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写杨贵妃的诗十篇写杨贵妃的诗十篇

写杨贵妃的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3:47

写杨贵妃的诗篇1

关键词:《长恨歌》详略烘托浅谈

《长恨歌》的开头这样写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根据事实,我们知道杨玉环进宫前原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诗人将其写成一个“人未识”的深闺女儿,这不仅仅是“为尊者讳”的问题。从下文知道,诗人要写的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歌颂的是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他自然不能让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有任何的玷污。于是在这里仅仅用“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两句,就将一段肮脏的故事抹掉,诞生出一位豆蔻年华、冰清玉洁的杨玉环来。[1]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句,详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爱和他们风流享乐的生活。诗人抓住杨玉环“美”且“媚”的特点,文笔极为细腻香艳。其实这一细致描写,是诗人要表现唐明皇沉溺于杨贵妃的美色而纵情声色,以至造成“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君王失政,“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后宫失衡,“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民俗失真的恶果。而这些都是酿成“安史之乱”的原因,也是贵妃的就死的祸端。[2]

接下来诗人用了略写。“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以“渔阳鼙鼓”和“缓歌慢舞”作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战乱的突然和逃难的狼狈。引起安史之乱和逃难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因为这不是诗人在此诗中着力表现的东西。甚至对六军的逼迫和贵妃的死也写得极为简略,仅用“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寥寥数语突出了明皇对贵妃之死伤心至极而又无可奈何。接着诗人用“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四句,概括地写了唐明皇在入蜀途中对杨贵妃的思念。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句,就带过了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充分表现了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给人留下了悬念,也为第四段道士在海外仙山寻找到杨贵妃埋下了伏线。这一段略写,既表现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生死不移的恋情,又为第三段回京之后的描写留下了余地,使人不会有重复之感。

第三段唐明皇回到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思念写得极为细致:“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回京以后凄凉冷落,只好去散散心吧,但看到太液池的芙蓉,就似乎看到了杨贵妃的面容;看到柳叶就想到杨贵妃的眉毛,唐明皇眼中的一切都只能引起他对杨贵妃的思念。而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从桃李花开的春天,一直到梧桐叶落的秋季,一直缠绕在心头。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花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回到住处更是孤单寂寞,对着那冰冷的鸳鸯瓦、翡翠衾彻夜不眠。这一段将唐明皇的孤独凄凉的晚景写到了极致,也将其对杨贵妃的思念写到了极致。读者为他的生死不渝的深情所感动,为他的落寞悲凉晚景而悲伤。这时的唐明皇在读者眼中已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间帝王,他是一个为情所困、为情所苦的有血有肉的情种。

第四段从另一个角度写杨贵妃对唐明皇的思念之情。这一段的寻觅过程,写得无比的绵密。诗人先用方士“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数句简略地写了方士找遍了该找的地方,但都没有找到。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这一段精细的描写既写了使者寻觅的过程,又通过使者的观察,表现了杨贵妃对唐明皇的思念,真正是一箭双雕的好手笔。这就是诗人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的原因。惟将旧物表深情,钿盒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盒一扇,钗擘黄金盒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一方面表达自己对唐明皇的思念,又让使者带回信物,并说明了信物的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在贵妃进宫、酿成战乱、贵妃之死等处都采用了略写。而对贵妃所受的宠爱、李杨相互的思念则写得非常细致,全诗的重点所在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长恨歌》作为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以景来烘托人物的生离死别,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烘托、渲染“爱悠悠,恨悠悠”。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余音袅袅,人鬼情未了。

诗中写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日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

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

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此跌宕回环,处处衬托,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写杨贵妃的诗篇2

(“快快快,赶紧的。这一幕拍不完今天谁都别想回宾馆休息!”导演怒吼道,“那个,扛摄像头的,快点过来,对,就这个角度。唐玄宗,李白,杨贵妃,还有高力士,都在不。”“在!”“很好很好,开始!”)

one,two,three!action!

第一幕

(某天晚上唐玄宗带着她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

唐玄宗:“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

杨贵妃:“陛下说得对,让那个姓李的赶紧来给我们写词唱!”

(“停停停!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怎么能用这种语气来说呢!杨贵妃可是贵妃啊,岂能如此无礼!重来!”)

杨贵妃:“是啊,陛下,您说的对,应该把李爱卿叫来,让他作词。”

(李白正在酒楼里的喝酒,使臣把半醒的李白带来)

(李白和唐玄宗分别从两边旋转走到一起,深情握手)

李白:臣参见陛下!

唐玄宗:爱卿,近来可好?

李白:最近精神气色都很好,殿下赐的梦之蓝和茅台都喝完了,爽极了。刚才在酒楼里喝了几杯二锅头,味道远不如御赐的酒好啊!

唐玄宗:那就好,朕今天与杨贵妃在月光下赏牡丹,想听一首小调,但都是陈辞滥调,不知爱卿可有雅兴为朕作词一首?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边说边走下去)

第二幕

唐玄宗满意的说:不愧是李爱卿,果然超凡脱俗,律诗本来就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诗,不知五言如何?

杨贵妃:不如就请您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诗。你看如何?

(李白醉意朦胧中,但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便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我现在需要音乐来振奋心情,能否请贵妃娘娘给我些带劲的音乐。”

杨贵妃:“没问题,music!”(burning)

李白:“怎么,不带劲啊。我不是说要带劲的,有激情的么?”

杨贵妃:“你不是大才子么。欧,sorry,我忘了你不懂英语,burning这里就是激情的意思。”

(“打住!记住了,下次不能再出现英文,这可是拍电视剧哦,这种不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传扬!再这样信不信我炒你鱿鱼!”)

杨贵妃“是,导演,我知道了。”

李白:“怎么一点都不带感那!换一首,否则陛下怪罪写不出好诗,我可担当不起啊!”

杨贵妃:“好!那就拿出我们的镇山级的音乐!”(face)

第三幕

唐玄宗:怎样,我爱妃选的音乐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李白意犹未尽:此曲甚妙!

杨贵妃:现在可否作诗?李白邪笑:且慢,这写诗可是要人在舒服的情况下才能写出,你看跳了这么久,本身就年纪大了,麝香壮骨膏又用完了,你看这腿脚就……

唐玄宗:“这简单,希儿(周希诞宫女)来给李爱卿按摩按摩!”

李白:“哎呦,陛下这宫女可是重手重脚,万一有何差池,你们赔不起啊”

唐玄宗不耐烦的说:“你说吧,要谁帮你按摩,朕尽量满足你!”

李白:“好,就等陛下这一句话!我就要,就要杨贵妃给我按摩!”

杨贵妃:“这……”杨贵妃:“胆大庶民,何出此言!真是太放肆了!本宫怎么可以给你按摩!岂有此理!”

唐玄宗:“哎,爱妃,要不你就牺牲一下吧!”

杨贵妃:“什么!为什么呀?凭什么是我!你怎么不可以啊”

唐玄宗:“烦什么烦,还要不要赚钱哪,不要赚钱赶紧滚蛋,知道自己是谁就别跟我吵!”

杨贵妃:“哦靠,你算个what,就你?”

