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6:31

学雷峰篇1

听说今天下午有"学雷峰做好事"的活动,同学们得知后,整个教室都沸腾了,大家都很兴奋,很期待.

中午上学时,同学扪都自觉地带来了抹布和垃圾袋.下午上了两节课后,活动开始了.大家都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一路上欢声笑语的,大家都象飞出笼的小鸟一样高兴.我们走走停停,和七班的同学绕了好几个圈才找到复三新村的社区.

老师分好小组,我们便开始打扫了.我们几个女生在社区里捡纸屑,男生打扫楼道.我们右手捡了,放到左手拿着的垃圾袋子里,墙角边,花坛旁,楼道里------我们都仔仔细细的检查过,哪里有纸屑,果皮,或者塑料瓶子,都逃不过我们的"火眼睛金."但这个小区很爱干净,基本上没什么纸屑,所以我们很快就去帮那些男生一起打扫楼道了.

一上楼道就看见几个男同学在擦楼梯的扶手,我马上也拿出抹布一起擦了上去,一直从底楼擦到顶楼.这幢楼有六层,我擦了很长时间,擦得手都酸极了,但我看见其他的同学都在坚持着,所以我也顾不得自己的手酸,坚持擦完了最后一层的扶手.看着被自己擦得发亮的扶手,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傍晚,我们在回学校的路上,我们三三两两走着,互相讲着自己的劳动经过,分享着今天的喜悦!

学雷峰篇2

翻开扉页,几个火红的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不觉产生了一个大问号,为什么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呢?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拿着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当我把这本书认认真真地读完时,那个埋藏在我心底的大问号完全消失了。而且我还了解到:雷锋,这个伟大的共产党员,仅仅活了二十二个春秋,就壮烈牺生了。

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外出做好事。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的生命虽然这么短暂,却放出了熠熠的光辉。

雷锋,这个人民的子弟兵,群众的贴心人,荣获了许多称号,像“模范共青团员”,“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治沩模范”……

读完了《雷锋的故事》,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雷锋这个出生在旧社会的孤儿,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地工作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而我呢?有爸爸妈妈精心呵护,生活得无忧无虑,要吃有吃,要穿有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十分惭愧。

学雷峰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岛十景而闻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现在我们所来到的便是刚对外开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是于2000年冬奠基,2002年秋竣工,于2002年11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目前还属于试运营阶段。整个景区的造价达1.5亿元人民币,新塔的下半部是遗址保护层,通高9.85米,塔身五层,高61.9米,建筑面积达三千三百多平方米,塔身采用钢结构框架,外墙包铜,全塔共用铜280吨。

各位可能还记得在两年前,也就是2001年3月11日,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曾连袂直播了发掘雷峰塔遗址的过程,当时在雷峰塔的地宫还发掘出很多文物,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发髻舍利子的阿玉王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塔就是在老塔的遗址之上,这样的建筑形式很好的保护了原塔的遗址,而这种建筑格式在目前尚属首创。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走上电梯一同到塔里去看一番究竟。

(第一层)

好,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来到的是雷峰塔的遗址保护层,在我们面前用玻璃罩罩着的便是老雷峰塔的遗址。

雷峰塔初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原本为吴越国王钱淑为奉藏佛螺髻发舍利子以祈祷国泰民安所建,原名叫皇妃塔,塔为砖木结构。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与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白蛇传》密切相关,故事中白蛇的化身白素贞因追求人间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于雷峰塔下,雷峰塔因而声明远播。历史上的雷峰塔曾两次遭遇大火,第一次是在北宋宣和年间,因方腊起义,一把火把外面的木结构塔身加以焚毁。到了南宋年间,曾重修雷峰塔,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就是在那个时候流传的。雷峰塔第二次遭受火烧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当时倭寇侵犯杭州,雷峰塔再次把火焚,仅剩塔身屹立于西湖之滨。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雷峰塔终因不堪重负而倒塌了。关于雷峰塔倒塌的原因,历史上也很有争论,一般来讲有两种说法,前两年在清理雷峰塔遗址的时候,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塔砖一侧有一个小洞,在洞里有佛经。而在过去,老百姓们以讹传讹将经砖传成金砖,纷纷将塔砖拿回家,从而导致塔的倒塌。此说法之一。说法之二,由于江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而杭州又是丝茶之府,历史上的杭州就盛产丝绸,而每年蚕宝宝吐丝结茧之时由于多种原因,往往有大量的蚕茧死亡,过去的人迷信,误以为蚕茧中了邪,而雷峰塔是镇妖的(白蛇),以为将雷峰塔的砖放在家里,就可以抵挡妖邪的侵蚀,你家养蚕拿一块,他家求财拿一块,久而久之,塔身特别是塔基由于老百姓的破坏,加上当权者的漠不关心,雷峰塔终于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轰然倒塌。

透过玻璃罩,我们可以看到塔的遗址,在正前方有台阶可以上去的就是塔的正南门,老塔共有八个门,分别对应八个方向,而我们现在游览的新塔,塔门也是和老塔相对应的。旁边有木台阶的是前两年发掘雷峰塔地宫时,专家学者们走的。

《看后可从塔内楼梯步行上至二层,俯瞰老雷峰塔遗址》

学雷峰篇4

登顶珠峰的王雷可不敢这么想。因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心,再一个很实际,还有更艰难的下山路等着她。她整理了一下装备,气喘嘘嘘地准备更为艰难的返程。

很多人都问王雷,登顶时是什么心情?爽不爽?是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还是如愿以偿的兴奋?

王雷说都不是,“站在巅峰只有平淡,登顶只是中点,还有艰难的一半。只有真正从山上下来那一刻,脑袋里那根绷紧的弦才会稍稍放松。”

说这话的时候,王雷异常冷静,甚至是理性。

“登山让我‘安静’下来,看清楚我要的人生究竟是什么。”王雷说。

谁是王雷?来看一下她的简历——

70后,生于江苏南通,长于北京。北京四中毕业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习。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计算机硕士,后到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企业管理。这是一位普通的邻家女孩,乖乖女优等生职场精英。

生活,总会有一些偶然的遭遇打破惯性的轨道,对于王雷来说,一场毕业旅行和两场电影足矣。

2004年,她决心踏上登山之路,并定下攀登世界七峰二极(“7+2”)的登山目标2010年,她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全球完成“7+2”的第一位华人女性。

一场毕业旅行和两场电影

无知者无畏。王雷第一次登山,狼狈至极。

2003年,沃顿商学院组织毕业生集体去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王雷并不明白登山是怎么回事,出于好奇去报名,“想着海明威的小说,得去看看乞力马扎罗。”

五天行程,第一天就体力透支。

“我们从热带雨林开始出发。雨后一路泥泞,走到天黑勉强到达营地。同学们一大早兴致勃勃地准备出发了,而我两腿僵硬,恨不得当时就下山。”

此前只爬过香山的王雷,硬靠意志和不认输的心,勉强完成了旅程。成功登顶的刹那,她有一种自豪,“惊讶我小小的身体里面,竟然还藏着那么巨大的能量!”

