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故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20:13

古诗的故事篇1

砍断竹子,做成弓背;以弦续竹,做成弹弓;拉开弓弦,射出土制的弹丸;电光石火之间,命中正在奔跑的猎物。很显然,诗歌所写的乃是一个制作弹弓,并打猎的动态过程,八个字,四个动宾词组,基本押在同一个韵脚上,读来如飞流直下,一气呵成。

但这首诗歌的产生,其实不简单。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欲谋伐吴,范蠡便举荐一位名叫陈音的射手。这个陈音,原是楚人,以善射闻名。越王就召见陈音,问他:“听说你善于射技,请问,射道由何而来?”

陈音很谦虚地说:“臣乃楚之鄙人,只是略知射术而已,谈不上尽知其道。”

越王说:“我还是希望你能略谈一二。”

陈音这才回答:“臣听说机弩生于弧弓,弧弓生于弹弓,弹弓则起于古之孝子。”

越王纳闷了:“怎么说孝子发明了弹弓呢?”

陈音就讲了个类似于“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故事。故事说:远古的时候,人质朴生猛,饿了就食鸟兽,渴了就饮雾露,死了便用白色的茅草裹了,扔到荒郊野外了事。有个孝子不忍见父母的尸体被飞禽走兽所食,就自己做了把弹弓猫在不远处守望,一旦鸟兽靠近,便飞弹射之。所以有首歌专记此事:“断竹,续竹,飞土,逐害。”这里的“害”,与“宍”字虽有异,而实指一物,就是那些赶来享用尸体的飞禽走兽。

这就是《弹歌》的出处了。你看,这和我们初读之下“望文生义”的理解迥然不同:陈音竟把弹弓的创制和人类孝道之萌生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这首歌平添几分人类文化学的意味。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孝子除了拿着弹弓做守望者,便再无其他保全父母尸体的办法吗?当然不是。《孟子·滕文公上》便给出了答案。孟子说:上古时候,曾有个不安葬父母的人,父母死了后,他把尸体抬走,抛在山沟里了事。某日他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啃噬他父母的尸体,苍蝇、蚊虫也在那里叮吮,额头上不禁冒出汗来,斜着眼不敢正视。孟子说,那汗,不是流给人看的,而是内心悔恨之表露。故事的末尾是这位初萌孝心的儿子回家拿来筐和锹,把父母的尸体掩埋了。

不用说,比起拿着弹弓严阵以待,掩埋应该是更好的办法,起码节约了人力和物力。陈音所讲的故事,很可能作了伦理学的附会,但故事的内核自有其价值,它附带告诉我们:有时候,对于亲人的本能情感,竟然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工具得到改善,使人类从野蛮向文明迈进。弹弓的发明如此,传统文化中整个一套丧葬礼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亦可作如是观。

古诗的故事篇2

【关键词】故事情境教学法;古典诗歌;诗经

一、新课程对古典诗歌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歌,应有意识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感受诗的音乐美,进入诗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古典诗歌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

高中古典诗歌具有语言凝练隽永,内容深刻含蓄,情感意境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支离破碎地拆分字词句分析,就会破坏诗歌的整体意境和美感,学生也会兴趣全无,无法体味挖掘诗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而故事情境中的教学,可展现大量语言信息、拓宽知识面、生动情节、丰富情感意境,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符合其思维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浓厚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故事情境教学法是古典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故事情境教学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故事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故事情景为教学载体,把教学目标渗透其中,把教学内容融合其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入景动情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落实各项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四、故事情境教学法在《诗经两首》中的实践运用

《诗经两首》是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词”第14课,包括《静女》和《氓》两首诗。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①把握诗歌的情节和主题,情感交流,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②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认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及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尘中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本课的教学设计,扣住“真挚又变幻莫测的爱情过程发展”为主题线索,贯穿《静女》、《氓》两首诗,用“拟小标题”“串联拓展相关诗歌作品”的方法,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呈现画面,再结合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再现情诗含蓄、朦胧、蕴藉的意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情激趣,以诗动人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爱情诗歌名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等等。这些爱情诗歌名句凝结着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代表人类最纯洁的心灵碰撞。学习《诗经》二首,一起来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二)爱情之伊始:《爱慕“秋水伊人”》

我们学习过《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在水一方”这种“可望不可即”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的呈现。“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指明,却让人充满想象,河水的阻隔了“伊人”,易联想到“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引起情感共鸣。

(三)爱情之萌动:《执着追求“窈窕淑女”》

我们学习过《诗经・国风・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在艺术上巧妙地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第一节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诗歌重在抒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描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真挚热烈的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四)爱情之苦恋:《“一日三秋”,度日如年》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让学生发挥联想,身临其境的感知诗歌内容,想象体会: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分离是极大的痛苦,即使是短暂的分别,时光也很漫长,生动展现了想念情人越来越强烈的情感,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表达了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让读者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发自心底的呼唤,唤起情感共鸣。

(五)爱情之相见:《约会“静女”解思愁》(教学重点一)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充分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景”,深层理解诗歌情感。与诗歌文本进行情感对话,感受《静女》中爱情的甜蜜,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体味诗中主人公热烈而纯朴的恋情,揣摩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

(六)爱情之结合:《“桃夭”之时,执子之手》(过渡,引入新课文)

《诗经・国风・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

“恋爱―结婚”就一定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有时爱情并不一定完美,我们来学习诗歌《氓》。

(七)爱情之终结:《“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教学重点二)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氓》是一首叙事诗,以“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

