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狗的作文十篇关于狗的作文十篇

关于狗的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2:00

关于狗的作文篇1

关于小狗的英语作文【1】

ihavemanyfriends,andmybestfriendismyneighbor.He’nameisLiHua,heiselevenyearsold.Heistall.Helikesplayingfootball.afterschool,weoftenplayfootballtogether.Hehasadog,hewalksdogeveryday.iliketoplaywithhim.

我有很多朋友,而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的邻居。他的名字叫李华,他11岁了。他很高。他喜欢踢足球。放学后,我们经常在一起踢足球。他有一只狗,他每天都会去遛狗。我很喜欢跟他玩。

关于小狗的英语作文【2】

关于狗的作文篇2

 

小狗英语作文(1)

iverylikesmallanimals,suchassmallmonkeys,rabbits,birds,cats,etc.,amongthem,imostlikethedog.

ireallylikethedog,becausethedoglongisverycuteanditsfurisverysoft,twoshinyeyesliketwobigblackgrapes,tailwillbecomewarpedupwhentheyfight,looksveryvicious,afraidoftailwillbecaughtinthemiddleofthetwolegs,willbeshaking,inadditiontothelovelytheycanalsohelpaLord,guardingthemostimportantisthatitcanplaywithme,bemypartner.ihavebeggedmotherboughtmeapuppyformanytimes,butisnottobuymeamother,mymothersaidididn'tmindyourselfsoyoucan'tbuy,ithinkishoulddoitourselves,thustomeetyourwishes.

ifihaveapuppy,iwilltreatitasabrother.Feeding,drinkwater,everydayiwillgiveittogiveitabath,takeitforawalk,doaqualifiedgoodmaster.thathopecanbedoneimmediately,becausemysisteriscomingsoon,mysisterandiverylikethedog,andsheisapetdoctor,shekeptmanydog,twodaysbeforeshecalledmethatherdoghadpuppiesbaby,iwassohappytohavesomeenvy,mothersaidwaitsistertocangivemetobuyapuppyletmysisteranditakecareofit.

ifihaveasmalldog...

我非常喜欢小动物,比如说小猴子、小兔子、小鸟、小猫等等,其中,我最最喜欢的是小狗。

我非常喜欢小狗,是因为小狗长的很可爱,它的皮毛非常柔软,两只亮晶晶的眼睛像两颗大大的黑葡萄,它们打架的时候尾巴会翘起来,好像很凶很的样子,害怕的时候尾巴会夹在两只腿的中间,还会全身发抖,除了可爱它们还能帮主人看家,最主要的是它能跟我玩,做我的伙伴。我已经多次恳求妈妈给我买一只小狗,可是妈妈就是不给我买,妈妈说我没管好自己所以不能买,我想我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就有希望实现心愿了。

如果我有一只小狗,我就会把它当亲弟弟看待。我会天天给它喂食、喝水,给它洗澡,带它散步,做一个合格的好主人。这个希望马上就能实现了,因为我的姐姐马上就要来了,我的姐姐和我一样非常喜欢小狗,而且她是一个宠物的医生,她自己养了许多只小狗,前两天她给我打电话说她的狗生了小狗宝宝,我听了非常高兴还有点羡慕,妈妈说等姐姐来了的时候可以给我买一只小狗让我和姐姐一起照顾它。

要是我有一只小狗的话……

小狗英语作文(2)

ifyouaskwhatilikeanimals,iwouldnothesitatetosay,ilikethedog.why?Youdon'tknow.Letmetellyouslowly.

Lastwinter,dadfromclassmatesbroughtapuppy.thisisareallittlepug,justoutofthefullmoon,fluffyisverycute.itcleverlengthofapairofbigeyes,asmallnoseandasharpmouth,stilllongblondhair.oh,bytheway,igaveitanamecalledmickey,englishisthemeaningofthemiKeY.

oneafternoon,icamehomefromschool,isawmickeyshookhistailatthedoorwaitingforme,butididn'tlookatit,thehomeworkisgoingtostudy.mickeyfoundthatididn'tmanageit,justfollowmetostudy,continuously

.asiftosay:"smallmaster,what'swrongwithyou?''buti'mstillignoredit.afterawhile,itseemedtobefoundi'mnothappy,andwentout.thechild.whoknows,instant,itcamein,butfunnyis,inhismouthwascarryingachopstickthrashedaroundinmyside,inashortwhiletwisting,butt,stretchyourclaws.Likeformyheart,ifinallyhadawrysmilemaynotbeit.andthenhelditupandsaid:"mickey,thankyou,youmakemehappyagain."saythatfinish,ismiledhappily.mickeyseemstounderstandmywords,alsobarkuphappily.Bothofuswereimmersedinjoy

thisiswhatilikethedog----------mickey,itnotonlycute,andsmart.

如果你们问我喜欢什么动物,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喜欢小狗.为什么呢?你们不知道吧.还是让我慢慢地告诉你们吧.

去年冬天,爸爸从同学家抱来一只小狗.这是一只正宗的小哈巴狗,刚出满月,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它长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一个小小的鼻子和一张尖尖的嘴,还长着一身金黄色的毛。哦,对了,我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米奇,英文就是miKeY的意思.

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看到米奇正在门口摇着尾巴等我,可是我连看也没看它一眼,就径自去书房写作业了。米奇发现我没有理它,就跟着我来到书房,不断地叫着

关于狗的作文篇3

关键词:狗,文化内涵与差异,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钟玲(1987-),女,江西赣州市宁都县人,中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mti翻译硕士笔译,文化翻译学,文学翻译,科技翻译。

李延林(1960-),男,湖南益阳市资阳区人,中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荣誉博士、中国译协专家会员、湖南省科技与商务翻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湖南一级期刊《文史博览》理论版理事等。研究方向:文化翻译学;文学翻译;翻译理论;mti翻译硕士培养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改项目: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2005]280(86)

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关系密切,狗是人类最熟悉的动物之一,与人类患难与共,被称为通人性的动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兹的说法,狗是最早被驯化的动物。狗驯化后,多为人类用来看家护院。随着社会的演进和发展变化,各民族形成了丰富的狗文化。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都表示家养的,有四条腿,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2]。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由于中西方人们对狗的态度和喜好不一,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也完全不一样,含有“dog”的英语习语通常具有褒义,而含有“狗”的汉语习语通常具有贬义,中西方狗文化大相径庭。

二狗在汉英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1.狗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在中国,越来越来多的人将狗视为朋友、伙伴及家庭的一分子,养狗当宠物在各大城市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可见,人们对狗的喜爱更胜从前,那种谈狗色变的状况已得到改变。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国人对狗的印象与看法西方洋人,这与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狗的低贱的形象不无关系。在中国,狗成了中国商业文化中的一个方面,人们可以在市场上堂而皇之地拿狗做买卖,餐馆酒店及家常便饭里也少不了吃狗肉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吃狗肉,商场里人们可以出卖狗皮衣服,等等,因为在汉语里,狗是卑贱的动物,是典型的畜类,狗是屡遭谩骂的东西,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得不到人们的尊重。狗在很多时候为人们看家护院,但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狗”文化中,狗性的负面总是受到高度的关注和严厉的抨击,其正面却得不到充分的认同。“狗”字常常被用来辱骂他人,凡与“狗”有关的词语,褒义少而贬义多,大多具有贬义,如“走狗”、“狗东西”、“狗咬狗”、“狗奴才”、“”、“疯狗”、“落水狗”、“丧家犬”、“狗官”、“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瞎了你的狗眼”、“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狐朋狗友”、“狐群狗党”、“鼠窃狗偷”、“猪狗不如”、“偷鸡摸狗”、“狗胆包天”、“人模狗样”、“狗皮膏药”、“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狗尾续貂”、“狗苟蝇营”、“狗屁不通”、“苟延残喘”、“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挂羊头卖狗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痛打落水狗”、“瞎了你的狗眼”、“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狗咬穷人-逢善欺”,等等。这些习语无一不极尽贬低之意。中国人对狗的种种偏见,与狗自身的毛病有一定的关系,即狗好打架,狗咬人,狗吃屎,狗有奴性,被人看不起,狗更有“势力眼”,对主人低三下四,摇头摆尾,奉承迎合[1][2],这些在中国人的眼里都是十分令人厌恶的。

