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倒计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5:24

新年倒计时篇1

“Chronograph”也被写作“Chronoscope”,最初来源于希腊文,由“Chronos”和“Grapho”两个单词组合而成,其中的“Chronos”表示时间,而“Grapho”的意思是记录。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中,最饱含感情的计时,莫过于农历新年的大年夜。准点一到,鞭炮声震耳欲聋,像是要把过去一年所有的不快全部释放掉。而一枚具备计时功能的机械机芯腕表,一定能让新年的起跑点来得更加准确而富于诗意。

我们特意为你准备了这期的8只计时腕表。看看哪只表,最适合陪你倒数新年的来临。

摩纳哥Calibre12计时码表

所有设计基于StevemcQueen's于1970年于“Lemans”影片中驾驶的宝时捷917K跑车及其配戴的计时码表。3点钟位置,显示正常小秒针;9点钟位置,显示计时分钟。

天梭V8系列计时腕表

“V8”的命名源于V8引擎,是目前F1赛车所采用的引擎。这款运动腕表拥有分段累计计时和同时分段计时两种高超的“专业技能”,并配以精密的测速尺。计时盘下方特别用醒目的红色或亮黄色标注上了各自的计时功能:“minutes”、“1/10sec”和“second”,方便佩戴者轻松读取,准确计时。

真力时elprimero自制机芯系列旗舰月相腕表

于1969年诞生的el-primero计时码表机芯,当时堪称全球最精确,最高振频的自动计时机芯,每小时36,000转,将时间精确到1/10秒。这款旗舰月相男表有着麦穗纹表盘,很是大气。

豪雅卡莱拉Calibre16计时码表

表盘分布3个计时圈,6点钟位置是计时小时圈,9点钟位置显示正常小秒针,12点钟位置则是计时分钟圈,红与黑的搭配使用令这只表看起来神秘而张扬。

万国葡萄牙自动计时钻石腕表

iwC万国一向被看作是男人佩戴的腕表,这次的葡萄牙自动计时钻石腕表让人惊喜,原来计时腕表也可以极富女性柔美感觉。这只镶了钻的腕表具备计时功能及30分钟计时盘,足够让喜爱机械美感的女性悉心把玩。

飞亚达天行者spacemaster腕表

这款飞亚达为纪念中国首次成功“太空行走”而特别发行的腕表,搭载飞亚达专门为“神舟七号”研制的计时机械机芯。它有着一个特别计时圈――为航天员执行太空任务而特别设计的45min计时圈。

豪雅GrandCaRReRaCalibre17RS2计时码表

极具新意的一款计时腕表,2个转盘指示系统令它脱颖而出――3点钟位置显示正常小秒针,9点钟位置显示分钟计时盘。表壳所采用的2级钛金属质地坚硬却又非常轻盈,易于佩戴。

天梭库图系列瓦储机械自动计时机械码表

库图系列的名称源于法文“Couturier”,意为业内出名的工匠。这只配备eta7750瓦储机械自动计时机芯的腕表,有着计时腕表难得一见的儒雅风范。计时盘的刻度由中心向发散,酷似齿轮,粉金的采用令其融入当下时尚潮流。

计时腕表的“时间简史”

大约在1720年,英国著名的钟表师GeorgeGraham(1673-1751)制作了一个具有钟摆的计时器,它的特点在于巧妙地通过控制钟摆的停止与开始,能够单独记录一件事情持续了多长时间,而这位英国人在今天也被称为“计时器之父”(FatheroftheChronograph)。

到了1776年,瑞士人Jeanmoysepouzait(1743-1793)发明了具有独立秒针的机械装置,由于他的这一发明对后来计时码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Jeanmoysepouzait也成为计时码表的先驱人物。

新年倒计时篇2

一想到明天,我就可以穿上存放了好久的新衣了;一想到明天,我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饺子了;一想到明天,我就可以拿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了。啊!我的心情就好激动吆!

呵呵,明天,是我们辞旧迎新的日子,我很开心。想必,不单单是我,所有的人应该都很兴奋,对不对?

新年,是我们期盼的。众所周知,新年,人们不仅要包饺子,还要拜年,大人们要准备好给小孩子压岁钱,小孩子呢?在腊月二十九时要睡个大觉,要不等三十那天守岁时会熬不过去的。

夜幕降临,离新年更近了,我心潮澎涌,不知今夜会不会因激动而寝不安席。现在已经19:36了,好期待明天的到来,天啊!我都不知所措了。新年啊!不要再折磨我了,快来快来快点到来吧!

新年倒计时篇3

【关键词】引黄济津;漳卫新河;倒虹吸;水力设计

1工程概况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天津市供水形势异常严峻,鉴于位山线的引水量不能满足天津城市的供水需求,而且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为保证天津城市供水安全,节约黄河水资源,拟实施潘庄线引黄济津。

潘庄线引黄济津输水线路利用现有潘庄总干渠以及马颊河、沙杨河、南运河等天然河道,同时还需要避开污染河道。结合现状和当地意见,经技术经济比较并优化后确定潘庄线输水线路如下:自潘庄渠首闸取水,经过潘庄总干渠后进入马颊河,在马颊河小王庄处分成两支,一支是经王庄泵站提升进入旧城河后入六五河,另一支是在李家桥闸上流入沙杨河、头屯干渠及六五河,两支于六五河汇合后通过新建漳卫新河倒虹吸输水箱涵进入南运河,再通过南运河输水至天津市九宣闸。

漳卫新河倒虹吸是潘庄线路的重要节点建筑物,是为了满足输水水质和流量要求需要新建的工程。本工程在德州市境内,起于六五河牛角峪闸上游200m,止于南运河四女寺闸下游773m,本工程需要穿越六五河西支,利民河东支、利民河北支、减河、岔河5条河道,全长1850m,由倒虹吸工程和新挖明渠工程组成。

2工程布置

漳卫新河倒虹吸全长1429m,由进口闸、管身段、出口闸组成,设计流量80m3/s。

进口闸位于六五河牛角峪闸上游200m左堤,为3孔4.6m×4.6m(宽×高)涵闸,全长76m,进口闸主要由上游连接段、铺盖段、闸室段及箱涵段4部分组成。进口闸工程桩号为0+000~0+076。

倒虹吸管身段上接进口闸,下接出口闸,为3孔4.6m×4.6m(宽×高)箱涵,全长1292m,共穿越六五河西支、利民河东支、利民河北支、减河、岔河5条河道。倒虹吸进口设计底高程13.36m(国家85高程,下同),设计水位19.46m,出口设计底高程13.82m,设计水位18.92m。倒虹吸管身段工程桩号为0+076~1+368。

出口闸位于岔河左堤外50m,为3孔4.6m×4.6m(宽×高)涵闸,全长61m,主要由箱涵段、闸室段、消力池、海漫段及下游防冲槽段5部分组成。出口闸工程桩号为1+368~1+429。

3水力设计

引黄济津潘庄线路漳卫新河倒虹吸水力设计包括倒虹吸进、出口渐变段长度确定,进口淹没计算及倒虹吸管过流能力和水头损失计算。通过计算确定倒虹吸进、出口渐变段长度,进口底高程,为工程的总体布置及倒虹吸设计提供依据。

3.1倒虹吸进、出口渐变段长度确定

4结语

对于引黄济津漳卫新河倒虹吸工程,需综合考虑引水渠道、进口闸、倒虹吸管身、出口闸及下游渠道进行水力设计,具体主要包括进口淹没计算及倒虹吸管过流能力和水头损失计算等内容。根据引黄济津漳卫新河倒虹吸工程工程的水力设计经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水面线推求可采用简化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精度是可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

(2)由于倒虹吸长度较长且边界条件复杂,用一维流水力学方法进行计算,只能得到近似的结果。

(3)对重要工程或条件复杂的布置宜进行水工模型试验,以验证水力设计的合理性,并根据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新年倒计时篇4

关键词跌倒;课题小组;护理管理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机能不断降低,即使没有疾病,老年人也常常会出现生理功能的低下,其中跌倒/骨折给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方面是跌倒后发生骨折,80%以上的老人股骨颈骨折是由于跌倒所致[1],骨折后的长期卧床会加速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降低;另一方面,即使跌倒后未发生骨折,也可能因为跌倒时的惊吓使老人对自身的移动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发生跌倒后综合征(postfallsyndrome)。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每年约有1/3老人发生跌倒1次或多次[2],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为有效预防跌倒,本老年病区于2007年7月成立课题组,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1方法

1.1成立课题组

挑选老年病区心血管科、神经内科、肿瘤科、骨科、呼吸内科等跌倒高危科室的护士长和护理骨干组成课题小组,对全病区老年患者进行资料收集。

1.2确立管理理念

把国内外最新的有效预防跌倒措施引入我老年病区预防跌倒的护理实践中,结合老年病区的特点,努力提高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方法和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1.3专项理论培训

选派小组成员参加部级及省级预防跌倒护理知识培训班,学成后对课题小组成员进行讲授,以点带面将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应用到压疮护理实践中。同时对国外医院预防跌倒资料进行翻译和整理,结合国内具体情况选择性学习。

1.4设计老年跌倒评估量表

课题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参照相关资料和临床经验,采用自行设计老年跌倒评估量表,此量表由两部分组成:跌倒因素评估表和跌倒预防措施表。跌倒因素评估表是一种多级评价的量表,评估项目包括:住院时间、年龄、跌倒史、平衡能力、精神状态、一般情况、视力、表达能力、药物治疗、慢性病等9项,量表计分方法:量表核心条目采用有序分类变量,应答得分由正向到负向排列,对应分值为0分~3分。评定总分0~9分低度危险性;10~20分中度危险性;21~33分高度危险性。跌倒预防措施表根据划分的跌倒危险级别列出相应措施:0~9分低度危险性老年患者从病床、病房、病区环境、行动工具、家具设备、沟通理解等方面进行干预;10~20分中度危险性老年患者从活动能力、脚和鞋、大小便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干预;21~33分高度危险性老年患者从风险标识、用药、病情观察、用具安全等方面进行干预。老年跌倒评估量表信度评价:量表9个条目总Cranach’sα系数为0.87;内容效度为0.901。

1.5建立管理流程

1.5.1评估

所有患者入院或转科后24小时内由管床护士使用老年跌倒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如病人病情变化时也应进行再评估,以确定是否为易跌倒患者。

1.5.2健康知识宣教与环境预防

向所有护理人员、老年患者和家属提供教育与训练,使他们具有防跌倒意识,主动使用老年跌倒评估量表辨别高危人群,并依据得分情况选择相应干预措施。护士应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用尊重和诚恳的态度对待老人,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其交谈,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顾虑,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老年患者能听从护士的宣教,配合护士的工作,互相合作,以防意外的发生。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防跌倒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采取预防跌倒措施,降低跌倒发生率[3]。病区内各个病房统一布局,病室保持整洁,照明充足,调节病床高度至合适,配有床栏,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地面平坦、干燥,无水迹。走廊通畅,不堆物,设有扶手;厕所、浴室使用防滑地砖,安装呼叫器。厕所使用坐式便器,防止患者站立蹲下时跌倒;病房做清洁工作时,设置醒目的标志,使患者提高警惕。

