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调查研究十篇社会调查研究十篇

社会调查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0:30

社会调查研究篇1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郝大海。这本书完整地介绍了调查方法,并希望读者读完后有更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这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完整性、操作性科学。

2、本书是一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提高教材,内容包括抽样,部卷设计,资料搜集方法,数据处理和调查报告拟定。完整性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详细介绍,不仅使希望了解调查方法的读者能完整地学到这一方法,而且还力求使那些通过社会研究方法入门教材对调查方法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有更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3、本书也可用作实务操作手册。操作性科学是本书的另一特色。通过对社会调查每一步操作程序,技巧的讲解,辅以中国具体环境下的实际处理事例,本书可以帮助社会调查研究的从业人员完成具体的操作过程。

(来源:文章屋网)

社会调查研究篇2

「内容提要二十多年以来,调查研究已经广泛地被国内学者所采用。然而,在调查研究方法不断完善和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对调查研究这样一种社会研究方式的局限性有所意识。本文试图从方法论和本土实践两个角度从发,探讨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研究一种方式的局限性。探讨的目的并不是要否认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而是希望引起人们对社会研究这一学术活动本身的反思。

「关键词调查研究/方法论/社会研究/局限性

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越来越制度化、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研究、包括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对这样的一种被普遍使用的研究方式的反思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调查研究在中国内地的社会研究中逐步被本土研究者所广泛采用,针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也开始大量发表,其中较早的大型社会调查包括:全国五城市婚姻家庭调查、北京职业声望和地位调查、天津市千户问卷调查等。从1988年至1998年,大陆最高层次的社会学刊物《社会学研究》就先后有131份调查报告发表[1](p1)。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的方式在中国内地的普遍兴起,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表现出同步性。之所以会表现出这样的同步性,是因为上个世纪初美国作为社会学研究重心的确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实证研究兴起及其在全球造成的普遍影响。而大陆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从一开始甚至到现在,都表现出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社会研究方式的移植。实证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受其影响,大陆学者在重建本土社会研究之时,就注重采用以体现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对本土社会进行研究,而调查研究是最能体现实证主义特征的。

在调查研究被普遍采用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对调查研究的这一社会研究的方式的局限性有所意识。对调查研究局限性进行反思,一方面是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作为社会学研究重心的地位开始削弱,而作为社会学发源地的欧洲社会学研究的重新兴起,更重要的是实证主义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试图从方法论和本土实践两个角度从发,探讨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研究方式的局限性。

一、调查研究及其内在逻辑

国内学者对“调查研究”这一概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风笑天曾经多次在其著作和论文中对国内学者的这种认识作出过分析。在风看来,国内很多学者在认识上还是将调查研究方法等同于社会学研究方法[2].而多数国外学者则认为,调查研究(Surveymethod)与社会学研究方法并不是一种等同关系,调查研究只是社会学研究的方式之一。根据国外学者的理解,实际上可以将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研究的一种方式来理解,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不仅在社会学,而且已经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将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研究的一种方式来理解,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指的是“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3](p72)

从上述对“调查研究”的理解来看,调查研究采用的是一种问询的方法来获得资料,也就是用书面问询(自填问卷)和口头问询(结构式访问)的方法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行为和思想的资料。另外,由于资料收集工具的标准化,以及通过抽样的办法达到对总体的推论,调查研究的资料往往作量化的处理。这使得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①有着本质的不同:实地研究强调的是通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直接观察来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思想的理解。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的另一个不同在于两者在获得资料前的先验性准备上。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之前往往对所要问询的问题作出事先的准备,并且这种准备以标准化的工具(问卷或结构式访问表)反映出来,而实地研究则往往要求研究者在观察时不应有先验性的框架②。调查研究的这种先验性准备使得它在研究逻辑上表现出验证的特征,而这种验证性在下文将谈到的解释性研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从功能上来看,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社会现象、社会事实的了解,并从中得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的规律性认识。调查研究的描述体现的逻辑仿佛是归纳原则,这使得这一研究方式表现出与质的研究相似的功能,那就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的把握达到对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但是,描述性调查研究对于所要把握的事实和现象有着先验性的准备,那么,这种把握在多大程度上是对客观事实的把握呢?描述性调查与质的研究对社会事实的把握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调查研究借助概率抽样的方式,希望超越对资料收集对象所属社会事实的把握,达到对一个更大总体的社会事实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越来越强调对特殊事实的把握,对特殊性而不是对普遍性的把握。两者的这一区别实质上是对普遍适应的社会规律是否存在的不同认知,而这也是两者在方法论上差异的一个体现。

解释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社会事实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作出解释。这一目的最能体现调查研究的基本逻辑,那就是从一个规律性认识出发,借助经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达到对这一规律性认识的验证。人们对社会事实的规律性认识,特别是以理论的方式表述出来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是抽象性的,要达到对这种关于规律的抽象性认识的验证,调查研究必须借助“逻辑”(logic)和“实证”(empirical)两个方面的支撑。逻辑体现为研究者将抽象性的认识或观点转换成可经验认识的命题或假设。而这种“逻辑—实证”的程序体现的正是所谓科学的程序与规则。其实,这种程序与规则是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的借鉴,更准确地说是人们在探讨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时向自然科学的借鉴。并且,这种借鉴排除了以其他方式探讨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的合理性或真理性。

总之,无论是描述性的调查研究还是解释性的调查研究,其内在的逻辑都是从一个先验的认识或把握出发。描述性调查研究准备采集何种关于社会事实的资料,描述社会事实的哪些方面,多有先在的、标准化的设计与考虑。解释性调查研究的出发点——规律性的认识,或许可以是人们以其他的研究方式探索的结果,这种规律性认识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被调查研究的资料所验证,并且何以将验证的结果推及到资料来源主体以外的社会世界?实践着的调查研究者,起码在潜意识中,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抱有一定的乐观倾向。这正是调查研究在方法论上对自然科学模仿与崇拜使然,是对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的普遍的、客观的、可测量的存在的肯定使然。调查研究的内在逻辑使得该研究方式的局限性在方法论上首先表现出来。

二、调查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

上述对调查研究及

其内在逻辑的分析,实际上就已经涉及到这一社会研究方式的方法论基础,那就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基本思想源于17世纪以来西欧哲学中的经验主义传统,并且,实证主义的兴起也与启蒙运动以来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经典物理学的巨大成功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正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促使19世纪的许多西方思想家致力于将自然科学的成功经验引进社会领域。[4]在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传统差不多是与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相伴随的,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一方法论传统促使了社会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证传统肇始于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斯宾塞等,而涂尔干则将其推向顶端。这一传统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准则,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都有着客观的、普遍的规律,并且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明,“社会学这门学科只有在认识到把社会事实当作实在的物来研究时才能诞生。”[5](p11)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实证主义强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外在的、客观的、不为人的意识所左右的现象,也就是涂尔干意义上的社会事实。从研究程序上来看,实证主义强调对自然科学研究逻辑与程序的借鉴,强调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具体到受实证主义影响的调查研究来看,这一社会研究方式,强调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合乎因果关系的原则;强调以经验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强调一切认识和结论都必须来源于事实,并且能够为实践所验证;重视对经验事实进行客观把握,为了达到这种客观把握,要求把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严格地区分开来;强调将自然科学的各种方法和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到关于人与社会的研究中,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结论在解释上的普适性。