当然,在中国,狗也难得有积极正面的形象,在我国家喻户晓的开天辟地的神话中,作为神话中我国人类的祖先,他就是狗首人身的形象。《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生其中。万千八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阳浊为地,盘占在其中,一日九变。”位于三皇(、伏羲、神农为三皇)之首,在古人看来,狗首人身结合并非耻辱,而是高尚的神抵们增加了神性和神威,并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周礼》称养狗的人为“犬人”。汉代始设训管狗官职叫“狗监”的职差。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再入龙楼称绮李,应缘狗监说相如”和王勃的“汉延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的诗句,说的即是此事。南北朝给狗加以封爵,有“狗夫人”、“郎君”等爵号。东汉末年的灵帝更是爱狗爱得发狂,史称他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经”注则称“王之左右皆狗而冠”。在古代民间,老百姓常取狗字作为孩子的乳名,如狗蛋、狗娃、二狗之类的,说是给孩子取贱命,好生养,这主要因为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育、存活率不高,出生婴幼儿多夭折,于是有了这种说法,寄意孩子能像牲口狗一样容易存活、好养,少灾少难,平平安安长大,其实蕴有原始图腾主义的秘密。当然,在古代,也有“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狗急跳墙,人急造反”的说法,这多多少少也改变了下狗尽是负面的形象。

总之,在中国,虽然狗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日益改观,但是狗的地位仍不高,在国民印象中多为负面形象。狗肉时常盘装被端上各地餐厅的桌上,供人食用,尤其在冬日里,达到驱寒作用,无不显示当代是个多元文化冲击交融的年代,人们一边受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学起西方人养狗当宠物,而另一边在餐桌上吃着狗肉,在日常生活时不时无意识地用带“狗”字的词语来表达对事物的好恶,这无不显示着中西狗文化的印记,看似矛盾,却又极其正常。

2狗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

关于狗的作文篇4

关键词:天狗;蟾蜍(虾蟆);食月;天狗食月;百喻经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65-02

如今天狗食月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遍布在内蒙古到云南两广的广大地区。如《中国民俗大系・内蒙古民俗》中记载了达斡尔族日食月食民俗:“因为相信万物有灵和信仰多神,遇上日食和月食,就认为是天狗捕日头、天狗吞月亮了,萨满要各家敲打水桶、犁铧、铁盆等响器,好吓走天狗以保护太阳神和月亮神。”

祁连休、冯志华编著的《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鉴》中记载了流布于我国两湖一带关于天狗食月的机智人物故事:“写财主为了捉弄智者,宴请时特意不给智者摆任何餐具,或者将筷子钉在桌上,让他无法用膳。智者随即讲起天狗吃月的故事,说众人见了都鸣锣呼救,唯有一人找不到铜锣,十分着急。宾客们忙问:‘那他怎么办呢?’智者说:‘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狗吃。’”

刘锡诚、王文宝主编的《中国象征辞典》中记载了广西融水地区的天狗食月传说:“广西融水地区称天狗为‘朵瑙谷’。传说,一天,朵瑙谷骑一匹红马,身后跟随四十人,扛着糯米酒、猪肉串、酸鹅鸭以及刀斧,到朗丢地方寻找最美丽的哔漠姑娘,并骗取哔漠的爱情。到了天上,朵瑙谷现出原形,哔漠自知受骗,纵身往人间一跳,朵瑙谷挥起一刀,杀害了这个美丽的姑娘。所以人们对朵瑙谷十分痛恨,每见到它吞食日月,就吐口水咒骂。”

任宝根编著的《鲁迅著作的江浙方言》中记载了浙江一带的天狗食月说:“‘天狗’――绍兴话读若普通话,旧时神话中的动物,又称‘仙狗’。民间传说中讲天狗会吃月亮,绍兴方言中就有‘天狗吃月亮’一说。”

布依族民歌《十二层天、十二层海》记载了云贵高原一带布依人们月食打狗的独特生活场景:“上到十一层天啊,我们走到月亮边,碰见‘都卡’吃月亮。它吃了半边的月亮呀,天下黑去了一半。我们都去打都卡呀,打都卡好救月亮。让月亮出来照山川呀,让月亮出来照夜晚。”人们用歌声描绘了“天狗食月”时人们踊跃救月的美好情感。

在江西九峰森林公园以及湖南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都有以“天狗食月”命名的景点,说明天狗传说已经普遍流传于这些地区。

但是这一传说起源何时,又是如何形成的?学界对此还缺乏相关研究。遍查古代文献中关于天狗食月传说的渊源,发现“天狗”一词在古代早已有之,但是并不是吃月亮的天狗,最早以及很长时间内吃月亮的都是蟾蜍(虾蟆)。

一、天狗

“天狗”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山海经・西山经》中讲到“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在这里“天狗”指古传说中的可以御害的兽名。《尔雅・释鸟》中也出现了“天狗”一词:“~鸠,王~。B,H其。,r轨。t,天狗。”在这里“天狗”被解释为青翠的小鸟。

其次,关于“天狗”的词条是作为星名。这也是“天狗”一词在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一个意项。在古代天狗星的出现,被看做是一种凶兆,此星出现则必有血光之灾。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天狗星有时也被看做是财富的象征,这一寓意相对被采用的就比较少。如:唐魏徵等《隋书》卷二十:“北七星曰天狗,主守财。”

再次,“天狗”是指月中凶神名,《协纪辨方》卷四引《枢要历》:“天狗者,月中凶神也。其日忌祷祀鬼神,祈求福愿。”又引《历例》:“天狗者,常居月建前二辰。”马良春、李福田主编的《中国文学大辞典》中记载:“古代人们因不理解日食月食发生的原理,故传为天上有天狗神者,常张口吞食日月,但它有口无喉,虽然口大能含日月,却终于不能咽下,所以它衔而又吐,吐而又衔。日月神不堪其扰,便指示下界百姓遇日,月食时发出大声以惊吓天狗。据《周礼・地官・鼓人》有‘救日月,则诏王鼓’的说法,可知其传说由来已久,可能与原始天象信仰及巫术有关。”

文中所说的天狗神,是指此月中凶神吗?依据马良春、李福田的观点,天狗食月传说最早在周代就应该已经形成。但是这一传说在以后直至南朝,期间却根本不曾出现相关记载。如果今天流传的“天狗食月”传说中的天狗就是《周礼》中击鼓驱赶的天狗,这样被百姓广为接受的传说,何以在当时以及其后如此长久的历史记载中却从未出现呢?另外文中所引的《周礼》中‘救日月,则诏王鼓’的仪式也并非是为驱逐天狗而设,而是古人在日月食时采用的一种祭祀仪式,这种击鼓仪式由来已久,并在以后历代得以流传。这种日月食的祭祀仪式,不只是在民间,上至宫廷都被严格对待,有一套非常严禁的祭祀流程。可见此说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民间传说中吃月亮的天狗具体是指什么呢?在搜集月食与天狗相联系的文献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认为吃月亮的却并非是天狗,而是月中蟾蜍,这也是我国古代一种更为流行的食月之说“蟾蜍(虾蟆)食月”。

二、蟾蜍(虾蟆)食月

“蟾蜍”一说的由来,又涉及中国另一个神话传说“嫦娥奔月”。食月之“蟾蜍“正是由奔月的嫦娥所化。王充《论衡》:“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妻嫦娥窃之奔月,是为蟾蜍。”“蟾蜍食月”的传说在历代文献中都有大量记载,并且这一传说已经逐渐成为后世咏月之典故。《史记・龟策列传》中就出现了蟾蜍食月传说:“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到唐宋时期,关于“蟾蜍食月”的诗文更是极为多见。唐人卢仝《月蚀诗》就完整的记录了月全食的整个过程:“传闻古老说,蚀月虾蟆精。径圆千里入汝腹,汝此痴骸阿谁生。”。此诗是以月食天象为主旨,记载完整,这在历代诗文选材中并不多见。韩愈对此诗大为赞赏,并仿效其诗作了《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卢仝号“玉川子”)。李白《古朗月行》:“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诗中李白借“蟾蜍食月”传说讽喻时事,暗喻唐玄宗晚年宠幸杨贵妃,使权奸当道,国势衰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云:“虾蟆蚀月乌蚀日”,又引苏轼语云:“玉川子作月蚀诗,以为蚀月者,月中之虾蟆也。”

蟾蜍食月传说在唐宋诗文中留下大量文献记载,这也得益于诗词在唐宋时期的发展高峰。自宋之后,可见的关于“蟾蜍食月”的记载就相对有所减少。《全金诗》卷六七:“清光半食入肝腴,雄文径欲诛蟾蜍。”《晚晴m诗汇》卷一百三十一:“蟾蜍蚀尽瑶台月,对舞时闻凤鸾泣。”

通过以上诸多记载,可知,天狗有诸多意象,但是都和食月没有直接联系,食月的多是蟾蜍。那么人们的意象中又何时出现了天狗食月的传说呢?

三、天狗食月

在上一章节,我们可以发现,自汉代一直到明清,蟾蜍食月一直是食月传说的主流。但是在今天流传最广却是“天狗食月”传说,那么这一传说起于何时?又是如何替代源远流长的“蟾蜍食月”传说呢?

