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庆节的见闻十篇国庆节的见闻十篇

国庆节的见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8:08

国庆节的见闻篇1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描写国庆节见闻的日记作文,欢迎阅读!

描写国庆节见闻的日记作文1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盼来了国庆节长假,总算可以放松放松了,我和爸爸妈妈早就约好了国庆节期间坐火车去外地旅游。到了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全家出发了。到达火车站前广场时,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我们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挤进了火车站。

走进候车大厅,这里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空位坐了下来,我喝了口水,休息了一会儿,眼睛开始不安分地四处打量起来。不远处,一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慢慢地坐到座位上,小声地交谈着。另一边,几名中学生在大声地说笑着。一位导游举着小旗子,正在向旅行团的游客们说着什么……。“为什么?”突然,一声稚嫩的童音吸引了我,我回头一看,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儿坐在妈妈腿上,“为什么爸爸不能和我们一起出去玩而呢?”小女孩儿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充满了疑惑,长长的睫毛忽闪着,妈妈爱怜地抚摸着小女孩儿的头,轻声说道:“你爸爸是一名交通警察,为了保证大家的出行安全,到了节假日会更加忙碌,就不能陪咱们出去玩儿了。”小女孩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我静静地听着,目光不觉落在了远处不时闪现的忙碌的身影上,清洁工人正在仔细认真地打扫地面,擦拭桌椅,警察叔叔正在四处巡逻,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情况,车站服务人员面带微笑,耐心地解答着旅客的疑问。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这一幅幅画面,都被我深深地牢记在心中,当我们和家人一起欢度国庆假期时,是否想过,我们拥有的这份快乐,需要多少人为之工作,为之付出,当我们和家人欢聚一堂时,是否想过,又有多少人还要坚持工作,不能和家人团圆呢?这些可敬的人啊,让我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您们!”

描写国庆节见闻的日记作文2国庆长假已经过去,假期游玩带给我们的欢乐依然在脑海中回荡。回归自然的享受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远离书本带给我的沉重,远离成绩带给我的打击,奔跑着,朝向田野,享受自然,回归本性。

金灿灿的田野蕴意着今年的五谷丰登。可就在这平静的田野里,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蚂蚱。它又名蝗虫,会跟着稻谷颜色的变化而改变自身颜色,在田间啃食庄稼。所以国庆一放假,我和我哥就迫不及待地来到田边,撸起袖子,挽起裤子,冲进了田野,开始整治“虫灾”。

田野里到处都是蹦跳的蚂蚱,顾得了这只,又顾不得那只。不一会,我们就筋疲力尽了。无奈,我和我哥只好坐在田埂上,商量对策。打足精神之后,我们开始分工合作:我指蚂蚱的所在,我哥捉蚂蚱,捉到的蚂蚱由我揪掉弹簧般的腿,然后加以看管。有了具体的方案,蚂蚱立马就认栽了。转眼,几只蚂蚱就成了我的玩弄之物。我悠然的玩,我哥在田间奋力地捉蚂蚱,他慢慢地不服气了,坐在田埂上,说一定要我一起捉蚂蚱。我说不过他,只好一起和他捉蚂蚱。

我看准了一只蚂蚱,悄悄地走过去,猛然一拍,蚂蚱却跳到了我头上,我哥喊我别动,一巴掌就打在了我头上,蚂蚱却又跳到了他的头上,我为了报复他,猛然一拍,蚂蚱却突然跳到田间,一眨眼,不见了。不过我和我哥的“仇”却也抵消了。

也许是我心胸太狭窄,上天有心要给我个报应:在我们又再次投入“战争”中时,我的脚被“隐藏”起来的土块绊了一绞,我倒在厚密的稻草上,人没事,可稻草却倒了一大片。也许是我的尖叫声惊动了主人,主人立马从屋里就出来了,我们转身就跑,最后躲在一堆杂草里,躲过一劫,可却被蚊子叮了几个包。

这件发生在国庆期间的事真有趣,我记忆的金河从此又多了一道绚丽的光彩!

描写国庆节见闻的日记作文3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终于盼来了这令人欢喜的一天——祖国母亲的生日,十月一日国庆节。

在这令人高兴的日子里,许多的人都去了公园,超市这类地方。我呢,只去了外公的家乡——沟南村兰桂湖。那里是我舅舅跟沟南居委会承包的一个大池塘。舅舅在那里做生意,主要承包宴席,做的菜有走地鸡、甜番薯芋头、螃蟹炒面、拌菜鸭、黄瓜炒大虾等等。我们中午在这里吃饭,吃的就是这些,怎么样,很丰盛吧!

再说说这个大池塘吧,里边有许多舅舅饲养的鱼,黑鱼,鲫鱼,草鱼,虾……每当我看到这个大池塘,我就想起以往在这儿钓鱼的好时光。

这里不但有大池塘,还有很多的家禽。有鸡、鸭、鹅、粉鸟、信鸽和几条忠实的大狗,五只刚买回来的鹦鹉和一只会说话的八哥。这只八哥可有趣了,每次我们来这里,都一定会陪它玩,它会唱歌,会发出发射子弹时“咚咚咚”“哒哒哒”的声音,更绝的是,它模仿摩托车启动的声音跟真的一样,有好几次舅舅跑出来看看究竟是谁在启动摩托车,结果都没有什么人,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它在作怪。

中午在这儿吃饱饭后,外公、我和弟弟撑着小船在大池塘游了一圈。外公在船头划桨,我和弟弟坐在船中央。我环顾四周,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啊!环境真好,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都生长在湖边,几个小男孩在对岸追逐玩耍着,不时传来“嘻嘻哈哈”的笑声。湖里常常跳出一些鱼儿,好像是在向我们打招呼。上岸之后,妈妈就带我们回家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这个大池塘。

这次国庆游真令人感到快乐啊!

描写国庆节见闻的日记作文4今天是国庆节的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商量好了去白羊峪长城和滦州古城玩。

头天晚上,我就上好了闹铃,五点钟准时出发,在我的盼望中,终于到五点了,我们整理完毕,踏上了一个愉快的旅程。我们终于到滦州古城了,我们从大门进去,进入了滦州古城,这里古生古色,有一种古代的气氛,哇!那里有抬花轿的,我和妈妈坐上了花轿,转了两圈,然后我们再往里走,发现这里还有抛绣球的我们来得早了一些,所以要等一会才开始抛绣球,抛绣球开始了,先是几个人抬着一个大唢呐,吹响了它,然后就走出来了一个王爷,再然后王爷就说抛绣球开始了。

这时候,上面走出了一个公主,手里拿着绣球走两圈后就把绣球抛了出去,我们大家就开始抢绣球,很可惜绣球没有被我们接到,被一个唐山来的帅哥接到了,然后他们就开始拜堂,逗得我们大家笑,抛绣球结束了,我们在那里吃好了午饭,就踏上了一个新的旅程——白羊峪。

