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为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2:11

半生为人篇1

一切都还是不会改变

留下的只是空虚

徒劳无功

所想的究竟是什么 谁会知道 谁会想知道? 太多时间的伤感 不如学会去淡忘 对一切淡然 看开些 会好受 我一直这么催眠自己 想起他, 偶尔会开心的笑 世界上的每一个爱情 并不完美 但是相信它的存在 毕竟, 曾经那么努力的爱过 偶尔 会无端的因为一个字眼 一件事 一样东西 想起他 回忆 是件好事 证明你曾经珍惜过 证明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错 不过,

太执着与过去

对于未来

半生为人篇2

我相信苦与乐永远是一个天平的两头,它的绝对值是相等的。有多少苦就有多少乐,享多少乐就要受多少苦。因为损有余以奉不足是“天道”之必然。只有按照“中庸”的原则去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和健全的生活。中庸精神要求人们在动与静、苦与乐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所以理想的人生,我想应该是一半有名,一半无名;一半有为,一半无为;一半用功,一半逍遥;一半入世,一半出世;一半受苦,一半享乐;一半理想,一半现实;一半按儒家人生哲学为人,一半用老庄自由主义哲学解脱。书可以常读,但不必追求博古通今;事可以常做,但不必取消了会客和聊天的日程;友可以常交,但不必对朋友有过高的要求;错可以常改,但不必让心灵感到沉重。这种一半进一半退的中庸精神,是真正的知足常乐的精神,李密庵在戏作的《半半歌》中把这种生活理想美妙地表达了出来: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土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也许半入世者才是最优越的入世者,半出世者才是最明智的出世者。我们承认世界上非有几个“超人”不可,没有他们谁去创造“不朽”?谁去体验那么多的痛苦?我们承认世界非有几个大政治家、思想家、英雄豪杰不可,没有他们谁去“拯救”众生?谁去品尝祭坛上的牺牲?但是,最快乐的人还是那些众多的拥有中等智慧的人,那会唱《半半歌》的“庸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庸的世界中,

只有平庸的人才是快乐的天民;

半生为人篇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35号)提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的要求,教育部10月下旬在山东青岛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并对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教职成[20*]12号)。我厅决定在全省选择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省级半工半读试点学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在职业学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低费或免费接受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形势下开展半工半读试点的主要内容

1.探索新形势下半工半读的多种实现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半工半读,要根据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试点院校可以在部分专业试点,也可以在所有专业开展半工半读。在工学交替的具体形式上,学生可以在学校集中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到企业实习;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实行工学多次交替的学习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完成学业。

2.探索建立适应半工半读的教学与管理制度。试点院校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探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改革招生、学籍、教学及有关的学校管理制度。

3.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试点院校要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企业要为学校发展提供多方面支持,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

三、做好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几点要求

1.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各市要选择若干所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各厅属、省属中专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申报(省属中专需征得主管部门同意)。请各市教育局从本地遴选推荐1所开展半工半读工作基础好、有成效的中职学校,作为省级中等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学校,并填写“*省中等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学校推荐表”(见附件)。

2.各地要对试点院校和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安排地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时,要优先支持开展半工半读试点的职业院校。省级安排职教专项经费时也向试点学校倾斜。

3.试点院校要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业开展半工半读;要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负责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试点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开展半工半读提供相应的人员、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条件支持,为学生支付合理报酬。

半生为人篇4

半职业体是概念炒作吗?

半职业体的概念尚未被公众广泛知晓,在炒作无处不在的今天,突如其来提出一个“半职业体”的概念是否是在哗众取宠?

正方:应运而生

李宏帅:这是应运而生的新概念,没准能成为10年的流行词汇呢,这个确实在学校和职场还是蛮大的一个群体,一个中间状态,一个不断尝试的体现。

张霞:其实半职业体发展这么快,大家都知道这群人与众不同,但没有统一的称呼,现在不过是取个名字,名正言顺,这当然不是概念炒作。

反方:哗众取宠

赵家俊:半职业体一直都存在,大家也都知道,但现在你突然给造出这么一个概念,难道不是炒作吗?起码也是哗众取宠。

半职业体能缓解就业压力吗?

能不能缓解就业压力,身在职场的人感觉最清楚,而且它与传统就业方式的区别还是有很多的。

正方:药到病除,疗效显著

张霞:半职业体能缓解就业压力,因为工作比较灵活,又有收入,还能获得工作经验,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李宏帅:正是因为传统就业渠道拥堵,求职者才选择做半职业体。大家有事做,有收入,当然能够为社会缓解就业压力。

反方:蚍蜉撼树,力不从心

王晓阳:半职业体能缓解就业压力不假,但绝非长久之计。从事半职业的人大多出于无奈,不是求职时屡屡碰壁,就是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都是一种暂时性的、权宜性的选择。

费捷:半职业与传统职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起码没有劳动保障和各种福利,因此半职业体不会成为就业的主流,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半职业体对求职者来说是好事吗?

