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优美写景散文十篇优美写景散文十篇

优美写景散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7:51

优美写景散文篇1

关键词:初中生散文审美

1、初中散文美的特点

1.1语言美

散文的语言一般都比较简洁明了,能够散中见整,文字朴实又能够恰到好处的描写景物。例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景物的描写,把月光比喻成流水,用到了动词“泻”来描写月光笼罩的花和叶子,用“浮”来描写荷塘中的雾色,用“洗”来比喻叶子和花的干净,用“笼”突出月光把荷塘美景包容进去,美丽的语言把荷塘月色写活了,突出了月光的静谧。

1.2形象美

对散文的欣赏要通过语言看到形象,看到作者用语言描写的动人的形象,进而欣赏散文的形象美。例如,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对春天到来的描述,通过一系列比喻、夸张、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春天感彩,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描写了一副美好的春天景象,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

1.3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感情的升华,是一种含蓄的描写和表达。在朱自清的《春》中,不仅展现了几种春天的美图,也赋予了春天一定的诗意,具有美好的意境,而结合当时作者写作的背景,也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一种对新生活向往的情感。

2、提高初中生散文审美能力的方法

2.1加强老师和学生对美的认知

老师要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散文,提高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优秀散文中那些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感、生动的形象、美好的意境的阅读,分析作者的生平和背景,作者写下这篇散文的背景,想象作者当时的心情,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融入到散文中去,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老师要鼓励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散文,看的越多体会的就会越多,对散文的欣赏不能局限在课本上的散文,也需要学生课下拓展。在欣赏散文美的过程中,要反复的阅读散文,从用字,用词到句子的流畅来欣赏;可以举办班集体优秀散文欣赏活动,根据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老师可以定期举办优秀散文欣赏活动,老师和同学可以交流自己近期欣赏的优秀散文,摘抄的优美的句子,对散文中抒发的情感的看法,也可以为散文描写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进行绘画,加深对散文美的认识。

2.2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

老师在对向学生授课的同时,要向学生展现散文美的一面,就离不开图画的支持,通过简单明了的图画,可以加深学生对散文的认识,体会散文中作者抒发的情感。例如,在讲授《背影》一课时,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幻灯片或是影片等,在课堂上通过让同学反复的朗读,体会作者描写父亲背影所用的手法,达到了什么效果,初步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绘画出背影中父亲的形象,提高同学的初步散文欣赏能力;然后,老师可以播放幻灯片或是影片,还原作者描写父亲背影的场景,加深同学对父亲的印象,同时向同学讲述作者写这篇散文时的年龄、生活等,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最后,老师向学生讲述这篇散文的结构,文中出现背影的次数,所运用的手法,所抒发的感情,达到什么效果等,从文中体现出的浓浓的父爱,该散文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地方,让同学在进一步体验散文的美。

2.3在实践中体验散文的美

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同时也要学会在实践中体会,使散文的美得到升华,通过对散文结构的描述,语言的剖析,文字的推敲,特色的总结,学生对散文的美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散文的欣赏也得到了升华。这时候老师要鼓励学生反复的读散文,体会散文的结构,所用的描法等,然后进行自我创作,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也提高其欣赏美的能力。例如,在对《春》一文的欣赏中,老师要向学生展示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的效果,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体会这些修辞在散文中的作用和美。

2.4赋予情感去赏析散文之美

散文正是作者情感的融入才给了散文生命力,才使得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文中描写的情感,而让学生在赏析散文的时候赋予情感,这样便更能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融情于景,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散文的审美能力。

3、结论

优美写景散文篇2

读朱自清的散文,就像读意境优美的好诗,读者的心灵常常可以得到净化和陶冶。请看《绿》里的一段描写:“我的心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着她,但这是怎样的妄想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在这段精彩的描写里作者通过比喻、拟人、联想等艺术手法,将梅雨潭的色彩、光泽、质地等诸多形态和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主观感情,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当读者面对着如此优美秀丽的景色,感受着作者熔铸于景中的那种强烈而美好的情思时,又有谁的思想不会受到震撼呢?又有谁的心灵不会被深深地打动呢?

读朱自清的散文,如同观赏和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荷塘月色》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画;《绿》又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画;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几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又各不相同:《荷塘月色》呈现的是朦胧之美,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绿》描绘的是艳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威尼斯》写的是异国风光之美,画中充满了浓浓的欧洲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这些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朱自清散文的又一大特征。《荷塘月色》中,作者描写景物以“淡抹”为主。文章开头,作者这样写月光:“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这就为全文定下了一个色彩的基调。正因为一切都笼罩在“流水一般”的月光下,所以固然景物都是朦胧的、若隐若现的。那“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那“笼罩着青纱”的“梦一般”的叶子和花,那“一团团的烟雾似”的树色,“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无不感受着一种淡雅朦胧之美,给人以轻柔、绰约的审美愉悦。在作者笔下,《威尼斯》又仿佛一组油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多以浓墨重彩来描绘威尼斯的风光。读着:“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因花团锦簇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上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江南的水乡是什么景象?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浓艳,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澄清。红的火热,绿的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不仅使人们领略到威尼斯的明媚艳丽,而且使人们感受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那么《绿》中的景物有何特色呢?作者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着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这里的景物,色泽晶莹,色调淡雅,而梅雨潭呢?却又是“满眼醉人的绿色”,它柔和明亮,纯洁。它绿得“浓淡得宜”,既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鹅黄的底子显得太淡,又不像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碧―似乎太浓。这样的描写,不尽使人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于美女的描写“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若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绿》中对梅雨潭的描写和《登徒子好色赋》对美女的描写,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吗?他们独具匠心的语言美不都是恰到好处吗?

