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十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十篇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2:10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1

十七大报告中主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原有经济增长方式有着质的不同,是我党在认真总结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发展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反映了我党当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要求我们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系统地来发展经济,转变原有的单纯只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这一伟大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对现实经济发展的认识和把握更准确更主动,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通常分析中,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似乎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两者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但实际上两者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衡量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ni)等。经济增长方式实质是指依赖什么要素,凭借什么手段并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振兴。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包含结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收入分配、经济效益、城市化程度、环境保护、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强调经济增长,同时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生产技术,完善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内涵不仅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德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而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转变:一是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二是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并举转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思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应该突出经济领域中的“数量”变化,更应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其鲜明特征是: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可持续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2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不能视为同一概念,但是经济发展显然包含了经济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疑也要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总结起来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经济质量的提高,二者共同构成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求经济质量增长,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快、又好、又省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持续,更有效。总而言之,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经济发展才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经济发展又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就无所谓经济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与高发展,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和令国人振奋的光辉成就。但高速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并且这次些问题十分明显和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举出桑,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次提出的目标更强调人均理念。从总量翻两番变为人均翻两番,既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又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要求,这比实现小康难度更大。所以,十七大报告更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同时也是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4.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实现了从传统计划性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但是,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主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4.2主要以投资出口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维持遇到种种压力。1)资源环境问题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每年两位数速度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也日益明显,资源消耗过度特别是能源消耗过度,尤其在2003年后,我国能源消费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长率,由此可知我国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高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中国,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所占比重过高而产能偏低,造成废水、废渣、废石、粉煤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加大。由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我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地段,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狭小。第二产业虽则增长迅猛,但内部结构还很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而且所占比重过低,甚至低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严重阻碍并制约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流派;关系;探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世界经济发展史反复证明,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度都会损害经济增长。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能够正确把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起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不仅关乎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流派

从早期的古典经济学算起,西方经济学界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在这场长期论争中,有两种作用机制一直备受关注:一是货币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二是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根据对这两种作用机制的不同理解,大体上可以把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流派分为金融无关论、金融促进论和金融从属论三种写作论文。

金融与经济增长无关论。古典经济学家将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抽象成货币变量与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分法”。在此基础上,萨伊提出货币中性论,强调货币数量的改变只会造成物价水平等比例的上升或下降,对生产供给、实际产出和就业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即货币只是实体经济的面纱。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货币只不过是经济运行的剂。使得商品交换更加容易和顺畅,而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并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极其稳定的,短期内由于存在适应性预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影响产量和物价;但从长期看,产出量是由劳动、资本和技术等非货币因素决定的,货币供应量只决定物价水平。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只有未预期的货币变动能够影响短期真实变量。从长期看,由于货币政策是可预期的,货币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相应变化,而对真实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尽管理性预期学派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货币面纱”论,但仍坚信金融与经济增长无关。

金融促进经济增长论。有关货币流通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讨论,可以追溯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他认为,慎重的商业活动可增进一国产业,但增进产业的方法不在于增进一国资本,而在于使本无所用的资本大部分有用、本不生利的资本大部分生利。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早在19世纪末就认识到古典货币中性论的不足,指出,在信用制度条件下,货币对经济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在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一般物价水平稳定的状态下,货币才是中性的。熊彼特则从信用创造的视角突出了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而功能健全的银行可以对企业家进行筛选,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是货币经济的主要特征,通过利率对投资的诱导作用,货币就能影响国民收入的产出水平。凯恩斯还通过总量分析,把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克服了古典经济学“二分法”的不足,实现了对早期货币中性论的质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约翰·格利和爱德华·肖阐述了金融中介在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揭开了金融理论研究的序幕。此后,金融因素逐渐在经济理论中得到重视,并凸显成为同土地、资本、劳动同样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1969年,现代比较金融学的奠基人戈德史密斯指出,以初级证券和次级证券为形式的金融上层结构加速了经济增长,改善了经济运行,为资金转移到最佳的使用者手中提供了便利。20世纪70年代,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分别在金融深化论、金融压制论的分析中,将货币与非货币资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统一起来,阐述了一国金融体制与该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相刺激、互相制约的关系。之后,卡普尔等人把麦金农和肖的静态分析发展成为动态分析,进一步阐明了金融深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内生金融理论强调,资本效率的改进得益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把资本分配到最佳可能用途上所起的关键作用。

金融从属于经济增长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结果。琼·罗宾逊反对熊彼特关于金融部门引导产业部门并激发技术创新行为和企业家精神的论断,强调经济发展为某种特定形式的金融安排创造了需求,而金融体系只是对这些需求作出反应,从而否认了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多恩布什认为,金融储蓄与真实利率并不相关。

