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舆情管理情况汇报十篇舆情管理情况汇报十篇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1:52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1

关键词:网络舆情;汇集分析;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82-05

网络舆情的迅猛发展及其形成、运行环境、作用的特殊性给整个社会舆情带来了新的气象,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更成为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不得不面对的新挑战。总书记2011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因此,探索建立网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以下简称网络舆情机制)不仅是完善社会舆情机制的迫切需要,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机制是互联网时代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创新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从非主流媒体跻身主流媒体是媒介史上的重大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各领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接近5亿[1]。在网民不断增加的同时,互联网更成了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阵地之一。与传统舆情表达形式相比,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互动性、放大性、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等新特点,一个热点事件很容易就成为点燃一片舆情的导火索。网络媒体兴起,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据对中国210起重大舆情事件的相关研究,网络舆情在近七成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网络媒体开辟了反腐倡廉的新局面、新气象[2];网络更成为社会公众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同时也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问政于民,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另一方面,网络上又充斥了大量的虚假和不健康的信息、偏执的言论等,网络舆情在政府引导与管理缺位的背景下,有可能演变成“公共舆论危机”,加剧社会管理难度。网络的迅猛发展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二)探索网络舆情机制是完善社会舆情机制的需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部分,网络舆情工作的好坏对整个社会舆情工作和社会舆情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探索网络舆情机制的建立是社会舆情机制在网络时代的重要发展和完善。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以下简称社会舆情机制),是在党的领导下,党的宣传部门具体负责和指导,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社团、大众传媒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围绕社会舆情的表达沟通、汇集分析、引导控制而形成的协调一致、灵敏高效的工作机制。多年来,社会舆情机制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帮助政府实现决策科学民主化、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舆情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特点,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使舆情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工作等方面面临诸多新的难点和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信息汇集、分析和引导方法已经难以胜任。网络舆情形成迅速,热点、焦点问题层出不穷,对社会影响巨大,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舆情机制,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已成为网络舆情监测部门和决策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也对加强和完善社会舆情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利用网络向世界各国,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中国,全方位、全天候地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道德文化和思想观念;打着“民主”、“人权”的口号对我国进行挑衅,竭力标榜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妄图从意识形态动摇我国社会主义的根基。因此,建立网络舆情机制,随时监控和掌握网络舆情及其走向,及时引导舆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党对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视人民群众的呼声、重视舆情,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舆情工作,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专门提出要“建设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2006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党中央对建立网络舆情机制也提出了要求。2011年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从党对舆情信息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可以看出,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和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反映社会舆情、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党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制度性的安排,网络舆情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舆情机制的目标与构成要素

(一)网络舆情机制的目标

1.畅通网民意愿表达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分析网民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等,是正确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是党和政府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基础;是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性,万众一心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当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社情民意,各大政府门户网站为社会公众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意愿和要求开辟了许多渠道,党和政府正是通过这些渠道来收集和引导社会舆情。

2.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重视舆情的调查和分析,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执政为民”的理念;、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与网友在线交流,使“网络问政”成为21世纪兴起的一种政治现象。近年来,不少地区和部门相继建立了网络舆情调查和分析机制,主流网站也纷纷搭建“网络问政”平台,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分有益的。和谐社会本身要求党和各级政府积极听取民意,聆听民众呼声;加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也需要不断广开言路,拓展民间信息渠道。

3.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式。舆情信息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抓紧抓实的一项战略性和基础性工作。加强新形势下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更好地了解社会公众的意见、态度、思想、意愿、诉求等,是进一步改进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的重要保证。只有把握社会公众的思想和意愿,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才能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真正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切实做到心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才能建立起政府的公信力,掌握舆论主动权。

(二)网络舆情机制的构成要素

1.主体构成。由于网络舆情的特殊性,网络舆情机制所涉及的部门与一般社会舆情机制所涉及的部门不完全一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包括网络管理的部门:宣传、文化、工商、财政、广电、信息产业等部门;网络机构:网络媒体、网络宣传等部门;执法部门:公安部门等。网络舆情机制的建设需要整合上述部门的管理资源,形成有机的、联动的网络信息工作机制。

2.主要流程。网络舆情机制包括了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三大要素。从工作流程来看,可以进一步分为舆情规划、舆情收集、舆情分析、舆情处置、事后评估分析等五个阶段。

(1)舆情规划。根据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及对舆情工作的要求制定舆情工作规划。一般包括:一定时期的社会热点;根据网络信息流入流出矩阵做出重点实时监控的网站(论坛);对网站(论坛)监控的内容;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采集内容。

(2)舆情收集。舆情信息采集是指根据舆情主题规划的任务需求,采取多种相应的调查方法,从网站、论坛、博客、手机短信等多种网络信息渠道收集网络舆情,并有效进行过滤和存储,为舆情分析提供素材。

(3)舆情分析。舆情信息分析是指借助专门设计的程序,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素材进行分析、挖掘,生成舆情分析报告并提交有关部门做舆情预警处理或舆情引导。包括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按主题自动分类;寻找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跟踪舆情信息;预测舆情信息发展走向;对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自动报警;生成统计报告等。