优美写景散文篇3

[关键词]内容情感语言至真至诚大爱大美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91-02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的,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作家。本文就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情感源于人生体验――柔中有刚,大爱无声;语言融入古典美学――珠玑玉言,大美无言。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美在自然、古典、优雅的艺术语言,用字遣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在读朱自清的散文时,就如同在参观风景摄影展,让人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1.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

1.1朱自清的散文是他人格的写真,是社会现实的再现

朱自清的文章被时人和后人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五四”时的朱自清,高高举起白话文的旗帜,怀着青年学子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满腔激情,去诅咒食人的社会,期盼着更夜之后的光明。四十年代,朱自清写出了《论不满现状》《论老实话》《论吃饭》等等,针砭时弊,讲出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心里话,真切之中,表现了朱自清思想上的进步。他的文章真挚清丽、风神清隽、温雅清纯。朱自清是真诚的,因而他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真诚的。他的抒情小品散文,正是他的真诚的外化。

1.2朱自清的散文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摹

“只有惊涛骇浪的生活才会写出永恒的作品,只有丰富的人生历程才会熔炼出一台好戏。”因为“文学作品不是对于每个时代的读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客体”,《背影》便是不加形容和修饰的,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他穿过铁道……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些都是如实的描写,洗尽铅华,至真至朴。这与他的注重实地观察分不开。《荷塘月色》写出后有人提出了蝉子夜晚不叫的疑问,为此,朱自清多次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得出了结论: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月夜有时它会叫,足见朱自清观察之仔细和写作态度之严肃。这种态度,必然求得了艺术描摹的“真”!

1.3朱自清的散文表现的是真挚情感

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涌溢、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给亡妇》一文,是悼念他的妻子武女士的。作者叙述的都是琐细小事、儿女情常,但却处处蕴含了夫妻间的深情,充满了作者对妻子怀念和感激。在结尾处说:“谦,好好儿放心安睡罢。”真情流于笔端,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这大概就是“真”的艺术的作用吧1

2.情感源于人生体验――多情丈夫,大爱无声

2.1对家国的赤子之爱

朱自清“为人柔而不弱”,柔中有刚,爱憎分明,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热爱祖国,崇尚民主、自由,这种思想使他的文章品性中融进了阳刚之气。这些文章,当以《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为代表。这些文章显示了他的诚朴与正直,并未“因自我暴露而在读者面前倒下,而是刚强地站立了起来”,显示了人性中的大爱。

2.2对回归自然的隐者之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与挚友俞平伯同游秦淮河的同题的珠璧之作。文中虽没有一句谈友情,可友情却显得如此浓郁,真是一首深情的东方式友谊的赞美诗!这篇文章中,有着主体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更有意绪的漾溢,心灵的溪流在自然的通感中掩映起伏,充满了一种悠长的诗的情韵。

2.3对家人的“丈夫”之爱

“无情未必真豪杰”,他情系于自然,而对朋友、家人、故园的爱更是情意深长。读过《背影》的读者,无不为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过《给亡妇》的读者,也都能为作者沉痛的哀悼感到凄婉。这些文章,显示了“为人类所共有的人性之美,同时也融入了东方的人伦之道,带有浓重的东方色彩”。

2.4对友人的柔肠之爱

怀人之作,由于作者真情拳拳,所以总能感人至深。“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这是《哀韦杰三君》的最后一段话,这是一个导师对被杀害的青年学生痛切的悼念,以血泪凝成了一种凄楚的悲剧美。

3.语言融入古典雅韵――珠玑玉言,大美浑成

3.1朱自清的散文美表现在艺术语言自然、优美、音韵和谐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古典优雅的美。首先,作者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作通感修辞,准确而传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田田的”“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其次,作者有一颗真心。有真心,才有真情;惟有真情,才有真性;惟有真性,才有至美。朱自清显然是以真挚清雅、温软柔婉的风格见著。山水与自然成了他心中情感的外化物,他笔下的词句也总是丰腴而厚实的,神在形外,情寓其中。

3.2朱自清的散文用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具有纯真美

朱自清的散文运用平凡朴素的口语来表现其深厚的感情,正是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3.3朱自清的散文还表现在描写景物时注重画面美、细腻美

欣赏他的散文,就好像参观摄影展一样。《绿》展现的就是一幅令人赞不绝口的风景画面:“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这幅风景画主次分明,景色迷人。朱自清“于每事每物”,“无论锱铢之别,锱渑之辩,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所以他描写景物的时候,处处体现出一种细腻美。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参考文献

[1]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2]王瑶引鲁迅语,见《朱自清先生的诗和散文》.

[3]罗伯特・尧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

[4]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5]余英时《与中国传统》.

优美写景散文篇4

一、“醉”美的结构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体现。《醉翁亭记》在摹山、状水、述情时,以一条主线——欧阳修的主观感受“乐”字贯穿始终。全文布局匠心独具,文章的起承转合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之中。

文章开始交代醉翁亭的位置,从“环滁皆山”而到“西南诸峰”之中的“琅琊山”,接着又从“琅琊山”引出“酿泉”,最后才点出“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真好比导游引路,使读者渐渐步入佳境;远景近景中景的特写似电影镜头逐次拉开,引人入胜。

写山水的目的是抒发“得之心而寓之酒”的“乐”,围绕“乐”字一路写去,游人不绝于途表现人情之乐;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表达了“宴酣之乐”;山鸣鸟啭,飞荡林间,显示了“禽鸟之乐”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太守寄情山水自我陶醉的“游而乐”。就这样因景生情,因乐抒情,围绕“乐”字行文走笔,犹如一根银线上结出粒粒珍珠。

文章“前者呼,后者应”,多处伏笔,多处照应。藏墨于首,显志于末。开篇说“太守”道“醉翁”,其人到底是谁却不言明,埋下伏笔。在写尽“乐”字之后,篇末揭出,深意自出。诸如文中“太守乐”呼应“山水之乐”,乐自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又与前文“暮而归”呼应;“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总之,《醉翁亭记》结构上写景抒情有机融合,以“醉”的表象寄寓一个“乐”字,前呼后应,层次相因,逐步推出,使文章的艺术境界不断加深。

二、“醉”美的意境

散文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意境美是读者与作者发生共鸣的重要因素,作者把外界的境界——景物与自己心中的境界:喜怒哀乐高度统一,达到具体事物与思想感情自然融合,使读者如临其境。