总的来说,强调社会现象因果律的普遍性,以及研究对象的外在性、客观性,研究结论的经验可验证性和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是调查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同时,正是方法论上的这些特点,使得调查研究在探究关乎人与社会的知识时,表现出一种本质上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首先表现为人们对社会现象是否存在普适之因果律的质疑。实证主义追求的是对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的认识,而这一点则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人文主义方法论(包括某些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揭示出社会人文现象的个性、特殊性(如民族性、本土性和语言、文化特性),消解了对认知对象的共性和规律性的探求[6];激进后现代主义者甚至彻底了关于社会的实证研究的可能性,他们明显表现出反本质、反规律、反普遍化、反总体化、反同一性、反确定性、反一切概念,肯定多元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差异性、非中心等特点[7].实证主义强调的普适性所遭到的质疑是由于实证主义只看到了社会与自然的相同的方面,而没有看到社会与自然的不同的方面。对普遍性的强调,其实是对自然科学及其研究范式效仿的后果,这种效仿忽视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是遭到了反实证主义的强烈批判根本原因,实证主义对自然科学及其研究范式的效仿,还使得实证主义对关于社会的知识和解释类型的理解表现出单一性,忽视了社会科学知识和解释的多样性。“戴维逊根据认识的对象,区分出客观知识、主观知识和互为主观的知识。他认为,社会科学知识主要属于后者。客观知识是对物理世界的描述和解释,这种解释是以客观原因来说明和预测物理现象的产生或变化。而对社会人文世界的各种现象则不仅需要客观的因果解释,而且还需要互为主观的知识来理解行动者的目的、动机和理由,即主观的理由解释。例如,人们可以用气象条件来解释农业歉收,但是仅仅以农业歉收来解释农民起义是不够的,研究者还必须通过理解起义者的深层动机和理由来解释他们的行动。”[8]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不足是未能区分不同性质的事物(或世界),并把普遍命题当作科学知识的唯一形式,而把其他知识形态视为“非科学的”[6].这种错误使得实证主义在理解和把握关于社会的知识时,不可避免地在视角和方法上表现出局限性。

即便是对客观知识的诉求,实证主义也表现出对客观性的把握上的瓶颈。具体来说,以实证主义为指导的调查研究能在何种程度上保持客观性?前文已述,调查研究所具备的先验性特征,其实就是对研究的主观性的难以摆脱。而客观性的质疑又使得实证研究的经验基础的确定性大打折扣。实证主义强调研究以经验事实为基础,而经验事实的把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主观的影响?即便是在调查研究中,经验事实的获得在其研究工具(问卷等)的设计上就表现出研究者的目的性、选择性以及研究者既有的理论和知识的影响与渗透。

在对所谓客观性追求中,实证主义还表现出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的倾向,否定主体与客体进行互动的事实。这种对主客体关系事实的忽视来源于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等同的认知。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实证主义在对所谓客观性的把握抱有盲目的乐观。

实证主义的缺陷与不足正是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在本质上的一种局限,这种局限同时也表明,调查研究仅仅是探寻社会知识的方式之一。

三、调查研究在中国研究中的现实困境

如果说方法论上的局限性是调查研究在本质的上困境,那么,调查研究在中国社会研究的应用中又由于中国社会的特点,表现出其独特性。

近来,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连续出版了两本由边燕杰等组织内地、香港和台湾学者编写的关于中国调查研究的论文集:《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发现》(20__)和《社会调查实践——中国经验及分析》(20__)。这两本论文集对中国社会调查研究实践及问题作出了分析与探讨。其中,边燕杰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即语言问题、“心理二重区域”、资料比较性问题,以及大陆社会的调查研究面临的问题,即政治敏感性、调查理论的不足、大陆社会的复杂性等[1](p5-8)。本文在这些学者的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国内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国内社会学研究者籍以研究本土社会的主要理论与概念,基本上是对西方的借鉴和移植。理论与概念的借用和移植给调查研究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边燕杰所谓的“语言问题”[1](p5)。由于大陆社会与西方社会的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在借用西方理论和概念,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收集资料时往往失去测量的效度。比方,“社会资本”研究曾经一度是社会研究的热点,早期国内的学者借鉴荷兰人范德普尔等的研究,采用“提名法”来对“社会资本”进行测量,结果很快发现这一方法的“水土不服”[9].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调查对象对“关系人”的理解与西方人不同有关。其次,中国内陆的调查研究的许多概念直接译自西方,而汉语语言中对应概念的缺失也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可能障碍。montgomerybroaded曾经打算在中国研究selfconcept/selfesteem与教育成绩的关系,但是如何正确翻译self和selfesteem呢?如何把中文译出来的字句放进问卷内?如何知道受访者真的了解西方的self和selfesteem概念呢?[1](p5)另外,研究工具的借用也可能使得调查研究在本土研究中表现出局限性。在

笔者曾经参加的一项中美合作课题的调查中,借用了一部分西方的心理测量表,实际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量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水土不服”问题。说到测量工具的使用,又使人想起(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中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评价,而借用的许多东西,比方“常模”的借用,使得本土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常模是在西方社会经过多次反复、大样本测量与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由于文化的差异,所谓的常模未必就适用于对中国人测量结果的评价。这一借鉴的缺陷同时也体现出本土研究(特别是调查研究及其数据)积累的缺乏,以及后文将要论述的,由于学术研究经费的匮乏所导致的大规模调查与测量的缺乏。

由中国人心理上的独特性所导致的对调查研究的限制,其实在其他方面也有表现。比方说,调查对象对“调查”行为的理解也可能导致对调查的阻碍。调查研究应该是一个一般性的认识社会的过程,但建国以来的“调查”实践又使得“调查”在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涵。正如方慧容所言:“在中国,调查研究又是一个,或者说随时可能转为一个改造调查对象的过程……对于被调查者来说,调查研究的意向则要相对明朗得多,调查研究总被认为是一个纠正错误,或者避免可能的错误,从而有益于被调查者的过程。”[10]虽然本文所谓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当今的学术活动中的调查研究,与导致人们对“调查”形成上述看法的,由隶属官方的组织或个人进行的所谓“调查”根本就是两回事,但既有的“调查”实践使人们对“调查”形成的特殊认识却改变不大。在农村和相对落后的地区,或者说在那些很少或没有接触过本文意义上的社会调查的对象当中,上述认识尤为强烈。笔者曾多次在社会调查过程中遇到类似上述心理带来的障碍。在一次关于移民的调查中,我们(访员)是由村干部带领下进入农户,在居委会干事带领下进入城市住户家中的③。当我们被介绍或自我介绍是某某单位来做调查时,虽然调查涉及的问题并不敏感,但我们明显感觉到调查对象对“调查”的警觉。在后来的调查实践中,笔者及研究同事在被介绍或自我介绍时,均改用了“采访您”或“向您了解一点情况”这样的说法来代替“调查”,即便如此,被调查者对类似于“调查”的行为仍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心理戒备,这跟人们观念中对“调查”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从更技术性的层面来说,调查研究的局限性还表现在抽样方面,那就是样本的采集问题和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从样本的采集来说,中国的多数学术性社会调查都或多或少运用了行政组织资源。换句话说,“行政资源”或“权力资源”在实际抽样过程中均有普遍的运用。这种运用在给调查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调查研究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行政资源”或“权力资源”的介入使得抽样具有某种倾向性,从而偏离了抽样的随机性要求。样本采集过程的另一个困境主要表现在抽样的具体组织方式上。样本规模稍微大一点的社会调查在制定抽样框(包括多级抽样框的制定)的时候,往往利用现有的官方管理资料,如户籍资料等进行的。以户籍资料为例,这种方式针对流动性小的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流动性大的区域,局限性就表现出来。局限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户籍所在地人口无法在户籍所在地找到(他们可能正生活在户籍所在地以外),其二是户籍所在地的外来人口可能又落在抽样框之外。梁玉成指出,中国的(城市)调查的抽样方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按照已有的样本框,即城市逐级管理的“区——街道——居委会——居民户——居民”框架,另一是地图抽样法。在对第一种方法的讨论中,梁也指出了“人户分离”和“流动人口”会导致研究的困境[11].而地图法,实际上是将城市地图划分为若干“马赛克”,然后先抽取若干“马赛克”,接着在抽中的“马赛克”中抽取户。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在实际上遇到的问题更多,因为这种方法运用起码要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作保证。首先是技术条件,这种方法要用到诸多技术,甚至卫星定位技术;其次是要有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数据,并且这种数据要及时更新。由于技术和调查经费的限制④,上述两项条件在多数调查研究中往往很难得到保证,从这一抽样方式的鲜有采用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跟抽样有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抽样的代表性。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和中国社会的特征有关的。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作为一个差异性大的整体也许有着普遍的规律存在,然而,对一个差异性大的总体而言,来自于一定区域社会的样本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可以做到推及总体?苏耀昌等在比较香港、台湾和大陆的社会调查时指出:“香港只是一个城市、台湾也是一个不太大的地区。而大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种类繁杂,每个省都有其地方特色,城市和乡村区别很大。而近二十多年,社会、经济、政治和人口,变迁巨大、快速。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应该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果在一个城市和一个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其结论是否可通用到整个大陆呢?”[1](p7-8)大陆社会的复杂性和内部的差异性,并不是没有被研究者所意识,问题可能是多数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赋予了一种普遍性的诉求,期望通过对局部社会的理解来达到对中国这个整体的理解。其实,对区域社会的研究和探讨本身不仅是有意义的,并且是必要的,正如美国学者柯文(paul.Cohen)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区域性与地方性的变异幅度很大,要想对整体有一个轮廓更加分明、特点更加突出的了解——而不满足于平淡无味地反映各组成部分间的最小公分母——就必须标出这些变异的内容和程度。”[12](p142-143)