我们到白羊峪长城了,我们买好门票,就开始爬长城了,我们顺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奋力的向上攀登,上坡走好累,我们走一会歇一会,并且边走边采小野果,我们离大佛越来越近了,我们以为到了大佛就到了终点,但是我们爬上去才发现,其实才走了路程的一半,我们在大佛的旁边歇了会,我们发现,这个大佛是铜做的。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他乐呵呵的,好像要告诉我们:小朋友要坚持下去走到长城你就可以当上好汉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爬上了长城,站在长城上我们远眺,我们看见四周群山环绕,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奔腾而来,看见长城,我浮想联翩,我想到了那些修筑长城而摔死累死得人,又想到了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拿着矛与敌人厮杀的场景。我凝望着长城,长城的每一块砖上都凝聚着英雄的热血,凝聚着人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凝聚着人们的智慧结晶。

在我们的依依不舍中,我们伴着夜幕回家了。

描写国庆节见闻的日记作文5国庆节就要到啦,爸爸说今年带我和妈妈,还有爷爷奶奶一起去庐山玩。妈妈也给我讲了几首古诗,这些诗都是来赞美庐山的美丽景色的。我好高兴,老问爸爸什么时候走,爸爸都被问烦了。

终于出发了,我们坐火车先到一个城市,然后我们再坐车去庐山。上山的时候,汽车要拐很多弯,车上有个小朋友都被转晕了,还呕吐了。不过我不怕转弯,也不晕,呵呵。到了山上,我们先到一个美丽的湖边游玩,拍照,然后又去了一个茅草屋参观。爸爸告诉我那个茅草屋叫白居易草堂,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住过的房子。后来我们又去爬山。哪里的山很高,风景很美,不过人也很多。爬了一段时间,我们终于到达那个的山顶,从那里看山下的房子,感觉很小,就像玩具一样,爸爸告诉我那里叫险峰。不过当时我肚子很饿了,妈妈就给我买了一个大鸡腿。我告诉妈妈,那个鸡腿很好吃。妈妈说,肚子饿了吃什么东西都觉得好吃,我和妈妈都笑啦。吃完东西,我又有力气了,我们就继续前进。

吃过午饭后,我们去一栋别墅参观。在哪里,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照像啦,相片一分钟后就给我们啦,真快啊。后来我们又去了另外一个叫含鄱口的地方玩。哪里有一个专门看风景的平台,在那里能看到美丽的高山和湖泊。我看到有五座山峰连在一起,爸爸告诉我,那叫五老峰。那个湖泊也很大,一眼望去都看不到边,白茫茫的一片。那天天气很好,那里的风景也很美丽,爸爸给我们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

国庆节的见闻篇2

关于国庆见闻的经典作文篇【1】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到来了,大街小巷都布置得漂漂亮亮,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一派节日的气氛。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带着异常愉悦的心情出去玩。

在街上,每家店的门口都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微风吹拂,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显示着中国人的坚强不屈。一家家商店看得我眼花缭乱,可是每一家店唯一不变的就是为庆国庆而举办了更多的优惠活动。家家户户有放鞭炮有唱歌的,每家和和融融地庆祝着国庆。

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汽车开来开去,马路两边挂着红灯笼,还有非常好看的花灯、工厂、商店门口都挂着彩旗。那里热闹极了,有绿色的草坪,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人们都在那里拍照留念。我也拍了一张留作纪念。人民公园里的晚上更加美丽热闹,公园门口停满了车子。人们纷纷来这里看表演,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今天我很开心,而且我会相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关于国庆见闻的经典作文篇【2】今天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我和奶奶、爸爸去迎泽公园观看菊花展。什么是菊花展?只是几盆花吗?好看吗?香不香?有没有我喜爱的丑菊?

一路上,我满脑子都是问号。到了,到了!我冲下公交车,站在公园门口,一下子呆住了:两只吉象立在大门口,一只得意洋洋地昂着头,一只乖乖地趴在地上,可爱极了。

奶奶拉着我进入公园里,我更是看呆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菊花,简直可以说是菊花的海洋,花的种类也是多得数不清,有黄色的野菊花,有白绒绒的天马……香气洒满了整个公园,别提多壮观了!咦?那不是我最喜爱的丑菊吗?我立刻跑过去仔细观察,丑菊的颜色是粉色的,它的形状和向日葵很像,只不过比向日葵小了几倍,花朵一层包一层,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像一个刚洗完澡留着短发的小姑娘,头发上还有未干的小水珠,显得十分可爱。

听了我的描述,你是不是也喜欢丑菊了,快去公园看看吧!

关于国庆见闻的经典作文篇【3】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又到了,每到国庆节的时候,很多职业人员及同学们可以开心地享受7天的长假。

国庆节的见闻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庆阳特色文化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中央、省市重要媒体和境外知名媒体,全方位、多层面、高密度地做好节会宣传报道,宣传、推介庆阳,提高庆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整合宣传资源,利用有效载体,切实抓好社会宣传,为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

三、主要职责

(一)制定节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编印宣传标语口号,制作外宣品,编辑新闻报道背景资料。

(二)组织市内新闻媒体做好香包节的筹备工作、节会期间的各项活动、节会成果的宣传报道。

(三)负责实施新闻会和在市外媒体上的广告宣传。

(四)搞好节会的社会宣传。

(五)负责邀请市外新闻媒体记者来我市采访报道,向记者提供新闻资料,配合采访,搞好接待。

四、宣传内容

(一)宣传我市前三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特色文化品牌对庆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宣传举办节会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启示。

(二)宣传市委、市政府开发和保护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重大决策、政策措施。

(三)宣传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筹备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工作动态。

(四)宣传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六大战略,主攻三大产业,建设三大基地,加快三化进程,实现三增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宣传全市上下紧扣第一要务,全面提速发展的生动局面和巨大进步;宣传全市开放开发、干事创业、竞相发展、争创一流、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宣传全市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动态、新典型、新经验、新成效。

(五)宣传我市石油天然气、煤炭、草畜、果品、瓜菜等产业发展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的主要成就;宣传市、县(区)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点产业、历史名胜、旅游景点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成就;宣传市内重点企业及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

(六)宣传庆阳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开发前景;宣传以香包为代表的剪纸、道情、皮影、刺绣、风味小吃等独具庆阳特色的文化品牌;宣传庆阳籍的民俗艺术家、研究庆阳特色文化的知名学者的事迹。

(七)宣传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典型。

(八)宣传节会的商贸会展、项目洽谈、专题研讨、民俗展演、旅游观光和命名表彰等重大活动盛况,突出节会成果的宣传报道。

(九)宣传参加节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艺术名人在庆阳的活动情况和重要意见、建议。

(十)搞好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后续宣传、追踪宣传和深度宣传。

五、宣传方式

(一)对外宣传

1、新闻媒体宣传。(1)5月份,在有关外省市电视台等媒体播放介绍庆阳民俗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电视专题短片。(2)5月中旬,在甘肃日报刊登一期以“开发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促进经济社会提速发展”为主题的专版。(3)从5月1日起,至5月底,在甘肃电视台打倒计时牌。(4)从5月10日起,在省内除兰州、庆阳之外的12个市州的地方党报刊登宣传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新闻稿。(5)节会期间,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强势媒体,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以及一些有影响的外省市媒体,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省上主流媒体和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等部分境外媒体的记者来我市采访报道。

2、网络宣传。(1)在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我市举办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新闻,发表有关背景资料和外宣文章。(2)通过市委、市政府网络系统我市举办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消息,有关背景资料。由市委宣传部提供资料,市委办、市政府办落实。

