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国科技发展十篇中国科技发展十篇

中国科技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59:35

中国科技发展篇1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农业服务的农科技必须调整其战略重点与方向。主要农产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效益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乡镇企业在近20年的快速扩张式发展之后,正在进入由数量扩张为主,向提高质量为主的体制创新、结构调整的关键转折时期,农民充分就业、增加收入的问题将逐步超过粮食问题,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因素制约。农村环境问题突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问题还可能进一步恶化。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养活16亿人口,对农业科技提出了十分明确、迫切的要求。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缓解并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现有农业科技实力很难满足农业持续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必须要进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农业科技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已拥有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拥有1587个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部数50万人,其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12万人。国家、省、地、县、乡农技推广机构20多个,推广服务人员工17万人。农业大专院校84所,农业中专等专业学校496所。约有10多万个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活跃在广大农村,涉及到种植、加工、销售等领域100多个门类,会员达300万人左右,科技示范户500多万个。

当前农业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按行政区设置的农业科技机构与农业地域性的矛盾,导致机构重叠、课题重复。二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设置的农业科技机构、体制及其机制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的矛盾突出,涉及农业科技的计划、规划多达20多个,导致多头管理,研究课题分散、重复,突破性成果少,第一线科技人员少。三是农产品扰乱短缺时期确定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以及优先领域、关键技术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技术的需求不适应,导致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质量献率低等问题。四是科学研究偏重于论文导向与经济发展产品需求的矛盾,造成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仍然很突出,生产中缺乏急需的技术,科技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五是农业科技地域性强、周期长、服务对象分散、技术物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改革难度大,进展慢。六是农业待续发展对农业科技的巨大需求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有限资金,分散使用与集中经费出大成果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因此,农业科技必须深化改革,重新构筑创新体系。

未来15年的优先领域

594份专家问卷对农业科技优先领域进行了排序,得票数量最高的10个优先领域依次是:种植业(571)、畜牧业(560)、农业高新技术(557)、农产品加工(542)、渔业(522)、林业(506)、持续农业技术(503)、农用工业(495)、国土资源开发(462)、农业水利(96)。优先领域发展趋势分析表明:种植业、畜牧业仍然是发展潜力最大的两个领域;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排位比“九五”期间明显前移;国土资源开发与农业水利用建设方面的技术,由于农业技术持续发展的近切需求,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未来10年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技术

594份专家问卷预测共提出300多个项目,选择排在前面的100项技术作为重点技术。100项重点技术研究与开发,不仅能取得一批国际先进、填补国内空白的农业科技成果,而且能够形成一批新的产业,切实解决我国未来农业发展中的最紧迫的技术问题。如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的综合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10个百分点,可节水平面400亿立方米以上,节水量的潜力相当于是1.4条黄河的有效供水量;农产品深加工增值技术将形成农产品产业群,农产品加工产业增加值的潜力可达3000多亿元,将成为我国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作物超高产栽培技术将使我国一熟地区粮食\饲料作物每公顷产量达到1.5万kg,二熟地区达到2.25万kg,三熟地区达2.7一3.0万kg。这项技术的应用,具有“种好0.6亿公顷养活16亿人口的潜力”;超级稻育种2003年前后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增产幅度在于20%以上;采用常规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加速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每5年育成100个优良品种,使我国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研究与应用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杂交大豆、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达到并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持续农业技术以资源集约利用与保护为重点,开发节水、节肥、节地、节能、节饲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发展绿色食品,开发农业环保产业。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可节肥1000万吨。多熟种植技术将能提高复种指数10%,相当于增加0.13亿公顷播种面积。农业生物技术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点领域,抗虫棉花、耐贮西红柿、转基因猪、转基因鱼等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将逐步应用于生产;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基因工程疫苗、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剂研究与开发将取得重大突破,并逐步形成新的产业。

未来10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十大方向

一是农业生物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长调节物质等生物技术产品将得到开发,并形成一大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

二是农业技术信息化、农业技术高新化将成为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智能化、网络化、实用化、国际化的农业信息技术,将加速农业信息化。海洋、航空航天、核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将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的集成,将大大促进农业生产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不同农业生态区、不同行业,形成综合性农业现代化样板区、试验区、示范企业和示范户,带动全国农业技术全面提高。

四是农业科技产业化将形成一大批农业现代企业和企业集团。统筹安排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农业各个环节技术水平协调发展,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形成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

五是农业科技将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治理、保护开展工作。以海洋、南方草山草坡、北方草原、荒山、荒坡等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为重点,开展研究与开发工作,形成新的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生长点。

六是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等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工业化、农村小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将是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由中小型向大中型发展。复合肥料、控制肥料等新型化肥,三制高效低毒微量新型农药将得到普遍应用。

七是工厂化农业将成为高效农业的主体。研究开发低成本、高功能、高效益的设施农业技术及其设备,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及其相应的设备、设施,促进农业的工厂化。工厂化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全面发展,并逐步成为高效农业主体。

八是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节水农业技术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将彻底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新型灌溉技术及其设备将得以研究,形成灌排设备企业与企业集团。改革灌溉管理制度,依靠政府与企业两种力量,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革命。

中国科技发展篇2

关键词:中国科技战略必然选择

经济理论研究的结果证实,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日益凸显的今天,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充分融合、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把握当代科技发展突出特点,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制定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的现象

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以此推算,人类在2020年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9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今天的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有60―70%已经过时。预计今后100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将占世界总人口的20%,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活动。

(二)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大大缩短

20世纪前,人类从发明电到应用电,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而到20世纪,集成电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在短短50年里,经历了5次大的科技变革:1945―1955年,人类相继开始利用核能;1955―1965年,人类开始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外层空间;1965―1975年,人类开始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1975―1985年,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应用,扩大了人脑的能力;1985年以来,以软件和网络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新时代。这5次大的技术变革,构成了上个世纪最为壮观又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

(三)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用于解决科学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比如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等。学科的分支已从20世纪初的600多门,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门。

(四)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

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所存在的内在紧密联系。比如环境问题,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自然科学家的技术范围。

(五)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

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科研仪器、资料等基础设施的流动和信息共享,大幅度降低了研究成本,使得全球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新的、巨大的空间,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研究村。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

(六)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当代,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出现逆转现象。科学理论不仅走在生产和技术的前面,而且为生产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比如,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成就,发展了生物技术。所以,当代重大技术工艺往往是理论超前的。这种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主导力量。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万元,而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均年产值超过2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所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它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的多样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和新的理念,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今后5―10年,因特网将迅速发展。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软件技术及其产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美国的计算机和通信社会的投资占资本设备总投资的40%,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这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变革的影响。

(二)生物技术的突破,正酝酿着新的主导产业

20世纪70年以来,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蓬勃发展,全世界每年受益的1万项专利技术当中,有近1/3出自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已在酝酿大突破,表现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技术、缘于生物技术的新药、农业生物技术等。

(三)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从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亚洲四小龙中,台湾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小,新加坡次之,韩国最重,它们的科技竞争力强弱也和这个顺序一致。在科技竞争力的排名表上,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的名次分别是第7名、第9名、第28名。所以迅速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自强自立的当务之急,是事关民族利益、地位乃至民族生存的迫切任务。

(四)在激烈的技术创新能力竞争中,企业组织结构经历新的调整

有如下特点:高新技术大企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生产经营的分工专业化;公司之间强强合并、技术结盟,谋取在行业国际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跨国公司加强网络化和国际化。

(五)高新科技的发展强烈影响国家安全观念和格局

1、经济安全。集中表现在对一体化国际市场的占有,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2、文化安全。西方发达国家赁借着科技优势,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靠文化传播和渗透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

3、国防安全。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支撑力量,是决胜的关键。

4、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广义的安全包括了人与自然的

关系,包括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

(六)人类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终身职业的概念将会成为历史的陈迹,信息革命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标志着人类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方面大踏步的跨越。

三、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要进一步强调创新和跨越

从加入世贸组织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抢注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设置这种专利壁垒,已经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条件下,只有一条路,就是横下一条心,强调原始创新、强调跨越、强调走在人家前面。

(二)要进一步注意各种技术的集成和在集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产品和产业

注重单项技术,从技术发展角度是必要的,要继续做好基础性工作。但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结合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出发,更加要注意强调在研究开发当中,贯彻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技术有效的集成。

