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鲁迅故居简介十篇鲁迅故居简介十篇

鲁迅故居简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9:03

鲁迅故居简介篇1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人去了杭州游玩。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到“鲁迅故居”参观的情形。走进“鲁迅故居”,第一个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漂亮的小院子。院子里有几株枝繁叶茂的杨树树叶在微风地吹拂下发出飒飒的声响,好似一曲悦耳的歌谣。杨树旁边是一口水井,水井里的水一眼望不到底,似乎永远读不完的古老童话。

过了小院,就是鲁迅的居室了。卧室简单温馨,厨房干净整洁……我把每个屋子都仔细看过了,还拍下了珍贵的照片。

离开了“鲁迅故居”,走过一座小桥,一个古色古香的屋子呈现在眼前,那就是“三味书屋”了。这里真是一个充满着浓浓书香的地方。屋子干净整洁,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些关于鲁迅的书籍,使人不由得象想起鲁迅在这里读书时的情景。

当然,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就不一一跟大家介绍了,大家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体会一番哦!

鲁迅故居简介篇2

鲁迅在北京的住所

鲁迅的一生与北京有很深的渊源,和西城地区更是有着不解之缘。自1912年起,他在北京生活了14年,先后在四个地方居住,在此期间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鲁迅在北京的第一处住所是位于西城区南半截胡同7号的绍兴会馆,其始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原名山阴会稽两邑会馆,主要招待浙江山阴、会稽两县进京赶考的举人。鲁迅最初入住“藤花别馆”,后搬到了“补树书屋”,这一住就是七年半的时间,也正是在这里,鲁迅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名篇,就连“鲁迅”这个笔名也是在这里诞生的。如今的绍兴会馆已成为民居,唯有门口的牌子证明这里与周围其它的房子并不相同。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在门口遇到住在附近的老人,他们会热情地侃侃而谈,讲述这座故居内鲜为人知的往事。

1919年,鲁迅与弟弟周作人一起买下了八道湾11号的一座三进的大四合院,他在这里住了不到4年的时间。在这里,他们一家其乐融融,鲁迅也留下了《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不朽作品。、蔡元培、郁达夫等人也经常造访此地。后来,为了远离兄弟纷争,鲁迅搬到了砖塔胡同61号(现为84号)的房子内。在短暂居住了不到1年的时间,鲁迅就和母亲及原配夫人朱安来到了他在北京的最后一个住处――宫门口二条19号(北平西三条21号)。至于这些居所原来是什么模样,只能在陈列厅中的老照片里寻找答案了。

陈列厅里读鲁迅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祖父因科场案锒铛入狱,父亲又长期患病,家道中落,少年鲁迅常出入于当铺和药店,倍感世态炎凉。在南京,他入免费的新式学校学习,阅读包括《天演论》在内的科学和文艺书籍;在日本,他受到了藤野先生的关怀和教诲,却在看过有中国人被指为沙皇军队的间谍遭日军杀头、围观的中国人神情麻木的纪录片后,深深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遂弃医从文;在杭州、在绍兴、在南京,他先后任教、任职;在北京,他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和古籍校勘并撰写发表大量小说、杂文,成为中斗争最彻底、影响力最大的作家;在厦门,他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在广州,他有更多机会学习马克思主义,也目睹了更残酷的杀戮和更应用的牺牲,他彻底转换了自己的立场,同被压迫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上海,他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领导工作、投入各种社会活动、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并编辑出版多部刊物。

鲁迅博物馆的陈列厅以时间为脉络,以地点为线索,展示大量的照片、实物资料,介绍鲁迅的一生。这些展品中,有“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都是长方形的”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有鲁迅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奔月》等的手稿;有许广平从广州寄赠鲁迅的金星石图章;有鲁迅购买的日本木雕刀、铜织怀炉、象牙烟嘴、老花镜、绣花壶套等生活用品……一张张、一件件都记录着他的生活。鲁迅用自己的文字书写着他人生的篇章,展现着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民族之魂,指引着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展馆复原了三味书屋的模样,书房内“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仿佛置身于古老的书屋,读书、习字,又想悄悄跑到外面玩耍,这也许就是当年鲁迅学习时的场景与心境,在这里阅读到的不是伟大的鲁迅先生,而是一个刚刚走出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的孩童。

不凡人的平凡生活

走出陈列厅走到鲁迅的旧居,这是鲁迅1924年春自己设计改建的小四合院。正是在这里,鲁迅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篇》《野草》以及《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院子虽然不大,却处处蕴涵着老北京的韵味。“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被奉为鲁迅文章中的经典语句之一,这个小院中就有一处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场景。这是两棵树,一棵是白丁香,另一棵还是白丁香,而且它们都是1925年4月5日鲁迅亲手所植。也许是较少修剪,它们长的比一般的树高大些,茂密的枝叶遮挡了小院的天空,阳光透过空隙照射进来,留下一地的斑驳,宁静而自然。

故居从建筑到室内的陈设都是比较简朴的。中间是起居室,两旁一侧是会客室兼藏书室,一侧是厨房。由于门口挡着隔板不能走进观看,只能将起居室看个大概,目之所及是外屋整齐的桌椅、洁白的面盆,而鲁迅的写字台及朱安的床榻在微微探身后方依稀可见。起居室的东屋是鲁迅母亲的卧室。鲁迅的母亲慈祥刚毅,思想也比较开通,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学,却每日读书看报,对鲁迅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尽管社会动荡,可在这间屋内,鲁迅与母亲促膝而谈,其乐融融,温馨而幸福。西屋为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鲁迅奉母亲之命,迎娶了朱安这位比自己年长三岁、又没有文化的裹足女子。朱安的一生是孤独的,她尽心侍候婆婆,却无法走近丈夫,即使共同生活在这狭小的院落,这对宛若陌生人的夫妻也基本没有交集,这就是旧时女子的悲哀。小小的房间烙印着朱安寂寞的身影,在夜深人静之时,唯有昏暗的灯光陪伴着这位温婉懂礼的女子。起居室北面一间是鲁迅的工作室兼卧室。从旁边的小门绕到后面,便看清了这间凸出的“老虎尾巴”,名字虽霸气,其实就是正房最中间位置接出来的一间屋子,这搁现在也算是违规搭建了吧。透过玻璃向内望去,据说这里的物品都按当年的样子摆放,到处遗留着鲁迅的气息。鲁迅在这里工作、休息,亦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

这不大的小院里,鲁迅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咀嚼过包办婚姻的苦涩,也品尝过新生爱情的甜蜜,就是在这里,一位女子走进了他的内心,并陪伴他走完了人生剩下的时光,她就是许广平。许广平曾是鲁迅的学生,她仰慕这位博学多识的老师,也给鲁迅写过信,有时还登门谒见,向鲁迅求教。这位学生会的总干事,亦是学生运动的骨干,在鲁迅的教育和启发下,思想不断提高。后来许广平因避难住进了西三条这间小院里,隔离了外面动荡的时局,这里留下的是他们携手并肩的决心与爱情滋生的美好。

鲁迅故居简介篇3

避难期间的交通员

砖塔胡同61号,这幢旧式的四合院热得像刚揭了锅盖的蒸笼,大槐树耷拉着树冠,一副无精打彩的样子,倒是枝桠间有一只蝉躲在阴凉里底气十足地叫,欢脱得像新科状元。

许羡苏并不觉得热,拎着扫帚抹布里里外外一阵风似的忙着,把一小段绍剧哼得起伏有致。1923年7月的这个午后,许羡苏恍惚觉得,自己成了半个主人。

许羡苏是左翼作家许钦文的四妹,是鲁迅的同乡,也是鲁迅三弟周建人在绍兴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1920年初,刚到京师的许羡苏居无定所,便投靠恩师周建人,住进了周宅。

芳龄20的许羡苏心灵手巧,又温柔可人,深得鲁迅母亲鲁瑞的喜爱,一口地道的绍兴话更是让周母感觉亲切。不久之后,许羡苏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便住到学校里去了。但深居老宅的周母早已习惯了燕子般左右翻飞、活泼可爱的许羡苏,每次她来周宅,周母都要细细叮咛下个周日要早早地来。

自然而然的,新式女青年许羡苏的惊鸿倩影便落到鲁迅眼中。每当许羡苏和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之时,鲁迅虽然不插话,却难得地温柔微笑。做为孝子,能哄母亲开心的人,都是鲁迅欣赏的人。而许羡苏的开朗纯情,加上新式青年的外向和早熟的思想,都与鲁迅极其合拍。

在北京女师大学了一年数学之后,许羡苏感觉数学无法救国,便想转学生物。同样由学医转行的鲁迅大力支持,他当时在北师大和女师大兼课,于是自告奋勇地替许羡苏办好了这件事,并资助了她一部分日用开销。

1923年7月间,鲁迅与周作人发生了激烈争吵,并开始闭门不出,与家人隔绝。三天后,许羡苏放假,照常来周宅看望周母,并带来了同学捎来的绍兴梅干菜。周母则一改往日的欢颜,闷闷不乐。许羡苏再三追问之下,周母告之鲁迅兄弟不和的情况,并提及了鲁迅有找宅子搬出去的想法。

随后,许羡苏介绍,将同学俞芬名下的空房转租给鲁迅。几天之后,鲁迅便带着母亲搬到了位于砖塔胡同的四合院,暂住了几个月。此后,许羡苏仍然常去周家,因为周母实在离不开她,其日记里记载,“太师母告诉我:‘大先生不在家,北京话听不懂,你就不要走了吧!’”

