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十篇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十篇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6:37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1

关键词:联读;神话;阅读视野;共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84-02

《短文两篇》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课文,选入了《山海经・夸父逐日》、《淮南子・共工怒触不周山》两则文言文。该单元的主题是"探险",实际上课文主题应和"神话"更为契合。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然而遗憾的是,翻阅了人教版的六册课本,没有一个单元的课文主题与神话有关。所以当初在准备这堂课时,将神话的特点和意义作为学习的重点进行了分析,教学过程节选如下:

同学们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夸父作为莽夫和英雄的两面,当一个英雄在你面前倒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惋惜)

多么让人惋惜和崇敬啊,比起凯旋归来的英雄,失败的英雄更让人敬仰。

既然这样,为什么在常人眼里夸父会做自不量力、异想天开的事呢?(因为故事与现实有距离,是想象的。)

特点1:神话是人们运用大胆想象和夸张创造出的传奇故事。

其实,《夸父逐日》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确实有真实存在的痕迹,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

同学们得到了哪些认识?神话与历史有什么关系?(神话基于生活,来源于历史,寄予了人类改造世界的美好愿望。)

那么,逐日的夸父族知道太阳绕地球公转的科学常识吗?(不知道,他们以为太阳在跑,所以逐日,其实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神话也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解释。)

从过程来看,教学立足原文,归纳了夸父逐日的消极和积极意义,分析了神话与现实的差距,加入练笔,总结神话意义。表面上面面俱到,但有种牵学生走的感觉,怎样能改进得更好一些呢?

实际上神话是适合作为群文联读主题在课堂中展开的。关于群文阅读,有以下两则看法:"仅仅在课堂上围绕几篇课文进行相对封闭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把更多的文章引入课堂,将课文的学习与课外的阅读相联结,不但能实实在在地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任务,也更加丰富了课文的学习,更大限度地在学校时间内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后达到共识的过程。"第二则看法将多文本的主题阅读提升到多文本组合后对同一议题的多元理解上,议题不再是"单向的、确定的",可以有多方面开放性的理解,限制了教师作为主体灌输思想的可能性。该看法同时还提到了群文阅读实质是由个人建构到集体建构的一种转变,个人智慧的不同张力"构成了集体共同创新的动力"。"群文阅读中的共识存在于主体之间,以多元和差异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对多元、差异的倾听、理解、协商以及妥协的过程而达到一种对理解或者知识的共同认可"。笔者以为该看法脱离了形式上的框架,将以往"主题先行"的教学课堂转变为一次师生共同交流、迸发灵感的过程,使课堂"主题后行"甚至形成为没有唯一主题的"多元化共识",仿佛向学生宣示:真理不再掌握在老师手中,蕴含在阅读和寻找的过程中。无论从单一层面还是多元层面理解,群文阅读对于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是一种突破。

《短文两篇》的两则文言文,类型上归属于神话,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展开,有如下尝试:

《山海经・大荒北经》略

《列子・汤问》第三部分略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地理知识的志怪古籍,夸父逐日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想象。然而《列子》是一部思想著作,诸子百家中的列子与夸父又有何关联呢?我们究竟要怎样看待夸父?

出示资料如下: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重点是列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原本作为补充材料展示的时候,笔者并未想要强调这则引文,而现在联系群文的定义"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后达到共识的过程",笔者发现,实际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列子》引文第一句"不量力"所蕴含的特殊意义--古人对夸父的看法经历了一次转变,由敬佩他到以为他自不量力,夸父在列子中成为了反面材料,告诉了世人天地万物自有客观存在的必要,是不容挑战和改变的。夸父究竟是英雄还是莽夫,实质反映出我们对天地宇宙的看待方式。我们怎样看待夸父?答案不是唯一的。

夸父为什么要逐日,可以象征为追求光明,那么可以用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来对比阅读,发现两人的相同点――甘为人类献身的英雄。接着,笔者还引用了一段漫威电影《雷神》中的开场片段,反映了挪威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流传的雷神神话。设计问题如下:

假如神话里的霜人不真实存在,他更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什么?(恶劣天气。)

为什么会有雷神呢?现实世界打雷之后会有什么变化?(有雨水,气候转暖,劳动生产得到了保障。)

夸父为什么要逐日?太阳要落下。为什么不希望太阳落下?(太阳给世界带来光明和美好。)

桃林是夸父的化身吗?《共工怒触不周山》中日月星辰移向西南,水潦尘埃归向东南是共工造成的吗?(不是,是地势地貌造成的。)

但是先民们知道这些道理吗?

由此可以让学生发现神话的定义,神话是人类在无法解释天地万物时,对世界的探索和解释。

然而,对于夸父,还可以有另一种角度的解读,尹荣方《夸父逐日――一曲智慧的凯歌》

告诉了我们先民记录的夸父这一形象还可能是有现实原型的,可能是一次测量日影、制定历法的活动记录,这又可以更进一步启发学生对于神话的理解。

综上所述,课内外联读或者说课堂上的群文阅读活动,对于扩宽学生知识面,限制教师的一言堂灌输,体现课堂的"多元化共识"是有促进作用的,也能够促使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跳出固有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尹荣方.夸父逐日――一曲智慧的凯歌,新民晚报,2014(1.12),B7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2

最让人佩服的是剧作者讲故事的本领。那些似乎是听来的闲言碎语,却被田汉“添油加醋”演化成篇,把家长里短“说成”扣人心弦、欲罢不能的故事。

全剧通篇顺气而下,勾连密集,意义纷杂,仅拿开篇来读,就是一气呵成的好例子。莲儿的父亲夸女儿模样好(我们读下去会知道,莲父夸女儿着实难得。这是他对女儿的唯一一次夸奖。这个开头还另有妙处:父亲始于夸她,收在贬她叱她殴打她。剧作回肠荡气,曲折有致)。莲母接话说:光模样好是不够的,还是多添点嫁妆有实力不被妯娌看扁。莲父感慨,这都是仙姑娘娘的保佑,才有近几年的家道好,特别是刚刚连打了两只老虎。接下来,他没有点明今晚要打第三只老虎,而由其妻“很自然”地带出,且妻子的言语也颇委婉,她说的是打老虎的铳装好了没有,后面此铳还有文章可做。莲父胸有成竹地说早装好了,就等着晚些时候上线,并言辞凿凿地说“今晚准不会落空”(越是信誓旦旦,越是鸡飞蛋打)。于是母亲就盼着“再打一只”,可为女儿“多添一样嫁妆”,她还表示了女儿“没有多少日子就要过门了”,得抓紧准备。此时,父亲竟大度地表示“若打了一只大点的”,不抬城里去请赏,而要“把皮剥下来替莲儿做一床褥子”(这是剧中父亲对女儿最为温情的一笔,也是他的“父爱”到达顶点的地方)。夫妻这番自说自话的过程中,被议论的主人公莲儿却缺席了,这种缺席似乎也隐喻着父母口中的幸福并不是女儿心中的幸福。接着,父亲感到女儿“这一向还好”,母亲附和道那时女儿不听话,夜里哭得叫人可怜。她看似无意之中,其实又像是必然地要引到另一个主要人物――癫子(他正是莲儿心仪的对象,表哥黄大傻)上,故意问“癫子还在庙里(不能居住在村里、屋里,显示了爱情乃是不食人间烟火,无有存身之地)吗?”,其夫答曰自然“还在庙里”,他本要把癫子驱逐出境,又见其傻里傻气,想来不会出什么岔子(千算万算又失算了,癫子才不傻不癫,尤其对莲儿一往情深)。莲母又增加了一句:有一段时间没看到癫子“打我们门口走过了”。两人至此好像吃了定心丸。莲父说大约是被打怕不敢造次了,这句话暴露出莲父凶残冷酷的一面。此时我们第一次听到莲儿祖母(她其实一直坐在跟前听着。老年人往往倒有慈悲心肠,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发话,表示了对癫子的同情,并责备莲父的肆意打人。莲父辩解道癫子似癫非癫,和莲儿玩耍,找莲儿谈笑,而且“莲儿也仿佛非常快活”。这些话必须要说,而且只有此处说,才能让读者明白“两小无猜”之情早已深入一对青年的内心,是任谁也难以拆散开,所以才会上演后面的悲剧一幕――癫子趁着夜色不被发现,出来望“莲姑娘窗上的灯光”而误中用于打虎的铳。而且在这里说是恰如其分,不仅交代了莲儿与癫子的关系,并且为后面的戏埋下铺垫。莲父继续说癫子死活不肯离开家乡(因为心有所属),而且寄居在庙里,虽表示了丝毫的可怜,但还不忘斥责癫子害得莲儿不肯出嫁(他倒不以为自己棒打鸳鸯有何罪过)的可恨。莲母庆幸这倒促成莲儿选到现在这样的好人家(还是夫妻二人面对莲儿不在现场的虚空在窃喜)。莲父忽变警觉,询问女儿前天到哪里去了。莲母说不过找人送虎肉(剧中谈婚论嫁和打虎说虎又关联到一起了),顺便看布匹织得怎样了。莲父叮嘱说以后不要让姑娘家到外面跑(他心中始终放心不下,父亲权威受到挑战,种种焦虑导致了最后暴打坚决不从的女儿),而且提出疑问,因为女儿好像从癫子住的仙姑岭上下来的。莲母好奇莲父为什么问起此事,莲父吐露了心里的顾虑,“怕她又跑到庙里去”(还是撇不下,焦虑一直累积,直到无法控制的总爆发)。此时祖母第二次插话说“到庙里去敬敬菩萨有什么要紧(祖母再次显露老年人的慈善胸怀)?”莲父终于说出“我只怕她又去会那癫子呢。”(由于他内心怀疑但又没有抓住把柄,而且既不敢面对又不愿承认的事实。到最后终于自食其果。)莲母急忙补充说有个女伴陪着同行,不会发生那种事。而且表示莲儿定了人家后,早已忘了癫子。莲父终于可以自我宽慰“但愿那样更好。”从剧作构造来看,这个场面组织得实在是滴水不漏,而且简约、精巧、玲珑、紧凑,没有任何闲笔废话,所谓“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是也。