3、制作外宣品。(1)编辑制作全面介绍庆阳资源优势、招商引资项目和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图文并茂的彩色画册和全面介绍庆阳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大型画册。(2)制作一盘全面展示庆阳形象和集中反映前三届香包节盛况的光碟。(3)编辑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新闻背景资料

4、举办新闻会。从现在开始,分别在兰州、北京、西安、银川、西宁召开新闻会,向当地新闻媒体、民俗研究学者专家、文化界、经济界知名人士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新闻(记者人数限定在30人以内,节会新闻由组委会领导)。

(二)市内新闻媒体宣传

3月中旬,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市内新闻会。从现在开始,市内各新闻媒体、省上各媒体驻站记者都要抓紧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工作任务,靠实责任,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1、陇东报的宣传

把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宣传报道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宣传战役组织实施。从3月5日起,在报眼位置刊发倒计时,刊发香包节标语口号,在第一版开设《办好香包民俗文化节,促进庆阳经济大发展》宣传专栏,及时报道筹备动态;在第三版刊发一批宣传文章,介绍香包、剪纸、刺绣、皮影等民间艺术作品的继承弘扬、创意制作、发展创新的典型。

第一阶段:节前宣传。在香包节前以不同的体裁刊发前三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宣传小香包做成大产业的经验,宣传香包节对庆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启示,宣传小香包大市场、小香包大产业的典型。报道生产大户、经销大户的经营理念、营销策略和经济效益。采访报道组委会领导成员、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及艺术大师、艺术能手。组织撰写刊发一批言论文章。做好市上领导有关香包节筹备情况的调研、检查、召开有关会议的报道,及时反映市、县(区)筹备进展、典型人物和感人事件,做好市上在外地举行节会新闻会的宣传。

第二阶段:节中宣传。重点宣传开幕式、闭幕式盛况;宣传节会期间的各项文艺活动,做好项目签约、学术研讨、商贸交流等重大活动的报道和人物访谈;突出节会各项成果的宣传报道。

第三阶段:节后宣传。深度报道此次节会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和重大促进作用。

2、庆阳电视台的宣传

本次香包节的电视宣传工作分节前、节中、节后三个阶段进行,主要是市内宣传,同时兼顾外宣。

第一阶段:节前宣传。(1)节会动员:搞好全市香包节动员大会的报道,从3月3日开始,制作并播出倒计时牌、贴片广告、标语;在《庆阳新闻》节目中开设栏目,3月10日开播,主要采访本次节会重大活动的负责人、民俗专家,请他们谈本次节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具体方案。(2)总结回顾:在《庆阳新闻》节目中对前三届香包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举办节会的启示进行回顾性总结;《社会大视角》、《今日庆阳》栏目配合做好此项内容的深度报道,并制作相关专题片两部;在《庆阳新闻》中开设《庆阳民俗集锦》(暂定名)小栏目,定期或不定期播出;采访市内民俗艺人及其拿手“绝活”和他们为本次节会准备的新作品;采访经营大户的营销策略、经济效益。(3)动态反映:做好市上领导有关香包节筹备情况的调研、检查、召开的有关会议的报道;反映市、县(区)有关香包节筹备工作进展、典型人物、事件;做好市上在外地举行的新闻会的报道工作;选择或组织稿件送甘肃电视台播出。

第二阶段:节中宣传。重点做好节会开幕式、项目签约、学术研讨、商贸交流等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和人物访谈;制作二至三期专栏节目,充分反映节会盛况;做好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现场录像。

第三阶段:节后宣传。深度报道此次节会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和重大促进作用。

(三)社会氛围宣传

1、西峰城区的社会宣传和氛围营造,由西峰区委负责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2、宁县长庆桥至环县甜水堡精神文明建设一条线的氛围营造,与一条线环境整治同步进行。其中,共设置大型固定宣传牌19个(宁县4个,西峰区4个,庆城县5个,环县6个)。节会期间,沿途各乡镇所在地要制作悬挂标语,宁县长庆桥、环县甜水堡搭建拱门,张挂彩旗。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协调指导,有关县(区)负责落实。

3、节会期间,各县(区)都要在重要地段悬挂横幅、搭建拱门,营造气氛。此项工作由各县(区)负责落实。

4、节会宣传标语口号由市委宣传部统一提供,并向干部群众广泛发送。

六、工作效果及要求

借助香包节的平台,最大限度的宣传庆阳,推介庆阳特色文化,展示庆阳形象,提高庆阳知名度,是举办香包节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圆满成功的一个主要标志。因此,本届节会的宣传工作,要在做好氛围营造的同时,力争对外宣传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陇东报社、庆阳电视台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精心策划、认真做好节前的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舆论,形成氛围。节会期间,陇东报社要坚持向重要宾客赠阅《陇东报》。要通过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新闻宣传,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庆阳、建设庆阳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和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

(二)宣传工作要突出求深度、求广度,加强策划,全面反映庆阳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就、特色优势资源、独特民俗风情、名优特新产品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庆节的见闻篇4

文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重庆日报》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反应。一位记者对今年1月和去年1月这个直辖市的“两会”报道进行了统计比较。①去年1月,该报一版共刊发232条稿件,对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王鸿举,市政协主席刘志忠3位领导参加的会议、讲话等报道有78篇;其中,20条为一版头条,68篇的标题中有3人姓名。但在今年1月,234条稿件中,对这3位领导的报道数量下降了48%,篇幅下降了53%;3人姓名27次进入标题,下降了60%。阅读今年1月的报纸,头版有《农民工“春节好想回家团聚”》、《“石龙技工”一年挣回1.5亿元》、《公民有权“追讨”政务知情权》、《农网改造能不能再快点》、《“讨薪农妇”熊德明去年养猪收入近6万元》等涉及群众生活和权益的鲜活报道;老百姓出门享受冬日暖阳的醒目照片,也登上了一版。

事实上,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党报需要改革已成为公认的观点。但是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后,头版的改革长期停滞,根本的原因就是本级党委常委的活动往往都挤上头版,使得其他更重要的新闻也上不了头版。回顾党报的历史传统,可以看到,遵循新闻工作的特点来编排党报头版的做法,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而且,在党报头版弱化领导报道也完全符合现在中央对于党报改革的意见。

从党报传统的演变找寻改革定位

其实,此次重庆市的这份文件以及《重庆日报》的大胆改革,恰恰是对党报传统的回归。

中国共产党党报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与具体时代的条件、任务紧密关联。中国共产党党报传统的形成,源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鉴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环境特点和工作需要,改版以后的《解放日报》形成了如下的党报工作传统:

1.党报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主,因而版次和内容的编排,党内和国内(解放后)的报道始终居于头版和其他靠前的版次,国际新闻则安排在报纸最后一版(通常是副刊)之前。

2.既然党报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工作,那么报道典型人物、典型单位的工作经验,以便指导工作,成为党报的基本内容。

3.既然党报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工作,那么采用资产阶级通讯社的电讯稿,除了为他们充当义务宣传员外,也会误导工作,因而只能采用新华社的电讯稿成为一条党报的纪律。

