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十篇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十篇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3:32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校园暴力;调查分析;法律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1-0069-04

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呈现出逐步增多的趋势。有关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1}诸如此类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除此之外,老师殴打学生事件和学生殴打老师事件也在各大新闻媒体上被曝光。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已经成为社会聚焦的敏感性话题。

为了充分了解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真实情况以及处理方式,结合本城市和各旗县的地理分区,笔者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对赤峰地区的几所学校校园暴力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420份学生的问卷调查,经过剔除无效问卷和空白卷外,共获得有效卷385份,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91.67%。

本文试从法学角度对校园暴力进行界定,针对保障校园安全问题,提出构建校园暴力的法律防治体系的建议。

一、校园暴力的现状

(一)校园暴力总体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

校园暴力总体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学校的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情况方面,选择“存在,但是少数”选项的学生最多,高中占有66.12%,而大学占有52.97%;其次,选择“不知道”选项的学生,高中和大学分别占有15.30%和26.24%;再次,在高中14.75%的学生认为本学校的校园里“不存在”校园暴力,而在大学13.86%的学生认为本学校的校园里“不存在”校园暴力的现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情况方面,选择“存在,很普遍”这个项目的学生人数最少,在高中和大学分别占有3.83%和6.93%。虽然选择这个选项的人数最少,但是这依然表明,这种暴力现象在整个校园里依然存在着。

(二)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情况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校园暴力这一行为持着一种极为反对的态度,而这一行为的认知和看法也能够侧面体现出学生本身的心理状态特征。对校园暴力这一现象,如果学生认为是一种不足为奇的现象或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甚至是一种时尚的现象,这说明学生对这一行为表示及其认可的,而这将会导致校园暴力的行为的无限蔓延和扩张。本次调研关于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方面,如下:

从表格2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方面,占有40.26%的学生选择“其他”选项;占有34.29%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变态”行为;占有21.04%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事件是一种“正常”行为,甚至有4.42%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时尚”行为。被调查的全体学生的不足1/2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变态”行为的。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校园暴力事件已不足为奇了。

(三)校园暴力发生阶段情况

占有52.99%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高中”阶段;占有38.44%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初中阶段”。对于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神经系统处于高度敏感期,当他们的感情或观念、想法方面一旦发生了改变,他们就变得及其亢奋、激动、做事盲目冲动,不加以理智认真地思考问题,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青春期阶段是及其敏感又必须要认真理智地对待和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阶段,因为又被称之为“危机期”。面对很多复杂多样的事情或矛盾时,他们通常处于紧张又困惑烦恼的情绪当中。在这种情绪的状态下,有会导致情绪失控,无法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状态,想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这就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一大诱因。占有5.45%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占有3.12%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大学”阶段。

(四)个人处理校园暴力的方式

当遭遇校园暴力事件时,学生采取的方式有很多。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全体学生的将近一半的学生,即49.87%的学生仍然会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其次就是选择“报警”选项的学生,占22.08%。当学生遇到校园暴力时先告诉老师、家长或是报警,那么对校园暴力发展成为恶性事件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起到控制或减缓作用。选择“以暴制暴,采取相同的方法或手段”的选项的学生也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即11.95%。当这类学生遇到校园暴力的时候,如同火上浇油,原本是受害者却将自己变成加害者,将校园暴力事件更加成为恶性严重的事件,后果极其可怕,其社会影响也就越恶劣。还有少部分同学,即占9.09%的学生采取其它方式;3.90%的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尽量采取忍耐或妥协的方式;2.86%的学生选择“转学”的方式;这两类学生主要持着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想法,只要觉得校园暴力跟自己无关,那么就采取漠不关心或逃避的态度。而这种方式却往往使施暴者更加毫无阻力和约束的实施暴力行为,更加嚣张,对校园暴力的无限蔓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0.26%的学生选择了“加入他们的团伙”的方式;这也就成为校园暴力不断扩张的源动力。不过这些被调查的学生里没有一个学生选择“花钱买平安,他要钱就给”的方式。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

(一)法律上的缺失

1.现有法律法规不全面

我国目前校园暴力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仍然处于逐步完善阶段。虽然现在已有防范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2}有一些如何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方面的规定。但它们对校园安全保障方面不具有全面性,只有解Q在校学生的校园安全保护的部分问题,具有片面性,而且仍存在许多空白与漏洞。因此,有必要制定详细又有综合性的《校园安全法》是很有必要的。

2.缺乏专门立法

由于校园安全保护本身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具有行政法、民法和刑法所不能完全包容的特征,为了有效防范各类校园暴力情况的发生,有必要制定防范校园暴力的专门的法律法规。

国外一些国家专门规定了有关校园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3}几乎涵盖了全部内容。比如校园暴力的预防方案和计划、校园暴力发生后的管理措施和具体的法律程序、步骤等等。{4}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这一做法。

虽然我国也有一些保障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定,但这些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而且从校园安全方面的规定的内容上来看,过于模糊,缺乏可操作性。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详细的专门的关于防范校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对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满14周岁的学生违法后,如何进行有效惩处或采取替代性措施方面却没有规定。法律对未成年人没有任何影响,更没有任何足够的威慑力。

(二)其他因素

1.社会不良风气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是引起校园暴力的最主要的原因。在当今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恶性风气盛行的年代里,道德的沦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已习以为常了。而青少年也往往很容易受到这个环境所感染。如今,良好的道德风尚已被这个恶劣的风气严重影响并破坏了。尤其是见义勇为和舍己救人的人也越来越少了。{5}只要发生了施暴事件,无人相救,出面制止的人不多,甚至无人出手相助。

此外,社会上许多小混混和不良青年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其大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生活习性,价值理念和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和交往的人群有密切相关。所以,在校学生一旦交友不慎,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青少年的影响,一些恶性就由此诞生了。同时,如今的不良影视和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和作用还是很大的。比如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网络等。而这些当中都存在暴力倾向的内容,它们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由于这些暴力性电影的主角很少受到惩罚,这些青少年看了这些电影之后误以为不受任何不利约束和后果,因而常常模仿并学习这些行为。

很多参与或实施校园暴力无不与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身心发展情况有关。一般13―24周岁的在校受教育的学生具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但是他们的心灵发展方面并不成熟,而且很容易冲动,做事比较极端,往往就是错误地判断失误,从而在这一错误的思想的引导下,很容易惹出事端。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受到一定的不顺心的事或遭到挫折时,很容易产生暴躁的心理状态,在这个心理状态下,为了发泄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满情绪,校园暴力行为就由此而产生了。

2.家庭的教育环境

一个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往往从侧面反映出这个人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情况。如今,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德育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但仍有些家长的本身的教导孩子的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在这些家庭中,这些家长往往采用粗暴的手段教育孩子,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灵状态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及思想上的变化。