文章开篇大处着眼先写亭的远景,“望之蔚然而深秀”。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展示其丰姿,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接着描绘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直抒胸臆,道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抒情的基调。以下又从两个方面营造一幅幅美景:写亭四周之境,以“乐亦无穷”表现欧阳修纵情山水;写滁州官民同乐,显示政治清明的景象,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就这样,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达到了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

我们透过字里行间,自然便走进了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体会到了《醉翁亭记》委婉从容,情致满篇,如散文诗一样的优美意境。

三、“醉”美的语言

《醉翁亭记》全文仅四百多字,简约而不失其丰腴。写景写人,惟妙惟肖,抒情记游,酣畅淋漓。这无不得力于欧阳修散文语言的妙用。

(一)句式骈散并用错落有致。欧阳修在文中大量运用了骈偶句且长短错落,富于变化。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早一晚,句式整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一春一夏,排列工整,下面写秋冬之句又与写春夏的句式参差有变,就这样,骈句与散句配合,骈散相间,使文章摇曳生姿,华彩照人,极富韵味。不但读起来音韵铿锵,而且更能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二)用字可谓绝妙,昔人感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的用字,“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翼”字,将亭之情,亭之景,亭之形俱写出,如在目前,可谓绝妙矣。其他如“渐闻水声潺潺”的“渐”字,“泻于两峰之间者”的“泻”字,“云归而岩穴暝”的“归”、“暝”字,“颓然乎其间者”的“颓”字等,也都用的非常准确、生动。

至于虚字的运用,《醉翁亭记》一文中的“者”、“也”二字,回环往复赞咏也大有特色。欧阳修在文中以“者”、“也”虚词结句前后呼应,声调十分优美,兼之句内“而”字的巧用,读来韵味别致。全文用了21个“也”字煞句,形成一种十分新颖别致的咏哦句调,使文章洋溢着一种平和、愉快的情调,造成回环往复的气势,既增加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却又毫无单调重复之感。

另外,在修饰的运用上也独具匠心,大量的比喻,对偶,设问等,还有“互文”“错综”等辞格的运用:“风霜高洁”,“泉香而酒洌”用的是“错综”手法,在表达上使语气矫健多变;“至于负者歌与途,行者休于树”,写“负者”有“歌与途”的,也有“休于树”的;写“行者”有“休于树”的,也有“歌于途”的,是“互文”的运用。

优美写景散文篇5

【关键词】散文;审美功能;广泛涉猎;心得感悟

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思,结构自由灵活、题材广泛多样的一种文体。杂文、小品、随笔、报告文学、游记等都属于现代散文范畴。优秀的散文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开阔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智慧。

现行语文教材中散文所占篇幅最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中学散文教学上让散文教学更大程度的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优化高中散文教学法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三种意识

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根据散文文体特征,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就要有三种意识:

1、“独特意识”。抓住散文的特征——“贵在有我”,引导学生潜心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作品的“独特与深刻”的“情思”,找到作品中的那个“我”,体悟出“我”的个性。

2、“鉴赏意识”。审美阅读能力,包含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转自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不仅感受散文的美,而且要从遣词造句、音韵节奏、文脉气势、修辞手法上分析它何以产生美的效果。让学生“跳出来反观”,依托审美的感性认识,深化其思想涵义的深刻精妙之处,精化其人文情怀的感人之处。

3、“语言意识”。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高质量地培养语感。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教学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如朱自清的《春》中,对主题“春花图”中几个关键词:让,赶趟儿,闹着,散,眨等,写出了百花争春的繁盛,最后三段中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不仅包含比喻、排比等修辞,而且抓住事物特征,突出主题,以及抒情式的表达,熟练掌握和运用鉴赏语言的方法。

二、发挥语文审美功能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的确,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中学散文教学更是美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采用鼓励吟诵法教学,吟诵是学生对文本的朗读,学生通过对散文优美文字的语感体验,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形象的内在意蕴,唤起学生对作品和对自身生命力的体验和确证。语言文字的东西是需要反复吟诵的,尤其是散文,一定要给学生吟诵文本的时间,因为散文生动的语言无需教师做过多的分析,过多的分析会破坏散文原有的意境,而通过朗读,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情感自然而然地就表达了出来。学生的吟诵为课堂教学拉开了情感的序幕,也实现了文本对学生的美的传递。同时,教师应用充满激情的声调来朗读文中富有情感的语段,用美的语调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进散文的美丽殿堂。教师自身的朗读应比磁带、课件中的录音更具感染力,教师的优美朗读能造成一种声音在教室回荡的艺术效果。好的散文语言就如同诗一样优美,在朱自清的抒情散文中,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给人以美的享受。他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朱自清擅长运用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加之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从而构成了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例如《绿》描写了梅雨潭和它的绿色。作者写坐在梅雨亭看到的景色时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船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景物,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因此,在学习时,可以先为学生描绘一副“绿意盎然”的画面,通过这个特定的审美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领悟文本所营造的美学意蕴,从而使其受到审美熏陶。

三、广泛涉猎散文课程资源

散文教学既要看到著名作家和作品,也要看到作家写作的亮点以及写作目的,抒发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突出散文文体、散文风格的多样性的,展示散文的语言艺术的。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本,也要重视利用课外资源。散文是美文,对于散文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散文是体现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命认识的一种文体,因此在广泛学习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师的课内与课外资源组合,学生的课上与课下的资源搜索,全面广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散文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大量广泛地引用相关课内外课程资源,指导阅读和写作。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直接引起教育观念、方法、手段、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学生的主体性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方面将有全新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掌握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形式、把握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原则。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根据需要选择校外课程资源。

2、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进度选择校外课程资源,数量要适当,课程资源要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

3、易用性(包括经济性)和可行性原则:校外课程资源必须容易操作,省时、高效。

4、多种感官配合原则:使用校外课程资源时,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淅,促进学生的理解。