本来“打虎”和“婚嫁”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很难关联到一起。精彩就在于作者不仅把它们自然连串起来,颇具匠心,而且“婚嫁”和“打虎”放在一起,好像也预示了其中暗藏的血腥气,使剧情显得扑朔迷离。剧作既谈虎打虎,又谈婚论嫁,将剧中“获虎”和“婚嫁”两件并行发展的事件,时而各自行进,时而交错混合,构成一种看似诙谐又充满纠结的独特效果。不仅开篇就在“谈虎”和“婚嫁”之间逶迤行进,而且下文更是若即若离、不离不弃。接着开篇,下文为了避开一家人自说自话,而且淡化打虎的冷峻,有意增加些轻松欢快的气氛。来了邻居,还带了从平原专门来这山里的亲戚,此人对老虎好奇心极大,增添了莲儿一家人谈虎说虎的兴致,也把读者对今晚打虎的期望鼓得高高的。这个谈虎说虎的场面,其中伴随着家长里短,谈虎不忘说人,不时插上一笔莲儿“这几天要过门了”的事。貌似闲言碎语,貌似旁逸斜出,其实剧作家让话语随性而动,暗中却一直没有忘记对要点的提示。这里写得洒脱放达,妙趣横生,众人越是不亦乐乎,后面的凶险逼人才更显出强大张力。在谈了一大通“虎语”之后,又是触及莲儿的婚事,为她后面的拒婚、不和表哥分开再烧把柴火。这是将要展开的急转直下场面的缓冲和过渡,很是精妙。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3

一、语文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施现状分析

1.现今语文教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施上的诸多偏差

首先,学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偏重功利。当前的学校教育还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仍然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师出于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考虑,对教学的三维目标只偏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忽视甚至漠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其次,教学观念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有人认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语文教学的衍生目标,只是教学中需要渗透的东西;既然是渗透,就可多可少,还要看教学过程与内容有没有渗透的机会;“识字、阅读、写作”才是语文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教学目标。

因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被弱化。

2.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被“虚化”

表现一:文本成没有生命的材料,文字成为没有情感的工具

《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情况,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部队番号、地点名称、具体时间和兵力情况,乍看起来,都是一些名词的组合,显得枯燥而单调。因此,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只偏重文体知识的介绍和字词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文意的疏通和段意的概括。教师情感的苍白,势必肤浅地解读文本,更无法感悟文本材料中所蕴含的浸润生命的特质,这就使得文字降格为工具,不能承载情感;文本丧失了生命的活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因而被“虚化”。这种表现,当然不能从文本内这些看似枯燥而单调的名词组合中,去领悟统帅全军的恢弘气度和人民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也不能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去感受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感受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不能获得有益的启示。

表现二:学生的情感未被激活,从心理上排斥文本

例如《最后一课》的教学,许多教师常常先按部就班地简介作者和普法战争,之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完成教参中设置的五个思考题。

这首先暴露了教师导入中的情感蓄积不足、学生的情感未被激活的问题。最后一课,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此要放弃母语,学习异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异国文化,这是侵略者在军事强占以后进行的文化侵略。作者把一个小学校的一堂课的意义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使这一堂课的任何场景、细节都具有了庄严的意义;而且阿尔萨斯人此时的心情是悲愤、沉痛的。如果这些情感因素没有在导入时交代清楚,没有进行必要的情感铺垫和气氛营造,学生的情感未被激活,就难以进入文本,更不用说带着情感去阅读和理解文本了。

其次是教学环节的顺序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而使学生排斥文本的问题。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仅读一遍,还未疏通文意、掌握概要,还没有问题产生,或者还没有深层次的问题的产生,思考也没有积蓄到不吐不快的程度,就让学生连续回答五个“大”问题,这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由此产生畏难情绪,以致从心理上排斥文本。

表现三:教师理念上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没有深度解读文本

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分别选自古代神话故事集《山海经》和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两篇均为文言文,篇幅都较短。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忽视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没有深度解读文本,仅仅满足于文学常识的介绍和文言字词的教学,只注重实现知识目标,强调文言字词和句式的积累,故而无法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谈不上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夸父逐日》开篇第一句“夸父与日逐走”就让人惊叹敢与太阳赛跑气魄。其中“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更令人惊叹远古人民丰富奇异的想象力。夸父虽然渴死于半道,但是并没有给人以失败的悲凉之感,相反,他在面对几乎不可战胜的大自然面前所体现出来的豪迈、雄健和大无畏的精神力量,振奋、激励着后人去追求光明和真理。

如果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中注入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就会使教学厚重而饱满,而不至于只是两篇短小而单一的文言文字词教学。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施策略探究

1.把握“单元说明”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明显意图

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的编排体系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导向明确。几乎所有“单元说明”都是围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去启发学生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的。

七年级上册开篇第一单元说道:“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的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此单元所有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都是显见的。《在山的那边》,作者热烈向往的不仅仅是大海,更是对人生目标的追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描写克服登上崖顶的困难的过程,其实就是战胜人生道路上意想不到的困难的过程;《短文两篇》以小见大,启发人们思考如何让短暂、脆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紫藤萝瀑布》引导我们如何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中化解悲痛和焦虑,寻求宁静和喜悦;《童趣》写的是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获得了“物外之趣”和人生的欢愉。

2.领会“课文导读”中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指向

七年级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读:“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熟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八年级课文《藤野先生》导读:“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

由此可见,课文有的在讴歌理想,有的在阐述信念,有的在论说人生修养,有的在陶冶爱美的心灵,有的在激发求知欲望,有的在培养科学精神;有的在启发你憧憬人生、关注生命的成长,还有的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现实。包罗万象,涵盖了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方面面。

