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雷锋活动日记十篇学雷锋活动日记十篇

学雷锋活动日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29:41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1

为纪念开展学习雷锋活动54周年,弘扬雷锋精神,广泛普及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理念,3月3日,水库环境管理处党支部,组织全处党员和团员青年开展了“学习雷锋精神,重读雷锋日记,再掀立足岗位学雷锋”系列活动。

活动中全体成员首先重温了雷锋同志日记,对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还对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中接见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时提到的:“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会议结束后全体成员到锦凌水库岸边开展“保护水源,从我做起”清理垃圾志愿者活动,活动中大家积极踊跃,对保护区的废弃垃圾等开展了认真的清理。这次活动将学雷锋活动做细做小做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在全处形成“做志愿者,积善成德”的良好风气,通过这次活动,宗旨在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全面提升全体员工的品德素质。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2

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1963年3月5日,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雷锋精神的传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雷锋精神的传播,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风貌,教育影响了几代人。几十年来,地改变了社会风貌,教育影响了几代人。几十年来,每逢3月,人们就以学习雷锋的具体行动纪念他。虽然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就以学习雷锋的具体行动纪念他。虽然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但关爱他人、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精神仍然值得当代中学生学习。

一、指导思想:

每当春风吹绿大地,万物吐露芬芳,我们总会想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雷锋。雷锋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永不褪色、熠熠生辉。值此阳春三月,学校倡议全体中雁学子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钉子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人人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让雷锋精神发扬广大,愿雷锋精神如温暖的春风吹进每个中雁学子的心田,吹遍大地每个角落。

二、活动目标:

1、以“向雷锋学习”题词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地学习雷锋活动。

2、引导广大师生学习落实雷锋精神,以自己的言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3、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雷锋精神,长期形成学雷锋的氛围。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3月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全校师生都要在学雷锋活动月中行动起来,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全体同学严格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力争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各班级要召开一次学习雷锋的主题班会,出好一期学习和讨论雷锋精神的主题黑板报,组织一次班级学雷锋活动,准备一本登记本班队员学雷锋做好事情况的“好人好事登记本”,在学雷锋活动月之后每班评选一批学雷锋标兵和“在学雷锋的日子里”优秀征文。

六、具体活动安排:

1、3月2日——3月8日“走近雷锋学习周”。(1)各班出一期“我与雷锋精神同行”的主题黑板报。(2)立足校园和社区,开展美化环境活动。(3)各班级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读雷锋书籍活动。

2、3月9日——3月15日“学习雷锋行动周”。(1)各班于3月9日组织一次以“我与雷锋精神同行”主题班会。(2)各班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扬雷锋钉子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鼓励成绩好的、有特长的队干部或同学与班上学困生结成“手拉手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4)结合3·8国际妇女节,各学生要争做一名感恩小雷锋,制作一张节日贺卡送给妈妈,为妈妈做一件家务活。

3、3月16日——3月22日“践行雷锋巩固周”。(1)在学生中开展“一言一行见公德”的道德实践活动,结合《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培养全体学生做习惯良好、文明守纪、遵守道德规范的“公德小雷锋”(2)各班的好人好事详细记录在“好人好事登记本”上,并及时写成通讯稿件上交德育处;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全校“在学雷锋的日子里”征文比赛。

4、3月23日——3月31日“深化雷锋总结周”。(1)评选“学雷锋活动优秀中队”“学雷锋活动优秀团支部”。(2)塑造身边的学习典型,每个班评出1名“学雷锋小标兵”。

七、活动总结及表彰:

各班在月底认真做好班级“学雷锋”活动的总结和活动记录,各班评出1-3名学雷锋标兵。学校将在月底召开总结大会并进行表彰。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3

学雷锋树新风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时间:2019年3月6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

二、活动地点:六年级教室。

三、活动内容:学雷锋、树新风。

四、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师生。

五、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弘扬雷锋精神。

2、通过认真地学习和参加有关的助人为乐活动,构建“优良班风、和谐校园”。

3、让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六、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的雷锋图片和他亲身经历的有先进代表性的真实故事。

2、准备几则《雷锋日记》和《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的视频。

七、活动安排程序:

欣赏图片------生平简介------雷锋日记------雷锋故事------------听一听歌曲------学会唱歌------要求行动------总结归纳------谈谈体会

八、活动流程:

1、师生共同欣赏一些与雷锋相关的图片。

(陶冶学生情操------勤俭朴素、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补充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

《雷锋的生平》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他多次立功。1962年8月15日,一个普通士兵逝去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名字--雷锋,也留下了一种伟大而高贵的精神--雷锋精神。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地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雷锋精神将会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3、读几篇有先进代表性的《雷锋日记》。

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4、讲一讲有关雷锋的真实故事。《助人为乐的雷锋》故事

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雷锋叔叔是永远不知道累的。

5、思考:同学们,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雷锋是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雷锋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战士。

雷锋是一个无名英雄。

6、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要求学生学会唱这首歌。

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

愿做革命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保卫祖国握紧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8、要求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父母、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做些好事。

用实际行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九、活动总结: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4

运输连的人发现,每次下班后雷锋总喜欢一个人独自找个地方坐着,或在营房靠窗的地方,或在营房外面的操场,或在一棵独立的大树下,自己埋头在一个小本子上写着什么,就是有人从他旁边走过也不知道。

如此专心地做一件事情,而且是在下班之后,是在学技术,还是记录行车情况,还是在做别的记录?雷锋的行为让人“可疑”。

有人跟雷锋开玩笑说:“你是在写入党申请书呀!”

雷锋听后笑着说,自己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有个记日记的习惯,是在记日记。

军队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军事组织,更何况工程兵10团当时正在执行保密的国防施工任务,到底雷锋每天都在记些什么呢,部队必须得将这件事情了解清楚。

雷锋将自己的日记交到连里,连里的领导一看,那个小本子上已记了不少,大都是从他参军那天开始,记自己在部队里的工作、学习与思想,其中也包括平时帮助别人一些事情,写得很有思想深度。

连里将这件事情反映到团里的政治处,政治处又将情况反映给韩万金政委。韩万金听后非常高兴,没有想到这样一名有着培养前途的战士,除了平时表现突出、觉悟高、乐于助人之外,还坚持记日记,以此来督促自己。

韩万金要求看看雷锋的日记。

韩万金看完后大加赞赏,认为教育战士们热爱祖国,忠诚向上,记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也发现雷锋由于文化水平不是太高,个别地方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韩万金希望政治处能帮助雷锋,让他在用词造句方面能有进步。

1960年10月底,团政治处接到政治部通知,要借调雷锋到政治部去,配合工程兵开展“两忆三查”,让雷锋到工程兵下属各部队去作“忆苦”报告。政治处让他将日记带上,因为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要看他写的日记。