本土调查研究在技术和手段层面的局限还表现在许多其他方面。比方,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来看抽样技术,风笑天曾经对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研究》上的__篇调查报告作出分析,他的分析发现,在多数学者的研究中,缺少对抽样方法的介绍,并且多数调查研究的抽样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13].除了抽样技术以外,国内的研究者对调查研究涉及的其他方法与技术的掌握上同样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均说明调查研究的局限还有很多是来自于研究者本身。当然,研究者调查研究素养的缺乏也跟中国的特殊性有关,多年的学科中断使得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调查实践在中国的缺乏,进而导致相关的研究者队伍不成熟。与学科发展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调查研究的经费投入问题。作为经验研究的方式之一,调查研究的经费需求相对较大,经费投入的不足是对这一研究方式的硬性制约。

四、结束语:对学术研究群体的反思

对调查研究的局限性的分析,并不是要否认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而是藉此达到对社会研究这一学术活动本身的反思,特别是对这一活动的主体进行反思。调查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表明:有关社会的知识是复杂与多样的,因此探寻有关社会的知识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将某一种认知社会的方式普遍化与绝对化不可避免地将陷入困境。拿中国社会学研究来说,在我们借鉴西方主流(美国)的研究方式方法的同时,不能不看到,实证主义的传统,即便是在美国,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以来也遭到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责难,更何况本土社会还有着其独特的特征。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欧洲实践,也许能给我们以启发,那就是,范式的多元化也许更能够促使我们多角度、全面地把握社会的实际规律。当然,不能说本土研究者对方法论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不缺少对方法论的探讨,但缺少将这种探讨与经验研究实践的结合。学术分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如果分工的

结果是将方法论的探讨者与经验研究的实践者分为两个甚至不相关的群体,那么这样的讨论的意义又何在?

在调查研究实践中,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表明,研究者对研究工具的选用是一个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但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在调查研究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被普遍认可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在研究过程中,忽视主客观的限制,忽视研究主题的合适性,盲目采用调查研究的技术与手段。更有甚者,定量技术的采用是为了修饰研究的成果,而不是出于研究的本源需要。另外,在各种定量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时,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对这些源于自然科学的所谓科学原则与方法必须抱有一定的警惕,因为社会毕竟不同于自然,探究有关社会的知识的方式也不是单一的。也许法国的星占学家伊利莎白。泰西尔(elizabethteissier)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的事件⑤,掀起的不仅是学术标准的大讨论,而是对社会研究到底是什么的反思,是对社会科学探究知识的方式的反思。

注释:

①实地研究被看作是社会研究的四大方式之一,这四大方式分别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风笑天,20__b,p8;艾尔。巴比,20__,p294—423),由于实地研究最能体现质的研究范式的特点,这里的比较也可以看出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的不同。

②譬如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work)越来越强调对研究“滤色镜”的剔除和以土著知识(localknowledge)来思考(参考:基辛,1981,p52;郭于华,1997)。

③找干部或居委会干事带领是考虑到现场进入的便利性,这是中国很多入户调查采用的一种策略,但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调查带来了负面影响,下文将对这种负面的影响作专门的论述。

④众所周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多数项目(除了海外资助)经费都是相当有限的。

⑤20__年法国女星占学家伊利莎白。泰西尔(elizabethteissier)以其论文《对后现代社会既爱又恨张力下的星占学的认识论地位》在法国法国索邦大学(巴黎第五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参见《中华读书报》20__年8月29日。

「参考文献

[1]边燕杰,等。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发现[m].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__.

[2]风笑天。社会调查方法还是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问题探讨之一[J].社会学研究,1997,(2)。

[3]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

[4]范会芳,蒋超。论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__,(7)。

[5]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6]林彬。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社会学的多重解释与预测问题[oL].http:///academic/pucssr/linbin1.htm(北京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资料库)。

[7]张广利。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J].社会科学研究,20__,(4)。

[8]翁正石。戴维逊的社会科学观[J].社会理论学报(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1998,(1)。

[9]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_.

[10]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a].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__.

[11]梁玉成。中国城市社会调查抽样方法之研讨[a].边燕杰,等。社会调查实践——中国经验及分析[C].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__.

[12]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3]风笑天。结果呈现与方法运用——141项调查研究的解析[J].社会学研究,20__,(2)。

[1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__.

社会调查研究篇3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58-02

社会体育专业是体育学类的学科专业之一,是一门新兴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相近。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创新能力,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群体性体育活动等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以及具有社会体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江西理工大学应科院社会体育专业07届至12届共6届毕业学生,其中07届38人,08届53人,09届83人,10届43人,11届55人,12届34人。

2.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网络调查,电话访谈,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

二、结果与分析

1.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表1可看出,我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企业和教育部门,所占比例为25%;其次是自主创业,所占比例为10%左右;从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率在20%左右,但70%的学生在当年10月份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大部分学生选择教育部门和企业,自主创业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行政部门就业和考上公务员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少。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从事本专业对口服务领域的学生占到30%,70%的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之其它普通专业偏低。

表1:我院近6届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情况统计

2.就业意向与择业标准调查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每届毕业生进行毕业意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30%的毕业生能找到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30%左右的毕业生有意向去行政部门工作或考公务员;想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占10%左右;想去教育部门就业的占20%;去企业就业的占的10%;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就业意向不明确。从就业情况可以看出,这与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特别是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所学专业对口的比例很小。

3.社会体育专业供需调查分析

(1)人才供需结构配置分析

高等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其知识结构和社会实践能力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及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不仅要精通相关的体育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关的管理,金融,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有的甚至要求有一些相关的技能,如:运动员登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证书、驾驶执照等相关能力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相关的体育技术指导和技能教育,忽视或者轻视了相关其他的技能学习。因此,出现了调查中出现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所需人才。

三、促进社会体育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1.适当增加实训实践课程比例,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实训选修课程适当增加,加强实践环节。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有其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培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实践性、职业性特点,尽可能模拟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工作环境进行实践教育培训。如: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的一些场馆进行管理,组织管理相应的运动会。