对于半职业,有人从中受益,也有人仍旧是勉为其难地利用它维持生计而已。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半职业对大家究竟有多大的帮助呢?

正方:能就业,当然是好事

童超:现在找份好工作这么难,而半职业体对求职者来说,既能灵活安排时间和工作,又能获得收入和经验,还能锻炼交际和处世能力,何乐而不为?

李宏帅:对已经有正式工作的人来说,从事半职业既没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又能获得额外收益,更是好事。但是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避免对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反方:就业虽好,麻烦却多

王晓阳:我所接触到的半职业体既没有社会保险,也没有劳动保护,在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都给求职者带来很大麻烦。

费捷:半职业体尚未被社会主流观念所接受,比如在婚姻恋爱、社会地位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半职业体会受人歧视吗?

如果说职业会遭人歧视,那么就业方式也同样会遭人歧视。

正方:劳动光荣,谈何歧视?

童超:半职业体又不是贪污受贿、,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工作赚钱,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有什么不可以?

李宏帅:现在就业这么难,能有事做、有收入就很不错了,大家不仅不会歧视你,反而还会羡慕你。

反方:恐遭歧视

费捷:半职业体毕竟没有正式稳定的职业,赚钱不假,但在社会地位上与有正式稳定职业的人难道没有差距吗?

大学生会接受半职业体吗?

在当今就业压力空前巨大的背景下,大学生会不会考虑选择成为半职业体?

正方:接受的人会越来越多

童超:现在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都跟农民工抢饭碗了,做半职业体还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有收入,还能赚到工作经验,更能积累人脉资源,先将就着吧。

张霞:大学生受传统观念束缚少,一旦发现半职业体还不错,既有收入又能获得工作经验,工作灵活且富于挑战性,估计将会有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其中。

反方:想说爱你不容易

赵家俊:如果成为半职业体,只怕父母有意见,培养你这么多年,你还找不到一份正式工作,怎么能说得过去?做半职业体对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费捷:成为半职业体,与社会对大学生的定位不太相符。虽然大学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但还是高知分子,如果做半职业体,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或“学无所成”。

半职业体谈婚论嫁真的很难吗?

半职业体对今后的婚恋问题比较关心,生怕爱人会因此而嫌弃自己。

正方:理解万岁

李宏帅:半职业体也是职业群体,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挣钱养家糊口,合情合理合法,另一半不会不理解你的。

童超:半职业体又不是为非作歹,只是一种职业方式,我们充满理想和激情,有上进心,为了生活才做半职业体,爱人怎么会不理解呢?

反方:难于上青天

赵家俊:恐怕在婚姻恋爱上比较被动,大多数妈妈还是想让自己女儿找到一个稳定的归宿,你职业都不稳定,人家怎么看?

费捷:一是工作不稳定,二是没有劳动保障,所以父母估计不同意。半职业体,想说爱你不容易!

半职业体还能火多久?

半职业会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吗?

正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张霞:半职业体虽然有不足之处,但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做半职业体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童超:半职业体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应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前景不错。

反方:昙花一现,难成大器

费捷:半职业体也就是在当下中国就业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才会火,万一过几年国家就业形势好了,大家找工作容易了,估计就不会这么火了。

半生为人篇5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优点

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半工半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于2006年发出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称[2006]4号)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大胆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要求。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在国务院及教育部下发《决定》和《意见》之前,我校已开展了“订单式”、“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如:2005年寒假,我校组织300多名一年级、二年级学生赴上海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这次活动呈现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优点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优点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已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趋势,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1.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技能更实用,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接受到最新的技术,了解该行业产品生产最新型号和市场供求关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就业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成长。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在企业项岗实习所获得的报酬解决了学生的生活困难,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重要的是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掌握了生存的本领,贫困学生自尊自立,非贫困学生也得到锻炼,更快地成长。

3.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使学生的定位高,深受企业的欢迎,同时企业也降低培养时间,使学生。

4.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在企业严格的制度管理中,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等都得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5.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学校从企业哪里学得一些管理理念,改变育人模式,学校受益。企业获得了符合自己要求的技能人才,培养了员工,企业受益。学生增强了职业能力和就业本领,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学生受益。

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决定》和《意见》都是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站在统揽全局的层面上制定的。而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均衡性、南北地域的差异性、南北生活习惯的不协调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

1.南北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的差异影响“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南方沿海地区,各大中型企业聚集在这里,而北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首先,北方学生父母的思想传统,希望儿女在lh己的身边,不愿意他们远离家乡去工作。第二,北方学生不太适应南方的饮食习惯。北方饮食以酸、辣、咸为主,南方则以清淡、甜食为主,这样北方学生不适应南方的生活习惯。第三,北方多以干燥、炎热天气为主,南方多以高温、阴雨、潮湿天气为主。北方学生到南方会出现皮肤过敏、湿疹等综合性病症。如我校组织到上海半工半读的学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都出现了湿疹,而且10%的学生的病情非常严重。

