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章最新电视十篇文章最新电视十篇

文章最新电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4:54

文章最新电视篇1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要求第三产业机构应“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有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广电部门从此拥有事业和企业两种性质,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模式。1999年,广电总局批准成立了江苏无锡广电事业集团,自此开始,中国电视产业的集团化拉开了序幕。由于发展电视产业这一政策提出得晚,因此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章有着一个明显的分界线。从1958年到1990年,电视产业研究的文章处于空白;1991年到2000年陆续出现一些研究文章,但数量不多;2001年到2011年研究的文章数量大增,研究的角度更广,涉及的层面更多。下面就近十年来的研究文章进行归纳和梳理。

国内电视产业研究

有众多研究者探讨了我国区域性、地方性的电视产业,并以这些个案为切入点加以分析。因为中国的电视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各个地方电视台或广电集团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因此,研究者们通过对一些地方电视台的分析来探讨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这其中有湖南卫视、上海广电、深圳电视产业等等,尤其是透过湖南卫视的改革和发展来解析中国电视产业的走向。由于湖南卫视获得了全国性市场和影响力,被称为“电视湘军”。学者们从多方面来进行论述,认为电视产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谈及了制播分离、改革和创新电视栏目、整合频道、集团化发展、从业人员素养的提高等诸多方面。

还有一些研究者关注县级电视产业的发展,认为市县级电视作为一种产业,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它首先是电视自身特点的要求。除了电视自身的特点对电视产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之外,社会经济发展也对电视产业化提出了客观要求。多年来,政府对电视的直接行政管理和电视过分依赖国家拨款的经济管理模式,削弱和制约了市县级电视参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动精神与内在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高新科技发展直接影响和推动着电视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电视业面临着国内外的竞争和压力,市县级电视业必须充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进行结构调整和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产业化经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①

国外电视产业研究

笔者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媒介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对国外电视产业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能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调整方向,对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研究者认为美国是世界上电视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大最完备的电视市场。通过分析得出,在美国,电视产业对于市场研究和市场营销的依赖性较强。随着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达到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并购与联合成为一个明显趋势,因为市场份额越大的公司就越有能力来重新配置资源。信息技术不仅重新调整了产业结构而且改变了电视播出的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电视产业提供了潜在的市场和机会。②也有研究者从另外的角度探讨了美国的电视产业,认为美国电视产业就运营形式而言,“制播分离”是一种“架构”,承载着机构性质、管理条块、法律制度、组织体系的信息;就运营动态而言,“节目物流”是一种“链”,贯穿着节目编排、节目供给、盈利方式的流程;就运营理念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则是整个宏观电视产业赖以生存运作的灵魂。“垂直集成战略”作为美国电视产业重要的规划原则和发展策略,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产业发展的主导理念。③

但是,对国外电视产业研究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不多,以美国为主,研究的视野狭窄。相关的研究文章对国外电视产业和国内电视产业之间缺乏比较研究,只是对国外电视产业进行介绍,研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窄的层面。其实,在国内和国外电视产业之间应该存在着很大的可比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对其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当下中国电视产业所必需的。

电视产业链研究

电视产业链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即节目制作、播出平台、传输平台和接收终端,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细分为更多的衍生产业。如节目制作可细分为节目的策划、生产制作、播出、销售、存储和查询使用等。从整体上看,中国电视产业链的资本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笔者选取研究文章中关注度较高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电视终端产业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的接收终端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每一次变化都引来了大量关注,研究的文章颇多。研究者就新兴接收终端的利弊进行了探讨,展望它们的发展前景。研究者涉足的接收终端产业类型主要有数字电视产业、网络电视产业、手机电视产业、LeD电视产业、3D电视产业等。研究者指出我国数字电视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④有研究者认为,目前中国已基本具备了大力发展iptV的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iptV盈利模式会逐步明朗起来。虽然目前iptV的用户数量仍然无法与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数量相比,但是在政策清晰之后,伴随着全球性的新媒体革命,iptV定能成为一股新的潮流与趋势。⑤手机电视的出现赋予了电视产业跨时代的生命力。有研究者分析了手机电视的产业链组成,由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技术服务商、网络服务商和终端厂商五部分组成,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了优劣势。⑥有研究者关注LeD电视,认为目前在国内LeD电视行业的竞争处于白热化的初期,LeD背光源电视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电视产品,LeD电视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未来电视发展趋势。⑦有研究者对新兴的3D电视产业给予关注,认为在整个电视产业由模拟向数字、由标清向高清迁移的基础上,3D技术开始向电视产业渗透,“3D到家”的序幕正被拉开。⑧

这些新兴技术在给生产厂商带来技术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电视产业面临着一次大的转向。在面对新兴的技术时,研究者能够全面地去衡量和分析,没有盲目地乐观,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电视产业经营研究。中国的电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应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强做大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在这样一个媒体竞争激烈、注意力不断被分解的时代,如何较好地实现电视的产业化经营,是关乎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思索和探讨,提出了许多富有指导性的建议。有研究者认为要凸显内容经营在电视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研究文章涉及三个大的方面:内容生产的格局转换,包括内容结构和资源配置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结构多样化;由小生产模式向大生产格局转变。内容价值维度的全面拓展,从多次销售中获取收益,从多个市场上获取收入,从多项服务中提升价值。面向全球市场的内容经营对策,以国际眼光、开放姿态,通过引进节目、合资合作等手段打造内容资源优势;引入国外的创投理念,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强势出击,增强中华文化在西方主流世界的传播影响力。⑨对电视产业化经营研究的文章还有许多,此处不再一一谈及,这些文章透视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从理论的层面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可以发现,对新兴电视产业及电视经营的研究文章颇多,研究者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是笔者认为国内对电视产业衍生品研究的分量不足。作为电视产业的一环,电视产业衍生品不应该被忽视,尤其是在国内对其开发力度薄弱的情形下,对这方面的研究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因为从更广义上讲,与电视相关的衍生品都可以算是电视产业,通过电视节目衍生品,可以建立电视节目制作资金的良性循环,反过来促进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壮大电视产业。现在的问题是,指出这个问题的研究者较多,而能深入实践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研究文章较少。

电视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研究

电视产业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者从多个视角展开论述,并明确指出了中国电视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有研究者从政治环境入手,认为电视产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受政治的影响较大。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传媒产业改革,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推动和产业规范。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遵循着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从经济学角度看,是一次由政府发动的强制性文化体制变迁,这有助于减少改革阻力、降低改革成本。2003年以来,传媒改革已经进入到“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完善投融资体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等传媒体制的核心领域和阶段。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之后,媒介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确认,资本作为市场要素就能按市场的要求实现自由的流动,有法律规范的传媒投融资体制将解决传媒对资本的渴求。这必然成为整个中国传媒业最深刻的一场体制变革,并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⑩

有研究者从经济环境入手,认为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也不例外。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国各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与之相伴、不可避免的风险。面对这些新形势、新课题,中国的电视事业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氛围,并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应看到我国的政治优势和文化优势,运用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措施在学习和吸收外来先进理念和技术制作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传媒系统。{11}

有研究者从文化环境入手,认为文化既是一个人文概念,又是一个地域概念,在当今也是一个经济概念。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建立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机制,保护各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避免文化霸权影响下的文化同质化现象。然而,文化多样性并不限于国家之间,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产业和企业之间同样存在着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文化多样性一直是中国文化保持生命力和发展能力的源泉。各地丰富的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湘楚文化等,通过沟通和交流,共同构成了统一而蕴涵多样性的中国文化。在地域文化的传播中,省级卫视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往往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最佳媒介。电视产业基于文化多样性的空间策略,既是以区域文化为基础追求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过程,又是围绕文化多样性对地理空间、产业空间与文化空间进行战略整合的过程。{12}另有研究者指出,电视媒体在众多的新兴媒体当中寻求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文化是其发展立足的根本。当今的中国电视产业不再是依靠娱乐大众来求得生存,而是通过构建丰富的文化内核来获取持久生命力。尽管电视属于大众传播媒体,但其承载的不是低俗与庸俗,而是一种文化,它能潜移默化塑造人的灵魂,培育人的审美情趣。{13}因此,对本国文化的发掘有助于本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

一路走来,随着中国电视产业的不断发展,学术领域对电视产业的研究和探讨也在向前推进。理论研究紧贴时代节拍,涉及的层面更为丰富。能够小到对某个县级电视产业的研究,大到对整个电视产业进行分析,既有纵向的透视,又有横向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呈现出一派良好的景象,对国内电视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视产业,已与世界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与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电视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研究显得缺乏宏大的视角,缺乏国外与国内之间的比较。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以后还得加强,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注释:①谢松波,张彦平:《浅谈市县级电视产业之经营对策》,《中国有线电视》,2007(14)。

②张亮:《美国电视产业的现状及其特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6)。

③王艳宁:《美国电视产业及“垂直集成战略”》,《新闻与写作》,2005(4)。

④王忠宏,张弘:《加快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⑤武超群:《交互式网络电视产业链的整合》,《现代视听》,2009(3)。

⑥杨振荣:《手机电视产业链定位及商业模式分析》,《中国传媒科技》,2010(8)。

⑦澍:《清华同方技术前瞻提升品牌价值》,《家用电器》,2010(1)。

⑧梁振鹏:《3D电视滞销调查》,《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9)。

⑨李晓明:《电视产业经营的核心问题》,《电视研究》,2005(3)。

⑩李秋红:《新时期广电产业战略环境及发展战略(上)》,《青年记者》,2010(15)。

{11}田淑:《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电视产业》,《现代电视技术》,2009(1)。