导演:“都给我停!是不是真的不要赚钱啊!吵什么吵,这是拍戏!我看你们不想干都给我滚蛋!”

杨贵妃:“喏”

李白一旁暗笑:“怎样,贵妃娘娘还劳烦您给我按摩吧”

杨贵妃咬牙切齿:“喏!”

第四幕

李白:“真是舒服啊,不愧是贵妃啊!”

唐玄宗:“怎么样爱卿,这下总可以开始写了吧。”

李白:“不急不急,你看写诗总需要笔墨纸砚吧,现在就差墨了,我现在手脚不便,还得有人给我磨墨。我看这位长得不错,要不就你给我磨墨吧。”(说着,食指挑起高力士的脸)

杨贵妃揉着手说:“哎,我说,你不要欺人太甚!”

(看到导演后)“呵呵,李爱卿请便!”

唐玄宗:“嗯,准奏!”

高力士看到杨贵妃之前的惨事,满脸堆笑说:“好,好!”

(说罢,拿起砚台磨了起来)边磨边说:“李先生果然是高人,作诗都如此大动干戈,真不愧是咱们唐玄宗看上的读书人!“

李白毫不相让:“是啊,你也不错啊,真不愧是我看出来的帅哥啊!

(一会儿)

杨贵妃:“够了,高力士你再磨就要穿了!“

(高力士磨好后放下)

李白:“嗯,一切准备就绪。今天阳光明媚,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月明星稀,美丽极了……”

第五幕

“停停停,都给我停!”导演道:“算了吧,今天就这样,工钱在这。就这样了,明天继续!”

“对不起对不起导演,我迟到了!”一名男子闯入剧场。

导演“你是?”

男子说:“我不是李白的饰演者吗,昨天咱们刚签约的啊!”

大家一起:“那你是?”

李白:“哈哈哈哈,既然钱已到手,那么大家拜拜咯!”大家:“什么!!”

写杨贵妃的诗篇3

1、这句诗是《清平调其一》中的一句诗,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

2、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3、这句诗是从空间上写杨贵妃,将其与花相比,极言贵妃之美。

(来源:文章屋网)

写杨贵妃的诗篇4

若将其认为爱情说,都有意无意地故意忽视《长恨歌》前半部分具有明显批评倾向的内容,或认为程度较轻,或肆意曲解,或以为不过是整个长诗的“背景”:尽管诗的前一部分也曾将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作了简单的历史描述,但这仅仅是为故事的展开交代出时代环境背景而已。首先从分量上来看,没有哪一部成功文学作品的背景会占到整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以上。其次从内容上看,前半部分作者的态度、基调,具有与爱情说相逆的特征。背景并不支持主题内容,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一部作品的背景应该与主体协调并有利于突出主题内容,而不是相反。

爱情说似乎没有合理的解释。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对文学政治功能阐释最迫切并身体力行的白居易,怎么可能在其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前期、尚在35岁时,恰恰选择最有争议、包含政治因素最多的“爱情”材料表达一个纯情的主题,而又似乎故意不把其中的政治因素剔除干净?诗中多处描写,都曾被指责为“此固无礼之甚”,即白居易如果歌颂帝王或爱情,这样描写就太过分、太不适宜了。难道是白居易失误吗?设想白居易把《长恨歌》写成一个纯情故事,表达爱情主题,基本上无异于认为当时正年轻并“以天下为己任”的白居易,对帝王的荒情误国持默然甚至是赞同的态度!这并不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

与爱情主题说相对的则是讽喻说。传统的讽喻说通常一味否定李杨之间的爱情,包含历史上现实生活中的帝、妃感情。如陈志新认为:杨贵妃与皇帝之间的行为和感情,只是低级人性因素的一种映射。白枫则认为《长恨歌》中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有别于刘兰芝与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在梁祝和宝黛的爱情中,男女双方至少在主观上是平等的,他们的爱情是以相互尊重和爱慕为基础的,而唐明皇与杨贵妃间的爱情基础则是唐明皇贪色,而杨贵妃趋利,相关专家和学者认为《长恨歌》中所描写的唐明皇与杨贵妃间爱情的本质就是唐明皇的荒淫和杨贵妃的趋利。

讽喻说时常引用恩格斯在《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观点:现代所谈及的恋爱关系,在古代,只在官方圈子以外才有。所以,在讽喻说看来,所谓“生死不渝的爱情”,是后人强加的论点。至于唐明皇宠溺杨贵妃,讽喻说认为则:正是由于唐玄宗的宠爱,才看到他受到的迷惑有多大。对于《长恨歌》,讽喻说认为这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是后人臆想出来的,是幻觉,而并非白居易的写作意图。这跟爱情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爱情说可能过度美化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

爱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认为,真正的爱情必定是也只能是纯洁无瑕的,容不得有一丝的亵渎与玷污!

我很羡慕那种差距很大的人之间能够有爱情,我也一直坚信这一定就是爱情。

写杨贵妃的诗篇5

百花盛开的兴庆宫苑,精英荟萃,华光璀璨,有李白的诗歌,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杨惠之的雕塑,公孙大娘的剑器,念奴的歌声,王大娘的杂技,梨园弟子的乐舞,李龟年的演奏……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典范和遗闻趣事。这些文化艺术活动,就是盛唐文化的缩影。

皇苑

兴庆宫以风光秀美的皇家园林著称于世,苑内碧波荡漾,绿坪如茵,杨柳青翠、百花似锦,山上植树木,湖中立岛屿,风景优美动人,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色皇苑。兴庆宫的南部是以龙池为中心的风景园林区,有举世闻名的沉香亭,这里水光潋滟,倒影迷离,楼阁亭榭,错落有致,使其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龙池为御苑的中心,约占全苑的三分之一,是南内以大水面湖色著称的风景区,岸旁垂柳细杨。池内荷菱藻芡弥望,周围花草茂盛,景色十分宜人。唐玄宗与妃嫔僚臣常在此观景欣赏、设宴游乐,结彩为楼,泛舟为戏。唐苏颐在《兴庆池侍宴应制》中咏道:“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皇欢未使恩波极,日暮楼船更起风”。御苑内的建筑布局并不对称排列,而是错落有致地布列于龙池周围,在山水相依之中,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廊桥、亭榭,殿宇、楼台,形式或r恢宏壮阔,或绮丽精巧。唐蔡孚亦在《兴庆池侍宴应制》中日:“碧水澄潭映远空,紫云香驾御微风。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著名的沉香亭就象是一颗璀璨炫目的明珠,镶嵌在龙池的东北岸旁、和池水相映生辉。沉香亭全部用名贵的沉香木构造,五间彩袱和双重飞檐豪华巍然,营建在三层的石台陛上雄伟壮观。沉香亭是位于高处的观赏亭,亭下水域茫茫景色如画,举目望使人心旷神怡。亭前遍植名贵花卉,有红、淡红、紫、纯白四本木芍药,并有一日花色数变的珍贵牡丹名品,叫做“晨纯赤、午浓绿、夕黄”,沉香亭又是观赏极品牡丹之处。每当牡丹盛开时,唐明皇即偕杨贵妃来到此亭设乐置宴赏花,诸王、大臣、宦官,也都来这里游乐宴饮,坐在亭子里便可放眼周围各种牡丹的争妍斗奇,使沉香亭美景升华到诗情画意的胜境。