王雷在顶峰留下了一张疲惫的照片,就匆匆下山了。下山之后,有几天时间很惭愧。“当时连照相的体力都没有,真觉得自己是个东亚病夫。同学中的胖子都能很轻松爬上去,我却垂死挣扎。一辈子在健康上没做过什么事情,这一次爬山,对于自己是一个觉醒。”王雷说。

从非洲回来,王雷搬到了波士顿,生活渐渐回到正轨,被学习和工作填满。但首次登顶带来的激动和触动,却长时间留在心里头。她开始每天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春天的时候,她去参加一些半程马拉松。

真正把王雷带进登山世界的,是两部电影,两部跟登山有关的电影。

一部是纪录片《触及巅峰》——1985年,两名登山者成功登顶安第斯山。下山途中,辛普森摔断了右腿,同伴耶茨只好用救生绳拉住他,在暴风雪中一起下降。降下3000英尺时,辛普森不幸又落进了一个狭窄的冰缝中,动弹不得,此刻维系两人生命的绳子已不堪重负,随时都有同时跌下山谷的危险,出于无奈,耶茨只好割断绳索,自己攀爬出陡壁,回到大本营地。就在耶茨准备撤离时,他看到了拖着伤腿回来的辛普森……

“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一个人拖着断腿,爬、摔、蹦,最后安全下山。真是一个奇迹,这是我心中的英雄。”王雷说。

另一部电影是《乔戈里峰上的女人》。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但最危险的山峰。截至电影拍摄时,全世界总共只有五个女人成功地登上它,有的在登顶后没能活着走下山,有的是后来登其他山时不幸遇难,没有一个幸存者!

王雷看得心里怦怦狂跳!似乎有种难以言传的吸引力召唤她朝那个满是冒险又无比神妙的世界去!电影结束之后,她奔向图书馆,抱回一大堆登珠峰的资料。她发现,其实成功登上珠峰的人并不都是职业运动员,很多都像她一样只是普通人。

那天晚上,她梦中全是珠峰的影子。她暗自发愿:总有一天,我要登上珠峰!

既然要爬珠峰,为什么不把七大洲的最高峰都爬一下?王雷作了一下研究,发现韩国和日本女子都完成过七大峰的攀登,但是还没有中国女子完成。“我为什么不可以做完成这项攀登活动的中国女子第一人呢!”

王雷做了一个表格。从2005年开始,一年年往下列。当她拿出表格给同事们分享时,大家都觉得她在说笑话。“好多年之后,在我攀登珠峰的路上,我又想起了那张表格。”

“一年爬一座高山,真的就按照原来的计划实现了。不可思议。”王雷总结说,当你心中真有一个想法,无意识的状态下为之而努力,最后真有可能发生。

登山故事,比想象中精彩

从2004年定下计划,到2010年问鼎珠峰,王雷用了6年时间准备。

登山并不仅仅意味着徒步旅行,它需要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包括攀岩、攀冰、冬季生存、野外生存以及掌握各种装备使用的技巧。

王雷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她辞去全职工作,背着债务,在教练家的车库里受训。学习攀岩、学习攀冰,学习各种登山技术和装备操作技术。

体能训练是个非常挑战自我极限的痛苦过程。登山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背负装备和食物。一个60斤的背包,是她体重的一半!别无选择,只有把自己锻炼得更强壮!

“2004年刚开始攀岩的时候,我上身几乎没有什么肌肉。一两年过去,我肩背上、胳膊上都有肌肉了,甚至可以做引体向上了!随着年龄一年年的增长,身体却像青春期的孩子,不断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和20岁时的那个豆芽菜比,30岁以后的我则像一个茁壮成长的小树!”——王雷给《福布斯中文网》撰文《年龄是问题吗》里说到,结论是,用进废退。

登山运动,充满着不可预知的危险,眩晕、雪崩、冰川塌落……有时一阵风都能将人摧毁。说起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王雷记忆犹新:攀登查亚峰时,由于下雨,绳索湿滑。刚到一个山口,一阵狂风将她抛了出去,重重地摔向山岩,“落地时哆嗦了好久,要不是我有随时系保护结的习惯,可真要‘交代’在那儿了……”

她曾三次尝试攀登阿空加瓜峰。第一次,因为缺乏经验,加之对天气判断失误,她立即返回。第二次,天气不佳,她再次撤回。而正因为前两次的知难勇退,她才有了最终的登顶并全身而退。

2005年9月2日,登顶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2007年6月30日,登顶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山;2007年11月10日,登顶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2007年12月28日,登顶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山;2008年1月9日,在一片绝望的白色“沙漠”之中,忍住寂寞和严寒,成功到达南极点;2008年1月29日,登顶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山;2008年4月26日,与浮冰和“小河”做长久斗争,意抵达北极点;2010年5月24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就这样,王雷成为完成世界七大峰和南北极探险活动的第一位华人女性。

每次登山回来,王雷都要找工作还债。她建立网站、宣传和筹款工作,寻找装备和品牌赞助。

有时,她也困惑过:商学院的同学都进大公司挣高薪,自己却举债去登山圆梦?我是不是太把激情当回事了?但是每征服一座山峰,她的内心就更释然一分。

“我常常问自己:当生命终将离场时,是什么能让我了无遗憾?是挣到多少钱、做到什么职位,还是圆满了梦寐以求的人生?答案很确定:人生如果没有梦想,那么我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

“登山语”皆“人生语”

“刚给家里打电话,听着爸爸那边很开心地说在读《我行》,说是父亲节最好的礼物,我也第一次在父亲节这样快乐!——6月16日,父亲节,王雷在微博中写道。

今年五月,王雷的新书《我行》出版。她用真实的笔触记录6年登山生涯,记录每一步成长与蜕变,分享勇气与坚持的力量。

2004年梦想“7+2”的时候,对王雷来讲,是个很远的目标。最开始的动机是希望身体层面的改变,然而她最大的收获却在精神层面。一次又一次绝路逢生的登山经历,使她更加充满自信,懂得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唯一束缚潜能发挥的是自己的意识。第一次体验到了有激情有梦想的生命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生命,懂得了一定要遵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完成了7+2,下一个人生意义是什么?