(三)要进一步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一是以产品或者新兴产业为中心,把我国的力量集中起来,办实事。二是把一些创新型的小项目适当分散,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新的重点。

(四)要进一步贯彻应用性研究当中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中国科技发展篇3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中国科技发展篇4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13-09-16

[通信作者]*李冬雪,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tel:(010)88225159,e-mail:.cn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中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围绕政策环境、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

1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技发展,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来促进中医药的科技发展。2006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到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2012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里面均涉及了发展中医药的内容。

各部门也大力协同,了很多相关规划及文件,推动中医药科技的发展。科技部2007年1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临床研究、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列为优先领域。2010年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到发展中药产业,提升中药工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医药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健康产业。2020年,建成一批各具特点、布局合理、区域化协调发展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2011年,科技部又陆续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均把中医药的发展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下半年连续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列举了16项重点任务。

可见,近些年来,国务院及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大环境,也是中医药能够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2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持续增长,但同生物医药的其他相关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1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在2007―2011年间保持逐年增长趋势,研发投入经费总额由2007年的18829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399807万元[1-5],增长了约17倍,尤以产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最快,见表1。

表1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数

table1R&Dfund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万元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1650828106143681200823076396041959842009263525114820804220103536455674174144201139390667063293711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2.2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研发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的R&D课题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中医药学研发投入经费只有临床医学研发投入经费的约1/3[1],见表2。

表2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生物医药相关学科R&D投入经费数

table2R&DfundsinbiomedicalfieldinR&Dinstitutionsanduniversityin2011万元

排名学科研发机构高校1生物学2596142263232临床医学621652263303基础医学37923988944药学61188566115中医学与中药学39390667066预防医学与卫生学36984215447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7281138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

2.3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与化学药品制造业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为3293711万元,不到化学药品制造业的1/3[1],存在较大差距,见表3。

表32011年生物医药各相关产业R&D投入经费数

table3R&Dfundsinmanufactureofmedicinesin2011

排名分类2011年R&D投入/万元所占比例/%1化学药品制造业1044223255.322中成药制造业329371117.453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265449414.064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248614013.17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且研发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3.1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人员总量从2007年的18578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35597人年[1-5],增长幅度达91.6%,增长较快,见表4。

表4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

table4R&Dpersonnel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人年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245587037420200827741066713660200934021049915464201036471098910458201138971170519995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2产业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58.7%和34.5%;但产业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7420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19995人年[1-5],增长幅度高达169.5%,并且占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39.9%提高到2011年的56.2%,充分表明科研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成绩显著

4.1“中医学”科研数量增长显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站数据显示,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学”文章的数量从2007年的15164篇增长到2011年的24620篇,增长幅度达62.4%,文章总数量的排名由2007年的第9名上升至2011年的第4名;并且在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也由2007年的不在前10名跃升至2011年的第6位[6],成绩显著,见表5,6。

表5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论文数排名

table5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takenbyCStpC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农学农学中医学计算技术3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4基础医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农学中医学5农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农学6药学药物学中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7生物学中医学药物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8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预防、卫生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学9中医学预防、卫生化工化工化工10化学化学地学土木建筑土木建筑

表6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

table6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cited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地学农学农学农学农学3农学地学地学地学地学4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5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6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7化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8环境科学化学化学计算技术计算技术9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技术计算技术中医学环境科学10电力与电气中医学中医学化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另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SCi/ei/CpCi-S收录的“中医学”论文数从2007年的63篇增长到2010年的450篇[1,4],增长明显。

4.2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明显增长2002―2012年期间,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和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3074件上升至9451件,增长幅度超过200%,增长明显;同时,2002年至2011年期间,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由692件增至6319件,增长了约8倍,增长更为显著,见图1~2。

5小结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技的发展,各项政策及规划的出台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大环境,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都为中医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说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不可否认,中医药科技的发展与西医药相比,无论从经费投入、人才队伍,还是科技产出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希望我国广大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能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合作交流,尽快缩短与西医药的差距,使中医药发扬光大,在我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据来源于中国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CpRSaBS数据库(图2同)。

图1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度分布

Fig.1annualdistributionofpatentapplicationsforinvention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

图2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度分布

Fig.2annualdistributionofpatentsgrantedforinvention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

[参考文献]

[1]2012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201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2010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2009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2008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eB/oL].2013-05-01.http:///tabid/640/default.aspx.

presentsitu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China

LiDong-xue1*,XUYi-jun2

(1.ChinanationalCenterforBiotechnologyDevelopment,Beijing100039,China;

2.Stateintellectualpropertyofficeofthep.R.C,Beijing100088,China)

[abstract]thispaperexplainsthestatusofscienceandtechn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China.Basicconclusionsareasfollows:policyenvironmentisimprovedstepbystep,R&DfundsandR&Dpersonnel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areincreasedcontinuously,andalotofachievementshavebeengot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

中国科技发展篇5

作者:李冬雪,徐益君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13-09-16

[通信作者]*李冬雪,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tel:(010)88225159,e-mail:lidx@cncbd.org.cn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中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围绕政策环境、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

1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技发展,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来促进中医药的科技发展。2006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到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2012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里面均涉及了发展中医药的内容。

各部门也大力协同,了很多相关规划及文件,推动中医药科技的发展。科技部2007年1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临床研究、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列为优先领域。2010年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到发展中药产业,提升中药工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医药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健康产业。2020年,建成一批各具特点、布局合理、区域化协调发展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2011年,科技部又陆续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均把中医药的发展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下半年连续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列举了16项重点任务。

可见,近些年来,国务院及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大环境,也是中医药能够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2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持续增长,但同生物医药的其他相关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1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在2007―2011年间保持逐年增长趋势,研发投入经费总额由2007年的18829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399807万元[1-5],增长了约17倍,尤以产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最快,见表1。

表1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数

table1R&Dfund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万元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1650828106143681200823076396041959842009263525114820804220103536455674174144201139390667063293711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2.2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研发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的R&D课题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中医药学研发投入经费只有临床医学研发投入经费的约1/3[1],见表2。

表2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生物医药相关学科R&D投入经费数

table2R&DfundsinbiomedicalfieldinR&Dinstitutionsanduniversityin2011万元

排名学科研发机构高校1生物学2596142263232临床医学621652263303基础医学37923988944药学61188566115中医学与中药学39390667066预防医学与卫生学36984215447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7281138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2.3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与化学药品制造业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为3293711万元,不到化学药品制造业的1/3[1],存在较大差距,见表3。

表32011年生物医药各相关产业R&D投入经费数

table3R&Dfundsinmanufactureofmedicinesin2011

排名分类2011年R&D投入/万元所占比例/%1化学药品制造业1044223255.322中成药制造业329371117.453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265449414.064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248614013.17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且研发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3.1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人员总量从2007年的18578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35597人年[1-5],增长幅度达91.6%,增长较快,见表4。

表4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

table4R&Dpersonnel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人年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245587037420200827741066713660200934021049915464201036471098910458201138971170519995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2产业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58.7%和34.5%;但产业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7420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19995人年[1-5],增长幅度高达169.5%,并且占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39.9%提高到2011年的56.2%,充分表明科研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成绩显著

4.1“中医学”科研数量增长显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站数据显示,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学”文章的数量从2007年的15164篇增长到2011年的24620篇,增长幅度达62.4%,文章总数量的排名由2007年的第9名上升至2011年的第4名;并且在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也由2007年的不在前10名跃升至2011年的第6位[6],成绩显著,见表5,6。

表5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论文数排名

table5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takenbyCStpC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农学农学中医学计算技术3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4基础医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农学中医学5农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农学6药学药物学中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7生物学中医学药物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8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预防、卫生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学9中医学预防、卫生化工化工化工10化学化学地学土木建筑土木建筑

表6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

table6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cited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地学农学农学农学农学3农学地学地学地学地学4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5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6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7化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8环境科学化学化学计算技术计算技术9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技术计算技术中医学环境科学10电力与电气中医学中医学化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另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SCi/ei/CpCi-S收录的“中医学”论文数从2007年的63篇增长到2010年的450篇[1,4],增长明显。