(4)舆情处置。舆情处置是指将舆情分析所形成的分析报告提交给相关决策部门;决策部门通过分析、评估,将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舆情工作重点,开始新的舆情汇集与分析。由此形成一个周期往复的网络舆情反馈系统。对于热点和敏感问题、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等,需要及时处置的,应及时通报信息,启动应急处置方案,迅速准确地采取处置措施。

(5)舆情引导。网络舆情引导是政府通过媒体等途径影响网络舆情的性质和走向,改变公众态度,使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网络舆情引导的实质就是舆情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全天候、自由性、交互性等特点,网络媒体的这种特征带来了网络舆情的低控制性。网络舆情引导要坚持信息透明、沟通、疏堵结合等原则,加强对舆情引导的管理,实行依法治“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在具体的方法上,可采取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

(6)事后评估分析。舆情事件处置完毕后,对事件舆情的处理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工作。

3.调查方法。网络调查属于网络舆情搜集环节。在具体的手段上与传统的调查方法有明显的区别。近几年来,通过网络开展舆情调查成为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调查以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表达意见的真实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等优点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网络民意调查是一种新的信息采集方法,它在上个世纪80年代首先在西方一些国家被采用。其机理是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与远程交互功能,将交互网页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得研究者能够通过互联网络来发放、收集和处理调查研究的数据及信息,不仅降低了调查的成本,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同时也增强了调查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效地降低了传统问卷调查方法可能出现的多种误差,是一种更加高效且成本低廉的新兴调查研究方法。网络调查很可能成为未来调查研究方法的一个亮点和发展趋势。

在具体的手段上,与传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面对面的访问、电话访问等手段不同,网络调查通过网页问卷、电子邮件问卷、网上聊天室、电子公告板等网络多媒体通讯手段来收集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即便是问卷调查,它也与传统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网络问卷调查可以分为网页式问卷、弹出窗口式、电子邮件问卷等多种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更多的样本。随着网络调查为更多的网民所熟悉和接受,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聊天室广泛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音频或视频调查。

网络调查的方式尚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只要广泛吸取传统研究方法的优长,结合网络互动性、实时性、方便性等的优点,将会在不断的探索中达到掌握网络舆情状况及走向的目的。

三、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机制的思路

(一)高度重视网络时代的舆情信息工作

舆情信息工作是关乎全局的工作。加强舆情信息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分析形势,进行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应该说,目前不少政府和部门的领导对舆情机制还不是很熟悉和习惯,对其功能定位等迫切需要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时代舆情工作,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规范的社会对话和协商机制,畅通群众知情和反映渠道,分析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正确预测社会发展趋势;广泛听取民意,开展调查研究,对于新形势下倾向性、苗头性和一些共性的问题,制定措施、防患未然,建立预警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将舆情作为重要的社会信息来对待和处理,将其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纳入决策的整个流程之中去,应逐渐成为一种执政习惯和制度。通过舆情与其他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形成的决策,最低限度降低决策的误差、失误,从而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一道重要保障。

(二)加强领导和协调

网络舆情机制的建设及运作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要全面、迅速地掌握网络舆情,必须有一个全面覆盖、健全完善的舆情汇集工作网络,需要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和协调工作,各级宣传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领导、管理、协调、指导职能。要特别注意加强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以党委宣传部为枢纽、有关网络为依托,纵横相连、覆盖广泛、功能齐全、反映快速的舆情信息工作的网络体系。要以推动制度建设作为保障,进一步建立完善舆情信息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责任落实制度、任务分解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分析制度、业务培训制度、评比表彰制度、激励约束制度、沟通交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舆情机制的经常性、时效性。

(三)创新方法机制,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规律性

学习和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规律性是建立网络舆情机制的基础。舆情工作部门要熟悉和掌握网络舆情的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社会影响功能,调查手段的特殊性,引导网络舆情的重点和难点,等等。对网络舆情的规律了解得越深刻,网络舆情机制的建设就越完善。从事舆情工作的人员要注意收集反映网络舆情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情况,着力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分析研判,加强阶段性舆情、重大舆情和重大课题的深度分析,进一步提高宣传舆情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以其虚拟性、隐蔽性、时效性、随意性等特点使网站、聊天室、BBS论坛、网评、手机等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的渠道。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加强对网络上的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扩大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渠道,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信息。技术是网络管理的基础和保障,舆情部门要不断提升技术系统支持,通过各类网络研判分析软件,将无序复杂的网络信息变为有序鲜明的网络舆情,提高舆情汇集的有效性和分析的准确性。

(四)加强网络舆情调研制度建设

要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汇集分析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网络舆情调研制度,以使网络舆情调研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在现有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着重建立定期专题调查制度、审查报送制度和培训制度。要理顺舆情传递的机制与渠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减少舆情传递的环节。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包括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社会调查公司等具有舆情调研实力的部门定期开展社会热点、公众社会心态专题调查、宣传思想工作和舆情引导工作评价专题调查、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专题调查,开展对网络舆情现状、特点、发展趋势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提高掌握和运用网络舆情规律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