党报的这种定位解放后延伸到全国,因为当时中国较长时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中,与外界隔绝,信息的选择十分有限,阶级斗争的形势使党报有理由继续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作传统,典型报道在这种环境中仍然能够取得很大的传播效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党的机关报除了承担原来党报的任务以外,开始承担社会性综合报纸的职能。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进入了经济建设时期,当时的党中央顺应时势,于7月1日进行了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改版,从而形成了50年代党报工作的新传统。《人民日报》的改版社论指出:“报纸是社会的言论机关。”“我们的报纸名字叫做《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党中央关于将人民日报改版经验推广到全国的124号文件也指出:“《人民日报》应该强调它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各地党委今后也要强调地方党报是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我们党的各种报纸,都是人民的报纸,它们应该发表党的指示,同时尽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果片面强调它们是党的机关报,反而容易在宣传上处于被动地位。”②

我们这里有两张1956年7月《人民日报》的头版样子。7月2日的头版(见图1),党的主要领导人接见外宾的消息《接见萨巴大主教》(消息仅111字)和照片,仅安排在头版的右下角(即头版最不重要的位置),与山东收割小麦的消息标题一样的字号,相当小。7月12日接见阿富汗文化代表团的消息标题,比蒙古驻华大使举行招待会(排在消息的上面)、沈雁冰接见尼泊尔文化代表团(排在消息的右边)的字号要小(见图2)。如果按照级别,蒙古驻华大使的级别远远低于总理,沈雁冰是以文化部长的身份接见外宾的。可见,当时并没有现在这样强烈的领导人的等级观念,报纸编辑自行按照新闻价值编排版面,从来没有哪位领导人对报纸这样的编排提出意见。

1956年党中央领导《人民日报》进行改版,当时强调改版的第一要义是增加新闻。胡乔木起草的改版社论《致读者》写道:“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变化的世界,各种不同的读者要求我们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这个变化着的世界。尽量满足读者多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没有努力在有限的篇幅中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生活里重要的、新的事物,……人民希望在报纸上多看到一些,我们也应该多采集、多刊登一些。”可见,领导人一般情况下不在头版占据主要位置,这是老一代革命家上个世纪50年代就意识到的问题。后来党报严格按照官位排座次,开始于“”搞对领袖的“无限崇拜”,此后,主要领导人任何公开的活动绝对成为党报的头版头条,这就背离了50年代党报的光荣传统。

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不仅在社会环境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及时跟上了世界信息化的步伐,各种传播新技术不断地涌现和迅速普及,变化之快,前所未有。随着互联网技术、web2.0技术的普及,报纸面临多种传媒渠道的夹击。人们可供选择的信息渠道很多,同步传播越来越普遍,观念也趋向多元。如此大的中国和世界,各个领域每天都发生着许多变动,如果党报不能及时刊登最新的重要新闻,还用俯视的眼光按照官衔大小选择头条,在报业竞争的当代就可能被边缘化。

从中央对党报的指示找寻改革动力

党报头版领导人的新闻以新闻价值来编排,不仅是老一辈革命家当时的做法,也是当代党中央对党报改革的要求。重庆市这一文件的出台和《重庆日报》的改革动作,是对中央意见的积极贯彻。

早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就批评说:“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③现在无形中指导某些党报头版设置的思想,仍然是形式主义的“文件纸”,党报头版成为某些官员的“起居注”,忽视了消息的新闻价值。重庆市要求腾出报纸头版和头条、腾出广电新闻节目的首条而用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报道,开了新的风尚。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同志主持下召开会议,讨论《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央领导同志出席部门召开的会议,一般不做报道。中央领导同志题词、作序、写贺信、发贺电、参观展览、观看演出、给部门或地方的指示或批示、出席地方和部门举办的颁奖、剪彩、奠基、首发、首映等仪式和接见、照相、联欢、探望、纪念会、联谊会、研讨会等活动,一般不作公开报道。除了具有全局性的重大会议外,会议报道不应把中央领导同志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惟一标准,不应完全依照职务安排报纸版面和电视时段。

同志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职务后,一再要求改进关于领导人的报道。现在的问题更多地在于各级党报的负责人只对上级负责而不对读者负责的不正确的心态。当然,他们也需要本级党政领导人和文件的支持。同志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的报纸发表了那么多学习的文章,同样应该将这个精神落实到党报工作上。

《意见》要求,省级以下的党报可以根据情况,不一定把中央领导同志的活动放到头版头条或头版,这本来是一项很好的改革措施。但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人的活动反而因此有了更多的上头版的机会,使得地方党报头版依然缺少新闻。领导人的新闻要依据新闻价值编排,是中央关于党报改革的愿望和方向,出现地方领导“接任”头版头条的现象,需要各级领导人的自觉,也需要有关部门做出适当的规定。重庆市出台的文件,可以说是对《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的响应和贯彻。《重庆日报》等重庆的传媒有了同级文件的支持,有条文可依,改革力度才能强劲。希望更多的省级和省级以下的传媒能够看到本地的同类文件。

传播的效果在于传受双方之间的互动,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许多生动的、有新闻价值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上头版,甚至头条?这需要从我们关于什么可以作为“头版”、“头条”的意识检讨起。党报头版、头条不一定只能是面上的宏观的事情,具体的生动的事实完全可能,也应该上头版,甚至成为头条。

顺便再说一句:头版不一定必须都是典型,传统的“典型报道”距离读者太远,总让读者仰视,仰视累人,谁也不愿意,倒是一些并不完善的事物和有争议的人物,可以登上,拿来讨论。有争论本身便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一个要素。党报头版也不是交流工作经验的地方。报纸以外交流工作经验的机会和场合非常多,而且比报纸更加正规、有效。报纸需要发挥及时报道新闻的特长,将经验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加以突出,不宜让那些枯燥的经验材料占据版面。在头版头条,应能看到最重要、最具有接近性、最有时效性的读者关心的新闻。《重庆日报》在党报头版改革中迈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小步,但它对整体的党报改革来说,其示范意义远大于它本身的变化。

英国5800万人口,每天日报的总发行量2400万份;日本1.3亿人口,每天日报的总发行量7000万份。我国13亿人口,每天日报的总发行量不过9000万。可见,我国报业市场的发展空间很大。如果党报能够及时跟进,才可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报业的真正统领。现在最艰难的一步,就是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头版、头条的改革上突破原来的工作传统。《重庆日报》为党报作出了示范。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注释:

①田文生:《重庆党政领导为群众腾出党报一版》,《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3日

国庆节的见闻篇5

在国庆报道中,我们力求做到“两结合”: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描绘共和国60年发展历程紧密结合起来,把宣传xx与歌颂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祖国好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力量,浓墨重彩描绘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真实反映60年来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典范,以及xx人民在迈向另一个甲子之年的信念与信心。

按照自治区和总台的安排,我们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国庆报道方案: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8月,结合全国“两会”、“五一”、“五四”、“建党”等活动以及自治区的重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报道形式和表现手段,为国庆及庆祝xx解放60周年营造氛围。

第二阶段:从8月到9月底,在《xx新闻》、《xx新闻联播》、《新闻话题》、《晚间新闻》、《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新闻观察》等栏目开辟专栏集中开展新中国60周年成就宣传,形成宣传热潮。

这一阶段宣传报道活动的特点是:从“变化”入手,透过变化看发展,以发展的眼光说变化;关注普通人,展现平凡人生的不平凡印记;整体策划、创新选题思路,在节目选题、报道方式上求新求变,做到声势大、有规模;多角度出击,既有全景式的重大题材,又有结合某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切入的专题作品。