1925年,许广平因躲避,住进了鲁迅家里。因为鲁迅及许广平都是当局的敏感人物,除了家务之外,一些与外界沟通的事务,便全落在许羡苏身上。这样许羡苏就住在鲁迅家南屋的客室里,白天陪周母解闷,晚上照顾好一家人后,又能跟住在隔壁的俞芬一起散步。每周,她抽出两个半天时间,把鲁迅的手稿整理好拿给报社,“开始充当了鲁迅先生避难期间的交通员”。

鲁迅为了躲避当局的调查,每天足不出户,写作后就在大槐树下的竹桌上沏壶茶,看着许羡苏和周母伺弄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渐渐的,鲁迅也一改往日不苟言笑的严肃,开始与许羡苏有说有笑,并时不时送书给她,教她练字,讲局势和国情。几个人其乐融融。

文字中难得的缠绵

“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杨德群命归天国,许羡苏第一时间将消息告之一直深居简出的鲁迅,鲁迅愤然写下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几天时间里,鲁迅不吃不睡也不说话,终于一病不起。许羡苏衣不解带十余天,精心服侍,鲁迅才渐渐好起来。

随后鲁迅因文字狱被当局通缉,先去激进派的莽原社,后又住进日本人的医院里,躲避当局的追捕,并每日奋笔不止。这期间许广平已远避广东,许羡苏不仅照顾鲁迅的起居,甚至还要充当保镖角色,同时不住地在鲁迅与周母之间传送消息、文稿、吃食和衣物。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许羡苏寸步不离,关心备至。“从家往医院,从医院到学校;也访友也购书,又写文章又看报,总之一天到晚工作着,并且快些做快些做,毕竟被全中国的人催着大先生的时间。”

鲁迅的小说《头发的故事》《从胡须说到牙齿》等文字里,多次提到这个倔强的短发女学生。若是细细分辨,依稀读得出一份缠绵感,这个骨头刚硬的汉子在提到这个女孩的时候,文字里难得地透出些许少见的温柔和怜爱。

有人说,那是一个中年男人的爱,甚至在涉及到许广平的文字里,都读不到。

1926年北京局势愈发紧张,鲁迅为避风头,决定远走厦门。临行前鲁迅请许羡苏照料母亲,并于8月26日与许广平结伴南下。此后,鲁迅几乎每周都给许羡苏寄信,询问京城政局及周家情况,并不厌其烦地叮嘱其照顾好母亲,指导她“有空就读点书,学点文化的”。许羡苏也每信必回,一一告之。

离京第二年,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同居,此间与许羡苏仍是书信不断。11月初,许羡苏给鲁迅寄去了围巾和一副棉手套,月末又寄去亲手织的毛衣,这些在鲁迅的日记里都有据可查。

未破土的情感

1929年5月,周母病重,鲁迅离开广东回京探亲。周母见到儿子,劈头一句:“你是不是娶了你那个女学生?”鲁迅否认,但随行的许广平已有身孕。许羡苏面色不改,依旧笑若春风,只是规劝鲁迅不要再惹母亲生气。鲁迅便于当晚将许广平劝离北京。

第二年2月,许羡苏在河北谋到了工作,她把鲁迅寄给她的一捆信件交给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4月初,她从河北捎信给鲁迅,“革命是第一的,大先生应该属于国家,而我开始凋零了,若那些花儿,不敢争着便开。迟了,说什么都是迟的,我只知道你灶上的伙食还热不热,不知道革命,读不懂沾了血的馒头吃与不吃有怎样的隐喻。于是就这样吧,我辜负了春,不是春辜负了我。”

信中没有留下回信地址。

同年年底,她与同校生物教师余沛华结婚。余下的时间里,她在江北、浙江、上海辗转生活,几年后迁回余沛华的老家成都,从此一直在成都的中学教课。

鲁迅故居简介篇4

关键词:诗化叙述抒情场景意象个体价值

鲁迅的《在酒楼上》情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简化,把具有强烈冲突的这对矛盾,即过去的革命激情与现在的模糊生活进行了简和繁的选择,极大地省略了前者,同时也细致地描绘了后者。这样的选材安排不仅使模糊度日更加凸显,更有批判性;同时削弱了情节冲突,颠覆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模式。多个模糊的人生经历放置在一起,进行大肆描绘,使其具有了强大的象征意味和抒情性,整个文本把多个抒情场景通过纷繁的意像巧妙地衔接在一起,实现了过去与现在的自由穿插,具有了跳跃、重复,对比等诗化的特点,进行了诗化的言说。

一.情节的淡化与情感的强化

人物、情节、环境是传统小说里的三大要素,而情节是最重要的要素。但鲁迅把《在酒楼》的情节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第一叙述者“我”冒雪从洛思旅馆走到一石居,以逃避客中的无聊,与旧友不期而遇,两人一番把酒对酌言谈,听完主叙述者吕纬甫的一连串独白之后,各自顺着来时的路返回。从我遇旧有到旧友谈别后状况,“迁坟”、“送剪绒花”、“教授子曰”等主故事,件件皆是同质关系,没有垒营分明的冲突;没有精巧而出人意料的巧合,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只有一个充满抒情意味的酌酒闲话场景。这几件篇幅重大的事件,虽然与鲁迅本人的亲生经历相关,但其主功能并非详细记录某副现实社会真实的生活图景,集结某一宏大主题,即既非曹雪芹写《红楼梦》般的目的,也非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的塑造结果。而是通过这几件事情蕴蓄、重复、强调“模模糊糊”的生活状态和无聊、孤独、负疚等情绪。

情节淡化之后,无论是“我”,还是吕纬甫都不再是能够屡屡制造悬念,掌握全局,推动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甚至是变更并决定结局方式的人物,而是纠结于“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生活状态所带来的颓唐和困惑,并沉浸于回忆过去“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1],不安于生活的平凡性、世俗性、物质性所带来的循环和无聊,同时又无力去抵抗它们所织的网罗,甚至被他们所奴役,为了世俗情理去“迁坟”、“送剪绒花”;为了求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不得不去教“子曰、诗云”这类压抑人性的课程。吕纬甫虽然敏于体验、感受,甚至能够进行深刻而彻底的自我反省,但却失去了传统小说当中人物应对艰难环境时所爆发出的强大行动力。他反复咀嚼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至于能够进行精确到位地叙述隐秘而细微的内心感觉。在“迁坟”过程中,当他决然地指令土工“掘开来”时,感受到了自己声音有些稀奇,并不无嘲讽地发现“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2]还能描述“我的心颤动着”这样细节化、私人化的感受。分析自己本可以不必再给弟弟迁坟,但为了使母亲安心,花掉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去迁一个空荡荡的坟,这一系列行为背后的荒唐、无聊和无意义。吕纬甫不光能够细致地探寻自己内心,还能敏锐地观察周围的对象。“我看她的神情,是害怕而且希望”,对阿顺的观察如此用心和仔细;对旧友“我”的反应,吕纬甫亦是“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3]最为深刻的体认在于,吕纬甫对自己的评价“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4]但是他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对自我的感受力,只是化成了负疚和绝望交互感染的情绪体验,这些体验通过忏悔式的言说贯穿了整部作品,使小说以诗性的情感取胜而非曲折的情节。

“可以说传统意义的‘故事’已经从鲁迅小说中撤退,因而给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留下了足够的空间。”[5]在省略的对比框架和简繁失调的对话中,复杂的情节让位给了一个个不断去探索叙述者或主叙述者自己内心体验、感受和认知的场景、事件,人物不再传奇,情节不再跌宕;但是情绪在升腾、在蔓延,并隐藏在长段长段的独白中、丰富的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中,这些意象并不再是简单的实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是从背景地位走向前台担负起诗性的言说与叙述。

鲁迅既是小说家、思想家、学问家,也是诗人。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在鲁迅创作的艺术殿堂里,小说、诗、杂文、散文、戏剧,这些不同文学体裁;文学、哲学、历史、伦理学、心理学,这些社会科学的不同部类,都在互相融合渗透”[6]《在酒楼上》以诗性的叙述构造了小说的篇章,用诗歌的表达方式:省略、重复、对比等来组织和安排小说的素材,运用充满情绪意味的环境和暗示性的意象来构造小说的背景,故事让位于情绪;在日常世界中涵盖非现实的成分;从文字叙述的外部事实中发现精神性的现实,深刻揭露现实世界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艰难性。

