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十篇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十篇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6:11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1

关键词:快速阅读

著名阅读史专家史蒂文・罗杰・费希尔在他的《阅读的历史》一书开篇中指出:“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阅读。”他说:“古往今来,不论长幼,谁都无法否认它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永远是文明之声……”

笔者认为:阅读的意义,在我们看来,当然首先关乎学习,但又并不限于学习。阅读的功能除学习外还关乎人的精神趣味。譬如一个临终老人的阅读,学习对于他已经毫无意义,但他要读,只能认为与其精神生活的需要相关。阅读关乎人的进步,但并不限于人的进步。阅读的目的除为了进步外还可以为了消遣。譬如阅读一部惊险小说,阅读者阅读的预期是紧张与快乐,而这时人生进步通常不会成为其目的。

一、快速阅读的原理

笔者认为,阅读是人需要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因而其需要通过学习而获得。笔者觉得,就像一个小孩,当你教会他爬和走之后,至此你难道认为他的运动技能,就足以胜任以后所有的运动任务?当然不行,我们还得教他跑和跳,甚至还有更为复杂的运动技能。不言而喻,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技术,我们需要了解及学习“快速阅读”。

关于快速阅读,笔者认为其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理:

1、速度原理。快速阅读,如果不“快”,怎能称为快速阅读?然而,笔者认为“快”中有“慢”、“动”中有“静”…因为,眼睛只能在静止状态下识别与吸收信息!其实,阅读时,我们的眼睛在做一些较小的、规则的跳跃――而恰恰只有在眼睛与文字相对静止的那一瞬,我们才能真正捕捉信息。当然,阅读时,延长停顿、回跳复读会大大降低阅读速度――这也正是快速阅读需要克服的毛病。总的来讲,快速阅读在视线“跳跃阶段”需要尽可能“快”,在视线“凝视阶段”需要尽可能“短”,方能真正快起来。

2、理解原理。光有速度数量,没有理解记忆,当然不能称为快速阅读。笔者认为,日常阅读看似是“眼读”,实则“脑读”――因此,阅读中如何“理解记忆”,关键得看大脑是如何“理解记忆”的。我们来看这句话(请大家按照我的断句“/”进行阅读):

(1)人们/发现/快速/阅读/比/慢速/阅读/更/有利于/理解。

(2)现已发现,/当所阅读的信息/按词意适当分组后,/在眼睛的帮助下,/人的大X更容易接受信息。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大脑喜欢按照“完整的语义结构”(2)而不是“具体的语词结构”(1)阅读。因此,我们需要训练我们的眼睛,让其习惯于大脑的这种阅读方式,真正做到“眼脑合一”。

二、快速阅读的训练

基于这两个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组织快速阅读的具体训练。市面上的训练方法五花八门,笔者认为大家均可尝试;只是笔者构造快速阅读的训练体系有两个原则:化繁为简;真实训练。因此,笔者提出自己关于快速阅读的三个基础训练方法(技能学习需在实战中讲授,方可直观具体,因此仅对各项训练做一简要说明):

1、快速凝视训练。既然快速阅读强调“速度”,因此快速凝视训练的主要目的亦从此处着眼。我们常规阅读文本,一般接触的信息主要为“文字”、“数字”及“图形”,因此笔者自己发明一套快速凝视训练工具,其由速视条和练习表(分为初级表和高级表两个类型)组成(图样略)。训练方法基本如下:

1.文字/数字练习表

使用速视条,从初级练习表开始训练(每天1表):首先显现文字/数字≤0.5秒,然后迅速遮蔽,最后快速回忆。――连续正确完成任务≥25个,视为合格,方可进入下一表格练习(直至高级练习表10,并继续练习)。

2.图形练习表

不用速视条,从初级练习表开始训练(每天1表):首先显现图形≤0.5秒,然后用手迅速遮蔽,最后快速回忆细节。(初级练习表强调结构细节,高级练习表强调结构与色彩双重细节)――能够在头脑中清晰回忆出某一图形,视为合格,方可进入下一表格练习(直至高级练习表12,并继续巩固练习)

2、视野拓展训练。人类的每只眼睛的视网膜越有1.3亿个光接收器,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约有2.6亿个光接收器――其中,超过2.06亿个光接收器用于视觉。因此,快速阅读强调“理解”,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捕捉“完整的语义结构”,那么视野拓展训练就必不可少。在这里,笔者采用的是“舒尔特表”训练(图样略)。训练方法基本如下:

首先将舒尔特表平放在书桌上,然后使眼睛的中心焦点始终集中在表格中心的数字上,最后使用眼睛的中心及视觉(尤其后者),依次找到“1”到“25”的数字。(10张表格,每天至少训练1遍)――每张表格识别速度均≤25秒,视为合格,且应继续训练。

3、视线引导训练。请大家回忆并思考:当婴儿或者小孩第一次学习阅读时,他们所做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他们迅速把手指放在书上!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保持焦点和集中注意…而当我们发现他们把手指放在书上进行阅读时,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立即告诉他们把手指拿开!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这样会降低阅读速度…好像两方均有道理,但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眼睛随着引导物运动,不但速度加快,而且十分舒适!只不过,我们最好使用一个更加细长的东西代替手指,因为手指较粗,容易遮挡阅读信息。针对这项训练,笔者提倡真实训练,只是阅读者在阅读前需要挑选一样趁手的兵器(引导物),并按照三种基本引导轨迹开始阅读(图样略)。训练方法基本如下:

