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十篇阅读教学的意义十篇

阅读教学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0:16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1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拓宽阅读材料;训练阅读的方法

abstract:aimingatthehighschoolenglishteachingdifficulty,icombinedwithteachingpractice,summedupthedevelopmentofenglishreadinginthereadingteachingsignificance,thussummeduptheeffectivemethodoftrainingreading.

Keywords:englishreadingteaching;broadenthereadingmaterials;trainingmethodofreading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阅读教学尤为重要。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开拓学生语言能力,而且还要深化课文的内涵,扩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含义延伸到学生周围的生活中,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时过多地对阅读文章进行扩展,往往让学生忽视对课文的理解;过多补充其他内容,让学生应接不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对英语阅读教学扩展活动进行了反思,发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扩展教学活动要注意四个方面,才能更好的、有效的发展阅读教学活动。一.注重课本阅读材料

课本是阅读教学的源泉,没有课本材料为依据,阅读就只能是空谈。所以扩展阅读是一种辅助课本阅读的手段。拓展必须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高质、高效。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拓展方式,都必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阅读的质量,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透彻,学会把握文章的语言表达,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阅读技巧,把握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二.注重思维训练的培养有效的拓展应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如果阅读教学仅仅注重了表面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忽视了思维训练的培养,那么这种扩展训练只能是形式上的转换,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教师要透彻地研究教材,挖掘和提炼阅读课文的精髓,精选拓展内容,设计循序渐进的任务;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需求、方法应用和兴趣爱好等认知活动的要素,并进行有效的训练。三.把握好拓展阅读的质量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得体的拓展,但并非每课必扩展。扩展应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的结合,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作为扩展的切入点。课前可预习扩展,课中可引入扩展,课后亦可延伸拓展,关键是选好拓展的切入点,使拓展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但是在拓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文章的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拓展的内容和方式,过量或质差的扩展都会削弱拓展阅读的意义。四.学生是拓展的主体

在拓展阅读的教学中,主体应是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师生作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角色。教师应是向导或协助者,为学生理解和应用文章营造氛围,并随时提供帮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和他们一起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或最受关注的相关知识来拓展学习。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的优化组合及和谐统一。

五.在具体的课堂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阅读教学。1.重新组合文章

我注重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语言,结合自己体验,根据身边周围的情景,设计适合自己阅读任务,在语境中重新组合阅读文章的语言。

2.转换文章的信息

指导学生以阅读文章为依托,筛选或改编获取的语言信息,转换文章的某一方面,如文体、表达顺序、情景或人物等,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3.仿写阅读教材

指导学生抓住阅读文章中具有明显特征且有价值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既可以针对全篇课文,也可以针对片段练习,包括对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或过渡照应等方面的仿写。通过仿写,学生能在模仿中迁移,在模仿中创新。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2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途径多样

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往的教育方式得到了许多的改变,但总体方向是朝着更加高效、多样的方向发展。从教育取得的成果来看,我国教育方法的改善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不仅对学生有利,而且对于各个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许多帮作用,从长远来讲,这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也是功不可没的。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途径得到了丰富,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语文知识,而且通过网络等途径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机遇。

2.教学情况改善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便利。教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其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学生积极性低下、教师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但是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通过丰富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极大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情况。

3.仍然存在不足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它在不断的发展中也会不断地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挫折,只有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才能够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扫除障碍。从现在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来讲,在某些具体教育领域内还存在不足,比如在学生的阅读、写作教学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也是阻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阻碍了语文教学的进步。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让语文教学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得到巨大的进步。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阅读,初中语文的学习将会失去意义。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而要想提高学习能力,就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是一个增加学生阅读知识的过程,并且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将自己所阅读内容中的精华部分体味出来,这就是阅读能力的一大提升,不仅能够增加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2.积累素材

语文学习的各个部分是相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而阅读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人文事迹,而这些知识可以当作自己作文写作的素材。阅读是一个锻炼的过程,而同时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优秀文字记忆下来,就能够帮助自身在写作的过程中丰富文章内容。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良好途径之一。