(五)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机制

舆情分析是整个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要求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在众多的舆情信息中进行甄别、筛选,去伪存真,深入发掘舆情信息的内容和价值,为决策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收集和研判制度,对重大事项、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等社会敏感问题,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社会利益矛盾的事件要从内容、范围、程度进行及时的定性定量分析,形成专题性的舆情分析报告;主动设置议题,深入研究网民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认真研究舆情引导的现状和趋势,对一些容易激化社会利益矛盾的热点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前期调查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舆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及时调整舆论引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方法,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前瞻性。

(六)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舆情工作者要积极开展舆情研究,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对民众思想的影响,准确把握整体舆情动态,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同时,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间题,努力消除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

网络舆情引导,必须遵循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的统一;必须遵循公开化、透明化原则,让谣言止于事实。要充分发挥网络“把关人”作用,同时加强网民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虽然网络“把关人”的作用比之传统媒体要大为弱化,但并非无可作为。网络媒体的编辑、网络论坛管理员及技术人员等可以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网民的言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并通过各种灵活的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引导。

(七)加强舆情信息队伍建设

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舆情信息工作队伍是建设网络舆情机制根本条件。与一般舆情信息工作者不同,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者要具备如下一些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能较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事业心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熟悉网络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网络语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专门的培训,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能吃苦,在总量和质量上都有保证的舆情信息工作队伍。在舆情机制的主体建设上努力形成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重点抓、信息员具体落实、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逐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舆情信息工作覆盖格局。

参考文献: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2

公司各党支部、各单位:

为切实维护公司和谐稳定,加强企业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企业舆论环境,根据集团网站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有利于公司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厂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公司内外网的建设力度,增强企业网站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集团网站做好正面宣传。

2.加强对公司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公司内部审核通过后,由宣传员通过内外网平台。

3.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公司内外网上主动引导,积极跟踪,及时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4.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踪进度,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应对机制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公司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审定新闻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遵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具体应对机制如下:

1.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机制。各部门应确定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网络的员工担任宣传员,对涉及广元海螺的网络舆情实行监控和引导,特殊时期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公司产品言论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2.建立快速报告机制。各部门宣传员发现有关公司的不良舆情信息后要立即向部门领导汇报,提出处置意见,并立即向办公室及分管领导报告,由各相关部门及公司领导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要通过跟踪分析,把握舆论发展走向,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党委办公室对汇总上报的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涉及到损害公司名誉的要及时报告重大事项。

4.建立快速查核机制。对网络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与网络抢时间,并注重周密谋划,妥善处置、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经查证属实,并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及时予以澄清。对恶意造谣、干扰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开展的,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5.办公室要做好舆情突发事件的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材料、声音、影像的记录和保存保管工作。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3

2020年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密结合本公司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舆情信息质量为重点,收集报送有代表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舆情信息,加强对舆情走势的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得力的对策建议,对涉及本单位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跟帖回复,围绕重点、跟踪势点、把握难点,为领导服务,为决策服务。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建立了舆情信息工作网络。

成立了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为各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负责单位舆情信息工作的统筹管理及编发《XXX舆情信息专报》。

二、及时上报舆情信息。

各舆情信息员负责收集舆情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发现反映本单位相关问题的信息,将其拷贝后注明报送单位、时间、报送承办人、审核人,发送到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周上报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各单位报送的舆情信息,定期进行筛选,编辑《XXX舆情信息专报》,并送单位领导批阅。对单位领导批阅后的舆情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领导批示内容进行处理,分送各相关部门阅办,对相关部门处理舆情的情况组织文字回应,送相关领导审批后在网络上予以回复。

三、建立了健全的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

本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即为单位的新闻发言人。各舆情信息员发现涉及本单位工作的论坛贴文后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对涉及本单位工作或上级舆情信息部门布置的重大网上舆情撰写引导主帖,进行跟评,并转帖正面报道或贴文,同时参与网上日常讨论及策划重大网络宣传活动。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

由于网络传播主体泛化分散的特殊性,同时网上信息能够得到广大网民的重视并予以接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舆论予以正确的引导。我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明确网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分级负责制;网络舆情工作实绩纳入年终考核。单位各部门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特别是要针对网络舆情反应强烈、内容集中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细化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落到实处。

2、严格规范网络舆情回帖的工作内容

及时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及时回应,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同时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4

办公室对照全县税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逐项梳理工作落实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情况

县局党委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学习贯彻工作,召开党委会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学习条例的主要内容,会议要求将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到全局各个支部、每名党员,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请示报告作为重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如实及时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报告、报备有关重大事项。截止目前我局没有发生重大事项应请示未请示、应报告未报告问题,做到该请示请示,该报告报告,切实加强责任担当。

二、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情况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委会议实行一把手末位发言,少数服从多数。建立健全议事决策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拟定全椒县税务局工作规则,完善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涉及三重一大”事项邀请相关部门参会并发表意见。

三、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

日常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每半年通过党委会全面汇报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宗教领域涉税事项以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摸排线索过程中,密切关注意识形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加以解决。

