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节日的诗句十篇传统节日的诗句十篇

传统节日的诗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8:37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1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代诗词;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笔者喜爱传统节日,喜爱古代诗词,更喜爱描写传统节日的古代诗词。在笔者看来,传统节日是一道道大餐,那古典诗词便是盛放这大餐的精美的餐具。如果没有这些精美的餐具,传统节日就失去了华丽的载体,成为散落的珍珠,同时也会失去很多很多诗意。在我国,有节日就有诗词陪伴,传统节日与古代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以隆重热烈著称。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个美好的日子因为是岁首,因而是一个象征希望、充满喜庆的佳节。北宋诗人王安石《元日》是一首最有名的春节诗。他对春节这样描写道:“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欢乐喜庆之情溢于诗人言表,诗中“屠苏”是一种药酒,“桃符”即今天的对联。不难发现,贴春联、放鞭炮是至今仍然保留着的两大习俗。清代孔尚任写有《甲午元旦》:“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诗的前四句说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作者一颗赤诚的童心。从古到今,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关于春节(古人或称之为元日、元旦)的诗词。

最浪漫的传统节日我以为要数元宵节。有两句耳熟能详的诗为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日,人们早晨吃元宵,晚饭后举家出动,逛街赏灯。届时,“花市灯如昼”,“一夜鱼龙舞”,男男女女,流连观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正是这样的放灯赏灯的开放时节,男女青年能够比较自由地相互接触,从而为他们表达爱情提供了绝佳机会,创造了一个古代的浪漫时空。元宵节还有一项集娱乐与智力于一体的活动――猜灯谜。这游艺活动无论谜面、谜底还是猜谜方法,都显示典雅的诗意,洋溢着强烈的人文气息。如“傍晚”(打一字),可用会意法想到日落西山,得谜底“晒”字,都富有诗意呀。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五日。此节应属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一风俗沿袭至今,并且人民群众仍用这个节日来祭奠革命先烈和先辈们。正是这样,清明节自有其特殊的气氛。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诗将清明时节氛围渲染殆尽。南宋诗人高翥《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直击墓地凄然情景,气氛沉重,令人难忍。至于清明节的来源,一般都认为是出自春秋时代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故事。据记载,晋文公在烧山找到介子推尸体时,发现了写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诗句的血书。可以这样说,原始意义上的清明节,既有祭祀之意,又有统治者执政自省之功能。

传承千百年的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文化气息。目前,大部分人接受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词人屈原的说法:相传屈原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沉身汨罗江,当地百姓为了不让鱼虾蛟龙伤害屈原遗体,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风俗的由来。唐诗人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便很吻合这一说法:“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但只是诗人很天真,他认为后人对屈原的纪念不够庄重,殊不知以一种欢乐的方式纪念先贤其后一直流传着。且看陆游《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中秋佳节,举家团圆,畅叙亲情,人人向往。中秋首先是赏月玩月,此风俗由来已久,文人尤盛。李白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可谓妇孺皆知。“月到中秋分外圆,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更把情感融入赏月之中,创造了天人合一意境,让人产生深远美妙的遐想。苏轼把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写得淡然、豁达,实际上月圆人不圆时,思念之情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便直率地道出了一般身处异乡之人的落寞心曲。中秋的另一乐事吃月饼。月饼是中秋“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同样是苏轼,他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两句诗,“小饼”当就指今天的月饼。至于“月饼”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就这样我们与古人一样体验着,赏明月、吃月饼、享人伦的美满乐事。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2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首诗《1999年12月31日23点59分59秒》,呈现的是一个中国人在跨世纪跨千年那一瞬间的感受,诗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如今我们使用的公元纪年和格林威治时间来源于基督教,是线性的,直线发展的,很多人也许根本没有想到华夏文明几千年来这是第一次“跨世纪”,因为之前12生肖、60甲子等计时方式,时间是周而复始的圆圈,像滚动的铁环。即使用皇帝的年号,新君即位立即改元,并没有在位超过百年的皇上。中国人的时间观、文化观决定了人们似曾相识巡回反复这样一种模式的文体。有不少成语、诗词乃至人名、歌名、剧名接龙等,但那是零散语句之间仅有单个语素相同的简单联系,每句之间接法不止一种,而且接出来的文本并无整体意义,更谈不上构成一部作品,因此它仅是一种游戏过程。对古代诗词有些了解的朋友或许会想到“回文诗”,它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使用字序回环往复、顺读逆读皆可的修辞方法,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反复雕琢,开发了连环回文体、藏头拆字体、叠字回文体、借字回文体、诗词双回文体等样式,其中最有名数《璇玑图》,左右横竖环绕不同读法便变化出不同版本。稍加对比便可知道,它在文字序列玩弄的技巧远比《春夏秋冬》繁复。又有熟悉西方经典的朋友会想起但丁巨著《神曲》,它以连环三韵体贯彻通篇(即是aBa、BCB、CDC……),且三大篇章《地狱》、《炼狱》、《天堂》都以“群星”为未句末词相照应,寓意了圆满合一。不过,《春夏秋冬》每段重复的是行句,而非单词押尾韵。更为重要的是,《春夏秋冬》的意境是循环更新,吻合传统中国对时间的认知,而《神曲》主旨“地狱-炼狱-天堂”则是单向度的升高,是西方线性时间宗教观的诠释。

说到诗歌语句首尾重复的环状结构,我首先想起的倒是墨西哥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的长诗《太阳石》,该诗长584行,该数目等于墨西哥古代“太阳石”历法中一年的天数,其中首尾6行重复(但内文再无其他行句重复),并综合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融合了古今、生死、现实与神话。帕斯本人在亚洲长期游历,深受中国、印度、日本等东方文化影响,他翻译过大量的唐诗宋词,钻研了佛教文化,多次尝试采用环形文本。《春夏秋冬》和《太阳石》体现了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同源,无论中华文明、阿兹特克文明或其他东方文明,都是以日夜四季循环为特征的农业文明宇宙观、宇宙观。然而就文本的表面结构而言,两部作品仅有全文首尾语句重复这一点相似。