四、要求学生写出心得感悟

优美写景散文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4)10-0046-02

作者简介:李海兰(1977―),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田河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散文因其语言精美,辞藻考究,手法巧妙,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体验。初中生因为年纪和阅历的限制,在散文的学习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虽然觉得散文很美,但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笔者通过对日常教学的总结,也结合自身理论方面的学习、探索,有了如下几方面的感悟。

一、巧设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散文的热情,才会充分投入其中,用心体验散文的美。因此,从课堂导入开始,教师就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热情

散文风格多样,有叙事散文、绘景散文、抒情散文等。在学习中,根据不同的散文类型,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不同的导语,用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学散文《春》时,笔者这样导入:“同学们还记得这首优美的诗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诗人笔下,春色迷人,生机盎然,令人陶醉,而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更是向我们展示了他眼中如梦如幻的春景,春日的迷人景象需要我们接下来在课文里慢慢体味。”用古诗名句引入,再用轻柔的语调缓缓叙述,吸引学生关注美丽春色,关注课文,他们也会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对文本的学习。

(二)重视朗读,用韵律感染学生

散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有着行云流水般的律动美。如果只是埋着头闷声学习,那真是对韵律美的一种辜负。朗读在散文教学中有重要意义,投入感情用心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仍以《春》的教学为例,在范读前,笔者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听读,用心分辨老师在朗读各段时的语调,并分析为什么要用这种语调朗读。笔者朗读时,根据描写的情景,语调时而急促,时而喜悦,时而轻快,时而舒缓,又时而激昂,学生跟着笔者的情绪,也能沉浸在散文描绘的优美画面中。笔者读完文章后,学生回应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被老师的朗读感染,也能踊跃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在读第一自然段时,老师的语调舒缓中又有一丝急促,表现的应该是对春的期盼;而描写小草的段落,老师朗读得比较轻快,是表达人们躺在草地上的惬意。接着,笔者让学生自己来朗读,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语调来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学生对散文的喜爱。

二、全面透析,加深学生理解程度

散文的教学除了要在形式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是要帮助学生练好基本功,系统地掌握分析散文的方法。

(一)把握线索,整体感悟

散文形散神聚,因此,分析时准确地抓住全文的线索也就找到了开启文章情感大门的钥匙。有些记叙性散文会重点着墨于情节,我们就要把握住情节方面的线索;游记性散文可能会有一条时间线索,或者空间移动的线索等;而抒情类散文不论是寓情于景还是托物言志,我们多半可以在作者对景物的描述或者对物的描写里找到线索。例如《紫藤萝瀑布》,作者通过细致入微地描写“紫藤萝”这个物象来表达感想,作者这样描绘紫藤萝:“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些文字生动形象,不落俗套,给人美感,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和愉悦。

(二)品位细节,用心玩味

很多动人的散文都很好地抓住了细节,很细腻地触碰到人们心底最温软的地方,进而使读者形成共鸣。生动的细节增强了散文的感染力,细节的刻画凝聚着作者细腻的情感,用心把握细节,更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的情感脉络。以《背影》为例,我们常会把“男儿有泪不轻弹”挂在嘴边,而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却四次流泪,而且每一次流泪都非常自然,不是刻意为之,细细品味这些细节,我们不难体会每一次情感的释放以及每一次情感的递进,作者的流泪更衬托出父亲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抓住这些细节,引导学生品味,这样的深情学生又怎会不为之动容呢?

三、文我相融,提升学生感悟能力

学习散文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培养学生感悟文字之美、情感之美的能力,是为了让优秀的散文帮助学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生如果能文我相融,深化情感体悟,教学效果会更好。

(一)独立思考,互动分享

散文的学习不仅在于教师的“教”,学生和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分享,也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在散文教学的课堂上,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讨论。在教学《背影》时,笔者很诚恳地问学生:“你们觉得这篇文章里的背影感人吗?”“很感人,因为细节描写很生动,仔细体会那个画面就会觉得很感动。”但也有学生说,“这还是有点让人不能理解,如果作者很想念父亲,也很关心父亲,为什么不把父亲接到身边尽孝,而是写文章感怀呢?”顺着学生的思路,笔者和学生进一步的探讨,“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否适合把父亲接到身边,而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会不会使文中的父亲不愿离开家乡呢?而在这些背景下,文中的分离是不是更显得感情深沉和诚挚呢?”通过这样的自由讨论,能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获得新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互动以及独立思考后的表达,帮助学生抓住了散文的精髓,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

(二)跨出文本,二次创作

在散文教学中,学生在读懂原文、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散文的学习不是为了束缚学生自由的心性,而是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阅读欣赏能力,丰盈的情感体验,更深邃的思想,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能产生独到的见解,感受到别人没感受到的东西。当然,这样的要求对初中生而言还是有很大难度的,笔者也只是初步尝试,让学生收获创造带来的乐趣,也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仍以《背影》为例,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刻画他们记忆中最深刻的父亲的背影,如果觉得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背影,就回家好好观察一下父亲的背影,然后写点感悟。这种把散文中的情感延续到自己生活中的二次创作,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还获得了一次审视自己和身边的人、感悟生活的机会。散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的机会很多,比如改写、续写、写读后感等,这些方式能引导学生跨出文本,抓住新感受,把散文中的思想价值和情感体验融入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师者必须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生活,并将来自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对散文的理解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热情,感受散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优美写景散文篇7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优秀范文  《美学散步》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

  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优秀范文

  美学散步,是一本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的精要篇章的集合。

  一开始就被这书名吸引,如此诗情画意的名字,但,美学与散步如何揉合?