3.增加学习兴趣

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兴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这也是阻碍初中语文教学进步的一个巨大因素。阅读内容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教师通过寻找学生喜爱的内容,就能够起到较好的指导意义。通过让学生阅读感兴趣的内容,就能够极大地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学生对语文的长远学习也是一个巨大的帮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阅读中发现其中的乐趣,从而不断保持自身对语文的兴趣,为自身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动力。

三、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

1.结合网络教学

现在教学对网络的运用已经非常的普遍,因为网络方便且知识丰富,以其简单的操作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欢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减少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比如,在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可以播放一部分的片段,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是保证高效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够让学生主动阅读,进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保持热情。

2.注重思考

阅读并不是一个单纯阅读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地阅读,而不注重思考,那么阅读也将失去意义。因此,广大学生应该明白阅读的意义以及思考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要起好指导性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中,带着问题去思考是广大教师特别提倡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如今也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在阅读之前,要为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并寻找答案,长期遵循这种阅读方法,就能够不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推荐阅读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3

1.加大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情感,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提到:要培养爱国感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开拓文学鉴赏领域。开放型阅读教学,要超越“封闭性”的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为目的传统,又要开拓文学鉴赏领域。教学上不能够再以本为本以资料为资料,应该以课本为主干、以资料为繁枝、以学生见解为茂叶。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见解。中华文化之博大,任何一种课本都只能精选极少的一部分来介绍,单靠课本去体会它,是很困难的。同样,不管是哪种文化现象,资料中的见解都是因人而异的,要让学生知道,只能拿来作为参考,拿来启发个人思维。教师本身更要知道,拿别人的见解强加于别人,在开放型的教学中是吃不香的。

3.培养人文批判精神。开放型阅读教学要努力改造“科学主义”教学念观:以博取科学知识为目的,着意构建“人文主义”理念:以自主性为目标,培养批判能力,形思想。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精神,但是不能再“以科学为本”了,而是要“以人为本”,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定论,又不能迷信定论,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引导学生学习,体现教的自主性和学的自主性。这样,主体的人文主义气息才能体现出来。

4.练就语言表达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感悟到语言表达技巧的优劣与语言表达效果的好坏的密切关系,从而加强训练,达到总目标第八条“文从字顺”和第九条“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的要求,造就良好的表达能力。

二、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环境

1.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普遍更新是教育奇葩(形式)竞放的基本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批有识之士从国外带回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向国内广泛宣传。同时,教育界对国内教育现状作了深刻的设想。因此,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应试教育的观念逐渐被素质教育观念所替代。观念更新了,教育形式肯定丰富多彩,争奇斗艳。

2.考试形式创新。考试形式大胆创新是教育主干(内容)强劲的根本动因。繁、难、偏、僵的考试形式只能引起剧烈的应试教育活动,不可能带来充满生机的素质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活动必须在考试形式的大胆创新的前提下产生。现在的语文考试已经意识到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口语能力、写作能力等,最重要的是语言交际能力。消除僵化的考试形式正在逐步实现,应用性的创造性的考试形式正在逐步出现。这正是我们的教育阵容向素质方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3.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标准多元并进是教育根系(基础)发达的必要保证。毕竟,应试教育观念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已经根深蒂固,一试定终身的经验已经深入人心。现在转向素质教育,打破原有的观念,只有素质教育这个口号是不行的,必须健全一系列公正、科学、的教学与考试评价标准,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长足发展。现在,经过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倡议,教学与考试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已经逐步出现。这就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

1.克服保守的“圈养式”的阅读教学,开创开明的“放养式”的阅读教学,努力拓展阅读教学基地。传统的保守的阅读教学特点是“圈养式”,教学内容控制在极其有限的篇目里,学生视野狭窄。尽管有课外的语文读本,但是认真读的学生并不多。这样很难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实行“放养式”。教学要在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刊物、报纸来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放养式”阅读教学法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克服机械的“知识型”的阅读教学,开创互动的“智能型”的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普遍注重“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机械的,教者设法把课文的知识系统交给学生。这才感到踏实。其实,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对象具有创造性。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为了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阅读教学必须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真心肯定学生的活动过程,实意预言学生的成功人生。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文教学

