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十篇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十篇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1:12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1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1)诗歌——《诗经》与《楚辞》

《诗经》:“诗三百”,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六义”。与《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楚辞》:收录屈原等人的作品,“楚辞体”又名“骚体”。代表作《离骚》,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2)散文——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论语》(后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历史散文:《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国语》(第一部国别体)、《战国策》(《国策》)等。

2.汉代作家作品

(1)赋文——贾谊的《过秦论》

(2)史书——《史记》(开纪传体之先河,“二十四史”“前四史”)和《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1)诗歌——“三曹”、陶渊明(东晋,第一位田园诗人)和乐府诗双璧

(2)史书——《三国志》(西晋陈寿)和《后汉书》(南朝范晔)

(3)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刘勰,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4)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4.唐代作家作品

(1)散文——古文运动(“韩柳”)、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

(2)诗歌——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阶段

初唐:“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两个流派(“王孟”为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苏轼赞王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杜甫组诗“三吏”、“三别”),另有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

中唐: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稹和白居易“元白”,白居易“叙事诗双璧”(《长恨歌》和《琵琶行》)

晚唐:“小李杜”(杜牧《樊川文集》)。

5.宋代作家作品

(1)散文——唐宋家(欧阳修《六一诗话》,“三苏”中苏洵《六国论》)、范仲淹和沈括(《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2)词——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北宋有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乐章集》)、欧阳修、秦观,南宋有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和姜夔。

豪放派:北宋有苏轼(开豪放一派)、范仲淹,南宋有辛弃疾(号稼轩,《稼轩长短句》)、陆游和文天祥。

(3)史书——司马光(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6.元明清作家作品

(1)戏曲——元代有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王实甫(《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马致远(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明代有汤显祖(《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清代有孔尚任(《桃花扇》)。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2

【关键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字音;编辑;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36-01

所谓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古代汉族群众的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狭义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而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而这些精神产品,往往是以汉字为载体形成和传播,深深植根于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汉语之中。认识、理解并逐渐熟悉、掌握汉语,对塑造一名合格的编辑具有极大意义。

1阅读古籍的需要

古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工具课,著名的古代汉语研究与教学专家王力先生曾在其编著的《古代汉语》[1]卷首序言中明确指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华夏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得以首尾延续的文明,拥有浩瀚的古籍,通过研习古籍,继承并发扬古代文化是现代中国人一项重要任务,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学习古代汉语,提高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使编辑在工作中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没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也省去不少麻烦,为工作提供助力。而且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带有古典意味的语言,所以,古代汉语的知识与修养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了。例如古乐府《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2]“不顾”一词,一本写作“不愿”。“不顾归”是指不再考虑回家,“不愿归”是指不愿意回家。其实,“顾”在中古时期常有“返、还”之义。例如梁刘遵《度关山》:“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陶潜《咏荆轲》:“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廷。”[3]

2现代汉语的学习的需要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发展过来的,现代汉语中汉字的读音、形体、结构、含义乃至词的结构、性质、构成、义项和义素、熟语等等,无不根植于古代汉语之土壤,不能割裂学习研究,可见深厚的古代汉语功底,有助于编辑解决现实中的语言问题,深度了解现代汉语的文字、词汇演变过程和文字内蕴含的真正意义,更有助于对现代汉语的了解和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同时,由于文化的相承性,现代汉语的文学作品难免或多或少会涉及古代文学的知识,小到一个成语,一句谚语,大到引用古诗词,无不需要阅读者对古代汉语具一定程度的掌握。不然,若作者交付一份文学作品,而编辑人员却无法理解,岂不是贻笑于大方之家。

编辑要做杂家,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以应对各种书籍的编辑整理的需要。如果碰到古代文学的原著或者现代的研究著作,只有掌握古代汉语知识,才能在编辑和修订作品过程中查缺补漏,找出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美轮美奂”一词,在现代社会中运用非常广泛,在电视上、纸媒上、网上的新闻报道或者广告中,很容易发现此词的存在。但见得多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掌握了该词的用法。比如(1)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显得美轮美奂。(2)这个瓷碗上的画美轮美奂。(还是“天下收藏”中王刚说的)。其实只要略查字典,即可知: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1],语法上为联合式,一般做谓语、定于,轮指高大,奂指众多。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建筑物的高大美观或装饰布置的美好漂亮。成语经过演变,专用于赞美房屋或许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用其形容事物时,至少要顾及原意中“高大”和“众多”的所指。

编辑作为文学作品付诸印刷过程中重要的组织者和把关人,确保作品的质量是编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习古代汉语不仅可以避免作品中出现知识性错误,还可以通过插入优美的字词、成语、谚语、历史故事,将平淡无奇的文章变得华美动人,增强文章可看性,使之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

5学科发展和学科研究的需要

在各种文化互相碰撞,各种学科体系深入交流的今天,毫无疑问,多种学科相互学习是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而编辑学作为和文字打交道的学科,与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裂的关系。如果能在固有的编辑学研究的框架内,积极开展对古代汉语的涉猎研究,学科之间相互调和合理布局,对促进高校智力资源的再分配,推动科学研究向多学科融合方向发展等方面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将给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带来勃勃生机。

6有助于对方言的理解

现代汉语中的方言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要理解、研究方言必须借助古代汉语这个工具。古代中国人口经过多次迁徙流动,各地方言发生明显变化,可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推广就产生了障碍。而各地方言同是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追根溯源往往能在古代汉语中找到根基,再遵循语言学演变规律,一些方言便变得容易被大众接受,甚至阅读。

学习古代汉语,不单纯是学习文字的演变历程或文字背后的涵义,更重要的是通过汉语这一延续千年从未断绝的媒介,深度触摸寄伏在一个个古汉字深处的千年华夏,瞻仰博大精深的古老灿烂文明,感受尘封于渺渺历史中动情的事,动心的人,于文字的海洋中撷取智慧,为虚短人生赋予灵气,更好的体会语言魅力,更加细致的感受古代先贤的思想,更加直接的领略传统文化中大浪淘沙的精华。不只编辑从业人员,任何尧舜子孙都有义务研习古代汉语,站在千年文明的高度,挥毫泼墨,书写人生的华彩篇章。

