的叶子节点总比度为2的节点多一个,所以本题中度为2的节点为1-1=0个,所以可以知道本题目中的二叉树的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分支,所以共7个节点共7层,即深度为7。

2、程序设计基础

①程序设计的方法与风格②结构化程序设计③面向对象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这个知识点中的程序设计的原则和三大基本结构是常考题型,例如: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逐步求精B)模块化C)自顶向下D)多态性

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包括: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所以不包括多态性。

3、软件工程基础

①软件工程基础概念②软件生命周期③软件设计④结构化分析方法⑤软件测试⑥程序的调试

在这些知识点中软件设计、结构化分析方法和软件的测试是常考知识点。例如:在程序流程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

a)调用关系B)控制流C)数据流D)图元关系

解析:在数据流图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数据流。在程序流程图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控制流。所以应该是控制流。

4、数据库设计基础

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②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和基本特点③数据库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④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⑤e-R模型⑥关系模型⑦关系代数⑧数据库设计与原理

在这些知识点中关系代数和数据库设计与原理是常考知识点。

例如: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a)自然连接B)差C)交D)并

解析:关系t中的元组是R关系中有而S关系中没有的元组的集合,所以进行的是差的运算。

(二)上机操作

上机操作中的综合应用主要考查表单的设计与应用和菜单的设计与应用。其中表单的设计与应用多数考查文本框、表格控件,我们要熟悉这些控件的常用属性,例如文本框的VaLUe属性、paSSwoRDCHaR属性;表格的ReCoRDSoURCetYpe和ReCoRDSoURCe属性,在应用中表格的ReCoRDSoURCetYpe多数为4。事件代码多数是SQL语句,我们也应该能够根据题意正确书写事件代码。

例如:设计表单,表单界面如下图所示,要求控件的属性必须在属性窗口中设置。

表单文件名和表单标题均为“外汇浏览”。

⑴添加一个标签、一个文本框、一个表格、两个命令按钮,并设置相应控件的属性,其中表格控件的ReCoRDSoURCetYpe属性设置为4。

⑵编写相应的CLiCK事件代码,使得单击“查询”命令按钮,被查询人持有的外币名称和持有数量显示在表格中,并且按照持有数量升序显示,查询结果存储以姓名命名的表文件中,例如张三丰.DBF

⑶单击“退出”命令按钮关闭表单。

试题分析:这道题的关键是“查询”命令按钮CLiCK事件代码的编写,最终要查询外币名称和持有数量,我们通过对相关表的查看,可以确实这是两个表的连接查询,wHeRe条件中有两个,一是公共字段连接,二是姓名是文本框的VaLUe值。如果有排序则加上oRDeRBY子句,并将结果存储在以姓名命名的DBF表文件中,我们可以通过&把文本框的值替换出来做为表的文件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出“查询”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代码:

na=aLLt(tHiSFoRm.teXt1.VaLUe)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tYpe=4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

"SeLeCt外币名称,持有数量;

FRomCURR,Rate;

wHeReCURR.外币代码=Rate.外币代码;

.anD.姓名=na;

oRDeRBY持有数量aSC;

inttaBLe&na"

三、结语

只要考生能掌握好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攻破难点,平时多练习、多总结,就能轻松面对,并最终通过考试。

参考文献: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5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1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基础,计算机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指对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大学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参与者,通过对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反思,针对等级考试对计算机教学引导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及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2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2.1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社会考试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应该说,学历是在总的方面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层次,而考试证书则在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不仅出示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且还要出示考试证书,以证明自己的能力。目前,全国性的计算机考试有,人事部组织的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等。近几年,全国大部分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了面向本地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统一考试(名称不一、以下统称为计算机统一考试)。除了政府部门组织以外,一些国外著名的it公司也在我国组织了专门的计算机资格认证培训与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ComputerRank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主要分四级。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主要分三级。一级考试的科目主要是办公系列的基本操作;二级随着社会的需求开考了VB、VFp、C、Java等语言考试以及二级动漫技术和二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二级考试既强调了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三级考试实行理论笔试,共有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单片机及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技术、Linux网络管理及应用五个考种。