王寄语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同志,在了解了雷锋身世之后,又听说这样一名小战士,入伍后还坚持写日记,觉得难能可贵,想从这些日记里更多地了解雷锋。那时部队里的战士跟现在不一样,文化水平一般都比较低,还有的一字不识,有一个像雷锋这样的新兵,能每天在紧张的军训和工作之余记日记,是一件非常稀奇的新鲜事。

雷锋开始时不愿意,认为那都是记的个人的事情,没有多大价值。但是,这是上级的命令,作为战士必须服从。

就这样,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雷锋带上自己的日记来到沈阳,到工程兵政治部报到,并根据要求交上了自己的日记本。

王寄语认真地读完了雷锋的日记,大受感动,认为这是自己读到的最好的日记。从这本日记中,他看到了雷锋的成长历程,进一步了解到这个战士苦难的家史,以及对新社会深深的热爱之情,触摸到了一颗怦怦跳动着的战士的心。他为之激动,为之赞叹,立刻安排人摘了一部分,然后打印出来,分送给军区工程兵部每位党委委员一份。

党委委员们从来没有阅读过这样特殊的“文件”,那些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着的深刻思想,那一件件鲜为人知的好人好事,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被这位年轻战士的言行深深感动。日记中那些平实而深刻的人生感悟,充满哲理,体现了这位年轻士兵对生命的认识与自身的价值取向,是那样平凡而崇高,人民军队多么需要这样的战士啊!

于是,党委委员们又将这些日记推荐给部队的其他领导同志看。

由于雷锋不断地到各个工程兵部队去作“忆苦”报告,他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为战士们所认识,也为军队的媒体所关注。

有一天,新华社军事记者佟希文、李健羽来到《前进报》社,在总编辑嵇炳前的带领下来到军区政治部,说是要了解雷锋的情况,希望能采访一下这个小战士。

政治部派人将他们带到雷锋的临时住房,在与雷锋的交谈中,更进一步了解到他苦难的家史和自身成长的经历。当他们站起来将要离开的时候,在雷锋的床上发现了雷锋的一个日记本,于是便问他,这个日记本是不是他自己的,能不能看一看。

得到雷锋同意后,3位记者当场翻看,只见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上贴着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的照片,雷锋在照片两侧空白的地方竖着写道:“英雄的战士,我永远向您学习!”再往后翻,便是雷锋所写的日记,他们立刻被日记中那些感人的事迹和闪光的思想所吸引,便产生了想借去看的念头。

日记是非常私人化的文字,一般情况下写日记的人是不太愿意让别人看的。事后,他们找到王寄语,非常赞赏雷锋所记的日记,并将要求给他讲了,希望这件事情能得到军区政治部的支持和帮助。王寄语当即表示同意。

记者们拿到雷锋的日记本后如获至宝,连夜阅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雷锋同志,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温室中的弱苗……

那一件件平凡的事情,一次次助人为乐的举动,那些饱含着思想光辉的文字,那些充满着人生哲理的语言,那些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爱之情,那种无私忘我的品质追求,无不闪烁着一个年轻战士思想的光芒,令阅读的人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纯粹的青年,这样高尚情操的战士!读着这些文情并茂的文字,他们如同发现了丰富的宝藏,见到了闪亮的金子,决定将这些日记摘抄部分在报纸上发表。

1960年12月1日,机关报《前进报》首次以整版的篇幅摘录发表《雷锋日记》,标题是《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同志日记抄摘》。这次共摘发了15篇,是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日记中所选出来的。

1963年4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雷锋日记》,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锋日记》。

看过《雷锋日记》后,称赞“此人懂得一点哲学”。

从此,这本不朽的私人生活记录,便得到了亿万人民的喜爱。从那些闪光的文字中,人们感受到了一颗怦怦跳动着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之心,感受到我们民族所向往和渴盼的心灵共震,以及希望看到的我们未来国家和子孙的形象。

雷锋逝世后,他的日记本、笔记本共9本,连同雷锋其他遗物一起,被征集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永久珍藏。

2.是否有人改动过雷锋日记

谈到雷锋日记的发现过程,我不由得想到不久前听到的一件事情。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有个青年人曾经问我,雷锋只有高小文化,日记能写那么好吗?我们现在别说是小学生,恐怕大学生也写不了这样的日记。这本日记在发表的时候,编辑们是否做过加工,是否有人改动过,所以才这样好,这样感人,这样充满文采。

青年人的话让我从雷锋日记想到了现在的教育,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上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思想上的差距不谈,现在莫说是一个高小生,就是一名本科大学毕业生乃至于个别硕士生、博士生,在文字上的功力恐怕也赶不上雷锋,因此,年轻人怀疑有人改过雷锋的日记也就不奇怪了。

我认为,雷锋日记写得那么好,首先在于他自己有很高的思想境界。事实是基础,思想是灵魂,他自己没有做那么多事情,群众没有那么多信邮来部队里赞扬他,他的日记里的内容就不会那么丰富。他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就不可能去做那些平凡小事,日记里也不会闪烁出那些如朝霞般灿烂的思想。

雷锋的日记大体可以分成这样几个内容:

一部分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所做的事情,这当中有很多是他主动帮助别人,也有从别人那里感受到的东西。

第二部分是他自己的思想活动,私人内心的表达。

再有一部分就是他从书上报纸上读到一些名言警句,这不是他自己的,是从别人那里摘抄下来作为警句勉励自己的。

这样一分类就十分清楚了,我们在学习雷锋日记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方向,就不会产生误会,更不会想到是谁帮他修改过日记了。

工程兵10团的韩万金政委在学习雷锋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定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夸大。对雷锋本人也是经常谈心,要他正确对待荣誉,外出作报告要实事求是,报告回来要向他汇报,并经常派政治处的人员随同雷锋一起出去作报告。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本已经白纸黑字写下的日记,谁还敢改动?

当然,有没有细小的改动呢?也许是有的。雷锋只有高小文化,在一些用词造句上难免会出现不太通顺的地方,为了让读者读起来通顺自然,在正式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把个别语句不太通顺的地方顺了一下。这种改动极少,总的不会影响到日记的内容,更不可能有“造假”的事情出现。

雷锋的日记中摘录了很多名人名言,由于雷锋没有在日记里注明,这个很难让人分清,但凡是能分清的,部队和出版社都进行了分清,是摘录的都加以了说明。

例如:前面说到的,雷锋日记中的4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据说在报纸上发表时,有人曾提出过那第三句与其他几句不对称,是否在最后加几个字的形容词,这样4句话就“对称平衡”了。

报社领导、记者、编辑对此进行过讨论,最后还是否定了这个意见,认为必须尊重日记的原样,不能任意改动,就是要动,也只能是一些必要的说明或者是个别语句不通的地方。

在这种尊重日记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说明雷锋这几句话不是他自己创作的,而是从别人那里摘抄在日记里来勉励自己的,因此在前面加了几个字:“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这些细微的处理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读到的雷锋日记是非常严肃认真的,是尊重雷锋日记原意的,是没有请任何的“高人”进行修改加工的,完全是一本原生态的日记。

那个时候的纪律十分严格,谁还敢在这上面动手脚,那不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去开玩笑吗?