二、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不同视角

在Shumpeter(1969)、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和Shaw(1973)做出开创性研究之后,有关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步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后来的研究(包括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或通过证明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存在性、或通过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因果方向、或通过研究两变量间的传导机制,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认识。近年来,国外学者DemirgucKunt&Levine(1996),thakor(1996),Levine(1997)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有建树;而许多国内学者也基于中国数据、利用不同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检验。

综述以上研究,学者们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变量间的相关度和因果方向具有不同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视角:第一种视角是“供给拉动性”(supply—leading)观点,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根据这种观点,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进渠道有:(1)通过提升资本积累效率并依次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Goldsmith,1969);(2)通过提高储蓄率进而带动投资率(mcKinnon,1973;Shaw,1973)。换句话说,通过增加储蓄规模和改进投资效率,金融发展将拉动更高的经济增长,这种观点得到了相关大量实证研究的证明(如Bencivenga&Smith.1991;Greenwood&Jovanovic,1990;thakor,1996);第二种视角由Robinson(1952)最先提出,即金融发展“追从”经济增长的“需求引致性”(demand—following)观点。该种观点认为,实体经济的扩张增加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导致金融产业的发展,对这种观点的实证支持可参见近年来的一些相关文献(Demetrides&Hussein,1996;Friedman&Schwartz.1963;ireland,1994);第三种视角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变量是互为因果的,即金融发展和

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联系(Demetrides&Hussein,1996;Greenwood&Smith,1997);第四种视角则缘于Lucas(1988),他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而“经济学家常常过度强调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作用”。

三、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在中国的检验

众多理论分析与计量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力度有限,甚至有些指标还呈现负面影响;总体来看,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落后的金融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体现在我国对金融体制所进行的渐进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经济绩效,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对我国金融的深化也具有持续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间因果关系也存在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从侧面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相对于同期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匹配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还不及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考察其深层原因仍在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现行的金融体制已无法满足企业扩张带来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加入wto后的外来竞争压力也迫使企业和银行对融资机制做出新的调整。改善目前的落后的金融发展局面,一方面要努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让企业更多的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改善融资机制,消除“所有制歧视”,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另一方面加速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发掘债券市场的潜力,为直接融资提供更大空间,并且积极推进非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发展,促成金融机构的合理竞争。有理由相信,加快金融深化和金融体系改革必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四、对我国金融政策的启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3

直接金融(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

对于股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上有以下两种观点:很多人都认为在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而在实际中,尤其是中国的股市跌宕貌似与中国GDp的增长没有多少明显或是规律的关系。所以,存在着另一种观点,一些人认为股票市场在风险分散和流动性方面的优势,使其替代产品的需求减少———人们的储蓄动机下降,从而股票市场发展会产生不利于储蓄率的现象,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以上两种观点中,虽然说第一种观点具有绝对性的优势,但是实际上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确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没有规律可循而且是非常有限的。第一,我国的股市相对于其他金融发达的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各种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都还不成熟;第二,由于第一条我国股市历史客观上的落后,造成我国监管指挥当局决策行为常常比较滞后和失误率较高,政府在各个股市板块股票上市资格标准的制定上没有经验可参考,政策时松时紧、缺乏连贯性和依据性是导致我国股市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不规律的一项重要因素;第三,在影响股票交易量和股市价格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是一种主导因素,但是其他非直接、非金融因素同样起到了很大作用(如人们的心理预期、重大新闻事件、国内外政治因素、战争或是流言等等),尤其是在我国,非经济因素起到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第四,中国股市的异态,不仅是国民对股市理解不正确,“股民大于股东”的情况造成股市投机者心理跌宕。股市的另一参与主体,很多获准上市的公司将从股市筹措来的资金并没有用在生产项目或企业规模的扩大投资上,而是用于公司内部消费或再次流入股市进行风险性投资。另外,股市融资本身就是长期融资,上市公司利用发行股票把从股票市场上筹措来的资金投向的项目应该大多是长期投资的项目,其利润的获取大都是缓慢的、渐进的、长期的,首期获利很可能在1年以后,因此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显示出来。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

