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十篇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十篇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3:58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1

关键词:信息化消防监督执法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逐步迈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但由于消防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具体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到位、执法程序不严谨、法律文书运用不规范、消防行政处罚随意等问题,影响了消防队伍的形象,如何尽快提高消防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进程,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是摆在每个消防监督干部面前的新课题。

1作用和意义

1.1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是践行执法为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机关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消防监督部门是实施消防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于消除火灾隐患、预防各种火灾事故的发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公民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权力机关和新闻媒体及人民群众也加大了对执法机关的监督力度,这些都对消防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消防部门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2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是增强整体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法律素质是执法者的基本素质,而执法者法律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执法水平的高低。在严峻的火灾形势面前,只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才能全面增强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才能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消防监督执法信息化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消防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对于确保部队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提高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消防监督人员流动性大,致使消防监督业务受到较大影响。

由于转业、复员、晋升、岗位交流等多种原因,导致消防监督岗位干部不稳定。基层的消防工作,往往同一业务要更换几个经办人,容易造成业务中断、衔接不上、前后扯皮等现象。消防机构的领导干部更换也很频繁。

2.2消防监督管理内容太多太细,致使消防机构不堪重负。

消防机构作为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承担着各项消防工作决策,同时公安消防机构承担法律赋予公安消防机构的社会消防管理职能。如消防建筑设计消防审核、验收,开业审批、火灾事故调查等。消防监督管理内容多,任务细,常使得消防监督机构人员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2.3警力不足是消防监督不到位的先天性缺陷。

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管理内容较多,仅重点单位和列管单位的定期抽查,加上各种专项治理,就已经比较繁重了。对于建筑审核、验收、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火灾事故调查这些必须做的工作,就没有精力去提高标准,对于消防宣传等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许多都走了形式。

2.4消防监督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监督工作的需要。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新的法规、规范不断出台,而许多消防监督人员由于大量的工作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学习业务,再加上单位培训跟不上,导致监督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偏低,具体工作中不同程序地存在执法程序不严谨、法律文书运用不规范、消防行政处罚随意性大等问题,客观上影响了消防队伍的形象。

3解决问题对策及方法

3.1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推进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在夯实信息化基础、深化资源整合、强化信息研判、健全运行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用与消防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机融合,尽快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实现消防监督执法向集约高效、信息化转变,努力推动消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现有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合理整合,以人员、单位等信息为基本要素,将各类消防业务形成信息关联,构建消防业务基础数据,为业务系统提供共享的基础数据。依托消防管理系统将受理登记、行政许可、消防监督检查、火灾调查、案件办理、基础信息、档案管理等工作建立模块,利用软件程序对消防执法过程进行规范。针对信息化运行维护保障量大、技术复杂、安全要求高的实际,开展网络、系统和数据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保障各类网络应用的正常开展。要抓好现有信息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熟练掌握前沿技术,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3.2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干部的综合素质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2

论文关键词法律体系法制建设消防安全

然而,法律没有为民众所熟知就形同虚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传统和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相互交织,消防安全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不适应社会消防安全需求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总体上全社会仍处于火灾和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期。“消防安全,宣传系于一半”。从近几年全国火灾案例看,大多数火灾发生都与当事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和消防法规知识缺乏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消防法制宣传社会化还有更大拓展空间,需要破除制约瓶径,不断开创适应消防工作的新局面。

一、社会化宣传是消防安全真正的源头治理

消防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它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就决定了消防法制宣必须走社会化全民化的道路。当前,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消防安全防范机制尚不完善,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消防安全形势的最大好转,提高全民的消防法制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社会稳定和谐指数需要加强社会化消防宣传。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从汶川地震到青海泥石流,从大连油库火灾到浙江“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救援,“橙色消防”在人民心目中已经树立起了坚固品牌,有力地提升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在人民群众自发关注消防和自身安全的同时,进入网络时代的各类媒体为追求点击率,片面炒作各类事故,造成负面影响。只有深化消防宣传活动,才能有效增加民众对消防知识的了解,切实提高灾害认识,减少工作误解,获取民众对政府和消防工作的支持,从而有利于提升社会的稳定和谐指数。

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需要加强社会化消防宣传。当前人们利用高科技、新能源的周期大大缩短,进程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大量涌入,生产生活用电、用火、用油、用气等大量增加,大大增加了火灾的发生几率和火灾损失。从近几年的亡人火灾事故来看,大多数是因为对消防法律不遵守,对消防常识不了解、不懂简单的逃生自救,不具备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如果能全面提高全民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识,就能提高群众自防自救的能力,社会消防安全形势将得到大幅改善,发生亡人事故的概率也将大幅下降。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需要加强社会化消防宣传。《消防法》修订颁布以来,消防部队除了承担防火、灭火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量与抢救生命有关的急、难、险、重等抢险救援任务。在相对高风险的社会生活中,消防部队作为一支救人于水火的特殊队伍,在和平时期已经成为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只有通过舆论宣传,使消防部队代表政府参与灭火救援、开展监督执法以及服务经济建设、出台便民利民举措等工作情况直观地展现在广大民众眼前,才能在他们心中真正树立消防部队“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二、深化消防法制社会化宣传务必突破三大瓶颈

随着消防法制宣传力度加大,消防法规知识逐渐进入到普通民众的视野,但消防法制社会化宣传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持续深化务必突破三方面瓶颈问题:

宣传责任难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主管部门,有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近年来,虽然各级消防部门依托政府加强了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消防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各行业、各系统中,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往往是被动配合地多,主动参与的少,消防宣传主要还是由消防部门承担实施。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自身基本未履行消防宣传责任,“消防宣传教育是消防部门的事情”这一思维定式在绝大多数政府、部门领导以及企事业单位业主认识中没有得到转变,造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好于一般单位,城市好于乡村,居民家庭好于村民家庭,安监等职能部门好于其他部门,而最需要得到宣传的弱势群体、区域因为消防部门力不从心得不到普及,消防法制宣传工作依靠消防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

常态宣传方向偏差。消防法制宣传侧重点是在于提高全民消防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可纵观当前现状,由于消防任务繁重,警力不足,缺乏专业宣传力量,在宣传侧重点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高于一般单位,城市化消防宣传高于农村消防宣传,加上一些地方为了造成宣传声势,把消防宣传力量主要用于向主流媒体投稿,追求一些轰动效应吸引眼球的作秀宣传,没有针对性地把宣传重点投放到造成50%以上亡人火灾的乡村居民和弱势群体身上,使这些最急需的区域群体往往成为消防法制宣传盲区,始终缺少必要的消防法规意识和基本逃生自救能力,成为火灾事故甚至亡人火灾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持续机制尚未通畅。同其他法律法规一样,法不为人所知晓就等同无法,消防法律法规约束指向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同样是所有社会成员在消防活动中必须强制遵循的行为准则,必须营造一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氛围,让消防法规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现行的消防法制宣传运行模式与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科学消防宣传机制差距甚远,实现全民化全方位全领域针对不同社会人群的消防法制宣传运行尚不通畅,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主义迫使一些责任主体淡化责任,规避义务,导致应该主动宣传的不主动,应该积极宣传的不积极,应该参与宣传的不参与,普及消防知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短期内难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行动,成为制约消防宣传工作社会化进程的“瓶颈”。

三、不断拓展消防法制宣传社会化全民化的路径

2011年国务院国发46号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意在不断拓展路径,推动全国全民掀起消防法制社会化宣传热潮,迅速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少当前火灾等事故高发多发风险。

立足政府推动,形成自上而下依法尽责的消防法制宣传格局。随着消防职能的拓展和宣传手段的科技化,用于宣传成本和公益宣传制作费用成几何级数增加,消防宣传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关键取决于政府主导是否有力,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消防宣传工作纳入主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对消防宣传财力投入,为消防宣传开展提供支撑。在政策保障上,开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将《纲要》与《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与普法相结合,按照消防法规定履行政府、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及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宣传职责,健全各级消防安全监管体系,分层分级提高火灾防范和全民消防宣传能力,构筑社会消防管理教育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两横一众”消防宣传立体式格局。