雷锋日记里还有一段精彩的名言:“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后,除了早夭的以外,总要活上几十年。每个人从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几十年的生活,就构成个人自己的历史。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共青团员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开始大家都认为这是雷锋写的,也就将这句名言放在雷锋日记里面。

这句话就一直作为雷锋的日记流传,许多报刊也相继引用。

后来在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有人发现这句话不是雷锋写的,而是另外的人写的,这个人就是当时的中央党校校长、著名的理论家杨献珍,雷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了,觉得这句话很有意义,于是摘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作为对自己人生的鞭策。

弄清了事实真相,在后来正式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就没有用到这段话。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5

当年,他是雷锋的战友。而今,他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

海军原副政委冷宽中将,是雷锋团走出来的职务最高的首长。“我和雷锋有两年零八个月时间在一个团队里。雷锋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不是靠策划炒作出来的。雷锋影响了我们半个多世纪,并且会一直影响下去,凭的是精神。”

和雷锋在一起的时光

1960年1月,雷锋入伍时,冷宽任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参谋。冷宽说,在入伍仪式上,雷锋被选为新兵代表讲话。

全团迎新大会上,团部首长号召大家做“五好战士”。室外的冷风劲吹,代表全团新兵登台发言的雷锋,手中的讲稿被风吹得难以拿稳,冷宽只见雷锋索性把稿子装进裤兜,开始即兴演讲:“刚才首长讲了,要做‘五好战士’,别说‘五好’,就是‘六好’‘七好’‘八好’,我们都去争都去做。”

台下一片哈哈大笑。刚入伍的雷锋不知道,“五好”是当时部队倡导的一项专项活动。

其实雷锋那一天的讲话很精彩,当天团政委就表示“可以好好培养培养”。在发言当中,雷锋讲到自己苦难的家史,讲到他为什么要入伍,最后代表新兵表示了决心。这个敢于表达的、既可爱又上进的小个子,就此烙进了冷宽的记忆。

“从我见到他第一面起,我就觉得这个兵的精神状态和别人不一样,总是乐呵呵的。”冷宽说,凡是亲眼见过雷锋的人,都会被他的笑容打动,那是发自内心的阳光微笑,是一个旧社会孤儿翻身得解放后对共产党感恩的微笑,也是雷锋对战友、对社会真诚相报的微笑。

以后,冷宽因为工作关系和雷锋接触的机会多起来。“在‘忆苦思甜’活动中,雷锋经常要到兄弟部队和地方作报告,我曾陪他一同前往。再就是,每当他外出作报告时,都到团政治处来;驾车执行运输任务时,中午都在机关食堂就餐――所以,我们是经常见面的。”冷宽回忆说:“他总是用他那种微笑、那种行为感染着你。”

在饭堂,冷宽发现雷锋确实跟别人不一样,他每次吃完饭,都跟炊事员一块儿洗洗碗筷、整理餐具,然后把地扫干净了才离开餐厅。在部队,新战士入党很难,可雷锋10个月就加入党组织,可见雷锋的表现确实很优秀。“中午我们休息,他就坐在驾驶楼里学习。有一次我就问他,‘雷锋你怎么不睡会儿觉啊?’他说‘我都习惯了,我抓紧时间多看点书’。雷锋对生活的热爱,就是刻苦学习著作,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这个印象非常深。学习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了。”

“当时,部队经常能收到关于雷锋的表扬信。”冷宽说,比如雷锋路过建筑工地,帮工人搬砖的故事。

“做好事不应留名,为什么他所做好事的情况都写在日记里?”冷宽说,“雷锋写日记是给自己看的。只不过,在他去世后,他的部分日记被结集成书出版。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名。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的,到处助人为乐。至于雷锋日记中对做好事的记载,这恰恰是他重视道德修养,注重总结提高的表现。其实,我们许多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总结和思考,只不过做到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就不容易了。”

1956年,雷锋小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先后在乡政府当通讯员和望城县委当公务员。“爱写东西是雷锋的长处,他善于总结和学习,悟性很高。”冷宽说,“不仅仅是记录做过的好人好事,他把生活感受、工作感悟都写进日记里,以反省提高自己。”

艰苦朴素是雷锋精神的内涵之一。冷宽说,除了大家熟知的帮战友补衣服的故事,在做汽车兵的时候,每次运完水泥,雷锋都把散落在车斗里的水泥打扫下来,最后,经雷锋的手攒起来的水泥有1000多公斤。

1958年,18q的雷锋从湖南望城县来到鞍钢,“当时,厂里有援建的苏联专家,工人们经常利用周末举行舞会,有工友看到雷锋整天穿着工作服,就说‘这里是鞍钢,不是农村’,雷锋就买了皮夹克、毛料裤子和皮鞋。入伍后,这些都被他装进小皮箱里,除了当了一次演出服,再没拿出来穿过。”

在冷宽印象里,“雷锋生活上非常俭朴,包括他把自己仅有的津贴费省下来、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最后成为‘千层底’。那么这好像矛盾了,一方面艰苦奋斗,一方面又穿皮夹克、戴手表,这和雷锋的身世有关系――雷锋是个孤儿,一个皮箱就是全部的家当,没有家,没有房子,当时他在地方挣工资,一个月26块钱,他完全有能力买这些东西”。冷宽强调,雷锋在生活上是朴实的,但是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普通青年,爱美、让生活更阳光一些,完全可以理解。

“雷锋不是神,是人,他性格阳光、热爱生活。”冷宽回忆,雷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普通的战士,很爱照相,在入伍、当选人大代表等许多重要的时刻,他都要到照相馆留念。“得知被批准入伍了,他就跑到照相馆身披红花拍照。”

有人说,在当时的年代,吃饭都成问题,雷锋这样太奢侈。冷宽说,雷锋7岁就成了孤儿,上不养老、下不养小,经济负担不重,当时照一张相两毛钱,雷锋能负担得起。“正因为他非常热爱生活,对生活始终充满憧憬,所以他的照片在那个年代比较多。”

雷锋生前默默无闻,做好事不留名,结果成了名人。也有人质疑,雷锋的照片都是摆拍。冷宽说:“雷锋的照片非常多,这正是雷锋给我们留下的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随着雷锋事迹慢慢传开,他在军内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了把一些他做过的事情真实反映出来,领导又请一些专门搞摄影的同志去现场补拍镜头,虽然有一部分是补拍的,但它是历史的还原,是一个真实的雷锋――绝不是捏造,是根据实事补拍的!这也是他照片多的一个原因。”

言及当前社会上一些青年朋友对雷锋的事迹半信半疑,作为雷锋的生前战友,冷宽坦陈:“雷锋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一些青年朋友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到底是对雷锋这个典型人物的关切,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温暖的人际关系的渴望。只要我们把一个真实的雷锋告诉他们,相信广大青年朋友会比我们学习得更好。”

