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十篇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十篇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4:56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1

【关键词】科技资料;科技档案;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信息资源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统管和开发利用科技信息资源,企、事业单位应该实施科技档案、科技资料一体化管理,甚至把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科技图书、科技情报或档案、资料、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实践表明,科技信息一体化管理,对于提高信息工作的活力,更有效地发挥信息的作用,实现信息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科技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发展趋势,科技档案工作者应该解放思想,更新知识,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建立和完善这一新的管理体制。笔者主要阐述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实现等问题。

1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是指把科技资料工作纳入科技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它包含:一是,就国家来讲,要把科技资料和科技档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管起来,实行统一领导,按专业分级管理;二是,就一个具体单位来说,要把本单位的科技档案部门建设成为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的贮存基地和开发利用中心,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管理全部的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工作。

1.1科技资料同科技档案具有密切的联系

科技资料同科技档案,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是两种有密切关系的科技文献材料。这是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决定性因素。

1.1.1内容相同

科技信息是科技资料、科技档案的共同内容。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存贮和传播科技知识信息的,都属于科技知识信息材料,科技知识信息是它们的本质特征。科技档案侧重于原始的知识信息,科技资料则侧重于加工后的知识信息,但两者都是知识信息,是知识信息系统的不同层次。

1.1.2载体材料相同

科技资料、科技档案均属于人体外的知识信息库。知识信息必然依赖于物质载体才能存在。人类社会的知识信息,一方面,存贮于人脑的记忆中,但人脑记忆存贮毕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存贮于人类创造的体外信息库中,这是个无限的存贮记忆装置,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记录方式将知识、信息存贮于纸、胶片、磁带等物质载体上。而这些材料正是科技资料、科技档案共同的物质载体。

1.1.3作用相辅相成

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尽管在作用的性质上各具特点,但是两者都是科技、生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科技资源条件。科技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而科技资料仅有参考作用,从传播知识和提供信息来说,两者在使用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科技、生产活动中,它们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优势。

1.1.4管理方法相似

由于科技资料、科技档案的内容、载体和参考作用相同,因此在管理方法上也有相同和相似之处。比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提供服务是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环节,而科技资料工作的程序也大体如此,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己。不仅传统管理方法相似,而且采用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也基本相同,如电子计算机、缩微和复印技术等。

1.1.5互相转化

由于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关系密切,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比如,某单位为参考而搜集来的科技资料,一旦被采用,这些科技资料就成为记述和反映该单位科技、生产活动的真实记录,因而也就转化为该单位的科技档案。同样,一个单位的科技档案,一旦复制提供给其他单位参考,即可转化为其他单位的科技资料。科技档案的复制件和科技档案的编研成果是科技资料的重要来源。

由于科技资料、科技档案存在着许多共同因素和转化关系,从而为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是利用者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科技、生产活动也在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各自为政、纵向伸展的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的科技、生产活动,对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的需求是整体的,既要求有完整、准确、系统的科技档案,又要求有完整、系统的科技资料;既要求有原始的科技档案为依据,又要求参考国内外最新的科技信息。因此科技档案、科技资料工作自成系统、封闭守旧的观念和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利用者的需要。它的弊端在于:一是,科技资料、科技档案分散,科技档案部门尚未形成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的贮存基地和利用中心,不利于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二是,浪费利用者时间,影响科技、生产活动的进程,往往一个项目的材料需要多处寻觅,查找材料占去了整个科技项目的大部分时间;三是,缺乏横向联系,没有统一的信息网络,不能适应科技信息纵横交流的需要。只有实行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才能避免上述弊端,满足利用者的需要。

1.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

系统论认为: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子系统)功能的总和。因此科技档案系统、科技资料系统的功能与属性的简单相加,不等于而小于科技资料、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功能与属性。其原因在于科技档案、科技资料实行一体化管理之后,两者之间加强了横向联系的协作,可以更有效地开发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信息资源,建立现代化的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统一网络之后,信息数据库可相互检索利用。

既然科技档案、科技资料一体化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效果更佳,价值更大,因此,在企、事业单位,实现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的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进而实现科技信息一体化管理,也已成为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2如何实现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

由上所述,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科技档案工作者应为“一体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2.1提高认识,树立“一体化”观念

人们常常把科技资料和科技档案混为一谈,统称为科技档案资料或技术资料,概念不清导致两者混合管理。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是两种事物,应该区分清楚,分别管理,从而在较长时期内由科技档案部门兼管科技资料。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认识到,尽管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是两种事物,在管理和使用上各有特点,但是两者关系密切,应该实行统一管理,综合开发利用,从而出现了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既不是把科技档案、科技资料不分的混全管理,又不是将科技资料和科技档案简单相加,把科技资料作为附属物,视情况给予附带的兼管,而是从科技信息系统的角度把科技资料、科技档案视为一个整体,由科技档案部门统管。实现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是把科技档案部门建设成为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的贮存基地和利用中心,把科技档案――内部信息和科技资料――外部信息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紧密结合、互为补充的信息系统,以适应综合开发利用的需要。因此,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体制,它对于强化信息机构,提高信息工作的活力,更有效地发挥信息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只重视科技档案而轻视科技资料,或者只注重科技资料而轻视科技档案,这是两种偏见。应该明确,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同属于科技文献,都是科技信息资源,在为科技、生产服务中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缺一不可。尤其在现代科技、生产活动中,要想使科技、生产活动取得高效益或高水平,不可能设想没有科技档案,也不可能设想没有科技资料。实践表明,在许多科技、生产活动中,比如设计活动、科研活动等等,只有科技档案或只有科技资料,都不能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以科技档案为主,统管科技资料,则会使科技档案管理富有活力,更能满足利用需要。