2.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体育学作为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

其设置专业主要有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社会体育学、运动生理学、民族传统体育类专业五部分。虽然他们同属于体育学,但各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尽相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学生就业状况相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类专业学生有一定优势。因此,课程设置应该紧跟社会发展需要,打破供需形势。休闲体育项目的兴起与普及,传统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也要灵活调整。如网球、高尔夫球等。

3.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块。对实践实习环节进行强化,全面配合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实践,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加及时的去补充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不足。不断寻求学生实践的合作伙伴。真正能让学生走出校园,把所学的、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能真正应用到实践当中。进一步为自己的就业做好规划。

4.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结合社会形势,适当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结合自己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创业能力进行适当培训,引导鼓励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创业活动中去。

5.进行有针对性引导就业教育,提高就业意识,引导鼓励毕业生多去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同时,鼓励毕业生把创业和自我雇用作为一种理性职业的选择。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以专业特点为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创业意识。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改行换业现象严重的原因,不仅仅是社会需求过剩的矛盾、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值高和高校实际培养人才能力低的差距问题,还存在多数高校在专业培养目标上的雷同与偏差,在课程设置中专项技能与实践指导类课程比较偏少,以及生源质量水平低,不良的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为了改变这种就业状况,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拥有美好的前景,首先,社会应该设立相关明确的工作岗位,其次应该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开设专业技能类课程,增加实践指导课程的比例,再次,对学生就业指导进行不间断的观念转变。最后,高校应该开放办学,把社会体育专业推向社会。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更好地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从而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健康积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晋.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准备[J].体育科学研究.2009,(04):85-87.

[2]刘素卿,李凤彦.高教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03):5-7.

[3]刘勇,易钦仁,张丽丽.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2,(03):14-15.

[4]孙伟.国外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02):78-79.

[5]梁正瀚.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分析――以体育专业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

社会调查研究篇4

【关键词】听障儿童;亲社会行为;调查

1.引言

听障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要获得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在此过程中,亲社会行为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听障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亲社会行为又称“利他行为”、“向社会行为”。有人将亲社会行为分为自主的利他行为和规范的利他行为。自主的利他行为即由同情他人或坚持内化的道德准则而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规范的利他行为指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获取报酬或社会赞许而引发的亲社会行为。[1]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兴趣,并已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如贾蕾(2005)[2]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同伴关系、认知发展水平、榜样学习经验、移情能力、环境因素都会对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杜春霞[3](2010)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家庭矛盾性可以有效预测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家庭亲密度和同伴关系交互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近年来,亲社会研究的关注点主要转向一些新的研究视角,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神经机制的研究、跨群体助人研究、群体间助人研究以及志愿者活动研究(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等;2011)[4]。总的来说,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关于健听儿童的研究较多,关于听障儿童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拟从实践角度出发,调查河北省几所主要的特殊教育学校,以全面深刻地了解听障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发现、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改进特殊儿童亲社会行为提供参考。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随机选择河北省5所招收有听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如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张家口特殊教育学校、唐山市盲聋哑学校等,共抽取小学4年级至初中9年级阶段听障的学生100名作为被试。其中,小学46人,初中54人;男生52人,女生48人。

2.2方法

2.2.1工具《听障儿童亲社会行为调查问卷》是研究者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的。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共5题;第二部分为亲社会行为状况,共21题。本问卷选取了亲社会行为最典型的几种行为,包括利他、助人、合作、分享、安慰这五个方面,其中利他是指社会公德方面的行为,助人指在父母、同学或他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的行为。

问卷采用4分制评分法,即按照“完全不符合、有些符合、很符合和完全符合”四个等级,分别赋值为1、2、3、4,每个题目得分越高,表明越有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

2.2.2正式施测对抽取的学生进行集中,由教师阅读指导语,讲解注意事项,并对各题进行较为准确的手语翻译,帮助学生正确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测试完毕,问卷统一回收。

2.2.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对问卷进行逐一审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无无效问卷,有效率100%。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亲社会行为总体情况

3.2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2.1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差异检验

3.2.2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住校差异检验

由表5可知,在听障儿童群体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助人行为上差异非常显著(p=.008

听障儿童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显示(见表6),住校生和走读生在合作行为上差异显著(p=.048

4.结论

对河北省5所招收有听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100名听障儿童进行调查后,得到以下结论:

听障儿童总体亲社会水平较高,在利他、助人、分享、合作、安慰五个维度中,合作行为得分最高,安慰行为得分最低;

听障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助人维度上差异非常显著,非独生子女更加乐于助人;

住校生和走读生在合作行为上差异显著,相比非住校生,住校生更加善于合作。

5.建议

5.1深化听障儿童安慰意识的培养

社会活动是人际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常常通过安慰他人使他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说安慰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之一。本研究显示,听障儿童的安慰行为较亲社会行为其他维度得分偏低,一方面由于听障儿童存在听力缺陷,而语言的获得与听觉能力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在语言习得上比其他儿童更加困难,相对安慰行为而言,亲社会行为的其他四个方面――利他、助人、分享、合作对言语的要求更低,所以安慰行为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是一项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听障儿童被安慰的需求更多,而其本身可以获得来自社会、家庭、同伴等各种群体的安慰,习惯了被呵护宠爱,从而主动安慰他人的意识较低。然而,安慰行为有利于听障儿童亲社会水平的提升,因此,培养他们的安慰意识至关重要。

在学校中,教师要给学生安慰行为的示范,而不单单进行个别安慰。留心安慰事件,恰当进行教育,例如有学生犯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认为是必然的,也不会、不应当去进行安慰。教师在倡导助人、合作的同时,要倡导安慰行为,同时,在集体的场合多给予听障儿童以具体事件的安慰行为示范,让他们感受并学习去做。在家庭里,父母要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积极倡导安慰行为,身体力行并及时给予表现安慰行为的孩子以积极的反馈。

5.2培养独生听障儿童助人精神

类似于健听儿童,独生听障儿童比非独生听障儿童更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因此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更容易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强势等特点。本研究中,调查显示独生听障儿童在助人方面得分比非独生儿童低,很大程度是受家庭因素影响。

为纠正培养独生听障儿童的自私心态,培养其助人精神,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移情训练,有很多研究表明移情训练都是有效的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移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也经常被称为“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因为它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内在自觉性,要求自己能使别人快乐、幸福,否则自己会感到不愉快。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儿童能更好、更经常的做出亲社会行为,对周围承认和同伴亲切、友好;移情能力较贫乏的儿童,亲社会行为很少,而消极的、不友好的行为较多。第二是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的培训,组织一些关于教育方式的讲座。同时,家长要做好表率作用,和邻里相互帮助、相互关照、和睦相处、礼尚往来。

5.3加强非住校听障儿童合作能力训练

相比住校生而言,非住校生的集体生活更少,因此更加容易孤僻,不合群。本研究中,住校生更加善于合作,这与其集体生活的训练有关,为加强非住校听障儿童的合作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首先,要经常开展游戏等必须合作的集体活动。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单个人是无法开展的,在游戏中,大家还必须相互合作,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在游戏中,学生不仅是参与者,还是评判者,又是观察者。在他们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的意义、乐趣以及不合作的害处。因此,经常开展集体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非常重要途径。其次,通过团体辅导等方式对听障儿童进行心理干预,培养其人际交往自信心,鼓励他们与其他儿童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在干预的过程中要尊重儿童差异,针对不同儿童的心理特征采取差别性干预手段。

参考文献

[1]寇或,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

[2]贾蕾,试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2):110-112.

[3]杜春霞,家庭环境与同伴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2010(10):43-46

[4]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27(1):21-26.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55.