雷锋殉职后的岁月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营区指挥战友乔安山倒车,意外发生了。头部严重受伤的雷锋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雷锋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见到,生前他已接到了邀请,可以当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冷宽说。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在此前的这场车祸中戛然而止。

雷锋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共青团抚顺市委立即作出了《学雷锋做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的决定。这年10月22日,抚顺市首次举办了雷锋生平事迹展览,两个月时间,参观群众达28万人次;12月12日,由陈广生采写的长篇通讯《的好战士》开始在《抚顺日报》进行连载。自此,雷锋的事迹从抚顺传向全国。

在雷锋纪念馆里珍藏着一个“传家宝”,就是雷锋生前用过的10件遗物,也是雷锋精神在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体现的实物。这“十件宝”就是由冷宽当年整理、归纳的。

雷锋牺牲后,雷锋所在团团党委决定正式报请命名“雷锋班”。“我随团里的首长一起到雷锋生前所在运输连蹲点,为组建‘雷锋班’做准备,后来由我为雷锋生前所在的四班起草了一份申请书。”

冷宽随团政委韩万金下到雷锋生前所在的运输连四班,对全班战士进行考核、政审,准备申请上级命名“雷锋班”。在确定“雷锋班”成员时,党委成员在是否保留乔安山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大多数同志认为,乔安山虽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故,但人老实、工作认真,特别是作为雷锋的助手这一特殊的位置谁也代替不了。冷宽在运输连调查时,全连官兵及四班的全体战士也都希望乔安山能留下来。

冷宽负责整理雷锋事迹,实事求是地把雷锋事迹归纳为10个方面,选用雷锋生前用过的10件东西,即:雷锋生前学习的《选集》,驾驶过的13号汽车,生前用过的冲锋枪,送大嫂时穿的雨衣,训练用过的教练手榴弹,勤俭节约的节约箱,当校外辅导员戴过的红领巾,随身携带的针线包,给战友和群众理发用的理发工具,装著作、笔记本、钢笔的挎包。这“十件宝”真实地体现了雷锋助人为乐、刻苦学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后经各级党组织逐级申报,国防部最终于1963年1月7日批准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四班为“雷锋班”。这一年,雷锋殉职一周年纪念大会在营口市一所高中的礼堂举行。为反映部队一年来学习雷锋所取得的成绩,纪念大会上团政委韩万金的报告材料的主笔者就是冷宽。后来,冷宽和有关领导率“雷锋班”参加了后勤系统在金州三十里堡、军区司令部在吉林通化、军委工程兵在大官厅水库组织的三次大比武活动,其间他负责记载和整理“雷锋班”的大事记。

让冷宽终身难忘的是,1964年上级决定重新安葬雷锋。那天,冷宽和雷锋班6位战士抬着雷锋的棺椁从公墓送到新的安葬地。十几公里的途中,两边是自发送行群众,有的围着白毛巾,有的戴着黑纱,有的戴着白胸花,汽车在长长的人流中整整走了两个半小时。

后来,冷宽历任工程兵建筑团政治处主任,海军工程兵建筑团政治处主任,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长、副部长、部长,海军北海舰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海军政治学院政治委员,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海军政治部副主任,海军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等职。在他担任高级领导职务后,除了本人注重宣传雷锋外,他还多次把雷锋生前的战友请到部队,为广大官兵报告雷锋事迹,对推动部队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弘扬雷锋精神的晚年

1994年12月,冷宽任海军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1996年7月,晋升为海军中将军衔。

弘扬雷锋精神成为冷宽一辈子的追求。还在担任领导职务的时候,他就请《雷锋的故事》的作者陈广生32次给海军官兵作雷锋事迹报告,经常组织官兵开展学雷锋活动,教育官兵树立雷锋人生观。

退休之后的冷宽,担任过抚顺市雷锋精神研究所顾问和《雷锋精神研究》杂志顾问,后来着手筹建学雷锋社团组织,并为此殚精竭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是由冷宽等一批雷锋战友于2011年11月发起成立的一个全国性学雷锋平台,冷宽出任名誉主任。成立这个组织宗旨就是弘扬雷锋精神、传承雷锋文化,推动学雷锋事业发展。

作为自雷锋团走出来的职务最高的首长,冷宽多年来有一个心愿,希望将培养和接触过雷锋的老领导、老战友组织起来,发挥群体特有的社会影响力,并整合全社会学雷锋资源,为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学雷锋常态化办实事。这个组织里有培养过雷锋的老领导,多年研究宣传雷锋的理论工作者,有与雷锋共同生活工作过的战友,有雷锋当年辅导过的少先队员,有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雷锋传人。学雷锋基金成立后,冷宽c他的同事们利用这个组织平台珍贵的学雷锋资源积极筹划、组织系列学雷锋活动。

作为一群纯粹的志愿者,整个学雷锋基金管委会的8名工作人员,任何人不拿一分钱的报酬,有时甚至还从自己的家底里倒贴一部分。冷宽说:“这是责任。”

冷宽的身体并不是很好,多年来常常靠吃安定片入眠。但组织学雷锋活动,他总是挺身而出,像战士那样冲锋。组织学雷锋报告团、举办学雷锋论坛、开展“雷锋文化万里行”活动、策划雷锋图书进书店、举办百名将军《雷锋日记》书法展……冷宽的工作日程排得非常满,加班到深夜是常事。

雷锋在当下的被误解,在很大程度上与宣传方式有关,学雷锋的动机和目的导致学雷锋行为屡屡出现各种怪状。比如,每年3月5日学雷锋,不是马路被扫了10遍,就是敬老院的老人被洗了10次头,学雷锋成了走形式。许多雷锋生前的战友痛斥形式主义和功利心态让学雷锋走了样,泛政治化的刻板宣传则让他们觉察到雷锋精神的“被伤害”。

冷宽对学雷锋走形式深恶痛绝。他说,雷锋为什么被误解,其中一个原因就在宣传上。不是真假的问题,是根据需要随意“捏雷锋”。比如说,当年曾经有一段时间讲“反潮流”,就把雷锋当成“反潮流”的一个英雄来塑造。又有一段时期强调高消费,媒体又把雷锋当作一个高消费的典型来宣传。这样的宣传方式看似把雷锋拔高、把学雷锋的氛围变浓,实际上,高悬即意味着遮蔽。冷宽说,“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把雷锋往某一方向拉,生拉硬拽,结果就会失去雷锋精神本身的一些东西。”

每次雷锋生前图片展开展前,冷宽特意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把补拍、抓拍的照片区分开来。冷宽说,展览中,摄影家要现场跟大家说清楚,哪些是补拍的,哪些是原拍的,把它说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慢慢还原一个真实的雷锋。

“这么多年过去了,雷锋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鞭策着我。”冷宽说,“我工作岗位前后变化了10多次吧,但是我始终记住一条,就是像雷锋那样做个小螺丝钉。只要把我放那里,我就像雷锋那样扎扎实实去工作。我也始终认为把雷锋精神放在更大范围传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6