2.2计算机等级考试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许多单位、部门已把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作为人员聘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上岗资格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计算机等级考试以考促学,为社会推广和普及计算机知识,也为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兴趣。学生在学习得过程中从中受益,既提高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又提升了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使高校学生计算机素质整体得到了进一步得提高。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具体表现在:

(1)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大致相同,并且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时间也正好安排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这样为学生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奠定了基础,而计算机等级考试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积极性,促进了教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2)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学生升学、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参考,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的水平实践操作能力;而计算机基础课程如同数学、外语一样,其教学内容不针对某一专业领域,而主要涉及计算机的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全民计算机素质也在不断提升。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关系的分析,做为一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应在计算机教学中积极改革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法和新的教育技术,开发利用新的计算机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针对学生计算机现状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改方案:

(一)分模块化教学

随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无差别化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培养,分模块教学势在必行。针对这种情况,我院进行的模块化教学及时适应了这一形势,教学经过改革已经形成《大学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高级办公软件应用》等模块。

我院主要的专业种类有:艺术类、文科类、理工类、人文类。全院的学生在大一进校的第一学期都会选修《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工类专业的同学在第二学期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选修《VB程序设计》或《C程序设计》,人文类的同学会选修《高级办公软件应用》。

对于艺术类的同学,在第一学期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后将会参加计算机一级考试,因此在针对艺术类专业的班级,会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加强。而其他专业的同学会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二级VB、二级C或二级aoa),这些考试的语种的内容恰恰与之前上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呼应,为了提高计算机等级二级通过率,我院还在等级考试的学期开设了相应的公选课,这样不光是可以对前期所学知识的回顾,也可以加强训练,通过开设公选的模式,我院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通过率有明显提高,对我院报公选课与没有报公选课考试情况的一个对比,通过这个图表可以分析得出,通过考前培训对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的提高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提升有很大辅助作用。

(二)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计算机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打下了基础。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不一样,教学区分专业对待、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方面,确实比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前进了一大步,但依然是教师担任教学的主体,学生掌握课程的情况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以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1)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第一,它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第二,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第三,可以集中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

由我们老师使用VisualBasic6.0工具研发的《VisualBasic自学好帮手》多媒体课件,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三等奖,在VB程序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得应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程序设计的能力。

(2)大力发展网络教育

①电子教室系统。在很多学校都利用网络教育来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为增强学生的网络意识,我院在每个机房都安装了极域电子教室系统,通过该系统把电脑屏幕和声音共享给学生电脑,教师可以监控并遥控任一台学生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与互动。教师能够充分发挥电子教室的优势,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参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另外,教师也可通过电子教室可以进行监查、处理各种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个体或每个小组顺利完成任务,教学效率也明显得到很大提高。

②教学网站建设。教学网站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方便学生学习;学科教师可以将教学信息、教学参考资料、教案和课件较方便地到网站中;开辟学生论坛、教师答疑,供师生交流。③教学视频。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含有大量的实践操作,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一门新的课程,视频教程可以教你如何去学习这门课,教你如何理解,引导你用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效果和最轻松愉快的方法去学习它,提高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能力。

3总结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各个领域发展迅速,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操作和应用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作为一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努力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培养出具有高计算机素质的人才,为其日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花,张智勇,朱亚涛.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等级考试关系中对教学改革的思考[J].福建电脑,2008,(06).

[2]宇海萍,张丽,张晋.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0,(01).

[3]华敏敏.浅谈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大众科技,2009,(12).

[4]任倩,姚光顺.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4).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6

【关键词】等级考试 计算机 教学 公共课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来说既有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从目前来看,我国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公共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扬长避短,更好的发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优势作用,带动我国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改革,使得我国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得到更加合理的发展和进步。

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影响

从目前来看,我国计算机作为广大高校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无疑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计算机公共课提升了其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中来。同时,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来说也是一种束缚,使得教师无法有序的拓展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关的内容,使我国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难以合理的开展。可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我国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来说既有促进作用,也设置了一定的阻碍。

首先,我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种激励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使得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果。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一种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同时,由于社会各界对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着充分的重视,这也促进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从主观层面出发,寻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

第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来说也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从目前来看,在许多的教师和学生心中已经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衡量自身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目标,学生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学习计算机公共课的最终学习目标,这严重的禁锢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利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发展。