如果广大教师能够在课前引导学生对“课文导读”进行阅读思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就不是大而泛的空洞抽象的理念,而是具体可感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

3.明确“研讨与练习”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比重较大

七年级课文《〈论语〉十则》“研讨与练习”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八年级课文《桃花源记》“研讨与练习”提出: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些问题的提出,是“课文导读”的具体化要求,学生通过对文本理解、思考、感悟,再通过“研讨与练习”的实践,如此循环反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能逐渐得到熏陶和提升。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九年级上册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无论是导读,还是课文本身,甚至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无不贯穿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这在其它课程和教材中,是不多见的,足见教材编写者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重视。

4.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挖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涵

散文、诗歌、小说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蕴含丰富,我们更应该尝试从其它不容易显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文本中去挖掘,特别是说明文。

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一段科学性和形象性俱佳:既用了科学严密的体现四季更替的词语和句子,如“立春过后”、“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到了秋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也用了许多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描写的句子,如“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燕子翩然归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

经过文本细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就有章可循。我们就不难理解“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要求:“通过本文的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这篇课文同时也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也可以就此理解竺可桢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所倾注的感情,同时可以理解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的动机和原因。

5.从课堂教学中强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施意识

以《故宫博物院》教学为例,许多教师都在教学中开展了一项活动: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故宫的平面示意图。从课堂评价看,多数教师主要着眼于学生是否画得准确、美观,这一活动充其量只实现了让学生“看懂”课文主要介绍什么内容的知识目标,而如果把这一活动视为一个教学资源,其资源价值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这一活动时,应该考虑活动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的。

由此可见,许多教师仅仅把此篇课文当作一般说明文来组织教学,完全忽略也根本未去挖掘课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涵,更遑论去实现这一目标了。如果我们去读一读作者的写作动机,就不难理解作者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写故宫,光是说清楚,满足于起码的要求,太不够了。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客观介绍,而应该贯穿一种思想——加深对祖国的爱;体现一种精神——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增强一种感情——民族的自豪感。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4

关键词:中国神话古希腊神话比较

神话是原始初民们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它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的天真幼稚的认识和解释。它虽然以神奇有趣的故事形态呈现,却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观、伦理观和思维方法的表现。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心理的不同,其神话也有着巨大的差异,神话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伦理、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是迥异的。因此,虽然同是先民集体意识的产物,中西方神话却表现出极大的不同。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整体风格上的奔放活泼与含蓄稳重

古希腊神话故事性强,优美生动,情节完整并洋溢着充沛的情感,在一个个或悲或喜的故事中体现出深刻的寓意,有一定长度,情节曲折完整的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比比皆是,整体风格明快生动。中国古代的神话也很丰富,但大都篇幅短小、故事精干,故事与故事之间也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神际关系,也鲜有过于直接的感情外露。

同样是具有悲剧色彩的故事,古希腊神话中是这样描写普罗米修斯受刑的:普罗米修斯被迫锁在悬岩绝壁上,他给直挺挺地吊着,无法入睡,无法弯曲一下疲惫的双膝。……这位囚徒被判受折磨是永久的,至少也得三万年。尽管他大声悲叫,并且呼唤风儿、河川、大海和万物之母大地,以及注视万物的太阳来为他的苦痛作证,但是他的精神却是坚不可摧的,将悲壮的色彩渲染得淋漓尽致。而中国的神话故事大多都很简短,夸父追日的神话仅短短一小篇就将故事讲述完毕: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笔法简练,短小精悍。中国神话少有感情的流露和感彩的渲染,深沉厚重,其间的精神意蕴是深藏于故事之中的,带给人的是久久的回味。

上述差异是与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和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紧密相关的。希腊民族处于典型的开放性海洋环境,他们敢于冒险、富于幻想、奔放浪漫,在感情的表达上也是热烈而直接的。因此,其神话中的人物感情充沛,故事往往体现出鲜明的悲喜色彩,生动活泼。而中国的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先民们深居内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甚少,要不断以微小的力量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于是必须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冷静和理智的状态,亦趋向于内心精神的养成,不外露、不张扬,含蓄而保守。此外,从流传的角度看,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地充实、发展,更加丰富;中国史学的发达则使很多神话成为历史中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历史和哲学的重视也使得神话的地位相对被忽略,神话的流传没有有利条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形象塑造上的世俗化与道德化

希腊神话中的神在外形上与人无异,大都是俊男美女,并且与人一样,有着各种感情和欲望,也有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女神多喜好嫉妒同性,男神多贪杯好色,体现出浓浓的人类生活气息。他们有无上的威严,在道德上却有诸多缺陷,如宙斯虽是地位最高的天神,却风流成性。希腊神话里的神身上充满着凡夫俗子的欲望和缺点,神性和人织在一起,神少了些高高在上的威严,而多了很多世俗人生的亲切气息。

与希腊神话不同,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神在外形上往往和某种兽类有相同之处,他们半人半兽,使其更具有神圣的不可侵犯性。伏羲女娲是人面蛇身,蚩尤是人身牛蹄,是狗首人身。但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神和英雄在道德上堪称完美,他们没有自己的私欲,而是怀着强烈的民族集体意识。与古希腊神话中缺点诸多的神相比,中国的神和英雄因为其道德上的高尚完美而具有了一种令人崇拜的威严,而少了那样一种世俗气息。

古希腊塑造神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按照人本来的样子去塑造神,因此便赋予了神种种人性弱点。这同样与希腊人的海洋性民族性格有关,同时也与其城邦民主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的基础是公民平等原则,由此形成了自由、平等等观念,因此他们的神也有人性的弱点,并不是道德的楷模。中国的大河内陆文明使得先民们重实际而轻玄想,重内在而少流露,中国的神便成为人民追求道德境界,提高自身修养的标准。且中国较早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和大一统的儒家传统,也使得中国神话为适应政治和道德教化的需要逐步被改造,带有了浓重的伦理性、说教性。

古希腊神话中神是世俗化的,中国神话里神的被道德化、圣贤化,这种差异性不但源于其内在的民族心理,还与两个民族不同的政治状态密切相关,这也正说明了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各个民族文学的差异归根结底都能从其特定历史的政治社会条件找到根源。

三、在重要伦理观念上的不同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神话里的内容也折射出了当时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比较两个民族的神话,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重要的伦理观念上,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是两个民族对两性关系的不同态度。在希腊神话里,两性关系混乱,诸神大都放荡不羁,、私生子的故事比比皆是。中国的神话里,众神都是庄严的、完美的,没有任何私情,甚至连正常的爱情在神话中也是鲜见的。对待性的问题,中国神话显示出的是一种严谨、慎重的态度,而希腊神话表现出的则是奔放、轻率的态度。

其次,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命运观。在希腊神话中,神都有着他们不可更改的命运,即使是宙斯也有自己的命运。中国神话里崇尚的则是神的权威,个体的人的生死祸福往往是能够被拯救,而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恰恰是那些伟大的英雄或天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对权威的不同态度,和对个体的人的力量的不同看法。

通过对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民族的神话都是有其特定的精神内涵。不同的历史条件和道德伦理观念折射在神话里就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不同类型的神话文学。它们也是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外化,更是形态各异的民族文化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神话与民族精神.谢选骏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3.