社会调查研究篇5

【关键词】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全国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每年培养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另外,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六大人才队伍并且制定了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但是面对如此好的发展局面,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了解很少,不少人根本不知道社会工作是怎样的一个专业。而且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一开始对本专业的了解也不够,很多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填报的这一专业或者是在录取时调剂到该专业。据统计,由于缺少社会认知、发展环境和使用平台,自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间,8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流失。

这种反差就带来了这样的疑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真的认同自己的专业吗?他们会认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吗?他们以后从事社会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大。本研究就试图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做一些探索,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工作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找出一些可以帮助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途径。

二、研究过程

(一)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界定

社会心理学家艾尔克森对认同的纬度进行了界定(见表1),认为认同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分为个人的、相互的、集体的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

国外对专业认同地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专业认同认同被定义为一种职业认知、态度和情感的移入过程最终实现同一性,在这一过程中并试图对职业的价值观、技能等产生一致感。代表学者有twiselton(2004)、Flores(2006)。第二种是从静态角度界定专业认同,他们认为专业认同是一种同一性状态,是从业者与职业在目的、利益、认知倾向等方面的同一性状态,代表学着有maclure(1993)。除了这两种比较主流的认识之外,Saraalves、nicolaGazzola(2011)的观点也对专业认同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从系统层面界定专业认同,认为专业认同分为三个系统层次,第一个是中心区,它主要包括自我认同感;第二个是基础区,它包括工作经验和角色等;第三个是辅助层面,它包括认证。

表1认同三因素模式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界定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其本质上就是社会工作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态度。因此按照霍夫兰和罗森堡的态度三要素说,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由三种要素构成:情感、认知和行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国内Z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共217人,其中男生77人,女生140人。样本选取符合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男女的基本比例。

本次研究编制了问卷,利用spss19.0对问卷的各维度和整个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专业认同信度分析表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问卷的三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都在0.7以上,特别是行为性认同维度超过了0.9,而且整个问题的克隆巴赫系数也达到了0.93。因此可以说整个问卷的信度还是相当高的,测量的稳定性也有很好的保证。

三、研究发现

(一)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本次研究的量表采用的是李克特5点量表,在记分时1代表非常认同,2代表认同,3代表一般,4代表不认同,5代表非常不认同。通过分析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在各维度和总分如下表3所示。

表3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均值为2.793,得分相对中间水平偏高,总体上认同度一般偏低,而在各维度来说,专业认知性认同最高,专业情感性认同次之,专业行为性认同最差。

(二)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差异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one-wayanoVa)对各年级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进行研究,在情感性认同方面大一与大四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F=3.536,df=216,p

在进行不同选择方式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得专业认同差异分析时,发现选择社会工作方式不同的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特别是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性认同(F=3.666,p

综上可以看出,在专业行为认同上不同年级以及不同选择方式的学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认同维度以及专业整体认同,仅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三)专业认同不同维度的关系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研究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

表4专业认知性认同与专业情感性认同的相关情况

注:*表示p

总结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相当强烈,而且彼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为了更加明确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专业认同方面的预测,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进行了线性回归性分析。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行为性认同(beat=0.44,sig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1.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偏低。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偏低,最主要的表现为对专业价值认同低,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低。本次研究选取了217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专业认同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偏低。而过往许多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专业学习、实践过程的心理状态,更有可能对以后的择业和在专业上的深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势在必行,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未来。

2.专业行为性认同过低。在前文曾提到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仅在1998至2003年间就有8万余名专业人才流失。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学生虽然能在大学期间学习该专业,但是最后留在这个行业的人少之又少。而本次研究发现,在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中,最低的一个方面是专业行为性认同,平均得分趋向于不认同状态,这也印证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这一现象。

3.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大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第一印象对以后对事物的认知和学习的态度起比较关键的重要。从研究发现,第一志愿填报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和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如何进行宣传提升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对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重要的影响。

4.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见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专业认知性认同对于剩余两个维度的专业认同的预测性很强。因此在需要把发展专业认知性认同放在核心地位,进而提升社会工作整体的专业认同水平。

(二)建议

1.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前面的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考志愿填报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通过组织校园社会工作专业参观日,在网络上开辟专家平台,实现专业专家和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为他们解答关于专业办学、师资队伍,就业状况等各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另外,现在高考录取时,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尽量少调剂学生到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适当放宽对第一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的分数划线,让更多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被最终录取。

2.发挥高校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主体作用。研究发现高校的专业氛围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起主体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从社会工作的发展出发,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首先是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学术氛围,例如课堂学习氛围、导师交流氛围、学术讨论机制等。其次是进行专业创新发展,不断通过创新有效的教学和实践方法。最后应该鼓励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自我发展。

3.提高行为性认同,减少专业人才流失。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的实践教育和就业前景两方面来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行为性认同,减少专业人才流失。首先,学校应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课程的内容和质量,可以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而且有价值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社会工作的价值,为社会工作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另外,国家也应该更加完善社会工作就业方法的政策和制度。例如规范社会工作职业化考试,合理设计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和福利体系等。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选择社会工作相关职业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学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及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研究报告[R].2007-6-28.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社会调查研究篇6

【关键词】互联网;通信技术;网购;社会行为;调查研究

通过对100名德州市群众进行调查,预测出德州市群众网购的相关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得出调查研究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出网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凭借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优势,消除了产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与距离相关的障碍,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方便节约时间,网上购物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网上购物的模式在降低运营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优势,大大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行业进入门槛,一时间网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网络购物的兴起,正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生活方式。据德州市电视台报道,德州市2012年人均网购5400多元,其中王姓小姐网购48000多元,网络购物成为部分人群的主要购物方式,因此我们决定组织学生对德州市民网购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了解人们在网上购物的情况与需要,及网购这个快速发展的新型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也便于我们的生活。同时,进行此次调查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社会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人们的青睐。

通过我们问卷调查发现,人们网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购买方便,节约时间;其次是:价格便宜;然后是:商品比较齐全;最后:款式新颖,看到别人买,自己想买,还有其他的。

分析得知:人们网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购买方便,节约时间和价格便宜。

从我们的《人们网购问卷调查表》的问卷分析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人们通常在网上购买的产品类型。不管男女,绝大多数的人们都选择了服饰类的,其次是有一部分的女同志选择的化妆品、护肤品和一些男同志选择的文体用品;当然还有一些同志选的是点卡等其他的选项。消费的金额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决定,一般的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其中女生偏多。

人们网购消费金额普遍比较低,主要集中在30元-60元和60元-100元,男女生相比,在100-200元之间和200元以上,这两档男生的消费金额高于女生。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网购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在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有网购的经历。网购频率主要是集中于“偶尔”与“一般”这两者;“经常”和“从不”的同学相对而言比较少。