二、积极利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促进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发展

在进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利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同时还需要及时规避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从本质上对计算机等级考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利用,进而促进我国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强化教学目标的科学性

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而言,其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使学生都能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对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反而是检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一个平台,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检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也使得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正。既然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不是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最终目标,那么,就要制定符合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科学目标,即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和深入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教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并将教程中的知识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考核内容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合理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应有的教学魅力。

(二)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来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就是一个良好的实践方式,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来,使得自己学习成果得到检验,这样更好的发挥学生以后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作为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师来说,其也可以利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这一契机,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融合起来,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并使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真正的成为检验学社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媒介。

(三)注重“教”与“学”的针对性

因材施教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而言,也需要进行因材施教。计算机公共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其所涉及到的领域是十分宽泛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以教程作为基本出发点,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知识,并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使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理的融入到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强化测评

传统的应试模式下的测评和评估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教学的要求,在教师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评估策略和手段引入到教学评估中来,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得到合理的检验。同时,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现存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情况,则需要进一步调整测评的方式,弥补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成为促进我国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动力之一。

总之,在现代化社会中,要想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才能,就必须要学会并且能够合理的应用计算机知识,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一种检验自身学习的有效方式,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基本动力,带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得计算机公共课的“教”与“学”合理的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吕梦雅.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J].教学研究,2002(1)

[2]曹娜.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促进作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3]黄耀.浅谈考证在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3)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7

计算机二级考试包含:程序设计/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级,考核内容包括计算机语言与基础程序设计能力,要求参试者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可选类别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类、数据库程序设计类等;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要求参试者具有计算机应用知识及mSoffice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能力,能够在实际办公环境中开展具体应用。计算机二级考试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个等级中的一个等级,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及上机调试的基本技能。计算机二级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语言考试系统;实验考试;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是一种基于局域网的网络考试系统,在传统的计算机考试中,测试考生的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的能力的级别应该是二级考试部分和三级考试部分。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在当前的考试系统中被列为正规的考试系统,它是通过对局域网环境开发而进行的网络考试系统,在考试准备前,系统的登录界面及考试进程将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保持高度一致。

一、计算机考试系统在网络环境作用下对考试系统研究和开发

由于计算机考试系统在网络环境作用下,依照对考试需求的分析、考试概要的设计、以及详细的编码设计,从而使测试的步骤有条不紊,变得更加简洁方便,因此它的功劳不可忽视。目前,本论文研究的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系统已经基本开发完成,主要支持C语言和VB的上机编程考试。为了解决计算机语言课的“机试"考试的问题,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为参照,在局域网环境下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

二、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研究的需求

(一)在一般的传统的考试中,考试的大多形式是以笔试为主,很少用到计算机答题。但随着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的开发和研究,越来越多的考试机构开始对计算机这种先进的“机试”有了很大的重视。以往大多数的考试系统主要针对的是“笔试”的考试问题,而如今在网络系统作用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出现的计算机网络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主要针对的问题是“机试”考试部分。

(二)计算机语言课程序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合理的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地记录下来,形成一个从“笔试"到“机试’’的过渡。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信息资源,在考试系统的允许情况下,学生可以在真实和安全的计算机语言环境中,进行编辑设计、翻译流程、接连系统等,顺利的进行程序的运行,该程序的调试过程,需要在及其高度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的计算机语言流程中进行,考试系统的评分标准完全是由计算机本身自动生成。例如:考生在做考试题的过程中,填空题、填空题、修改题、以及简答题的评分都是系统自动完成的,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合理、高效。一般的计算机系统的机试与书面额笔试基本相同,题型也是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改错题、以及简答题为主,学生如果想在考试系统所提供的界面顺利的去完成考试,在不做潜规则的情况下,必须提高计算机水平。

