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音乐家贝多芬十篇音乐家贝多芬十篇

音乐家贝多芬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6:08

音乐家贝多芬篇1

听大人们说,贝多芬是德国一位音乐家。他一生命运坎坷,但却从不放松自己对音乐的创作,我激情满怀,便打开扉页,在目录上找着了《耳聋音乐家贝多芬》这篇文章,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贝多芬的一生,在二十六岁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不幸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在弹琴的时候,耳朵“嗡”的一下就什么也听不见了,如同掉进了静寂的死亡世界,绝望中他想到了自杀,但后来又猛然醒悟了:自己还有好多事未完成,绝对不能自杀。贝多芬后来成为旁人难以置信的耳聋音乐家,他好多著作就是在耳聋以后创作的——他无法听到琴声,都是凭自己心灵的感受创作出来的。

我敬佩贝多芬,他那种永不屈服的精神。他曾经说过:“是艺术挽留了我的生命,在我尚未把自己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绝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休想使我屈服。”

是啊,虽然有些人缺少了身体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有着对艺术的渴望,只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就能走向成功,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走到底。

读了《耳聋音乐家贝多芬》这篇文章,我一眨眼,他的事迹就仿佛在我眼前恍惚不定,令我难以忘怀。

音乐家贝多芬篇2

一、高傲诠释生命真谛

贝多芬的一生可以说是命运多舛,没有妻子,也没有后代,在众多的褒贬声中带着深深地遗憾在孤独和困苦中走完了生命旅程。贝多芬是一个创作音符和传播音符的天才,或许他是上帝派来使者,让他用一曲曲优美的音乐陶醉世人,用音乐诉说生活的残酷。贝多芬用一个个拥有力量的音符打击着昏睡的人们,用尽毕生心血将命运的敲门声擂得响彻云霄。也许是上帝嫉妒他,让这个伟大的音乐家童年悲惨、恋爱受挫、甚至双耳失聪。但是,贝多芬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扼住命运的咽喉,从未停止与命运做顽强的斗争。即使在他生命结束后的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音符依然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流淌,他似乎在用音乐这个无国界的独特语言告诉世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贝多芬生命的苦难之源――悲惨的童年。童年时,母亲不幸逝世,而父亲则是个酒鬼,生活负担过早落在了贝多芬身上。也许这种人生开端对任何人而言都很不公平,但是却毫不留情的降临在贝多芬身上。因此,贝多芬过早地担负重任,年少时便开始操心经济问题。这种经历在他的心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他不与命运妥协的动力和源泉。许多人认为贝多芬是一个高傲的人,而且这种高傲无法被世人理解。可是,人们看到的仅仅是贝多芬外表的高傲,却忽视了他内心的慈悲与善良。贝多芬将生活的理解与苦难融进他的作品当中,让他的作品时而愤怒、时而忧郁、时而呐喊。但是,贝多芬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年轻人的天真与活力,表现出积极幸福的一面。

二、逆境中爆发创造

贝多芬苦难的接力棒――失败的爱情。毫无疑问,贝多芬对于爱情是忠贞的,但因外界的阻碍,贝多芬最终与幸福擦肩而过。爱情抛弃了贝多芬,让他陷入不修边幅的境地,但沉沦却没有让贝多芬成为一个浪荡子,而是让他在沉沦中成功突围,并将自身的音乐才华完全释放,让他的作品到达音乐的顶峰。爱情是高尚的、纯洁的,它可让人走进美丽的天堂,也可让人堕入痛苦的地狱,而贝多芬的爱情让他在痛苦的地狱中,独自在音乐殿堂里幸福地歌唱。

贝多芬困难的爆发点――双耳失聪。双耳失聪对音乐家而言是致命的打击,贝多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他的指挥乱成一团。在浮躁的心理支配下,贝多芬并没有屈服,而是渐渐找到了新的出路,在大自然中获得了安慰和新生,创作出《田园交响曲》。贝多芬在人生的困难面前,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而是将命运的不幸与生命的坚强融入到创作中,融入幸福的音乐河流中。

音乐家贝多芬篇3

进入人生晚年的贝多芬经历了命运的种种磨难而越发展现其对生命的内省与哲理思考。他年轻时就崇拜巴赫,一生都在研究巴赫,他继承巴赫赋格的创作特征并将巴赫的赋格创作手法加以创新发展,这对他晚期奏鸣曲的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贝多芬晚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音乐的表达形式上更为灵活、开阔与自由。在他晚期的钢琴奏鸣曲中能够读到这位音乐巨人所饱含着的对生命的激情与热望,还有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发掘。赋格形式的采用是这一时期作品最显著的特征,在贝多芬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中四首都出现,如此高密度的采用赋格深深体现了他这个时期作品的风格,其表现如下:

一、赋格改变与扩展了钢琴奏鸣曲式的结构

贝多芬早、中期的创作中虽然对奏鸣曲有所创新,但对奏鸣曲既有的规则依旧较为遵循。他遵守奏鸣曲每个章节的排列布局,即奏鸣曲的最末乐章基本采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快板等形式,而晚期op106的结尾采用完整的赋格曲,替换了奏鸣曲或变奏曲等曲式作为末乐章,这是对奏鸣曲结构形式上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人们固有创作模式,开拓了钢琴奏鸣曲在曲式结构方面创作的新视野,扩展与丰富了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模式固定化的思维。