参考文献

[1]王力,吉常宏等.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8

[2]彭黎明,彭勃.全乐府[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3

(一)教学上重文学史轻文学作品,重教师主体轻学生个体

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文学作品是核心。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读,学生可以逐渐熟悉中国文字的特点、古代汉语的基本规律、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理解古代作家的创作用心、创作手法和古代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分类及其不同的文体特点。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偏爱文学史教学,他们乐于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占用大量面授课时,向学生讲授文学史基本知识,梳理文学发展脉络;而对于作品教学,则多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印证文学史的辅助材料,泛泛带过,错失了培养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居于主导地位,其讲授内容往往被视为“金科玉律”,难容质疑;学生居于被支配地位,其实际学习能力和不同兴趣诉求常常遭受漠视。课程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出于授课教师的一厢情愿,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考核上重知识轻能力,重终结性考试轻学习过程考察

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授受教学情况相对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也相对较为僵化刻板。其一是考核构成上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倾向,即以期末终结性考试的成绩作为课程成绩认定的绝对标准,忽略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考核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其二是考试内容编设较为教条。教师的命题多依据平日的教学讲义或教材,命题内容多限于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如建安风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等,这样的问题限定性、指向性强,难以让学生开展独立评议,提出创造性的识见。其三是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价模式。平时作业的批阅、考试试题的评阅,一般都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即便有学生参与其中,也多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来评判,从而忽视了文学评论的多元性特征和学习的个体化特点。考核完成后,则多是通报成绩了事,很少有针对性的考核分析和评价反馈。

二、地方文献对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改革的积极作用

地方文献指的是记录某一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教育、风俗等内容的地域性文献资料,具有地域性、原始性、多样性、长久性、稀缺性等特点。地方文献因其“包罗万象”的内涵,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建设、学术研究、教育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中适当引入地方文献,既可以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加考核的学术含量,提高课程的关注度,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一)树立作品教学观念和研读原典意识

地方文献汇集了某一地域长期科技文化发展的成果,内容庞杂,其中很多属于未经整理的原始文献。研读这样的地方文献,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调动丰富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研读地方文献,教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就必然要将教学重心从文学史转到作品上,通过作品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地方文献多是第一手的资料,将其引入考核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研读原典的意识和不从俗众、唯己是信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对于教师而言,地方文献的原始性特点也可以督促他们积极关注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科研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二)深化课程考核改革,克服学习功利化倾向

近年来,基于高校过于注重实用的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以分数为核心的较为单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脱离学生学习实际的教材编设等多重因素,很多大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在学习上越来越功利化。中国古代文学所面临的学习功利化现象更加严重,“陈旧无聊”、“脱离实际”之类的评价甚嚣尘上。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中引入地方文献,可以在内容上增加课程考核的深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克服功利化倾向。如针对浙江嘉兴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万历嘉兴府志》、《光绪桐乡县志》等地方志的相关记载编设关于明清时期嘉兴地区佛寺兴废、民间兴学等方面考题;针对杭州地区的学生则可以根据《湖山便览》、《西湖志》等地方文献编设诸如西湖的历史沿革、西湖历代名人题记等方面的考题,让考题充分体现出地域特色,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期待。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4

一、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古代文学由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这两大部分组成。欧洲古代文学主要化分为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这两方面。而中国古代文学则按时间进行分类,其中涵盖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辽金、元明清等方面的文学。在我国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某区域别具一格、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并且仍在发挥积极影响的文化习俗。是各个特定区域的民俗、艺术、传统等方面的文明体现。并在固定的区域内与地理环境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了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不同的地域文化涉及到的范围大小都是不同的。其中的文化则可以分为单要素和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并且时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趋势在不断进行变化。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探究

(一)综合研究

对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本质联系的研究,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深入分析古代文学问题,进一步探讨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正确掌握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关键问题,注重探索古代文学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有机结合的积极影响和密切的联系。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本质联系的研究,需要参考和依据人文和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来开展,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探究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准确掌握古代文学与现代地理和环境学之间的有机联系,能够充分了解到,古代文学家关于文学创作和地域地理分布间的思考。并深入认识到地域文化、环境对于古代作者创作的个性化影响,对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类型和范式形成的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主题、题材、语言风格的影响。主要研究的方法,就是将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以其整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互动性、差异性、整体性。通过分析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裁、语言风格等方面,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产生和发展,以便能够对于两者之间进行较为综合性的研究。这项研究不需要着重针对某一个地域或是文化发展阶段,也不需要特别针对具体的时代的文学风格进行研究,只是将其当做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案例去认识和区分。

(二)专题研究

对于两者之间的专题研究通常是以文学作品和文学时代为参考坐标。例如:《礼记》中充分反映了不同领域的文化文学思想模式,并且能够在其文化发展领域更好、更快的传播和普及。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启蒙思想,关键是来源于重要的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其思想认识模式中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形成和发展,着重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古代社会思想的转变时期,人类文学精神的发展和变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域间地理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其主要研究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针对某一各特定区域的地域和地理文化之间的文化因素做出较为深刻的研究,深入分析其古代文学作者的人生发展历程,以及其不同阶段文学作品风格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和地理环境变化,对古代文学家创造风格和题材的深远影响。由于古代文学所处的区域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逐渐影响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表现方式。通过不断研究证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需要利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通过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渐形成两者之间的积极影响。

三、意识研究

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是建立在某个特定区域,并将其作为研究案例,站在文化学理论的角度和发展趋势,深刻的探究怎样将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间的各种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充分激发起研究者对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热情,有效的提高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质量和效率。而从对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来讲,研究的关键在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领域特点。从整体上看能够代表创作主流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其在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不断影响着古代文学家的创作风格,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还要着重关注的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一些现实生活情境,以及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发展中很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和成长环境,并针对这些小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社会所处发展时期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当代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紧密联系。

四、结语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5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古诗文教学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进行数次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增加古代文学作品的篇目,提升古代文学作品的考分比重,甚至增加语文课时,种种举措都可看出教育部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视。但是,经过种种教育改革,我国高中古诗文教学成效却仍然不尽如人意,这里面潜在着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古诗文的教学与发展。

(一)教材的选编不够优化

高中语文中的古诗文作品数量有限,所选的古诗文作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说教的程度较深,学生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同时,高中古诗文作品的选编和现代化结合不牢,导致学生不能从古诗文作品中自然过渡到现代社会,学到的知识往往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在古诗文的安排上,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这种刻板的记忆性编排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化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和自觉操作的实践能力。这些方面也影响着我国的育人质量,甚至严重影响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教材讲解本末倒置