  当我随便翻翻,发现这与别的美学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晦涩艰深,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自由自在,风格无拘无束。

  书里的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这本书确实让我有所收获,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进行艺术的欣赏,令这个美学门外汉的我,很形象生动了解关于美学的冰山一角。

  我便以书中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章中关于意境境界的部分,来说说我的看法。

  正如这章的引言所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意境。

  那首被誉为意境中经典诗篇,元人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是情,情从景生。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意境,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出现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在书中提及到,那么意境的境界有什么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

  正是中国意境艺术区别于其他民族,才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

  而在这部书里其他部分,宗白华用他细腻的笔触与心灵,带领读者与中国及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一同散步,等归来,便发觉自己的心灵亦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优秀范文  《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优美写景散文篇8

[关键词]甘肃女性文化散文;孙海芳;《这些字,那些年》

[中图分类号]i20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115-03

散文这一文体以其入料之广给写作者带来了缤纷的诱惑,但也以其“易学而难工”给写作者带来了有风险的挑战,浩荡的散文海洋中,哪一颗才是璀璨的珠贝,这常常成为评论的难题,而散文理论的世界性贫困也让我们在评论散文时步履维艰。于是,很多问题显得迷离甚至无奈,甘肃散文也不能例外。

女性文化散文创作在甘肃有着一定的代际传承,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涌现出了一批散文功底较好的女作家,如王兰玲、益希卓玛、牛正寰、姜安、莫邪、文素琴、邸金俊、庞瑞琳、张杏莲、匡文留等,她们用女性细腻的心理体验书写着对生活的诸种感受,间接表达出对社会变迁的个人思考,无论其作品的成败优劣,其开拓精神与先锋性质是不容忽视的。这些作品表达着文学春天来临之后甘肃女性文学的最初觉醒,也以最质朴的方式演绎着女作家的文学理想与文化性别气质。纵观她们的创作,有一部分作家的作品有着较为强烈的政治关怀,如姜安和莫邪的创作,她们对领袖人物、英雄人物进行了激情书写与热忱歌颂,行文有着比较明显的时代气质。大部分女性作家则以轻柔又热情的笔触表达着对生活的感性思考,有的作品从文化视角去描写黄土地上的火热生活、如画风景,有的作品以满腔真情去书写家庭生活、亲朋来往、童年往事。当我们读到那些朴素又热情的文字时,一个时代的生活缩影逐渐清晰。今天,当我们再去回想那些女作家在平凡生活中从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一种温热的感动与钦佩就会涌上心头。

90年代以后,甘肃女性散文作家以群体姿态跃现,如习习、辛晓玲、郑晓红、阿拉旦、卿晓晴、玛尔简、冯岩、完玛央金、王琰、汪彤、刘梅花、王新瑛、胡美英、李萍、徐小英等,文化散文也渐以类型化形式出现。

孙海芳也是其中的一员,她的集子《这些字,那些事》可谓是一部颇为用心的文化散文集,她以对方块汉字的个人解读为主要体例,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女性文化散文世界,缜密细致又呕心沥血地思考着关于人性、社会、自然的问题,结构可谓独特,文笔也颇为清新。从私交说,她是我的学生;从公论而言,她是一个勤奋的写作者,她的《这些字,那些事》是认真踏实的心血之作。作为她的老师,我为她骄傲,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她的创作又渐渐成为一个有意味的个案,启发我去思考甘肃女性文化散文的创作现状与未来的空间与高度。

一、地域文化的诗性描写

甘肃的地域文化成为女性作家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精神武库,大部分作家都从这里出发,在“地方性知识”体系中去构建自己的散文理想,这个理想世界充满了女性作家的哲学思考,有对人性的礼赞、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也有对女性地位的叩问。尽管枝蔓较多,也尚未形成如马丽华的叙事、素素的东北叙事等那样清晰深刻的哲学体系,但是,毕竟都已经带着梦想出发了。女性作家在散文中表达出对地域文化的由衷热爱与感性认同。在这个意义上,甘肃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女性文化散文重要的语料库,那些平实的、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事项被女性作家的深情呵护一一点燃且熠熠生辉,获得了诗性的生命。

一些作家非常关注母族民间文化,她们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反刍,将自己的感性经历重构为精妙散文,这一特征在少数民族女作家中相对比较明显。比如裕固族作家阿拉旦对裕固族民间文化的诗性书写,她的作品《萨日朗》、《母性的草原》等均以甘肃祁连山的草原民俗文化为出发点,对母族文化进行了女性文化气质明显的重构和转译。再如藏族作家完玛央金,她主攻诗歌,近年出版了散文集《触摸紫色的草穗》,对母族文化的自觉认同与倾心表达令人感动。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女性散文作家也以“他者”视角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柔情关注与理性表达,比较典型的有祖籍东北、生于甘南的女作家王琰,生于甘肃古浪、工作于甘肃天祝藏区的女作家刘梅花,前者的散文集《格桑梅朵》、后者的散文集《阳光梅花》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另外,一些作家比较关注较狭小范围内的地域民俗,她们多半将笔力用于自己故园一隅(有时甚至小到一个村落)的民间文化上,对生活于这一特殊“地方性知识”文化体系中的民俗文化进行了精描细摹。如陇南的女作家赵殷(散文集《回到固城》)、西和的女作家徐小英(散文集《情满家园》)、积石山的女作家李萍(散文集《积石山漫笔》)等。

在孙海芳的散文中,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对兰州文化的深情漫谈方式出现,表达出一种女性特有的轻柔而感性的家乡之恋。这个祖籍兰州的温婉女子,对兰州生活文化的诸多细节亲身体验、熟谙于心,那一首首民间歌谣、那一幅幅民间刺绣、那一份份民间小吃,就那样鲜活地从孙海芳的散文里走了出来,带着日常生活的体温和芬芳。孙海芳从一个个经过精心挑选的汉字入手,带着构建兰州民俗志的主观意图,为我们展演了一幅幅老兰州的世俗生活画卷,在黄河之滨读到这些似曾相识的生活场景,确实颇有亲切之感。而在平实恬淡的记述中,作者也时常试图对它们作出理性思索。比如在对“刀”字的解读中,对兰州镖局、兰州方言进行的思考;在对“钟”字的解读中,对兰州晚钟的讨论。当然,对兰州地域文化之美的认同可能才是孙海芳文字的重心,在对“面”字的解读中,她就以这样温热绚烂的笔触盛情礼赞兰州牛肉面、浆水面及它们所代表的金城生活文化:“最惬意的是在老兰州人的院子里,四面房屋,院子里种两三棵梨树或者苹果树,养些花草。在树阴下,摆几个家常菜,就着浆水面,在胃口不开的炎夏,清清凉凉一碗面,汤汤水水,妙不可言。”此外,还有一些篇什涉及老兰州的居住民俗、节日民俗、婚育民俗、民间信仰等内容。