2.路途遥远、代价大,影响“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从北方到南方坐车要三四天时间,再加上车费、路途上的花费等费用对于比较贫困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3.校企管理不对接,学生流失严重。一是学校的教育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差距,学校以教书育为主,而企业则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主。在学校迟到的学生多以批评教育为主,而在企业就会以制度管理,轻则罚款,重则辞退。二是有些学生在企业能够挣得令他满意的工资,他们在半工半读结束时,就会留在企业继续工作,放弃回校继续学习。三是部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由于散漫、能力差,被企业安排到劳动强度大、技术简单的岗位上,他们认为以后的工作就是这样简单、辛苦,自动放弃了回校继续学习。如,我校开展的半工半读活动中,就有5%以上的学生因为这些原因流失。

4.时间短,半工半读学生不会被安排到技能性强的岗位上顶岗实习。比如:在我校去上海实习的300多名学生中不到l/4的学生被安排到技能性高的岗位实习。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以赢利为自己的宗旨,可是半工半读的学生几乎所有人都是生手,这样未免会降低企业的产量,从而使企业降低创收,企业当然不会安排学生到技能性强的岗位上。还有,要训练一个熟练工是需要时间的,可半工半读学生多以三至六个月为一个周期,企业根本就不会花精力去培养工学结合的学生为熟练工,因为,经过企业辛苦培养的工人刚能独自工作时就被带回学校。

5.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使学生的安全和劳动报酬没有保障。如有的企业不给学生上综合保险,有的企业根据法律的框架给学生最低的工资报酬,而不是按学生所创造的价值给学生相应的报酬。

三、对办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今后职业教育重要模式之一,对如何做好做强这种培养模式,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这里所说的师资的建设不是让他们到高等学府去读研、读博,而是要让教师走下去,派教师到生产一线实习、调研、学习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调查了解生产一线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这样,教师在以后的授课时,就会很有针对性。二是要把企业一线的高级技师请回来,因为他们是这个行业发展前沿的见证者,他们不但了解该产品的性能,而且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更是一流的操作能手。

2.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紧密建设。把校园文化、学校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二为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吃苦精神和适应能力。

半生为人篇6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优点

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半工半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于2006年发出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称[2006]4号)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大胆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要求。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在国务院及教育部下发《决定》和《意见》之前,我校已开展了“订单式”、“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如:2005年寒假,我校组织300多名一年级、二年级学生赴上海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这次活动呈现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优点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优点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已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趋势,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1.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技能更实用,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接受到最新的技术,了解该行业产品生产最新型号和市场供求关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就业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成长。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在企业项岗实习所获得的报酬解决了学生的生活困难,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重要的是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掌握了生存的本领,贫困学生自尊自立,非贫困学生也得到锻炼,更快地成长。

3.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使学生的定位高,深受企业的欢迎,同时企业也降低培养时间,使学生。

4.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在企业严格的制度管理中,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等都得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5.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学校从企业哪里学得一些管理理念,改变育人模式,学校受益。企业获得了符合自己要求的技能人才,培养了员工,企业受益。学生增强了职业能力和就业本领,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学生受益。

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决定》和《意见》都是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站在统揽全局的层面上制定的。而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均衡性、南北地域的差异性、南北生活习惯的不协调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

1.南北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的差异影响“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南方沿海地区,各大中型企业聚集在这里,而北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首先,北方学生父母的思想传统,希望儿女在lh己的身边,不愿意他们远离家乡去工作。第二,北方学生不太适应南方的饮食习惯。北方饮食以酸、辣、咸为主,南方则以清淡、甜食为主,这样北方学生不适应南方的生活习惯。第三,北方多以干燥、炎热天气为主,南方多以高温、阴雨、潮湿天气为主。北方学生到南方会出现皮肤过敏、湿疹等综合性病症。如我校组织到上海半工半读的学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都出现了湿疹,而且10%的学生的病情非常严重。

2.路途遥远、代价大,影响“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从北方到南方坐车要三四天时间,再加上车费、路途上的花费等费用对于比较贫困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3.校企管理不对接,学生流失严重。一是学校的教育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差距,学校以教书育为主,而企业则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主。在学校迟到的学生多以批评教育为主,而在企业就会以制度管理,轻则罚款,重则辞退。二是有些学生在企业能够挣得令他满意的工资,他们在半工半读结束时,就会留在企业继续工作,放弃回校继续学习。三是部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由于散漫、能力差,被企业安排到劳动强度大、技术简单的岗位上,他们认为以后的工作就是这样简单、辛苦,自动放弃了回校继续学习。如,我校开展的半工半读活动中,就有5%以上的学生因为这些原因流失。