文章最新电视篇2

摘要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传播学领域一大研究部类/范畴的媒介分析,正清楚地凸现出现实意义。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成果。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特点。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梳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主要通过对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并对两本近年来出版的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来从论文和著作这两个层面,探讨中国大陆传播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的研究成果,透视其概况及特点。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本文的局限性在所难免,其对研究成果的梳理,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关键词:媒介分析、信息传播新技术abstractatpresent,aswavesof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surgeforwardthroughouttheword,mediaanalysisasanimportantcategoryofcommunicationresearchisdemonstratingitssignificance.worldwide,usesandimpactofthe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havebecomeahottopicfordiscussion,thuspushingforwardresearchinthewholeareaofmediaanalysis,attractingmuchacademicattentiontothearea.inthemainlandofChina,mediaanalysishasalsoreceivedalotofattention.inrecentyears,scholarsinthemainlandofChinahaveexploredmanyissuesinthearea,resultinginmanypublications.thispaperattemptstomakeasurveyoftheirresearchachievementsand,onthebasisofthat,analyzethefeaturesoftheseachievements.owingtothelimitationoftimeandtolimitedmaterialsavailable,thewritercannotpossiblymakeathoroughlycomprehensivestudyofall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therefore,thewriterchoosestocarryoutthestudymainlythroughacontentanalysisofthearticlespublishedinfour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journalsinthecountryfrom1996to2000,asimilaranalysisofthepaperssubmittedtoseveral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conferencessince1995,andadiscussionoftworecentbooksonmediaanalysis.asthewriter’sknowledgeofandreadingintheliteratureofthisareaofresearchareverylimited,andthematerialsavailablearealsoverylimited,thispaperisboundtohavesomelimitations.omissionsmayalsobeunavoidable,butcertainlynotintentional.thewriteroffersthispaperjustinthehopeofinvitingmorecomprehensivestudiesof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inthemainlandofChina.Keywords:mediaanalysis;newinformationtechnology(正文)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范畴,主要指的是对如下内容的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在传播学的发展史上,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在西方传播学兴起的初期,传播学者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讯息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诚然,传播学发展史上曾出现一些对传播学界有深远影响的媒介分析成果和理论,如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Haroldinnis)的传媒的时空偏向理论,促使媒介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真正登堂入室的麦克卢汉(marshallmacLuhan)的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点的传媒理论,等等。但是,比起学者们反复挖掘、成果极为丰富的传媒效果研究或在许多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传播学研究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的传媒内容分析来,以媒介技术本身为焦点的媒介分析,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原本算不上是一个显赫的研究范畴。然而,近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社会现实,却使媒介分析的现实意义,清晰地凸现。因而,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虽然,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历史尚短,媒介分析领域中尚未出现象麦克卢汉理论式的独树一帜的、闻名遐迩的媒介理论。但是,我国传播学术界的成果发表、学术会议交流等学术活动表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文。尤其是随着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浪在全世界的高涨,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社会影响等媒介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在我国举行的一些传播学研讨会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不少新闻传播学学术刊物涉及的重要内容。此外,专门涉及媒介分析领域的书籍也已出现。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输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拟通过如下几步研究,透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概况及特点:■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和《新闻记者》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找出其中涉及媒介研究的文章篇数、在刊物内容中所占的比重与论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选择这四家刊物的原因,仅是出于对三种情况的综合考虑:地域分布(这四本刊物,两本在北京出版,两本在上海出版)、兼顾主要面向研究界与主要面向业界的刊物、可行性因素(主要是指刊物对笔者而言的易获得性)。笔者丝毫无不重视其它新闻传播学刊物之意。■通过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进行这种梳理。这里笔者只可能把范围限于自己所熟知的几次学术会议,不敢妄求全面包括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所有学术会议。■通过对《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明安香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两本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探讨我国传播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研究在专著这一层面的成果。笔者坦承,由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而研究只能建立在对资料文献的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局限性在所难免,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一、概况透视透过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近年来的学术刊物的内容、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交流以及书籍的出版,我们可以领略学术界的研究动向。i.1学术刊物学术刊物往往是人们观察学术界最新动态的一道窗口,因此,笔者希望先以分析若干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刊物为切入口(按季刊、双月刊、月刊排列),进入对于近期我国学术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新闻与传播研究》(季刊)年份*总篇数⑴*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⑵1996年502;4%1997年467;15.22%1998年498;16.33%1999年508;16%2000年5114;27.45%总计:246共计:39;15.85%《新闻大学》(季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1996年1045;4.81%1997年1175;4.27%1998年1174;3.42%1999年1088;7.41%2000年11913;10.92总计:565共计:35;平均比例:5.88%《国际新闻界》(双月刊;1998年度第5-6期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1996年11419;16.67%1997年1119;8.11%1998年9913;13.13%1999年10321;20.39%2000年9726;26.80%总计:524共计:88;平均比例:16.79%《新闻记者》(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1996年2986;2.01%1997年3427;2.05%1998年3397;2.06%1999年37419;5.08%2000年42731;7.26%总计:1780共计:70;3.93%以数据点折线表示,媒介分析文章在这些刊物中所占百分比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从以上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下几点:1.这四种刊物在最近几年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常刊登媒介分析文章。2.在四种刊物中,《国际新闻界》发表媒介分析文章最多,不但按篇数计算数目最大,而且在总篇数中所占百分比也最大。3.四种刊物中,《新闻记者》刊登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最小,但1999年起该刊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篇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4.1996年-1998年期间,《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以上几点中的第一点显示了媒介分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刊物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它和《国际新闻界》的宗旨目标及特点有关。这一刊物以“透视环球传媒,追索今昔流变,拓展研究视域,提升学术品位”为其宗旨目标,具有重视国际传媒业最新动态、重视介绍国外情况的特点。自美国以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标以来,信息高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迅速投入应用、因特网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全世界范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势头猛烈、传统的传媒业正面对一场新的社会传播事业结构调整──这一切已成为国际传媒业近年来的新动态。而美国和一些其它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领先地位,使介绍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介绍这些国家传媒业近况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些显然都促使《国际新闻界》较其它刊物更多地刊登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文章。此外,自1997年以来,《国际新闻界》每年都有一期或若干期有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栏目,集中刊登有关文章。1997年第四期中有“最新传播技术手段研究专辑”栏目,下有5篇文章,按我们本文中所下的定义都属于媒介分析文章;1998年第四期中有“新媒体研究专辑”栏目,收有6篇文章,均属媒介分析文章;1999年第三期中有“网络传播研究专辑”栏目,收有5篇关于最新传媒──网络的文章;第四、五、六期均设有“网络传播”栏目。2000年第一、五、六期均有“网络时代”栏目。设有这样集中刊登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文章的专栏,显然也有利于该刊较多地刊登媒介分析文章。关于上述第三点,《新闻记者》上的文章体裁不一、且以短文居多大约与此不无关系。作为一家面向业界的刊物,相对而言,它所刊登的理论性、学理性探索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中所占比重是有限的;它重视传媒业界同仁间的体会交流等,大量的文章涉及写作、编辑、摄影等业务方面的体会。当然,随着电脑、网络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日益渗透,随着我国新闻传媒业技术手段更新的过程的进展,我国新闻工作者将会在其传播实践中对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运用及其影响等,体会日深。在被称为我国“传媒上网热之年”的1998年过后的1999、2000年,《新闻记者》上刊登的媒介分析文章明显增多,正可说明这一点。在这四家刊物中,《新闻与传播研究》可说理论色彩最浓。1996年—1998年期间这家刊物所登载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而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探讨传播技术手段、传媒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媒介分析研究,正越来越受到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界的关注。i.2学术会议学术会议也是观察学术界动态的一道窗户。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1995年“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以来,探讨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等的媒介分析文章,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学术会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显示,“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研究”系当时对论文分门别类时的一个类别。但是,当时这一类别下的论文篇数尚不多,仅有两篇,题为:“信息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和“试论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十字路口的选择”。(论文集总共收入论文59篇。)1996年,当暨南大学新闻系为庆祝成立50周年而举办“面向21世纪的新闻与传播”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香港和内地3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介的学者会聚羊城各抒己见时,会上发表的50多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中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5篇。这5篇论文绝大部分研究信息高速公路,研究正在迅速崛起的因特网(当时称“国际互联网”)。1997年,“全国第五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杭州大学召开,60余名学者以“传播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论文宣讲与讨论。会议收到的46篇论文中有5篇论文属于讨论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媒介分析文章”。信息高速公路、电脑互联网络与大众传播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了台上台下的热门话题,不但在会场上引发学者们的热烈发言,而且在会场外的个人交谈中也引发种种议论。会议结束后,有关论文很快被《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学争鸣与探索》等刊物登载。1999年10月至11月,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接连举行了三次较大型的学术会议。10月下旬,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99传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30多位中外学者在会上所宣读的论文中,探讨信息传播新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的媒介分析论文有5篇,以研究因特网为主。10月底至11月初,在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40余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10多篇。紧接着,12月7日至9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上发表的50余篇论文中,有10来篇属本文所说的“媒介分析文章”。2000年10月20日—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近70篇论文中,可归类于“媒介分析”的文章达16篇,占总数的23.19%。2000年12月13—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科技传播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即是网络传播。从这几次会议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围绕信息传播新技术同传媒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而言魅力有增无减,在1999年以来的五次学术会议上,媒介分析文章尤其成了会议内容的一个重头。这一点,同笔者梳理有关学术刊物近年来的文章内容所发现的情况,是吻合的、一致的。i.3书籍1998年4月,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撰写的《传播科技纵横》。此书分十五章,阐述了传播科技发展进程中各项重大进步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这十五章是:“古代信息载体与传播手段”,“近代印刷术的诞生与发展”,“摄影术、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近代通信手段的重大发明与发展”,“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当代印刷术和出版业”,“当代广播电视新技术”,“当代计算机业与通信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交流”,“因特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当代多种媒介的相互竞争与融合”,“传播技术在当代新闻传媒中的地位”,“传播技术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传播新技术的管理”和“信息高速公路展望”。书中追踪最新信息传播科技及其应用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宽广的社会影响的,占10章之多;这10章中,尤以探索计算机业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业及其正、否两方面的社会影响的部分占了重头:作者以整整八章的篇幅,对此进行了阐述。鉴于对建立在以往的传播科技的物质基础上以往的传播方式,学术界早已有过许多论述,达成许多一致的认识,作者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对信息传播科技的最新进展、最新发明及其对于传媒业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方面的影响上,这种选择显然使《传播科技纵横》得以涉及开拓空间较大的课题。书中不但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系列最新传播科技手段作了描述,而且涉及了一系列围绕传播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大课题的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传播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管理,传播科技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及国家的信息传播政策,等。以传播科技的发展的利和弊为例,该书在对卫星直播电视的探讨中,既谈到卫星直播电视的利──对于扩大电视的覆盖面、扩大电视传播的范围、促进国际电视传播中的作用,又探讨了卫星直播电视的弊──对卫星的轨道资源的国际争夺和电波越境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冲突问题。作者指出,“正因为通信卫星具有打破以往电视传送所受到的时空限制的能力,因此不仅发达国家大力研制、发射电视直播卫星,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购买或租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利益与国际政治带来了国与国之间无可避免的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争论。一项是技术问题,即卫星轨道问题,因为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申请得到认可,而目前世界各国对卫星轨道位置争夺激烈;另一项是社会问题,即电波越境带来的影响。电视直播卫星所带来的电波越境,从积极意义上说,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但使用不当或别有用心,也会造成国家间的不和甚至相互憎恨,破坏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氛围。……在DBS电波越境的争论中,西方发达国家持‘信息自由论’的立场,要求在政治上和法律上承认信息自由流动的原则。而反对的国家则持‘信息主权论’的立场,要求在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总格局内制订出具体的规则,并强调应事先取得他国的同意。……80年代,美国国际电视进入西欧,为已经风靡西欧市场的美国影视片推波助澜时,欧洲传播界也纷纷指责美国为‘文化帝国主义’,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民族文化,许多国家对电视台(尤其是对有线电视网)播放外国节目的比重作了限制。当国际电视的浪潮推进到亚洲地区以后,这种矛盾就更为尖锐。对于卫星电视来说,进行有效的国际管理确实困难重重,……”⑶该书在有关因特网的章节中也讨论到了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在简述因特网的特点和功能,各国对因特网的应用在促进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中的作用,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效能后,该书即谈及因特网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网络安全及计算机犯罪、“黑客”猖狂入侵重要的网站网点,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虚假信息虚假新闻流传,色情内容泛滥于电脑空间,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再以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为例。《传播科技纵横》谈到了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构成冲击,但以更多的篇幅,探讨后者如何能“借着因特网之势另有一番风光。”⑷因为,因特网上信息流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人们在网上广泛浏览之后,更愿意访问每日能提供客观、真实信息来源的节点,而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已建立权威地位的著名新闻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就是说,现有新闻传媒上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必须看到,现有新闻传媒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特网并非可以完全包容和替代。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刷报刊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不可能完全被网上电子报刊所代替。”⑸尽管如此,该书作者强调指出,传播科技的新发展必然导致新老传媒间的激烈竞争,作为新一代媒体的因特网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它与传统的大众传媒间在传媒市场上对受众的争夺。“各类媒介均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影响力的大小,此消彼长,则是不言而喻的。”⑹而与此同时,传播技术的发展还在改变以往各种传媒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情况,竞争之中还出现了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多种多样的媒介在推进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方面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⑺1999年2月,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明安香先生主编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该书不但对90年代初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新媒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性的描述,还对学术界和社会上围绕它们的讨论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按自己的框架,综合研究了众说纷纭的概念,论点,预测,通过系统的分析,将有关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⑻此外,该书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建议。该书聚焦于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带来的影响,分十一章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印刷媒介: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当代多种传播媒介的互相竞争与融合”,“新兴电子传播媒介”,“‘第四大众传媒’的崛起: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政治、法律”,“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文化”,“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和“赢得进入信息社会的‘护照’”。按照该书主编、课题组负责人明安香研究员的归纳,该书是从五个方面,对研究重点展开探讨的,即:■“从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最新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崭新高度和视野,重新回顾和探讨了人类信息传播”。■“宏观地探讨和展望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所处的空前重要地位及其发展方向。”■“对书中重点探讨的‘信息传播新媒介、新技术’作出界定,并回顾和概括当前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发展的主要种类、特征及其现状”。■“简要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便以此为背景更好地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探讨和预测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将会给传播的大众传播在一系列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根本变革;并对于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大众传媒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及理论研究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⑼