立足部门联动,形成合纵连横主体有责的消防法制宣传态势。一要建立全民化消防宣传教育责任机制。要以贯彻落实《纲要》宣贯为契机,提请政府发文将消防宣传工作纳入到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和干部绩考当中,并制定《社会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开展消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各单位消防宣传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进而推进消防宣传工作开展。二要完善社会化消防宣传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在推动部门主动组织、推动社会单位自发开展消防宣传上下功夫,采取经常性宣传和集中宣传、阵地宣传和流动宣传、政府指导宣传和社会自主宣传、重要时段宣传与重大活动宣传相结合,全面拓宽消防宣传的社会覆盖面。各级财政部门要每年划拨专门经费用于消防宣传活动,团组织妇联等团体将消防安全知识作为青少年和妇女儿童安全知识教育竞赛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将消防安全活动作为学生教育的必修课程。民政部门组织开展消防进社区活动,并规定凡因消防工作不达标的社区,不得参评“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等,通过这些措施在机制上确保经常性开展消防宣传。三要形成常态化消防法制持续普及机制。消防工作与全社会每名成员的安全息息相关,具有全时空性。只有时时、处处、人人普及消防知识,提升消防法制意识,真正推动形成全社会学习消防传播消防关注消防的氛围,才能从源头消除各类事故。当前应该充分调动现代社会志愿者和义工力量,开展全民普法行动。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3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质上是生产力的进步史,也是社会文明的发展史。生产跨越式的进步带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这有赖于知识的积累,人们生存经验的总结。火与人类是结伴而行的,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吃上了熟食,用火取暖,并对付猛兽的侵袭,把人类从茹毛饮血中解放出来,火在人类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然而,失去控制的火,也会毁坏财富,吞噬生命。因此,人类在利用火的同时,也同火灾进行着不懈的斗争,用火史同样也是防火史。消防工作历史使命就是要不断地总结火灾防治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提高对火灾规律的科学认识,不断地探索研究整治火灾的方法、手段和对策,运用消防科学技术有效地同火灾作斗争,以保护人类社会生产力,保护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火灾是常发性灾害,频发率高、危害面广、破坏性大,是各种灾害中发生最频繁,且灾后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

火灾既是自然现象,更是社会现象,它既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一面,也有社会人为灾害的一面。火灾是“天灾人祸”的汇集。所以,整治火灾,既要依靠自然科学,也要结合运用社会人文科学。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火灾形势

近年来,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对消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了对消防工作的领导,使消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有力地推动了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消防安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全面建小康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会驶上快车道,一方面对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会愈加突出。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火灾的形势仍然会相当严峻,火灾的“高危期”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期,火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威胁和危害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存在。

(一)新型工业化带来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将会随之出现与之相关联的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相关的火灾隐患,工业化也难辞其咎。在工业自身的安全隐患中火灾隐患比重最大。工业化必须进行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生产、储运等,对消防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相应的消防技术的发展更显滞后。

在新兴的工业化进程中,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措施还没有发展起来,而生产经营和管理者安全意识差,致使火灾发生的几率增大。通过对我国火灾统计数据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1]:虽然我国消防安全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也将越来越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反映我国火灾形势的一些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在今后若干年内将具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因此,应该客观地认识火灾增长的规律,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与我国工业化相适应的火灾防治对策。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及特殊建筑的火灾时有发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消防科技工作者也不断研究及推广新的耐火材料和消防技术,但仍不能够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不断的发展,新设计层出不穷,对消防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型工程及特殊场所由于本身的特殊性而导致了火灾隐患大、危险程度高,如何实现此类建筑的安全防护,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部分单位以普通民用建筑消防技术来解决大型及特殊消防工程难题,给工程留下了事故隐患。

工业化引起火灾类型发生变化。首先,化学灾害事故形势严峻。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化工产品越来越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品的生产、储运而引起的化学灾害事故,将成为我国难以对付的几类重大火灾之一;其次,工业化使得大量人工合成材料得以发明和使用,这就使得可燃物的类型发生了重大改变,而可燃物种类增多,燃烧形式和燃烧产物更加复杂,火灾产生有毒气体的问题也凸现出来,这将对受灾和救援人员构成严重的生命威胁,增大了受灾人员逃生和消防队员的救援难度;第三,各种新能源(如核电站等)的利用和新型电器产品的出现,使得致灾的因素更为复杂、多样和隐蔽;第四,工业化所需能源的供给也导致了一些特殊的火灾,如石油化工火灾、煤矿自燃火灾,还有各种地下铁道、山体隧道、建筑隧道等地下工程火灾。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石化工业还要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因此,客观形势的发展,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城市化是“十五”期间中国发展战略之一。从近十年城市火灾情况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火灾呈年增多趋势[2],城市火灾是危害严重、发生率高的主要火灾之一。而电气火灾是城市化进程中火灾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电气火灾是城市化进程中火灾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3]。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已步入快车道。鉴于此,要把小城镇消防规划纳入城市化进程的总体布局,抓好小城镇消防规划的制定,加快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建设,确保小城镇消防规划能够适应消防安全保障功能的长期需要,使之成为保一方平安的坚持屏障[4]。

城市化使火灾具有了新的特点。一是现代城市具有人口、建筑、财富、生产经营场所的集中,导致了城市火灾具有较为集中的特点;二是旧城扩建和新城不断出现,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是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新型不规则建筑、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城市建筑密集而结构复杂,尤其是老城消防设施陈旧、消防通道不畅和新城消防规划和实施不到位,这都使得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条件恶化。目前迫切需要认真研究的是,如何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来防范大型突发性事故及其灾难性后果,这就需要发展相应的预防、扑救技术以及火灾救援中消防队员自身装备;三是火灾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地铁火灾、地下商场火灾、舰船火灾、海上作业平台火灾、飞机火灾以及各种交通工具火灾;四是电气火灾仍然是主要火灾类型。问题的关键是目前的消防救援队伍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和经验,这对新型火灾的扑救、救援演练提出了新的要求,消防队员计算机仿真模拟训练技术的发展刻不容缓。

(三)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目前,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高达900万,并以年均5.4%的速度递增,而60岁以上的人口的增长速度为年均3.32%。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老龄化不同,我国是在人民生活总体上刚刚达到小康水平时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考虑到老年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客观因素和火灾的原因,老年人引发的火灾主要是家庭火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水平的衰退,对火灾的感知、判断和反映能力都大大降低,不利于对初期火灾的处理,对于独自生活的老人来说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二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疏散、救援困难,活动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三是自救能力差,相当一部分老人由于受孤独、忧郁等不良情绪困扰,心理素质下降,火灾中易受烟气、火光等因素影响,失去判断力,自救能力大大降低。

针对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一些政府和专家提出并研究构筑老龄化和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老龄化社会的安全保障体系,这不仅丰富社会安全文化的内容,也反映出社会对特殊的弱势群体从人文、人本角度出发的关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表现。由于老年人年老体弱、反应迟钝、行动不便,在发生火灾时,精力和体力不能自主,使得他们自救、逃生困难;有的老人耳聋眼花,不能视听火灾报警信号等。因此,应该针对我国未来社会老龄化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消防安全对策[4]。譬如,开发和研究适合老人的特殊自救、逃生、救助器材,对住宅、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建筑的防火设计规范也需要作相应的研究、补充和修订[5]。

三、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消防安全的措施

消防工作社会化是我国对几十年消防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进一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也必将对经济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而,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以往消防部门依靠大量行政准许、防火检查和专项治理等来实现消防安全的作法,逐步建立起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由自身负责、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实施监督、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新型管理模式。