因为每位授课老师的思想观念不同,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把握上存在一些差异。在理论上,古诗文课堂教学应该适当加入一小部分的相关历史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古诗文的内容。但不少教授者在课堂上为了便于教学,对相关历史的讲述课时往往超过作品细读的课时,将历史重点讲解,而将古诗文的审美意蕴抛之脑后,完全本末倒置,使教学目标严重偏颇。这样,一节意蕴深远的古诗文鉴赏课就不可置疑的上成了历史课,使古诗文的地位日趋低下,不仅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古诗文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更使古诗文作品成为了文学史的附庸。

(三)教师能力有限,迫于应试压力

每位老师的资质不同,专业素养,审美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效悬殊较大。不少教师专业能力有限,讲课时往往避重就轻,仅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机械化的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氛围不够,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使得中国古诗文的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教学效果甚微。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的观念受到限制,只是针对考试重点进行讲解,多讲解做题方法,在古诗文的内容讲解方面往往不到位,以点带面,具有严重的片面性。

(四)学生断代感严重,缺乏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学习中国古诗文的兴趣不强。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一些新奇的事物。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一些逻辑性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通俗小说及外国文学作品。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古诗文作品太过遥远,学起来有一种距离感,融入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中国古诗文作品只是为了应付最终的高考,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太大实效,只要能够背诵,理解作品大意就足够,对于古诗文的写作特色,意境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则草草略过。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原因探析

首先,高中古诗文教学应该以作品学习为重点,但多数老师则注重相关历史的讲解,这样的安排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科学。历史是建立在作品基础上的,没有基本的作品解读能力,对作品的语言、情感、思想等没有深入领悟,就谈不上对文学史的把握,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也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戴建业教授对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他认为现代大部分学校的古诗文教学,“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并呼吁“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1]虽然一直以来,我们提倡文史哲不分家,但是一味地将语文课堂上成历史课,这是语文课的悲哀,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其次,现在对于中国古诗文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大多数只是以文求文,很少涉及训诂之类,甚至很多教古代文学的老师根本不通训诂,仅仅依赖教学参考书中的注释以及文学作品选注甚至是百度对中国古诗文进行浅显的讲解。这类书籍在编写时,为图省力,书中的注释往往抄来抄去,陈陈相因,并没有太多有用之处。甚至,有的教授者根本不去翻检原书正文和注释,只读加工后的注解,注释中的错误很少被发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多错误都被继承了下来,一代影响一代,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传承无疑是摧毁性的伤害。同时,中国古诗文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累积,形成了很多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技法,但是现在古诗文的教学却是重视理论而轻视作品分析,不少教授者对于这些基本的技法也是一知半解。没有经过良好的传统文学训练,很难真正掌握这些古典的文学技法。于是便造成了,本该气韵生动的作品分析课堂变成了干巴巴的翻译和所谓的“整体串讲”。因此,著名学者黄寅认为,中国古诗文的教授应该重视“鉴赏教学”,在鉴赏教学中“除了要汲取其积极的思想内容之外,还要学会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表现手法”。[2]时代感的客观现实,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领会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课堂上只是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输者。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没有自己独特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在课堂上就不免会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因此马琳萍教授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作品的‘原生态’,以打破时空及心理阻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分析力、创作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3]最后一点,我认为是部分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只是一味的利用教参进行老套的教学,没有自己的创新点,甚至是利用一本教材教了一辈子书。创作和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创作好比“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欣赏好比“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唯其“知甘苦”,才能“有公论”,不然则始终如隔靴搔痒,终生不得其门。我们现在的多数语文教师和古诗文研究者对中国古诗文的把握不够深入,思想滞后,因循守旧,却在讲台上大谈鉴赏之道,着实有些难以服众。

三.关于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建议性举措

(一)古诗文作品的选编要严格把关

在教材的编写方面,需要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对文学现象和作家的影响要客观看待,准确定位。教材的编写也应该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在文本矛盾处质疑,在不合情理处质疑,在文本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勇于发现文本疑点甚至是创新点。同时,在作品选编时,可以在选修课文中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艺学、文献学、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媒介是符号,载体是文献;文献可信,而后求其意;意义考释清楚,而后分析其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环环相扣。通过读诗,训诂,考据,赏析,写作的综合学习和训练,有利于学生把握古诗文的整体价值,既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之美,又领悟到作品的史学价值和人文底蕴,从而达到对古诗文作品的高效学习。

(二)古诗文教学可以结合时展

古诗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当今科研成果和现代思想。魏鸿雁教授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突破传统模式,注重探索“社会实践与传统文化的联姻”“极力拓展文学第二课堂”,努力“搭建多媒体教研互动平台”。[4]岳德良教授也认为,要把“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5]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方便,快捷,直观的优势可以在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中得以体现。例如,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投放,更加直观的展现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比老师单纯的用书面语描绘的意境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将古诗文和现代诗文进行对比教学

古诗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关历史,更要求学习作家作品,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品鉴赏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总有一些珍品被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要善于发掘并结合时代变化来感悟,做到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古诗文作品,可考察资料有限,教学略显困难,这是经常碰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同现代诗文作品进行对比教学,找到不同时代相似作品的共通之处,拉近古今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解读。虽然材料搜集有些繁琐,语言文字在理解上难免困难,但是古今的作品差异还是比较明显,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发现新的知识点,抓住古今文学作品的异同之处,查找产生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从而加深理解记忆。