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郁贤皓主编的《中外名人掌故》中出现了最早的有关“天狗食月”的故事《祖冲之预测月食》:

大明三年(公元459年),祖冲之根据他新测出的交点月数值,预测出当年9月15日晚上要发生月食,并四处张贴告示,通告百姓。

当晚,宋孝武帝的宠臣中郎将(高级武官)戴法兴正在家中设筵为自己祝寿,祖冲之也被邀出席。正当宾客就要入席之际,门外跑来一个仆人报告:‘老爷,不好了!街上正传今天晚上天狗吃月亮……’

‘放屁!’戴法兴正要发作,站在旁边的戴法兴夫人打了仆人一巴掌,说:‘今天是老爷的四十五岁大寿,是吉祥日子,你胡说些什么!’

‘奴才不敢瞎说,有人在街上贴了告示。’

‘谁贴的?’戴法兴阴沉着脸问。

‘是下官张贴的。’祖冲之看着这一幕无知的闹剧,感到实在好笑。

‘啊,是你……’戴法兴气得话也说不出。

因为在那时,所谓‘天狗吃月亮(月食)’,是大祸将要降临的征兆,是不吉利的日子。戴法兴认为在他生日的时候不可能发生月食,肯定是祖冲之有意给他触霉头。

但是,天体运行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戴法兴憋了一肚子气,月食还是按照祖冲之预测的时间发生了。”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著名的科学家。郁贤皓对这一故事的记载也是有关天狗食月传说在文献中最早的明确资料的记载。那么为什么会在南北朝时期,在“蟾蜍食月“一说盛行时出现”天狗食月“说呢?这里吃月亮的天狗又起源于何处呢?

结合摘要中提到的《百喻经》八十四《月食打狗喻》中“月食”时人们“[横打狗”的故事,和我国月食打狗的传说一致不二,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影响关联?何以如此相像?

《百喻经》是佛经中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这部经源于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八十四喻对月食打狗的记载,表明了佛教对于天狗食月这一民间传说的吸收,并把这一传说与佛教教义融合。

关于此经的译出时间目前有五种说法,分别是“永明年、永明十年、永明十年秋、永明十年九月、永明十年九月十日。”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佛教的急剧发展,佛教自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第一个高潮。而食月传说在这一时期为一大变,出现“天狗食月”一说,结合已知印度存在的天狗食月传说,以及《百喻经》中出现的月食打狗的习俗,和佛教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天狗食月”传说来源于佛教的传入,似乎是顺理成章。但是根据记载,《祖冲之预测月食》故事是在南朝宋孝武帝年间,而《百喻经》是在南朝齐才被译为汉文,这显然不能证明中印文化在食月传说上的影响互通,但两者几近一致的记载显然不能完全隔断其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注释:

①王孺童.之研究[J].佛典研究,2007(10).

参考文献:

[1]a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2]赛音塔娜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内蒙古民俗[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3]陈永正主编,古健青,张桂光,张解民编.中国方术大辞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关于狗的作文篇5

关键词:谚语“狗”意象英汉对比

一、引言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现代汉语词典》将谚语定义为: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1]其中包含动物词语的谚语最多,这与动物,特别是家畜类动物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有关。

意象(image)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寓“意”于“象”。由于特定的民族心理,英汉两个民族往往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感情,因而同一种动物在英汉语言中的意象也不完全相同(魏丽娟,2005)。本文考察最为常见的含“狗(dog)”的英汉谚语,以具有代表性的含“狗”的英汉谚语为例,对比分析“狗”意象的差异,并挖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本文语料主要来源于《朗文当代英语词典》[2]、《英语谚语大辞典》[3]、《中华谚语大辞典》[4]、《aBC汉英谚语词典》[5]、《中英谚语对照手册》[6]及网络。

二、英汉谚语中不同的“狗”意象

汉民族在肯定狗忠诚可靠等正面意象的同时,也指出其负面意象。然而在英国等西方国家,人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家庭的一员,其意象多为褒扬或中性(王伟娜,2010)。

(一)汉语谚语有的“狗”意象

1.狗是富家旺家的

(1)猫衰狗旺。

(2)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猫来孝家。

例(1)、(2)直接通过“狗旺”和“狗来富家”表达“富家旺家”的“狗”意象。汉语谚语中之所以说狗对家庭富裕兴旺有预示性,是因为狗习惯于去弃骨多的人家,而弃骨多也就意味着这户人家伙食丰盛,经济宽裕(丹,2012)。

2.狗是忠主护家的

(3)饿狗不离主。

(4)护家之狗,盗贼所恶。

例(3)中的狗是忠诚于主人的,例(4)中的狗是守护家庭的。中国农业社会中的狗主要用于看家守门,和主人属于从属关系,有守护主人、守护家庭之说;而英国等西方家庭更多的是把狗当成家人,因此“狗是忠主护家的”这一意象是汉语谚语有的。

3.狗是感官灵敏的

(5)猎狗的鼻子,药农的眼。

(6)鸡犬认得家。

例(5)拿猎狗的鼻子与药农的眼相提并论,强调狗鼻子的灵敏和药农眼睛的明亮。例(6)指出狗擅长认家,也是因为狗有着十分敏锐的嗅觉,习惯嗅取所到之处的气味并撒尿标记。

4.狗是通人性、富有情感的

(7)雪落狗喜。

(8)猫儿狗儿识温存。

例(7)中的狗在下雪时高兴,和主人一样期待丰收。例(8)中的狗懂得主人对它的抚慰与照顾。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狗是通人性的,有感情的。

5.狗是多管闲事的

(9)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抓耗子显然是猫的使命和本领,狗抓耗子是管了猫的“闲事”。例(9)通过这一点表现狗是多管闲事的,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即对“干涉他人,甚至帮助他人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6.狗是势利的

(10)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11)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由例(10)和(11)可见,狗是带有私心的,它善于依仗人势,恃强凌弱,它也懂得怎么做对自己有利,即狗是势利、仗势欺人的。

7.狗是不明是非的

(12)救了落水狗,反咬你一口。

(1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例(12)指出,救落水狗没有好下场,因为狗是恩将仇报的,它会反咬你一口。正如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狗作为低等动物是不知好歹的。例(13)出自历史典故,狗咬吕洞宾(道教仙人)显然是不明是非的表现。

(二)英语谚语有的“狗”意象

1.狗是动作迅速的

(14)Comelikeadogatawhistle.

例(14)的句义为“像听到哨声的狗一样迅速到来”,这说明狗是动作迅速的,在听到口哨后能立即做出反应并快速行动。而狗的行动速度之快并没有在汉语谚语中得到体现,因为中国人用狗看家,不强调狗在行动速度上的天赋。而英国人将狗当作玩伴,会训练狗捡球等本领;同时英国人有带狗狩猎的习俗,会利用狗的速度帮助捕猎。

2.狗是得人心的

(15)Loveme,lovemydog.

(16)whenadogisdrowningeveryoneoffershimdrink.

例(15)可译为“爱屋及乌”,是英国人视狗如家人的体现。例(16)的字面意思是“一旦狗遭淹,人人来喂水”,表面上看是指落井下石,但实际上是倡导人们要去救助落水狗,不要喂水加害。因而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异形):whenadogisdrownedeveryoneoffershimhelp.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狗是得人心的。

3.老狗是经验丰富的

(17)anolddogbarksnotinvain.

英语中常用狗指人,老狗(olddog)常用来指老人。例(17)句义为“老狗不会发出无缘无故的叫声”,常用来指有资历、经验丰富的老人说话有影响力。汉语谚语中只有“识途”的“老马”,却没有相应的老狗意象。

关于狗的作文篇6

“看见狗我就觉得烦”

2006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家住西安市太白小区的张女士和记者谈起狗时一脸苦笑:“有次中午我出门会见客户,刚走到小区路上,突然从花园后边蹿出一条黑色的狼狗,足有半人多高,冲着我就扑了过来。我一惊,拔腿就跑,可那狗跟疯了似的追上来在我腿上咬了一口,我赶紧去医院打了针,可家里人还是不放心。你看,到现在这腿上还有个牙印!”谈起那天的情景,张女士至今仍是心有余悸:“自从那天与狗遭遇后,我连做梦都怕狗。现在不管在哪里,只要看见狗我就觉得特别烦。即使别人遛狗我也担心它们会向我冲过来,走路都躲着,家里人都觉得我被这‘狗’闹的有点精神不正常了。”

其实,和张女士有同样遭遇的居民,如今在城市并非个别。城市,已开始引发“狗患”之忧。2006年秋冬时,关于城市“狗患”问题,频频登上包括北京、西安等城市一些媒体的版面。

城市养狗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城市管理的“五大顽症”之一。其中,宠物扰民被列为“顽症”之首,一些居民家的狗,早晚吠叫不停,影响左邻右舍睡眠;宠物们在绿地、道路上随地便溺,乱爬乱抓;身带跳蚤、细菌,使人畜共患病越来越多……一时间市民“治理狗患”的呼声高涨,“城市狗患”问题也提上了政府议事日程。网上总结出了不文明养犬九大问题:1.重点管理区饲养大型犬、烈性犬;2.无证养犬;3.一户养多只犬;4.遛犬不拴犬链,违规进入公共场所;5.犬破坏市容环境卫生;6.犬扰民、干扰他人正常生活;7.流浪犬;8.非法犬类交易市场及非法街头贩犬;9.犬医院、犬商店等涉犬单位超范围经营。

最严重的还是“狗咬人”事件的频繁发生,导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激增,引起了城市居民的恐慌。据统计,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已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近3年来,我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率明显逐年上升。2006年6月至10月,卫生部公布的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因狂犬病而死亡的人数,分别为198、239、301、318、326例,狂犬病已经连续5个月成为我国报告死亡人数最高的传染疾病。

养狗者缘何增多?