书中对媒介发展进程的总结、归纳式研究,对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传播高新技术同大众传播的关系的分析,对世纪之交我国在信息高新技术、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的对策性建议,都反映出课题组对有关问题的深思,并有助于启发人们探索思考。例如,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首先以历史的视角,概括性地分析了传媒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法则,再分媒介形式,新闻采访、写作报道和编辑方式,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的大众传播中的根本性转变。作者对于传媒发展过程中的新老传媒遵循的法则,表达了深具概括性的观点,即:旧媒介在同新兴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纵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遵循生存第一法则,千方百计谋求生存下去,而为了生存下去,旧媒介又会遵循变革求存的法则,适当地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新媒介要在原有的媒介世界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功,就得遵循优胜法则,即在方便、兼容、简便、可靠、可见、价格适宜等一系列方面显示出其超越旧媒介的优胜性,并遵循经过一个(一代人时间的)过程的“一代人法则”;旧媒介和新媒介在激烈竞争中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同遵循长期共存法则。⑽书中对新闻与传播理论体系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探索,也颇具特色。该书建议“重新构建新闻与大众传播的理论体系”,并认为这就是要建立“网络传播学”这样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理论体系而又根据崭新的网络化传播环境形成全新的特色的崭新的理论体系。书中探索性地提出,根据目前的情况,“网络传播学”至少应涵盖这样几类内容:网络传播环境学、网络传播生态学、网络传播采访学、网络传播媒介学、网络报道学、网络公众学、网络调查学、网络传播法规学和网络传播伦理学。⑾与论文相比,书籍由于篇幅大得多,论述问题可以在全面、系统、深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内容覆盖面当然也可大大超过论文。如果说近年来我国学术刊物上的媒介分析论文各自探讨了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或有关理论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的话,那么《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则对以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新媒介概括性地进行探讨,并对传播科技发展与变化加以总体研究,还对围绕科技、传媒、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目前,随着网络运用的逐步推广,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也已开始被推上网:1999年下半年,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新闻学评论》已在网上出现,这是一家没有印刷版的网络刊物,而且是专门有关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网络刊物。有关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的研究是该刊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刊的栏目之一“个人频道”下的“大洪视点”,集中刊载了闵大洪先生有关网络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体的一系列论文。2000年5月28日,上海14家主要新闻传媒机构联手创办的东方网正式开通,“网络媒体研究”成为这一网站上的专题栏目之一。由于《中国新闻学评论》在网上推出和“网络媒体研究”在东方网上出现时间还不长,目前笔者尚无法对此作更多的讨论,只能寄希望于未来。上述讨论到的都属于我国学术界在媒介分析领域、尤其是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研究领域的成果发表。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一领域的目前正在进行的重大项目。据有关论文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当前的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极为重视,“1996年以来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关课题,如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2000年设立项目《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⑿有关成果发表和正在进行的有关项目,显示出我国传播学界围绕着与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关的许多问题,已进行并在继续进行许多探索。二、特点分析本文第一部分的讨论说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传播新技术及其特点、传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领域的研究,已产生了以论文为主兼有书籍的成果。这一部分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成果的特点。ii.1介绍、描述性内容占重要位置介绍、描述性内容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我们此处称为“媒介分析”的领域的成果中占重要位置,这可说是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特点之一。如果略加细分,不难发现,本文第一部分中谈到的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的媒介分析文章中,大量的文章主要是描述性或介绍性的,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刊登的“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与思考”,“中文报通过因特网走向世界”,等,《新闻大学》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等,《国际新闻界》刊登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新闻战”,“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西方通讯社是如何在哥伦比亚工作的”,“数字时代的BBC”“美国记者如何利用e-mail”,等,《新闻记者》刊登的“一份跨国界的免费出版物──兼谈电子网络”,“网络上办影展光盘上存照片”,“新闻传媒网络化发展新趋势”,“记者要学会数字化生存”,“美国《时代周刊》见闻”,等,“全国第六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的“因特网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及趋势”,“从新闻提供者到公共论坛:《人民日报网络版》个案分析”,等等,可说都属于此类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一般以小见大,往往从某些具体实例入手对最新传播技术渗透到传媒业工作和人们社会生活的现状作描述、介绍,以此为基础探索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刊登的“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思考”(作者:闵大洪)一文,对亚太地区三家大型日报——日本的《朝日新闻》、台湾省的《中国时报》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的概况进行了介绍,提供了诸如访问人次、电子版网页编排、内容、电子版上的广告等资料信息,由此切入到电子报纸的发展这一课题,探讨了电子报纸发展的技术基础──因特网,以及与电子报纸的特点有关的电子报纸发展的动因。又如,《新闻大学》1998年冬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作者:陈思劼)一文,主要是对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网页的一些基本情况及主要内容作介绍,并对这些网页进行比较,介绍的信息包括这些网页的主页网址、上网日期、网页数、容量及主要栏目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广电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关系问题略加探讨,但从全文来看,这一探讨部分所占篇幅颇小。又如,《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三期刊载的“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作者:杜跃进)一文,是透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一家小报《圣何塞信使新闻报》创办的(与“美国在线”americaonline联网的)电脑联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使中心”的实例,透过这一“信使中心”提供的电子报纸、通讯服务等网上服务的情况,来以小见大──观察“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并进而讨论美国新闻业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采用对美国新闻业的传播方式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文中谈到了反映这种影响的四个方面:新闻媒体物质形式的演变,新闻内容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挑战、对受众的影响。但介绍性内容不但所占篇幅较大,而且还贯穿于讨论分析之中。《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二期登载的“数字化时代的BBC”(作者:彭兰)一文,描述了BBC近年来的沿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向前迈进的情况,即:进入90年代以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需要,英国广播公司BBC实施自己几次根据形势进行修改、补充的对近期、远期发展规划,采纳数字化技术,退出一系列新广播、电视频道和服务的发展状况。文中具体对BBC的一系列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新服务、新频道作了介绍及特点分析,为读者描述了BBC数字化广播(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的缩写)服务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计划。再如,《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发表的“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透过两家并非由传统传媒中著名的大型媒介机构创建的传媒网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mcGrath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万维网电视”(tVontheweb)网站──的成功实例,探讨办出特色在传媒网站获得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中对这两家传媒网站的网页设计、内容、办网站的方针、策略等,作了介绍分析,以“办出特色”为主题,将这些介绍性信息串在一起,作为讨论这两家传媒网站的成功的一大原因及其启示的基础。⒀这类文章当然并非遵照同一模式,虽说总体而言都带有这样的特征:以小见大,以介绍实例为主引出或融入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但是,其中有的在介绍和讨论方面都较宽泛,有的则突出重点的色彩较浓。由于偏重情况介绍描述,此类研究往往在理论问题探讨方面就涉入有限,从而出现谈得较宽泛而缺乏细化深入的分析,几笔带过等情况。然而,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自有其作用,对此我们不能忽视。这类研究提供了许多十分有用的新近资料,而新近资料的积累,正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的有些研究中,作者提供了或由其本人采用调查、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而得的量化的第一手资料,或通过网上研究、图书资料研究等而获得的来自其他学者实证性研究结果的量化的第二手资料。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传统上重思辨、重定性研究而对定量研究重视不够的情况而论,这种量化的资料的提供,可以为学术界进一步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辨式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量化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作为一种手段,对事物(的质)进行精确量化,有利于对事物、对事物的质的系统研究和了解,也有利于使论点的展开、定性的阐述具有扎实的依据从而增添说服力。因此,上述提到的那些研究提供的量化数据的积累,对于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而言,就可说另具一层意义了。从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信息传播新技术大量涌现,发展之迅速,真是创历史之最。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媒介分析研究,客观上需要先从介绍、描述与最新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新情况入手。此外,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济实力、科技优势等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走在前面,这些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新经验、它们在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因其参考作用而值得介绍。这也必然使我国传媒研究成果中覆盖这方面的内容,从而增添了介绍、描述性的内容在我国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文章中似以描述性或介绍性为主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的文章居多,但也有一些文章是讨论分析性的,或以此为主的,如:探讨网络出版物与法律法规的“电子网络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作者:张西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一期。),分析互联网络的“互联网络:一个虚拟的社会”(作者:张锦,《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三、四期。),探讨网络时代媒介把关人角色的变化的“从‘Gatekeeper’到‘Heads-upDisplays’”,探讨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的“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作者:石艳红,《国际传播界》,1999年第三期。),等。此类文章中还有对某一媒介分析理论进行探讨的,如:讨论著名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四期刊登的“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和作为“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之一的“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作为探讨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自然就较为突出分析讨论。ii.2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从上面梳理到的我国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成果来看,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也是一个特点。笔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在对问题的展开中往往铺开面甚广,以概括性、综合性地阐述为主。例如,“电子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文将传统媒介的新闻出版法规面对网络出版物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归为九点,对建立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上出版中要解决的法律道德问题,分“名誉侵权问题”、“著作权问题”、“保密和泄密问题”、“黄色、凶杀、暴力一类图文音像信息引起的法律问题”四个方面予以展开,逐一讨论。“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一文对于网络媒介为受众成员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所带来的变化之分析讨论,分“网络受众的定义及其图示”、“个体化和主动化的网络受众”、“网络受众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网络受众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意义”和“网络受众:为自己把关”五个部分展开,铺开面较广,在论文的篇幅范围中来看,这种处理法带有综合性的色彩。就书籍来说,上面讨论到的《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中,相比之下,后者对理论探讨更为偏重。因此,笔者此处拟集中考察后者在讨论分析问题中是否也具有重概括性、综合性的特色。笔者感到,此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同样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的特征。这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讨论了诸多问题上。对此,我们在上一部分中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次,这表现在此书对其所讨论分析的问题,在展开中似乎也偏重概括周全。试以该书的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为例。这一章概括了“媒介发展的基本法则”、“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新闻采访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报道和编辑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发行和传送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关系的根本变革”和“媒介角色的根本变化”七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力求全面概括的展开方式。这七个方面构成了这一章的七个节,而每一节的展开,同样体现了这种偏重概括周全的特色。例如,第二节“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分“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电视:数字式、高清晰度、互动式家庭影院”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三点展开,显然最后部分以“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为名,可以将除了这一节的标题中点到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其他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进去,这看来同该书的讨论注重全面概括有关。在具体到这些小点(目)的阐述中,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仍然可见。即以这一节的第一点“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为例,其内容涉及到:作者对印刷报纸因其特点不会“很快被高速飞驰的信息列车碾得粉碎”的看法及理由,报纸等印刷媒体的变形三部曲──即出现电子翻版、电子变版和多媒体版,以及反映报纸发展另一种趋势的便携式电子报纸及其特点,覆盖面相当广,由此也可见力求概括周全的特色在书中得到了层层体现。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著述中出现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自有其原因。首先,它同选题有关。我国不少媒介分析文章的题目都较大,题目本身要求覆盖面较广,注重概括性、综合性也就自然而然。其次,我国在传播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学科建设的早期,围绕媒介的技术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更新同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等而展开的媒介分析研究,当然更是处于早期。对于早期的研究来说,重概括性、综合性正适应学科建设积累的需要。此外,对于书籍而言,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不少书籍似乎往往兼具专著和教材的特色,而且事实上在使用中也扮演专著与教材的双重角色,对于问题的分析阐述力求概括周全,与教材要全面概括、传授基本知识的客观需要相吻合。对于我国的媒介分析领域而言,这些已有成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术界还需要在媒介分析领域向形成独特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努力。ii.3选题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从选题来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具有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的特点。电子出版物的兴起与特点,因特网的特征及其对传统大众传媒的挑战,网络传播中的法律法规问题、伦理问题,传媒网站建设,卫星电视,网络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网络时代受众角色的变化,新、老传媒的关系,计算机(电脑)辅助新闻学,等等,构成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一再关注的问题,这些选题,无疑是贴近我国传媒业新发展的现实的,也是追踪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发展动向的。这一特色,大约同媒介分析这一研究领域本身的性质、特征有关。媒介分析本身,是一种考察传播技术的发展同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变迁的研究,首重新发展、新变迁往往很自然。当年,媒介分析理论家麦克卢汉正是在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提出其媒介理论,为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用媒介技术史作主线把文明发展史串起来的研究传统作出关键性贡献的。虽然他的著述涉及了媒介技术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但是当时的新兴传媒电视无疑是他的研究突出关注的。关注媒介新技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向,是媒介分析的需要使然。追踪发展动向除了可以指追踪实践方面的发展动向外,还可以指追踪理论方面──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动向。在后一种意义上,我国的传媒分析研究的选题,总体上来说也是可以说具有追踪发展动向的特色的。当笔者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中经常关注的问题同国际上的一些新闻与传播学学术刊物——如《传播学杂志》(季刊;由美国国际传播学协会主办)、《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季刊;由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主办)、《加拿大传播学杂志》等──中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中的同类研究的关注点相比时,笔者发现,两者相当吻合。即使国际上的这些刊物上的同类研究不少在时间上领先了一步,但是我国的研究并非在时间上远远落在后面。事实上,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少引征了国外学者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有的还参照了网上提供的最新资料,注释中出现有关网站的网址与上网日期,可以说明这一点。当然,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展不同,各国传媒采纳高新传播科技的发展情况也不同,各国媒介分析研究的起始时间、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国际学术界所经常关注的问题中也有一些尚未构成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例如,对于电子出版在学术性信息传播(scholarlycommunication)中的应用,对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等,国际上学术界常有论及,但在我国学术界现实的媒介分析研究中,似尚未引起多少注意。关于前一问题,迄今为止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术信息沟通中,最主要的手段仍然是印刷传媒,这大约是影响关于电子出版与学术性信息传播的关系成为关注热点的重要因素。关于后一问题,对于现阶段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离众多的人们感受虚拟社区的存在,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影响到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研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它尚未构成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热门选题,也就很自然。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但那些围绕传播技术新发展、传媒新发展展开的研究显示出追踪国际上的发展动向的特点,而且那些探讨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本已在达到其红极一时的顶峰后长期陷入较少引起注意的寂寞的低谷,但近年来,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下,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又再度受到国际上学术界的关注,重新引起学术界的探讨。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专门关于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的书籍频频出现:1995年,加拿大mcGill-Queens大学出版社出版了JudithStamps撰写的《改变对现代性的看法:英尼斯、麦克卢汉和法兰克福学派》;199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Glennwillmott所著的《麦克卢汉,或逆向的现代主义》;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paulBenedetti和nancyDehart合编的《通过反视镜向前:有关麦克卢汉的看法和麦克卢汉提出的看法》,纽约BasicBooks出版社发表了w.terrenceGordon撰写的《马歇尔·麦克卢汉:进入理解的出口》;1998年,加拿大BlackRoseBooks出版社出版了paulGrosswiler所著的《方法即讯息:以批判理论重新思考麦克卢汉》……一些广泛阐述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播新动向、社会新变迁等的书籍,也纷纷论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迅速沟通学术新信息为己任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性刊物,也及时反映了学术界对麦氏及其理论的新兴趣。围绕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998年3月,在美国纽约Fordham大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题为“麦克卢汉的遗产”的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数十位学者,各抒己见,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宝贵之处、对其理论的要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进行探讨,尤其是结合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麦氏理论中的“凉”、“热”媒介区分说、按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媒介技术划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阶段的观点等,进行了新的分析。⒁学术性刊物中,《加拿大传播学杂志》近年来一再刊登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以及这一理论的重要源头──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在该刊1998年第一期和第三期刊登的学术论文中,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几乎占了半数。美国《传播学杂志》1998年也曾刊出题为“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汉的看法”的评论文章,对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出版的专门关于麦克卢汉的书籍,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国际上学术界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新关注,还在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的学术沟通中反映出来:因特网上曾出现有关麦克卢汉的网页,如:和。我国学术界在对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中也注意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这一动向。在我国近年来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提出应重新认识麦克卢汉学说、认识其作用的论文有之,专门讨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也有之。从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对我国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恐要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虽然,大多数媒介分析研究的成果中似乎并没有直接引征麦克卢汉的著述,但是,我们从如下事实中,可以看出,麦克卢汉的理论所提供的思路──即从媒介技术的影响的角度考察传播科技与人类文明变迁的关系的思路,却影响着这些研究。这一事实即:这些研究大多数都着重探讨传播新技术对大众传媒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较少换个角度探讨社会的其它方面对传播新技术的应用的影响,如:社会决策对于决定传播新技术的命运的影响,经济因素对于传播新技术的采纳过程的制约等。结论中国大陆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讨论等活动表明,在媒介分析方面,中国大陆学术界远非一片空白。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起步,并且还将继续研究。我们已经开始讨论许多问题,只要我们坚持本着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努力,日积月累,我们终将取得日渐成熟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过高估计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虽然,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大量研究以介绍、描述性内容为主也好,分析讨论偏重综合性、概括性也好,都自有其原因,我们对此可以用“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来概括;而且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指出过,在现阶段而言,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讨论分析中突出综合性、概括性对学科建设的积累,也有很大贡献。但是,一切存在的,又并非“都是合理的”:事出有因的状况,并不总是等于理想的状况;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学术研究也应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面向未来,追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应追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在扎扎实实的资料积累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探讨的深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注:⑴*笔者在统计篇数中没有把报道式消息、文摘、书讯等包括进去。⑵*在本文中,“媒介分析文章”指的是:总体来看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文章。⑶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132页。⑷出处同上,第194页。⑸出处同上,第194-195页。⑹出处同上,第230页。⑺出处同上,第233页。⑻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著作出版推荐意见书之二”。⑼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⑽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224页。⑾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290页。⑿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一期,第16-18页。⒀有关以上讨论到的论文的材料,请参见《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和《新闻记者》1996年—2000年。⒁张咏华“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载《现代传播》2000年第一期,第33-39页。