(一)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的消防安全法律体系,不仅是各级政府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的基础,也是社会开展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消防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的法律基础。《消防法》和“规定”颁布施行后,与之相配套的消防立法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消防工作基本上有法可依。但这些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及消防部门行为规定较多,而对消防安全主题的单位能依据其进行自身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特别是缺少各行业指导性标准。消防监督管理机构要严格依法进一步强化对各单位的监管力度,督促其自觉执行消防规范,承担其应尽的消防安全责任。

1.建立完善科学的消防法规体系

一是要参照国际做法抓紧制定、完善、修改相应的法规、规章,逐步形成以《消防法》为龙头,行政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与地方性法规,实体性规定与程序性规定、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消防法规体系。制定消防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范消防行政处罚的各个环节;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制定全国统一的消防工程施工、检测和维修保养企业的资质管理规定和工程施工定额标准,规范检测和维护保养的标准和制度,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培训等规定,实现与国际接轨。

二是在制定、修改和补充有关法规、规范时,要充分借鉴国际标准,考虑现实的实际情况,既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也要考虑历史遗留问题,既要保证法规、规范的时效、严肃性,也要做到法规、规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一是在保留公安消防机构执法办案业务骨干的同时,将那些消防业务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调整充实到消防执法岗位,同时要有计划地从地方院校招收一些消防执法岗位上急需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消防执法岗位。

二是加强在职培训。有计划、有重点的对消防执法人员进行法制、业务培训,建立落实分类培训、定期培训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持证商港制度落实,保留业务骨干,保持执法队伍的相对稳定。

三是继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牢固开展树立宗旨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从而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切实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明确政府职责,切实加强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负责所辖范围的消防工作,包括消防监督,消防规划,消防宣传等。充分发挥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消防法规落实的监督职能,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决定的消防工作职责,杜绝政府及相关部门干预执法的局面。各级领导充分认识消防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实现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由习惯行政管理到依法行政的转变,把法制建设作为一项长远的、根本性的任务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

(二)消防宣传,提高全民消防意识。

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前提是社会公众要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因而应将消防宣传教育置于战略地位。消防部门应结合各地实际,积极争取新闻、宣传、教育等部门的支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消防知识和法规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公众认识到消防安全设计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只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群防群治的格局,消防工作才具备全面推进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目的。

各类人员消防安全素质的高低,对本部门消防安全水平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以及各类操作人员,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层次地、认真严格地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合理的消防安全知识结构,经考核合格,才能担负起防火安全的组织管理工作和搞好作业的安全活动。

消防安全教育是以人作为对象,研究和改正生产、生活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规律,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它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必要的防火安全技术、法规、制度的研究成果和防火安全的规律性。

消防安全教育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一是消防安全教育能提高各级领导和职工群众对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消防安全的责任感,提高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以及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二是消防安全教育能使职工群众掌握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提高安全操作的技能,提高防火灭火的能力,为实现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消防安全教育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即安全态度教育、消防知识教育和消防技能教育。

1.安全态度教育

安全态度教育是为了增强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使之对消防安全工作有正确的态度。

在消防安全教育中也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通过党和政府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教育,使人们提高对消防安全的认识,深刻理解生产与安全的辨证关系,批评那种只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嫌安全工作麻烦,对火险抱有侥幸心理,对安全不闻不问,对火灾事故不追查、不惩罚等错误认识和态度,以提高人们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通过法制教育,使人们懂得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它们反映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只要人们自觉地遵章守法,安全生产就有了基本保证。法制教育还可使人们懂得,法规带有强制性,不管是谁,由于违章违法造成火灾爆炸事故都要受到处罚或法律制裁。

安全态度教育是一项经常、细致、耐心的教育工作,因为安全态度不是本能的,但是却具有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变化的特点,而且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应该在对职工的安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联系实际地进行教育,以达到改变错误认识、端正态度的目的。

2.消防知识教育

消防知识包括一般性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性的消防技术知识。一般性的消防基本知识是企业或单位内所有人员都应知道的,例如进入库区或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不得带入火种,不得用火吸烟;遵守用火用电的防火要求;动火检修危险设备要经过审批和采取安全措施;会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火灾,会报警;会分析引起着火的条件和原因等等。专业性的消防技术知识是一些特种作业工种操作时应掌握的专门的消防安全技术知识。例如从事锅炉、压力容器操作,从事焊接切割、电气工程安装作业,从事易燃易爆工艺操作,从事易燃易爆储存、运输作业等所需要的专门的消防安全技术知识。

消防知识对于单位职工群众来说是必备的知识,它是生产技术知识的组成部分。例如,一些小企业火灾多、损失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职工消防安全素质差,缺乏消防知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某县小氮肥厂合成车间吸收工段,一当班工人怕到母液槽顶上查看液位,擦火柴照明时,浓氨贮槽着火爆炸,该工人被抛向空中坠落死亡,槽顶15Cm厚的钢筋水泥柱被抛到白米之外,氨槽及其周围设备被炸毁。

消防知识属于生产技术知识,不能孤立地进行消防技术知识教育,应该结合生产技术知识的教育来进行。不但文化程度低的职工要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教育,文化程度高的职工和技术人员也应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即使已有了一定消防知识和经验的人,也要不断地接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因为事物在发展,条件在变化,知识无止境,凭经验而麻痹出事故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3.消防技能培训

对于职工群众来说,不仅要获得消防安全知识,而且还要形成实际防火灭火能力,会进行操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要实现从“知道”到“会做”的过程,就要借助于消防技能培训。这是保证安全生产、有效防火灭火的重要环节。

消防技能培训包括正常的消防技能培训,例如如何进行防火检查,检查什么,各种灭火器如何使用,怎样操作灭火效果好等等,还包括异常或紧急情况的处理技能,例如设备管道泄漏物料,设备(容器)溢料事故,反应器内温度、压力骤升,出现火情等等。

消防技能培训主要应在实际操作中去进行,由有经验的职工和技术人员言传,反复指导帮助,通过亲身体会掌握实际操作的本领。例如;许多火灾案例中暴露出的一些职工不会使用灭火器的笑话,有的将泡沫灭火器扛在肩上,由于内外药反应产生泡沫,等赶到火点,泡沫已喷射完毕;有的将整个灭火器抛向火点;有的不知如何开启,干着急打不开,只好望火长叹……就是知道灭火器的使用办法,这也很不够,还要掌握如何喷射灭火效果最好的技巧,而之中有效的使用灭火器技能,只有在有经验人的指导下,边学、边做、边体验才能真正掌握。

(三)各种形式消防组织,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各地要根据区域特征和常见灾害特点指定社会消防组织发展规划,积极寻求各方支持,确保消防工作活动经费来源。进一步改善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和发展企业、义务等消防队伍,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车辆器材、灭火剂和通讯设施。通过与各部门和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签定消防安全责任状,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社会各界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意识。公安消防机构积极为社会消防组织提供培训和业务指导,并定期组织开展针对灾害特点的应用性、实战性训练和防火检查工作,切实提高社会消防组织防灾救灾能力。

1.继续建好兵役制消防部队

兵役制消防部队在城市是同火灾做斗争的主力队伍,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并加强建设。消防部队要继续贯彻从严治警的方针,加强对干部、战士的管理教育和业务技术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2.大力发展地方、民间消防力量

兵役制消防部队人员不足或没有兵役制消防部队的地方,当地政府可根据需要建立非兵役制的消防队。县城以下乡镇和农村,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因地制宜建立乡镇自办、政企联办或几个乡村联办的消防队,也可建立由志愿人员轮流值勤的支援消防队。生产规模大、火灾危险性大的企业,应建立专职消防队,也可由几个企业就近联合建队.林区、铁路、机场、港口、矿井所属的专职消防队,要继续努力建好,提高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水平,成相应普遍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队,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在业务训练、灭火作战等方面受公安消防机关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3.消防队伍向多功能发展

为了发挥消防队伍出动迅速和人员技能、器材装备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消防队伍除承担防火监督和灭火任务外,还要积极参加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要随时接受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报警求助,使消防队伍成为当地紧急处置各种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一支突击队。