首先,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便是经济增长。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货币政策一般分为:积极型(扩张型)和消极型(紧缩型)。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如当今的欧洲各国)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早已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我国,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管理的银行,其货币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其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经济的发展中关键性的作用。综上所述,金融发展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本质上看来,金融发展要以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所以,倘若我们将重点放在利率市场化、证券保险改革创新等金融深化、自由化的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这将是本末倒置的一种方向。相反,我们应该重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深化制度创新等,从根本问题上促进经济增长,比如在欧债问题的影响下,我们更多的要审视自己的经济结构和外汇制度,而不是单纯的关注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或者说,在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阶段下,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单纯通过金融扩张的手段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规模,而应更多地注重金融发展的内在质量。首先,我国股市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尚有不足。随着股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储蓄越来越多,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将不断显现,贡献程度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发展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提高股票市场效率,只有配置效率高、运行良好的股票市场才有可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我国银行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强于股市,正确处理好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中小企业有效资金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发挥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扩大货币政策效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实施效应的评估和反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加强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能,正确及时实施货币政策。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本文作者:肖渤海工作单位:滨州市滨城区财政局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后发优势;间接作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产业政策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5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发展金融中介发展股票市场发展

中国金融在过去几十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经济发展趋势上来看不得不说二者存在某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检验这种关系必须对中国金融进行充分探究,将中国金融的发展看做金融中介发展以及股票市场发展两部分,通过一定的对比论证总结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找到我国金融发展的方向。

一、中国金融中介的经济增长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国外学者对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看法,得出如下结论:金融中介体在进行风险管理、储蓄金的调动、项目管理、监督管理、交易等方面的行为都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即金融中介的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呈正相关增长,且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中介的发展,即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其中某一方得到提升必然带动另一方的增长。这种观点也在西方发达国家被论证。但由于体制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实际情况证实的原理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经济金融体制质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否属实的论证不能忽略中国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金融中介对我国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判断国外学者的观点是否能在我国站稳脚跟。

(二)变量选取

本文在论证过程中选取的数据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传统金融中常用的金融深度指标,简称DeptH,通过该指标能够反映出金融中介体在大范围内的规模,在运算中主要体现在全部金融中介体所具有的流动负债(m3)与当个季度的总体GDp的比率。我国对金融中介体所具有的流动负债并未进行系统性统计,因此缺乏这方面的有效资料,因此可以利用某一特定时刻的期末余额(m2)进行代替。GDp是某一时间范围内的金额累计总值,这其中必然含有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物价变动造成的影响,为消除这种影响,可以对研究范围内的期初余额以及期末余额进行算术平均,再将其与该范围内标准GDp进行比算,得出较为可靠的比率结果。另一个指标主要是衡量存款货币银行在配置国内信贷过程中相对于中央银行的重要性[1],称之为BanK,选取该指标的金融中介的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将其与中央银行进行相比能够得出更好的标准,有助于存款货币银行得到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以及投资信息。除了以上两个指标外一般还需要建立辅助的经济增长指标,该指标主要体现在统计每个季度的GDp总量,分析不同季度的Gop增长率。为使得每个季度的GDp间存在一定可比性,首先计算每个季度的GDp实际数据,并以第一季度为对比基准,对商品销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季度各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简称Rpi,此时再用季度的GDp实际数据比上零售价格指数既能够得出该季度的实际GDp,该GDp即是相对标准的数据。

(三)结果分析

通过先前制定的DeptH以及BanK之间的相关系数,结合我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的数据分析得出DeptH以及BanK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1,基于该系数得出结论DeptH和BanK之间的相关性并不高,二者只是在不同层面反映出金融中介的发展程度,二者之间蕴含的信息有一定区别。通过对金融中介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运算,能够看出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关系较为显著,其中的DeptH或者其滞后变量DeptH9(-4)能够回到回归模型中,由此可见DeptH和调整后的季度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当DeptH和调整后的季度GDp增长率进入到模型中,其t检验都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得出结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即证实中国金融发展在金融中介部分是符合国外学者预期的。

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不同于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明显线性关系,国外学者对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关系及相关强度等存在较大的分歧,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由于股票市场中的风险分担等因素可能导致人们对储蓄的动力下降,因此股票市场的发展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出现负值,即股票市场的发展可能阻碍经济增长。股票市场在我国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际地位以及市场份额导致股票市场在我国发展速度极快,因此必须研究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变量选取

前文已经对经济增长指标进行讲解,此处仅介绍股票市场发展中的几个重要指标。第一个指标是每个季度的平均市场价格总值与当季度GDp的比值,通过该比例能够反映出该季度股票市场份额规模,一般用CapitaLiZation表示该比率。另一个指标是季度周转率,表示该季度股票投资总额与该季度股票平均价格间的比值。

