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特殊名字符号十篇特殊名字符号十篇

特殊名字符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8:57

特殊名字符号篇1

2、〢ヽ粘人的心動

3、ヤ凍結的紙鶴

4、ˇ浮夸爷们er

5、╱╳灬英雄ゞ

6、〝ゞ触动ㄣ

7、oo後~大亼物

8、︶ㄣ幻谎言式爱情

9、answer厮守°

特殊名字符号篇2

1、微信是现在很多人都习惯用的软件之一,在注册微信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头像、昵称等,能让人一眼就认出你,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取昵称的时候加一些特殊符号,但是有时候有些特殊符号能修改,有些则不能。

2、首先我们可以打开浏览器,搜索特殊符号,接着选择自己想要添加的符号进行复制,接着打开微信,点击右下方的“我”进入个人界面,然后点击上方的头像资料。

3、在个人信息界面点击“名字”,先将复制的符号粘贴进去,然后输入想要改的微信名,点击上方的完成即可,若是符号不能添加的话,微信会跳出提示,微信名也会恢复成原来的,符号可以添加名字就已经变成新的了,我们可以多试几次,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符号为止。

(来源:文章屋网)

特殊名字符号篇3

《化妆品命名规定》重要条款提醒

一、化妆品命名必须符合下列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2、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3、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

二、化妆品名称般应当由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组成。名称顺序一般为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

三、化妆品命名禁止使用下列内容:

1、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词语;2、医疗术语、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3、医学名人的姓名,4、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语及地方方言;5、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6、已经批准的药品名,7、外文字母、汉语拼音、数字、符号等(表示防晒指数、色号、系列号的,或注册商标以及必须使用外文字母、符号表示的除外:注册商标以及必须使用外文字母、符号的需在说明书中用中文说明,但约定俗成、习惯使用的除外,如维生素c),8、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

三、化妆品的商标名分为注册商标和未经注册商标。商标名应当符合规定的相关要求。

四、化妆品的通用名应当准确、客观,可以是表明产品主要原料或描述产品用途、使用部位等的文字。化妆品的属性名应当表明产品真实的物理性状或外观形态。约定俗成、习惯使用的化妆品名称可省略通用名、属性名。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相同时,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可在属性名后加以注明,包括颜色或色号、防晒指数、气味、适用发质、肤质或特定人群等内容。名称中使用具体原料名称或表明原料类别词汇的,应当与产品配方成分相符。

五、进口化妆品的中文名称应当尽量与外文名称对应。可采用意译、音译或意、音合译,一般以意译为主。

《化妆品命名指南》重要条款提醒

一、禁用语

有些用语是否能在化妆品名称中使用应根据其语言环境来确定。在化妆品名称中禁止表达的词意或使用的词语包括:

1 绝对化词意。如特效、全效、强效、奇效、高效、速效、神效、超强、全面、全方位、最、第、特级、顶级、冠级、极致、超凡、换肤、去除皱纹等。

2 虚假性词意。如只添加部分天然产物成分的化妆品,但宣称产品“纯天然”的,属虚假性词意。

3 夸大性词意。如“专业”可适用于在专业店或经专业培训人员使用的染发类、烫发类、指(趾)甲类等产品,但用于其他产品则属夸大性词意。

4 医疗术语。如处方、药方、药用、药物、医疗、医治、治疗、妊娠纹、各类皮肤病名称、各种疾病名称等。

5 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如抗菌、抑菌、除菌、灭菌、防菌、消炎、抗炎、活血、解毒、抗敏、防敏、脱敏、斑立净、无斑、祛疤、生发、毛发再生、止脱、减肥、溶脂、吸脂、瘦身、瘦脸、瘦腿等。

6 医学名人的姓名。如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

7 与产品的特性没有关联,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意。如解码、数码、智能、红外线等。

8 庸俗性词意。如“裸”用于“”时属庸俗性词意,不得使用;用于“裸妆”(如彩妆化妆品)时可以使用。

9 封建迷信词意,如鬼、妖精、卦、邪、魂。又如“神”用于“神灵”时属封建迷信词意;用于“怡神”(如芳香化妆品)时可以使用。

10 已经批准的药品名。如肤螨灵等。

11 超范围宣称产品用途。如特殊用途化妆品宣称不得超出《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九类特殊用途化妆品含义的解释。又如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得宣称特殊用途化妆品作用。

二、可宣称用语

凡用语符合化妆品定义的,可在化妆品名称中使用。在化妆品名称中推荐使用的可宣称用语包括:

特殊名字符号篇4

cad输入文字快捷键要确认_CaD特殊符号快捷键CaD中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u控制是否加下划线。%%d绘制度符号(?)。%%p绘制正/负公差符号(±)。%%c绘制圆直径标注符号输入代码特殊符号解释输入代码特殊符号解释%%0~32空号%%123{左大括号%%33!%%124|%%34“双引号%%125}右大括号%%35#%%126~%%36$%%127°度%%37%%%128±%%38&%%129φ%%39‘单引号%%130α %%40(左括号%%131β%%41)右括号%%132δ%%42*乘号%%133iCaD一些常用的特殊符号的输入代码编码代表编码代表%%130一级钢符号%%131二级钢符号%%132三级钢符号%%133四级钢符号%%134特殊钢筋%%135L型钢%%136H型钢%%137槽型钢%%138工字钢%%140上标文字开%%141上标文字关%%142下标文字开%%143下标文字关%%144文字放大1.25倍%%145文字缩小0.8倍%%146小于等于号≤%%147大于等于号≥%%p正负号±%%u带下划线字体%%c直径符号Φ%%o带上划线字体%%d温度符号C°%%150Ⅰ%%151Ⅱ %%152Ⅲ%%153Ⅳ%%154Ⅴ%%155Ⅵ%%156Ⅶ%%157Ⅷ%%158Ⅸ%%159Ⅹ%%200圆中有一个字符的特殊文字的开始,如①%%201圆中有一个字符的特殊文字的结束%%202圆中有二个字符的特殊文字的开始%%203圆中有二个字符的特殊文字的结束%%204圆中有三个字符的特殊文字的开始%%205圆中有三个字符的特殊文字的结束%%43+加号%%134~137空号%%44,逗号%%1380(上标)m%%138=m0%%45-减号%%1391(上标)m%%139=m1%%46。