二、个体性经验的人性美升华

女性作家与生活的丝缕细节有着天然的联系,于是,那些完全属于个体的感性经验在她们的文本中比比皆是,甘肃的女性作家特别善于从平凡的生活细节出发抵达人性美的广阔领域,在她们看来,人性之美恰如甘肃藏区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有着母性的温柔,也有着父爱的刚毅,值得用一生去为之歌唱。女作家汪彤在其散文集《心若琴弦》的后记中有段话可能是对这种写作内容的一个较好总结:“这里有我人生游历过的山水大川;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这里还有我深夜灯下读书时兴起写出的点滴笔记;这里更有我从少年到中年人生的一些片段记录。”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王新英《雨天,那个卖水瓶的小姑娘》、《悲情五月》、《生命的来去》等散文,看到了汪彤《父亲的信》、《我的父亲》等散文,还有许多不能一一提及的散文。从这些作品看,甘肃女性作家记人记事的散文语言平实、情感朴素,但内心未必不是波澜万丈,只是如何将个体经验与普适性价值进行深入对接尚需功力。遥想当年,朱自清时代“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文”理想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纯真美好的人性将亘古不变地打动人心,我们相信,甘肃女性作家的这条散文之路也应该有着美好前程。

在孙海芳的散文集中,这种细腻的个体经验被附着在自己的弟子——那些纯真的小学生身上,对于一个敬业乐业的小学教师来说,孩子的世界(实为童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她的影响很大,这种童真的意趣和女性淳朴善良的自然心性又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冰心的散文就为我们创造了这方面经典的范例)。孙海芳以对汉字的解析为门,走进这扇纯色木门,是一方宁静的师生世界,犹如一个五彩的花园,有小学生们稚嫩善良的作文、单纯直观的图画,也有作者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甘苦、教学成果。很显然,一切都是从作者的个人体验而来,纸上的菁菁校园其实被提炼为一个温暖美丽的人性世界,这里有她对生活的真诚感恩,对亲朋的无间体恤,有对事业的勤奋追求,有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充溢着一个为人师、为人母、为人女、为人妻的女性关于生命的所有幸福体验与美好希冀,在对“福”字的解读中,作者就直接总结了这样的体验:“在生活细节处寻找幸福。幸福就是你处在幸福当中时能感觉到幸福的存在。”而在对“记”的解读中,作者又温情地写道:“记,记录言行。记录下孩子们‘美善’的言辞,让离别来得慢一点。”

三、“我注六经”式的风景书写

风景书写是甘肃女性文化散文的一个亮点,广袤苍凉、风景多样的陇原大地激发着女作家的诗兴与雅趣,游走在这方土地上的女作家多以“我注六经”的方式去叙说那些别样的风景,表达自己的心志,这心志丝丝缕缕、绵绵延延,如花之清香、月之浅影、风之低语,其实已与风景无关,只为心思牵绊。那些花草树木、风霜雪雨、古城老村、关隘山脉,都变成了汩汩流淌、清歌向前的属于女性自己的特殊脉脉情语。

这样的散文比比皆是,暂且挂一漏万的举一两个例子。比如完玛央金的《冶力关杂记》,在描写了冶力关优美的风景与喧闹的人事之后,作者的幽婉心曲终于卒章而显:“曲终,人散,四野又是平日的安静。谁能为冶力关多添一笔,多涂一色呢?!冶力关自是冶力关,那样精深,那样丰富,那样包容,那样高洁,或许会理会人们要拥抱她、亲吻她的情谊,或许会视而不见,而去等待人们下一步的行动。人,只能为她而改变,寻找接近她的心路。”另外,如刘梅花的《沙枣树》、《葱岭沟的雪》等散文,胡美瑛的《祁连山下》、《雄关脚下》等散文,都是女性作家以“我注六经”的方式借西部苍凉又柔情的风景书写胸中的大意念与小情绪。

孙海芳的风景世界仍多为朴素而隽永的老兰州,在她的笔下,这座西部城市的风景总是让人产生家的感觉。那一条条旧巷子,那一个个老院子,那一棵棵老树木,在孙海芳的笔下渐渐获得了文化的生命,从纸里走了出来,如水墨画一般,既梦幻又真实。孙海芳对种满花木的兰州老院子的描写充满了轻盈的味道,那些童年的记忆不是萧红式的忧伤,而是凌叔华式的甜美:“红砖铺成的院子,在下过雨以后,泛出绿绿的青苔。最美的是春天,一进院门,地上铺着一层白白的花瓣,有些花瓣正从微风中徐徐坠落,美不胜收。”孙海芳笔下的兰州旧巷街景也总是那么有情调,鸡蛋青色的砖墙,随风而动的荒草,还有那些充满了生命情趣的小动物:“满街都是蹦蹦跳跳的瘌蛤蟆,很少见到大个的。据大孩子们说,大个的蛤蟆都成了精,藏在电线杆下面的洞洞里,会在晚上开宴会,吹拉弹唱,响声很大,吵得他们睡不着觉。这些话总是令我听得着迷,百听不厌,想象着该是动画片里那个喜悦的场景吧。”一切都以作者的喜好为轴心,我注六经,情由景生,象由心生,旧兰州城的街景已经不复重现,而一个“80后”城市女子怀旧的田园之心却正在徐徐打开。有时,孙海芳也会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如画风景,还有生活在这风景中的异族朋友,此种描写可能也是彼种田园之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四、关于女性文化散文的一点思考

甘肃女性文化散文的世界是斑斓多彩的,有如春天新生的草木,有着无限的生机,氤氲在风中的不仅是花香,更多的是希望。城市里的白领书写者、小集镇上的多情才女、漫步于阡陌的乡间歌者……她们兰心慧质的文字和奔忙的身影都带给了我们感动与钦佩,在美丽梦想的支撑之下,在渴望脱离平庸生活的信念引领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女性的文学天空可以更为高远、开阔、洒脱。