活动一:学雷锋主题班队活动

利用班队课,讲讲雷锋的故事、背背雷锋的名言、读读雷锋的日记,论论雷锋的精神。材料可到图书室借阅或上网查找。

活动时间:第五周周三班队活动课

活动二:板报、宣传栏制作

1、各班出好一期有关雷锋的板报。

要求:板报主题突出、设计合理、色彩鲜明

2、在教室内制作设计关于雷锋的宣传窗。

要求:内容要向学生宣传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雷锋名言以及班级小雷锋等内容。班级小雷锋事例要典型真实,具有感染力。

活动时间:__月__日至__月__日,第五周周五(__月__日)评比。

活动三:小雷锋的评选表彰:

评选要求:品行端正,常常帮助他人、做好人好事、助人为乐且有典型事例。其“雷锋”般的事例要真实可信有影响力,并能举出近来的好人好事的优秀事例。

评选时间:第七周(3月底学雷锋月活动总结时)

评选奖励:张榜公布、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活动四:影音里学雷锋、生活中做榜样

1、唱响雷锋之歌:

三月份,各班将在音乐课上跟老师学习关于雷锋的歌曲。

活动时间:第四周至第七周音乐课。

(音乐负责老师:郭新民老师、邓红英老师)

2、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电影。

活动时间:第四周至第九周班队活动课、综合实践课

要求:每节课两个班级观看

影视欣赏时由各班中队辅导员或副班主任组织并随同观赏。

活动地点:五楼多媒体教室

(播映负责老师:__老师)

活动一:结合“3·12”植树节,开展绿化、环保活动

(一)常规要求:1、爱护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2、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3、节约资源,不随便浪费水、电。4、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绿化、环保活动。

(二)各年级要求:1、低年级的同学负责管好自己班内的保洁工作、收拾好自己的物品。2、中高年级的同学负责自己班环境区的清洁。

(三)社会实践活动:我为武陵源做环保(活动具体事项另作安排通知)。

活动二:结合“3.8”妇女节,开展"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爱心活动:

活动要求:1、各班在3月8日放学时布置此项任务。

2、次日上学将自己在妇女节帮妈妈所做的写成日记并可以参加广播站投稿播音。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7

班会主题:学雷锋活动

活动时间:2012年3月5日第五周星期一

活动地点:早毓小学一(1)中队

活动对象:全体同学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弘扬“雷锋精神”。

2、通过认真地学习和参加有关的助人为乐活动,构建“优良班风、和谐校园”。

3、让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二、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的雷锋图片和他亲身经历的有先进代表性的真实故事。

2、准备几则《雷锋日记》和《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的录音带。

三、活动安排程序:

欣赏图片------生平简介------雷锋日记------雷锋故事------表演小品------听一听歌曲------学会唱歌-------精神大讨论-------代表发言-------要求行动------总结归纳------谈一谈体会

四、具体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欣赏一些与雷锋相关的图片。

(陶冶学生情操------勤俭朴素、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先请个别同学畅谈自己对雷锋叔叔的了解,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补充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

《雷锋的生平》3、请一位同学来读几篇有先进代表性的《雷锋日记》。

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4、请若干位同学来讲一讲有关雷锋的真实故事,其他同学集中精神,认真听后简单概括。

《助人为乐的雷锋》故事

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雷锋叔叔是永远不知道累的。

5、思考:同学们,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提示:------雷锋是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6、请几位积极活跃的同学登场表演自创自编的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小品。

7、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要求学生学会唱这首歌。

《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

愿做革命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保卫祖国握紧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8、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激烈的“雷锋精神”大讨论,并且由代表发言。

a、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志存高远,胸怀宽广,牢固树立远大理想。

B、紧跟时代步伐,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发奋学习,大力弘扬文明新风。

C、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D、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e、在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

9、要求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父母、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做些好事。

用实际行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五、活动总结:

1、由班主任老师总结归纳这次学雷锋活动。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8

【关键词】雷锋精神政治观道德观实践观

“深描(thickdescription)”是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Ryle)首先提出的一种哲学方法,随后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Geertz)将其应用于文化的解释。简而言之,“深描”与“分析”同义,即要分类甄别意旨结构并确定意旨结构的社会基础及其涵义[1]。这一方法论概念为我们分析雷锋精神的时代变迁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工具。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为:“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2]。这一题词实际上是从政治观、道德观和实践观三个方面对雷锋精神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精辟的概括。此后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概括几经时代变迁,恰恰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从综合到深描的过程。

一、政治观的现实化

在总理对雷锋精神的概括中,“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实质上是对雷锋的个人政治观高度综合的结果。“所谓政治观,简单说来,就是处在社会政治关系中的政治行为主体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以国家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的根本观点”[3]。政治观人人都有,是人们分析和观察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雷锋的个人政治观是是雷锋认识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根本观点和行动指南。

从性质上讲,雷锋的个人政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雷锋身上的集中体现。在雷锋日记中,这种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体现为“时时刻刻都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来做自己的思想行动的指导”[4],体现为“听党的话,听的话,永远忠于党忠于”[5],体现为以阶级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6]。正是雷锋身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雷锋才成其为雷锋。这种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表达方式明显不同于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描述。但是,它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表现,从精神实质而言具有超越于那个时代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所总结的雷锋精神的价值所在。

当然,对雷锋精神的概括同样基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应该说,和等国家领导人为学习雷锋题词的1963年,社会政治生活的局面还没有恶化到以后纯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地步。但是从1957年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7]之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思想是大大地向前发展了,并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和系统的理论形态。同时,对自己关于阶级斗争形势的判断愈来愈自以为是,党中央也逐步接受了的意见并采取了使阶级斗争升级的措施。广大党员群众在接受阶级斗争理论的宣传中,也逐渐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真理性。这样,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也愈益严重,并对经济建设形成了日见增强的冲击波。”[8]从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我们就能充分理解对雷锋精神概括的基本特征。第一,浓厚的阶级意识,从无产阶级立场到共产主义风格,再到无产阶级斗志,无不是将阶级作为基本视角和方法来看待雷锋精神;第二,斗争意识,从爱憎分明到革命精神,再到斗志,整个题词也充满了斗争性。此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之前,对雷锋精神的概括都是以的题词为蓝本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胡乔木和余秋里在不同场合都曾经说过“雷锋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就是“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9]。2012年2月27日,副部长雒树刚在“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新闻会”答记者问时说,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学习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10]。可以看出,从具体表现形式上讲,雷锋精神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已经有着明显的不同,那种简单而片面的阶级眼光已经被抛弃,但是其核心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精神实质又是一贯的。

这一重大变化仍然需要从社会生活背景的角度才能得到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强调成为党的建设工作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即对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的重视。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和党员的党性修养锻炼。早在运动中,刘少奇就作过讲座专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出:“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11]1989年“6·4”风波之后,邓小平总结党的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要求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12]。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政治交代”,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党的建设上升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最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一社会政治生活的背景下,学习实践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即成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