至于其他有运用字、词、句的重复或循环的古今中外诗作,此处不再一一对比,虽然它们跟《春夏秋冬》相映成趣,但就我有限的视野而言,汉语诗歌尚无像杨林这部长诗以分段首尾句重复、全文首尾句呼应连接的环状结构文本。当然,这种构思并非从天而降的灵光一闪,而是源于文化传统和艺术范例在诗人心灵的投射,尽管我以为杨林本人称之为“接龙”尚不够准确,此称谓在学术上尚可以进一步完善。然而,《春夏秋冬》文本结构的确可谓是当代诗歌界开创先河之作。

在作者勇于探索诗歌形式的背后,其实我更看重作者别出心裁的用意,《春夏秋冬》究竟为读者了带来什么?被称为“湖南新乡土派”的杨林并非热衷惊世骇俗的先锋技巧,运用旁人未尝实验过的结构方法定有非如此不可的寓意。在我看来,昼夜更替,岁月循环,中国人在生存的大地艰难地走过了漫长五千年,《春夏秋冬》正是对这跋涉的由衷礼赞。“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古代人民特别是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群众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总结天气、土壤变化和动植物活动现象的概述,起源于春秋战国,《逸周书・时训解》见雏形,至秦汉基本定型,《吕氏春秋》《淮南子》有明确记载。先民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构建了感性的农耕文化和日常生活时间表。虽然中华文明的前期(夏商周秦汉)以中原为发源地,然而经过历代疆域扩展、人口流动,这一节令观念在江南、两湖、两广、西南、东北、西北等开枝散叶,由于中国东部地区大致上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故而各地人民因地制宜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推挪删减,使之具较高实用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官方修订,农民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传播,节气早已上升为中国人衣食住行、求学动土、嫁娶丧祭的共通准则,并沉淀到民族基本心理和思维层面,成为克服地域悬殊、族群繁杂的凝聚力,跟儒道佛及其他重要范畴一同塑造了四季更替、生命不息的循环宇宙观,孕育了天地人合一、万物和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也让“节气”自身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部分,是全体中国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这美好的一切似乎都冰消雪化。首先西风东渐瓦解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然后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让农村和土地疲惫不堪,接着便是生态污染和气候恶化,于是连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也日渐荒芜烦乱,终日面对机械、电器和屏幕,日子僵化,生活变质为上下班,季节抽象为工作日和周末,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一息尚存的节日异化为消费娱乐的桥段。

为此,谁向往“鸡犬相闻”的复古生活若非虚伪便是愚昧。杨林虽被归为所谓新乡土派,却绝非梦回汉唐、不知今宵。他站在现代人立场,以普世生态文明意识和民族文化复兴为自觉,这部数年酝酿、据说十天喷薄写就的长诗,通过真切可感的文字,以传统诗意的目光去观照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创造新的精神家园。

该诗九十六节虽以气候为题,却绝非对农历的通俗解说、对古代哲学的白话翻译,否则坊间本就有《增广贤文》等蒙学,有农业科普读本,有周易风水、四书五经的插图本、通俗本,杨林何必多此一举。我建议读者别先入为主看附录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古文,而是通读长诗,有所体悟,再加以对照,便得知《春夏秋冬》乃是对传统文化“九方皋相马,得意而忘形”。诗人没有停留于写景绘物,没有拘泥于先民农耕生活的见闻,而是借题发挥,寓意抒情,以一个当代人的目光重新凝视民族文化图腾,游弋与新农村和城市之间,抒写着“我”“你”伴随着大自然的节律,尽情地唱和身边一切有形生命和无形生命的灵魂共鸣。因此他笔下不是中原的气候档案,不是湖南的乡土风情,而是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灵氛围;他抒写的不是古代田园的朴素民谣,而是对天地之间历千年万载的大循环的艺术再现。

尤为难得的是,诗人没有因主题的博大悠远而目眩神迷,既没有刻意地把作品写成“宏大叙事”,也没有拘泥古意、故作深沉;无意构建大的场景、人物和情节,没有居高临下的主旋律腔调。九十六首诗,仿如精短的绝句小词,犹如寥寥数笔的水墨写意,只读任何一段,都从小见大、意在言外,体现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东方思想。也许有人觉得传达传统文化需运用文白夹杂、冷僻字句或另创“新古文”,如此技法当然能够自圆其说,不过杨林既然“得意而忘形”,采用的自然是流畅自然的现代汉语,“走进春天/我拉着又一根时间绳索/离开冬雪浩大的气势/潜入一棵油菜抽苔/心情黄灿灿地开始”,将一个现代人对生命脉动和时空变奏的观感娓娓道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平白之中领悟大道。

至于每段之间重复的“接龙“句式,咋看之下你也许会疑惑是否削足就履。其实岁岁年年看似重复循环,土地、人生和万物却在运行生长不息,同一句诗在上一段作未句表达的是一种陈述,而在下一段作首句却引向新的抒写,这种微妙的变化见证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洞察,在连续中创造跳跃,在熟悉中提炼新奇。而当你读完诗篇末句“走向春天”,回应着全诗首句“走进春天”,正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心灵彷如经过整整三百六十五日,怀着平静与激动,充盈与期待。年复一年,诗与人,阅读与生活,前辈和自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奇妙的是,即使你从其中任何一段开始阅读,也能自然而然迅速融入诗歌,大自然和生命的每个节点其实都是平等的、连贯的。“人生自在呼吸间”,“当下即是”,九十六段小诗,彷如九十六颗念珠,伴随着清脆的木鱼或清越的敲钟,一下一声,一声一下,将人蒙尘染污的心灵带到澄明苏生的境界。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3