在小学时期,由于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储备有限,同时生活经验、阅历等方面的积累也不丰富,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一直是个难点。而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语言的积累、语用能力的提升,以至形成较强的作文能力。本文针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作用

1.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为作文打下语言基础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因为词语句子等积累得少,语言单调,词汇匮乏,而不能写出好的作文。通过适当的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言词汇的积累。学生如能坚持记读书笔记,把读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学生自己基础的语用能力,把这些语言自觉地应用于语文的写作过程之中,为自己的文章添彩。2.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丰富见闻、阅历许多小学生作文写不好,除了语言积累不够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还是生活阅历不足,缺乏对生活实际的深刻认识,而教材提供的信息量又是有限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正处于小学阶段,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等缺乏足够的认识的小学生呢。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日常涉猎范围的事物认识不清,难以在写作时恰当地组织起足够的写作素材,造成其作文内容偏于简单,枯燥。这些其实都是其日常生活经验单一导致的结果。因此,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对此进行弥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生活见闻的丰富积累,增加生活经验,为写作积累生活素材,开阔眼界。3.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提高鉴赏力,激发写作兴趣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所接触的好的文章,本身也起到范文的作用,给学生进行写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学者专门对阅读的作用进行过实验分析,发现只有当阅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形成语言能力。可见,单凭教材有限的文本内容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提高的需要的。而充分地参与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徜徉,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提高鉴赏力,激发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写作的意识,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二、怎样指导课外阅读为提高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服务

1.在教师主导下,开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在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这个学习活动中要起到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科学有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小学生基于为写作能力提高服务意义上的课外阅读活动,语文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引导,不能让学生盲目地进行阅读。教师应给学生列出适宜小学生阅读的书目,这些书目应该注意的是,所推荐图书内容不能过于晦涩,应该主题基调明朗、活泼,有适合学生阅读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浅显富有趣味性。例如简明注音版的《鲁滨孙漂流记》》《格利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小王子》《柳林风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选择有价值的书籍推荐给学生,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又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2.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基础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文化氛围、文化层次等的差异,会导致学生之间阅读能力层级的不同。而且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吸收消化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对课外阅读基础薄弱的学生应给他们推荐比较浅易的课外书籍,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地为他们推荐难度系数稍高的书籍。这样作到因材施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3.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能读而后能写课外阅读好习惯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首先应使学生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持之以恒。在学校,可以在教室里为学生设立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其次,要定期开展读书经验沟通会,让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谈最近读书的心得体会,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长期坚持,必有收获。读而后写,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平稳对接,为写作能力的形成创造条件。总之,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紧密的联系,要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这对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a版,2015,(1):172-173.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5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文化对话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一般以文本阅读教学为主。近段时间有关文本阅读的讨论很多: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解读,“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热闹纷呈的小组合作探究,使原本平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也都“动了起来”。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个人觉得,在这热闹的背后似乎少了些什么,仿佛有一样东西在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开展文本阅读?文本阅读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一、文化对话,开拓思维空间,提高鉴赏能力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只有在文化前提下深入地思考文本,才能构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通道,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当学生真正走入了文本,我们就会发现:不需要“所谓的”教学技巧,也不需要老师一味地费力点拨,只要营造合理的文化对话的氛围,学生的思维闸门便能自然而然地打开,在与文本的文化对话中,创造性地赋予文本新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师生尽情地畅游文本,共同完成对人类文化的欣赏、膜拜和传承。

1.在文化共鸣中,开拓思维空间。

学生对某种文本内涵的接收,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而选入课堂的文本一般都是优秀文本,有着较高层次的文化内涵,这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有时是很难理解和体悟的。鉴于此,我们应给予阅读教学一些思想文化意识,提供更多的文化平台,以激活学生思维通道,让学生在文化品位中找到与文本的共鸣。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多向发展,在自由思考的灵性空间生发智慧,锐意创新。

2.在文化批判中,提高鉴赏能力。

文本还塑造了许多带有文化批判性质的人物,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解读,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深刻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而脱离文化的阅读批判,只能是与文本风马牛不相及的误批、错批,可这种误批、错判却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甚至有些老师还把它奉为对文本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解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需要老师一定的引导,但这种引导必须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准确度、思维的精密度和鉴赏的深刻度。