[2]中西比较诗学.曹顺庆著.北京出版社,1988.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5

一、为何要学古文

大力倡导小古文教学的朱文君老师说过:“第一,文言,让白话的表达更精妙。第二,文言能让白话的表达更有节奏和音韵。第三,文言,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第四,为了初中和高中的文言学习能够有个台阶,有个预备,小学也应该学一点浅易的文言,积累一定的语汇,培养文言的语感。”

文言文作为汉语言的典范和精华,其节奏感和韵律感,其语言的凝练含蓄,是现代的文章难以兼备,难以企及的,因此,对小学生语言水平的影响不可估量的。它可以让这种语言的感觉内在于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内化为一种无意识,但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能力。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我主张中学里不但要教文言文,而且要适量多教一些,但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教法。”既然中学里可以教,那小学里就能教一些浅显的文言文。民国时期《开明国语课本》就是一些浅显的文言文。

我们发现,喜欢古文学的人,言谈和作文,常常可以引经据典,语言有深度,有质量,有节奏感。古文相比现代文,在提升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方面,可谓事半而功倍。学龄儿童记忆力非常强。在这个时期接受中国古代文学的熏陶,这种打根基的训练,让其一生受用不尽。

二、趣味是第一位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古文的学习,关键是动之以趣、晓之以情、践之以行。实际上,小学生低年级的那些古诗词、成语等,就是古文,只是我们没有更好地注意他们罢了。朱文君老师说: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在他的《小古文一百篇》,精选了最好读、最有趣的小古文,目的就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得最纯正的文言启蒙,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的底子。让孩子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适当接触一些比较有趣、相对比较容易的文言文,这样更容易产生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

三、读很重要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对“读”的经典概括和诠释。由于时空上的距离,古文与现代学生自然会有隔膜,学生学古文犹如同陌生人交朋友,要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让学生走近古文,“其实方法很简单,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我们可以先领着学生读,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加深理解。有的给文字配上插图,有的可以让学生演一演。不对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也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教学目标一样可以达成。

四、古今参照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有和它相对应的小古文。我们利用这些文章,巧妙进行小古文渗透,是非常有效的。《夸父逐日》这篇古文可以在讲课文《夸父追日》时拓展讲解;在教《扁鹊治病》时可以拓展《扁鹊见蔡桓公》。由于小古文琅琅上口,孩子们很快就能熟读成诵,在诵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意思。随着读和背数量的积累,孩子们理解的能力同步提高。在诵读中,我们可以只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解释,只要孩子能粗通大意,就坚决不再进行解释,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和背诵。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孩子们最终能够达到透彻理解。

文言文教学的这种古今穿插,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如,《晏子使楚》一课,孩子们对“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的理解没有任何难度。他们还能体会到古今语言的差异以及古代语言的凝练。教材中的【日积月累】中都是千古佳句。在教学中,我们带领学生理解、积累、甚至拓展原文,适度、适时、持之以恒地训练,他们一定会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古文改写,妙趣横生;指向阅读,一举两得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6

关键词:《聊斋志异》《生死疲劳》文学影响

中国古典文学对当代文学是否有影响?当代创作与古代创作是否可以连接?古代文学资源是否有再利用的价值?中国文学传统是否已经断裂?这些问题都值得重新思考。我们且以莫言为例进行反思。莫言多次在演讲与访谈中提到“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向蒲松龄先生学习的道路”,[1]“实际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蒲松龄”[2]等等,可见其文学创作与蒲松龄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集大成之作,本文以莫言的《生死疲劳》为例,探讨《聊斋志异》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聊斋志异》因果报应观对《生死疲劳》的影响

三生业报,本是佛教的观点。随着佛教逐渐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之一,其观点也在文学作品中相应地显现出来。佛教发展至东晋,名僧慧能引佛经宣称:“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生死疲劳》中,主人公西门闹冤死后分别投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大头婴儿,他的六道轮回即是因果报应的另一种解读。“生报”思想告诫人们:今生修善德,可来生至天界。今生造恶行,来生堕入地狱。[3]而小说中,西门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前世做尽善事,“是一个不该死却被枪杀了的好人啊,连阎王也不得不承认我是被枪杀了的好人”,[4]却每次投胎转世为畜生。作品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黄瞳小时候偷了西门闹的烟卷,被发现后,西门闹不仅放了他,而且还送给他一包茶叶,因为黄瞳他爹是其佃户,还做一手好豆腐,两人交情甚好。可是最终用枪崩了西门闹的却正是黄瞳。显然,这是莫言对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另一种理解与阐释,甚至是一种质疑。书中另一个故事更是强化了作者的这种质疑,一个膝下无子的石匠,为了积德行善,雕刻了一座土地爷神像,第二年,石匠妻子果然就生下了一个男婴。结果,长大成人的孩子却性格暴躁,打骂爹娘,形同禽兽。莫言如此感慨“世事变幻莫测,所谓善恶报应之事,也是一笔难以说清的糊涂账”。[5]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因果报应,莫言更多地是带着一种戏谑的口吻,是一种质疑与颠覆。随着时代的变化,因因果果却很难再说清楚。

同样,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蒲松龄《聊斋志异》里。佛教善恶轮回的审判原则大致是:“杀生者当做蜉蝣,朝生暮死;劫道者当作猪羊,受人屠割;淫逸者作鹤鹜麋鹰;两舌作鸱枭;悍债者为骡驴牛马。”[6]虽然由于时代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蒲松龄深信因果报应观,而且习惯性地接受了“大善得大报,小善得小报,天道好还不爽”的传统观念。但在某些篇章的处理上,他并不是固守佛教的审判原则,而是加入了自己的判断,正所谓“若人心之所快,即冥王之所善也”。《汪可受》篇,汪可受借住寺庙读书,见僧有牝马产骡驹,爱而夺之。死后,阎王对其生前贪婪凶暴很生气,罚其转世为骡。显然,这一审判是情绪化的。冥王带着宗教的面具,却没有严格按照佛教的审判原则,而是演绎着民间“以怨抱怨”的观念。《三生》(卷一)刘孝廉二世转世为犬时,在冥间受到剥皮及笞挞之刑。这一惩罚显然也是不符合佛教审判原则的。因为“罚作犬”,已是报应之“果”,不需要再借助额外的惩罚。由此可见,远在清代,蒲松龄就在作品中对因果报应观进行了多面解读,而从小听聊斋故事长大的莫言又不自觉地将其表现在作品中。

二、情节的相似与相通

《聊斋志异》将现实与幻想两种成分融合得浑然一体、出神入化,这给莫言带来了极大的启发性影响。他大胆借鉴,深度开掘,通过多种方式吸收《聊斋志异》中的有益养分,为自己的创作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生死疲劳》开头,地主西门闹在地狱里受尽各种酷刑,大闹阎王殿,鸣冤叫屈的惨象:

我在阴曹地府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每次提审,我都会鸣冤叫屈……我想,宁愿再他们的石磨里被研成粉末,宁愿在他们的铁臼里被捣成肉酱,我也要喊叫“冤枉!”

蒲松龄在《席方平》一文中的描写:

(席方平为替父申冤前往阴间):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君负气已甚,官府求和而执不从……升堂,见冥王有怒色,不容置词,命笞二十。但席方平却仍坚持初衷,大呼“必讼”。

《生死疲劳》对于“下火海”情节的描写:

为了让我认罪服输,他们使出了地狱酷刑中最歹毒的一招,将我扔到沸腾的油锅里,翻来覆去,像炸鸡一样炸了半个时辰,痛苦之状,难于言表……

蒲松龄在《席方平》一文中的描写:

冥怒,命置火床。两鬼捽席下,见东墀有铁床,炽火其下,床面通赤。鬼脱席衣,掬置其上,反复揉捺之。痛极,骨肉焦黑,苦不得死。

《生死疲劳》关于西门闹投胎转世的描写:

我(西门闹)看到鬼差蓝脸上的狡猾笑容,还没来得及思考这笑容的含义,他们就抓着我的胳膊猛力往前一送。我的眼前一片昏黄,就像沉默在水里一样,耳边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欢快的喊叫声:“生下来了!”