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情况

全面推进依法治税,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全面梳理权责清单,清理规范权责事项,优化职权运行流程,明确标准规范,并按要求及时做好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持续推进税收行政权力、税收政策法规、税收征管执法、纳税服务和自身建设公开。积极发挥门户网站和各类新闻媒体的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度,让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协助党委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

协助组织安排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做好会务保障及相关材料撰写工作,协调落实在推动中遇到的问题。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纳入督查督办,严格考核及责任落实。

六、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评情况

积极发挥绩效管理抓班子带队伍作用,将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内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与党建部门配合,细化党建中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指标内容,对各职能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加强结果运用。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5

一、加强领导

对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明确职责具体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领导小组下设意识形态办公室,由xxx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落实责任

按照“一岗双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党支部承担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和专班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支部书记xxx: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主体责任进入支部书记党建主体责任体系,按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要求对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处理。对执行意识形态管理的情况做到定期向上级党委和全体党员述职。

支部委员xxx:为意识形态工作直接责任人。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主要负责协助支部书记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內的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管理。抓好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信访维稳工作。定期向全体党员述职。

支部委员xxx:为意识形态工作分管责任人。按照领导班子分工抓好农管中心意识形态管理,强化宣传、教育及舆论引导,严格财务管理,财经纪律,作好普法、执法、综合治理、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向全体党员述职。

领导小组成员xxx:兼任意识形态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文件的制作、处理负责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会议、专项活动的组织以及上下通联工作。负责资料收集整理,信息上报,工作交流,定期向支部委员汇报该项工作开展情况。

领导小组成员xxx:负责xxxxx机关和各工程施工项目部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和舆论引导,协助支部抓好党建、文明创建、意识形态工作的各种活动,搞好信息采集、图片制作。定期向支部委员会汇报工作情况。

领导小组成员xxx:负责意识形态工作资料管理、文件收发、传阅分配和问题反馈、协助xxx抓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本单位及工程施工单位出现的不良舆情,及时反馈为领导小组开展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定期向支部委员会汇报工作情况。

三、工作方向和做法

1.坚持“四个教育”(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正面宣传,正面引导,促使职工弄清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等概念的核心要义。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

2.不断强化干部党员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担当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坚定不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求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维护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把握好重点办正确的舆论导向,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全体党员要站在意识形态领域最前沿,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模范。要按照提出的“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要求,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全体员工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坚决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信的谣不听,日常说话办事要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团结和党中央的绝对权威。

4.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西方势力对我国的攻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把握政治舆论领域的话语权。坚定不移地做党的政策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进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6

一、组织领导。县委宣传部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宣传部副部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新闻宣传的组织协调。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以及重点企业都要抽调素质高、有能力、有水平的精干人员,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队伍,负责新闻宣传、应对媒体以及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工作。

二、工作职责。新闻报道应急协调指挥机构负责制定新闻宣传方案,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协调会,及时向新闻单位通报工作情况,提出报道要求,根据事件处置进展和境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报道内容,协调有关部门为媒体提供时间信息,收集上报舆情,提供决策参考。工作中,一要坚持例会制度,组织召开新闻宣传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汇总报道情况,分析舆情,安排部署宣传报道及舆论引导工作;二要坚持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定专门负责人、联络人及联络方式,确保联络渠道畅通;三要制定应对媒体预案,积极收集各种舆情信息,及时分析研究,采取对策措施,正确引导舆论;四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由专人负责收集网络舆情,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要给予正确引导,必要时封堵和删除信息。

三、新闻。以县委宣传部的名义,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方式由县委宣传部提出意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事件第一时间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等,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滚动。针对涉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谣言、传言,迅速公开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7

关键词 新媒体;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网络推手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尚文静,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44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居全球第一位,而多数网民的网络媒体接触时间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和进步,博客、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微博客等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传播渠道,与此同时也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也成为民意表达、汇聚舆论的重要平台。分析目前各大网站的舆情板块,有关舆论热点事件的传播,更多的依赖于新媒体中的微博和网络论坛。截止2011年年底,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几个大型网站微博注册数量约8亿个,而利用微博信息的数量每天就多达2亿条。而诸如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的注册用户数维持在2亿以上,腾讯网、豆瓣网、朋友网等,也都汇聚了大量的用户。随着近两年各大网站手机版的普及,使得新媒体的传播能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源头,而在众多的网络舆论事件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事件是影响面最大、传播速度最快、舆论点最多,食品安全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从2008年的“婴儿奶粉”事件,到近两年的“一滴香”、“瘦肉精”、“硫磺姜”、“染色馒头”以及近期出现的“酸奶”、“果冻”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都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波及国外。一方面,新媒体为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更便捷,更有效,更畅通的途径,另一方面,新媒体的特性使得舆情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不可预知性,网络的开放性和网民素质的多层次性,也带来了情绪型舆论、负向舆论易于滋生和扩展等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负向舆论不但会扰乱民心,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会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怎样更好的引导食品安全舆情的发展,使之朝着有利于民生和国家建设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传播现状分析

(一)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形成的规律

从“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酸奶”事件等近期几个比较重大的“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生成分析,符合一般网络舆论的生成规律,即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跟进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一一再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一一再次应对——网友注意力转移一一网络舆论消解(流行语、视频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