2.2统一领导,按专业分级管理

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这一新的管理体制是以科技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为基础的,它是科技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的延伸和发展,即把科技资料管理纳入科技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就国家来说,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就是把统管科技档案、科技资料作为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从宏观上进行调节控制、监督和指导。由于科技档案、科技资料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中央和地方各级专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科技档案、科技资料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就一个具体单位来说,必须把科技档案部门建设成为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的贮存基地和利用中心,为此应该加强领导,实行科技档案、科技资料集中统一管理。

首先,在机构设置和领导关系方面。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机构,可称科技档案室或称科技信息中心。这一机构应该作为企、事业单位内的直属职能部门,隶属于科技、生产负责人领导。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参加各种技术活动。克服那种分散管理、多头领导、工作失控、放任自流的状态。

其次,在管理形式方面。在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指导下,根据科技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各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管理形式。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一般适用于统一管理,集中保管,即由科技档案部门对本单位全部科技档案、科技资料进行统一管理,集中保管。在大型或驻地分散的中型企、事业单位,一般适用于统一管理,分级保管,即由科技档案部门集中保管本单位全局性的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并对有关部门进行业务监督和指导;一般性和常用的科技档案、科技资料则由各有关部门的科技档案分室或专人保管。

2.3健全制度,协调发展

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建立和发展,要靠严密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为此,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专业主管机关,要根据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的共性和“一体化”管理的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规定和办法,如综合机构职责范围、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开发利用办法等。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综合管理机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既要制定综合性管理细则,又要遵照科技档案、科技资料各自的特点,制定有关的管理办法。目前,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科技资料管理制度比较薄弱,因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档案管理部门,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档案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科技资料管理制度。

3结语

实现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不意味着对某一方面工作的削弱,而是对两方面工作的加强。科技档案、科技资料是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种科技文献,对二者的管理,必须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全面发展。在业务工作中,应该职责分明,按各自的范围和特点,分别进行科学管理,并密切合作,综合开发,注意发挥总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2]高勇.国外档案展览实践及启示[J].中国档案,2004(5):16-17.

[3]张永祥.档案展览的类型、作用及要求[J].新上海档案,2007(11):5-7.

[4]田湘军.网络时代的档案利用[J].浙江档案,2003(7):33-34.

[5]桂玉兰.综合档案馆展览工作的开发[J].北京档案,2005(11):19-21.

[6]刘红兵,刘红芳,崔豫湘.档案信息网站内容组织策略[J].档案管理,2005(2):47-48.

[7]张秋妹.服务与特色:档案信息网站存在的关键[J].北京档案,2005(3):31-32.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方法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17-01

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归档范围是科技档案齐全完整的重要保证,是整个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一、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经验结晶,它是反映农业科技动态和发展规律,指导农业科技发展,保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连续性、系统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和不可再生的宝贵信息资源。因此,做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新形势下搞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促进知识创新和农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丰富的档案史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档案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生动素材,利用档案中的生动素材m行政治思想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档案作为各项历史活动的记录,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丰硕的成果。档案部门从档案文献中挖掘出的具有宣传价值的史料,可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可以使他们了解历史轨迹,掌握时展的脉搏,可以使他们自觉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人物事迹,使他们受到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开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方式方法

1.加强宣传。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主动与农业部门联系协商,召开涉农单位档案工作座谈会,统一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管理体系。

2.典型引路。发现、总结和推广典型,运用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指导工作,推动工作全面发展。建章建制,依法治档,是做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有力保障。在工作中注重建章建制,统一标准,规范做法,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与有关部门联合进行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检查,推动了档案法制化建设。

3.咨询服务。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个人素质训练,利用档案资料和各种检索工具准确地解答咨询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掌握所分管的工作区域、内容、种类明细,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管理水平,能够掌握使用者提出所需资料的内容,技术名称,从而有效地推动科学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料过程,发挥档案咨询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4.开架阅览。广泛挖掘利用档案资料的价值,变借阅为开架阅式开放型服务。并把档案室设置为阅览室形式,既可使借阅者详细查阅,又可使档案管理人员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提供各类资料,提高服务质量和资料利用率,提供各种资料,解决各种技术难题,使档案资料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发掘和利用。

5.科普讲座。开展信息咨询,印发实用技术资料、简报并利用电视、广播等广泛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将农业科技博览会、涉农部门技术讲座以及报刊剪报等收集来的新技术新品种资料,重点围绕蔬菜生产、林果生产、保护地栽培、农作物生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

6.网络平台。发挥农经网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的优势,将其纳入档案信息咨询中心的工作范畴,定期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科技信息、供求信息、市场价格等,开发利用好农经网资源,让农民掌握市场动向,明确市场发展趋势。下载科普小知识、农产品供求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利用信息平台这块阵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三、提高科技档案的质量,创新服务方式

1.及时收集档案材料,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全面。档案资源建设是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农业科研院所要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走出传统收集的圈子,跟踪、挂靠研究课题,积极主动地向科研人员收集课题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

2.农业科技档案部门要科学规范管理,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利用网络化的优势,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统一相关数据格式,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编研成果包括公开出版物和内部参考,这是开展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挖掘农业科技档案资源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农作物新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新成果推广等方面入手,编研各种载体的农业推广技术资料。利用室藏档案资源编研水稻、果树、花卉、畜禽、食用菌等新品种简介以及推广技术材料,汇集多项科研成果与新品种介绍。根据科研成果制作光盘、宣传版面、多媒体、照片、录像带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科普宣传材料,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科普宣传作用。

3.农业科技档案浓缩了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信息,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指导思想,把农业科技档案应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主动配合科研人员,结合科技下乡活动,将农业经济信息送门入户,提高农户科学种养技术,从而加速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是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档案要更好服务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实现信息资源服务生产力,才能挖掘出现代农业科技档案潜在的价值,将科技档案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助力。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3

