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破山寺后禅院十篇破山寺后禅院十篇

破山寺后禅院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2:15

破山寺后禅院篇1

1、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2、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3、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来源:文章屋网)

破山寺后禅院篇2

在流浪的路上

城市已经很脏

我的身心已满是创伤

我路过一棵树旁

叶子在风中荡漾

我盯着它望

晃荡得没有方向

从未放弃理想

在追逐的地方

人们总是很忙

找不到自己的模样

而我自由的思想

小鸟般在天空飞翔

我的心房

奔向遥远的梦乡

诗句在校园徜徉

笑容与泪眼共惆怅

生命在不停成长

我嗨记得我的想象

破山寺后禅院篇3

一、调查目的

增进对家乡文物与民俗的认识与了解,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二、调查方式

访谈、照相、图书文献

三、调查时间

XX年1月30日——XX年2月3日

四、调查内容

通过寺内主持的讲解及各种记载资料,了解佛像的发展历史、保护情况和兴国禅寺的民俗风情:

1、兴国禅寺的发展历史

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宋末明初,因连年战乱,寺院“殿堂蓁芜,无存一砖一瓦”。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苏贤捐资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僧寮、库房等全部予以重修,殿内塑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公元1796一1860年)又加以修葺,并增建观音殿等建筑。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时格局和规模。“”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1979年3月,市政府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按原样进行修复,再度生辉。近几年来,全体僧众在佛底方丈的带领下,积极筹款维修寺庙,保护文物古迹。1983年,兴国禅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10月交给僧人管理使用,1985年1月,在这里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筹备办公室。1月20日,兴国禅寺僧人及周围信徒约六十人在这里举行了“”后第一次佛教活动,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方信众及中外来宾。1987年开始修复钟、鼓楼及大雄宝殿,现已全部竣工,殿内佛像也得到修整,恢复原貌。

作为一近千年的古刹,兴国寺在历史的考验下,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走入其内,古树佛像经历时间的洗礼,焕发出了岁月唯有的魅力。身在其中,总不自觉的被时间的厚重所吸引,不禁感叹:历史的光彩是无以伦比的,这种独特性一经破坏就无法恢复,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兴国寺虽经修复,基本恢复原貌,但后期的加工与灿烂文化相比总是格格不入。还记得寺口售票人员不经意向我说起,原有的一千尊佛现在只剩一百多个,可悲啊!不知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起这句话,但我却体会到话语中无尽的无奈,即使我们现在努力,那也只是后期的恢复,原有的破坏无法复原。一个文物记载了近千年的历史,这笔财富无可估量,就像寺内师傅所说:这是全人类的宝藏,我们都应该用尽毕生心血珍爱它。

2、兴国禅寺具体文物保护情况

千佛崖,在兴国禅寺院内南侧,崖上有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公元587~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各佛像有的高居壁顶,有的举手可及,有的一二尊成窟,有的三五尊成区,参差错落。据记载,这些佛像雕刻精致,刀法纯熟,线条流畅,体态丰腴,栩栩如生。有的身着锦衣,有的手拈莲花,有的凝神蹙眉,有的结跏趺坐,有的合掌禅定,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现尚存的佛像只有少数可以看清面貌。(见照片2)

极乐洞是其中的主窟,“”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壁中原刻有佛像一百多个,至今大多佛像已模糊不清。(见照片3)

寺内刻有金刚经、般若经等的石碑在多次破坏及风吹日晒后也已字迹模糊。(见照片4)

据兴国禅寺的主持心现大师说,兴国寺原有佛像九百余个,现只剩一百三十多个。心现师傅在三十年前来到兴国寺,从此就将保护佛像看做在自己的使命。临行时大师感慨道,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文物,或许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就会流传下去。按心现大师的理解,佛教只有在经济发达的时候才会得到发展,我们可以欣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佛教文化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3、兴国禅寺的民俗文化

自元代始,兴国寺在“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届时四方信众来庙参拜,与寺内大师讨论佛法。寺内的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千佛崖、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都是人们必游之地。(见照片5)每年庙会我们都可以欣赏到风筝扎制、木版年画的制作、陶瓷加工及剪纸、鲁绣、面塑甚至织布纺纱、打铁这些工艺制作,在体会民俗风情的同时,还会有千佛山说书会民俗表演。地方特色的小吃也成庙会的另外一个特点。

千佛山“三月三”庙会历史悠久,古时是人们踏春赏花、瞻拜赶会的节日,后演变为集中展示民俗文化、颇具乡土气息的民间盛会,以展示民俗魅力、体现民俗精彩为使命,蕴含着此地由来已久的民俗风情。

重阳节千佛山庙会也是历史悠久。深秋季节,满山红叶流丹,黄花撒金,松柏泻翠,于山巅“赏菊崖”上正可欣赏宜人美景,所以每年“九九”重阳节,便有大批文人骚客,携茱萸酒,拎糕来登山赏菊。元代曾定三月三、九月九于各州县通告祭祀三皇——伏羲、燧人、神农。此间,寺内僧人举办佛事活动,香烟缭绕,经声佛号,钟磬扬韵。是日,达官贵人,善男信女,咸来焚香叩拜,然后游山赏景,平民百姓也来虔诚祷告,乞求神灵庇佑。为应祭祀需要,商贾便带着应时的商品进山来。从此,千佛山也就由单纯的文人登高,变成了各阶层群集的庙会了。

五、调查体会

破山寺后禅院篇4

[关键词]少林寺体验性设计

目前,我国人文旅游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在产品功能设置上多以展示、观赏为主,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有些尽管在技术手段上不断更新,如增加语音解说、现场模拟、影像展示等,但都未能突破观赏的层面,游客很难融入其中。对于人文旅游资源来说,要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必须充分挖掘人文旅游资源的内涵,并使其外化为富有吸引力的有形产品,或创造一种有效的产品解读方式,在游客与旅游产品之间建立一条沟通途径。文化旅游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增值途径就是致力于寻找产品差异,突出产品特色,摆脱恶性竞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产品设计时导入体验元素,进行体验化设计。本文以少林寺为例,以求为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提供一条可操作的途径。

一、少林寺概述

驰名中外的河南登封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建。因寺座落于少室山的丛林之中,故名。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漂洋过海到中国,到少林寺广集信徒,首传禅宗,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隋末唐初,少林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优厚封赏,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和“武术圣地”,它的资源特色主要体现在它的“禅”和“武”:

1.少林寺的禅

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其宗旨是“明心见性,一切皆空”。禅宗修道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2.少林寺的武

少林寺因唐初十三武僧助唐王有功,故王颁迢允许少林寺常备增兵,以后各朝因之,形成少林寺僧兵制度。明代少林寺武僧规模最大,曾抗倭,为国立功。

中国功夫惊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静极生动,动极惊天,禅拳归一,是少林功夫的真谛。”千百年来,少林武僧遵照着这条玄奥的哲理创造并发展了少林武术,寺以禅显,拳以寺名,称著于世。