4.时间短,半工半读学生不会被安排到技能性强的岗位上顶岗实习。比如:在我校去上海实习的300多名学生中不到l/4的学生被安排到技能性高的岗位实习。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以赢利为自己的宗旨,可是半工半读的学生几乎所有人都是生手,这样未免会降低企业的产量,从而使企业降低创收,企业当然不会安排学生到技能性强的岗位上。还有,要训练一个熟练工是需要时间的,可半工半读学生多以三至六个月为一个周期,企业根本就不会花精力去培养工学结合的学生为熟练工,因为,经过企业辛苦培养的工人刚能独自工作时就被带回学校。

5.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使学生的安全和劳动报酬没有保障。如有的企业不给学生上综合保险,有的企业根据法律的框架给学生最低的工资报酬,而不是按学生所创造的价值给学生相应的报酬。

三、对办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今后职业教育重要模式之一,对如何做好做强这种培养模式,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这里所说的师资的建设不是让他们到高等学府去读研、读博,而是要让教师走下去,派教师到生产一线实习、调研、学习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调查了解生产一线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这样,教师在以后的授课时,就会很有针对性。二是要把企业一线的高级技师请回来,因为他们是这个行业发展前沿的见证者,他们不但了解该产品的性能,而且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更是一流的操作能手。

2.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紧密建设。把校园文化、学校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二为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吃苦精神和适应能力。

半生为人篇7

[关键词]半夏药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半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后人将其性味、功用、归经总结为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然而在实践运用中,半夏通过巧妙配伍,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兹就其在代表方剂中的配伍作用总结并阐述如下。

1?、化痰止咳

半夏味辛性温而燥,善化痰消饮,适用于寒痰、湿痰犯肺所致的咳喘诸证。正如《医学启源》所载:“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方中以半夏与陈皮相伍,佐以茯苓、甘草,共奏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之功。《伤寒论》中治疗表寒里饮之寒痰咳嗽的小青龙汤,半夏与干姜、细辛、五味子合用,以温肺蠲饮,化痰止咳平喘。然而配伍恰当,半夏可用于治疗多种痰证咳嗽,配胆南星、黄芩、瓜蒌仁可治热痰咳嗽,如《医方考》中的清气化痰丸;配茯苓、枳实、天南星等治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痛,喘急咳嗽,如《严氏济生方》导痰汤。

2?、降逆止呕

半夏其性主降,《神农本草经》谓之“下气”;《别录》说其能止“呕逆”,可知半夏具有降胃气而止呕吐之功,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应用,尤常与生姜配伍善疗寒饮(痰)之呕吐。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恶心呕吐;《金匮要略》小半夏汤,主治痰饮犯胃之恶心呕吐;如《金匮要略》半夏干姜散,主治胃寒干呕,吐涎沫;另如《伤寒论》干姜人参半夏丸,与干姜、人参等配伍可治中虚胃寒呕吐。半夏与他药合理配伍,可治各种原因之呕吐:与黄连、橘皮、竹茹同用,可治痰热犯胃,或胃热呕吐,如《温热经纬》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半夏与黄芩、黄连配伍,可治胃热呕吐,如《金匮要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与栀子、黄连、芦根配伍,可治湿热霍乱之呕吐,如《霍乱论》中的连朴饮;与竹茹、竹沥、胆南星配伍,可治痰热呕吐;与人参、大枣等配伍,可治胃虚呕吐,如《金匮要略》大半夏汤;与大黄、枳实、厚朴配伍,可治阳明腑实之呕吐,如《伤寒论》大柴胡汤;与茯苓、橘皮、旋覆花等配伍,可治妊娠恶阻之呕吐,如《备急千金要方》半夏茯苓汤;而治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上逆之“气逆欲呕”,又可与竹叶、石膏、麦冬等相伍,清热生津,和胃止呕,如《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3?、化痰止眩

痰饮内生,上蒙清阳,或痰饮夹肝风上扰,致人眩晕。半夏辛温而燥,功善化痰,常与白术、天麻、蔓荆子等健脾、祛风之品配伍,可治痰饮或风痰上蒙清窍之冒眩。如《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用半夏与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等配伍,治风痰眩晕;《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所治“眩晕”等症,亦取半夏祛痰定眩之意。

4?、通痹止痛

痰湿阻滞,不通则痛。半夏辛开温散,能化痰散结,通达气机,使气血调畅而疼痛自止。正如《别录》说其能“消心腹胸中膈痰热满结,心下急痛”。《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汤,用半夏助瓜蒌实、薤白、白酒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之力,治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之胸痹证。《伤寒论》小陷胸汤,半夏既可助瓜蒌实涤痰散结,又可与黄连辛开苦降,通畅气机,可治结胸证之心下按痛。《伤寒论》黄连汤、大柴胡汤分别治“腹痛呕吐”、“按之心下满痛”;以及《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等,均取半夏通络止痛之功。