3.学校的教育理念

引发校园暴力方面,学校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身观形式的主要场所。而大多数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而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很多在校学生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因而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

三、校@暴力的法律防范对策

(一)完善防范校园暴力的相关立法

通过校园暴力事件能够真正地反映出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问题。只有建立校园暴力的防范体系,确立相应的责任制,建立较为完备的程序救济机制,才能够彻底解决并根除校园暴力这一现象。

为了提高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现行法律进行适当的修改。首先,《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承担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导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不惧怕法律责任的承担,更不惧怕法律的威慑力。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制定一系列的惩罚改造性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比如,政府有关部分将这些未成年人在一定的场所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监督、改造、教育或对他们的监护人进行罚款,从而挽救并教育这些未成年人,提高他们对法律的一种崇高敬畏感。其次,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本身存在一些漏洞和问题。因此,有必要增加相关的法律条款。比如,明确校园安全保护的责任主体以及具体职权范围,违反法律后的惩罚性规定等法律条款。最后,我国可以先借鉴一下,美国的一些做法,先制定一些专门性法律法规。在制定的法律法规已成熟之后,即较为完备阶段后,我们再制定一部专门的《校园安全法》,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明确各项主体(学校、家长、学生、政府)的责任划分,详细规范奖惩规定和法律制裁条款,从而最大范围内降低并减少在校学生人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二)普法防范

对学校的要求是,应大量开展法制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特征,编写不同类型的法律教材,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来说,尽量让他们读一些通俗易懂的法律读物,甚至为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采用些插图的解说形式或漫画书的形式说明基本法律常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向他们提供的法律教材内容中尽量有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活生生的案例,了解相关法律条文,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引领他们走向正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多种法律教育形式,比如在学校里建立模拟法庭。开设法律讲座,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带学生去参加法院旁听案件等等。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要读懂法律条文内容,而且多用法律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正确运用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制意识。

(三)执法防范

对于校园暴力的彻底防范防范方面,政府的角色和积极的作为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部门应当采取积极行为,在学校周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为保障校园周围环境的安全,扫除社会中的毒瘤,应加强治安巡逻,从而防范校外闲杂人员的对在校学生的威胁。同时,还应当不定期检查校园周边环境的网吧、歌舞厅、游戏厅,严禁未成年人随意进入这些娱乐场所,一旦被发现,对这些场所进行严厉处罚,从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四)司法防范

为了加大校园暴力案件的惩罚力度,司法机关通过自己本身的震慑作用减少或避免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6}对于社会外来闲杂人员对本校学生实施的校园暴力事件,对外来的施暴者尽量从重从快处罚。这对于保护在校学生利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暴力犯罪案件,依据不同情况采取区别处理原则,尽量对这些第一次犯罪或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罪犯,尽量给他们提供一次改邪归正、悔过自新的机会。但对于整个犯罪团伙中头目型或骨干型的未成年罪犯或累犯、惯犯的分子,必须要严惩。

对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可以采取对其监护人予以罚款、责令未成年人从事社区改造或劳动、收容教养、工读教育等刑罚替代措施,{7}不能让未成年人以为年龄上的原因就不受任何影响或受到任何法律上的不利后果的错觉。

当然,有效防范校园暴力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齐心协作,全力配合,才能够彻底的解决这一顽固性的问题。我国这一方面的研究仍处于雏形阶段,尚未成熟。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有效做法,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校园暴力防范体系,这同时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

注释:

{1}比如大众熟知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山西弑师案等等,都给学校、社会、家庭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让人们扼腕叹息。除此之外,网络上也多次出现中学生或大学生被同学施暴的视频,如抓头发、扇耳光、轮番踢打、……等等。

{2}比如《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多部法律法。

{3}比如美国预防校园暴力的教育法规众多,预防法、安全法、午餐法、经费法、校车法、授权法等等。

{4}范琪.校园暴力问题的探究与法律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5(12):221~222.

{5}罗小红.高校校园暴力的状况的分析及法律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13.

{6}李靖.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8(2):157.

{7}宋浩波.犯罪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5.

参考文献:

〔1〕杨梅.高校暴力犯罪归因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7(7).

〔2〕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李婧.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8(2).

〔4〕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与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6).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2

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近年来频频被曝出。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女生施暴行为增多、初中生比例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特点。

8月15日,共青团陕西省委邀请律师、法官、专家和公益界人士,共同聚焦校园暴力现象,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分析探讨、提供对策思路。

女生施暴多采用侮辱方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13年到2015年,我国各级法院审结的100件校园暴力案件中:针对人身伤害的暴力已经占到88%之上,实际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严重后果的高达67%。

“新近发生的多起校园暴力事件正趋向‘规模化’。”对在媒体上搜集到的51个校园暴力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后,西北政法大学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管华发现,有多人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多达37例,且均为多个孩子殴打一个孩子。

施暴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使用刀具、棍棒和其他工具的,有十几例;超越限度的侮辱,如辱骂、下跪、食秽物、现场拍照、拍视频上传网络的,有20多例。致人死亡、重伤的占约30%,更多的则是使受暴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不敢见人、神情恍惚、恐惧上学。

这些校园暴力事件往往发生在放学后,刚刚放学时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上课前后。在寄宿制学校,则多发于晚上。事发地点主要在宿舍、厕所,因为这两个地方没法安装摄像头,除此之外多发于校门口。

令人意外的是,女生施暴行为占到一半,多采取侮辱方式,对受暴者造成心理上的严重伤害。

“相较小学、高中而言,初中生校园暴力最为严重,占64%。”管华表示,发生在初中阶段的校园暴力常以“团伙暴力”为特点,往往是打群架、多对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上述100件校园暴力刑事案件的统计报告:从涉案阶段看,小学生占2.52%,初中生占33.96%,高中生占22.64%。由于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初中生的校园暴力实际发生率并不能得到全面反映。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中,100起案件涉及的159名未成年被告中: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55人,占34.59%;已满十六周日岁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104人,占65.41%。

只有动刀动棍、严重攻击才是校园暴力?