二、少林寺的资源分析

少林寺资源组合为:“佛”、“寺”、“僧”、“禅”、“武”、“艺”、“刊”。佛:佛教文化;寺:少林建筑;僧:少林僧风采;禅:少林禅宗;武:少林武术、秘籍、医学;艺:少林书画、雕刻、音乐等;刊:少林刊物杂志。我们可以从以上七个方面设计、完善和丰富少林寺旅游产品,其中“武”、“禅”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一般游客去少林寺的常规线路是:先到少林寺常住院,再去参观塔林,最后去演武厅观看少林功夫表演。由于内涵深奥且解说系统简明扼要,游客在常住院和塔林的体验过多依赖于好导游的讲解。由于讲解人员良莠不齐,游客在此的体验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少林功夫的表演现场感较强,给到场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谓是少林寺的一个名片。至于初祖庵、二祖庵、十方禅院等景点,旅游团队很少涉足。参观下来,大家一般只有粗略的关于少林武术和少林建筑的大概印象。

三、少林寺的体验性设计

少林寺目前的发展以武取胜,在很多地方开设了武馆,但原来少林寺的门票中没有包含少林武术表演项目,从去年起,开始合而为一,给人以较为全方位的展现。在武术表演中,也充分考虑了游客的心理,给人以较强的现场感和震撼。另外,少林武术馆的网站也设计的较为吸引人,利用flash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还伴随着数段武术视频,给人较为深刻的体验,但在禅的方面,网站的设计对禅的内涵的展示和外化不足。

少林寺的资源特色在其“禅”和“武”,围绕这两个主题,可开展不同类型的参禅活动和武术活动,让游客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少林寺的禅和功夫。

1.武

(1)少林功夫体验游。不但让游客观看各种少林功夫表演,还参观不同种类功夫的练习方法和过程,喜欢的可以学上一招半式。还可以运用某些简单器械进行一些比赛,例拿不同型号的尖底桶来进行挑水比赛,体验少林武僧的生活和训练。

(2)少林功夫禅。真正的“少林功夫”,是在嵩山少林寺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紧那罗王信仰为核心,以少林寺武僧演练的武术为表现形式,并充分体现禅宗智慧的传统佛教文化体系。然而世人为了习练和竞技的需要,经常将少林武术等同于少林功夫,其精神文化内涵逐渐缺失,博大精深之处越来越少为人知。可安排游客,特别是一些好强气胜的青少年男游客进行少林功夫禅的研究和学习,使其在学习中明白人生的真谛。

(3)虚拟功夫。少林寺首次授权台湾中影公司电视动画影集《少林传奇》制作和玩酷科技关于少林题材的网络游戏《少林传奇》制作,第一次将少林文化融入这款以隋唐少林最为强盛时期为背景的3D网络游戏,游戏内容实际考查少林史料,并结合真实历史故事,运用先进的motionCapture技术(动态捕捉)呈现逼真细腻的武术动作,尽情体验中国历史传奇故事之奇、之美、之妙,展现武术美学在科技与创意的精心结合下之无限可能。

2.禅

少林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少林禅法,一方面可以指导练习少林功夫,加强心理修养;另一方面,超越物质的禅法会给人们一种崭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人们用良好心态去对待经济浪潮下的社会和人生。

为了彰显少林的禅的内涵,也为了满足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想获得一方精神的净土的游客们的需要,特作如下设计:

(1)主题:问禅。可选择在山水风景较好的地方,有高僧在坐禅,小沙弥带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内省型性格游客前往,向高僧请教,与高僧论禅,解尘俗迷津。这种产品适合少数人、小型化群体。

(2)主题:禅宗生活体验游。由体验者在寺院内部,对寺院生活的全过程亲身经历一遍,来领略少林文化的价值。比如他们进寺后,看到的少林寺的仪式,钟是怎么敲的?敲钟时僧人嘴里唱的什么?看完敲钟后,去吃素斋,吃斋时不说话,盛饭时怎么托钵,以及吃饭时筷子怎么拿,等等,全部有一套程式,把禅宗的东西全部搬到了生活中,给它生活化了。

(3)主题:禅意。想法把禅通过一种大众的方式展现出来,给追求轻松享乐的游客以禅意的熏陶,为中外旅行者提供一把解读禅宗文化奥秘的钥匙,也为众多的朝圣者提供了一方觉悟人生、洗涤心灵的净土。这种方式适合大量游客同时感受。

在此方面,河南少林寺已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音乐大典的演出。它选址于嵩山待仙沟峡谷口少室山主峰与少室山东边诸峰的峡谷之间,是一个以自然山水风光为背景,彰显禅武魅力为特色,实现旅游产业化为目的的大型旅游演出项目。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该项目把嵩山厚重的文化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借助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影响力,推出实景演出,用世界相通的音乐和舞蹈形体语言,形象生动地展示、阐释了少林禅武文化,让“静”的“动”起来,“虚”的“实”起来。成功地诠释了禅意所在,使少林旅游中功夫与禅文化相得益彰,收到了自然与人文结合、演艺与旅游合作、精品化与规模化和谐统一的综合效果,使到这里每个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3.有效地整合嵩山文化资源,建设一历史文化散步道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的中岳嵩山是一个拥有佛、儒、道“三教荟萃”的独特风景的地方,这在中国的名山之中独一无二。在嵩山,佛教以“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为代表,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是禅宗祖庭。儒教以嵩阳书院为代表,嵩阳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它建筑年代最早,规格最高。道教以中原地区中最大的道教圣地中岳庙为主,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教为纲,佛、儒、道相辅相成,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嵩山全部具备。另外嵩山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庙,可以说是一座文化宝库,因此有“嵩山天下奥”之说。

我们可本着“传承历史文化”与“弘扬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理念,将散落的景点串联起来,延续历史文脉,将其打造成集文、商、游于一体的知名街区,深层次挖掘旅游特色,高起点整合旅游资源。要围绕街区文物古迹,结合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人文特色,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散步道旅游品位。同时,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可通过文物鉴赏、市井文化、书画展示、风味小吃、传统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发知识型、学习型、专线型、文化型产品等系列旅游产品。让历史再现,和历史对话。还可以开辟一系列符合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试点并公布,并相应设计多个线路,形成组合产品,让客人全方位、立体地感受河南历史及文化,还看到河南文化、民风民俗的延续和发展,并感受现代的河南。

参考文献:

[1]杨盛道谈《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河南日报,2007-07

破山寺后禅院篇5

6月的318国道,正值骑行进藏高峰开始之时。菜叔开着车,我看着窗外的骑行者。曾经,

>>蒙顶山寻茶蒙顶山下“茶支书”土豪!汽车生活传媒喊你去蒙顶山喝生态茶蒙顶山隐藏一个惊人的奇观茶里的禅意生活蒙顶山茶,千年茶事今与昔禅意生活与花草茶设计蒙顶一碗茶,张朝阳走出抑郁踏莎行・春上蒙顶山古人的茶意生活龙泉的茶香比泉水更富禅意《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解读关于“蒙顶山茶”品牌营销模式与发展对策的研究意山意水桃山时代的“灰”与茶陶“茶心禅意共天长”无尽禅意赵州茶广东人的茶意生活[悟空壶里的禅茶意]静美与禅意营造的情感家园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医学>蒙顶山的茶意与禅意蒙顶山的茶意与禅意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客居山中