首先选择好引导物和阅读书,然后依据“引导轨迹”开始训练(任选一种),阅读以一本书为单位。阅读完毕后,能够准确回忆书籍的主旨内容及部分细节,视为合格,且应继续训练。

三、快速阅读的意义

或许有人会说,我目前的阅读速度还可以,不需要学习这些。笔者猜想,或许你是在校的学生,或者你的职业要求大量阅读…至少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阅读随受教育程度增高而增长的原因,多并不是因为掌握了阅读知识,而只是简单地因为必须在非常紧迫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的资料!因此,笔者想问:假如某一天你不再是学生,你还会保持目前这种阅读状态吗?然而,无论哪个阶段,现代社会要求我们不断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不妨做如下对比计算:

(1)一般阅读

一行以20个字计算,每次凝视2个字(0.5秒每次),且回跳或复读2次,共计12个0.5秒,阅读需要6秒;一页以40行计算,共计40个6秒,阅读需要6分钟;一书以300页计算,共计300个6分钟,阅读需要30小时。

(2)快速阅读

一行以20个字计算,每次凝视4个字(0.5秒每次),且无回跳或复读,共计5个0.5秒,阅读需要2.5秒;一页以40行计算,共计40个2.5秒,阅读需要约1.7分钟;一书以300页计算,共计300个1.7分钟,阅读需要8.5小时。

(3)相互比较

30小时-8.5小时=21.5小时

参考文献:

[1][新西兰]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2

据我所知,北京铁路二级教师程汉杰先生从1995年起,就对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初在一个班实验,每周训练一节课,辅以课下自练,一年以后,全班阅读速度提高了两倍多(由原来每分钟278字,提高到957字);阅读效率提高了四倍多(由每分钟159字提高到862字)。其后,在铁路二中其他年级、在其他学校众多老师的实验,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因而,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法,迅速在中学语文界扩大开来,先是在铁路系统、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继之是其他省、市、区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班。如今,实验班已扩大到25个省、市、区,受益学生已超过20万。不少教育领导机关把它纳入科研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本地区推广与研究。从中央到地方二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新型教学法,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摄制的电视教材《高效阅读》两集,已向全国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也吸收进了该项成果。原教育部在《初中语文教学大钢》中还规定了明确的阅读速度指标(每分钟500字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高效阅读研究中心、沈阳铁路局高效阅读研究会、北京市速记协会高效阅读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这都雄辩地说明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可行途径,是一个值得语文界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因为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时代的需要。如前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正是时代的需要。当前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技术革命引起的“知识剧增”,使我们这些习惯用传统方式读书的人措手不及。面临如此形势,而我们的读书方式一般还停留在50年乃至100年前的水平上,所以传统的阅读显然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人生有限的时间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研究,当前书籍以每分钟一至三本的速度出版,而人生有效阅读时间也不过四五十年,面对这浩如烟海的新书籍、新知识,如何能应付得了?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把公元1750年时人类的知识量计算作“2倍”的话,1900年时增长到4倍,1950年时则增长到8倍,1960年时又增长16倍。这就是说,人类的知识量由2倍上升到4倍,用了150年;由4倍上升到8倍时,用了50年;由8倍上升到16倍时则只用了10年。信息以如此速度增长着,而人们接受能力绝对不能以几何级数迅速提高,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据《光明日报》1983年2月记载:英国伦敦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学著作目录》,共有754卷、57、72万页、重达两吨半。若以一位文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者而论,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恐怕至少也得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大量的研究对象,要用多少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是说,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将来不管传递信息的手段多么先进,阅读始终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主渠道。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就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难以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速高效阅读的出现,有其客观的社会必然性。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正确的理论基础。快速高效阅读法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并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设计而成的、以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水平从而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的一套阅读训练方法。这是一套既注意对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借鉴,又强调汉语言文字以及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既有继承性,又有独创性的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

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所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因此,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心理,用计时训练法,增强他们的紧迫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快速高效阅读训练过程中,由于有老师为训练准确计时,然后按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给每人判分,这样即可根据阅读的量(字数或段数)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这三个数据。根据这三个数据,把阅读训练搞成了竞赛的形式,从而大大激发了阅读的积极性。

由于这种训练的时间以分秒计算,一开始,学生的心情就是兴奋的、紧张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不容许有拖拉疲沓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紧张的作风,增强时间观念。同时由于在阅读中要加强记忆,思维活动空前活跃,久而久之,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

(二)探索阅读规律,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

要达到快速高效阅读的目的,必须把握阅读的规律,或者说,实现阅读训练的规律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经过反复探索,提练出几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包括一般性规律和特殊规律),形成了一定规律,阅读时也就可能同用五笔字型将汉字输入电脑那样,既能迅速,又保准确,让阅读也实现规律化。