4.2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明显增长2002―2012年期间,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和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3074件上升至9451件,增长幅度超过200%,增长明显;同时,2002年至2011年期间,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由692件增至6319件,增长了约8倍,增长更为显著,见图1~2。

中国科技发展篇6

1、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学科化

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并非自李约瑟始,李约瑟之前已有一些中国学者开展过这方面的工作并卓成效,他们也提出了“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之类的问题,但中国科技史研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注目和认可还是在李约瑟的推动下出现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李约瑟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赢得了世界性荣誉。李约瑟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李约瑟个人的因素,也与当时中国在世界之林的崛起有相当关系。⑴李约瑟的成功激发了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兴致,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科技史研究成果迭现,继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之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也不甘人后,决定完成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撰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本书在资料的搜集等诸多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除此之外,数学史、化学史、物理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以及中国传统技术的历史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各方面的专史论著大量涌现。但是,所有这些成果的实现和《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中国科技史研究已经达到顶峰,甚至可能如席泽宗院士1990年所讲:我们在总体上还没有超越李约瑟,李约瑟之后中国的科技史研究者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深入开展。

“后李约瑟时代”的概念是美国mtt的Dibner科技史研究所所长于2001年提出来的,既寄托了人们对这位西方汉学大师的热爱和留恋,同时也激励中国的科技史研究者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刻思索。中国的科技史研究并不是简单地体现为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也不是几十部甚至几百部中国科技史方面的学术著作所能涵盖的范畴,它反映的是中国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研究,体现的是中国学者在科技史领域的体验和探索。近年来已经学者对中国的科技史现状进行了考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和问题。⑵如果说“后李约瑟时代”中国的科技史研究者要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话,那么加强科技史研究的学科化发展则首当其冲。

中国科技技术史研究的科学化包含着三层含义,设置研究机构、培养宇术梯队、加??学科建设。前两个方面我们已经能够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科学院设有部级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先后成立了科学史系、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依托于此,很多机构也开展了博士、硕士人才的培养教育。

加强学科建设就要促进科技史研究在科学史的学科范围内规范化的开展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史学科的创始人萨顿的解释,科学史是唯一能体现人类进步的历史,是科学的科学。科学史从学科结构上有内外史之分,内史探讨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外史则侧重于科学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上。如同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等学科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一样,科学史也有其独立的发展空间。⑶科学史不仅要勾勒出科学发展的历程,也要向人们指明今后科学发展的方向。⑷科学史研究领域有许多重要工作需要开展,诸如科学发展史、科学思想史以及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成就等等。长期以来很多中国人把科学史学科等同于中国科技史研究,等同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因而对李约瑟、对李约瑟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对中国人的科学史研究产生了许多诠释性错误,也曾一度出现了中国科技史研究中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即内史部分的大量研究和外史部分的严重不足,目前则表现为内史部分的停滞不前和外史部分的低水乎重复。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撰是中国科书技术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中国科技史研究者的终极月的是发展完善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李约瑟时代中国科技史研究得的主要工作集中于弘扬中国传统文明,后李约瑟时代则应走出李约瑟这座大山,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到人类历史文明的大潮中去考察,研究中西方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理论指导,构建系统的中国科学史学科体系并发展产生出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学派、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已经是后李约瑟时代中国科技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作为学科建设的科学技术史离不开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方法改进等方面工作的支撑,当国际科学技术史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的时候,中国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整体上还停留在萨顿时代,迄今依然处于肤浅的成就描述和泛泛的外史探讨的阶段。⑸

科学史理论的探讨既包含了科学起源、科学革命、科学结构、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历史发展等一般问题,也涉及一些特殊问题的解释,“李约瑟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在科学史学科建设中这些问题都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它们是科学史学科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但是中国的科学史研究者还没有对科学史的理论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也没有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学者几十年来的科学史研究主要围绕“李约瑟问题”而展开,即使这一问题的研究迄今依然迷雾茫茫。

“李约瑟问题”是李约瑟在开始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时提出来的,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其一般表述是:为什么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之西方更为有效?或者,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学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尽管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问题的答案之间似乎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原因之一是我们把李约瑟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意图理解为解释一个“李约瑟问题”是否符合李公的立题精神颇值得怀疑,⑹原因之二是“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多解的难题,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不可能全面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的许多续貂之作一时三刻也调理不出琴瑟和谐的音调。

中国学者在科技史学科建设方面的欠缺还表现在与国际科学史界存在阶段性差距。⑺20世纪科学史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即从学科史到通史的转向、从内史到外史的转向以及从外史到综合史的转向,⑻但中国的科学史研究迄今还偏重于内史的研究,促进外史研究和综合史研究的发展对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来说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受制于此,国际科学史界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在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基本还是一片空白,或者有待开垦,其中以科学编史学研究和辉格史学的方法表现最为突出。科学编史学是第一代科学史家乔治·萨顿等开拓出来的一片天地,他们在晚年开始思索科学史的性质、目标、研究标准与编史方法等问题,并以回忆的方式撰文陈述他们的编史学思想,后来科学哲学家对科学编史发生浓厚兴趣,1963年阿伽西(J.agassi)就完成了第一部科学编史学著作《走向科学编史学》,科学史家直到1987年才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编史学著作,即克拉夫(H.Kraph)的《科学编史学导论》。近年来,一些中国的科学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清华大学刘兵教授的专著《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就是我国第一部科学编史学方面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也论述了科学史研究中的辉格史学方法。辉格史学的基本范式是参照今日研究过去,也就是用今天的观点和标准编织历史,其名称来源于英国历史上的辉格党。辉格史学的方法在第一代科学史家的研究中得到相当普遍的运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史界开始接受反辉格式方法。⑼中国的科技史研究者对辉格史学的了解和认识很少,因此作者呼吁中国科学史研究者首先应补上辉格式研究方法这一课。

2、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国际化

中国曾经有过一句很流行的口号——“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中国科学史研究领域的基本现状是画地为牢,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的篇章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我们并没有像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技史那样放眼四海探索研究,研究西方科学史的学者廖若星辰,西方科学史的研究成果也屈指可数。因此出现的局面是中国科技史研究者的国际交流活动基本限定于海外汉学家的圈子里,长期游离于主流的国际科学技术史群体之外,在国际科学史研究的重要刊物——《iSiS》、《orisis》、《HistoryofScience》、《Historyoftechnology》上,鲜见有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国际科学史界最著名的萨顿奖章至今与中国学者无缘。这种倾向近年来已经有很大改观,一些中青年科技史研究者积极参与国际科学史研究领域的各种学术活动,有学者还成为国际科技史界的领域人物。中国科技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教授1993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通讯员院士后,2002年当选为院士,现在担任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史分部第二副主席、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主席等国际职务,韩琦教授1999年当选为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副主席。

在世界科学的发展中出现了东西方两大系统,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体系。近代科学的发生打破了这种两雄分立的局面,以实验为手段、以分析为方法的西方科学超越了崇尚阴阳理念和经验积累的中国传统科学,一时风靡全球。但中国的科技史研究者在批判欧洲中心论的同时,又出现矫枉过正的倾向。在世界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中国科技史研究者目前普遍面临过语言关的问题,不但要学习英语,还要懂得拉丁文、法文、德文、阿拉伯文。一些老一辈的科学史家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多次提出要加强世界科学史研究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科技大学钱临照教授生前就强调要开展世界科学史研究,不但要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科技史,也要加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史,为此他还鼓励年轻人去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学习进修。

科学史界还要加强与历史研究者的联系,紧跟史学研究发展动态,及时学习利用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以改进我们的工作。有论者多次指出我国科学史界对国外同行的新成果关心注意不够,封闭保守,科学史领域长期停滞于萨顿阶段,在研究理念上也以萨顿、李约瑟等人奉行的新人文主义观念和孔德实证主义编史方法论为标识,置年鉴学派和各种历史哲学理论的发展于不顾的境地。在这方面国内史学界的思想要比科学史界更为开明,也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界就大量介绍引入了欧美史学思想,如法国的年鉴学派、英国新社会史、美国的新经济史以及心理史学等,克罗齐、科林伍德、沃尔什等的历史哲学理论也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促使中国史学界拓宽了研究视野、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探索新的研究方法。