在我国,什么是“校园暴力”,至今没有明确界定。

很多人认为,校园里的语言侮辱或同学间的外号、口头禅,只是玩笑,不算暴力,只有动了刀子、棍子,有严重的攻击行为才是真正的暴力。老师对学生语言上的不妥当,也会被认为只是出于教育目的,而非暴力。

对更广泛的公众来说,校园暴力似乎只是那些“发生在学生中,以欺凌为主要目的的肢体暴力和侮辱行为”。只有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才可能引起相应的重视。

即使如此,这样的校园暴力在现实中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专家认为,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使未成年人在遭遇暴力欺凌时,往往胆小怕事、不知所措。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主动或在第一时间将情况告诉学校或父母,“这使大多数的侵害行为被遮蔽,也使其发生往往具有长期性”。

同时,处理校园暴力事件中,学校普遍的失当做法也给未成年人传达了错误信息:只要没被媒体报道出来,或没有家长追责,学校就会“能压则压”“能盖就盖”,态度消极。

通常,暴力行为轻则由班主任老师教育批评,重则由学校教导处给予纪律处分,不到万不得已,学校很少会选择报警求助。否则,事情“闹大”,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学校领导的仕途。

发生在某职业院校的一起刑事案件,令当天参加讨论的一位法官记忆犹新:5名女生在放学后,用酒瓶、烟头等工具,对同校的另一名女生进行殴打、侮辱,手段极其残忍。一审法院依法判处了5名施暴者实刑,但5人的家长托关系、找熟人到二审法院,要求改判缓刑。

“这些家长还未意识到,自己孩子的行为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家长的行为将传递给孩子错误信息,“我犯任何事,都可能在家长协调下不受制裁。”

相关立法仍存空白

“校园暴力,就只是学生间打打闹闹的小型纠纷。”在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徐征看来,公众的这一普遍认知,已造成此类案件与法律间的关系疏离。

2011年至今的5年里,西安市法律援助机构共接待涉及校园暴力的法律咨询2580人次,受理并办结的却仅为200件左右,占7%。

“咨询的多,申请的少。”很多人认为,校园暴力只是孩子间的打闹,加之事情发生在同学间,对采取法律途径处理也有顾虑,所以大都会选择调解解决。

事实上,我国校园暴力立法也存在“空白”。陕西省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江涛表示,在特别法立法领域,《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都旨在解决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施加暴力的问题,而对未成年人之间实施的暴力、侮辱行为,均没有涉及。

在一般法立法领域,“对暴力侵害、妨害自由等行为的法律惩戒标准过高”。比如,只有造成人体轻伤、非法限制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才分别构成刑法上的故意伤害罪和非法拘禁罪。而对于污辱、诽谤,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构罪,且该罪属于“自诉”范围,必须要当事人自行搜集证据、自行去法院。

校园欺凌上升到刑法的,少之又少,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同时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不予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重’对未成年加害人的保护,‘轻’对未成年受害人的保护”,使现行法律对校园暴力的惩戒缺乏双向保护的平衡,也很难对施暴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我国现行法律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使其在犯罪后常受不到有效处罚,这也导致校园霸凌行为的屡屡发生。”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杨川林认为,在校园暴力防治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

“针对校园霸凌行为,英美两国都具备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以英国为例,有两部主要立法,《恶意通讯法》和《平等法》。美国则有5部法律,涉及中小学校园霸凌行为:《民权法案》《教育修正案》《康复法案》《年龄歧视法案》及《残障人士法案》。

这些立法中,对校园暴力行为与其他行为有着严格的区分和界定。

在英、美两国,通常以下两大类行为并不被视为校园霸凌。一是刑事犯罪行为。以下4种行为不列为霸凌行为,而属于刑事犯罪,它们是“用武器和其他物品严重攻击别人”“明显的偷盗行为”“伤害身体或者杀害”“害”。

其次,是次霸凌行为。次霸凌行为,是指在激烈游戏和相互戏谑中受伤,不过这些行为并没导致伤害,“它们并不属于校园暴力范畴”。

美国的校园暴力范畴,被列入的法律主体有4个: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工作人员、家长、校外机构,美国非常重视“家长”和“校外机构”在校园暴力发生后的法律责任。

早在1999年,英国就规定:家长在校园暴力发生后也负有连带责任。实施霸凌行为的学生遭停学处分时,家长也是责任主体,需要配合学校和有关当局来治理未成年人的行为。法院的“教养令”包括两个方面:一、家长要负责对学生的课程辅导;二、家长要配合学校改善学生的行为。

另外,美国规定,在学生出现违法、,甚至任何具有威胁性、挑衅性和破坏性的行为时,法院也可以对家长发出“教养令”。这样的举措,将家长有效带入校园暴力的治理范围,也减缓了有关机构的压力。

此外,英美两国均十分重视校外机构的参与。“政府是一个有限的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很多事情需要通过专业机构完成。”――如果学生因为霸凌行为被停学,或是面临退学处分,除了给予学校的辅导,政府也会通过校外机构依法提供替代性教育服务。

防范校园暴力带来“二次伤害”

直面校园暴力,寻求解决途径,成为必须面对、迫在眉睫的问题。今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对校园欺凌开展专项治理。这意味着,校园暴力问题已引起重视,将其治理纳入国家治理层面。

在专家们看来,一个多方联合,社会参与,协调互动,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综合治理平台的建立势在必行。

“‘三级预防’体系亟须构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褚宸舸表示。“一级预防”针对全体学生,加大教育力度,帮助其建立底线意识、安全意识和面对暴力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学校建立畅通渠道,制订应急预案,定期排查潜在的校园暴力诱因,为学生提供随时可触及、随时可获得、随时可信任的帮助,消除被欺凌者的心理恐惧,治校园暴力于“未病”。

“二级预防”:在已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对施暴者及时制止、训诫,对受害者及时救助、辅导。

“三级预防”:杜绝可能会持续或反复发生的校园暴力,或因媒体报道带来的二次伤害。

这其中,“判后教育”尤其值得关注。目前,我国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施暴者除了进少管所,就是被判缓刑回家。实际上,出现问题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多有缺失,他们回到社区后无人看管,重复犯错率非常高。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3

关键词:校园暴力;霸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年龄

近年来,一系列恶性校园暴力事件接踵发生,中国校园暴力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与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在近几年中“校园暴力”逐步体现出4个基本的发展趋势:第一,随着校园安全的加强,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基本被杜绝(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北京市初高中基本都实现了封闭性管理,在上课时间外人如不经登记基本上无法进入校园。各个初高中学校的领导对于校园中的人身伤害事件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关注),因此,校园暴力多发生在熟人之间,这与日本近似而不同于以陌生人间冲突为主要特征的美国校园暴力[1]。第二,由于学校对于校园内的突发安全情况控制较严,冲动性暴力行为逐步发展为团伙性的、计划性的、学校周边地区的暴力行为。尤其是未成年人之间运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具组织、合谋现象较为普遍。第三,侵财案件高发,而且通常表现为未成年人之间、熟人之间恃强凌弱的长期性敲诈勒索。第四,未成年侵害者懂法、知法而不守法的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不再是一些学者想象中“法律意识淡薄”的产物,而是知道法律漏洞之后的理。比如一访谈对象表示“我们打人的时候都知道轻重,避着能打出事的地方,扇几个耳光,踢几脚,警察根本不管,家长找到学校也最多就是道个歉、做个检查”。简单而言就是“不打死、不打残、不就没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中的校园暴力正显现出西方国家校园暴力中“霸凌”现象的某些特征。主要为实力存在明显差距的同龄人之间,强者通过长时间、多频次地对弱者施加肢体、言语、心理等多角度的暴力侵害,以达到羞辱、排挤、控制弱者,给弱者造成身体、心理等多方面持续性严重伤害的行为。它的暴力程度虽然未必严重,但是其对受害者人格尊严、精神状态以及校园风气的危害性极大。然而,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尚未对这一变化予以充分重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对于校园暴力普遍存在着反应迟缓、处置偏轻、应对不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也许是执法者素质不高,执行不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应的制度建设并没有跟上快速变化的社会事实,从而造成了在“校园暴力”现象中,较为普遍的法律缺位。