蒲松龄在《席方平》一文中的描写:

二鬼趁其(席方平)不备,推入门中。惊定自视,身已为婴儿。

《生死疲劳》对于猪绝食而死的描写:

我宁愿再次为驴、为牛,也不愿意做一只在粪便上打滚的猪。我决心绝食而死,好尽快地赶赴阴曹地府找阎王算账。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描写:

(婴儿)愤啼不乳,三日遂殇。(《席方平》)

(刘孝廉转世为马后,受尽折磨)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三生》)

《生死疲劳》中对阎王的描写:“阎王身边那些判官们,目光躲躲闪闪,不敢与我对视。我知道他们全都清楚我的冤枉,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我是个冤鬼,只是出于我不知道的原因,他们才装聋作哑。”同样《席方平》篇中,阴司冥王皆知其父是冤枉的,但他们收受贿赂,与羊氏沆瀣一气。两相对照,莫言笔下的阎王似乎与《席方平》中的阴司无甚区别。

将人的属性与动物属性结合统一,可以说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当西门闹转世为猪后,它可以听懂人说话,可以阅读《参考消息》,能闻出酒香揭穿人的阴谋等等,这是对动物世界大胆想象地虚幻描写,如此夸张的想象力,简直是对人类世界的某种延伸,通过非人类世界的描写对现实世界进行颠覆及控诉。而这样的现象在《聊斋志异》中数不胜数。鬼、狐、神仙、妖怪,几乎都是“物”幻化成人,他们不仅带有某些物的自然属性,同时又带有人类的某些属性,通过塑造物性人性复合统一的角色,对当时社会提出控诉。《席方平》篇,城隍、郡司、冥府三级冥官与世间的贪官污吏肖似,可以说是后者的真实写照。

毫无疑问,莫言在细节描写上借鉴了《聊斋志异》。《生死疲劳》一文中很多情节都是对《席方平》《三生》(卷一)《三生》(卷七)扩展、润色而成。尤其是对《席方平》的借鉴非常明显。所以,莫言称其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向蒲松龄先生学习的道路。他说自己确实在写(即《生死疲劳》)的时候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向我的祖师爷爷蒲松龄先生致敬。[7]莫言大胆承认自己深受其影响,毫不掩饰蒲松龄作品的魅力,这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致敬,也是对古代小说传统价值的肯定。

三、主要人物的相似性

小说《生死疲劳》中,西门闹被冤处死后在地狱受尽折磨,却仍坚持申冤,投胎畜生时,作为大历史背景下高密东北乡的旁观者,对人类的命运、世事变迁有了新的认识。所谓世事变幻莫测,善恶有报之说在历史中似乎只是个笑话。历经六世,历史的变迁改变了高密东北乡,也一步一步化解了西门闹的仇恨,最后终于转世投胎为人。

《席方平》一文中,席方平愤慨于父亲在阴间被仇家恶役所欺辱,灵魂跑到阴间为父申冤。在地狱受尽极刑仍然坚持申冤,其万劫不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孝行得到神灵的帮助,最终得以一雪耻辱,获得好报。

不管是《席方平》还是《生死疲劳》,在创造主人公时,作者都不是将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依次写出来,而是立足于人物的主要特征,并适度夸张、放大这个特征,使其表现更突出、鲜明。《席方平》开篇,介绍席知其父朴讷必受羊某欺凌,于是赴地狱,代父申冤。一开始,是“抽笔为词”,接着“以官役私状,告之郡司”,结果郡司仍批城隍复案。期间,席受尽折磨,却仍坚持诉讼。作者对极刑的一步步强化,其实是对席必讼决心的一步步加强。后席曲线伸冤,转世为婴儿,却绝食而死,再至阴间,遇见二郎神,才得以沉冤得雪。作者通过一步步地加强、发展、放大席方平所受折磨,将席方平不畏黑暗坚持替父申冤的特点勾勒了出来,使其愈加鲜明。而《生死疲劳》中,作者则是通过转世投胎一步步加强主人公的特性,并使其在轮回中得到修炼,最终消解物性,强化人性。小说开头,西门闹仇恨交加,受尽极刑还坚持喊冤,却被欺骗转世为驴;驴被饥民分食后,西门闹冤魂不散,再次投胎为牛;悲壮一生的牛死后,西门闹面对阎王依旧满怀仇恨,但他开始怀疑作为人的记忆;救人而死的猪并没有审判直接投胎为狗,子孙辈的世事无常,长工蓝脸的逝世以及那句“掌柜的,你也去吧”,西门闹终于得归平静,只剩下些仇恨的残渣,于是转世为猴。作者对西门闹的勾勒更多的似乎是缩小,一步步对仇恨的淡漠,一步步接近人的属性。由物到人的漫长步骤,即是仇恨的逐渐消失、人性的逐渐回归过程。

四、结构设置的相似

文学史上,一部洋洋洒洒的长篇小说可能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尘埃积淀中,而某些玲珑之短篇,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成书于清代的《聊斋志异》在古代文学长廊之中,其情节设置应堪称独具一格。英国小说家福斯特说:“美感的出现常是也必须是出其不意的,而奇诡的情节最能配合她的风貌。”[8]如果情节缺乏波澜,没有矛盾冲突,叙述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小说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因此,如何从总体上设置全篇的情节框架,以容纳作品的生活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成为叙事性作品情节结构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生死疲劳》这部小说中,作者出其不意的情节设置,将西门闹悲剧的一生刻画得淋漓尽致。文章开头西门闹“大闹”冥间,却莫名其妙转世为驴,悲剧的驴一生结束,结果又开始了牛、猪、狗、猴以及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的轮回。西门闹六次转世轮回,目睹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东北乡农民的一生。六道轮回,不仅使矛盾冲突发展的时间进程较长,而且是作者顺着物性的逐渐消失、人性的逐渐回归来设定的。

中国古典小说一向注重情节的曲折多变和出人意料,蒲松龄更是这方面的高手。《聊斋志异》中的大部分作品,作者基本上是按照一定的线索,设置一个纵向推进的情节框架。《三生》即是如此。缙绅刘孝廉因行为多玷,被冥王罚转世做马,“主人骑,必覆障泥”,则必受主人鞭笞,于是愤甚绝食而死。再次转世为犬,“啮主人脱股肉,主人怒,仗杀之”。再次转世为蛇,因一念之善,最后才投胎成人,且聪明绝顶。而在《生死疲劳》中,每一次动物的轮回,作者都是以顺叙的方式,设置情节结构。在西门闹转世为“猪”的一生中,先是因人性的附着以猪为耻,一心求死。随着黄合作的抚爱,猪的物性加强,甚至摆脱了人性的束缚,西门闹作为一只拥有特异功能的猪活了下来。接着与东北乡的人们斗智斗勇,为着活命逃离,西门闹成为野猪之王,物性也发挥到最大。多年过去,猪觉得该回去看看东北乡的人,终因救人(即西门闹的孙子)再次转世。猪的一生,在物性与人性的斗争中向前发展,最终也因人性的最大凸显而死。

在莫言的其他作品中,如《翱翔》中走投无路时突然飞起来了的燕燕,《铁孩》中吃铁的小孩,《夜渔》中的白衣女人,《嗅味族》中嗅味而饱的族类等,似乎都隐约有着蒲松龄的影子。在中国作家热衷模仿西方文学经验的时候,莫言却在多种场合直言深受蒲松龄——一位中国清代的短篇小说家的影响。当代文学该如何面对西方文学经验与古代文学传统,随着莫言的得奖,势必又会引起新一轮的讨论。学习现代小说理论,并不忘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寻找养分,对本土化的再创作,对传统的重新认识与运用,帮助莫言找到了一条源源不尽的创作之路,而且得到了世界文学的肯定。

注释:

[1][2][7]莫言:《我的文学经验》2007年12月在山东理工大学的讲演。

[3]黄洽:《与宗教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68页。

[4][5]莫言:生死疲劳,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89页,第222页。

[6]李昉等编:《冥祥记》“赵泰”条,《太平广记》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97页。

[8]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71年版,第73页。

参考文献:

[1]莫言研究会.莫言与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黄洽.《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5.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7