旧友相会自是要怀旧,说说过去的共同经历和记忆,《在酒楼上》对过去拔城隍庙的神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方法的激情场景不再进行史诗性的叙述,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式从吕纬甫的自我辩析和反思中闪现,在“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3]的设问中深隐。只留下模糊不清的印象和深深的怀念之情。革命失败后留给吕纬甫的是沮丧、浑浑噩噩的现实困境,这种困境通过“迁坟”、“送剪绒花”、“教子曰、诗云”这几件事情不断得到重复。对于吕纬甫来说从北地到东南和“教子曰、诗云”等经历都是无意义的,但是他依然带着希望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那点吕纬甫自己强行赋予的,弟弟和他感情亲近、阿顺善良等意义也被现实的“踪影全无”、阿顺的死亡所颠覆。吕纬甫模模糊糊的精神状态和心灵状态一再地被重现和强化。同时在吕纬甫和“我”之间,并存着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对立,这一对矛盾通过对话不断闪现,也是复杂的事件,情节得以收束为以情绪体验为主导的诗意文本。

二.意象的多元与重复

《在酒楼上》,这文本中,鲁迅运用了色彩感非常强烈的自然意象及气氛感热烈的生活意象。它们在小说结构安排,素材连接,故事推进等方面都起到了用关键性的作用,让主体和客体、日常世界和精神世界得以对接,“实现热情与冷峻的平衡”最终达到“多重的抒情”,即反讽的抒情。[7]“在鲁迅小说的故事中,总是有看似不经意的几笔对季节和天气的描写,而且故事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8]《在酒楼上》也不另外,“深冬雪后,风景凄清”短短八个字,交代小说的季节、天气,甚至是整体景物风貌,后面接上“懒散和怀旧的心情联结起来”为小说奠定了基本的情感基调。洛思旅馆“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9]。“墙壁”、“莓苔”及后面一石居的“店面”、“招牌”、“废园”一切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物象无一不是被暗淡的词汇所修饰的,它们共同地阐释着“风景凄清”这个氛围和感知。在见到吕纬甫这一主要叙述者之前,叙述者采用了重要的篇幅去描写非人物性的环境背景,通过灰暗、颓败、萧条的环境去映衬“我”到达了S城后,物是人非的景象及心中因此产生的孤独、无聊的心情和愁绪。旧同事不知散到哪里去了,学校不仅改了模样,还换了名称;原先没有的洛思旅馆,“我”现在住在里边;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到物非人亦非的生疏。

与传统的小说背景设置相较而言,《在酒楼上》的背景设置尤如一首诗歌,众多的意象围绕着“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而组建。洛思旅馆窗外寂静凄清的环境是“我”的情绪外化,也是在强化“我”的无聊,迫使我走向一石居的导火索。一石居中依然以个体意象的集合组合成整体主观的情绪体验。这酒楼的一切物件都将成为“我”和吕纬甫情感观照的对象,回忆的载体和投射物。

一石居外斗雪盛开的腊梅和“明得如火”的山茶,是这风景凄清的环境下唯一让人振奋和惊叹的景物。这两个明亮的意象为吕纬甫那抹“精彩”的眼睛难得“闪出射人光芒”埋下伏笔。“我”过去并未发现这废园的旺盛生命活力,现在以“惯于北方的眼睛”才发现。这种疏离后产生的陌生效果来暗示,后来出现的那个“我”所熟悉又陌生的吕纬甫形象。并在相互对应中凸显大自然的永恒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让“我”对人去楼空世事变迁,人类社会进程一片沧桑的感叹隐于美丽的雪中花盛图景。在有限的文字图景中,留下了无限深远的诗意。

在白皑皑的雪中,铅色的天空下,废弃的园子里,老梅可以斗雪开放,山茶也可以在暗绿的密叶里更加如火。大自然残酷的环境与绽放的生命力并存。前者的冷峻更显后者的不屑与傲慢。鲁迅精笔减墨、凝词炼句地勾勒雪中花盛的图景,图景空间虽小,却用了“满”、“密”、“毫不”这样绝对性的修饰词和“竟”、“仿佛”、“还有”多个连词汇聚。在一句话的线性空间里,放置如此多的词汇去修饰艳丽的景色,在鲁迅小说中几乎没有第二篇。它所产生的呼之欲出的节奏感和饱满的情感近似于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热烈。但这种热烈与鲁迅冷静、绝望的探索相背离,抒情的极致生发反讽。热烈的景致接上“愤怒而且傲慢,如藐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10]这样疏离、隔膜的情感评价。冷热对抗的张力带来多重的审美体验。“我”惊异于“老梅”、“山茶”明如火,被积雪压住的枝桠,不但没有弯曲,积雪滑落后反而更加笔直,它们在嘲笑“我”和吕纬甫们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下甘心于远行。“我”和吕纬甫皆是在S城参加革命,革命失败后甘心远行到北方,现今又因为屈服于失败后的失败,模模糊糊过日子。

雪和酒。“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一个隐喻一次,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神话)系统的一部分。”[11]《在酒楼上》鲁迅多次写到雪,除了在对话外插入描写性的文字时,以雪为媒介,更是在对话当中加入了吕纬甫对南北方雪景的议论“这在那边哪里能如此呢?积雪里会有花,雪地下会不冻”。[12]而在写雪的时候不忘提到“酒”,雪天毫无酒气的酒楼、“我”独酌、酒味儿纯正、酒的配菜带来的热闹,酒引出了话,话组成了故事,故事传达了情感。这两个贯穿整篇小说的意象不仅让它具有了独白小说的模式,还把原本该是意识流的小说拆分成了“我”和另一个“我”,即吕纬甫之间的对话,把沉闷的、冗长晦涩的心理小说,折换成可触、可饮、可见、可闻的生活世界。酒楼是一个公共空间领域,具有临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具备了交流对话的可能。“我”虽孤独,但不愿被其他酒客打扰,然而酒楼是酒客的归处。无论是西方的“酒神”文化,还是中国的“诗酒“文化,酒都于知识分子紧密相连,酒楼让“我”和吕纬甫相会。酒楼中的酒还具有解愁、引话的功能。“一斤绍兴酒”、“早喝了一斤多”、“再添两斤”,酒后吐真言,喝得多的人,说得多,喝得少的人听得多。酒是“我”和吕纬甫的下话的作料,“举杯消愁愁更愁”,“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13],热闹的不是酒菜、烟气、热气、而是人物内心世界纷繁复杂的情绪外化和实体。它们喧闹地奔向人物,而这样的热闹没有带来人物困境的调解。从山茶树上滑落积雪时的沙沙声,铅色更加浓烈的天空,小鸟的叫声。一切白雪图景中丰富的声响都在反衬人物热闹言谈下,精神体验的寂静、无聊和绝望,暗示自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变革困境中个人生存的重重困境。

雪为故事提供背景,为话语提供移情的载体,亦把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还结构全文在雪中起,在雪中结,使结构整饰,前后照应,产生了回环往复的模式,增加了抒情效果和节奏感。同时不断重复的雪景具有了象征的意蕴。雪代表了寒冷的冬季,寒冷使万物绝迹,是严酷绝望的载体;同时雪也潜藏着生命勃发和春天来临的可能,是绝望和希望共生的地带,黄昏下纯白而密罗的雪依然有带来黎明和春的可能。

酒、雪、花等意象的重复使用,让《在酒楼上》充满了暗示性、多义性、和象征性;使小说文本脱离了单纯写实的传统文本模式,具有了诗歌般的抽象意蕴和多重主题,在有限里表达无限,在具体中暗含抽象。文本还运用了“坟”、“死亡”等意象,他们都与情节淡化后的情绪氛围紧密相连,让小说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多重的象征意味,产生了诗意化的效果,

三.结语

在整篇小说中贯穿始终的无聊感和模糊生活状态带来了负疚、绝望等多重情感,使该小说蕴含了浓烈的抒情性;加上省略、对比、重复等表达策略;暗示性的意象,地域特色浓郁的吃食都使《在酒楼上》超越传统、继承传统;超越现代,又运用现代,最终在浓郁的情感和诗意的表达中达到小说内容和诗性叙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2][3][4][9][10][12][13]鲁迅.鲁迅自编文集―彷徨[m].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2013年:26;25;25-26;23;20;24;24

[5]张箭飞.鲁迅诗化小说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3

[6]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

[7]张箭飞.鲁迅诗化小说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0

[8]冯芙蓉.鲁迅小说的诗意特征[D].兰州大学.2011:22

鲁迅故居简介篇5

2007年在中国书店秋季拍卖会上,此本薄薄的小册子从3万元人民币起拍价开始,一路被追涨到27万元落槌,加上手续费和税金,最终以人民币29.7万元成交。

2007年春天的某一天,孔夫子旧书网的一位书友打算买些日文书,当时卖主要求2元一本捆绑销售,他就只好连着箱子一起抱回来。回到家一一翻看,里面有一本书并不是日文的――里面的每个字都是漂亮的汉字,简洁的封面上印上五个篆体大字:域外小说集。也许就是这些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认识的篆体字,书主人觉得不怎样将此书和那些日文书一起打包卖了。这位书友买到这本书拿到孔夫子旧书网的拍卖区来拍卖,从100元起拍,很轻松地突破当时网站设定的2万元竞价上限,引得书友们纷纷在社区讨论这本书究竟价值几何。