(2)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3)《氓》讲的是爱情悲剧。请学生探讨:悲剧的根源。悲剧的根源固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关,但也与女子的盲目轻率,不够庄重失去理智不无关系。贵的是,这个女子已经觉醒,最后敢于勇敢地选择自己的命运,虽然伤害已经造成,但总比一错再错要强得多,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古诗的故事篇3

一、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功能,根据古诗内容配乐或歌曲绘画成彩图,或从录像中剪辑出秀丽的风景。在幼儿园古诗的教学中运用,既能提高古诗教学质量,丰富幼儿对事物表象的积累,达到让幼儿欣赏祖国美丽景色的目的,又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幼儿的语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1.利用多媒体,引领幼儿领略古诗的情境。如,《早发白帝城》是一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古诗。在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峰峦叠嶂的山峰、水流湍急的长江、两岸苍松、猿猴啼叫的壮观景色。再如,在《高山流水》的古朴乐曲伴奏下朗诵诗歌。形象的画面、古典的音乐、优美的诗歌引领幼儿进入诗的意境,使幼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古诗的艺术感染力。

2.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内容。如《锄禾》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0个字,却细致地描绘了一幅农民在炎热的夏季辛勤劳作的动态图景。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又少,很难理解诗中所表现的意境。在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再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把静态的诗句变成了一幅幅农民在地里劳动的录像画面:一轮骄阳挂在高空,农民伯伯在田野里辛勤劳动,一滴滴的汗水滴进泥土里,直观、动态的画面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内容。我引导幼儿想到平时吃的米饭:“孩子们,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学习古诗后,幼儿平时看到相关的事物便能想到这些诗句。如,午餐时,一幼儿把饭粒不小心撒到桌上了,其他幼儿看见后会脱口而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快把饭粒捡起来吃掉。”

3.吟诗作画,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古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教师作画、学生自画两种形式,引导幼儿进行丰富的联想,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教师作画,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幼儿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学生自画,即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展开想象,独立地画出诗意,如教学古诗《咏鹅》,教师根据诗意拍摄了一段录像,画面上湖水清清,草儿芬芳,蝴蝶飞舞,湖里一群大白鹅在“嘎嘎”欢叫,两个小朋友站在湖边向大白鹅不停地抛散谷粒。生动的画面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幼儿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为了引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兴趣,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诗意大胆想象,自己动手为古诗《咏鹅》配画,在创作中幼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大胆作画,一张张充满童稚的画面展现了他们对诗意的理解程度。幼儿画好后,吟诗兴趣更浓,以齐读、分组读、个别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反复吟唱,直到熟练为止。

通过学习古诗,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了幼儿语言,让他们在诗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二、丰富活动形式,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我注重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1.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在活动室内设置语言角、小舞台区域,提供大量角色表演用的头饰和道具,引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如,故事《蛤蟆吃西瓜》,我提供给幼儿吸管、茶杯、西瓜汁、西瓜、蛤蟆、青蛙头饰,在幼儿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轮流进行角色表演,练习故事中的对话,把握蛤蟆勤劳、乐于助人的形象特点,体验爱劳动、爱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与情感,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趣味游戏活动中巩固所学古诗、故事内容。每天下午安排20分钟故事会、古诗竞赛活动,全班幼儿围坐成圈,以游戏形式复习古诗、故事。如,击鼓传花,请传到花的幼儿站在布置的小舞台上朗诵一首指定古诗或讲一个指定的故事,每天评选出当天的“故事大王”、“古诗大王”,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竞赛意识,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古诗的故事篇4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古诗词教学提出的要求。所以本文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

古诗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短小精悍,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无处不体现出它的美。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古诗词的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低年级的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刚刚识字的孩子能够感受到古诗所蕴藏的美,让他们真切的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无疑对教者是极大的挑战。

一、激趣导入,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1.故事导入。低年级的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故事,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如教学骆宾王的《咏鹅》,我就是引用了关于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的故事,孩子们的年龄正好跟骆宾王作这首诗时的年龄一样,对骆宾王产生了羡慕之心,同时对骆宾王作的这首诗也想一睹为快,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心理。

2.以画导入。低年级的孩子以具体形象的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我在教学《江南》时,展现了一幅幅与古诗相关的画面,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感受画面之美,从而激起孩子们读诗的强烈愿望。

二、反复吟诵,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低年级的孩子较小,还不能很好的吟诵,那么教师要适时地教给学生诗词的节奏。古诗词的节奏并不复杂,如七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二/三”或“二/二/二/一”的形式;五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三”或“二/一/二”的形式。教师指导孩子们诵读时,可以辅以手势、动作,让孩子们一边吟诵一边做动作,就能更好地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古诗要反复吟诵,才能读出韵味来,增强孩子们的语感、增强记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触景生情,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有的古诗中的内容理解有一点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孩子再现诗中的情境。

1.动手创作,画出诗境。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描写景色的古诗,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动笔画简笔画,把诗中的景物画下来,进入了自由的空间,乐在其中。如写景的古诗《江南》、孟浩然的《春晓》等都能用此方法进行教学。

2.进入角色,理解诗意。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让孩子们根据古诗内容去表演一下,孩子们就会更容易理解古诗,感受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如在教学《悯农》第一首《锄禾》时,可以让学生回想夏天太阳炙烤大地的情境,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会干什么?再比较一下农民伯伯,从内心感受农民的辛苦,从而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道理。然后让孩子们当一回农民,进入农民的角色感受农民的艰辛。由于孩子们对第一首诗理解的透彻,所以再学习第二首“春种一粒粟”时就显得轻松了许多。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强烈的差异却带给孩子很大的震撼。如果此时给学生讲一讲有关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讲一些让人心酸的小故事。让孩子扮演李绅,你看到这些会说什么?想什么?再补充几首《悯农》的诗,对诗的内容就能更全面的理解。