王雷回答:“登上七大峰和南北两极只是梦想的一部分,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带动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活出生活的朝气,活出生命的追求,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想法。”

带动他人、鼓励他人,走出浑浑噩噩,体验生命活力,这恰是《我行》出版的目的。

“在这个转型的时代,王雷没有选择跟随,而是努力引领,她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生活模式,找到了个体的内心归属——户外登山。在登山中她感到了生命的鲜活力量,感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基于以前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她的这次转型对很多追求生命意义的年轻人会有独到的启示。”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这样推荐王雷的新书。

这本讲登山感悟的书,确实是一份正能量的引领。王雷记录下的“登山语”,其实都是“人生语”。因为登山中的各种选择,套到人生中也同样适用——

“每个人生来起点不同,被分配了不同的资源、能力,注定了每个人的道路也是不同的。但无论你的起点如何,摆在面前的至少有两条路:一条路通向比今天更高的新起点;一条路一成不变地延续今天的状况,甚至更糟。所以人生是可以选择的,选择是对自己负责。”

“登山就像是命运安排的生命的一段插曲,为了帮助我回归本来的我,把多年被书本掩盖的天性释放出来,帮助我重新认识我的本性。”

“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诞生的特定时间、地点,已经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但这条道路不是一条单一的直线,你可以被动地听从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夹在人群中走“既定”的人生道路:上学工作,买车买房,结婚生子,一生结束。你也可以主动地选择,会发现每一段努力后,又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出现,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决定的。”

……

学雷峰篇5

职场精英的1.0时期

王雷的父母都是工程师,虽然从来没有和她谈论过“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一生”,但王雷心里很清楚父母的期望。“在我们这样的家庭,在我们长大的那个时代,简直不用沟通,就知道只有一条路:不断上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过一种按部就班的人生。”她一直做得很出色。小时候,她的理想是医生、作家、科学家或者教授,“登山”一词从来没有在她的愿望清单上出现过。

即使生来就是“闲不住”的性格,多年的计算机专业也练就出一个强大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习到工作、生活,王雷都呈现出一种系统化、规划性的状态。在美国读完计算机专业硕士,她自然而然地进入纽约一家it企业,做一个循规蹈矩的it女。这段工作经历没有带来太多激情和深刻的记忆,她转到西雅图开始创业。

那是一段很快乐的日子,每天花十四五个小时在工作上,王雷却特别享受。上午8点开早会,一直忙到傍晚,走出办公室,去海边迎着夕阳跑一会儿步,回来继续工作。“每天忙完回家的时候,我还恋恋不舍的。别人看着特别辛苦,可我觉得这就是美好的生活。因为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自然会很投入,再苦再累,也没有一点抱怨。这和后来登山的状态其实是相通的。”

在创业的过程中,王雷发现自己在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于是选择用mBa进行职业充电。mBa和她之前接受的理工科训练完全不同,就像是一次革命性的冲击,为她开启了另外一个世界。读完mBa的王雷变了''开始用发散思维看世界,她以前从未想过人生可以这样可以那样,有无数种可能性。她的思维不再被死死地钉在固定轨道上,她变得敢于设想并尝试各种可能。

这时她来到了波士顿,一个寒冷的城市。抵达波士顿的第一个周末就下了一场大雪。她来这里从事一份高强度的私募基金管理工作,由于要随时根据全球市场交易情况进行操作,王雷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被占据了。每天一到公司,伦敦市场的交易早已开始,她必须紧锣密鼓地忙到11点伦敦关市,赶紧关注北美市场,而到晚上7点,亚洲市场又开始交易了。整天保持着高负荷的运转状态,每一秒都不敢耽搁,上厕所都用冲刺的速度。王雷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客户的钱就这么没了。

波士顿的家距离办公室200米不到,王雷怕冷,除了上下班,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整个冬天她没有进行过一次户外运动,也没有任何旅行,仅有的运动就是每隔几天在跑步机上跑两步虽然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除了同事没有朋友,她对自己的生活仍然感到满意:事业挺好,身体挺好,就这么走下去也挺好,还要求什么呢?

挑战巅峰的2.0时期

直到今天,王雷说起2003年登顶乞力马扎罗都是“一个意外”。同事们一起去非洲旅行,大家都打算拿下这座非洲最高峰,“我想别人都能上去,那我当然也要上去。特别无知又无畏。”她还不明白这样的高峰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上山后才发现难度超乎想象,但她最终靠意志勉强完成了。那次成功,让她惊讶于自己的潜能。

几个月后,纪录片《巅峰168》在波士顿放映,王雷鬼使神差地去看了这个英国登山家的故事。没多久,《乔戈里峰上的女登山家》上映,她又被“一股莫名的冲动”拉进了电影院,影片告诉她:截至2004年,全世界共有5位女性成功登上乔戈里峰,但没有一位幸存。第二天,她直奔图书馆,借来所有与攀登珠穆朗玛峰相关的录像,一口气看完。“那一刻,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人生注定要和珠峰联系在一起。”

这个念头一发不可收。她立刻确定了目标——每年爬一座山,直到登上珠穆朗玛峰。那是2004年6月的第一个周末,第二个周末王雷就出现在攀岩课的场地上。“这时我的心态和爬乞力马扎罗那会儿完全不同,因为心里有目标有动力。我告诉自己必须学会攀岩,根本没想是不是那块料。”一年之内,王雷熟练掌握了攀岩、攀冰、冬季生存、野外急救以及各类专门器具的使用技巧。