5?、涤痰利咽

半夏味辛而燥,能滑痰利咽,可疗“喉咽肿痛”(《神农本草经》),与桂枝、甘草配伍,治寒痰结于咽喉而致的“少阴病,咽中痛”,如《伤寒论》半夏散及汤;与肉桂、草乌头配伍,治寒痰凝结,咽喉不利,语音不出,如《卫生宝鉴》玉粉丸;《伤寒论》中的苦酒汤以半夏为主药,配伍鸡子清,苦酒(即醋),治疗“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绛雪园对本方半夏的配伍做出精妙的评述:“方中半夏之辛滑,佐以鸡子清之甘润,全方有利窍通声之功,而无燥津涸液之虑”。肺胃阴虚,虚火上炎所致之“咽喉不利”,与麦门冬、人参、甘草、大枣等相伍,如《金匮要略》麦门冬汤;至于痰气交阻于咽喉,表现为“咽中如有炙脔”之梅核气,又当与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合用,共奏散结行滞化痰之功。半夏在上述方中的配伍运用,皆取其行气涤痰,利咽消肿之功。

6?、健脾益气

半夏入脾胃二经,善治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者,故半夏有益气健脾之功,如张山雷在《脏腑药式补正》中曰:“半夏和胃健脾,亦脾胃家燥湿健运之专药”。《主治秘要》谓半夏:“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张仲景在黄芪建中汤方后加减运用中亦指出:“补气者加半夏三两”。半夏若作为益气健脾来用,常与人参、甘草、大枣等相配伍,如《伤寒论》中主治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之甘草泻心汤”,方中重用甘草,配伍半夏、人参、大枣,既可增强全方益气健脾之功,又使全方补而不滞。又如《伤寒论》竹叶石膏汤,选用“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以豁痰止呕,……,导逆而能益其气也”(《医方集解?泻火之剂》)。以上二方均以半夏益气健脾之功,然细究半夏益气健脾之功,实乃燥湿也,脾喜燥恶湿,喜通恶滞,半夏辛温而燥,可燥湿运脾,行气化滞,恰投脾之所好,脾运如常,胃气自健。

7?、和胃安神

胃不和则卧不安,本品能燥湿和胃,故可治失眠。如《灵柩》中的半夏秫米汤,用其与秫米相伍,治痰浊内阻,胃气不和,夜不安卧之失眠;胆为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忧,若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则胆怯易惊,虚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对此胆热犯胃,虚烦不寐者,可用半夏与竹茹、枳实、陈皮等配伍,以求胃和胆舒,痰除寐安。方如《备急千金要方》之温胆汤;若痰浊壅塞胸中,气机阻滞,见胸痛及背,喘息不能安卧者,又可与瓜蒌、薤白相配,以宣痹通,豁痰利气,使痹除气畅痰行,阴阳相通而卧安。方如《金匮要略》之瓜蒌薤白半夏汤;“阴平阳秘,精神乃和”。若阴阳违和,二气不交,则阴阳不通而卧不安。《冷庐医话》引《医学秘旨》中用半夏与夏枯草各3钱治阴阳相离之失眠,旨在于使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阴阳相合,精神乃和而寐安。

8?、辛温布津

半夏辛温,可振奋脾阳,恢复脾运而布达津液,常与清热养阴之品配合,运用于热病后期,津液亏损之证。《金匮要略》麦门冬汤,选用半夏配伍麦门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用治津液干涸“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虚劳肺痿。喻嘉言深谙仲景制此方配伍半夏之奥妙:“此方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孰知仲景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大补中气以生津液队中,又增入半夏辛温之味,以开胃行津而润肺,岂特用其利咽下气哉。”然半夏毕竟为温燥之品;实践配伍运用中,需与清热生津之品合用,且用量宜轻于他药,方能体现其布津之功。

9?、解毒散结

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用于痰湿凝结,瘿瘤瘰疬,常与海藻、连翘、贝母等同用,如《外科正宗》海藻玉壶汤;用于痈疽肿毒,坚硬不溃,可与生川乌、生草乌、芙蓉叶等配伍,如《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铁箍散;若寒痰凝结,咽喉不利,语音不出,又与肉桂、草乌头配伍,如《卫生宝鉴》玉粉丸。现代实验研究证明,从半夏新鲜鳞茎中分离的外源性凝集素(pta,低分子蛋白)可以凝集人肝瘤细胞、艾氏腹水癌和腹水型肝癌细胞;半夏多糖组份pmn也有活化抗肿瘤作用。

10?、润肠通便

半夏味辛,本体涎滑,滑而能润,辛而能散,可通大便、泄小便。用于中寒内盛,阳气不运,冷积便秘,四肢不温者,可与硫黄合用,以温通寒凝,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老人虚秘之半硫丸。

半生为人篇8

1、因为媒体的大量宣传,青少年对交网友也是比较慎重的,对网上的话都是半信半疑,并非没有一点判断力。

2、这人半信半疑,又问道地是不是会陷下去。

3、前段时间在网上看bbs,话题大多是关于揭秘刘谦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魔术,当时我还半信半疑,当我看了之后,才明白。