(三)结果分析

数据来源同样选取《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通过科学运算能够看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几个指标在模型中的线性关系并不明显,即并不显著的进入回归模型,通过t检验发现其检验值很低,由此可见股票市场发展的几个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够明显。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十分有限,其作用仅有一点点,即外国学者普遍认为的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间是相互促进的并不适用于我国。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途径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力求追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在正确理论的支持和引导下,摒弃原有发展模式的不足,吸收和学习新的发展因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解决经济增长方式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高效性。科学发展观正是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依靠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一、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

(一)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科学技术水平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跟国外发达国家比起来,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的企业在现实发展中没有很好地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没有充分发挥好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制约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水平和高度。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创新机制不完善,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多停留在低耗能、高污染的阶段,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环境问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还表现在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处于一种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中,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科技创新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

(二)经济体制尚未根本性转变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生产效益很低,缺乏有效的生产激励政策,改革开放打破了这一经济体制,扩大了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调动了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但是,目前的经济体制还没有真正触动到旧体制的核心部分,没有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基本框架,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起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有限,不利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些企业通过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能够获得较大利润,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的企业依然存在,这正需要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深化改革,为科学发展的落实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体制支持。

二、依靠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途径探析

(一)增强认识,注重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渗透

科学发展观始终是指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理论,在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要重视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根据时展的新要求赋予科学发展观新的内涵,使科学发展观能够在新的发展环境中更好地指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过去经济的发展情况中,由于过分重视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和探索。现在人们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深刻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开始在不断探索绿色清洁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为人们探索一条高效益、低污染、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引导,让人们埋头于经济发展时开始重视建立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寻求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三者有效结合,形成了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高效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正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渗透的结果,让企业逐渐改变原有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产方式,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去,不断在生产实践中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坚持走可持续的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二)重视人才,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提供人才支持

人才始终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更需要丰富的高素质人才作支撑。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注重挖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高效转变。人才作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影响着一切先进设备、生产资料的开发和使用,要想依靠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型,归根到底还是要靠高素质的人才来实现。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要转化为人力资本,就需要国家重视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创造各种条件积极开发现有人力资源,努力造就高素质劳动者,适应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需要。依靠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注重对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将培养一大批高精尖创新人才上升到国家的人才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规模宏大、结构完善的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建设新局面的到来,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依靠科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科技进步始终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众多可能,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力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虽然我国的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明显不高,有些地区和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传统的低技术阶段。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加快完善科技进步制度,提高本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发展战略高技术,建设一支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在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水平上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真正发挥和依靠科技进步带给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尽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技术创新的轨道上来。

(作者单位为西山煤电万隆实业分公司)

[作者简介:于志罡(1976―),山东济南人,本科,西山煤电万隆实业分公司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方向经济。]

参考文献

[1]王梦奎.论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取向[n].北京日报,2004.

[2]曹护.论以投资增长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S1).

[3]匡国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J].理论月刊,2005(09).

[4]岑倩青.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要义[J].商场现代化,2005(17).

[5]杨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J].特区经济,2005(07).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环渤海;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相关性

本文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1993---2006年有关中国环渤海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年度数据。我们之所以选取1993年为起点是因为我国对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统计口径在1992年前后发生变化,1992年以前(包括1992年)数字为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统计口径,1993年以后(包括1993年)统计范围为《银行概览》统计口径,统计口径的不一致使得1993年以后的m2与1992年以前的m2不可比。

另外,我们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来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以检验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是否适用于我国环渤海地区。或更准确的讲,本部分旨在检验在我国环渤海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1.问题的提出

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中介体在调动储蓄、评估项目、管理风险、监督管理者和便利交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都有助于经济增长,亦及金融中介促进经济增长。我们的问题是,这一观点是否适用于我国环渤海地区?如果有的话,则表明不能否定这一观点在我国环渤海地区的适用性。

2.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我们从环渤海地区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省市作为组成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元素,即五省两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因此,在本部分环渤海地区的数据就等于以上五省两市的单独数据的加总。

为了验证我国环渤海地区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建立一些反映金融中介发达程度的指标。第一个金融中介指标是传统的金融深度指标(DeptH),它反映金融中介体的总体规模,等于全部金融中介体的流动负债与当年GDp的比率。全部金融中介体的流动负债实际上就是m3,但由于我国缺乏m3的统计数据我们用m2替代。要指出的是,m2是某一时点值(期末余额),而GDp是某个时期的累计值,所以为了减轻物价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仿照金和莱文(KingandLevine,1993a,p720,footnote3)的做法,对上年度末和本年度末的m2求算术平均,再除以本年度的名义GDp,从而得到本年度的DeptH。1993年以后的年度GDp来自中经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m2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7年)。第二个金融中介指标是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当年GDp的比率(tRaDe)。年度进出口贸易总额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7年)。