中国宠物热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形成,到最近几年,公众养宠物的数量迅猛增加。宠物文化的兴盛,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提高的表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维持生计尚且困难,哪还有多余的钱来养宠物?更何况几十年前养狗被视为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所以那时城市里养狗的人是极少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会学家石英说:“人们养狗是解决了温饱之后的精神追求,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之中,难免产生孤独感。养只狗作为自己的宠物,使人有了一种精神寄托。家住西安灞桥的赵大爷,散步时一边慢慢踱着步,一边对他手中牵着的绒毛哈巴狗说话:“你看你,才走了一会儿就不想走了,真懒,是困了吧。”说着,他坐到了石凳上,那只狗乖巧地趴到了赵大爷的脚边。他的儿女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就只有这只狗陪伴着他。他说,有了这只“爱犬”以后自己就不那么孤独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也证明,有宠物做伴的“空巢老人”从它们身上获得了慰藉和更多的安全感、价值感、被爱和被需要的感觉。“空巢老人”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儿女不在身边,养只听话的宠物,自然是老人们排解孤独的一种方式。国内一项《宠物犬对空巢父母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表明,有动物陪伴的“空巢老人”无论在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还是在精神健康方面,都要好于对比组。

对于年轻人来说,身边有一只可爱的狗绝对是一种时尚,更重要的是,时刻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工作的他们,能够在单纯可爱的动物面前找到轻松的感觉。在一家it公司上班的王小姐就是这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向自己的宠物倾诉。她说:“动物很单纯,也很忠诚,这让我从心理上觉得安全。”也有很多人是出于防盗的考虑,当然,为摆阔斗富而养狗的也不乏其人。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有关部门已认识到了城市养狗带来的一些问题,要求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管理,各地也都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以西安为例,1995年的时候就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城市养狗有法可依。但“城市狗患”还是显现了出来。石英表示:“养狗本身不是什么问题。说实在的,这就是个宠物文化。但养的狗多了,才是问题。我们说‘人满为患’,现在是‘狗满为患’。为什么十多年前就有相关的条例,而问题还是暴露出来了,管理不善也是个问题。”西安市限制养犬管理办公室主任(以下简称市限养办)蔡秉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虽然出台了政策,可社会各界还是没有重视起来,政府也一直没设立专门的执行部门。直到2001年3月才成立了市限养办,这才步入实质管理阶段。”

狗是人类的好伙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养狗大国,他们的城市为什么没有“狗满为患”?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城市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这一点和西方社会有很大的区别。狗也需要有自由与活动的空间。目前绝大多数养犬户都无法给自己的爱犬提供宽敞、能自由活动的空间,只能和人类争地盘。

蔡秉臣十分感慨:“养狗看似是个人的事情,其实不是。狗毕竟需要食物,一只狗一天吃一斤粮,如果一个城市有10万条狗,那每天吃掉的粮食就是10万斤。一年下来,光狗粮就相当于一个产粮大县全年的收成。你看,为了养狗整个社会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收费是“无奈”之举

实行收费,是限制养犬的一项具体措施,目前还有部分人对收费存在异议。对此,石英解释道:“收这个费用是合理的,管理部门也需要资金运作。这个是出于管理的需要。设置这么一个门槛,可以起到实际作用,收费是种调节。我说的这个门槛是指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个是经济条件。不管你出于什么需要,你要养狗,要花钱。在花钱与不花钱的情况下,你交不起这个钱,你就不养狗了。能从一定程度上限制养狗。现在养狗是要花钱,尤其是在城市里,你买条狗要花钱,这只是第一步。以后你还要给狗买食物。从经营者说,有的开狗食店、狗诊所,有的卖狗用品,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产业链。第二个是素质门槛。有的人文明素养不高,养只狗带到一些公共场所。你自己觉得舒服了,但是别人就不舒服了。养狗的前提是不影响他人。”

《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规定:本市二环路以内区域及二环路以外的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游览区、开发区、居民住宅区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为重点限制养犬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限制养犬区。在重点限制养犬区每只犬限养费500元;在一般限制养犬区每只犬限养费200元。另外每只犬还必须办理犬类伤害他人责任保险,费用为50元。按照这个标准,市民办理狗证的最低费用为250元。

“在没有做调整以前,办理一个狗证需要花3000元,现在这个收费的标准是经过了相关部门征求专家和群众的意见确定的,已经是很低了,而且从全国来说都是比较低的。”市限养办主任蔡秉臣解释道。

面对政府的收费政策,一些养犬户抱怨,“谁不想给狗上个户口啊,收费那么高,去办证的都是有钱人”也有不少人琢磨着自己的对策,“他收费办证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加强管理嘛,这个我也赞同。但是要交这么多钱,那我肯定不交了。”“那要是执法人员来抓你的狗怎么办?”记者追问到。“逮到了才办,就算有时候逮到了,你讲两句好话,给人家意思点,拐个弯人家就给你放了。”这些未办理狗证的“黑户”有着相当数量,管理部门也无法将其纳入规范管理的范围,给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隐患。

2006年11月17日上午,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在钟鼓楼广场举办“创建卫生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合法文明养犬”的宣传活动。在现场,记者问西安目前有多少条狗时,蔡秉臣答道,“这几年一共办理狗证4万多”。记者追问那您是否清楚目前西安一共有多少条狗的时候,蔡秉臣窘笑“不好说”。当天治安局提供了一份材料,上面写明“自11月1日开展犬类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以来,西安市各级公安机关共办理及年审犬证2390个;收缴无证犬和流浪犬300余只。”

唯一合法的交易市场

2006年11月11日下午,记者到市限养办指定的、目前西安唯一合法的犬类交易市场――秦美花卉市场进行暗访。记者看到,一些小商贩随意在市场内摆摊叫卖,占道经营习以为常。整个市场熙熙攘攘,十分拥挤。“今天人还不算多,有集的时候人挤得都前胸贴后背了。”一位商贩向记者说道。随后记者来到狗市,一排售狗和经营狗用品的商店、狗诊所整齐划一。这些门面前方2米处用铁栅栏围了起来,中间形成了一条过道。记者询问了一些经营者,“我这里是卖一些狗用品的,平常来的人也比较多,生意凑合,日子也算过得去,一个月赚两三千还是可以的。”花卉市场的西南边,有一片篮球场大的空地――这是专为犬类交易而设的场所。记者看到,空荡荡的市场竟无一人,无一条狗!

下午记者离开的时候,看到就在秦美花卉市场的墙外,有不少私人竟在这里交易。记者装作买狗人与之交谈。一位老大爷坦言“我的狗是纯种的,但现在还没证。你买去了自己要办证,这狗可以便宜点。”在暗访的时候,记者随即拍了几张照片。此时一些市民识破了记者身份,围观的市民纷纷向记者吐露真情。家住小北门的蔡北洋大爷言辞激动,“早上我来后他们让我们进去卖,从这到里头的那个市场短短两百米,我走了半个多小时。到里头呆了一上午,也没见个人来问,我只好出来了。”“市场内有明确的规定,进入必须要有狗证,你有吗?”记者追问到。“我的狗是才几个月的,还没到上户口的时间啊。再说了,他们也没问,就问了也只收你两块钱。”记者追问道:“给两块就可以进去?”“我们这些人都这样!”蔡大爷答道。

“养好”“管好”才是真好

解决城市养狗带来的问题,根本的是提高养狗人的素质,真正做到文明养狗。

石英说:“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养犬户在办了证以后,还要学习一些养狗的文化、科学知识。要把不影响别人生活、不影响公共安全秩序作为最起码的准则。”

政府相关部门也要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首先,对已办证的养犬户要加强文明养犬的培训、教育,没有办证的要积极引导,使其尽快纳入规范管理的范围。其次,规范的管理还要从人性化出发,要有人文关怀。最后,从根本上杜绝无证犬和流浪犬,还要严厉打击黑市,科学规范合法市场,给已收缴的流浪犬做绝育手术。对此,石英认为“非法狗市肯定会对社会构成危害,危害公共安全和健康,我们还是要加强管理。对狗的消费,不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这是高档消费,应该加以限制,但是狗市还是应该有几个,但是不能太多。”