沉香亭景区为组合式园林建筑,东邻有凉亭自雨亭,是在龙池上四面能人工下雨的亭子。沉香亭之南有按歌台,置于龙池内,并有牡丹桥、迎春桥、鸳鸯桥等通往四方。唐沈俭期有诗描绘:“歌台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胜往年。”

诗章

沉香亭的出名,又和一个风流超群的轶事有关。大诗人李白沉香亭醉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其故事中有盛开的牡丹花,有当朝的天子李隆基,有倾国倾城的杨玉环,有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艺人李龟年,但是,最闪亮的主角非诗人李白莫属。中国文化最有魅力的部分是诗,更多的好诗产生于唐朝,鲁迅甚至说“诗到唐时已经做完”,提起唐朝的诗情,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李白,成为亿万人心中不朽的风景。

据《松窗杂录》记载:唐天宝初年的一个春天,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梨园弟子奏乐歌唱。唐明皇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妃子,怎么能唱旧词?”命李龟年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聚仙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只见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拖到马上,左扶右持回到宫来,推到唐明皇面前。明皇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洒汤。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明皇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一会儿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三章。于是“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逐促李龟年以歌。”宴乐奏起,明皇忍不住一同吹起玉笛来。杨贵妃忙拿来七宝杯,斟满西域美酒敬给李白。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织在一起写,人即花,花即人,倾国倾城,同蒙帝恩。

第一首写见了云便想起贵妃的霓裳羽衣,见了牡丹花便想起贵妃玉容。并想象升腾到玉山、瑶台、月宫等仙人世界,是把杨妃比作仙女下凡。第二首描绘花容玉貌的杨妃,不须脂粉,全是天然绝色。这儿以压低神女和赵飞燕来抬高杨妃。第三首把牡丹、杨妃、明皇三位融合一体。倾国美人当指杨妃,“春风”即是君王,而“倚阑干”更使沉香亭声名远扬,据说唐代国花为牡丹,而杨贵妃又美艳无比,明皇常将杨妃比作牡丹花。白居易在《长恨歌》诗中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足以说明君王对杨妃的喜爱。唐明皇堪称是封建帝王中的风流天子,尤以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更为瞩目,而他们,长期居住在兴庆宫,活动在兴庆宫。留下了不知多少风流韵事。

三首清平调词,字句之间自然地看不出刻意修饰的痕迹,这就是李白的诗风。他的诗不是苦吟出来的,而是从脑海中进发而出、是在酒醉酣畅时才华横溢的流淌。

酒道

美酒酿佳作,成为中华亘古不变的美谈,像李白沉香亭醉咏牡丹的轶事,千余年一直在人间所流传。大唐处在欢乐、纵情、奔放、浪漫的年代:思想诗意的栖息、意境酒醉的张扬,盛世年华,诗酒华章。中国是个酿制醇酒的故乡,物华天宝,长安最长,前不久一坛两千年的西汉美酒在古城蒙土而出,实证了古法酿酒之菁华,世惊呼“古国瑰宝,酒道极品”。美酒当年也曾酿出一曲“鸿门宴”,高祖酒酣唱大风,大风起兮云飞扬:汉室天下,酒风氤氲。

盛唐秉承大汉雄风,酒文化光大发扬,书圣张旭狂草依靠酒醉的“张狂”,字宇行行龙腾凤舞神采飞扬:“霍如羿射九日落”,裴将军剑器飞舞依仗老酒的胆量,刀光剑影神鬼难防。这个时候,李白带着醉态来了,大笑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多么张扬放浪。对于李白的醉酒,同样精于诗文的明皇知道,诗人更多散发的是平时昂奋自抑着的才气,所以明皇写下了“歌一曲而酒一杯,舞一曲而人一醉”这样的文字。这是富足的坦然、从容与空前强大带来的君临天下的气势。唐诗三百如三百颗星辰,挂满在酒香的天际之间。

也有一些名人高士与世相左,不屑于孜孜求取功名,过着恃才奔放的自由生活,一生以酒为伴。如王之涣、王翰等文人,风流倜傥,尤擅长写边塞诗章,诗风大气磅礴不拘一格,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迈,并常与圣贤名士相交往。每有作,乐工竞相为之谱曲,他们每日耽于琴酒,长年活动在酒肆歌楼之间。李白也属于这一类文人,生活放浪不羁,却例外的意气风发地被召入宫,得到天子的赞赏,但是并不意味着就会得到官职。诗人有他自有的性格,越是优秀的诗人这种性格就越明显,李白写出的好诗是不受束缚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覆迥”,有着这种诗风的人是不适合做官的,为官的人束缚太多,最后李白又垂头丧气地赐金返乡,那一夜,他酒醉输掉了五花马、千金裘。

还有一批在朝的诗人,如贺知章、张九龄、张说、王昌龄等,高官得坐,骏马任骑,他们是宫廷诗坛的巨匠,是盛唐诗赋的先驱者。在皇苑兴庆宫中花天酒地,侍宴应制;在龙池、勤政楼、花萼楼、沉香亭的御宴上,都有他们的身影,留下了不朽的名篇佳作。

园林

写杨贵妃的诗篇6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前言】

《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属七言乐府作品。第一首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写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令人觉得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是关联句,“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翻译】

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儿想起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艳浓。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鉴赏】

写杨贵妃的诗篇7

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一亦载:大和五年,本以“兵戈未息,举人权停”,但并未真正停科考,是年录取进士有二十五人之多,杜陟为该榜之状元。《玉芝堂谈荟》以李远为该榜之状元,徐松考订乃杜陟,并引《唐才子传》称:“李远字求古,大和五年杜陟榜进士及第,蜀人也。”《玉芝堂谈荟》并谓:“(李)远,夔州人。”唐时夔州,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属山南道,故称其为蜀人是说得过去的。

李远的仕途,颇具传奇色彩。他曾任尚书省司门员外郎,后迁下邑,较为清闲,因词名早著,颇具才干,理政之暇,诗酒度日,手谈消闲。他为此还引出一番麻烦,差一点误了美好仕途。张固《幽闲鼓吹》记载:

宣宗朝,令狐t荐(李)远为杭州(刺史)。宣宗曰:我闻远有诗云:“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惟销一局棋。”是疏放如此,岂可临郡理人?曰:“诗人托此以写高兴耳,未必实然。”上曰:“且令往观之。”仍荐远廉察可任。乃俞之。宣宗视远到郡谢上表,左右曰:“不足烦圣虑也。”上曰:“远到郡无非时奏章,只有此谢上表,安知不有情恳乎?吾不敢忽也。”

李远并未辜负令狐的推荐,也没有令圣上失望。他到郡有治绩,政声颇佳。他还作过忠州、建州和江州刺史,终御史中丞任上。其不仅行政能力强,政声佳,而且善为文,尤工于诗,是当时颇具影响的诗人。《全唐诗》辑其诗一卷,《全唐文》载录其文五篇。他另著有《龙纪圣历》一卷,《历代鸿名录》一卷,流行于当时。