除了以上金融中介指标,还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指标。为此,需要计算每年的GDp环比增长率。为了使各年的GDp具有可比性,首先需要计算各年的实际GDp。我们先算出各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用名义GDp除以当年Rpi就得到实际GDp。为了使各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还需要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我们使用年度调整后的GDp环比增长率(GY)作为年度增长指标。各年的Rpi来自中经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需要指出的是,在DeptH中,我们未做季节调整这是因为DeptH是个比值,季节因素同时对分子和分母施加影响,两者相除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影响。

在现实世界中,经济增长还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为了检验金融中介和金融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否独立于其他变量,有必要对这些变量进行控制。但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事先只选取一个变量,那就是年度通货膨胀率(π),他在数值上等于[(本年Rpi-上年Rpi)/上年Rpi]*100%。

3.回归的结果及其分析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我国环渤海地区的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线性回归结果如表1.1: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序列π还是其滞后序列π(-1)都不显著的进入增长的回归模型中,所以我们在下表中未列出他们。这似乎有悖于常论。本年的通货膨胀率和上年的通货膨胀率竟然对本年的实际增长率基本无影响,尽管这一结果似乎证实了货币是超中性的(superneutral)——经济体系中货币增长速度的变动或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仅仅影响名义变量,而对实际变量无影响(BlanchardandFischer,1989,p162;p207,note8)。对这一结果的合理解释是我们没有对π作季节调整,而对GDp环比增长率做了季节调整。

被解释变量为GY——季节调整后的年度GDp环比增长率,1993年到2006年。

观测值个数=14

括号内数字为t-检验值。

c:常数项。

DeptH:金融深度指标,等于每年的平均m2除以年度GDp。

tRaDe:每年的进出口总额除以年度GDp。

π:年度通货膨胀率,等于[(本年Rpi-上年Rpi)/上年Rpi]*10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环渤海地区的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来说,金融深度指标DeptH或其滞后变量DeptH(-1)显著的进入回归模型中,说明在本年的或上年的DeptH和季节调整后的年度GDp环比增长率GY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尽管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当年GDp的比率tRaDe指标或其滞后变量tRaDe(-1)的t-检验值低于DeptH或DeptH(-1)的t-检验值,但一旦tRaDe和DeptH同时进入回归模型中,两者的t-检验值都得到显著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DeptH单独进入回归模型中,还是DeptH和tRaDe联合进入回归模型中,DeptH的估计系数都为负。这表明在金融中介体的总体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似乎与我们的预期不符。但若做深入分析,这种结果又不难得到解释。金融深度DeptH和经济增长率GY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乃是货币当局逆周期操作的结果。货币当局之所以逆周期操作,是为了通过货币政策来慰平经济的波动。在经济处于高涨期(经济增长率较高时),货币当局通常减少货币供应量m2,加之此时GDp较高,所以金融深度m2/GDp较低。而在经济处于衰退期(经济增长率较低或为负时),货币当局通常增加货币供应量m2,加之此时GDp较低,所以金融深度m2/GDp较高。

而滞后变量DeptH(-1)和经济增长率GY之间的正相关性可以从货币政策的时滞得到解释。由于货币政策通常存在时滞,货币当局在某时期实行的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或防止经济过热)的扩张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当年并不会收到效果,而是到了下一年才见成效,从而在对GY的回归模型中,DeptH(-1)的系数为正。

4.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是,在我国环渤海地区金融中介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环渤海地区金融中介的发展有可能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金融中介体的发展不能滞后于经济增长。

上述含义的政策含义很明显。既然在现阶段环渤海地区的金融中介体的发展不能滞后于经济增长,那么环渤海地区金融中介发展的重心应该是大力促进金融中介体的发展。

我认为,导致环渤海地区金融体系诸多弊端的主要原因不是金融中介体在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而是金融中介体的效率低下,表现在中介体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严重落后于金融发展的需要。在传统体制下,金融受到抑制,政府过多的介入金融中介体的日常经营活动,金融中介体实际上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举例来说,我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偏高,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即便是在股份制改造以后)在存款货币银行中的比重偏高。因此,政府应出台措施以鼓励各类金融中介体的相互竞争以及每类金融中介体的内部竞争,从而促使他们发展。同时,金融中介体之间的最低限度竞争也是对外金融开放的先决条件,因为当效率较高的外资金融中介体进入后,会挤垮掉一大批效率不高的国内金融中介体,进而造成金融动荡和社会不稳定,所以,在现阶段应大力促进各类金融中介体的相互竞争以及每类金融中介体的内部竞争,以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中经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县域工业;县域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主要对策