二、文化对话,陶冶情感,完善人格

文化是人的自为性产物,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人自身,人与文化本身就是同源共生、密不可分的。我们只有生活在文化的空间里,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坐标。新课程标准提出:“母语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语文技能训练过程,而且是一个陶冶情操、培养精神、完善人格的过程。

三、文化对话,开阔视野,提升教师语文素养

语文负载文化,呈现文化,传递文化,反映人类文化的基本成果。因此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有赖于对文化的理解。教师水平的差别,实质上是教师文化素质高低的表现。那些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的教师,才能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准确而深刻地把握文本内涵,才能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文化对话。

那么怎样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提升教师的语文素质呢?方法肯定很多,但我个人认为目前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我们最缺乏的是读书的习惯和思辨的精神。

首先,爱读书,开阔视野。语文学科如海天般高深阔远。教学经验告诉我:读书过少过窄,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能如盲人摸象般肢解文本;而原先在各类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随着春去秋来的重复轮回,早已调零或日显陈旧。没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怎么能给学生滋润清泉?正如教授莎士比亚戏剧,如果缺乏对相应宗教背景的认识,是很难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麦克白的悲剧乃至莎剧中普遍存在的对人性的拷问;同样只有通晓古代隐士文化,才能更好地向学生解读厌弃尘世、鄙弃名利、钟情山水、热爱田园的陶渊明,才能准确把握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意境。因此语文教师要常常让身心浸润在古今中外文字中,感受人类的尊严与伟大。通过读书开阔视野,为阅读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以自己文化的、精神的主体体验和学生进行心的交流。有了这种心灵的沟通,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共同面对青春和生命的感悟,这样的课堂将永远演绎着激情燃烧的岁月。

其次,求思辨,不人云亦云。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会获得很多参考资料,这里有专家学者的见解,也有以往成功的教学案例。是人云亦云、邯郸学步,还是集思广益、择善而从?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成功的阅读教学不仅源自教者深厚的学养,还源自自身强烈的思辨意识。文化对话中的文本阅读,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而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也不同,因而课堂上总会出现始料不及的结果和不可重复的激情。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不假思考地接受和毫无取舍地同意,只能以文化为前提的思辨心态面对:不盲从盲信权威,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使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在阅读教学中光焰闪射。而这种思辨的品质同样还会感染学生,鼓励他们在文本阅读中深入品味,读出创见。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才能成为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因此,思辨精神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增添智慧,使阅读教学充满智慧的对话,最终获得求真求善求美的圣贤境界。

在文本阅读中以文化为出发点进行对话,学生的情感才会丰富如复瓣之花朵,学生的思维才能灵活多变如多声部重唱;课堂才会立体丰满,文本阅读才能有效渗透到学生心灵,熏陶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因此,建设有文化在场的文本阅读教学,将是我一生追求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李儒大.浅谈语文教育的文化性格.中学语文,2008.6.

[2]严华银.徘徊在语文课堂“现代化”边缘的思索.中学语文教学,2008.11.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12-02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化,大家都在追求一种简单、高效的快节奏生活。随着“微博”的出现,全社会开始掀起一场“微”热浪,随之而来的就是“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一系列风靡网络的传播媒介。早些年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就进行过将影视资源引入语文教学中的尝试,例如在教学中引入“百家讲坛”“科学与探索”“感动中国”及一些经典名著的影视作品等,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但是这些影视资源一般来说时间过长,教师在引入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这也给教师造成了困扰。近几年“微”时代的到来,“微课程”“微视频”也逐渐地影响着学习方式、课堂结构及师生交流模式。它们具有简短、高效的特点,解决了很多老师的困扰,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师一味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开始以“问题式教学”“话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然而近几年,语文教师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创设“师生互动”的热闹氛围,课堂却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有些问题甚至毫无质量和启发性。针对这些问题,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主问题”的教学方式,倡导问题不求多但求精的理念。而散文阅读教学中“微型话题”的设置,实际上是对“主问题”教学方法的创新。余映潮老师认为,“利用微型话题,各抒己见”的教学手法,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表达自己真实的学习感受,师生之间形成活泼开放的多向交流教学结构。