句号%%1402(上标)m%%140=m2%%47/除号%%1413(上标)m%%141=m3%%48~570~9字体偏大中间连号中间连号中间连号 %%58:冒号%%1489(上标)m%%148=m9%%59;分号%%149~1571~9字体偏小%%60<小于号%%158~162空号%%61=等于号%%163%%62>大于号%%164%%63?问号%%165~200空号%%64@%%65~90a~Z大写26个字母%%cφ%%91[%%d。

度%%92\反斜杠%%p±正负号%%93]%%u_下划线%%94^%%o—上划线%%95_%%96‘单引号%%97~122a~z小写26个字母

cad输入文字快捷键要确认_CaD2012版快捷键一级快捷键a:绘圆弧B:定义块C:画圆D:尺寸资源管理器已经设置成距离,DimaLiGneDe:删除F:倒圆角G:对相组合H:填充i:插入S:拉伸t:文本输入m:移动X:炸开V:设置当前坐标U:恢复上一次操做o:偏移p:移动Z:缩放二级快捷键:aa: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aL:对齐(align)aR:阵列(array)ap:加载*lsp程系aV:打开视图对话框Se:打开对相自动捕捉对话框St:打开字体设置对话框So:绘制二围面(2dsolid)Sp:拼音的校核(spell)SC:缩放比例(scale)Sn:栅格捕捉模式设置(snap)Dt:文本的设置(dtext)Di:测量两点间的距离oi:插入外部对相3a:三维阵列3f:画石头线3p:整体线段aa:面积al:对齐ar:阵列bh:边界填充bo:创建边界br:打断ch:特性面板co(cp):复制dc:设计中心di:量距离do:实圆环dr:显示顺序ds:草图设计dt:文字输入器dv:相机DLi:DimLineaR(直线标注)DaL:DimaLiGneD(对齐标注)DRa:DimRaDiUS(半径标注)DDi:DimDiameteR(直径标注)Dan:DimanGULaR(角度标注)DCe:DimCenteR(中心标注)DoR:DimoRDinate(点标注)ed:文字修改el:椭圆ex:延伸he:填充修改hi(ctrl+z):重新生成me:定距等分结合pdmode调整模型,参数66或67ma:属性匹配/格式刷mi:镜像ml:双线mo:特性mt:文字格式pl:多段线re:重新生成ro:旋转rr:渲染sc:比例缩放st:文字样式 tb:插入表格tr:剪切xl:构造线三级快捷键:cha:倒直角dal:斜线标注dan:角度标注dba:层级标注dce:标注圆心dco:连续标注ddi:直径标注ded:编辑标注div:定数等分dli:直线标注dra:半径标注le:快速引线len:延长pol:多边形reg:创面域spl:样条曲线F1:获取帮助F2: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F3: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F4:数字化仪控制F5:等轴测平面切换F6: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F7:栅格显示模式控制F8:正交模式控制F9:栅格捕捉模式控制F10:极轴模式控制F11:对象追踪式控制alt+F8:宏alt+F11:打开VisualBasic编辑器Ctrl+F: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f3)Ctrl+G:栅格显示模式控制(F7)Ctrl+J:重复执行上一步命令Ctrl+K:超级链接Ctrl+n:新建图形文件Ctrl+m:打开选项对话框Ctrl+0:清除屏幕Ctrl+1:打开特性对话框Ctrl+2:打开图象资源管理器Ctrl+3:打开工具选项板Ctrl+6:打开数据库连接Ctrl+o:打开图象文件Ctrl+p:打开打印对说框Ctrl+S:保存文件Ctrl+U:极轴模式控制(F10)Ctrl+v:粘贴剪贴板上的内容Ctrl+w:对象追踪式控制(F11)Ctrl+X:剪切所选择的内容Ctrl+Y:重做Ctrl+z:取消上一个操作L=直线;pL=多段线;U回车=Ctrl+z=后退;D=修改,调整;ReC=矩形;C=圆;tR=修剪;o=偏移;XL=放射线;X=分解;Co=复制;m=移动;mi=镜像;eL=椭圆;BR=打断;poL=多边形;Len=拉长;S=拉伸;从右向左me=等分;Ctrl+a:全部选择Ctrl+B:栅格捕捉模式控制(F9)Ctrl+C:将选择的对象复制到剪切板上 