由于食品安全本身的特殊性,由此引发的网络舆论相对于其他公共事件而言,消解的过程相对慢些,舆论热潮过去后,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网民讨论的话题,而且一旦有新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网络舆论往往会再次将之前的舆论事件翻出来重新讨论。“瘦肉精”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笔者近期在网上论坛和微博中仍发现有不少网民针对这一事件留言跟帖,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相比是一个连续性较强,持续周期长,会反复被提及的话题。

(二)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发展趋势

从新闻价值来看,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性、接近性、影响力和敏感性更让其在众多的公共事件中凸显更高的新闻价值。近年来,我国已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冠生园月饼过期、“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光明牛奶变质、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事件等屡屡出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为起始,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舆论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之后,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舆论热潮此起彼伏。从《2012年全国两会舆情蓝皮书》中有关五年来“两会”调查十大关键词看,“食品安全”三次入选十大关键词,特别是在2011和2012年连续两年都位列其中。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更是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及微博等新媒体舆论热点事件,并成为网民关注和议论的热点,呈现出持续升温之势。

(三)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信息多而杂。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表达载体的多样化,网络与手机结合的日益明显,使得消息来源更加庞杂,数量也非常庞大,但“把关人”的缺失使得网络中虚假信息得以滋生,尤其是对谣言的传播呈放大态势。截止2012年4月3日,笔者通过百度引擎搜索到相关“瘦肉精”事件报道相关结果1280万条,搜索“染色馒头”事件报道相关结果235万条,搜索“老酸奶”事件报道相关结果208万条,搜索“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相关结果698万条。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媒体进行舆论传播的数目也相当惊人。以新浪微博为例,截止2011年4月30日涉及“瘦肉精”的微博达407万条,涉及“染色馒头”的微博达83万条,涉及“老酸奶明胶”的微博达100万条,涉及“食品安全”的微博更是多达1495万条。然而在海量信息的表象中,诸如无用信息、浅表性信息占据了大多数,真正深入性的意见和评论只占了冰山一角。

其次,网民成分复杂,网络舆论非理性因素多。相比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程序化以及对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网络信息传播要自由的多,“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导致网络不良信息的产生。而网络热点问题通常又是网站提升点击率的重要手段,社会矛盾往往能成为网上最惹眼的话题,也成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对于社会矛盾,客观的讲,互联网上的公众意见表达往往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网络舆论常常会以过激的语言和负向情绪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一旦形成规模和影响后,很难得到控制。我们从“染色馒头”事件和“瘦肉精”事件的网民评论留言中可窥一斑,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已经成为公众宣泄情绪的最佳渠道。

二、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传播更加迅速便捷,更加多元化。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决定了网络舆论引导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网络话语的“草根性”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愿景。然而在网络社会中,许多网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是把网络当做一个情感的宣泄点,大量无聊的口水贴,甚至是谣言,既浪费了网络资源空间,又污染了舆论环境。有效的实现空间言论的正常化,避免网络话语的肤浅和情绪化等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尊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并进行科学引导

尊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在此基础上科学引导是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前提。当前网络管理的主要方法,一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无效和恶意信息进行筛除;二是通过论坛管理员或版主对垃圾信息进行删除,以维护论坛的有效秩序;三制定发帖规则,对不良信息的网民进行有效限制也是各大网站控制负向舆论的有效手段。然而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强制”措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从“非典”开始,我们已经认识到“堵”绝不是引导舆论最好的办法,我们应该在尊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引导。类似于“食品安全”的公共事件对民众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一旦事发,应该首先从受众需求出发,力求信息透明,提供科学知识,传递各方声音和态度,在此基础上并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对民意进行安抚和疏导。例如现在许多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都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有效的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网民利用新媒体来表达和汇聚民意,政府管理者和大众媒体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来疏导和化解民众情绪。

(二)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充分结合新技术,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把握和引导

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包括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充分发挥它们在网络上的作用,向公众提供有效信息,引导舆论。人民网的“观点频道”和“强国论坛”,新华网的“新华言论”,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以及新浪、腾讯、网易等各大网站的论坛,已成为当前网民参政议政、发表言论的重要网络媒介。新华网“舆情”专栏中开设有社会有关各方面公共事件的舆情最新分析,其中就有“食品安全”专题,我们不仅可以在上面查看最新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消息,而且可以了解民众对于当前事件的言论。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也已经成为网民对当下热点和重大问题激烈讨论的平台,成为上传下达的一个重要通道。在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新浪、网易、腾讯都以专题形式进行了跟踪报道。新浪网在专题开设中分设了几大板块,其中包括“最新消息”和“微博热议”,一方面向民众传递最新的事件进展情况,一方面又可以传达舆情,通过“聚焦”、“各方评论”、“专家解析”等相关消息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众提供了科学理性认知的途径,为正确的舆论引导奠定了基础。