3、农史学科中被忽略的两个问题

农业史是一个很独特的学科,作为交叉学科具有农学、历史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土壤学、气象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特征,以至于现在农史界的权威学者也很难论清农业史学科的归属问题。划归理学范畴的科学技术史似不满意,放在历史学中也觉得不伦不类,纳入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领域也不可行。总之,农业史学科是一个具有普遍的相似性又显示出明显个性色彩的学科,在科技史领域农业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经济史领域农业史的研究必不可少,在社会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中也总是出现农业史的身影。如果我们把农业史简单地割裂为农业经济史、农业科技史、农村社会史和农业思想文化史等四个部分时很容易为它们找到各自的归宿,但农业史毕竟是农业史,四个部分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整体,确实为当前的农史专家出了一个难题。农业史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的部门史,古代的农民既是技术专家,又是经验农学家,同时也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史的内容就显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农业史的学科屑性也就很难用现代的学科门类来界定划分。其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虽多有涉猎,但农业史学科的复杂性也时常给他们的工作带来这样那样的困难,对历史学家来讲研究农业史最大的障碍是缺乏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对经济史家来讲研究农业中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对农业的全面把握,仅仅掌握经济学理论还不足以研究农村、农民、农业这个三位一体的问题。农业史是一个涉及面如此广泛、又需要一定的专门知识才能有所成就的学科领域。1997年国家把农业史等各个专门的学科史统一纳入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下,属于理学学科而统筹发展。尽管当时许多学者对此持有异议,但毋庸置疑,农业科技史是农业史领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农史研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也发展壮大为中国学术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面对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农史学科和科学技术史等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反思、需要积蓄力量、需要革故鼎新,这是一个学科为了生存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近年来一些关心农史学科发展的年轻人已经为此而多次奔走呼号,但反映问题多集中在学科理论方法需要改进、研究领域需要拓展等方面,除此之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也有一些地方亟待改进。

在农业史人才的培养上,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的大规模扩招农史界也出现了一种虚假的繁荣,很多考生都拥挤到农业史学科点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但考生个人专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农业史成为一个其他专业落榜生的栖息之地。或许对个人而言农史的虚假繁荣有助于功利进取(这种功利进取对个人也不见得是有利的,一个学生花费数年的时间却不能在农史研究领域做出成绩,付出的青春代价也是很沉重的。)但对这个学科来讲其后果是毁灭性的。很多人即使浪费终生精力在农史研究领域也难有成就。严酷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反思辛树帜、王毓瑚、万国鼎、石声汉等前辈为农史研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良苦用心,也迫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史学科并非简单的交叉学科,它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农业科学基础、历史文献知识以及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文字学、经济学、哲学等方面极为宽泛知识积累,它需要研究者具有数十年如一日平心静气甘坐冷板凳的奉献精神,它也需要研究者能够读书而不拘泥于书本具有走出书山看世界广阔胸襟。因此农史人才的遴选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稍有失误便会出现后继无人学科消亡的悲惨局面。当今的农史界个别单位已经为此而自尝苦果。这种现象不仅在农业史领域有所表现,其他学科史研究中也存在类似情况。⑽

近年来农业史学科的处境极为尴尬。作为科学史的一部分,农业史学科的兴起是以农业科技史的研究为开端的。当时一批卓有成就的农业科学家参与其事,如植物生理学家石声汉教授、昆虫学家周尧、邹树文教授、农业经济学家万国鼎教授、植物学家夏纬瑛教授、水土保持学家辛树帜教授,他们置身其中能够高屋建瓴开展学科史研究并都取得丰硕成果。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的完成以及农史研究队伍中知识结构的变化,在农业科技史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日渐稀缺,我们现在的研究队伍中还缺少像石声汉、游修龄先生那样既具备良好小学功底又精通现代农业科技的大师级学者,农业史学科正在逐步远离其赖以立足的科技史根基。另一方面,农业经济史研究则逐渐成为农业史领域的热门话题,加上社会科学的明珠——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中设置有经济史分支,因此很多农史研究者尽量把研究方向向经济史领域靠拢,一时出现了农业经济史研究一枝独秀的格局。但农业经济史研究的表面兴盛并不代表着农史研究成果的高质量高水平,一些农史局外的专家教授早就洞察其中弊端并提醒了农史学人。今后的农业经济史研究还需要加大力度,农业科技史研究也要加强力量,畸轻畸重都不足取。

注释:

⑴何丙郁:《如何正视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996,26(2),p103—98。

⑵张柏春:《对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3),pp88—94。

⑶霍耳顿:《科学思想史论集》p3,许良英编,范岱年、顾国庆、许成钢、王贞平译,许良英、范岱年、董光壁、顾国庆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⑷林德宏:《关于科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17(4),pp39—42。

⑸杨浩菊、甘向阳:《世界背景下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pp50-52。

⑹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原题目为《小国的科学与文明》(英文名为SCC),1960年代小国大陆翻译出版时山冀朝鼎博士题写为“小国科学技术史”。据说也得到了李约瑟的认同。现九人们对这一译法持不同意见,是非互见。但李约瑟写作该书的主要动机是作为一个西方学者对小国古代在科学技术上听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惊奇和感慨,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理解,让更多的西方人走出“西方中心论”的泥潭,看到遥远的中国大地上曾经出现过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与李约瑟一贯所秉持的新人文主义理念是一致的,但与中国人所期许的弘扬中国传统文明的精神则有本质的不同。

⑺张柏春:《对小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3),pp88—94。

⑻魏屹东:《20世纪科学业的三次转向》,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3),pp3—4。

中国科技发展篇7

1中国农业科学技术面临着重大挑战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快速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完成工业化过程,耕地不断转用于非农业,大量灌溉用水也转用于非农业用途是不可避免的。而人口的刚性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更加重了人口、经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如何处理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民以食为天,核心是粮食问题。

中国建国47年来,粮食年递增达3%。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总产年际虽有波动,但最大波幅不到10%,已挤身世界粮食稳定系数高的国家之列。世界上没有其他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成功地解决了粮食问题,中国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中国也只能自己养活自己。虽然如此,中国决不可掉以轻心。根据估算,到2030年,按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6亿左右,人均占有粮食400kg计算,粮食总产需为6.4亿吨。也就是今后35年间,平均每年粮食产量增加近40亿kg,年递增1%左右;若按目前单产4200kg/hm2计,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不减,单产水平需提高1500kg。作为农业大国,除了粮食外,我国需高度重视农业的全面发展。《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中指出,“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长,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要再上一个新台阶。要实现这一系列宏伟目标,农业科技将起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初,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并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变化;80年代,为使粮棉油全面丰收,着重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90年代,农业科技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原动力,更重要的在于到2000年乃至下一个世纪将在农业生产的腾飞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2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据初步统计,1979~199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认的科技成果有3.2万项,其中受到国家、部门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4815项。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有较高科技水平,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计算〔2〕,1971~1980年间,农业科技贡献率为27%,1981~1985年间增至35%左右,以后有些浮动,但目前仍为35%。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遗传学理论和育种技术的突破,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目前,我国已收集、保存各种农作物种质资源33万份,其中属国内收集保存的占85%,而且种类十分丰富。自建国以来,全国共培育出41种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5000多个,使粮食等主要作物种植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换了3~5次,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每次更换一般增产10%~30%,良种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占30%左右〔4〕。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水稻为例,70年代初,我国成功地选育并在生产中推广“三系”配套的籼型杂交水稻,这在水稻发展史上是一次新飞跃,不仅为提高水稻产量开辟了新途径,而且也为自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闯出了新路,极大地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据统计,至今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1.6亿hm2,年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面积近50%,年增产稻谷约125亿kg。在畜禽良种培育上,继培育肉脂兼用型猪新品种之后,80年代又培育出商品瘦肉猪新品系,瘦肉率高达63%,料肉比由5∶1降至3∶1。培育出肉鸡、蛋鸡系列新品系和中国黑白花奶牛、中国美利奴羊等,良种覆盖率达60%~80%。