攀登一座高峰大约耗时2—3周,但用于训练和筹备的时间更长。王雷把所有的周末和假期都用在登山上了,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用来训练,到了适合攀登的季节就请假进山。一切都为登山让路,工作和生活被排在了后面。2005年,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被王雷拿下,2007年的战绩更为不俗:文森峰、查亚峰、麦金利峰。回来时,向导对她说:“你应该去试试喜马拉雅山了。”她非常震惊:“你真的觉得我可以吗?!”因为前面的每一座山,王雷都觉得自己爬得特别艰难。毕竟作为一个登山爱好者,她清楚自己的体能和职业登山家差太远,从内心里她没想到目前能登上珠峰。向导的提议,促使她把珠峰提上日程。

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不期而至。王雷计划在半年内把剩下的几座山一口气爬完,2008年4月剑指珠峰。她一咬牙,辞职,借钱,只为赶快完成梦想,早日回来恢复正常生活。南北极之后紧接着上了阿空加瓜峰,连续的攀爬消耗太大,在路上又缺乏休养,回来的途中她就意识到自己无法接着登珠峰了。

王雷陷入了最深重的痛苦,“我当时已经为此借了很多钱。一口气借钱容易,一鼓作气爬山回来工作也容易,三天两头借钱然后工作一阵又去爬山反而不容易。如果这时放弃,意味着未来几年我还要背着债,继续这种临时状态的工作和临时状态的生活。我更担心珠峰计划会无限期地推迟,可能是几年,可能是一辈子。”

学雷峰篇6

为祈求国泰民安,吴越国钱俶为黄妃得子建造了“黄妃塔”,老百姓喜欢叫此塔为“雷峰塔”,钱俶在此塔下埋下了诸多宝藏,钱俶做梦也想不到这塔会遭受倭寇的焚烧,年久失修,又遭受盗窃的命运,这同民间盛传塔砖能“避邪、宜男、利蚕”有关,你挖一块,我挖一块,这塔自然在1924年9月25日的那一天轰然倒塌了。

而1924年的沙地,萧山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沙头起伏,潮沟纵横,潮来时还有漫流……在潮沟之外,有已垦种之洲,草房散处,鸡犬相闻”。而钱塘江这条桀骜不驯的江,常常把百姓玩弄于股掌之上。“民国三年图上,赭山、河庄山之西及蜀山之北尚有广泛的沙地,宽约10里,村落稠密;在民国二十二年图上,则均陷为江流”。尽管钱塘江潮涨潮落,年年塌江,但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还是顽强的生存下来,他们和杭州人一样的求神拜佛,和钱俶一样祈求国泰民安,他们口口相传最动人的故事就是《白蛇传》,知道雷峰塔下压住的就是老百姓最最喜欢的善良化身——白娘子,老百姓最祈盼的是雷峰塔能倒塌,那白娘子就能得救,能和许仙一起开药店,解救众人,医治百病;她又是人们心目中的贤妻良母,为救丈夫,不顾自家生命的安危,和青蛇一起拼死盗仙草,这样的老婆是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我们痛恨法海,人家夫妻恩爱,关你和尚什么屁事。小时候我想是不是法海垂涎白娘子美貌,否侧他心中不会生出这许多恨毒来。

后来看的书多了,懂得事多了才知道雷峰塔倒塌的原因是倭寇放火烧毁,加上年久失修,另外可以说雷峰塔倒塌是我们自身造成的。

当年吴越国建造雷峰塔的民工有千千万万,后来去拿塔砖时会不会有吴越国时千千万万民工的后代参与呢?因为民国时内忧外患民不聊身,而且民间盛传雷峰塔砖有“避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塔砖会屡屡遭到盗挖,磨取粉末,提取的砖头,说成是无病不治的灵丹妙药。一段时间内,西湖边蚕农所养的蚕频频遭受蛇的侵扰,这蚕是蚕农赖以活命的“生财之道”,蛇要来侵扰,如果放上塔砖,蚕宝宝能得到保护,谁不会这样做呢?沙地人以前也养蚕,也要防蛇来侵扰,也要靠神灵来保护驱除蛇妖,我想去拿雷峰塔塔砖或许也有沙地人。

我突然想到小时候跟随大人去山里扫墓,要路过一座叫雷山的,山脚下有一座刘兴邦烈士墓,烈士为了剿灭土匪在作战中英勇牺牲,后政府建了一座墓,把烈士安葬,让人们永远记住他。后来雷山的石块、石子成了铺铁轨、架桥梁的好材料,史无前例的萧山围垦搞起来了,雷山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后而己。但人们还要它作贡献,一直挖到地下30米深,剩下了巨大的窟隆,后来成了“雷湖”。这烈士墓自然要搬迁,搬到了航坞山,但从此烈士墓不太平了,沙地民间也盛传青年男女不会生育的只要在烈士墓上躺一会就会有孕,老人小孩吃树叶、树皮、树根就能治愈百病,保佑全家安康,这公路上,河里的船里都是去摘树叶、挖树根的人,后来树枯死了,坟墓也开裂了。这让我想到了雷峰塔要倒塌的原因。我没有看到雷峰塔的倒塌,但人们有时往往会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蠢事来。现在乡间求拜菩萨、吃香灰,在门上挂镜子,用砖头压住经佛避邪的事屡见不鲜。

万幸的是雷峰塔挖掘在今天。当年盗窃塔砖的人知道塔下面有如此值钱的宝物,他们岂肯罢手?不仅要闹出不少人命,大量的文物流失、毁坏,那更是杭州的悲剧啊!

学雷峰篇7

三门县实验小学四(14)班俞欣欣

雷峰塔,一座雄伟壮观的塔,一座驰名中外的塔,一座拥有着数千年到数万年历史的塔。

这座华丽雄壮的塔矗立在杭州南部的雷峰上面,与北山上纤细俊俏的保?m塔遥遥相对。

顺着阶梯走进雷峰塔,雷峰塔旧址立即扑入眼帘。那一堵堵残垣断壁,一块块残损的陶砖,让人想起劳动人民的艰辛,抗倭者戚继光的英勇,以及那倭寇的霸道。

想当年,成千上万的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凝聚成了雷峰塔,伟大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也用自己那爱国男儿沸腾的热血浇灌过雷峰塔。可是,倭寇的残忍却使雷峰塔轰然倒塌。

战争终于停止了,飞扬起的尘土也平息了。南宋庆元年间,大家在旧址塔基上重新建起一座雷峰塔。它既有旧塔的仪重端庄,又有新式的富丽堂皇,使得游人络绎不绝,惊叹万千。

雷峰新塔建成了。它装饰典雅、陈设精美、功能完善,是一座八面、五层的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着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在中国风景保护和建设史册上留下了四项“天下第一”:塔类建筑采用钢材框架作为建筑支撑、承重主体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活动空间最宽敞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文化陈设最丰富的天下第一。

进入雷峰塔内部,乘着电梯来到第四层,再走上天宫。只见四处的壁画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画出了许仙与白娘子感人的传说故事,画出了倭寇侵城的心狠手辣……每一面墙上都刻画得很逼真。抬头一望,塔顶佛光普照、金光闪闪。

站在阳台上展望,此时杭州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与安详,眼前美不胜收的景色已经成为了色彩明丽的人间仙境。

一层一层的往下走,便可发现每一层都金碧辉煌,让人眼前焕然一新,真是美呀!