在李远的咏史诗中,有《过马嵬山》颇可注意:

金甲云旗尽日回,仓皇罗袖满尘埃。

浓香犹自飘銮辂,恨魄无因离马嵬。

南内宫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余坡山弯环月,时送残蛾入帝台。

这本是诗人因旅途经马嵬山所赋的一首咏史诗,却由此引出了一段令人感慨万端的风雅趣事。天宝晚期,朝政昏暗,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不理朝廷事务,纲纪不振,藩镇势力膨胀。安禄山凭借朝廷对他的信赖与倚重,起兵反叛。唐玄宗无力控制局面,仓皇逃离长安,驻跸马嵬坡而祸乱顿生。随行六军迫使玄宗杀杨国忠,逼死杨玉环,即所谓“马嵬兵变”。此后,“马嵬”题材几乎成了中、晚唐诗人咏史诗绕不开的内容,刘禹锡、胡曾、李商隐、温庭筠等,都有此类诗作。尤其以李商隐之马嵬诗最为著名。其咏史矛头所指,大抵是谴责玄宗好色,女祸亡国之类。而李远此诗意蕴却多了几分怜香惜玉的味道,试读“仓皇罗袖满尘埃”“浓香犹自飘銮辂”“恨魄无因离马嵬”等诗句,对杨贵妃的“恨魄”的怜惜表露无遗。“南内宫人”应是李隆基、杨玉环事件的见证人,他们的态度是一洒同情惋惜之泪而“悲帐殿”。玄宗因沉迷酒色而招致祸乱,怎么能将罪责推脱给别人呢!他在叛军的逼迫之下而赐死杨贵妃,当然是不得已的。结句“唯余坡上弯环月,时送残蛾入帝台”,分明是对自己行为的责备与追悔,也蕴含着对冤死的贵妃无尽的怀念。

不必讳言,李远对冤死的杨贵妃充满同情并为之抱屈;因此,才有珍藏杨贵妃遗物的趣事发生。《唐才子传》云:“(李远)初牧湓城(江州),求天宝遗物,得秦僧收杨妃(玉环)袜一,珍袭,呈诸好事者。会李群玉校书自湖湘来,过九江,(李)远厚遇之,谈笑永日。群玉话及向赋《黄陵庙诗》,动朝云暮雨之兴,殊亦可怪。远曰:‘仆自获凌波片玉,轻软香窄,每一见,未尝不在马嵬下也。’遂更相戏笑,各有赋诗。后来颇为法家所短,盖多情少束,亦徒以微词相感动耳。”

这则文坛趣事,并非辛文房向壁虚造,实有所依因。宋人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之六“贵妃袜事”条,载之颇详,并且将李远所得贵妃遗物的由来,以及二人所赋之诗均有完整叙述,今录于此:

天宝十三载秋苦雨,上自兴庆宫登楼远望,见其淫潦尤甚,时惟贵妃、力士从上。上谓曰:“今水潦如此,疾于朕心,当传位于太子,使吾未没而付之,吾无忧也。”妃子不对。力士曰:“且待丰年。”上视太真曰:“若何?”妃对曰:“今秋霖雨水灾,烦劳圣虑,妾愿与圣躬共舍衣物于两街,建道场法事,庶拯生灵。”上从之。乃敕司衣阁出衣十袭,施左右街佛寺,货之以充供养。

这段记载非常重要,且与两唐书所记吻合。查《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三载:“是秋,霖雨积六十余日,京城垣屋颓坏殆尽,物价暴贵,人多乏食,令出太仓米一百万石,开十场贱粜以济民。”其时居京城有诗史之誉的杜甫也赋《秋雨叹》:“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城中斗米换绸,相许宁论两相值?”足见其时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杨贵妃衣物流入民间的背景。刘斧又写道:“时沙弥常秀自庐岳来京师求戒法,见舍衣物,遂尽囊钵,赎得妃子袜一,持归江南,以与亲族。后隐香炉峰,乱而获存。其后中丞李远牧于温(当为湓)城,多征故事,求诸遗物。或有言妃子袜事于远,遂求焉。僧不获已而献之,远以钱十万为值。仍藏诸箧笥,示诸好事者。”

可见,李远收藏的贵妃袜的来龙去脉是清晰可辨,所珍藏的物件真实可信,绝非赝品。同为诗人的李群玉,与李远交厚,自湖湘来九江,二人情投意合,交契深厚。“因诘其题黄陵庙事,群玉曰:‘予尝梦之。’”这是说,李远问起李群玉题黄陵诗的由来。今检李群玉诗集中有《黄陵庙》诗一首: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

轻舟短棹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李群玉面对挚友的诘问,非常坦诚地向对方敞露情怀,承认自己瞻仰了黄陵庙舜妃娥皇、女英尊容后引发的而抒怀。不过,我倒觉得李群玉《宿巫山庙》二首,更能显其“朝云暮雨”之兴:“寂寞高堂别楚君,玉人天上触行云。停舟十二峰峦下,幽佩仙香半夜闻。”“庙闭春山晓月光,波声回合树苍苍。自从一别襄王梦,云雨空飞巫峡长。”故此疑刘斧所记有误而辛文房从之。

既然客人已敞开心扉,李远自然没有矫情的必要。李远也说:“仆自获妃子袜,亦常盼慕焉。”两人“遂更相戏笑,因各赋诗一首”。

李远诗:

坠仙遗袜老僧收,一锁金函八十秋。

霞色尚鲜宫锦,彩光依旧夹罗头。

轻香为著红酥践,微绚曾经玉指。

三十六宫歌舞地,唯君独步占风流。

李群玉诗:

故物犹存事渺茫,把来忍见旧时香。

拗连绮锦分奇样,终合飞蝉饮瑞光。

常束凝酥迷圣主,应随玉步浴温汤。

如今落在吾兄手,无限幽情付李郎。

二李之诗同为咏贵妃之遗物袜一n。李远是贵妃袜的收藏家,自然有必要明确交待遗物的获得因由,以确证收藏物为货真之可贵:得之于老僧,金函珍藏有八十余年,因而霞色鲜丽,似乎还留存着贵妃当年所着宫锦(靴筒)的气味。总之由于精心珍藏,贵妃遗袜光彩依旧。五六两句则是李远想象当年杨玉环脚穿此袜的靓丽情景。结句称美贵妃穿此袜,套宫锦靴,在三千佳丽中独占风流,为君王专宠的得意之状。

而李群玉的诗歌虽也咏袜,却着眼点全然有别。故物犹存,时光流驶,不免令人有渺茫之感。然而,在有心人刻意搜求并精心珍藏之后昔日的香艳仍然留存。三四句刻画贵妃袜当年制作之时,材质纤细,式样精巧别致。五六句作者想象当年贵妃美丽胴体着此袜曾引发圣主着迷钟爱,以及其伴君王沐浴温汤之前,脱下此袜时的香艳情景……诗歌的点晴之笔是“如今落在吾兄手”,触发了李远的无限幽思遐想,进而产生奇妙的幻觉,也就是李远自白:“仆自获妃子袜,亦常盼慕焉。”对于一个健康而思维正常的男子而言,因睹贵妃遗物而引发美好联想,当属常理。李远、李群玉的可贵之处,是他们对自己的感受能以坦率而真切的表达,毫不虚饰矫情。这大概也是他们“颇为法家所短,盖多情而少束”的缘由吧!