一、“微型话题”的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因而“话题”式教学也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话题”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以文本为基础,引发学生阅读、探讨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活动,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微型话题”则是由不同的小话题来组成的“话题群”,一个小话题就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几个“微型话题”,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主学习,这样的小话题内容简要明确,可操作性强,而且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二、用“微型话题”组织散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意义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阅读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大部分课时。阅读散文的关键点不在于了解所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于领会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阅读《散步》的关键点,不在于了解一家四口之间散步的过程,而在于体会其字里行间体现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习理解《老王》的关键点,不在于“老王如何的善良”,而在于作者发现善良的那双眼睛。因此,学习散文的最终目的不是学习文章里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学生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用“微型话题”来组织散文阅读教学,提炼富有启发性的微型话题,创设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空间,让学生真实自信地说话,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打破语文课堂“满堂问”“教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等沉闷无聊的局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它其实是“问题教学”的一种延伸,是基于“问题教学”下更微观、细腻的实践教学。相比之下,“微型话题”式教学具有开放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一)开放性

课堂讨论是师生围绕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什么学生总说对语文学科提不起兴趣?最重要的是因为老师的引导不到位。我们都说要立体教学,要从多方面对文本进行揣摩和探究,而“微型话题”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来阅读和赏析,而不再是由教师确定一个话题,学生再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相对而言,“微型话题”的设置更开放自由,更容易激发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余映潮老师在执教《老王》一课时,通过四个微型话题来展开:1.课文第一段表达作用欣赏;2.课文铺垫手法欣赏;3.课文详写部分欣赏;4.课文最后一段的意蕴欣赏。这几个话题的设计既巧妙又有深度,学生不仅可以赏析“第一段表达作用”,还可以更进一步探讨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学生了解课文的铺垫手法有助于理清段落之间的联系;通过详写部分的语言赏析,学生可以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这几个话题都具有开放性,有深入探讨的价值。

(二)有效性

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近年来,一些新鲜的学习模式让一些教师趋之若鹜,比如“小组合作”,有的学校总是让学生相对而坐,回答问题也总是让小组代表来发言,久而久之,喜欢发言的学生继续发言,不喜欢发言的学生保持沉默,这样的“小组合作”实际上取代了面向全班同学进行的有序、有效的训练。“微型话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自由探究话题内容,或自主学习,或合作交流。余映潮老师在出示“微型话题”后,他的要求是:每名同学自选一个话题;每名同学有八分钟的思考时间;把你的看法形成文字。这样的“微话题”,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获到学生不同的对文本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是富有学生个性的解读,打破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可操作性

在“话题式”教学中,如果师生只是围绕“单一的话题”展开讨论,一般来说需要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去讨论和探究,有时候教师需要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有时候讨论着讨论着,学生离主题就越来越远,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反而收不回来,甚至一节课都讨论不出结果。如果把大的话题细微化,分成几个小话题,每个小话题都有自己的方向和主题,教师能够针对小话题来提出一些要求,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控,利于操作。课堂讨论是一个生成知识的过程,话题越精炼,教师越能更好地把控。余映潮老师在“第一段表达作用”的讨论中,特别提醒学生“‘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这八个字总是联系在一起”,适度引导学生,不让学生偏离主题,在话题的原有知识层面上更进一层,成功利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此期间接受了合理的观点,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中国高校基本上采用中国教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授课,相对于英文专业有外教授课的实际状况,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对比教学还远未落到实处。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树立两种文化对比式教学的意识。在英文阅读过程中,许多学生对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词汇、情境、观念上等众多不同于中国文化的知识点感到茫然困惑。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以中西文化对比式讲解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

1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如何将文化教学纳入语言教学已不是个新鲜话题,英语教育人员日益关注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本人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遇到过很多由于文化差异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情况,那么大学英语教师就一定要将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应用到实处,我们应该看到差异无处不在。