所谓规律化,实际就是条理化、系统化。我们的知识结构越是归纳为定理法则、定义公式,有条理,有系统,有规则,就越好学,越容易理解,其适用性就越普通,越有用,越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越能无师自通。有了规律化,再加以系统训练或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为技巧,就可以在精读理解中既快又准了。从理论上讲,这似乎是再明白不过的问题,但是,快速高效阅读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课题,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实现规律化,都曾经是长期困扰该课题研究者们的一个难题。但是,他们认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化存在于已知与未知事物之中,一切未知都为已知提供了探求其规律的广阔领域。在上古时代,一切客观规律都属于未知;在现今时代,过去不少未知的事物都逐渐成了可知的客观规律。他们从“五笔字型”的发展中得到启发:二三十年前,汉语言的方块字还被认为是输入电脑的障碍,汉语言要想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非走拼音化的道路不可。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我们对汉字的规律还属于未知。现在,尤其近几年来,当汉字输入电脑问题已经解决了的时候,人们又认识到汉字不仅可以输入电脑,而且在这方面是具优越性的一种文字。这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所以实现了规律化。同样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研究者们坚信,在阅读领域也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数年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许多“已知”的阅读规律,初步实现了阅读的规律化。

有了规律,根据教育学上的定势原理,让学生把这些规律在脑海里强化记忆,形成固定的阅读程序,当然就会使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加快。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独创性在这一点上也充分显示了出来。比如,以迅速捕捉信息为目的的速度固定程序而言,据定势理论可知,当某一事物在脑子中形成定势之后,如果经过多次反复出现,就会使不断变动的状态变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形象,人们所形成的这种习惯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以轻易地、自动地、不加思索地加以利用。根据定势理论,快速高效阅读法把阅读的过程基本固定为七项内容或称七个步骤(1.标题;2.作者;3.出处及发表时间;4.基本内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6.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7.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每次阅读时,基本上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看出,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由于这七项内容包括了一般读书,甚至搞科研读书时所寻找的内容,又由于这七项内容中不单要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有思考,要边读边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已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率、阅读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三)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

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往往是在开始阶段,只是对事物的经验型的估计,进一步是定性的形容和描述,最后研究它们量的规律性,转入科学的定量分析。只有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实现量化后,一则可以通过反馈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并且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根据需要和可能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级,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总体优化。

为了实现快速高效阅读的量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对阅读能力作了分解,将快速精读能力分解为若干种具体能力点,这样就能对每项能力训练进行量化处理,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实现快速精读的量化训练。实践证明,诸如速读训练、快速归纳段意训练、快速提炼中心思想训练、快速辨析架构与思路训练、快速鉴赏艺术特色等能力训练,都是可以实现量化的。实验的数据表明,快速精读单项量化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四)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克服影响速度与效率的弊病。

1.关于朗读与默读。人们的阅读过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朗读,即看到文字,读出声音,再由声音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另一种是默读,就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直接由文字来认识意义,所以默读速度要比朗读速度快得多。这里借鉴了语言学的有关原理。

2.阅读时是否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我们在阅读时,眼睛要顺着字行做一系列的短暂而急促的运动。每看一定间距的材料,眼睛就会短暂地停顿一下(据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发现,人们眼睛停顿的间隙是相当固定的,大约是五分之一秒)。在阅读中只有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的大部分时间属于眼停,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百分之五六。这样一来,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增加眼停时所读的材料的数量了。也就是说,在同一眼停时间内,你所读的材料多,你的阅读速度就快;反之速度就慢。实验证明,每次眼停,视觉广度大的可见六七个字,视觉广度小的则只能看见一两个字。如果老是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次眼停最多也不过能看一两个字,当然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在这里,心理学原理帮了他们的大忙。

3.阅读时是否摆头。有的人由于情清绪紧张,或者出于苦思苦索而不得其解,往往出现不自觉的头部摆动现象。这种多余活动只能影响阅读的速度。这里借鉴了生理学有关原理。

4.阅读时是否要复视。所谓复视,是指在顺着一行字阅读时,眼睛常常往回看。这一动作表明在理解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而不是理解全句。复视的出现,往往是由于遇到一个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需要回过头来再看一眼,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控制它的次数不要太多就行了。但有的人遇到较难的文章就徘徊不前,这就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这里显然吸收了阅读学的研究成果。

快速高效阅读法的创立与研究过程,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首先,快速高效阅读训练,为迅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与效率,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而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又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以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的原理、方法,推广到听、说、写的训练,是完全可以迅速而全面地提高语文能力的。而且,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自学能力,因此,随着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自然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影响或者带动一个人整个自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践中的许多事例证明,有些学生的智力不一定差,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学习上不去,越上不去,听到的批评与责难就越多,时间久了就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就一步一步下滑。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由于反馈信息快,每次训练后可以表扬有进步的同学,而当他们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增加自信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此,快速阅读法的扩大实验必将有利于大面积学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3

一、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

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是因为:第一,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篇幅短,不能保证充分的阅读活动;第二,精读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故课文生词和新结构的密度大,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第三,精读实质上是综合训练,大量时间用于为语言点的复习掌握而安排的听、说、写操练上,读的专门训练不够。因此,大纲实际上对我们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这里所指的课外阅读,首先是让学生独立阅读,但又不是“放羊式”的阅读,而是要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课外阅读。