一、对未成人违法犯罪的主观恶性估计不足带来的刑事责任缺位

我国的立法部门与管理部门对未成年施暴者的主观恶性认识不足,习惯性地认为校园暴力是理性不足的孩子们的嬉闹、打闹,其发生原因是施暴者的认识错误。因此以教育而非惩戒为主的应对方式。但是就世界范围而言,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明显较高[2],我国《刑法》只规定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大多数的14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与12~13岁青春发育期的未成年人都是在刑法调整范围之外[3]。显然,这种几十年来一贯的立法与执法思路,已经严重落后于社会现实。早在十余年前,据有关调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就较20世纪90年代提前了2~3岁,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120%,14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280%[4]。10~13岁的低龄犯罪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70%[5]。未成年人在今天的社会氛围之下,其发育之快、成熟之快以及堕落之快、习得残忍之快,已非几十年前生活于单纯、封闭环境中的父辈可比。在现实生活中,12~13岁的未成年人大部分已经理解了刑罚的性质、功能与后果[6]。一些青少年凶徒之所以施暴,往往并不是对法律无知,而是深知法律对其很难有严格的约束[7]。

二、对校园暴力的社会危害性估计不足带来的保护缺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青少年犯罪做出了严格的限定。第六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发生,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第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这种立法思路实际上是以物理后果作为判断危害性的主要依据。这种思路不仅在刑法上有所体现,而且也是民事、行政法律中常见的思维惯性。然而这种思路明显将侵害不同类型客体的“校园暴力”进行了混淆,这导致了以侮辱人格、压抑被侵害人心理的校园“霸凌”行为往往由于其物理危害较低而处于无法可治的空白状态。所谓“霸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汉语词汇,而是音译自英语中的“bullying”。挪威学者Danolweus认为,霸凌就是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8]。与当前中国近似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美国,霸凌行为并非如现在般是一个饱受社会关注的话题,而被作为一般的暴力行为看待。甚至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学生们在校园中需要经历挫折磨难来使自己变得坚强,彼此间发生的暴力冲突是校园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观点对无论是霸凌者还是受害者都造成了严重损害。就受害者而言,霸凌行为使其长期处于恐惧、抑郁、痛苦、焦虑、沮丧的精神状态,严重的可导致受害者终身性的精神疾病[9]。受害者因惧怕霸凌而逃避校园生活、干扰正常学习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有受害者因不堪忍受而自杀[10]。而霸凌者同样受害颇深,霸凌行为可导致其潜在形成暴力倾向及犯罪心理(有些霸凌行为本身即已构成犯罪)。根据olweus的研究,霸凌者成年后的犯罪率极高,高于普通人约37%,其他诸如酗酒等个人问题也更为普遍[11]。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有关机构与研究者对霸凌行为的关注都相对匮乏,立法机关忽略了霸凌行为的危害性已远远超出一般暴力行为的范畴。相当多的人单纯将霸凌行为视为校园暴力的一种,用对待一般校园暴力的观念眼光和手段措施来对待霸凌行为[12],而忽视了霸凌者的施暴原因远非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的年少无知、误入歧途等因素。霸凌者主观上抱有的侮辱、炫耀及足以比肩成年犯罪者的主观恶性,远非一般暴力行为者所持有的愤怒心态可比。而此类行为却通常由于物理伤害轻微而逃脱法律惩罚,甚至只被作为孩子间的小打小闹,对其解决手段仅仅局限于当面制止或口头批评,根本无法达到对受害人的保护。在已经发生的多起校园“霸凌”事件中,被害人常常处在心理几近崩溃,但是刑法无法追责,民法赔偿偏低的不利局面。在司法实践当中,尽管有关管理部门对于受害者的心理重建、转学等事宜进行多方面的帮助,但这些成本往往并不由加害者承担。侵害方往往仅就医疗费、营养费进行补偿,其精神赔偿通常极为有限。除了极个别的人身伤害事件之外,“校园暴力”对于未成年人最严重的伤害往往就是难以愈合的心理阴影,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与司法层面,对于未成年人精神与心理健康这一最易受损且最难恢复的权益却处于保护缺失的状态。

三、对校园暴力治理资源投入不足带来的纠治缺位

一方面,虽然我国高度重视校园暴力,但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治理机构与治理经费。相比较而言,美、日等西方国家都设有专门的反校园暴力机构,并拨付经费。美国教育部专门设立有安全无毒校园办公室,年投入经费在500万美元左右。日本教育行政部门也组织实施了专门的干预计划并拨有相应的预算。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以监外执行、社区矫治为主,而相应的机制尚有待完善。以四川省为例,现在全省仅一所少管所,容量为2000人。除了犯有重伤、等严重罪行的未成年人之外,大多数未成年罪犯尤其是对于在校未成年罪犯,都以缓刑和监外执行为主。这种制度设计,主要是从未成年罪犯的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而并未侧重于防范校园暴力。事实上,尽管有部分的未成年人罪犯的确改过自新,但有相当比例的人仍然会重新犯罪。值得指出的是,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建设尚待完善,一些社区、派出所对于未成年人罪犯的监督与帮扶流于形式,甚至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罪犯的社区矫正与监外执行,更是近几年基层法律工作的难点。

四、应构建全方位的法律责任体系以防范校园暴力

刑事责任、保护功能与纠正制度的缺位,让法律治理“校园暴力”常常面临“管不了、护不住、治不好”的尴尬境地。除非有极端恶性的事件发生,法律基本上难以有效约束校园中的未成年侵害者。这让中国校园中“轻暴力重侮辱”的霸凌现象成了当前未成年人保护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恰恰造成了常为人所忽视却极为严重的普遍性后果。在社会现实快速变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呼吁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应考虑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2~3年,或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制度,以当事人的恶性补足其年龄,从而使得部分未成年人不能凭借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来逃避正义。另一方面,则应在司法实践中纠正有关机关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片面从轻的工作惯性[13]。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需对“霸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立法,以填补当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中的法律空白,针对性地惩治校园暴力中的霸凌行为,以确保未成年人的人格与人身利益得到有效的救济。

参考文献:

[1]宋雁慧.中日校园暴力防治措施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9,8:17.