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局长吴喜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在犬类管理上按照‘禁限结合,疏堵结合,管建并举’的工作思路,实行‘三级管理,一级协助,限养工作进社区’的犬类管理模式,与养犬户签订了《文明养犬义务责任书》,努力使犬类管理工作合法、文明、负责、科学。今后还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到犬只的不规范管理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全社会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

延伸阅读

上海、深圳:

将电子芯片植入犬体,使犬有了“电子身份证”。上海市目前已有6.5万只犬植入了“电子身份证”,各区县的犬类专管员只要用手持读卡器读取每只犬的16位身份证号码,就能上网或通过短信查询到与之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它是否接种过狂犬病疫苗。《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每只登记“入户”的犬只除强制免疫外,还将被植入米粒般大小的电子芯片。如发现犬只在户外活动时未戴犬牌、未拴犬链,没有成人牵引的,或是犬只在户外排泄粪便,携犬人没有立即清除的,执法人员可处以警告罚款500元,并录入电子档案。发现犬只因犬吠扰民被投诉累计3次的,养犬人将被罚款500元。

北京:

针对犬类经营广告,北京市工商部门发出通知:犬类经营广告必须严格在前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广告一律不得;“犬类经营”广告主应该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犬类经营”广告时,必须查验相关的证明文件;对违法的“犬类经营”广告,工商部门将依法查处。

长春:

为确保2007年如期进入全国卫生城市行列,规定直到2008年之前,每天早7时至晚7时,长春市内禁止出户遛犬。

英国:

狗脖子上挂牌,说明主人姓名、住址,否则将视作无主犬收容;严格规定狗必须每年注射疫苗,否则将重罚;不清理狗粪、狗伤人等,狗主人将被重罚;伤人的狗如果被鉴定具有攻击性,还将被处死。

日本:

进入领养者家庭的狗,必须作绝育手术;没有经过宠物学校培训的狗不能领养;狗在宠物学校必须学会按时饮食、按时大小便;宠物犬只有在规定时间内才能上街遛,否则会受到警察罚款。

美国:

美国许多州都通过相关法律,处罚咬人的恶狗。如果一条狗被认定有危险倾向,主人却没有严加防范和处理,造成狗咬伤、咬死他人的,狗主人要被判入狱,同时还要被罚款。

关于狗的作文篇7

关键词:猪,狗习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1].英汉双语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两种语言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在长时间的语言演变中,两种语言都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语。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英汉双语有关动物的习语不胜枚举。在动物词中,猪和狗这两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更是被频繁地应用于各种习语中,用以表达相同或不同的比喻。这与中英两国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重大的关系。在翻译中遇到有关动物词的习语,应在巧妙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同时,体会其文化内涵,对比其文化差异,译文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2.“猪”“狗”在中英文化中的内涵比较

猪狗两种动物在汉语均有贬义色彩,但以“猪”和“狗”进行设喻的习语在英汉双语中却表现出不同的涵义,这是因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动物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文化差异有生活习俗差异、经济生活差异、地理环境差异、审美观念差异和宗教神话差异等因素。其中,对猪和狗两种动物的不同联想主要是由于审美观念差异和生活习俗差异引起的。论文参考网。

2.1“猪”与“狗”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

2.1.1.猪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猪”的含义十分丰富,褒贬皆有。猪是古人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猪历来就是农家之宝,老百姓常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猪”却代表懒惰、肮脏、贪婪和愚笨。因此,汉语中有关猪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如:蠢猪、猪脑、懒得像头猪、肥得像头猪。以《西游记》中猪八戒为形象的习语更多,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扮新娘——好歹不像;猪八戒唱大戏——尽说大话;猪八戒招亲——无人应等。

2.1.2.狗

在中国文化中,狗是卑贱的动物,是屡遭谩骂的东西,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得不到人们的尊重,一不小心还要落入人们的餐盘。对于狗,人们有很多联想,因此,有关狗的汉语习语有很多,而这些习语无一不带有贬义色彩,如:狗血喷头,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屁不通等。

2.2.猪与狗在英语国家文化中的内涵

2.2.1.pig,swine,hog和sow

英语里pig则有生性肮脏、贪吃懒惰的文化内涵。可用pig比喻agreedy,dirtyorbad-manneredperson(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在两种文化对比中,猪的用途是一样的,主要都是把它当做一种食物来源。虽然英语文化中对于猪也有类似汉语对其的释义,但相对于汉语中猪的诸多习语,英语中用pig,swine,hog和sow来设喻的习语相对较少,也多为贬义色彩,如eatlikeapig(贪婪地大吃大喝),makeapigofoneself(大吃大喝、狼吞虎咽),pigsinclover(行为卑鄙或粗鲁的有钱人),whatdoyouexpectfromapigbutagrunt(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buyapiginapoke(未经过目而买下的上当之货)[2]

2.2.2.dog

在西方人们通常将狗作为宠物来养,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西方人对食狗肉很反感。[3]狗对于英国人乃至欧洲人来说都是生活的伴侣和忠实朋友,是值得信赖的动物。相比于中华文化中狗的卑劣形象,狗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可谓很高。因此,狗在英语习语中,一般都带有积极或中性意义。反映在习语中,英语对狗的比喻也多为褒义或中性,如luckydog(幸运儿),topdog(头头),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另一方面,与狗有关的英语习语又不完全是褒义的,有些习语根据狗的特性来设喻,这时习语多含中性色彩,如wardog(老兵),waterdog(水性好的人),dogsdays(三伏天)等。还有些用狗设喻的英语习语则是贬义的,如yellowdog(胆小鬼),inthedoghouse(失宠,受冷遇),treatsomebodylikeadog(把某人不当人看)等。

3.涉及“猪”与“狗”的汉英习语互译策略

虽然只涉及到了两个关于动物的字,在翻译时我们却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不同想象,表达不同内涵的习语,切不可望文生义,在翻译时尤其要注意理解其文化内涵,采取不同翻译策略。

3.1直译法

直译是翻译习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在不违背译文语气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仍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

pigit像猪一般生活

anolddogwilllearnnonewtricks./Youcan’tteachanolddognewtricks.老狗学不会新把戏。

alivingdogisbetterthanalion.死狮不如活狗。

Barkingdogsseldombite.吠犬不咬人。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likeadogtryingtocatchmice—pokeone’snoseintootherpeople’sbusiness

狗仗人势adogbitesonthestrengthofhismaster’sposition;likeadogcountingonitsmaster’sbacking

狗吠非主thedogbarksatamanwhoisnotitsmaster.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dog'smouthemitsnoivory.

3.2借用法

汉语和英语中,有一些习语具有对应关系,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一致,意义和修辞色彩也基本相同。在英译汉时,我们不妨直截了当地套用汉语同义习语。

throwapearlbeforetheswine对牛弹琴

adoginthe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

givesb.apigofhisownsow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Youcan’tmakeasilkpurseoutofasow’sear.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thedogthatfetcheswillcarry.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thedogsbark,butthecaravangoeson.说者自说,做者自做。

thescoldeddogfearscoldwater.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Giveadogabadnameandhanghim./astaffisquicklyfoundtobeatadogwith.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狗杂种sonofbitch

狗急跳墙treadonawormanditwillturn.

狗吃屎,狼吃人。Bredinthebonewillnotgooutoftheflesh.

狗噬不食itisnotevenfitforthekennel.

狗改不了吃屎。theleopardcan’tchangeitsspot.

挂羊头,卖狗肉。Cryupwineandsellvinegar.

父亲骂他说'你这狼心狗肺的东西,滚出去!'

Hisfatherscolded,'Youhavetheheartofabeast.Getout!'