e=删除;e回车aLL回车=全部删除;aR=阵列;Ro=旋转;SC=比例缩放;enD=端点;miD=中点;peR=垂足;int=交足;Cen=圆心;QUa=象限点;tan=切点;SpL=曲线;DiV=块等分;pe=编辑多边线;noD=节点;F=圆角;CHa=倒角;St=文字样式;Dt=单行文字;t=多行文字;eD=编辑文字;a=弧;H=填充;He=编辑填充;B=创建临时图块;w=创建永久图块;i=插入图块;La=图层;ma=吸管加喷枪;()paR=平行线;FRo=正交偏移捕捉;po=创建点;SKetCH=徒手画线;Do=圆环;RaY=射线;aL=对齐;ReG=面域;aa=求面积周长;SU=减集;Uni=加集;in=交集;Bo=提取轮廓;ReV=二维旋转成三维;eXt=拉伸;UCS=三维坐标;Rotate3D=三维旋转;miRRoR3D=三维镜像;3a=三维阵列;SURFtaB=曲面网格;tXteXp=分解文字;CtRL+p=打印;(一)字母类1、对象特性aDC,*aDCenteR(设计中心“Ctrl+2”)CH,mo*pRopeRtieS(修改特性“Ctrl+1”)ma,*matCHpRop(属性匹配)St,*StYLe(文字样式)CoL,*CoLoR(设置颜色)La,*LaYeR(图层操作)Lt,*LinetYpe(线形)LtS,*LtSCaLe(线形比例)Lw,*LweiGHt(线宽)Un,*UnitS(图形单位)att,*attDeF(属性定义)ate,*atteDit(编辑属性)Bo,*BoUnDaRY(边界创建,包括创建闭合多段线和面域)aL,*aLiGn(对齐)eXit,*QUit(退出)eXp,*eXpoRt(输出其它格式文件)imp,*impoRt(输入文件)op,pR*optionS(自定义CaD设置)pRint,*pLot(打印)pU,*pURGe(清除垃圾)R,*ReDRaw(重新生成)Ren,*Rename(重命名)Sn,*Snap(捕捉栅格)DS,*DSettinGS(设置极轴追踪)oS,*oSnap(设置捕捉模式)pRe,*pReView(打印预览)to,*tooLBaR(工具栏) V,*View(命名视图)aa,*aRea(面积)Di,*DiSt(距离)Li,*LiSt(显示图形数据信息)2、绘图命令:po,*point(点)L,*Line(直线)XL,*XLine(射线)pL,*pLine(多段线)mL,*mLine(多线)SpL,*SpLine(样条曲线)poL,*poLYGon(正多边形)ReC,*ReCtanGLe(矩形)C,*CiRCLe(圆)a,*aRC(圆弧)Do,*DonUt(圆环)eL,*eLLipSe(椭圆)ReG,*ReGion(面域)mt,*mteXt(多行文本)t,*mteXt(多行文本)B,*BLoCK(块定义)i,*inSeRt(插入块)w,*wBLoCK(定义块文件)DiV,*DiViDe(等分几段)me:定距等分结合pdmode调整模型,参数66或67H,*BHatCH(填充)3、修改命令:Co,*CopY(复制)mi,*miRRoR(镜像)aR,*aRRaY(阵列)aL对齐pL多段线,XL射线,mL双线,eL椭圆,ReC矩形,poL正多边形,o,*oFFSet(偏移)Ro,*Rotate(旋转)m,*moVe(移动)e,DeL键*eRaSe(删除)X,*eXpLoDe(分解)tR,*tRim(修剪)tB插入表格eX,*eXtenD(延伸)S,*StRetCH(拉伸)Len,*LenGtHen(直线拉长)SC,*SCaLe(比例缩放)BR,*BReaK(打断)CHa,*CHamFeR(倒角)F,*FiLLet(倒圆角)pe,*peDit(多段线编辑)eD,*DDeDit(修改文本)5、尺寸标注:DLi,*DimLineaR(直线标注)DaL,*DimaLiGneD(对齐标注)DRa,*DimRaDiUS(半径标注)DDi,*DimDiameteR(直径标注)Dan,*DimanGULaR(角度标注)DCe,*DimCenteR(中心标注)DoR,*DimoRDinate(点标注)toL,*toLeRanCe(标注形位公差)Le,*QLeaDeR(快速引出标注)DBa,*DimBaSeLine(基线标注)DCo,*DimContinUe(连续标注)D,*DimStYLe(标注样式)DeD,*DimeDit(编辑标注)DoV,*DimoVeRRiDe(替换标注系统变量)二)常用CtRL快捷键【CtRL】+1*pRopeRtieS(修改特性)【CtRL】+2*aDCenteR(设计中心)【CtRL】+o*open(打开文件)【CtRL】+n、m*new(新建文件)【CtRL】+p*pRint(打印文件)【CtRL】+S*SaVe(保存文件)【CtRL】+Z*UnDo(放弃)【CtRL】+X*CUtCLip(剪切)【CtRL】+C*CopYCLip(复制)【CtRL】+V*paSteCLip(粘贴)【CtRL】+B*Snap(栅格捕捉)【CtRL】+F*oSnap(对象捕捉)【CtRL】+G*GRiD(栅格)【CtRL】+L*oRtHo(正交)【CtRL】+w*(对象追踪)【CtRL】+U*(极轴)