李远的诗歌清婉流畅,自有风骨,今于《全唐诗》中辑为一卷,仅存三十五首,却也清新自然,独具风范。如《送人入蜀》诗:“蜀客本多愁,君今是胜游。碧藏云外树,红露驿边楼。杜魄呼名语,巴江作字流。不知烟雨夜,何处梦刀州。”由于作者是蜀中人氏,送人入蜀,自然触动故乡情愫。其诗介绍故乡山水,更是真切生动。如《立春日》:“暖日傍帘晓,浓春开箧红。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诗人抒写春回大地,万物更新的喜悦心境,极为感人。

李远的《闲居》诗,颇有王孟韵致,又调近“大历十才子”之山水诗歌风貌:

尘事久相弃,沉浮皆不知。

牛羊归古巷,燕雀绕疏篱。

买药经年晒,留僧尽日棋。

唯忧钓鱼伴,秋水隔波时。

闲逸幽独,尘事疏离,观牛羊归巷,野趣顿生;听燕雀啁啾,物我混一,弈棋垂钓,其间之趣味,当慢品细酌……而《及第后送家兄游蜀》中“玉京烟雨断,巴国梦魂归”,虽有及第后的荣辉兴致,却被淡淡的思念家乡的情愫所笼罩。

倒是李远的怀古咏史诗歌写得笔酣墨畅,最具特色,如《吴越怀古》: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歌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颦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吴越争霸,频年交兵,吴先胜而自骄。越王勾践在范蠡的辅佐下,终报灭国之恨,取代吴而称霸。随着时光的逝去,姑苏荒芜,西施馆也无迹可寻,当年的霸业已在统一的历史潮流冲刷之下,灰飞烟灭了。与此诗命意略近的《听话丛台》也颇悲凉:“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上来。弦管变成山鸟,绮罗留作野花开。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丛台原本为赵国所构筑数座连聚而成的台榭。想当年赵王在丛台歌舞升平,声色征逐的繁华情景是何等繁嚣耀眼;可是,伴随秦灭六国一统山河历史车轮的驶过,丛台的繁华景象早已成为历史遗迹了。其吊古伤今之情溢于言表。

《读田光传》是诗人读史之余的感慨:“秦灭燕丹怨正深,古来豪客尽沾襟。荆卿不了真闲事,辜负田光一片心。”战国时期,秦国以气吞山河之势,争战于六国之间。秦灭韩、赵之后,锋芒所向,燕国危殆。燕太子丹深感恐惧,因而萌生了刺杀秦王嬴政的计划。大傅鞠举荐足智多谋的田光,为太子丹策划具体刺秦谋略。田光因其年事已高,遂荐荆轲刺秦。为了坚定荆轲的刺秦决心,田光遂自刎以激励荆轲。令人遗憾的是荆轲未能完成刺秦重任,所以,李远才发出了“辜负田光一片心”的浩叹。

在《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五中,辑录了李远的文章五篇。其《蝉蜕赋》称誉“勿谓乎蝉之至微,能变化以知机”的本领,还具有“俄兮曙色,似遇良时,便有凌空之意”的志向。至于《题桥赋》,讲的则是蜀中才俊司马相如偃蹇潦倒而思奋飞之故事。它开篇即云:

昔蜀郡之司马相如,指长安兮将离所居。意气而登桥有感,沉吟而命笔爰书。倘并迁莺,将欲夸其名姓,非乘驷马,誓不还于里闾。

原夫别骑留连,乡心顾望。铜梁杳杳以横翠,锦水翩翩而迸浪。徘徊浮柱之侧,睥睨长虹之上。神催下笔,俄闻风雨之声;影落中流,已动龙蛇之状。观者纷纷嗟其不群,染翰而含情自负。挥毫而纵意成文,渥泽尚遥;滴沥空瞻于垂露,翻飞未及,离披目睹其崩云,意以立誓无疑。传芳不朽,人才既其独出,富贵应知其自有。潜生Z之心,暗契纵横之手。于是名垂要路,价值仙桥……

诗人以简括凝炼之笔,传神地勾勒出才华横溢,英姿勃郁的蜀中俊杰的伟岸形象。惟其如此,始可发出“非乘驷马,誓不还于里闾”的豪言。《史记》《汉书》均载司马相如的盖世才华。他留存于今的《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秦二世赋》《美人赋》《长门赋》等六篇是其二十九赋(《汉书・艺文志》)的硕果仅存。李远还注意到司马相如的行政能力:“方陪侍从之列,忽奉西南之使。乘轺电逝于遐方,建节风生于旧地。结构如故,高低可记。追寻往迹,先知今日之荣,拂拭轻尘,宛是昔时之字……”这是指司马相如受汉武帝的委派,安抚西南边陲之事。其时他撰《喻巴蜀檄》及《难蜀父老》等文字,开创了影响广远的政论告喻文体,为后世效法。李远所记,皆有历史依据,并非溢美。

至于李远的《灵棋经序》,则对供人消闲娱乐的博奕予以观照,并对棋弈的起源有所述及:“夫灵棋经者,不知其所起。或云汉武帝命东方朔使之占兆,无不中者。朔之术用此书也。或云黄石公以此书授张子房,又有客述淮南王神秘之书,亦此书也。”作者指出,以上诸说,无非为“好事者倚声借价以重其术,岂尽数公为之乎?”

写杨贵妃的诗篇8

摘要:唐代咏史诗是时代精神的载体。诗歌中无论是对儒家孔子的非议、对起义领袖的赞美,还是对个性女性的理解肯定,无不体现出创作群体的开明意识,闪烁着迷人的时代色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清明和思想解放的时代。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唐代诗人在对历史题材的吟咏中,敢于非议儒家孔子,敢于歌颂起义领袖,敢于理解和肯定个性女性,体现出卓尔不群的胆识气度和开明意识。

一、对儒学孔子相对尊崇而绝不迷信

唐代实行“尊崇儒术,兼容百家”的政策,故唐代文人能够广泛接受各家思想的影响而不迂执一端。在唐代即使非议孔子,批评儒家经典,统治者也绝不过问。历史学家刘知几编撰《史通》,指责孔子在删定六经时,为尊者、亲者、贤者讳,刻意隐瞒历史真相,态度尖锐。{1}李商隐理直气壮地为“不师孔氏”的元结辩护:“呜呼!孔氏于道德仁义之外有何物?百千年贤圣相随于途中耳!……孔子固圣矣,次山安在其必师之邪?”(《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一方面肯定孔子的贤圣,另一方面又指出对于孔子不必一味迷信。韩愈在《原道》中,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孟的“道统”继承人自居,大声呼吁排斥扫荡佛老异端。但是他在《读墨子》一文中却说:“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这显然和孟子斥墨子为“禽兽”的立场大相径庭。唐代文人在兼容百家的时代空气中受到多种思想深浅不同的影响,他们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因而能够不拘儒家旧说,独自发抒见解。