(三)在网络环境下,一般的选择题指的是在几个指定的选项中选择其中进行单选或者多选;填空题的形势较为简单,主要在于界面,在界面规定的文本框的范围内,输入一些文字或者数字,这种系统类型的程序设计题,答案大部分以简单的容易的文本输入为主,在考试中不可进行其他语言程序的变动;判断题,顾名思义,答案只有两种,对与错的判断,答题时有选择题演变来的,简单易答。改错题的类型很多,有的是对句子的更改,有的是对某个词的更改,回答起来相对有些难度;简答题在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考试中挑战性较大,这不仅需要较快的打字速度,还要有清晰地答题思路。从目前形势来看,对文本框的编辑,程序的设计一般坚持准确度第一、速度第二的原则,所以,对程序设计的有相关数据都要特殊考虑,以为考试程序的运行结果进行准确评分。此程序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有灵活性,有利于打开学生的个人思维空间。

三、现阶段的在网络考试系统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近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普及到全国各个省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已由以往的“单机”考试系统逐步发展成为局域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考试系统。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大体通过系统的二级编程子系统来完成,方便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编程环境下进行运转、接连、编辑、翻译等,计算机语言系统能够较为真实和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测试情况。

(一)传统题型单一化:在传统考试中,一般的笔试是以纸质类型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判断题,改错题为辅的原则,选择题大体的选择范围是a、B、C、D四项,个别是a、B、C三个选项,填空题答案几乎也是简单的文字填空或者数字填写。

(二)网络系统运用困难化:有些网络系统由于运行较慢,操作起来困难,自动评分或者评分程序不能准确无误的统计出来,存在不合理性。

(三)计算机程序设计编程复杂,极易受网络强弱的影响,以至于考试系统在某些工作中的运用较少,原因就是部分计算机设计思路、需要的程序、以及评分标准根本不能达到个别单位的要求,因此在使用计算机系统考试评分时,必须参考传统的标准考试评分程序,这样才能满足各个单位的需要。由此可(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14页)见,由于众多的考试系统使用的通畅度不高,因此评分能力和评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局限性,特别是在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中,不能调用编程环境,对计算机语言考试的影响很大。

四、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开发和研究的意义

(一)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编程知识情况,为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了方便。为更新部分教师教学的设计和计划,做了更好的教学服务;(二)由于教师工作量较大,对学生的考试进行手动评分较辛苦,如果运用计算机语言课考试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评分,可以把教师从繁重批阅试卷工作中挣脱出来;(三)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的资出,节约时间,节约教学资源;最后,计算机语言考试系统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

五、总结

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基于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系统的开发工作基本完成。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与其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和获得效益的同时,倒不如说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才是最为关键的。因此,本系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效果非常良好。在internet不断迅速发展的今天,本人将继续保持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研究,将语言实验考试系统进一步设计成实用的B/S模式或其他模式,为广大计算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方便。

参考文献:

[1]窦治.基于B/S与C/S的网上考试系统的实现[D].新疆:新疆大学,2003.

[2]王腾.网上考试和查分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3]荣莉.网上在线考试子系统[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9

【关键词】等级考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1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承载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和职责,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上,各专业都极为重视大学计算机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成为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同时也为企业对应聘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有效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实践能力。

2国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体系僵化,培养方案滞后。当前,各高校在计算机教育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培养方案滞后,不能满足各专业在计算机方面的特殊需要,培养的人才也不适应现代生产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

(2)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随着计算机业和网络的发展迅速,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却多年不变,教学内容滞后于知识的更新,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3)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的教育主要方式都放在了基础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弱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以等级考试为导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1)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与等级考试无缝对接。传统课程教学大纲,以计算机基础公共类教材为依托,侧重基础理论教学,与等级考试结合性差。我们结合二级科目“mSoffice高级应用”的最新版考试大纲,对以前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将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要求纳入其中,解决了教学大纲针对性较差的问题,改变了原来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自由度大、教学质量难以评测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计算机基础教学。

(2)采用“考点+重点+难点”的教学方式。根据传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把教材重点与难点相结合,深入剖析教材的难点,学生完全理解掌握教材,从而能够通过考试。但要想让独立学院学生完全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在教学中采用“围绕考点,从中发掘重点,进而带动难点”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掌握教材中的考点和重点,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深刻领会等级考试大纲、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等级考试的要求融合在日常教学,增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选择或设计综合性强的实践案例,重点讲解方法,强化技能和应用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