3.3意译法

汉语中的“狗”大多带贬义,直译不能使英语文化中的读者理解其含义,如标题中引用的成语“猪狗不如”,如果直译成worsethanacuroraswine,有可能会使西方读者不明白其含义。如果在翻译中用直译无法使原汉语谚语的意思表达贴切明白,而且不能找到相符的英语谚语来搭配,则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4]。把这种规则扩展到习语范畴同样适用。当直译法无法表达出原文含义,译入语又没有对应表达时,意译就成为了第一选择。否则,读者会不知所言。由于狗在中国文化中的浓厚贬义色彩,许多习语在英语中没有相关联想,汉译英时,多采用意译。

狗胆包天monstrousaudacity

狗苟蝇营seekpersonalgainshamelessly

狗屁不通nonsense,undreadablerubbish,meretrash

狗偷鼠窃apettytheft

狗头军师agood-for-nothingadviser

狗尾续貂makeanunworthycontinuationofagreatwork

狗血喷头pouroutafloodofinvectiveagainstsb.;cursesomeoneverythoroughly

狗眼看人低beabloodysnob;lookdownuponeverybodyelse

猪狗不如(狗彘不若)aworthlessfellow

狐群狗党(猪朋狗友)agangofscoundrels

狗皮膏药quackmedicine

另外,一些英语习语给狗赋予了褒义色彩,或者因为生活习俗和审美差异等对猪和狗进行设喻,为了避免中国读者的误读,应使用意译法。论文参考网。如:luckydog(幸运儿),topdog(头头),wardog(老兵),yellowdog(胆小鬼),underdog(斗输了的狗),dog-eat-dog(人吃人),gotothedogs(堕落),wakeupasleepingdog(招惹是非),getthewrongpigbythetail(怪错了人,搞错了对象)等。

3.4增译法

还有一些习语,其中的形象直译后虽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译文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对其进行意译又会失去其原有的形象性。对于此种动物习语,可采用增译法。[5]增译法即通过在直译后加注的方式,对习语中的比喻或表达形式在译文中作适当的调整,进行文化补偿,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狗屁头上长角adog’sheadsproutinghorns—beimpossible

狗尾续貂adog’stailjopinedtosable—awretchedsequeltoafinework

狗咬吕洞宾snarlandsnapatLvDongbin(oneoftheeightimmortalsinChinesemythology)—wrongakind-hearedperson

狗仗人势likeadogthreateningpeopleonthestrengthofhismaster’spower—beabullywiththebackingofapowefulperson

狗颠屁股dogwaggingitsbehind—besycophantic/obsequious

4.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加之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又极为显著,这就造成了只涉及两个不同的字就能产生千差万别的习语。这些习语在日常生活中尤为常见。论文参考网。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汉习语的翻译就要注意文化差异,在不同的语境中根据不同习语的特点和含义,结合使用各种翻译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4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23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70

[4]司显柱,曾剑平等.汉译英教程[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205

[5]刘白.英汉动物习语翻译原则及方法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22

关于狗的作文篇8

关键词:窗口看门狗;windows操作系统;内核模式;wDm驱动模型;多任务;可靠性

DesignofwindowwatchdoginwindowsoS

Liwenping

(anHUiJiYUaneLeCtRiCpoweRSYStemteCHCo,LtD..Hefeianhui230601,China)

abstract:windowsoSisdeficientforapplicationswhichrequirehighreliability,suchasindustrialcontrol.Basedonanalysisofrelatedworksonwatchdogtechniqueinmulti-taskenvironment,thepaperproposesanewkernelmodewindowwatchdogformicrosoftwindows,theprincipleandimplementationispresent.ourapproachmonitorusermodeprocessesthroughasoftwarewatchdogbasedonwindowswDmdrivermodel,anditisveryreliableandcanimprovethereliabilityofsoftwareunderwindowsoS.

Keywords:windowwatchdog;windowssoS;kernelmode;wDmdrivermodel;multi-task;reliabilit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看门狗是常用的软件抗干扰技术,用于防止程序跑飞和死机,特别在基于微控制器的无操作系统前后台系统中得到广泛而成功的应用[1]。看门狗根据实现方式不同分为软件看门狗和硬件看门狗,其中硬件看门狗是利用专门的芯片或板卡实现,软件看门狗则是纯软件的方式实现。windows系统由于其友好的界面和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在很多行业得到应用,如工业控制也越来越多的基于该系统开发。但是对于某些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windows系统存在不足。将看门狗技术应用于windows平台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然而多任务环境下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为数不多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RtoS系统[2-6]。D.Lantrip利用C++设计了一种针对RtoS的软件看门狗机制[3],胡玉霞等人则针对uCoS/ii系统提出了一种类似的软件看门狗机制[4]。针对windows系统的主要研究是叶帮利针对windows系统的工控机提出了一种软件看门狗方案[7]。该方案通过设置专门的软件看门狗管理器进程对任务实施监控。管理器进程为每个被监控任务设置一个递减计数器,表示该任务喂软件狗的最大间隔。任务应周期性喂狗,并且喂狗间隔要小于该计数器;如果在此间隔内任务没有喂狗,则计数器递减为0,发生溢出,即认为该任务异常。当发生异常时,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重启该任务或重启整个系统。

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windows环境下多任务软件看门狗方案。利用内核模块而不是普通进程实现软件看门狗管理器,防止了管理器本身被无意或有意关闭的风险,从而提高了管理器本身的可靠性。此外,与传统方案不同,我们实现的看门狗是一种窗口看门狗(windowwatchdog)。所谓窗口看门狗是指喂狗间隔必须处于某个窗口范围内,喂狗过早或者过晚都将被视为异常,导致看门狗触发。

2.基本原理

本设计采用windowsnt平台下标准wDm驱动程序模型实现软件看门狗管理器[8-11]。该管理器以内核模块形式运行,每个被监控进程(任务)通过标准的ioctl接口向管理器提交请求,指定喂狗窗口,创建用于监控该任务的软件看门狗数据结构。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周期性的喂软件狗,且喂狗间隔处于指定的窗口内。管理器内部维护一个链表,每个任务对应的软件看门狗均连接到该链表。管理器周期性的扫描软件看门狗链表,分析每个软件看门狗的上次喂狗时间间隔是否处于窗口内,如果不在窗口内,则关闭该进程,尝试重新启动。多次重启不成功,可选择重启整个系统。

如果系统有硬件看门狗,管理器还可与硬件看门狗协作以进一步提高可靠性。这种情况下管理器以小于硬件看门狗溢出时间的间隔周期性喂硬件狗;只有在被监控进程异常需要重启系统时才停止喂硬件狗。如果管理器本身出现异常不能按时喂狗,也会触发硬件狗溢出。

该方案由于采用了内核模块实现管理器,而不是一个用户态的进程,用户无法利用任务管理器等工具关闭它;对恶意的破坏也具有更好的防护能力,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窗口看门狗的实现可应用于更复杂的场景,在某些产品中,需要防止程序执行过快,窗口看门狗很好的满足了这类需求。

3.内核软件看门狗的实现

内核软件看门狗管理器为每个需要监控的进程创建一个软件狗,软件看门狗由如下数据结构描述。

struct{

intwin_max,win_min;//看门狗喂狗的窗口时间

intlast_feed,current_feed;//上次和本次喂狗时间

list_headlist;//用于将所有软件看门狗连接为一个双向循环链表

HanDLeprocess_handle;//对应的进程句柄

}soft_watchdog;

其中win_max和win_min表示喂狗的窗口,即进程喂狗的间隔必须在[win_min,win_max]区间内;last_feed和current_feed则记录最近两次喂狗的时间;这些时间均以系统节拍为单位。process_handle则为对应进程的句柄,list将软件狗连接为双向循环链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进程通过调用create_softwatchdog创建一个自己的软件看门狗。该函数通过ioctl传递喂狗窗口时间和进程句柄给内核软件狗管理器,管理器分配一个soft_watchdog结构,初始化成员变量,并将其插入链表。当进程不需监控时,可通过调用release_softwatchdog通知内核管理器释放对应的soft_watchdog。

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调用feed_softwatchdog喂狗。该函数同样是通过标准的ioctl接口通知内核软件看门狗管理器更新last_feed和current_feed。当进程自身发现不可修复异常,需要主动触发一次系统复位时,则调用reset_system通知内核软件狗管理器复位系统。

内核软件狗管理器是个标准的wDm内核模块,运行在内核空间。管理器维护一个软件看门狗的双向循环链表,在加载时创建一个内核定时器,该定时器执行周期性的喂硬件狗(如果系统有硬件狗)和扫描软件看门狗链表的工作。扫描时将依次检查每个软件看门狗的current_feed与当前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win_max,以及current_feed和last_feed的差值是否落入[win_min,win_max]窗口内,如果结果是否定的,管理器将杀死该进程,然后尝试重新启动进程。当重启进程失败时,管理器调用ntShutDownSystem重启整个系统。

重新启动进程需要先获得该进程对应可执行文件的完整路径名,在内核模式下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个功能,最为简单的是调用ntQueryinformationprocess来获得。此外,也可以通过调用psGetprocessimageFilename获得进程的可执行文件路径名。

图1内核模式软件看门狗工作原理

重启进程有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是设置一个用户态的守护进程,该进程随软件看门狗管理器一起加载运行。当管理器需要重启某进程时,它发送一个event通知守护进程;守护进程然后调用ioctl获取该进程可执行文件的完整路径名,再调用Createprocess启动它。另一种方式是利用Garynebbett的方法直接在内核态创建用户进程[12],而在windows7及以后系统,可以更简单的通过调用ntCreateUserprocess来实现。

内核软件看门狗管理器可接收用户态被监控进程的系统复位请求。当进程需要复位系统时,通过调用reset_system通知管理器,管理器可以通过调用ntShutDownSystem或者在有硬件看门狗情况下,停止喂硬件狗的方式实现系统复位。

4.小结

硬件看门狗技术广泛用于无操作系统的微控制器应用中,但在多任务环境下,应用看门狗存在很大的差异。在windows系统中相关研究和应用鲜有报道,本文针对windows系统提出了一种内核模式的软件看门狗方案,相对于传统的基于用户模式的方案有更好的可靠性,不仅能有效防止进程跑飞或死循环,还可以防止其他因素导致进程代码执行速度过快的异常,可以用于提高基于windows系统应用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胡屏,柏军.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看门狗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1(2):205-208.