以下为一点思考,或者说几句妄言。

首先,女性文化散文的社会关怀非常重要。文学的最终去向是要以美好的文字去关注人类的问题,因此,突破狭小的自我世界,去看一看天下苍生,去想一想匹夫担当,可能是女性文化散文的一个重要“练门”。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洛以敏感的心智关怀着祖国的同胞,以残疾之躯画出了爱国、爱和平、爱民主的传世之作,她的不少作品都以女性特有的文化(如服饰、爱情、生育等)为题材,比如那惊艳的名作《裂开伤口的记忆》。但她绝不是一个只表现女性经验的画家,她的忧患意识与担当意识使她的作品充满了惊人的张力,“她的艺术既受到其公共信仰的启迪,又受到个人痛苦的激发”。①这样的女性艺术家对我们是有着深刻启发意义的,优秀的艺术作品没有生物性别,而社会关怀断不应该缺失在每一部有思想深度的作品中。

其次,女性文化散文也需要开阔浩荡的文风。相对于单一恬静的闺秀之风而言,刚柔相济的风格可能才是一个永远的文学诱惑,荡气回肠的文字才更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关于这一问题,余光中有一段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五四早期的散文,最流行两千字以内的小品文,常带感性。这种文体有其清新自然的优点,却也有其局限,好像认定散文的正宗是晚明小品,却忘了中国散文的至境还有韩潮澎湃,苏海浩茫,忘了更早,还有庄子的超逸、孟子的担当、司马迁的跌宕恣肆。圣贤之境吾所不敢,但是韩潮苏海却令我心向往之。”②

最后,女性文化散文对地域文化的书写问题应该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所谓地方性知识,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地方性不仅是在特定的地域意义上说的,它还涉及到在知识的生成与辩护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情境,包括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由特定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视域等。它要求我们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③这样的理论见解启发着女性作家去进一步思考关于地域文化的书写方式,如何摆脱简单堆砌的表象叙写而进入文化的腹地,应该是当务之急。而这一过程虽无限迷人又荆棘横生,它不是通过浪漫的旅游式采风就可达到,也不是通过功利主义的文化考察就能够实现,一切都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注释]

①贾尼斯·赫兰德著、代亭等译:《弗里达·卡洛绘画中的文化、政治与身份》,载《失落与寻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优美写景散文篇9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在叙事类文学作品里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做的具体生动、细致入微的描写。它是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事件、环境的最小构成单位,也是刻画人物性格、呈现生动环境、表现作品主题的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散文中细节描写的显著特点是在作品整体营造的氛围内展开的,呈现出一种似有似无的状态。它侧重于片段性、跳跃性,或片言只语,尽现神采;或寥寥数语,境界全出。和小说相比,散文的细节描写更加简洁、凝练,更加富有诗情画意和意象性。因而,唤起读者的审美直觉和艺术想象,赋予读者愉悦的审美情趣,也就成为散文作品独具的艺术美感。散文的题材不同,其细节描写所表现的情致神韵自然也就各有千秋。

一、细节再现人物本性

写人叙事的散文,其特点为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受篇幅所限,要想在尺幅之间驰骋纵横,使形象生动鲜明,具体可感,“写人则如见其人”,采用传神的细节描写来突显人物的神采、透视人物的性情,就成为主要的描法。如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就抓住了徐锦澄老师吸鼻涕的细节作了三次细致入微的描写。第一次:“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总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第二次:“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第三次:“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吸鼻涕的典型细节反复出现,一个率真朴实的老师形象也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正是因为对老师怀着深深的敬意,梁实秋才会铭记住这平凡的细节,才会写出这动人的篇章。

二、细节蕴涵人生情志

散文又被称作情文。作者在说情述志、描摹事态人情时,重在以情取胜。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写母亲深爱着身患残疾的儿子时,也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来体现的。特别是在描写母亲“送行伫望”这一场景时,更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了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一直凝望我拐出小院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母亲由于关心而担心,由于担心而忧心,深挚的母爱就这样凝聚在雕塑式的伫望之中。其情其景,胜似万语千言,未尝不使每一个赤子的心扉为之触动。洗练传神的文字看似信手拈来,却让深沉的情思给读者留下了隽永的审美空间。

三、细节传达生命神韵

所谓“神韵”,原本是指诗歌创造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而优美的散文作品,经常也是借助细节传达神韵,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传达出生命的神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种神韵。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清扫后,灰土上留下来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还觉得有点落寂。”清晨扫街,缕缕划痕,随处可见,再平常不过,作者却把它和心境的落寞融会互映。简单的线条,常见的景物,被赋予了灵动的神韵,具有了“象”外之意,秋的意态尽在笔底,秋的气息也弥散开来。“清,静,悲凉”的“秋味”浑然不觉地流诸笔端,真切可感,余味无穷。

四、细节勾勒妙趣意境

简洁传神的细节描写,既可以融情,又可以绘景,不单使散文形象可感,还有助于散文拓展意境。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写“小屋”在破晓和入暮时的山中景致,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如诗如画,妙不可言。“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那就是夜晚来临了。”作者借用散文有的意象式细节,把光与影的明灭幻化为花蕊的收拢与绽放,时空融合,以动写静,境界在妙然天成中形神毕现,不失为妙趣横生。独特的意境美,真切细腻,令人遐思万千。

五、细节体悟人生哲理

哲理散文中的说理语言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表达,它侧重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诉诸语言,不重在逻辑的诠释,而在于感性的启悟,使读者于审美之中体悟生命的真谛、生活的哲理。因此,借助于形象化的细节,洞幽发微,缘情述理,就成了哲理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贾平凹的议论性小品文《好读书》就是这种方式的出色体现。“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钱就是那几张没奖金的工资,还得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只好穿不悦人目的衣衫,吸让别人发呛的劣烟,吃路边菜,骑没铃的车。”由“好读书就得受穷”引领下文,接下来却没有就此进行抽象的推理论证,而是用细节进行铺排叠加,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世相”作了定格式的勾画,避免了议论的空洞乏味,达到了一般议论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优美写景散文篇10