逐渐远去,看着那郁郁葱葱的树林,高大挺拔的塔身,我心中不觉已生出一丝敬意。

学雷峰篇8

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

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

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其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一个美丽的传说:

白蛇与青蛇,峨嵋修炼成仙,为报千年的恩情来到人间

演绎出一段感天动地的神仙与凡人的真情故事。

西子湖畔断桥边,天缘凑巧与许仙。成家立业开药店,行善积德钱塘边。

端阳佳节饮雄黄,许仙魂魄飞天上。素贞仙山盗仙草,救得许仙又生还。

金山寺中来还原,不料被困难下山。水斗战败到断桥,柔肠寸断怨许仙

许仙舍命来见面,小青翻脸怒冲天。白蛇吐露真情话,神仙凡人又团圆。

生下许家后代子,雷锋塔下受熬煎。小青炼就三味火,就得妹妹反人间。

神仙已去真情在,仙缘人缘具是缘。

故事内容

据明末《警世通言》记载,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及其侍女青青(也称小青、青鱼、青蛇)在杭州西湖遇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邂逅相遇,同舟避雨,一见钟情,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遂结为夫妻。

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

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青被子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

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

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八句,留以警世,诗曰: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后世根据此传说又添加了一些的情节,使得故事更加平民化,符合大众的口味,得以流转至今,内容大致如下:

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

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

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

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源起记载

说法一

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

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说法二

据说《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

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

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演变为白蛇。

相传,“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

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

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

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

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

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

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

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据载:“金山嘉祐禅寺”创建于北宋·嘉祐(1056—1063)年间,以寺院所在的地名和创建年代而得名

。在这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当成型于北宋后期。

而“白蛇闹许仙”故事向江南一带的播迁,则与金人南侵、宋室南迁有关。

宋高宗晚年禅位后,驻跸临安(今浙江杭州)德寿宫中。“喜阅话本”,“命内当日进一帙。

当意,则以金钱厚酬”。

出于“怀旧”情结,在他“龙兴”之地相州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色彩奇幻、情节曲折,应是他喜欢聆听的故事之一。

这就成为宋、元时期“白蛇传”故事在杭州一带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

说法三

《白蛇传》的传说,一说认为同印度教有关。

印度教的创世,就是从两条大蛇(nagas)搅动乳海开始。

东南亚也有类似《白蛇传》的故事,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就记述了真腊国王有一“天宫”,夜夜登上天宫的金塔与化为女身的蛇精交合,也是人蛇交媾故事的雏形。

此外,希腊神话中的拉弥亚即由蛇幻化而成。后来与青年利西乌斯(menippusLycius)结为夫妻,结婚当天,来了个阿波罗尼乌斯(DeVitaapollonius),识破拉弥亚是蛇。

此外,在南宋宫廷说书人的话本里,有《双鱼扇坠》的故事,其中提到白蛇与青鱼修炼成精,与许宣(而非许仙)相恋,盗官银、开药铺等情节,都与后来的《白蛇传》类似。

并且在其他的文学作品里,也有类似的故事。

因此,有学者认为《白蛇传》的故事有可能是中国的故事与印度的神话糅合而成的传说。

历史流传

《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时是以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

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画等方式演绎。

到了现代也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电影,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等。

这个故事以《白蛇传》的名字出现大抵出现在清朝后期,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

《白蛇传》不但在国内流传,在日本也有拍成的电影。法国汉学家儒莲也曾将《白蛇传》翻译成法文。

由于《白蛇传》的故事早期以口头相传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与细节。

原来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贞被镇压到雷峰塔下就结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产子的情节,还有版本有后来白蛇之子得中状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在南宋就已经具备了。

目前发现《白蛇传》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记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清代初年黄图珌的《雷峰塔》(看山阁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创作流传的戏曲,他只写到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并没有产子祭塔。

后来又出现的梨园旧抄本(可能是陈嘉言父女所作,现存本曲谱已不全),是广为流传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节。

清朝乾隆年间,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

第一卷从《初山》《收青》到《舟遇》《订盟》

第二卷是《端阳》《求草》

第三卷有《谒禅》《水门》

第四卷从《断桥》到《祭塔》收尾。

《白蛇传》故事的主线纲架自此大体完成。

而这出戏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时被献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览的招牌,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没有人不知道《白蛇传》的故事了。

后来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说《雷峰塔奇传》。

嘉靖十四年,又出现了弹词《义妖传》,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经完全由单纯迷惑人的妖怪变成了有情有义的女性。

清代中期以后,《白蛇传》成为常演的戏剧,以同治年间的《菊部群英》来看,当时演出《白蛇传》是京剧、昆曲杂糅的,但是还是以昆曲为主,同时可以看出,《白蛇传》中祭塔的情节产生的时代较晚。

现代,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台湾大陆合拍戏剧《新白娘子传奇》,基本是按照已经形成的故事再加的一些内容,风靡整个中国。

此外,还有京剧、越剧、川剧等戏曲《白蛇传》,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青蛇》亦借鉴了白蛇传的故事,而后经导演徐克拍摄后搬上银幕(不过只是借用了白蛇传的人物名,故事则和传统《白蛇传》没有多大的联系)。

台湾明华园戏剧团的白蛇传歌仔戏露天表演,常在端午节前后演出,故事内容无较大的改编,但在舞台设计上与传统戏剧表现的设计,有许多突破,其中水淹金山寺的桥段更出动消防队的洒水车,还有吊纲丝的设计,制造出白蛇与青蛇腾云架雾的感觉。

另外,本作也被日本东映动画改编成同名动画电影《白蛇传》(1958年上映),是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堪称日本动画史上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本作中按照了原本故事的设定——小青是青鱼而不是青蛇)。