二、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原则

(一)合理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

1.阅读材料应思想性强,内容健康,语言地道、规范。

2.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多样性,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体裁的文章。

3.注意选材的趣味性。有趣味的文章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控制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太简单的文章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觉得没有挑战性;太难的文章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他们会感觉阅读太难,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

(二)自主性原则

课外阅读材料的阅读,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即自我阅读、理解、评价,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三)循序渐进原则

课外阅读的训练,不急于求成,由易到难,由浅到深。

三、对高中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课外阅读方法选择基于学生的阅读目的。如果学生的阅读是以消遣为目的,可以粗读;为查阅资料可以略读;要是为了研究则必须细读,不仅要了解内容,还要注意文字技巧。英语阅读常用的方法是泛读、精读和快速阅读。

(一)泛读

泛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大阅读量;二是阅读要有广度,也就是博览群书,阅读各种内容、题材、体裁的文章、书籍。通过广泛阅读,使学生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在阅读的目的、作用以及阅读方法上,泛读不同于精读。前者主要以理解为主,在保持适中的阅读速度前提下,对阅读文章不作细读,遇到生词时,如果这生词不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可以不必查阅词典。

(二)精读

精读,就是要充分理解领会所读的英语语言材料。既要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文章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而且要分析所读英语语言材料中的语言现象和规律,理解并掌握文中的词语,熟知语法结构并能运用自如。

泛读和精读并非相互矛盾,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精读是对少量的语言材料进行仔细研究、仔细分析,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熟悉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对于打好英语基础固然重要,但远远不够。泛读可以巩固和升华在精读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熟知并掌握词语的不同运用及各种搭配关系。总之,泛读和精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阅读方法。

(三)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是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的方法训练,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大量书报资料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是人的一种技能。快速阅读的技能是可以训练培养的。快速阅读的内涵包括阅读语言材料的快速性、无声性与科学性三方面。

1.阅读语言材料的快速性。要实现快速阅读,眼肌的训练至关重要。要使眼肌控制灵活自如,达到视角、视幅、视停、视移等视觉最佳状态,达到视线移动如行云流水般的快速阅读,训练时可进行目光随着手指的方向移动、目光沿着图形快速移动等快速阅读的基本功训练。当眼肌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跳读法的训练。进行跳读法的训练时,要求眼光从一个“字群”跳到另一个“字群”进行识读,眼球按“凝视—跳跃—凝视”的程序进行连续、不断运动,如:theytalkedaboutthethingsandpersons/thattheycouldremember/intheschool.

熟练掌握跳读技能后,可进行扩大视力识读文字的单位面积的训练。以5个单词为单位进行练习,训练时主视区要置于句子中间的3个单词,两边单词用余光扫视。如:Jackson/deliveredanexciting/speech.

随后,可加宽视区进行练习,视力识读文字的单位面积逐渐加大,延长目光移视长度,这样就能缩短凝视时间,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4

首先是明确主体目标。这是就阅读者主体而言的,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在阅读方面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即应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阅读的知识(当然,对于这点,教师也应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是明确客体目标。第一是明确试题目标。对于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学习的目标是渴求知识,但直接的现实目标还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及平时的练习题)。而近年来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都是很大的,并且,学生答题时都比较被动,盲目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答题前弄清题目要求的习惯,搞清楚试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是语音知识,或词语理解、或词语运用、或是句子分析等等。第二是明确自我阅读目标(这主要指学生课外阅读而言)。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本来就很重,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至多有两小时,所以,采用快速阅读来充分利用这可怜的两小时,必须有明确的快速阅读目标。第三是明确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因为对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比如议论文就要涉及到论点、论据及论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书面化等,而小说则更多的是讲求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语言方面的要求是更讲求形象性和生活化等。如果我们象阅读小说那样只注重议论文的形象性,那将导致事半功倍。

二、交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

主要是使学生明确何谓快速阅读。所谓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当前,对于速读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虽然国外对此研究的成果已喜人,但对于汉语来讲,还有它的特殊性,而且还只是刚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没有一套较系统的科学方法。这里只谈点肤浅认识,只根据前文的定义来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应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而已。