cad输入文字快捷键要确认_cad快捷键文字版 cad快捷键文字版,来自于百科:baike.baidu.com/view/257315.htm一:常用功能键 F1:获取帮助F2: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F3: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F4:数字化仪控制F5:等轴测平面切换F6: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F7:栅格显示模式控制F8:正交模式控制F9:栅格捕捉模式控制F10:极轴模式控制F11:对象追踪模式控制(用aLt+字母可快速选择命令,这种方法可快捷操作大多数软件。)二常用CtRL,aLt快捷键aLt+tK如快速选择aLt+nL线性标注aLt+VV4快速创建四个视口aLt+mUp提取轮廓Ctrl+B:栅格捕捉模式控制(F9)Ctrl+C:将选择的对象复制到剪切板上Ctrl+F: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F3)Ctrl+G:栅格显示模式控制(F7)Ctrl+J:重复执行上一步命令Ctrl+K:超级链接Ctrl+n:新建图形文件Ctrl+m:打开选项对话框Ctrl+o:打开图象文件Ctrl+p:打开打印对说框Ctrl+S:保存文件Ctrl+U:极轴模式控制(F10)Ctrl+v:粘贴剪贴板上的内容Ctrl+w:对象追踪式控制(F11)Ctrl+X:剪切所选择的内容Ctrl+Y:重做Ctrl+Z:取消前一步的操作Ctrl+1:打开特性对话框Ctrl+2:打开图象资源管理器 Ctrl+3:打开工具选项板Ctrl+6:打开图象数据原子Ctrl+8或QC:快速计算器三尺寸标注DRa:半径标注DDi:直径标注DaL:对齐标注Dan:角度标注enD:捕捉到端点miD:捕捉到中点int:捕捉到交点Cen:捕捉到圆心QUa:捕捉到象限点tan:捕捉到切点peR:捕捉到垂足noD:捕捉到节点nea:捕捉到最近点aa: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iD:指定坐标Li:指定集体(个体)的坐标aL:对齐(align)aR:阵列(array)ap:加载*lsp程系aV:打开视图对话框(dsviewer)Se:打开对象自动捕捉对话框St:打开字体设置对话框(style)So:绘制二围面(2dsolid)Sp:拼音的校核(spell)SC:缩放比例(scale)Sn:栅格捕捉模式设置(snap)Dt:文本的设置(dtext)Di:测量两点间的距离oi:插入外部对象Re:更新显示 Ro:旋转Le:引线标注St:单行文本输入La:图层管理器四绘图命令a:绘圆弧B:定义块C:画圆D:尺寸资源管理器e:删除F:倒圆角G:对相组合H:填充i:插入J:对接S:拉伸t:多行文本输入w: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L:直线m:移动X:炸开V:设置当前坐标U:恢复上一次操做o:偏移p:移动Z:缩放以下包括3dsmax快捷键显示降级适配(开关)【o】适应透视图格点【Shift】+【Ctrl】+【a】排列【alt】+【a】角度捕捉(开关)【a】动画模式(开关)【n】改变到后视图【K】背景锁定(开关)【alt】+【Ctrl】+【B】 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改变到上(top)视图【t】改变到底(Bottom)视图【B】改变到相机(Camera)视图【C】改变到前(Front)视图【F】改变到等大的用户(User)视图【U】改变到右(Right)视图【R】改变到透视(perspective)图【p】循环改变选择方式【Ctrl】+【F】默认灯光(开关)【Ctrl】+【L】删除物体【DeL】当前视图暂时失效【D】是否显示几何体内框(开关)【Ctrl】+【e】显示第一个工具条【alt】+【1】专家模式棿佑(开关)【Ctrl】+【X】暂存(Hold)场景【alt】+【Ctrl】+【H】取回(Fetch)场景【alt】+【Ctrl】+【F】冻结所选物体【6】跳到最后一帧【enD】跳到第一帧【Home】显示/隐藏相机(Cameras)【Shift】+【C】显示/隐藏几何体(Geometry)【Shift】+【o】显示/隐藏网格(Grids)【G】显示/隐藏帮助(Helpers)物体【Shift】+【H】显示/隐藏光源(Lights)【Shift】+【L】显示/隐藏粒子系统(particleSystems)【Shift】+【p】显示/隐藏空间扭曲(Spacewarps)物体【Shift】+【w】锁定用户界面(开关)【alt】+【0】匹配到相机(Camera)视图【Ctrl】+【C】材质(material)编辑器【m】最大化当前视图(开关)【w】脚本编辑器【F11】新的场景【Ctrl】+【n】法线(normal)对齐【alt】+【n】向下轻推网格小键盘【-】向上轻推网格小键盘【+】 nURBS表面显示方式【alt】+【L】或【Ctrl】+【4】nURBS调整方格1【Ctrl】+【1】nURBS调整方格2【Ctrl】+【2】nURBS调整方格3【Ctrl】+【3】偏移捕捉【alt】+【Ctrl】+【空格】打开一个maX文件【Ctrl】+【o】平移视图【Ctrl】+【p】交互式平移视图【i】放置高光(Highlight)【Ctrl】+【H】播放/停止动画【/】快速(Quick)渲染【Shift】+【Q】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回到上一视图*作【Shift】+【a】撤消场景*作【Ctrl】+【Z】撤消视图*作【Shift】+【Z】刷新所有视图【1】用前一次的参数进行渲染【Shift】+【e】或【F9】渲染配置【Shift】+【R】或【F10】在xy/yz/zx锁定中循环改变【F8】约束到X轴【F5】约束到Y轴【F6】约束到Z轴【F7】旋转(Rotate)视图模式【Ctrl】+【R】或【V】保存(Save)文件【Ctrl】+【S】透明显示所选物体(开关)【alt】+【X】选择父物体【pageUp】选择子物体【pageDown】根据名称选择物体【H】选择锁定(开关)【空格】减淡所选物体的面(开关)【F2】显示所有视图网格(Grids)(开关)【Shift】+【G】显示/隐藏命令面板【3】显示/隐藏浮动工具条【4】显示最后一次渲染的图画【Ctrl】+【i】显示/隐藏主要工具栏【alt】+【6】显示/隐藏安全框【Shift】+【F】*显示/隐藏所选物体的支架【J】 