这件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旧书收藏圈广为流传。其实书的际遇和人的际遇相似,真正的宝物,无论是尘封在箱子里还是受众人追捧藏入名山,该都是宠辱不惊的吧。这里要说的是这部书的故事,顺便说说它的价值。

此本《域外小说集》是很有来历的。《域外小说集》里的译文大部分出自鲁迅(周树人)弟弟周作人之手,出自鲁迅的只三篇:安特来夫的《谩》、《默》和迦尔洵的《四日》。但《序言》、《略例》均是鲁迅亲撰,版式和书样也是他亲自厘订。书封面青灰色,上方印长方形希腊风格的图案,是一个姿态优雅的希腊美女的侧影。书名是右起横排“域外小说集”,这五个篆字出自当时著名的画家陈衡恪的手笔。陈的名字今天也许不为熟知,他的父亲诗坛领袖陈散原和弟弟陈寅恪却是大大有名。扉页右上角印有两行文字:《域外小说集》第一册,会稽周氏兄弟纂译。版权页上不记公历,因为当时公历还不甚流行;也没有用宣统年号,因为鲁迅是绝不肯用他所竭力反对的帝制的“皇历”的。发行人署上本名“周树人”。在书的装帧上采用鲁迅最为偏好的毛边形式,“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切削”,每页天地宽广,多留空白。晚年鲁迅曾颇具童心地以“毛边党”自居,说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和尚尼姑,而《域外小说集》正是中国近代毛边书的始祖。

1909年,那时鲁迅刚刚在仙台医学院的霉菌课上看过枪毙中国人的电影,决定把志向转到疗救灵魂上来。被鲁迅视为这疗救的第一针的,就是他和弟弟周作人在东京印制的这部《域外小说集》。在序言中鲁迅这样解释书的意义:“《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世名人译本。特收录至审慎,移译亦期弗失文情。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使有士卓特,不为常俗所囿,必将犁然有当于心。按邦国时期,籀读其心声,以相度神思之所在。则此虽大涛之微沤与,而性解思惟,实寓于此。中国译界,亦由是无迟暮之感矣。”大涛微沤,这段独白被称为中国新一代翻译家的宣言,他们由此开始向林纾所代表的旧翻译风格宣战;另一方面,这也寄托鲁迅通过文学来开阔国人视野从而救亡图存的壮志豪情。书中收录周氏兄弟合作翻译的欧洲小说16篇,其选材有一个趋向,就是偏重于东欧弱小民族文学,也许是因为这些作品体现出的忧患意识和苍凉的风格,莫不与民族危难之际兄弟二人的心境十分贴近的缘故吧。

鲁迅故居简介篇6

周立民没有统计过自己的藏书量,“一两万册总得有吧!”这些书分别放在一楼的客厅和三个房间,以及楼上两个书房。为了节省空间,他在客厅定做了一排宽4.6米、高2.4米的书架。书架里的书大致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作家经典文学、西方历史和哲学等几个门类,周作人、胡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有乔伊斯,他们的作品被周立民奉为当代的“四书五经”,无事总爱翻翻。而不少阎连科、贾平凹、莫言等当代作家的作品,显示出书房主人是位现当代文学研究者。

买书、读书都有“癖好”

书架上,萧红的书和张爱玲的书被放在一起。“但是说实话,如果这两位比较起来,我觉得萧红大气得多,在才华上不逊于张爱玲,可惜她死的时候才31岁。从名声上来讲,萧红是一个被忽略的作家。”周立民是东北人,毫不吝啬对萧红的夸赞。

周立民买书有个癖好,遇见喜欢的书会一整套买下来,还会买不同的版本。比如,在书店见到巴金《随想录》的新版本,他都会买,现在家里已经有各种大陆版、港版、平装、精装、签名本等。

周立民这种“买书瘾”不止在巴金作品上。他家中莫言、周作人的书已经收藏了好几套,《鲁迅全集》也差不多买全了。

与巴金的缘分

提起周立民,不能不提到他与巴金的关系,他现在是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家里有专门陈列巴金作品的书柜以及专门请人制作的巴金雕像。

周立民生长在大连乡下,小学毕业后,他在电视上得知《巴金六十年文选》出版,想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到处去找。当时他除了鲁迅,不认识别的作家——“”时期鲁迅是唯一打不倒的现代作家,农村到处流传着鲁迅的书,周立民读了不少。

当时农村买书不容易,他偶然读报知道福建有家书店可以邮购巴金这本书,就汇了钱过去买到了。“这本书是在巴金写完《随想录》出的,里面选了一百多篇《随想录》的文章,我当时一读,感觉巴金和我特别亲近,因为他语言朴素,说话掏心掏肺。他告诉你应该有理想,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告诉你真诚地和朋友相处,等等,给年轻人讲正面的价值观,对年少的我来说特别受用。”

周立民发现书中涉及黎烈文、丁玲、冯雪峰、老舍这些人。“除了老舍曾在课本出现外,别的我都不知道是谁。而且巴金经常讲到他自己的事情,比如‘1931年,我写《家》的时候,大哥自杀了……’这些对文学研究者来讲很正常,都知道他大哥是谁,他老家在哪里。我却都不知道。为了继续弄明白,我要读他其他作品。”当时镇里有个文化站,周立民一直在那里借书看。巴金提到《家》,讲到沈从文、屠格涅夫,他都去借相关的书看。“《随想录》像一把钥匙,一座桥梁,为我打开世界。”

巴金的书还让周立民认识了重要的朋友和老师。初中毕业那年,他读到李辉写巴金的论著,主动写信联系李辉。两人围绕着巴金通了三年多的信,“整个高中我在他的引导下,读了不少书。”1994年,周立民上大二,李辉在北京主办了一届巴金研讨会,邀请周去参加,他是最年轻的一个参加者。李辉后来给他介绍了另一个人——陈思和,周立民又开始和陈老师通信。

周立民笑着回忆:“只要我在报纸上看到新书,写信给他们两位,他们就会给我买来,还不肯要我的钱。2002年,我到复旦大学读陈思和老师的研究生,师母就对陈老师说,‘那个天天叫你买书的人总算来上海了’。”随后他们组建了巴金研究会,陈思和是会长,周立民是秘书长。很快地,周立民出了人生第一部关于巴金的研究集《另一个巴金》。

“真没想过会一步步和巴金走得那么近,我现在办公的地方就在他的故居,像是冥冥中的安排。可惜我来上海时,巴金患了帕金森症,无法言语,很多人以为他功成名就,但我觉得他在精神上很痛苦。后来我写了本《巴金画传》,出版后拿给李小林老师(巴金女儿),她读后说:‘我看你对我爸蛮理解的,因为你说我爸晚年是痛苦的’。”

陈晓勤廖敏莹

鲁迅故居简介篇7

鲁信影城家乐福店:历山路101号解放桥北家乐福超市地下一层

鲁信影城体育中心店:经十路124号体育中心东南门

预约查询:81762666团购专享:86155606

Blog:blog.省略/luxinyingcheng

以下是影城的固定活动

天天半价:工作日15:00之前,节假日12:00之前。

周二半价:每周二全天电影半价(节假日除外)。

学生半价:学生持本人学生证,一律半价优惠。

周一至周三会员日:期间,会员刷卡购票享受全天优惠。

鲁信影城Vip会员卡

会员卡200元购票8.5折会员卡500元购票8折会员卡1000元购票7.5折

会员卡团购面值可自行设定,价格面议

会员卡可享受预约、会员日全天半价

会员可优先参与明星互动与主题活动

建党伟业

导演:韩三平黄建新

主演:刘烨陈坤张震吴宇森吴彦祖赵本山周润发刘德华廖凡董洁周迅汤唯何平李晨王学兵

类型:历史

上映:2011年6月15日

剧情简介: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陈独秀、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此外,《建党伟业》涉及的人物比《建国大业》只多不少,因此其强大的明星阵容可想而知。

秋之白华

导演:霍建起

主演:窦骁董洁郭家铭

类型:剧情/爱情/战争/历史

上映:2011年6月28日

剧情简介:

电影《秋之白华》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献礼大片,通过讲述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故事,展现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人生。瞿秋白和杨之华生逢乱世,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在整整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一起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他们的感情承受住了最残酷的考验。

假装情侣

导演:刘奋斗

主演:黄渤江一燕张默夏嘉伟

类型:爱情/喜剧

上映:2011年6月24日

剧情简介:

沈露是幼儿园的教师,几年前男友瞩在登山时因舍身救队友而在雪山上失踪,从此瞩再无音讯。从那时起,沈露无法接受其他男人,直到她遇见了保险公司员工陈文。沈露决定和陈文假装情侣,一起完成她与前男友未完的心愿。但是她明确告诉陈文,她永远不会爱上他。沈露不停地折磨陈文,陈文却发现自己爱上了沈露,沈露也爱上了陈文。两个人之间开始了曲折的感情之路……

天际浩劫Skyline

导演:科林・施特劳斯格雷格・施特劳斯

主演:艾里克・巴弗尔斯考蒂・汤姆森布兰特妮・丹尼尔克里斯塔尔・里德大卫・札亚斯唐纳德・法森

类型:惊悚/科幻国家:美国

上映:2011年6月3日

剧情简介:《天际》完全是由导演科林•施特劳斯和格雷格•施特劳斯兄弟俩的工作室进行制作,全片超过800个特效镜头,这比大多数同等投资的电影都要多。故事讲述有一天神秘的光束照亮了洛杉矶,成群的人类被其吸引进巨大的外星飞船,而这只是外星生物计划的一部分,他们要将全体人类以及我们的整个文明消灭,于是几对朋友和恋人团结在一起,企图逃离洛杉矶……

B区32号

导演:吕建民

主演:唐宸禹邓紫衣李锐

类型:剧情

上映:2011年6月3日

剧情简介:雨彤的老公在亦庄别墅B区32号居住时屡次见鬼,心理状况濒临崩溃。雨彤为配合医生帮助其老公治疗,与助手michael回到国内住进别墅,准备用摄像机全程记录屋内发生的灵异事件。可就在当晚他们就看到“不要进入”的忠告,之后事情的发展远比预料的可怕,神秘的录像带、充满怨气的鬼魂、诡异怪邪的画面等不可思议的恐怖事件一次次发生,雨彤也因惊吓过度导致精神开始失常……

敏感事件

导演:吉尔・考夫曼

主演:安以轩冯远征安钧璨姚橹蒲冰墨高鑫

类型:惊悚

上映:2011年6月6日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安以轩扮埃演的网络红人罗小霓为了挽救自己日益下滑的点击率,答应了网络公司老板“直播绑架案”的计划,未料暗恋罗小霓的落魄诗人李宝宝(冯远征饰)对绑架案信以为真,孤身前往进行搭救,却导致两人一起陷入更大的危机……

男得有爱

导演:韩承桓

主演:袁成杰杨金承杨瀚顾又铭潘霜霜

类型:爱情

上映:2011年6月17日

鲁迅故居简介篇8

1.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实际。学生细心观察自己的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所得。

2.利用双休日,通过“与爷爷奶奶互换角色”,亲身体验老人的生活,真切感受他们的辛劳。

3.引导学生回忆平日里爷爷奶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爱。

4.了解学生对爷爷奶奶的关爱程度,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重阳节到来之际,设计活动方案,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

二、收集资料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重点收集重阳节的有关资料。

2.教师向学生推荐与老人有关的书籍、报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引导他们认真阅读并将典型故事记下来,结合自己的感想,准备交流。

3.上网收集资料。利用“酷站漫游”提供的网址和利用关键词上网搜寻有关尊老敬老的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调查访问

为了全面掌握地区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尊老意识,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设计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并统计汇总百分比,进行交流反思,及时记下调查后的感受。

2.根据调查反馈情况,确定访问对象(邻里尊老敬老的先进典型),指导学生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问题进行采访,做好记录,认真写好采访日记。

3.各小组到社区找到自己的长期服务对象,利用双休日,组织探望,并为他们打扫卫生,跟老人聊天、谈家常,了解对方情况,深入开展体验活动。

4.学生调查访问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根据各自的特长把所见所闻及时地写下来、画下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访问阶段,学生虽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指导还是不必可少的。教师要及时与相关单位、个人联系,保证学生活动得以有效开展。采访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调查采访时的态度、方法,做好活动前的物质准备和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各项阶段性活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四、合作交流

1.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尊老敬老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制定一份重阳节活动方案,各小组具体谈谈活动方案的实施步骤。

3.学生出示调查统计结果,交流采访后收集的信息,向同学介绍在调查采访过程中的体会。

4.展示参观访问中拍摄的照片或录像,并向同学谈谈参观后的感受。

5.在各组组长交流时,教师要和其他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活动成果,并建议学生把感兴趣和感受深的内容记录下来,认真收集资料,分类整理。

6.分为六个小组,讨论交流,根据每组要求准备节目参加班级“爱在重阳”主题队会。

五、成果展示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20*年10月7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本次活动共分为6个组,分别是重阳溯源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诗文组、重阳敬老组、重阳调查组。(课件出示)

请各组认真准备,首先有请第一组——重阳溯源组。大家欢迎!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1.重阳溯源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溯源组。我们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组员1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1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10月7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组员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组员2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组员3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下面请组员3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修炼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到山上,务必喝点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外出登高才逃过一劫。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

谢谢大家,我们组的介绍完了。

2.重阳美食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民以食为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粽子)对!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重阳节呢?(吃重阳糕)对,我们这一小组就来介绍重阳节的美食。

(2)组员1: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特色小吃——栗子糕(课件出示)。

北京有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花糕又称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满整栗子而名。还有一种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的。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栗子糕宜秋、冬季制作与食用。因此,这种栗子糕还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呢。

(3)组员2: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上海五色糕(课件出示)。

上海五色糕一共有这样五种颜色:用麦青汁做成的绿色,用莲子汁做的白色,用松花粉的黄色,用玫瑰浆做成的红色,用可可粉做成的咖啡色。这五种芳香植物原料,分别加入相粉制成色浆。这样的菱形块状,装盒时插上象征吉祥的小旗即可。

(4)组员3: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当地重阳糕(课件出示)。

(5)组员4: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九层重阳糕(课件出示)的美丽传说:

传说那天是王母娘娘在天上做大寿,各路神仙都前来拜寿,在众仙欢庆之际,七位仙女却觉得天堂非常厌烦,便互相商量偷偷下凡,来到人间游玩。怎知,过了一会儿,这件事便被一位朝中大臣发现了,于是他动邪使了法术,让七位仙女永远不能回到天上。

七位仙女带着欢乐与好奇,在人间游啊,玩啊,等天黑下来,四处无人的时候,她们才觉得应该回天上去了,可是,她们怎样变化,也飞不上天,心中已知定是天上有哪位神仙在惩罚她们。出于无耐,她们便偷偷地溜进了一户人家,到厨房寻食。正巧这户人家准备在第二天摆酒席办婚事,于是在厨房里准备了糕点。其中有一种糕点是七层的,每层颜色都不同,是为了渲染酒席气氛的,特别好看。当她们吃得正高兴之时,突然有人进来了,这七位仙女便各自钻进七层糕中的每一层,为了保护严密,她们又使仙术在头首又变了两层糕面,加起来共九层。

到第二天酒席中,一位客人看见这种糕点很可爱,便询问主人叫什么。主人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考虑到新婚大喜日子,便随口说出“玫瑰九层糕”。从此,玫瑰九层糕便在人间传开了。大家一定没想到,美丽的九层重阳糕还有如此动听的传说吧?

3.重阳习俗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习俗组。在重阳节这天,我国民间有很多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下面就请我们的组员为大家一一介绍。大家欢迎!

(2)组员1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课件出示)。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3)组员2介绍重阳习俗之三:品酒赏菊(课件出示)。

,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古时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就是写了朋友邀请他品酒赏菊的情景。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4)组员3、4分别介绍重阳习俗之二:插茱萸(课件出示)。

大家好!听了前面同学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我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

重阳节身插茱萸、饮酒,其实和端午节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差不多。一是春夏交替,一是秋冬交替,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说茱萸可以辟邪,这也反映了古人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除了防虫,它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疝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等。可见,茱萸的功效可不小啊!所以,古人不但喜欢将带果实的枝叶采下来插在头上,还喜欢单独将果实做成香囊随身佩戴。

大家好!听了我们组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想这种植物究竟长什么样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茱萸图片)

因为据了解,茱萸分为两种: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都是中药,不过前者有芳香的气味,而且可以驱虫。古人重阳节插的就是吴茱萸。不过,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盛行,到了宋元以后,就开始少见了。专家认为,大概是因为重阳节俗的重心发生潜移,重阳在早期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所以代表“延寿客”的最终盖过了“辟邪翁”――茱萸。因此,现代人知道茱萸的已经很少了。这也是我们调查之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4.重阳诗文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大家好!我们是重阳诗文组的,根据收集的资料,我们队员分工合作,出了手抄报(课件出示)。大家看,这两张手抄报上面写到了我们组收集到的所有诗歌,其中最有名的,也是同学们都知道的一首诗,就是大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幅字呢,请大家一起来读一坊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吧!(出示毛笔字)

(2)当然,我们组其他的组员们也是费尽心思,准备了几张精美的贺卡,大家请看!(出示贺卡)这些贺卡可是我们诗文组专门送给在这次活动中评选出的“孝敬之星”所准备的。

(3)表彰“敬老之星”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同学们父母所写的资料,评选出了“敬老之星”,现表彰如下:(略学生名单)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吧!希望他们一直保持这种美德,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好好向他们学习哦!