三、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一,快速阅读课堂训练。(1)提出要求,讲明目标,提出本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训练的题目。开始训练时,可提示该次训练的目标,逐渐地就取消了目标提示,题目由单一逐渐到复杂全面、循序渐进地过渡。最初训练,可只注重字词的注音、注释的运用,这时就可采用“误读”(此指阅读学上讲的,读者根据上、下文按自己的理解诠释的高级阅读方法),然后到训练语、句的诠释、运用、“误读”,再到段、篇的分析,最后是对一些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进行艺术鉴赏。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反复的整体训练。(2)给予材料,规定时间。所给予的材料,既要讲求新颖、规范化,又要注意地道、大众化,还要针对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由语言通俗化、大众化、内容单一的材料,逐渐加深到形式多样化的、内容复杂的材料,总之,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同时,选择的材料要讲求知识性,使其通过对该材料的阅读,既培养了快速阅读的能力,又达到了学习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对于时间的规定,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即是说所给的时间不能过多,导致达不到快速阅读训练的目的;也不能过少,导致学不到知识、回答不了问题的后果;而应是针对学生实际,以全班中等偏上一些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准。一般地讲,要求初中学生每分钟阅读500―600字,要求高中学生每分钟阅读600―700字为标准,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思考时间。所有这些,都应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处理。(3)到时检查,纠正评析。规定的时间一到,应立即交卷,严格检查、总结,纠正错误答案。重要的是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精到的分析,找出其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补救的办法。而且,检查评析还要注意兼顾评析上、中、下各等级学生的答案。实践证明,最好是采用现身说教法,即由答案正确的学生介绍自己怎么地进行快速阅读的,把他成功的思路介绍给其他同学;同时,由答案错误的学生谈自己的错误思路,老师纠正;对于根本就没能按时完成的学生,更应让他们谈自己的阅读情况,然后给予正确引导。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5

abstract:Readingcomprehensiondealswiththeinformationfromlowtohigherlevelunderstanding.theauthorintegratedsomeskillsaccordingtoownexperienceinenglishreading,suchasspeedreadingskills,trainingbasedonthecontextwithaviewtoimprovethestudentsreadingspeed.

关键词:阅读理解;技能;技巧训练

Keywords:Readingcomprehension;skill;trainingskills

中图分类号:F27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74-02

0引言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阅读理解就是在阅读中对有效信息进行处理,它不是读者认识文章中的每一个单词,看懂每一个句子的低层次理解,而是跨出句子平面,走向语篇的深层次理解,以及评价性理解。英语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更多地输入语言材料,逐步形成语感。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大量接触英语、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又是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方面。新课标要求教师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中心展开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1阅读的技能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目的不光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同时培养和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或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言家普遍认为,阅读的确需要一些技能,但是外语阅读需要什么技能、它们分别是什么,这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Barret认为,阅读技能应包括理解字面意义、能对材料要旨进行重新组织、推理能力、评价和欣赏五个方面;Davis提出四种阅读技能:“识别词义、推理、识别作者的技巧、写作意图和风格以及寻找有关答案”。

以上技能都是服务于更好地去获取阅读信息和把握文化知识。同时利用音像制品、电视节目、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资源,丰富阅读教材,创设真实交际情境,扩大课堂阅读容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阅读技巧训练

进行英语阅读技能训练,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教给学生一种自学英语的方法。学生离开学校后,无论是进一步学习和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可以得益于英语阅读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阅读英语书刊和文献资料,获得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因此,教师适当地开展阅读训练,增加一些阅读材料,进行一些基本阅读技巧的指导,无疑会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1训练以语义为单位的阅读技巧短语(词组)和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语义单位,提高阅读能力必须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短语和句子的能力。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不但阅读速度慢,而且理解短语、句子等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扩大阅读单位的训练,也就是扩大“视距”的训练。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训练。

2.1.1良好的阅读习惯人在阅读时使用一连串的目光扫视,他们不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而是以词组的自然意群来读。一次的目光扫视读的一组词组。同时教师也应在课堂上注意学生“视距”的训练。

2.1.2理解关联词的意义。理解复杂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连接主从句的关联词的理解。各个关联词各有不同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例如,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关联词有who,that等,引导原因状语从句的关联词有since,as;知道这些关联词的意义和功能,复杂的句子就比较容易理解。

2.2训练快速阅读技巧在21世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密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人们所需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要想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更多信息,只有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快速阅读能力并非只单纯强调阅读速度,而是提倡在达到一定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尽快提高阅读速度。笔者认为,对文章的理解率保持在70%左右是可以接受,训练时要系统向学生介绍快速阅读的方法、技巧和策略,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阅读速度。快速阅读的方法有:

2.2.1训练默读默读是快速的意义阅读实践,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内容上,而不是语音语调上。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阅读姿势――阅读时不出声,不用手指,头不摆动,嘴唇不动;同时读的过程中要以意群为单位阅读,这样有助于很好的理解作者意图。

默读不同于朗读,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朗读者与听读者,如演员与听众,双方对语言材料的内容有更深更传情的体会或理解。默读主要是借助视觉进行的默读,默读是最符合实际需要的阅读方式;默读只要以一定的速度,把注意点放在理解语言单位上。因此,默读速度远比朗读速度快。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

2.2.2训练学生依靠眼睛逐行阅读,避免指读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习惯就是阅读时为了集中注意力,用手指、铅笔或尺子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样的阅读习惯会减慢阅读速度。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阅读时注意力应集中于阅读材料的内容上,而不是书页上每个字的位置。阅读时应依靠眼睛灵巧地在书页上逐行移动,而无需借助于手指或其它东西。教师可示范正确地用眼睛逐行移动阅读的姿势,要求学生注意纠正用手指读的习惯。

2.2.3有选择性地读对学生而言,有的阅读材料并不要求通篇细读,达到100%的理解。尤其是针对快速阅读题型,可采用跳读或略读技巧浏览文章。抓关键词、关键句――在所读的每一段中找出主题句。主题句通常都会出现在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捕捉特定信息,确定主要内容,对于主题或要旨的语句或语段需认真细读、深层理解。一般来说,篇章的第一段、最后一段、以及其他段的第一句话都要仔细研读,抓住主要信息。