二、赋格更加突出了贝多芬英雄气概的情感特征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断与命运抗争的一生。命运多舛的他从来都不怯懦命运的捉弄,昂扬的斗志和英雄气概是他面对困境的一贯作风。从他三个时期的作品中,能清晰的再现他在历史旋涡中与命运搏斗并最终战胜命运的生命历程。人们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听到贝多芬坚强不屈的英雄个性特征贯穿其一生的作品中,例如,将坚强个性或积极向上、命运性的动机展开、连续的上行、下行的半音、具有规律性与冲突强烈的对比等展现贝多芬的英雄气概,而赋格的特点是运用模仿的对位法,赋格的采用与其他段落的对比更加有效的突出了贝多芬的英雄气概。赋格片段大量使用连续性的强音、递进式的音阶和具有命运节奏动态的模仿突出贝多芬对多舛命运不服输的决心与意志。持续性的强力幅度成为作品中重要的表现因素,也成为体现作曲家音乐思想深度与情感饱和度变化强烈的标志。例如作品op106第四乐章的赋格,sf的强音记号有上百次之多,在情绪最饱满处,甚至每个小节都有持续性的三个sf共持续了九个小节,这在贝多芬以往的作品中是从未出现过的。这首具有交响性特征的钢琴奏鸣曲用赋格所表现的宏大音响体现了作曲家英雄气概的性格特征与和与多舛命运顽强抗争的坚不可摧的品质。在作品op101第四乐章发展部中,赋格运用了主题动机的下形和上形交替的模进形式,音乐的发展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从犹豫到坚定表明英雄不愿向命运妥协的愿望和必定战胜命运精神。同时,钢琴制作技术的发展也为贝多芬追求更加饱和与宏大音响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晚期钢琴奏鸣曲在赋格的烘托下向人们展现了贝多芬犹如一位身披铠甲的英雄骑士驰骋在为人类命运奋斗的疆土上,将音乐作为战斗的武器谱写着自己对命运、政治的不满和担忧以及以对真理的向往与战胜困境的决心。

三、赋格与主调音乐相互烘托彰显戏剧性情节

贝多芬的创作技法在不同阶段的采用有其一定的继承性与创新性。晚年的贝多芬以采用赋格的创作手法扩展钢琴奏鸣曲的方式向巴赫致敬。巴赫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将赋格创作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确立了在复调音乐史上不可撼动的丰碑。晚年时期的贝多芬选择回归寻找巴赫:他从巴赫赋格的创作风格中学习其精髓,在巴赫的赋格创作手法中寻找内心对音乐、生活与命运的深刻理解,并找寻出一条创新之路,他在借鉴的基础上有了新发现与变革。早中期的贝多芬在遵循奏鸣曲式的前提下,还常运用迥然不同的个性特征的主副部主题、不同调性之间的对比、突强与突弱的戏剧性力度对比表现音乐的矛盾冲突。在戏剧性矛盾冲突的背后隐含着贝多芬最为成熟、也最独特的力度因素。[1]这些创作手法在贝多芬晚期作品中更是高频率出现。尽管如此,贝多芬依然觉得这些创作技法还无法满足他在音乐探索的脚步,因此采用了与主调音乐不同的复调技法赋格。赋格的进入与主调音乐的对比更加烘托与反衬了二者对比后所彰显出的戏剧性效果与矛盾冲突。赋格的采用增大了奏鸣曲的情绪对比的张力和不同风格相互转换的方式,是贝多芬在晚年创作挖掘新的动力性的象征。赋格与主调音乐的交替出现,使音乐总在激奋、热情与欢乐中转入深思与独白,或在安静抒情时刻瞬间爆发出对生命的激情与坚韧,贝多芬在晚期奏鸣曲中思想的饱满或情绪的喷发忽而转入内心的独白化与哲理化思索中,甚至出现喃喃自语一样的场景,音乐显得含蓄、内省,通过呈现不同风格的音乐类型造成听众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运用不同风格、织体、节奏、张力等方面的强烈对比使其晚期音乐比早期的作品显得更具发展性、戏剧性与矛盾冲突。

四、赋格的创新方式充分展现贝多芬的浪漫主义风格

众所周知,赋格在巴赫时代就已走向了不可超越的高度,人们无法相信继巴赫之后还有哪位音乐家可以在赋格音乐创作的最顶峰上再开辟出一条新路。而贝多芬改变了这一局面,他将赋格音乐体裁进行浪漫化的变革,他将赋格继承与发扬光大,不只是刻板的对位,他将巴赫那显得过于遵守复调音乐原则的赋格由简单的逻辑排列对位转向将赋格的逻辑性与情感性相互结合,确立为情感而服务的宗旨,使他的奏鸣曲中的赋格既具有数学化一样的逻辑对位,又有浪漫主义特征的音韵,二者相互交替与交融。他的革新扩大了用赋格来表现情感的功能与作用,并给予了赋格新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贝多芬晚期作品趋向浪漫性的典型特征,也成为音乐发展转折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贝多芬晚年正处在古典主义结束,浪漫主义开端的重要时期,在他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既有古典主义时期的特征又有浪漫主义的创意。此时的贝多芬在曲式、调性、力度与音律方面的创新都使得贝多芬高高的站在了同时代音乐家之首,尤其在赋格的采用与革新方面,赋格在天才贝多芬的笔下被创新为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体裁,贝多芬在既延续巴赫等赋格大师的衣钵又为严谨的赋格予以新的浪漫主义的光彩与生命力。首先,赋格的主题线条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赋格浪漫化的主题特征也为其晚期作品中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呈现添上关键的一笔。

音乐家贝多芬篇4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站在他所处的时代前列,以新的素质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和巴赫的深邃性、哲理性、宏伟性气魄,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风俗性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热烈的抒情性,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因此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对20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

一、早期(1792―1800年)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

同时,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回旋曲的第一主题也略有相似之处。

贝多芬早期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

二、中期(1800―1815年)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芬的意识中。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根深蒂固地置身于现实中。他谱写的东西,记录着他的良知,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全部思想历程,是他人格力量的物化。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和关键时期,他努力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d小调(暴风雨)》op・31no・2,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无论从它的思想、内容,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钢琴创作的地位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思想性方面,按照罗曼・罗兰的看法:《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时期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荡不安、心灵的苦难,它肯定了人民的因素,通过民间曲调与社会的悲欢相融合,难怪是列宁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1]。贝多芬的第31号三首钢琴奏鸣曲在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在他的整个音响化哲学体系中也是一个大的转折前的先兆和信号,正是这先兆和信号,预告了贝多芬的体系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革命的浪漫派的时期,向贝多芬心目中的新目标昂首挺进[2]。