6月的318国道,正值骑行进藏高峰开始之时。菜叔开着车,我看着窗外的骑行者。曾经,我也是这些骑行者中的一员,在路上寻找“在别处”的生活。很多年过去,当年一起在路上的朋友都已经分道扬镳,很多人从离经叛道回归生活日常,也有些人人到中年依然在路上找寻。

我们此次的“寻茶五人组”,包括70后、80后、90后,每一个人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找寻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找茶人”菜叔试图用他的“茶味蕾”发现心中理想的生态茶;画家谷苗想用画笔记录寻茶路上的“真与美”;我和摄影师则力图用键盘与镜头记录“在路上”的生活。

找“雅茶”,先要上蒙顶。蒙顶山有一家名为“知青茶场”的客栈。20世纪6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在此恢复了蒙顶山中断多年的种茶传统,客栈主人的父亲就是当年的老知青。

我们住在“知青茶场”的二楼,推开窗往下看,有一片青翠的茶园,一位头顶草帽的老人正哼着歌儿采茶,他便是“知青茶场”的老主人。再往上看,此处已经在云层之上,原本高耸入云的蒙顶山成了小土丘。

菜叔想体验高山云雾茶生长的环境,摄影师想拍蒙顶日出,大家一拍即合。于是,凌晨五点,我们选择了一条名为“天梯”的山间小道上山。1400多级台阶冲霄而上,两边高大的松树如列队的士兵。走到一半,太阳挣脱云层挂在半山腰,看日出的希望破灭,菜叔却非常兴奋――穿过“天梯”两边的松树,他在树林与云雾之中发现了隐藏着的大片高山茶园。守护者

接近山顶处,有一座气派的寺庙,名为“天盖寺”,环绕着十来棵两人合抱粗的银杏树。树下只见茶桌不见僧人,庙中供奉的也非佛像,而是一个白胡子农夫。走近细看,这农夫正是吴理真――史料记载中第一个将野生茶树进行人工栽培、影响茶叶发展轨迹、奠定了蒙顶山在茶山中超然地位的人,被视为“茶神”供奉。

前两天我们寻访过的茶人杨天说:“要弄清蒙顶山茶,就不能不说蒙顶山的僧。”杨先生是20世纪50年代西南农业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到蒙顶山,恢复蒙顶山的茶叶生产。老先生退休后一直致力于蒙顶山茶文化的研究,编撰了一本名为《蒙顶山茶事通揽》的茶书,记载了在蒙顶山流传的僧与茶的故事:蒙顶山向来有僧人制茶的传统,山中各寺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分工协作制禅茶,鼎盛时期山中有30多所寺庙,各司其职,有的采茶,有的制茶,有的护茶,有的品茶,还有的负责鉴茶……其中,最重要的鉴茶职责,交由天盖寺的僧人来完成。除了因为这里供奉有“茶神”吴理真,还因为天盖寺后有一汪清泉与几株御茶树。

我们走过天盖寺后蜿蜒的石径,路边出现一口直径约30厘米的古井,名为“甘露”,井上压了一个龙纹井盖。当地山民说,古井通灵,只要掀开盖子就会引来大雨,因而长期用龙纹封印。

再往前走,出现一个小小的山间盆地,砖石砌起高大的围墙,养着几株看上去似乎营养不良的茶树。别看它们其貌不扬,当年却是进贡皇帝的“御茶树”。围墙边有一只吊睛白额的石老虎,就像护住甘露井水的龙纹井盖一样,是这片茶园的守护者,勾起了茶人对自然的敬畏。

蒙顶山的寺庙,不见香火鼎盛,却尽显“佛门清静”。我们拜访的另一处寺庙“永兴寺”,始建于西晋初年,几经兴废,如今只剩下不多的几位僧人,但不改千年古刹的风范。寺中一位法号普照的师父,据说种得一手好茶。

普照师父拎着开水瓶去伙房打水泡茶。伙房门口的对联写着:扫来竹叶烹茶叶,劈开松针煮菜根。永兴寺是蒙顶山最早修建的寺庙之一,我们向普照师父求证寺中制茶的历史,希望能发现蒙顶山禅茶的端倪。可惜的是,永兴寺制茶可能早有渊源,但这传统似乎没有延续。普照师父10岁就在此出家,做茶20多年,基本都是自学成材,每年2―5月,她会制作一些茶叶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心中有禅

听闻蒙顶山各寺庙负责茶叶的不同生产工序,我们决心多加走访,探寻禅茶之秘,于是驱车而下,偏离主干道,寻找一座名为千佛寺的禅院。

走过一条羊肠小道,茂盛的竹林遮蔽了上方的天空,让这条路似乎成了一条绿色的时空隧道。石道的另一头,有芭蕉出墙,有古树参天,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千佛寺大雄宝殿中的佛,虽然慈眉善目,眉目间却有一种威严和神采;韦驮殿虽然供奉着佛像,但整个殿堂的造型却完全是一个和大雄宝殿相对的戏台。住持玄静师父说,现代雕刻佛像的很多都是美院科班出身,雕工无可挑剔,却未必有虔诚之心,这样雕出的佛总缺乏那种肃穆庄严;而古代工匠造像,本身必定是信徒,雕刻对他们来说首先是对佛的供养。

破山寺后禅院篇6

峨眉山茶的精髓在于禅茶合一。每一道茶中都蕴涵了曼妙、高深的禅理。因而在峨眉山上喝茶不是喝,而是参。参透了这峨眉山的“六道禅茶”,也能参透六种释家禅理。

第一道禅茶:离垢园里“竹叶青”

名词解析:离垢园,顾名思义,就是远离污垢没有尘埃的意思。竹叶青:乃峨眉山盛产的一种茶叶,因状似嫩竹叶而闻名。

禅意之地:

在峨眉山,最“脱尘”的禅意之地是“离垢园”。

峨眉山下,密林环抱中,有一名为“伏虎寺”的翠庵,庵堂为一个几进多重的四合院。在其第一重普贤殿和第二重大雄殿之间有一四方形结构天井。离垢园就隐匿在这伏虎寺内的天井当中。

离垢园,并非寺庙中的小园。离垢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清朝康熙皇帝,游峨眉山,夜宿伏虎寺,清晨发现一奇特的景象,昨日天井中的凋零的枯枝败叶今早变得无影无踪,整个殿宇房檐变得一尘不染。康熙惊叹之余随笔题写了一个匾阁,悬于天井中,即:“离垢园”。

离垢园的神奇,乃因其独特的地势环境,每夜三更一股山风顺山道石阶来到寺庙。因为寺庙周围被参天大树所包裹,风被林阻,在天井内慢慢形成了旋风,卷走了那些枯枝败叶。但佛家认为:这是佛祖在点化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们,脱离红尘苦海。