1.5.3设立风险标识

老年跌倒评估量表评估总分>10分,都在病历和床头标明“中/高危险性跌倒”,悬挂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给予持续性评价并列入交班内容。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有中、重度危险性的患者,护士长在24小时内与经管护士、医生(必要时)共同对患者进行再评估,力求内容客观真实,并检查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全面,确认无误后上报科护士长。

1.5.4逐级上报制度

完善“护理部―护理安全小组―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来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预案及其实效。

1.5.5应急预案

当患者发生跌倒时,当班护士立即至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初步判断摔伤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将跌倒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同时填写跌倒事件报告单,逐级汇报。

1.5.6资料保存归档

对每一份跌倒病例登记表输入计算机保存,以供分析、综合评价和信息反馈。

2效果

课题小组自成立并对预防跌倒护理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来,研制了老年跌倒评估量表,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提供了测量工具,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每一位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能得到课题组提出的最为适合的护理方案。3篇;组织举办了跨地区医院的“预防老年跌倒的研讨会”,并作预防老年跌倒的护理管理专题报告6场。

3讨论

3.1使预防跌倒的程序规范化,跌倒预防知识普及,跌倒发生率下降

跌倒的预防护理方法多种多样,常常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选择和使用,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需要得到证实。而由循证护理制定并通过测试的老年跌倒评估量表可以准确的指导预防跌倒的措施。我老年病区住院期间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由11.8%降至3.4%,有显著改善。

3.2老年跌倒量表的使用加深了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增进护患沟通

老年跌倒评估量表评估总分>10分,都在病历和床头标明“中/高危险性跌倒”,可随时提醒护士和患者预防跌倒,加深了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悬挂于患者床头的预防措施不仅用来指导护士预防跌倒的护理工作,而且作为患者读物之一,可起到健康宣教的作用,使患者了解自己跌倒的风险大小,及预防的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

3.3加深了科室间的合作,促进信息的交流

课题小组加强了与临床各科护士、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协调。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科室和不同专业,医疗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每一个跌倒案例都与科室护士长、护士、医生(必要时)、患者及家属一起商讨,提出较全面、合理的防治护理方案。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学分科细化,以课题小组形式进行护理循证实践和管理可以不断深入和推广,利用课题小组的力量去解决更多护理问题,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provincema,HadleyeC,HornbrookmC,etal.theeffectsofexerciseonfallsinelderlypatients:aprepalnnedmeta-analysisoftheFiCSittrials.Jama1995.273(1):1341-1347.

新年倒计时篇5

此次引黄补淀输水流量为30m3/s,现有滏阳新河倒虹吸为王大引水工程输水干渠穿滏阳新河的交叉建筑物,倒虹吸管身为两孔一联,单孔过水断面2.5×2.5m,输水设计流量为20m3/s。倒虹吸无法满足过流要求,需在滏阳新河倒虹吸下游新建支渠临时工程协同过流,辅助滏阳新河主槽倒虹吸输水。在滏阳新河主槽倒虹吸下游新建一段支渠以满足过流要求。新建支渠长340.5m,渠底设计宽度3m,渠底高程6.7m,挖方段渠道内边坡1∶2.5,填方段内外边坡均为1∶2.5,堤顶高程12.45m,堤顶宽7m。填方段渠道内边坡及渠底铺设复合土工膜,以满足防渗要求。复合土工膜铺设长度左岸150m、右岸148m,复合土工膜上覆土厚度为0.5m,铺设顶高程为11.95m,以满足防渗要求。新建支渠截断滏阳新河主槽水流,为保证主槽内污水排放,在右侧滩地开挖导流渠,临时支渠与导流渠交叉部位设排污管,排污管采用预制混凝土管(Ⅲ级)2根,管道直径1.5m,单节管长2.5m,共2根,每根长90m,排污管设计流量5m3/s。管道上游迎水面设复合土工膜防渗,土工膜铺至8.5m高程处;管道出口支渠外堤坡设反滤层,防止渗流逸出破坏堤坡,由上至下依次为0.2m厚碎石,土工布。

2.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原设计考虑在滏阳新河主槽内埋设导污管道,保证滏阳新河主槽内常年排污要求,导污管长110m,共计3根预制混凝土管,管径1.5m。后经现场查勘,滏阳新河主槽污水流量较大,且主槽内淤泥较深,基础沙层较厚,清淤后铺设排污管施工速度较慢,因应急工程施工要求时间较短,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2010年应急输水按期引水,决定将原设计方案中排污管道的位置由主槽中心移至主槽右滩地,在右滩地开挖导流渠,排污管埋在导流沟渠底。排污管直径1.5m,长90m,共2根。

3.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滏阳新河主槽支渠工程施工时,为保证工程干场作业,在滏阳新河倒虹吸上游约28m处新建截水围堰,围堰顶高程12.0m,围堰顶宽8m,因没有设导流措施,在下游工程即将完工时,围堰上游水位已憋高至10.5m高程,与围堰下游(河底高程6.6m)形成约4m的水位差。按照指示尽量保留现有围堰,以备将来滏阳新河倒虹吸扩建工程施工,污水下泄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的指示精神。需对导流施工采取有效的保证措施。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先在导流缺口处围堰下游坡脚进行石笼防护,在两根导污管进口利用钢板(门)封堵,设吊环。利用排污泵向围堰下游河道充水,为不影响导污管进口防护工程,围堰下游河道基坑充水高程按8.0控制。二是为保证安全有效的及时下泄现有槽蓄水位,待围堰下游河道基坑充水高程达8.0时,在靠近河道左滩地侧围堰开挖导流缺口,出口处可一次挖至设计高程8.0m,在跌坎处打两排木桩,以加固坝基,下游过流断面全断面防护复合土工膜,并在下游4.5m范围内填筑沙袋子至9.5m高程,以便控制水流使倒污管进口水位不超过8.0m。进口处现开挖至现状水位,使污水缓慢下泄,随水位下降不断开挖降低堰顶高程,当水位降至9.5m时可将上游开挖至至设计高程。在导流缺口开挖至现状水位时同时利用起重机将导流管口钢板(门)调离。

4.结语

新年倒计时篇6

关键词:倒逼机制;实践逻辑;真判断;推理法则;策略性;权益行为

中图分类号:D6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3?0059?04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社会变革和创新对人类提出越来越高的效率要求,也使人类越来越重视对社会发展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形成修正机制的理性要求。换言之,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口号时,当人类在城市发生水灾火灾、交通拥堵、恐怖袭击、生化污染等生存境况问题时,困难即是机遇,为了减灾防灾,人类形成许多防范风险的应急机制,也使得“倒逼机制”这样的语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和日常语言中。这里的“倒逼机制”,在使用上明显隐含着逻辑中的逆推法则,这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有更大发生几率前提下的控制防范事故发生的实践性逻辑,目的是通过规划性的逻辑设定,来消除可能的社会危机和恶化风险,是在传统逻辑中的逆推法介入社会因素后的推理方式。

“倒逼”原本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在强政府干预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迫使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最初被使用在货币供给范畴内的“倒逼机制”,现在因其语词本身的形象性,在当今许多描述低端企业退出、转向高价值链时所使用的类似激励机制的经济解读,例如“‘民工荒’倒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人类文明自我毁灭与自我升级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贸易摩擦‘倒逼’不出‘平衡’格局”等的语词里,“倒逼”或者“倒逼机制”已经成为激励企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手段。相关“倒逼机制”的诠释或文章,在百度上约有1530000条,这不仅是意味着一个新语词出现及其被引用的频率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在字面上就可以确定大概意思的语词,在日常实践中,究竟可以对人类的理性思维产生多大的影响力的问题。

由此而言,探究“倒逼机制”的逻辑事理,是对目前含义含混甚至背驰的使用现象的有机探索,寻求的不是进行关于“真判断”的有限界定,而是梳理现实领域中,如何通过“倒逼机制”的传导,演绎人类遏制退步、引向未来的可持续思维路径。

一、偏向思想试验的逻辑阈限

(一)倒逼机制的内涵

在托马斯?韦伯的笔下,呈现给我们的是世俗化态度下的精于计算的理性精神,以此构成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社会资源市场和法律政治的逻辑。不难理解2010年末的哥本哈根会议,开启了人类未来50年轻物质的低碳时代,要求各国限定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意味着人类未来的物质文明享受由升及“衰”,在发达国家“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呼吁里,“倒逼机制”顺势成为人类对自我生存的一种权威性

收稿日期:2012?02?03

作者简介:张炜(1964?),女,浙江定海人,上海城乡与建设交通党校/上海城市管理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文化,形式逻辑.

威慑。当3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美国国债的债权国”“人民币成为影子美元”“美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等,成为中国崛起的支柱,成为后发中国的和平崛起方式,也由此构成了中国GDp已成全球第二、人均538元的全球社保基金最少的国家之一,构成了国富民穷的重要根源。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严重失衡,便是“倒逼机制”形成的社会根源。学者因此建言,中国改革后三十年,是否能实现国家、大众和人类的幸福最大化,并引之为历史范畴的“倒逼机制”,是未来社会对今天国家精英的策略性考验。

在逻辑学里,逆推属于求解动态博弈均衡的方法,是指博弈参与人的行动存在着先后次序,并且后行动的参与人能够观察到前面的行动。作为完全归纳法,核心意思就是“向前展望,向后推理”,即首先仔细思考自己的决策可能引起的所有后续反应,并逐步倒推,以找出最优选择。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定,所谓的“倒逼机制”在社会学领域即是一种有效逆推的社会法则,是对社会危机进行的战略性调整思路,从而构成企业与国家兴起并转型的历史新契机。

(二)倒逼机制的特征

就实践层面而言,倒逼机制可视作逻辑推理的特殊形式,属于创造性假说,即由必然性逆推引向或然性可能,设计社会实践的相近性结果,而最终的历史事实就是验证是否形成“质的飞跃”的思想实验的成败。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倒逼机制”从逻辑学角度看,具有这样两个特征:

一是以具体危机的技术处置方式,表现为节点预测和技术假说的过程推理。也就是在阶段性的社会现状面前,作为时间的一个特定节点逆推这个节点之前的每一步可能优化的状态,在让时光“倒流”的思维假想中,设计和判断更符合人自身需求的过程。在电影艺术中,类似的手法十分司空见惯,例如在《纳尼亚传奇》中的纳尼亚魔法世界里,电影利用时间倒错和停滞的假想,让因果报应的人类鸿蒙思考变成影像中的真实。电影的虚化和电影导演对电影的虚拟处置,让人们感觉在现实危机面前,人类永远具有优势,当然前提条件是假设时间节点的设计策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节点。