同志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更深刻、更白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就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一、充分认识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折射和反映出不同的发展观。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表现为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这种增长方式,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背离的。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采用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虽然也有发展,但这种发展是畸形的,不可持续的,我们曾为此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切实把县域丁业和县域经济引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是贯彻“工业反喃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护各县(市)应根据中央的要求和安排,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又要加速转变增长方式,认真贯彻“工业反喃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这两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地不断推向前进。

(三)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是探索和坚持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实现工业化是县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经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并阐明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这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新?}1工业化路子。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如何发展,尽管因县(市)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子,但总体思路、根本路子则必须体现中央的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特点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是实施“工业兴桂,’.“工业兴县”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杜会建设的需要

广西“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实施“工业兴桂”、“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啥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仍然按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去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不仅不能实现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引发和加剧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证明,没有县域工业的健康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毛瓷定。因此,转变增长方式,必将有力地促进“工业兴桂”、“工业兴县”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转变增长方式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和时代的要求上去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切实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一项关系县域经济社会全局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要转变增长方式,除了充分认识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耍性和紧迫性外,还必须对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县域所造成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认识。

(一)主要问题

1工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20多年来,我国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许多县(市)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速度,盲目追求上项目、增加投人、扩大生产规模,由此引发和导致个人、企业、政府都进人‘短线竞争”状态。其最大弊端就在于忽视了以人为本,没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种竞争和竞赛尽管在短期内也可能会“大见成效”但由于没有把出发点和着眼点放在人民利益的基点之上,因而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2效率仍然不高,效益相对低下

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人们片面追求高投人、高速度、高指标,企图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刺激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造成投人产出效率不高,效益相对低下。这种快速度增长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支撑,缺乏质量和效益.尤其是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因而同样是不可取的,是一种有水分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速度。

3能源资源过多耗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多年来,县域经济的增长基本上是靠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实现的,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2005年我国gdp约占世界5%,但消费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占世界

25%至40%02004年我国消费煤炭19亿吨,原油约3亿吨,粗钢2.r亿吨,水泥9.7亿吨。这些数字说明了我国单位产出的消耗太高,也说明了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性。多年来,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各地都在大力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涌现了大量的县域乡镇企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生产丁艺落后,能源资源消耗大,且污染严重。又由于县域经济的主体仍然是传统农业经济,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化肥、农药,也导致水、土资源恶化,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4工业污染严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

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由此又带来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其他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目前,我国因工业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恶化状况令人担忧。2005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列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另据中科院2006年2月28日的租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排序,我国位列绩效最差国家之一,排在第54位。

5.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由于县域范围内的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机构没有发展起来,企业的技术开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意识不强,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当今的国际竞争十分剧烈,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竞争和知识产权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掌握了知识产权,谁就掌握了主动。如果我们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拥有更多的人才和知识产权,在复杂而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就将处于被动地位。

(二)原因分析

以上我们分析了采用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所带来的几个主要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四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1、片面性认识

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能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认识论根源上看,主要在于各级领导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在县域范围内,对要不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为谁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各级领导是一致的、无争议的。但对于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这些问题的认识就有分歧了。许多领导总想通过扩大投资规模、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把主要精力放在增长速度的提高和数量的扩大上,甚至把它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这种对发展的片面性认识,这种对速度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关系的非理性认识,是传统增长方式普遍存在并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思想根源。

2体制性漳碍

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尤其与生产关系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经济管理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的方式必然是粗放的。当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客观上要求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早在“九五”期间,中央就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但10多年来,这种转变进展缓慢,效果不大。其中一个带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体制。一方面,旧体制的安全退出和新体制的建立完善,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政府的各项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政府的职能尚未彻底转变。政府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应当退出,让位给企业。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式、手段应当进一步改善。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应按中央的要求相应调整此外,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未完全到位,预算软约束等问题尚未解决。所有这些,都是新旧增长方式长期以来不能此消彼长、去旧留新的体制。

3历史性原因

我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增长方式是非常粗放、落后的。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的增长方式则是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代的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是解决有无追求总量的增长。即便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水平,我闰的基础设施仍相对落后,解决住房、交通问题的任务仍很繁重,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尚有2600多万,城市中尚有2200万人口需要政府给予最低生活补贴,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压力增大,如此等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一个相对高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