(1)采用对比式教学可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要建立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模式的意识。不能拘泥于书本,要博览群书,多方搜集资料,尽可能提高自身对英语本土文化的了解与理解。只有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了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如果教师本身忽略中西文化对比的导入,就可能造成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疑点不理解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最终放英语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从点滴积累文化差异的素材,在课堂中将文化差异对比知识以文化小版块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采用对比式教学可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英文篇章的能力。采用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可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会发现文化对比式教学比单纯词汇语法教学更有效用。文化对比式教学还会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记忆程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不断的积累,最终能在阅读水平方面达到突飞猛进的提高,这将大幅增强学生的学习英语阅读的自信心,实现良性循环。

(3)采用对比式教学可增强师生间互动式教学。不论是采用课上组织学生对阅读中的疑难点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讨论还是课后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都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密切了师生的关系。中西文化差异的课堂教学导入只是一个开端,通过这种互动式的介绍,使学生真正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密切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点的研究与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将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式教学落到实处。

2如何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1)可根据课文实际知识要点,每课建立文化阅读与讲解小板块。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着重把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点进行挑选,对应找到实际例子,在课前以阅读及讲解形式进行授课。如在讲到节日话题时,教师可挑一个节日对比的例子,如可将中国情人节与西方情人节进行对比。首先介绍两个节日的由来,然后向学生提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印象和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理解。可总结为西方情人节宗教色彩浓厚,而中国情人节则是一则神话传说。但不论哪一个节日都充满了爱人之间表达爱意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既突出差异,又体现共通性。

(2)可将学生分小组设立中西文化对比竞赛模式。还可将学生分小组对课文中某个文化差异点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评出优胜组,并进行日常成绩的加分激励机制。每节课可提前将下节课需要对比的知识点进行布置,比如在课文中讲到dragon(龙)这个动物词时,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对龙这个词进行中西文化内涵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两种文化内涵对比下dragon和龙的差异。可看到龙(dragon)都是两种文化中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而两种文化下内涵差别很大,中文里龙是皇族高贵的象征,龙凤呈祥等褒义内涵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比赛竞争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查找资料,尽可能的多阅读英文材料的主观能动性。

(3)可通过课外阅读形式进行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专项讲解。课后教师可给学生安排课后阅读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渗入。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中尽可能找出更多的文化差异点,然后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多阅读多学习。教师将文章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知识点总结好已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文化差异的认知。

3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建立跨(下转第100页)(上接第98页)文化交流意识的意义

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意义重大,要想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读懂英语,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势在必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1)从词汇出发,做到遇到差异对比差异,即堂消化。每课从学生阅读全文出发,让学生在文章中发现词汇。遇到有中西文化差异的词汇时,教师要重点讲解,多鼓励学生进行词汇内涵的猜测与对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每课的文化差异点做到当堂学习,当堂消化。

(2)以阅读为抓手,通过大量阅读,找到差异提升阅读水平。除按教学进度安排的课文讲解,教师可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课后阅读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找出阅读难点与疑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对阅读中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务必要求学生记住该文化差异点。只要坚持不懈,相信学生阅读水平一定会在一段时期内有所提高。

(3)定期复习,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流意识。通过定期复习,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程度。另外,教师也可以采取与学生一起阅读,提问回答的交互式阅读模式。学生在英语材料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可首先让其他同学作以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这种问答式交互学习模式可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高其认知能力,加深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英文素材与中国文章的语篇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比较总结,培养其英文思维能力。

4结语

总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学生普遍反映的无法突破的阅读障碍往往就是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轻视与不理解。作为当代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可行性强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纳入课堂阅读讲解过程中。我们相信,只要坚持采用文化差异对比的方法进行授课,学生一定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有效提升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唐力行.英语教学方法及技巧[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

[4]汪礼瑞.英语阅读理解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8

>>快速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快速阅读训练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浅谈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浅谈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浅谈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问题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策略浅谈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英语中快速阅读的技巧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浅谈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浅谈初三英语教学中的阅读课教学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快速阅读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快速阅读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张秀英")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阅读方法,而且还要传授给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结合实际,对英语教学中的快速阅读进行简述。关键词:英语;教学;快速阅读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85-01