转贴于

文章最新电视篇3

2006年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重要内容。具体到传媒,2007年关于“传媒歧视”问题的文章多起来。

研究者们指出,当下新闻报道中存在性别歧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身份歧视以及年龄歧视、生理缺陷歧视等问题。这是由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经济利益的诱导,新闻工作者视野的狭窄性,人文关怀的缺失,法治观念的淡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实际上,对传媒公平正义构成挑战的是不完全的市场理念。在社会转型期,传媒工作的社会效益优于传媒和传媒人利益的理念,对于整体社会系统的运行有利,但对传媒的经济效益和成本不予核算,因而造成维持新闻生产运转的经济成本难以维持,持有新闻专业理念的人个人利益成本付出较高,在现实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消除传媒歧视,除了强化个人的专业主义理念外,还需要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媒介制度。①

研究者们认为,传媒关注弱势群体,是消除传媒歧视、实现引领和维护公平正义的途径之一。有的文章强调,社会和谐的追求目标应是彼此宽容、尊重少数与弱势者,不再利用强势和多数而专断。因此,和谐的起点在话语体系中的表现应该是:实现话语权分配的公平,达成话语力量的均衡,各方话语主体都有适当的话语空间和话语权。在现实中,一些社会群体成员是缺乏话语权的,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这构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冲突的基因。解决这个问题尽管不能完全依赖传播沟通,但传播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传播力量的对称结构无疑是有着解决问题的重大价值。②有的文章指出:“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并不仅仅涉及制度问题,还涉及利益表达渠道问题,在这一方面新闻传媒大有可为。”还有的文章为此提出若干改进措施:拓展亲民性的信息运作方向,使新闻传媒的内容、活动平民化;对一些传媒组织“富人俱乐部”的行为偏向,予以纠正和进一步的防范;维护公平和正义的舆论引导;关注和监督社会的正义运作。同时,对公民个人的困难和烦恼,进行排解和帮助,但主要着力点应放在协助建立解决社会问题的机制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防范对一些“伪问题”的炒作。③

二、关于“信息公开”的讨论

2007年4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引发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广泛讨论。

关于《信息公开条例》,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条例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新闻媒体的采访权,舆论监督的展开可能会较为顺利。有的文章指出,该法规第三章第15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虽然位列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之后,但政府的法规首次把大众传媒写入政府信息公开的条款,至少预示着,记者针对政府政务信息所行使的新闻采访权变得有理有据。④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讨论集中在该法草案修改时删除第57条和第45条的一句表述上。有的文章从法治层面对其做出评价,认为“两个条款的删改,可视为政治理念新走向的象征,此举传达出在行政机构对信息控制权与信息公开原则的权衡中,最高立法机构最终倾向对信息公开原则的捍卫,信息公开原则在国家理念中得到更广泛的承认和最高立法层次的肯定。”还有的文章认为这是从“事先预防”到“事后追惩”的一次媒体管理理念转变。这种变化符合当前国际上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多以“事后追惩”制为主的通例。⑤

三、公共电视

随着“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等对农村和偏远西部地区的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展开,公共电视成为本年广电研究的热点。

研究者们认为,我国公共电视中公益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公共电视建立的初衷是治理电视台过多过滥现象,而不是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因而在发展中带来利益失衡现象;其专业定位常常在于某一特定层次,从而抹煞了公共价值;在商业化运作模式中私化了“公共”因素。⑥总之,我国电视的国营、商业属性,成为我国公共电视公益缺失短时之内难以弥补的内在原因。

关于公共电视的发展,有的文章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公道频道很多,但大多数都非真正公共性质,而是高度商业化频道。由于数字技术给了受众选择权,可以通过收费方式突破广告商对电视的控制,从而为公共电视频道提供新的发展机遇。⑦

对公共电视具体实践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农传播方面。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的电视公共频道是政府、企业等各方利益权衡的结果,与西方的公共广电性质有本质区别。中国的公共电视频道与其致力于维护模糊的公共利益,不如将中国的公共频道最好办成专业的对农频道。对农民传播要实用,贴近农民实际生活,题材选择要以本地新闻为主;写作上采用平民化视角;采访要深入地头,并要扩大农民通讯员队伍等。⑧

四、三网融合

2007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要求。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在中国推进三网融合的关键在政策层面。“多年来我国广电和电信之间的摩擦和争端都是围绕着政策和利益来进行的,其中的核心要点不在技术而是领导权。”也有人认为,在产业运营体制上存在的障碍是通信界、计算机界与有线电视界三大产业市场化程度不一,“三网”目前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各部门政策制定上考虑本部门、本行业利益(尤其是既得利益)居多,对于“三网”互联互通、开放业务上考虑不够。我国在“三网”领域维持互不准入的产业指导政策不利于推动“三网”融合,尽快取消政策的限制,在产业宏观的角度制定有助于推动融合的产业政策,是促进“三网”融合的关键。在三网融合的具体政策上,争论较多,并没有达成共识。特别在“对称准入”还是“非对称准入”上存在根本差异。

关于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国家广电总局科委副主任杜百川在第三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指出:“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应当是三网融合的基础,模拟电视网如果不转成数字网,就不能做三网融合,当然如果在没有进行数字化的地方去做三网融合,那就是剥夺了广电的参与权,或者说使老百姓失去了得到更廉价服务的机会。三网融合必须真正的把三种业务同时开展,那才叫三网融合,或者说不光是一家这样做。”⑩显然,“三网”融合将经历多网共存的一段时期,但广播电视部门的政策倾斜于三网融合也是既定的。

五、pX事件

2007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上,中科院院士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存在重大环保问题的厦门市引进外资pX项目迁址。该消息经《中国青年报》《中国经营报》等媒体报道后,引起厦门市民的强烈反响。此后,市民们以各种方式加以讨论。随即,福建省及厦门市政府尊重民意和专家意见,决定缓建pX项目。年底,透露出迁建的信息。

此事件引来较多的学界研究者,认为这是公众与政府的积极互动,大众传媒对事件进程积极及时报道,使得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有的文章认为,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公民社会的萌芽。公民社会的存在,也即相当数量的有辨别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公民的存在,是一个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而网络的发展为公民社会的勃兴创造了条件。还有的文章分析道:pX项目事件中的民众,表现出高度的理性与公共意识。除传统的人际传播外,手机、网络论坛等等,使意见表达有了更快捷影响更广泛的渠道。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公众都表现得相当理性,在当代传播手段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民众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有的研究者以“议题建构理论”对此进行分析,认为来自个人信源的信息扩散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来自专家的最初意见,往往会直接决定着受众对整个事件的看法。11

就事件中政府态度的转变过程,有的研究者指出:当下社会政府执政的舆情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舆情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传递迅速,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市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使舆情压力增大。在此种条件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抵制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用新的方式应对。政府要意识到,凡是出手的决策,都可能会产生多种舆情。12

pX事件中大众传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体认同感的建构上。有的文章认为,大众媒介通过定义“我们是谁”,即“接触、认知、参与这个事件的大众有着怎样的身份认同”,进行运动中的集体认同感建构。作者探究了大众传媒在当前中国新社会运动中的角色。在此次运动中,媒介报道建构的身份认同,主要包括地方共同体、环保主义者、公民三方面;媒体报道对于集体认同感的建构与国家保持一致;和其它社会问题建立联系;媒介报道存在话语差异和竞争等三个特点。13

六、“传媒假事件”

这年发生的几件较大的新闻业界事件,都具有“传媒假事件”的特征,即传媒参与事件的进程并报道自己参与的事件。以这类问题为话题,引发关于新闻职业规范深入讨论。

2007年3月轰动全国的“杨丽娟追星事件”引发较多的文章讨论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媒体在此事件中,以“对弱势群体的爱心”的名义去圆一个“粉丝”接近明星的梦,丧失了起码的理性。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传媒由“记录者”变成新闻事实的推动者和参与者,违反新闻的职业规范。同月发生的“茶水发炎事件”,记者乔装成患者,将龙井茶水冒充尿样送到杭州10家医院检测,引发社会的道德质疑。研究者认为,在此事件中“目的合理性不能成为不适当手段的理由”。记者在曝光可能的社会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记者社会角色的错位和传媒功能的越位。这一事件,同样属于自造自报的“传媒假事件”。新闻的价值只能来自传媒以外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本身,传媒制造的“事实”不应该成为新闻。14

另有的研究者基于伦理学上的权变理论,认为出于公益目的记者暗访具有某种合理性。道德权变有两个特点:一是承认准则的先在性,或者说承认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二是强调在特殊性况下准则的可变通性,这种变通只是对准则的暂时性背离,而且其前提是为了维护更具价值的道德准则。作者认为,该事件出现道德问题“不在于记者是否应该采取欺骗性的采访手段”,而在于记者没能就专家“茶水发炎”的戏言做客观公正调查,“在于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欺骗手段。”18

七、重庆“钉子户”事件报道的反思

2007年2-4月,众多传媒跟进报道重庆“钉子户”事件。研究者们发现,在此事的报道中,一些媒体偏离了正常舆论监督的轨道,把严肃的舆论监督沦为娱乐新闻。

《新闻记者》杂志针对此事组织了讨论。论者认为,“报道的娱乐化淹没了事件本身的严肃性”。传媒机构在此过程中,随着用词从“拆迁户”到“钉子户”、“最牛的钉子户”再到“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不断升级,过分炒作和煽情,把严肃的事情变成让大家一笑的娱乐。有学者通过区分传媒角色,即引导者、看戏者、暸望者,指出这是“政治力量、市场利益和传媒专业诉求”的“复调”呈现;而在市场经济作用下,“看戏者”的媒介角色应该引起警惕。16也有研究者指出,在此事件中,传媒有失理性和负责的职业精神。虽然此次纠纷在《物权法》通过之际很有代表性和新闻价值,但媒介对事件的过度“聚焦”和“放大”,对自身“自由表达”权利的过分“张扬”,使之报道变成了一场传媒赚取受众“眼球”和同情心的“盛宴”。从“最牛”、“奋勇”等带有赞赏色彩的用语中,看不到媒体作为舆论引导者的社会责任,倒能读出些许舆论上的误导。17

有的文章分析道:在众多传媒推动下,人们把对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所积累的不满,化成了对“钉子户”的支持与声援,先入为主地认为,在这件事情上,肯定是开发商在欺负业主。这是典型的“舆论绑架”。这样的行为,往往给被报道的个体带来他们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大众传媒的功能失调,这是传媒社会角色的错位。在一次次以道义、正义为名的“舆论绑架”中,“被看”的一方感到众目睽睽下的压力,大多数“看客”也只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真正的道义反而成了缺席者。还有人指出,理性精神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众对新闻话语的信任和敬畏,大众传媒能否在信息的选择和传播过程中保持理性,已经成为影响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23

八、“正面的假新闻”负效应探讨

2007年6月,《杂文月报》发表正面报道《一次感动》,讲述一位兵妈妈认了176个兵儿子的拥军故事,该文被多重转载。由于失实,使得“新时期爱国拥军模范”乔文娟及其家人陷入困境。《洛阳晚报》8月15日刊登文章《虚假报道困扰“兵妈妈”》,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此类新闻引发研究者们关于正面假新闻的思考,众多文章提出:正面假新闻的危害更加隐蔽,危害性可能更大,传播正面假新闻也应该受到惩处。

有的文章认为,这些报道在受众价值取向多元,自主意识增强的时代,过去典型报道的陋习积重难返,受众产生群体性“审美疲劳”。典型报道的出路在于运用客观报道的手法,掌握好分寸,说话切忌过满过绝,要把“典型”当人来写,以事带人,用“事实”说话,让群众出来说真心话。论者要求对“楷模产生模式”进行切实反思。19

还有的文章指出,颂扬性虚假新闻对社会和媒体自身的危害,绝不亚于批评性新闻。颂扬性报道的数量在媒体报道中占有绝对优势,虚假新闻发生的机率也就比较高。颂扬性虚假新闻制造了假象,蒙骗了有关领导和不明真相的群众,给某些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营造了舆论氛围。应当树立这样一个原则,即“坏话”说错了要查处,“好话”说错了也要查处,不能搞“报(假)喜得喜、报(假)忧得忧”。

九、电视节目“泛娱乐化”

2007年8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通报批评重庆电视台播出的《第一次心动》选拔节目严重违规,并决定立即停播该节目。9月20日,总局出台一系列具体管理措施和细则,进一步规范群众参与的选拔类节目,禁止在黄金时段播出。于是,电视节目“泛娱乐化”,成为下半年广电期刊的重要话题(管理部门的一系列措施把年内的电视节目低俗化讨论推上高潮)。

批评意见指出:“当媒体不惜一切代价、使尽各种花招去赢得目标受众关注的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炒作就能换来注意力的想法,是本末倒置的。在这个现代人普遍感到理性缺失的时代,如何寻找自我、回归本我,显得异常重要。”21这种情况下,媒体娱乐成为一种新的剥削和控制形式,人们自愿、主动地进行消费,并没有得到更多的解放和审美,而是更加被资本控制;满足大众需求是传媒娱乐化狂潮的最大的一个合法化理由,但事实上很多层次的大众需要还远远没有被满足,媒体文化过于单一;“媒体不要低估受众的智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新闻与娱乐之间的关系,应该理智对待,不可一概而论。新闻和娱乐边界的模糊,不一定就构成对新闻的伤害。应该防止都是居高临下的、在事件之外批判娱乐的低俗;应该考虑到英美娱乐化的借鉴问题,并强调作个案研究。22

文章最新电视篇4

从元素的角度来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不外乎4种:旧元素,旧结构;新元素,旧结构;旧元素,新结构;新元素,新结构。[1]本文将其进一步概括为模仿式结构、借鉴式结构、嫁接式结构和孵化式结构。