元九登高――亮出达州文化旅游新名片

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正月初九出游登高,湎怀唐代诗人元稹,是达城流传千年的旧俗。今年春节期间,达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因势利导,隆重推出了首届“中国达州元九登高节”,向世人亮出了又一张达州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正月初九这天,春光明媚,整个达城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天刚蒙蒙亮,通往凤凰山的各条路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上午九点刚过,凤凰山下已是人潮涌动,人们扶老携幼,拾级而上,摩肩接踵,缓缓而行。在罗绎不绝的登山人流中,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市委书记李向志和市长罗强,他们也与市民同乐来了。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登凤凰山的人数超过20万,创下了达城登高历史之最。

山上热热闹闹,山下也不逊色。市中心广场的大型文艺演出,西外新区的国际汽车模特大赛,达县南城的民间艺术巡游,让达城市民大饱眼福――这些,都是首届元九登高节的一部分。

融现代元素于古老习俗,借历史传统促和谐发展,这就是今天的元九登高节。

1.下面三个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予以改正。

湎怀摩肩接踵罗绎不绝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予修改。(可适当增删文字,但不得改变原意)

划线句子:正月初九这天,春光明媚,整个达城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应改为:

3.为了保护凤凰山的优美环境,提倡文明登山,有关部门准备了五万个垃圾袋,打算在上面印一句提示语。请你代为设计一条简明得体的提示语。(不超过15个字)

4.登高望远,寄情抒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请根据提示和上下文,用诗文原句填空。(工整地写在横线上)

(1)同是登一临泰山,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杜甫也有类似的感受,他在《望岳》中写道:“会当临绝顶,_________。”

(2)同是怀古,张养浩登潼关望西都,发出了“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叹;辛弃疾登北固亭望长江水,则抒发了“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的豪情。

(3)同是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面对辽阔山河,前思古人,后念来者,孤独之情油然而生,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的慨叹;而宦海沉浮、数次遭贬的范仲淹,则说若在春和景明之时登上岳阳楼,面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洞庭湖,一定会“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凤凰中学八年级三班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

重阳节元旦节元宵节母亲节清明节

国庆节中秋节愚人节感恩节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春节和圣诞节,你更喜欢过哪个节日?为什么?

(4)面对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一条。

这是2007年四川达州一道中考题,它既考查了对字词句的理解,又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探究能力。牵涉的内容是节日风俗。

节日风俗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信仰禁忌……我国传统节日风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民众创造习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

要做好节日风俗题,一要掌握我国各地一些常见的节日习俗,比如春节拜年、清明踏青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等;二要审清题意,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如第1、2、4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文化积累,以及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不但要能背诵一些古诗文名句,还要正确理解其内容,并能对表达共同主题的古诗文名句进行梳理归纳。第3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第5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传统节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在今后各地的中考试卷中,这方面的试题还会出现,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4

关键词:思夫;孤独;怨恨;寂寞

正文:

君子于役①,不知其期。曷至哉②?鸡栖于埘③,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④!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⑤。曷其有⑥?鸡栖于桀⑦,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⑧。君子于役,苟无饥渴⑨!

译文:

丈夫到遥远的地方去服役,不知道期限有多久。何时才能回归家门?那鸡儿还知晓栖在窝里,太阳已经落下去了,牛羊也已下山把家回。丈夫到遥远的地方去服役,怎能不让我牵挂思念?

丈夫到遥远的地方去服役,没日没月地没有期限。何时才能夫妻团圆全家相会?那鸡儿还知晓卧在架上,太阳已经落下去了,牛羊也已回家聚在圈里。丈夫到遥远的地方去服役,疲于奔命的他暂时不会挨饥受饿吧?

整首诗的结构及写作手法:

在结构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例如,整首诗两节中只有三句不大相同,首节第二句是“不知其期”,第二节为“不日不月”;首节第三句是“曷至哉?”第二节为“曷其有?”,首节末句为“如之何勿思!”第二节是“苟无饥渴?其它句子不是完全一样就是仅改一字。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使整首诗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而且使诗歌蕴含的感情也更为真挚。

在写法上使用“赋”和“兴”的手法。

“赋者”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通俗地说,就是平铺直叙”。这首诗的两节都运用了“赋”的手法。鸡回巢,太阳下山,牛羊回圈栖息都为农家生活平铺直叙。作了极为生动而细致的描写。同时,还运用了“兴”的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同样是那几句:“鸡回巢,太阳下山,牛羊回圈栖息。”不仅是直接写景,是“赋”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诗歌通过这几句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刻画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整首诗语言简练,朴素。表达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及思夫之情。

赏析:

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中有一部分诗歌反映的是丈夫去服那遥无归期的兵役或徭役后,妻子在家默默地痛苦思念。《君子于役》正是这样内容的一首诗,它不仅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重役之下人民生活的巨大痛苦,而且表明统治者无休无止的重役给人民婚姻造成的危害,间接地反射出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张,主要表达其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主人公称丈夫为“君子”,体现出主人公对丈夫的热爱和尊敬。及夫妻之间和睦的亲情关系。丈夫服役在外,既不知道他的归期,又不知道他的地点。使得妻子更加思念丈夫。而且,在首张当中也体现出了悲苦的徭役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思妇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深刻的表达出了思妇的怀念之情以及希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

第二章,进一步抒发思夫之情。这一章写得更加深刻、具体、感情真挚。对丈夫思念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了。这一章中主人公由希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愿望变为希望丈夫在外不会受饥受渴。这种思念上的进步,希望上的退却,表明她在丈夫远离自己不能归期回来的情况下思妇对丈夫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想念。隐含了思妇无限的忧愁和无尽的思念。流露出他对丈夫的真挚情感。