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电总台宣传要求,我们初步策划了以下选题:

1.系列报道:《1949:xx解放档案》

以当年一个又一个地方的解放为切入点,按当时xx各地解放的时间顺序,从南到北,红色逐步推进(1949年7月30日任山河战役打响解放xx第一仗、9月17日解放xx的最后一战———金、灵之战,9月24日,xx解放)。聚焦解放时刻,让观众用一种生动的方式了解那段历史。

在《1949:xx解放档案》的报道里,我们要关注解放前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人物命运的变化;解放的含义不仅仅是执政者的更替,还包括思想解放、观念更替,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民俗等各个范畴的重新塑造。

2.系列报道:《60年,见证岁月变迁》

选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xx有重大纪念意义、重大建设成就、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报道线索,派出多路记者,赴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实地采访,展示6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3.系列报道《60年60人》

人物是故事的主体,在提及“60年60人”中,“人”的概念强调大历史中个人命运与新中国发展的关联。一个人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各种各样的抉择导致命运轨迹的改变,肯定有不少感人细节。在故事情节展开的同时,挖掘人物内心的记忆和对的美好未来的期盼。

此版块可以关注两部分人,第一部分是普通人。

备选题目:《我的名字叫国庆(建国)》

以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为主人公,通过他们(与共和国同龄或10月1日出生的人)讲述故事,从人物故事中折时代变迁。

第二部分是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备选题目:《60年,我们的脊梁》

选择各个历史时期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xx做出贡献的有影响力的人物,讴歌时代风尚,弘扬正气。

4.系列报道:《60年,xx奖状》

1949年10月1日至2009年期间,反映xx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全国之最”。如:金牌、冠军、表彰、奖励、发明、创造、破纪录、第一名、第一个、第一次、第一所、填补空白、最高荣誉等。

5.系列报道:《60年,xx品牌》

从1949年至2009年,无数品牌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断影响着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的改变……在60年里,许多品牌已经或正从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里渐行渐远,成了人们记忆中的风景(如xx的六盘山牌电视机、春柳牌衬衫、仙鹤牌毛线、大红门等);无数品牌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了这个时代的强者……籍此从品牌的角度进行梳理,探寻新中国成立后xx经济发展及历史的印记。

6.

系列报道:《xx的春天》

该报道将围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把宣传重点放在实践上,从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入手,以改革前后变化和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措施为切入点,对改革开放30年xx社会生活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7.直播板块

10月1日前后,安排四场直播,充分展现国庆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以及自治区举行的各项重大庆祝活动隆重热烈的盛大场面。使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达到高潮。

㈠2009年9月29日晚

直播xx回族自治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地点:xx人民会堂

承办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

2009年9月30日上午

①直播首府各界万人升旗仪式。

②直播“喜庆国庆60周年”万人健身长跑活动。

地点:xx市人民广场

承办单位:xx市牵头,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体育局协办

㈢2009年9月30日晚

直播国庆焰火晚会

国庆节的见闻篇6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xx解放60周年宣传活动,是xx广电总台新闻中心2009年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闻中心将推出国庆系列宣传报道活动,为走过60年辉煌历程的共和国献上生日贺礼。

在国庆报道中,我们力求做到“两结合”: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描绘共和国60年发展历程紧密结合起来,把宣传xx与歌颂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祖国好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力量,浓墨重彩描绘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真实反映60年来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典范,以及xx人民在迈向另一个甲子之年的信念与信心。

按照自治区和总台的安排,我们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国庆报道方案: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8月,结合全国“两会”、“五一”、“五四”、“建党”等活动以及自治区的重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报道形式和表现手段,为国庆及庆祝xx解放60周年营造氛围。

第二阶段:从8月到9月底,在《xx新闻》、《xx新闻联播》、《新闻话题》、《晚间新闻》、《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新闻观察》等栏目开辟专栏集中开展新中国60周年成就宣传,形成宣传热潮。

这一阶段宣传报道活动的特点是:从“变化”入手,透过变化看发展,以发展的眼光说变化;关注普通人,展现平凡人生的不平凡印记;整体策划、创新选题思路,在节目选题、报道方式上求新求变,做到声势大、有规模;多角度出击,既有全景式的重大题材,又有结合某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切入的专题作品。

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电总台宣传要求,我们初步策划了以下选题:

1.系列报道:《1949:xx解放档案》

以当年一个又一个地方的解放为切入点,按当时xx各地解放的时间顺序,从南到北,红色逐步推进(1949年7月30日任山河战役打响解放xx第一仗、9月17日解放xx的最后一战———金、灵之战,9月24日,xx解放)。聚焦解放时刻,让观众用一种生动的方式了解那段历史。

在《1949:xx解放档案》的报道里,我们要关注解放前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人物命运的变化;解放的含义不仅仅是执政者的更替,还包括思想解放、观念更替,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民俗等各个范畴的重新塑造。

2.系列报道:《60年,见证岁月变迁》

选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xx有重大纪念意义、重大建设成就、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报道线索,派出多路记者,赴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实地采访,展示6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3.系列报道《60年60人》

人物是故事的主体,在提及“60年60人”中,“人”的概念强调大历史中个人命运与新中国发展的关联。一个人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各种各样的抉择导致命运轨迹的改变,肯定有不少感人细节。在故事情节展开的同时,挖掘人物内心的记忆和对的美好未来的期盼。

此版块可以关注两部分人,第一部分是普通人。

备选题目:《我的名字叫国庆(建国)》

以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为主人公,通过他们(与共和国同龄或10月1日出生的人)讲述故事,从人物故事中折射时代变迁。

第二部分是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备选题目:《60年,我们的脊梁》

选择各个历史时期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xx做出贡献的有影响力的人物,讴歌时代风尚,弘扬正气。

4.系列报道:《60年,xx奖状》

1949年10月1日至2009年期间,反映xx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全国之最”。如:金牌、冠军、表彰、奖励、发明、创造、破纪录、第一名、第一个、第一次、第一所、填补空白、最高荣誉等。

5.系列报道:《60年,xx品牌》

从1949年至2009年,无数品牌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断影响着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的改变……在60年里,许多品牌已经或正从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里渐行渐远,成了人们记忆中的风景(如xx的六盘山牌电视机、春柳牌衬衫、仙鹤牌毛线、大红门等);无数品牌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了这个时代的强者……籍此从品牌的角度进行梳理,探寻新中国成立后xx经济发展及历史的印记。

2009,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xx解放60周年。60年前的1949,是新旧中国交替的年份。60年后,新中国走过了坎坷征程,迈进了进步发展的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xx解放60周年宣传活动,是xx广电总台新闻中心2009年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闻中心将推出国庆系列宣传报道活动,为走过60年辉煌历程的共和国献上生日贺礼。

在国庆报道中,我们力求做到“两结合”: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描绘共和国60年发展历程紧密结合起来,把宣传xx与歌颂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祖国好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力量,浓墨重彩描绘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真实反映60年来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典范,以及xx人民在迈向另一个甲子之年的信念与信心。

按照自治区和总台的安排,我们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国庆报道方案: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8月,结合全国“两会”、“五一”、“五四”、“建党”等活动以及自治区的重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报道形式和表现手段,为国庆及庆祝xx解放60周年营造氛围。