一、模仿式结构

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是资源共享的时代。其他电视新闻传媒已然成功的包括策划、制作、播出、营销方式等环节在内的新闻节目设计模版也是一种宝贵的电视资源。因此,借鉴国内外相对成熟的新闻节目形态,就成为电视传媒的共识和最经济的选择。模仿国内外一个经过检验的收视率高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创新风险低,成功保证大,远比自行研发和试验原创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省时、省钱、省力、省心。

在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中,模仿式结构的成功实例很多。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对《60分钟》结构方式的模仿,《新闻会客厅》对《奥帕拉•温芙瑞》结构方式的模仿等。对境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精华的吸收主要在于其先进的结构方式。境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本土化已经成为近几年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最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而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引进时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本土化改造,在本土化过程中没有赋予节目二次价值,以本土的文化内蕴、社会心理去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乃至必看性,增强观众的满意度,这样的节目形态就会因为没有灵魂、没有根深蒂固的生存脉络而丧失生命力,很快走到尽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模仿式结构一般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模仿式结构与全盘照抄的单纯的仿制或拷贝是有区别的,仿制或拷贝不含有自己的结构方式元素,而模仿式结构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却有自己的专门努力和由此产生的独到之处。模仿式结构中通常会涉及专利技术、技术秘诀、商标、合作权等类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所覆盖的地区和市场中,模仿的电视传媒只要依据相应的产权法律,按适当的形式给知识提供者以符合法律、双方认可的物质和精神补偿,就不会构成侵权。就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来说,以结构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版权输出本来就是节目产业运作的一部分。版权交易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借鉴式结构

借鉴式结构主要体现在电视传媒对报刊文章体裁和广播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的借鉴上。

在电视传媒诞生和发展的早期,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是简单粗糙的。“它受电影和报刊的影响很大,而体现自身媒介特征的东西还不多。”[2]最初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沿袭报刊文章体裁和广播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进行报刊文章体裁和广播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电视化。后来,随着电视的发展,电视新闻工作者开始根据电视自身的传媒特性不断完善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研发出电视特有的新闻节目形态。

电视新闻节目借鉴报刊文章体裁和广播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的事例不胜枚举。许多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都有报刊新闻专栏体裁和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基因。如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前话、编后话等节目形态都是借鉴自报刊评论文章体裁和广播评论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

再如电视读报节目形态的出现,便是电视传媒成功借鉴广播“报纸摘要”结构方式的具体体现。电视传媒对其他大众传媒的这种借鉴以较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事半功倍地研发出了许多颇受观众欢迎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广播读报节目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首都报纸摘要》,即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

将“报纸摘要”引入电视,用视听元素来解读报章,并在观众中产生影响并引起学者关注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萌芽于凤凰卫视1998年开播的《凤凰早班车》。主持人陈鲁豫通过报摘来“说新闻”的潮流,波及了整个中国电视新闻播音界。而比较成熟的电视读报节目形态的出现发端于凤凰卫视2003年推出的《有报天天读》。

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以摘要播报世界各地以及华文报章杂志为主要内容,分为《天天头条》、《天天两岸行》、《天天焦点》等3个主要板块和《天天有话》、《天天浮世绘》、《天天点题》等3个辅助板块,信息丰富、视野宽阔、观点新颖,个性化、风格化十分突出。

受《有报天天读》的启发,国内各电视台或开辟专门的读报节目,或在原有的新闻节目中开辟专门的读报板块,使电视读报节目迅速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一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目前,较为知名的电视读报节目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媒体广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中的《马斌读报》、北京卫视的《现在读报》、东方卫视《看东方》中的《早报早知道》、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中的《孟非读报》等。

三、嫁接式结构

嫁接是一个农业专用语。指的是剪截植物体的一部分枝叶,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体上,培育成一个新植株。和农业生产中的嫁接类似,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往往也产生于旧有的不同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和元素的嫁接之中。嫁接后的新产生的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往往能够将原来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和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具有能很快被观众接受的特征。

日本朝日电视台的新闻杂志栏目《超级新闻》的新闻调查板块在叙事手法上大量融入了虚构节目的叙事方法,同时又把游戏和实验的元素融入其中,对传统严肃新闻节目的客观性进行了解构。

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大型日播新闻情景喜剧,则首次将电视情景喜剧节目元素和电视新闻节目元素进行嫁接。该节目每天播出一集,以钱塘江畔、老墙面内几户普通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为表演内容,表现出与《我爱我家》等北方情景喜剧截然不同的定位和风格。[3]

江西电视台的《传奇故事》则将电视游戏节目、电视资讯节目、电视法制节目的各种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打包’,整合成符合大众需求的形式。说到底,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它是否能满足观众的需求。”[4]有学者将这种节目形态界定为“一档具有社会积极意义和广泛社会学、传播学综合认识价值的大众性新闻节目”[5]。

四、孵化式结构

“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6]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往往都或多或少地遗传一些传统或特别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因,许多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由传统或特别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孵化或派生出来的,这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结构方式的历史性和继续性。

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本是《东方时空》1996年3月16日开播的周日版,而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本是《新闻调查》中的一个板块,作为《新闻调查》的一部分,和观众每天见面。随着这两档电视新闻栏目形态的逐步发展固化和观众对其风格的逐渐认可,后来加入了片头、片花、片尾等包装元素,使其就从母体中脱离出来,演变成为一种单独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同样的例子还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和《人物秀》。

《每周质量报告》是由《新闻30分》的小板块《每周质检报告》孵化出来的。《每周质检报告》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质检总局合作的一个节目。2001年7月10日,《每周质检报告》作为《新闻30分》中的一个固定板块首播,时长约10分钟,由3部分组成:6分钟的调查报道,以讲故事为主;1分钟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告;此外约2分钟是给观众的消费建议和提示。有时节目组还会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对市场的一些产品进行突击检查,并公布其结果。当年8月11日,节目改为周日播出。与此相应的是,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抽查公告的时间也由每周二改到周日。该节目曾报道过黑心棉、地条钢、假翡翠等造假现象,反响较大。2003年“非典”期间,配合新闻频道开播,中央电视台对各栏目进行了统一调整,《每周质检报告》停播,并创办了《每周质量报告》,于5月4日首播。第一期节目就是《“防非典口罩”真防非典吗?》。

《人物秀》本是2005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倾力打造的5集新闻人物类节目,作为《东方时空》特别节目与观众见面。该节目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挖掘人物,解读人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既有新闻人物类节目的特质,又轻松耐看,寓访于乐,给节日中的新闻节目更增添了喜庆的色彩。节目一经播出就在观众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创造了一个收视高潮,夺得新闻频道春节期间的收视率之最。在这一收视效果的基础上,2005年5月1日,在新闻频道开播3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这个特别节目打造成一档常态播出的周播栏目,名字就叫《人物秀》。

孵化还表现在通过结构方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一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逐渐演变为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如一开始,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就是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进行交流,后来,增加了现场观众,再后来,现场增加了大屏幕,再后来,现场又增加了乐队。结构方式的不断演变导致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就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形态而言,经过多年的结构方式的演变,逐渐固化为两种主要形态,即以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为代表的不带现场观众的圆桌会议型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形态和以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为代表的带现场观众的现场参与型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形态。

五、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处于不断创新的过程之中。其意义主要有3点:一是在于保证电视新闻节目在市场上拥有容易被市场识别的差异性竞争力,二是在于培养职业电视人的品牌意识,三是在于推进电视传媒的进步和繁荣。

随着整个电视传媒行业竞争的加剧,创新频率的加快,急需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成功率和影响力,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创新的过程中,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了解世界和国内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最新的发展潮流,又要建立科学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创新流程与方法。从国内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创新的成功经验来看,节目生产的工作流程中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念、思想、方法与手段,结构方式创新与制作不再仅仅是由传统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担当,而是各种行业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合作,才能最大程度规避创新失败的风险。

总之,社会的发展变化催生了多姿多彩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反过来,也只有多姿多彩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才能生动而准确地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和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步的。然而,仅仅是关注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总是为了满足观众不断日益增长的信息和娱乐需求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观众不感兴趣,再精巧的结构方式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其实这也没有矛盾,观众是社会的观众,观众的信息和娱乐需求代表着社会的信息和娱乐需求。这里之所以把观众这一元素提出来,只是为了强调: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发展变化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关键之处在于不断地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和娱乐的需求。

注释:

[1]孙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欧阳宏生等:《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3]黄勇主编:《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4]胡智锋、顾亚奇:《的成功之道》,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2期。

[5]勒智伟:《的电视模式化运营》,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2期。

文章最新电视篇5

在广州一家书店,在著名作家余华的《兄弟》旁边,摆着一部《姐妹》,从书名到封面,看上去仿佛是姊妹篇。

《兄弟》是长篇小说,《姐妹》却是纪实文学,是大型电视纪录片《姐妹》的文字版,封面上那位小姐就是《姐妹》的主人公章桦。

《姐妹》以深圳一间“柏丽发廊”为中心,以章桦等五位“发廊妹”为聚焦对象,被自由摄像师李京红跟踪拍摄3年,全方位展示了她们的无奈与抗争、痛苦与欢笑。有专家称《姐妹》是“中国第一部原生态纪实电视剧”,有专家称《姐妹》是“人性的纪录,良知的声音”。

随着《姐妹》在全国众多电视台黄金时段的连续热播,许多人都为章桦和她的姐妹们的故事而牵挂和感动。在她们的故事面前,那些力求跌宕起伏的电视剧显得无比苍白。

“柏丽发廊”的姐妹们

就像许多打工妹一样,章桦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浙江衢州市一个叫大坑村的村庄。16岁那年,章桦中断了学业,进入当地一家纺织厂打工。

后来,章桦跟着姐姐学会了理发,和姐姐一起去遥远的昆明闯荡,开了一家发廊。在四季如春的春城,章桦开始了她的初恋。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小杨经常到她的发廊,从普通顾客逐渐走进了她的生活。在小杨的狂热追求下,涉世未深的章桦开始与他同居,她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不久,他们的女儿降生了。孩子被小杨带回了他的老家太原,章桦几次提到去领结婚证,但小杨总是以章桦身份低微,他的“高干父母”会不接受为由,一次次推延。

带着一身疲惫,章桦开始了新的漂泊。1999年底,章桦和姐姐来到深圳,在通往沙头角的一条马路边盘下了一间20平方米的店铺,取名“柏丽发廊”。发廊还招了三个姐妹,来自贵州毕节的阿文、来自湖南衡阳的阿美、来自湖南澧县的小芳。

发廊开张不久,一个叫老李的男人就扛着一台DV摄像机走进了小店。他就是《姐妹》的拍摄者李京红,老李曾经是一位做服装生意的老板,公司破产后,赋闲在家的他常看电视打发无聊时光,他发现,电视剧其实更无聊,“越看越来气,太假!”。他想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刚开始,姐妹们对老李很不理解,章桦说:“像我们这种人的生活,有谁爱看?我们是一群受人歧视,被人看不起,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是最底层的人。看看电视天天播的,都是明星脸,那些栏目里,尽是成功人士,有头有脸的人。我们能上电视?我根本不相信,绝对不可能!”

后来混熟了,姐妹们放松了戒备,每天该干嘛就干嘛:吃喝、睡觉、高兴、哭泣、挣扎、无奈......任凭老李去拍。

由于拒绝,“柏丽发廊”惨淡经营,最终撑不下去了,2001年,姐妹们各奔东西,但老李的镜头仍在追踪着她们。几位姐妹也逐渐开始向老李敞开心扉,在镜头前展示她们善良而脆弱的内心世界――

章桦的女儿逐渐长大了,章桦越来越渴望得到杨家的承认。经多方打听,她终于找到太原的杨家。原来,杨家根本不是门口站着警卫的高干家庭,而是一处狭小破旧的平房;小杨的父亲也不是什么高级干部,而是个路边修车的。更让她难以置信的是,小杨其实早就结婚,已经有了个儿子。章桦质问他:“结婚你跟我打过招呼没有?你生儿子问过我没有,现在孩子那么高了你告诉我你结婚了。我这么多年有没有带过男人去我家啊?”小杨冷冷地给她甩下一句话:“我不会选你的,你配不上!”