这个故事经过了近千年的演变,除了故事情节不断丰富外,人物性格也在逐渐的演变

相关考证

是许仙还是许宣

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为雷峰塔平添了许多神秘和伤感。

许仙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在明清小说中,均称之为“许宣”,直到民国中期,才被“改名”为许仙。

据考,雷峰塔建造之时,尚无白蛇故事。吴越国降宋后,市井乡野的说书艺人就一步步地衍化出这个传奇故事。

故事的梗概与现代的传说基本一致,唯独这许仙被改了名。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5卷收录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最早较完备地记载白蛇传奇故事的版本之一。

书中在介绍男主人公时说到:“话说宋高宗南渡,绍兴年间,杭州临安府过军桥黑珠巷内,有一个宦家,姓李名仁。

见做南廊阁子库募事官,又与邵太尉管钱粮。

家中妻子有一个兄弟许宣,排行小乙。”

这位“许宣”在书中又称“小乙官人”,即是如今家喻户晓的许仙。

清代古吴墨浪子(生平事迹无考)辑的《雷峰怪迹》一文,文字更为凝练,但许宣许小乙的称呼依然没有变。

至民国中期,文学作品中的许宣开始成为许仙了。鲁迅先生1924年发表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

建国后,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等都将《雷峰塔》、《白蛇与许仙》等剧目作为自己的代表作。

电影《白蛇传》更是家喻户晓。

从此许仙的大名盖过了“许宣”。

不过,许仙之名确实较许宣有意思。

而衍化中产生的这类变化,正是民间文学的一大特征。

酒醉老和尚

雷峰塔在元末失火后,便已只存塔心。

明张岱撰的《西湖梦寻》中说到一则趣闻,大意如下:李长蘅在题画时说,我的朋友曾听子将讲西湖上这两座塔,“保俶(叔加人旁)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和尚。”这个比喻我极为欣赏。后来我与朋友观赏荷花时作了一首诗,当中有“雷峰倚天如醉翁”的句子,朋友见了跳起来说:“子将把雷峰比作老和尚不如您醉翁的比喻更得情态。”

张岱本人也是才高八斗之人,他在《雷峰塔》诗中干脆活龙活现地写道:“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雷峰的来历

雷峰其实就是现在杭州的夕照山。

根据宋淳(右加示旁)《临安志》卷八收录的《西湖胜迹》称:“昔郡民雷就之所居,故名雷峰庵。”

明朝张岱在《西湖梦寻》中也说“宋有雷就者居之,故名雷峰。”

但明《西湖游览志》卷三中又补充了一说,称“雷峰者,南屏之支脉也。

穹隆回映,旧名中峰,亦曰回峰,宋有道士徐立之居此,号回峰先生。”

该书也引录了雷峰因雷就居之而得名的说法。

雷峰何以连金山

在雷峰塔与白娘子的传说中,人们忘不了那个以“卫道士”自居的金山寺法海和尚。

但为什么把远在长江边的金山寺拉到西湖之畔的雷峰塔旁呢?

根据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记载,许仙与白娘子是到镇江的码头边开一家药店后认识了金山寺的法海禅师的。

由此,便将法海禅师扯进了这个传说里。

不过,冯梦龙笔下的法海似乎还是个“正面人物”,大有替天行道之意。

可能是时代进步的缘故,今人印象中的法海则完全是个坏事干绝的戏曲人物了。

金山寺在镇江西北部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时期,寺内殿宇楼台依山而建,向为我国佛教禅宗名寺。法海也据说确有其人。

借名人名地增加传说的“真实性”,这是司空见惯的。

但还有一点,历史上镇江与杭州的联系是相当频繁的。

据了解,宋明时,长江沿岸走水路的人凡是去杭州的,莫不以镇江为中转点、歇脚站。

而当时以丝茶闻名的杭州已经盛极一时,各路商人争着要来。

行商们本来就是民间说书艺人“兜售”的对象,把客人熟悉的事物拉进说书的内容里,想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改编影视作品

《白蛇传》顾名思义,白蛇为绝对主角,符合这个条件的影视作品:

1、1926年,上海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的《义妖白蛇传》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扮演白娘子,吴素馨扮演小青。为中国第一部以影视形式出现的《白蛇传》题材故事,这是可查的最早的白蛇传影视版本。

2、1956年山口淑子(李香兰)扮演的日本电影《白夫人の妖恋》,主题思想是最接近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尽管二者在表面上的具体情节似乎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1958年上映日本东映动画改编同名动画电影《白蛇传》。

4、1962年邵氏出品的林黛版电影《白蛇传》,由岳枫执导。林黛演技精湛,堪称当时的一部经典。

5、1975年,台湾地区的影片《白蛇大闹天宫》,嘉凌,江彬,张琴主演。

6、1978年林青霞版《真白蛇传》,与秦祥林配戏,拍的比较简陋。

7、1982年汪明荃版舞台剧《白蛇传》,这是由罗文独资监制的香港首部粤语歌舞台剧,罗文饰许仙。

8、1990年陈美琪版电视剧《奇幻人世间》,陈美琪饰白蛇,吴岱融饰许仙,邵美琪饰青蛇。这个故改编了很多情节,纯粹讲求娱乐性。

9、1992年赵雅芝版歌舞片《新白娘子传奇》,观众最为熟悉和追捧的最经典版本,赵雅芝端庄大方、温柔高贵的形象以及叶童的反串都深入人心,也是现在重播最多的版本,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10、1995年刘秋莲版电视剧《白蛇后传之人间有爱》,这是新加坡拍的白蛇传续集,主要讲白素贞的儿子,半蛇半人的许士林的故事。