(3)针对等级考试的特点,加强考试模拟实战。实践证明,要想获得高的考试通过率,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考试模拟系统训练是必要的。特别是临近等级考试的前一到二周,模拟训练尤其有效。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都应安排不少于3周的二级专项辅导,让教师带领学生熟悉考试环境,强调重要操作步骤,使学生可以在真正考试时候发挥出正常水平,有效降低出现低级错误的概率。

(4)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交互式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含有大量的实践操作,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上机考试部分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局域网、传奇教室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的教学平台中,教师可以及时地把电脑屏幕和每一步操作共享给每一个学生电脑,现场演示和解答,进行多媒体教学与互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参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5)量化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我们以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既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任课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也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动力。这使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积极的参加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中去。

4改革策略价值

以等级考试为导向,在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核心框架、整合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模式等方面,实施传授、学习、实践、考核等全过程教学改革,优化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以具体措施和可操作方案,为“课程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对接、以等级考试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建立了长效机制。在示范应用、组织实施、机制建设等方面,创新性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对于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进一步改革,考试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考查的知识覆盖范围越发广泛,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正确认识计算机的教学规律,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统筹规划计算机教学,科学处理好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二者的关系,做到既要保证通过等级考试,又能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让学生双向全方位的发展。

5结语

以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是通过对学生的特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在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和考试系统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改革,使教学内容与相应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进行接轨,积极发挥等级考试的引导作用,在教师的多样化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以后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多学科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尚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群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3).

[2]姬朝阳.基于nCRe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公选课建设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5(02).

计算机二级机试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分级标准;心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班级规模;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2-0346-03

为了适应目前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使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相结合,进一步体现出计算机在不同专业应用方面的差异性,实施计算机分级教学是大势所趋。目前各个高校非常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计算机分级教学。[1,2]但由于地区差异、学生水平差异、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不合理等因素出现了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该文分别从分级标准、分级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班级规模、以及成绩考核等六个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要取得较好的分级教学效果须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分级的标准

目前各高校对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进行分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对入学后新生进行计算机知识考核,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划分等次;第二种是不考核,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自主选择等级;第三种是以专业为依据进行分级,相同专业在同一等级。[3]

从以上可以看出分级方法较多,但是各种方法又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合理现象。第一种分级方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试的试题质量,并且大多学校采取纸质试卷进行考核,由于计算机课程主要以上机操作为主,所以试卷上很难体现出学生实际的动手实践能力,偶然性较大;第二种方法好坏取决于学生对自身评价的是否准确,让学生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并非易事,因为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自我评价标准。就很有可能导致有些同学高估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而选择较高等级,结果由于课程难度较大而无法达到学习效果,还有可能能力较强的同学而加入低等级学习,浪费教学资源;第三种“一刀切”的模式显然区分粒度太大,无法达到分级教学目的。

基于以上所述,要分级还是需要必要的考核,以考核成绩作为划分依据。但是纸质的考核显然不合适,可以参考microsoftoffice一级考试系统的方式,设计一个符合自己学校情况的模拟系统,重点考查学生对计算机一级基础知识的考查,该系统应该涉及的知识面足够广,但是深度不宜太深,可以将成绩划分若干个等级,例如低于60、60至80、80分以上,低于60的进入一级,80分以上的直接进入二级,60至80这一区间的学生不妨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如果他认为他的成绩侥幸成分偏大,他可以选择一级;如果他认为虽然没有超过80分,但其实他可以做的更好,那么他可以选择二级,这样更能体现出民主性和科学性,毕竟任何考试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偶然性。

2分级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分级教学是学生入校后进行考查,根据测试成绩来划分等级,不像英语或者数学的分级,英语和数学分级可以直接参考高考的英语与数学成绩。由于高考中没有计算机这一项成绩,仅通过进校以后的一次考试进行等级划分,由于此次考试成绩一部分学生会“沦落”为低等级,可能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被“歧视”的错觉,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抬不起头,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从而违背了分级教学的初衷。所以学校在分级工作展开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海报或者网页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要将为什么要分级以及分级的科学性与必要性讲清楚、讲透彻,消除学生在分级后产生的顾虑,以良好的心理迎接分级教学。