三、晚期(1815―1825年)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晚期是欧洲大陆最黑暗的时期,各国君主组成“神圣同盟”残酷镇压人民,坚持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贝多芬面对这黑暗倒退的现实极为不满,心情沉重、苦闷、彷徨,创作暂时处于低潮。晚年的贝多芬在不断克服精神危机、耳疾、经济压力、家庭纠纷等困难的情况下,在他随后的人生旅途中,他使奏鸣曲的创作形式完全服从他自身的非凡幻想之中,以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继续投入创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表现了他深沉、内省、诚挚、复杂的内心独白,其思想内容越来越具有深刻的主观意识,表达了他的痛苦与希望、明朗与阴霾、动摇与坚定等复杂情感,以及从最自由的幻想走向最坚定的意志。他以抒情内省性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以抽象性和复杂性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他的奏鸣曲曲式结构已经完全自由化了,摆脱了一切传统规则。即兴性、心理的探索、深刻的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是贝多芬这时期作品的突出特点。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首首是经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1818年创作的《降B大调第二十九(锤子键琴)奏鸣曲》(op.106)。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作品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审慎地挖掘主题和动机的最大潜力,这也是沉思的成果之一;又一特点是有意模糊分界线而获得持续性。贝多芬晚期作品的抽象性、普遍性,表现为对位织体的篇幅和重要性越来越大,这也是他音乐创作处于颠峰状态的作品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被世人公认为“超越了从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除了形式和风格的改变,除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有一种个性的表达,即“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彻底解放”。这个时期也被世人称为贝多芬的思想期。

综上所述,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并将一个时期的社会的潇洒和优雅,完美地展示了一种特定的音乐形式在天才作曲家手中所能达到的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变化。

参考文献:

音乐家贝多芬篇5

抗战时期出了好几种有关贝多芬的译著:法国名作家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1944)著的《贝多芬传》是较流行的一种,先后有三种译本;此外有罗兰的《歌德与悲多汶》(梁宗岱译)和布尔克(J.n.Burk)的《贝多汶的一生和作品》(吕维梅编译)。胜利前夕,上海悲多汶学会又出版了夏弗莱(R.H.Schauffler)的《音乐的解放者悲多汶》(彭雅萝译)。

解放后,这方面的译著逐渐多了起来,如柏辽兹著《贝多芬九大交响曲的批判研究》有陈洪译本,巴恰雷契著《贝多芬及浪漫乐派》有丰陈宝译本,还翻译出版过苏、德一些音乐学家写的贝多芬小传、作品分析和有关的评论专集(如《贝多芬新论》等)。记得电台也编过《贝多芬交响乐讲座》,配合广播向听众介绍作品。通过音乐会演出、电台播放和院校教习,贝多芬的一些重要的交响曲、协奏曲、序曲、室乐曲和钢琴奏鸣曲为我国许多音乐工作者与爱好者所熟知,贝多芬对中国人民早已不是个陌生的名字。

去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了罗兰所著《贝多芬传》傅雷译本(1947年骆驼书店版)的新版,印行八万册,受到文艺界和青年读者的欢迎。这本感情真挚、文笔隽永、抒情韵味很浓的传记文学小册,1903年发表于法国诗人佩棋主编的一本巴黎杂志《双周丛刊》上,“从一家无名的店铺里出来,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去,……走上它不曾希望的好运”。

《贝多芬传》是罗兰“献给受难者”的“名人传”(亦即“英雄传”,如《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这个宏大创作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人传”自《贝多芬传》始。作者从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有影响的“名人传”中得到启示,并仿照它的格式,要发表多种名人传记,“介绍现代英雄豪杰的事迹,强调他们的道德品格”。“这些传记中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而在这个“为了善而受苦”“靠心灵而伟大”“准备去完成一些大事业”的英雄队伍内,贝多芬占着一个很特殊的重要地位。作者自己说,他是“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观之他以后一系列的有关论著,可以信然。

我们知道,世界各国对贝多芬的研究卷帙浩繁,涉及到作曲家生平与创作的文献、传记和分析等多方面,这种研究甚至已成了音乐学上一种专门的学问——贝多芬学(Beethoveniana)。名作曲家柏辽兹、舒曼、瓦格纳、丹第等都研究贝多芬,不少音乐家曾从不同角度分析过他的交响乐、钢琴奏鸣曲等,作者包括专门指挥或演奏他作品的行家。但近代世界音乐史上难得有几位音乐家像罗兰那样长期对贝多芬进行研究,他的论点在各种音乐史论著中也经常被人引用。

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忠诚于法国大革命原则的雅各宾党信徒——贝多芬的形象,伴随着罗兰的整个创作历程。除开他的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该书最初数卷的事实和主人公性格以贝多芬为原模;而《贝多芬传》则是该小说的雏形或序曲)之外,还著有:(1)《从“爱罗依卡”到“阿帕逊纳塔”》。本书是贝多芬30岁时的画像,着重写了他的名著《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和《莱昂诺拉》序曲(20世纪40年代在香港有陈实译本,书名为《造物者悲多汶》,人间书屋出版);(2)《歌德与悲多汶》。作者意图在此探讨这二大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并阐明他们注定要彼此误解的原因:一个同现实妥协以谋取“和平与协调”,另一个与当代先进思想密切联系;(3)《复活之歌》,写贝多芬50岁前后度过创作危机后所作的《庄严弥撒》(据称作者认为这是他的最大杰作。它是一部具有戏剧音乐表现的五乐章大型声乐—器乐作品)和他的最后几部奏鸣曲;(4)-(6)是《未建成的大殿堂》,共三部,分别写了第九交响曲(即带席勒作词的《欢乐颂》末乐章的《合唱交响曲》,这里把人声作为一组乐器与管弦乐队作交响化的大胆结合,酝酿了十几年才写成)、最后五首四重奏和作曲家“喜剧的终场”即他一生最后的斗争;还有末卷(7)《贝多芬爱过的女性》。这七卷书写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定名为“贝多芬——伟大的创作年代”,由法国两家出版社陆续出版,可谓洋洋大观。对罗曼·罗兰而言,贝多芬是“可以倾吐衷曲”的故人,是“曾经用强有力的手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他的侣伴,是“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胜利的普罗米修斯”,还是“率领着他的种族并在前面引路的斗牛”(taureau,这里是“勇士”之意)。正由于罗兰以“贝多芬的整个为人……代表着欧洲的一个时代”,因而在描绘贝多芬的同时也描绘了自己一代的梦想,他终其一生对贝多芬作了认真不懈的研究,并且这种研究随着他对社会革命的视野之扩大以及本人世界观在时代巨变中的深刻转化(虽然也有反复和迷误,有始终未彻底解决的矛盾,如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崇尚)而愈益深入,愈益接近这个形象的真实。