第二阶段:从8月到9月底,在《xx新闻》、《xx新闻联播》、《新闻话题》、《晚间新闻》、《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新闻观察》等栏目开辟专栏集中开展新中国60周年成就宣传,形成宣传热潮。

这一阶段宣传报道活动的特点是:从“变化”入手,透过变化看发展,以发展的眼光说变化;关注普通人,展现平凡人生的不平凡印记;整体策划、创新选题思路,在节目选题、报道方式上求新求变,做到声势大、有规模;多角度出击,既有全景式的重大题材,又有结合某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切入的专题作品。

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电总台宣传要求,我们初步策划了以下选题:

1.系列报道:《1949:xx解放档案》

以当年一个又一个地方的解放为切入点,按当时xx各地解放的时间顺序,从南到北,红色逐步推进(1949年7月30日任山河战役打响解放xx第一仗、9月17日解放xx的最后一战———金、灵之战,9月24日,xx解放)。聚焦解放时刻,让观众用一种生动的方式了解那段历史。

在《1949:xx解放档案》的报道里,我们要关注解放前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人物命运的变化;解放的含义不仅仅是执政者的更替,还包括思想解放、观念更替,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民俗等各个范畴的重新塑造。

2.系列报道:《60年,见证岁月变迁》

选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xx有重大纪念意义、重大建设成就、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报道线索,派出多路记者,赴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实地采访,展示6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3.系列报道《60年60人》

人物是故事的主体,在提及“60年60人”中,“人”的概念强调大历史中个人命运与新中国发展的关联。一个人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各种各样的抉择导致命运轨迹的改变,肯定有不少感人细节。在故事情节展开的同时,挖掘人物内心的记忆和对的美好未来的期盼。

此版块可以关注两部分人,第一部分是普通人。

备选题目:《我的名字叫国庆(建国)》

以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为主人公,通过他们(与共和国同龄或10月1日出生的人)讲述故事,从人物故事中折射时代变迁。

第二部分是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备选题目:《60年,我们的脊梁》

选择各个历史时期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xx做出贡献的有影响力的人物,讴歌时代风尚,弘扬正气。

4.系列报道:《60年,xx奖状》

1949年10月1日至2009年期间,反映xx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全国之最”。如:金牌、冠军、表彰、奖励、发明、创造、破纪录、第一名、第一个、第一次、第一所、填补空白、最高荣誉等。

5.系列报道:《60年,xx品牌》

从1949年至2009年,无数品牌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断影响着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的改变……在60年里,许多品牌已经或正从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里渐行渐远,成了人们记忆中的风景(如xx的六盘山牌电视机、春柳牌衬衫、仙鹤牌毛线、大红门等);无数品牌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了这个时代的强者……籍此从品牌的角度进行梳理,探寻新中国成立后xx经济发展及历史的印记。

系列报道:《xx的春天》

该报道将围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把宣传重点放在实践上,从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入手,以改革前后变化和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措施为切入点,对改革开放30年xx社会生活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7.直播板块

10月1日前后,安排四场直播,充分展现国庆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以及自治区举行的各项重大庆祝活动隆重热烈的盛大场面。使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达到高潮。

㈠2009年9月29日晚

直播xx回族自治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地点:xx人民会堂

承办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

㈡2009年9月30日上午

①直播首府各界万人升旗仪式。

②直播“喜庆国庆60周年”万人健身长跑活动。

地点:xx市人民广场

承办单位:xx市牵头,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体育局协办

㈢2009年9月30日晚

直播国庆焰火晚会

国庆节的见闻篇7

一、阳光重庆网和《阳光重庆》广播直播节目的运作模式

截止2011年底,《阳光重庆》热线节目共播出227期,邀请了30余个市级职能部门、6个公共服务行业及6个区县的嘉宾700余人次走进《阳光重庆》直播间,接受市民咨询、投诉、建议等各类问题2102件,解决问题1892件,群众投诉反馈率100%。

阳光重庆网站.cn于2011年4月13日创办,到2011年底,网站接到投诉、咨询共计8687条,回复6427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投诉反馈率100%。

2012年2月改版后,阳光重庆网主要包括“投诉举报”、“咨询求助”、“法律咨询”、“阳光回复”等栏目,网站定位是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是保障百姓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平台,也是充分让网友表达意见、心声,让各个职能部门了解民情民意的主要窗口。网友可以在网上投诉咨询发表建议意见,在《阳光回复》栏目里查找自己反映问题的回复情况,还可以对回复的质量进行评分,所有回复公开接受网友监督。

2011年5月至9月份,阳光重庆广播节目走进云阳、璧山、綦江、北碚等区县开展大型户外直播活动,阳光重庆网站进行文字、图片同步直播。各区县党委政府率领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设在各区县的直播间,现场解答市民通过电话或网络提出的问题。有的问题,记者在直播第二天马上进行追踪采访。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书记、区县长现场办公的形式很快得到解决。

二、两个平台结合的优势

阳光重庆网站的开通,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

1.传统广播节目与网络新媒体结合,互动常态化。

阳光重庆网站设置有“阳光重庆热线节目预告”页面和“与网友、听众留言互动”页面,“往期回顾”专栏,链接《阳光重庆》热线节目音频点播,并设置“对话主持人”专栏,让听众和网友随时可给主持人留言并得到及时回复,实现了传统广播节目与网络新媒体结合互动的常态化。

2.将市民关注热点话题进行网络图片和文字直播。

对于市民所关注的热点话题,阳光重庆网对阳光重庆广播节目进行文字和图片直播。另外,阳光重庆网还将各市级部门的政策解读上到网上,市民可以随时登录网站,查找自己关注的相关政策。

3.广播问题网络化,网络问题广播化。

对于阳光重庆热线节目中所接到的听众问题,每期节目之后编辑均将其充实后,在网上以网友提问的方式加以刊登,并将部门回复在网上。网站日常所接到的网友咨询、建议和投诉,在《阳光重庆》广播系列节目《阳光追踪》中进行连线回访,将网友变为听众,进一步增强了听众、网友身份的互换。

阳光重庆热线节目和阳光重庆网站的互动互通,开创了有序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创造了广播媒体、网络媒体舆论监督新的形态,延伸和扩大了广播、网络舆论监督的功能。

三、对阳光重庆广播节目和阳光重庆网进一步结合的思考

广播与网络的结合,为广播的发展开辟一个全新的空间。在阳光重庆网上,话语权不再专属于政府部门,所有的人只要拥有上网工具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通过网络,节目主持人与网友从原来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在事件调查报道、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更能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因此,网络舆论监督力量的充分发挥,依然有赖于传统媒体的声援和跟进。

与传统的广播节目比较,阳光重庆网的交互性、海量性和易检性是最具优势的特点,而阳光重庆直播节目也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发展了5年后,节目在广大听众心目中建立起权威性、可信性,拥有固定听众群。

目前,阳光重庆广播节目每一期都能在网上找到直播回顾,听众可以上网检索。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听众也可以得到更详尽的回复。内容丰富,使得阳光重庆广播节目本身可供选择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这从客观上刺激了信息量,也无形之中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阳光重庆网还兼具着一些统计分析的功能,这些统计数据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肖潘潘:《浅析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8期