二是倒逼机制不寻求严谨严密,侧重于阶段性考察的决策推理。例如关于现今我国的“民工荒”问题,专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发展方式是问题的根源,也即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由此形成我国现代化抉择中的风险之路、负重之路、低端之路、物本之路。提高用工薪金的现实路径,表面上看是企事业成本的提高,其实是社会人力资源价值的人性回归,这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正骤然转变的推动力,而且这些变化在产品生产链中已经开始朝着设计和管理的升级领域发展,虽然未来的经济顶层走向还很难确定。

摘要:目前,各种社会机制设计已成为现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常常将体制机制合在一锅里烹煮,事实上,机制是上下级之间的配合事宜,因此“倒逼机制”作为新生代的语词,已经司空见惯,它频频出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语境中,并在可持续社会发展中对社会矛盾和困境呈现了策略性的重要突破。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改革三十年累计的各种深层问题会不断浮现在社会表层,使得“倒逼机制”日渐成为人们解决棘手问题的重要权益行为。探究“倒逼机制”的逻辑事理,是对目前含义含混、甚至背驰的使用现象的有机探索,寻求的不是进行关于“真判断”的有限界定,而是梳理现实领域中,如何通过“倒逼机制”的传导,演绎人类遏制退步、引向未来的可持续思维路径。

关键词:倒逼机制;实践逻辑;真判断;推理法则;策略性;权益行为

中图分类号:D6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3?0059?04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社会变革和创新对人类提出越来越高的效率要求,也使人类越来越重视对社会发展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形成修正机制的理性要求。换言之,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口号时,当人类在城市发生水灾火灾、交通拥堵、恐怖袭击、生化污染等生存境况问题时,困难即是机遇,为了减灾防灾,人类形成许多防范风险的应急机制,也使得“倒逼机制”这样的语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和日常语言中。这里的“倒逼机制”,在使用上明显隐含着逻辑中的逆推法则,这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有更大发生几率前提下的控制防范事故发生的实践性逻辑,目的是通过规划性的逻辑设定,来消除可能的社会危机和恶化风险,是在传统逻辑中的逆推法介入社会因素后的推理方式。

“倒逼”原本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在强政府干预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迫使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最初被使用在货币供给范畴内的“倒逼机制”,现在因其语词本身的形象性,在当今许多描述低端企业退出、转向高价值链时所使用的类似激励机制的经济解读,例如“‘民工荒’倒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人类文明自我毁灭与自我升级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贸易摩擦‘倒逼’不出‘平衡’格局”等的语词里,“倒逼”或者“倒逼机制”已经成为激励企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手段。相关“倒逼机制”的诠释或文章,在百度上约有1530000条,这不仅是意味着一个新语词出现及其被引用的频率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在字面上就可以确定大概意思的语词,在日常实践中,究竟可以对人类的理性思维产生多大的影响力的问题。

由此而言,探究“倒逼机制”的逻辑事理,是对目前含义含混甚至背驰的使用现象的有机探索,寻求的不是进行关于“真判断”的有限界定,而是梳理现实领域中,如何通过“倒逼机制”的传导,演绎人类遏制退步、引向未来的可持续思维路径。

一、偏向思想试验的逻辑阈限

(一)倒逼机制的内涵

在托马斯?韦伯的笔下,呈现给我们的是世俗化态度下的精于计算的理性精神,以此构成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社会资源市场和法律政治的逻辑。不难理解2010年末的哥本哈根会议,开启了人类未来50年轻物质的低碳时代,要求各国限定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意味着人类未来的物质文明享受由升及“衰”,在发达国家“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呼吁里,“倒逼机制”顺势成为人类对自我生存的一种权威性

收稿日期:2012?02?03

作者简介:张炜(1964?),女,浙江定海人,上海城乡与建设交通党校/上海城市管理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文化,形式逻辑.

威慑。当3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美国国债的债权国”“人民币成为影子美元”“美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等,成为中国崛起的支柱,成为后发中国的和平崛起方式,也由此构成了中国GDp已成全球第二、人均538元的全球社保基金最少的国家之一,构成了国富民穷的重要根源。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严重失衡,便是“倒逼机制”形成的社会根源。学者因此建言,中国改革后三十年,是否能实现国家、大众和人类的幸福最大化,并引之为历史范畴的“倒逼机制”,是未来社会对今天国家精英的策略性考验。

在逻辑学里,逆推属于求解动态博弈均衡的方法,是指博弈参与人的行动存在着先后次序,并且后行动的参与人能够观察到前面的行动。作为完全归纳法,核心意思就是“向前展望,向后推理”,即首先仔细思考自己的决策可能引起的所有后续反应,并逐步倒推,以找出最优选择。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定,所谓的“倒逼机制”在社会学领域即是一种有效逆推的社会法则,是对社会危机进行的战略性调整思路,从而构成企业与国家兴起并转型的历史新契机。

(二)倒逼机制的特征

就实践层面而言,倒逼机制可视作逻辑推理的特殊形式,属于创造性假说,即由必然性逆推引向或然性可能,设计社会实践的相近性结果,而最终的历史事实就是验证是否形成“质的飞跃”的思想实验的成败。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倒逼机制”从逻辑学角度看,具有这样两个特征:

一是以具体危机的技术处置方式,表现为节点预测和技术假说的过程推理。也就是在阶段性的社会现状面前,作为时间的一个特定节点逆推这个节点之前的每一步可能优化的状态,在让时光“倒流”的思维假想中,设计和判断更符合人自身需求的过程。在电影艺术中,类似的手法十分司空见惯,例如在《纳尼亚传奇》中的纳尼亚魔法世界里,电影利用时间倒错和停滞的假想,让因果报应的人类鸿蒙思考变成影像中的真实。电影的虚化和电影导演对电影的虚拟处置,让人们感觉在现实危机面前,人类永远具有优势,当然前提条件是假设时间节点的设计策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节点。

二是倒逼机制不寻求严谨严密,侧重于阶段性考察的决策推理。例如关于现今我国的“民工荒”问题,专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发展方式是问题的根源,也即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由此形成我国现代化抉择中的风险之路、负重之路、低端之路、物本之路。提高用工薪金的现实路径,表面上看是企事业成本的提高,其实是社会人力资源价值的人性回归,这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正骤然转变的推动力,而且这些变化在产品生产链中已经开始朝着设计和管理的升级领域发展,虽然未来的经济顶层走向还很难确定。

存入我的阅览室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3%,原因是大多数人或是舍弃目标,或是沉湎空想。从有限的考察阶段看,倒逼存在着一个以或然率目标为条件的实践过程,也就是倒逼不是推向必然的结果,不是论证真相世界的唯一逻辑过程,不是为了构成几何学式的谨严的形式理性。因此,倒逼机制是有效的决策方式之一,是评估生活世界的主观性真实推理的方式。

二、论证有效概率的逻辑对称

(一)倒逼机制的信息

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形式,倒逼机制是经济设计和策略执行时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和信息调整的过程,在统一的模型和信息框架下研究了经济机制以及各种经济机制的信息成本问题。譬如针对社会问题设计最优目标配置时,倒逼市场的竞争可以使信息效率最大化。例如80年代,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所引致的农民治理性危机,中央政府试图通过农村税费改革来倒逼基层政府对自身进行改革,推行分灶吃饭,打破“大锅饭”的惰性格局,但分灶下却没有明确分权,结果引致“三乱”,由此形成了向上的反倒逼现象,以致中央和省级政府采取新的税收制度、投放更多资源来解决农村问题。由此可见,“倒逼”和“反倒逼”只是在某一时段上具有信息对称的相对意义,是事件双方持续保持互动与博弈的关系,而且为了倒逼的最优配置,付诸信息对称的成本往往很高,像上述事件中还必须考虑诸如等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利益代价。

(二)倒逼机制的激励

激励相容是赫尔维茨于1972年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定义为:假定机制设计者有一个社会目标,这个目标表现为某种意义下的资源公平配置、个人理性配置、某个经济部门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或在其他准则下的配置等,机制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置某套机制或是规则,在使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设计者设定的社会目标也能得到实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倒逼机制的设计者与参与者的利益之间不会完全一致。要达到机制设计者的某种目标,就必须假定就是每个人在主观上都追求个人利益,对活动参与者给予激励。机制参与者只有能获得大于其付出代价的利益时,才会遵循该机制的约束和要求,把事情做好。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机制设计者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今年我国的房地产调控问题,专家普遍预测,保障房投资增加将对冲商品房投资的减少,从而保证房地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开工率,减少楼市调控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就业的影响。但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看来,投资到位情况还不太理想,并认为,只有确保保障房投资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上,才能发挥对商品房投资减少的对冲作用。这个事例告诉人们,作为倒逼机制的调控方式,如何“人人有房住”与地产商利益之间存在着激励相容的政府祈望,维持房价数据的“稳定”成为各地调控房产的关键词。倒逼机制成为事件双方功能点的优化总和,成为利用逻辑上的逆推法则,将充分利用初始边界条件,从前往后逐步顺定出最优策略中各阶段的状态和决策变量值。

三、似真整体推理的逻辑假说

(一)倒逼机制的实践

倒逼机制不是某个事件在规划时就划定好关于该事件必须设置某个环节的倒逼,也不是简单的对事件的风险防范,相反是缘于实践中所冒出的问题的应急或常态化的处置方式。例如,今天谈到倒逼机制,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者自然会引出“倒逼”或“倒逼机制”这样的话语来。倒逼机制的实践形态意味着社会事件是动态流动的形态,始终处于实践的矛盾状态中。因此,倒逼在推理形式上不是结构上的某个固定表象,不是静态分析的逻辑结果,而且具有时间上“紧迫性”的进行时态中的实践形态,换言之,倒逼是面对当下才有意义的倒逼,是对社会问题作出的及时反映,是以现时的眼光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关照以前的甚或古代的问题。由此而言,人们以“倒逼机制”这样的特殊实践形态,在驾驭逻辑推理时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螺旋思维目的。

倒逼机制的实践形态有两种表象。一种是有效的倒逼,可以使问题得到克服,对事件的实践表现为更积极有效。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为人类的夜晚带来了光明,但白炽灯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电能只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被利用,其他的能量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浪费了。美国通用电子公司的研究人员伊曼,在1938年突破了启动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大关,制作了荧光灯。这种荧光灯比白炽灯更亮,且电能利用率高、省电,人们还因此誉它为日光灯。

另一种是狭隘的倒逼,表现更多的是对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否定。如有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多年来我都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循规蹈矩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听话、守旧、克己、让人有安全感、不够聪明、没有创新、不会给人以惊喜,但是在家会是个好孩子,在学校会是个好学生,在单位会是个好员工……说到这里我多少有些绝望,但又有点不甘心。”显然在这位网友身上,我们只看到一个“小我”的内核,参照的是世俗镜像下的明星荧荧的夸诞生活,而这样思维下的倒逼会是怎样的实践形态呢?显然忽视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着眼于对自己当下情景的评估中全盘否定自己,剑走偏锋,让人感觉这位网友似乎在扔弃良善,似乎要走上“坏人是由好变坏”的预设道路。可见倒逼机制作为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路径,需要日后可以正确检验的普遍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得到全面而公允的对待。