3课程设置要合理

一般可以将计算机基础分为二至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次以及模块化教学,去适应学生专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计算机基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一般包含操作系统、oFFiCe以及网络基础等内容;计算机软件基础是指VB或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则包含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应用、网站设计以及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不少高校将计算机基础分为两个层次,那么也可将上述的第二与第三层次划分为一个等次。

大学计算机基础面对的是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设置时必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学生本身计算机水平的差异;二是专业差异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不同需求。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专业结构去设置课程,找到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让计算机更好的为专业服务,让学生全面发展。甚至可以参考国外很多高校的做法,就是教学内容可以允许学生和老师以商量的方式来决定,切实保证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应用型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往往课时数量又偏少,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要改革,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按照“因材施教,分级指导,重视基础,强化应用”的教学观念进行组织教学。以精讲多练、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实施课堂教学。

对于低层次的班级,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这种情况宜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操作部分最好的在机房授课,老师边讲学生边练,讲练结合。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将刚刚听到的,通过及时的上机操作真正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

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他们的课程大都以应用为主,所以任务驱动是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它和“精讲多练”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以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主,老师讲课时间减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完成任务,老师以辅导答疑为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班级规模大小要适中

不少人认为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这就导致不少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班级规模划分问题上处理的不很妥当,往往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的规模太大,一个班级的人数经常超过100人,甚至达到120、150人。如果是理论课程,这个班级规模可以理解,但是计算机课程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就是它以操作实训为主。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一百多人的机房只有一个老师指导,而两节上机课的全部时间是90分钟,那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上机课时得到的老师指导时间只有几十秒的时间,再加上一个老师的精力毕竟也是有限的,所以就会出现学生因为需要指导而无法得到满足而放弃学习,老师因为过度劳累而无法更好的指导的一种不良现象,教学效果当然也不理想。

以平时的上机课经验来看,一次上机课的总人数以不超过50人为宜。这样一来,学生相对能有较充分的时间得到老师指导,有问题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作为老师也感觉不会有太大的时间压力,课堂紧张的气氛得以解决,这也顺应了计算机分级教学的初衷,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6成绩评定要科学

成绩的评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以前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一般平时成绩比例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一般包括出勤、作业、实验报告等,期末考试成绩就是卷面成绩。由于这种评定方式仅仅期末的一次考试占据了成绩的绝大部分,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平时得过且过的心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推动力,也很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才去突击学习,所以失去了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甚至会对部分学生造成误导,把考试当成了学习的最终目标,最终无法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必须要对传统的成绩评定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平时成绩、阶段性测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模式,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监督与评价,以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学有所得,切实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的综合评定。这部分成绩一方面主要用于教师督促学生的课堂纪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对重点问题进行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评分,它能使教师掌控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

2)阶段性测试。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往往模块性较强,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大,根据课程的这一特点可以在完成每一模块的教学之后,例如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就开始分别进行改模块的阶段性测试。可以利用学生部分上机课的时间,可以使用考试系统,也可以以布置任务的方式针对当前模块的重点内容进行测试,使学生在指定的考试时间范围内完成,并根据完成情况评定成绩。相信在阶段性测试的促使作用下,学生一定能主动地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上机时的学习效率。对于部分理论性较强的章节,也可以使用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

3)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对学生进行一次整体的评价方式,期末考试要尽量避免使用卷面的形式,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操作实践为主的课程。期末测试应该在某个考试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以完全上机操作的考试方式进行,考试内容应尽量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绝大部分内容,覆盖面要大,但是难度要适中,目的是考核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不是考倒学生。计算机课程的理论部分可以参考部级计算机考试系统,以选择、填空或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应用部分要以操作实践为主,更主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7总结

总之,如何更加科学地对计算机基础进行分级并最大程度上发挥分级教学的优势,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是分级教学的最终目的。该文从以上的分级标准、心理问题、核心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班级规模以及成绩的评定标准等六个方面做了进一步调查研究,这些问题也是分级过程中容易出现或者往往被忽视的问题。如果在分级过程中能更加重视这些问题,那么它必定给计算机分级教学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使计算机分级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周海芳,王挺,贾丽丽.“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调研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8):21-24.

[2]周海芳,王挺,宁洪,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4):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