人们对于网购的商品满意程度主要集中在“一般”59%和“满意”36%这两项,也有少部分群众表示“很满意”和“不满意”;没有人选择“很不满意”。

从问卷调查研究得出:虽然现在人们网上购物已经越来越频繁,但仍存在着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就比如说,人们在网上购物的金额状况:在30元以下占了11%,在30元-60元之间占了39%,60-100元之间占了31%,100-200元之间只占了11%,200元以上只占了8%.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网购的消费基本集中于30元-60元之间和60-100元之间这两档,这就说明人们网上购物的消费金额还是比较低的,对于网上的商品还是有一些顾虑的,总得来说环视对网上的商品持不放心的态度。人们普遍认为网上的商品图片和实物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网上购买的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为了增加购买者的消费金额,作为销售商应该以诚信为原则,不要过度美化商品图片,免得让购买者产生错误的判断,以真实的面目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还有就是要提高商品的质量,真正做到妩媚价廉,让利给顾客。最后,要坚决杜绝以假当真的现象出现,打击假冒伪劣的商品。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对于网上购物的满意程度都集中在“一般”和“不满意”这两个。对于网购表示不满意的同学都认为:网购的售后服务差;商品得不到保障,物流不够及时,购买的商品一拖再拖,迟迟不能收到;还有些是因为之前在网购过程中受过骗,对网购失去了信心,甚至于不信任。针对这些问题,经营商应该加强售货服务,让顾客买的放心,用的舒心;提高物流的及时性,让顾客切实的感觉到网购的方便;经营商还需要合法经营,打击违法行为。还有作为当代人们的我们也应该加强防范意识,适度及时的补充基本的网购知识,对网购这个新兴的行业要有信心。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个新行业的秩序,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次来增加消费者的信心。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同学认为网购还是比较不错的:觉得网上的商品比市面上的商品更便宜;款式更全,更加新颖;还有商品的种类比较多,选择多等等优点,他们也切实的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认为网购确实是给他们带了方便和快捷,为他们节省时间和消费。

社会调查研究篇7

[关键词]社会学;调查研究;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4)02-0099-05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建设的卓越成果与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并发。无论是在政府管理还是企业决策中,都迫切需要能对社会事实有本质性认知和创建性决策的人才。同时,信息化时代中信息的冗杂性致使对关键信息的把握成为了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危机的应对还是信息的提取,都共同表明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至关重要性。因此,社会发展对社会调查研究人才的迫切需要,表明了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1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当前国内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地位与现状,明确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如课程的孤立化表现、学科的内部化趋势与教学的理论化特点。而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途径是凸显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1.1现实挑战: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

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是一门基础性、交叉性学科,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研究社会、认识社会的各种方法,自主开展研究活动。由于发展的差异,国内外呈现出以下几种全然不同的趋势。

1)平台化与孤立化。在国外,该课程已成为各个社会学分支学科自身不断完善与理论对话的发展依托。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为基础,在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经验材料的基础上,为各社会学分支学科根据自身知识体系开展系统研究提供平台。而国内自社会学学科重建以来,社会学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表现在方法论上,更显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孤立的分支而存在着,方法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相关性不大,国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平台地位尚未体现出来。

2)通识化与内部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国外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方法,推广到了其他多个社会科学类专业中。在部分发达国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被作为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程开设。但在国内,社会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之间缺少信息互补,以致出现方法课程拥有浓郁的学科理论色彩,这表现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学科内部化趋势,不但制约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学科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影响到各个学科方法论基础的完善。

3)技术化与理论化。在国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充分体现了技能性与操作性,在社会研究中涵盖了抽样技术、社会测量技术、概念操作化技术、问卷设计技术、实地观察与访谈技术、调查组织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等,并且该课程的讲授极为重视行动学习,让学习者在大量的社会实验中不断创新。目前国内在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研究方法课程与学科理论课程的区别,完全采用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动的单向性、以记忆为基础的考核方式、教师的绝对主导性与权威性等方面。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惯性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造成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的相互脱节。

1.2未来机遇: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作为社会学专业核心技能的社会调查研究技术受制于学科的孤立化、内部化、理论化,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在于突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践性,即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社会调查研究的“三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因此,提高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就要不断推进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实验教学。

1)实验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教学理念的转换――从传统课堂讲授到参与式研究性教学。实验教学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实现从信息提供向知识传授转化的教学目标。综合来看,这一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的过程系统化;(2)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理论走向实践。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3)教学中心的转移――从教师到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课堂“控制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依赖者向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者和问题的研究者转变。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体地位[1]。

2)实验教学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实验条件的具备。社会科学的很多分支学科,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性,缺少实验教学的发展依托才不适合于实验教学,但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独具优势。相对于自然科学对精密的仪器设备的要求,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开展对实验教学中仪器设备的要求就较为简单,大多数的实验项目只需要为学生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即可。此外,不同的实验项目之间还可以共享实验器材。如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时,可调用SpSS软件和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电话调查实验时,再适时调用或安装电话调查系统;(2)师资条件的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除了需要实验软硬件的支撑,还需要有丰富、优秀的教师资源作保证。有资料显示,社会学者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高等院校的社会学在社会学者人数、科研成果数量以及社会影响力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为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理工科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科学实验不仅包括理工科的实验,还涉及到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实验。但因缺少发展依托,实验教学局限于理工科专业。因此,将实验教学引入社会学专业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近年来,实验教学在培养社会学专业人才核心技术能力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理念的转变,加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支撑,实验教学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实施兼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如图1。

2.1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教学的转向过程中,原有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理念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现有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问题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适应性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社会调查研究课程中对理论和具体方法与技术内容的教学是分开的,而两者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分开教学往往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这种模式下,学生不能通过理论的指导,对实际的调查方法和技术做出正确的选择,类似地,学生对调查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也是孤立的,缺少理论的指导,学生很难就实际问题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技术,缩小了实践技术能力的操作空间。相反的,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的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按研究程序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实验项目,各项目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项目内部都体现了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要求和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所有的实验项目又可以连成整体,组成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并不破坏研究的整体完整性。这种教学安排,在每个实验内部都将理论与技术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以达到学生充分掌握每一个实验教学要求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实验项目串联在一起,再进行反复的操练,理清各实验项目之间的思路关联,最终形成整合的知识体系,达到整体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目标。

2.2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环节的开放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验教学中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学习课程的理论、验证现有理论的解释力以及挖掘草根经验的价值。这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也是行动理论的参与式学习的理念。实验教学注重实践过程,强化方法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让其在切身参与中践行课堂教授的调查研究方法,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从而加深学生对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解,使它真正变成一门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所用。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上:(1)实验整体框架的构建。框架的内容有课程总教学时数的设置,其中实验时数的比重设计要合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实验的教学时数,以占1/3到1/2间为宜;也有实验时机的把握,哪个实验安排在本次理论教学之前?哪个实验安排在全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师都要认真全面考虑;还要区分一般实验与重点实验的差别,如“概念操作化”、“抽象社会指标测量表的设计”等可作为一般实验对待,而“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抽样问卷调查现场实践”等就应作为重点实验来对待;(2)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思路,主要考虑本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原理、实验实践、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等。

具体来讲,教师(研究者)与学生(被研究者)一起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掌握、理解知识。学生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渴望的结果,教师就此设计方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打破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差别的研究范式便于突出开放式实验的特色,促使研究者换位思考,从而使实验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共同完成的成长过程。突出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在实验自组织和实验环节自主设计上的特别之处。

2.3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教学的拓展性

传统教学由于管理体制与资源约束的双重限制,往往将教师与学生集中在课堂内,而课堂上关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概念和重复使用的经典案例,使得学生缺少与社会中真实研究对象的互动。对于注重实际的社会学来讲,这种教学形式显然降低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过,这种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通过实验仪器,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真实社会研究对象的接触(如电话调查实验),另一方面,有实验仪器参与的教学过程,可避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上的现象。长期以来,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学总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方法层面的探究只是略通皮毛,难以深入。

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具备的技术性、实践性,与实验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再加上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是和理工科实验最密切相关的社会实验课程,它可以为实验教学在社会学专业中的实际开展提供方法论支撑、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社会学调查研究能力提升”的目标,实验教学将整个社会学专业体系综合化、系统化、全面化,借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这一平台,通过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训练学生熟练掌握问卷设计、实地观察、访谈等调查分析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在社会科学中,实验教学不再因缺少发展依托而成为无本之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三个独特优势决定了该课程不但可以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而且能够成为实验教学向社会科学迈进的重要基石。这对于促进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的模式探索