(二)倒逼机制的似真

从认识论角度而言,任何推理形式都是以现实实际为思考前提的,以此构成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命题推理规律。由于“倒逼”不存在有意设置诡辩逻辑的谬误雾霭,其过程就杂糅因果、假设、存异、求同等推理方法,表现为注重形式结构的逻辑思维方式,是按照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进行问题观察和设计解决策略,采用的是收敛思维,在倒逼思考与相应行动过程中,把众多的解决问题的信息和路径引导到可持续的逻辑条理中,排除各种混乱和不实的信息,以获得不容怀疑的似真结论来。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3%,原因是大多数人或是舍弃目标,或是沉湎空想。从有限的考察阶段看,倒逼存在着一个以或然率目标为条件的实践过程,也就是倒逼不是推向必然的结果,不是论证真相世界的唯一逻辑过程,不是为了构成几何学式的谨严的形式理性。因此,倒逼机制是有效的决策方式之一,是评估生活世界的主观性真实推理的方式。

二、论证有效概率的逻辑对称

(一)倒逼机制的信息

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形式,倒逼机制是经济设计和策略执行时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和信息调整的过程,在统一的模型和信息框架下研究了经济机制以及各种经济机制的信息成本问题。譬如针对社会问题设计最优目标配置时,倒逼市场的竞争可以使信息效率最大化。例如80年代,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所引致的农民治理性危机,中央政府试图通过农村税费改革来倒逼基层政府对自身进行改革,推行分灶吃饭,打破“大锅饭”的惰性格局,但分灶下却没有明确分权,结果引致“三乱”,由此形成了向上的反倒逼现象,以致中央和省级政府采取新的税收制度、投放更多资源来解决农村问题。由此可见,“倒逼”和“反倒逼”只是在某一时段上具有信息对称的相对意义,是事件双方持续保持互动与博弈的关系,而且为了倒逼的最优配置,付诸信息对称的成本往往很高,像上述事件中还必须考虑诸如等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利益代价。

(二)倒逼机制的激励

激励相容是赫尔维茨于1972年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定义为:假定机制设计者有一个社会目标,这个目标表现为某种意义下的资源公平配置、个人理性配置、某个经济部门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或在其他准则下的配置等,机制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置某套机制或是规则,在使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设计者设定的社会目标也能得到实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倒逼机制的设计者与参与者的利益之间不会完全一致。要达到机制设计者的某种目标,就必须假定就是每个人在主观上都追求个人利益,对活动参与者给予激励。机制参与者只有能获得大于其付出代价的利益时,才会遵循该机制的约束和要求,把事情做好。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机制设计者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今年我国的房地产调控问题,专家普遍预测,保障房投资增加将对冲商品房投资的减少,从而保证房地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开工率,减少楼市调控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就业的影响。但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看来,投资到位情况还不太理想,并认为,只有确保保障房投资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上,才能发挥对商品房投资减少的对冲作用。这个事例告诉人们,作为倒逼机制的调控方式,如何“人人有房住”与地产商利益之间存在着激励相容的政府祈望,维持房价数据的“稳定”成为各地调控房产的关键词。倒逼机制成为事件双方功能点的优化总和,成为利用逻辑上的逆推法则,将充分利用初始边界条件,从前往后逐步顺定出最优策略中各阶段的状态和决策变量值。

三、似真整体推理的逻辑假说

(一)倒逼机制的实践

倒逼机制不是某个事件在规划时就划定好关于该事件必须设置某个环节的倒逼,也不是简单的对事件的风险防范,相反是缘于实践中所冒出的问题的应急或常态化的处置方式。例如,今天谈到倒逼机制,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者自然会引出“倒逼”或“倒逼机制”这样的话语来。倒逼机制的实践形态意味着社会事件是动态流动的形态,始终处于实践的矛盾状态中。因此,倒逼在推理形式上不是结构上的某个固定表象,不是静态分析的逻辑结果,而且具有时间上“紧迫性”的进行时态中的实践形态,换言之,倒逼是面对当下才有意义的倒逼,是对社会问题作出的及时反映,是以现时的眼光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关照以前的甚或古代的问题。由此而言,人们以“倒逼机制”这样的特殊实践形态,在驾驭逻辑推理时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螺旋思维目的。

倒逼机制的实践形态有两种表象。一种是有效的倒逼,可以使问题得到克服,对事件的实践表现为更积极有效。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为人类的夜晚带来了光明,但白炽灯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电能只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被利用,其他的能量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浪费了。美国通用电子公司的研究人员伊曼,在1938年突破了启动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大关,制作了荧光灯。这种荧光灯比白炽灯更亮,且电能利用率高、省电,人们还因此誉它为日光灯。

另一种是狭隘的倒逼,表现更多的是对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否定。如有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多年来我都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循规蹈矩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听话、守旧、克己、让人有安全感、不够聪明、没有创新、不会给人以惊喜,但是在家会是个好孩子,在学校会是个好学生,在单位会是个好员工……说到这里我多少有些绝望,但又有点不甘心。”显然在这位网友身上,我们只看到一个“小我”的内核,参照的是世俗镜像下的明星荧荧的夸诞生活,而这样思维下的倒逼会是怎样的实践形态呢?显然忽视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着眼于对自己当下情景的评估中全盘否定自己,剑走偏锋,让人感觉这位网友似乎在扔弃良善,似乎要走上“坏人是由好变坏”的预设道路。可见倒逼机制作为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路径,需要日后可以正确检验的普遍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得到全面而公允的对待。

(二)倒逼机制的似真

从认识论角度而言,任何推理形式都是以现实实际为思考前提的,以此构成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命题推理规律。由于“倒逼”不存在有意设置诡辩逻辑的谬误雾霭,其过程就杂糅因果、假设、存异、求同等推理方法,表现为注重形式结构的逻辑思维方式,是按照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进行问题观察和设计解决策略,采用的是收敛思维,在倒逼思考与相应行动过程中,把众多的解决问题的信息和路径引导到可持续的逻辑条理中,排除各种混乱和不实的信息,以获得不容怀疑的似真结论来。

存入我的阅览室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3%,原因是大多数人或是舍弃目标,或是沉湎空想。从有限的考察阶段看,倒逼存在着一个以或然率目标为条件的实践过程,也就是倒逼不是推向必然的结果,不是论证真相世界的唯一逻辑过程,不是为了构成几何学式的谨严的形式理性。因此,倒逼机制是有效的决策方式之一,是评估生活世界的主观性真实推理的方式。

二、论证有效概率的逻辑对称

(一)倒逼机制的信息

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形式,倒逼机制是经济设计和策略执行时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和信息调整的过程,在统一的模型和信息框架下研究了经济机制以及各种经济机制的信息成本问题。譬如针对社会问题设计最优目标配置时,倒逼市场的竞争可以使信息效率最大化。例如80年代,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所引致的农民治理性危机,中央政府试图通过农村税费改革来倒逼基层政府对自身进行改革,推行分灶吃饭,打破“大锅饭”的惰性格局,但分灶下却没有明确分权,结果引致“三乱”,由此形成了向上的反倒逼现象,以致中央和省级政府采取新的税收制度、投放更多资源来解决农村问题。由此可见,“倒逼”和“反倒逼”只是在某一时段上具有信息对称的相对意义,是事件双方持续保持互动与博弈的关系,而且为了倒逼的最优配置,付诸信息对称的成本往往很高,像上述事件中还必须考虑诸如等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利益代价。

(二)倒逼机制的激励

激励相容是赫尔维茨于1972年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定义为:假定机制设计者有一个社会目标,这个目标表现为某种意义下的资源公平配置、个人理性配置、某个经济部门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或在其他准则下的配置等,机制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置某套机制或是规则,在使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设计者设定的社会目标也能得到实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倒逼机制的设计者与参与者的利益之间不会完全一致。要达到机制设计者的某种目标,就必须假定就是每个人在主观上都追求个人利益,对活动参与者给予激励。机制参与者只有能获得大于其付出代价的利益时,才会遵循该机制的约束和要求,把事情做好。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机制设计者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今年我国的房地产调控问题,专家普遍预测,保障房投资增加将对冲商品房投资的减少,从而保证房地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开工率,减少楼市调控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就业的影响。但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看来,投资到位情况还不太理想,并认为,只有确保保障房投资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上,才能发挥对商品房投资减少的对冲作用。这个事例告诉人们,作为倒逼机制的调控方式,如何“人人有房住”与地产商利益之间存在着激励相容的政府祈望,维持房价数据的“稳定”成为各地调控房产的关键词。倒逼机制成为事件双方功能点的优化总和,成为利用逻辑上的逆推法则,将充分利用初始边界条件,从前往后逐步顺定出最优策略中各阶段的状态和决策变量值。

三、似真整体推理的逻辑假说

(一)倒逼机制的实践

倒逼机制不是某个事件在规划时就划定好关于该事件必须设置某个环节的倒逼,也不是简单的对事件的风险防范,相反是缘于实践中所冒出的问题的应急或常态化的处置方式。例如,今天谈到倒逼机制,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者自然会引出“倒逼”或“倒逼机制”这样的话语来。倒逼机制的实践形态意味着社会事件是动态流动的形态,始终处于实践的矛盾状态中。因此,倒逼在推理形式上不是结构上的某个固定表象,不是静态分析的逻辑结果,而且具有时间上“紧迫性”的进行时态中的实践形态,换言之,倒逼是面对当下才有意义的倒逼,是对社会问题作出的及时反映,是以现时的眼光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关照以前的甚或古代的问题。由此而言,人们以“倒逼机制”这样的特殊实践形态,在驾驭逻辑推理时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螺旋思维目的。

倒逼机制的实践形态有两种表象。一种是有效的倒逼,可以使问题得到克服,对事件的实践表现为更积极有效。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为人类的夜晚带来了光明,但白炽灯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电能只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被利用,其他的能量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浪费了。美国通用电子公司的研究人员伊曼,在1938年突破了启动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大关,制作了荧光灯。这种荧光灯比白炽灯更亮,且电能利用率高、省电,人们还因此誉它为日光灯。

另一种是狭隘的倒逼,表现更多的是对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否定。如有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多年来我都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循规蹈矩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听话、守旧、克己、让人有安全感、不够聪明、没有创新、不会给人以惊喜,但是在家会是个好孩子,在学校会是个好学生,在单位会是个好员工……说到这里我多少有些绝望,但又有点不甘心。”显然在这位网友身上,我们只看到一个“小我”的内核,参照的是世俗镜像下的明星荧荧的夸诞生活,而这样思维下的倒逼会是怎样的实践形态呢?显然忽视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着眼于对自己当下情景的评估中全盘否定自己,剑走偏锋,让人感觉这位网友似乎在扔弃良善,似乎要走上“坏人是由好变坏”的预设道路。可见倒逼机制作为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路径,需要日后可以正确检验的普遍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得到全面而公允的对待。