3.联系生活,学会运用。根据诗人的描写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如熟读了李白的《静夜思》后,我就创设:中秋节到了,远在广东的妈妈非常想念家乡,它就吟起了李白的《静夜思》。学生争先恐后地吟起来;熟读了李绅的《悯农》后,我会创设:中午我们吃饭时,有饭掉在了桌上,老师会提醒我……(生读)我看见弟弟在玩米,我对弟弟说……(生吟);熟读了孟郊的《游子吟》后,我给学生创设:我生病了,妈妈焦急地带我去医院看病,真可谓是……(生吟后两句诗)

四、创编故事,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学习颇受情绪、兴趣的影响。情绪、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低年级的古诗多较为浅显,如果让孩子为所学的古诗创编儿童诗和儿歌,能有效地激发孩子审美判断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最大限度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如把骆宾王的《咏鹅》改为一首儿歌:大白鹅,大白鹅,弯弯的脖子高高昂,喔喔喔,喔喔喔,向着蓝天唱着歌。白白的羽毛,绿绿的水,红红的脚掌划呀划,清清的水儿真漂亮。在唱着自己编的儿歌时,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昂的。同时也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古诗的故事篇5

关键词;古诗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的分数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还必须对民族的未来负责,必须对学生的精神底色负责”,这是新课标对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定位。新课标背景下的人教版教科书中古诗文的比例占了三分之一,还有课外古诗词要背诵的内容。古诗文将会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可古诗文难理解、难识记的现状也将在教学中成为众矢之的。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抓住“讲、画、读、写、吟”几个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和能力,由“死学”变为“活学”。

一、讲,即讲故事

这里的“讲”并不是平常教学中老师干巴巴地讲解,学生一字不漏地记录,那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仍调动不起来。此处的讲是讲故事,也就是将所学到古文中故事性较强的内容编成生动的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故事情节进行描述。一般学生的学习状态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他们对生动的故事较感兴趣。古文一旦编成故事,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情绪,使他们处于爱学和乐学的学习状态,对课文产生兴趣,这样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教师在故事中讲解,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欣赏古文的妙处,掌握古文的词语的含义。

例如《陈涉世家》一课,教师把压缩的情节补充出来,用形象的语言展现陈胜年轻时的胸怀大志及起义中他的聪明才智,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故事讲完后,教师趁热打铁读古文,讲解难懂的字词。学生对故事感兴趣,对课文也会用心学习,老师能在愉快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如《石壕吏》、《送东阳马生序》等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画,即图画法

讲故事主要针对故事性较强的古文。如遇到写景为主的古文该怎么办?这就要换另一种方法,那就是绘图法。

古诗文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先按诗的内容制成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幻灯片,然后边放幻灯片边讲解。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从而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如《山居秋暝》一诗,教师可制成这样几幅画:第一幅,一轮橘红的落日照着青山上或红或黄的树叶,湿的地上落着溅满泥水的黄叶。第二幅,月光透过松枝照射下来,映着淙淙的泉水叮叮咚咚,如鸣佩环。第三幅,竹林深处,小溪旁,洗衣女子挽着篮子边笑边上船。第四幅,渔船顺流而下,激起层层涟漪。最后一幅,诗人和友人挥手告别。我国许多儿童读物都图文并茂,目的是吸引儿童。同样,幻灯片增强了古文教学的直观性,中学生也会对这种形式感兴趣。

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图,让学生根据图来说词,最后教师提问:漂泊在外的人面对此情此景会有什么感受呢?得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情语。

运用绘画这种教学方法,可使语文教学由抽象变直观,激发学生兴趣,日久天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会加强。

三、读,朗读法

绘图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并不是人人都能运用,朗读就比较容易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强调了熟读对理解文章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古诗文,朗读是背诵的基础。根据不同课文可分别运用不同朗读方法,对那些情节、人物色彩鲜明的,可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如《唐雎不辱使命》。如果遇到抒情性古散文诗歌,则以教师范读为主。因诗中蕴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学生阅历浅,体会并不深刻,像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一词,作者在中秋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再加上政治上的失意,在词中难免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人生感慨。词的上阕体现了作者对政治的感慨,读时应低沉,一唱三叹。下阕则表达了对情人的怀念及豁达的人生态度,读时应昂扬富有激情。这样才能把诗词的韵律美和诗人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

教师在讲新课前,可布置朗读比赛作业,让学生给自己录音,再交上来,教师选择好的在课上播放。这样让学生参与教学,以竞争带动学习。朗读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其对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写,书法比赛法

“好脑子不如个烂笔头”,背固然重要,但考试最终要靠写来表现。平时有这样的体会,学生背得快,可默写时便错字不少,而且屡纠屡错。不如结合《写字》这本书开展书法比赛,把写得好的在班内或学校宣传栏内展览,既可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又可练书法,还可反复默写古文,岂不三全其美?