【关键词】医院交流资料;收集整理;开发利用;价值

医院交流资料是图书期刊的重大补充,它具有出版速度快,传递情报新等特点,在科学研究和防病治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医学情报信息服务【1】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在目前书刊价格不断上涨,图书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本文结合实践从交流资料的情报价值、收集整理、开发与利用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1内部情报的研究价值【3】

1.1出版周期短,传递补充信息快。交流资料同公开期刊相比,实效性更强,根据需要随时出版,不受刊号(期)限制。如专业学术会议资料专深而集中,具有参考与保存价值,若公开出版,往往要一年左右,价值要损失30%,交流资料能以最快的速度提供。但实用及推广价值要探讨。

1.2数量多,信息量大。交流资料包括科技报告,技术档案,政府文件,会议文献,学术资料,讲演稿等各类文献,形式多样,内容可涉及很多领域,与公开期刊资料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情报学家米哈伊若夫指出:所谓不发表的科技文献占全部文献资料的50%以上。

1.3观点新颖。边缘学科的读者往往狭小,该类学科在发展初期,常以内刊为载体出版;交叉学科的新观点,新概念,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是首先在交流资料上展开学术讨论,成熟后逐步转移到公开杂志上的。因此,交流资料在此方面的作用是公开刊物难以取代的。

1.4潜在作用大。交流资料大多是科研人员初步或阶段性成果,能从各方面反映正在进行中的科学实验动态,近期科研水平及发展方向,尽管其中许多是未经鉴定,还未作出结论及准确数据的材料,但对科研人员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由于资料不受篇幅限制具有大量的原始数据,论述较充分、自由,对读者是极其珍贵的,其情报信息价值客观。另外,交流资料也是某些期刊公开出版前的试刊或过渡形式,注重交流资料的搜集,可保持期刊的完整性【4】。

1.5实用价值高。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编印的交流资料,往往集中反映了该地区或单位的科研、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及经验,通过交流可以达到互相借鉴、促进、取长补短的目的。

2收集与整理

文献资料搜集人藏多少,质量高低,能否适用,文献整理归架是否准确对图书情报工作优劣有着直接影响【5】。

2.1确定专业方向重点收集。我院是省内最大的一家专染病专科医院,同各国各省市200多个单位建立了联系,每年可收到大量的交换资料还有许多国内外传染病会议资料。在重点手机的基础上,对于一些传染病学研究联系不大或其他学科的交流资料如管理学、经济学、卫生政策等方面的资料也予以收存,以满足广大医务人员和各种专业读者的需要。这些交流资料很好地为临床科研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2.2稳定资料交换单位,保持连续性。广泛的交流资料交换是我单位获取非正式出版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全国一些大型的医院、医学会、医学院校及部队医院,都有信息资料和院刊交换工作。同这些单位保持稳定的联系,对于收集比较高层次的传染病资料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使获得相对连续流资料有了保证,并且减少了经费开支,丰富了馆藏。

2.3广泛订购。有选择的订购一些针对性强、信息量大的交流资料,从中获得有用信息,更好地为科研和临床服务。例如《医学信息荟萃》和一些有学术价值会议资料、学术论文、科研管理等,均尽力订购。

2.4努力收集会议资料。每年国内外会议不少于几十次,想全面获得这些会议资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尽力收集。

2.5整理归架。收集是工作起点,更重要的在于整理归架。进入信息时代,情报信息激增,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归类,针对我院科研课题与临床工作需要,以及当前预防医学的发展动态和工作重点,确立专业服务范围,对交换回来的全部资料进行浏览、鉴别,按学科,病种选题,例如:把交流资料粗分为肝炎、脑炎、出血热等;围绕重点科研课题,及临床工作重点,在科学分类的前提下,整理归架,方便查阅。

3开发与利用

收集整理工作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如果不能开发和利用是最大的浪费,为了使静态的交流资料信息及时转化为动态信息,使其潜在情报信息价值变为现实情报价值,我馆努力做到:

3.1及时分专题报道,全方位传递补信息。按不同的传染病种类设立资料信息栏,制成题录卡。提供最新预防医学动态,使信息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产生增值效应。

3.2开发交流资料信息资源卡,开展咨询服务,以报到过的题录卡,随后进行编目、分配、整理、分析研究保管工作,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交流资料人信息库,以供检索服务用,大大方便了用户的咨询查阅,这种科技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咨询服务,是科技服务的文明形式,是科技信息的扩大再生产的再创造。

4交流资料信息服务的作用

为了提高服务效果,使读者全、准。快的获取情报信息,必须经常收反馈意见,以改进服务,多年来反馈意见证明,科技人员的临床医护人员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遇到专业资料来源较少不能解释报到时,读者就主动询问,交流资料在我院医疗及研究工作中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为医院科研服务。及时准备提供传染病专业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最新成果,试验方法及阶段性。实验成果。从而弥补了省市科技情报部门“查新”的不足。以保证选题准确,成功。如在我院“重病肝炎血清病情研究”课题的申报与研究中,由于借鉴了资料中先进的试验方法,保证了课题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顺利的通过了课题的评审,其研究成果,获市科技一等奖。

4.2为医院技术发展和引进新技术服务。随着专科诊断,治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资料能及时提供本专业的新动向,以及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国内外的进展趋势,如分子生物学进展的交流资料中出现后,肝病专家来家骐等医务人员及时掌握信息。学习引进,在国内较早的把LaK细胞回输和白细胞介素ii应用到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并获得疗效治疗效果。这一新技术在1990年全国专业会议上做了第一个大会发言。从而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4.3为中青年医护人员知识更新服务。青年医护人员来院以后,面对专科医院诸多诊断、治疗、护理新手段、新技术,深感技术不足,而交流资料中由较多传染病基础知识,尤其是“综述”文章,大多就某一问题,深入浅出的做论述,既更新了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又节省了大量学习时间,利于进行更全面的知识提高。

参考文献:

[1]安平,李建明.构建新型医学情报信息服务系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26(02):136-138

[2]廖果.20世纪的中外医学交流.第17次全国医学史学学术会议,2003.