抒情散文重在抒情。将这种情诉诸于文字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而又自然而然的表现的。这种情,打上了作者的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中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

本单元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荷塘月色》编排在必修二的第1单元里,教学要求是:

这些散文名篇,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认识能够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就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阅读这一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些圈点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经比较,二者存在些差异:

一、关注文本阅读,品味与鉴赏语言依然是散文教学的重点

大纲版:“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新课标版:“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些圈点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相比较而言,新课标的要求更具体,更细致,并且提供了教与学的方法指导,操作更强。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诵读。因此,我们上新课标教材时,要适当的调整教学定位――注重审美,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充沛的感情去读课文,品味美景美情,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基于此,品味与鉴赏语言这一块,就可以放在课前预习:布置学生自由诵读,准确的把握字音、停顿、重音以及感情,把文中精彩的语句圈点批注,并写下心得。课堂上:通过呈现学生的优秀作业,再请其他同学相互进行补充、点评的形式来完成,之后,老师再点拨。

也许,学生几乎都能画出来。例如:第四段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然而,他们却很难具体说出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说不出所以然。这时,就需要老师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去想象,将月色下的荷塘那种朦胧、静谧的美,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第五段学生也可能用笔画得出所用动词;且能说出各自对应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作替换,“泻”(流、淌、射、照)、“浮”(笼、罩)、“洗”(沾、蘸、涮)、“笼”(罩、扣)、“画”(描、绘、写)等。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品读、内化语言的表达效果,教师只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意境:朦胧、淡雅、宁静。将一个个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画面在眼前浮现,尽可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而不要用任何图片、声音、动画、视屏等多媒体来代替,让他们尽情地感受文章景色的朦胧美,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

内容熟悉了,再通过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转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荷塘月色”、“月下荷塘”的意境。接下来,要求学生用简明、清晰的语言描述文中的景物,引导学生理清“月下的荷塘”这一段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并抓住“塘上的月色”这一段中精确而传神的动词,可以让学生尝试模拟微电影,把这些画面拍出来。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对文章主体部分内容的熟悉及掌握程度,也是一个回顾、梳理、巩固的过程,并将阅读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审美品味和精神品质,对文本的美进行了创见性的评价。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形成圈点、批注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只能够从表面上、局部上对文章进行分析品味,缺少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理解和鉴赏的意识,就会出现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逻辑结构混乱、描写不到位、词语贫乏,缺乏文采,语言缺少表现力和张力等。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内阅读时有意识的去培养,从品味名家名篇的优美语言中领悟语言锤炼的方法要领,并融进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传递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文本有真正的对话,营造一个个性化的阅读世界。

二、体会情感,挖掘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依然是散文鉴赏难点

大纲版:“打上了作者的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中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

新课标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认识能够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相比较而言,在对文本中“我”的用情方面,大纲版教材强调知人论世,还原文章的写作实况,而新课标教材更注重人文性。

在教学新课标版本时,可将教学内容重新定位――体悟朱自清的心与性。

翻开众多的备课上课资料,几乎都将写作背景放在品读的开头,几乎都将时代性、社会性大肆渲染:“这几天心理不宁静”就是因为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作者对政治环境不满,但无力改变。内心抑郁,想起荷塘,是为了寻求解脱……

其实,只要多读几遍文本,从语言到内容到情感,去读、去品、去悟,在对语言艺术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层,也就是说,从语言表现形式走向作者的情感世界,着力去探求文本的情感体验、自由思想、主体精神的建构,就会退化了这种政治性,从而浓饰情感性,赋予它新的内涵与阐释,收获这部文学经典给当代人文精神所带来的启示。

在《一封信》里一开头朱自清就表达了对于“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的生活的不安:“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种“战栗”既包含了对放弃了社会“责任”的负罪感,又来自过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他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我”由“不宁静”而出游,寻找“宁静”便是这种深藏于内心隐秘之处的意识的外化,寻找放大了精神的故乡,让信仰和精神呈现。[1]作者是努力在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2],进入自己所创造的语境,悖理欲情,体现自己的美学与精神。

面对异化的自己,作者选择“出走”,去宁静优美的景色中去调适自己的心态,找回“宁静的自己”。这原本就是一种日常的心态,是每个人对真实生活的感受和表达,是感悟生活与热爱生活的真实场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搬用一般文本解读的现成结论,一定要进行“教学文本解读”,去调整教学定位:体味作者的体验,做出个性化的解读,从而让学生成为对生活怀有感悟和热爱的人。

至于文中大量篇幅的南唐《采莲赋》和《西洲曲》,可以让学生比较两幅画面的情景:前者是热闹的,后者是静赏的。他笔下的荷塘与《采莲赋》、《西洲曲》所写的荷塘对比,少了温柔妩媚的江南少年女子,少了她们轻松自由欢快的采莲生活,少了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在苦闷、忧愁、烦躁、困惑时,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和《西洲曲》,开辟了一个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快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更能真切的领会第四段美景描写中的“美人意识”,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与否定,以及对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的理想世界的向往。“江南”是理想的家园,是理想的精神境界,作者在“出世”和“入世”的双重人生中转换,在虚拟中实现了的自我的写照。虽最终回到现实世界之中,依然不宁静,但他的精神世界却经过了一次跋涉,一次洗礼,会用更强大的内心力量去面对现实世界。正如他的散文集《温静人生》中一句:以出世的心情来做入世的事情。

以往,很多的老师都对此略讲,其实这正是一个教学的难点。为此,新课标在“研讨与练习”里,还有郁达夫、杨昌江、佘树森、余光中等人对朱自清散文的评论与争鸣。如果教师借助自己的“眼力”,能在课堂引领学生打开多扇窗户,让学生的感悟和教师更高层次的点播补充相结合的课堂模式生成,帮助学生看到文章更高层次的美,开阔视野,启发思考,经典文章才能永远散发出熠熠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莫琴琴《人文精神在《荷塘月色》中的建构》载《语文教学通讯》2009,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