(四)古诗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要善于质疑,带着问题来研读,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最关键一步就是要质疑权威,很多古代学者在对文学作品做注时,往往照搬其他参考资料,没有经过考究,导致事情以讹传讹传了数千年,导致许多矛盾的产生,直到今天,经考古学者研究发掘的文献证实,才化解了争议千年的疑问。所以,古人的看法并不都是对的,他们并非圣贤,有些疏漏也属正常。我国古诗文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由于种种因素,不可避免的会被增删,替换或改写。如果学生盲目迷信权威,认为名家编写的教材,已经总结的很到位,没有必要做那叠床架屋的事,这样就会导致问题教材被一代代的传承。同时,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于所选教材统一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已经达成共识的教学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知识,而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很少提及。但我认为恰恰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才最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引领学生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求知的探究者,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有效学习,也即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创造知识的更高水平。葛晓音认为,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多开设“专题讨论课”“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提出问题的能力”。[6]这种“问题意识教学法”可以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己在摸索的过程发现各种有效线索,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比如,关于高中二年级古诗《长恨歌》的主题,历来争论不休: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因此就需要学生深入文本,从文本思路和意脉出发,沿波探源,找到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在古代,君王和妃子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中,妃子多是依附、顺从于帝王,而白居易所刻画的《长恨歌》却打破这一传统,更多的是描写唐玄宗和杨玉环两人郎才女貌,琴瑟和谐的场面,白居易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二人的感情,对他们的感情充满着希望,又对他们的悲剧性命运感到惋惜。同时,白居易在诗中对杨玉环极尽刻画,由刚入宫时“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盛世容颜,到贵妃马嵬身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凉,最后蓬莱仙山贵妃“花冠不整下堂来”的痴情不改。诗人给予杨玉环更多的同情,惋惜和维护,在他看来,杨贵妃仅仅是乱世中的一个替罪羊,她对爱情的执着却成了葬送她的毒箭。长恨,是恨有情人相爱却难相聚,恨盛世王朝不复,爱的越深,恨得越切。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对二人态度迥异,对杨玉环极尽赞扬,对唐玄宗则相反,讽刺意味跃然纸上。因此,从本诗整体出发,便可发现“诗眼”,全篇围绕一个“恨”字展开描述,前半部分描写二人的盛世爱恋,也是为后半部分作铺垫,因此可以确定本文讽喻说的主题。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的路径,最终正确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独立思考,搜集整理资料,小组之间合作交流,不断推翻对方的观点或者重构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6

   古代文学虽然离我们时代久远,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应该是枯燥无味、曲高和寡的。很多时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满了玄机和珍宝。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机和珍宝,它不是每个普通大众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因此,本文所谈的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学者,而是进行学术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赏。这并不是要降低标准,一味迎合大众低俗需求,而是通过古代文学的研究、传承、传播使大众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众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热火朝天与深层曲高和寡的落差

   当前国学热持续升温,古代文学呈现出了繁荣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国学启蒙课程,很多大学设立了国学班或国学研究院,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纷纷开办国学班,全国几乎所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众多“大学语文”课本中古代文学内容几乎都占绝对优势;古代文学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几乎到了“四海无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问题,如俞香顺在《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中提到“从文学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花卉也体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开放意识和当代意识”,“其研究的原动力或者说是归宿点都是为了提升当前博兴的‘花卉热’内涵,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从习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爱国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无闻的教授走向公众成为学术明星,引起了学界和普通大众对于学术大众化、学者偶像化的纷争。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大量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讲座或讨论版块,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如百家讲坛。各种形式的解读经典、改写经典成为时尚,解读、改写经典的图书也尤为畅销,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自上市伊始,便进入卓越网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会后一个月内销量突破一百万册。很多优秀古代文学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如电影《孔子》《赵氏孤儿》等)且收视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大众对了解古代文学的热情十分高涨,古代文化经典也在逐渐走向人民大众。

   但审视一下当前大众的阅读现状,中国古代文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据调查,“读过四大名着的大学生仅为5%,即便在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里,这个比例也少得可怜”④,更别说在普通大众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读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学术圈内。书店里多数古代文学类书籍问津者甚少。如果大众了解古代文学多数靠讲座、影视剧、课堂讲授,缺少主动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阅读、品读,大众无疑只会徘徊在古代文学和文化的边缘,难以抵达精髓。目前媒体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包装、炒作明显存在偏差,受众也经常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对精神起多大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尴尬局面⑤,古代文学课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阅读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质化,是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的关键,成为国学热的硬伤。这注定目前的国学热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痒式的。这些与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和人民大众物质化、功利化的生活态度,以及科技的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电子网络等传媒手段令人应接不暇,文化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有关。与古代文学自身先天阅读障碍(社会文化背景、字音、词义等)有关。与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存在、学术抄袭剽窃和模仿翻新等问题比较严重,学术文章的论述空洞、乏味,真正创新性、价值高、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少有关。可见,当前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主要停留在表层,普通大众与真实的古代文学还有很厚的隔膜,大众对很多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偏差,难以抵达精髓。

   二、里应外合,推进古代文学走向大众、大众走进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道路涉及面广且漫长。王长华、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学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众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从产生成果——同行专家学者认同——众多学者结合自身体会广播于众——渗透到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个传播过程都要注重实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下意义。所谓当下意义是指现代意义、实用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样要考虑当下实际意义。古代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流派依据主观意志所规定的,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不断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时强调古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生永远是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古代文学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学中有没有对今天依然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呢?赵逵夫的《继承优秀文学遗产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阐释》等文章中有详细阐述。具体归纳如下:一是能为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社会准则、道德风尚、文化热点等追宗溯源,丰富发展其内涵;二是中国文学重人伦、重礼仪、讲“家国同构”“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进父子、夫妻、兄弟、师徒、朋友等关系,是现代社会医治人情冷漠的一剂温补的汤药,如《论语》对于今人处理人际关系、人生价值观架构就有重要启发;三是大量描写自然,体现作者对生活环境深切关注,对大自然热爱的诗歌与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破坏严重矛盾的一种呼救;四是大量表现作者闲情逸致、坦荡胸襟的作品,可以涤荡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成为现代人舒缓压力、心灵安宁的一副安神剂。五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人端视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提高人生修养的一种途径。作为学者或教师能够深刻认识、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代现实意义,推进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这样古代文学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个研究者笔下也是常新的,对每个读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实际意义的。

   其次,无论是教研还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从而在提高人生境界、丰富情感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学本不应该是枯燥、难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为文学本身就是需要心灵沟通、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古代文学有时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经无比繁荣的古城,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师需要在如何抓住观众好奇心理、如何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当代学者会有这样的共鸣,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叶嘉莹、顾随等),都是带着浓厚的学术情感、文化情感开展教学和研究的,而今天还有多少学者带着浓烈的情感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体现这种情感和担当的呢?有了情感,古代文学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艰辛而高深的学术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时又不低俗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可以多编着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学知识读物,多写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编选一些适合当下的总集、别集,使古文底子、社会文化背景隔阂不再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文学研究者应该担负起将深奥难懂的经典通俗化、生动化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古代文学各领域里着名学者撰写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学知识的读物——《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叶嘉莹先生也曾萌生过普及古代诗词的愿望并身体力行,2007年中华书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据她上课或演讲而整理的录音稿,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读本,包括《唐宋词十七讲》等。2013年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上中华书局出版了《诗词写作常识》《诗词格律》《怎样赏