[3]任建琳,江力波,徐文怡等.医学情报研究工作探讨[J].医学信息学,2010,31(05):44-47.

[4]刘洪花.浅谈网络资料搜索实用技巧[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4):89

[5]郑劲辉.企业医院图书馆文献管理与检索[J].中华医学图书馆,2000,9(03):35-36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4

关键词:科研机构;科技档案;特点;问题;措施

科研机构档案种类较多,其中科技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能够为科技发展和生产进步提供重要的资源。科研机构的档案工作是科研机构建设与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做好科研机构档案管理工作,掌握档案的特点,并抓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从而实现对档案资源的有效积累和管理,为科研机构档案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科研机构档案特点

科研机构档案包括文书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及科技档案等较多种,其中文书档案数量较大,利用率相对较高。但对于科研发展来讲,科技档案应该是科研机构档案的主体,其是科研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和研究过程中的形成的成果的重要记载,将科研机构主体业务的发展都涵盖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科研信息。其是科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参考和依据,通过对科技档案进行有效利用,可以促进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努力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率,确保科技档案价值的实现。

2科研机构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档案工作存在认识误区

科研单位主要业务以各类基础性研究、新技术研究及新技术推广应用为主,因此科研单位档案主要以科技档案为主。在日常工作中,科研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点,这也使部分科研单位不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相较于科研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不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这也使其在科研单位中受到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在部分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一般都是由相关的非业务科室来完成,。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再加之科室人员频繁调动,这也使一些兼职业务人员也不具有固定性,这对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2科技档案归档文件资料不完整

作为档案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档案收集工作直接影响档案整理、保管、分类、编研、检索和利用等各项工作。通常一个科研项目从前期调研、立项到最后的项目验收、成果鉴定,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科技档案应注重日常收集,时间跨度较大导致文件资料收集不及时,保管不善,易丢失。由于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项目管理相互脱节,负责项目档案管理的人员大多仅对关键性技术材料保管较好,而对于科研中期的试验数据等材料的收集重视程度不够,而这些材料对于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另外,由于缺乏对科研内容的深入认识,项目档案管理的人员在收集资料时容易出现“数量多、质量低”的情况,收集的资料名义上都有,但缺少重要原始记录和关键技术的核心内容,甚至不属归档范围的资料也放进科技档案中,造成以后档案参考、查阅的不便。

2.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及,当前科研单位也进行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但计算机在档案工作听应用仅限于档案文件的检索和查阅,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化重要作用。再加之档案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对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不熟练,这也影响了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

2.4档案开发程度较低

一直以来科研机构都缺乏对档案信息的分析和编纂,档案编研成果少之又少,且多是较低层次的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等编研成果。对主体档案的分析和开发明显不够,使得科研成果中隐藏的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不能满足科研工作的利用需求,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和欠缺。

3加强科研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科研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则需要领导层在对档案工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科研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也能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档案工作。单位也能够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再教育机会,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在完成档案收集和保管工作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深入挖掘出科研机构室藏档案中有价值和有亮点的内容,更好的服务于科研工作。

3.2做好归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在科研项目工作开展的初始阶段,就要落实该项目的具体档案管理专员,对项目实行从始至终的跟踪,负责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所有文件材料收集管理。科研活动中有些形成周期短、时效性强的文件材料,要随时收集,以免出现因拖延造成的资料缺失,影响档案收集质量。而项目进行过程中,部分形成周期较长的文件材料,应按照项目进行的节点划定收集的时间段,从而保证文件材料的完整性。

3.3注重档案编研

编研工作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注重档案编研,要加大档案编研力度和深度,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信息材料的编研。首先,根据部门的档案利用需求开展档案编研。了解各部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动向和发展趋势,掌握他们需求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信息输出。其次,经常对档案信息利用率进行分析,通过信息反馈,明确每个阶段的利用重点。第三,加强对科技档案的编研,挖掘科技档案中潜在的规律和信息,为科研部门提供资料支撑。

3.4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档案工作者要强化服务意识,把档案工作的重点从保管转移到主动提供服务利用上来。应随时关注科学研究发展的动态,全方位了解一个项目(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以及该课题在实施发展过程中需借鉴的文献信息和相关资料。要主动出击、服务上门,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

3.5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科研机构需要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档案信息化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加快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处理。特别是要加快实现科技档案内容电子化,并设计开发出更科学合理的检索工具,确保检索目标的准确度,使档案需求人员能够迅速检索到自己的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加快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