英语阅读在中、高考中所占比重很大,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学中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那就是“得阅读者得天下”,由此可知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快速阅读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看法,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一、巩固和提高语言基础知识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要想提高阅读水平,首先要过词汇关,因此学生平时应该注意词汇及语法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二、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文化样式、习俗、生活方式是由语言表达的,特定文化的世界观也是通过语言反映出来的。因此,我们说,语言和文化是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的。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学习英语,如果仅仅是机械地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和词汇,将是十分枯燥,同时也是事倍功半的。只有深入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才能理解到这种语言的精髓。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及其语言所传达的各种文化信息感兴趣,而了解文化是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了解相关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整个英语学习都是十分有好处的。

三、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

在英语快速阅读中,猜测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巧,根据上下文出现的同义词、反义词等猜测生词的词义,利用构词法推测生词词义,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在阅读中证明自己的猜测结果,猜测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

1、利用定义的线索。

在生词出现的上文或下文,有时能找到对它所下的定义或解释,由此可判断单词的定义。

2、利用同义的线索

一个生词出现的上下文中有时会出现与之同义或近义的词,它往往揭示或解释了生词的词义。

3、利用反义的线索

在某一生词的前面或后面有时会出现它的反义词或常用来对比的词语,由它可以推测生词词义。

4、利用常识猜测词义

有时一句话中尽管有生词,但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判断词的意思。

5、利用等式或符号猜测生词

一段话后面有时会给出一些等式或符号,如前面的话中有生词,由后面的等式或符号可疑猜出生词的词义。

四、教授学生略读的方法

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意,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五、教授学生扫读的方法

扫读(Scaning)是快读或速读的一种。Scan就是通常所说的“扫描”,它既可以理解为“仔细地审视”,也可以理解为“粗略地浏览”。这种情况倒成了扫读的绝好证明。从形式上看,扫读是粗粗地一扫而过,一目十行,但从学生阅读的注意方面来看,却又是高度的集中,在快速阅读中仔细挑出重要的信息。因此,查阅可以理解为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关事实细节或某一具体信息;有时要找出某一个单词或词组,如人名、地名、日期、价格等;有时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一特殊事件,而这一事件可能是由一个词或短语交代的。若不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样的细节恐不易发现。因此,英语教师要教授学生扫读的方法,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速度。

六、意群阅读

意群阅读也是快速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开始阶段不太熟悉意群的阅读,都喜欢逐字阅读,但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从逐字阅读过渡到逐句阅读,再到一个群,一个群的阅读,这样就缩短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示范

如何进行快速阅读,通过ppt和学生一起阅读,告知学生在文章的哪个地方阅读时需要用到快速阅读的哪些技巧。

八、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快速阅读不能以单词为单位进行,而应以词组、意群、句子层次、段落甚至章节为单位来进行,所以应训练视力,使学生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即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要做到:(1)视幅要宽。意思是每一眼看的词要尽量的多。虽然阅读表面是用眼睛看,但是实际是用脑子读,眼睛只是起了照相机镜头的作用。学生应当努力使自己的眼睛变成“广镜”,把尽可能多的词能一眼“尽收眼底”。(2)视时要短。意思是第一眼和第二眼之间停顿的间隙要尽量短。阅读时,如果视幅相同,谁的停顿时间短,谁就能读得快。此外,学生应当克服声读,用手指读、回头读、译读的习惯;要克服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毛病,要学会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客观上克服各种无意中形成或由来以久的坏习惯,如抖动双腿、玩弄纸笔等。因为这些“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思考,降低阅读速度。因此,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注意力集中。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9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而中学英语教材所使用的阅读材料一般是关于名人轶事、生活故事、幽默小品、历史故事等。短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内容生动,篇幅适当,难度适中,贴进生活,具有时代气息。但是往往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阅读理解相对较难,因而产生恐惧心理。多数学生由于词汇量少,阅读量不够,或阅读材料不够生动而失去阅读的兴趣,有的学生见到篇幅长的文章就产生恐惧心理,望而生畏,缺乏信心,学生阅读习惯没有形成,阅读方法不正确,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技巧也缺乏必要的指导。因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本文试探讨提中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1.转变阅读教学观念,注重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不是纯粹地利用阅读材料来传授新知识,不是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解释,不是以掌握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为最终目的。阅读是一种技能、一种手段,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世界。中学生的外语阅读学习在他们一生的外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东西,如果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只是把阅读材料简单地的拆开、分解和解析。那么,学生便会把阅读看成是对印刷符号的解码,将词汇结构作为理解的唯一前提,无论渎什么文章,均采取同一种模式——细嚼慢咽、字斟句酌,自上而下、从词到句,甚至导致学生对某些语言形式毫无必要的“钻牛角尖”。教师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准确识别、捕获和运用有效信息,解决阅读理解中的各类问题的能力。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保证阅读质量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决定阅读的效率,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1)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阅读快得多,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爱发出声音,有的学生用笔和直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喜欢回读。(2)不要查找工具书,阅读中难免碰上生词,有的同学一见到生词就头疼,告诉学生碰到生词不要惊慌,不要养成马上查找字典或词典的习惯。要学会猜测生词的含义,因为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线索或根据构词法,如:同意词、反义词、同位关系、因果关系或定语从句等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一旦抓住了一个片断的思想,其中具体细节、事实则可以大胆放过。生疏单词更无须计较,要尽可能的向前搜寻,保持思维的流畅性、连续性,以便迅速找到有关信息。