[2]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142.

[3]张婷.论犯罪低龄化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改革分析[J].法制博览,2014(5).

[4]李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建议[D].西南政法大学,2011.

[5]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n].法制日报,2003-06-01.

[6]吴培娥.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7):67-68.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4

6月29日,重庆渝中区初二学生郑某遭同班同学谭某纠集10余名同学拦截殴打致死;

7月4日,贵州纳雍县初二学生郑某遭13名学生围殴致死;

7月15日,安徽宿迁市泗洪县一名初二学生遭8名学生毒打致死……

校园暴力层出不穷,学生暴戾屡见不鲜。

校园暴力为何发生?如何治理校园暴力?这应该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且必须应对的重要而紧急的危机事件。引用已故“中国最牛校长”叶志平的话:“孩子们的生命就是1,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践教育,在后边不断地添加0,如果孩子的生命都没有了,添任何多的0都毫无意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校园暴力与学生暴戾也是一点一点累积而生的。那么校园暴力从何而来呢?

家长纵容

如今的孩子确实是父母娇惯、隔辈富宠的一代。这样的一个群体组成了一个新的“挣尖尊大”的集体,稍有不满就脾气暴躁,展现性情凶狠的一面。

学校不作为

互联网时代会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瞬间告知公众,校园危机同样如此。但频发的校园暴力是否引起学校足够重视了呢?发生校园暴力的学校是否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在今后的教学秩序中不再悲剧重演呢?未发生校园暴力的学校是否可以引以为戒,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呢?保证“1”的屹立才是学校存在的最基础的价值,保证“1”的屹立才是确保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践教育十倍、百倍价值体现的前提。

社会重视不足

根据《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行为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均不负刑事责任。而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爆炸、投毒等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且还需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接二连三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实施伤害行为学生的处心积虑、预谋计划、有组织的险恶行径。但因为14周岁这道坎,而把事实上的犯罪行为仅当作道德谴责和家庭教育处理。也正因为14周岁这道坎,竟然让个别犯罪学生把14周岁当成了有恃无恐的犯罪护身符。今年6月浙江省庆元县几名初中学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关在黑屋子里殴打,并用香烟头烫伤小孩。除了暴力行为,更让人震惊的是几名初中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从容淡定――“我还不满14周岁,打死你也没事!”。

面对校园暴力,受欺凌的学生无法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得到足够的帮助和支持,只能一味隐忍甚至丧失生命。而中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宽容,也使施暴者得不到有效惩戒,最终疯狂至极,为患学校。

那么,如何有效防范校园暴力呢?

单纯强调家庭作用、归咎学校教育、靠社会惩戒都是片面的。只有三方合力应对校园暴力才是正途。因为学生是动态的,他们活动在家庭和学校之间,他们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表现出的行为规范理应受到社会法律的约束。而实施教育的家长和校方也需要对教育的缺失和偏差负责。社会也需要从法律制定上对校园暴力行为予以规范和完善,架设校园安全高压线,达到触碰必电,电则必损的警醒目的。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5

又是一起校园暴力事件!肇事者密集的巴掌,既掴到了受害女生的脸上,也掴到了我们的心上,让人生气,让人担忧。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当事人多为中小学生,不少还是女生。这些暴力事件呈现群体性、羞辱性、无知性和传播性的特点,既对一些学生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也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此之前,各地在处置校园暴力事件时,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的地方和学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把校园暴力事件当回事,没有介入管理;有的地方和学校只是对肇事者批评教育了事,未启动依法追责程序。正是这种“宽松”的氛围,致使一些学生认识不到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和责任后果,无知无畏,有恃无恐。

此番湖南道县对掌掴女生事件做出迅速反应,依法追究肇事者责任,拘留3人,责令家长对4人严加管教,对涉事学校的领导和相关教师进行处分,并要求校方带领被打学生到医院检查身体,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要求肇事学生及其家长向挨打学生道歉,让人看到了一种严格依法整治校园暴力的态度,一种真心维护学生权益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是正确的、积极的、负责任的。处理校园暴力事件,就应该这样做。

校园不是法外之地,学生没有法外豁免权(即便是中小学生也要承担与其行为能力对应的责任),校园暴力不是想玩就玩的“游戏”。如果校园暴力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权,触碰了法律底线,司法部门就该扬起法律的“教鞭”,追究施暴者的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同时学校还应严格依据校规做出相应处理。只有依法依规追责,才能让施暴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进而长记性、懂法制。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他潜在的施暴者产生震慑作用,从而守住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更好地维持校园秩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6

 

 

预防校园暴力演讲心得1  校园暴力问题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普遍问题,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涉及立法、执法、校园管理、宣传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的问题。但我们有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力挺,有社会普遍的关注,有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响应,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两会委员、代表的提案,我们有足够的决心破/解校园暴力难题,我们也必将有足够的智慧解决问题,不让巩汉林的童年梦魇再延续下去。

  对于弱小而单纯的孩子,校园暴力是童年的可怕梦魇。弗洛伊德童年阴影理论告诉我们,童年受过的创伤被压抑到了潜意识中,这是以后性格缺陷或者不健康的根源。

  我们都愿孩子远离暴力,可是巩汉林的童年梦魇却未曾离校园远去。就在近日,一则甘肃嘉峪关市第二中学一名女生被打的视频再次刺痛了人们的眼睛:一年轻男子以散打的姿势殴打一女生,多名学生围观嬉笑、做鬼脸……“来来来,露个脸……”有的女生还去摆正被打女生的身子,让她正对镜头。被害者蜷缩在墙根,施暴者得意洋洋。好在,涉嫌犯罪者很快落网,但我们纠结依然。

  从巩汉林的童年到现在,校园暴力不是偶然事件。近年,手机拍录流行之后,更是频频成为社会问题,引爆舆论。据统计,仅__年前5个月,被媒体报道的校园恶性暴力事件就达40件。四川乐至初中女生遭扒光拍照羞辱,福建南安两初中生3分钟狂扇小学生25个耳光,福建芗城北斗中学7女3男扒光一女生,20多个学生围观……施暴视频还被上传到互联网炫耀,更让这一起起暴力事件成为刺进人们心房的尖刀。而在央视新闻联合共青团中央青年之声推出的《两会问吧》特别策划相关的微博下,“校园暴力”“严惩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立法”成了留言里频繁出现的字眼。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最想借媒体传达给庙堂之高的心声关切之一。