   诗》等“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这些书籍对于普及古代文学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量少,宣传力度不够,受众范围有限。我们至今背诵的经典唐诗依然沿用清人孙洙辑选的《唐诗三百首》,两百多年过去了,它是否还适合当下的审美需要值得质疑。结合当下编选新的《唐诗三百首》及其他总集、别集也是极有必要的。学术普及意识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者也不屑为此事。所以,学者们躬下身来,有意识的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喜欢的语言多编写一些古代文学通俗读物、结合时展多编选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义的。

   2.从受众方面看,要培养与引导并重,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一方面要“培养成熟的受众群体”⑨。受众文化和文学选择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历史上的文学大众化,繁荣了文学发展的同时也隐藏了对文学发展带来的致命伤害,主要表现在降低文学审美水平和质量上。为避免或缩小这种伤害,培养高素质的受众群体,加大对大众阅读的引导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承担起培养成熟受众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门可以有意识的做些阅读引导工作。199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读书文化节活动,主要目的是倡导读书风气、指导读书门径,由此产生了季羡林、张岱年等国内54位着名学者联合推荐的《人文经典应读选读书目》。可是十余年过去了,这样有力的引导工作我们却没有继续做好。各个层面有意识的进行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的宣传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种宣传品上印古代诗词名句、经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图文并茂的古代文学名篇。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7

2005年《考试大纲》把考点前的“*”号都去掉了,其中包括能识记文学常识,这预示着文学常识在沉寂了三年之后,将“前度刘郎今又来”。下面对这一考点作一预测并对考生备考提出一些指导意见。

一、考什么

《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考点有三个具体要求: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从这三个具体要求来看,其考查重点是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著名作家,且中外有别:中国作家要记住其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要记住的是其国别及代表作。对文学体裁而言,重点应是高中毕业生应该了解的一般常识。

历年高考的文学常识题和这一要求是相吻合的:试题中涉及的都是不同时期(或国别)的著名作家和作品;以教材中出现的文学常识为主,并适当向课外延伸,其衡量标准就是“重要”与否。

二、怎么考

文学常识题的考查带有较强的综合性,常常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多种文体常识放在一起综合考查。从题型来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题型:

1.表述性单项选择题

即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作家,外国作家等相关的文学常识合理组合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或表述错误的一项。

例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驼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答案]B《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而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作家是方苞、姚鼐等。

2.连线型单项选择题

即把作家、作品、作品的时代、作品的体裁(或主人公)等用横线搭配连接,构成单项选择题,要求选出对应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例1.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B.《北京人》——曹禺——现代——话剧

C.《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D.《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

[答案]Ba中《秋浦歌》的作者是李白,C中《哈姆莱特》是戏剧作品,D中《欧根·奥涅金》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3.填空题

例1.按要求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运用了的创作手法

(2)雨果,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它的著名作品有、等。

[答案](1)《诗经》赋、比、兴(2)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这种填空题是单一的文学常识填空题,也有可能和名句名篇的考查相结合。

例2.按要求填空。

(1)我国代文学家在《六国论》中,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破灭,,,。,破灭之道也。”

(2)“衣带渐宽终不悔,”,近代学者王国维用这句词形容治学过程中的执着境界,这句词的原作者是,我们学过他的词《雨霖铃》。

[答案](1)宋(北宋)苏洵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2)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4.判断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国最早的国别体、纪传体、断代史史书,分别是《国语》《史记》《汉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2)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纷呈,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陈子昂等,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等。()

(3)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也妮·葛郎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主要人物老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4)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它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5)现代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通过祁老人一家的生活变迁,反映了我国解放战争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

[答案](1)(3)(4)正确;(2)错误,陈子昂不是山水田园诗人;(5)错误,《四世同堂》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

三、怎么办

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而且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列入考试范围,考生并没有多少有意识的积累,现在它“不期而遇”,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作为恢复该考点的第一年,想必不会太难,肯定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如《中国文学的鉴赏》《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古代小说鉴赏》《现当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唐诗简介》等等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重要”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如我国古代小说可构建如下知识网络:

上古先秦两汉:神话传说,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起源。主要保存在《山海经》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都是其中耳熟能详的名篇。

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分别以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唐:主要是传奇,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代表作品有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女娃传》、元稹的《莺莺传》等。

宋:话本小说,它的出现标着我国白话小说的成型。代表作有《错崭崔宁》《碾玉观音》等。

明清:有拟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拟话本小说代表作是“三言”“二拍”,“三言”指冯梦龙编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凌蒙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长篇章回小说又分演义小说和世情小说。演义小说有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等,这些演义小说基本上是由文人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世情小说有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等,《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也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辉煌顶点。此外,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李汝珍的《镜花缘》等均是清代小说精品。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8

关键词:艺术审美理想认识

一、概述

艺术由多个领域组成: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影视等,这样的多种视角使得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审美性,是常人鉴别一部艺术作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一部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它所反映的观念与体现的现象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它可以拥有自然美,也可以拥有社会美,更可以去表现艺术性的创造活动。

我们可以从深层次的多个角度来审视一部艺术作品的“美”。例如,作品所要表达的声、情、意,运用的创作技巧、体裁形式,表现的神韵,体现的风格与流派,等等。同样的,最简单的审美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来体验,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感触到的,即使是一部作品所要表达的初元是个悲剧,它若是能让我们的心灵有所触动有所感悟,也算是“美”的。

二、对艺术审美理想的认识

(一)古代与现代艺术审美理想

相较于古代与现代,思想的进步,环境的改变,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艺术审美理想的认识千差万别。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为人熟知,包括“琴、棋、书、画”。“琴”即古琴,一种承载中国千年历史文明的器乐。古琴的美是意韵悠扬的,古人弹琴前要“焚香沐浴”表达对琴的尊重,对曲的感慨,现今谁又能否认古琴的美?“棋”即围棋(古语中的“围棋”是一种闺阁游戏,跟现在的围棋不一样),棋艺代表一个人的智慧,古时帝王常用与将领切磋棋艺的方法来断定将领的引导作战能力,拥有精湛的棋艺,就代表足智多谋。在现今的人们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封建思想,但在古代,这确实是一种可以判断人的能力的具体方法。“书”即书法,谁人不见书法的极大魅力,这门独特的艺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学问,“笔、墨、纸、砚”这四个部分就将书法演绎得出神入化。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大草、行草、行楷、行书、楷书……各领,流传至今,由此可见,书法的美是显而易见的。“画”即水墨画,2000多年前,战国的时期帛画(丝织品上的画)开创了中国古老画艺的历程。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写意画成为水墨画中的主流。画中或是意诗,或是描绘人们的生活娱乐场景,更值得人们去体悟的是画家所寄予的个人情感、理想,细腻如丝,悲切凄壮。看看这些历史留下的印记,不由得由衷感叹:这画如此之美。古代人将自己的理想寄于“琴、棋、书、画”这些美好的事物中,用现今人们的眼光来审视这样的美,也应算是美好的。