谢谢大家,我们组的介绍完了,相信大家对重阳节的诗文也有所了解了吧。下面就有请下一组为大家介绍重阳节的敬老故事

5.重阳敬老组

(1)组员1介绍古代敬老故事(《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亲尝汤药)(幻灯片出示)。

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又称为“敬老节”“老人节”。其实,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是绵延不绝啊。首先请听我为大家介绍古代孝子的故事。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曾收集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了《二十四孝》,现在它已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则故事,叫《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后来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自古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刘恒却能做到日复一日,真是不简单啊!今天,我们学习刘恒的孝道,就是要学习他“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的耐心啊!

(2)组员2介绍名人敬老故事(鲁迅、孔繁森)(课件分别出示)。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许多名人都是敬老的好榜样,接下来,请听名人敬老故事。

鲁迅一生遵母命

鲁迅平常不多喝酒。他在小时候,母亲常提到父亲酒后失态,并告诫他长大了不要多喝酒。鲁迅遵母令,一生从未喝醉过。

鲁迅的母亲爱看小说。当母亲由家乡移居北京后,鲁迅在上海买了些畅销小说给母亲浏览消遣。在《鲁迅书简》一书中,收有鲁迅写给母亲的问安信,就有50封之多,可见其拳拳赤子之心。

孔繁森情系孤老

孔繁森在拉萨当副市长期间,全市56所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他走访了48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人和孩子们的心田。他平时自己节衣缩食,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买茶叶、食盐、酥油、大米和棉鞋等,送给有困难的孤寡老人。他到风雪灾区慰问时,宁肯自己挨冻,却将身上的毛衣、毛裤脱下来,给穷苦的老人穿上。他还随身携带自备的药箱下乡巡诊,为老人和群众看病治病。

他不仅关心社会上的老人,也同样孝敬自己的老母亲。*年,孔繁森回到老家,就给93岁高龄的妈妈梳头、洗脚、喂饭,用轮椅推着老人出去乘凉,村里人看到了,个个都伸出大拇指夸奖。

6.重阳调查组

大家好!我们是重阳调查组。前段时间,我们小组分别调查了周围同学、邻居或亲戚,了解重阳来历、习俗和敬老的情况,发现大家对重阳节了解得并不多,敬老意识也不强。因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参加了这次活动后,能做好宣传工作,把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发扬光大!下面献上我们的一首诗朗诵:

《敬老歌》

人人都有悲和乐,

人人都有情和爱。

人人都有老和少,

谁的青春他也不常在。

你别笑他的腰背驼,

你别笑她的头发白。

人人都会老,

人人都会衰。

尊老敬老把老爱,

咱中华的美德要一代传一代。

老人有所养,

老人有所爱。

当儿孙的应该让老人笑口常开,

让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人人都会老,

人人都会衰。

尊老敬老把老爱,

咱中华的美德要一代传一代。

老人有所养,

老人有所爱。

当儿孙的应该让老人笑口常开,

让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尊老敬老把老爱,

咱中华的美德要一代传一代。

六、活动评价:

(一)学生评价

活动结束后,可按小组汇集活动过程的材料(包括收集的资料、设计方案、体验文章以及观察记录卡、自制贺卡、书画作品、调查报告、采访记录、活动照片、家长的评价表、队活动资料、演讲稿等)。教师引导学生队自己活动的成果进行反思,把自己的活动收获及时记下来。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可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人际关系的协调性、与同伴的分享交流情况、活动成果的独创性、活动反思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始终,要重视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评价应以激励为主,要肯定和发展每位学生身上的潜能,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努力形成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以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七、活动反思

今天是重阳节,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尊老节日。尊敬老人,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父母养育了我们,给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生命和生活的源泉,孝敬老人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分,更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我们有意无意地把对老人的孝敬淡化了,而对自己的子女却溺爱有加,家庭的重点也是在孩子身上,较少考虑自己年迈的父母。

潇湘晨报的文章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一个个抚养成人,子女们都成家立业了,父母却因年迈体衰,无人照料,生活陷入困境;有的子女自己已经成人了,不思独立,还是依赖父母生存;更有的人甚至不顾父母体质,让父母拼命劳动和工作,自己游手好闲任意挥霍。有的人自己在城里日子小康,却对在乡下的父母不管不问,还有的人为了私利,甚至和自己的父母对簿公堂……

鲁迅故居简介篇9

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那时候鲁迅的父亲患了水肿,已经很长时刻了,都无法康复。鲁迅的家人用重金请来两位“神医”给鲁迅的父亲看病。第一位“神医”开了不少的药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父亲的病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1鲁迅下面这篇文章《父亲的病》,现在已经是很出名了。但是再出名,也无法改变当年他的遭遇。就象文章中所提及的“名医”一样,也并非名气大就可以起死回生的。读鲁迅这篇文章,我为其之痛苦遭遇而感到遗憾,如果其言属实,更是为这些装模作样、故弄玄虚的“名医”感到愤慨。

鲁迅当年家庭败落,其父周伯宜从监狱放归之后,变得喜怒无常、酗酒、吸鸦片,脾气暴躁,脸色阴沉。先是咳嗽,然后是咳血,还合并全身水肿,最后严重到鼓胀发作,医治无效而亡,前后立时约三年。我们现在难以考证其父当年得的是什么病,不过从症状看来,初期有点象肺结核,后期就是明显的鼓胀。治疗类似肺结核的咳嗽、咳血,“名医”们往往是有法子的。但是要治疗鼓胀这种疑难病症,如果不是真正的大师,是很难做到的。

你还别说,生姜、竹叶、芦根、甘蔗这些东西对于清肺热去痰,治疗肺痈还是对证的。芦根始见于约汉末的《名医别录》,但是,这个药比较常用,应该在中药店里就有的,何至于要鲁迅到河边去掘,不解。倒是这“经霜三年的甘蔗”比较难得。竹叶、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都是些甘寒之物,虽然可以清肺热而泄火,但长期服用而过于寒凉是会败坏中气,令患者病情更加严重甚至死亡的,而且这些药也不是非此而病不能除的,能够替代之药多如牛毛,而且都是数千年长期筛选出来的,为何非要张罗这些当时也并不容易取得的药物呢?难道“名医”非得以此才能显示出自己用药之非同一般,医术神妙吗?

说实在话,诸如“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一窠的蟋蟀”、“平地木十株”这种以搜奇掠怪为能事,又让人难以备齐的用药法我是非常鄙视的,真正的大方之家是不会不考虑病患的疾苦的,真正的经典也是不会随便收录这种古怪的药引的。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去翻看经典的《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是找不到这些东西的。这些东西的出现肯定是后世才有的。

“经霜三年的甘蔗”,大概是为了更寒凉些,因为甘蔗甘寒,入脾胃而泻热除烦,可清肺热,但患有胃寒、呕吐、便泄、咳嗽、痰多等症的病人不宜,会寒中下利,增湿起痰咳,经霜三年则更为寒凉,不但不容易找,而且于脾胃其弊端更甚。

至于蟋蟀,其性温,味辛咸,有毒,利尿,主利水肿、小便不通等症,是适合鲁迅父亲水肿病症的,但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要用原配的。文中说要用原配一窠,如果不是作者虚构污蔑,就是该“名医”太过迂腐。

平地木是可以药用的,但我学医半年来也看了不少医书,却从来没见过这味药,开始还以为是纳音,谁知道经过查找,才知道它是植物紫金牛,也叫叶下红、老不大,始载于什么《李氏草秘》的书,多长在山谷里的树阴下,象小矮樟,自然难找。性平,味辛、微苦。归肺、肝经。治疗新久咳嗽,痰中带血,黄疸,水肿,淋证,白带,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睾丸肿痛。即使它有治疗水肿的功用,却肯定不是什么常用药。

如果就泄水利尿,消水肿而言,可以替代蟋蟀、平地木的良药太多了,《伤寒论》里到处都是,如茯苓、猪苓、泽泻、滑石、海藻、大戟、甘遂等,而且大都容易从中药店里得到,“名医”又何至于以此为难早已焦头烂额的病人家属呢?只有迂腐不化,无真才实学之医生,才会出如此刁难的手法,所以可恨!或者是患者历来专权跋扈,“名医”终于逮着机会故意为难一下,也未可知。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是真有水平的“名医”,非要用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以及平地木,都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人家用药的特色而已,你如果不喜欢也可以有选择其他医生的自由,但是真有水平的“名医”绝对不会死板到要“原配一窠”的蟋蟀,所以,有人怀疑鲁迅这么写是夸张杜撰出来以污蔑中医形象,以泄个人私恨的,也未可知。