[关键词]桃;文学意象;审美意蕴

含蓄敏感的中国古人善于用感性思维捕捉客观物象,在文学创作时常以景写情、以象易物,在对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寓生命的感动和心灵的慨叹,创造了丰富的审美意象,“桃”意象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历来对桃有着深厚的感情,桃树原产地即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栽培、使用、食用历史。在人们的认识中,桃木可驱邪避祸,桃花极具观赏性,桃果被称为“五果”之首,桃核可制成手串,其根、叶、花、仁皆可入药,可谓浑身是宝。在这个寻常景物中,人们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创造出了“桃”意象丰富的意蕴。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桃”意象的指代性表现出一脉相承、融会贯通的特点,但有时其象征意义也会大相径庭。从这些文化现象中,我们可大概窥探出古代文人复杂的创作情感,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观念的更迭变换。

一、诉说季节物语,映射爱情婚姻

“桃”意象是春天的象征。早春时节,桃花荑萼满枝,微红初泛,用一抹明丽的红色打破了春的宁静。宋代黄升《重叠金•除日立春》云:“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桃花于阳春三月盛开,姿色娇媚,一树繁英,秾丽夺眼。诗词中常以桃花歌颂春天,如宋代陈亮《采桑子》:“桃花已作东风笑,小蕊嫣然,春色喧妍。”“东风”本就是春天到来的象征,桃花与东风并举,歌咏生命蓬勃、郁郁而发的春天,共同昭示世人春的脚步悄然临近。桃和爱情的关联,首先因为桃花盛开在爱情发生的时节,是婚爱时令的典型景物。《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3]春天被认为是情爱、婚嫁的法定时节,侍春而发的桃花成为美好的背景和点缀。《诗经•桃夭》中描述美丽女子的爱情和嫁娶,开篇即以桃花起兴。其次,桃花常用来隐喻爱情的主人公,即年轻美貌的女子,上文已有论述。今日人们所说“桃花运”“桃花劫”等,都和女子、爱情相关。爱情出现裂痕或有所损失时,如同美好的桃花最终飘落成泥,令人怜惜叹惋。陆游与唐婉无奈分手后,见桃花而感伤,写下了著名词作《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昔日桃花如同美人面庞,今日却是桃花飘落、池阁寂寥,美好的爱情成为追忆,怎能不让人感伤!围绕“桃”意象,文人创作了一系列爱情故事。如“人面桃花”一诗,被晚唐孟棨进一步加以联想,在《本事诗》中创造、铺陈出一段爱情故事:崔护清明日寻春独行,遇一貌美女子,二人互生情愫,后崔护睠盼而归。第二年清明日,崔护故地重游,桃花依旧而美人不再,遂作诗《题都城南庄》。后数日,崔护复往寻之,惊闻美人因其诗作感伤绝食而逝,入室哭之,美人竟死而复生,二人携手而归。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成为后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和素材,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明代孟称舜的杂剧《桃花人面》。

二、隐喻个体生命,比附道德人格

(一)“桃”意象隐喻个体生命“桃”意象与美貌女子物感相通。“桃”作为审美意象的开端,源自那首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诗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诗作以茂盛、绚丽的桃花起兴,引出新婚女子艳丽如桃之意。桃花颜色艳丽、花形端美、淡香袭人,其生物特性和年轻美貌女子有相通之处,这是一个自然朴素、顺势而出的联想。《桃夭》诗一出,以桃花喻美人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传统。在文学作品中,桃李佳人并举的例子不胜枚举。魏晋以后,文人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来描摹女子的妆容与美丽,诗词中出现了“红粉妆”“桃花面”“桃脸”“桃腮”“桃颊”等相关表述,女子芳名中也常见“桃”字。桃花红艳,灿若少女面庞。把这种关联推向极致的当数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情景、构词方面,把“人面”和“桃花”并举,使人的头脑中瞬间浮现出脸色红艳的美人和绚丽烂漫的桃花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从此,“人面桃花”日益成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活跃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桃”意象与青楼女子结下不解之缘。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观倾向于含蓄、内敛,以“中和”“自然”为美。桃花繁复、浓艳的生物特性使它被赋予了泛滥无节、艳俗不堪的品性。在一些文人墨客笔下,桃花成为卑贱轻薄、风流放荡之风尘女子的象征。如宋代程棨于《三柳轩杂识》中,把桃花比作倚门而立、举止轻浮的娼妓。清代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中,桃花扇是秦淮名妓李香君与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香君演出的物件。“桃花扇”作为之扇,成为身份的象征。而桃花作为风月场所的典型景物,与青楼女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桃李”意象并举,象征教师育人之果,最早见于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果。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之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1]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简子劝诫、批评魏国大臣子质的故事。培养人才要预先选择好的、有培养价值的对象,如同种树,在春天选择种桃李或者选择种蒺藜,最终结果截然不同———种桃李可受益,种蒺藜只能受其伤害。这一典故创造了关于育人方面的两个比喻:培养人才叫做“树人”,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此后,“桃李”一说被很多文人化用衍生。武则天曾对狄仁杰说道:“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2]称赞狄仁杰树人有功。在诗词和日常语用中,尚有“春风桃李”“桃李门墙”“桃李之教”“桃李满天下”等说法。(二)“桃”意象比附道德人格“桃”意象与“正”人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意即桃树李树安静地开花、结果,从不张扬炫耀,但仍然吸引很多人前来乘其阴凉、赏其花朵、尝其果实。久而久之,走出一条小路来。司马迁用此比喻来赞美李广将军功成卓著却不居功自傲,“桃”意象被赋予了崇高、谦逊的精神品格和人格境界。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喜好桃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明代的风流才子唐寅。唐寅将自己的住处命名为“桃花庵”,以“桃花庵主”为号。他作有《桃花庵歌》,全诗共用14个“花”字,复沓循环,字里行间营造了一个花的世界。作者醉卧花间,用“桃”意象来表达这种超脱自适、不慕荣华的洒脱心态。除了红艳的桃花,白色桃花品种亦得到文人的广泛喜爱和认可。宋代王十朋尤其欣赏白色桃花,其《书院杂咏•千叶白桃》云:“岂有夭桃艳,淡然群卉中。全身是清白,那肯媚春风。”诗人认为白桃不像红色桃花那般艳丽,在众多花卉中安然处之,不肯献媚春风,象征卓然不群、清白正直的高贵品格。“桃”意象与“负”人格。桃花的“花格”象征的“人格”也呈现出矛盾的特点。在获得人们推崇和认可的同时,也并存着对立的声音。唐代大诗人李白就作诗劝诫世人:“桃李卖艳俗,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桃花、桃树和其他植物、花卉作比较时,桃花大多是被贬低和讥讽的对象:不如梅花凌霜绽放,坚毅果敢;不如松柏四季常青,坚贞伟岸;不如兰花高雅圣洁、飘逸俊芳;不如傲霜怒放、淡泊清华……似乎没有任何一种植物像桃花这样集中了人们如此复杂矛盾的情感。

三、表达生命意蕴,寄予人生感怀

(一)“桃”意象与生命繁衍中国古代崇奉天人合一、万物有灵,“桃”较早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桃树易植而子繁,叶茂而花盛,因而古人用桃祈求自身和宗族能够繁衍传承、生生不息。如《诗经•桃夭》中所描述,美丽的桃花盛开,伴随着幸福婚姻的开始。新娘嫁到夫家,为一家人带来和顺美满。桃花盛开之时,花团锦簇、生机盎然;花落之后,果实丰盈,叶片无数,如同对新婚女子未来生活的祝福。唐代王建的《宫词》也寄寓了这种观点:“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生活在高墙深院中的宫女,看到桃花结子丰盈,心里不由得生出许多不快和埋怨———自己又何尝不想像桃树那样,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喜结连理,多籽(子)多福!(二)“桃”意象与青春易逝桃花盛开之时虽极艳,然其花期短暂。如同人的青春,无限美好却又稍纵即逝。因而,倏忽而逝的桃花和红颜薄命的女子往往被紧密关联在一起。春秋时的息沩容颜绝代,先事息侯,后被楚王武力夺取,耻于身事二夫,遂撞墙而亡。人们感其遭遇,将其推为桃花司女神,称为“桃花夫人”。“红飞香断”,最让人怜惜动容的当数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在《葬花吟》中,她写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花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把悲凉无奈的身世遭遇和哀伤悱恻的人生宿命比拟在落花身上,寄托了自己全部的哀音,让人读来为之神伤!