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用了不大的篇幅,以动人的笔触描写了这个不愿和不易妥协的受难者,这个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以自由与进步作为人生与艺术目标的大作曲家一生的各个重要时期,以及他在时代的激流中喷涌出的乐思达到了何等罕有的艺术成就。这里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幅逼真如画的生活图景,对心理的刻画也细致入微(包括附录里选用的少量贝多芬书信和思想录)。贝多芬出身卑微,是歌手和女仆之子,在莱茵河畔的故乡接受了双重考验:作为钢琴演奏家的“神童”天才被发现得很早,作为长子的家庭重担更是压得过早。从艰苦的童年开始,到大雷雨声中由一只陌生的手替他最终阖上眼睛,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他桀骜不驯的雄狮般的性格,往往同庸俗的社会难求融合;他平素梦想着的幸福每在似将来临之际旋即幻灭,接着又是悲苦的煎熬(他与贵族少女的爱情也屡遭挫折),只有在理想的境界里寻找朋友,在艺术的蕴蓄和表露里探求幸福。

贝多芬一生大部分时间(20岁以后)住在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其时泛滥全欧的法国大革命占据了他的心,激起了他巨大的创作热情,《英雄》与《命运》交响曲、《科里奥兰》与《爱格蒙特》序曲以及《热情奏鸣曲》等壮烈有力的乐篇,就是这时的代表作。他希望刚建立起的共和制度替人类的幸福奠定基石,甚至准备把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他原来把平民出身的拿破仑视作希腊神话中甘自牺牲、为自由取火的神——普罗米修斯),但这位法国首席执政以加冕称帝和践踏各国人民权利而背叛了大革命的理想,使他深感厌恶并涂去献词。人们认为这部在情绪上完全与革命时代相协调的作品,实已对理想中的英雄之伟大作了不朽的表现。其后,贝多芬受独立战争与爱国情绪的鼓动,还写了些歌颂德意志民族争取自由反抗侵略胜利的音乐。一直到他盛年达到光荣顶点的时刻,他始终立志作“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用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贝多芬也出入豪门(这个阶层里有他不少的崇拜者,个别“艺术恩主”还同他甚密),但始终保持独立精神,从来不向权贵折腰,并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比我们的大人物更渺小”。而就是这样一个傲世奇才,有时却“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感到“为挣饭吃而工作真难”,对出版商负着重债,作品卖不出钱。日常的窘况加上无穷尽的讼案(为争取对侄儿卡尔的监护权)使他耗尽精力。社交界一时还受到意大利风气的入侵(崇尚罗西尼),把莫扎特和他都比作老学究而予以冷待。尤为悲惨的是:他过早地两耳失聪——悠扬的笛声、飞鸟的啭鸣、牧人的歌唱,他都无福消受。残疾好似个幽灵缠住他,他被迫和人类分离,“只在音符中过生活”,“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在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中,作曲家自称曾意图自杀,但艺术把他挽救了)。对于像贝多芬这样的大音乐家,失去这“最高贵的一部分”,他认为远较他人优胜的一部分,痛感“不曾实现自己才具与力量所能胜任的事”,实在是莫大的不幸!书中写到第九交响曲演出时,贝多芬受到全场欢呼喝彩而无所知觉;他要指挥自己的歌剧《菲德利奥》预演,但无法使台上台下为之合拍。这个不治的顽疾,贝多芬与之整整搏斗了30年(他晚年用写札记与人笔谈通话),书中对此有比较突出的描写,为的是表现贝多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命运不能使他完全屈服。

临终之前,贝多芬又在自己的音乐王冠上添了朵朵鲜花,从而结束他光芒四射的艺术顶峰之作。他贫病孤独如故,但意志与信仰给了他一种奋斗的欢乐,他胜利了。他存活于这样的思想中——“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更迫近它一些”,做到责任和天职所要求于他的自我牺牲。他的音乐,是梅特涅那个专制制度复辟时代的强大的自由之声。除开贝多芬童年时被他酗酒的父亲整天地盯在羽管键琴(钢琴前身)前面或和一把提琴一起关在家里苦练不说,作曲家在书中也被写成一个异常勤奋的天才。贝多芬在临终之前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他“一件作品才完工,另一件又已开始,往往同时写着三四件,不知还有什么休息”。贝多芬对待创作极端严肃,往往是反复思考,不断修改。著名的《莱昂诺拉》序曲写了不下三四稿;为歌剧《菲德利奥》二幕开始的一个引子,他改写了18次,直至自己满意为止。他以57岁之年,完成体裁种类繁多、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大小乐曲达256个,这是多么地惊人!(要注意:从他1796年耳聋开始到晚年全聋经历了多长一段时间!而他全部的作品可以说都是耳聋后写的。)

音乐史家罗兰无心去寻求以严格的史学方法写成一本渊博的音乐学著作,他把《贝多芬传》称作“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要在20世纪初老大欧罗巴那重浊腐败的气氛中吹送英雄的气息。那就无怪小册子出版后开卷一段“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这样的名句迅即传诵一时,其清新气息大有一扫巴黎苍白文风之势,使该书甚至成了20世纪初抱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了。