阿文在东莞打工时与男友同居怀孕,临产时男友突然离去,说是三年后来接他们母子。阿文生下一个女儿,托给房东阿婆抚养,自己来深圳打工。三年后,阿文母亲病重,阿文带着孩子回贵州老家,与母亲见最后一面。但她的男友仍杳无音信。充满了伤痕的阿文有个理想,就是在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

阿美与一个香港人生下一个男孩,送回湖南老家扶养。为了给孩子上户口,她嫁给了当地一位的士司机,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在深圳,阿美与打工仔阿华相爱,章桦在其中极力撮合。但当阿美回去准备与的士司机离婚时,却接到了阿华的电话:我们俩不合适……

从2000年初到2003年底,李京红辗转5省8市县,拍下了近300个小时的素材,剪辑成一部18集电视纪录片《姐妹》。这部来自生活底层的纪录片,出人意料地火爆全国。在湖南公共频道播出期间,电视台就像对待明星一样,邀请章桦和她的姐妹们到湖南作客,并把她们每天在湖南的行踪打在电视屏幕上,在节目热线上,光是打工妹发来的手机短信息就有10多万条。章桦说:“一开始我确实不知道李老师到底想干什么,等我理解后,觉得这事很有意义。这些真实故事,可以唤醒或鼓励成千上万的打工妹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

今年2月,《姐妹》在浙江电视台播出后,章桦和她的姐姐还受到浙江省委副书记周国富、衢州市委书记蔡奇的亲切接见,鼓励她们自强不息,笑对人生。章桦说:“以前我可能会觉得,理发是被人家瞧不起的,但是自从这个《姐妹》片子播出之后,我才慢慢发现,不是别人瞧不起你,而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因为好多热心的电视观众,他会想尽办法找我们,找到我们就鼓励我们,就说你对这个职业不应该有这种偏见。”

从发廊妹到摄像师

“柏丽发廊”关闭后,章桦对未来十分茫然。李京红鼓励她拿起了一直对准她的摄像师。“他说要不你就学摄像吧?你要是拍好了的话,你还可以给人家拍新婚录像,他说那也能挣钱。”在老李的指导下,章桦真的拿起了摄像机。当她第一次从新娘新郎手里接过三、五百元的红包时,她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2003年,章桦跟踪在深圳打工的一家三口的平凡生活。爸爸在一座桥下摆摊修自行车,妈妈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在学校演讲时,谈到父亲的职业非常自豪,因为父亲的勤劳和乐观是她最大的财富。纪录片以女儿邝丹的目光来看待爸爸的职业和生活态度,最初取名为《我有一个好爸爸》,后来改为《邝丹的秘密》。在邝丹的父亲身上,章桦理解了男人的责任感;在邝丹的家庭,章桦领会了幸福的定义。章桦说:“整整一个半月时间,我都吃住在邝丹的家里。虽然他们的物质财富并不多,但是他们却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他们家庭的乐观与豁达让我明白了家庭的幸福究竟在何处。这部片子的拍摄过程十分愉快。”

2004年9月,章桦的处女作《邝丹的秘密》获得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DV作品的评委会大奖。原来是拿电吹风的,现在刚拿起摄像机就获得DV作品最高奖,章桦会不会只是一种幸运?李京红认为:“章桦的优势就在于她不懂,不雕琢,傻拍,用最原始的办法记录。她就是故事里的人,不是一个旁观者。与被拍摄者拉近心理距离,她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东西我们拍不到是因为有心理距离。29分钟《邝丹的秘密》是用60多盘带子的素材剪成的。于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

章桦只有初中文化,但北京电影学院一位专门研究纪录片的老教授鼓励她:“拍纪录片跟你有多少文化没太大关系,拍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拍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你拍到了,也就学到了,是向生活学。但你也要有心理准备,拍纪录片很苦,你还可能会穷一辈子,永远都攒不下钱。但你收获的是你的经历,你获得的满足,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弱势群体的“知心姐姐”

随着《姐妹》的全国热播,很多女性观众纷纷给章桦打电话,倾诉自己的苦难经历。章桦一夜之间成为弱势群体的“知心姐姐”。章桦说:“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有相同的出身,相似的经历,我绝对不会歧视她们,更能理解她们。另外,我以前是干发廊的,职业卑微,受人歧视,但我现在改变了,先不说事业成不成功,但我在一步步往前走。我最大的改变,还不是职业的改变,而是彻底改变了心态。从某种程度上讲,我成了她们的偶像和精神寄托,她们希望能像我一样改变。”

针对姐妹们的烦恼和困惑,章桦还拿起笔来,以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在《法律与生活》杂志发表《章桦对未婚妈妈们说》这样的文章。章桦逐渐产生一个想法:能不能记录下这些姐妹的故事,让她们也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帮助?这个想法得到了李京红的支持,他们在北京成立了一家纪录片工作室,章桦作为“首席编导”,现在抗着摄像机,整天奔走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和农村,去关注那些困惑中、煎熬中、挣扎中的姐妹们。

章桦目前正在拍摄中的《姐妹》第二部,已在今年3月被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抢先播出5个短片,包括《天堂之路》、《别无选择》、《寻子迷踪》、《与世隔绝》和《远走高飞》,其中《天堂之路》已走进加拿大、德国莱比锡、美国西雅图等三次国际影展。

文章最新电视篇6

姓名:黄书戎

笔名:戎戎

出生年月:1985年11月14日

所在院校:上海戏剧学院戏剧

文学系本科毕业,现为上海戏剧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爱好:写作、旅游、美食

特长:写作

主要经历:新浪名博、娱乐评论

十大;新浪2007年度娱评七怪;2006年度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知名;2007年度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第一博评;2007年度江苏卫视绝对唱响总决赛评审;多档选秀节目特约评论员,多家媒体特约记者。

职业座右铭:成功是什么?就是

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职业理想:博士毕业后任大学教师

在上海戏剧学院里,你经常会看到一个模样清秀,双手抱着很多书的女孩子走过。在学校里,她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优秀学生;但是在虚拟世界中,她搭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尚娱乐天地,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网友关注的目光。从幕后走向幕前,从网络世界走向现实生活,无数个知名活动的舆论发起者均是这个外形颇具书卷气的笔名为戎戎的女孩。

写作是兴趣更是职业

戎戎生于江苏,是地地道道的扬州女孩。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她热爱文学,初中时就在《扬州晚报》上发表了文章《一个浓妆的女人》,受到广泛好评。就这样,文学从此成了她的好友,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向她伸来橄榄枝约稿的媒体也越来越多。高三那年,戎戎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开始了她对艺术的探求与研究之旅。

在大学期间,戎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文艺活动,在上戏60周年校庆中担任宣传推广工作、在校园大型话剧《失踪俱乐部》中任宣传策划。戎戎文笔犀利,文字中跳跃着时尚现代的元素,也许是对文学的强烈热爱,在追寻文学的路上,她一向是一帆风顺。她曾经在《北京科技报》《文汇报》《都市女报》《风云人物周刊》等报刊发表文章几十篇,在《扬州日报》《扬州时报》实习工作两个月,独立采访发表纪实类、情感类、亲子类新闻稿件20多篇,在上海知名报纸《文汇报》任特约记者和特约撰稿,她还为许多电视节目及娱乐公司撰写专门稿件。

量的积累会发生质的变化。一些电视台等媒体机构渐渐发现了这个女孩对娱乐和文学独特的视角,于是一些采访纷纷找上门来。她接受广东佛山电台的专访,谈选秀节目之现状;曾担任江苏卫视大型选秀节目《绝对唱响》总决赛两场比赛中的评审,也先后参与录制热门网络视频节目《奶茶冻咖啡》脱口秀并接受了媒体的专访。

网络和选秀的力量

博客可以让自己的文字驰骋在网络世界并吸引来自社会各界的目光,它的兴起让每个热爱写作的人多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戎戎也是博客大军中的一人,专门撰写影视娱乐评论及选秀节目评论。戎戎的感染力极强,一些热门娱乐艺术话题经过她的编写,点击率一路飙升。

自2006年7月17日在新浪网开博至今,戎戎总共写了200多篇文章,总访问量突破了2000万人次,平均每天点击量超过1.5万人次,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超过了4万人次。戎戎的文章频繁登上新浪博客首页、新闻中心首页、读书频道、教育频道、文化博客、娱乐博客等栏目,更有不少文章直接登上了新浪网的首页,进一步奠定了新浪博客的知名和新浪网有影响力的作者地位。2007年,新浪娱乐进行年终盘点,推出了娱评七怪,戎戎名列第三,被称为碧玉刀。

由于她的博客观点独到、影响力巨大,2007年6月,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节目组工作人员邀请戎戎去上海电视台工作,并借助博客的巨大影响力帮加油!好男儿进行宣传策划工作。戎戎在东方卫视工作三个月,撰写了好男儿比赛的评论几十篇,全部得到新浪的重点推荐,点击量巨大,并受到了众多网友粉丝的强烈关注。此后她又参加新浪美女博秀征文大赛,在全国9500多篇博文中名列第一。

戎戎的文章质量高、影响力大,因此很多文章都被克隆转发到全国各种网站,除去搜狐、网易、新浪、雅虎、人民、新华、腾迅等几乎所有全国性大型网站外,还有中、小网站不下数百家,可见其巨大影响。再接再励勇攀艺术高峰

文章最新电视篇7

近十几年以来,现代化电视采、编、播技术领域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化革命,数字技术给电视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技术与新的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行业里的渗进,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也将越来越短,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模式甚至是工作流程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作为电视技术的最终使用者与受益者,电视技术人员在面对各大公司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各种各具特点、各有所长的新技术、新设备时,必须掌握主动地位,不断地捕捉最新的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态,广泛地比较各种电视设备的性能优劣、价格高低,深入的了解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情况,为将来的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这种新的形势就为开展专业电视技术的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更多要求。

二、科技情报工作的步署与实施

开展电视技术科技情报工作是一种提高业务能力、把握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其主要目的是随时跟踪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技术依据。整个科技情报工作共分三个方面:收集、管理和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1.收集

范围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中心、相关视听技术为周边,以数字为主模拟为辅的现代电视采编制作的技术文献、视听产品等。主要类型包括:技术说明、产品说明、产品操作手册、技术标准、产品宣传品、相关科技工具书、技术期刊、技术会议文献、技术论文以及光盘录像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计算机技术三个部分。

方法根据技术工作情况,收集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随机资料这部分资料是随着买进的设备一起附送的,既各种已引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及附本等。

订购主要是通过每年的邮局期刊预订或汇款邮购工作,收集电视技术专业期刊、会议论文文献及各种标准等。

索要通过与厂家联系,直接索要某一产品的详细资料。

网络下载定期上网搜索,访问各个电视技术网站,下载、收集电视技术领域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

现场收集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种产品展示会、技术交流会,较为集中地收集某一技术领域最新、具有发展性、趋势性的技术资料及介绍。

2.管理

由于收集工作是在专业范围内开展,规模不大,其管理、检索方法可沿用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大概分五个部分:

验收盖章每份收集来的资料都必须验收盖章,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登录每份资料都必须在入藏前登录,包括时间、来源、类型、价格、出版单位等。统计按入藏时间为序,统计所得的报表结果即是技术资料财产清单,可以作为转手、交接的凭据。

分类(编目、排架)根据电视工作的实际情况,可将所有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又可分为不同的种类:1、设备说明书及副本2、技术性期刊3、图书4、工具书5、系统图6、技术论文7、行业标准8、产品宣传材料9、音像资料等。

建立查询系统根据分类,及时地为每一份资料都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检索卡。合理科学组织、管理检索卡,建立简易方便的查询方式。

保管科技情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其它人员也应严格遵守借阅制度。科技情报人员应负责技术资料的整理、分类、清点工作。

3.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这项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定期总结、专题服务与资料提供。

定期总结报告以一年或半年为一终结周期,以简单报表的形式概括整个电视技术的发展的最新动态,并预计其发展趋势。

专题服务根据领导的决策需要或工作中的咨询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专题或领域进行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归纳、分析与终结。

为技术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查询系统。

三、我台科技情报工作工作的开展

我台的科技情报站是根据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经台监委会审批之后,在原有由台资料室转交的部分技术期刊的基础上,于1999年3月份建立的。科技情报站由技术部专人管理,1999年全年共计收集各种技术资料、期刊、工具书达400多册。2000年,又根据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以及大家的反馈意见,更改了部分的技术期刊的征订,增订了一批更加符合专业业务需求的专业技术期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共收集了500多份技术资料,其中包括设备技术说明书128册、技术期刊19种200多册,和部分专业论文、系统图和业务交流录像带等,内容涉及视音频工程、计算机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维修和艺术灯光等。

(一)关于科技情报的收集方面,我台主要将其分为了三个方面来考虑: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标准、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用户方进行的技术交流。收集工作的具体开展如下表:

(二)在管理上,我台科技情报站采取了现代化微机管理、查询系统,每册书刊在我频道的内部办公网络上都具有唯一的登记号,并保存有著者、出版社、价格、出版年月、摘要以及备份等检索信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技术人员的资料查询。

验收盖章每份资料都加盖有“都市频道科技情报站”字样,将技术资料与其他节目资料区分开,同时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登录每份资料都以唯一的9位数字登录号登录在办公网络上,左4位数为收集年份,右3位数为序列号(与收集前后顺序有关)。同时要在微机中录入收集时间、来源、类型、技术领域、摘要、价格、出版单位等。

分类(编目、排架)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又分9个种类:1、设备说明书及副本2、技术性期刊3、图书4、工具书5、系统图6、技术论文7、行业标准8、产品宣传材料9、音像资料等。其中设备说明书及副本、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音像资料保存在闭书库中,技术性期刊和产品宣传材料因数量较大、借阅人次多而保存在开架书库。

建立查询系统利用现有办公网络的检索功能及与每一份资料都唯一对应的电子检索表,只要输入关于所需查询资料的任何一个信息,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每份资料的内容摘要、备份情况以及借阅情况。电子检索表设计如图一。

保管科技情报站的管理与保管工作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负责。由于电视技术的行业专业性较强,其科技情报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管理,同时对新出的资料进行涵盖内容、技术领域、适阅范围等方面的鉴定,以最终确定它是否适合本科技情报站收藏。非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技术资料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科技情报站的建立为我台创造了一个自觉学习业务、集体交流、集体提高的业务学习环境。科技情报站为我台的日常技术保障、技术人员的自我培训与自我提高、我台系统设备的升级改以及技术交流论文的写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资料与信息。以前,我台的设备说明书都由个人自由保管,时间一长资料一多就难免有丢失现象发生。科技情报站建立以后,对所有的技术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集中的闭架管理,中英文分开保管,注意保留适当的备份资料,有利的保障了设备维护、新来技术人员对设备熟悉的资料要求。每月在节目制作之余,近20种涉及视频、音频、计算机、灯光等专业技术领域的技术期刊为我台技术人员的业务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跟踪服务和资料选择余地。另外,科技情报站为每年技术人员的论文写作也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料查询。

四、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借阅出入的登记

保留资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日后查询,资料的流动性较大,常常是一个人借出库,看完后另一个人又借走,最后却是由第三个人或第四个人来归还。这样就要求资料管理员一定要做好资料的借阅出入登记工作,由谁借出就由谁负责。其它人员也应严格遵守借阅制度。