(三)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网络舆论理性化发展

“二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和舆论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环节。所谓意见领袖,是指最先得到信息或创造意见并向周围人士传递,在传播活动中可以影响其他人的核心人物。在许多场合,意见领袖可以再自己影响力所及的圈子里,拥有相当大的号召力,他们的观点和见解对周围的群众来说,有着领导者、管理者或新闻媒介所无法企及的作用。在网络媒体中,传统“把关人”的角色淡化了,作用也大大削弱了,但并不是说把关人不存在了。在网站、博客、微博等公众意见表达平台里,网站编辑、版主、博主等一直都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负责对网络舆论进行把关、编辑,而且往往这样一类网民,他们的知识面、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强于一般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意见领袖”,在一些重大的“公共事件”发生时,他们的一些观点意见可能会被成千上万次的复制、转帖。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传播中形成主导的意见流,引导舆论走向理性。

另外,在网络传播中,主流网站更应该担负起“意见领袖”的角色,运用自身优势,汇聚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及当事人的声音,用主流、权威的声音引领论坛舆论走向,使论坛上杂乱无章的信息,逐渐趋于稳定和正常。关于这点,在近两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都扮演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控制虚假信息传播,防止“网络推手”恶意炒作

网络媒体的开放平台,使得舆论具有聚合放大效应。网络社会中,网民个人素质不一,责任意识相对淡薄,经常在没有确认言论真实与否的情况下,情绪化的盲目跟风,导致一些虚假、不实信息经过网络迅速扩散,形成巨大的舆论“泡沫”。2012年4月,一条未经证实的微博称“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一时间将“老酸奶”变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短短几分钟内,微博被转载5000多次,各种说法竞相出现。这一方面证实了新媒体时代,言论传播的迅速和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得出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缺乏“把关”。腾讯网就这一事件做了一期专题,标题是《“皮鞋变果冻”是真的吗》,专题从各方面剖析了这一事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科学的解释了明胶在食品中的使用情况,使受众得以解疑,也防止了由此而引发的一连串负向舆论的传播。而2007年的“国家馒头标准”、“致癌香蕉”等的虚假消息,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网络虚假信息是如何扩散和由此造成的恶劣舆论影响的。

近些年,随着网络舆论影响力的不断增大,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网络推手”,他们执行着从策划话题、撰稿到发帖、顶贴的一条龙服务,甚至可以在网络舆情中充当“意见领袖”,制造各种话题,进行网上炒作,导致负向舆论的升温,增加了控制的难度。“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也成为“网络推手”利用的话题,2010年的“蒙牛诋毁案”、“深海鱼油”事件以及“圣元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事件就是有关人员利用“网络推手”有目的的策划、恶意炒作的结果。

虚假的信息和舆论炒作最终损害的是公众的切身利益,违背了民意,且会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此类事件,有关部门和大众传媒应该首先从信息人手,利用新媒体便利的传播特点,将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及时正确的引导舆论,并配合法律部门对此类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

(五)打通两个舆论场,加强后期追踪报道

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公信力和权威性是新媒体所不具备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传播的非理性缺陷。所以,对于类似于“食品安全”的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舆论的力量,形成互动。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对网络事件的介入、跟进、关注事态发展,用真实、详尽的报道弥补网络传播的不足。与此同时,与新媒体相结合,发挥其“意见领袖”的作用,共同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8

根据分党组的工作部署,党支部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梳理情况查摆不足,开展自查自纠。现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查自纠情况和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建设情况。能够按照党中央要求和社党组安排,及时传达学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方面,因为党支部书记因病不能履职的情况,分公司党支部的支委会会议不能按期进行。能够正常召开党员大会,并认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

整改措施:党支部支委会已向机关党委提交《关于党支部委员会调整的请示》,待机关党委批复后,马上落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按期进行支委会会议。党支部支委会负责具体落实。

二、阵地管控和报道安全情况。严格落实采编制度流程,严格执行稿件请示送审。现涉采编业务的发稿终端出口全部纳入总编室备案管理,在具体业务中,用户点题调研、智库课题研究和常规的发稿端口,都涉及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信息产品的编发安全同样应该与新闻报道高度重视。

整改措施:将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党管一切的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守好我们的信息安全阵地。编辑部负责具体落实。

三、针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的问题

整改措施: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守意识形态高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二是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将意识形态纳入重要议事范畴和班子述职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分析意识形态形势,推动全系统党员干部旗帜鲜明站在意识形态第一线。三是班子成员进一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风廉政考核内容在述职报告中单独报告工作落实情况。四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年度管理考核,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干部一律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整改时限:2020年6月30日前,长期坚持

四、针对“新思想新精神学习不深不透”的问题

整改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干部职工每周五政治理论学习会、“固定学习日”和“学习强国”等学习活动平台,加强对新思想新精神的学习。二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工作要点和机关党建特别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三是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考核,凡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与单位、科室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并严肃追究责任。

整改时限:2020年6月底前,长期坚持

五、针对“新闻舆情引导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

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正面宣传,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正面宣传、主题宣传、成就宣传,正确引导,弘扬主流思想,占领舆论高地。二是掌握舆情处置要领,科学有效处置舆情,突出做好负面舆情线上线下处置,及时主动发声,积极相关信息,正确引导。

整改时限:2020年6月底前,长期坚持

六、关于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整改措施: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9