3.教会学生猜测词义的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猜测词义是阅读能力之一。阅读不是被动接受型语言活动,而是一种心理学上的猜测活动。一个单词、一个句字,其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向,让读者根据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对阅读内容进行猜测、推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先教词汇或者让学生先学习词汇,再讲解文章,这是教学的一种模式。但在母语阅读时,人们不总是阅读每一个词;当遇到生词时,通常并不中止阅读去查明词义。从培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的角度看,应引导学生猜测词义。猜测词义的主要方法是“推断”。推断的依据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解释说明来猜测用语的提示猜测词义;可以通过对比来猜测,这种方法在文中使用的同义词或反义词的基础上使用的;也可以通过英语构词法来猜测,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常用的构词法,如前缀加在单词之前,通常改变词义,而后缀加在词后,通常不改变词义,但转变词性。掌握好这些构词法,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猜测“生词”的词义。

4.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强化阅读策略

阅读速度快的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优于阅读速度慢的学生。中学生的阅读速度要达到每分钟50—70个单词。为了让学生达到和超过这一要求,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以下阅读技巧训练:首先,可以考虑略读技巧训练,略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章主体大意,辨别文体,以便于掌握文章结构。其阅读技巧是要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去了解文章的主体大意,弄清楚层次与段落,找出段落的主题句,尽快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和文章的基本结构。其次,培养寻读技巧训练,寻读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某些特定信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再次,培养学生按照意群来阅读,意群阅读法是指以意群而不是以单词为最小阅读单位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句子的整体理解,避免逐词阅读逐词理解。

5.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阅读教学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意义;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中段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段的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讲,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经验的匮乏,识字能力的薄弱,都使得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处于较低的状态,因此,强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积累相应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书籍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基础。对于小学语文中段的教学而言,正处于小学低段和高段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个重要的过度阶段,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将阅读活动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分析

对于任何一门课堂教学而言,目标都是推动课堂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小学语文中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阅读目标应当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细分下来,小学语文中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应当是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二是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一定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三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阅读模式,促进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在具体的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在对中段的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指导时,应当学生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要素:一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让学生通过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粗略了解文章的意思和真情实感;二是要在细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学生通过细读,能够对文章的综合含义进行比较准确深入的理解,体会文章的真实含义以及作者的情感,促进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提升;三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促进语文知识的积累。学生通过阅读,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美言警句应当格外重视,并懂得积累,以帮助自己在写作或者其他语文教学活动中使用,变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以上,笔者分析了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意义以及目标,那么,在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促进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方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传统的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往往是通过强制的手段强迫学生阅读,这种被动的阅读方式,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小学语文中段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笔者主要是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意义,并从阅读教学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实现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提升,提高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中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一定的阅读内容,确定一个比较有启发性的阅读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并得出每个小组自己的结论。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懂得谦让和妥协,懂得求同存异、顾全大局,这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3、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可以袖手旁观。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段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释疑解惑,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中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字能力。因此,强化小学语文中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积极意义以及相应的阅读教学目标,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提出了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