4.保证职业消防人员的福利待遇

消防是一种高度紧张、危险性大的特殊职业。各级政府应保证消防人员与其工作性质、劳动强度相适应的工资福利待遇,规定相适应的职业消防人员的退休、抚恤等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消防人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4

我叫____,男,________年11月出生,________年6月入伍,现任____市公安消防支队____县大队助理工程师(技术11级),武警技术少校警衔。任现职以来,我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开展工作,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自己在工作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和考验,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现将各项工作述职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努力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句话”总要求,认真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跟上党的步伐,使自己同党和国家的事业同呼吸、共命运。

二、努力学习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消防监督检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监督检查工作,我坚持每天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已经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消防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期刊进行学习,做好笔记,撰写心得。对相关国家标准、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努力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工作在消防监督执法的第一线,我努力学习各项消防法规、规范,认真学习了新修订的公安部《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和《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尽快熟悉新法规,在工作中做到熟练运用。2015年十月,我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各项法律、法规等知识,撰写的《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扑救对策》在三北地区消防协会第十一届联席会议中获得二等奖。

三、做好大队业务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2013年12月,我到____县大队工作,。面对新的岗位、新的工作任务,我以昂扬的斗志,干好每一项工作。我认真学习法制岗位的业务知识,熟悉法律法规,向其他同志认真学习,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在工作中,我团结同事,我带领大队文职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大队文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除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我还非常注重日常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监督检查工作中,从现场的检查,网上的录入,再到法律文书的审核,我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努力做到严谨,确保工作准确高效开展。我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进行检查录入,严格按照规范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测试。

四、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全力清除火灾隐患。

本人自从到____县大队工作以来,共检查社会单位2475余个次,整改各类火灾隐患2600余处,同时,本人还负责大队火灾调查工作,先后参与了支队和总队组织的火灾调查培训班,参与了3次支队火灾调查工作。

五、严于律己,认真执行廉政建设规定

在廉政建设方面,认真执行了消防部队有关廉政建设工作的规定,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自觉遵守公安部“三项纪律”、“五个严禁”、“十项规定”等规章制度,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能够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始终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在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公道正派,展现了消防官兵的良好风貌,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基层官兵的一致认可。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消防法消防法律消防工作

一、我国消防法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现行消防法律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导,以行政规章、地方法规为补充,各种规范标准为结合的法律体系。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消防法》,是我国消防的基本法,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的基础的法律保障。2002年5月,颁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从管理相对人的角度对消防法的实施作了补充规定。除此之外,构成消防法律体系的主体法律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第37号令)》、《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建筑业安全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年11月第26卷第6期全卫生公约》、《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第36号令)》、《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审查办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等。至此,我国消防法律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了。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立法的完善和执法的深入,在具体的消防法律执行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问题,这其中既包括体系本身的内在法律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本人认为,目前我国消防法体系的立法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现行消防法律体系整体存在缺陷

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较深,并且很大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候制定的,当时的立法理念不够先进,无法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消防法律法规缺乏时代特征。我国的消防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交叉或重叠,甚至矛盾相悖,法律本身也显示出语言不明、法理不清的弊病。消防处罚前置条件有很多,使得消防法的法定处罚力度不够,从而缺乏应有的威慑力,最明显的就是我国消防执法成本大而作用小。

此外,我国现行消防法律体系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同时也造成了宏观管理控制不起来,微观管理又管不住的局面。法理主体责任不够明显,各单位自身的消防法律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对消防安全的忧患意识不够强,许多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火灾事故不断。我国的立法周期长程序复杂,体系不健全,尽管在不断完善中,大多只是在补充很多早该制定的法律法规,而新出现的问题仍不能得到及时补救,致使许多消防工作无法可依,目前我国消防机构的事务职能和技术监督越来越强大,职责越来越宽,业务越来越广,自然而然使得消防机构不堪重负。

(二)消防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低下

按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的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要靠国家机关组织法进行调整。消防法作为部门的特别的行政法,规定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包括建设、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安消防机构等国家机关的消防行为,但是,我国还没有一部规定国家机关消防行为的组织法,以致消防法的实施无所明确的法定依据,常常令我们无从下手。

国务院并没有制定关于消防的行政法规,而部委规章的法律地位却不够高,导致消防法律法规的认可度和执行力不够。2002年3月15日《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施行后,使之前国务院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废止,消防法律体系中也因此再无国务院消防行政法规,导致这种涉及两个部委以上消防工作的开展无法可依,难以协调。《立法法》、《行政复议法》虽然把行政规章纳人法的范围,但《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规章可以“参照”执行,这就给了执行力度很大的自由裁

量空间,使得执行力度不够。

(三)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定罪不合理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消防责任事故罪构成要件上,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必须是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逾期不改正,进而造成火灾事故的行为,这种定罪的构成要件不够科学和合理,本人认为,只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负有消防职责的单位均可按照其行为后果追究责任,而并非只有公安消防机关才有责任。

(四)现行消防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存在问题

法规范的逻辑结构通常是由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构成的,行为模式表明行为人可以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内容,而后果模式则表明行为人违反该规定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即应当给予什么样的惩罚。立法必须统筹兼顾,有行为模式和与其相对应的后果模式,不论它们是否体现在同一个规范或法律中,但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完整的结构才能支撑起完整的内容,规范是法的主要内容,因此完善法的内容特别需要完善法的结构。但是,在我国现行消防法中,存在大量只有行为模式而没有后果模式的情况。比如说,消防法第10条规定:未经消防审核合格的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实践中,现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放施工许可根本不过问是否经过消防审核合格,但是他们却不需负法律责任,这就是一种没有结果模式的法条结构,显然不是很合理。

二、美日英消防法的优势分析

美国消防协会??是经美国国家标准局授权研究制订和修订消防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机构,具有权威性,这一协会主要是通过消防协会下设的250多个技术委员会和6700多名志愿工作的专家来完成立法的,这个机构有着来自80多个国际贸易和专业组织的成员,共有工作人员超过7.5万人。他们这些下设的技术委员会分工明确,比如,在《生命安全规范》这一法规下就设立了14个专门的技术委员会。美国消防协会制订的标准和规范涉及领域非常之广,包括消防建筑防火、装备与产品、消防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修、消防从业人员职业资质、防火管理、消防队管理训练等等方面。尽管美国消防协会的标准和规范本身不具备法律的地位,但其绝大多数的法规及精神都被美国各州的立法机构和一些联邦机构采用,因此也成为具有法律效用的法规,这些法律、标准和规范,在实践中对美国的消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日本的消防立法体例是这样的:日本的消防法律体系是由国会来制定国家《消防法》,由自治省来制定《消防法施行令》,由内阁来制定《消防法施行规则》,各都道府县也可以根据国家的法令,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地方火灾预防条例。

2006年,英国初步完成了消防立法的改革,新的消防立法是以《2005消防法规改革令》的形式生效的,这总法令是根据2001年4月施行的《行政规章修改法》进行的立法。《行政规章修改法》规定政府不再需要经过漫长的议会审议立法程序,进而简化了英国修改行政法规的程序,另外,政府还可以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修改意见以政府令的形式提交给议会,再由议会按照快捷透明的程序进行专门的审议,不得不说,这一改革大大加快了英国消防立法改革的步伐,更好地适应了实际工作的需要。英国消防部门的负责人格雷姆·梅勒德认为:英国《2005消防法规改革令》虽然将消防管理的责任明确到了对房屋拥有掌控权的责任人,但并不意味着消防部门没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在英国消防立法改革后,新的消防管理模式对英国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和运作程序得到了重大改革,突出的表现就是:明确了各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和责任人对所经营场所的火灾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的责任,强化了这些业主的法律责任,并明确指出这些业主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消防安全。