(二)倒逼机制的似真

从认识论角度而言,任何推理形式都是以现实实际为思考前提的,以此构成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命题推理规律。由于“倒逼”不存在有意设置诡辩逻辑的谬误雾霭,其过程就杂糅因果、假设、存异、求同等推理方法,表现为注重形式结构的逻辑思维方式,是按照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进行问题观察和设计解决策略,采用的是收敛思维,在倒逼思考与相应行动过程中,把众多的解决问题的信息和路径引导到可持续的逻辑条理中,排除各种混乱和不实的信息,以获得不容怀疑的似真结论来。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3%,原因是大多数人或是舍弃目标,或是沉湎空想。从有限的考察阶段看,倒逼存在着一个以或然率目标为条件的实践过程,也就是倒逼不是推向必然的结果,不是论证真相世界的唯一逻辑过程,不是为了构成几何学式的谨严的形式理性。因此,倒逼机制是有效的决策方式之一,是评估生活世界的主观性真实推理的方式。

二、论证有效概率的逻辑对称

(一)倒逼机制的信息

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形式,倒逼机制是经济设计和策略执行时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和信息调整的过程,在统一的模型和信息框架下研究了经济机制以及各种经济机制的信息成本问题。譬如针对社会问题设计最优目标配置时,倒逼市场的竞争可以使信息效率最大化。例如80年代,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所引致的农民治理性危机,中央政府试图通过农村税费改革来倒逼基层政府对自身进行改革,推行分灶吃饭,打破“大锅饭”的惰性格局,但分灶下却没有明确分权,结果引致“三乱”,由此形成了向上的反倒逼现象,以致中央和省级政府采取新的税收制度、投放更多资源来解决农村问题。由此可见,“倒逼”和“反倒逼”只是在某一时段上具有信息对称的相对意义,是事件双方持续保持互动与博弈的关系,而且为了倒逼的最优配置,付诸信息对称的成本往往很高,像上述事件中还必须考虑诸如等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利益代价。

(二)倒逼机制的激励

激励相容是赫尔维茨于1972年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定义为:假定机制设计者有一个社会目标,这个目标表现为某种意义下的资源公平配置、个人理性配置、某个经济部门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或在其他准则下的配置等,机制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置某套机制或是规则,在使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设计者设定的社会目标也能得到实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倒逼机制的设计者与参与者的利益之间不会完全一致。要达到机制设计者的某种目标,就必须假定就是每个人在主观上都追求个人利益,对活动参与者给予激励。机制参与者只有能获得大于其付出代价的利益时,才会遵循该机制的约束和要求,把事情做好。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机制设计者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今年我国的房地产调控问题,专家普遍预测,保障房投资增加将对冲商品房投资的减少,从而保证房地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开工率,减少楼市调控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就业的影响。但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看来,投资到位情况还不太理想,并认为,只有确保保障房投资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上,才能发挥对商品房投资减少的对冲作用。这个事例告诉人们,作为倒逼机制的调控方式,如何“人人有房住”与地产商利益之间存在着激励相容的政府祈望,维持房价数据的“稳定”成为各地调控房产的关键词。倒逼机制成为事件双方功能点的优化总和,成为利用逻辑上的逆推法则,将充分利用初始边界条件,从前往后逐步顺定出最优策略中各阶段的状态和决策变量值。

三、似真整体推理的逻辑假说

(一)倒逼机制的实践

倒逼机制不是某个事件在规划时就划定好关于该事件必须设置某个环节的倒逼,也不是简单的对事件的风险防范,相反是缘于实践中所冒出的问题的应急或常态化的处置方式。例如,今天谈到倒逼机制,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者自然会引出“倒逼”或“倒逼机制”这样的话语来。倒逼机制的实践形态意味着社会事件是动态流动的形态,始终处于实践的矛盾状态中。因此,倒逼在推理形式上不是结构上的某个固定表象,不是静态分析的逻辑结果,而且具有时间上“紧迫性”的进行时态中的实践形态,换言之,倒逼是面对当下才有意义的倒逼,是对社会问题作出的及时反映,是以现时的眼光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关照以前的甚或古代的问题。由此而言,人们以“倒逼机制”这样的特殊实践形态,在驾驭逻辑推理时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螺旋思维目的。

倒逼机制的实践形态有两种表象。一种是有效的倒逼,可以使问题得到克服,对事件的实践表现为更积极有效。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为人类的夜晚带来了光明,但白炽灯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电能只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被利用,其他的能量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浪费了。美国通用电子公司的研究人员伊曼,在1938年突破了启动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大关,制作了荧光灯。这种荧光灯比白炽灯更亮,且电能利用率高、省电,人们还因此誉它为日光灯。

另一种是狭隘的倒逼,表现更多的是对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否定。如有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多年来我都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循规蹈矩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听话、守旧、克己、让人有安全感、不够聪明、没有创新、不会给人以惊喜,但是在家会是个好孩子,在学校会是个好学生,在单位会是个好员工……说到这里我多少有些绝望,但又有点不甘心。”显然在这位网友身上,我们只看到一个“小我”的内核,参照的是世俗镜像下的明星荧荧的夸诞生活,而这样思维下的倒逼会是怎样的实践形态呢?显然忽视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着眼于对自己当下情景的评估中全盘否定自己,剑走偏锋,让人感觉这位网友似乎在扔弃良善,似乎要走上“坏人是由好变坏”的预设道路。可见倒逼机制作为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路径,需要日后可以正确检验的普遍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得到全面而公允的对待。

(二)倒逼机制的似真

从认识论角度而言,任何推理形式都是以现实实际为思考前提的,以此构成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命题推理规律。由于“倒逼”不存在有意设置诡辩逻辑的谬误雾霭,其过程就杂糅因果、假设、存异、求同等推理方法,表现为注重形式结构的逻辑思维方式,是按照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进行问题观察和设计解决策略,采用的是收敛思维,在倒逼思考与相应行动过程中,把众多的解决问题的信息和路径引导到可持续的逻辑条理中,排除各种混乱和不实的信息,以获得不容怀疑的似真结论来。

存入我的阅览室

当然,这种似真还离不开整体思维的方式,是把相互关联的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正确区分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等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中把握部分,这样才可能使“倒逼机制”真正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利器,真正使逻辑在给定的问题面前显示其强大的思维力量。有这样一个关于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例子,有人按下面的思路去想,这就离开了倒逼机制的整体性原则:“我们知道,美国境内有几百万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在尼亚加拉瀑布这儿,却平均每小时浪费相当于25万条面包。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每小时有60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掉下来,在旋涡中制成一个大蛋糕,如果印花布不断从一架像尼亚加拉那样宽达4000尺的织布机上织出来,那也就表示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如果把卡耐基图书馆建在瀑布底下,大约在1~2小时内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这种思考对于瀑布能量的利用显然是种幽默而已,不是为了问题而倒逼。

目前,各种社会机制设计已成为现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常常将体制机制合在一锅里烹煮,事实上,机制是上下级之间的配合事宜,因此“倒逼机制”作为新生代的语词,已经司空见惯,它频频出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语境中,并在可持续社会发展中对社会矛盾和困境呈现了策略性的重要突破。此外,倒逼机制虽然现在还未真正在我国的体制机制中沉潜下来,但因其综合了逻辑思维的多元推理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还糅合了潜意识、想象等非逻辑的直觉知觉,在一些领域已使社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获得局部策略的优化,也改变了社会学家破解社会问题的传统方法。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改革三十年累计的各种深层问题会不断浮现在社会表层,使得“倒逼机制”日渐成为人们解决棘手问题的重要权益行为,这也使自开创第一个逻辑系统的亚里斯多德传统逻辑以来,在经历了十九世纪莱布尼兹创设的数理逻辑后,今天又添缀的一个关于推理的实践语词。希望从古到今的所有逻辑研究都能在今天让人类能更理性地把握好自己的命运,营造更美好的人类福祉。

参考文献:

[1]颜鸿.语言为什么是不够的?——以观察报告为线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1):14?18.

[2]陈殿林.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自觉[J].理论导刊,2011,(10):4?8.

[3]黄金华.从证成预境与发现语境二分看法律中的逻辑[J].广西社会科学,2011,(9):50?53.

[4]廖开洪.刻意含混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59?161.

[5]张美.一种S?蕴涵模糊逻辑系统的真度理论[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24?527.

[6]张传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的逻辑进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373?382.

[7]袁志刚.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功能及其进一步改革[J].学术月刊,2010,(1):55?66.

[8]何向东.归纳逻辑与科学创新[J].哲学研究,2004,(12):75?80.

Forcingmechanism:asapracticallogicofplausiblereasoning

ZHanGwei

(ShanghaiUrbanandRuralareasandConstructionofpartySchool/ShanghaiUrbanmanagementCollege,

Shanghai200233,China)

abstract:Currently,varioussocialmechanismdesignhasbecomethefocusofattentionofmodernacademia,whichisoftenmixedwiththeinstitutionalmechanismsinonepotcooking.infact,themechanismofco-ordinationbetweendifferentlevelsofissues,“reversedmechanism”asanewgenerationofwords,hasbecomecommonplace,andappearedfrequentlyinthedailylifeandsocialcontext,andpresentsimportantstrategicbreakthroughinthesocialcontradictionsanddilemmasofsustainablesocialdevelopment.inthecurrentsocietyintransition,itaccumulatedavarietyofdeep-seatedproblemsinthreedecadesofreformcontinuetoemergeinthesocialsurface,madethe“reversedmechanism”becometheimportantrightsandinterestsofthepeopletoaddressthethornyissueofbehavior.toexplorethelogicofthe“reversedmechanism”affair,thecurrentmeaningoftheambiguous,evendivergencephenomenonoftheuseoforganicexploration,doesnotseektocarryoutalimiteddefinitionof“truejudgment”whilecombingtherealfield,soastoforcethemechanismofconduction,humaninterpretationofthecurbbackward,andintroducesustainablethinkingpathtowardthefuture.