这两节诗情景交融,写情写景,使得景愈鲜明而情愈真切。写出在黄昏时分时思妇的一腔愁绪。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表达其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丈夫的热爱和想念、深切的表达丈夫早日归来的情感。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重叠,有很少的变化。每张开头都是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描写。(“不知其期”,“不日不月”)表明丈夫归来的日子没有定期。每天都抱着希望等待丈夫的归来,但结果每天都是失望。正是这样的心理,女主人公叹息:(“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同时,这首诗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山间村落。鸡回巢了,牛羊归圈了。一个孤零零的站在门前,眺望着远方,等待丈夫的归来。作者有意的把她的思夫归之情跟归禽,归畜联系在一起。触景伤情,思念益深。在思念中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情景交融,思意绵绵。正当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淫风很盛的情况下,夫妻感情却显得弥足珍贵了。

并且,熟悉农村生活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黄昏来临之际,一切都归于平和。大家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幅景象,男主人公刚从田地里回来,忙着洗脸洗脚,妻子在布置饭菜,儿女在一旁嬉笑。有几只鸡、鸭在院子里悠闲地觅食。饭好后,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开开心心的吃饭。这应该是农村每家每户所过的生活吧。而本诗中的女主人公,每到黄昏时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门前,眺望着蜿蜒的山路,心里默想着:“丈夫何时才能回来?”鸡回窝了,牛羊下山了,仍不见丈夫归来。暮色越来越暗,她却依然眺望着那弯弯的山路。等待丈夫的归来。

总结;

《君子于役》是一首抒情诗,它抒发了妻子对许久未回家的丈夫的怀念和愁思。感情纯朴、真切,艺术表现手法也成功。最突出的特色是它将这首诗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全诗上下两章都侧重写了农村傍晚时分的景色,使其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画面。在黄昏时分,一位劳动妇女站在门口张望着,等待丈夫的归来。然而,她看到的是下山的牛羊和进窝的鸡儿,这使她感到忧愁和怅惘。这里作者采用素描手法,三笔两笔就勾勒出傍晚时分的田园生活,极富有生活气息。在农村傍晚时分,正是家畜进圈,农夫从田间回家,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正是思念远方亲人最殷切的时光。作者把女主人公――思妇置入画面之中,通过气氛的渲染,环境的衬托,极为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孤独凄苦的,思念丈夫的情状。这种以情绘景、情景交融的的写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可以从这幅图画中可以感受到由于徭役带给人们的痛苦。这首情诗道出了思妇的悲愁和对丈夫的爱恋。思意深深,情真意切,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农家妇女的思夫之情。(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辽宁;沈阳;110034)

注解:

①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君子,此指丈夫对女子的敬称。”“于,往”

②毛传:“凿墙而栖曰埘。”郑笺:“曷,何也。”“至:回家,。”

③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埘(shí时):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④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⑤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不日不月:指归期没有日子。”

⑥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有:又”“(yòuhuó又活):相会。”

⑦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桀:鸡栖的木柱。”

⑧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括:《毛传》:‘括,至也。’即回家”

⑨毛传:“估,会也。鸡栖于代为桀。括,至也。”郑笺:“苟,且也。”按代,即小木桩。

参考文献:

[1]李中华:《诗经主题辨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

[2]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汉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5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富有民俗传统文化的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包、咏诗来纪念屈原。

一、活动目的

为了使同学们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对中国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弘扬中国文化,我们社团部将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

二、活动主办方: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会

三、活动承办方: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社团部

四、活动时间:6月16号(即5月初5)

五、活动地点:三教地下室103

六、活动内容

(一)活动前期准备:

(1)在网上查找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并打印出70份。

(2)查找有关屈原写的诗歌以及关于端午节的诗。

(3)买一些粽子及香包作为竞赛奖品。

(4)准备做香袋的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剪刀、针、缝衣线等。

(二)活动流程:

1、6月16日18:30,数学学院同学入场。

2、6月16日19:00,各二级学院团委及学生会主席入席,主持人宣布数学学院端午节晚会正式开始。

3、工作人员播放幻灯片,依次展示活动流程:

(1)端午知识竞赛。(提前发给大家端午节相关资料,如端午节的习俗等,然后再针对材料提问)

(2)关于屈原的知识竞赛。(有关屈原的诗歌和生平经历,每人说出一句关于屈原的诗句,诗句累计最多者可得奖品)

(3)抢答描写端午的诗。(诗句累计最多者可得奖品)

(4)做香袋比赛。(由社团部成员教导大家做香袋)

(5)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七、注意事项

活动中要尽量节约材料,别浪费;裁判要公正。

八、备注

1、诗句不可雷同。

2、学生做香袋时,由于材料有限,所以自愿报名的参加,人数限于15人。

3、社团部成员分工记录。

4、香袋做法:(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1)剪下相对的两片

(2)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3)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6

一、推断节日名称

在有些古诗中,并没有明显的节令字眼,鉴赏时要从标题入手,抓住诗歌中的细节,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物候,诗中记了哪些景物、哪些事情,以此来推究诗歌中反映的具体节令。

【高考链接】(2005年上海春招卷)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答题。

[越调]?摇小桃红・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试题:作品描写的是传统节日?摇?摇的盛况。

【解析】作者盍西村的小令中有两组分别题为“临川八景”及“杂咏”的组曲,共十四首。本篇为“临川八景”中的第三首,咏临川元宵节的水上灯船,着意渲染的是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本曲标题为“江岸水灯”,曲中“舞凤翔鸾”指凤形和鸾形的花灯在飞舞盘旋;“香烟”指灯火的光辉及焰火。因此不难推断该曲描写的是传统节日元宵的盛况。

【参考答案】元宵节。

【知识储备】元宵节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逛庙会、放烟花、舞龙舞狮、划旱船等。此外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未婚男女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的机会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菜,嫁好婿”。唐代的灯市还出现歌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节定亲。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二、辨识民俗活动

从本质上讲,民俗是个体自我对生活传统的热爱和对群体生活的参与,体现的是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它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识民俗活动和推断节日称谓息息相关,前者是后者推断的直接依据,准确辨识的前提是考生对各种传统民俗活动要有所了解,否则便无从作答。