四、祈求安宁长寿,点缀理想世界

原始社会中,祭祀活动的地点非桑林即桃林,桃木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中,“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指“桃林”。桃树是夸父族的图腾,夸父死后,其遗弃的手杖化作桃林,有死后返祖归根的意味。战国时期,人们在桃木上刻绘的神荼郁垒像,就被称为“桃人”,用以驱鬼祈福、镇邪纳吉。每逢过年时,中国人“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寓意喜庆、安宁和吉祥。桃树寿命极短,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成为长寿、祝寿的仙物和象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桃》引《神农经》曰:“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4]道教中广泛流传着食桃成仙、长生不死的故事。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的故事经过吴承恩的创造发挥,已妇孺皆知。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如每逢贺寿时,人们常用“寿桃”表示祝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树是“仙树”,桃果是“仙桃”,桃花是仙境世界必不可少的物象。唐代陆龟蒙在《桃花坞》中连用四个“愿”字表达了对尘外仙境的无限渴望:“愿此为东风,吹起枝上春。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愿此作幽蝶,得随花下宾。”“桃”意象为中国文人建立起了一个精神乐土和仙人世界。虚无缥缈、可望不可即的桃林仙境让人模糊难辨,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人们清晰地描绘了一幅人间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隐逸情怀。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到处是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作者塑造了一个和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桃花源”,寄予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后,“桃花源”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每当社会黑暗、人生迷惘时,人们便走入心中的“桃花源”寻求慰藉和解脱,由此也产生了大量以“桃花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说,“桃花源”已经自成一园,蔚为可观。

五、结语

在不同时代、不同境地,桃花只是顺应自然、适时开落。桃花始终没有变,变的是人们的环境、心境。桃花以其丰富的审美意蕴,让中国古代文人在景与情中自由地联想和穿梭,也给予千百年后的人们更多审美的体验。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多了些情思在里面。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留给人们的珍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晨风,刘永平.韩诗外传选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59.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7:6552.

[3]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8

千言万语,汉语成语,拼音是qiānyánwànyǔ,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说话很多。成语谜语是谜语的一个分支,猜成语是一种很有趣的益智游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的谜底,供大家参考。

一、成语谜语长篇小说……打一成语

二、成语解释形容说得话很多。唐·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三、成语造句1.圣贤人的教导千言万语,都是教人一切先从近处做起。

2.千言万语也难讲述我俩的友谊。

3.我和你分别这几年,有许多话要说,真是千言万语不知从哪里说起。

4.即使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他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5.灾区人民表示,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6.那样陈陈相因的文章,纵然千言万语,也是毫无意义。

7.教师节为您赋诗:千辛万苦育新人,千家万户把您夸,千言万语道不尽,千桃万李满天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心中一直都感激您,祝您节日快乐!

8.老师您好,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的感激之情,我只说一句我的心里话:老师节日快乐,愿您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9.春天,色彩缤纷的季节,最是撩人思绪,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愿至深的祝福时时萦绕着你,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10.祝福是份真心意,不是千言万语的表白。

一首心曲,祝你升迁事事如意!

11.沉淀千言万语的祝福,堆积望眼欲穿的想念,凝聚千丝万缕的深情,采撷星空璀璨的绚美,穿越云层万里的阻隔,只为传送给你最真诚最厚重的祝愿,祝2013年元旦快乐。

12.千言万语,道不尽那年哪月那日;

万水千山,隔不断缕缕师恩。

13.再过长篇的话语也只是画蛇添足,千言万语化作三个字我爱您!

14.教师节要到了,千言万语凝聚在这条短信上,祝您节日快乐,永远幸福年轻,并愿阳光般的灿烂心情永远与你相随!真心祝福您!

15.新年到,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新年快乐,祝福声声交响成一个吉祥如意,电波阵阵捎带去一生幸福美满,短信频频祝愿你一世喜乐平安。

16.万圣节,我有一万个理由爱你,万圣节,我有千言万语送你甜蜜,万圣节,我有万种风情只为你温柔,万圣节快乐,我亲爱的女巫婆婆。

17.诱人的樱唇,像有千言万语跟你倾诉,蕾琪魅力一族润唇油,总有一款定必令你称心惬意,一抹钟情。

18.两个人诉说离别之苦,心里都有千言万语,因此互相问长问短。

19.叮咛嘱咐,千言万语留不住,人海茫茫,山长水阔知何处,浪迹天涯,从此并肩看彩霞。

20.叶扶风此刻惊魂未定,浑身上下淋个透心凉,千言万语难诉心头之恨。

21.他俩肩并肩坐在一起,未见时有千言万语,见面后却不知从何说起。

22.此刻,千言万语已成了累赘,就让一切尽在不言中罢。

23.观其羁绊缧绁之人所上当道书,千言万语,滚滚立就,略无一毫乞怜之态,如诉如戏,若等闲日子。

24.琴天点点头,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25.林天摇了摇头,随即父子俩一把搂在一起,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此刻林天也留下了几滴眼泪……

26.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

27.她的心情同样矛盾不已,纵使千言万语亦无法道尽心中的思念与感伤,闲来对琴自酌,弹奏遣怀,凭曲寄意,无尽相思尽付琴曲之中。

28.感言没有什么好写的,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辛酸苦楚自己承担吧。

29.我喜欢幻想,小时候,我幻想着:孤儿都能有父母;

乞讨者能变成富豪;死去的人能再活过来;孩子们能永远拥有快乐;幻想着……我的幻想是千言万语表达不完的,就像起伏的群山连绵不断,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30.我想祝你节日快乐,所以编写这条短信,我想送你一份祝福,所以省略千言万语,我想你在这欢庆的日子里忘记烦恼,所以你一定不要辜负我的希望。

31.如果我的祝福,能让你们更幸福,那么在今天这个美好的日子,我愿意把我所以能用在祝福的词汇全部送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新婚快乐,永沐幸福!

32.有一种爱深似海,那是您对我的爱;有一种恩不能忘,那是您的教育之恩;老师,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对您的感激;送上祝福,祝你教师节快乐!

33.短短的短信带上我深深的生日祝福,请允许我个人十分荣幸地代表百姓,不用千言万语,只道一句“生日快乐……”。

34.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五天忙碌六七不休,八思久想十分用心,百般教诲千言万语,滴滴汗水浇灌桃李遍天下,教师节快乐!

35.作为当今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玛索的出场极具慑服力,只要一个眼神,似乎就已道尽了千言万语.

36.义犬义马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对主人的忠、信远远超过了很多人类的千言万语、信誓旦旦。

37.一时间,阿真的心情顿如沙漠中快渴死的旅人见到绿州,又如孤岛中喜见救船,兴奋的心情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述。

38.床上放着一只大狗熊,还有好几个公仔,整齐地排成两排,看着我,像是在诉说着她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

39.任飞的老妈,双眼早就已经红肿得像咸蛋超人一样,估计昨晚就哭了不止一回,抹了不知多少眼泪,此刻是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9

关键词:李白布莱克浪漫主义诗歌比较

1.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中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出身贵族,父亲是富商,李白从小没有受到太多正规的儒家文化教育,但博学广览,学百家杂家、六甲、奇书和文学,还学击剑骑马(黄建华,2007:46)。李白的诗至今还存有九百多首,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既表现了他一生的理想和经历,也反映了盛唐时代的政治面貌,他写了很多描绘自然风景、歌颂爱情和友谊以及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并达到了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对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李白的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名篇。

威廉・布莱克(1757―1827),英国诗人,画家,虔诚的基督教教徒,英国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杰出的浪漫主义杰出诗人,英国浪漫主义时代起点诗人,他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六位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威廉・布莱克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英国最有个性、最复杂的诗人之一。威廉・布莱克出生于伦敦一个贫寒的袜商家庭,从未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与妻子相依为命,以绘画和雕版的劳酬过着简静的创作生活。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陆续发表,他神启式的伟大画作也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从此确立无疑。威廉・布莱克的代表作有《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