现行课本所选的古诗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千古传诵的文章,一些文章早已被书法名家写成优秀的书法作品,教师可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运用多媒体学生在欣赏的同时,陶冶了情操,练习了书法。

五、吟,吟唱法

“唱”与“吟”是学习诗歌的两种方法。教师搜集古代流传下来的曲谱,边放音乐边朗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地领会作品涵义,进入意境,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等。再让学生将古诗文编成自己熟悉的曲子,一是记得快,二是记得牢。还可以开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潜力。当然,有条件的老师,可亲自动手给古诗文谱曲,教学生唱,教学趣味会更浓厚。

古诗的故事篇6

【摘要】海希西和仁钦道尔吉对英雄史诗的故事情节和母题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建树,本文将选取三部流传于云南省的彝族史诗,用海希西和仁钦道尔吉英雄史诗的研究结论来对其进行故事情节和母题的分析,发现史诗的故事情节和母题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彝族史诗;故事情节;母题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39-01

德国波恩大学中亚研究所瓦?海希西教授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建树,70年代末80年代初,海希西与一些学者在史诗母题、故事情节结构的基础上,使史诗理论进一步深化,在蒙古史诗的研究方面更是成绩卓越,他与一些学者对蒙古史诗进行细致的分类归纳,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

仁钦道尔吉对蒙古史诗中故事情节和母题的分析研究很具体,他认为情节的发展与变异非常复杂,有两种情节单元。最小的情节单元是母题,大的单元是史诗母题系列,史诗母题系列分为征战型母题系列与婚姻型母题系列两种。有的长诗中只有一个史诗母题系列,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诗母题系列。史诗情节的小变化是与母题的增减和更换以及母题本身的扩充与缩减有关。史诗的大变化是由史诗母题系列的增减或更换所决定的。史诗中有一批较固定的共同性情节块,其中包括史诗母题系列和母题群。[1]他对史诗母题和故事情节结构的分析对少数民族史诗的研究都有借鉴作用。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南地区,彝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支系最多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很多史诗流传至今。《梅葛》、《查姆》、《阿细的先基》是三部流传于云南的彝族史诗。《梅葛》广泛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大姚县等的彝族人们中,它没有文字记录,完全是靠彝族人民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得到人们的不断加工和润色,使它在内容和艺术上变得更加完美。全诗共分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部分,概括了彝族人民生活历史发展的轮廓。《阿细的先基》流传于云南弥勒县西山一带的阿细人民口头上,结构庞大,有印子、最古的时候、男女说和成一家、尾声四部分构成,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整个社会发展过程和恋爱到婚姻生活的过程。《查姆》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的底土、新资等地以及红河州部分地区,是彝族人民唱天地、日月、人类、种子、风雨、树木等的起源的长篇史诗,是一个完整的起源史。

虽然三部史诗流传于不同的地方,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发展史,说明故事情节结构是不变的,变的是在口头流传过程有缺失和增补发挥的部分,这就进一步证明了海希西在《蒙古英雄史诗叙事材料序》中对蒙古英雄史诗的分析研究中提出的故事情节结构对于研究蒙古英雄史诗很重要的论调,情节是一直不变的,情节是一些公式化词组和套语,是约定俗成的。

仁钦道尔吉在对蒙古英雄史诗的情节结构作分析时,发现“蒙古英雄史诗的基本情节都是由婚姻型母题系列和征战型母题系列二者所组成的,同时他将蒙古英雄史诗大体分为三类:单篇型史诗、串连复合型史诗以及并列复合型型史诗。”仁钦道尔吉的这种对于英雄史诗的分析同时也可以用于对其他史诗的分析,从总体来看,这三部彝族史诗都属于串连复合型史诗,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又是前后衔接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母题”主要是源于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它是从国外引进的。汤普森的《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一书,广泛搜罗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和叙事诗歌,从中提取母题两万余个(共有23500个编号,但有空缺留待补充),按二十三个部类编排。他对母题以及母题和类型之关系作过权威性的解释:“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这是汤普森的关于“母题”的定义。母题是文化传承的因子,本次分析的三部史诗,由于都属于串连复合型的史诗,其中出现了不止一个母题,是几个母题同时出现在史诗中。例如在史诗中都出现的一个故事情节是洪水神话,这个洪水神话是整部史诗的比较核心的部分,其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母题,形成一个母题系列,再形成一个大的母题链。

通过上述对这三部彝族史诗的故事情节和母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史诗的故事情节与母题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情节单元与母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情节单元指具体文本中的情节构成要素,后者指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反复出现的叙事元素,一个母题必可用作情节单元,但是一个情节单元却未必能称为母题,情节单元是指某一具体文本之中客观存在的叙事单元,母题则是研究者从大量文本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叙事元素。

母题是故事情节的基本框架。母题是不可变的因素,而故事情节可以在母题的基础上变化的,情节存在一些基本模型,它遵从一些准则,那便是从故事形态研究中得来的母题形成,这个遵循的基本模型就是母题,这说明无论故事情节多么复杂,它的基本规律还是服从这种母题类型的。母题通常是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母题是最小的情节单位,故事模型中保持了一些基本不变的主题,由于地域和讲述人的差异,情节会发生变化,但母题却一直不变。

古诗的故事篇7

一、创设诗歌情境,感受诗歌意境美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认知、心理特点,教师要运用适合小学生的方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巧妙的课堂设计、丰富的语音,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1.用形象直观的图画创设情境:小学生最喜欢看图画,从简单明了的图画中直观地了解古诗文的内容。如教学《锄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烈日下老农锄地的画面,讲讲中午太阳当头照时的情景,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农民劳动的场景,让体会烈日下劳动的感受,想象农民辛勤劳动的形象,并出示图片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农民的辛苦,从而懂得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顶烈日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又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时,多次引领学生欣赏一个渔翁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孤零零地在冰雪覆盖的江面上钓鱼的画面,体会诗情,感悟诗意。在空寂、寒冷、孤独的境界中,学生情不自禁地欣赏画卷,体味诗人寂寥中的生机、平常中的蕴涵,体会诗人高洁孤傲的品格,触摸到诗人纯净高远的内心。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小学生特别喜欢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游园不值》中万紫千红的春景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西湖“曲院风荷”的美景,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比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动画展现瀑布飞流直下、诗人仰望瀑布的情景帮助学生感悟瀑布的壮美和作者恋恋不舍的内心世界。这样静动结合,互相转化,欣赏画面,实实在在,学生置身其中。