【高考链接】(2010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文题。

[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试题: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解析】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在新年伊始便纷纷举办感恩祭神、欢庆丰收的“社日”(也称庙会)的传统民俗活动。社日,可以说是盛大的饮酒节日,是广大农民祈丰年、庆丰收的节日。《千家诗》中就有唐朝诗人王驾的著名诗作《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诗人对农村社日的盛况进行了精彩描写。据此不难找出本诗所写的民俗活动。

【参考答案】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

【知识储备】鉴赏节令诗的关键是要了解不同节令所蕴涵的民俗活动:比如人日,是正月初七日。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念友的感情。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时候,人们在元宵日常常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饮酒,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寒食,在农历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清明,是祭祖扫坟或到郊外踏青的日子。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端午(又称端阳),五月初五日,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日子,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重阳,九月初九日,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阴极阳生之时。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

三、探究思想情感

“诗言志”,任何一首诗都会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的文学理论,指出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诗歌一般表现出来的情感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等。

【高考链接】(2009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试题: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知识储备】探究诗歌表达的情感可从以下四点入手:

①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判断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于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如《赤壁怀古》《征人怨》《闺怨》《谢亭送别》等等,从诗题我们就可以推断其大致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这个炼来炼去的字眼或诗句,就是诗眼或包含诗眼的主旨句。显然,包含诗眼的主旨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写作意图、思想内容、态度情感乃至表达技巧,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诗歌的灵魂和命脉。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可以明显看出主旨句是“一夜征人尽望乡”,凭此可直接推断出这首诗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解剖诗歌的“细胞”。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一个个细小具体的组织“细胞”,诗歌就是这一个个意象“细胞”搭建起来的艺术“大厦”或有机生命体。因此,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首先从分析意象做起。读懂了意象,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能够较为准确地推断出作品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许多景或物被赋予了特定的意蕴。如“柳”与送别留恋有关,“月”与思家想人、盼望团圆相关,“鸿雁”则大多和书信传情有联系,则是隐逸、高洁、脱俗的象征等等。

④分析诗歌的“血型”。如人可以划分为几个类型的肤色、血型一样,古典诗词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类别。类型相同的诗作,其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有大致相同的一面。例如咏史怀古诗,大都歌颂古人功绩,抒发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闺怨诗大都借怨妇之口表达被朝廷(官场)抛弃的苦恼;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或别后的思念;边塞征战诗,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山水田园诗,大多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闲适、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进行推断。

四、明晰艺术手法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比兴、象征)、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写景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比等。

【高考链接】(20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试题: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解析】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本词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可谓独具匠心。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宋词描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多用《鹊桥仙》这个词名,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范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参考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储备】“明晰艺术手法”是难点之一,考生不能生搬硬套,简单识记抽象的概念,一般可从下面五个关系去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①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有多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些表达技巧都是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来说的。景又有乐景与哀景,情也有乐情与哀情。这又有了以下四种技巧: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是从景与情的感彩角度来说的,也涉及到衬托(反衬与正衬)的表现手法。

②动与静的关系。动与静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动静相生)。动与静的关系一般用来考虑纯写景的诗句的写景技巧,不涉及诗句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③声与色的关系。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如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中都有鲜明的色彩。杜甫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秦观的“杜鹃声里斜阳暮”,都以声来传情。声与色的关系有以下表达技巧:绘声绘色、摹写声音、声色传情。

④虚与实的关系。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虚与实的关系有以下几种表达技巧:以虚写实、以实写虚、以实衬虚、以虚衬实、由实入虚、由虚入实、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虚实相生。

⑤“本事”与“寄托”的关系。古诗常通过联想与想象,借助比喻、夸张、象征、用典等手法寄托作者隐含的情思。这类诗歌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我们所看到的常是所寄托的事或物,在鉴赏时一定要挖掘出其深藏的“本意”。它涉及的表达技巧有很多: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咏怀、对比衬托、比兴等。在鉴赏诗歌时如果读不懂,就要考虑本事与寄托的关系,分析作者字面下藏着怎样的思想。

五、想象节日场景

想象是诗歌欣赏的核心,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象去品读诗歌,“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著名诗人戴望舒说过,诗歌是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东西,缺乏想象力是难以从诗歌欣赏中得到美的感受的。从“想象”这一角度来命题,进一步拓宽了诗歌的命题视野。

【高考链接】(2005年上海春招卷)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答题。

[越调]小桃红・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试题:就作品中的画线句展开想象,作一段场景描写。(80字左右)

【解析】场景描写的要求不同于鉴赏评价,应注意作品中关键性的“春桥”“灯”“光”等景物,进行联想和想象。作品中虽未直接写“月”,但“十里光相照”中分明透露出灯光月影相映成辉的气象,考生应能体会并写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的热闹气氛。元宵佳节,万灯闹春,人流涌动,喜气洋洋,江桥如虹,皓月当空……这里,理解、想象、观察、描写缺一不可,这是一道综合性、创造性很强的试题。

【参考答案】皓月当空,男女老少倾城出动,少男少女服色华丽,眼前翻滚着色彩的海洋,人如潮水马如龙,灯火闪耀,光辉映照,水波滟滟,光随水流。花灯各展风采,水上灯船煞是亮丽!看,在江边小桥上携夫带儿观看花灯的一位,正四顾寻找自己调皮的儿子――只一眨眼的工夫,儿子就钻得不见踪影。

【知识储备】想象是读者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如欣赏“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小诗时,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收集道路、农舍、亭子、花草这些表象,然后再把这些要素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想象,将诗歌中的文字描述形象化,在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才算进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欣赏《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仅仅解释文字,并不能进入意境产生美的感受。但若通过再造想象,在头脑中构建这样一幅图画,就会产生与文字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提着篮子在河边的沙滩上采摘荇菜,一群水鸟在她的周围翻飞嬉戏,有唱有和。河边一位男子见到如此美丽的情景,不由感叹:这样的女子才是我梦寐以求的伴侣呀!这样才算进入了意境,理解了“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真谛。同时,在诗歌欣赏中进行想象,需要在反复中由粗到细、由模糊到清晰逐步完成。例如对于《关雎》中的形象,就可以在上述描述中进而对细节进行加工,对姑娘衣服的色彩、样式,采菜的姿态和面部表情等进行精细处理,还可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美化,使之更加富有诗意。