可见,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比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早了约1000年,两人同为浪漫主义诗人,均撰写了许多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经典诗篇。两人在生平上,李白出身贵族,而布莱克出身贫寒,所以李白的出生条件要比布莱克的出生条件优越。在受教育程度上,李白从小没有收到太多正规的儒家文化教育,而布莱克由于家境贫寒,从未受过正规教育。在受教育方面,二人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位诗人都有富于幻想、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这对二人之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2.诗歌主题内容

李白一生写过很多首诗,其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他写的诗歌不仅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也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而且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李白诗歌的主题内容具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揭露和抨击统治阶级的黑暗,体现出李白愤世嫉俗、正直孤傲的精神。第二,表现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心情和怀才不遇、备受压抑的苦闷。第三,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爱国主义思想和绝佳的审美能力。第四,关心祖国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第五,吟咏伟大的友情。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在表面上看来似乎确实比较简单,但这种简单决非一种空洞无物,而是在简单的外装下隐藏着诗人深邃的思想。布莱克的过人之处正是在于他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他深邃而复杂的思想。他的诗充满了神秘的幻影,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展示了理想社会的美好境界。布莱克写的诗歌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热烈同情资产阶级革命,尖锐地批评英国现状。第二、强烈要求解放个性,提倡人道主义,衷心向往大同世界。第三,积极讴歌劳动、艺术、和平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元素。第四,称颂美丽的大自然,赞叹四季。第五,充满宗教和文化色彩。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李白和布莱克二者的诗歌在主题内容上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二者的诗歌都曾歌颂生活中的快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诗歌也曾暴露批评了社会的阴暗面。此外,两位诗人的诗歌主题内容也与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李白前期乃大唐盛世,李白的诗歌大多都是歌颂祖国美好山河,可谓积极的浪漫主义诗歌。李白后期遭遇安史之乱,民不聊生,常年征战,李白的诗歌就尖锐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朽,可谓消极的浪漫主义诗歌。布莱克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这也与当时的英国社会环境不无关系,随着当时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日益突出和激化,下层劳苦大众因剥削和压迫而倍受磨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诗歌体裁

在诗歌体裁方面,李白写过乐府诗、古风组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歌行、绝句和律诗。李白擅长创作形式比较灵活自由的古诗,尤以七言古诗最富于创造性。他还写有六十多篇散文。李白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他的作品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

布莱克前期的诗作以短诗为主,音节也能短则短,在语言上没有华丽的辞藻,简单易懂,文字上全是基本~汇,形式上不是儿歌便是歌谣,题材内容则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主,而布莱克后期的诗作篇幅明显增长,有时长达数百乃至上千行,内容也明显地晦涩起来,以神秘、宗教,以及象征为主要特征。

由于两国文化差异,诗歌体裁不尽相同,两人的诗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李白和布莱克在诗歌体裁方面仍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短,尤其是诗节较短,充分体现了两位诗人诗歌优美简短、清晰明了的特点。

4.诗歌风格

李白写的诗歌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李白特别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理想和朴素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李白的诗歌中也不乏丰富瑰丽的想象、生动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引用、栩栩如生的拟人、清新自然和各体皆工的诗风。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其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李白的诗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则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

而布莱克一生都保持着宗教、政治和艺术上的激进倾向。他浓厚的宗教意识、艺术家的天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他的诗歌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并使它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宗教性、预言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等几大特点,其中以想象和神话最为突出。布莱克的诗蕴蓄了巨大力量,充满着革命性,从其作品内容看,前期我们看到的是布莱克对革命的热情讴歌,而后期则沉湎于想象并蒙着浓浓的宗教面纱。布莱克还擅长运用形象来营造特别的艺术氛围。如在《伦敦》一诗中,他刻画的每个形象都是阴暗的,这正准确而入神地描绘了当时伦敦的凄惨夜景和泰晤士河畔夜行人的沉重心情。在对形象的对比和叠嵌上,布莱克甚至比后世的现代主义诗人还要大胆。

可见,两位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风格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李白在诗歌中喜欢运用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和比喻等,而布莱克则是比较平铺直叙,没有使用太多的修辞手法。但相似的是两位诗人的诗歌里都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气息,表现了两位诗人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正应了“诗歌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

5.结语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10

关键词:感恩教育;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12-01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一代,浮躁、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总是认为父母长辈为他们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不良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使得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遇到了一定的障碍。试想,一个人,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父母,不懂得感恩老师,不懂得感恩社会,那他怎么能去爱父母、爱老师、爱社会?他又怎么能关心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为祖国服务呢?因此,“感恩教育”不可忽视,感恩教育必须要从教育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起。

一、生活小事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首先要感恩父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父母精心哺育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所以,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例如,开展“为父母做一件事”的活动,让学生在家里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洗一次碗、捶一次背等,让他们知道“感恩”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生活当中,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感恩的内容。当然,一次、两次的活动并不能够使学生们认识到这项活动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那些热热闹闹的他人传授的德育场景,是在“青少年意识表面上爬行”。只有在充满诸多人道性细节的德育环境中,青少年的内心才会被打动。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教育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对自己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长辈,进而爱老师、爱同学,逐步地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品德。

二、班会课中渗透感恩教育

老师和同学是学生接触社会后联系最紧密的人,同学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常常包含着友好、争吵、批评和各种矛盾等,而这种联系也是一种感情,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感情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抓住班会课这个主阵地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例如:在班会课上,开展“我来夸夸你”“与你的同桌握握手”“给老师或同学的一句话”的活动,让学生写一写同学的优点,做成爱心卡,送给同学。谈一谈同桌的优点、对自己的帮助,讲一讲班上的同学对自己的帮助,说一说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和自己对老师与同学的感谢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和同学情,明白了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的过程当中这种感情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穿行感恩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感受温暖的同时懂得感恩,回馈社会,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六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一单元中,有几篇大作家怀念小学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作文上的红双圈》等。这些文章的作者,后来都成了作家、教授,事业有成,都是小学老师为他们奠定了基础,所以也一直怀念和感激自己的老师。这样的文章会给学生们一定的启发,启发他们想想自己的小学授业之师,有哪些值得自己怀念和感恩的事儿,在毕业前夕写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语文课文中还有一些文章书写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例如,《桂林山水》《山中访友》《钱塘江大潮》《秋天来了》等文章,语言优美,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自然之恩。有了感恩的心,才会有报恩的行。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有利的教学情景,及时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回报自然、回报同学、回报父母的爱。

四、实践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教师要利用各个节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样,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以班干部为核心的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也形成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更具有凝聚力的小家庭和大家庭。例如,本人现在带的六(4)班,就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无论是对班集体建设,还是对个人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2014年10月份国庆期间,我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和家长到黄埔岛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野营、野炊、野战亲子同日乐活动。在野炊活动中,大家各显身手,洗菜的、烧火的、切菜的、捡柴的,学生们也不忘前来帮忙助阵,各种声音汇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野炊交响曲”,其实这就是让他们学会分享、懂得感恩的最好诠释。这对老师和家长们来说野炊不仅是做饭,还分享了一份感恩的心情。而在野营和游戏活动中,家长们以身示范,每一次行动,每一句话语,都彰显着优秀家长的示范作用和榜样的力量。短暂的时光,学生们收获了成长,爸爸妈妈们收获了喜悦。团队精神、相互协助、互相鼓励、应对挑战、勇于尝试、勤于思考,摒弃惯性思维,在开心和嬉戏中感受规则和为人处世之道。活动中,父母感恩孩子和老师,孩子感恩家长和老师,老师感恩家长和孩子,收获真是太大了。

五、结束语

总之,教师只有从教育教学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体谅父母、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做起,注重细节,关注全体,才能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学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