实验教学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本质上属于一种创新活动。它从自然科学而来,所强调的是基于科学、客观思维的指导,通过引入实验这种技术手段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或验证性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大有裨益。通过对大量以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当前实验教学研究的趋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问题为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于具体存在的教室或实验室等教学场所开展的,注重“内部”,强调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教学流程与形式,从理论知识的层面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并以此为出发点,教授学生如何解决和分析问题;第二类则是以实践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模式,不强调实验对象的特定性,也不过分强调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外部”,认为广泛的实践活动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尤其注重以实践能力为主的整体系统框架的构建[2]。

作为开展社会学专业实验教学各方面工作的首要条件――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中的实验教学建设,可以说其教学建设质量与水平对整体教学效果与成果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反映了实验室功能的齐全与否、与社会学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需求相符与否。故而,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做到充分考虑,重点把关,总结为如下两大原则。

3.1科学规划原则:明确形成实验教学设计的全局规划

明确社会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是确立科学完善的社会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首先,以社会学学科的应用特性为出发点,让学生熟悉与社会学学科相关的各类软硬件操作(如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等),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社会学学科在实际应用与社会生活中的方式方法加以把握,明确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里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地观察与研究能力等各项能够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应相应开展,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应继续加强。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与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中能够形成基本一致的实验教学环境。力争做到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实验教学环境下真切体会到社会学学科无限接近真实的环境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以培养和强化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其建设的落脚点应该以服从于整体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准。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风潮的大背景下,必须以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与任务为基石,同时以社会学学科发展趋势为风向标,立足于本专业实际能力,贴近实际地在不同阶段确定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发展与提升的侧重点;其次,在充分满足内部实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实验教学需要加强与人文社科类相关或交叉类专业的资源共享[3]。以相关或交叉类专业实验室资源共享为例,这不仅与加强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而且能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

3.2准确定位原则:切实发挥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功能

具体来讲,作为实验教学载体的实验室,应该发挥其综合性平台与实践性基地的双重功效。一方面,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面向、多模块的系统框架,其综合性较强,并不会拘泥于某一个专业或院系的学生进行学习使用。因此,它的形成是为了满足社会学学科下设不同专业方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根据社会学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要求,对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等采取不同的设置方式,放置于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规范化与标准化。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分别提供开放时机,并且以实际情况为准,为其他交叉相关类专业提供准入途径,加强资源共享和利用功效。

另一方面,鉴于实验教学着重于实践性,尤其是以强调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社会学专业来讲,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4]。在此,需以社会学学科实验教学为依托,努力建成全校范围的实践基地。具体而言,如加大对学生独立或团队申报科研立项的扶持力度、拓宽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渠道等等,总之,从各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学类专业方向的调查研究项目、实地调研等实践项目,从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在条件成熟时,还能够将理论研究成果深入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不断推广研究成果,开展民意调查、改善政务工作等实际存在的各类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积极服务。

综合来看,以《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的课程教学为中心展开的实验教学活动,既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得力措施。因此,构建实用的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生实际,通过试验运行取得较好效果,将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晓军,郑伦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参与式研究性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2):48-50.

[2]熊彦.基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统计实验教学改革[J].鄂州大学学报,2012,(3):46-48.

社会调查研究篇8

一、以定纷止争调和矛盾纠纷,为社会管理创新打牢基础

司法自身的规律性决定了能动司法的必然性,司法的基本任务是充分运用其职能,明是非、断责任、解纠纷。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指出,“江苏作为经济发展快、改革力度大、开放程度高的东部沿海省份,社会管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来得早、来得多、来得快。”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苏州,在经济快速转型升级,城镇化、市场化跨步发展,各类群体、人员流动不断加快,各种社会利益不断冲撞,由此引发的诉讼纠纷逐年上升,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化解矛盾,定纷止争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通过能动司法,以积极的姿态主动介入社会,解决、化解和预防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去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为社会管理创新打牢根基,人民法院义不容辞。

以能动司法打牢社会管理创新基础,一是要建立完善矛盾预警处置机制。对案件倾向、当事人过激行为、群体性纠纷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对敏感案件、重点案件提前制定处置预案,妥善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消除不稳定隐患。二是要构建“三全”调解格局。围绕“以精心调解促案结事了,以案结事了促社会安宁”的矛盾化解目标,落实全程调解,将调解贯彻到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中;落实全面调解,在民商事、刑事附带民事和行政赔偿诉讼案件中积极运用调解手段化解争端;落实全员调解,办案人员深入社区、乡镇、街道、工厂开展就地调解,邀请当地居委会、社区、乡镇基层调解干部一起做各方当事人的工作。三是加强“诉调对接”平台。建立联动调解工作网络,注重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化解矛盾,对涉及面广、矛盾突出的突发性、群体性案件,联合公安、消防、、劳保、城管、规划、工商、海关等行政执法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组成联动,形成合力。

二、以审判活动规范社会秩序,为社会管理创新司法护航

诉讼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审判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守护法律规范、调控社会秩序是人民法院通过法律的运用解决社会纠纷,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的司法目标,这也正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核心。当前,基层人民法院主要通过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及民商事执行和行政非诉执行来调整和规范影响社会管理的行为。人民法院开展审判执行工作,要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诉讼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引导与规范社会朝着正常、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通过审判活动的成果创制社会规则,规制社会活动,引领社会风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能动司法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司法保障,一是要充分运用司法审判手段。发挥审判职能,妥善审理、执行好各类案件,从案件的审判、执行中,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依法妥善处理;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在开展和谐共建地区设立巡回审判法庭或联系点,对当地案件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宣判,方便群众诉讼,增强司法效果。二是探索建立流动人员的案件审理机制。通过设立审判点的方式,灵活采取多种审判方式,优先审理,及时裁判,为流动人口提供诉讼便利;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司法保护力度,切实维护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促进有关社会管理行为的规范化。三是要加强工作监督。在开展审判活动的同时,落实好人民陪审员制度、深化司法公开、改进审判作风、完善民意沟通机制、畅通接受监督渠道等措施,不断改进审判执行工作,使法院的司法机制、审判方式、办案方法和工作作风更加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

三、以司法创新服务经济发展,为社会管理创新搭建平台

在国际金融危机司法应对工作中,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切实担负起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司法使命。省高院公丕祥院长认为,“坚持能动司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特征,它不是人民法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时之需’,而是关系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长久之计’。”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必然是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依法服务大局的主攻方向之一。在坚持能动司法,服务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应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经济工作部署和特色经济,加强对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外贸金融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涉领域和企业为联系重点,进一步创新司法服务手段,为社会管理创新搭建新平台。以能动司法为社会管理创新搭建经济发展平台,一是要加强送法服务。针对本辖区重大经济项目,为地方政府部门、建设部门、招商部门把好诉讼风险关、法律服务关和司法保障关。二是搭建联系企业新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等部门和商业组织的桥梁和辐射作用,及时了解企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司法需求,大力开展法律培训、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寄送典型案例和风险提示等司法服务工作,帮助企业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三是加强信息分析研判的深度。及时归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共性法律问题,及时形成调查分析报告、司法建议、风险提示、典型案件等,为社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四、以职能延伸推动法治进程,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抓手

“再完备的法律条文相比不断变化的司法实践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最高院王胜俊院长的这一席话给能动司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和舞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又滞后于社会建设,由此带来了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规模大、流动快、范围广,城市化进程快,人员管理和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精神病患者、刑释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数量大、管控难,恶性报复社会事件接连发生,人民群众安全感下降;外贸、互联网、通讯、交通等技术的进步发展,与贸易、网络、信息、交通道路相关的新类型案件比例不断上升,不稳定的社会隐患不断增多。人民法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既是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又是社会管理的推动者,面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人民法院更应勇于担责,主动应对。