唐代文人对儒学孔子相对尊崇、绝不迷信的态度,在诗歌创作中也明显反映出来。他们对孔子有时极为尊敬,有时又语含嘲讽。李白在《古风》“大雅久不作”中写道:“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表示要像孔子那样,为端正文坛风尚做出贡献,对孔子真是不胜仰慕之至。而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又高唱“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俨然以嘲笑孔子的楚狂接舆自比。杜甫一向以忠君尊儒闻名,他在诗中多次以“老儒”、“腐儒”自称。但他在愤激之时,曾大叫“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又在醉酒之后,借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醉时歌》)的诗句,发泄心中的牢骚不平。李颀《杂兴》诗云:“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用新异的比喻,把儒家圣人周公和楚狂接舆相提并论。诗人认为周公、接舆两人虽然语默迥异,但在任运遂性上却是一致的。

在吟咏孔子的诗歌中,诗人们往往侧重于同情其生不逢时的坎坷遭遇。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云:“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已经流露出浓郁的感伤情绪。高适在《鲁西至东平》中写道:“问津见鲁叟,怀古伤家丘。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对其生前落魄,身后尊崇的不同遭际,寄寓了深沉的感慨。此外,李白“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送薛九被馋去鲁》)慨叹孔子才高而不被赏识。“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借孔子的壮志未酬排遣自己的失意之愤。卢仝“仲尼鲁司寇,出走为群婢”(《感古四首》之二)感叹孔子为群小所妒,都语含伤感和激愤。

唐代文人对孔子采取了一种开明的态度。他们并没有把孔子当作超凡脱俗的神来崇拜,而是把他看成有血有肉的古代贤者,因而他们敢于对其有所褒贬,有所同情。这正显示出文人思想的解放和视野的开阔。

二、对起义领袖敢于肯定和赞美

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热情歌颂人民对暴力统治的反抗,并把秦末起义领袖陈胜和项羽分别列入“世家”和“本纪”,充分显露了他卓立不凡的政治见解,达到了后代正统史家所不可企及的思想高度。唐代文人继承了司马迁对农民起义的进步观点,在诗歌中对陈胜进行了肯定和颂扬。韦楚老《祖龙行》以“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下如崩瓦”的诗句,形象地再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巨大声威。胡曾《咏史·陈涉》云:“秦法烦苛霸业隳,一夫攘臂万夫随。王侯无种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则完全取材于《史记·陈涉世家》。诗人巧妙地把陈涉的两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融入诗中,充分肯定了陈胜的胆识和功绩。项羽在楚汉之争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其悲壮人生引起了唐代文人的广泛关注。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写道:“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用豪纵遒劲的笔调刻画出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于季子“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咏项羽》),胡曾“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乌江》),则在同情其失败命运的同时,歌颂他死得磊落壮烈,不失英雄本色。

唐代文人不仅歌颂古代的起义领袖,而且对隋末农民起义的首领进行了赞美。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中有一首凭吊李密的诗,诗中写道:“亿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六合如何有。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力争固难恃,骄战何能久?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诗人用赞叹的笔调描绘出李密在中原逐鹿的隋末起义浪潮中,连营百万、威震天下的英武形象,痛惜其恃勇骄战、雄图中夭的命运,完全可以和司马迁描写陈胜、项羽的气概相媲美。唐代诗人在诗歌中提到隋末起义军时,往往以“群雄”“英雄”称之。如杜甫《行次昭陵》云:“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重经昭陵》道:“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这种称呼在当时整个文坛都很盛行。李百药《皇德颂》写道:“定群雄之逐鹿,拯方割之为鱼。”杜光庭《虬髯客传》中叙述李靖之话时也提到:“天下方乱,英雄竞起。”唐代诗人敢于歌颂起义领袖,和唐朝统治者的远见卓识密切相关。据《通鉴·贞观七年》记载:“春正月,更名《破阵乐》曰《七德九功之舞》。太常卿萧上言:‘《七德舞》形容圣功,有所未尽,请写刘武周、薛仁杲、窦建德、王世充等擒获之状。’上曰:‘彼皆一时英雄。今朝廷之臣,往往尝北面事之,若睹其故主屈辱之状,能不伤心乎?’”唐太宗称起义领袖为“一时英雄”,从而更好地团结了各路义军的臣僚。可见唐朝的君王虽然对隋末起义的镇压毫不留情,但在言论上却对起义领袖有所宽容,并不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所以诗人也就能够大胆地对起义者寄予同情和肯定。

三、对个性女子寄予同情和理解

唐代诗人在女性问题上,也反映出一种开明解放的观点。汉代卓文君爱慕司马相如的才华,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与之私奔,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自由恋爱故事。当唐代诗人凭吊古迹,缅想历史时,常常情不自禁地为之挥毫咏叹。卢照邻“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相如琴台》)采用寓人于景的表现手法,李贺“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咏怀二首》之二)则直接再现人物活动,都展现了一幅甜蜜恩爱的生活画面。杜甫寓居成都时,也留下了美丽动人的诗篇:“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琴台》)诗人一开始就指出相如晚年因病闲居茂陵时,仍然挚爱着卓文君,则此前的恩爱更不待言说,可见他对于《西京杂记》中“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的传闻是不以为然的。酒肆、琴台的遗迹,又使人联想起相如文君当年大胆潇洒、充满情趣的生活。而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仿佛闪现在野花蔓草之中,更引人进入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遐想境界。“归凤求凰”出自司马相如的《琴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相如正是凭借此曲表达对文君的执著爱情。诗人引用这一典故,表明了自己对他们追求自由爱情的理解和肯定,并流露出不见古人的惆怅。唐代诗人热情歌咏相如文君的爱情,正反映出他们蔑视束缚、热爱自由、追求幸福的洒脱生活态度。徐陵《玉台新咏》收录古辞《苏小小歌》云:“我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据《乐府广题》记载:“苏小小,钱塘名娼也,盖南齐时人。”苏小小虽然沦落风尘,但却是个品貌出众而又多情多义的才女,不幸在十九岁时就悄然离世,后人遵其遗愿,埋香于西泠桥畔。唐代多位诗人感其身世,挥毫作诗。温庭筠称她是“水中莲子怀芳心”(《苏小小歌》),以出污泥而不染的莲子,比喻其灵魂的纯洁。张祜“中擘庭前枣,教郎见赤心”“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题苏小小墓》),一方面赞美其爱情的坚贞,另一方面同情其悲凉的命运。李贺《苏小小墓》尤为著名,诗云:“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诗人根据古乐府的内容,结合墓地的景物,塑造了一个美丽多情的鬼魂形象,创造出凄迷空灵的艺术境界,并对她的痴情和不幸表示了深沉的慨叹。唐代许多诗人都与风尘女子有过交往{2},在咏叹苏小小的诗歌中,正反映出他们对这些女子的理解和同情,这与一味视其为玩物的腐朽意识显然有着天壤之别。白居易《杨柳枝词》云:“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更是把苏小小当作美的化身来歌咏。