11、2001年范文芳版《青蛇与白蛇》,剧情改得比较离谱,但人物造型都很美,影响不大。

12、2006年,刘涛版电视剧《白蛇传》

13、2010年,左小青版电视剧《又见白娘子》

14、2010年,邱心志,傅淼主演的《白蛇后传》。

15、2011年:黄圣依版电影《白蛇传说》

《白蛇传》亦是中国戏曲名剧,故全国几乎所有的剧种,甚至包括木偶戏、皮影戏都有《白蛇传》的演出。

其中以文武开打、唱做并重的京剧《白蛇传》最有特色。

最早的《白蛇传》,第一折戏叫《双蛇斗》,是用京剧、昆曲同台合演的“风搅雪”演法。

青雄白雌。青蛇要与白蛇成婚,白蛇不允,双蛇斗法,最后白蛇战胜青蛇,青蛇甘愿化为侍女,姐妹相称,而后下山。

该剧是清末名演员余玉琴(饰白蛇)、李顺德(饰青蛇)的拿手好戏。

戏中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技艺,还置有砌末,并配火彩,此剧今已失传。

京剧

1950年,田汉曾将传统神话剧《白蛇传》改编为25场京剧《金钵记》;1953年再度修改剧本,恢复原剧名《白蛇传》,突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主题,发展了故事的神话色彩,唱词流畅优美。

现在常演的京剧《白蛇传》都是按田汉本演出。

从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毁塔、白许团圆止,中间包括结亲、酒变、盗草、上山、水斗、断桥、合钵等情节。

改编时前面舍去了白蛇收青蛇的《双蛇斗》,中间舍去了青蛇《盗库银》,后面舍去许仕林祭塔的《雷峰塔》。

《盗库银》为武旦出手戏,有大刀、双鞭出手等,高难惊险,舞蹈优美,开打火爆,为名武旦宋德珠、阎世善、李金鸿、班世超、冀韵兰等的看家戏。解放后,关肃霜把双鞭改成双剑。

《祭塔》为正工青衣唱工戏,也是初学青衣的开蒙戏,有长达三十八句难度很大的反二黄唱腔。从胡喜禄、陈德霖唱红后,梅兰芳、尚小云又都分别作了加工,遂成为梅派、尚派早年的优秀代表作。

京剧四大名旦都曾演出该剧,除荀慧生以《白娘子》命名演全剧外,其他三位都不演全剧。

梅兰芳以昆曲演《金山寺》和《断桥》两折。

他先在北京向乔蕙兰、陈德霖等戏曲界老先生学习,迁居上海后,又向昆曲前辈丁兰荪学身段,与俞振飞等研究唱腔,经过梅兰芳在唱腔、身段、化装等各方面注入许多新的因素,使之成为梅派艺术的精品。

尚小云以《雷峰塔》为重点,大段“反二黄”唱腔,优美动听,情感动人;程砚秋也只演《金山寺》和《断桥》。

张君秋将《金山寺》、《断桥》、《雷峰塔》连演,亦成为张派常演剧目之一。张派传人赵秀君曾改编演出。

全本《白蛇传》,有不少着名的旦角都曾演过。

1936年,北平《立言报》主持选举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当选后曾在长安戏院合演一场《四白蛇传》(毛的“游湖”、“结亲”、“酒变”,宋的“盗银”、“盗草”、“水斗”,李的“断桥”,张的“祭塔”)。

解放后改编的《白蛇传》,由中国戏校刘秀荣、谢锐青首演,后又有杜近芳、赵燕侠的演出本。

《断桥》中“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的唱段,最为脍炙人口。

许仙由李少春、叶盛兰轮演,李少春还创造了大嗓许仙的唱法,别具韵味。

赵的白蛇柔婉多情,细腻传神,在感情奔放的《合钵》一场,田汉专门为赵燕侠写了一段[徽调三眼]的唱词,由名琴师李慕良按赵的风格制谱,唱词平易近人,充满生活气息,与赵的抒情唱法相得益彰。

1961年夏,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李炳淑、华文漪、杨春霞等,以京昆同台的形式上演了全部《白蛇传》。

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李炳淑主演的同名电影,影片运用了大量特技和实景镜头,上映后轰动异常。

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李胜素、魏海敏、刁丽、陈淑芳等都曾演出此剧全本,《断桥》一折更为众多演员所常演。张火丁曾按程派路数移植田汉本《白蛇传》。

近几年,京剧研究生班的汇报演出多次出演全折的《白蛇传》,并被央视多次转播。

越剧

神话剧。

写在峨眉山修炼千年的白蛇(白素贞)和青蛇(小青),以姐妹身份下凡,在杭州遇药材行伙计许仙。

白素贞见许仙忠厚,便与他结为夫妇。

金山寺法海禅师从中破坏,唆使许在端阳节给白饮雄黄酒,白饮后显出原形,许惊吓而死。

白醒后至昆仑山盗来仙草,将许救活。

后法海又将许软禁于金山寺,白与小青水漫金山,与法海争斗,因白怀孕败回杭州。

许逃出金山寺,在西湖断桥与白相遇,夫妻和好。

不久,白产下一子,满月时,法海施法将白摄入金钵,镇压于雷峰塔下。

数年后,小青炼成神火,烧毁雷峰塔,救出白。

该剧在建国前作为时节戏,常在端阳节演出。

民国7年(1918年)6月13日(农历五月初五),由马潮水、费翠棠、王永春等组合的男班,演于上海华兴戏园。

1952年秋,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创作室重新编剧,内容上去芜存菁,突出白素贞善良美好的心灵。

袁雪芬饰白娘子、范瑞娟饰许仙、傅全香饰小青、吴小楼饰法海、金艳芳饰许姐、魏凤娟饰鹤童、赵雅麟饰鹿童。

是年冬,该剧作为展览剧目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其间,毛泽东主席陪同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泽登巴尔,在怀仁堂观看了该剧的演出。

1956年3月,上海越剧院一团对该剧作修改演出,由袁雪芬任导演并饰白素贞,范瑞娟饰许仙、吕瑞英饰小青。

布景新创一格,设计成皮影剪纸式。合作越剧团亦于1952年排演该剧,由红枫编剧,戚雅仙、毕春芳主演。

中国唱片社先后在60年代、80年代灌制了由戚雅仙、毕春芳、胡少鹏、水青莲等演唱的"合钵"、"断桥"、"倒塔"等场的唱片。

建国前,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了傅全香演唱的"合钵"唱片。

唱词《西湖山水还依旧》

西湖山水还依旧

憔悴难对满眼秋

山边枫叶红似染

不堪回首忆旧游

想那时三月西湖春如绣

与许郎花前月下结鸾俦

实指望夫妻恩爱同偕老

又谁知风雨折花春难留

许郎他负心恩情薄

法海与我作对头

我与青儿金山寻访人不见

不由我啊又是心酸又是愁

难道他已遭法海害

难道他果真出家将我负

看断桥未断我寸肠断

一片深情付东流

豫剧、秦腔、粤剧、河北梆子等剧种都有该剧的传统版本。

爵士舞剧

学雷峰篇9

[关键词]高效液相法;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片;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9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2(a)-044-02