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经济优势,方便开展各种火灾试验和研究,对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既有明确而严格的法律修改程序,也有高效而相对完善的实践机制,可以根据随时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及时地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法规能适时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美国nfpa制定的规范标准每年出版一本;日本的《消防法》自1948年制定以来,基本上每年都要修改完善一次。2001年9月1日,日本新宿区歌舞伎街大厦发生一场特大火灾,有44人在这次火灾中丧生了,事后调查发现,引发这次重大火灾的主要原因是楼梯上存放了物品,着火单位在平时也未对员工进行疏散训练,这些都是不符合当时的消防法令的。自此后,日本政府在全国开展了消防检查,结果发现不符合这一法令的同类现象竟然超过了90%,日本消防厅当即成立研讨委员会来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题对策的研讨,日本内阁根据消防厅消防审议会的报告,于2002年4月22日提出了《修改部分消防法的法律》这一提案,其后该法规获得国会通过,并于同年4月26日正式颁布

实施。

三、借鉴美日英国消防法先进性,完善我国消防法

美日英的消防制度确实有其先进之处,因此,我国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当结合我们的实际消防情况,对消防立法做出修改和完善。在此,本人提出以下两点初步的修改完善建议:

(一)针对消防人员人力不足的情况

我们应当利用社会力量来缓解。社会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存在消防隐患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公安消防部门的任务日益繁重,人力、物力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公益性组织或消防中介组织,使他们都参与社会消防活动中来,同时再开展消防技术论证、消防咨询以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以缓解主管部门的压力。这一办法既能弥补公安消防的警力不足问题,又能使消防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种形式并存的消防格局,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防火中去,从而提高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但这一建议目前存在着阻碍,即这些组织的地位没有合法的法律依据,因此需要从法律法规中找到依据,我们应当完善立法,明确这些组织的法律地位。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基层建立消防志愿组织,吸引志愿者宣传防火意识,普及防火教育,当然,国家和政府也应给予大力财政支持,以提高群众素质和消防意识,推广志愿消防制度,并保障配套防火设施,进而保证志愿消防制度的良好动作。

(二)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明确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6

关键词:消防监督执法、消防法规,行政执法

1我国消防行政执法的现状

1.1消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消防法制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不容置疑,就立法而论,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于1957年11月29日颁布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消防法规――《消防监督条例》后,国务院相继制定了三十多个消防法律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和规章80余部,国家强制性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和行业消防技术标准23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基础,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相配套,以地方性消防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补充的消防法规体系。为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1.2消防行政审批制度日趋规范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公安部消防局对所有消防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先后取消了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审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资格许可证审批发证等10项消防审批项目,根据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又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的行政许可予以取消,同时重新修定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范》、《火灾调查规范》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等消防配套法规,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以及笔者在消防行政执法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来看,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消防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消防行政执法难的问题仍很突出。

2当前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问题

2.1消防监督执法程序较混乱

一些必须与《消防法》配套的规章有待制定。如《消防法》第8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尽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变以前的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变指挥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提高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日常工作中,有些同志对行政处罚程序把握不准,搞不清立案、调查取证、权利告知、处罚呈批和下发处罚决定书的时间顺序。各地公安消防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处罚在前、审批在后;处罚在前、听证在后;处罚在前、集体议案在后;集体议案在前、听证在后;集体议案在前、调查取证在后;权利告知与行政处罚同时进行等执法程序方面的错误。或是忽视行政处罚的前置条件,部分单位在行政处罚前置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就直接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

或是执法文书送达不规范,有的文书填写不规范,没注明送达人和所送文书的名称与编号,有的送达回执受送达人没有签收。有的单位为图省事,发现违法行为先实施处罚,然后再补《立案审批表》、《告知权利通知书》、《公安行政处罚审批表》、《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相关的手续。或者干脆就不问材料,不下发相关的法律文书。还有的执法者对当场处罚和一般处罚运用不准确,对不应当场处罚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当场处罚。

2.2“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效果不理想

“消防安全责任制”包括政府上下级之间,政府与其主管部门之间,企事业单位之间以及个人之间通过签订责任书等形式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另外公安消防机关要按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相应的制定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考核细则,规范各级部门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各级社会单位也要认真落实,定期进行考核,奖优异罚差劣。逐渐促进各级社会单位的工作,切实做到实处。

然而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消防安全责任往往只表现为行政管理责任,并非强有力的法律责任。各级各部门日常的消防工作职责履行根本不受其制约。没有任何强制条款的约束下,消防安全由此也很难被纳入其他工作环节。如在人事制度中,消防责任很少纳入考评范围;在民事活动中,没有把消防安全责任摆在首位;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消防安全的指标要求;在国民教育体系内,缺少消防教育内容。

以上无不表明,各级各部门消防责任意识仍很淡薄,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对应担负的消防安全责任还存在着很大的认识局限,往往是消防部门查出问题,却很少会认真解决,主动地去努力完善并落的。要真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还任重道远。

2.3消防行政执法不规范

执法人员不能规范的利用法律法规,执法随意性大,消防法律文书中指出的违法行为与引用的法律条款不相符,甚至不引用法律条款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执法者在应用法律条文中,只会应用《消防法》和《消防条例》,而不能正确应用其它相应的消防技术规范,使得法律条文运用不完整,对于一些违反消防技术规范的行为不能够按照规范定性,从而使得消防工作不到位。

有些法律文书的运用、填写不规范,在对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检查中,一些没有违反《消防法》,但应当记录的,未采用消防监督检查记录;对于一些存在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而未发送相应的法律文书;对到期应进行复查,未按要求整改的按照规定实施处罚的,未进行整改和处罚。

而某些消防部门则二者颠倒,该处罚的不处罚,不该处罚的处罚。还有的执法者在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中应用《消防法》法律责任中的条款,而在下发《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却应用《消防法》火灾预防中的条款,有些《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内明明应该填写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条款的,而只是简单地打一条违反消防法的条款进去。更为严重的是执法随意性大,执法人员自由行使自由裁量权。以罚代停,以罚代改,以罚代拘等违法现象仍然存在;不符合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情节的却减轻了处罚,而从轻及从重处罚条件仅仅依靠执法人员的主观臆断。

3加强消防行政执法的对策

针对当前公安消防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在消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刻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必须本着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切实规范消防行政执法行为,确保消防行政执法质量。

3.1切实强化消防部队的经费保障,以解决基层消防执法的后顾之忧

当前,各级政府和上级消防机构要为基层消防部队解决经费保障、消防装备以及营房建设等方面的困难。除正常办公费用外,政府应建立消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确保消防工作所需费用的基本满足。上级消防机构,特别是公安部和省级以上消防机构,要全力争取从中央和省级财政渠道为下级消防机构解决通信、灭火和检查等技术装备配置经费,为基层消防执法办案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切实解除后顾之忧,进而从严治理执法随意性问题,强力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升其执法质量。

3.2理性、平和执法,优化消防监督执法机制

要使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有一个较好的执法运行机制因此,要真正为监督执法工作服务,就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在完善执法工作,细化执法规程,完善业务流程,规范执法环节上下功夫。在市政府办证中心消防窗口统一受理各类消防行政许可,对符合法定形式的、资料齐全的,立即予以受理;对个别资料不齐,不影响全局的,由窗口先行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需补齐的资料。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以及对小型装修工程及简易消防工程的办结时限均减少了审批时限。对申报项目集中,数量较多县市区,支队组织技术人员蹲点基层,现场服务。

对规模大、周期长的大型工程项目,可根据项目进度,分期审核验收。对一些规模较小项目,委托当地消防大队直接受理并审批。设立消防服务热线电话,提供业务查询、服务咨询,受理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对属于职责内的事应当及时办理,对不属于自己管辖或职责以外的事要先行受理,做好接待记录,及时移交有关业务部门和人员办理,并向人民群众说明情况。同时,设立消防网站,公布行政审批结果及有关信息、消防技术法律法规、火灾信息、防火监督、隐患整治、消防宣传等信息,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全面发展。