音乐家贝多芬篇6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恼,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照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贝多芬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但是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作为音乐家,最大的打击莫过于耳朵听不见音乐。但他并没有在耳聋的打击下消沉下去,而是直面这一残酷的事实,一方面尽可能独立地处理日常杂务,另一方面坦然面对耳聋带来的孤独和安静,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冲动,用“心”观察和思考人生,进而把这种思考付诸音乐,把音乐由娱乐的工具变成了表达的语言,表现心灵中复杂多变的情感和自我的信念、意志,甚至是对世界的观念,传达对自我或大自然神秘的、难以名状的感悟,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成为思想的载体,心灵的归宿。本文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坦露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多重性格的贝多芬

1.英雄的贝多芬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贝多芬的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他的音乐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第九交响曲》,是全聋后的所作。聋子能作音乐,已是妙谈;而况所作的又是世间最伟大的杰品!可知这全是超越的产物,只有能超越人生的大苦闷的精神的英雄,乃能得之。

又可知命运对于人类,只能操纵怯弱懦夫,而无可奈何这伟大的精神的英雄。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的二十余年的日月,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直到入了全聋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的拍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临终的时候,他口中还这样叫叹:“唉!我只写了几个音符!”在这句话中可以窥见他的抱负的伟大。

2.狂徒的贝多芬

贝多芬对于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专横独断,藐视一世。表面看来简直是一个狂徒。所以除了能十分理解他、原谅他的人以外,贝多芬没有知交的朋友。且与于寓居旅舍的主人,常常冲突,甚至于激烈,故一年中必迁居数次。评论家形容他这横暴的性格,有这样的话:

“贝多芬是独自生活在无人的荒岛上,而一旦突然被带到欧洲的文明社会里来的人。”当时欧洲有名的钢琴家车尔尼有一天去访问他,看见他耳上缠着重重的纱布,蹲伏在室内。车尔尼出来对人说:“这人不像欧洲第一大音乐家,倒颇像漂流在荒岛上的鲁滨孙。”

他常常用棉花蘸黄色药水,塞在耳中,外缠纱布。他颚上的须常常长到半英寸以上。头发似乎从来不曾接触过梳栉,麦束一般地矗立在头上。他曾经为了一盆汤做得不好,大动怒气,拿起来连盆投在旅舍主人的身上。他常常拔出蜡烛的心子来当牙签用。又在上午,街上正热闹的时候,穿了寝衣,在靠街的窗口剃胡须,不管人家的注目与惊讶。凡此种种强顽怒暴的习气,都是因了他心中所怀抱的大苦闷而来的。而他的苦闷的源泉,全在于他所罹的聋疾。

贝多芬

罗曼・罗兰

他长得矮小粗壮,身板结实硬朗,一张土红色的狮子脸上额头高高地突起。乌黑浓密的头发虬结在头顶,似乎梳子都难以将厚实的头发梳通。他的双眸具有强烈的震慑力,放射出粗野狂放的光芒。蓝灰色的眼珠往往会因兴奋或愤怒而张得很大,在眼眶里转个不停,而眼珠大多数时候都将他内心的忧愁展露无遗。有朋友说他笑起来很甜美,带着鼓舞人的神情,然而他是一个不习惯欢乐的人,他平时的表情很忧郁,仿佛内心里有无法排遣的忧伤。当朋友看到他沉浸在痛苦中时,需要竭尽全力才能忍住眼泪。一次,一个朋友在一家小酒店里喝酒,他正坐在角落里,紧闭双目,抽着烟斗,仿佛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朋友与他寒暄两句,他凄惨地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本子,用聋子常有的尖叫让对方写下他要说的话。他的脸色经常会变化,面部肌肉隆起,青筋暴露,眼露凶光,嘴唇抖个不停。这副可怕的表情往往会将别人吓得灵魂出窍。这是因为他创作灵感突然出现了,或是他弹琴弹得太投入了,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贝多芬的童年充满苦难的回忆。父亲为了发展他的音乐天赋,当他四岁时,就把他关在房间里,一连几个小时地弹钢琴或是拉小提琴。贝多芬差一点永远厌恶音乐,他在父亲的暴力下不得不学习下去。因家里贫困,他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十一岁时,他到剧院乐团;十三岁时,他当了管风琴手,而当他十七岁时,疼爱他的母亲逝世了。母亲死于肺结核,贝多芬觉得自己也染上了肺结核,但是比疾病更折磨人的是忧虑。十七岁时,他成了一家之主,担负起家庭重任,年老酗酒的父亲被要求退休,由贝多芬领取他的养老金,以免他任意挥霍。他在波恩的一户人家找到了一位终生热爱的朋友――可爱的埃莱奥诺雷・德・布勒宁。贝多芬教她音乐和诗歌。可爱的布勒宁后来嫁给了韦格勒医生,后者也是贝多芬的挚友之一。三人之间诚挚、恬淡的友谊一直保持到老。

罗兰写的贝多芬的抒情生活的文章,以及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研究,这些对他心目中的英雄的纪念并非评论性传记,而是为获取这些伟人精神而做的充满诗意的努力。罗兰在描绘贝多芬肖像的同时,试图画出20世纪的肖像及其梦想。下面是引用作家《贝多芬传》序言的句子:“在本世纪初期的这一代里,多少行列已被歼灭:战争开了一个窟窿,他们和他们优秀的儿子都失了踪影。我的小小的《贝多芬传》保留着他们的形象――出自一个孤独者的手笔,它不知不觉地竟和他们如此相似,而他们早已在其中认出自己。这小册子,由一个无名的人写的,从一家无名的店铺里出来,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来,它已不再属于我了。

我把本书重读了一遍,虽然残缺,我也不拟有所更易。因为它应当保存原来的性质,和伟大的一代神圣的形象。

在贝多芬百年祭的时候,我纪念那一代,同时颂扬它伟大的同伴,正直与真诚的大师,教我们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师。”