二、道德观的具体化

对雷锋精神中所体现的道德观的概括集中体现在“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这一句上。所谓道德观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的系统性观点,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中,依据特定的社会立场和价值观,对社会道德现象观察、认识的结果。道德观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决定性影响,从而成为人生的指路灯。正如雷锋所说,“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应该好好地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13],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取决于每个人的道德观。

雷锋之所以能够感动人、震撼人,成为跨越时代的人格典范,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的所言所行中体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在雷锋日记中,除了大量的个人事迹的记录外,还包含了许多雷锋关于道德观的直接认识。比如,“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14];“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15];“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16];“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17]。这些对别人而言也许只是豪言壮语,但是对雷锋却是发自肺腑的道德告白,是其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真情流露,无不散发出高贵的人格光芒。

的概括无疑是准确的,但更严格地说,这是对雷锋精神蕴含的道德观的实质进行的提炼和综合。1965年8月30日,第二次为雷锋的题词是“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在这里已经明确指出了雷锋精神的实质。1990年同志在接见雷锋团的时候说:“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这是对雷锋精神实质的直接表述。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而雷锋从自己的政治观出发,从自己作为党员的高尚纯洁的党性修养出发,很自然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从而成为雷锋精神的绚烂底色。

但是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的活动本身是具体的,因此雷锋精神中的道德观应该有其具体的内涵指向。1987年余秋里同志在学习雷锋精神座谈会上将雷锋精神概括为:“雷锋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精神。”[18]在这一概括中,前两个“就是”是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第三个“就是”是雷锋精神的具体内容,其中“大公无私、助人为乐”是雷锋精神道德观的具体化。在雒树刚副部长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最新概括中,其道德观被具体化为“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19]。

雷锋精神中道德观的这种具体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是相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努力下的理论结晶。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雷锋成了“四有新人”的光辉典范,学雷锋成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中心内容。2001年9月,党中央下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雷锋精神又成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雷锋精神被诠释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晶,常态化的学雷锋活动又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实践观的科学化

对雷锋精神中实践观的概括集中体现在“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这一题词中。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内容丰富,它包括实践的含义、性质、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以及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等问题。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此,要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一个人,就应该去理解他的全部实践,全部社会活动。雷锋精神作为对雷锋全部实践的提炼和升华,本质上就是实践的。对雷锋精神的把握自然地就应该立足于对雷锋的实践性把握。

但是,一旦立足于雷锋的全部社会生活,那么我们发现,对雷锋精神中实践观的概括就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雷锋日记中,雷锋的实践观除了“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外,还包括,第一,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他说:“学习著作,要学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到著作中找答案,按的指示办事。学习公式:问题——学习——实践——总结。”[20]第二,学习上的“钉子”精神。他说:“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21]但实际上,这种“善于挤和善于钻”的精神在雷锋的生活中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也体现在他的工作和助人为乐中。

这些实践观的方面在后来的弘扬雷锋精神过程中都得到了补充,即学习雷锋理论学习上的“钉子精神”,工作上的实干作风,强调立足本职工作,而不是为做好事而做好事。1983年3月4日,纪念学雷锋20年之际,全国青少年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座谈会的代表们认为,八十年代的青年学习雷锋,“不但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还要学习他刻苦钻研科学文化,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的‘钉子精神’,这是时代向青年一代提出的新的要求”[22]。1992年3月5日,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等单位联合召开的“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座谈会上,常务副部长徐惟诚指出:“今后学雷锋活动要在坚持开展好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的同时,把活动的重点转向立足本职工作,在岗位上体现出奉献精神”[23]。在雒树刚副部长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最新概括中对“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概括都可以看作是雷锋精神中实践观的内容,这些概括无疑将雷锋精神丰富化了。

当然雷锋精神中实践观的这种科学化过程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果断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0年邓小平曾说“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24]。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精辟论断成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最好诠释。此后这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响亮的口号和最当仁不让的动力。1994年,我国第一份部级可持续发展战略出炉。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口号提出以来最成熟的理论成果。而所谓发展,“也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及活动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发展”,[25]科学的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又能丰富和发展科学实践观。

雷锋的个人生活无法超越其时代背景,但精神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不拘泥于其具体形式,能够从中提炼出具有超越时代意义的实质内涵。因此,雷锋日记中的政治观、道德观和实践观受制当时的时代背景必然表现出当时的时代特色,同样的综合和概括作为同时代的总结和提炼也必然无法避免其历史痕迹。因此,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赋予雷锋日记中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道德观和实践观以崭新的形式,这种表达从形式上讲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而从实质上讲始终是雷锋日记中所蕴含的雷锋精神。换句话说,在雷锋日记中,雷锋的那些话也许已经过时,但是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恰恰相反,他会与时俱进,以新的形式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我们忽略掉题词中所留下的历史痕迹,那么“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意涵。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而言,它意味着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坚定性,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而言,它意味着为人民服务的绝对性,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而言,它意味着发展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参见GilbertRyle.Collectedpapers[m].volume2,London:Hutchinson.1971,p480-496.以及参见[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6-12.

[2]参见报[n].1963-3-6.

[3]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4]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7.

[5]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5.

[6]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25.

[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606.

[8]郭圣福.关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的思考[J].史学月刊,2004(2).

[9]参见胡乔木.做80年代的新雷锋──在首都各界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3-3-6;余秋里.发扬雷锋精神培育“四有新人”——余秋里同志在学习雷锋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7-3-6.

[10]隋笑飞.雷锋精神永远是激励人们奋力前行的强大力量——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新闻会纪实[n].人民日报,2012-2-28.

[11]刘少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3.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13]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7.

[14]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14.

[15]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54-55.

[16]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59.

[17]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59.

[18]余秋里.发扬雷锋精神培育“四有新人”——余秋里同志在学习雷锋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7-3-6.

[19]隋笑飞.雷锋精神永远是激励人们奋力前行的强大力量——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新闻会纪实[n].人民日报,2012-2-28.

[20]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37.

[21]雷锋日记[m].北京:文艺出版社,1963:59.

[22]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攀登科学文化高峰[n].人民日报,1983-3-5.