社会调查研究篇9

(赤峰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最终得出: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时间、年龄、场地分布、经费投入等等在全赤峰市总人口中所占有的比例较小,这将直接影响到全赤峰市人民的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赤峰市体育社会指导员人均占有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比例,这将影响到赤峰市的全民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做好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选拔将成为一个关注性的问题。

关键词:赤峰市;红山区;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86-03

1前言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上了花钱买健康,社会体育被人们渐渐的淡忘。细想一下,与我们平时接触最频繁的就是社会体育,如何提高大众对社会体育的重视度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而直接影响到社会体育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的是体育的大力发展,社区体育的活动如何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社会体育运动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改变观念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体育指导员产生的必要条件。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人民生活质量和卫生水平不断的提高,科学和健康意识的需要也越来越为社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自从2008年后,中国掀起了群众体育的热潮,这是对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挑战和发展的机会。由于赤峰市处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且有很多迫切的问题,其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将影响赤峰市的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进程。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教授群众运动技能和正确体育活动的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就是运用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联系理论与实际,通过一定的场所和措施逐渐增强大众对社会体育的重视从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传播者发挥的重要力量,能使社会体育的作用进一步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有显著的影响。然而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此外,许多问题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会影响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体育在我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的对象

以赤峰市红山区100名社会指导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分别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赤峰学院图书馆、学院资料室查询2000年—2014年的有关

参考文献和资料,另外还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赤峰市官网上查询与此相关一些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大量的资料信息。本文的文献资料主要采用归因分析法在分析社会指导员现状时,也要综合考虑社会指导员的促进因素,可靠的理论因素,社会指导员现状的发展和制约因素,现实因素和待遇因素等,在诸多因素下的结论使本文的理论更具说服力。

2.2.2访谈法

针对赤峰市红山区社会指导员的现状和发生的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途径与赤峰市有资历的社会指导员、从事社会指导的工作者、学校培训社会指导员进行谈话,听取他们对赤峰市社会指导员现状的看法和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建议。

2.2.3观察法

通过现场观察的方式对参加社会指导工作和参与的社会指导员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指导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和制约指导工作开展的不利因素,了解从事社会指导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的分布情况

2.2.4问卷调查法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针对赤峰市红山区100名社会指导员进行发放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8份,回收问卷率为98%,且所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可以作为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2.5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研究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和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并且整理运算,运用科学的统计学知识进行分析。

2.2.6逻辑分析法

通过以上方法提供的理论数据为基础,运用类比、归纳等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总结推理,并提出建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赤峰市社会指导员学历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专业技能在社会体育指导过程中十分重要,通过对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调查显示: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占8.2%,学历为高中的占20.4%,学历为中专的占30.7%,学历为大专的占34.5%,学历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6.2%。由此可见,中专及专科学历以上的过半,但是初中、高中和初中及初中或以下学历也有一定比例。赤峰市应尽快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知识结构,低学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将是培训的重点。调查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赤峰市总人口中的人员占有比例是非常小的,且这些数据中体育专业的人所占有的比例微乎其微,如何增加赤峰市更多高学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员比例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3.2对参与社会指导员人群的年龄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

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以年龄在46—64岁人群为主所占比例为40.8%,然而30岁或30岁以下的人所占的比例为9.2%,65以上的人和31—45岁人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4%和29.6.出现此种现状的原因与赤峰市体育锻炼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地位待遇等相关。体育锻炼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两头主要指青年和老年人的体育人口数量较少,而中间人为中年人口所占比例很高,主要参与社会指导员的人员在31-64岁之间所占比例为70.4%,从表格可以看出参与体育社会指导的主要以这些人群为主,30岁以下的人对参与社会指导工作的人还是很少。

3.3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指导时间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社会指导员更入层次的社会原因进行分析,根据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为中年人群并且为退休人员没有照顾家庭和子女的负担的占70.4%,能有1-2个小时参与社会指导工作,此外就是家庭稳定和经济来源稳定有充足的空闲时间,有精力投入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去指导35.7%;在大多数青年群体中大部分为家庭和事业而奔波,业余空闲时间较少,在工作和照顾家庭之余,有很少的时间再投入到健身指导活动中只能抽出空闲不忙的时间去参与指导的占23.5%,从表2可以看出赤峰市社会指导员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因为中老年人的时间充足可以进行更好的指导工作。青年人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把青年人引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群体中能够更好的解决社会体育中的知识和运动技能诸多问题,从而能更好的促进赤峰市的群众体育活动,提升社会指导员专业素质。

3.4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活动点分布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目前为止赤峰市社会指导员进行指导场所主要是在各个公园锻炼活动点,其中公园占了很大部分约为45.9%,其次是一些公共广场的体育活动点和体育运动场,约占31.6%和9.2%,在街道活动中心的人员所占比例不是很高只占13.3%。在调查中的得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诸多活动场所中所占有的比例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不是很强,第二个是赤峰市社会指导员队伍数量不足不能更好的投入基层指导工作中。

3.5社会指导员对赤峰市未来发展的建议进行调查分析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花钱去买健康的理念逐渐被人们得到认可和支持,调查中发现社会指导员建议对经费投入和场地设施投入所占比例为46.9%和11.3%,在现有调查中社会指导员对未来的社会指导员有偿服务和指导员的管理教育中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指导员投入资金所占比例26.5%和15.3%,所以经营性体育场所将是我国未来健身活动的发展方向,有偿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有偿服务会带来更大的群众性体育健身费用,但为了切实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体育运动中的服务质量,资金方面应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投入,现实情况是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一个非常大的短缺,全市应尽力培养更多的更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增强社会指导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程度,而且政府的经费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促进社会指导员未来的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通过对赤峰市体育社会指导员的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出赤峰市体育社会指导员文化水平层次比较低,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技能水平偏低,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

4.1.2指导员在年龄上多数为中年人没有太多工作压力生活稳定,其次是老年人有充足时间去参与指导工作,年轻人指导时间不多、年龄主要为中老年人,制约了指导员的发展与壮大。

4.1.3并且指导员从事指导的主要地方在公园和广场人员较多的地方,社会指导员在场地分布上不均匀、有的地方没有太多指导员参与,而且政府相关部门对社会指导员的经费和设施投入不足,影响了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

4.1.4赤峰市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足,政府和相关单位部门关注力度不够,没能重视体育社会指导员,这将直接影响到全赤峰市人民的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和赤峰市的全民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做好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选拔将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4.2建议

4.2.1在赤峰市成立专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机构,提高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经费投入和场地设施建设,为促进赤峰市社会指导员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4.2.2增强赤峰市人全民健身锻炼的观念了解社会指导员的重要性,更好的规划赤峰市体育场所为全民和社会指导员提供良好的健身与指导环境。

4.2.3在全市范围内均匀分配社会体育指导员所要指导和责任的区域,最大限度的利用赤峰市体育社会指导员资源为人们提供更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的普及与指导。

4.2.4完善有关部门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制度,增强有关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力度,从而更好的促进赤峰市体育社会指导员的蓬勃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虞重干。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与推行[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卢元镇。中国现阶段体育社会结构分化和整合的社会学阐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

(3)肖莲花,等。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

社会调查研究篇10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情况简析对新疆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调查研究我国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现状研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的研究初探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相关问题的研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安全责任界定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模式研究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实施障碍及对策我院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分析对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可行性的研究制约贵州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因素的研究我国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会的动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之困扰及对策浅谈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管理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立法现状及对策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立法障碍及其完善对策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发立法研究对重庆市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4]雷厉.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情况的分析.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12).

[5]张金超.日本公众乐在学校体育设施.环球体育市场,2009(4).

[6]蒋玉红.美国学校体育见闻.中国学校体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