3.以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教师在古诗教学时以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兴趣,从而不知不觉地进入所学内容。如教学《七步诗》时,教师可以现实生活中兄弟友谊的故事引入曹丕、曹植二兄弟不能相容的故事。这些故事动人曲折,引人入胜,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又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离别的场面,朋友分别、同学转学、亲人远行……这样以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之情的故事,不知不觉地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李白《赠汪伦》的教学中。

4.吟诗诵读创设情境:“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自主朗读,只有一遍一遍地自读自品,才能一步一步地走进诗歌,走进古诗文内在的情感世界,才能产生丰富想象,回味古诗文的意境、情节、场面。如教学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着重抓诗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重点词等,这些词表达了一种浓浓的思乡情,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理解字词以后,再组织学生逐字逐句理解、品读,进一步体会诗人思念家乡思念?H人的心情。此时,通过教师示范诵读,配乐朗读,学生诵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诗与情、情与境、心与心交融,这样古诗的最高境界就达到了,使学生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活动是为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二、嚼字品词,体味诗歌诗意美

古诗文的最基本单元是字、词组成,学生学懂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诗句含义,分析古诗文所表达的意境。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古诗文时,应通过这样细细品读,咀文嚼字,结合诗人所处时代逐字逐句理解诗句,品味诗意。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只要抓住“鸣、上、含、泊”四个关键字思考:①黄鹂鸟在什么地方鸣叫?②白鹭鸟飞上什么地方?③“含”是包含的意思,指从窗外望去,窗外的景色犹如嵌在窗子上。④什么地方停泊着什么?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就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诗境。

三、吟句读诗,品味诗情美

“书读百篇,其义自见”。古诗文都是意境很美、韵味很浓的文体,在教学小学古诗文时,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朗读,再现古诗文意境美;自主默读,品味古诗文韵味美;朗读成诵,品位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地领悟古诗的独特魅力。仅凭教师的讲解就让学生体味古诗文所具有的节奏之美、语言之美、韵律之美、意境之美是不可能的,在教学中要突出“读”字,让学生在悟中读。读中体味,就要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朗读,比如教师示范读、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创设情境朗读、学生互相诵读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文。只有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诵读,学生才会被古诗的节奏美、韵律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整体的感知,才能真正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如在《春晓》这首诗中,“晓、鸟、少”的韵母都是“ao”,这首诗的韵脚就是“ao”。读古诗时,教学生学会找“韵脚”,使学生知道古诗中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部分就是韵脚。这样找到了韵脚,古诗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很容易记住古诗并背诵下来。曾经听一位老师教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让学生谈学后体会,学生的回答五彩缤纷,各有千秋,有的学生说诗人认为瀑布很美,有的说诗人喜欢庐山瀑布,有的说诗人热爱大自然。但老师偏偏不肯定学生的回答,绕一个大圈,给出的答案是“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老师的答案没错,但学生这样理解也不错。学生的思维正积极发散,他们诵读了诗文、理解体会了诗意后,展开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尽情地谈出了自己的所读、所悟、所感,只要合乎情理,就应大大加以肯定和鼓励、表扬。比如学习《咏柳》一诗时,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很快就熟读成诵,鼓励学生自己理解诗句,体会意境美,学生知道诗中描绘柳树、柳枝、春风的美是用了几个比喻句来体现。并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读,读给班上的好朋友听。他们读出了柳树美,柳枝美、春风美、树美、枝美,但这都是风的功劳,最美的是春风……只要老师肯放,肯让学生自主探究,他们的感受就同样丰富、真切。如教学李白的《望天门山》时,先引导学生划出语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接着归纳出七言诗一般可以划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四个语节。五言诗可划分为“二二一”语节,最后告诉学生朗读时各语节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停顿。其次,体会平仄,读出抑扬美,让学生明白古人普通话中第一、二声的字是平声字,第三、四声的字是仄声字,平声字要读得“平而长”,仄声字要读得短些,这样学生对平仄先有初步的了解,对小学生来说只要抓住每句重点字,适当间隔、停顿、拖长,基本读出格律诗的节奏之美就可以,不必深入研究每个字的平仄情况。

四、组织拓展活动,再现诗意美

将各种活动引入古诗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古诗文所表达的意思、意境,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展开大胆想象,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一是画一画诗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特?c,诗与画交融,诗与画浑然一体,通过学古诗文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浮现在学生脑海中。如教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时,儿童在怎样的画面上放纸鸢呢?大家开动脑筋,展开丰富想象,拿起彩笔画起来。结果有的学生画面上只有风筝,有的只有儿童,有的只画了小草或广场。学生理由各有不同,但能根据诗意或现实画出一些东西已经难能可贵。虽然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喜的是它已经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时,通过学生脑中画面两鬓斑白的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缝补衣服的情境,想象母亲的心理活动,很容易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含义。并且和自己妈妈的现实生活进行对比,更激发学生的爱心。又如教学《忆江南》这首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时,通过明艳的色彩画画展示江边花儿的艳丽无比,如兰的江水背景图片,形象直观地表达、体验和感悟古诗动态的美。