唐代诗人不仅关注历史上诸多奇女子的命运,而且对本朝的知名女性进行了歌咏。吕温有首写上官婉儿的诗:“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上官昭容书楼歌》)上官婉儿是宫廷诗人上官仪的孙女,自幼聪慧多才。据《唐诗纪事·卷三》记载:“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中宗立,进拜昭容。帝引名儒,赐宴赋诗,婉儿常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又差第群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蔚然成风。”可见当时的婉儿俨然是一位宫廷诗坛的盟主。吕温这首诗,不仅高度评价了她的文学才华,而且赞美了她蔑视男尊女卑纲常的气概。这无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诗人的胆识和气度。

在唐代历史上,杨贵妃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命运,吸引了众多诗人关注的目光。唐玄宗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但晚年由于沉溺声色、荒怠政事、重用奸相杨国忠、宠幸藩将安禄山,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由繁盛转向衰落。杜甫作为这一历史巨变的见证人,对杨贵妃的针砭是较为明显的。他在《北征》一诗中写道:“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把杨妃比作褒姒和妲己,而将玄宗在马嵬坡赐死杨妃说成是皇帝的圣明决断。但中唐以来,人们对杨贵妃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虽然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误国误民的行为不乏嘲讽和批判,但是却把玄宗和杨妃作为爱情悲剧的主角,对他们的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晚唐诗人则进一步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李商隐《马嵬二首》其二云:“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当年七夕之际,玄宗和杨妃曾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发誓要世世为夫妻,永不分离。可是当遇到六军不发的时候,玄宗为保全自己,竟下令赐死杨妃,此时玄宗虚伪自私的面目暴露无遗。在结尾之处,诗人做出鲜明的对比: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保不住自己的宠妃,而普通百姓的卢家却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对玄宗的谴责溢于言表。有些诗歌则直言为杨妃鸣冤叫屈。“玉颜虽掩马嵬尘,冤气和烟锁渭津”(高骈《马嵬

驿》)为杨妃放出一团冤气。“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李商隐《马嵬二首》其一)用反问语气,指出正是由于玄宗的昏聩好色,才导致了历史悲剧的发生。罗隐《帝幸蜀》云:“马嵬山色翠依依,重观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僖宗因黄巢起义幸蜀,途经马嵬返回长安。诗人借玄宗之口,大胆为杨妃翻案。黄滔“天意从来知幸蜀,不关胎祸自娥眉”(《马嵬》),徐夤“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开元即事》),都否定杨妃是祸国元

凶,为其平反昭雪。可见祸国殃民最大责任的承担者应该是最高统治者,所谓的“女色亡国论”是站不住脚的。徐夤的《马嵬》诗,对杨妃同情之外更有赞美:“二百年来事远离,从龙谁解尽如云。张均兄弟皆何在,却是杨妃死报君。”以投降叛军的张均之流反衬杨妃。在危急关头,杨妃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平息了将士的激愤情绪,以此报答玄宗对自己的恩宠。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大胆解读,把杨妃塑造成一个勇于为爱情承担责任的女性。在诗人眼中,杨贵妃虽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但她对朝政干预并不多。{3}作为一个弱女子,她始终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只是历史悲剧的替罪羊,爱情悲剧的牺牲品。与历史上盛行的“红颜祸水”论相比,唐代诗人的眼界和胸襟无疑要开阔很多。

唐代咏史诗是时代精神的载体。在开明解放的意识引导下,创作群体眼界开阔,勇于创新,显示出博大的胸襟和恢弘的气魄,为唐代诗坛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宝贵篇章。

作者简介:杨民,文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籍整理和古典文学研究。

{1}[唐]刘知己.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写杨贵妃的诗篇9

关键词:《长恨歌》主题;真;善;美

真、善、美是文艺批评中检验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美学标准。日本著名学者黑田鹏信认为“人的认识活动追求真,人的意志活动追求善,人的情感活动追求美”。它们分属于认识、意志和情感三个范畴,因此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往往是不同步的。

《长恨歌》是中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虽然白居易将自己的作品分为四类,并将讽喻诗放在首位,以突出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但毋庸讳言,他的感伤诗和闲适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影响更为广大。作为感伤诗的代表作,《长恨歌》千百年来让人难以释怀,而它的主题历来让人争讼不已。这归根结底在于它的题材本身的多元性:首先它是一个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同时它又是一个爱情题材,人性题材。《长恨歌》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二人是唐朝最高统治者,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和政治人物。但白居易的《长恨歌》叙述的故事却不完全等同于历史,而是结合了里巷传说,因此是艺术化了的人物和故事。他们已经不是深宫中高不可攀的帝王与宫妃,而是沾染了人间烟火的爱情主角。所以在他们身上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寄予了现实的真情实感。只是不同的是他们的爱情是个悲剧,而他们自己又是这个悲剧的制造者和主人公。

有人认为它的主题是爱情。因为李杨爱情是排他的。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在美人成群的后宫却情有独钟。无论是安史乱前的“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甚至达到爱屋及乌的地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还是马嵬兵变后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以及此后的玄宗见月伤心,闻铃断肠,以致山河变色,日月无光,都形象地反映了他对杨贵妃的刻骨铭心的爱。白居易在诗歌的第二、第三部分反复渲染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归途中他“君臣相顾尽沾衣”,信马由缰,魂不守舍;回京后的物是人非却让他产生幻觉,处处幻化出杨妃的美丽容颜:“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他辗转反侧,孤枕难眠:“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希冀梦中相见却一次次落空:“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终于道士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在海外寻到了已经成仙,道号太真的杨玉环。而杨玉环听到唐朝来使的消息匆匆出见:“花冠不整下堂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虽然已是天人永隔,但她仍然以物寄情:“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坚守着爱情誓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坚信:“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在这如泣如诉的的诗行里,读者早已忽略了他们长恨的根由,转而被他们荡气回肠的爱情深深感动。当然,有人考证出,白居易之所以将这一段爱情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这和他的一段伤逝的爱情经历有关。他将自己痛彻的爱情体验移植到李杨的爱情生活中来,于是忽略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以情胜理,对人间至情进行了真诚的讴歌。

另一主题是讽喻说。即君主好色,女色误国,导致了安史乱起,葬送了他们所谓的爱情。持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是诗歌的第一部分。诗歌开篇即是对君主好色的毫不留情的批判:“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当得到杨贵妃后唐玄宗便沉溺于美色,荒废朝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并且为了讨好杨贵妃,用人唯亲:“姊妹兄弟皆列土”,甚至导致社会风气大变:“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男尊女卑,恐怕是汉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观念,在历史上只有两种社会状况下才可能出现暂时的改变:一是惨烈的战争导致的“信是生男恶,还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另一个就是类似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导致的“不重生男重生女”。这两种状况都是违背封建纲常的,动摇统治根基的。唐玄宗的行为,代价自然就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在白居易给友人的书信《与元九书》中,他明确地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考察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他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认为诗歌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这是他自觉继承儒家诗教的结果,也是他实践儒家政治理想的途径之一。为此他大量创作讽喻诗,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达到讽喻的目的,不惜通俗浅切,甚至“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宁肯牺牲艺术性,写得直露无隐,情味不浓。这一主张在《长恨歌》第一部分表现鲜明。他写诗讽喻的目的很明显:规劝人主戒骄戒色,勤于政务,以理节情。