Keywords:forcedmechanism;logicofpractice;truejudgment;reasoningrules;strategic;interestsinbehavior

当然,这种似真还离不开整体思维的方式,是把相互关联的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正确区分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等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中把握部分,这样才可能使“倒逼机制”真正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利器,真正使逻辑在给定的问题面前显示其强大的思维力量。有这样一个关于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例子,有人按下面的思路去想,这就离开了倒逼机制的整体性原则:“我们知道,美国境内有几百万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在尼亚加拉瀑布这儿,却平均每小时浪费相当于25万条面包。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每小时有60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掉下来,在旋涡中制成一个大蛋糕,如果印花布不断从一架像尼亚加拉那样宽达4000尺的织布机上织出来,那也就表示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如果把卡耐基图书馆建在瀑布底下,大约在1~2小时内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这种思考对于瀑布能量的利用显然是种幽默而已,不是为了问题而倒逼。

目前,各种社会机制设计已成为现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常常将体制机制合在一锅里烹煮,事实上,机制是上下级之间的配合事宜,因此“倒逼机制”作为新生代的语词,已经司空见惯,它频频出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语境中,并在可持续社会发展中对社会矛盾和困境呈现了策略性的重要突破。此外,倒逼机制虽然现在还未真正在我国的体制机制中沉潜下来,但因其综合了逻辑思维的多元推理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还糅合了潜意识、想象等非逻辑的直觉知觉,在一些领域已使社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获得局部策略的优化,也改变了社会学家破解社会问题的传统方法。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改革三十年累计的各种深层问题会不断浮现在社会表层,使得“倒逼机制”日渐成为人们解决棘手问题的重要权益行为,这也使自开创第一个逻辑系统的亚里斯多德传统逻辑以来,在经历了十九世纪莱布尼兹创设的数理逻辑后,今天又添缀的一个关于推理的实践语词。希望从古到今的所有逻辑研究都能在今天让人类能更理性地把握好自己的命运,营造更美好的人类福祉。

参考文献:

[1]颜鸿.语言为什么是不够的?——以观察报告为线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1):14?18.

[2]陈殿林.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自觉[J].理论导刊,2011,(10):4?8.

[3]黄金华.从证成预境与发现语境二分看法律中的逻辑[J].广西社会科学,2011,(9):50?53.

[4]廖开洪.刻意含混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59?161.

[5]张美.一种S?蕴涵模糊逻辑系统的真度理论[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24?527.

[6]张传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的逻辑进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373?382.

[7]袁志刚.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功能及其进一步改革[J].学术月刊,2010,(1):55?66.

[8]何向东.归纳逻辑与科学创新[J].哲学研究,2004,(12):75?80.

Forcingmechanism:asapracticallogicofplausiblereasoning

ZHanGwei

(ShanghaiUrbanandRuralareasandConstructionofpartySchool/ShanghaiUrbanmanagementCollege,

Shanghai200233,China)

abstract:Currently,varioussocialmechanismdesignhasbecomethefocusofattentionofmodernacademia,whichisoftenmixedwiththeinstitutionalmechanismsinonepotcooking.infact,themechanismofco-ordinationbetweendifferentlevelsofissues,“reversedmechanism”asanewgenerationofwords,hasbecomecommonplace,andappearedfrequentlyinthedailylifeandsocialcontext,andpresentsimportantstrategicbreakthroughinthesocialcontradictionsanddilemmasofsustainablesocialdevelopment.inthecurrentsocietyintransition,itaccumulatedavarietyofdeep-seatedproblemsinthreedecadesofreformcontinuetoemergeinthesocialsurface,madethe“reversedmechanism”becometheimportantrightsandinterestsofthepeopletoaddressthethornyissueofbehavior.toexplorethelogicofthe“reversedmechanism”affair,thecurrentmeaningoftheambiguous,evendivergencephenomenonoftheuseoforganicexploration,doesnotseektocarryoutalimiteddefinitionof“truejudgment”whilecombingtherealfield,soastoforcethemechanismofconduction,humaninterpretationofthecurbbackward,andintroducesustainablethinkingpathtowardthefuture.

Keywords:forcedmechanism;logicofpractice;truejudgment;reasoningrules;strategic;interestsinbehavior

存入我的阅览室

当然,这种似真还离不开整体思维的方式,是把相互关联的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正确区分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等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中把握部分,这样才可能使“倒逼机制”真正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利器,真正使逻辑在给定的问题面前显示其强大的思维力量。有这样一个关于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例子,有人按下面的思路去想,这就离开了倒逼机制的整体性原则:“我们知道,美国境内有几百万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在尼亚加拉瀑布这儿,却平均每小时浪费相当于25万条面包。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每小时有60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掉下来,在旋涡中制成一个大蛋糕,如果印花布不断从一架像尼亚加拉那样宽达4000尺的织布机上织出来,那也就表示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如果把卡耐基图书馆建在瀑布底下,大约在1~2小时内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这种思考对于瀑布能量的利用显然是种幽默而已,不是为了问题而倒逼。

目前,各种社会机制设计已成为现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常常将体制机制合在一锅里烹煮,事实上,机制是上下级之间的配合事宜,因此“倒逼机制”作为新生代的语词,已经司空见惯,它频频出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语境中,并在可持续社会发展中对社会矛盾和困境呈现了策略性的重要突破。此外,倒逼机制虽然现在还未真正在我国的体制机制中沉潜下来,但因其综合了逻辑思维的多元推理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还糅合了潜意识、想象等非逻辑的直觉知觉,在一些领域已使社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获得局部策略的优化,也改变了社会学家破解社会问题的传统方法。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改革三十年累计的各种深层问题会不断浮现在社会表层,使得“倒逼机制”日渐成为人们解决棘手问题的重要权益行为,这也使自开创第一个逻辑系统的亚里斯多德传统逻辑以来,在经历了十九世纪莱布尼兹创设的数理逻辑后,今天又添缀的一个关于推理的实践语词。希望从古到今的所有逻辑研究都能在今天让人类能更理性地把握好自己的命运,营造更美好的人类福祉。

参考文献:

[1]颜鸿.语言为什么是不够的?——以观察报告为线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1):14?18.

[2]陈殿林.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自觉[J].理论导刊,2011,(10):4?8.

[3]黄金华.从证成预境与发现语境二分看法律中的逻辑[J].广西社会科学,2011,(9):50?53.

[4]廖开洪.刻意含混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59?161.

[5]张美.一种S?蕴涵模糊逻辑系统的真度理论[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24?527.

[6]张传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的逻辑进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373?382.

[7]袁志刚.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功能及其进一步改革[J].学术月刊,2010,(1):55?66.

[8]何向东.归纳逻辑与科学创新[J].哲学研究,2004,(12):75?80.

Forcingmechanism:asapracticallogicofplausiblereasoning

ZHanGwei

(ShanghaiUrbanandRuralareasandConstructionofpartySchool/ShanghaiUrbanmanagementCollege,

Shanghai200233,China)

abstract:Currently,varioussocialmechanismdesignhasbecomethefocusofattentionofmodernacademia,whichisoftenmixedwiththeinstitutionalmechanismsinonepotcooking.infact,themechanismofco-ordinationbetweendifferentlevelsofissues,“reversedmechanism”asanewgenerationofwords,hasbecomecommonplace,andappearedfrequentlyinthedailylifeandsocialcontext,andpresentsimportantstrategicbreakthroughinthesocialcontradictionsanddilemmasofsustainablesocialdevelopment.inthecurrentsocietyintransition,itaccumulatedavarietyofdeep-seatedproblemsinthreedecadesofreformcontinuetoemergeinthesocialsurface,madethe“reversedmechanism”becometheimportantrightsandinterestsofthepeopletoaddressthethornyissueofbehavior.toexplorethelogicofthe“reversedmechanism”affair,thecurrentmeaningoftheambiguous,evendivergencephenomenonoftheuseoforganicexploration,doesnotseektocarryoutalimiteddefinitionof“truejudgment”whilecombingtherealfield,soastoforcethemechanismofconduction,humaninterpretationofthecurbbackward,andintroducesustainablethinkingpathtowardthefuture.

Keywords:forcedmechanism;logicofpractice;truejudgment;reasoningrules;strategic;interestsinbehavior

[编辑:汪晓]thecurrentmeaningoftheambiguous,evendivergencephenomenonoftheuseoforganicexploration,doesnotseektocarryoutalimiteddefinitionof“truejudgment”whilecombingtherealfield,soastoforcethemechanismofconduction,humaninterpretationofthecurbbackward,andintroducesustainablethinkingpathtowardthefuture.

新年倒计时篇7

一、今年中心巡查队全年执法基本情况:截止目前,中心巡查队全年日常出勤380次,夜间巡查242次,发现各类违法占用储备土地约180起,其中倾倒渣土垃圾泥浆:约80起,违法建设:约75起,非法开采:约15起,乱挖乱植约10起,联合执法约39起。其中九峰街道倾倒渣土垃圾泥浆约10起,下达九峰街道土地情况告知函3封,违法建设约17起,下达告知函11封,非法开采约2起,下达告知函1封。佛祖岭街道倾倒渣土垃圾泥浆约20起,下达告知函1封。违法建设约30起,下达告知函18封,非法开采约3起,下达告知函1封。左岭街道倾倒渣土垃圾泥浆约5起,下达告知函3封,违法建设约3起,下达告知函1封。关东街道倾倒渣土垃圾约4起,下达告知函2封,违法建设约15起,下达告知函11封。豹澥街道倾倒渣土垃圾泥浆约15起,下达告知函10封,违法建设约15起,下达告知函8封,非法开采约8起,下达告知函3封。

二、各街道巡查队执法基本情况  :

豹澥街全年执法数据统计情况:全年执法出勤586起;联合高新巡查队26次;豹澥街交通中队执法5次;联合豹澥街城管行动5次;接到举报电话42起;夜间加班行动37次;拦挺各类违法车辆209余辆;暂扣驾照21本,;行驶证17本;拆除各类违法建设21处,面积约23700平方米;清理渣土垃圾16处,面积约1800方;滤网覆盖裸图约320亩;达成协议于承诺书24份;问题督办单33份;责令整改通知书7份;违法通知书99份;

佛祖岭街全年执法数据统计情况:共开展违法建设拆除整治活动24次,拆除违法建设55处,共计拆除违法建筑17163.11平米,拆除违法院墙2处,共计60余米。2018年来共处理违法运输建筑垃圾车辆44辆;共罚款金额为28000元整。另处理一起重大案件,湖北天建达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乱倒渣土在储备土地,处罚5万元整。

关东街全年执法数据统计情况:共查处违法建设二十余起,劝阻自拆5起,强制拆除十余起,总共拆除面积超过2000平米。

九峰街全年执法数据统计情况:共计发现乱堆乱倒违法现象90余起,其中上报28起,自行处理50余起,清理储备土地乱堆乱倒的垃圾30起,共计500余吨,拆除手续过期未续约的临时生活区3处,关停无手续石料加工厂2处,铲除私占储备土地种植约800余亩。

左岭街全年执法数据统计情况:首先配合相关单位完成了辖区内园林、企业、养殖业的评估工作。针对辖区一江三湖七桥的巡查环境保护,巡查队并做好了资料整理完善工作。协助街道对316国道扩建断面的拆迁。积极配合高新区飓风行动,左岭街道拆迁刺山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对鄂州电厂三期500KV电力线路输送电塔基座跟踪管理。对骆驼集团武汉研发中式基地核查相关手续,并协助街道政府协调岱家山权属纠纷等等一些工作。我队在用地单位土地用途审批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核查,督促用地单位完善用地手续,做到合法用地。

三、关于储备土地管理的工作和建议

1、相关街道责任人要不定期日常巡查和督导,保护和制止街道储备土地上的违法行为,监督是否有超出范围内的倾倒现象,是否在倾倒点、违法建设、非法开挖取石料等违法行为。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储备土地巡查队。对已经遭到破坏、侵占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根据责任情况街道要承担全部责任。