现如今,艺术领域不断拓展,影视、戏剧成为艺术的一种“新时尚”。

影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的综合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它是各门艺术的综合;其二,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其三,它是美学层次上的综合。影视艺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纪实艺术与表演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有机地综合到一起。

分析一部影视作品,要从运动性、造型性、假定性和逼真性等方面入手,整部作品中镜头画面的连贯及生动,人物形象的典型逼真,直接地体现了这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当今的影视作品逐步向现代生活靠近。同于音乐美术,影视作品也寄予了导演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所具有的不可抗拒的思想影响力,使得它拥有一种自然的莫名的力量引导着我们的视觉、听觉甚而是触觉。

现代艺术还有一种类别就是戏剧,戏剧是综合了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来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音乐剧、木偶戏、话剧、歌剧、舞剧等,它是一种典型的感官艺术。戏剧与影视作品两者都是运用叙事的形式来陈述一段或喜或悲的故事,从而在典型人物的身上体现当下社会中的矛盾冲突。

大部分的戏剧作品就是围绕这样的矛盾冲突而展开的,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作为整部作品的重要线索,这样别具一格的“冲突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另一种美的享受。

(二)东方与西方艺术审美理想

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自成系统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因此,东方的审美理想就更加偏向于中国化。东方偏中国式的审美理念拘于传统、保守、束缚的思想,这样的“历史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体现。东方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审视一部作品时,所寄寓的理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审美束缚于落后的社会环境及设备环境中,老艺术家常常借助于古老的传承方式――查阅历史文献来表达传统思想。正如《诗经》,一部最古老的艺术作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第一部民歌总集。现实主义的传统就是由《诗经》所开创的。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道”、“气”、“心”、“舞”、“悟”、“和”这六个字为中国的传统审美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源于本土历史,源于历史中旧社会及反映旧社会文化生活的东方审美观念虽说是传统的,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审美存在,原始的图景才付诸现实再现于人们的面前。

西方的审美观念应是具有时代性的,这取决于西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西方的艺术中也囊括了古老的历史文化。就拿西方的文学来说,《荷马史诗》(古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合称)是欧洲文学的开端,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史诗,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史诗就可以当作被审美的对象,而它的价值所在是显而易见的。

西方审美打破传统的束缚,领先于世界前沿成为与现代艺术最为符合的审美观念。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领域也在不断地革新,使得现代主义更加丰富,而现代主义的流派在增加,风格在创新,西方的审美自然就占据了审美主流,这正体现了西方审美理念的先进性。

三、结语

由于时间的差别,笼统地将人类所生活的与人类未生活的年代区分为了古代与现代。也正因为年代的不同,造成了人类对艺术审美理想的不同认识。生于古代的人们,在艺术领域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对现实的不满,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对安逸生活的向往都有可能在审美意识中体现。与古代人相比,现代人则忽略了“琴、棋、书、画”,他们注重的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艺术领域。即便是这样,古代与现代人对艺术的审美理想还是有交集的,虽然说现代的人更注重时代的潮流,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人执著地追寻着历史的足迹。

同样的,西方与东方的审美观念虽然截然不同,各个地域人文风情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艺术作品来说,运用各种审美来审视它,得出的结论虽不一样,但相信,最终人类想要表达的一定是作品中所独有的“美”,这样的“美”寄托了别具一格的理想。

参考文献: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9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B.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三国演义》。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悲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悲剧式的人物。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3.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自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4.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

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

B.巴金——《激流三部曲》《灯》

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

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

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

D.老舍——《骆驼祥子》《茶馆》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5.“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a.《水浒》和《聊斋志异》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意思精到,“揠苗助长”的故事尤为生动,广为后人传诵。

B.《韩非子》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材料,形象生动,趣味浓厚,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C.我国地理学名著《山海经》,因其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渊源。这些神话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说的萌芽,故又被称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说之祖”。

D.《淮南子》为杂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话传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如《女娲补天》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和理想。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

B.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的《汉书》,为班固受诏而作,因而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那样的强烈批判精神,如书中将项羽、陈涉由《史记》中的“本纪”“世家”贬入“列传”,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词。

C.“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D.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以文学著称,然而他的《出师表》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家喻户晓。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木兰诗》为我国最杰出的民间叙事诗。

D.南朝梁代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前代文学,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文学批评杰出的理论巨著。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柳永,字耆卿,北宋专业词人。其人精通音律,擅长铺陈点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出自他的《望海潮》。

B.北宋诗*新运动先驱范仲淹,在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提出了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事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其散文平易晓畅,委婉多姿,其中一组有连续性的八篇游记,称为“永州八记”,是山水散文的珍品。

D.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擅长史论,文笔纵横姿肆,《六国论》是其代表作。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逋,字君复,北宋诗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鹤,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为传诵,是咏梅诗中的。

B.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D.宋末诗人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国事,诗文洋溢着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其《正气歌》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后人传诵。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

B.“南戏中兴之祖”是人们对南戏优秀作品《琵琶记》的誉称,该剧为元末高明所作。

C.“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四部剧作的合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来启开情节,故得此名。

D.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散曲作家中成就者。其中《天净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为。

1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令的基本形式是单支曲,又称“叶儿”。每支小令只用一个曲牌,一韵到底,多用来写景抒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便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B.套数又名套曲,就是在同一宫调内,联接许多曲牌成一组曲,来歌咏一个内容,可写景抒情,也可叙述故事,如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

C.杂剧是古典戏曲的一种形式,产生于金末元初,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吸收历代各种表演艺术成果而形成的完整而成熟的戏剧艺术。

D.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戏可用不同的宫调演唱。

1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奇的名称曾用来指唐宋文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到明代专指一种特定的戏曲形式。

B.与宋元南戏一脉相承的传奇,在明代有两大流派,即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和以沈王景为代表的“吴江派”。