显示/隐藏工具条【Y】/【2】百分比(percent)捕捉(开关)【Shift】+【Ctrl】+【p】打开/关闭捕捉(Snap)【S】循环通过捕捉点【alt】+【空格】声音(开关)【\】间隔放置物体【Shift】+【i】改变到光线视图【Shift】+【4】循环改变子物体层级【ins】子物体选择(开关)【Ctrl】+【B】帖图材质(texture)修正【Ctrl】+【t】加大动态坐标【+】减小动态坐标【-】激活动态坐标(开关)【X】精确输入转变量【F12】全部解冻【7】根据名字显示隐藏的物体【5】刷新背景图像(Background)【alt】+【Shift】+【Ctrl】+【B】显示几何体外框(开关)【F4】视图背景(Background)【alt】+【B】用方框(Box)快显几何体(开关)【Shift】+【B】打开虚拟现实数字键盘【1】虚拟视图向下移动数字键盘【2】虚拟视图向左移动数字键盘【4】虚拟视图向右移动数字键盘【6】虚拟视图向中移动数字键盘【8】虚拟视图放大数字键盘【7】虚拟视图缩小数字键盘【9】实色显示场景中的几何体(开关)【F3】全部视图显示所有物体【Shift】+【Ctrl】+【Z】*视窗缩放到选择物体范围(extents)【e】缩放范围【alt】+【Ctrl】+【Z】视窗放大两倍【Shift】+数字键盘【+】放大镜工具【Z】视窗缩小两倍【Shift】+数字键盘【-】根据框选进行放大【Ctrl】+【w】视窗交互式放大【[】视窗交互式缩小【]】 轨迹视图加入(add)关键帧【a】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编辑(edit)关键帧模式【e】编辑区域模式【F3】编辑时间模式【F2】展开对象(object)切换【o】展开轨迹(track)切换【t】函数(Function)曲线模式【F5】或【F】锁定所选物体【空格】向上移动高亮显示【】向下移动高亮显示【】向左轻移关键帧【】向右轻移关键帧【】位置区域模式【F4】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向下收拢【Ctrl】+【】向上收拢【Ctrl】+【】材质编辑器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撤消场景*作【Ctrl】+【Z】示意(Schematic)视图下一时间单位【>;】前一时间单位【<;】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activeShade绘制(Draw)区域【D】渲染(Render)【R】锁定工具栏(泊坞窗)【空格】视频编辑加入过滤器(Filter)项目【Ctrl】+【F】 加入输入(input)项目【Ctrl】+【i】加入图层(Layer)项目【Ctrl】+【L】加入输出(output)项目【Ctrl】+【o】加入(add)新的项目【Ctrl】+【a】加入场景(Scene)事件【Ctrl】+【s】编辑(edit)当前事件【Ctrl】+【e】执行(Run)序列【Ctrl】+【R】新(new)的序列【Ctrl】+【n】撤消场景*作【Ctrl】+【Z】nURBS编辑CV约束法线(normal)移动【alt】+【n】CV约束到U向移动【alt】+【U】CV约束到V向移动【alt】+【V】显示曲线(Curves)【Shift】+【Ctrl】+【C】显示控制点(Dependents)【Ctrl】+【D】显示格子(Lattices)【Ctrl】+【L】nURBS面显示方式切换【alt】+【L】显示表面(Surfaces)【Shift】+【Ctrl】+【s】显示工具箱(toolbox)【Ctrl】+【t】显示表面整齐(trims)【Shift】+【Ctrl】+【t】根据名字选择本物体的子层级【Ctrl】+【H】锁定2D所选物体【空格】选择U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V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U向的前一点【Ctrl】+【】选择V向的前一点【Ctrl】+【】根据名字选择子物体【H】柔软所选物体【Ctrl】+【s】转换到CurveCV层级【alt】+【Shift】+【Z】转换到Curve层级【alt】+【Shift】+【C】转换到imports层级【alt】+【Shift】+【i】转换到point层级【alt】+【Shift】+【p】转换到SurfaceCV层级【alt】+【Shift】+【V】转换到Surface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一层级【alt】+【Shift】+【t】转换降级【Ctrl】+【X】FFD 转换到控制点(Controlpoint)层级【alt】+【Shift】+【C】到格点(Lattice)层级【alt】+【Shift】+【L】到设置体积(Volume)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层级【alt】+【Shift】+【t】打开的UVw贴图进入编辑(edit)UVw模式【Ctrl】+【e】调用*.uvw文件【alt】+【Shift】+【Ctrl】+【L】保存UVw为*.uvw格式的文件【alt】+【Shift】+【Ctrl】+【S】打断(Break)选择点【Ctrl】+【B】分离(Detach)边界点【Ctrl】+【D】过滤选择面【Ctrl】+【空格】水平翻转【alt】+【Shift】+【Ctrl】+【B】垂直(Vertical)翻转【alt】+【Shift】+【Ctrl】+【V】冻结(Freeze)所选材质点【Ctrl】+【F】隐藏(Hide)所选材质点【Ctrl】+【H】全部解冻(unFreeze)【alt】+【F】全部取消隐藏(unHide)【alt】+【H】从堆栈中获取面选集【alt】+【Shift】+【Ctrl】+【F】从面获取选集【alt】+【Shift】+【Ctrl】+【V】锁定所选顶点【空格】水平镜象【alt】+【Shift】+【Ctrl】+【n】垂直镜象【alt】+【Shift】+【Ctrl】+【m】水平移动【alt】+【Shift】+【Ctrl】+【J】垂直移动【alt】+【Shift】+【Ctrl】+【K】平移视图【Ctrl】+【p】象素捕捉【S】平面贴图面/重设UVw【alt】+【Shift】+【Ctrl】+【R】水平缩放【alt】+【Shift】+【Ctrl】+【i】垂直缩放【alt】+【Shift】+【Ctrl】+【o】移动材质点【Q】旋转材质点【w】等比例缩放材质点【e】焊接(weld)所选的材质点【alt】+【Ctrl】+【w】焊接(weld)到目标材质点【Ctrl】+【w】Unwrap的选项(options)【Ctrl】+【o】更新贴图(map)【alt】+【Shift】+【Ctrl】+【m】将Unwrap视图扩展到全部显示【alt】+【Ctrl】+【Z】 框选放大Unwrap视图【Ctrl】+【Z】将Unwrap视图扩展到所选材质点的大小【alt】+【Shift】+【Ctrl】+【Z】缩放到Gizmo大小【Shift】+【空格】缩放(Zoom)工具【Z】反应堆(Reactor)建立(Create)反应(Reaction)【alt】+【Ctrl】+【C】删除(Delete)反应(Reaction)【alt】+【Ctrl】+【D】编辑状态(State)切换【alt】+【Ctrl】+【s】设置最大影响(influence)【Ctrl】+【i】设置最小影响(influence)【alt】+【i】设置影响值(Value)【alt】+【Ctrl】+【V】activeShade(Scanline)初始化【p】更新【U】宏编辑器累积计数器【Q】复制【co】VBa宏命令【alt】+【F8】VisualBasic编辑器【aLt+F11】