2、提倡举报奖励制度,对有提供重大信息并得到确认后的违规违法现象可采取适当的有偿奖励。储备土地巡查队已经向各街道下发和宣传举报电话明确举报事项。使开展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得到有效补充,储备土地巡查队同时对举报人的信息电话采取保密措施,使举报群众能够维护好自己的合法利益和人身安全。

3、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单位、各村等,在储备土地巡查队提出帮助请求时,应提供相关信息和便利,并帮助协调沟通,使储备土地管理工作开展更加顺利。

4、各街道应建立健全的资料存档体系,对每天巡查发现的事件分类别做好记录。按天或者按星期定期的汇报给中心巡查队,由中心巡查队整理归类。中心巡查队下达的告知函,必须按规定时间内得到及时的回复。

新年倒计时篇8

2、春节假期倒计时,抓紧最后减肥的尾巴。

3、春节倒计时,一年忙忙碌碌的日子,好像这一切都没有办法拥有很多物质上追求的东西,一年下来负债累累,付出过,却收获的是工作经验。过年后的自己仍是追梦人。

4、春节倒计时,感觉已经按耐不住内心的狂喜了,心里早早就已经飞回了家,长大以后过年,越觉得陪伴父母才是最紧要的。

5、春节开始倒计时,生活就像撒了糖,空气都弥漫着甜蜜。

6、买东西才有过年的氛围,好像过完年人就都不活了一样,春节倒计时。

7、击碎了幻想,留存最终的梦想有些不败,就在奔向梦想的路上。不怕输,因为我没想要赢谁,而是实现梦想这就够了,春节进入倒计时,准备回家了。

8、春节倒计时了,回家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9、2021年春节进入倒计时,在归家心切的同时,又有多少人烦心于即将扎入可怕的春运大军,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回家的心。

新年倒计时篇9

安宁河发源于四川冕宁县菩萨岗东西两股溪流——柯别河和北茎河。两河于大桥镇汇合后始称安宁河,古称孙水、白沙江、台登水、西泸水,清代称安宁河,取河水安宁之意。该河由北向南流经西昌、德昌、米易,在米易县城以南汇入雅砻江,全长313千米。

安宁河断裂带北起石棉,中经冕宁、西昌、德昌、米易、会理,向南伸入云南境内大姚一带,四川省境内长约300多千米。这一构造活动区域从北至南发育有海棠、栗子坪、孟获城、大桥、冕宁、泸沽、西昌、德昌、米易等大小构造盆地。其中栗子坪盆地第四系沉积物厚度达150米;西昌盆地第四系沉积物厚达180米。该断裂带岩层有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超基性、基性、酸性等各类岩浆岩构造。该构造地貌以冕宁、西昌一线为界可分北、中、南三段。[1]

北段(石棉至冕宁间)地势构造呈强烈抬升运动,地貌为高山峡谷形状,沿断裂带有近南北向菱形构造分布,断裂水平位错不明显,地震活动较弱。

中段(冕宁至西昌间)为安宁河谷,新构造活动最强,角砾岩、糜棱岩分布广,结构松散。沿安宁河谷东侧的东支断裂,在第四纪沉积物中发育一组南北向小冲断构造及柔褶构造呈定向沿断裂分布,其中泸沽南面鹰嘴岩V级阶地砾石层被断错;沿安宁河谷两岸发育线状排列的断层带,第四纪早更新世昔格达层断开,河谷地貌受断裂控制;石龙后山一带上覆更新世与中更新世地层,有明显断错现象。全新世至现今该段以抬升差异性升降运动明显。

南段(西昌至米易、会理间)新构造活动减弱,以西昌为中心,向南相对抬升,其中西昌、黄联关、太和一带东、西两侧阶地i级保持对称,Ⅱ级阶地西侧高,东岸低,升降运动有反复变化。

安宁河断裂带南段和会理、攀枝花一带,深部构造复杂,上地壳厚20公里,分两层,上层速度值5.85公里/秒,下层速度值6.05公里/秒;中地壳厚40公里,分两层,上层速度值6.3—6.4公里/秒,下层低速层5.6—6.0公里/秒;下地壳厚度55公里,其速度值6.6—6.8公里/秒。与华坪、永胜、会泽对比,上地壳在横向及纵向极不均匀,p波速度垂向呈不连续梯度过渡或常速度层加梯度过渡带。[2]

则木河断裂带北起西昌,经普格、宁南,南达云南巧家附近与小江断裂相接,四川境内全长140公里,宽3—5公里。该断裂带北段较窄,南段较宽,与安宁河断裂带并非相交,基本保持斜列关系,与小江断裂带呈斜接,总体走向北30°西,倾北东,倾角50°—70°。主体由缸窑断裂、大石板-扯扯街断裂、普格-松新断裂、松新-宁南断裂等组成,呈雁列展布。该断裂带形成于印支期,新生代地层受青藏高原地块强抬升运动影响并进一步发展,活动强烈,地貌沿断裂带从北至南有西昌、拖木沟、松新、宁南、巧家等构造盆地,盆地内为一系列河湖相沉积。

该断裂带主要集中在荞窝-大箐梁子段。现今大箐梁子-拖木沟之间可见长达30公里的裂缝带,单条长30—50米,最长达340米,沿主要断裂走向呈北西20°—25°分布。地貌上呈现地震槽谷、地震阶、地震塌陷。地震槽谷的宽度与地裂缝带长度成正比,地裂缝带在地势陡峭的大箐梁子-乔窝段,重力影响形成线状陡坎、陡崖带。

该断裂带地震活动强度大,公元624年、814年、1732年、1850年曾多次发生过6—7级地震。地震活动造成强烈的新构造形变及位错,沿断裂可见长数百米至数公里,宽约数米至数十米,高度近百米的第四纪堆积物受地震影响而形成的构造垄岗地貌。[3]

此外,川西南地区还分布有一些中小型断裂带,如盐源、木里等断裂带。

二、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的历史地震

1.1536年3月19日西昌7.5级地震

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536年3月19日)丑时,建昌(西昌)北发生7.5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8.1°,东经102.2°,震中烈度Ⅹ。[4]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地震声吼如雷数阵,四川行都司、建昌卫、建昌前卫(治今西昌市)大小衙门、官厅、宅舍、仓库、内外军民房舍、墙垣、门壁、城楼、垛口、城门俱各摇倒填塞。死亡近万人,伤者不计其数。至二十九日(20日)时常震动有声,间有地裂涌水,陷下三、四、五尺者。卫城内外,似若浮块,城室尽塌,军民惊惶。城西东岳神祠倾圮,邛海东岸一寺庙倾颓。白塔寺铜香炉折其右耳。泸山光福寺坍塌,段氏所施之田,尽皆化为沧海。山崩石裂,火烧焚压,烈风可畏,五昼夜雷声不绝,山泉河水尽皆黄浊。宁番卫(治今冕宁)同日地震,房屋墙垣倒塌无存,压死指挥刘英,千户刘爵、郑廉及军民男妇。越巂卫(治今越西)遍卫城屋倾倒者十分之七,城乡内外压死者不计其数。镇西所(治今甘洛县正西)、邛州(今邛崃)、雅州(今雅安)、崇庆州(治今崇州崇阳镇)、嘉州(今乐山)、眉州(治今眉山)、资阳、大邑、峨眉等所、州、县城垣倒塌不等。龙安府(治今平武)、马湖府(治今屏山)、潼川府(治今三台县潼川镇)、叙州府(治今宜宾市)、遂宁、内江、什邡、富顺、岳池、成都均震。地震一月之内或数见,一日之内或再作,至六月二十日(7月7日)尚未止。[5]

2.1732年1月29日西昌6?地震

清雍正十年正月初三日(公元1732年1月29日)申时,宁远府(即今凉山州)所属西昌县东南等处发生6?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7.5°,东经102.4°,震中烈度Ⅸ。

据有关资料记载:宁远府建昌镇总兵衙署大门、二门及旧有厅堂、房屋摇倒过半,其余尽皆歪斜,民伤甚众,宗嗣墙颓壁裂,栋倚屋斜;城东北千佛寺殿宇坍塌,墙垣倾圮。新设建昌道属披砂永定营汛已竣,将竣未竣的城堡、营房复被地震倾损。米易所巡检署(治今米易县攀莲镇)为地震倒塌,会理州(治今会理)、德昌所(治今德昌)、河西所(治今西昌佑君镇)也同时受灾。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地震“各属被压身死男妇大小共一百二十四名口,打伤轻重不等男妇大小共二百六十八名口,全倒瓦房及板草房共一千九百五十五间止,坍塌墙壁共一千八百二十九户”。此次地震还波及云南东川(今会泽)、昆明、宜良等地。如定远琅盐井“井卤忽而变淡”、“卤水增旺”。

3.1850年9月12日西昌、普格7.5级地震

清道光三十年八月七日(公元1850年9月12日)夜亥时,西昌县属各所及东南各乡突然发生7.5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7.7°,东经102.4°,震中烈度Ⅹ。[6]

该次地震发生时,地下有如雷鸣,阖城号呼鼎沸。西昌附城一带及县属之上所、中所、下所、礼州、太和场、高草坝、德昌所、鱼水场等处各乡场均被震受灾。西昌县城垣倒塌二百余丈,西、南、北门城楼及文武衙署、仓廒、库局、庙宇、监狱概行倒坍。白塔寺、青龙千佛寺、东狱庙前殿山门等扫地无存,龙神祠、禹帝宫、文华寺、关帝庙、药师寺、字库等概行倾颓。静宁寺、西盛寺、永盛寺、清真西寺、川主庙、四百户清真寺、泸山祖师殿和娘娘庙前后殿等倒塌;灵鹰寺垣墉尽覆,发文寺栋折榱崩,青龙寺大半摧颓,长安寺山墙倒塌。瑶池宫王母殿瓦碎垣颓,白塔寺铜香炉折其左耳。宁远府署圮案坏。遍城屋宇倒塌,木石填塞,不辨街巷。城内城外及各乡场受灾27880余家,灾民135380人;倒塌瓦草房26106间,压毙20652人。[7]当时的四川总督徐泽醇在奏折中写道:“八月初七日夜,西昌县城内地震。屋宇倒塌,压毙官民……城内城外及各乡场,除外来客民被压身死者不计外,受灾户27880家,灾民135382名,倒塌居民房屋、草房26106间。”[8]

西昌县城及东海镇一带大地刬然迸裂,喷砂冒水,须臾地合如故。山陵崩溃,邛海水溢,海河壅塞,湮没沿岸农田、寺宇。西昌—普格—宁南一带出现山崩、滑坡和地裂,大箐梁子南的五道箐、普子里底至扯扯街沿线出现30多公里长的地裂带。普格耿底武圣宫、冕宁泸沽玉皇庙倒塌倾颓。