C.传奇的戏剧结构,篇幅长短不限,视故事情节而增减,一段戏称为一出,通常一部作品有几十出。

D.清代最杰出的传奇作家和作品是洪昇的《桃花扇》和孔尚任的《长生殿》,这两部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较高成就,成为清代传奇发展的顶峰。

1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话本产生于南宋,是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它是适应都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产生的。

B.拟话本是模拟话本而作的小说,其名最初见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作品有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C.冯梦龙的“三言”又称“古今小说”,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D.起源于宋元说话的章回小说,以分回标目为主要特点,盛行于明清两代,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1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之一的演义小说,它主要以通俗的语言,依正史记载结合野史杂记及民间传说,加以深化铺陈而成,如《三国演义》。

B.神怪小说大多是写神仙怪诞之事,但其中亦寓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态度,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神怪小说的宏篇巨作。

C.产生于明代,以描述世俗生活为主的世情小说流传下来的作品以《金瓶梅》为代表。

D.谴责小说是以暴露社会,指责政治****为主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李伯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一部谴责小说的上乘之作。

1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堂诗余》《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词集。

B.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节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烈火金刚》等。

C.《阿房宫赋》《师说》《论积贮疏》《项脊轩志》《石钟山记》都在标题中标明了文体。

D.“念奴娇”“永遇乐”“水调歌头”“倘秀才”“西江月”“扬州慢”“雨霖铃”等都是词牌名。

1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回小说中常出现“话说”“看官”等字眼,可明显看到话本的痕迹与影响。

B.“论”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议论方式,以析透彻为宗旨,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

C.疏也称奏疏、奏章,是臣下向君王进言的文书。一般采用分条陈述的方式,贾谊的《论积贮疏》是疏中的名篇。

D.唐宋传奇是魏晋笔记小说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情节曲折奇特,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1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B.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而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元代杂剧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都是小令,元代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则属套曲。

C.元明清三代的小说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尤以章回体长篇小说光辉夺目。继元明两代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后,到了清代又产生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长篇小说名著,达到了古典小说的顶峰,让后世学者对它们产生了无穷的兴趣。

D.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从1918年起,先后发表了《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药》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小说集《呐喊》。

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东汉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

C.被刘知已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D.《战国策》是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参考答案

1.C【解说】a.《国语》长于记言而不长于记事;B.不是《三国演义》而是《水浒传》;D.莫里哀的《悭吝人》不是悲剧而是喜剧。

2.a【解说】B.“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中的情节;C.《狂人日记》收在鲁迅小说集《呐喊》中;D.《父与子》是长篇小说。

3.a【解说】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是解放区文学,《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夏衍;C.孙犁的《荷花淀》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生活的作品;D.《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

4.D【解说】a.《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是茅盾的作品。《乔厂长上任记》是蒋子龙的作品。B.《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周克芹的作品。C.《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是王蒙的作品。

5.D

6.D【解说】散曲作为曲的一种体式,是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供清唱吟咏之用,以抒情为主,也称清曲。

7.B【解说】“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中的《察今》。

8.D【解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是相对二次伐魏时的《后出师表》而言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后出师表》。

9.C【解说】《木兰诗》为北朝民歌,见于南朝僧人智匠所编《古今乐录》,而非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10.C【解说】“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

11.D【解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12.a【解说】“元曲四大家”指元曲作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其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汉宫秋》。

13.D【解说】杂剧的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演唱。

14.D【解说】把《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弄反了。

15.C【解说】“三言”并没有“古今小说”之说,古今小说只是《喻世明言》的另一称呼。

16.D【解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是吴趼人。

17.D【解说】“倘秀才”是曲牌名。

18.D【解说】《灌园叟晚逢仙女》出自冯梦龙的“三言”,属拟话本,不是传奇。

古代文学作品常识篇10

关键词阅读鉴赏研究学生能力文学教学

abstractancientliteraturecourseshouldcultivatestudents'readingabilityfromreadtraditionalChinesecharacters,allusions,styleandsoon;bysubstitutionmethod,reductionmethodandcomparativemethodtoimprovestudents'abilityofappreciation,andtopreliminaryresearchonthecultivationofstudentsintheclassroomandtheguidanceetc..

Keywordsreading;appreciation;research;students’ability;literatureteaching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中国古代作品选讲,但大多数高校将这两种课程归并讲授,多数在大学二年级开设。除此之外,中文专业学生还需根据自身情况,接受各类后续的提高性课程,亦即专业选修课。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多以讲授为主,强调知识授受,较忽视技能培养。古代文学课程不论教学时间长短,都应该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也应该适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写作的能力。本文拟对现有条件下,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相关应用能力,略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繁体字成为“拦路虎”。学生从小接受的是规范汉字教育,学习使用简体字,对繁体字认同度不高,存在距离感和陌生感,面对繁体排印的书籍十分茫然。虽然大一时已经开始学习古代汉语课程,但毕竟我们的社会语言是简化后的规范汉字,国家也倡导规范汉字,因而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仍然以简体字为主。学生看到古籍难免心生恐惧,但古代文学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繁体字阅读。

一方面,尽可能地创造繁体字环境。例如,课堂上使用繁体字板书,制作的ppt也使用繁体字。另一方面,尽可能地让学生有机会使用繁体字。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布置与繁体字相关的课后作业。这样,学生既熟悉了经典作品,又手写了繁体字。当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扫清繁体字识别障碍,学生可以独立查阅、参考繁体字文献。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深造是有所帮助的。

其次,典故成为“挡道车”。使用典故委婉曲折地表达含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常用技法。但典故本身数量巨大,涉及面甚广,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熟悉典故的含义。这也成为学生们阅读的障碍。如辛弃疾《鹊桥仙・寿余伯熙察院》是结末云:“好将三万六千场,自今日从头数起。”①“三万六千场”看起来每个字都认识,却非常不易理解。事实上,这平白一句也在用典,出自苏轼《赠张刁二老》诗中“共成二百七十岁,各饮三万六千场”。但其典源自李白《襄阳歌》之“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②所以不借助旧注,不熟悉典故就无法读通作品。教学过程中所能做的是,遇到熟典,可提醒学生留心。遇到生僻典故,则解释典源、含义,并适当再举例证。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适当地总结用典习惯。当然,这仍然不是最佳的解决之道。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或许是更直接的办法。