设备技术资料与普通的技术期刊分开管理

设备技术资料主要是在日常设备维护、设备维修以及系统改造时使用到。普通的技术期刊则主要是为了满足技术人员的自我业务提高和论文写作的需要。二者分开管理十分常必要的。首先是因为他们的重要性不同:设备技术资料往往是一个设备一份资料的独本,丢失后无法补订;而技术期刊是可以日后补订的。其次二者的使用特点也不同:设备技术资料借出是一般是针对于某一种设备,借出量很小;技术期刊的借阅常常是针对某一个问题,借出时常常是几本、几十本,管理起来工作量相对较大。单独保管设备技术资料,可以确保技术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的重要性

摘要是利用电脑网络检索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前期资料的摘要录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技术期刊,每月都有20多本期刊新到,每一本期刊至少刊登十几篇技术文章,在摘要中输入这些文章的题目(和著者),将为以后的专题查询提供极大的方便,查询者只需在检索条中输入一个关键词,在案下搜索建后,所有题目中包含这个关键词的文章都会被显示出来,同时提供刊登这些文章的期刊的期数与保存架位。

互联网搜索

在我台内部办公网上的科技情报站中,专门有一留言板模式的简讯板块,是专为下载互联网上的信息而设。有一点是应注意的,科技情报站中只有这一个板块是设置为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的,其他板块都是只有管理人员才有写权。全体设置写权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台大,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完全承担网上业内信息的搜索与发展动态的跟踪工作的。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无论谁在上网时“网”到了有价值的业内信息,都可以把他放到科技情报站的简讯终于他人共享,无形中扩大了收集范围。

管理人员的时间统筹安排

由于我台的科技情报工作由我台的技术制作人员专人兼职,不可能在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故采取每月月初集中管理的方式。每月月初首先将上月还入的资料整理归架,然后将上月新来的资料登记、入架,最后整理、清洁书架。平日里只需及时在借出资料的电子检索表上标注出借阅人员或去向即可。

年终清点

每年元旦或春节期间,资料的借阅量比较少,可要求资料全部归库,集中一、两天的时间对所有的资料(包括备份)实物与电子检索表的纪录进行一对一的清点,确认是否有资料丢失的情况发生。

文章最新电视篇8

从中央电台“下放”到CCtV的心路历程

1985年7月,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机会在等待着杨伟光。

这天清晨,他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副台长办公室,开始翻看秘书送来的文件。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原来是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郝平南请他去。

出乎杨伟光的意料,郝平南微笑着向他宣布一项部党组的任命:调杨伟光去中央电视台任副台长!

这真是突如其来的任命。杨伟光颇感意外,因为此前他的文章《广播会被电视冲垮吗?》引起了广播电影电视部原部长吴冷西的称赞。这篇文章是杨伟光研究广播、电视后写的,发在内部刊物《编播业务》上,吴冷西同志很欣赏这篇文章,在上面批示,建议《广播电视战线》杂志转发。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只要注意发挥广播的特点,广播的优势地位仍可保持。杨伟光没有想到时隔不久,部里决定调他到中央电视台。接到调令,他心情比较复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仍然处在辉煌期,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新闻传播界第一大媒介。他作为副台长,管了大半个摊子,包括新闻部、记者部、工业部、农业部、军事部、民族部、研究室和广告部等许多部门。自己的事业是从这里起步的,自己的潜能是在这里被发掘的,就连他那个温暖的小家庭也是在这里建立的,在这里度过了24个春秋的杨伟光难舍难分。

想来想去,杨伟光决定再做最后的努力。第二天早上8点,杨伟光就去堵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艾知生办公室的门,说“部长,你能否再研究一下?我希望留在中央电台工作。”艾知生的话没有给杨伟光一点回旋的余地,说:“这些组织上都考虑过了,你就去吧!”

1985年7月16日,杨伟光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中央电台,踏入了电视跑道。

到电视台以后,杨伟光没有慷慨激昂的就职演讲,也没有立竿见影的“三把火”。头两个月,他几乎是一言不发,扎扎实实地搞调查研究。

那时候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下午3点钟的外事活动,回台以后不编发新闻,第二天晚上才在《新闻联播》播出。杨伟光问:“我们是7点钟的新闻,你3点多回来,完全可以编辑当天晚上播出,为什么要放到明天?”有的同志就和他理论,说:“广播是声音,报纸是文字,电视又有声音又有图像,还是彩色的,第二天播放也有新的内容,有人看。”这时,杨伟光反问:“电视有声音,又有形象,如果能够及时播放,那不是更好吗?”

同时,杨伟光注意到:那时的一条新闻,一个工厂、乡镇企业的新闻,长达两三分钟,一个新闻节目半小时才十五六条消息,这样小的信息量怎么行?于是,他感到应该扩大信息量,“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没有图像,口播也可以,但是不能太长。”

针对类似的问题,杨伟光和当时的助手沈纪经过认真的思考,写出了一份有份量的报告,题目是《关于电视新闻改革的几个问题》。该文章不到5000字,共分两个部分:一是电视新闻改革的目标和实施步骤,二是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吴冷西曾经明确提出电视新闻改革的目标:“电视新闻要以多、快、短、形声并茂为目标,应有囊括所有要闻信息的雄心壮志,立志超过其他新闻工具,包括广播。”杨伟光在文章中将吴冷西提出的目标具体化了。

杨伟光是幸运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上级的赞赏与支持,不过实施起来并非易事,毕竟这不仅仅是形式的改革、内容的改革,最根本的是电视意识的改革。经过努力,新闻的信息量大为增加。过去半小时新闻节目才15条左右,不外乎简讯、消息和评论之类。杨伟光强调,要加大新闻的信息量,并采取了具体的措施,不久,半小时新闻信息量由15条增加到35条左右。

1986年9月14日晚7:25左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南朝鲜汉城金浦机场发生爆炸事件》的口播新闻。7:30,观众惊讶地听到播音员说:“各位观众!现在播放本台记者刚刚从汉城传回的电视新闻。”接着是机场爆炸现场的图像。

杨伟光认为:“这种播出方式,在中国电视新闻史上还是第一次。”那天下午4时左右,中央电视台记者从日本共同社记者处获悉金浦机场爆炸事件,弄清基本事实后,立即写成新闻稿用电话传回北京。6:30,知道日本nHK记者拍下了机场爆炸现场,立即租卫星传送时间,并通知北京准备接收。7:00,拿到新闻素材并编辑、配音,7:11传回北京。此时,口播新闻已不可能撤下来,7:30插播图像新闻。这件事意味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记者的时效观念大为加强了,这件事也着实让电台的人吃惊不小。

过去下午拍的新闻第二天播,如今要在当天的《新闻联播》中播出,14点乃至17点收到的新闻也要作为“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播出去。编辑、制作、播出,确实很紧张也很辛苦,但赢得了时效,也赢得了观众的赞许。同时,好些新闻不再是播音员在那儿干念,而是记者到了新闻现场进行采访,让新闻事件有关人员频频上镜,使观众身临其境,大大增强了感染力。

“小弟弟”与“老大哥”

进行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

当电视这个“小弟弟”在1958年悄悄诞生时,简直是个丑小鸭,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更不是广播这个“老大哥”的对手。可以说,直至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重大新闻和重要体育竞赛,人们还是习惯靠广播来捕捉信息。

1986年秋,汉城举办第十届亚运会。按惯例体育代表团后边还要有个庞大的记者团,各大报刊以及广播影视部门都要派人参加。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杨伟光到电视台了,时效不能让他抢先,广播一定要争取时效第一。而杨伟光则对部下说,电视一定要与其他媒体争时效第一,亚运会的第一块金牌产生的报道和金牌总数的报道一定要在电视台先播出,其他新闻尽可能地快。

于是,广播和电视都憋足一股劲,开始了新闻时效的竞赛。第一面金牌角逐是自行车100公里的接力赛,杨伟光精心选派朝鲜族记者金德显去采访,并告诉他“你是朝鲜族,会讲朝语,他们终点那儿有一部电话,你要和他们搞好关系,需要的时候要用他的电话把新闻传回来。”

果然,金德显到了现场,韩国工作人员一听金德显说朝语,亲热得不得了,立即表示:“兄弟,有什么问题我们帮你解决,不必客气!”比赛结果,中国队遥遥领先,拿了第一。

“嘟……”电话铃响了,在机房等待的杨伟光马上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金德显激动的声音:“杨台长!第一块金牌,中国队拿到了!选手是……”转眼,金德显所报的内容成了文字稿,传回北京。当中央电视台播出时,自行车接力赛还在汉城郊外进行,落在后边的运动员还在蹬着自行车往终点赶!结果,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的这条消息都比电视晚半个小时才发出来。

第一个回合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央视报道组的士气,此后,在整个亚运会期间,CCtV时而搞现场直播,时而以最快速度把文稿传回北京,在中国记者代表团里显得异常活跃。杨伟光至今记忆犹新:“到最后一天拿金牌,中央电视台也是第一。我原先跟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袁伟民说好了,我说最后一天我派记者采访你。他答应了。可是到最后一天的前一天晚上,10月4号,我们的金牌和韩国的金牌是92比92,两家是并列第一。我打电话给袁伟民。我说,我们说好了,运动会结束的前一天,我们要采访你。他说,现在你采访什么?第二天还有6块金牌,落在谁手里还不知道,我怎么讲?我没法讲。我就问他,你估计我们有什么优势?他说:正常情况下,马拉松比赛日本队希望最大,足球比赛韩国稳拿,中国队要想再夺金牌,主要目标是4项田径项目。如果中国队拿两块,韩国不拿,中国队将是金牌总数第一;如果韩国拿下一块,那么将是中韩平分秋色。如果中国队只拿一块,韩国拿两块,总分第一可能是韩国的。”

第二天,比赛异常激烈。汉城时间14点(北京时间13点),田径比赛开始,杨伟光和报道组人员聚集在机房监视器前看比赛的实况,准备发消息。此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那样漫长,大家似乎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20分钟过去了,中国队夺得了女子4×100米接力赛冠军;又过了15分钟,中国队又拿到了男子4×100米接力赛冠军。当所有比赛只剩下两个项目没决出结果时,“我算准即使这两块金牌都被韩国摘走,也只能与中国队并列第一,我们立即组织报道组传回《中国队获金牌第一已成定局》的新闻。”

北京时间14:35,CCtV播出了中国队金牌总数第一的电视新闻,不仅时效超过了国内任何一家传媒,而且配有头天晚上杨伟光让编辑赶制好通过卫星传送回北京中央台编辑部的图像。中国获金牌运动员的精彩镜头集锦,使此时电视机前等待消息的观众无不喜上眉梢,雀跃欢呼。这条新闻,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的报道又比电视晚了半个小时。有人说,这次亚运会报道结束了中国的电视新闻时效落后于广播新闻的时代。

但是广播“老大哥”不服输。1993年全国七运会在广州召开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结亚运会教训,把播音室搬到了广州。他们设计了一个方案,电台播出的节目不停,有最新消息时,就在广州播音室直播;同时将北京正在播出的节目声音压低,不中断;直播新消息后,原来播出的节目声音立即恢复正常。广播电台迫切希望在报道的时效上再次压倒电视,打个翻身仗。而中央电视台虽然在广州有机房,但演播室远在北京,机房信号接收后还要编辑、制作,再传回北京播出,怎么能比广州直接播出快呢?

面对挑战,大家开动脑筋,力争时效超广播。“经过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发字幕新闻!过去在亚运会时主要是搞插播,打字幕较少。这回情况改变了,应对措施也得变。我们专门带了一台文传机到广州,各赛场比赛时,我和报道组守在机房,各个赛场谁得了第一名,创什么记录,一目了然,立即在机房写成文字稿,传回北京。台里机房打字幕一般也就三五分钟,这样随时就可以用横排字幕插播出去,让全国的观众先睹为快!现场的许多记者也通过电视了解各项目的比赛结果。广播电台呢,虽然他们在广州播音,但在播音室里没有监视器,不知道各个场馆比赛的情况,要等记者电话传回广播稿才能播出去,这样还是比电视慢多了。”

七运会结束后,宋世雄在广州遇到了他的老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的体育播音员张之。张之的第一句话就说:“哎呀小宋,你们那个字幕新闻简直是没辙了!”说得宋世雄哈哈大笑起来。

首闯的电视转播让海内外反响强烈

1987年3月25日,全国人大六届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比较意外的一点是,在新闻单位负责人会议上,副部长郁文传达了中央领导的要求,希望“两会”报道要“针对当前国内思想动态和海外舆论对我时局、政策方面的种种曲解和疑虑……通过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抓紧一切时机,向国内外各阶层人士正面阐述、说明、解释党的政策……澄清国内外的各种混乱思想。”为此,在会议期间,要安排八次中外记者招待会。郁文还特别将了杨伟光的军:“你们中央电视台准备怎么办啊?”

这次会议给杨伟光很大震动,他敏锐地感到这可能是突破新闻报道旧框框的一个机会。杨伟光由此想到,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记者提的问题,最能反映“国内思想动态和海外舆论对我时局、政策方面的种种曲解和疑虑”,而领导人的答记者问,最能消除“曲解和疑虑”,如果把中外记者招待会实况的录像播出去,直接同观众见面,岂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今天的国内观众对电视里搞中外记者招待会的实况转播已经习以为常,可那时杨伟光这个想法真是有点“悬乎”,因为过去的记者招待会电视台就是报动态,不报实质性内容:电视记者拍几个镜头,解说词根据文件编写,由播音员代播,对敏感、尖锐的问答避而不谈。国内群众了解招待会内容,主要靠看出口转内销的《参考消息》。有时新华社发的通稿也涉及一些内容,但这些稿子都是先经过答问的领导人审阅,甚至做很大的修改后才见报……

杨伟光的这个设想首先在电视台报道组得到拥护,然后上报到广电部,马庆雄、艾知生两位部长也先后表示支持,并将报告提到大会新闻组。然而在大会新闻组讨论时争论得很激烈。有人断然否定:“不行,这怎么行,记者招待会的新闻向来是把领导人的问答记录下来经过斟酌,送本人审看后才定稿、见报,怎么能把记者的提问和答记者问的实况向观众播出呢?领导人讲漏了嘴怎么办?回答错了又怎么办?”一时间否定意见占了上风,但又有一些年轻记者提出:“中央电视台播出实况录像剪辑是可以的。因为记者招待会的内容,外国记者、港澳台记者都是照发的,而且问题越尖锐越放在重要位置,我们不播也封锁不住,结果又是‘出口转内销’,小道消息、马路消息到处传……”“那样会造成更多的‘曲解和疑虑’,不符合中央精神!”“对外国人公开,对中国人保密,有必要吗?”最后终于通过了杨伟光的这个方案,但是还有人不放心:“招待会一般是下午3点到5点,晚7点播出,谁审稿?谁定稿?”郁文半开玩笑地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审定,出错打你们的屁股!”