让人有点不解和可笑的是败鼓皮丸,败鼓皮是有记载可作为药用的,但是却用来治疗蛊毒,而非治疗鼓胀。说败鼓皮能破鼓胀,这属于庸医“意淫”的糟粕之流,是牵强附会的说法,是庸医无能的表现。鼓胀的根源黄师已经分析得非常精妙,可惜数百年来,少有人识。

梧桐叶可入药,若经运用合理,自然有验。但药引子的说法,其实也多是迂腐之医糊弄人的手段而已。看看《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等经典,从来没有药引子的说法。这都是后世之愚妄凭自己的臆想而无端生出来的。所以,鲁迅也说“医者,意也”,其实说得不好听点,甚至带有臆想、意淫的成分。能达到随意挥洒境界的大师毕竟是极少数的,就如书法一样,“书意”是很高的境界,不是简单的随便随意可以做到的。看似不经意很平常的寥寥几味药,就可以治疗痼疾或重病,玩味《伤寒论》里的首首经方,你才能感觉到医圣意境之高远,平淡之中见神奇。药有主药、副药之别,所谓君臣佐使,也不过是主次之分,虽然药有善于引入血分、气分、经络等之分别,但很多都是可以替代的,主要还是靠精选主药以及众药合力才能起效,大方之家是从来不说需要某个药引子才能治病的。愚蠢的人多悟不通这个浅显的道理,以药引子要挟病患,好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实在败坏之极。

事实上,心开窍于舌,所以说“舌乃心之灵苗”并没错,鲁迅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以为“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但是,光靠把丹点在舌头上,是无法治疗当时的重病鼓胀的,只能是糊弄人的把戏,连“名医”自己都没有底气了。于是连“名医”也怀疑起是否有“冤愆”来。

“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看看这句话,多少有点推卸责任了。如果你真能医病,那病就真该好了,痊愈后的病人第二天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了,那才叫不能医命。治不好病人,却还固执地说“能医病”,真要“能医病”,病人又怎么会日益严重而病死呢?这分明就是一个悖论。所以,推卸为“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至于“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鲁迅这么写,实际上是无意中抬高了这些所谓的“名医”,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怎么会是这样的水货呢?这绝对不是嫡派,见不到岐黄的真正影子,见不到扁鹊、淳于意的影子,也见不到医圣的任何影子,所见到的只有愚妄和迂腐,当然,人家是顶着“名医”的光环的,所以你很难追究和质疑。汉唐以后,这种非正统而曾经叫嚣、却也日渐没落之所谓医学,在经历数百年之流弊,杀人无算之后,终于又在日后成为大文豪的鲁迅身上发生了,所以才遭到鲁迅这位旗手日后有力的讽刺和挖苦,成为差点自取灭亡的代价之一。

巫医也许在早期是不分的,但随着中医的发展,它们彼此是分开的,而且可以区分得很清楚。医里有玄,但不是巫。扁鹊、仲景都是反对巫术的。扁鹊甚至说过信巫不信医者不治。仲景在妇人杂病里就明确说到“此皆带下,非有鬼神。”所以,鲁迅说的“也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只能说明鲁迅所见并非真正的中医大师,这或许才是命吧。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2《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鲁迅的父亲患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人称“神医”的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而听说那神医还天天坐着骄子,生活好得很。

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

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的批判。

对于当前社会上坑蒙拐骗的游医,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辨明是非,广泛宣传、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时代进步。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3《父亲的病》文章大意: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鲁迅的父亲患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人称的“神医”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而听说那神医还天天坐着骄子阔气着呢、生活好得很、还康健,听了如何不叫人生气。

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并且对治病只是忙于应付而草草了事,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

落墨的部分是很令人惊诧的。“名医”居然对临之将死的人说“不要紧的”果不其然治死了人,却仍然提笔写下百元的药方为死人服下。荒唐!而那主人仍旧很客气地送他出门。鲁迅前辈真的是很伟大,所以,我便要推翻第二段对网站上的事发表的观点了。从这篇文章——根据看得懂的文章分析,鲁迅前辈不是那种使劲骂的人,我觉得,他只是通过大量的讽刺而让人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例如这个事件,骂了么?找不到骂人的词语。所以,鲁迅前辈是那种很厉害的人——批判家(好像是这个词),用俗话说,就是骂人不带脏字,不过,鲁迅先生比这还高一些,他是为了民族的崛起而批判,全是出于公心。我只能深深地在他身后的风尘里鞠躬了。“名医”的贪财便如山峰般“屹立”。

接下来,就是“名医”用大量杂乱的药治了鲁迅前辈的父亲两年,没有医好,就介绍别人来医治。“名医”的形象如雕刻般越刻越深,为了保全名声不顾病人的死活。唉,我只能叹气。不过,这种人值得为他叹气么?算了。

也许,这位才是名医。可惜,这位又是“名医”。依我看来,他满脑子装的不是学问,而是借口。尤其是最后一个,特别具有代表性“医能疫病,不能医命,对不对”,好小子,有一个推卸责任的泥鳅,居然还有颜面问“对不对?”再看看他们用的药:河边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一对蟋蟀、旧鼓皮制成的败鼓皮丸。看到这里,我已经快说不出话了,也只能向老牛喘月一样扑哧扑哧地大口地喘气。

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作批判!而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对于社会上游荡、坑蒙拐骗、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并从小懂得追求真理、学会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辨明是非,并呼吁大家、广泛宣传、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时代进步!

鲁迅前辈,真的是一个很难得的人。对于他的文学功底,不是我最钦佩的;而他那大无畏的精神和满怀为国的火红的心,是令我崇敬的。鲁迅前辈也是人,然而他不甘做一个平常的人,他不愿在沉默中死去,而愿意在沉默中爆发。他像一道雷鸣闪电,炸醒了沉睡的人们,震惊了后人的我们。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4今日偶读鲁迅先生的散文《父亲的病》。虽然先生写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但对于现代来说还是有相同之处的。文章记述了先生年轻时父亲患水肿,长期无法康复。给父亲看病的两位“神医”开了不少药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最终还是没有治好。

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旧社会庸医的无能。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医治,还故意蒙骗,故弄玄虚,看是开的神丹妙药,对病没一点疗效,搞得家人白忙一场,对病人忙于应付,草草了之,给人看病只为了金钱。

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不也是客观存在吗?报纸上、电线杆上到处医疗广告。有很多根本就没有行医资格,经常发生医死人的事。这说明了什么?这就是一个字——钱。为了钱,可以不顾他人你生命;为了钱,什么都不管了。我感到先生的文章对于今日还是有很多现实意义的。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5提起鲁迅先生,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总是那个“早”字。年少时的他,因为父亲的病而迟到后,便在学桌上刻下了“早”字来激励自己,警示自己从此不再迟到。读了《父亲的病》后我觉得,鲁迅刻下的“早”不仅是惜时的早,更是提示国人:事事都要早,思想、技术、科技、国力,都应该争先于他人,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富强。也许医治鲁迅父亲的病在当今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那个时候,却让鲁迅东奔西走四处求医,最终鲁父还难逃一死。表面上看,是当时医生水平的低下,但实质上应归咎于医学的落后,导致鲁父病程拖延,最终撒手人寰,留下鲁迅“父亲!!!”“父亲!!!”一声声悲哀的呼唤。不禁叫人潸然泪下。

从这篇文章中,我懂得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

文中,鲁迅的父亲因为过于迷信中医,相信那些根本好不了的偏方,而不相信科学,让西医诊治,虽然现在中医是我们得以大国粹,但前提是它是由科学可依,就算没科学所依,至少不像文中那些“名医”所说的那么神。

同时由此让我联想到当时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低人一等,在思想观念上、综合国力上又何尝不是是固步自封呢?在欧洲人经过工业革命进入了机械的时代,中国却盛行女人“裹足”、“巫医不分”,延续了千年的封建思想、迷信意识,使中国人难以走出落后的泥沼。再追溯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我们中国人都扮演着被侵略的角色,“东亚病夫”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沉痛的烙印。但中国人不甘落后。于是,便有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旧世界旧思想宣战;之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指引了光明的道路;进过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鲁迅故居简介篇10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对外宣传;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李秀芳(1980-),女,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浙江 绍兴 312000)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148-02

在今天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对外宣传翻译的作用日益彰显。传统上的外宣翻译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向国外宣传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如今的外宣翻译内涵更加广泛,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形成了“大外宣”的局面。由于外宣翻译是中译外,所以都是国内学者在从事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学者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2002年,丁衡祁就指出外宣翻译的英语质量令人担忧;[1]王继慧进一步总结出性质认识不足、处理能力欠缺、译者主体性模糊、缺乏读者意识等几大突出问题。[2]具体来讲,在政治类材料的外宣翻译中,“名”和“实”不相符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以讹传讹,贻害不浅,严重损害了中国各级政府的国际形象;[3]文化领域的外宣翻译则很少考虑英语的文风和外国读者的接受能力,使得译文母语痕迹明显;[4]而公众场合公示语的翻译更是五花八门,和国际通行标准相差甚远。[5]