  3月2日,针对恶性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起的恶劣社会影响,学生组织也自发行动起来,全国学联权益维护与自律工作委员会公开信,呼吁严厉惩处并防范中学校园恶性暴力事件,并向社会各界发出呼吁,要广泛关注未成年人权益维护,重视广大中学生的人身安全,坚决打击中学校园恶性暴力事件。全国学联的呼吁响应了学生与家长的呼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反响,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

  全国学联的呼吁同时也点出了校园暴力的严峻性,但斩断校园暴力不能只限于呼吁。“两会”是纵议国是的大会,更是针对存在问题开出有强力和强效措施的大会,希望事关青少年成长的问题成为“两会”的热议题,帮助和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建议和提案成为党和国家强力推进的政策和措施。

预防校园暴力演讲心得2

  校园是我们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该为欺凌事件的阴影笼罩,可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区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像我们这样的在校学生。

  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国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由于影视业的商业化,欺凌恐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充斥我们的视野,许多作品中对于犯罪过程细节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园又成了他们“付诸实践“的理想场所。

  校园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响的绝非个别学生,我们全体青少年都会受此不良影响。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的净土,但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倾向十分令人担忧。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校园欺凌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需要风度,风度就是用温柔去对待倔强的人,用宽容去冰冻苛刻的人,用热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学说认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开始只是一个萌芽,而且它随时会遭到私心杂念和外界诱惑的摧残。这萌芽要成熟、长大,就需要特别的守护和滋养。提高德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修养过程。游戏人生,看起来固然潇洒,可如此泛泛而过又能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感觉?生命是单程线,没有回头的机会。

  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驱逐笼罩在校园上空的黑暗!

预防校园暴力演讲心得3

  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是人民的最高利益。历史经验表明,依法治国是保障国家繁荣昌盛和稳定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实行社会主义法治需要有几个重要的条件,即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要有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与公正的司法制度,要有?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还要求全民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而要增强全民的法得意识,就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遵纪守法,是百年树人的重要?环,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学生掌握?定的法律知识,具有?定的法制观念,具备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对他们成为?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治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提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际上也是中小学教育的目标。但是,任有少部分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加上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风气影响,导致违法违纪现象在一些中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一些中小学生甚至误上犯罪道路,这已成为困扰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因此,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遵守法律,不要违法,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预防校园暴力演讲心得4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让人该过自新.要是盗贼、人犯,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由此说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所以,我觉得学好法制教育就是学会做人,就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教会我们遵守守则,小学生要遵守《小学是守则》,员工要遵守公司条例,而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正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它教会我们不要迷恋电子游戏机,不吸烟,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电子游戏会让我们成绩下降,也浪费金钱;吸烟喝酒有害身体,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为。它还教我们怎样防火与自救,城市不能随便放鞭炮等等

  我们班经常开展班队活动,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队会的题目是:‘告别依赖,学会独立’,在这次班会,讲了一个人,都快20岁了还整天依赖他爸爸,又不好好读书,连个碗也不会洗。一天,他找了个算命的帮他爸爸算命,得知爸爸能活到70岁时,当场大哭,旁人不解,后来他边哭边说,他爸爸大他30岁,他爸爸死后,他才40岁,那谁来养他?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刚开始你也会感到可笑,可经过反思,你还笑得出来吗?都40岁了还想要死的爸爸养他,那么做父亲的不就是太可怜了?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好法制教育,做个有文化、讲文明的国之栋梁。

  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增多,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前不久,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剧本《法庭内处》,故事内容曲折,感人至深,发人深省,一位十四岁少年因家中贫困被迫缀学,整天闲在家中无所事事,渐渐地就染上了赌的恶习,最后为了还赌债,竟失手杀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这部影剧,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现在青少年犯罪记录高得吓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航天载人飞船刚刚飞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怎么不让人忧心如焚呢?在我的身边也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位堂哥刚满十六岁,学习成绩很不错,但一批毒贩子却盯上了他,假装和他接近,逼他吃海洛因,结果害他染上了毒瘾,从此再也没有心思去读书了,犯瘾时,他要用钱去毒贩那儿买毒品,渐渐地一发不可拾。钱始终会用完,于是他向父亲要钱,父亲知道他是个好孩子,所以每次都给他。慢慢地父亲开始怀疑,直至最后不给他钱,他只好一直欠着毒贩的钱,有一次,毒贩对他说:没钱别担心,你如果愿意,我帮你。于是毒贩让他看准名牌轿车就和兄弟们一起抢它一把,这样就不用他还钱,还给他海洛因,被逼无奈,他趁四周无人,和毒贩们进行抢劫,没料当场就给警察逮住了,抓进了少教所,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7

“校园暴力”也称“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校园暴力”的对象一般为相对弱小的学生群体,近年来针对教师的暴力事件也呈上升的态势。

“校园暴力”事件的泛滥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显现。首先,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行为,是中小学“暴力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品行操守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久而久之,部分学生缺乏是非观念,价值观扭曲,出现暴力倾向。

其次,独生子女现象与“校园暴力”事件密切相关。由于特殊的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如果家庭教育不到位,社会不良影响就会趁虚而入,自私、贪婪、唯我独尊等负面行为就会占据上风。在适宜的土壤、气候和环境条件下,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突然爆发,引发校园伤害事件。

再次,教育惩戒的缺失是“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一段时间以来,所谓的“赏识教育”被无限夸大,许多学校的校园和课堂淹没在虚假廉价的赞扬和赞美声中,这种无病的世故和只顾表面的圆滑,使教育没有了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惩罚。日前广为传播的中国留学生在美校园发生的事件,当事施暴学生被美国法律严惩,企图贿赂法官的家长亦被逮捕。这一事件,一方面让我们为这些熊孩子及其家长的行为汗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借鉴。

第四,教师权威的下降是“校园暴力”产生的诱因。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谓天地尊亲师,教师在学生心目享有神圣的地位。但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当前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大下降。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教师仅仅成了知识的提供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接受服务的消费者,是上帝。这种观念使师生关系充满了市侩气,面对沾染上社会不良习气的问题少年,教师不敢管,不能管,助长了“校园暴力”的产生。不仅如此,作为弱势群体,针对教师的伤害事件也不断增加。社会对教师学识品行的苛求与其得到的待遇形成巨大反差,教育工作成了最没有吸引力的职业之一,教师成了最没有尊严的群体。如此恶性循环,育人环境雪上加霜。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校园暴力;成因;干预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对于中学生的教育显然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发生在校园内外,针对学生和老师所实施的侵害行为越来越多。校园暴力不仅给师生的身体带来伤害,更严重的是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校园暴力还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一、农村初中学校园暴力产生原因

(一)学生因素

(1)暴力是青春期学生的一种非正常释放方式。现在的教育制度对人性的压抑比较严重,于是暴力就成了一些青春期学生的释放方式。他们遇事往往不冷静、易冲动、敢冒险,处理问题也不计后果。一旦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往往采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导致事情越弄越糟。