于是每次记者招待会召开时,马庆雄、沈纪和三位特聘顾问在现场,同时把现场信号传回台里,杨伟光等在传送制作中心看。两边同时看,边看边各自商量哪些内容保留,哪些内容删节,然后两边通气后做出决定,编辑再根据决定边收录边制作,时间相当紧张,但总算都播了出去。八场记者招待会有问有答,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北大学生一直看得十分来劲儿,回到宿舍钻进被窝还在议论纷纷……

但是领导人一直没表态,这使杨伟光心里未免有点打鼓。会议进入尾声时,正值植树节,中央领导人到天坛公园植树,几位领导人不约而同地谈到:“这几天是电视热,记者招待会,不仅是对外开放,而且是领导和群众对话。”“广播电视宣传搞得好,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一位新华社记者在旁边听到了这番议论,杨伟光间接听到这些话,心里悬着的一个大“?”才消失了。

文章最新电视篇9

关键词:整合利用;课程资源;教学质量

abstract:withthepersityofenglish-learning,englishteachingresourcesplayanimportantroleinordertomeettheneedofinpidualdevelopmentandtoimprovethemethodofteachingandlearning.thepapertriestofindouthowtointegrallyapplyseveralkindsofenglish-teachingresourcestoteachingpractice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

Keywords:integralapplication;teachingresources;teachingquality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英语电视节目、电影英语、广播影视节目(Voa,BBC)、录音、录像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随着学习英语需求的多样化,英语教学资源,对于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扩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等,其重要作用就迅速地被凸现了出来。

众所周知,教和学的过程就包括教师输出,向学生输入的过程和学生输入,再进一步吸入,达到最终输出的目的过程。所以在这关键的输入部分,就要注意输入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

文章将通过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资源,说明如何整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电视英语教学节目

电视英语教学节目(如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和国际频道)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结构,描绘不同阶级、性别、种族的社会生活,真实地传播和宣传发展中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与此同时也为现代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声像资料,使学生在有兴趣的视、听、读中,巩固和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实现自动化的语言应用能力。

利用电视英语教学节目资源,在教学中:

(1)可以从中获得信息,即时补充与完善教材不足的内容(如目前所用的教材缺乏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使学生既学了英语知识,又了解了英语文化,尤其是有关外国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在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

(2)借助媒体声情并茂的优势,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扩展视野,提高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则能活化书本文字,活现教学情景,创造语言“习得”环境,便于师生之间展开有实际意义的话题交流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英文原版电影

学好英语必须从听说入手。看英文原版的电影,能够锻炼听力,这种电影听力不像听磁带那样干巴巴的,你可以通过事件发展的逻辑推理,感觉到台词的意思,或者可以多看几遍电影,熟知内容后对台词自然就有感觉了,从而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只要具备雅思的词汇量,就已经足够能看懂电影了。通过看电影能够掌握常用的地道活泼的口语句型,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电影情节非常容易地理解这种句型的适用语境。电影教学专家邱政政认为:看英文原版电影才能把外国人的思维、文化和语言“泡”来吃。

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资源,在教学中:

(1)选择与所学内容、语言含量相当的电影,当然发音清晰地道也是需要注意的。以上对电影的描绘几乎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句式、思维、文化和感情等几大要素。

(2)选择看电影的方法和技巧。要把自己看成局内人,要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场景感觉。看电影前,或者先看懂它的介绍,并对情节有一定的掌握;或者不要看剧本,看不懂也要硬着头皮看,至少对情节有所了解。边看电影边研读剧本,不要以为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就可以应付一切阅读,电影中的有些对话看起来很费劲,里面充斥着习惯用语和美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要多看多听才能适应它。所以看电影时,要抓住关键字词,挖掘其深层含义,特别是对理解电影起重要作用的、出现在影片中的人名、地名,形容人或事件的形容词、动词或短语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把经常错过的、听不懂的常用的语言句子词组写在笔记本上,并思考、加以模仿地背诵,熟练直到能脱口而出,就能把美国人的逻辑思维变成自己的,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让英语“活”起来。看过约10部电影后,你会马上体会到这些方法会带给你巨大的收获。

3英文报刊杂志

报刊杂志是广大有志于学习现代英语者最好的教材。英语报刊文章中使用的语言代表英语最新的发展趋势,许多新生词汇和短语也最先见诸于报刊文章。其内容主要是新闻英语,其语言变化日新月异,新的词语层出不穷。掌握报刊阅读技巧,经常阅读报刊文章对提高英语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报刊文章内容多样,涉及许多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新闻意见、偏见、语言领域、读者群和专业性。读者可以更多地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和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熟练运用当代英语的实际能力。

利用报刊杂志资源,在教学中:

(1)可以用所学文章和报刊杂志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词汇、语法、句型和篇章特点,进而理解语言的多样化特点。例如,新闻英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标题的措词和语法特点,消息的基本结构和报道形式,导语的种类和特点等会令学生耳目一新,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新闻专业学生,还能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能力。

(2)可以利用新闻英语涉及领域广泛的特点,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新闻英语涉及时事、政治、外交、国际事务、经济、贸易、科教、文化、能源、交通、军事、体育、社会、宗教、环境、卫生、影视、媒体、法律和道德等众多领域,学生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扩大视野。

4网络英语

网络使得人类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向人们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网络英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日常英语的表达。网络英语在吸收其他学科的英语用语的同时,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英语词句在网络中流行,形成了不同于传统英语模式的英语新词。了解网络英语新词的构成及语义特征,探究其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特征和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汉语的影响,可以看出新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确值得关注。这不但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更有助于我们的英语教学。

利用网络英语资源,在教学中:

(1)扩充词汇量,理解多样化的构词方式。例如:通过缩略与简化,网络英语aSap=assoonaspossible,aFaiK=asfarasiknow;通过复合构词informercial=information+commercial;通过给已有词汇加上与网络有关的前后缀e-、inteR-、CYBeR-、-naut,etc(cyberbrain、cyberspace、cyberculture、internet、internaut、e-life)。

(2)在特定语境中,灵活地理解语义。网络英语语义生动贴切,menu(菜单)原意指饭店菜单,引申为计算机屏幕上以另框显示程序中具体内容的选项或指令的清单;RotFL(=RollingontheFloorlaughing)表示笑得直打滚。另外网络英语语义简练明确,例如,hyperlink(超级链)cyberfair(网上集市)。

当我们涉足网络领域,遇到一些英语熟识词汇时,不仅需要知道它们的基本意义,而且更要理解它们在网络特定语境中的涵义。

5广播英语

广播Voa、BBC播放与电视,出版社和各媒体同步的新闻节目,或者编辑一些英语短片听力节目。只是报纸新闻诉诸于目,而广播新闻诉诸于耳。广播新闻的电讯稿必须适合于听,要求措词简短,通俗到口语化程度,保证每字每句播出之后能立即为听众所接受和理解。还必须使用简明扼要的句型,尤其以单句为佳,或将长句折成短句,使之更适合人们的听觉习惯。

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Radiointernational)每天早上7:00~8:00,中午11:00~12:00各有1h的英语节目。内容包括国内外新闻、剪报集锦和各类系列的专题报道。除了英语标准流利的国内播音员担任广播之外,也有向外侨或访客就某一话题而做的录音访问。内容广泛,但词汇较简单,语速亦适中,可以藉此训练或增进英语的听力。

广播的特点表明,在教学中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所谓随时随地听英语,就可以从听广播英语开始。唯一的办法是听听听,最后能听写下来。

6广告英语

广告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几乎是无孔不入,它的传播介质多种多样,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广告中,文字和图像的完美结合取决于创意和所用媒体,它们共同组成了广告语言,即,通过意象分析和构建,理解iCon的重要性。英语广告实例标题中的用词、句子结构、称谓模式、修辞格对广告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广告的语言在词汇、句法、篇章上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从语言的意义、风格以及功能去分析,可以发现广告英语的共性以及广告英语在不同类型广告中的特殊性。

广告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即说服顾客进行购买,这种目的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特色性风格,使其独立于其他文体,在语言学范畴内值得研究,英语应用于广告领域会产生一些语言学特点。

文章最新电视篇10

【关键词】广电技术科技情报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电视采、编、播技术领域进行了现代化的数字化革命,数字技术给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设备,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应用,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将缩短,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模式、工作流程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广电技术人员必须主动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捕捉最新的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态,比较各种电视设备的性能优劣、价格高低,深入了解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情况,为持续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科技情报工作的步署与实施

电视技术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项提高业务能力、把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它将随时跟踪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技术依据。科技情报工作包括:收集、管理和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三方面。

(一)收集

范围: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中心、相关视听技术为周边,以数字主模拟为辅的现代电视采编制作的技术文献、视听产品等。主要类型包括:技术说明、产品说明、产品操作手册、技术标准、产品宣传品、相关科技工具书、技术期刊、技术会议文献、技术论文以及光盘录像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计算机技术。收集方法:

1.随机资料。这部分资料是随着买进的设备一起附送的,既各种已引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及附本等。

2.订购。每年通过邮局期刊预订或汇款邮购,收集电视技术专业期刊、会议论文文献及各种标准等。

3.索要。通过与厂家联系,直接索要某一产品的详细资料。

4.网络下载。定期上网搜索,访问各个电视技术网站,下载、收集电视技术领域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

5.现场收集。通过参加各种产品展示会、技术交流会,集中收集某一技术领域最新、具有发展性、趋势性的技术资料及介绍。

(二)管理

收集工作在专业范围内开展,分五个部分:

1.验收盖章。每份收集来的资料都必须验收盖章,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2.登录。每份资料都必须在入藏前登录,包括时间、来源、类型、价格、出版单位等。统计按入藏时间为序,统计所得的报表结果是技术资料财产清单,可作为转手、交接的凭据。

3.分类。将所有资料分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个领域,每领域分不同种类:设备说明书及副本、技术性期刊、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产品宣传材料和音像资料。

4.建立查询系统。根据分类,将每一份资料都制作一份检索卡,建立简易方便的查询方式。

5.保管。科技情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技术资料的整理、分类、清点工作。

(三)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这项工作为定期总结、专题服务、资料提供。定期总结报告:以一年或半年为一个终结周期,用报表概括整个电视技术的发展最新动态和预计发展趋势。专题服务根据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专题或领域进行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归纳、分析与终结。为技术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查询系统。

二、科技情报工作的实施

科技情报工作是根据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经监委会审批之后,由技术部专人管理,收集各种技术资料、期刊、工具书等。根据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收集技术资料,其中包括设备技术说明书、技术期刊,专业论文、系统图和业务交流录像带等,内容涉及视音频工程、计算机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维修和艺术灯光等。

在科技情报的收集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标准、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用户方进行的技术交流。在管理上,采取现代化微机管理、查询系统,每册书刊在频道的内部办公网络上都具有唯一的登记号,并保存有著者、出版社、价格、出版年月、摘要和备份检索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技术人员查询。

1.验收盖章。每份资料应加盖“科技情报”负责专用章,将技术资料与其他节目资料区分开。

2.登录。每份资料都以唯一的9位数字登录号登录在办公网络上,左4位数为收集年份,右3位数为序列号。并在微机中录入收集时间、来源、类型、技术领域、摘要、价格、出版单位等。

3.分类。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分9个种类:设备说明书及副本、技术性期刊、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产品宣传材料、音像资料。

4.建立查询系统。利用现有办公网络的检索功能及与每一份资料都对应电子检索表,只要输入关于所需查询资料的任何一个信息,可以快捷地查询每份资料的内容摘要、备份情况和借阅情况。

5.保管。科技情报站的管理与保管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科技情报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知识,以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管理。

科技情报工作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自觉学习业务、集体交流和提高的业务学习环境。科技情报为员工日常技术保障、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系统设备的升级,以及技术交流论文的写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资料和信息。以前设备说明书由个人保管,时间长了资料一多难免有丢失现象。开展科技情报工作对所有的技术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集中的闭架管理,中英文分开保管,注意保留适当的备份资料,有利的保障了设备维护、新来技术人员对设备熟悉的资料要求。每月在节目制作之余,涉及视频、音频、计算机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技术期刊,为技术人员的业务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跟踪服务和资料选择,并为技术人员撰写论文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料查询。

三、应注意的问题

1.设备技术资料与普通的技术分开管理

普通的技术是满足技术人员的自我业务提高和论文写作的需要;设备技术资料是一个设备一份资料的独立本,丢失后无法补订。

2.互联网搜索

内部办公网的科技情报,专门有一留言板模式的简讯板块,是专为下载互联网上的信息而设。科技情报有一个板块是设置为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的,其他板块只有管理人员才有写权。全体设置写权是考虑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台大,不是个人能完全承担网上业内信息的搜索与发展动态的跟踪工作。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无论谁在上网时“网”到了有价值的业内信息,把它放到科技情报的简讯上可以共享。

3.管理人员的时间统筹安排

技术制作人员专人兼职,不可能在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采取每月月初集中管理的方式。每月月初首先将上月还入的资料整理归架,然后将上月新来的资料登记、入架,最后整理、清洁书架。平日里只需及时在借出资料的电子检索表上标注出借阅人员或去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