六、鉴赏用字之妙(或表达效果)

诗歌是“语言的钻石”,品味语言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它是沟通作者与读者心灵的桥梁。如果对诗歌的语言意思不了解,则很难把握作者的情感。因而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今人读诗也要善于品味字词。

【高考链接】(2008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摇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试题: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解析】本诗写于皇四年(公元1052年),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他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时,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扫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参考答案】“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知识储备】古诗炼字的内容主要是动词和一些表修饰的形容词、数量词、叠词、副词等。鉴赏时,我们要揣摩诗意,把握特殊语境,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体会意境,感受情趣,领悟思想,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表面深入本质,多层面理解诗歌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突破一点,分析炼字的妙处。

①联系修饰语考虑。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杯酒”,写两人相会的情景,前冠以“桃李”“春风”两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写出了朋友相会之乐。“十年灯”和“江湖夜雨”相联系,写尽了别后相思之苦。

②体会意境,想象画面。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③由物及人思考。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

④由景及情考虑。如“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一个“暗”字,既写出了离室之昏暗,也渲染出离人心境的黯然与凄惶。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7

一、关注格律的本质,构建格律知识的教学体系   

当前格律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明确格律的概念内涵,构建格律知识的教学体系问题。   诗词格律方面的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对格律内涵的理解问题,即什么是格律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其他问题就会纲举目张,这个问题没有回答好,其他问题可能会云里雾里,很难讲清。可惜的是,传统语文教学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是很模糊的。中学乃至大学语文教学对格律概念一般不做明确界定,其一般的提法,就是指出诗词格律包含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内容。这一提法既不清晰,也缺乏逻辑性。   

那么,什么是格律呢?笔者越来越意识到,格律就是存在于一种语言中的审美性声音规律,诗词格律则是指汉语诗词中富有美学品位的声音规律,也即是我们通俗上所讲的诗歌的音乐性问题。格律的本质指向诗歌中的审美性声音,所有涉及诗歌音乐性的客观规律,都可能纳入格律的范畴,反之,则不属于格律内容,明确这一点,才能使师生对格律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了解格律问题存在的普遍性。格律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语言声音问题,但这个问题不单单存在于诗歌中,也存在于韵文中,不单单存在于汉语言中,也存在于其他民族语言中,只不过汉语言由于其天然的语音优势(声调复杂),所衍生的格律更特殊更带有规律性。   明确格律的本质,对于汉语诗词格律的基本内容,从逻辑上讲就比较容易得到较为客观的认识。就汉语诗词而言,其格律即审美性声音包含的最重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是节奏方面的内容,可以名之为节律,其二是声调平仄配合方面的内容,可以名之为声律,其三是押韵方面的内容,可以名之为韵律。

所谓节律,就是诗词的节奏构成规律,诗词中常见的“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齐言”“长短句”等概念,就是对这一节律内容的指称。所谓声律,就是四声声调配合的规律,诗词中常见的“平仄”“粘对”“合律”“拗救”“孤平”等概念,就是对这一声律内容的指称。所谓韵律,自然就是指陈押韵的规律,诗词中常见的“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入韵”“首句不入韵”“平声韵”“仄声韵”“入声韵”,王力所探讨的“转韵”“抱韵”“交韵”等概念,堵肠是属于这一范畴。汉语诗词的审美性声音,从逻辑性来讲,至少可以分出节律、声律、韵律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也许可以分出其他一些内容,但这三者无疑是主体的存在,那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汉语格律的基本内容。由此,我们也就明确了汉语格律教学应该关注的基本知识体系:节律教育、韵律教育、声律教育。   

显然,在这三类格律中,语文教学比较关注韵律的内容,对节律的内容有一点涉及,对声律的内容则往往视为累赘,语焉不详,但这种处理方式显然与古典诗词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没有注意到,古典诗词最著华的地方,恰恰就在于其优美而又简洁的节律与声律。   

同时,中学和大学语文在格律教育中,比较重视对仗,但是,却往往忽视了对仗的复杂性,在逻辑上失之偏颇。实际上,如果深入了解格律的本质,就会发现,对仗是一种超越格律范畴的综合性修辞格,它在后期甚至发展成了一种综合性文体一一对联。对仗不仅有格律要求,还有词义方面的限制;在对仗的诸要求中,意义相对与平仄相对(声律)、节奏一致(节律)具有同等重要性,同属于其本质要求。传统格律教学在讲解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关注对仗(后来衍生出对联)的意义内容而忽视其声律内容(即平仄要求),这种讲解现在来看既是偏颇的,在逻辑上来讲也是含混的。将对仗称之为格律的内容,在逻辑上是混淆的。   

明确格律的内涵,构建汉语格律知识的节律、声律、韵律完整而准确的教学体系,将琐碎的诗词格律现象统筹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观察、探讨、深入认识格律现象及其规律,是当前老师和学者们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二、关注前沿研究,引进格律研究的重要成果   

早期格律教学之所以困境重重,主要还是因为理论领域对格律规律的认知本身的不充分。但经过近so年的努力,理论领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格律方面的基础性规律已被充分发掘并得到完整阐释,此前的教育瓶颈可以说已不复存在了。因此,在教学方面关注前沿知识,将前沿研究重要成果引入教学,重组教学内容,已是摆在格律教育界面前的迫切任务。   

以节律领域的成果为例。传统的节律教学,只在朗诵领域提示大家注意节奏问题,对于节奏本身的规律,介绍得很零散。但在当前研究领域,古典诗歌的节奏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如古典诗词的句式层面,其节奏实际已经得到统一性揭示,即汉语古典诗歌句式(包括诗经、楚辞、古体诗、近体诗、词)具有统一的节律模式:     pX[一言节]+nX[二言节]+qX[三言节],即1p+2n+3q(p=0\1,n=1^-3,q=0\1)0}2}30a这一节律模式适用于包括骚体诗、四、五、六、七言诗以及长短句词在内的所有中国古典汉诗歌的成熟句式,如:       