贝多芬的名言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对你们的孩子要教之以德性,只有德性,而不是金钱,才能使人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

划分天才和勤勉之别的界线迄今尚未能确定,以后也没法确定。

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

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让我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去观察贝多芬,他有着艰苦的童年,失败的爱情,拮据的生活,孤独无依,接踵而至的伤病又折磨着他,特别是耳聋,对常人来说也许只是一部分世界的毁灭,而对音乐家则是整个世界的毁灭。贝多芬也是人,他也心灰意冷过,否则他不会在32岁时就对他的兄弟立下遗嘱,面对残酷的命运,他无法遁形,无法逃避,也许这就是命运对一个音乐家的安排,正是这些苦难与痛苦的积聚,才使得和着贝多芬血与泪的音符喷薄而出,他对音乐的热爱,不可驯服地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音乐家贝多芬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51-0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

(二)通读全文,学用生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解决课后第一道思考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领悟文本中的人物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学习贝多芬同情和热爱穷苦人民的美好品质。

(四)联系上下文,把贝多芬的内心想法写下来。

三、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解决课后第一道思考题。

四、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贝多芬同情和热爱穷苦人民的美好品质。

【评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明确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知道自己要教什么,教学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按以上确定教学目标,就能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题要求训练听说读写,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早就耳闻你们非常聪明,今天老师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激动。所以特意带来了一首曲子,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呢!你们想不想听呀?

生:想。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月光曲》)

师:你们能听出这是首什么曲子吗?一起说——

生:月光曲。

师:(板书课题)《月光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生:(齐读)

师:关于《月光曲》,你知道些什么呢?谁愿意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呢?

生:我知道《月光曲》全称叫《月光奏鸣曲》,是由贝多芬创作的。

生: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28岁时听力开始下降,50岁时,两耳失聪,但他仍坚持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

师:大家课前收集得多细心啊,老师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带来了(出示课件),看,这就是贝多芬,他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了这样的话。请大家读一读。

生读: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师:是啊,这位音乐界的奇才留给后人的是无比的尊敬和怀念;那些永远流传在人间的作品,更是人类音乐史上千古不灭的瑰宝。相信大家一起学习课文以后,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评析:在开课时教者通过播放《月光曲》营造一种气氛,把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和追求美的情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顺利进入到课文学习中去。随后提出问题:关于《月光曲》,你知道些什么?在师生互相交流中了解贝多芬的品质——同情贫苦人、为穷苦人造福,这样既丰富了文章背景知识,又为学生理解贝多芬的品质做好铺垫。】

(二)初读,检查预习情况。

师:现在请大家按下面的要求,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2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自读课文)

师:(出示生词)同学们,你们读书很认真,相信课文中的词语你们一定能读好的。谁能来读一读?

生读:谱写传说琴键蜡烛纯熟陌生清幽入场券盲姑娘霎时间水天相接微波粼粼波涛汹涌。

师:你读得真不错,我们能不能像他这样读好呢?一起来读吧。

(生齐读)

师:你们真了不起,为自己鼓掌、喝彩吧!

(生鼓掌)

师:这些词语你们都读好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把这些句子读好的。(出示句子)自己读读看。

(生自读)

师:老师请男同学来读一读第一句。

男同学读: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师:男同学读得很好,女同学有没有信心赛过男同学呀?一起来努力吧!

女同学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师:你们真会学习,很快就把课文里的生词、难句读好了。那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呢?你能用上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一说吗?(出示生词)

生:课文主要讲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师:(板书:谱写经过)你回答得真好,能抓住课文的要点来讲了。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呢?

生:第二至第十自然段讲的。

师:那第一自然段讲什么呢?

生:讲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还告诉我们《月光曲》的谱成是一个传说故事。

师:你的理解能力很好。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这个自然段起到总起全文,点明题意的作用。

师:(板书:总起全文)这篇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方式来写的?

生:总分结构。

【评析:教者以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呢?你能用上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促进整体感知,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学生的语感,凸显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三)探寻创作的原因。

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原因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曲《月光曲》呢?请你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吧。你还可以在句子的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出示语段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学生默读,写旁注。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书很专心,现在把你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交流吧。

(学生同桌交流感受)

师:这是盲姑娘与哥哥的对话。你认为这段话中的哪些句子能打动贝多芬的心呢?

生:“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贝多芬听出姑娘热爱音乐,她很聪明,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她听别人弹过几遍,就可以断断续续地弹了。她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自己更加热爱音乐。所以这句话能打动贝多芬的心。

师:听到你的回答,贝多芬感动了。

生:“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妹妹想听贝多芬亲自弹琴的迫切心情。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迫切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生:能。(生读)

师:谁能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听了他的朗读,我感受到妹妹的心情很急切。

师:是啊,如果我们能加上自己的表情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贝多芬一定很感动的。谁愿意来试试?

生:我来试试。(生读)

师:贝多芬听了你的话非常感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心地读妹妹说的这句,让我们一起来感动贝多芬吧。

(生齐读)

生:我还从哥哥的话中知道他们家很穷。

师:为什么他们家里穷也能打动贝多芬的心呢?

生:因为贝多芬很同情穷苦人民。

师:贝多芬真是个好人。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家穷呢?

生:从“茅屋”这个词可以看出他们住的很简陋。

生:第四自然段中的“贝多芬推开门……旁边。”这句话,也能看出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师:是啊,多么可怜的兄妹俩啊。今天,贝多芬就在小镇上演出了,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昂贵的入场券,不能满足妹妹的心愿,作为哥哥,他是多么的——

生:难过、不安。

师:你们能把哥哥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生读)

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贝多芬感动得热泪盈眶了。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我从妹妹说的“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看出姑娘很懂事,她听出哥哥话中不安的意思,能体谅哥哥的难处,反过来安慰哥哥,把自己想听音乐会的强烈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这个妹妹善解人意,不想再给哥哥造成负担。贝多芬听出兄妹俩互相体贴,手足情深,所以很感动。

师:嗯,你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能把妹妹说的这句话读好吗?