二是演一演古诗。许多古诗文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我、生动的、完整的故事。比如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服装、道具分别扮演作者和童子,从人物的语音、动作、神态、故事情节把这首诗内容表演出来。不同小组表演的会稍微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体现了这首古诗在学生头脑中的不同意境,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不同理解,不同设计创意。

古诗的故事篇8

关键词:《董娇娆》拟人歌诗演唱模式叙事抒情

汉乐府中的文人拟乐府诗因影响显著、艺术成就高而屡为人们称道,如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娆》,以及《古诗十九首》。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早有公论,而《羽林郎》、《董娇娆》也有自己的艺术价值,正如《诗薮》云:“汉名士者王逸、孔融、高彪、赵壹辈,诗存者皆不工,而不知名者若辛宋乐府,妙绝千古,信诗有别才也。”①这两首诗承袭乐府诗的叙事传统,又有自己的叙事特色,在文人拟乐府诗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羽林郎》的构思、风格绝近《陌上桑》,屡屡为人所提及,而《董娇娆》则较少为人论及。其实,《董娇娆》的艺术手法有着自己的独特价值,本文主要从叙事角度对《董娇娆》在汉乐府发展中的承上启下作用作一探讨。

董娇娆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一、拟人手法

拟人手法的运用在汉乐府中并不少见,如《H蝶行》、《乌生八九子》、《枯鱼过河泣》。这些诗选取了蝴蝶、乌鸦,甚至枯鱼等动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借动物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现实。姑列这三首如下:

H蝶行

H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傅罔蛹洌雀来燕。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

乌生八九子

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树间。我!秦氏家有遨游荡子,工用睢阳强,苏合弹。左手持强弹两丸,出入乌东西。我!一丸即发中乌身,乌死魂魄飞扬上天。阿母生乌子时,乃在南山岩石间。我!人民安知乌子处?蹊径窈窕安从通?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复得白鹿脯。我!黄鹄摩天极高飞,后宫尚复得烹煮之。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钓竿尚得鲤鱼口。我!人民生,各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r,相教慎出入!

《H蝶行》的想象非常奇特,写一只蝴蝶飞入花园,却被一只燕子衔去作为幼燕的食物,场面简单却耐人寻味。主题姑且不论,毫无疑问的是如果诗人不是运用拟人手法带领读者观看整个故事的展开,就只能用一种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来展开这个故事,这会使诗歌显得客观冷静,缺少一种身为蝴蝶的“我”的切心恐惧。尤其是最后一句:“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是借蝴蝶的眼光来写幼燕看见母燕衔来食物时的喜悦,这种摇头鼓翼和欢呼连连的喜悦在被捕蝴蝶的眼里耳中真是极其可怖。这种惊恐慌张的绝望心理只有借助拟人手法才能传达得如此真切。

《乌生八九子》讲述的是乌鸦被荡子的弹弓射死的故事。全诗以乌鸦的口吻自述被射死的过程,并从自身不幸推及对白鹿、黄鹄及鲤鱼命运的思考,把动物们的悲剧命运统一在这首诗中,个别的悲剧得到了更广阔背景的映照。偶然的灾殃,升华为无可避免的命运的必然,从而得出“人民生,各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的貌似旷达的。拟人手法的运用更便于对乌的命运的叙述,也便于乌鸦由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推及对白鹿、黄鹄、鲤鱼等其他动物命运的思考。

《枯鱼过河泣》篇幅非常短,只有四句;情节也很简单,写一条枯鱼写信给同类,提醒它们出入一定要当心,不然很容易变成它这样。诗歌既不介绍故事的背景,又略去了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直接突出了结局,再补叙出原因,在“相教慎出入”的叮嘱中,由读者的想象将故事补充完整。诗歌虽短,枯鱼的形象却因拟人手法的运用变得生动。

与这些拟人手法相比,《董娇娆》一诗的拟人手法更为特别。诗人不仅让花儿说话,而且让花儿与采花的女子直接对话,以花儿的命运反衬女性的命运,使主题更具有动人的力量,拟人手法运用得更为自由、贴切。如果不借助于拟人手法,花与人对话的情节根本就无法展开,在诗歌里可能就只剩下一个少女拈花的画面了。就像唐代刘希夷对本诗的重述。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这首诗的前六句是对《董娇娆》的重述,但是放弃了拟人手法后,诗歌也就不再具有叙事功能,只剩下一个女子对着落花叹息的画面,整首诗是诗人由此画面独自展开的抒情感喟。两相对比我们可以体会到汉乐府生动自由、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可惜的是,这种拟人手法在其后的汉乐府文人诗中并未再见。但是,这种手法在唐代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如杜甫的《杜鹃行》、白居易的《和大嘴乌》、刘禹锡的《有獭吟》都是个中佳作。

二、歌诗演唱模式的继承

作为文人向乐府民歌学习的代表,《董妖娆》首先呈现出明显的歌诗特点。诚如赵敏俐先生的观点:“两汉乐府歌诗艺术是以娱乐和观赏为主的,……是诗乐舞相结合的表演。”②如《艳歌何尝行》、《妇病行》、《孤儿行》、《东门行》等诗篇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为适应这种表演需求,诗的“写作主旨都不在于故事本身的完整,而在于能在有限的艺术表演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戏剧化的表演手段和方式,让听众了解社会上某些方面的事情、某种类型人物的生活、遭际和命运”。③