关关/雌鸿,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涸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泣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统一的诗歌句式节律模式将中学语文教学中分立的四言、骚体、五七言、词牌的节奏类型都包括其中,不难想象,在中学语文中,如果引入这一前沿研究成果,将对诗词节奏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再如在节律领域最新取得的重要成果:节配律。最新研究表明,中国诗词节奏构成中广泛存在着一种二言节与二言节相配合、三言节与三言节相配合的“以节相配”规律,称之为节配律。150这种节配律不仅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句式组合时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古典诗文体系形式构造的最重要原则之一,对骚体体式的形成,四六文体的形成,以及一半以上词体体式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下面的一些例子:       

帝高阳之苗裔(兮),脱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队(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揍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危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泪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寨队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诗歌节奏教学中,如果引入这种最新研究成果,对促进学生理解汉语诗词声音的高度艺术成就,提升教学效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再如,在声律领域,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由启功先生提出的汉语诗歌声律的总结性规律:竹竿律。所谓竹竿律,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一形似竹竿一样平仄递变形成的声律规律。启功认为,从这一竹竿上截取任意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即能形成具有良好声音效果的我们当前所知的该言的所有律句形式。如按照这一方式截取五言,能形成五言的四种类型律句,分别为:         

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8

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一、利用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诗歌无异于是灿烂文明上的一朵奇葩。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

位卑不敢忘忧国――爱国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奋教育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朝书画家颜真卿的《劝学》,它告诫莘莘学子要刻苦读书,勤奋学习,不要等到白了头再去后悔年少时没有好好读书。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即学习贵在勤奋刻苦。永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必要的,是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知识渊博,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寸草尚报三春晖――孝道教育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知道孝顺父母长辈,人更要孝敬长辈。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到这首诗的时候,孩子们的眼中有了点点闪光的泪花。是啊,寸草尚报三春晖,何况人呢?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体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

让学生懂得“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等传统美德。此外,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谦虚勤学;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人后已、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刘禹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文,不仅陶冶了性情,感悟出生活的哲理,而且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二、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中华好诗词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很好办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爱好。

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也能生动的传承民族文化。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如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为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组织“传统节日―-端午节”综合性学习活动,对端午节的起源传说、端午节的地方习俗和主要活动、各地方端午节的民俗特色、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等进行收集、整理,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9

一、读懂意识。

诗词鉴赏的基本前提是读懂,但是,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学生走马观花匆忙读完一遍,根本没有弄懂诗意,只凭粗浅模糊的印象,甚至什么印象都没有,就开始生硬作答了,结果自然是言不及义。读不懂诗歌,这与考试时间紧有关,与答题时心情急躁有关,更主要的是与学生缺乏读懂意识有关,不明白“读懂”的重要性,不能静下心运用联系与想象来复活诗境,对诗境缺乏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对诗人感情的认识似是而非。“理解”这一关过不了,接下来的答题就节节败退,答不到点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审题意识。

许多同学审题不清就贸然答题,结果是驴唇不对马嘴,造成失分。题干限制并提示着答题角度、范围、方向、思路等。有的要求分析作答,有的要求简洁概括,有的要求具体赏析,各不相同;有的需结合全诗,有的针对其中某一两句,千变万化。如不仔细读题,就会答有所漏甚至答非所问。只有审清题干,弄懂答题方向,才能有针对性的回答,答准,答全。

例如: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失分病例:同意。“看”,就是“回头看”。想看又不敢看,每一次回头都心痛无比,写出了依依不舍。

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病例分析:审读题目,题干隐含的要求是对“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一观点进行求证或。因而我们要回答的便是对这一观点予以解说。题干中已经暗示了“看”的妙处有两点:看似平常,其实传神;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题只需结合诗句对这两点予以具体化即可。病例分析了“看”的意思和其中的感情,对它“传神”“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一点未能有力的解析。题目问的是:“看”字看似平常实则传神,能真切透露主人公形象。病例答的却是:“看”字写出了不舍之情。答与问不够衔接,切题不准,答跟问契合度不够。

应对策略:做题之前一定要仔细审题,逐字逐句,不忽略每一个细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反复推敲;划出题干中的显性信息,琢磨隐含信息;明确命题指向,答题角度、答题范围,确定答题要点。切实弄清楚题干是怎么问的,问的是什么。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做到问答相扣无懈可击。

三、规范意识。

不少学生诗歌鉴赏题得分低,不是因为答案写得少,而是所写的答案或是泛泛而谈失之笼统,不能结合诗境具体分析;或是因缺乏一定的鉴赏知识而游离题意,不知所云;或是言之无序,言语混乱,随意性太大;或是答问脱离,答非所问,不够严密。这些大都与答题时缺乏足够的规范意识有关。

例如: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诗中展现的是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失分病例:友人到来,心情很快乐。他孤独寂寞愁苦,他忧国忧民,漂泊不定,家贫而又很少有朋友来访,因而孤独寂寞。借景抒情,舍南舍北只有春水,成群的鸥鸟日日飞来,抒发了诗人寂寞的心情。这样伟大的诗人,生活却如此艰辛,令人感叹。

参考答案:诗中诗人因有人来访而十分喜悦,展现的是诗人快乐、质朴、率真的形象。“花径”、“蓬门”第一次为友人而打扫、敞开,可见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极为欢喜;酒菜不丰,“盘飧”、“旧醅”道出诗人的歉意与拙朴。酒到兴处隔篱呼取,这一细节透露出饮酒的畅快以及主客间的亲密无间,也展现出诗人的朴实率真。