国庆节的见闻篇8

今年7月10日上午,邓平寿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社记者刘文娅以及梁平县虎城镇陈家村党支部书记罗吉辉、镇红砖厂厂长唐书权、镇小学教师廖情芬、虎城镇副镇长刘政辉、邓平寿的女儿邓巧娟,讲述了这位年仅51岁,就因积劳成疾去世的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的故事。他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震撼着在座的700多名听众的心。

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亲切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

曾庆红说,邓平寿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可敬、可亲、可学。

曾庆红强调,要深入宣传邓平寿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干部以邓平寿同志为榜样,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

曾庆红指出,邓平寿同志是我们党的基层干部的楷模,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党的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本色,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忠孝仁爱的传统美德。

曾庆红指出,党的事业呼唤千千万万个邓平寿这样的干部,人民群众需要千千万万个邓平寿这样的干部。各级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邓平寿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艰苦奋斗、节俭清廉的政治本色,学习他大德大爱、忠孝两全的高尚情操,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做人民的公仆。

曾庆红强调,基层干部奋战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艰巨繁重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真正重视、真情关心、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要多指导,多帮助,多服务,更加体谅他们的难处,更加支持他们的工作,更加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建功立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参加了接见。

接见之前,市委书记向中央领导汇报了我市学习宣传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和报告团的有关情况。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副部长欧阳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存根和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接见时在座。

在此之前,邓平寿已经无数次感动重庆和全国了。

今年3月,《当代党员》、“中国当红网”、《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市属各大媒体先后突出报道了邓平寿的先进事迹。与此同时,“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新华网・重庆频道”等转载或链接了邓平寿的报道。邓平寿的先进事迹飞入千家万户。

6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6家中央媒体专程来渝,集中采访邓平寿的先进事迹。《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相继刊发了长篇通讯和言论;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播出了邓平寿事迹的新闻,又在“新闻会客厅”、“焦点访谈”播出了邓平寿的专题节目……

邓平寿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全国亿万读者、观众和网友的心。

随后,由中组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共重庆市委联合牵头,市委宣传部从与邓平寿同志生前密切接触过的干部群众和采访过他的记者中,选出了6名同志,组成了邓平寿先进事迹报告团。

6月28日,邓平寿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重庆市委小礼堂举行。会后,市委书记接见了报告团成员,强调一定要把邓平寿生前的事迹完整地表现出来,宣传好。还对演讲稿提出修改意见,要求报告团成员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邓平寿的故事,把邓平寿先进事迹讲得如同他本人一样生动、感人。

赴京之前,报告团在重庆潼南县、重庆教育学院、重庆消防总队、重庆市委小礼堂、涪陵区举行作了5场演讲。

国庆节的见闻篇9

把握时代背景,因时而动,是传承弘扬城市文化的最佳契机

在新闻界,一项大型新闻行动必须有适应它出台的时代背景,把握时机,看准火候,因时而动,是文化传播工程破茧而出、化茧成蝶的必备条件。《大庆文化地图》正是把握先机,顺时而为的产物。因为在此之前,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主流媒体的大庆人民广播电台,经过紧锣密鼓的文案策划推出了《大庆文化地图》大型特别节目,传承和弘扬大庆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

突显城市个性,提炼文化形态和内涵,是传承弘扬城市文化的基本定位

因各自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风土人情不同,文化的表现形态各有千秋,文化内涵也多姿多彩。大庆是油兴、移民的新兴城市,该在《大庆文化地图》里承载哪些文化表现形态,又该如何表现它的文化内涵,是策划者和统筹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最终该栏目秉持突显“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的城市个性,选择了大庆的地名、人名、建筑名、温泉名、湖泊名四种外在文化表现形态,提炼出石油文化、创业文化、英雄文化、湿地文化、温泉文化、草原文化、驿站文化和史前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

大庆这座城市,除了丰富的文化表现形态不说,光地名、人名、建筑名、温泉名、湖泊名就数不胜数。如何在海量的名字中确定若干个选题、选材,是对新闻人智慧的考量。最终以“有思想性、代表性、新闻性、故事性”四把标尺,精选细挑,敲定出30个名字进行采访报道。比如说用“四性”标尺筛选出的地名有:《会战大街:见证会战年代气吞山河的峥嵘岁月》;人名有:《铁人王进喜:激励几代中华儿女昂扬奋进的英雄榜样》;建筑名有:《石油之光:战天斗地的磅礴力量》;温泉名有:《北国温泉之乡:叫响中国和世界的旅游文化品牌”》。30个地名、人名、建筑名、温泉名和湖泊名,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视角,显现出大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穿越时空隧道,今古齐观、厚今薄古,是确定传承弘扬城市文化的最好方位

不同城市诞生的历史时间有长短,都有各自的前世今生,所形成的城市文化或豁达厚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或年轻时短,单薄飘逸,现代气息浓重。传承弘扬城市文化就要契合城市历史,选定历史方位进行传播和弘扬。大庆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建市只有30多年的历史,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也只有50多年的历史。传承弘扬城市文化,就必须遨游大庆历史天空,穿越大庆时间隧道,今古“齐”观地把大庆的文化历史展现出来。但是,这里有一个是纵横捭阖、全景式展现大庆文化历史,还是突现大庆50年石油奋斗史,碎片化切割50年前的历史文化,厚今薄古地突出大庆当代文化史,同样是《大庆文化地图》的决策者、策划者和统筹者必须做出的一个选项。经过前期一段时间厚古薄今的错位运作,及时扭转报道思路,在厚今薄古中,突出传承弘扬大庆石油文化、创业文化、英雄文化、湿地文化、温泉文化、草原文化,让大庆时代精神领航大庆人的先进文化方向。在《大庆文化地图》播发的30篇文稿中,80%反映的是大庆会战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和现今所缔造的大庆文化。

微型纪录片、专题式故事传奇采访讲述,是传承弘扬城市文化的适宜呈现方式

传承弘扬城市文化,需要一种特有的表现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传播载体。不创造一种载体,传承弘扬城市文化就是空中楼阁,就是虚无缥缈、没有落地的纸上谈兵。大庆人民广播电台运用了专栏式承载,炒作式包装,微型纪录片、小专题式故事讲述呈现三种方式,把创意文案变成采访、写作、制作、合成的采编行动,最终转化成声音通过电波与听众见面。

国庆节的见闻篇10

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报媒“突围”的着力点应在于梳理信息,生产思想,做深度、广度报道。而要做到这些,改革编辑流程和手段,进行新闻预判非常重要。

这里所说的新闻预判,是指编辑面对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敏感发现,然后进行预判,搜集信息,提前筹划。凡事预则立,做好这种预判,将有效生发编辑张力,在尽可能争取报道时效的同时,做出报道的深度、广度,形成大餐,超越其他媒体的快餐式报道。本文结合《齐鲁晚报》国庆报道操作方式等,简单阐述这一问题。

新闻预判的必要性

1 与新媒体的差异决定报媒必须进行新闻预判

重大事件发生时,把最新的信息最快地出去,这一直是媒体的传统着力点。可以说,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好,大家都在全力地拼信息。然而,无论与广播、电视等传统“电媒体”相比,还是与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相比,在拼信息方面,报纸具有不可逾越的短板――出版周期,注定了其在这方面难以有大的作为。