2.2.4借助多媒体训练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训练快速阅读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播放英语教学视频片或者经典英文影片,这样学生的思维和阅读速度必须跟上视频的节奏,播放过程中前面的语句逐渐后退,新的语句逐渐呈现,直至整个文本播完。这种方法非常有助于学生训练快速阅读。

2.3训练基于语境信息的推断能力读的教学应注重推理能力的训练。推断联想能力实际上就是从大脑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能力,它是读者在理解文章中直接陈述的观点或描述的事实的基础上,领悟作者言外之意,提出符合作者意图的结论,即从“无关”中悟出“有关”,从“无意义中”读出“有意义”。推断是从假设或推测开始,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人往往伴随着推测活动,阅读能力强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出成功的预测,并能在阅读过程中避免那些可能改变文章意义的错误预测。题目也能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对于揭示和理解文章内容有积极的作用,阅读训练时可以先呈现题目让学生推测文章内容,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他们讨论,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利用题目预测内容能加深理解过程,提高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推断是在推测基础上的判断。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根据已知的语境信息,通过分析、判断推导出未知事实。有事文章作者没有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希望读者从文章所叙述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境的描写等,从字里行间透过文章信息去推测文章深层结构中的含义,推断作品的意图。读的过程中也要求培养学生科学推理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2.4训练阅读整个语篇的能力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一系列连续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阅读是信息性阅读,它不是阅读单词和单句,而是对语篇整体的把握。语篇理解有两层含义:文章整体理解和文章深层理解。词句的理解只是阅读的基础,真正有意义的阅读是阅读思想内容连贯的文章,语篇理解属于交际性阅读的范畴,它包括以下一些技能:

2.4.1激活背景知识当读者阅读到某些含有文化背景信息的词语时,会激活大脑中相关的背景图式。例如,看到文本中computer线索激活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预测语篇内容,可能会讨论到计算机使用的优越性和缺陷等。研究表明,读者不具备与文章相适应的图式就根本不理解文章内容。因此,使用这一技能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有一定的理解特定语篇的世界性知识,否则,在无背景知识情况下,很难对语篇达到深层理解和把握。

2.4.2教师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时找出答案,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根据自然段落用一两句话概括编成提纲,让学生按提纲线索进行阅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提纲。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2.4.3分析篇章,复述内容分析篇章结构是一项精读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阅读理解过程;分析结束后,可让学生复述全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评论。开始时学生可以较多地利用原文中的词句,慢慢地转为使用自己的语言;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也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3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书面语言材料中吸取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而阅读能力又包括对书面语言的识别、理解和快速记忆等几个方面的连续步骤,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英语阅读过程既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应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为目标,主要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词句的意思和抓段落大意和全文大意等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讲授一些阅读训练技巧,以上阅读技巧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阅读并把握篇章的主旨。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14.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35.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6

【关键词】学生;速读能力;方法训练;阅读效率

速读能力的高低是反映阅读者平时阅读素质与水平的主要标志。一般要求达到成功速读主要有三要素:速度、记忆和理解。目标是高效实用。速读的总的要求是速度上要“快”是指要达到常人三至五倍以上的阅读速度;记忆上要“准”是指对文章的关键词和重点部位的记忆准确率都能够80%以上;理解上要“清”是指对阅读文章在阅读后能够掌握文章结构,作者、主题、题目等内容。本着上述目前国内速读界一般要求,速读能力的自我训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要求入手法

阅读文段,应该先看要求,顺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在读的过程中,能回答的问题就用铅笔在原文上勾画一下,或记在草稿纸上。读完一自然段,就把一自然段的大意简要地写在草稿纸上,以便把意思或结构相近相类的自然段并列在一起,为领会整个文段的内容或划分意义段作准备。这样读完一遍,阅读题的答案轮廓就出来了。若有些答案尚未搞清楚,再去定点阅读某一部分;需要阅读整个文段的,才阅读整个文段。这样答题既快又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

二、文体特点入手法

一般每个文段都属于一种文体,或是某种文体的文章节选。可根据文段所属的文体快速阅读。若阅读的文段是记叙文,可按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去分类理解。以记人为主的文段,可按角色亮相、角色干些什么、角色给人的印象去切分;以叙事为主的文段,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去切分;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段,可按景物出现、景物的特征、景物给人的感受来切成。记叙的文段,还可从时间、空间、事情的角度去切分,化整为零。若阅读的文段是说明文,可按交代说明对象的次序、说明对象的特征去切分。

三、语境分析法

文段阅读题中,常有注音、释义、词句分析、判断、选择、分段、归纳段意或写作特点等题型。解答这些题时,应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切忌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四、计时快速阅读