3.3对现行消防法规进行清理,完善消防法规体系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国各项现行法规的落实原则。其中有法可依,是规范消防行政执法的关键。因此,公安消防机构应根据践行“执法为民”思想的要求,结合消防行政执法的实践和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认真对现行的消防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在消防立法方面,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鼓励地方立法,国家可以提供几套不同的法律范文,供地方参考。在《消防法》这一根本法下,制定地市级消防条例,作为本地消防工作的基本法规,规范管理本行政管辖区域内的消防行政行为;消防技术规范也要在国家制定的一个总体框架下,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本地的各类消防技术规范,并报上级备案,经批准后予以执行。

3.4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消防行政执法

要建立健全对消防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健全消防行政执法责任制。即:一是要搞好纵向监督,不仅仅上级对下级享有监督权,下级对上级的执法活动、违法行为也同样有权提出异议;

二是,贯彻好横向监督,同行业、同部门之间要相互监督,达到制约平衡,相互牵制。确保消防行政执法权限确定化、责任明晰化、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其次严格落实依法行政例会制度、内部执法层级监督检查制度、热点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制度等制度。

再次推行消防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个案监督或考核评议中发现的消防执法不当、执法违法等问题,以及造成赔偿、行政败诉或者经行政复议被撤销的消防行政案件,都要通过倒查,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坚决纠正。

最后深化警务公开工作。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公开办事程序、聘请社会消防监督员采取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定期向社会征求对消防监督工作的意见,提高消防监督执法的严格、公正、文明性。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强化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切实规范消防行政执法,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才能最终使监督执法落到实处,才能最终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

3.5从思想认知、文化素质上努力提高执法者的素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一个执法者的素质低下将会影响到整个消防部队的执法形象,因此,要想全面提升消防部队的行政执法水平,必定要从提高执法者个人素质着手。随着消防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能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关键是要看执法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如何。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政治素质,一名执法者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端正的工作动机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态度,是不可能公正公平的进行行政执法的。

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定期对消防执法者进行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提到一定高度,进一步提高执法者的思想素质,使消防行政执法有坚实的基础。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7

本人于2005年6月毕业于**大学并于同月进行入**部队服现役。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在西安消防指挥学校参加地方大学生入警培训,2006年2月11日经总队分配到贺州市消防支队报到,并于当天分到八步消防中队实习,7月12日总队定职授衔后到八步大队任参谋。负责消防监督检查,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消防验收,内勤岗位,消防宣传工作。本着对事业负责的精神,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在工作中学到了知识,也得到了锻炼,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现将这大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参加\"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警示教育、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通过学习,寻找差距,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足本职、乐于奉献,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拒腐抗变能力。

2、虽然本人还不是党员,但是本人时刻坚持党中央为绝对领导核心,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和指导工作实践,认真学习《》及有关党的知识,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被确定为入党积极份子;本人将继续扎扎实实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热爱和拥护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二、立足本职,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

1、本人在中队实习期间,按照部局要求,在中队体验过一个月战士,一个月班长的生活。在战士角色生活期间,本人坚持每天与中队战士“五同”,坚决执行军队的法规、规章,做到一日生活条令化。严格遵守条令条例和中队规章制度,狠抓自身养成,严格要求,刻苦训练,使得自身体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支队、总队考核中全部达标。在内务卫生方面,按照战士标准要求自己,坚持自己的卫生区自己打扫,自己的被子自己叠,不侵占战士利益,不搞特殊化。与中队战士遵守部队纪律,外出先请假,按时归队,按时作息。之后,任八步中队二班班长,学习如何管理与如何协助中队干部管理好中队工作。在任班长期间,本人进行了队列指挥的加强,带领并与中队战士进行日常操课训练,管理能力得到锻练和提高。后来,担任排长,参加中队日常的操课管理和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积极搞好军事训练,认真学习业务理论知识,注重提高扑救火灾、抢险救援的指挥能力,组织中队战士上政治、业务课,与战士共同学习了《士兵服役条例》、《消防法》,以及开展“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专题教育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8

【关键词】消防;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改革

引言

城市规模的扩大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导致了现代社会火灾频发,巨大生命财产损失背后隐藏的是日益增长却不能被满足的消防安全需求。当前,我国消防安全工作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如何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有效预防火灾发生,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是我们消防部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现行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最早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其管理理念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色彩,政府和消防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手段对社会消防事物进行保姆式的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现行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消防管理工作的需要,暴露出诸多问题。这种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导致消防部门几乎对社会公共消防安全事务全部大包大揽,行业部门消防责任意识淡薄,社会单位自主意识极度缺乏,反而成为被动的服务对象,法律规定的社会单位主体责任很难由消防部门去推动落实。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行消防监督管理制度的问题及原因,对如何改进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探索和研究。

1消防监督管理的内涵界定

1.1消防监督管理主体

根据《消防法》第四条规定可知,政府各级公安部门对其行政区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消防机构监督管理的范围包括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

1.2消防监督管理的内涵

消防监督管理的含义,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概念理解并不统一,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认为消防监督管理是指消防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单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公共消防安全进行管理的活动,包括消防监督和消防管理两个部分;另一类认为消防监督管理是指消防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单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其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义务的活动,即以监督检查的方式来履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职能[1]。“消防监督”属于行政监督,为行政执法的一部分,而“管理”属于非行政执法行为[2],所以“消防监督”不能涵盖“消防监督管理”全部内容。而且,随着当前政府服务职能的增加,消防监督管理主体承担除监督以外的管理职能也不断增多,本文认为消防监督管理的内涵界定为:消防监督加上消防管理。

2当前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政府职能发挥不足,消防安全责任制难落实

《消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的消防工作,但由于体制原因,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并未真正将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在一些宏观决策方面,政府决策通常优先考虑经济发展,较少考虑消防安全问题,致使政府在引导社会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方面作用发挥不足。比如,消防部门对违法行为裁决责令停产停业时,若涉及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单位时,需报告政府决定,政府出于经济建设考虑往往不予答复,或则要求特事特办,以致留下很多先天性火灾隐患,为消防部门工作顺利开展带来极大的阻碍。再者,很多领导干部和普通公民缺乏基本的消防法律法规知识,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能清楚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认为消防工作就是消防一个部门的事,整个大环境的消极氛围导致消防部门在消防监督管理中感到力不从心。消防部门经常越位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履行自身职责,而法律赋予消防部门的只有监管职权,所以消防部门只能通过“提请”“报告”等非常规方式“推动”完成工作任务,工作效率十分低下。此外,强有力的法律责任的缺位也不利于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而且消防部门没有强制权,“行政处分、警告、责令停止施工、责令停产停业”等实际操作性不强,很多隐患仅依靠罚款是难以及时消除的,按程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时效性也较差。加之,现行消防法律体系对政府、行业部门、居民委员会等的消防职责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予以保障,很难保证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到位。

2.2消防部门职能越位,对单位实施“保姆式”监管

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采取重点监督、重点管理的方式,以确保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稳定是我国一贯的做法。然而,长期以来消防部门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施“大包大揽”式监管,使得社会单位形成了思维惯性,忽视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导致了消防部门与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主体的角色错位。一方面,《消防法》要求消防部门必须对单位的火灾隐患进行责令整改,并要求复查整改情况,如何整改及整改方案也都是消防部门提出。长此以往,单位对消防部门产生了依赖思想,认为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是消防部门的事,消防部门不检查,单位就不愿也不会花费精力自查隐患,消防部门不督促,单位就不整改。另一方面,新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出台后,各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量急剧增长,而消防部门的规模却十分有限,极其庞大的消防重点单位监管任务量和日益严峻的火灾形势都表明,仅仅依靠数量有限的消防监督员无法兼顾到所有重点单位,也很难集中精力去重点监督消防安全状况差、危险性高的单位,难以发挥出最佳消防监督管理效能。