生:能。(生读出感情了)

师:嗯,多懂事的妹妹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兄妹俩的谈话,注意要能打动贝多芬的心。

(生齐读)

【评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品读领悟文本中人物的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者提出了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曲《月光曲》呢?”以这个问题为突破点,让学生选读盲姑娘兄妹俩的对话,通过思考、写旁注、交流、品读,感受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到贝多芬的高尚情怀。】

师:听你们读后,老师十分感动,贝多芬更感动,于是,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推开门,轻轻地走进茅屋里,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出示语段2)一起读——

生读: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贝多芬弹了一曲,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呢?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水平。

生: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先生时,贝多芬为什么没有承认?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生:为什么盲姑娘会知道为她弹琴的是贝多芬?

师:你真会问,问到点子上了。(出示以上的问题)同学们,学贵有问,问题是学习、思考的结果,你们提的问题非常好。现在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能猜出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从她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中我感觉到妹妹听得很认真,而且她对音乐的酷爱以及执着使她认为是贝多芬。

生:盲姑娘第一次听贝多芬弹,而且只听了一遍,就理解出来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投入,所以她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你的理解很好。

生:我觉得盲姑娘只听贝多芬弹了一遍,就能达到贝多芬弹的曲子那种境界,所以我觉得盲姑娘非常理解贝多芬,是他的知音。

师:所以说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他弹奏的,此时此刻盲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非常激动。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居然实现了。

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

(学生自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

师:听到你的读书声,老师好激动啊。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吧。

(生齐读)

师:是的,同学们,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面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的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啊。对吗?刚才有个同学还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人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

生:贝多芬是个同情穷苦人民的人,他看到盲姑娘家里穷,不想让他们因为知道是贝多芬了就破费招待他。

生:因为贝多芬与盲姑娘的层次不同,贝多芬不想炫耀自己。

生:因为贝多芬是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语言来表达,只想用音乐来回答。

师:你也成为贝多芬的知音了,此时,贝多芬多么激动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贝多芬说的这一句话。再读这部分对话,把盲姑娘和贝多芬内心的那一份激动读出来。

(生读)

【评析: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教者能引导学生读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对话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1贝多芬弹了一曲,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呢?2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先生时,贝多芬为什么没有承认?3为什么盲姑娘会知道为她弹琴的是贝多芬?再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品读中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总结写法,基于文本情境“小练笔”。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主要是抓住课文中人物的哪方面来感悟人物的情感的呀?

生:人物的语言,神态。

师:对,在平时写作时,我们也要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等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品质。现在,让我们再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吧。

(生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贝多芬万分激动,此时此刻,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首曲子,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有所激动,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时候他心里会在想什么呢?请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用一段话写下来。

(生写,师巡视)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吧,他心里在想什么呢?有谁愿意把自己的话跟同学交流?

生:多么善解人意的盲姑娘,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让我为她再献上一曲吧。

生:感谢上帝,让我在这里碰到了自己的知音,我不为她弹琴还能为谁弹呢?

师:是的,同学们,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贝多芬在弹奏《月光曲》时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这个话题,再次走进贝多芬。下课。

【评析:学语文的需要——运用语言表达。这个环节,教者善于总结文章的写法,让学生通过想象、写话、交流,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在体会贝多芬的情怀的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提升。】

【总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它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方式。

语文课堂提问必须依据语文自身的教学规律,其讲究的是科学;怎样问,必须讲究技巧,讲究艺术。而“以问导学”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这篇课文时,教者主要从四个板块即“导入课文处提问、整体感知课文处提问、理解课文处提问、整体深化课文处提问”设计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以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音乐家贝多芬篇8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研究 

   一、贝多芬创作概况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一代宗师,被后人尊称为“乐圣”。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类作品。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进行概括。

   贝多芬的生活道路充满了坎坷崎岖,他所处的时代又极其复杂多变。但是,在当时先进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他一向面对现实,正视矛盾,相信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得到克服,人类的前途最终是光明美好的。在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札记上,写着一句话:“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贝多芬不仅用这种思想积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用它来观察和认识社会的事物,而且,他的很多作品也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个思想。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十分强调矛盾和矛盾的冲突,要求音乐形象在矛盾斗争中得到统一。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和痛苦造就的人,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病痛折磨、遭遇悲惨、内心惶惑,然而,凭着他对人类的爱和信心,始终坚持自己艰苦的历史,惨淡经营着自己的作品。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惴惴不安,这是可想而知的。一时间他竟想到了自杀。

   1802年到1815年间有时被称为是贝多芬创作生活的中期。在这期间,他的失聪症在不断加剧,从此便深居简出。他那日渐严重的失聪症使人们形成了他是一个厌世者的错误印象。他曾同好几个妙龄少女有过海誓山盟,但最终却似乎都在不幸中结束。他终生未娶。其中,贡献给钢琴音乐的32首奏鸣曲在他本人的创作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继承前辈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当时进步的法国革命音乐中英雄的调性,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点,找到了一条通向古典主义最后境界的道路,“把古典主义音乐从美的境界带人了崇高的情感境界,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风格”。

   通过对贝多芬作品亲炙所得的观念,可用傅雷对他的一段评价当可说明:“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桃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呼吸英雄的气息。另外,爱好音乐的人,能在欣赏时有一些启蒙式的指南。17世纪中叶,确定了所谓古典奏鸣曲的形式。贝多芬早在波恩时期,就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影响。当时的波恩是德奥启蒙运动和进步文化的中心之一。“尽管那时他更多接受的是约瑟夫主义的开明专制思想,追求的是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但毕竟是他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展的一个起点”。