[23]坚持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n].人民日报,1992-3-5.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9

关键词:雷锋精神学校文化儿童成长

曾经,

有这样一个“中国好人”,

像一粒金色饱满的种子,

落在共和国年轻的土地上,

他——就是雷锋。

曾经,

有这样一所学校,

三十年学雷锋情不变,意相随,

学雷锋,做好人,做能人,

我们的学校走通德之桥,通德之路。(ppt首页内容)

当“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雷锋”再次成为一个响彻云霄的时代高音。通小师生牵手“雷锋”三十多年,积淀了“用雷锋精神筑魂,以道德文化育人”的学校文化。

一、一个选择,一份坚持,留下一串学雷锋的足迹。

花甲之年的通小,既不在雷锋的故乡,又不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只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可就是这么一所学校,30多年来,引领着千万学子“知雷锋学雷锋做雷锋”。回顾历史,上世纪70年代树榜样;80年代见行动;90年代共进步。一直走在学雷锋的道路上,我们引导孩子们以雷锋为榜样,从小学雷锋,长大做雷锋。一路的坚持,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雷锋”永远是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

学雷锋活动得力于少先队,给力于少先队,给力于学校的发展。可以说,学校是伴随着学雷锋活动不断成长、不断发展起来的。6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双有集体”、“江苏省教育先进单位”、“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红旗大队”、“无锡市平安校园”……1988年,学校喜迎在无锡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学雷锋研讨会”,第十一任“雷锋班”班长李仕库等来自全国各地与会代表专程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11年,学校又在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的策划指导下成功举办了“深入开展学雷锋教育活动”。活动上,大家纷纷表示:雷锋是少年儿童的人生榜样,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全部内容,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实少先队根本任务,应该从学雷锋入手。至此,“学雷锋、做好人、做能人”成了通小师生矢志不渝追求的教育理想。

今天,当您走进我们的校园,您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学雷锋文化气息。两个主题广场令朴素的校园焕然一新。2010年,学校在少先队员中征集广场名字,从数百个名字中我们尊重孩子,把两片广场命名为“雷锋广场”和“红领巾广场”。

二、雷锋塑像屹立校园,与儿童相伴,环境滋养儿童心田。

1.有限的空间放大传统历史

通小占地面积并不大,为了让少先队员们在小学阶段对“雷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们在环境设计上独具匠心,利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放大传统历史。

“雷锋广场”分别展示了四代领导人的题词、雷锋日记与格言选,以及我校少先队员首创的红领巾小事业——雷锋少年行动中心的发展情况。“雷锋叔叔”带领着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求真、求善、求美。

2.久远的记忆激活学生热情

“雷锋”离我们的孩子年代久远,雷锋精神对孩子来说是抽象的。我们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把抽象的人物精神化作可观可感可触摸的。入学第一课、第一节队会课,第一次戴红领巾……老队员们会带着新同学环绕在“雷锋故事浮雕群”四周,向他们介绍雷锋的故事,讲述着我们自己学雷锋的故事,传递学雷锋的热情、激情,拉近雷锋与孩子们的距离,让这有形的环境与少先队组织教育紧紧融合在一起。

3.开放的思想书写崭新历史

红领巾广场上的学雷锋历史展,较为翔实地展示了学校学雷锋的历程、学雷锋的成果等,既有丰富的实践,更有深邃的思考;既是一种回顾,更是一种展望,体现了我们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责任和使命。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是文化环境的建设者,都是崭新历史的书写者。每一位少先队员都可以用行动书写历史,改写历史。

这些文化印记不仅是一本生动的学校宣传册,更是一本生动的校本教材。

三、雷锋精神传扬校园,与儿童相随,活动润泽心灵。

通小人时刻践行雷锋精神,贴近儿童生活,有趣精彩纷呈的活动润泽了儿童的心灵。

活动一:紧随时代的脉搏——寻访共和国英模活动

在建国60周年之际,少工委启动了“红领巾寻访共和国英模”体验活动。为了紧随时代的脉搏,把活动化小化实,结合我校特色开展了“寻访雷锋班班长”活动。一时间寻访活动在校园里沸腾了。在寻访过程中少先队员们通过书信、电话、网络,千方百计找寻历任雷锋班班长的信息。有三个中队与雷锋班第23任、第4任、第8任薛步瑞、曲建文、曾树林班长取得联系。刚开始的寻访,队员们兴致勃勃,不但知道了雷锋这个人,而且逐步了解了雷锋故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学雷锋活动日记篇10

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常常读到“发祥地”一词,这是讲文明产生的属地性,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从“发祥地”的涵义来说,抚顺具备孕育雷锋精神的历史积淀和现实条件,能够为雷锋精神的产生和弘扬奠定良好基础,最终使雷锋精神名声大震,成为全国人民所崇尚、学习的思想道德典范,并持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雷锋精神的摇篮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在奔流不息的浑河岸边,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浑河文明。

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抚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抚顺人民不畏,奋起反抗,特别是1928年8月中共抚顺特别支部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开展了不屈不挠的反帝斗争。在此过程中,抚顺人民大无畏的民族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重要的精神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抚顺以“煤都”之名享誉中外。经过建设和发展,抚顺,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基地。抚顺的创业史、发展史,尤其是抚顺煤矿的百年历史,从实践和象征意义上都体现了“煤”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特性,培育了这座城市的奉献精神。

抚顺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优越的现实条件,形成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此丰厚的文化土壤,为雷锋从普通的士兵成长为道德的伟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而造就出“雷锋精神”这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的圣地

在雷锋三年多的军旅生活中有二年多就是在抚顺度过的,因此,雷锋在抚顺度过了一生中最闪光的年华。雷锋自来到抚顺之日起,把自己当成抚顺市民的一员。雷锋把当成自己的家,把自己平时节约下来的钱送给和平。直到雷锋所在部队收到公社的感谢信,团政治部到连队了解情况,才发现了许多雷锋的感人事迹。

雷锋把抚顺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雷锋认连队驻地附近的一位军烈属张大娘为干妈,一有空就去帮她家干活;带病到建筑工地运砖,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的同志们就送感谢信给雷锋所在连;放弃休息时间,到抚顺李石寨万众生产大队和社员们一起翻地……在劳动实践中,他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如火激情,真正懂得了“群众的力量能移山填海,只有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沧海一粟”,促使他形成“永远和群众牢牢地站在一起,为人类最美好幸福的生活而斗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雷锋把抚顺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1960年10月和1961年4月,雷锋先后被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现雷锋中学)聘任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在这两所学校里,雷锋非常用心地辅导学生,向师生们传播思想,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苦难童年和手上三块伤疤的故事,讲述等烈士的光辉事迹,还亲自动手帮助孩子们钉“节约箱”、“储蓄箱”。同时,雷锋也经常到营地附近的抚顺一中、和平路小学与师生们谈心,参加他们的主题实践活动。雷锋于1962年5月被共青团抚顺市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雷锋既把爱心和美德留给了孩子们,其本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雷锋同抚顺人民建立了鱼水之情,抚顺人民给予了雷锋“人民代表”的信赖和荣誉。1961年8月3日,雷锋光荣地参加了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像他这样“一个给地主放猪出身的穷孩子,能够参加这样的大会,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感激”,这一天成为雷锋“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头顶着“人民代表”的光环,雷锋产生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人生思考,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条。

在这短短两年多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雷锋经受千锤百炼,实现了“当一个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的