2.2改进田间管理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提高了农畜产品的产出率

如改双季水稻三熟制,北方发展间作套种,发展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技术和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技术,以及立体种植技术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综合配套技术等,使全国复种指数达156%〔7〕。此外,通过增施化肥和改进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推荐施肥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3,比传统粗放施肥增产8%~15%;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达333.3万hm2以上,提高水的利用率30%~40%,降低能耗50%,增产粮食20%~30%以上;引进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经过研究和技术改进,年应用面积达470多万hm2。在改进畜禽饲养管理方面,推广良种良法配套集约化饲养技术。以草地畜牧业为例,在南方条件下可实现0.14~0.20hm2地放养1只羊,北方条件下可实现0.33~0.53hm2地养1只羊。在饲料饲养技术开发方面,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饲料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使饲料转化率提高30%。

2.3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有效地减少了农产品的损失

提出以种植抗性品种、生态系统调控、科学施用农药等措施相协调并因病虫各有侧重的综合防治技术,使东亚飞蝗、小麦吸浆虫、小麦线虫、麦类黑穗病基本消灭,小麦条锈病基本得到控制,粘虫等迁飞害虫防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150亿kg。研制成功的一批安全有效疫苗,基本控制和消灭多种畜禽疫病,如牛瘟、牛肺疫、猪瘟、马传贫等,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2.4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研究发展很快,正在走向生产

中国已成功地利用组培、花培技术,选育出40多种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其中水稻、小麦、烟草等已用于生产。果树、蔬菜、花卉和马铃薯脱毒快繁实现了商品化、产业化。利用基因工程已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植物,其中抗棉铃虫棉花、抗黄矮病小麦、抗青枯病马铃薯等已进入田间试验示范。首次研制完成了4等分奶牛胚胎并获得4分胚胎牛。利用染色体技术,在母牛妊娠后20d左右,可准确地判断牛胚胎性别。研制成功3个不同品种幼畜腹泻基因工程疫苗,经10万头母猪100万头仔猪示范表明,使用该疫苗可以显著降低仔猪腹泻所引起的死亡率。此外,核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等也广泛用于农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科技发展所依赖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科研体制、科技人才、科技手段和科研基础的差异,使得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实力和承载力同发达国家尚有明显差距,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为15~20年。我国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份额仅为35%,灌溉水利用率和化肥当季利用率均低于40%。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仅为高产国家的41%、68%、54%、45%。在畜禽草资源评价利用、畜禽疫病诊断、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在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中,技术推广的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显然,这些差距从科学技术工作的意义上说,就是潜力、就是希望。

3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总体目标

21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实际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现代农业科技将出现超前性、渗透性、竞争性和创新性四大新趋势,在技术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浪潮冲击下,农业和农业科技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根据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国情,中国农业生产要实现4个转化,即: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结合,逐步向知识技术密集转化;手工劳动与半机械化、机械化相结合,逐步向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转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逐步向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化经营、科学务农转化;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化。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中国一定要形成大农业的观念与格局,实现农业产业化,即农工贸一体化,使农业获得必要的、应得的效益,才能保证农业持续发展。

“九五”至2010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为:

1.以科技保证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力推广和普及现有科技成果和适用新技术,减少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风险,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进一步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使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2000年提高到50%左右。2010年,为农业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提高、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证,贡献份额将达到60%左右。在土壤改良、杂种优势利用和作物多抗性育种、多熟种植、高产栽培、生物防治、畜禽疫病诊断和淡水养殖等优势领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2.加快农业技术改造,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的产、供、销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当前尤其要抓好种子工程。

3.为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攻克一批关键性、综合性的重大科技难题。

4.进一步加强农业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到2000年使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达到8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或接近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迅速缩小同世界先进农业科技水平的差距,到2010年,争取60%农业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加强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基础建设。

据此,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将沿着4个层次展开:

1.农业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动植物生产力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方面的重大关键技术。

2.重大应用基础和基础性研究,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发展的后劲,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

3.重点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研究,重点加强农作物种子工程,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5大作物大面积生产开发示范工程,畜禽规范化养殖,黄淮海地区节水农业工程,南方丘陵、沿海滩涂综合开发工程等建设。

4.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工作,以获得科技经济一体化,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新途径、新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形成新兴产业。

4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重点领域

未来中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农业形成的压力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上。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播种面积、物质投入和科技进步。据近20多年资料表明,世界粮食增产中25%归功于扩大耕地面积,74%归功于提高单产。中国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了挖掘内涵、集约利用土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设想〔6〕。增加粮食的途径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现有耕地上的单产,及减少作物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保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逐步推动“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三元结构的转变,同时还要大力加强菜篮子工程和特种经济作物的生产,以科技支撑整个农业的发展。

今后加强研究与推广的10大重点领域为:

1.动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评价和利用。充分发掘利用现有特(优)异种质材料,进行相关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进,在超高产、抗虫、抗病、抗逆境和品质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

2.动植物新品种选育。选育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的作物新品种,加强抗旱、抗寒、抗涝、抗盐碱等品种选育,并大力推广和示范。在今后15年内使品种更新换代2~3次,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使良种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份额提高10%~15%。同时在畜禽、牧草、水产优良品种选育及苗种繁育技术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

3.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针对我国动植物重大病虫草鼠害和疫病的灾情现状和成灾趋势,开展灾害预测和控害减灾技术研究,以及病虫抗药性监测和农药安全有效施用技术研究,为减轻灾害提供经济、安全、高效的配套技术。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到30%~35%,病虫害损失率降低5%~10%,畜禽死亡率降低8%~10%。

4.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研究作物“两高一优”综合栽培技术,农作物间套复种多熟增产机理与综合配套技术及不同区域作物资源优化配置生产管理系统。围绕提高施肥利用率,研究提出多种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10%~15%。在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方面,目前我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左右,因此根据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的需水规律和农田水分循环机理,研制和推广一批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使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20%,并进一步开发与扩大灌溉面积。研究畜禽规模化饲养技术,包括优化繁育体系、营养标准、饲养技术、饲料生产技术、饲料配方及综合防疫措施等研究,使饲料转化率提高20%左右。研究湖泊、水库、浅海滩涂等水产资源环境保护和生产管理技术措施,以渔为主农牧综合开发技术,使产值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5%以上。

5.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综合运用生物技术方法,注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并有大的突破。研究高效、经济、实用的分子标记技术,绘制基因图谱,并培育具优良基因的新种质、新品种。此外,加强作物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研究。建立牛羊胚胎工厂化生产技术、猪胚胎冷冻技术、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等,研究基因工程苗、病害的诊断检测和防制技术。

6.不同类型区农业综合发展配套技术研究。针对占全国人口总数68%、耕地70%、中低产田80%的黄淮海平原、北方旱地、黄土高原、南方红黄壤以及松嫩-三江平原等五大区域,从理论、方法、实践上提出不同类型区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的多种模式和配套技术,形成一系列治理低产因素的有效技术措施,使粮食产量占全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85%以上,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到35%~40%,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复种指数提高到160%。

7.农业宏观发展战略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量的增加方式基本上是通过大量的物质投入来实现的,生产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生产者或投资者并未从中得到相应的收益,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这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研究,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规模效益。据有关资料,在粮食增产中,规模效益占15%左右,其潜力相当可观。同时,需加强农业科技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形势等软科学研究。

8.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及饲料开发技术研究。在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增值为初级产品的3~9倍。研究农产品贮藏、保鲜、深加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及新型饲料添加剂,建立研究开发基地,使农民增产增收,从而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

中国科技发展篇8

 

(一)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内涵

 

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突出地表现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对应关联中,即特定形态、水平的科学技术与特定形态、水平的生产力、生产方式是相互对应的。工业生产的发展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工业革命以来所实现的三次产业革命(工业文明范畴内的产业革命)就是与三次科技革命相对应的。在现代生产中,尤其是在生产的未来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因素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力量。因此我们在讨论社会生产活动的未来发展时必须把探讨未来生产活动中的科技因素放在首位切实弄清支撑未来生产的科技因素是什么。事实表明,目前工业化生产正在向新工业化生产转变。那么,在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形成中就必定有其特定的新科技因素在发挥支撑作甩否则根本不会出现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另外在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决不是零零星星的科技因素而是一个丰富的完整的新科技群它们与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我们把这个与新工业化密切关联的新科技群就叫作‘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或‘新工业化科技体系”。

 

(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特点

 