特殊名字符号篇5

2、鼠标置于B2单元4102格右下角,直到出现一个实心的十字,按住,一直拖到31

3、点击图示中红框部分。

4、调整行和高。

5、在上方插入一行,合并单元格,输入月份考勤。在最左边插入一列,输入姓名,其他内容根据所需填写。

6、输入员工姓名,插入符号,选择一些特殊符号标志,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将它赋予不同意义。

7、点击“数据有效性”,会直接弹出一个方框。

8、在允许里面选择“序列”,在来源里面输入之前设置好的特殊符号。用“,"隔开。

特殊名字符号篇6

常用短语,输入法帮忙

在撰写文档中经常会遇到像公司名称、通信地址等内容。不妨请输入法帮忙,利用其提供的造词或自定义短语功能,将相应内容添加到词库中,以后再使用时,只需按下设置的按键,就能快速完成内容的输入工作。目前几乎所有的中文输入法都支持该功能,下面以QQ五笔为例,说说操作流程。

切换到QQ五笔输入法,点击工具条右侧的“打开工具箱”按钮,在出现的工具列表中选中“词库”选项,打开“QQ五笔词库管理”对话框。选择左侧的“自定义短语”项,在右侧点击“添加”按钮(如图1),打开“编辑短语”对话框。在“缩写”文本框中输入调出该短语所用的字母(可以根据短语的性质确定字母,比如要定义地址,可以输入“wddz”,即“我的地址”的首个拼音),然后在自定义短语输入要定义的短语(支持多行、空格、回车和特殊字符)。设置完毕,保存修改并返回上级对话框(如图2),按下“确定”按钮即可。以后要输入通信地址时,只需按下“wddz”,相应的信息就会按设置的格式出现在文档中了。

tips

如果不想添加短语,只想添加词语(比如公司名称或自己的姓名),可以在QQ五笔的工具列表中单击“造词”,打开相应的对话框,按提示进行操作。和自定义短语不同的是,造词不允许添加汉字或外语短词之外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支持多行、空格、回车、标点符号和特殊字符等。

时效性高频,替换相助

本文讨论的“时效性高频”,是指只在某篇文章中需要反复输入的词语,在其他文章中不一定用到。对待这样的词语,无需用造词或自定义短语的方法将其添加到词库中,但可用替换的方法加快输入效率。

假设在编辑某篇文档时,经常要输入“初二三班王晓明和初三四班张雯雯”这几个字。在这里固然可以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提高输入效率,但如果在编辑的过程中,还经常需要复制一点其它内容,那么原先剪贴板的内容就会被替代,这样为了达到能复制粘贴“初二三班王晓明和初三四班张雯雯”的目的,就不得不反复复制这几个字,致使输入效率降低,但如果用替换法,效果就不一样了。

在遇到需要输入“初二三班王晓明和初三四班张雯雯”时,不输入相应字符,而是输入几个非常简单,但与文档内容无关的字符,如“123”。文档编辑完毕,在word主界面的“开始”标签的工具栏中,单击右侧的“编辑/替换”,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图3),然后在“查找内容”文本框中输入“123”,“替换为”文本框中输入“初二三班王晓明和初三四班张雯雯”,点击“全部替换”按钮,现在看看,文档中的“123”是不是全部被替换为“初二三班王晓明和初三四班张雯雯”了?

特殊名字符号篇7

校车年检委托书兹委托XXX,男,身份证号码为XXXXXXXXXXX,办理我校号牌号码为粤XXXXXXX的机动车年检、年审等业务,受托人在上述事项内所签署的有关文件资料及提供的手续,均是委托人真实意思的表达,本委托人均予以承认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委托书自签署之日起10天内有效。

委托人受托人

(签名或盖公章)(签名或盖公章)

经办人签名:

签署日期:年月日

延伸阅读

校车年检相关内容

一、内容:

1、检查发动机、底盘、车身及其附属设备是否清洁、齐全、有效,漆面是否均匀美观,各主要总成是否更换,与初检记录是否相符;

2、检验校车的制动性、转向操纵性、灯光、排气及其它安全性能是否符合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3、检验车辆是否经过改装、改型、改造、行驶证、号牌、车辆档案所有登记是否与现在车况相符,有无变化,是否办理了审批和异动、变更手续;

4、号牌、行驶证及车上喷印的号牌放大字样有无损坏、涂改字迹不清等情况,是否需要更换;

5、校车是否按照规定在车门两边用汉字仿宋体喷写单位名称或车辆所在地街道、乡、镇名称和驾驶室限坐人数;货车后栏板(包括挂车后栏板)外侧是否按规定喷写放大2~3倍的车号,个体或联营户的汽车,门的两侧是否喷写有个体字样;字迹要求清晰,不得喷写单位代号或其它图案(特殊情况需经车管所批准)

二、条件: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校车,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后,方予检验:

1、校车状况与行驶证、档案记载不符者;

2、号牌、行驶证破损不全、字迹不清或自行仿制号牌者;

3、校车改装、改型、技术改造未办理审批和变更手续者;

4、未按照规定喷写单位名称和号牌放大字样者;

5、不按照规定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者;

6、未按照规定缴纳养路费和保险者。

三、手续:

1、校车单位或车主需填写机动车年度检验表,并按照当地车管所规定的日期,送指定地点进行年检。校车检验合格够,车辆管理机关在行驶证和机动车年度检验表上加盖(**年**车管所检验合格)印章;

2、长期在外地执行任务不能按期参加检验的校车,由车主提出申请,报经原籍车管所委托驻地车管所代为检验。检验后,将检验结果通知原籍车管所;

3、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参加年检的校车,应事先向当地车管所申请延期。

四、其它规定:

1、年检的不合格校车,应限期修复,逾期仍不合格的,车管所应收缴其行车牌证,不准再继续行驶;

特殊名字符号篇8

输入特殊符号就能做成空白名称。登陆王者荣耀游戏,选择一个还没有角色的大区,点击开始游戏;接着找到一个输入框,这个是玩家要输入名字的地方;直接点击一下输入框,输入六个特殊符号即可,这样王者荣耀玩家名称为空白就做成了。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特殊名字符号篇9