一个维度:构建政府与媒体、公众间的良性互动

1.通过主流媒体及时传递信息。

今夏,荆门屈家岭管理区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罕见洪灾,全域被淹,对外交通中断。由于管理区基础薄、底子差,救灾设备和人手严重不足,急需外界支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管理区主动作为,为前来采访的央视、湖北日报、湖北卫视、荆楚网等数十家媒体创造条件,使他们深入一线,及时“决战4昼夜――屈家岭张柞生产队600名干群誓保堤坝安全”、“14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受损”等信息,对外公布灾情、救灾情况等。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新媒体进行转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广东佛山的波萝救援队自带救生设备,千里驰援屈家岭,荆门义工联组织义捐赠,为灾区送来急需的水和食物。

2.多途径与公众形成互动。

尊重公众知情权,通过新闻通气会、传单、广播、手机短信等形式,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达。此外,政府当好倾听者与服务者。洪水退去,管理区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包联村(队)受灾群众家里,核查灾情、宣传救灾政策、指导灾后补救工作;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了解受灾情况与重建需求,据此制定扶持政策。

两种功能:注重舆论宣传的价值导向

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新闻媒体选择什么报道角度,设置什么议程,关系到群体非理与新闻“次生灾害”的发生。屈家岭此次洪水灾害报道,由于引导有方,新闻报道总体来说比较客观,发挥着凝聚功能与消解功能,化解矛盾,维护了稳定。

1.凝聚功能。

各家媒体发挥凝聚人心与引导舆论的责任,用笔和镜头定格一个个感人画面,记录一件件感人事迹,推出了“最美老板娘曲小华”、“湖北荆门消防抢险救援”、“九八抗洪英雄再赴洪流救人”、“娘子军抗灾显身手”、“抗洪保电父子兵”等报道。这些鲜活的事迹,经媒体聚焦传播,传递着正能量,让人们看到了屈家岭党员、干部、群众的责任担当,坚定了重建家园的信心。

2.消解功能。

误会与谣言源于信息的不对称。7月20日,网传“屈家岭江峰药业公司发生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此前,该信息始在QQ群、微信朋友圈传播扩散,一时谣言四起,引发恐慌。屈家岭管理区网管办及时汇报舆情,并向有关部门和企业了解详情,并会同荆门市有关专家现场检测,出具权威报告。网管办及时检测意见,两小时后,谣言平息。当晚,屈家岭管理区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进一步澄清事实真相,并通报救灾工作进展,使舆论关注点回到抗洪救灾。

三个转变:展示政府应急宣传的探索

洪灾百年一遇,再加上舆情叠加,给当地政府危机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屈家岭探索突发自然灾害下宣传思想工作新思路。

1.宣传手段转变。

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全媒体,整合各类宣传资源,扩大有效传播范围,正面引导舆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短信等平台全覆盖,屈家岭推动各类媒介协调联动,号召干部群众用QQ群、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多途径跨平台传播信息,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灾情发生后一周内,就刊登、转载报道200余条,百度收录“屈家岭”新闻3000余条;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信息点击量过万;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平台推送防汛救灾短信20余万条;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上百个微信群的募捐信息筹款达数十万元。宣传手段的多元化,为屈家岭抗洪救灾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

2.危机动员转变。

屈家岭在大灾面前提前谋划、科学统筹,从应急到管理、从阶段性到延续性、从监测到预警,充分把握宣传的时度效。

一是信息公开及时性与统一性。灾害发生后,宣传部会同防办、工委办公室、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组成宣传专班,坚持一天一碰头,一天一汇总,进行信息收集和审核,在确保信息客观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对外权威信息。同时,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以宣传部门对外的信息为依据,回应各方提问,确保党和政府的信息公信力。

二是议题设置科学性与延续性。宣传部门随时关注了解事态发展和救灾情况,不同时期就应灾侧重点,科学设置新闻议题,进行连续跟踪报道。初期,重点宣传灾情和救灾应对情况;中期,重点宣传救灾典型事迹、安置与社会救助情况;后期,重点宣传灾后重建与生产自救情况,始终保持宣传连续性、宣传热度不减。

三是舆情研判预见性与快速处置。灾前,屈家岭启动网络舆情与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全区网络信息员加强值班与舆情收集研判工作。“大灾之后有大疫”,考虑到区内养殖厂众多、大量畜禽死亡、城区大面积过水、饮用水源污染、持续高温、安置点人群集中等因素,管理区预见到防疫防病问题可能成为民众关切的又一热点问题,积极部署安排。宣传部门提前准备,通过媒体宣传、手机短信、致群众的一封信等形式,及时对外公布死亡畜禽处置情况及防疫防病知识,有效地化解民众担忧,避免次生舆情产生。

3.治理格局转变。

宣传思想工作是实现社会治理的基础工作。一直以来,宣传工作忽视了公众的心理感受和社会支持。灾情发生后,我们察觉到受灾群众的焦躁不安、信心丧失等不良情绪,便开展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大宣传格局。

一是联系市艺术剧院开展慰问演出,以文化节目宣传展示抗洪精神和大爱之情;将报刊杂志、象棋,电视等休闲娱乐设置放到安置点,供受灾群众日常消遣,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篇10