禅意之物: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的智慧倡导“万物皆有灵性”,尤其是在峨眉山这样的地方,似乎万物都沾染上了鲜灵的气息。

竹叶青,一种产自于峨眉山上的“菩提叶”。竹叶青是贡茶、是名茶,但其本身,还应该归为僧茶、禅茶。

竹叶青的由来据说是万年寺一老僧,一次给元帅奉上寺庙自制新茶,元帅见茶叶两头尖,中间宽肥,像竹叶,冲泡汤色黄亮,问老僧:此茶何名,僧曰:此茶长于万年寺后山崖绝顶之处,寺院僧采清明前,三五天的一芽一叶,或双叶,再用特色的方式焙制而成,谓之“峨眉雪芽”。

元帅见此茶叶,形若竹叶,叶面上有微毫(茶叶上的毛),但一经水沏则又汤色清亮,于是说道何不叫“竹叶青。”老僧顿合什念道:“阿弥陀佛,妙哉、妙哉!”从此这道僧茶,就多了一个非常具有禅意的名字:“竹叶青”。

禅意之境:

在“离垢园”里品“竹叶青”。一种遁出红尘的感觉。

禅语中的脱尘;其实就是脱离红尘俗世烦恼纠缠。茶、禅本相通,佛主的大智慧参茶与参禅一样,讲究一个“悟”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最提倡:“瞬间顿悟”。通过一些事物,使你瞬间明白一个道理。

清晨入“离垢园”,放眼屋脊地面上,到处渺无尘埃,先自六根清净了。这样的环境下,最宜喝碗竹叶青,喝出一片明亮透彻的“冰心”来。

其实离垢园并非一日每时每刻皆无尘,正如竹叶青叶片上有微毫,但是离垢园一夜山风吹过,待清晨看,再将叶子放入盏中沏,于是园也清了,叶也清了。

这正是“脱尘”的不二法门,人不可能随时都没有烦恼,但我们要学会洗涤,不断的滋生与不断的洗涤,这才是佛家所谓的脱尘的精要。

第二道禅茶:红椿晓雨润“毛峰”

名词解析:红椿晓雨,红椿是一个地名,而晓雨,非雨、非烟、非雾,故名晓雨。为峨眉山十景之一。峨眉毛峰,又名峨眉山花毛峰,为一种窖制花茶。是毛峰中比较罕见的品种。

禅意之地:

峨眉红椿晓雨,是佛门所说“空灵”所在之地。

红椿晓雨中的红椿,指的是一个地方,峨眉山半山腰上的红椿坪。红椿坪是一个很大的寺庙,与万年寺、伏虎寺齐名。因寺院内种有红椿古树而得名。

而至于晓雨,说的则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就是佛家通常所说的幻象,红椿小雨非烟、非雾亦非雨。

这情景时常发生在春夏之交的时候,那时天气夜凉,昼暖,白天湿热,夜晚又凉。昼夜温差造成了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长久不散。如同下雨一样,可以把人的衣衫给打湿。

那时整个寺院被白气蒸腾,万物似乎都在抽象之中,似幻非幻,似真非真。

禅意之物:

峨眉山花毛峰,此茶历史背景不详,只知其产于峨眉山高山上,取早春优质毛峰叶为原料。再佐以茉莉花为原料,用特殊的窖藏方法,酿造而成。

毛峰一般归入新鲜无发酵绿茶的种类,但是峨眉山的毛峰,却是以独特的方法将其变为了花茶。此茶喝起来不同于一般花茶,茉莉的馥郁香味太过浓郁,它则淡淡的,花香一半、茶香一半,茶清淡香里伴有花香的浓郁,花香里又有茶的清馨。究竟是花香还是茶香,不可分辨,似是而非。这是空灵的禅意。

禅意之境:

夜宿峨眉山红椿坪寺庙,厢房正对门前照壁:“红椿晓雨”。我知“红椿晓雨”非烟、非雾亦非雨。似幻非幻,似真非真,是空灵的境地的象征。但空灵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我辗转思考难免剪不断、理还乱,索性披衣去扣僧人房间求问。

寺庙一主持高僧,听后,一笑,先为我沏一壶峨眉山花毛峰茶,品之觉得味道奇特,问曰:这壶里香,到底是花香还是茶香?

高僧笑而不语,反又给我讲述了一个“论西瓜”的故事:从前有一人,爱与人争辩,一人给他出了个难题,西瓜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此人证来证去不得而解,郁郁而终。

我听后哈哈大笑:西瓜就是西瓜,西瓜本就是圆的。高僧听后随即也哈哈大笑:对啊,那茶就是茶,香就是香。你又何必那么执著!

另又想起了一本书《天龙八部》里曾有个珍笼棋局,任凭棋道高手无人能破,最后却被一不懂棋道的小和尚所破,这就告诫我们,有时候不要把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否则就是佛家里所谓的着像,我们俗称的钻牛角尖。

红椿晓雨润毛峰,休要去执著于什么雨。怎么润、什么香。只以最平常的心去品味,这才是饮茶的真谛,同样也是做人的真谛。

第三道禅茶:灵岩叠翠衬“清茶”

名词解析:灵岩叠翠,乃用来形容昔年金顶三峰之后麓峰上灵岩寺前的一幅万山翠绿重叠、天地皆绿的壮观景象。为峨眉山十大景色之一。清茶,就是我们俗称的草青,是峨眉山人常喝的一种最普通的茶。

禅意之地:

峨眉山老灵岩寺,是佛家所讲“映照”之地所在。

昔峨眉山老灵岩寺前,向北眺望,“从近到远,从低向高”。只见一丛丛的绿,一丛丛的黛。好像一直延伸到了天际边。这就是昔日著名的“灵岩叠翠”。

今峨眉山老灵岩寺,已坍塌成了一片废墟,蒸发得无影无踪,灵岩叠翠的景象,也就成了一个谜。但是一些潜心向佛之人常常说在金顶后麓山上,看见了当年的那幅灵岩叠翠,据说染绿了一片天。但奇怪的是,不同的人在那一带不同的地点场合,都发现了相类似的景象。

这就是佛家所最讲究的“映照”。其实绿是在人的心里,心中有绿,自然能生出绿来。心中无绿,肉眼无法看见。

禅意之物:

峨眉山人管常喝的一种茶叶叫清茶。这种茶比较的普遍,山上山下的茶肆铺子里,到处可见,价格也非常的便宜。

清茶其实就是用炒的工艺制作而成的,所以实际上正确的称谓应该是炒青才对。

峨眉山人为什么要将炒青叫清茶,或草清呢?想来是峨眉仙山脚下,人人信佛的缘故,因为大家受仙山佛性的感染,峨眉山的山是青绿的,把万物芸芸众生也都感染了。

一杯普普通通的炒青,为了能“映照”出峨眉山青,故把炒改为了草,这样就全青了。

禅意之境:

初品草青,是在峨眉山的大佛禅院里,主持方丈赠我三字:“我念佛”,说此中蕴涵着佛家一个高深的禅理,叫我尝试着自行参透,说罢飘然而去。我百思不得其解。侍客僧为我沏上了一壶茶并嘱咐:这是师傅叫我为你沏的草青。侍客僧还饶有兴致地为我讲述了有关那段草青“更名”的由来。我初觉方丈待客太过于小气,但后转念一想这其中必有缘故,草青隐含的是一个映照的禅理。那我念佛,佛不同样也念我吗,“我念佛,佛念我。”我顿时明白了这三个字的用意。

灵岩叠翠衬清茶,所要说的正是佛家一个“映照”的禅理。

第四道禅茶:白水秋风拂“峨蕊”

名词解析:白水秋风。诗画出来的是峨眉山上万年寺白水池中秋天的景色。为峨眉山十景之一。峨蕊:产于峨眉山的另一种名茶,与竹叶青齐名。传说其最早为花蕊仙姑所种,因名峨蕊。

禅意之地:

峨眉山白水秋风,是禅意“天人合一”的象征。

峨眉山的白水秋风,得名于峨眉山万年寺中一“白水池”。白水池又名“明月池”。

白水池周围有很多枫叶灌木,每到秋天非常的漂亮。所谓白水秋风,是种诗画了的禅意说法。

当年传说李白曾在此听一名叫广浚的高僧抚琴。兴起写下了一首《听蜀僧浚弹琴》的诗歌:“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中充满了诗画的禅意。

李白把身心融入了大自然,因而聆听到了大自然的美,也聆听出了禅意之歌。

禅意之物:

峨眉山的峨蕊,产于峨眉山黑水寺后的绝壁之上。

此茶叶据说是早先相传在峨眉山一处名为“峨蕊崮”的地方,住着一位仙姑,仙姑栽有一株仙树,一天,一个茶农无意中闯进了仙姑居住的地方,惊动得仙姑泄了天机,于是仙姑就化为了一株茶苗,茶农将此茶苗带回去精心培植,就有了后来的峨蕊。

峨眉山峨蕊茶的外型并不像花蕊,取名峨蕊一半是因为传说的缘故。但也有人说是因为其叶子微微卷起,像花瓣,而内中吐露出来浓香,就像被花瓣包裹着的花蕊在吐露芬芳一样。

这与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而听见了“万壑松”“流水”“霜钟”一样,是比较虚无曼妙的东西,不能从表象上去理解,得需“天人合一”的去感悟了。

禅意之境:

峨眉山万年寺“白水池”畔、李白当年《听蜀僧浚弹琴》遗址处,时常会有一些神情恬然、安静的人,静坐那里,泡杯峨蕊茶,一坐半日。这些人多是些“诗人”。

有人说诗与禅是最接近的艺术。诗歌与禅一样,包含了很多曼妙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能光靠从字面去理解去读,要靠身心合一的境界。我曾于峨眉山“白水池”畔,喝茶感悟李白的那种境界。

脑子里浮现出了一段曾经看来的禅意小故事:日本诗人蜷川新左卫门,一次去拜见一休禅师。在门口一休问:你在哪里?蜷川:一片深紫罗兰侵染的田野。一休后来又问:田野里有什么?蜷川:小溪流过,清风吹过。一休惊讶于蜷川禅诗的语言,恭敬地将他请进了屋子。光听来,两人对话实在很莫名其妙,但闭目去感受则就是超凡物外的另外一种境界。

李白的聆听是曼妙禅意的。蜷川与一休的对话也是曼妙禅意的,峨眉山峨蕊还是曼妙禅意的。解读它们的方式,只于它们先融入到一体。这正是佛家所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五道禅茶:神水阁“碧潭飘雪”

名词解析:神水阁,是峨眉山上的一座寺庙,规模不大,但因为其门外有一“神水池”而得名。碧潭飘雪:一种峨眉山的名茶,属花茶类。因为茶水碧绿,上漂白色花瓣而得名。

禅意之地:

峨眉山“神水阁”中的“神水池”是禅中“大定”的象征。

“神水阁”原名“圣水庵”。顾名思义,都是以水来命名的。这里的水,指的就是门口的那眼“神水池”。

此池非常怪异,终年流水不枯,并且在天气最热的三伏天里,依旧保持冰寒。这神水池其实起的是禅中的一个警醒作用,时刻冰冷的泉水,提醒着僧侣,以及信佛之人,要心如泉水时刻保持不变,不论周围环境怎样改变。这乃是禅中的“大定”。

禅意之物:

峨眉山碧潭飘雪,可谓是峨眉山诸茶中形态最为雅致的一种。

峨眉山的碧潭飘雪,取峨眉山海拔高寒处的茶叶,加以茉莉花瓣窖藏而制,与那“花毛峰”相类似,但其品质更为优良。取的茶叶,以及花瓣都是最上上层的。因此冲泡后,茶叶绿幽幽的衬在底下,而白色的花瓣就漂浮在上面。有很分明的层次感。

浮起的白色花瓣,很像一朵朵白莲,这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佛家历来把白莲尊为圣物,认为其是“出淤泥而不染”,视为大定的象征。

因此碧潭飘雪,也就有了“大定”的内涵。

禅意之境:

在峨眉山神水阁,在此过路的人都会有个习惯,用神水池中的水洗面,再饮几口,顿觉神清气爽。

而用此水泡茶,也被认为是上上之选,用神水阁的水,泡一杯碧潭飘雪,茶香中透出缕缕禅意。

我曾在此遇见一年迈茶友,此人信佛,常住峨眉山上,并坚持长期用神水阁的水,泡碧潭飘雪茶喝。一喝几十年,他给我解释说这样做不光是为了追求茶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起一个棒喝的作用,佛家里剃度的僧人,专门有种棒喝的仪式,就是警醒你的意思。在最初向佛的几年,他始终受不了荤腥的诱惑,又无人时常棒喝于他,后来一庙里高僧,给他出了一个这样的主意,意在警醒自己时常要有定力。

第六道禅茶:金顶仙峰罩“云雾”

名词解析:金顶三大最高峰之一,海拔穿云,山在云层之上,因名金顶。峨眉山云雾茶:产于高峰上的茶叶,所以被人誉为:金顶纯芽。

禅意之地:

在峨眉山最能大彻大悟的禅意之地,是在峨眉金顶。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峨眉山的金顶,海拔穿云,整个山峰是在云里面的,有如走进天庭一般。

峨眉山金顶上,能看见罕见的“佛光”和“圣灯”,但在金顶的这个苦寒之地,终年几乎冰雪不化,即便是在最三伏天气,也需棉衣,火炉。早年交通不便时,金顶寺庙里的僧人日子过得非常清苦,非一般人所能忍受,可那些已经大彻大悟的高僧,却将此地看作是修行圆满的最终之地。

禅意之物:

峨眉山云雾茶,是一种常年被高山云雾所笼罩的茶叶,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口感非常的纯。因此也被人称为金顶纯芽。