[2]曹敏煊.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中的看门狗技术[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4,5:75-76.

[3]D.Lantrip.GeneralpurposewatchdogtimerComponentforamultitaskingSystem[J].embeddedworld,1997

[4]胡玉霞,李绪勇.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看门狗设计[J].衡水学院学报,2009,11(4):31-33.

[5]吴允平,蔡声镇,乐仁昌.单片机任务型软件“看门狗”原理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用,2004,41(34):122-123.

[6]maRiapoHRonSKa,tiBoRKRaJCoViC.embeddedSystemswithincreasedReliabilityUsingthemultiplewatchdogtimersapproach[C].//proceedingof2010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ppliedelectronics(ae).pilsen:ieee,2010:273-277.

[7]叶帮利.用于工控监测系统的多进程软件看门狗[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7):304-305.

[8]ChrisCant.windowswDm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9]markRussinovich,DavidSolomon.深入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10]陈向群.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关于狗的作文篇9

发生在南京的这起烧狗事件其实并非偶然,刚刚过去的2006年,在全国很多地方就曾掀起“打狗风暴”。据笔者走访调查:2006年5月份,广东龙新共灭各种大小狗9万8千多只,取消100多个非法养狗场所;2006年7月下旬,云南牟定仅一周时间就已杀狗4万7千多只,收容违规狗达11万5千多条。之后,县政府决定,将全县所有狗全部扑杀干净;2006年8月初,山东济宁5天内打狗6万7各多条,收容无证狗4万2千多条。江苏南京:2006年10月,由南京市政府牵头,公安、城管、纪检、宣传等部门配合,在全市迅速打响“治狗”战役。到2006年12月31日止,全市共抓狗9万条左右,捕获流浪狗2300多只,收容违规狗7000多条……

狗患并非空穴来风

据了解这场全民“打狗运动”的迅速开展并非空穴来风:一是根据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提供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狂犬病病例不断增加,年年上涨,2004年,全国总计有2751人死于这一疾病;2005年全国又有4352人死与此病,比上一年度涨幅达50%左右,在农村地区,80%至90%的家庭均养狗,但却只有2%的中国狗注射了狂犬病疫苗。

另外,来自卫生部的2006年初公布的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显示,狂犬病连续三年仍居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首位。占报告死亡总数的79.77%。之后,新华社报道,去年上半年全国报告狂犬病发病率3259例,比上一年同期高升了三成之多。

加之近年来,中国城乡的养狗队伍不断壮大,狗患对社会的危害愈加严重。据笔者调查,安徽泗县山头镇某村,全村500余户,共养狗1300多条,户均两条之多。湖北省武汉市2000年养狗130万条,到2005年已达380万条,5年增长近3倍。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养狗总数大约在3亿条左右,平均每5人一条狗。

除此之外,恶狗咬人,甚至威胁生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2006年8月30日,山西省离石县村民崔某家所养的两只大狼狗,竟将年仅9岁的小男孩活活咬死吞食掉。此事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全国人民极大愤慨。据调查,上海平均每天有200多人被恶犬咬伤,天津自2000年以来每年平均有5万人被狗咬伤,去年1―5月,广州市被狗咬伤2.9万人,死亡为14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300人。

另据美国卫生当局统计,家庭宠物传染的疾病可多达200多种,无论主人如何妥善管理,宠物身上难免会带有病菌或寄生虫,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狗儿终归是人类“老朋友”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当代社会狗儿之所以成为很多人家的宠物,也自然有其原因:

小孩子养狗,可以变得活泼可爱;青年人养狗,可以放松精神;离退休人员养狗,可以调节一下人的情绪;多病或丧偶人员养狗,恰似伙伴不孤独;弱智儿童养狗,有利于提高智商,开发儿童大脑等。

养不同的狗,有不同的作用,其意义也不一样。不论什么狗,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一般家用狗为主人忠于职守,看家护院,防止被盗。农村中95%以上养的都是家用狗,其主要作用是为家庭当好“守门员”,防止歹徒入室抢劫。家住农村的严大妈向人诉说,过去她家中每年被偷盗1-2次。可自从两年前养条大花狗以来,至今一次也未盗过,非常平安。她说,应当感谢家中那条大花狗的功劳。

在公安机关中,警犬不仅在刑事破案上大显神威,而且还是缉毒能手。它的嗅觉比人的嗅觉要强出100万倍。云南昆明警方有个叫“力克”的缉毒警犬,去年在一次缉毒战役中共抓获53名贩毒分子,查获海洛因等达50多公斤,案值上千万元。一位办案民警直言道:“缉毒工作中有70%以上都是警犬的功劳。”

如今,宠物犬也使与此相关产业在社会上蓬勃兴起。于是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专门宠物诊所、医院及宠物美容店等“狗经济”行业。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中国第二批10个新职业”中,“宠狗健康护理员”名列其中。一位了解内情的宠物爱好者直言道:“与宠物犬相关的行业最挣钱,给生病狗打一针200元、美容500元、一套衣服1300元,真是高得离谱”。2007年2月初,笔者在上海长宁区一家宠物医院采访时,亲眼目睹那里几名工作人员十分繁忙,不一会满屋站的都是牵狗人,生意红火极了。

治狗拷问政府管理水平

从2006年中央几大权威媒体的“民意调查”和“网络调查”情况显示:中国有绝大部分人喜欢狗,城市有65%以上的人赞同养狗,农村80%的人赞同养狗,尽管狗有一些危害,但爱狗的声音还是压倒了厌狗的声音。爱狗者为何能够占据上风?对各地“打狗风暴”人们态度如何?

在因特网上的一名网友发表评论:打狗只能说明政府管理无方,是当今文明社会中一件可悲的举措。国内外许多环保及保护动物人士纷纷表示谴责,认为这是一种不人道的血腥暴力行为。

上海一位退休老工人祈先生说,我不赞成地方政府组织的“打狗运动”。这是“”遗风在影响,这与目前党中央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极不相称,也容易增加人的逆反心理。他说,政府治理公共问题,本应依据当时当地的特殊情势,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选择。从“打狗风暴”出台之后公众的反应来看,政府管理者缺乏妥善解决问题的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认为,现代社会走向多元化、多种模式的共存要求人们互相之间有宽容度、单纯禁养或放任自流都不是一种宽容的态度。一套合理规范的法规,既维护了社会秩序,保护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又不伤害养狗人的权利,这才是我们期待的最终结果。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则认为:任何法律都涉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特别是宠物饲养,直接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立法多听老百姓的意见,那么这个法律会科学得多,执行也会容易得多。因此,征求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很重要。他强调:政府应该是一个中立者,负责协调养狗者和不养狗者的关系,权衡二者各自的利益,其职能是协调、裁决和管理服务。政府管理养狗,除了有专门机构外,还应该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借力发力”,充分利用中介机关及民间组织的作用。他建议,1988年我国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了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而目前我国的工作动物、经济动物、娱乐动物还是个空白点,国家针对现实情况,尽快出台一部《宠物管理保护法》,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民心的愿望。

著名的社会学专家沙莲香女士指出: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竞争的压力下,现代人同环境往往得不到沟通,从而产生自闭症、抑郁症,因此狗就成为人们情感投射和情绪转移的对象。她说,狗的问题还会涉及下一代的成长。独生子女因为缺乏情感交流,没有兄弟姐妹,容易形成自卑自负的性格。让他们的童年和小动物一起度过,则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理性,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禁狗不能不考虑这一中国特有的国情因素。

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锋呼吁:在所有动物中,狗对人类贡献最大。它们理应得到人类的关爱,中国老祖先倡导的“利乐有情”四个字,说的就是对一切生命都要尊重,有爱心。而现在每次人类疾病来临时,都要对动物大打出手,这根本就是对动物的误渎。比如狂犬病,它的英文名字是恐水症,但翻译过来和狗有关系,人们就认为狗是罪魁祸首。还有“非典”时期,“禽流感”时期,有些人听风就是雨,把歧视的目光投向宠物,这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对动物极不公平。他说,遗弃、虐待动物反映的是教育的缺失。爱的教育不仅指人与人之间,也包括人与动物,杜鲁门在二战期间说过,“就国家幸福而言,儿童和狗与华尔街和铁路同样需要”。

针对日益严重的狗患和现实中的狗害,立法管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早在上个世纪的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就颁布了《北京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是率先在全国打响向狗患开战的城市。接着,几乎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均先后制定了相应的犬类管理的地方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政策文件。这些条文的出台,对地方狗患确实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