ContentdeterminationoftriptolideintripterygiumtabletsbyHpLC

wanGYanzhi

(theDepartmentofpharmacyoffice,ChinesemedicineHospitalinShuangliaoCity,Jilinprovince,Shuangliao136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amethodforthecontentdeterminationoftriptolideintripterygiumtabletsbyHpLC.methods:theDiamonsil-C18(4.6mm×200mm,5μm)columnwasused.themobilephasesconsistedofmethanolandwater(60∶40),theflowratewas1.3ml/minandthedetectionwavelengthwasat218nm.Results:thelinearrangesofDiphenhydramineHydrochloridewasat0.0476-0.4760μg(r=0.9991),theaveragerecoverywas99.08%withaRSDof0.75%.Conclusion:themethodisfast,reliable,accurateandcanbeusedinthequalitycontroloftriptolideintripterygiumtablets.

[Keywords]HpLC;triptolide;tripterygiumtablets;Contentdetermination

雷公藤提取物为雷公藤根的醋酸乙酯提取物。本品为棕色的块状物或粉末;气微香,味微苦。取本品约10mg,加乙醇15ml使溶解;加碱性二硝基苯甲酸试液0.5ml,即显红色。雷公藤片含雷公藤甲素,有抗感染和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每次10~20mg,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病情控制后减量、停药,采用间歇治疗。笔者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在此条件下分离较好,检测灵敏度高,测定专属性强。现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在线脱气机;四元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1100化学工作站;agilentG1313aLS自动进样器;mettLeR电子分析天平;simplicity-185超纯水器。

1.2试药

雷公藤片(批号:091243,北京同仁堂公司);雷公藤甲素(批号:100021-20081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18nm;流速:1.3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理论塔板数按雷公藤甲素计不低于3000。

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雷公藤甲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液制成每毫升含0.023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贮备液。精密吸取对照品贮备液4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液定容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

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雷公藤片30片,研碎后取10片量,加氯仿10ml,超声10min,加中性氧化铝1g,搅拌均匀,蒸干,上中性氧化铝柱,以醋酸乙酯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150ml,蒸干,残渣加甲醇溶液使溶解,定容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

2.4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取雷公藤甲素对照品溶液、阴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试验,考察系统适用性。HpLC色谱图见图1。

图1HpLC色谱图

(a.对照品;B.阴性样品;C.供试品)

Fig.1HpLCchromatography

(a.Referencesubstance;B.negativesample;C.Sample)

2.5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量取“2.2”项下雷公藤甲素对照品贮备液1、2、4、6、8、1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色谱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进样量在0.0476~0.47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110.8X+3.7(r=0.9991)。

2.6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2”项下对照品溶液20μl,重复进样5次,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色谱峰峰面积,RSD为1.84%,结果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7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2.3”项下供试品溶液,分别于放置0、2、4、6、8、12h后,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色谱峰峰面积,RSD为2.39%,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h内基本稳定。

2.8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按“2.3”项下方法制备5份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色谱峰面积,计算得平均含量为11.48μg/g,RSD=1.36%(n=6)。结果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9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加入雷公藤甲素对照品溶液(0.05048mg/ml)1ml,加入氯仿10ml,按“2.3”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照“2.1”项下方法测定雷公藤甲素色谱峰,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75%,结果见表1。

表1回收率试验结果(n=6)

tab.1Resultsofrecoverytest(n=6)

2.10样品含量测定

取本品30片,称定重量,研碎,精密称取10片量,按“2.3”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精密吸取样品溶液20μl,依“2.1”项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3讨论

雷公藤片既有抗感染作用,又有免疫抑制作用。目前其他的抗风湿药没有免疫抑制作用,而免疫抑制药又没有抗感染作用,而雷公藤两者均具有。同时对胃的刺激又比其他的抗风湿药小,细胞毒作用比其他的免疫抑制剂(如磷酰胺)安全。所以说雷公藤是一个不可多得具有很高价值的中国独创的新药。本研究通过照薄层色谱法试验,测定雷公藤片中其主要药理作用的雷公藤甲素进行含量分析,效果较好。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碱性二硝基苯甲酸试液,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按片计,含雷公藤甲素(C20H24o6)不少于0.1%,此方法可以作为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甲素的检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S].16册.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3:113.

[2]常雪灵,陈华兵,徐辉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雷公藤浸膏甲素的含量[J].分析科学学报,2003,19(4):327.

[3]陈娅兰,鲁艳柳,何明三.Rp-HpLC法测定雷公藤双层片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4):54-55.

[4]罗明珠,李进.薄层扫描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2):76-77.

[5]池玉梅,文红梅.HpLC法测定雷公藤饮片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1):32-33.

[6]YangHuanjie,ChenDi,CuiQiuzhi,etal.Celastol,atriterpeneextractedfromthechinesethunderofgodvineisaproteasomeinhibitorandsuppresseshumanprostatecancergrowthinnudemice[J].CancerRes,2006,66(9):4758.

[7]夏焱,王文燕,张彦文.HpLC法测定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J].中草药,2005,36(8):1154.

学雷峰篇10

他们在哈尔滨生活已经很多年了,这里他们做了无数件义务的事情。记得几年前那时我8岁,他们在哈尔滨办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就是“不要害怕癫痫病”。主要说的是不要看不起有癫痫病的患都和如何关心他们。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卫和他的妈妈安娜还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唱了一首“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以美好的人间”。唱的时候能听出来他们唱得很有感情,我还为他们献上花束。

他们做的好事还不止这些。他们曾去过汶川地震的地方。他们还给这些孩子带了书。这书是雨果自己为这些孩子写的。里面写着如何能让失去亲人的孩子快乐起来。为了写这本书,雨果夜以继日,写完又用自己的钱去印刷。但是这时,他已经没有钱了。这时安娜和江南又将自己所有的钱1。2万美元全部给了雨果。雨果印完书又自己买了飞机票带着翻译,赶到汶川之后,把这些书亲手交给老师,又培训了老师,又让老师再教会孩子们,之后才回到哈尔滨。

他们还经常到哈尔滨周边的学校献爱心,他们做的好事不只是一、两件,而且是无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