4结束语

对于科研机构来讲,档案资源作为其重要的财富,因此需要重档案管理工作,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对档案所隐藏的价值给予充分重视,深入挖掘档案的价值,加快推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档案资源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尹志杰.浅议如何做好科研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J].档案天地,2010(6).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佛山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外贸区域其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极大的推动了广东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来料加工贸易已成为佛山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佛山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佛山来料加工贸易随着经济的进步逐渐发生变换并为佛山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总体而言佛山来料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转型升级是佛山来料加工贸易是佛山逐步摆脱价值链低端的关键所在。如何顺应国际局势的变换、经济的发展推动佛山来料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优化佛山对外贸易结构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比较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加工贸易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实质是各国根据各自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情况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到不同的生产程序上来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佛山的来料加工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实现了迅速的发展,来料加工贸易已成为佛山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吸引利用外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佛山来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逐渐递增,但佛山来料加工贸易进步幅度非常有限,佛山的来料加工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大部分企业是属于代工或者是贴标生产,其大部分零部件来自进口,技术含量较高的主要零部件更是完全依赖进口,缺乏高新科技的技术支持,所参与的仅仅是一些低端的加工获得的利润也十分有限。目前佛山的这种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出卖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贸易方式若得不到有效改善,必然会对佛山进出口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佛山来料加工的产品中大部份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且出口结构不合理。并且佛山来料加工贸易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的简单装配加工组装型为主,所得到利润少增值空间小。内资加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中国制造占大多数,自主品牌较少,品牌效益较低,直接导致当地所生产产品的知名度和利润普遍较低。当地企业高新技术掌握能力不足以及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往往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政府要积极推动佛山来料加工贸易国有企业改革,实施相应政策鼓励国有企业与外国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努力扩展佛山来料加工贸易的国际市场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要积极扶持本土来料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内资企业,而民营企业是内资企业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民营企业对佛山来料加工贸易的发展影响重大。政府要为内资来料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定一系列措施鼓励其发展并尽快完善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努力实现民营加工贸易企业与外资企业的良性竞争大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实现民营加工贸易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双赢进一步促进内资企业来料加工贸易的发展。同时要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要求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支出和建设专业团队为新技术的开发保驾护航,还需要来料加工贸易企业积极实现自身技术创新,对现有的设备提出改良和升级。政府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组建研发团队,将新技术的开发当成是一项战略举措。同时鼓励创新,对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和个人实行奖励,允许企业对其创新的技术申请价值评定,并将其作为实际资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在企业总资产评估时给予与资金同等地位的认可。与此同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也显得至关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应用型人才的不足,造成行业中缺少高素质的人才,是加工贸易发展滞涩难以突破的主要原因。所以征召高素质人才从业,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加强每位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佛山来料加工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的发展,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已不再全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科技含量产品也可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料加工贸易中原创设计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并不一定都比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低,只要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能获得大量利润有助于推动本地区产业升级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值得生产的。佛山来料加工贸易的改革发展,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科技人员同时也要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原创设计类产品的出口。同时应努力提升相关产业配套能力也是佛山来料加工贸易改变现状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的来料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来料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来料加工贸易企业更好的推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更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完善佛山来料加工贸易配套产业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从而推动佛山来料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目前,外资企业仍是佛山来料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其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知识产权等往往拿走了大部分的增值利润,而内资企业仅仅通过出卖廉价的劳动力参与简单低级的加工装配获得一小部分的加工费。因此政府要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针对本土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情况,当地政府可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其生产,增加其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并且组建技术研发团队,积极开发新技术,并率先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本土企业当中,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其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财政部门也可对其实行税收减免以及财政补贴,减少企业在生产之外的支出,增大其利润空间,起到促进生产、鼓励出口的作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帮助企业优化其产业结构,使企业向高端产业层次转化,参与到产品加工价值链的高端的主要环节中调控政策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佛山的比较优势,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6

总书记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发展的渐趋重视,生物质能产业正悄然兴起。

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日渐消耗……引发了人们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考。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近年来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当前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总体情况如何?生物质能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怎样?“十一五”期间我国对生物质科技工作有何具体部署?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贾敬敦。

重视开发利用,抓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记者:当前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为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贾敬敦: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化石能源渐趋枯竭的形势趋于严峻;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人们对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逐步形成共识;加上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剧,对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生物质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种类多、数量巨大。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5万种生物,每年通过植物太阳能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总量约1440亿~1800亿吨,相当于3×1021kJ的能量。大约等于现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倍左右。因此。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具有良好的原料基础。

记者: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

贾敬敦:首先,我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理论上的生物资源量每年达650亿吨以上,折合33亿吨标煤。目前。我国每年产生作物秸秆约6.8亿吨,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产量的增加,我国秸秆的数量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我国每年产生的林木废弃物在2亿吨以上,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30亿吨,每年产生的城市垃圾约1.55亿吨。农林产品加工企业每年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种类和数量也十分可观。另外,我国还有约5000万公顷的边际土地不适宜用于粮食生产而适宜于种植能源植物。专家估计,仅目前我国可利用的生物质约有4亿吨标煤。

其次,开发生物质资源有巨大的市场保障。工业革命以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生产、生活的主导能源。化石产品也日新月异,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正迅速消耗着地球长期积存下的宝贵资源。同时由于温室气体排放,也带来了气候升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相比较,我国是个化石能源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已探明的原油、天然气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2.4%和1.2%;人均天然气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3.2%。因此,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不仅具有十分广泛的市场前景,而且也可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做出贡献。

再次,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上世纪末及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能源政策和结构正面临着又一次重要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来自生物质、太阳、水、风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加快发展利用,并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新的出路之一。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调整本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均把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摆在技术开发的重要位置,并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等。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从事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

最后,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十分关注和重视生物质产业和相关科技工作的发展。2005年2月全国人大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为生物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坚实的法律保障。2006年和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对发展生物质产业,开发生物质能源做了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及发展生物质产业的科技工作进行了部署。国家的重视支持也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立足自主创新,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从世界范围来讲,目前生物质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

贾敬敦:总的看,以生物质能和生物基材料开发利用为重要特点的世界生物质产业表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政府重视、业界和科技界积极,成为世界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目前生物质产业发展最快的是燃料乙醇,如巴西已实施了大规模的专项计划,产业化发展十分成功,燃料乙醇覆盖了全国的汽车用燃料;美国2000年即已具备50亿升玉米乙醇的生产能力。相当于汽油消耗量的1%,近几年又有了长足发展。在生物柴油生产方面,目前美国生物柴油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吨以上;欧盟2006年已超过600万吨。其中德国为160万吨、拥有300多个生物柴油加油站,意大利已拥有9家生物柴油的生产厂。在生物质发电方面。目前美国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0%。意大利发展了12兆瓦生物质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示范项目。发电效率达31.7%。在生物基材料和绿色化学品方面,(pLa,聚乳酸脂)制成的电脑机壳和其他配件已经商业应用;美国Dupont公司和Geneeorinternational公司合作建成的poD的生产成本可以比化学法降低25%:Cargill-Dew公司正在建设一个140kt/a的由玉米糖发酵生产聚乳酸的工厂,以开发多种聚合物塑料。

记者:我国生物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发展情况如何?