人类文明是循着由浅入深地认识与改造自然物质层次而向前演进的。采猎时代是‘采集渔猎天然生物(采集植物、渔猎动物)的时代’,农业时代是‘人工生产生物(种植植物、养殖动物)的时代’,工业时代是‘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原料与能源)的时代”,新工业时代则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从微观层次人工生产化学新材料并加工制造新的宏观物品、深层次循环利用化学资源)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时代实质上是不同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工业化具有不同于并且高于工业化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弄清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特点是我们进而认识和把握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特点的前提。

 

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有四个。

 

第一,新工业化生产是从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入手进行的生产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新工业化生产既可以把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用于再生产而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还可以人工设计、生产出自然界所不能提供的无比丰富的化学物质新材料并进而加工制造出日益复杂的各类生产生活用品,其性能、规模都是工业化生产所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创造出人们今天尚不敢想象和难以想象的各种奇迹也只有在这种科技和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才能最终实现人造生命。

 

第二新工业化生产是深层次循环式生产。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智能化的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形成了可以把一切小分子原子物质资源当作劳动对象的生产力,这就为建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奠定了基^^所以当人类遇到了工业化生产所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生存困境时智能化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就被运用于建构深层循环式生产方式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品都可以作为资源进入再生产,从而把工业化生产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转变成‘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产资源一再生产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所以只有新工业化生产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是真正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化生产。

 

第三,新工业化生产是太空化生产。从物质群体结构角度上讲新工业化生产又是走出作为生物圈和高级化学物质圈的地球而把太空大尺度低级物质群体(月球、行星、太阳系乃至更大天体)作为劳动对象的生产,亦即太空化的生产。这就是说在新工业化时代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再局限在地球上将在大尺度的太空中展开。

 

第四,新工业化生产是高度智能化的生产。不论微观层次的生产还是太空中的生产,都不再是简单的直接的人工生产,而必须是依赖高智能化手段进行的生产,包括高智能化的工具和高智能化的控制方式所以,在新工业时代信息化将发展到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即智能化阶段。

 

新工业化生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基本特点,这是因为,只有具备相对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才会形成新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从新工业化生产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出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的如下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新工业化科技是一个科技群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在工业化生产发展中,每次产业革命与之对应的科技革命都发生在较小的特定领域。然而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形成是一场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大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质变,生成了一种崭新的完整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就不能再单单依靠某一个领域的科技革命,而需要众多领域的一系列新科技革命,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科技体系。

 

第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凸显技术作用的新科技体系因而也是一个与产业化十分密切的新科技体系。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在其总体上主要是一个高新技术体系正是它的高新技术特点决定了它在新工业革命中的关键作甩即它可以直接产业化而形成新兴产业并生成新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的科技政策和科技实践应把侧重点放在高新技术的研发及其推动它们的产业化上同时也表明基础科学的研宄要相对稳定一些重点在技术开拓上。

 

第三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突出各学科渗透尤其是各种技术集成的新科技体系。新工业化生产,不论是微观层次的生产还是太空化生产,不论是深层循环式生产还是高智能化生产,都不是某一种单项技术所能完成的都需要各种高新技术的有效集成因而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第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以实现人工创造化学物质为关键科技要素的新科技体系。工业化生产也需要相对应的科学技术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在宏观层次上认识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使人们能够采掘天然化学资源并进而加工制造各种工业产p品包括从宏观层次上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利用。新工业化生产要能实现人工创造化学物质,这就需要新科技体系中的关键科技和主导科技应是在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上进行微观生产的科技或科技集成它将影响乃至决定其他相关科技的作甩并渗透到相关科技中发挥作用。

 

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结构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结构,包括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组成要素

 

现代科技有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体系科技分支门类众多,它们与新工业化生产的关系有远有近只有那些直接关涉形成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科技门类才是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新科技体系,必须包含以下七个主要科技分支。

 

1、信息智能科技。信息科技在工业化高级阶段己作为支撑科技出现,从而实现了工业信息化。在新工业化中,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化的更高水平从而成为微观化生产、深层循环式生产、太空化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支撑从本质上讲新工业化生产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生产,没有智能科技是不可想象的。智能科技包括作为硬件的智能机器研宄、作为软件的智能程序研宄以及信息通讯方式的研宄都需要有一个质的突破性发展才能真正支撑起新工化生产。

 

2、纳米科技。纳米科技本质上是微制造科技是从小分子、原子层次上操纵物质生产的科技。纳米科技既可以制造各种信息化智能化的微型机器又可以制造性能优异的新材料以进一步加工制造各种宏观新产品。由于纳米科技直接形成微观制造生产力,在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化生产中,更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纳米科技及其产业化己经突破了工业化生产的范畴它不再停留在对天然化学物质(矿藏原料、能源)的采掘加工上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了人工创造化学新物质,这是新工业化生产的根本标志。

 

3、生物科技。生物科技的发展很迅猛但生物科技从物质层次上讲可划归到纳米科技即微观生产科技因为现代生物科技主要也是从分子乃至原子层次入手进行研宄和生产的。这表明,人造生命和改造生命最终要从细胞层次、生物大分子层次走向小分子、原子乃至更深的物质层次这己经属于化学物质的改造与生产的层次,因而本质上属于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而不再属于工业生产力或农业生产力。同时这也表明新工业化生产必须仰仗生物科技传统的医药产业、食品产业等都需要生物科技去推动和深化使之升级为新工业化产业部门生物科技还可以催生出新的生物产业部门而不断扩大新工业化的范围和深度。

 

4、新能源科技。能源具有时代性,不同水平的文明形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使用的能源是不一样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主导能源是化学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最终出现了化学能源危机。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必定要开发新的主导能源即使化学能源不匮乏它也不会再以化学能源为主导能源^按照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不断深化的发展规律看新工业化的主导能源应是物理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但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新能源科技主要就是对核能、太阳能等物理能源的研发科技。

 

5新材料科技。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矿藏即天然化学物质,新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对象深入到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但人类生活不可能直接依赖于这些微观小粒子,所以,新工业化生产必须把微观小粒子人工合成各种化学新材料,并进而加工制造成各种宏观生产生活用品。人工创造的各种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新性能用它们加工制造的各种物品也会生成新的日益复杂的功能^新材料科技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在新工业化发展中,新材料科技将获得巨大的飞跃和发挥巨大的作用。

 

6、生态科技。生态科技不像上述科技分支那样专门化它主要是对各种科技的集成运用。新工业化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科技,主要是深层循环式生产所运用的各种科技。只有使物质生产资源在小分子、原子层次上循环利甩才会有效克服资源匮乏、废弃物污染环境等生态危机问题没有深层循环式生产就形不成完整的新工业化生产体系也不能克服生态危机所以,深层循环式生产科技是最重要的生态科技。其次还包括各种环保科技、生态建设科技而这些科技在本质上都是参与形成比工业化更深层次的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科技。

 

7、太空科技。微观生产科技、深层循环生产科

 

技,都是从物质个体角度来确定的人工化学生产科技,即从小分子、原子、亚原子层次入手的生产科技。若从物质群体角度看化学物质的群体是由亚原子、原子、分子物质组成的各种宏观天体如卫星、行星乃至恒星。新工业化作为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它必然把劳动对象从作为生物圈和高化学圈的地球拓展到更大的低化学物质群体即地球之外的天体上首先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再就是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包括更深的太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工业化生产是太空化生产,太空科技也就必然成为新工业化的科技支撑。信息智能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和太空科技它们自身又都是一个亚科技体系,拥有众多更小分支。这七大科技门类形成了统一的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此外,还有许多科技门类与新工业化也有不可割裂的关系,但相对而言要间接和远一些可不列为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分支。

 

(二)新工业化科技分支的相互关系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七个主要科技分支具有不同的对象、内容和作甩在形成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中显示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总的讲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共同支撑着新工业化生产。它们不是分散要素的机械组合而是有机统一的,从其绝对意义上讲是缺一不可的。但是这并不意味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信息智能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前提工业化是从机械化生产开始的信息化使工业化达到了顶峰,但仅凭信息化不可能使工业化生产转变为新工业化生产,原因在于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环节上而不是直接的物质作用和生产环节上然而,信息化及其高级形态的智能化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控制与生产,这才使微观化生产和太空化生产这些非直接的人工生产活动成为可能所以信息智能科技不仅把工业化推进到了顶峰也为开拓新工业化提供了科技前提条件。

 