4、这个故事使我半信半疑,那棵榕树的确长得很像一位女子。

5、老子不信鬼神,孔子半信半疑,子思有将鬼神化的倾向,而墨子则重建了天鬼宗教。

6、而现在的中学生极少具有直觉意识,对有限的直觉也半信半疑,不能从整体上驾驭问题,也就无法形成自信。

7、我半信半疑地摘了一棵有斑的枇杷:“哎呀,太甜蜜了,简直太甜蜜了。”

8、托夫勒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很多人还是半信半疑,但到了今天,下世纪的时代特点越来越明显。

9、妇人半信半疑的脱去了上衣,医生用他的手在妇人的胸部上上摸摸,下摸摸,左搓搓,右揉揉。

10、车祸后,他右腿有些跛,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又到唐都医院进行了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结果还是阴性。

11、强调由半信半疑或焦虑而引直的困惑,例如:当想要达到理解、做出决定或寻找解决方案时。

12、她看着我,那种眼神就像我看我的外公一样,当他给我讲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我虽然被故事深深吸引,但却是半信半疑。

13、麦德伦从小就很注意大脚传说,也听说弗里曼是个骗子:所以我半信半疑。

14、尽避媒体屡屡劝告大家,新居装修不能找“熟人”,可我还是有点半信半疑。()

15、学生在解决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时,如果只是老师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只能是半信半疑。

16、很多人都对以上照片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有些人更坚持不信,认为是电脑效果。

16、即使琼斯已经归还了她的奖牌,但是关于她的队友,关于争吵的结果人们仍旧大多半信半疑。

17、以上回答调查问题者承认,他们对政府公布的数据是半信半疑的。

18、尽避大家都这么说,他还是半信半疑。

19、而权衡的结果,往往是对其证言半信半疑,需要用其他佐证来证明其真实可靠性。

20、消息传出,小镇的孤儿们半信半疑,他们抱着试试的态度前去应聘。

21、有不少网友反映,对百度的态度经历了从深信不疑到半信半疑的转变。

22、我刚开始也是半信半疑,但是跟投资人接触后,觉得投资人很真诚,我理解的是:投资人并不是在投资,而是在扶助我,扶助灾区创业者。

23、虔诚的男子对邪恶的平民生动的描述他其妻子的附近(关系)半信半疑。

24、瑞典大臣们对欧洲委员会主席这个新职务半信半疑,他们更觉得这就是个组织27国领导人开会的“选出来的会首”。

25、奴仆们演技高超,艾布哈桑糊里糊涂,半信半疑,真的哈里发拉希德在帘子后面乐得肚子痛。

26、但患者半信半疑,又经与家属联系,请家属亲自来院探望,经过面对面的交谈,解除的患者压抑在心头的忧虑。

27、他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我总是半信半疑。

28、而且江东的众谋士对诸葛亮是只听到传闻但未见其人,对他也是半信半疑,有些人认为他更是徒有虚名。

29、顾献梁听了以后,半信半疑,特意找了几段比较难的段落读了个开头,让钱钟书接着背诵。

半生为人篇9

摘要:目的通过对古代、现代的文献及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半夏妊娠毒性的现实性。方法综合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结果半夏在古代被用来治疗妊娠恶阻,但是在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表明其有不利于妊娠的作用。结论对于妊娠妇女,在临床上应避免使用半夏。

关键词:半夏;妊娠;呕吐

半夏作为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医家发挥颇多,其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因其显著降逆止呕作用,古代医家常将其用来治疗妊娠恶阻,但其是否对妊娠有影响有较多争议。本文对半夏古代、现代有无妊娠毒性的观点进行分析,认为半夏对妊娠期的毒副作用大于有益作用,应避免在妊娠期使用半夏。

1古代文献论述

1.1半夏治疗妊娠恶阻妊娠恶阻为妇女妊娠早期的常见反应。《女科经纶・胎前证》云:“恶阻者,妇人有孕,恶心阻其饮食是也”。历史上最早有关的记载是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专门辟有“妊娠恶阻候”章节,首次提出“妊娠恶阻”的病名。约半数妊娠期妇女都有上述表现,有反应严重,反复呕吐不能自止者,可使孕妇迅速消瘦或诱发他病,甚至影响胎儿的发育。半夏由于它降逆止呕作用较强,因此常被后人用来治疗妊娠呕吐的常选药物。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为名也”。半夏入药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第376号方,处方用名为治半夏(即半夏粉),与牛脂、醋合煎服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妇人重身,毒之何知?……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理论对后世医家引导颇多。汉代张仲景就擅长运用半夏止呕,在《伤寒论》与《金匾要略》中,运用半夏的方剂有43方,而专取其降逆止呕功效的达21方,可见张仲景对运用半夏止呕有独到的经验。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篇》中他特别写到“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方中重用半夏以降逆止呕,说明了当时人们就认识到用半夏来治疗妊娠呕吐。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用此方以生姜易干姜,加茯苓、麦冬治疗胃热上行恶阻的呕吐。