峨眉山的云雾茶,属不发酵绿茶,比较原滋原味,性非常的甘寒,就如同这个峨眉山的金顶绝塞一样。

常年坚持喝这种寒性苦茶的人,都要具备较强的隐忍性格。这样的性格不能强求,需自然“大彻大悟”。

禅意之境:

早些年,我曾与朋友在峨眉山的金顶上小住,本来约定是住在寺庙之中,终因畏惧消受不住绝顶的清苦,我们选择了在金顶中的一处宾馆歇脚。我们奇怪,我们这些自认为做学问、能吃点苦的人,克服重重艰险来到这里,却始终不能突破这最后的一关,不能“大彻大悟”。

破山寺后禅院篇7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

诗题中“破山”即今江苏常熟的虞山,破山寺本名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到常建赋诗之时,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可算是一处古迹了。

本篇是盛唐诗歌的名作。宋人洪刍作《洪驹父诗话》云:“丹阳殷撰《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爱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之句,以为警策。欧公又爱建‘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建作数语,竟不能得,以为恨。予谓建此诗全篇皆工,不独此两联而已。”殷是与常建同时代的著名诗评家,他的赞扬表明此诗问世不久就受到人们的赏识和推崇;欧阳修则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他的赞扬又表明此诗的荣誉没有因为时代的改变而衰减。

古诗中的杰作各有妙处,但常常有这样的共同特点:字面浅显明净,不用艰深的语词和生僻的典故,好像一读就能明白,但意蕴却丰富而微妙,反复吟咏,其味无穷。这要求语言精致而富于暗示性,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常建此诗在上述特点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开头两句是平稳的交代,点明游览的时间、地点,并简约描述了古寺的环境与氛围。这种写法让人感觉到亲切和随意,好像跟随着诗人自然而然进入了游览的行程。但其实这两句又并不是漫不经心的。“古寺”在这里既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又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通常古寺给人的印象是庄严而肃穆的,一般诗人喜欢将它与黄昏的景象相配合。而常建选择“初日照高林”的画面,此时旭日初升,光芒灿烂,照耀山林,古寺掩映于林木之中,静谧而明丽,这是一种动人的景象;而表示

时间意义的“古”和“初”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饶有趣味。

诗人“入古寺”,照例应该看到什么呢?山门、前殿、正殿、钟楼,以及这些建筑中的壁画、佛像,乃是寺庙中必有之物,但诗人一句也不曾提及。现在我们注意一下题目,原来诗人要写的不是“破山寺”,而是寺内的“后禅院”。

这里是有些讲究的。佛教在中国传播以后,变化很多,宗派林立。而特别中国化的也是中国士大夫格外亲近的一支是禅宗。禅宗的特点是不重偶像崇拜,甚至不重经义,而把内心的自我解脱放在首要地位,尤其注意从日常生活、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寻求顿然超悟的契机。常建诗真正要写的是一种禅意,所以虽入古寺,却忽视寺庙的主体。

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穿过竹林中曲折的小径,进入寺庙的后院,那里有僧人静修的禅房,有层层的花木环绕着这些照例是简朴的屋子。前面已经交代了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那些带露的花朵是如何鲜洁,可以想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好像是单纯的叙述。但我们应该知道诗歌不能够依赖叙述,它必须构造意境,并以此暗示更丰富和不确定的内涵(这才能够唤起读者参与创造诗意的欲望)。从蜿蜒曲折的竹林小径走到花木扶疏的后院禅房,景物有幽明的变化,这不仅描写出环境之幽静美妙,也不仅写出禅院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这一行程本身,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发现内心、寻求精神归宿的过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与前一联均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写法不一样。这一联在写景中更直接和明确地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或者说,这是一种充满哲理意味的写景,是“禅意”的浮现。山林景色优美,鸟儿自在啼鸣,这本是两项事物,但“山光悦鸟性”,强调美好的自然使小鸟的天性得到满足,因而喜悦,却包含了体悟和发现;而鸟之“悦”归根结底缘于人之“悦”,则又是不言自明的。至于“潭影”怎么能够“空人心”呢?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山中的水潭是清澈而平静的,它引发人对类似的精神境界的向往;禅学认为世间诸相似为实有而终归虚幻,而潭水中浮动着的云光山影,那是一种虚幻的美景,它好像就在指证禅学的道理。

内心沉入一种虚静的状态,“万籁此俱寂”,这时一切声响都消失了,“但余钟磬音”,唯有寺庙中钟磬之声悠然远扬,散播到整个世界。当然,你可以说诗人在表达对佛旨的感悟和虔诚,而从诗的结构来说,这也是一种变换感觉、扩展诗境的方法。当我们在想象中感受着山中古寺的钟磬之声缓缓扩散时,会在诗的意绪中沉浸得更久更久。

对中学生来说,充分理解这首诗的全部内涵可能是困难的,但它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只要反复去读,就会不断有新的收获。你会惊叹:诗原来可以如此美妙!

【阿奔的话】

二战结束后,由于家境窘困,年仅8岁的昭广被母亲寄养到佐贺乡下的外婆家,没想到迎接昭广的却是一间破烂的茅草小屋。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智慧自信、乐观通达的外婆却总能想出种种神奇的办法让日子过下去:她每日出门,腰间总会系上一条绑着磁铁的绳子,将路上的钉子和废铁回收卖掉,以贴补日常开销;她用木棒拦截顺水漂流下来的各种物品,小河上游就成了家里的“免费超市”……8年贫穷时光,外婆不仅让这间简陋的茅草屋里始终充满着笑声和温暖,也让昭广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被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真挚感人,尤其是外婆对生活的感悟和随口甩出的连珠妙语更留给我们种种思考和启示。

“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

“别抱怨‘冷啊’、‘热啊’的!夏天时要感谢冬天,冬天时要感谢夏天。”

“游泳不是靠泳裤,靠的是实力!”

“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我们家是穷得开朗。”

破山寺后禅院篇8

红花满地,晚霞满天,沿着一河流红,那片树叶就飘落在红花满地的红土地上,飘落在晚霞笼罩的山谷中。

天然禅师就是那片树叶,那片彤红的黄土地,就是禅师跑遍大半个中国才选出的寺址,名字就叫丹霞寺。

大唐,一个燃烧着的时代,大唐的僧人,也是燃烧着的僧人。当一位儒生揣着梦想,去世界最大最繁华的都市长安争取功名的时候,谁能想到,一位过路僧的几句话却改变了一位顶尖才子的人生轨迹。僧问“仁者何往”,答曰,“选官去”。“选官何如选佛”,“选佛当往何所”。“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

戏剧性的是,天然立马踏上了求佛的征程。应举,是青年才俊普遍追求的光明大道,而出家,则是清灯枯油的苦行僧生活。两种选择,有着天与地的反差。就常人而言,要完成去此往彼的选择,非经大劫大难而脱胎换骨很难转变,但天然却在与陌生禅师的问答中,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是何等的狂放,何等的潇洒。