如对《东门行》的分析,赵敏俐先生认为:“用叙事诗的标准衡量,这首诗也是不完整,或者说是不典型的。因为诗中既没有对主人公身份地位等方面的详细交待,又没有非常曲折的情节;既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完整的故事形态,又没有必要的人物事件描写。但是全诗却凸显了歌诗表演的特征,它把所有不必要的语言交待都予以省略,让出场人物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完成这些介绍性的功能;同时也把故事的叙事性语言尽量省略,让位于出场人物的行动表演。最后,全诗几乎只剩下了人物的对话语言,用它来提示每一解的中心内容,来作为整个故事表演的注解。”④

同样,《董娇娆》的叙事也是这种忽略人物具体身份,强化戏剧冲突的歌诗演唱模式。如果用叙事诗的标准来衡量,这种叙事是不完整、或者说不典型的。因为诗中既没有对主人公身份地位等方面的详细交待,又没有非常曲折的情节,对少女的遭遇甚至只字未提。但是全诗却突显了歌诗表演的特征。首先,它选取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场景:少女春日采桑郊外。这个场景充满了暗示:自春秋到汉代,桑田一直是爱情生长的地方。借助这个场景,诗人轻而易举地就把听众带到独特的情感氛围中。其次,作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示故事的核心内容,成为整个故事表演的重要部分。作者充分把握了表演艺术的特点,把对话作为整个歌诗表演过程的一部分,在对话中构成戏剧冲突――时光飞逝、红颜不复与恩爱不长的永恒矛盾,从而达到这场表演的高潮。诗人的巧妙在于虽然对少女的命运没有直接叙写,但却借助花儿的反问来暗示少女的命运:“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花儿的反问之后诗人没有继续刻画少女的反应,但少女的无言则已暗示了花儿的反问是多么有力。最后,在曲末有这样四句:“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在表演唱的最后,歌者从他者的叙述口吻跳出,直接面向观众,自评自叹。最后一句也是《相逢行》的结束语:“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这种结束语表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歌诗演唱模式。

以上种种都表现出《董娇娆》对歌诗演唱模式的继承,作者并不是特意要讲述一个生动具体的故事,而是像一首歌曲那样通过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故事的演唱,突出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从而传达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感受。诗人充分把握了表演艺术的特点,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它在歌诗表演艺术中的功能。赵敏俐先生在《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一文中对这种歌诗演唱模式已有细致深刻分析,本文在此不再重复。

三、叙事中心的转移:从故事到抒情

大量使用“叙事”手法一直被前人看作乐府诗与徒诗的重要区别之一。明徐祯卿《谈艺录》:“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⑤尤其是被称为“乐府始祖”的汉乐府民歌,叙事性更是其独具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作为一首文人诗,《董娇娆》在叙述故事的同时也表现出从叙事到抒情的转移。“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八个字是班固对汉乐府民歌的概括,用在《董娇娆》中非常合适。这首诗突破叙事的局限,不再追求叙事的完整,而是着力展现情感的抒发。

与典型的具有鲜明情节的民间叙事诗相比,这首诗的叙事中心,并非“事件”或“情节”从某一状态向另一状态的转化,或者对人物动作的叙述。如《陌上桑》的叙事视点是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来刻画一个女子的美丽与坚贞,故事的曲折与人物的生动是叙事的重点。但在《董娇娆》中人花对话的故事情节本身其实并不重要,故事只是提供一种花与人命运的对比,从而传达少女的悲伤。诗人所关注的叙事角度或视点,是故事场景的描写与自然景物的刻画,以及由此触发的抒情想象和情感倾斜。诗人叙述故事时一直不忘对少女的心态进行抒写。无论是提篮采桑还是纤手折花,人物的行动中都带有诗人的情感因素:或是对少女青春的赞美,或是对欢爱短暂的叹息。如“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的诗句中充满了对少女美貌的赞美和对花落的感伤。春光越明媚,少女越美丽,越衬托出少女红颜不复的悲伤,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同时少女的性格在故事中并无发展,或者说少女的性格不是诗歌的刻划重点,她的身份只是“这一类”少女,而不是“这一个”少女。因为诗人旨在抒发某种人生经验,而诗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并不是诗歌的重点。诗人以模糊含混或者朦胧迷离的姿态,表现的是一种确定了的审美情感。所以说这首诗的真正内容并不是生活现象的叙述,也不是人物形象的生动活泼,而是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普遍意义的体验,以及这种体验所带来的情感的抒发与感叹。这种情感在后世是可以被无限扩展、填空的,所以才有了其后的《代悲白头翁》和《红楼梦》中的《葬花吟》。

这种由叙事转向抒情的特点和后来的古诗十九首是相似的,或者说古诗十九首正是在《董娇娆》的叙事成就上发展起来的。古诗十九首仍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但叙事更多是为了抒情,摆脱叙事完整性的束缚,重在表现感情本身,如《青青河畔草》,抒发个体在大好春光中的伤逝怀远之叹,以春光的美好衬托出女子独守空床的孤寂,从而对人生的价值重新审视。这种叙事方式与《董娇娆》的人花对比何其相像。当然,在《青青河畔草》的叙事中人物身份被界定为“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在类的范畴上远远小于《董娇娆》中的少女身份,更接近于“这一个”,也就获得了叙事的故事性。这一点与《董娇娆》中叙事的普遍性不相合。我们可以再以《去者日以疏》和《生年不满百》为例进行对比。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着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在《去者日以疏》这首诗中仍保有叙事,但故事被截短为人物的一个行动,即:“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在叙述这个故事时,诗人只是构设了一个人步出东郊、看见坟墓,从而引发归家无路的感叹的情景,叙事时人物的性别、身份、性格都是模糊的,这个场景也不必发展下去,形成结局。到了《生年不满百》中,诗中的叙事甚至完全被消解。对于这首诗,读者读下去的愿望,绝不是来自了解故事的要求,而是被诗歌的情感和风格所吸引。当故事和人物都已经被消解后,诗歌所呈现出的这种体验,也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特点,形成所谓的普遍的人情人性,也正是葛晓音先生在《论汉魏五言的“古意”》中所说的那种“没有时代和地域界分的人类的普遍情感,也就是‘人心之至情’”。⑥诗歌一再打动后世人心的地方也正是这种普遍的情感。