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主导。它们作为微制造科技在直接的物质作用和生产环节中发挥作甩把工业化的宏观生产推进到微观的小分子、原子层次从而形成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化生产。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它们对于其他科技分支的高渗透作甩不论是信息智能科技还是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都广泛包含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等微制造科技的作用。

 

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不论信息智能科技还是纳米科技、生物科技,都离不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作为基^础它们还都要参与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而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新能源新材料一方面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对象另方面又是新工业化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

 

生态科技、太空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方向。生态科技是一门集成科技,它要建立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各个科技分支都必须参与其中。要自觉地参与这种组合有意识地建构深层循环式生产,否贝|丄各个科技分支不会自动地生成深层循环式生产。然而只有建立起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人类才会跳出单向生产过程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生态危机。所以生态科技及其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体现着新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另外,太空科技及太空化生产生活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方向,各个科技分支都要参与太空科技的集成都要参与太空开发建设新工业化的太空社会。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各个科技分支的作用不同表明它们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的作用实质上是相互补充的集成作用。只有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它们才能形成完整的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甩推动着新工业化不断向前发展。

 

三、中国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发展的战略对策

 

目前,工业生产方式己陷于严重危机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尤其是新工业化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的主流将在21世纪转向新工业文明。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向新工业化必须争取在21世纪内基本实现新工业化。为了实现新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必须把大力推进新工业化科技的发展放在首位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以新科技革命来推动新产业革命,并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里我们就我国新工业化科技的发展提出如下九项初步对策建议

 

(一)21世纪科技发展的宏观展望与对策

 

在过去的20世纪里物理学是拉动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火车头尤其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刷新了整个科学技术的面目。此外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也很突出,尤其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结合从亚原子、原子、分子层次上深入揭示了物质结构以及生命的秘密。从总体上讲20世纪的科技推动工业化发展达到了顶峰,并开拓出新工业化的崭新路径。

 

在21世纪,物理学基础理论仍是科学的最前沿,尤其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研宄将会有关键性的突破,形成更深入更统一的新理论能够对能量、引力、时空、宇宙结构与演化等根本问题做出更深入更统一的揭示。这将使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与改造进入更深的层次。但总的讲来,在21世纪的相当长时期里作为科技大厦基础的仍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将更深入地揭示物质在亚原子、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层次上的运动规律并把对这些规律的认识运用到技术上去形成一系列新工业化范畴的新技术把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完全推进到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以及人工创造生命的新时代形成深层循环与太空开发相统一的人工化学生产体系和经济体系。

 

所以,在21世纪里中国科技战略的总体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在基础研宄的层面上要广泛关注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应大力培养青年人才持久地进行物质结构和宇宙理论的研宄力争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推进研宄中作出突破性贡献第二,在科学技术与产业化的层面上要大力推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发展:(1)21世纪前20年重点开拓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关键领域并形成新科技产业在重点领域居于世界前列;2)2021年到2050年建立起完整的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并大力推进新科技产业化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3)21世纪后50年继续推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发展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领导世界科技发展新潮流全面推进新工业化建设并基本实现新工业化。

 

(二)信息智能科技发展战略

 

信息科技在工业化后期获得飞速发展并形成了领头产业信息科技在新工业化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不论微观化生产还是太空化生产都不可能由人直接控制因此信息科技成为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必然会有更大发展。信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是:(1)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形成智能科技的新阶段;(2)由于相关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技术将有巨大突破(3)数学、脑与认知科学的进展将可能引发计算机结构、网络通信模式以及信息表达与处理方式的新飞跃人机将实现直接耦合;(4)智能工具将向人的智能挑战在诸多生产生活领域代替人而发挥更能动的作甩社会活动高度智能工具化。

 

中国发展信息智能科技的战略措施是(1)在21世纪的宏观发展中应始终坚持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广泛普及和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高度智能化社会;(2)大力推进信息智能科技的研宄与开:发尤其要重视信息智能工具的硬件与软件的新突破要使我国的信息智能科技尽快居于世界前列;3)高度重视信息智能科技与其他科技分支的相互联系和集成作甩努力发挥信息智能科技在中国新工业化进程中的强大推动作用。

 

(三)纳米科技发展战略

 

从总体上看纳米科技正处于大突破时期在大规模产业化上还需一定时间。但是纳米科技的实质在于可以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入手进行物质生产,这使它成为建构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生产方式的关键科技支撑因此,它的崛起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预计21世纪上半叶它将逐步成为主导性的科技力量。

 

我国发展纳米科技的战略措施是:(1)充分认识纳米科技的重要战略地位,准确定位纳米科技在新工业化科技体系中的主导作甩以纳米科技为核心展开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走纳米科技强国之5各;2)把发展纳米科技与建构人工化学生产方式和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上控制物质的组合与分解实现劳动对象的深层化、生产过程的循环化,拓展生产资源和克服环境污染以纳米科技大力推进新工业化(3)把纳米科技与信息智能科技相结合努力开拓信息化与微制造相结合、信息流与物质流相统一的新型社会交流模式努力实现以信息方式传输物质这个21世纪的最重要科技集成创新;(4)在推进纳米科技发展中,我们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动摇要抓紧时机从现在开始就要把纳米科技作为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点突破环节,争取在2020年前成为纳米科技强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我国在新工业化进程中的能动局画(5)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如何抓住纳米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新产业革命这一环节因4此我们必须加大财力、人力投入以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合力全力推进纳米科技的发展。

 

(四)生物科技发展战略

 

生物科技的发展己成为人们充分关注的热点。生物科技的发展有两大趋势:(1)研宄层面的趋向从原子、分子层次揭示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运动并进而把握生命的秘密;(2)应用层面的趋向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医药事业、农业生产、生态保护,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化。这些趋势表明生物科技本质上也属于微观制造科技它也是从原子、分子层次上控制物质组合与分解的科技。在21世纪生物科技在纳米科技、信息智能科技等科技的帮助下,将实现人造生命的理想。这也是新工业化物质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国在生物科技发展中的战略措施是:(1)认清生物科技发展的实质与方向争取在最终实现人造生命的目标中做出较大贡献;2)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化,尤其在食品、医药、环保产业中要大力发挥生物科技的作甩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同时要认识到生物科技在产业化和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它自身不可能形成一场产业革命它将与纳米科技等一起发挥作用,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入手进行的化学物质和生命物质的人工创造与生产,所以应把生物科技与纳米科技密切结合起来共同推向产业化。

 

(五)新能源科技发展战略

 

目前,人类仍处于矿物能源为主导的时代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学能源它们有两大缺陷一是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二是污染环境。21世纪的能源大趋势是:(1)化学能源逐步失去主导地位(2)在化学能源失去主导地位之后有一个过渡阶段能源出现多元化状态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处于齐头并进状态(3)最终物理能源将占居主导地位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最佳的核能利用不是核裂变能而是核聚变能更有可能的是清洁、高效的D—3He受控热核聚变能21世纪人类将建成月球能源基地,以月球的太阳能发电和D-3He热核聚变发电来满足地球社会的能源需要。这将是新工业化能源科技及其产业化的最理想目标。

 

中国的新能源科技战略应该是:(1)努力探索能源多元化开发煤的清洁利用技术和氢气燃料技术大力提高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率;2)充分认识开发太阳能、核能在提高文明水平实现新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甩积极提高太阳能、核能利用技术和利用率使其逐步成为主导能源决不可停留在化学能源为主导的水平上(3)要重视月球能源开:发要充分认识在月球上建立新能源基地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中国21世纪的新能源最高战略目标也是建立月球能源基地这事关中国的新工业化进程与国际地位。

 

(六)新材料科技发展战略

 

材料属于劳动对象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面对的劳动对象或材料是不相同的。新工业化的新材料首先是指原材料它是比工业化生产更深层次的物质对象对新工业化生产而言原子和分子层次的物质成为生产原材料,因而各种废弃物质也都可从原子或分子层次上作为原材料而进入再生产。其次新工业化生产的新材料还包括各种人工生产的多级新材料,这些新材料不是大自然形成的甚至是大自然永远都不可能形成的新材料它们经由人工设计而被生产出来这些新材料种类很多,具有优异或特殊的性能能够进一步加工制造成功能复杂的生产生活用品。不论是更深层次的物质对象还是人工生产的新材料,都离不开新的工艺和技术它们都属新材料科技的产物。从新材料科技的发展趋势看原材料深层化、人工材料多级合成化以及材料使用循环化是三个主要趋势它们都体现了材料科技的新水平。