也许,惟有豪气冲天的大唐子民,才会“拿起脚就走”,惟有上等根器的人才能在闻道中而优雅地转身。我们知道的是,大唐从此少了一位达官贵人而多了一位思想领袖。我们找不到天然在油灯下勤奋参读的半点资料,我们知道的是,已经被民间神话了的妈祖,却让他成为了南岳石头希迁和尚的弟子,石头又让他到糙米房干杂活三年,而在这三年的杂役中,天然已经参透了禅学的精髓,成为一名高僧。当他在回到妈祖身边的时候,一个手势,几句闲话,师徒已经在佛性的天地里纵横驰骋。至此,妈祖、石头与天然已经注定成为中国善书必写的传奇人物。

在大唐这个极具个性的时代,天然好似更接近禅宗六世祖慧能,文字对他显然已经多余。他可以烧木佛烤火取暖,可以骑着圣僧的脖子,却不理会僧人们愕然中的另类眼光。他已经突破人世与道场的虚化与空无,在人心佛性中自由行走,一脸的深红已与丹霞地貌的深红融为一体,让丹霞寺一经开创便成为名寺,一千一百年香火不断。

据记载,唐长庆4年也就是公元820年,天然“因究生死大事”,云游四方寻找栖身之地。我相信时间的的记载,却怀疑这种表述。此时天然已经82岁,成为唐代佛学高峰上的大德,应该早已勘破生死,他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自立炉灶,光大佛学方切实际。天然从弃官向佛,从江西、洛阳,到南召留山,看似人生在时空中无法控制的地点转移,实乃愿信催动下的机缘使然。当这片红树叶飘到南召留山,听到一位老人说此处叫“留山”的时候,早年妈祖“遇留则止”的嘱托,便如晨钟在耳轮上响起,晚霞正在山谷蒸腾。

天然在丹霞虽仅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当他一走进那片神奇的红色土地,一颗硕大的菩提子就在红色的养分中饱绽发芽,注定了那抹丹霞流红全国,丹霞寺也必然成为中国著名的佛家圣地。

丹霞寺建于唐,兴于宋,在元末焚烧殆尽;兴于明,在明末焚烧殆尽;兴于清,在清末民国破败。丹霞寺就是历史的晴雨表。然而,只要是一颗纯正的种子,只要一种文化的内核中有着救世的功能,她的建筑构图就会在文化记忆中存档,一旦条件允许,新的建筑就会拔地而起。

丹霞寺从天然到今天,已历经59代方丈。一个个朝代陨落了,一个个名人烟逝了,但丹霞寺却血脉相连,薪火相传,唐朝的地基,宋代的规划仍显示着千年的构思之美,明代的残砖,清代的缺瓦顽强地昭示古朴的张力。在盛与衰、毁与建的更替中,很多历史信息在新生中消失,在消失中新生,惟独天然禅师的禅宗精神与佛法仪轨,却日趋完备。

也许兴衰是朝代的铁定周期,而人只要希望犹在,人心就不会衰亡,甚至,在时代的血火中,一切都丢失了,但灵魂深处的珍藏却会在苦难生活的反差中,更加璀璨夺目。天然禅师开创的丹霞寺,在一次次的毁灭中,一个个高僧又回到了丹霞寺,天然与五十八位高僧在佛学上的中国高度,让丹霞红遍大江南北,甚至在宋朝红到了日本。日本僧人道元仰慕丹霞盛名西渡大海,成为了丹霞寺第十三代方丈如净的传人,道元学成回日本后创建永平寺,至今仍视丹霞寺为祖庭。

更有趣的是广州仁化县,在明末一个叫廉白山的地方改名丹霞山,建寺院叫丹霞寺,当地也流传着烧木佛的故事。这是明末忠臣南阳邓州人李充茂兄弟创建的。他们反清复明无望,就把对丹霞寺的敬仰变成另一个丹霞寺。而更有味道的是,在地质上,那种丹霞寺址处的红色地貌十分奇异,中国地质学家把这种地貌以仁化丹霞山地名命名为丹霞地貌,名字的来源就是南召的丹霞寺。

丹霞地貌与丹霞寺,自然与文化,看似互不联系,也许在天然禅师望到留山那一片红色山谷时,心中已经把自然与人联系到了一起,这正是佛性的广大所在。

破山寺后禅院篇9

大陆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pK:

大陆地域辽阔广大,台湾弹丸之地;

大陆佛法历史悠久,是台湾各宗各派之渊源。

然而,大陆为何没有像星云这样教化宏广、声震海内外的佛教界领袖级大师呢?

先来看看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在台湾高雄县大树乡的5座形如莲花瓣的山头上创立了佛光山道场,并以此为宣化“人间佛教”的基地。在他出家60余年的岁月里,分别在五洲四海弘扬佛法,践行“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佛教国际化理想。星云在世界各地创立了200多座佛教道场,可谓德风远播,行化各方。他所设立的如西来佛寺、南天佛寺、南华佛寺分别成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教寺院。他所创办的美国西来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洲南华大学是当今佛教界顶级的国际教学基地。星云大师重视教育,他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中国大陆与台湾,设立了几十所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高中的各类学校。他在文化建设方面也非同凡响,创办了18所美术馆,26所图书馆,12所书局,4所出版社。而布施行善更是他的本份,他所创立的孤儿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会、云水医院、佛光诊所、老人公寓、福慧基金会、养老院和佛光医院,这些都是大师育幼养老、扶弱济贫的善举。

大师示教利喜,树立了“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在星云大师宣扬适宜众生根机的教法中,他的出家弟子已逾千人,全球信众多达百万。这是星云倡导“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圆满与自在,公是与公非,自觉与行佛”的“地球人”理念获得的善果!

星云的气派有多大,站在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普陀山与嵩山之上不能丈量。

星云对当今佛教的功德,一大群汉传佛教的方丈汇聚的影响相加起来,分量也不如他。我说这话并不过份,成就星云大师横空出世的是他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伟大佛陀般的慈悲智慧。

为了弘扬宣教佛法,大师长年笔耕不辍,多次在佛光中心闭关写作,为探求佛理孜孜以求,大师不眠不休地赶工,拟将2000多万字的著述化作心香一瓣,奉献给万千信众。大师的著述涉及方方面面,他将佛教寺院波澜不惊的修行写得风生水起。而三武一宗毁法、佛教面临灭顶之灾形成暗流汹涌的历史,却在他的笔下处变不惊,风平浪静。他呈现给僧徒信众的佛学著作是全方位的,上有佛教与宇宙的宏观思考,下有佛教与生命的生物性微观体验。他对人的生老病死给予了佛陀一样的智慧关照,特别是对人之将死的临终关怀,既体现了佛家独门的情爱净化功能,又在“同体大悲”中化私爱为大爱,达到至真至善的至高境界。

星云大师的佛教建筑学理念,充分体现在他创立的佛光山道场。星云说:“建筑衍生出绘画、雕刻造型、造景等艺术,因此建筑是艺术之母。”他认为佛教建筑中,留下了许多足以傲视群伦的艺术瑰宝。因此要佛法兴隆,必须建寺安僧。