4.习惯性势力

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有较强的惯性和顽固性。人们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条件下生产、生活,也已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积以时日,而非朝夕之功,一戚而就。从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看,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我国将成为未来5年世界产业竞争和发展的激烈竞争空间。从国内发展趋势看,目前以地区为竞争实体的基本格局并没改变,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所依赖的仍然主要是各种在短期内可以见效的投资项目和“优惠”政策竞赛。“开发”和“招商”仍将是地区问竞争最主要的‘主题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难以完全舍弃粗放型增长方式。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自动实现,必须有根本性的观念转变和重大的举措,才能冲破旧增长方式的惯性束缚和思维定势的藩篱,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性转折。

以上的分析表明,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导致和遗留的问题很多,其原因也很复杂。尽管这种增长方式在某些地方还有存在的时问和空间,但从长远看,它是不可持续的,必然要为新的增长方式所取代。

三、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

在县域范围内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便促进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做的工作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浅见以为,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明确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县域各级领导一定要进一步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好,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包括解决转变增长方式的问题。要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性,正确解决发展什么和怎么发展等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既要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又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要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对gdp的增长要有理性的认识,单纯追求gdp,一切为了gdp

,把gdp作为唯一目标,作为衡量发展成败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降低效益为代价,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走符合县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转变增长方式的体制和机制

转变增长方式,需要有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作保障和支撑。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同时,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鼓励市场竞争,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能和行为,不能以竞争主体的角色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地改善管理方式,努力实现由过去直接干预经济到现在的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经济的角色转换。此外还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等。通过深化改革,以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来促进、支持、确保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

(三)发展教育,加快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县域教育,建立有效的教育投人机制,加强基础教育,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扩大教育覆盖面。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县域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这三支队伍建设,同时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县域企业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阵地。要加快培养优秀企业家、优秀经营管理者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使他们在转变增长方式中发挥中坚作用,使企业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能站稳脚跟,开拓创新,立于不败之地。

(四)优化结构,继续推进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由于县域经济的主体多数仍然是传统农业经济,因而必须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项目,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有鲜明特色的强势农产品品牌,提高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改组、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决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为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提供技术基础和技术支撑。

(五)立足县情,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壮会

我国资源总量较大,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量少,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左右,但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是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0立方米,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矿产资源回收率低,总回收率仅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以上。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货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23%,内河船舶油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

同样,我国环境形势也很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一些地方老百姓喝不上干净水,吸不到新鲜空气,1/3的国土受到酸雨影响,噪声扰民相当严重;生态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仍在发展,林地流失严重,90%以上的天然草原在退化,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害外来物种人侵加剧;各类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环境问题投诉以年均30%的速度增加。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整体上还处在资源耗费型、环境损害型的状态。必须从县域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灾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强化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解决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关注“三农”,扩大城乡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9

一、一季度工业交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一)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6.51,同比提高20.65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实现利润2932亿元,同比增长43.8%,增幅提高22个百分点,为2004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12个主要工业行业中,除电子行业利润低于去年同期外,其他行业利润增幅都在20%以上,其中冶金、建材、电力、煤炭、机械、有色行业利润增长超过40%。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

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与东部地区进行有效对接,促进了东部加工制造业的转移,区域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东部地区投资增幅回落,企业效益水平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投资和生产加快增长,增速快于东部,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分别提高1.6和0.2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支撑条件继续改善

一季度,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4.8%,市场供应比较宽松,3月末直供电厂存煤2651万吨,处于正常水平。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发电量增长15.5%,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成品油供应平稳,原油加工量增长5.6%,其中汽、柴油分别增长5.5%和4%。全社会货运量增长11.7%,加快4.1个百分点,煤炭、石油、棉花、化肥、农药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障。

(四)行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随着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的逐步落实,主要行业重大技术装备水平继续提高,冶金、建材、石化、机械等行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一季度机械行业出货值增长39.5%,同比提高12.9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9个百分点。轻工、纺织行业依靠科技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行业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前2个月,轻工、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为4.61%和3.14%,同比提高0.15和0.32个百分点。

(五)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进展

据行业统计,一季度,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56克/千瓦时,同比下降9克/千瓦时。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继续增加,水泥生产单位综合能耗同比下降超过5%,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1―2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1%,吨钢耗新水下降20.9%。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的一季度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显示,企业加快了节能技术改造步伐。在2万余家被调查的企业中,73.9%的企业在今年安排了节能减排方面的更新改造计划。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工业生产增速高位加快,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在规模以上工业连续4年保持16%以上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呈现高位加快增长态势。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长18.3%,增速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达到近10年同期最高增长水平。工业用电量增长16.8%,同比加快5.5个百分点。拉动工业较快增长的原因,既有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长期因素,也有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电力和资金供应较为宽松的短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贸易顺差继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等问题在工业领域的反映。工业生产速度如果继续加快,不仅会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增速,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增大污染排放,还会加大结构调整的难度,使经济稳定增长面临更大压力,有可能造成经济运行出现大的起伏。