这种对抒情的重视还表现为借景抒情。在叙事诗中,写景主要是创设环境,为叙事服务。但这首诗中的写景不仅仅承担叙事的功能,还有抒情的作用。“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在尚嫌粗糙的写景诗句中我们已能体会到景物背后所隐藏的情感因素。就连对话中也有借景抒情的特点。“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这样的问答不是一般的口语,而是带有抒情因素的描写性的诗句。典型的叙事诗如《秦罗敷》、《孔雀东南飞》等诗中很少这种写景抒情的诗句,而在《古诗十九首》中这种借景抒情的特点却比比皆是,如《青青河畔草》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二句就已经为楼上女子潜滋暗长的春情作了铺垫,《迢迢牵牛星》中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也是在叙事之前先以景来衬托全诗的相思。比照的结果我们会看到《董娇娆》一诗对汉乐府文人诗叙事技巧与抒情方式的影响。

综述,《董娇娆》一诗在叙事技巧的运用上,既有对汉乐府民歌拟人手法和歌诗演唱模式的继承,又体现出从叙事到抒情的转换。这首诗上承汉乐府民歌生动自由活泼的叙事方式,下启汉乐府文人诗融情于事、叙事即抒情的特点,叙事目的发生明显的转移,由对故事或人物的关注转为对情感的关注,抒情成为诗歌的叙事目的。

注释:

①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130.

②③④赵敏俐.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文学评论,2005,(5).

⑤徐祯卿.谈艺录.转引自[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1981.4:769.

⑥葛晓音.论汉魏五言的“古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之二――古诗歌笺释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闻一多.诗选与校笺[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6]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吴相洲.关于构建乐府学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3):65-70.

古诗的故事篇9

“图文并茂”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风格,也表明了语文和美术学科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艺术美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用文字、语言、动作的各种方式来展现。这两门学科的融合,能给孩子们搭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创造平台,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低年级段学生要训练先说再画,低年级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的绘画能力低于学习语言能力,这时,老师应该注意不能急于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一定要注意积极开发他们表达思想的语言欲望。教学中可以让他们先说再画,这样画面内容会更丰富有趣。在教学中我能体会到孩子对故事的喜爱,他们喜欢听故事、编故事,编的故事新奇富有想象力,有时候连老师都自叹不如。如果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课程,我们应给时间让他们自己说说想象的故事情节,然后再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来描绘。在教学二年级“虾和蟹”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是对虾和蟹外形及主要特征进行想象和设计,第二课时我把重点放在通过想象编有趣的故事上,我先给孩子们讲有关虾和蟹的童话故事,同时配上精美的图片,在叙述的过程中我还故意把虾和蟹的不同外形特征和功能进行了描绘和夸大,不断激发孩子们后续想象。接着举办了一场精彩故事会,让孩子们用这两个形象去编出其他的故事,先让他们在小组里讲,再推荐精彩的故事在班级里讲。在这十几分钟里孩子们表现很活跃,有的甚至配上自己画的小样来讲述。有画虾蟹大战的,还有画蟹老板在给虾顾客理发的・……让孩子画自己编的故事,最能激起他们对文学和美术的学习兴趣。

对中高段学生要文字训练与美术创作相结合。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写作文,不太会表达,写得字数很少。老师们也很伤脑筋。为了让孩子不怕写作文,我要求他们写日记,这对于会说话的孩子很简单,但有时候,对于不太会表达的学生来说,写日记却成了一种负担,但又不能不写,怎么办呢?在教学中,我尝试让那些表达困难学生试试画“日记画”。日记画的内容很多:可以画当天让你最深刻的情景,也可以画一些你听到的故事或是看到的好书内容等。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想法,再配上简单的文字叙述就行,这样的日记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启发和引导孩子们把画中内容表达出来,哪些东西应表达详细,哪些东西表达粗略些。日记画中有的内容用绘画不太好描绘,可以配些文字说明。有些地方用文字难表达清楚,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展现。日记与儿童画都是孩子们表达内心的一种语言。日记画表现出了孩子们真、善、美的东西和一些感受和认知。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写作兴趣,为语文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力、想象力、绘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的故事篇10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丰富自己的语言。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小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热情。

一、唤醒诵读潜能,调动诵读情感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因此许多诗词在背诵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而背诵不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即可完成。只要我们善于唤醒学生的背诵潜能,学生就会把背诵古诗词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那么,他们记下的古诗词将成为永恒的东西,一生受益。

二、提高诵读认识,激发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使他们无论是对背诵的过程,还是对背诵的结果,都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把背诵古诗当成一种爱好,那么背诵古诗将成为他们的主动需要,而不是负担。

1.故事引趣,激感

诗人写诗,大多由情而发,在诗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引导学生初学古诗时,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强烈欲望。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提炼。这些故事使学生增强了对古诗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能学好古诗文了。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诗所表现的社会时代、人文思想、风土人情已是遥远的过去,对于阅历很浅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很困难,再加上学生天玩、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借助于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充分利用音乐渲染、直观或动态画面,使他们的大脑在声音图像的冲击下产生兴趣中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内心自然就会产生读诗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