对于正常出版的报纸来说,一个事件发生后,要到第二天或者当天下午才能见报,而这时事件已经发生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最快的号外,从采编到印刷再到上市,至少也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而这时,广播、电视、网络上,信息已经铺天盖地了。

如果说以上信息的传播还需要电视、电脑、网络等特定的客观条件限制的话,那么,随着3G技术的到来,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已经可以让信息的传播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让受众随时随地了解天下大事。

由此可见,最传统的纸媒――报纸和其他媒体拼信息肯定无法取得先机。但这并不是说报纸就没有优势可言。那么,优势在哪里?我们认为,优势恰恰就在于其“晚一天”,正是这“晚一天”,给报纸提供了梳理信息、生产思想的过程。这正是新媒体的快餐式传播所短缺的。

拼思想,就必须要有思想。而报纸要生产思想,除了新闻事件发生后的梳理、整合,预知信息、未雨绸缪更加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一点感知,早一点筹划,就可以更多地占据先机。这种感知和筹划,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预判。

2 与同类媒体的新闻同质化趋势决定了报媒必须进行新闻预判

在一个城市买几份同一天的报纸,大家会发现这些报纸的新闻很多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连版面和标题都一个样。新闻的同质化,已经成为制约报媒发展的一大瓶颈。

以济南市为例,市场上有《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山东商报》、《济南时报》四家生活类报纸。尽管这四家报纸各有侧重,也都力图生产独家的东西,避免新闻同质化,但这已经越来越难,几乎不可能。

比如,2009年7月29日,在第13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张琳以7分32秒12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得冠军。7月30日的齐鲁晚报头版主打照片为张琳,题目为《水中刘翔》;同一天的《山东商报》头版同样以张琳的照片为主打,题目为《泳坛刘翔》。

再比如2009年11月12日,山东各地大雪之后的第二天,当日《齐鲁晚报》各版面以雪之痛、雪之情、雪之歌等为主线报道与雪相关的内容;而同一天的《生活日报》,把与雪有关的内容划分了6个板块,每个板块的题目也用了雪之情、雪之过、雪之乐等相似的主题。

然而,也有例外。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齐鲁晚报》的专题报道和号外,以丰富翔实的内容,时尚大气的形式,成功地实现了与其他报纸的差异化,而这种差异化的实现,正在于准确地进行了新闻预判,提前筹备了报道材料。

这个例外,有力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新闻预判,生产思想,是报纸提升竞争力,实现与同类媒体差异化的有效途径。

新闻预判的可行性

1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新闻预判提供了可能

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的信息来源主要靠电视、报纸,缺少互动交流,资料的搜集相对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将来发生的事情做出比较准确的预判,难度很大。

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几百万个页面。如果要查询国庆阅兵的有关信息,在Google输入“国庆”两个字,能出现8600万个页面,输入“国庆阅兵”四个字,会出现1160万个页面。

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都设有国庆阅兵专题。人民网开设“中国坐标”专题,新华网开设了“解读新中国”、“记忆新中国”、“飞跃进新中国”、“互动六十年”、“复兴之路”等栏目,可以说国庆60年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每逢大事,除了网络,报纸、电视、通讯社的报道也是铺天盖地。媒体关于国庆60年的报道,可以说从2009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了,网络、电视、报纸都开辟了专题、专栏、专版。在国庆盛典之前的一个月,仅新华社关于国庆报道的稿件和图片每天都有数百甚至上千条(幅)。中央电视台的各个频道都是长时间播放相关新闻,专家面对面的解读更是增加了电视报道的权威性。

这些信息和资料,给新闻预判、未雨绸缪策划报道提供了可能性。

进行新闻预判,除了通讯社、报纸、电视、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外,媒体自己派出的记者实地发回的稿件,为预判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支持。以2009年国庆报道为例,《齐鲁晚报》派出了由副总编辑带队的12人报道团队赶赴北京,深入到阅兵村、天安门和京城的大街小巷,发回了大量第一手翔实的资料和独家信息,为后方编辑提供了直接、准确、权威的信息。这一经验也证明,新闻预判的操作空间很大。

2 一些媒体的新闻预判已经显现活力

200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推出了60版的国庆特刊。特刊由国庆要闻、光辉岁月、神州新貌、祝福中国四部分组成。特刊上市当天被抢购一空,价格从5元炒到15元,这一成功正是得益于报纸对重大事件的准确预判并付诸实施。

国庆节期间,许多周刊停刊,但当天的《南方周末》推出了“新中国60年特刊”《可以回顾,不能回头》,专题思想性强,视解敏锐而独特。作为一个周刊,与日报相比,在信息传递上没有任何优势,其时效性大打折扣,如何让一周后出版的报纸吸引读者眼球,如果编辑部没有准确的新闻预判,肯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齐鲁晚报10月1日当天的报纸,也充分说明了新闻预判对于报道出彩的重要性。这天的《齐鲁晚报》推出了百版特刊,前40个版分为“盛典猜想”、“京城传真”、“祝福祖国”、“齐鲁欢腾”四个部分,后60个版以《亮剑》为题,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国庆大阅兵中的精彩场面和幕后故事。在重头的“盛典猜想”板块,报纸用多幅图表对阅兵式、分列式、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等进行最直观的猜想,读者可以把报纸当作阅兵指南,拿在手里看直播。这使得当天的《齐鲁晚报》一上街,就被抢购一空。

事实上,为了做好国庆报道,齐鲁晚报编辑部提前近一个月就开始了准备工作。采编人员从网络、电视、报纸、通讯社等多种渠道,搜集了几十万字的有关国庆庆典的信息。在国庆前一周,编辑部就拿出了10月1日报纸的编排提纲,细化到了共做多少个版,每个版上发什么稿,甚至连每个版上主要稿件都已经基本定了下来。

新闻预判的具体操作

我们已经看到了新闻预判关于提升报道质量、提升报纸竞争力的作用。那么,新闻预判该如何操作呢?从《齐鲁晚报》国庆报道以及其他重点报道的操作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新闻预判到报道,应该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敏感发现。进行新闻预判,要求编辑必须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时刻关注着国内外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新闻事件刚刚露出苗头时,就敏感地捕捉到,并做出反应。

国庆60周年报道,《齐鲁晚报》早在2009年六七月份就已经开始筹划研究报道方案。刚刚进入9月份,就进行了任务分工,责任到人,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为10月1日和10月2日两天的国庆报道准备。

第二阶段:整合梳理。有了准确的预判,接下来就是搜集信息,整合梳理了。在国庆60周年阅兵报道中,《齐鲁晚报》编辑部提前近一个月就确定了基本的报道思路,编辑分门别类地着手搜集信息。除了报纸、网络、电视上的信息,许多编辑还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历史资料。编辑部还专门联系了参加过国庆阅兵的相关人员,对阅兵相关知识进行解读。

第三阶段:版面筹划阶段。在离国庆阅兵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时,许多阅兵事项已基本确定,编辑开始筹划版面,安排记者进行相关采访,并和美术编辑一起制作阅兵猜想图表。到国庆前夕,不仅图表都已经制作完毕,大部分稿件也已经采写完成,这让当天的报纸编辑、出版变得非常从容。

10月1日和2日报道版面安排最后一稿也全部确定,具体版面和稿件、图片等已经分到编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