二是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据测算,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建材等六个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左右、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64%左右、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70%左右,它们是开展节能降耗、完成总体节能减排目标的重点对象。一季度,这六个行业增加值增长20.6%,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2.3个百分点;用电量增长18.2%,比工业用电量增速快1.4个百分点,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也呈大幅增长之势。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遏制,势必对今年全国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是局部性、时段性煤电油运紧张仍存在。由于各方面工作准备充足,能源供应能力提高较多,加之去冬今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煤电油运供需总体趋于平衡,但个别地区、高峰时段紧张仍存在。一季度,仍有12个省级电网出现电力短时紧张或拉限电情况。进入二季度后,工业生产进入旺季,保证煤炭、电力、油品(特别是柴油)的稳定供应仍存在压力。铁路运能总体依然偏紧,特别是西北、西南、华中和东北地区运输矛盾仍较突出。此外,近来异常气候状况有增多趋势,对于能源、交通的正常生产供应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三、认真做好经济运行调节的各项工作

(一)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尽可能延续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

(二)继续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

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产品过快增长的势头。认真执行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完善市场准入标准,提高产品技术规范和使用标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尽快落实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差别电价政策,加强监督检查,禁止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支持高耗能产品发展的措施。推动优势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

(三)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加快出台促进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抓好重大节能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试点。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大力推广先进节电、移峰技术,提高电网负荷率和电能使用效率。优化能源、资源供给和需求结构,将有限资源、运力优先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搞得好的企业倾斜。

(四)大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大力发展生产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相互融合,联动发展。鼓励、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五)搞好煤电油气运等经济运行保障要素的协调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篇10

摘要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长期以来,人们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混为一谈,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GDp高速增长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结果导致出现“有增长无发展”、“倒退的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制约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才能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结构变化等方面均衡、持续和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对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带来一系列经济增长中环保问题、结构问题、质量问题和分配不公等问题。我们很有必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在实践上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对应对目前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全力推进我国改革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1.范畴不同

“经济发展”的范畴比“经济增长”要丰富和宽泛得多。从词义本身来看,“发展”(develop)有成长发育的意思,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增长”(growth)指增加或者提高。从哲学角度来看,“发展”是指质的演进和展现,强调事物运动变化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增长”是量的变化和积累,强调事物运动中的量变。从经济学定义来看,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界限是清晰的。

2.研究对象和特征不同

(1)在研究对象方面的不同。经济发展的研究对象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有特殊的规定性,在时间上,专门指一个国家从落后到先进,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过程,即经济发展是以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并把制度结构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包括更多的产出,还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变革,以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2)在自身特征方面的不同。一是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是有明显的阶段性,具有长期的发展趋势,它由若干个经济增长周期组成,主要表现为突进的形式,带有飞跃的特征;而经济增长是无明显的阶段性,仅是短期的经济变动,在增长过程中有时出现扩张,有时出现收缩的现象,它只有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长度,主要表现为波动、周期性的特征。二是经济发展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的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而经济增长却不考虑这些因素。三是经济发展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描述的是生产技术、社会观念、经济体制、物质福利等经济发展基本因素的改变和进一步改善,它意味着一个经济领域的发展导致其他经济领域的成长,这种结构变化和真实收入的增加扩散到所有经济领域体制变化;而经济增长仅是一个数量的概念,是可计量的客观的量,它表示劳动、资本、贸易等总数的扩大。

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1.二者是基础和结果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首要的、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经济发展,但有经济数量的增长,也不一定就会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标,经济增长重在数量,经济发展重在质量。

2.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由于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手段和条件,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结果,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了也有可能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了也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没有经济增长一定没有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并不说明没有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需要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能够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也可以很好地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下,就能使两者真正实现良性促进作用。

三、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统筹

1.完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统筹考核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这种快速增长是一种“高污染、高消耗、高成本、低质量、低收益”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经济发展应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向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转变,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完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统筹考核体系。

2.完善并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政绩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政绩观是各方面和有关部门对政绩的最基本的认识,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各级领导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树立正确的科学政绩观,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将有利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科学政绩观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