2.3消防监督检查制度不完善,火灾隐患整治效果差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对消防监督检查的程序、形式、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然而消防部门实际开展监督检查的规范化程度并不高。近几年,一旦发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火灾,或则重大消防安全保卫活动前期,政府或消防部门就会集中大量警力,甚至联合多个部门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整治行动。消防专项整治作为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反映的是政府领导的意志,而非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并不具备普遍性。由于基层警力严重不足,基层执法者业务素质也参差不齐,这些“运动式”的专项整治或大检查,落实到基层单位大多沦为走马观花的检查,形式大于内容,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不仅干扰了基层正常的执法活动,还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运动式”执法活动的盛行暴露出现有监督检查制度的乏力,也助长了执法的随意性和形式主义,“运动式”执法也难以维持常态化,“运动式”执法的周期性也导致不少单位产生消防违法的侥幸心理,降低了消防监督执法的威慑力和公正性。此外,过于强调检查数量而轻质量和整改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很多单位下发了多次责令整改,甚至同一个隐患一查再查,始终不能整改,这都反映出消防监督检查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

2.4消防监督警力有限,“包片负责制”监管存在弊端

“包片负责制”即消防行政审批、监督管理、监督检查、行政处罚都是由一个或一组消防监督员来完成,这是当前消防部门普遍采用的工作方法[3]。“包片负责制”实施的是“一对一”的监管,责任明确,监督员对单位熟悉程度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然而,随着社会火灾隐患存量的日益增加,消防监督警力捉襟见肘,“包片负责制”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作任务需要。一是消防监督干部流动性大。很多监督干部业务略精通时又因晋升、交流、转业等原因变动,而且每个人的业务能力水平不同,单独一个监督员也很难对所有监督管理的知识都有系统掌握,这都会导致“包片负责制”监督管理工作质量不高且不稳定。二是消防机构内部职责混杂。监督执法岗位人员、数量、职责并无科学合理配置标准,消防行政和技术执法混在一起,消防行政审批执法者既是管理者,也是审核者,还是监督者,造成权力过于集中,难免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滋生腐败的现象。三是“包片负责制”一直采用量化抽查的标准开展监督管理,面对近年来各类经济实体呈几何式增长带来的任务量,单一的包片监管难免存在失控漏管情况,无法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容易遗漏大量火灾隐患。

3改进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议

3.1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奠定消防社会化法律基础

3.1.1修订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必要性政府主导作用不突出,行业部门监管乏力,社会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消防部门在社会消防工作中“单打独斗”的情况仍很常见,其深层原因就是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完善的消防法律法规是政府领导开展社会消防工作的前提,也是各行业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法律依据,更是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管理的法律基础。现行《消防法》及配套法律规范为消防工作提供了指导作用,但这些法律法规主要针对政府和消防机构,而对行业部门、社会单位、公民的具体消防安全职责还缺乏健全的指导性标准。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消防工作社会化中面临的各种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以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3.1.2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着力点发达国家对于消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经验,可以供我们参考借鉴[4-6]。比如,德国联邦各州修订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过程中,消防、建筑、警察、工商、卫生、环保及企业代表都能参与其中并提出各自的意见,从而保证了消防法律制定的全面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日本政府也相当重视消防法制化建设,几乎每年日本都会根据灾害事故教训对消防法规进行修订,技术标准修订更加频繁,有效避免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滞后于消防工作实际面临的各种新需求的被动局面。鉴于此,我们应根据消防工作实践,创新消防立法机制,及时修订完善消防法律体系。一是尽快修订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且制约消防工作的相关条文;二是补充执法实践亟需增加的法律条文依据,避免无法可依,失控漏管;三是重新规范消防工作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责任体系,尤其要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细化、理清政府、部门、单位、公民的消防法律责任,以法律条文的权威性推动社会化消防责任体系的不断完善;四是加快制定紧缺的消防规范和技术标准,出台可操作性较强的行业部门消防管理规定,不断规范行业消防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为全面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打牢法律基础。

3.2引入中介组织和市场机制,强化社会单位自主管理

强化社会单位的自主管理水平,建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机制,是当前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迫切需要。消防机构监督管理人力、物力的不足,社会单位自身消防安全基础的薄弱,都可以通过引入中介组织和市场机制来解决。可以将部分消防安全公共服务职能推向社会,不仅可以打破政府机构的垄断,缓解消防安全服务职能的供不应求,还可以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市场机制的优势,资源共享,为社会单位提供多样的选择,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单位差异化的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入消防安全职业经理人等中介组织,让中介组织承担一部分社会消防监督管理职能,从事辅消防安全管理事务[4-6]。消防中介组织可以发挥自己的技术、专业优势,弥补消防现役监督警力的不足,在性能化消防设计、城市消防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审核验收、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消防设施维保和管理、重大火灾隐患的安全评估和认定、重大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和火灾损失统计、火灾风险评估、火灾商业保险等方面,开展专业的评估、咨询、检测等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发挥专业中介机构在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优势,形成良性互动和竞争机制,也能充分调动社会单位参与消防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3.3简化消防机构职能,改革消防监督检查制度

3.3.1优化精简消防机构职能比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建筑部门的“建筑许可”,现在由消防、建设主管行政两个部门分别独立实施,一是为建设单位申报增加了很多程序,存在重复许可;二是两个许可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许可办理审批效率低下。建筑消防行政许可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行政许可行为,完全可以将消防设计审核纳入建设主管行政部门的许可内,简化申报程序,进行集中办理。顺应政府转变职能,简化行政审批的要求,可以将建筑消防设计审核纳入建设主管行政部门的“建筑许可”内,合并一起由建设主管行政部门受理建设单位的行政许可申请,消防部门对消防设计审核完毕后,归并到建设主管行政部门的“建筑许可”给予申请人办理行政许可[5]。再比如,安监部门负责对易燃易爆、危化品企业的运输、生产、存储进行监管和行政许可,消防部门负责其防火设计方面的行政许可,而实际上此类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防火设计存在诸多关联,无法完全割裂开,分开办理许可和进行监管成本过高、工作效率低,存在重复检查和重复许可现象。同样,可以探索将易燃易爆、危化品企业的消防许可同安全生产许可进行归并办理,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此外,对于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和投入使用、开业前检查,进一步放宽合并办理的前置条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许可现象,提高工作效率。3.3.2改革消防监督检查制度首先,消防监督检查的理念需要转变,在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的同时,消防部门监督检查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检查、行政处罚手段逐步引导社会大众培养良好的消防意识,减少消防违法行为。通过检查督促和引导社会单位履行安全职责,包括:制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制度、修订灭火与疏散预案、落实每日防火巡查制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等,逐步培养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而具体的消防隐患排查只是作为辅助手段,逐渐使单位自身具备隐患自查自改的能力。其次,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开展日常性检查,杜绝随意性和形式主义检查,确保检查的质量和效果,改变以往只看执法数据量而轻视隐患整改的现象,不断提升检查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再次,最大限度减少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确有必要的专项行动也要加强针对性,结合具体实际组织开展,而不是过于强调行政命令和宣传造势等形式主义。最后,支队级以上监督机构重在提供宏观上的指导,减少下发各类繁琐的文件,给予基层监督员足够的自主性,结合各地实际灵活开展检查工作,防止基层忙于应付各类上级检查,而真正用于监督检查的精力被大量占用,工作流于形式。

3.4建立职业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消防教育培训制度

3.4.1探索消防监督管理职业化消防作为一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属于公共安全的范畴,但绝不仅仅是一个附属学科,而是一个独立性的学科。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同样不是公安的附属机构,而应该作为一个专门的消防行政部门,才可以避免过多的地方行政干预。我国消防部门隶属于武警部队序列,但行政体制上却属于公安的下属机构,特殊的双重身份弱化了消防监督管理执法力度,限制了消防监督职能的发挥,也不利于保留技术骨干和人才。因此,对现行消防监督管理体制和制度进行改革,并逐步走向职业化也是大势所趋。消防监督管理职业化改革的重点是对组织机构、人事、运行机制改革,以最大限度保持监督管理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去除行政对技术监督的过多干扰。3.4.2推动社会消防培训社会化消防职业化和消防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社会化消防的理想状态就是全民消防,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为全民消防打下基础。消防宣传教育又分为消防安全意识教育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两种,前者需要整个社会利用多种形式来创造一个消防文化氛围,后者可采用专业培训或知识普及的方式达到。我国当前的社会消防培训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消防人才的培养可以借鉴律师、会计师、建造师等行业准入制度,推行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并借助消防院校、科研机构、地方专业培训机构和平台逐步建立完善消防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消防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消防专业人才的需求。

4结语

尽管当前的火灾形势仍十分严峻,消防部门面临的火灾预防和灭火救援任务依旧繁重,但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供我们使用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也越来越先进,我们加强消防监督管理的手段越来越多,效果必定越来越好。消防部门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借助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优化监督管理机制,推动消防社会化,努力为人民营造一个平安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白凤领,高锦田,彭瑞章.对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4,20(5):12-14.