关于狗的作文篇10

【关键词】走狗;词性;演化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走狗”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使用为贬义。但究其本义,“走狗”一开始并非具有贬义,据《汉语大词典》收录的义项显示:猎犬;或谓纵狗行猎;或比喻受人豢养的帮凶;或自称谦词。此外,在古代汉语中,还将“走狗”引申比喻为“奔走效劳者”。

“走狗”本是个短语,“走”在古时解释为“跑”,“走”则是“狗”的修饰语;那么,“走狗”即为跑得快的狗,并无贬义色彩。早在先秦“走”与“狗”就联合成了复音词,指猎犬或纵狗行猎活动。后来“走狗”的“猎犬”义项经引申比喻,于是产生了“奔走效劳者”义。这样一来,“走狗”的词性,其实是有褒义,有中性,也有贬义。就此,本文将进一步探究该词词义的历史演化过程。

(一)

“走狗”一词在《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春秋繁露》、《史记》、《水经注》、《三国志》等唐以前重要文献中仅出现了27例,表示“猎犬”义5例,其中2例引申为“形容奔走效劳者”,本文将单列;另外22例为“纵狗行猎活动”义。

1.猎犬

(1)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春秋》)

(2)王斗曰:“世无骐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战国策》)

2.喻指奔走效劳者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谓纵狗行猎活动

(1)田猎驰骋,弋射走狗,贤者非不为也,为之而智日得焉,不肖主为之而智日惑焉。(《吕氏春秋》)

(2)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洛阳剧孟尝过袁盎,盎善待之。(《汉书》)

(3)博戏斗鸡,走狗弄马。(《春秋繁露》)

(4)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於嵩。(《三国志》)

综上,“纵狗行猎活动”义用例较多,且用例中的“走狗”通常与弋射、放鹰、弄/驰马、禽兽、宫囿、田宅等名词连用表纵狗行猎的活动。像“走狗台”、“走狗观”、“走狗塘”等专用词也频繁见于《汉书》、《三辅黄图》、《水经注》等文献;而“斗鸡走狗”是当时的一种时尚;朝廷还专门设置了“狗监”一职。这些都说明了“走狗”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拥有“走狗、宫囿、田宅”也成了上流社会彰显身份的标志。这样的“走狗”显然无贬义色彩。

“猎犬”义的用例1讲到景公想礼葬自己的走狗,景公视走狗为良犬,绝非一般的狗;用例2则以“走狗”设喻来论述王如何统治天下。这使得“走狗”在具体语境下也带上了褒义。再者,晋朝傅玄的《走狗赋》正文虽未出现“走狗”,但标题“走狗”与文中“盖轻迅者莫如鹰,猛捷莫如虎,惟良犬之禀性,兼俊之劲武”中的“良犬”对应,实属褒义。而后人诗集中更有“走狗谣”歌赋“走狗”。可见,当时的“走狗”侧重“良犬”,且词性可判为中性甚至褒义,如“走狗烹”、“良弓走狗”、“走狗良弓”、“功成走狗”等短语常见于汉后的重要文献,释为“奔走效劳者”也就合情合理了。但该义仅限于以上表述,笔者并未发现其他文献存有相关用例。而“走狗”的“猎犬”义至清仍保留,如《何典》卷6用例提及“那村里众狗听得,便跑来一大群来:……走狗、新开眼大狗、大尾巴狗,都望著活死人窜上窜落乱咬将来。”还有“开门走狗先,巷白行人语”,均说明了本义并未被取代。

(二)

诚如上文提及,“走狗”的“猎犬”义在特定语境中可引申至褒义。在笔者所考证的文献范围内,“走狗”在明前并未见贬义的典型用例。相关用例多释为“猎犬”、“纵狗行猎活动”或由“猎犬”引申的“奔走效命者”,并少有变化。而“走狗”、“受人豢养的帮凶”这一贬义用法,始见于明。当然,这一贬义并非凭空出现,且在明代有其一定的演化过程,用例如下:

故凡一切军情,悉由抚臣建白,而后折衷于兵部,取裁于庙谟,指示发踪,胜算具在,武臣犹走狗也,驱之则前耳。(《明经世文编》)

往时浙弁牛姓者,官副总兵,上揭张永嘉相公,自称“走狗”爬见。(《万历野获编》)

上举用例,“犹走狗”、“自称走狗”均为身份地位卑微低贱者对上级的一种顺服和等级心理展现,尚无显著的贬义色彩。正如《玉篇・犬部》提及:“狗,家畜也,以吠守。”“狗”作为被人类驯化的一种家畜,有其较强的顺服、依恋、等级心理。可见,这仅是特征的延伸表现。

在此基础上,“走狗”义便展开分支。其中一支逐渐稳定为“自称谦词”义,而历史上一些甘为“走狗”的名人便是最好的佐证。如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记载的郑板桥,其卷6有云:“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国画大师齐白石亦以“走狗”自居,称自己为徐渭、朱耷、吴昌硕三位中国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画家的“走狗”,并作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而另外一支则是对等级极端顺服的扭曲与丑化,以“狗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类比于“那些阿谀奉承的人讨好、巴结上司的谄媚之人”,引申为“那些受人豢养的帮凶”,明代用例如下:

其伯父周应秋、周维持皆为魏忠贤走狗,本犯复为闯贼之臣,枭狡萃于一门,宜加赤族。(《甲申纪事》)

刘泽清请诛吕大器,指其起用王重掌选;又指其比雷演祚,谓“演祚为吴走狗,杀周延儒以媚东林”。(《明季甲乙汇编》)

桐江左佥院,远志包寰区,稂莠愁难尽,萑苻惊华逋,不虞驱走狗,翻令脱精。(《高阳诗文集》)

你却叫我投降,甘为走狗,摇尾乞怜,受那文官的鸟气!(《金云翘传》)

你元来掉转脸皮,与封其部那厮做走狗了,这样小人!(《牟尼合记贞窜》)

由于“走狗”不断受到贬义的语境的渗透,于是其贬义用法逐渐稳固下来,感彩随之变化,意义随之偏移,不再强调“猎犬”、“纵狗行猎或奔走效劳的人”这些中性义或褒义,逐渐地将中性义、贬义凝固成较为纯粹的贬义,即“受人豢养的帮凶”。确实,若一个词一旦“沾”上了贬义,即使是在非贬义的语境中,人们也会逐渐地排斥使用它,以此避免产生不好的联想或影响。也正因为此,逐渐“走狗”的贬义便占优势。至清,“走狗”的贬义用法趋向成熟,且沿用至今。如下:

常熟地方的一班绅士,除掉了祁观察手下的那几个走狗以外,都一个个嗟讶不已。(《九尾龟》)

呀呀,坏了,坏了。原来这班人正是老道所言赵公子和他身边的一群走狗。(《八仙得道》)

房主人姓罗名龙文,现做内阁中书,系中堂严嵩门下最能办事的一个走狗,凡严嵩家父子的赃银过付,大半皆出其手,每每仗势作威福害人。(《绿野仙踪》)

安禄山,你做张守的走狗,犯死刑,姑饶下这驴头。(《隋唐演义》)

正排着低品走狗奴才队,都做了高节清风大英雄!(《桃花扇・听稗》)

操杖隶皆绅家走狗。(《聊斋志异・田七郎》)

说明:a表示“走狗”(a1表示“猎犬”义,a2表示“纵狗行猎的活动”义,a3表示“奔走效劳者”义,a4表示“受人豢养的帮凶”义,a5表示“自称谦词”义。)

综上,结合“走狗”的历史变化,该词在明清时期被广泛地使用,其贬义渐渐排斥了中性、褒义,最终贬义跃居为核心义项。至于为何“走狗”会演化为贬义,很大程度是与“狗”字的演化相关。《汉语大词典》收录了一条用例,即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也就是说,做事卑劣或身份低贱者会被人视之为“狗”,显然为贬义。然而,该义的用例在南北朝的《北史・韩凤传》便有“朝士咨事,莫敢仰视,动致呵叱,辄詈云:‘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可见“狗”的贬用慢慢感染“走狗”义。不容忽视的是“狗”义的发展又离不开“狗”与“犬”的汉语竞争史。据相关学者考证,“狗”词晚出,又受到汉以后民众文化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狗”便在宋俗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地“俗”用。于是“犬”与“狗”便呈现了文、白歧异的局面,并各自在书面语和口语里占据一席之地,朝着“犬”雅“狗”俗的方向发展。因民众受其语用的排斥心理影响,“走狗”的贬义便也逐渐稳定下来。

当然,除“走狗”外,还有“鹰犬”、“爪牙”、“羽翼”等名词也有类似的演化过程,且大多在明代有显著的变化。针对这一现象,或许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探究。

附: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

[3]黄灵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江源.闲话“走狗”[J].咬文嚼字,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