1.2半夏对妊娠不利之说自古以来,半夏被列为中药的毒品。汉・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中已说明半夏“不呋咀,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南朝刘宋・雷在《雷公炮炙论》中云“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本草经集注》曰:“令滑不尽,不尔戟人咽喉。”早在我国古典医籍中,对妊娠期“勿乱服药”就有文字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就列出了八十多味妊娠期禁忌药物,半夏名列其中。半夏作为妊娠禁忌中药,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南宋・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一书,金元时期张元素也指出“半夏动胎,孕妇忌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进一步确认这一观点,认为其有“动胎”之弊。陈自明在他的《妇人良方大全》中更详尽地提出“半夏有动胎之性”。他们明确提出了半夏不可用来治疗妊娠呕吐,为妊娠期禁忌药物。但绝大多数医家不赞成陈自明的观点,如薛立斋在《校注妇人良方》中指出:“痰涎壅滞,饮食少思,胎不安,必用茯苓半夏汤。……善能安胎气,健脾胃,予常用验矣”。又如《药证》中也提到:“余尝读《本草纲目》半夏条曰:孕妇忌半夏,为其燥津液也。不思之甚矣。古语有之曰,有故无殒,此证而用此药,夫何忌之有。”吴仪络的《本草从新》曰:“孕妇服之能损胎,若与参术并行,但有开胃之功,亦不损胎……”。说明人们还是坚持“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观点,仍然将半夏作为治疗妊娠呕吐的主要药物。

2现代研究

半夏属(pinelliatenore)植物全世界约9种,其中p.terfnateBreit.产于朝鲜,p.tripatitaSchott产于日本,中国产7种,除p.ternato(thunb.)Breit.外,其余6种均为中国特有[1]。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半夏”,它主要含有生物碱、β谷甾醇、多糖、氨基酸、挥发油、半夏蛋白及无机元素等多种成分[2,3]。现代研究发现,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而具有镇吐作用[4],但半夏的镇吐作用远比其镇咳作用弱,且作用时间不够持久[5]。而研究发现半夏对妇女妊娠有较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毒性:半夏较长间给药会抑制实验动物的体重,使肾脏代谢增加,甚至引起死亡[6,7],而且有实验证明半夏有胚胎毒性,可使胎儿体重显著下降,胎儿之间大小差异突出,使死胎显著增加[8]。影响内分泌:半夏蛋白可影响卵巢黄体功能,使内源性孕酮水平下降导致蜕膜变性,蜕膜反应消失,从而导致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并死亡[9]。损害遗传物质、致畸:半夏可损害实验动物的遗传物质,使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由于致突变与致畸胎有很高相关性,半夏同时可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细胞有诱变作用,表达出对胚胎的致畸性[7,10~12]。降低胚胎着床率、流产:半夏蛋白可与母体或子体细胞膜上的某些糖结构结合,改变了细胞膜生物学行为,表现为明显的抗着床作用[13],而且由于半夏蛋白是一种植物凝集素,它专一的与实验动物的血红蛋白凝结,造成流产[14]。

3讨论

半夏作为一味中药在我国古代卫生保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的止呕作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呕吐,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深入,它的毒性和副作用也为人们所发现。但现代还有部分人群仍然使用它治疗妊娠恶阻,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本文认为目前在患者妊娠期应停止使用它,主要有几个原因。①从性味方面来看,半夏辛、温,不太适宜用于妊娠期,况且还有毒性,更增加了它的危险性;②古代及现代使用半夏时通过炮制、配伍来消除或减弱毒性,可现代研究发现炮制、配伍并不能降低它的毒性[8,15];③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使半夏成为治疗妊娠恶阻的主要药物,而现代医药已非常发达,完全可找到合适的替代品;④实践证明半夏对妊娠妇女有诸多副作用,不论对人体还是对现代的优生要求讲,都不宜使用它。虽然目前在妊娠期不宜使用,但由于半夏有独特、明显的妊娠期止呕作用,让我们期待能提取其有效活性成分,消除它的毒性和不利成分,使它在现代科技下能够继续缓解妊娠恶阻,减轻孕妇痛苦。而且由于人类要求的提高,节育成为我们生活日益关注的话题,目前的主要节育措施(节育器、避孕药物等)存在不规则阴道流血、干扰生殖内分泌及其它生殖生理功能等缺点,中药虽有一些药物,但其实际应用价值不大,但有历时长,过敏反应等严重副作用。因此,半夏对妊娠期不利影响却成为人们用来节育的考虑方向。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应进一步研究半夏的妊娠期止呕作用、节育作用,使半夏极大地发挥它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巧生.半夏研究进展[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10):15.

[2]吴皓,束建清,蔡宝昌,等.半夏姜制对β-谷甾醇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62.