(2)法制观念淡薄。许多农村初中学生对法律知识不了解,加之身边经常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没有受到惩罚的不良现象的影响,使得学生胆大妄为,藐视纪律法律。有时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被冤枉,就选择暴力解决。

(3)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暴力行为成为他们宣泄自己不良情绪的一种途径,特别是成绩差的同学,常常通过此种方式获得优越感和存在感。

(4)生活小事引起的日常摩擦。在学校里生活学习,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吃了亏,于是就用暴力方法找回。

(二)家庭因素

(1)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农村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往往是拳打脚踢,棍棒相加。这种教育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在这种暴力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从小便习惯了暴力,他们经常成为校园暴力的主角。

(2)家教缺失。由于受落后经济的困扰,农村父母不得不出门打工挣钱,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者是亲戚照管,使得本来就薄弱的农村孩子家庭教育雪上加霜。没有了监管,孩子为所欲为,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变得更“野”。

(三)学校因素

(1)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学校忽视德育、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老师只追求学会知识,不注重塑造人格,教育理念的错位,导致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主因之一。校园暴力事件,当事学生大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性格孤僻、自卑、嫉妒心强,长期处在焦虑、紧张情绪中等等。多年前,教育部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专门设置课程、配备专业师资、开展对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学校并不多。即使是开展心理教育和服务的学校,也存在人手有限、缺乏重视而难以普及的问题。

(2)学校法制教育缺失。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学生法制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仅以思想品德课本中的一点法律知识应付了事,很多学生根本不懂法,也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纪违法的。

(3)学校惩戒权缺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学生基本没有惩戒权,过渡的容忍和姑息、加上社会的过渡保护,使大多数的农村少年也成了温室的花朵,只享受权利,却不愿去尽义务和责任;过分自我中心而无法尊重他人,与父母、师长或非我族类的朋友冲突不断。

(四)社会方面

农村少年生活在社会城市化的变革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另外,尽管我国是法治社会,但是大大小小的官员、土豪等人肆意妄为、任意违法、践踏法律,在社会上起了很坏的示范作用。

(五)立法缺陷

法制不健全、青少年校园暴力犯罪成本低是首要原因。虽然我国法律规定,十四岁是可以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只对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未满十六周岁的比较轻微的校园暴力行为,没有进入刑事犯罪处罚的程序。个别学生实施校园暴力而受不到惩罚,越来越放肆。加快推进校园安全立法,配合《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形成完善的法规监管体系,才能堵住当前校园安全中潜在的漏洞。

四、农村初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干预策略

(1)个人方面。学生既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同时又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所以学校要引导农村初中学生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养成良好品格。要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2)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父母要为孩子的行为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尊敬和模仿的对象,避免家庭暴力。首先,坚决杜绝家庭暴力,父母不能将打架作为解决冲突的方法。其次,校园暴力的干预需要父母的高度参与和积极的配合。家长的广泛,非常有利于对校园暴力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干预。

(3)学校方面。①召开家长培训会。农村初中学生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低,对家庭教育的方法更是知之甚少。通过培训,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使得家长更愿意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②建章立制,加强教育。学校要加强宣传打击力度,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③教师师德和法制观念建设永远在路上。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打骂、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暴力现象。因此,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④设立“环保实践班”,实施惩戒教育。对于施暴学生,口头的批评教育若不起作用,必须要有一定的惩戒措施。让他们学习和背诵《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余时间让他们捡拾垃圾,打扫学校死角的卫生,给花园除草,监督检举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

(4)社会方面。①设立校园暴力事件研究机构,对学生的暴力行为进行研究。众所周知,从设立学校的那一天开始,校@暴力也就产生了,古今中外无一例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专门的校园暴力心理学和干预策略,用来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一线教师的德育工作。②改革考核办法,真正改变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具体实施程度、效果进行量化考核。

我们欣慰的看到,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个学校加强工作,使得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大大减少,有力的保护了师生的安全,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参考文献:

[1]袁华.中学校园暴力犯罪预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李万豫,舒丹丹.浅析日本校园暴力成因[J].黑河学报.2011年6月.第6期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9

校园暴力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首先损害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并给受害者的心理造成创伤;其次,校园暴力违反校规校纪,情节严重的还违反了相关法律;最后,校园暴力的经济赔偿给家长带来沉重负担。

“愚蠢和冲动相结合,后悔便接踵而来”,这也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娇惯、霸道和蛮横的不良性格是校园暴力的人格特征。粗暴无礼、狂妄自大等不良习惯往往是发生校园暴力的重要诱因。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使校园暴力的发生几率增加。当然,受害者的软弱也在无形中纵容了校园暴力的发生。

1个别中职生由于公平意识与正义感的缺失,时常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在校园中,凭借身强力大或团伙势力而强制弱小者为自己服务,如洗衣服、打饭、买东西等,这是典型的欺负现象,是较为普遍的校园暴力,违反了社会公正原则。

纠正这类问题,可以通过编排小品或戏剧,让侵犯者体验被欺负的感觉,进行角色互换。侵犯者用受害者的痛苦刺痛自己的心灵,用学校舆论的谴责触动自己的良心和正义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欺负行为的恶劣后果。当侵犯者懂得体谅他人,关心他人,遵守规则和纪律的时候,他的自我放任受到约束了,他的良知苏醒了,他的道德水平提高了。

2做到同情、宽容、忍让

有的中职生由于缺乏人道主义与同情心,时常嘲弄残疾、智障同学,羞辱特困生或单亲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谈到这个问题,“奉行人和人是朋友、同志和兄弟的原则,要求每个人从幼年就会关注别人的精神世界,使每个人的个人幸福来源于极其亲密的个人关系中的纯洁、美好、高尚的道德。”人道主义的入门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这种快乐与侵犯者在欺负他人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也是侵犯者所缺乏的。要让孩子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这样他们自己也就会体会别人的苦恼了。

同学间化干戈为玉帛,需要的是胸怀和智慧,还有放眼长远的人生境界。对人宽容忍让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宽容和忍让是对别人的理解,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种与人为善的坦诚表白,能让人真正地感动,使人发自内心地反省知错,可以化为一股正面的力量。吃亏是福,忍让积德。以宽大的胸怀、礼让于对方,往往和谐双赢。

3受害者同样是我们关注的对象,他们中有许多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打击的目标,而他们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劣势又使他们很可能产生无助感

他们在数年的学校生活中总是处于焦虑、不安和低自尊的状态之中,常常情绪抑郁、注意分散、感到孤独、学习成绩下降、失眠、逃学。转化此类学生最好的途径是进行需求表达训练。训练学生尤其是受害者,坚定而平静地说出自己的希望和自己对暴力事件的感受,刺激侵犯者对自己的过激行为良心发现,使受害者既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又不激惹他人。