于是,坐落在台湾高雄大树乡的佛光山佛教寺院建筑群呼之欲出。

佛光山是台湾最大的佛教道场,是由5座形如莲花瓣的山头组成。在星云看来,佛光山具备了佛国净土的条件。星云根据大陆佛教的四大名山进行分类设计,经过长年的修建,形成了大雄宝殿、大悲殿、大智殿和大愿殿等4幢主体建筑的寺院建筑群。这些寺殿错落有致,在整个园区内疏密有序,其中大雄宝殿占地1800坪,是群体建筑中最大的殿宇。在大殿内,3尊大佛崇伟庄严,四周壁龛有14800个金色小佛,在灯光香火的照耀下,小佛衬托着大佛金光闪耀,光彩夺目。

佛光山最为突出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巨型的建筑佛雕。而巨大的金身接引大佛雕像,最能彰显星云大师追求宏大与完美的建筑设计思想。你看,接引大佛左手下垂作迎接状,右手抬举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上天”。佛像全身贴满金箔,如在早晨上山礼佛,遇阳光相映,瞬间金光万丈,信徒、游客与接引大佛都罩在金色光芒之中,一片辉煌。佛光山接引大佛与无锡大佛和海南大佛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接引大佛的脚下台基上排列着一圈小佛,从山下放生池到接引大师的两侧,又分立排列着大于真人的佛像群雕。走在这480座金身佛像中间,仿佛投身佛国,置身于佛色金光之中。

佛光山建筑群气势恢宏,不同凡响。

台湾佛光山佛教道场的气派不仅让全台所有的佛寺殿堂望尘莫及,也使大陆各宗各派的佛教道场相形见绌。佛光山的金碧辉煌,是星云及众僧呕心沥血的期盼。星云大师由此创立了“国际佛光会”,正式成为“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佛光会会长星云大师的带领下,佛光会吸纳了来自全世界五大洲的各类青年信众。佛光山突破了狭隘的地域观念,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俨然形成了一个小联合国的盛景!

眺望妙法庄严,辉煌灿烂的佛光金顶,星云大师心系故土,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他回到江苏宜兴大觉寺礼拜祖庭时,眼见被破坏的祖庭已经片瓦无存,大师在遗址上仰天长叹:“当尽复兴祖庭之志。”

原来江苏宜兴大觉寺建于南宋咸淳年间,是南禅临济宗的道场,由志宁禅师首建,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民初,临济宗第四十七代弟子志开和尚就任住持,星云在此剃度。故星云法师是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宜兴大觉寺也未曾预料,几十年前在此出家的一个小沙弥,如今修成正果,使惨遭严重破坏、长眠于地下的寺院死灰复燃,绝处逢生。

经过实地考察,星云大师选择了宜兴市西渚镇的横山水库东侧重建大觉寺。

重新修建的宜兴大觉寺,依山傍水,翠竹环绕。与一般红墙绿瓦或黄墙照壁的寺庙不同,它具有仿古的江南建筑特征。白色的墙体与雕栏衬托出高高在上的青瓦檐顶,显现出大觉寺清新古朴的典雅,独具优美雅致而又静逸脱俗的江南景观形态。鉴于佛光山与国际佛光会在当今佛教世界的影响举足轻重,而国际佛光总会会长星云大师又是在宜兴大觉寺剃度出家,因此,佛光众僧一致同意宜兴大觉寺为“佛光祖庭”。

说到“祖庭”,不能不涉及汉传佛教的各派各宗。从法脉传承的渊源看,星云确系临济宗传人,但从星云大师目前的功德造化来看,说句大不恭敬的话,他在佛学禅理与布施善行方面已经超越了临济宗的创始人义玄禅师。往上溯源,我们来看义玄的修行。义玄传授弟子的方式并未脱离他的师祖马祖道一与师父黄檗希运的禅法,无非是在“当头棒喝”与“嘻笑怒骂”方面表现得更为激烈一些,因而有“临济将军”的称号,可在禅学义理层面却无多大建树。星云大师著作等身,其禅法造诣早已超越了他的前辈。加之星云在著述中娓娓陈述,写作如行云流水,阐释义理慎密周到,与临济宗激烈宗风大相径庭。可见星云对佛学的研修,早已突破了临济宗的局限。他的行文如曹洞宗慎密细致,他主张禅净双修,对净土、天台、华严、律宗有深层次思考。实际上他已经进入佛文化与佛哲学的广阔空间。我认为,凭星云大师在当今佛教世界的影响与造化,他已终成气候。因此,将星云的禅法命名为“佛光宗”应提上议事日程,这样宜兴大觉寺作为“佛光祖庭”才名正言顺。

我在想,星云大师经常在佛光山上登高望远,他看到的不止是宝岛台湾,也不仅仅只是中国大陆,他是用佛教宇宙观的四维见解观照上下,过去,现在和将来。

星云的胸襟何其大,法性境界不可思量。

为何星云、圣严、证严三大佛教领袖产生在狭小的台湾,而不在辽阔的大陆?

破山寺后禅院篇10

鲍亚民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这首《夜宿山寺》诗描写的是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从诗的语句看,诗人只是写了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味外之旨,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外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在苏州城西。张继在肃宗至德年间曾游苏,本诗当作于此时。寒山寺是佛寺名,在枫桥西一里处,传说因初盛唐时疯僧寒山曾住此寺,故名。全诗以“愁”为诗眼。写景写声,动静相应,由实写到虚伸,渺渺余意更在诗句之外,抒发了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颔联意境尤其静净,诗旨在于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寄托自己借山水遁世的情怀。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诗中“摇落”即零落。“旧垒”指吴公台。这是一首吊古诗,其中“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两句诗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相同的气韵。作者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作者曾公亮(999-1078),字明仲,泉州晋江(今属福建省)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题为《宿甘露寺僧舍》,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寺院的建筑或历史,诗中更没有一点儿佛教所倡导的清静淡泊、超脱尘世的意味,作者的真实本意是以甘露寺所处的地势为立足点,借以展现祖国江山的辽阔,尤其是长江的雄伟,同时也抒发作者本人豪迈、进取的胸怀。作者采用了极度夸张的描法,使全诗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这首先是作者颇有诗歌艺术的想象力:小小的枕头却装着浩然的云气,而由于云气,遥远的千山万峰也近在身边了;低矮的木床下面却响着松涛之声,而由于松声,仿佛千沟万壑的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这样的诗句,没有艺术的想象是写不出来的。至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就更是突发奇想、神来之笔了。其次是用语的夸张:写山就是“千峰”,写沟就是“万壑”,写浪之大就是“银山拍天”,写江之涌就是“开窗放入”。正是由于语言的夸张,造成了境界的开阔、气势的宏大。但是由于描写对象本身的阔大,读来并不觉得空疏虚浮,故作惊人之语,而是给人以生动逼真、振奋有力之感。作者在诗歌艺术表现方面的大胆实践精神是值得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