[3]王锐,倪京满,马蓉,等.中药半夏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5,30(8):457.

[4]奥井由佳.半夏对大鼠迷走神经胃支传出活动的激活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4):301.

[5]凌一揆,罗光宇,李玉纯,等.“十八反”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生川乌反半夏的初步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8):47.

[6]杨守业,叶文华,吴子伦,等.半夏炮制前后对小白鼠急性、亚急性和蓄积性毒性的研究[J].中成药,1988,(7):18.

[7]龚梅芳,邹季.三种炮制半夏对妊娠小白鼠致畸作用的再研究[J].北京中医,1990,(1):36.

[8]杨守业,何民,王来苏,等.半夏对妊娠家兔和胚胎的毒性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89,4(6):27.

[9]夏林纳,李超荆.半夏蛋白对小鼠的抗生育作用及抗早孕的机理探讨[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5,12(3):193.

[10]熊素芳,杨益寿,李鸣,等.两种不同炮制半夏诱导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3,14(3):225.

[11]熊素芳,龚梅芳,蒋文弘,等.几种不同炮制半夏对妊娠小白鼠致畸作用的研究[J].北京中医,1987,(6):51.

[12]王小红,江洪,夏明珠,等.姜半夏致突变性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2,23(8):42.

[13]陈惠玲,宋锦芬,陶宗晋.半夏蛋白的抗兔胚泡着床作用[J].生理学报,1984,36(4):388.

半生为人篇10

关键词:问题;对策;政府扶持

一、“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分析

(一)“工”给企业管理带来的问题

1.冲击原有的管理制度。我们调研发现,能批量接收“工”的企业,往往都是规范化管理的企业,他们都有一整套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细则,在制度上对事不对人,是公平公正的,出现生产差错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半工半读学生毕竟还是职高生,且多来自偏远山区,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要求他们不出差错很难,虽然适度地放宽管理尺度能体现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面,但这必然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2.人员不稳定影响生产。半工半读的学生和家庭问题相对较多,学生及其家长的观念相对守旧,且有相当的学生自卑感较强,意志力较薄弱,在枯燥乏味的流水线工作,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半工半读学生在企业中受不了苦;也有部分学生对工作的预期过高,抗挫折能力不强,难以接受督导的批评指责,遇事容易选择逃避放弃,造成人员不稳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

(二)学校安排“工”遇到的问题

1.企业参与意愿不强。学校在找符合半工半读条件的企业时往往会遇到另一个困难,就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不可能主动、额外地接受半工半读的学生。究其原因,首先是企业相关领导的思想观念,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承担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义务,国家也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参与半工半读,其次是半工半读学生的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较高,国家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参与半工半读的积极性。

2.驻企管理学生困难。一是学生刚开始“工”的前期,企业一般只管用工,缺少系统的上岗前的操作规章培训,用人企业往往把学生当成正式员工看待与要求,缺乏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程序,让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二是在企业学生遇到问题时,在感情上是更依赖驻企教师的,但驻企教师的不足,难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引领,促进企业和教育同步发展

校企合作的过程如果有地方政府的牵引与督促,效果将更快、更好,也更规范。

1.政策优先,扶持企业。当地政府应该就眼大局,因为当地企业的良好发展,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再者,解决劳务问题也是头等大事。基于这两点,当地政府可以制订相关的法规和优惠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和经济支持,对参与半工半读合作办学成绩卓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以倡导扶助半工半读模式的顺利进展之风气。

2.科研领先,支持企业。政府应重视半工半读合作企业的发展壮大,关注并支持企业高新产品的研发,积极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条件,为参与半工半读的企业提供科研支持,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二)企业扶持,校企合作,培养社会适用人才

近几年,一些企业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前台”,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培养社会技能人才的义务。

1.主动提供“工”的岗位。企业愿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作为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平台,在“工”期间,企业根据学生做工情况不定期举办一些企业岗位培训、技术培训和主题讲座,由企业技工传授操作技能,企业管理者传播职业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让学生更进一步接受、感悟职业教育,实现工作岗位锻炼育人、企业文化熏陶育人,为其将来进入职场奠定基础。

2.企业主动获得话语权。企业在职业教育的主体框架内应获得充分的话语权,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专家根据职业要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实训实习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合作,协助学校确定人才规格以及就业方向,审定专业教学课程开设。企业还可派出技术骨干到学校参与教学计划及课程模块设计,甚至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学校应与企业沟通,促使合作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

(三)强化细节,突出学校自身的教育功能

学校应灵活处理“读”的形式,始终围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突出学校的教育功能。

1.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可采用“课堂+企业”的“企业课堂”形式,让学生在上岗实习中学习知识技能;也可采用“课堂+实训”的形式,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实训时强化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灵活分配,滚动推进。

2.加强岗前的教育培训。在学生将去企业“工”时,学校应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学生踏实工作,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鼓励学生谋求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操守教育,以保证半工半读顺利进行,保证企业生产运作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