计时快速阅读适用于课内集体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是以学生为主,学生的活动占整个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以消除教师独占课堂的不良现象,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训练前,教师按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好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好测试题目。先简单,后循序加大难度,指令同时阅读,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开始阅读的时间。然后以十秒为单位,逐个记录所用时间,最后,不看原文,凭记忆回答测试题。当全班学生都做完题目后,教师宣布答案,学生互相依答案评卷,以高分为优。接着分组讨论,得高分的介绍经验,失分多的找原因,吸取教训。这种训练能使学生形成一种紧迫感,增强时间观念。尤其是参加者都有一种竞争心理,这种心理又促使其思想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7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从实际出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延伸以及综合测试,阅读都成为主角。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而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提出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发和培育学生阅读的内动力(即广泛阅读的需求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才能不断地“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一个人具备了阅读能力,才能够凭借它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从而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语文教学重在让学生们专注阅读,阅读教学应当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制订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而不应是学生参与阅读的限制者和总结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审美体验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自身个性化的阅读。

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进行阅读训练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想象是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阅读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即读者按读物中的描述在脑子里构成的想象。这种再造想象体现着学生的知识能力、个人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可见,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在课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文字表述,然后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里再造一幅想象的图景。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和作者的思想企图。有了这种表象记忆,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能够引起学生们对已有经验积累的联想,从已知联想到未知。这样,学生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就发挥出来了,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作者在构思各类文体文章时的思路是不相同的,阅读时要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读小说想象情节的发展,读议论文想象论证的过程,读说明文想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即使是同一种文体的文章,作者要组织成篇时,思路也各不相同。由于作者思路的独特性,也就构成了各自作品的独特风格。

(二)培养学生系统化认知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把零散的,无系统化的知识组织起来成为有系数的知识结构。因为新知识只有在与旧知识的联系与比较中,才便于接受和贮存。新知识的输入,又补充、调整、更新原有的认知结构。所有认知的系统化,是进行阅读能力训练与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有条有理地整理好,使其系统化。整理的方法如分析比较法,分类归纳法、条理连接法等。通过分析比较法,可以认识各种知识的共性与个性。

(三)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综合训练与分析训练正相反。在分析训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各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以获得整体的本质的认识,这就是综合。分析与综合常常是结合起来进行的。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率;二是提高学生做阅读题的效率。所以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快速阅读能力。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的科学阅读活动。因此,快速阅读是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大脑的快速运转和超强记忆力等因素的综合运用。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限时阅读提高成绩

众所周知,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英语科的重头戏,而且又是英语考试中的难中之难。在高考英语中,一般有5篇文章再加上所问问题,总单词量在2500左右,占去了整份试卷单词量的半壁江山。在5篇短文中,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多种体裁,涉及人物、故事、社会、文化、生态、经济、科普、新闻和广告等多种题材。阅读理解题分值占40分,与阅读理解题相似的完型填空题分值是30分,总共70分,占了将近总分的一半。因此阅读水平的高低决定英语考试的成败。如果阅读速度过慢,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阅读不但要理解正确,还要有一定的速度,二者缺一不可。阅读速度的提高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是统一的,阅读速度慢,相应理解能力就差。尤其在大考中知识覆盖面宽,阅读速度在高考英语中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有很多学生没有掌握限时阅读的技巧,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甚至有的学生一看到文章就产生厌恶的情绪,根本没有办法做阅读理解题。他们平常做练习的时候,喜欢做语法、词汇知识题。有的学生虽然强迫自己去做,但方法不对,阅读速度慢,收效不显著,慢慢地就会失去兴趣。

要想提高英语理解题的得分率,必须提高学生的限时英语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限时英语阅读水平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本人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纠正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很多学生做题时的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做题时通常会逐字逐句地默读,甚至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句地阅读。遇到生词及较复杂的句子还会不断地复读。他们只重视局部理解,忽视全篇把握。这样做费时费力效率不高。鉴于此,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过程及答题方法技巧的指导。阅读过程一般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读前要充满信心,不可望而却步。读中要快速阅读,全面理解,整体把握,不必纠缠于一些无关的词句。略读重点放在文章的首尾段或每段的首尾句上,寻找某些特定的、有助于回答问题的信息词,即文章交待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略读要选择重要的读,把一般的省略。细读可品悟深层意义,理解掌握一些隐含意指。因人而异采用自上而下的先文后题法,也可采用自下而上的先题后文法,两者兼用也可。读后再核对答案。

二、选择体裁,题材丰富多样,能开拓学生视野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

在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时,要避免使用一些老套陈旧的熟悉文章,更不要使用教材课文的改写版。这样训练学生,检测不出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充其量只是检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做多了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更谈不上检测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了。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长知识,扩大视野,选材面要广。民间故事、名人传记、科普文章、历史传说、童话寓言这些自不必说。英文图片、新闻时事、招聘广告、产品说明、图表连环画、通知便条、对话书信等也要涉及,不可偏废。

三、阅读训练题型设置要富于多样化

大考的阅读题一般都是阅读选择。为了与大考接轨,在阅读训练时大多采用阅读选择题型。经常这样做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这种题型学生也容易去猜去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在阅读训练中,我们在做好阅读选择题训练的同时.也可以变换一下测试题型。可以采取阅读判断是非、阅读答问题、阅读填空、读后改写、读后复述、读后讨论等各种要求的题型,全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读的文章。