但是,更为广大读者接受的是双重主题说。即白居易原本为讽喻,可是在故事的诗化叙述中,情不自禁地变为了对忠贞爱情的歌颂。如果说第一部分李杨一个贪恋美色,一个恃宠而骄,感情中的欲望成分较重的话,而当他们天人永隔后,距离产生了美,他们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人性终于压倒了政治是非,达到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境界。

由以上分析可知,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创作实践中,实践了一个对真、善、美由浅入深的认知、探索过程。首先,作为取材于历史、政治事件的叙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其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真”:即作品要正确反映生活本质,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正确的感受和认知。其次,作为一个前期积极贯彻儒家政治理想的正直官员,作为一位企图以文学来影响政治,甚至干预政治生活,以达到“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的社会功用的知识分子,白居易不可避免地要强调“善”:即注重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他的评判标准很明确:“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并归纳总结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以上引文均出自《与元九书》)。而在文学创作中他又不自觉地遵循了文学自身的规律性和审美特性,创造了“美”:即艺术的完美性,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具有艺术个性,有创新和发展。《长恨歌》是白居易流传最广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恰恰不是真实可信,浅显易懂,而是抒情因素的强化,是人物心理的生动摹写和环境气氛的细腻渲染,是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的营造。这就转向了文学审美意识追求的旨归。亦即:白居易在《长恨歌》的创作中,在求真向善的过程中发现了美。(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写杨贵妃的诗篇10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从历代诗歌中汲取营养和精华。鲁教版特别采编了唐诗与宋词这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这一选修文本,让学生欣赏到了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领略到了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歌咏了北宋的旧曲新声,倾听了南宋的乱世词心。

不知不觉中,半个学期的授课已经完成,在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与精神的陶冶的同时,更给我们的授课者和听课者带来审美的体验和创新与反思的机会。

首先,《唐诗宋词选读》具有经纬交错,逐层推进的文本特点。

从初盛唐到中晚唐,从北宋到南宋,以时间为“经”。本套选读文本在初盛唐诗坛上选取了8位诗人18首诗歌,在中晚唐诗坛选取了12位诗人24首诗歌,在北宋词坛选取了11位词人24首词作,在南宋词坛选取了11位词人21首词作,目的在于撷取每一个时代的星辉,了解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细微地感受研读名人名篇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

由意象意境到格律节奏,从联想到诗眼词眼,以鉴赏为“纬”。本着〈〈语文课程标准〉〉应该“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征”的要求,本套选读文本,以“诗歌入门”系列为纬。以鉴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和意境的理解开始,首先介绍了有关“意象与意境”的感性知识;然后从诵读出发,了解“格律与节奏”帮助学生深入地欣赏诗歌的音乐之美和谐之美;“联想与想象”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艺术魅力,既能够进行分析鉴赏,又能够学会应用;最后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又一重要方法——寻找诗眼和词眼,理解用典,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一纬度中,主要采用了小步轻迈,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推动学生初读文本,然后深入研读文本,最后的得出自己的感受。

其次,《唐诗宋词选读》具有歌咏吟诵、多元解读的鉴赏特点。

当学生沉浸在琵琶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诗中那皓月当空,幽美的景色顿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美景离情之中,不由让人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当艺术家乔榛、丁建华用饱含深情朗诵《长恨歌》时,学生的情感也随之起伏不定,从杨贵妃得意的专宠,到马嵬坡杨妃的惨死以及蓬莱仙岛杨妃的不忘旧情,随着朗诵的情语出之,一个哀婉缠绵的爱情故事也流淌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当学生用《月亮代表我的心》《风中有朵雨作的云》《浪花一朵朵》等当代通俗曲调演唱柳永的《望海潮》时,我们不仅看到一幅幅西湖美景、钱塘江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人民的安详生活,更为孩子们突发奇想的音乐天赋所震撼,词字添配的丝丝相扣,旋律与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词作画面相得益彰,学生们精彩的演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欢呼声。

在歌咏吟诵中,学生不但读出了诗词的音韵之美,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同时学生发挥个性的独到见解,疑义相析对文本进行了多元的解读。

在解读辛弃疾《青玉案》一词时,对词中的“那人”,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情人”,有的说是“志同道合的知音”,有的说是“孤傲、不趋流士的志士”,也有的说是“一种理想的追求目标”等,不同的拆解,体现了学生对作品的个人体验,表现了不同人对诗歌内在情感的心领神会。

在学习《长恨歌》时对杨贵妃这一人物的评价是“讽刺”?是“同情”?还是“无辜”?学生们也议论纷纷,有的说“杨贵妃恃宠而娇,一人升天,仙及鸡犬”该唾弃;有的说“杨贵妃与李隆基生死相恋,梦魂萦绕”,此真情专一的爱情值得歌颂;有的说“杨贵妃只一女子无意于专权弄政好于武则天,是李隆基把持不住自己,荒于朝政,才导致国灭”杨妃何德何能能够挽回败局值得怜悯-------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非常的感兴趣,自己通过互联网找寻的相关资料也非常的多,介绍给其他的同学时都能侃侃而谈,而谈到自己的理解时也能按照自己的体味,有自由,有个性的阐发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就可以不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有了自己的独立体验的自由和空间。

最后,《唐诗宋词选读》也给了老师授课更大的个性空间和创新的机会。

本套教材文本的编排分阅读和课外自读两个部分。阅读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必读内容,课外自读文本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课外自由诵读,教学中不作要求。因此文本的选用选讲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

在气势恢弘的初盛唐诗歌的第一单元,老师可以利用学案详讲《将进酒》《蜀道难》《登高》等,用多媒体详讲《春江花月夜》之后,我们将课外自读13首诗分成三类,其中李白诗二首,杜甫诗三首跟必修李白和杜甫专题同时教授,剩余8首归为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两类进行专题性质的提纲挈领式的讲读,这样既节省了课时,也达到了归纳总结方法的效果,不错!

在南宋的乱世词心的第四单元,我们用仿句的方式将《声声慢》写成以“愁”为主题的句子进行仿写“若有所失是愁,环境孤寂是愁,心情空虚是愁,乍暖还寒是愁---------”以此完成对全词的理解,用对比的方式和课外自读《一剪梅》比较“愁”的不同;用通俗歌曲填辛弃疾《水龙吟》词,通过吟唱体会词中写景、典故的深意,通过探究式去拆解辛弃疾《青玉案》中“那人”的不同理解,最后用一词一对应鉴赏题的方式完成课外自读诗词的学习。

总之,在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文本时,无论是教学思路、教学设想还是教学步骤等方面都有着与必修文本不同的教学个性和教学追求,文本的特点给教授者提供了选择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同时打破传统,大胆改革,积极创新,给老师们提供了创造性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徜徉领略唐诗宋词艺术魅力的平台。

总之,回味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我深深的体会到——

在吟诵中可以体味音韵之美,

在歌吟中可以唱出意境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