一、外宣翻译研究现状述评

针对上述问题,外国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了不懈探索,并产生了积极的结果。2004年,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撰文指出,在外宣翻译中要坚持“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贴近外国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三贴近”原则,努力跨越文化鸿沟和防止落入文字陷阱。[6]一年以后,“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的成功举行为进一步搞好“大外宣”翻译工作开了个好头。黄友义的“三贴近”原则和本次会议的基调为我国外宣翻译提供了宏观的指导意见。

在微观的外宣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方面,国内学者更是见仁见智,纷纷将各种翻译理论应用于外宣翻译。交际翻译理论首先受到重视,这是因为交际翻译试图使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文对原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它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的读者对象,主张根据文本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7]目的论也被引入外宣翻译领域。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认为为达到该目的可以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另外,作为后起之秀的功能翻译理论更是成为今天外宣翻译的研究热点。功能翻译理论几乎涵盖了全部翻译类型,重视文本类型分析,主张不同文本可以采取截然相反的翻译方法,而且还要考虑到翻译行为的参与者和环境条件。该理论以“功能加忠实”为口号,更新了人们对翻译过程的认识。

综上所述,外宣翻译领域中理论众多,但仔细研究后发现,无论是交际翻译理论还是目的论和功能翻译理论有一个共同原则,即主张译者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外宣翻译的内容纷繁复杂,文本类型多种多样,因此,这一原则也成为研究外宣翻译的指导原则。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主张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的差异,原语作者意图及采用的语篇形式与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语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功能翻译理论主要基于“目的论”,它包括三个法则:一是目的法则,指翻译所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二是连贯法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准则;三是忠实法则,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8]这三个法则并非并列,其关系为:忠实法则从属连贯法则,而这两个法则都从属目的法则。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功能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去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结构,甚至修正原文作者的错误。因此,在遵循目的法则的前提下,即在保证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前提下,译者可以采取各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对原文进行语篇重构。

三、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翻译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主张译者针对不同文体的外宣材料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综合考虑,外宣材料可分为政府机关宣传材料、企业宣传材料和市区公示语三大类,笔者以工作所在地――浙江省绍兴市的外宣翻译为例来进行详细阐述。

1.政府机关宣传材料的翻译要强调“正确性”,以异化翻译为主

政府机关宣传材料以宣传方针政策为主,稍出差错就会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政府机关宣传材料的翻译要把“正确性”作为第一标准,必要时要牺牲“连贯”和“通顺”来维护译文“正确性”。

例1原文:绍兴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两个率先”,坚持“三项政策”,实施“四项战略”。

译文:inthenearfuture,thegeneralthoughtofShaoxing'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stosurroundonetheme,achievetwoLeads,adheretothreepolicies,andimplementFourStrategies.(http://en.sx.省略/20050924000023)

分析:政府的方针政策用语简练严谨,且多使用概况性的短语来表达,如“四项基本国策”(FourFundamentalnationalpolicies)、“三个代表”(threeRepresents),以及例句中的“一个主题”、“两个率先”、“三项政策”、“四项战略”等。此类表达方式一般都是作为口号使用,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短语。在翻译时,译者应该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按照汉语的语言格式处理,强迫外国读者接受我国政策语言的独特之处。至于每个口号的含义,在下文中都可找到详细的解释,不会给外国读者造成理解困难。因此,例句中的“一个主题”、“两个率先”、“三项政策”、“四项战略”被分别翻译为“onetheme”,“twoLeads”,“threepolicies”,“FourStrategies”是可行的。

例2原文:绍兴市总面积为8256平方公里,下设六个行政区域,分别是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诸暨市,人口433万,其中包括62万城镇居民。

译文:thecityofShaoxingcovers8256squarekilometers.ithassixadministrativedivisions,YuechengDistrict,ShaoxingCounty,ShangyuCity,ShengzhouCity,XinchangCounty,andZhujiCitywithapopulationof4330000,including620000citizens.(http://en.sx.省略/20050924000016/)

分析:本句话涉及中国行政区域名称的翻译。原文中“市”出现了四次,分别是“绍兴市”、“上虞市”、“嵊州市”、“诸暨市”,显然它们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前者包括后三者。在中国,行政区域有“地级市”和“县级市”之分,所以“市”到底如何翻译成了一个大问题。例句中四个“市”都翻译成了“city”,没做区分,这样会给外国读者带来困惑,是一种错误的译法。根据惯例,“地级市”翻译为“city”,“县级市”翻译为“county-levelcity”,因此原文中的四个“市”可分别处理为“thecityofShaoxing”,“Shangyucounty-levelcity”,“Shengzhoucounty-levelcity”,“Zhujicounty-levelcity”。不过笔者认为上述译法过于繁琐,“地级市”可译为“metropolis”,“县级市”译为“city”。这样翻译既简单又区分明显。

2.企业宣传材料的翻译要符合英语的行文特点,以归化翻译为主

汉语和英语在语篇风格上差异极大,汉语以辞藻华丽见长,而英语以朴素有力取胜。中国企业在对外宣传时,更喜欢堆砌辞藻、引经据典。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这种语言风格翻译成英语的话,会给人矫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印象,因此,在翻译企业宣传材料时要删减“华而不实”的成分,使译文显得可信、有力,同时还要增加某些背景信息的介绍,方便外国读者理解。下面一段话是一家旅游景区网站里的自我介绍。

例3原文: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绍兴,稽山镜水,钟灵毓秀,文化源远流长。柯岩风景区宛如一颗镶嵌在这方神奇土地上的明珠。她位于绍兴城西八公里,距杭州东郊十二公里处,南濒鉴湖,北倚柯山,毗邻萧山国际机场,104国道、杭甬高速公路直达,交通便捷。

译文:KeyanScenicSpotistheoneofthefirstnational“aaaaleveltouristspots”and“well-knownbrandsfortourismindustryinChina”aswellasthecentralscenicspotoftheJianhu-KeyantouristareainShaoxingCounty.itislocatedat8kmwestofShaoxing,12kmeastofHangzhousuburbsandcloselyadjacenttoChinaLighttextileCenter.(http://省略/en/)

分析:汉语原文运用了大量四字格,辞藻华丽,如“稽山镜水”、“钟灵毓秀”、“源远流长”、“南濒鉴湖”、“北倚柯山”等。根据上文分析,此类词语要简化处理,把其基本含义翻译出来即可,不必追求风格的对等,译文中把“绍兴”的修饰语“稽山镜水”、“钟灵毓秀”全部去掉,直接译文“ShaoxingCounty”就是一种恰当的译法。此外,译文中开头一句话“KeyanScenicSpotistheoneofthefirstnational“aaaaleveltouristspots”and“well-knownbrandsfortourismindustryinChina””是原文中所没有的,增加这句话是为了让外国游客更清楚地了解“柯岩风景区”在中国的大致地位,是一种合理的译法。

3.市区公示语的翻译要符合国际通行标准,以替代翻译为主

世界各国的公示语所指意义基本一致,因而在表达方式上也应该统一。在对公示语进行翻译时,要考察英语国家相同功能公示语的表达方式,进而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从而符合国际通行标准。

例4原文:“鲁迅故里”、“请勿喧哗”、“请继续参观”

译文:“LuXun’snativeplace”,“Don’tspeakinaloudvoice”,“moreentertainmentplease”

分析:国外也有游客到名人故居或故里游玩,因此只要参考英语名人故里的公示语标牌,上述三个景点公示语应不难翻译。遗憾的是,公示语的译文并不尽如人意。“鲁迅故里”译为“LuXun’sFormerResidence”更好,因为在华盛顿故居和莎士比亚故居的公示语中都可以发现“FormerResidence”的表达法。“请勿喧哗”翻译为“Don’tspeakinaloudvoice”不仅嗦,而且让人费解,正确译文应为“Keepquietplease”。“请继续参观”是出现在鲁迅故里的一个公示语,由于鲁迅故里不是一个休闲娱乐场所,而是让游人接受教育的地方,所以译文中的“entertainment”不妥,可改为“enjoyment”。

四、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文字的功能要大于文字本身,所以翻译应该以功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外宣材料虽是一个大的类别,但其内部的分化亦十分明显,因此,对不同种类的外宣材料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应用不同的翻译标准,这样才能使外宣翻译发挥对外宣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衡祁.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J].中国翻译,2002,(4).

[2]王继慧.当前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目的论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2-114.

[3]张立蓉.对外宣传翻译:译“名”更要译“实”――政治性误译举隅与应对策略[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2-136.

[4]于杰.交际翻译模式下的外宣翻译策略――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的英译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0,(1):51-53.

[5]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1).

[6]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