   贝多芬对奏鸣曲的一大改革,便是推翻其刻板的规条,给以范围广大的自由和伸缩,使它施展雄辩的机能。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的面目,似乎都受着这些历史战争的反映。在当时的作品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也许作者自己不曾察觉……’。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各乐章的次序也不是墨守成规的依照快一慢一决的结构来组织两个主题在基调方面的关系,同一乐章内各个不同的主题间的关系,都变得自由了,即是奏鸣曲的骨干—奏鸣曲的第一部分也被修改,各个主题或各个小段落的连结句,到贝多芬手里则大为扩充,且有了生气,有了更大的和更独立的音乐价值。

   典型的奏鸣曲式的基本部分由三大块组成,即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包含两个对比部分: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之间还有一个过渡部分叫连接部,在副部主题结束后还有一个概括性的段落叫结束部。展开部是把呈示部出现的素材以各种不同手段加以发展。再现部与呈示部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调性上有变化,再现部都统一到主调上来,再现部之后往往还有尾声,有的呈示部前面还有引子。

 在贝多芬心目中,典型化的奏鸣曲也并非是不可动摇的格式,而是可以用作音响上的辩证法:他提出一个主题、一个副题,然后获得一个结论,结论的性质或是一方面胜利,或是两方面调和。贝多芬晚年时特别运用的赋格曲,使我们获得了关于音响辩证法的足够理由,由于同一主题以音阶上不同的高度三四次的连续出现,由于参差不一的答句,由于这个曲体所特有的迅速而急促的相互追逐的演绎法,因而使硬性的奏鸣典型化成为表白情绪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的“贝多芬风格”。罗曼·罗兰描述道:“这是艺术和心灵的奇迹.感情在这儿是一位强大的建筑师艺术家不是在某一个片断或是音乐体裁的结构规律中寻求统一,他是在自己的激清的规律中获得统一”。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通常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并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家的必弹曲目。这32首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带有一定的自传的意义,并成为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它的巨大价值在于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使作品超越了时代,成为人类宝贵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气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全世界人民熟悉它们,演奏它们,热爱他们。

音乐家贝多芬篇9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点

对于很多外行人来说,谈到钢琴音乐,首先想到的音乐家一定是贝多芬。这不仅是因为他精湛的艺术手法与骄人的艺术成就,更因为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

1早期(1792~1800年)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同时,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回旋曲的第一主题也略有相似之处。贝多芬早期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

2中期(1800~1815年)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芬的意识中。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根深蒂固地置身于现实中。他谱写的东西,记录着他的良知,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全部思想历程,是他人格力量的物化。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和关键时期,他努力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d小调(暴风雨)》op・31no・2,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无论从它的思想、内容,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钢琴创作的地位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思想性方面,按照罗曼・罗兰的看法:《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时期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荡不安、心灵的苦难,它肯定了人民的因素,通过民间曲调与社会的悲欢相融合,难怪是列宁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贝多芬的第31号三首钢琴奏鸣曲在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在他的整个音响化哲学体系中也是一个大的转折前的先兆和信号,正是这先兆和信号,预告了贝多芬的体系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革命的浪漫派的时期,向贝多芬心目中的新目标昂首挺进。

3晚期(1815~1825年)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晚期是欧洲大陆最黑暗的时期,各国君主组成“神圣同盟”残酷镇压人民,坚持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贝多芬面对这黑暗倒退的现实极为不满,心情沉重、苦闷、彷徨,创作暂时处于低潮。晚年的贝多芬在不断克服精神危机、耳疾、经济压力、家庭纠纷等困难的情况下,在他随后的人生旅途中,他使奏鸣曲的创作形式完全服从他自身的非凡幻想之中,以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继续投入创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表现了他深沉、内省、诚挚、复杂的内心独白,其思想内容越来越具有深刻的主观意识,表达了他的痛苦与希望、明朗与阴霾、动摇与坚定等复杂情感,以及从最自由的幻想走向最坚定的意志。他以抒情内省性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以抽象性和复杂性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他的奏鸣曲曲式结构已经完全自由化了,摆脱了一切传统规则。即兴性、心理的探索、深刻的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是贝多芬这时期作品的突出特点。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首首是经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1818年创作的《降B大调第二十九(锤子键琴)奏鸣曲》(op.106)。

音乐家贝多芬篇10

音乐响起来了,轻轻缓缓而来。仿如一个净如水的早晨,仅有几阵懒懒的风。贝多芬的出世也是如此,一切都是安详的。声音渐强,渐重,贝多芬遭受着父亲的暴力压迫,生活节奏依旧,却也已变得有些沉重。生活带给贝多芬的到底是什么?茫然的贝多芬刚学会触摸生活,就被迫弹奏悲伤的旋律。

音乐渐渐切入主题,“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痛苦已经叩门,一朝附在他身上将不再隐退――耳聋已开始成为折磨他的酷刑,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悲哀啊!贝多芬却依然“笑”着,讴歌着幸福,“在伤心的隐忍中寻找栖身之所”。贝多芬虽然过着这样的日子,却仍不甘于此,“用艺术使可怜的人们受益”,或许这是贝多芬的天性。他是在用自己的艺术向命运抗争。

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贝多芬一次又一次地在痛苦中站起,一次又一次地向坎坷的命运宣战。他不断梦想着幸福,但伴随他的是痛苦的煎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贝多芬,充满童贞的贝多芬也已遍体鳞伤。为什么要坚持?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幸福”吧!他,不会遇到磨难就屈服的!一定不会!

我仿佛触摸到了德国人史诗般的狂热。这是提琴的奏鸣,虽是同样的曲调,却有了不一样的奔放。贝多芬无所畏惧,不再敷衍,所剩的只有力量的快乐。他,以不屈的身姿继续战斗,在暴风雨中,迎着狂风飞翔。

渐渐地,音乐轻了下去……痛苦的阴霾笼罩了大地,日光变得异常,惨淡的乌云积压了下来。音符在薄雾中浮沉了一两次后,也完全消失,将贝多芬甩进痛苦的深渊……

已是黄昏,他在大风雨中的一声响雷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将那饱含意志力量的双眼合上了……他,走了,但他依然活着。

曲终人未散。

■指导老师:汤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