贾敬敦:在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经过各方面多年的研究积累,我国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的研究开发已取得长足发展,并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化基础。例如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气、油脂利用、沼气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在燃料乙醇方面,我国生物发酵、菌种开发、加工纯化,及纤维素燃料乙醇技术与装备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我国自行培育的能源植物甜高粱。其农艺性状和工业性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已在新疆、内蒙、山东等地规模化种植和进行生产乙醇的中间试验。在生物柴油方面,我国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醇解生产生物柴油技术”。我国自行开发的“生物质常温固化成型技术”,克服了农林废弃生物质容重低、能密度低和低品位的缺陷,所生产的颗粒燃料能量利用率比生物质

直接燃烧高2倍。我国生物质产业化技术与发达国家尽管有一定差距,但只要立足自主创新。是完全可以迎头赶上的。

记者:在发展我国生物质产业时,为何要强调立足于自主创新?

贾敬敦:首先。从近年来世界生物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看。尽管世界各国大幅度增加了生物质技术研发的投入,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如巴西在利用甘蔗制备乙醇,美国在利用玉米制造乙醇及生物质发电,欧洲在利用油料植物生产生物柴油。日本在利用白薯和玉米生产淀粉塑料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的看,生物质产业、生物能源产业整体上处于发展初期。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还需要大幅度提高。因此。只要我们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是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其次。从可利用的生物质原料看,与有些国家主要依靠粮食和大规模种植能源植物等作为原料不同,我国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走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发展路子。因此。在生物质原料方面,首先应考虑的是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畜禽粪便和垃圾及工业有机废弃物等,相关方面的转化利用技术是发达国家所没有、或不一定先进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第三,从目前世界已经产业化的生物质技术发展看。生物质的转化、催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低成本生物质转化技术等尚未完全成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是在规模化的转化与催化技术、成套设备开发等方面,而这些与产业化发展密不可分的关键技术,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实现的。否则我国的生物质产业就将受制于人。

第四,从当前世界市场的发展状况看,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技术的竞争。发达国家依靠其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在产品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并获得高额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的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来降低生产成本,以求得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先机,就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积极有效部署,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者:当前我国生物质科技工作的方向与重点是什么?

贾敬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国家把生物质科技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到了“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从缓解化石能源压力,应对全球升温,促进节能减排,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以培育和加快生物质产业发展为目标,紧紧抓住生物质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在生物质科研发展方向上,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粮食安全与生物质产业发展的关系,把农林废弃物资源开发利用作为重中之重。不占用国家有限的粮食和食物资源用于生物质产业;二是要立足于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新型生物质能源和高效加工转化技术的研发为重点,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清洁、高效的生物质能源和产品;三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不适宜于粮食生产的边缘土地、废弃地利用起来,选育能源植物新品种和栽培技术,为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充足的原料;四是要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制并重,以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产品研制为突破口。带动关键成套设备研制,加快生物质开发与产业化。不断提高产业效益;五是要强调生物质加工转化、资源采集等方面的统筹部署,解决工业化生产的周年性和原料供应的季节性、生物质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和规模化生产要求的集中性矛盾,促进生物质产业的持续发展;六是强调综合利用,对生物质进行多样化的产品开发,实现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

在生物质科研工作上,应以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为重点,强化原料采集与预处理技术,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非食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备燃料油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通过相关技术的创新、集成与示范,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建立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生物质能源、生物质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质科技工作有何具体部署?

贾敬敦:针对生物质产业的发展需求,“十一五”期间。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在“十一五”科技计划中对生物质科技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

一是强化生物质转化与产业化技术集成创新和装备研发。为生物质产业提供成套技术装备。以生物质科技工程和农业装备研制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强生物质原料采集贮运技术。生物及化学转化共性关键技术,生物质降解高效专用微生物。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新一代燃料乙醇、生物燃气、功能糖产品、生物有机肥、生物基材料等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开发。同时开展高蓄能植物培育和栽培科技攻关。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为生物质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是强化生物质转化与催化等前沿高技术研究。研究生物质转化新的技术途径,大幅度提高生物质转化效率。加强生物质高效生物转化技术、生物基材料技术及新产品研究。开辟生物质综合利用新途径。

三是强化重大产品研制与产业化,促进生物质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农膜等与国民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产品为重点,加强产品研制,完善配套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化水平,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大幅度提升生物质产品的应用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7

1科研机构档案特点

科研机构档案包括文书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及科技档案等较多种,其中文书档案数量较大,利用率相对较高。但对于科研发展来讲,科技档案应该是科研机构档案的主体,其是科研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和研究过程中的形成的成果的重要记载,将科研机构主体业务的发展都涵盖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科研信息。其是科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参考和依据,通过对科技档案进行有效利用,可以促进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努力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率,确保科技档案价值的实现。

2科研机构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档案工作存在认识误区

科研单位主要业务以各类基础性研究、新技术研究及新技术推广应用为主,因此科研单位档案主要以科技档案为主。在日常工作中,科研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点,这也使部分科研单位不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相较于科研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不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这也使其在科研单位中受到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在部分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一般都是由相关的非业务科室来完成,。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再加之科室人员频繁调动,这也使一些兼职业务人员也不具有固定性,这对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2科技档案归档文件资料不完整