病例分析:答题不规范。病例不规范的第一点体现是逻辑不紧,前后矛盾。先说了“心情很快乐”,紧接着就分析为何孤独寂寞,前后不连贯。第二点不规范是妄自作答,答非所问。题目问的是“诗中展现的是怎样的诗人形象”,而答案侧重于分析孤独寂寞的感情。第三点不规范是笼统作答,脱离诗境。题干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解答,病例笼统概括,脱离了诗境,对诗人形象解读不准确。

传统节日的诗句篇10

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风俗、艺术、制度和习惯等。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而高考作文,则是考生在考场上以含情之笔在题目约束下完成的对社会生活与人生体悟的深情表达。

当传统、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文题走到一起,“文以载道”的思想、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就浸润其间,这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热点走向;当传统和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走到一起,古典的意蕴,诗句的睿智,历史的名人,文言的精致,就让作文具有了古典意和民族风,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就摇曳而来,葳蕤蔓延,体现出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和较高的文化品位,让阅卷老师惊异之余,高分自然就手到擒来!

无须讳言,当今中学生,少了传统的文化意识,缺了传统的文化浸润,要将考场作文写出饱满的文化意蕴,闪耀出曼妙的文化风情,殊为不易。

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完美结合,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文化作文写作,必须建立在充分的文化认知基础上。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话题,用体现文化精神与品位的思维和情感照耀考场作文写作,诸如,看桃花,你就能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经》辉光相契合;看炊烟,你就能体察一种源远曼妙的文化姿态;看黄昏,你就能感觉日落辉煌与沧桑;看雨,你就会想到渭城朝雨中离别的王维,你就可以想到听雨而感人生的蒋捷,你就会想到闻春雨而狂喜的杜甫……那雨,那风,那山,你都见出走过千年的沧桑,你都能感知踉跄出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作文写作,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积累的基础上。文化作文的写作,不是面对故纸的无病,不用面面俱到蜻蜓点水,需要对传统文化了解并至于有深入的自我体察,诸如,诗词歌赋名篇佳句,古典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世态风情,重要历史人物生平事迹、轶事典故,重要历史事件里里外外和点点滴滴,面对合适的作文题目,你都能随手拈起几朵诗词的浪花,随意打捞几片历史的细节,激越你敏感的心灵;让古典的意象,让古代名人雅士的内心,让古典文学芬芳和传统文化内蕴,融进你现实的表达与歌吟。

有了对古典文化的充分认知,有了对传统文化的日积月累,有了对历史文化的关注思考,有了与历史、民俗和文学的零距离对视,接下来,就是面对具体话题和文题的具体操作了。下面,介绍几种文化作文创写的几种具体操作:

情景再现绘古意十足场景助阵考场佳作。将重大历史事件、典型历史人物、著名文学形象、诗词意境所体现的情景,着上你思虑与情感的色彩,用符合题意要求的笔法予以再现,以传达在文题笼罩之下的自己的情感与观点。请看以下佳作片段:

白居易,此时跳动的音符,肯定是你痛苦的声音或者无声的叹息。把自己埋藏在季节深处,一场香风正煽动着仅有感动,像卖炭老者无边的忧虑,淹没你之后,又掩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在21世纪一个春天的早晨,清远、幽深地侵蚀我……你把凄苦的生命寄于绝望的土地,你曲折的一生是怎样抵御迷途的喑哑?白居易,我随你游历盛唐,入世出世,你是我此刻最好的成长伙伴。

节选片段,作者运用情景再现法,用再现法描绘白居易面对穷苦百姓体现出的悯时伤世的情景,借以表达对白居易这种生活状态的由衷赞美!

勾勒典型人物展示气节和情怀提升情感层次。很多历史人物原本就是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或政治家,他们的诗文是他们的生命与人生的关键处奏出的最强音,如果能够两者结合,让你的考场作文底蕴十足、芳香四溢传达你的情感和思绪。请看以下佳作片段:

思及苏洵少时,正如他自己所说:“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他豪放不羁,喜好游侠,很难坐下来伏案攻读,成天留恋山水,虚掷时光。到了25岁,书没有念成,依然还是一个既无学问又无功名的白丁。但是,对苏洵而言,“留恋山水,虚掷时光”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一定意义上是成就了他的两个儿子:远方充满了神奇的诱惑,太多的艰辛和意外,给了他太多的思考和收获。每次游历归来,他都会为儿子奉上一道精神的盛宴,独特的思考,敏感的情怀,文人的视角,为两兄弟打开了一道神奇的大门,开始了他们对五彩世界的漫游!

节选片段,运用人物勾勒法,简笔勾画了一系列苏洵年轻时虚掷光阴、留连山水的荒唐,却无意间给两个儿子以精神、思考和情怀的浸润,传达出作者对苏洵经历与成就的独特张望和领会。

引用诗词佳句打造韵致生动考场佳作。考场作文写作中,如能或明或暗地引用诗词,既可给文章点缀别致的有文化底蕴的小花,增强文章的文采,生动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也可让相关诗句联袂而来,强力展示古文化的不绝芬芳;还可以吹响诗句大聚会的号角,让一系列的诗句聚合成篇,充分宣示古诗文的活力与魅力,实现考场作文的诗意传达。请看以下考场佳作片段:

雨声中我听到了大地的期盼,雨声中我听到了古今英雄的呐喊,雨声中我不由得想到了那些文人骚客的千古诗篇。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曾梦雨中,遥想故国的失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迷惘雨中,肝肠寸断……雨打芭蕉,那是一种情趣;雨浇人愁,那是一种惆怅。晓来雨过,你不忍心看那“一池萍碎”;漫步雨中,偶遇佳境,当怜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那细小的雨声让人想到春天的美好。看吧,雨后春草绿,清新的绿色让人目睹大自然的本色,让人遐想造物主的恩情,雨打柳枝声,让人聆听天籁。

节选片段,作者运用引用古典诗词的方法,将一群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直接展示出来,集中指向雨所蕴含的期盼与呐喊,使考场作文具有充分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