 

我国的新材料科技发展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

 

(1)资源深层循环利甩这需要能够研发从原子、分子层次上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满足社会对资源的需要;(2)深层加工合成新材料尤其要重视大力发展纳米材料科技以拉动整个新材料科技的发展不断开发生产出性會巨优异和特殊的多种多样的新材料;3)对传统材料的再开:发使其在性能上获得重大突破。

 

(七)生态科技发展战略

 

从根本上讲生态科技不应是一种被动的专门用于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科技它是一种积极的生产模式生态效益是其必然的结果。这种生产模式就是新工业化的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和循环经济体系而深层循环式生产中运用的各种科技都是具有生态效益的科技其顶端表现应是能把一切废弃物质都可作为资源投入再生产的各种科技。中国的生态科技发展战略措施是:(1)要努力发展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把各种废弃物质纳入再生产;

 

(2)要大力发展生态建设科技,把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好;3)也要积极发展预防、降低和治理污染的科技在未建立起完整的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体系之前对各种污染的积极预防和治理是必不可少的。

 

(y八)太空科技发展战略

 

在新工业化时代太空将成为人类展开活动乃至生产的场所。太空科技的大趋势是:(1)近地空间的开发各种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与使用;2)空间站的建立主要用于太空观测、载人航天研究(3)深空探测如火星探测;4)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甩这将成为继探测之后的一个新动向人们己开始追问“花那么多钱上月亮干什么?上火星干什么f这表明人们对太空的研宄己转向实用性思考。

 

我国的太空科技发展战略措施是:(1)把太空科技置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把努力建设太空社会作为新工业化进程的突出战略目标建设最先进的太空开发强国;(2)以太空探测、太空开发为轴心展开太空科技活动尤其要重视月球能源基地的探测与建设,这是21世纪太空开发最具实用价值的目木示也最能促进太空科技的全面发展,接下来应是月球和火星的生态化改造;(3)太空开发应以高度智能化活动为主要方式即以运用太空机器人、远程遥控活动为主实现全自动化的自组织、自进化式生产,高智能化机器应在太空开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倡导太空开发中的全球人类共享、共有,反对太空开发中的狭隘国家化和军事化等反文明倾向。

 

(九)保障和促进新工业化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

中国科技发展篇9

21世纪,开发利用清洁、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是人类必然的选择。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污染有一个“倒U”型曲线的关系。横坐标是繁荣程度,纵坐标是环境受到的影响。曲线起始的地方是农业社会,这个时期人类只消耗很少的能源,只排放很少的废气和废物,poorandclean(贫穷但洁净);等到经济发展了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污染也严重了,richanddirty(富有但不洁)。一般认为在人均收入3000美元到8000美元这个阶段的社会环境污染是最严重的,日本、德国、英国和美国都是这样。过了这个阶段,重化工减少,第三产业增加,同时由于经费比较充裕,治理污染的投入也增加,污染又慢慢降低了,达到richandclean(富有且洁净)的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就是所谓“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

有人问,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倒U”的峰谷间打通一条隧道,不污染也可以快速地发展?事实上是不太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把“倒U”峰降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即人们通常所说的“4R”:“Reduce”即减量化,“Reuse”即再利用,“Recycle”即再循环,“Remanufacture”即再制造。

二、要掌握装备制造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竞争力

当今世界制造科技有四大发展趋势。趋势一:绿色制造。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如德国制定《产品回收法规》;日本等国提出减少、再利用及再循环的“3R”战略;美国提出了“再制造”及“无废弃物制造”的新理念;欧盟颁布“汽车材料回收”法规,要求自2005年起新生产的汽车材料实现85%的再利用。趋势二:高新技术制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制造科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制造业是高技术的重要载体,高技术又为制造业前瞻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如波音7e7大量采用新材料,复合材料用量超过50%。趋势三:用信息技术提高制造技术水平。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将进一步给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带来深刻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更好、更快、更省、更可靠地制造出创新产品。趋势四:极端制造。就是特别大或特别小,大的像三峡70万千瓦的水轮机的装置,光轮重就有430吨;小的如微型的电动水泵,比指甲盖还小还有纳米齿轮,小得肉眼都看不见。

三、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的重点

生命科学中,已经比较成功的研究一个是基因,一个是克隆。基因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是20世纪末最主要的成功之一。基因(gene)是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w.Johannsen根据希腊文“给予生命”之意创造的一个词。一个基因就是能够编码一个蛋白质分子的一个Dna或一个Rn段。人类基因组包括分布于人46条染色体的30000-35000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最终目的是测定基因组的全部序列,弄清整个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产物,彻底了解人类生命活动本质。2000年5月,六国科学家聚集美国,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

还有一个技术就是克隆技术,它实际上是一种无性生殖或无性繁殖技术。这其中虽然还存在大量法律和伦理问题,但人们想通过生物克隆来保持某些遗传特征的研究将不会停止。生物技术在医药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有60%的成果已应用于医药产业。

四、加快空间科学发展和海洋技术发展

空间技术是以现代火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技术。2005年10月,我国神舟6号飞船顺利升空,在完成预定任务后成功着陆。这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地球的70%是被海水覆盖的。人类为什么对海洋这么感兴趣?因为地球上还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只有深海下面。深海下面的生物含有很强的活性物质,在控制炎症、癌症及防治心脏病、血管老化等方面有特殊的功效;深海还是新能源开发的一个重点。

五、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

中国科技发展篇10

2000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提交的《我国高能物理和先进加速器发展目标》,确定了中国高能物理和先进加速器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全面规划了中国高能物理和基于加速器的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在基于加速器的物理实验领域,对BepC进行重大改造;积极推动非加速器物理实验研究,包括中微子物理,宇宙线观测,粒子天体物理实验等等;努力建设同步辐射光源、散裂中子源、自由电子激光等大型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

正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这个发展战略得到认真的贯彻实施,使中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在过去的十年实现了飞跃的发展,在国际高能物理界从“占有一席之地”发展为走在前列。同步辐射光源等大型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的建设迅速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单元。

这十年,我国高能物理研究蓬勃发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2003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总投资6.4亿元,项目建设期5年,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学工程。这一决定开创了中国高能物理发展的新时期。我非常有幸地参与了这一工程从规划、立项到开工建设的全过程。

BepCii于2009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工程“按指标、按计划、按预算、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是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该工程的建成,将我国对撞机和谱仪技术推进到国际前沿,得到了国际高能物理界的高度评价,是中国高能物理发展的又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几年来,BepCii实现稳定高效运行,并不断提高性能,日取数效率提高了100多倍,北京谱仪获取了大量数据。

北京谱仪的粲物理研究十年来保持和发展了国际领先优势,得到一批在国际高能物理界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例如:25 GeV能区R值精确测量、DS粒子衰变常数的首次与模型无关的直接测量、J/Ψ粒子共振参数的精确测量、发现若干可能的新粒子等,受到国际高能物理界高度关注和评价。

今年3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又出新成果利用运行55天观测到的中微子事例,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得其振荡幅度为9.2%,误差为1.7%。这一成果是基础科学一项重大成果,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引起热烈反响,决定了未来中微子物理实验发展的方向。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以我为主、在我国开展的大型国际合作,是国际上最好的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室之一。这个实验于2007年10月动工,2011年底,远、近点探测器全部投入运行。

2006年,依据在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的“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所获得的、积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亿观测事例的实验数据的系统分析,中日两国物理学家在《科学》杂志合作发表了有关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以及宇宙线等离子体与星际间气体物质和恒星共同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最新结果,这些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目前新的大型宇宙线观测计划LHaSSo计划即将启动。粒子天体物理的空间实验也获得长足发展,Gamma爆探测器成功升空,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研制全面展开,计划在2014年前后发射。

中国还参与了国际高能物理前沿研究最重要的实验并作出重要的贡献,如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CmS、atLaS等实验,amS实验等,提升了中国在国际高能物理领域的显示度,同时培养了人才,引进大量新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

目前,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态势良好。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下一代反应堆实验、深地实验和空间实验的研究计划,希望能够进一步提炼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验方案,同时认真探讨基于加速器的物理实验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