四、宜师生轮流讲解,忌老师一讲到底

无论是阅读测试还是阅读训练都应进行讲解。不要重测试,重训练,轻讲解,更不要以测代讲。精讲细析无疑会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意及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解是限时阅读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由老师一讲到底。不能重教师讲授,轻学生积极互动。与其让教师单调地一包到底地串讲,还不如让学生参与讲解。师生轮流讲解讨论能更好地活化阅读训练,更能使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感受当教师的喜悦,体会讲解成功的快乐,学生的主动参与会使学生早日丢下老师这根拐杖,真正地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五、勿重集中限时阅读训练,轻自我限时训练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9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作用,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

二、导学学案的设计

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前提下,2人一组设计出学案。学案包括以下6个环节:

1.学习目标――明确本课时学习任务,学习什么内容。

2.快速阅读训练――掌握大意,初步获取信息

3.仔细阅读训练――注重细节,进一步获取信息,培养阅读技能

4.重点、难点导学及突破训练――学习语言知识的获取

5.达成训练――巩固语言知识,注重复习

6.能力训练――提高语言语用能力

三、学案设计的说明

1.关于学习目标的确立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沟通点、共鸣点,交给学生明确、恰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感觉到只要尽力就可为。切忌把学习目标订得太高,学生很难达到从而失去信心。

2、关于快速阅读训练的设计

快速阅读是一种从文字中迅速全面获取有用信息的科学方法,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思维方法、记忆方法和教学方法。能否快速地阅读,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可先设计一两个指导性问题,总之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让学生尝试只要在快速阅读一遍便可进行回答的成功感,营造良好的成功氛围,培养学生的预习速度兴趣。

3.关于仔细阅读训练设计

在通读全文、掌握了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阐述和发展主题思想的主要事实,或者按要求找出特定细节。这个环节中设置问题的难度应加大,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也要涉及文章的寓意(或称隐含含义)要求学生在通盘文章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4.关于重点、难点导学及突破训练的设计

这时整个导学方案的重点。课文重出现了重要语言点和新的语言点现象是通过本环节进行讲解和训练。但教师的讲解不宜过多,可根据语言习得理论,把正面讲解转化成句型示范或有足够思维量的问题情景,题型要多种多样,如完成句子、单项选择、句型转换、英汉对译、单句改错等,把一个个的新知识点化解成由浅入深的问题台阶,指导学生一一解决,从而最终达到熟练掌握。

5、关于达成训练的设计

达成训练是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训练。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同时,选题要紧扣大纲要求,典型性强,辅以适量针对性的语法练习。也可直接把课本所附的练习置入本环节。

6、关于能力训练的设计

要注意巩固所学知识,要以本单元的知识为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把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旨在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要注意加大习题难度,题型要与nmet接轨,以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在导学方案的各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具有一定思维量的问题,让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留有空白,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维、联想、归纳、讨论、总结、回答并进行填写、从而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

四、导学学案的使用方法

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篇10

[内容]

 <?XmL:nameSpaCepReFiX=o/>

           一

   据我所知,北京铁路二中特级教师程汉杰先生从1995年起,就对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初在一个班实验,每周训练一节课,辅以课下自练,一年以后,全班阅读速度提高了两倍多(由原来每分钟278字,提高到957字);阅读效率提高了四倍多(由每分钟159字提高到862字)。其后,在铁路二中其他年级、在其他学校众多老师的实验,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因而,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法,迅速在中学语文界扩大开来,先是在铁路系统、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继之是其他省、市、区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班。如今,实验班已扩大到25个省、市、区,受益学生已超过20万。不少教育领导机关把它纳入科研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本地区推广与研究。从中央到地方二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新型教学法,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摄制的电视教材《高效阅读》两集,已向全国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也吸收进了该项成果。原教育部在《初中语文教学大钢》中还规定了明确的阅读速度指标(每分钟500字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高效阅读研究中心、沈阳铁路局高效阅读研究会、北京市速记协会高效阅读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这都雄辩地说明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可行途径,是一个值得语文界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因为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时代的需要。如前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正是时代的需要。当前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技术革命引起的“知识剧增”,使我们这些习惯用传统方式读书的人措手不及。面临如此形势,而我们的读书方式一般还停留在50年乃至100年前的水平上,所以传统的阅读显然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人生有限的时间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研究,当前书籍以每分钟一至三本的速度出版,而人生有效阅读时间也不过四五十年,面对这浩如烟海的新书籍、新知识,如何能应付得了?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把公元1750年时人类的知识量计算作“2倍”的话,1900年时增长到4倍,1950年时则增长到8倍,1960年时又增长16倍。这就是说,人类的知识量由2倍上升到4倍,用了150年;由4倍上升到8倍时,用了50年;由8倍上升到16倍时则只用了10年。信息以如此速度增长着,而人们接受能力绝对不能以几何级数迅速提高,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据《光明日报》1983年2月记载:英国伦敦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学著作目录》,共有754卷、57、72万页、重达两吨半。若以一位文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者而论,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恐怕至少也得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大量的研究对象,要用多少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是说,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将来不管传递信息的手段多么先进,阅读始终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主渠道。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就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难以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速高效阅读的出现,有其客观的社会必然性。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