作为档案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档案收集工作直接影响档案整理、保管、分类、编研、检索和利用等各项工作。通常一个科研项目从前期调研、立项到最后的项目验收、成果鉴定,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科技档案应注重日常收集,时间跨度较大导致文件资料收集不及时,保管不善,易丢失。由于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项目管理相互脱节,负责项目档案管理的人员大多仅对关键性技术材料保管较好,而对于科研中期的试验数据等材料的收集重视程度不够,而这些材料对于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另外,由于缺乏对科研内容的深入认识,项目档案管理的人员在收集资料时容易出现“数量多、质量低”的情况,收集的资料名义上都有,但缺少重要原始记录和关键技术的核心内容,甚至不属归档范围的资料也放进科技档案中,造成以后档案参考、查阅的不便。

2.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及,当前科研单位也进行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但计算机在档案工作听应用仅限于档案文件的检索和查阅,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化重要作用。再加之档案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对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不熟练,这也影响了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

2.4档案开发程度较低

一直以来科研机构都缺乏对档案信息的分析和编纂,档案编研成果少之又少,且多是较低层次的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等编研成果。对主体档案的分析和开发明显不够,使得科研成果中隐藏的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不能满足科研工作的利用需求,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和欠缺。

3加强科研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科研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则需要领导层在对档案工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科研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也能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档案工作。单位也能够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再教育机会,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在完成档案收集和保管工作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深入挖掘出科研机构室藏档案中有价值和有亮点的内容,更好的服务于科研工作。

3.2做好归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在科研项目工作开展的初始阶段,就要落实该项目的具体档案管理专员,对项目实行从始至终的跟踪,负责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所有文件材料收集管理。科研活动中有些形成周期短、时效性强的文件材料,要随时收集,以免出现因拖延造成的资料缺失,影响档案收集质量。而项目进行过程中,部分形成周期较长的文件材料,应按照项目进行的节点划定收集的时间段,从而保证文件材料的完整性。

3.3注重档案编研

编研工作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注重档案编研,要加大档案编研力度和深度,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信息材料的编研。首先,根据部门的档案利用需求开展档案编研。了解各部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动向和发展趋势,掌握他们需求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信息输出。其次,经常对档案信息利用率进行分析,通过信息反馈,明确每个阶段的利用重点。第三,加强对科技档案的编研,挖掘科技档案中潜在的规律和信息,为科研部门提供资料支撑。

3.4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档案工作者要强化服务意识,把档案工作的重点从保管转移到主动提供服务利用上来。应随时关注科学研究发展的动态,全方位了解一个项目(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以及该课题在实施发展过程中需借鉴的文献信息和相关资料。要主动出击、服务上门,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

3.5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科研机构需要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档案信息化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加快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处理。特别是要加快实现科技档案内容电子化,并设计开发出更科学合理的检索工具,确保检索目标的准确度,使档案需求人员能够迅速检索到自己的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加快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8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呈现了逐步增强,所以加大了工程建设力度,信息工程项目建设也有了明显的增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管理,进而为工程建筑提供有利依据。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技术资料归档与管理效果,所以本文针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与管理展开了研究,从而为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的建设提供有利保障。

【关键词】

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管理

1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概述

对于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而言,其是在信息工程实施、维护和改造等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信息,结合信息系统工程的不同阶段生命周期的特点,可以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分为六大部分,主要包含立项文档、实施文档、合用文档、运行维护文档、竣工文档和其他技术文档,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1]。

2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

信息系统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技术,所以信息系统的构成比较复杂,所以技术人员在对信息系统进行维修和改造等过程中难度较大。技术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期间,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其技能能力,而且充分运用相关文字信息[2]。此外,信息技术人员的变动比较频繁,为了确保组织在技术上具有连续性,需要具备一套健全和完整的技术资料,所以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3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在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进行归档和管理时,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归档和管理质量偏低。各个部门在管理技术资料时,未能科学的平衡部门间的关系,所以不同部门间技术资料管理水平不一。有些部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只是在立项和验收等阶段存在技术资料,而在后期维护阶段,技术资料则比较欠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通常比较比较欠缺网络设备和系统备份等,所以对技术资料的归档和管理产生了不良影响[3]。此外,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此情况下,由于缺少健全的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制度,所以在实际开展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时,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因而导致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存在不规范之处,从而不利于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并且没有有效发挥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的作用。

4加强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的主要途径

4.1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约束制度

由于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所以必须通过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进行归档和管理,从而为工程的建设提供依据。为了使得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和管理水平有显著提升,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约束制度,进而规范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首先,应当构建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框架,然后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框架展开工作,规范的移交和管理资料。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组织技术资料管理指导性文件和方法等,进而为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其次,树立正确的技术资料管理目标。为了使得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需要明确管理目标,然后管理人员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展开管理工作,从而确保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工作的开展符合标准;最后,确保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具有一致性。通过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约束制度,有利于促进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办法和指导性说明具有一致性,从而统一和规范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4]。同时,有助于加强技术资料归档和移交等的工作量,进而最大程度的提升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2提升部门内部技术资料管理质量

部门在对资料进行管理时,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质量。因此,在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过程中,应当提升部门内部技术资料管理质量,从而为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相关部门在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管理时,需要明确管理目标,通过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进行全面管理,使得工程项目能够有序进行。同时,为后期工程项目的维护和改造等阶段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总之,在对技术资料进行管理时,将二者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不仅提升了工程项目质量,而且为项目后期的升级和维护等奠定了良好基础[5]。总之,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不只是由一个部门开展的,需要在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进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应当加大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力度,通过构建网络平台,优化软件和硬件等配置,及时对系统进行备份,确保技术信息能够得到有效存储和保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的作用,为工程的建设提供有利依据。在对技术资料进行归档和管理期间,由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为了提高归档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应当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而为技术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发挥重要作用[6]。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已经成为信息工程立项和运行等方面所产生的信息,通过对其进行归档和管理,能够为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5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信息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技术资料是工程建设的有利依据,也对信息系统法维护和维修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项目进行管理时,需要将相关信息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对其进行管理,在技术资料中,将项目实施时各个环节中的内容都记录在此,所以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包含大量的信息,通过对其进行归档和管理,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利保障。

作者:靳一邢小培单位:河南众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镇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与管理[J].中国新通信,2014(9):14.