关键词:竹枝词 共通的意义空间 符号 意义 媒介 

竹枝词源起“竹枝歌”,本是远古巴渝民间传唱的乡土民歌。后经唐代诗人的采集、剪裁、整理、提炼、加工,将其移植到诗歌殿堂,后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史上一枝不朽的奇葩。竹枝词在步入诗坛到清末大约一千一百年左右时期里,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其创作群体呈现出空前的多元化特征,无论是杜甫、刘禹锡等文学大家还是姓名不可考的乡野村妇都的成为竹枝词创作群体的一员。竹枝词在创作数量上更为突出,据竹枝词研究家们估计,从唐至今,竹枝词至少有十数万首以上,远远超过唐代全部诗歌的总量。竹枝词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对我们研究当代传统诗词的改革和发展,无疑是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然而,目前有关竹枝词的研究大都局限于竹枝词的评析欣赏、史料价值和发展历程上。对于竹枝词如何能够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如此广阔的时空传播的探究却不多。当我们把竹枝词及其发展过程置于传播学的视野下,对竹枝词在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及过程加以整体观照时,我们会发现,竹枝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其文本内容只是传播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除此之外,其信源(作者)、信宿(读者)、文本符号、媒介等主要因素,在竹枝词传播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围绕信源与信宿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共通的意义空间、文本符号的特殊性、包含意义广泛而贴近生活和文字媒介的使用等四个方面,考察竹枝词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原因。 

一、信源和信宿之间存在广泛的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简单的说,就是指信息的传递。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一个传播活动至少包括三个要素:信源、信息和信宿。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信源和信宿之间进行的。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竹枝词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信源就是创作者,信息就是诗歌文本,信宿就是广大的读者。按照传播学原理,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依中国诗歌体裁之定义,竹枝词乃专咏民间生活琐事之采风诗,亦即竹枝词是具有庶民性格的。竹枝词作为民间歌舞早就在巴蜀民间流传了,但直到唐元和年间由于刘禹锡、白居易肯于汲取养料,向民歌学习,经过再创造成为为歌者配的词,又经长期演变,词逐步脱离歌而成独辟蹊径的新诗体。由此可见,民歌是竹枝词的母体。竹枝词的民歌本源特性要求竹枝词的创作者无论是述风土、纪人情、观时事,都必须走到人民当中去,从民间生活中采集创作的素材、寻求创作的灵感、汲取民间文化的营养。这便决定了竹枝词在传播过程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存在广泛的共通的意义空间。从竹枝词文本来看,竹枝词大都是描写风土人情、山川形胜、社会百业、时尚风俗、历史纪变的,反映内容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且形式上竹枝词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并一向有注文的传统,用简明的文字注释诗的内容,使群众看得懂,易理解。这就使得竹枝词的作者和读者在竹枝词文本符号的理解上具有了广泛的共通的意义空间。从竹枝词的作者构成来看,他们或是姓名不可考的乡野村夫(妇)(佚名、无名氏、晴岚氏等),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直接歌唱和讲述他们的情感、劳作和日常的琐碎生活;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文人,他们熟谙乡邦掌故的风俗人情和社会世态,深悉本乡本土的山川胜迹和百业民情,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在当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竹枝词为体,“或抒过眼之繁华,或溯赏心之乐事”,描写和记录他们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或是处于羁旅行役的游子,借竹枝词“借眼前之闻见,抒胸际之牢愁”,抒发相思之苦、羁旅之愁、乡土之思、离情别绪;或是外来的观察者,对异地的风俗充满了好奇,“沿途据所见闻,兼用方言联成绝句,随地理风物以纪游踪”。因此,作者与读者在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上也存在有广泛的共通的意义空间。 

二、文本符号的特殊性 

按照传播学原理,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即交流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的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置换成语言、声音、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在诗歌传播中,如何编码,写成什么样的诗,是影响传播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因素。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竹枝词历千年而不衰,究其原因,与其文本符号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歌只有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从竹枝词的起源看,《昭明文选》中有关于巴山调(即民歌竹枝词)广为民间传唱的记载:“客有歌于郡中者,其下始于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这个著名的“下里巴人,千人唱和”的典故,有力地说明了竹枝词一经产生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由民歌演变过来的文人竹枝词,与其它诗体比较起来有鲜明的特色:一是易学、易写。竹枝词不拘格律,束缚较少。民歌作者不太懂韵书上的规范,民间竹枝词也多依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声韵。这种不拘格律的现象,从刘禹锡、白居易开始,后人接踵,世代承袭下来。竹枝词的这种特色,给了它广泛流传发展的便利条件。由于格律较自由,束缚较少,作者易于掌握,使竹枝词拥有空前多元化的庞大的创作队伍。二是易懂。竹枝词语言流畅,通俗易懂,重自然、少雕饰。竹枝词是由民歌蜕化出来的,民间的口语、俚语皆可入诗,且极少用典,读起来琅琅上口,雅俗共赏,富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此外,竹枝词吸收了民歌诗风明快,诙谐风趣的艺术特点。“能以嬉笑代怒骂,以诙谐发郁勃”(颜继祖《秣陵竹枝歌》序)。往往于风趣中见神韵,于诙谐中隐美刺,于俏逗中见真情。古人云:“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竹枝词正是在诙谐风趣之中,化精深入平淡,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当人们阅读时,直感妙笔生花,常常在诙谐解颐中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竹枝词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博得历代读者的喜爱,并给予高度评价。竹枝词易学易写和易读易懂的符号特性使得竹枝词作者符号化和读者符号解读的过程畅顺自如,从而最终决定竹枝词能够良好传播效果的取得。 