再次,不谙文体成为“堵门墙”。我国诗文之体,由简而繁,至《文选》已细分为三十九体,明清又有拓展。普通大学生自然不需要对此有过细的了解,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仍然会接触到若干常见文体。这些看上去很面熟,细看又不了解的文体成了学生阅读的障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关于文学史现象、作家等的知识传播,介绍文学史发展沿革,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体,可以起到促进学生的文体认知初步作用。但在作品分析时,若遇到初次出现的文体,仍需详细说明。指出该文体的特殊语言形式,区别相似的文体。例如介绍到近体诗时,常规的讲授一般都会说明黏对和拗救。单是一两次课程的讲授,并不足以让学生完整掌握,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读物加以补充。另外,也应该善用网络资源,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相关的慕课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等,一般都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

当然,也应该鼓励程度较高的学生进行诗文创作。因为课堂上讲授的文体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只有当学生自己动手,考虑诗词中的平平仄仄、一东二冬三江四支、起承转合等,才可能有更直观的感受。而创作本身,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古代文学经典,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阅读障碍扫清之后,还应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事实上,古代文学的专业选修课,更适宜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处着力。在课堂讲授时,或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赏析名篇。

其一,代入法。古代文学作家描绘的场景与当下自然会有距离,但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成为经典,其中反映的人类普遍情感,能引发后人的共鸣是其重要的原因。所以,鉴赏作品时,提示学生作品中反映的人类共通情感,贯通今古,代入作品角色,可令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例如五代牛希的《生查子》描写情侣送别的场景。分析这首词时,不但分析结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取草色与衣裙色彩上的相似为喻的修辞技法,还可请学生代入角色,体会女子期待恋人睹天涯青草而思人,多多怜惜守候在远方的她之内在情感。

其二,还原法。古代文学作品基本是书面的、案头的,学生理解、背诵总感觉不亲切。遇有叙事性的作品,还可以通过还原作品所叙述事件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还原的办法,既可以采用现有的视频资源,也可以指导学生排演。如叙事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故事性很强,可以请学生改编、表演。在还原作品现场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得学生对作品把握更到位。再如一些山水游览诗文,也可采用此法。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写观看钱塘江潮水的感受,就可以找到钱塘江潮的图像、视频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作。

其三,比较法。一是以经典作品相互比较,增进学生对美的感受;一是以不太成功的作品与经典作品比较,帮助学生鉴别优劣。

例如在讲述苏舜钦《庆州败》诗时,可以与高适《燕歌行》作对比。两首诗都是写敌军寇边,但苏舜钦的诗歌情感直露,将矛头直指领军将领,并且刻画了宋代边军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意志力涣散的丑态。高适的诗歌也批评边军将领,不关心将士,但仍然写出唐军战士血战沙场的雄心。相互比较,有助于学生在对照中了解两首诗歌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特点,了解唐宋诗歌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形成的时代原因。

电化教学手段使得类似的比较非常容易实现,在课件制作上,两首作品并排录入在同一张ppt上。播放时,让两首作品比较的部分同时出现,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其异同。有时向学生介绍的作品是同题之作,恰好是两位作家或多位作家相互唱和的作品。如唐代元稹、白居易;宋代苏轼、苏辙都多有唱和之作。以比较之法教学,其效果均胜于单独分析一位作家的作品。

当然,文学史教学本身有规定动作,限制较多,采取比较之法不宜过多、过频。否则牵扯过多,影响教学进度,反而不美。但专业选修课,如《唐宋名家专题》、《宋元诗歌专题》、《唐宋词专题》等,教学内容较为灵活,涉及作家、文学史现象等并不十分多,则均可采用比较法讲授。学生就像一位美食家,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作家、作品的差异,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研究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相当部分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其中还包括一些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的学生。本科阶段,为学生打下一个初步进行研究的基础,不论对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或是从事其他社会服务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我们在培养学生初步进行科研能力,应该是贯穿在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培养形式可以多样,可以结合本科培养方案的学年论文写作一直到毕业论文写作,也可以在不同类别的学生创新活动中进行。

首先,讲授课的课堂上,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研究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讲授文学史课程时,可以穿插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可以渗透学术史的讲述。例如向学生介绍陶渊明、杜甫在当时的文人眼中的地位,以及后世的变迁。陶渊明和杜甫都是我们现在的文学史要着重讲述的对象,占的课时比较多。但陶渊明在宋代之前,地位并不特别高。在陶渊明自己的时代,魏晋人也不怎么欣赏他,《诗品》中也只给了他一个下品。直到苏轼肯定他,又写作多组和陶诗,陶渊明的文学史地位才上升。杜甫也是一样,唐人选唐诗很长时间都不选杜甫。杜甫的地位也是到宋代才开始经典化的。类似这样的现象很多,我们可以在授课时提出,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当这些问题积累多了,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文学史研究的基本观念。

课堂的讲授,还需要穿插文献学的知识。文献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究的基础,文献的采集、校勘、辨伪,以及相关的版本、目录等学问很多都不仅仅是知识性的内容,恰恰偏重应用。可以在课堂上介绍知识性的内容,而由学生课外动手操作。例如,向学生介绍进行作家研究,如何获得该作家较为完整的信息,有哪些文献是需要参考的。这可以在讲授文学史的作家生平时,告诉学生如何参考已有年谱,如何查阅、使用昌彼得、王德毅的《宋人传记数据索引》、《明人传记数据索引》等工具书。

其次,讨论课的课堂上,也是进行初步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讲授课程的基础上,设置适合讨论的话题,供学生课后准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导权,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在熟悉文献之后,学生自己到课堂上参与讨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_能力。

与讨论课的课堂相似,课堂展示也可提供学生独立L集阅读文献资料、独立思考讨论话题。课堂展示也宜事前设置话题,由学生课后准备。课堂展示也可以与鉴赏能力中的还原法结合,由学生展示他们所还原的作品场景。

再次,学年论文写作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术论文的规范意识,树立明确的学术道德意识。进入学年论文写作的阶段,学生已经基本解决了阅读鉴赏、查找文献的问题。他们应该也具备了较成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论文写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学生前期受到的训练效果基本上就此体现出来。这时需要着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从写论文的最初阶段,就牢固树立不踩学术红线的意识,并且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论文引文规范。这些问题看起来既琐碎,又费力,但只有从学生踏上科研外缘之路时,帮助他们及早、从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和规范意识,对他们今后发展也会更有利。

总之,古代文学虽然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门类课程,但因为其特殊的教学内容,承载传统文化的信息量,仍然有其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在学生本科阶段就系统培养其读、赏、研究的能力,夯实基础,树立规范意识。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