[2]颜奇.某尾矿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

[3]王晓峰.浅谈如何搞好科技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J].甘肃科技,2011,27(20):99~100,135.

[4]祝婷,李湘.wmo信息系统中气象元数据的设计与实现[J].应用气象学报,2012,23(2):238~244.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9

有效突破水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式制约。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正面临最严峻的水问题挑战。解决我国水问题,从科技角度看,近期要加快开发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水污染物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饮用水安全保证技术等,重点发展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高效低成本海水利用和淡化技术等,前瞻部署和发展水生态系统相关科技问题,初步建成节水减排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体系。中长期建成行业性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区域的技术体系示范,开展湖泊、流域水体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使我国主要水体污染得到根本治理,研究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变化的适应技术并进行示范。

从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过渡到有效修复生态环境。全球环境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已呈现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期要坚持和完善源头治理战略,重点开发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中长期要深刻认识自然系统的演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系统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建立生态、环境、气候综合监测与预警系统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退化生态重建转型、区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健康监控防治、循环经济研发示范、全球环境变化适应与减缓、环保产业技术和设备研究,形成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

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要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必须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和我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通讯和计算机市场的难得机遇,大力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工业生物经济,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度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期要重点发展低成本、高能效的硬件、系统软件、互联网服务技术,突破CpU芯片、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分布式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提升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向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研发高性能复合材料、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等基础材料及应用技术,发展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能源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等新材料;发展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基产品开发等工业生物技术。中长期要突破服务科学和网络化、智能化、可持续的服务技术,初步建成我国信息科技软件和服务工业体系;推进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生物、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等相互融合,发展新的制造技术,根本改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加强生物科技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使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健康。近期要重点发展针对我国多发病、常见病的低成本预防和治疗技术,加强环境因子、生活方式、心理与行为对人口健康的影响研究,发展基于现代科学基础的健康生活模式,力争突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要慢性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机理,建立监测和防御重大与新生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生物安全网络,发展新一代人口控制技术以及生殖健康检测与干预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中长期要推动医学模式由疾病治疗为主向预防、预测和个体干预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发展针对重要慢性病的营养干预技术,开发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建立针对各种重要慢性病的全民防御体系,基本实现中医中药现代化。

重视开发利用空天和海洋。空天和海洋科技是关系我国发展空间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必争领域。目前世界空间强国都制定了至2050年的空间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我国也应当从和平利用空天出发,加强空间科技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统筹安排,抓紧制定发展路线图。在海洋科技方面,近期要重点发展海洋监测技术,大幅提高海洋综合观察能力;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催生海洋生物制品新产业的兴起;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促进海水淡化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加强海域综合地质调查,开展近海天然气水合物前期勘探;开展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全面监测近海环境,有效遏制污染扩展趋势。中长期要促进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经济、海洋精细化工业和海洋服务业等快速发展,实现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发展深海矿藏与油气资源探测技术和天然气水合物的采集与安全利用技术,广泛应用大规模海水淡化技术,有效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和淡水紧缺的压力。发展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治理和生物修复技术,提高预报和减轻海洋灾害能力,使得海岸带更加宜居,初步实现中国海洋数字化。

科技发展利大的资料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档案;规范管理

农业科技档案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研究中从立项、申报、进程、总结、结题再到成果鉴定这一系列过程中的各种档案材料,还包括林业、副业、渔业、牧业等档案。由于在管理农业科技档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效地管理农业科技档案是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

一、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档案是指在r、林、牧、渔各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技术资料,是农业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对农业科研活动最直接的原始记录。包含种子档案、作物栽培档案、植物保护档案、林业档案、畜牧档案、水产档案、农业生态环境档案和农业区划档案等。将这些资源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科技档案,再将这些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可以进一步实现农业科技档案的新价值。

首先,农业科技档案的实质是科技成果,作为智力成果、知识智慧的结晶,是属于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必须加以保护和利用。其次,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使各级决策部门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再次,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创新的基础,这些信息资源可为深入科研提供大量宝贵的信息来源。最后,农业科技档案是一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不注意科技文件的积累。科技档案的前身就是科研文件,科技文件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及指导价值都是因为记录了科研成果的研究过程。但档案人员和科技人员平时不注意保存科研文件,导致归档时科研文件收集不完整,从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方式落后。档案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大,这给提供利用和保管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都不先进,非常的落后,检索工具也是单一的,工具单一通常表现在查阅工具,用的最多的查阅工具就是手工制作的目录或者是专题卡片,检索方法速度慢而且还很落后,准确率也不高。

(三)农业科技档案内容不完整。虽然科研科技单位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归档,但是,科技档案工作中还存在内容不完整、归档手续不齐全的问题。

三、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家档案局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统筹城乡档案工作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档案工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适应以上形势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档案的特有作用,树立农业科技档案的正确价值观,增强农业科技档案的民生意识,贴近民生,服务民生。

(二)加强科技档案的收集,着力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只有建立起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才能为人民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建立起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档案服务,才能真正体现档案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加强科技档案的收集,可采用定期收集和随时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定期收集是根据科研活动的特点,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规定详细的归档范围、份数、要求及时间;促使科研人员自觉将科研档案材料定期归档,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随时收集针对学术论证、证明材料、检测结果、验收鉴定等与科研项目有关的其他材料,并将收集的材料以科研档案的重要程度为依据,结合运用多种组卷方法将案卷按重要程度排列,这样有利于科技档案的保管和查找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