三、包含意义广泛而贴近生活 

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在信息传播中,按人的需求而言,与人的生存和物质利益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信息最重要,一般的文化消息次之,特殊的文化信息又次之,需求的人数也依次递减。而竹枝词作为高悬于人的精神生活空间的特殊文化信息――诗歌的一种形式,能够拥有庞大的创作群体、众多的作品数量、广阔的创作空间、深远的传世影响,同竹枝词文本信息所包含意义的广泛性及其与贴近读者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竹枝词长于纪事,泛咏风土,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水旱灾害,大至政治事件、社会兴革,小至街头杂耍、民间小吃皆可入诗。这些题材内容归纳起来可以大致集中在“生产劳作”、“风俗民情”和“男女爱情”三个方面。无论是描写劳作的“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歌咏爱情的“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还是抒发乡思的“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上莫上动乡情。”诗歌当中所记述的都是人民群众所直接经历的劳作、情感、乡俗、饮食、衣着、环境、遭遇、战乱的直接写照,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种贴近生活的信息当然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从而推动了竹枝词文本的广泛流传。此外,竹枝词题材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领域,反映各个历史年代的社会生活层面,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其他诗体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满足了人们对各历史时期各地区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被广泛应用于历史、社会、民俗等诸多领域。 

四、文字媒介的使用 

人类从事传播活动,必须具有交流的内容和传播的媒介。丰富的社会实践构成了传播的内容,即社会实践活动是传者与受传者交流的主题,而媒介的出现使人类的传播成为可能。在竹枝词的传播过程中,使用的媒介主要口语和文字两种。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一是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的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二是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口语传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文人竹枝词产生之前,民歌竹枝词虽然也曾取得千人和唱的壮观景象,但最终因为口语这一媒介的局限,存世作品寥寥无几。文人竹枝词出现之后,文字成为竹枝词传播的主要媒介。文字媒介的使用,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使竹枝词能够长久保存下来;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竹枝词传播的空间;并且使竹枝词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从而最终实现了竹枝词历经千年而不衰、在从通都大邑到偏远山村甚至域外诸国的广阔的空间中传播的奇迹,使竹枝词成为浩瀚的中国古典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 

参考文献: 

特殊名字符号篇10

一、将尾部空格移入下一行

在编辑文档时,有时需填空的地方添加的下划线比较长或空格比较多,可能会遇到不能移到下行的情况。操作方法是:执行“工具―选项―兼容性―推荐的选项用于―在‘将尾部空格移入下一行’前打钩”的命令。此操作只对本次编辑的文档有效,对于其他文档,则需另行操作才有效。如果出现分散对齐现象,可根据需要确定取舍,一般情况下设置为左对齐。

二、word中妙用F4功能键

我们知道,在word2003中要重复地使用上次操作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复制,但它只能复制编辑过的文本;另一种就是格式刷,它也只能复制文本的属性。而键盘上的F4功能键,则可以将以上两者的功能合二为一。按下F4键,最后一次的操作将重复一次。例如,你可以重复添加边框或边框中的底纹样式及重复向所选文字添加加粗格式的操作、重复插入文件或图片等操作,只要一按F4功能键,上次所操作的内容就会“惊现”出来,提高了文本编辑的速度,减少了工作的重复。

三、复制公式

例如将部分单元格的数据求和,如果其他行或列输入的公式相同,它不像电子表格那样利用拖动填充柄的方法复制公式。

方法一,对某单元格进行公式计算后,不要进行任何操作,立即进入需要复制公式的单元格按F4键即可。

方法二,在制表时选择工具栏中的“插入microsoftexcel工作表”命令,将excel表格嵌入word当中,这样表格就可利用填充柄和粘贴公式进行公式复制,计算非常方便。

要改变列宽和行高,把光标指向要调整的列的左右边框或行的上下边框,待光标改变形状后拖动边框线,即可改变列宽和行高。也可通过改变表格属性,即在选定行或列后,用指定行高或列宽,输入相应的数值来改变行高和列宽。

手动调节列宽有以下几种情形:1.只拖动边框线,可改变该线左右两列的宽度,整表的宽度不变,如果在拖动前先按住alt键,还可显示标尺。2.如果在拖动前先按住Shift键,则边线左侧的宽度改变,右边各列的宽度不变,整表的宽度改变,并显示标尺,还可以避免右边各列的重复调节,此法最常用。3.如果在拖动前按住Ctrl键,左侧一列宽度改变的同时,右边各列宽度等比例改变,并显示标尺,表的总宽度不变。

五、插入的图形变形如何解决

一般插入的图形默认为嵌入型,如果文档的行距已使用固定值,那么就出现图形只占一行的情形。解决的方法是:选中图形,用“格式―段落―行距―单倍行距”命令;也可以不改变行距,而选用其他版式,如四周型、紧密型等。

六、特殊符号及格式的输入

1.特殊符号的输入。在windows自带的输入法以及王码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工具条的右边都有一个软键盘按钮,右键单击可选择不同类型的软键盘,可完成绝大多数的数学符号、标点符号、单位符号、汉语拼音的输入。对于一些符号,例如单书名号,直接用键盘操作,就相当复杂。如果在英文状态下,只是小于号与大于号的组合。具体的操作如下:先输入双书名号的左边“《”,然后删除(也可以在完成单书名号输入后删除),接着按住上档键就可以输入单书名号了。但再输入双书名号却无法实现。将输入法转换成英文状态,再转换成中文状态则可。

2.上、下标的输入。虽可在“格式―字体”里实现,但使用快捷键会方便得多。方法如下:当你想输入上标的时候,同时按下“Ctrl”+“Shift”+“+”,再接下来输入的字符都可成为上标,再按“Ctrl”+“Shift”+“+”一次,即取消上标状态;想输下标的话,只需把上述的快捷键换成“Ctrl”+“+”即可。多处符号需设为上标、下标,如a2+b2可先输入a2+b2,把某个“2”处理成上标后,再用格式刷对另一个“2”进行处理。

七、清除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