[2]皮纯协,张成福.行政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试论我国未来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定位[J].武警学院学报,2011,27(8):66-67.

[4]张超.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娄底市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2013.

[5]陈洪生.社会转型期完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9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规划和计划,积极推进法制宣传工作

“五五”普法实施以来,开发区非常重视法制宣传工作,将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目标管理,并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工委书记为组长的“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工委管委统一领导,安全生产办、人力资源部、综治办、党政办公室、公司开发部等多个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普法组织网络。在成立普法工作领导机构的同时,我们制定了普法工作规划和计划,今年年初印发了《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意见》,这些规划和工作意见根据开发区实际情况,确定了园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机关领导干部、机关执法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驻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此外,我工委还采取有效措施,拿出专项资金,切实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必须的经费,用于编印普法教材、购买学习材料、订购法制宣传资料等,工作经费的落实和保障确保了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成效,推进了法宣工作的开展。

二、各部门分工协作,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宣传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

今年以来,开发区各相关职能部开展了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做好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活动。

1、开发区纪工委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定期举办廉政知识讲座,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3月底,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邀请区纪委领导做了一堂题为“有效管理招标活动,加强招标工作监督管理”的讲座,使广大员工进一步了解了招投标的相关知识。二是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积极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点查找工作,各部门、各职工结合本职本部门工作实际,深入查找风险点,为下一步做好廉政风险防范做好准备工作三是开展正面示范、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沈长瑞、李保华等同志先进事迹的教育片。通过学习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组织学习观看吴大观等典型案例电教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小金库引发的大案》;8月3日,组织党员干部到北京市警示教育基地参观,让党员干部近距离感受到犯罪人员失去自由以及对自由的渴望。通过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反腐的自觉性,做到以案明纪、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2、开发部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开发部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学习和宣传与征地拆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预防和减少了与群众之间的社会矛盾。年初,邀请了区国土资源局领导来基地开展了《土地法》、《物权法》知识和法规的讲座。开发部给每个员工购买了相关学习资料,并由部门主管领导做讲座,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因工作需要,开发部还与北臧村镇多个村紧密联系,经常向村民宣传《土地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

3、人力资源科宣传《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常识。人力资源科通过发放相关法律宣传小册子,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针对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情况,开发区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在驻区企业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比如有重点地将把大型企业作为法制宣传重点,开设了企业法制专题讲座,派发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此外,有的驻区企业结合已建立企业党支部这一优势,在党员活动室购置了法律报刊杂志,开办了法制宣传栏,有的企业创办了企业内部刊物,如北京环洋经典建筑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主和广大员工自觉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开发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法制意识

产业基地企业多,涉及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办公室加大了安全生产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1、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今年年初,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人对开发区供热厂人员就《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决定》有关内容和知识进行了培训,之后还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答题活动。4月,新修订的《消防法》颁布实施,我们结合医药基地实际制定了《消防法》宣传普及方案并下发各园区企业。6月,我们邀请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专家授课,就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和安全生产现场检查等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授,驻区企业级施工单位130多人参加了培训。6月底,邀请市防治火灾中心对主要企业负责人就火灾隐患的发生和排除、初起火警的扑救、小汽车起火的处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进行了培训。8月,安全安全生产办公室张建国主任就《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作了培训。

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篇10

【关键词】消防;监督管理;法律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在对其进行对相关法律法规执法制度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目前,在进行消防监督管理的时候,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加强和完善消防监督执法制度有着非常大的必要性。

一、在当前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我们先后制定出来许多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消防工作顺利进行。但是在这些法律法规当中,有绝大一部分都是在改革开发的初期制定的,其中有许多内容不符合当前社会消防监督管理的需要,这不但阻碍了我国社会发展,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从立法角度上说,当前的消防监督管理正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这也是目前我国消防法律法规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制定的消防法律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制定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消防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各种新问题也在不断的产生,使得当前我国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变得十分的困难。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消防立法正处于一个停滞的阶段,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用以前的法律制度很难解决。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公安机关也逐渐认识到了消防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已经对其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打破原有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的消防监督执法制度不健全,在这个社会经济“过度时期”消防法律制度出现了许多空白,这也导致了我国的消防监督管理执法力度没有从根本利益上进行改革。

目前,当前我国消防法律制度呈现出“无法可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原有易燃易爆物品、消防产品质量以及消防工作等方面进行消防监督管理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而且国家也没有出台新型的监督管理模式;

2、在对消防工作进行调查的时候,在监督管理工作的范围内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也给当前的消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针对性消防监督法律规范没有真正的形成;

4、在消防工作中缺乏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的制度;

5、目前,在对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中需要中介组织的力量,来对其进行发展,但是由于缺少法律规范的指导,使得当前的消防中介组织发展十分缓慢,从而导致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6、在目前的建筑结构中,由于各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出现,给消防工作到了许多困难,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的消防技术和设计规范对其进行指导。

二、完善消防监督管理法律制度的方法

1、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工作的机制

火灾的普遍性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统计表明,火灾的发生几乎遍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火灾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消防工作必须走社会化道路。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单位和个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和发展,也为消防工作社会化创造了条件。因此,按照“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原则明确和落实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职责,强化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增强其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防御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不仅防火、灭火工作需要社会化,消防“监督”本身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化。

2、加强消防监督管理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防工作既是市场主体(单位和个人)自身的需要,同时又关系到公共安全,从法律上讲.它既有私权性质,又有公权性质。一方面,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主体意识必将随着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管理责任的进一步明确以及国家对财产所有权保护的加强而不断强化,另一方面,消防工作的公共安全属性又决定了消防工作不是可以完全由单位和个人自发承担的。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建立和完善的主要消防监督管理法律制度

1、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法律制度

明确职责实质上就是明确主体的权利义务,这是建立法律秩序,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前提。不仅要明确政府和各类社会单位、个人的消防安全职责,也要明确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职责。只有明确单位的职责,才有可能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只有明确政府消防安全职责,才能落实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只有明确公安消防机构的职责,才能落实责任行政原则,消防监督工作的发展才有法律保障。

2、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法律制度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行消防法规对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只作了一些原则规定,缺乏系统的法律制度。应当通过立法明确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责任主体、教育对象、内容、途径以及其他消防安全教育制度。比如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人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教育、宣传、新闻出版、文化、劳动、工会等机关和团体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职责和落实措施;进一步规范消防站开放工作等等

3、消防安全社会监督法律制度

在社会经济发展工程中,人们将对自身的生命财产安越来越重视,而且许多企业单位,也将消防安全工作和各个安全放在了经济发展的首位,这不但为我国的消防安全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为消防社会监督法律制度提供了条件。因此要想加强和完善消防监督执法制度,我们就要将社会资源和当前的消防工作相结合,以广大的人们群众为基础,从而实现社会监督和自我监督,有效的推动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逐渐的认识到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开始制定新型的法律制度,这也有效的加强和改进了消防监督执法制度,为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改进和完善,拟定出健全的消防监督管理的执法制度,从而有效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锐.浅析消防监督执法的现状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