建议学校建立安全信箱或安全电话(投诉信箱或电话、心理咨询电话),让受欺侮的学生能及时反映情况。学校对各种投诉应当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快速作出反应切实进行处理,这也是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的重要方法。只要我们工作细致,感觉敏锐,深入学生,我们就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这类问题。

4要防范校园暴力,就必须强化法制教育,要让每个学生都知晓哪些行为是属于违法犯罪的,更要知道违法犯罪后必须接受的严厉惩处

强有力的法律威慑,足可以消除相当多的暴力行为。当一个人心中拥有惧怕时,他的行动就会变得谨慎,每做一件事时,都会三思而后行的。

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有:认真开展好违法青少年的帮教活动。指派专人对需要重点对象进行帮教,作到谈心有记录,帮教有措施。有组织地开展校外辅导员活动,组织一部分业务能力强、文化水平较高的民警担任校外辅导员,解答学生提出的治安问题,教育广大中小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技能。

5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篇10

理相应的法律和规章

1.1900年的《校园安全法》。该法律要求美国所有的大学校园警察机构要公布校内以及校园周边的有关犯罪信息。必须及时地可能或正在构成威胁的犯罪警报;每个拥有安全部门和警察的机构必须有公开的犯罪日志:还要出版年度报告,公布学校安全政策以及近两年来有价值的犯罪统计;对于不遵守《校园安全法》的学校可以进行处罚。

2.1994年的《校园禁枪法》,即GFSa法。该法律要求所有接受联邦教育基金的州通过《改善校园环境法案》(iaSa法案)。iaSa法中规定各学校若发现学生带枪入校有权至少将其开除1年。截至到1995年10月,美国50个州全部颁布了相关立法以满足iaSa法的要求。据此方式,联邦政府得以在处理校园暴力方面对各州的立法权施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控制。

3.1994年的《校园、社会禁毒及安全法》,即SDFSCa法。此法律为《美国校园法》修正案的一部分,它陈述了校园暴力不断增长造成的不良后果和校园秩序的不断衰退,扩充了1986年制定之初的相关内容,并且为各类防止校园暴力的活动提供专项资金。该法律为各州教育机构、高等教育组织、地方教育机构及非营利性组织提供联邦基金支持,用来预防校园暴力,提供相关技术和培训,提供资金给反暴力教育活动。该法律允许举办校园安全宣传活动,强调校纪校规。此外,该法律还为学生往返学校开辟安全通道,并且为购买和安装电子监测仪,雇用额外安全保障人员提供资金。

依据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美国的大学制定了学校安全政策。比如禁毒和禁酒政策。拥有和使用违禁药品和非授权的控制物质即违犯校园政策和联邦法律。学校不准拥有、使用、制造、分发或销售非法药品和随身用具。任何人故意制造、销售或拥有控制物质或用具都是不合法的。另外,其规定低于21岁的人不准消费、购买或试图购买或拥有酒。不准购买酒用来送给21岁以下的人。禁止虚报年龄和用虚假的身份获得酒。违犯法律和政策,将根据程度、次数等给予处罚。

美国校园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

1.校外安全管理的民间组织。美国设立了学校安全服务署和校外监督委员会两个民间组织,服务于美国学校的安全。学校安全服务署是美国国内著名的提供学校安全咨询、相关培训、学校安全评估以及其他关于校园安全服务的专门组织。校外监督委员会由相关人士组成,为校园安全献计献策,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也对学校安全管理加以监督,防止学校安全意识衰退。

2.校内安全管理组织。(1)美国大学校长的安全管理职责:大学校长的职责为通过对学校组织、运作、资源有效管理,为全体师生创造一种安全、高效的学习环境,进而为学生通向成功奠定基础。因而,对大学的安全管理就成为大学校长的一项尤为重要的职责。全校的安全管理系统以校长为总指挥,全校校内安全管理部门在校长的领导之下进行所有的管理措施,校长享有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及对外的代表权。(2)美国校园警察的安全管理职责: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各州就相继立法以建立校警制度来保证校园安全。目前美国校警有三个方面主要任务:首先是校园防盗。美国学生经常自行车乱停乱放,不锁寝室门,校警既要提醒学生,又要看管好这些物品防止被盗。其次是校园安全防护。在美国,校园枪支的泛滥已成为各种抢劫、枪击和性暴力等案件频发的首要原因。校警时常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以防止学生携带枪支入校,并且负责监看监视装置发回的图像信息和接听学生的求救电话。再次是反恐活动。“9·11”事件爆发后,美国校园亦被列为有可能遭到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之一,校警与政府反恐人员合作逐渐增多,有时还组织反恐演习。

全面实施现代化的安全防范措施

美国校园广泛依靠高科技手段建立了多功能的防盗、防火、交通安全、报警等校园安全防范体系,促进校园安全防范不断形成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严密网络。一是防火安全系统。美国学校的建筑普遍安装了消防报警系统,配备自动喷淋装置,并有多种灭火器材,以及室内外消火栓,保证能够提供充足的灭火水源。二是多功能电子监控系统。各学校都建立了电子监控中心,通过安装在学校各个交通路口、停车场及其他重要部位的摄像头,对校园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三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除在校园主干道安装交通监控系统外,美国高校校园内部也设置了合理并且充分的道路交通标志,真正体现便利畅通、保障安全的现代交通管理目标。四是防盗、防侵入系统。目前美国学校已普遍安装了电子门禁系统。一些学校的门禁系统掌握在建筑管理员手中,还有一些直接由监控中心控制,重要通道安装电子锁,凭电子钥匙开启,系统自动记载开启时间和使用者身份,确保万无一失。

美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

美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是给在校大学生在发生意外伤害或者遭受疾病时提供保障的保险。参与保险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享有如同个人保险的保障。

1.被保人。所有在校大学生自愿参加保险计划,学生的被抚养人在学生参加保险计划之后,也可以自愿投保,可以参加保险计划的被抚养人必须是常住的配偶、尚未自立的不满19岁的未婚子女。申请永久居民的外籍学生不能参与投保本。自购买保险后的一个月内,投保学生必须积极到校上课。如果保险公司发现这项要求未得到满足,它有权退还保费。

2.保险限期。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大学生意外与健康保险都是定期保险,其期限一般有三种:一学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保单不可续保,若被保人要求继续投保该保险计划,则他必须重新进行包括体检在内的其他手续,以证明他当时的条件仍然满足投保要求。

3.保险范围。一般包括如下情况:因意外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疾病医疗费用;住院期间支付给医生的费用;划定给付的住院医疗费用;外科手术费用;生育费用等。几乎涵盖可能涉及到的各个细小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