誓言,书写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可歌可泣的历史。

发扬雷锋精神的先锋

抚顺人民喜爱雷锋,崇敬雷锋,早在伟人开启学雷锋热潮之前,就开始大力宣传雷锋事迹,倡导人民学习雷锋。1960年12月11日,《抚顺日报》在第三版上用一整版的篇幅刊载了介绍雷锋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的好战士》和《雷锋日记摘抄》,并配发了编者按语,使抚顺人民加深了对雷锋的了解。可以说,抚顺是最早宣传雷锋精神的城市。与此同时,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小组在抚顺诞生。1961年农历正月初一,雷锋带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的陆长占、李长宁、赵中权上街拣粪。雷锋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解粪肥对农业增产的重要性和热爱劳动是人民的美德,用实际行动教育大家。不久,人们常常看到雷锋和孩子们活跃在抚顺各地做好事。同学们在雷锋因公殉职后的第十天,将这一组织正式称为学雷锋小组。这标志着抚顺又是第一个把雷锋精神付诸实践的城市。

1962年8月15日是个非常不幸的日子,雷锋因公牺牲了。按照当时的情况,本应该按事故处理,是不应该召开追悼大会的。可是,由于抚顺人民的强烈呼吁,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和上级有关部门破例批准在地方召开雷锋追悼大会。8月17日,中共抚顺市委、市政府为雷锋举行了历史上最隆重的追悼大会。当灵车经过抚顺望花大街时,各界群众近10万人自发地为雷锋送葬,这一场面在抚顺的历史上是从未有的。之后,中共抚顺市委有计划地在全市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10月,应抚顺人民的强烈要求,雷锋生前所在连在抚顺望花地区举办了简易展览。10月22日,雷锋生前所在团正式举办《雷锋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室》。不久,中共抚顺市委把《雷锋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室》的展览复制两套,一套在市工人俱乐部展出,一套在所辖各县巡回展出,3个月时间内,观众就达28万人次。11月20日,抚顺市委第一书记沈越和书记处书记王怀义、陈建新、吕鸿安等领导参观瞻仰了雷锋烈士事迹,并共同题词:“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在抚顺的影响下,当时辽宁省9个市和12个县复制了12个大型展室和100多个小型展室展出雷锋事迹。这样,以抚顺为起点,雷锋事迹在全省传播开来。

在展览的同时,其他宣讲活动大力开展。1962年10月24日,团市委邀请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陈广生给全市1200多名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和革命故事演讲员作报告,并陆续到机关、厂矿、学校作了41场报告,听众达67900多人。抚顺人民广播电台从1962年11月19日到12月1日,利用每天晚上18点40分到19点这段黄金时间,请陈广生连续播讲雷锋生平事迹。

抚顺各界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学习雷锋活动。共青团抚顺市委、抚顺市总工会、抚顺市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都发出了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市青年、职工、妇女和人民群众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工矿企业开展了“学雷锋,见行动,增产节约打先锋”活动;在财贸战线开展了“学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活动;在学校开展了“和雷锋比童年,立大志”活动;在农村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做移风易俗好青年”活动。抚顺城乡届时展现出一幅“忆雷锋、想雷锋、学雷锋”的壮阔画面。

1963年3月5日,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抚顺市委为了永远纪念、宣传和学习雷锋,在望花公园内修建雷锋烈士纪念碑、亭和雷锋事迹陈列室,把全市学雷锋活动推向新高潮。全市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地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工矿、农村、机关、学校和街道的基层单位纷纷组织学雷锋座谈会,座谈雷锋事迹,学习雷锋精神。全市通过报刊、广播、戏剧、曲艺等形式,具体生动地讲解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在学习和宣传活动中,雷锋精神日臻完美,凝结为一种精神力量,成为植根于人们心中永恒不朽的丰碑。

继承雷锋精神的典范

称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因为抚顺拥有“雷锋传人”的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既有军人,又有普通的百姓,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继承雷锋精神,身体力行地发扬雷锋精神,彰显了雷锋精神的恒久魅力,使这座城市成为继承雷锋精神的典范。

雷锋生前所在团一直驻守在抚顺,45年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坚持用雷锋精神建团育人。2004年4月,现任雷锋班班长李桂臣带领3名战士出征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在近9个月的时间里,面对当地弥漫的硝烟、死亡的威胁、疾病的侵袭,时刻牢记“自己是雷锋的传人”,履行军人职责,被集体授予“联合国勋章”。在执行维和任务的同时,他们不忘作为雷锋传人的神圣使命,倾力播洒学雷锋的火种,向当地百姓讲述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悄然感动利比里亚人民,使雷锋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雷锋生前的老领导、老战友和辅导过的学生,如乔安山、戴明章、陈雅娟等,成为传播雷锋精神的使者,以亲身经历让人们对雷锋事迹感同身受;在“雷锋生前所在团”、“雷锋储蓄所”等10多个闻名的学雷锋先进集体,涌现出胡玉萍、邓凤兰、金竹花等百余名学雷锋先进个人及不同历史时期学雷锋先进典型,他们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楷模,充分显示了雷锋精神培育雷锋传人的丰硕成果。

“雷锋传人”的特殊群体不辱使命,着力传扬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由先进典型的个体精神,发展成为英雄模范的群体精神,进而演变成为整个城市的精神主流,整个中国的精神财富。

发展雷锋精神的主导

抚顺肩负着不断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新内涵,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独特社会责任。这一点,抚顺人民从未懈怠。45年来,正是抚顺人民通过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学习、宣传、研究雷锋精神的实际行动,认真履行着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使命,使雷锋精神传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1964年,抚顺雷锋事迹纪念馆建成,随后,全国各地相继修建了几处雷锋事迹纪念馆。为了更好地发挥雷锋纪念馆的作用,抚顺先后3次重修雷锋墓,5次扩建和改建雷锋纪念馆。新改扩建的雷锋纪念馆是城市最耀眼的人文景观之一,是全省15个党史教育基地之一。雷锋纪念馆连同雷锋团、雷锋班、雷锋储蓄所等场所,形成“雷锋足迹”的人文旅游风景线,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普通群众到抚顺来参观、学习。1988年3月以来,抚顺雷锋纪念馆举办的“雷锋精神永恒”巡回展,先后在全国50余个城市巡展,观众达几百万人次,为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雷锋精神的专业研究机构和民间传播者相结合,使抚顺的雷锋精神研究自成体系,颇有建树。中共抚顺市委党史研究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将雷锋作为地方党史人物来研究,出版了第一部《雷锋》书籍。此后,市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室又公开出版了《雷锋传》、《雷锋精神在第二故乡》等书籍,借以学习、宣传、研究雷锋及雷锋精神。此外,抚顺市的许多研究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研究会、联谊会、基金会出版了大量关于学习雷锋、传播雷锋精神的理论性文章,其他单位和个人也先后出版有关雷锋的书籍10余本。45年来,抚顺人民先后在市级、省级、部级的报刊,甚至在国外的一些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了有关雷锋的文章上万篇,文字量达7000多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出版有关雷锋的图书文字量达1000多万字以上。同时,还有一些关于雷锋的题词、邮品、宣传画等个人收藏品,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这些收藏品很珍贵中可以看到雷锋精神在抚顺几十年来的延续、深化,并不断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