一、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个税改革工作落实。按照上级个税改革工作的要求,区局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业务股室负责人任成员的个人所得税改革领导小组,适时进行集中办公,重点围绕征管、宣传、服务、信息化等工作设置,具体负责落实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各项工作,确保上下工作有序对接,责任明确,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截止目前个税改革领导小组召开4次联席会议,统筹推进个改的工作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确保个税改革深入人心。加大宣传力度,集中统一部署,充分利用办税服务厅12366、短信通和微信平台,多渠道发放宣传资料,扩大宣传效应,加深宣传效果,建立微信群5个,QQ群2个;开展将个新政策送进“两会”活动。随着个税改革及“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正式实施,迎来了区政府“两会”的召开,我局在“两会”召开之际,将“新个税知识问答”、“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等宣传“大礼包”发放到“代表”、“委员”们的资料袋中,充分利用“两会”代表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个税改革的便民、惠民、利民效果。向全社会宣传本次税改的亮点及相关政策,进一步增进税改新政的社会知悉度,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理解好、运用好、执行好个税改革新政策,让广大纳税人实实在在享受改革减税的红利,增强改革的获得感。

三是加强培训,确保培训辅导全面覆盖。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多层次开展对内培训,依据总局先做纳税人,再当税务人的总要求,首先在税务部门内部进行了个税汇算清缴演练,确保每个同志真正懂政策、会操作;对内我局先后举办汇算清缴专题培训5场,参训人员256人次,对外组织纳税人扣缴客户端操作现场培训20场次3280人次。重点就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个税手机app安装使用方法、数据采集、信息模板填写等进行详细讲解,让相关人员懂政策、会申报。组织开展itS压力测试预演5场共126人次,有效推动个人所得税税改新政的落实。

四是强化服务,个性包保提升工作质效。成立“包保辅导团队”进校园、到企业,及时抽调全局业务骨干组成3个辅导团队,先后开展了到毛坦厂中学、高级中学、酷豆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淮电机有限公司等45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个税政策宣讲。开展“面对面”的政策宣讲和“手把手”的操作辅导,确保扣缴单位“懂政策、能掌握、会操作”。提升了个税改革宣传效果。针对部分扣缴义务人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部分老同志对手机app操作不熟悉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深入辖区重点单位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纳税辅导,通过上门辅导安装软件、现场指导培训、申报流程演示等环节,帮助各扣缴单位更好的了解掌握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政策和手机app的使用方法,保障个人所得税申报工作顺利进行,自汇算清缴以来,累计上门宣传及辅导汇算26个单位。

五是强化分类分批,确保汇缴工作平稳进行。积极做好“四分”引导工作,面对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认真落实四分引导方案,统筹安排网格化管理责任,扎实做好个税汇算专区设置工作,及时在办税服务厅设置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服务专区,安排专家团队人员值班,引导纳税人分类分批有序办理年度汇算,实行错峰申报,确保汇算清缴工作平稳进行。

六是落实政策,确保防疫人员应享尽享。进一步落实防疫人员防疫期间发放的津、补贴免税政策的落实工作,对援鄂医疗队人员10人及参加一线防疫人员224人,依据省政府有关政策,对发放各项补贴136.99万元,通过点对点宣传,对发放的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七是加强测试,确保个税系统顺利上线。夯实基础工作,根据个人所得税改革任务,我局落实个人所得税系统扣缴客户端安装注册5435户,开展前期自然人身份信息核验与修正,数据清理3860多条,做到数据精准清理,组织开展用户测试和人海压力测试,保证系统顺利上线;为有序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奠定基础。

八是配备软件,确保个税改革顺利过渡。在服务厅增设个人所得税咨询服务窗台,安排业务骨干专门导税值守,对纳税人提出的政策执行、系统操作等需求及时给予回应,辅导、引导纳税人正确执行政策、顺利申报缴税,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个税改革实施的督导作用,严格实施考核,逐项开展考评,督促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确保个人所得税改革新政策及过渡期政策顺利实施。

九是加强监控,建立舆情快速应对机制。重视舆情信息的收集,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资源,密切跟踪舆情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并正面引导社会舆论,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截止目前辖区内无不良舆情信息发生。

十是精心准备,迎接总局督导组的检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并以此次督导为契机,全力以赴精心准备,以督促改,高质量做好迎接总局督导组的督导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税汇算清缴自主申报方面,当前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多,收入形式复杂,职工工资、薪金之外的收入有明有暗,有现金有实物,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个人应税所得来源隐蔽,难以准确核实,自主如实汇算申报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是事后抽查方面,征管力量不足,全区5435户扣缴义务人,全年将面对着30多万人(次)的纳税人的申报,靠税务部门事后抽查,显然是杯水车薪。执法和稽查力度不到位,导致个人所得税征管漏洞较多,极易造成税款的流失。

三是个人所得税客户端软件方面,该软件刚刚开始运用,存在着诸如:操作复杂等问题,纳税人反映较为强烈。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公民纳税意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向全社会进行广泛、深入的税法宣传,使税法深入千家万户,人人皆知,提升纳税人遵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