会理州属披砂汛(治今宁南县披砂镇)及附近大佛场、松林坪、新村、八家村等十四处山崩地裂,庙宇、民居倒塌,共震倒民房1838户,压毙2878人。宁南南东白水沟附近出现滑坡,裂缝冒出清泉。盐源(治今盐源县卫城)倒塌民房数十间,压毙数十人。喜德西河乡阿支等地滑坡,埋压山寨人畜。越西、冕宁、米易、礼州、河西、冕山(今喜德县冕山)、会理等有房屋破坏;仁寿、南充、德阳、庆符、南溪、乐山、筠连亦震。云南巧家倾圮民房数百间,压毙数百人;宣威、永胜、普洱、盐丰均震。[9]

现今在西昌市芦山光福寺陈列的地震石碑100余块,是明清间对安宁河地震带上的几次大地震(如公元1536年、1850年西昌附近的大地震)的碑刻记录。其中仅记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的地震碑刻就有八九十块,所记内容包括历次大地震的发生时间、震前预兆、前震、主震、余震、受灾范围、破坏程度以及震后救助等,是研究历史地震,向今人提供重要借鉴的珍贵资料。

4.1952年冕宁6.75级地震

1952年9月30日,冕宁县石龙一带发生6.75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8.4°,东经102.2°,震中烈度Ⅸ,震源深度7-9公里。

冕宁县位于“南北向的安宁河断裂带北段,该段新构造活动强烈”。石龙区是此次地震的震中,房屋等破坏严重。“全区7685户,共倒塌房屋3239间,破坏2598间,倒墙19555堵,打死162人,伤707人,受灾6614户。”冕宁全县(含石龙区)死亡216人,轻重伤926人,死牲畜835只,倒塌房屋3980间,严重破坏6444间,土院墙倒塌32341堵。粮食损失14万余公斤。

西昌全县倒塌房屋193间,倒墙541堵,死亡20人,伤83人。喜德县亦有房屋倒塌,光明乡地陷成湖,面积约一亩左右,水深7米。

普格、宁南、德昌、越西、昭觉均有程度不等的破坏。布拖、巧家、会东、盐源、美姑等均有震感。

5.1955年会理、米易6.75级地震

1955年9月23日,会理鱼鲊发生6.75级强震。震中位置北纬26.6°,东经101.8°,震中烈度Ⅸ,震源深度10公里。此次地震给当地房屋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10]

在Ⅸ度区:南起紫石坝,北到红格,西起迤资,东到黎溪。其中拉鲊、鱼鲊、万隆、河漂、黎溪、迤资和红格部分地区Ⅰ类房屋倒平,其他房屋倒塌约90%,未倒者也不能住人。民建乡平安村10余户房屋和土地全部垮入金沙江中。

Ⅷ度区:南起海子边,北到九道沟(即新街),西起路步鲊、裕民街,东止芭蕉阱、竹子箐。区内房屋很严重,Ⅰ类房屋倾倒1/3以上,Ⅱ类房倾倒10%,Ⅲ类房大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损坏。滑坡、地裂、地下水变化为数不少,但不如极震区。

Ⅶ度区:只有极少数或个别房屋倾倒,但房墙普遍开裂,房架倾斜,也有木架拔榫情况。陡岩有小规模滑坡,第四纪沉积层中地裂缝。

Ⅵ度区:盐边、华坪、元谋、会理、米易、大姚等,主要是房屋轻度损坏,落尘土,老旧房屋裂缝。

据统计:会理、永仁、米易三县共死亡613人,其中会理县485人,永仁县108人,米易县20人。轻重伤1153人,倒塌房屋15000余间,震裂10000余间,牲畜压死765头。沿金沙江两岸很多村寨覆没;公路、村间便道、良田毁坏严重。相隔三年,安宁河断裂带南北端各发生6?级强震,其后又各余震不断。[11]

6.2008年攀枝花6.1级地震

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51.6秒,攀枝花仁和区和凉山州会理绿水间发生6.1级地震。震中位置即东经101°54',北纬26°12',震中烈度为Ⅷ。[12]

据有关资料记载:此次地震造成人员死亡35人,受伤638人,失去住所121756人。房屋倒塌和严重破坏273余万平方米,中度和轻度破坏732万平方米,房屋经济总损失212563万元,其中会理县73163万元;室内财产损失13937万元。工程结构经济损失(含电力交通、通信、供排水)45899.2万元;工矿企业设备财产经济损失30489万元;农业及林业经济损失14818万元;评估区外其他地点经济损失2500万元。总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328317万元,其中凉山州122251万元。[13]

三、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历史地震的特点

通过对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历史地震及其危害的简要论述,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是四川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的三大断裂带之一。据《四川地震全记录》上、下卷中的四川强震简目统计,自公元前26年至公元2009年,四川省共计发生有文字记载7级以上强震21次。其中鲜水河断裂带发生8次,占全省强震的38.09%;龙门山-岷山断裂带发生6次,占28.57%;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发生4次,占19.04%,其它断裂带3次,占14.28%。[14]仅从7级以上强震数量来看,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仅次于鲜水河、龙门山-岷山断裂带之后,是四川省42个地震断裂带中第三大地震断裂带。

2.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历史地震的活动范围和发生时间存在不确定性。这一地区共计发生6级以上历史地震13次,其中6.0--6.9级地震9次;7.0—7.9级4次。从历史地震所发生地区看,主要地震活动发生在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地震活动相对较少。从历史地震所发生时间看,这条断裂带6级以上地震规律不好预测。它的活动间隙有长有短,震级有大有小。例如1913年冕宁6级地震与1952年冕宁6.75级地震相隔49年;1952年冕宁6.75级地震与2008年攀枝花6.1级地震相隔56年。这说明,这一断裂带6级以上强震活动存在着地区和时间的不确定性。

3.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历史地震都直接或间接给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这一地区古称巂州(明清时期治所在昭觉,后移今西昌市),历史上经常发生震级不等的大小地震,曾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6级以上强震产生危害来看,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强震损失要大于盐源、木里断裂带。盐源、木里断裂带地处川南横断山脉边缘,高峰耸立,峡谷深邃,工矿业不多,人口较少,一旦遭受强烈地震,所受各种损失相对较小;西昌、攀枝花虽然也地处山区,但工矿业发达,人口众多,一旦遭受强烈地震,所受各种损失巨大。如前所述,2008年8月攀枝花市仁和区发生6.1级地震,各种经济损失达32亿之多。

4.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的防震减灾工作有日趋加重之势。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延伸至云南大姚一带,所涉及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左右,以彝族群众居多。目前,攀枝花-西昌地区已成为我国能源和交通发展的重要基地,这里不仅有大型企业泸沽铁矿、攀钢、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而且还有许多已经建成和正在修建的大型水电站、高速公路、铁路等,例如京昆高速公路、成昆高速铁路以及雅砻江、金沙江地区大型水电站等。对此,攀西地区相关部门在高度关注大型经济建设项目和城镇规划布局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当地地震台网监测预报工作,严防强震大震的发生。

针对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历史地震活动的特点,当地大型经济建设项目和城镇规划建设部门应高度关注两点: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城镇居民点的修建必须远离活动性断层,远离不稳定的山坡,严禁在活动性断层和不稳定的山坡修建任何建筑物;二是对于不稳定或稳定性较差的山坡以及交通线要经过的地段,特别是大型水电站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要经过的地区,应有计划地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的治理方式。

注释:

[1][2][3][4]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地震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7页,第27-28页,第32页。

[5][6][12][13]孙成民主编《四川地震全记录》上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0-44页,第123-145页,第571页,第572页。

[7][8]明清档案部辑《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四川总督徐泽醇奏折》,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3-135页。

[9]王会安、闻黎明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三卷(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56页。

[10][11][14][15]四川地震资料编辑组编《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第120-123页。

新年倒计时篇10

关键词:倒F天线曲流技术枝节弯曲

中图分类号:tn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293-01

引言

倒F天是由四分之一波长单极子天线演变而来,把单极子天线的部分弯折90°后就形成倒L天线,它由垂直的短单极子和加载在单极子末端的水平部分组成,相当于给单极子天线增加了一个顶部负载,可以减小单极子天线的纵向尺寸。

鉴于有时对倒L天线有高度限制,导致其输入阻抗很小,与50欧姆同轴线匹配困难。在倒L天线水平枝节的末端再增加一个倒L线段,就形成了倒F天线。对于倒F天线而言,不需通过另外的电路,只要改变天线一些结构参数就可以实现匹配,从而简化了天线结构[1]。

一、新型平面印刷倒F天线设计

倒F天线是单频点天线常用的结构形式,本文以平面倒F天线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工作在262mHz的新型平面印刷倒F天线[2],该天线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天线从接地端到开路端的长度为aB+BC+CD,接地点到馈电点的长度为aB+BC+Ce,从馈电点到开路端的长度为eC+CD,通过调节a、B、C、D、e五个点的位置改变上述各长度,从而改变天线的输入阻抗来实现阻抗匹配。

由于对天线尺寸有限制,如果采用上述传统的平面印刷倒F天线,辐射杆BD的长度大约在300mm左右,尺寸过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利用曲流技术将天线顶部的部分辐射枝节由直线变为曲线,不改变天线辐射特性,将天线辐射杆长度减小到180mm左右,大幅度缩小了天线尺寸[3]。

曲流技术广泛应用于微带贴片天线,通过将天线贴片表面激励电流的路径弯曲,实现天线小型化[4]。曲流技术使电流有效路径变长,由于天线的谐振频率随电流路径的长短而变化,路径越长天线谐振频率越低,因此利用这一概念可以控制天线频率,满足设计需要。

将平面倒F结构与曲流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本天线方案设计中,可以实现天线262mHz的工作频率,使天线小型化,天线辐射体结构如图2所示。

二、仿真模型

通过使用电磁场高频仿真软件HFSS,仿真了天线各项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调整倒F天线各段辐射体的长度和宽度、馈电点和接地点的距离、曲流路径的长短、宽窄和疏密度,通过优化来实现其阻抗匹配,最终得出倒F天线的基本仿真尺寸。仿真的电压驻波比曲线和水平面辐射方向图如图3和图4所示。

由上面两幅仿真图可以看出,天线谐振点在262mHz,水平面方向图为全向,不均匀度好,增益值为1.7dBi,满足设计要求。

三、实物及测试结果

按照仿真结构制作出天线,实物和仿真结果存在差异,通过调节弯曲枝节末端的长短,使天线谐振频率在262mHz。实测天线电压驻波比如图5所示,天线在其工作频段内阻抗匹配良好,电压驻波比均小于1.5。

实测天线方向图如图6所示,水平面方向图为全向,增益最小值为0.9dBi,满足设计最初增益大于0dBi的要求。

四、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在262mHZ的新型平面印刷倒F天线,将天线部分辐射枝节设计为曲线,增加了辐射杆的电长度,将天线宽度减小,最终实现小型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周江n、王玉峰、周军、陈云,一种应用于RFiD的印刷倒F天线设计,微博学报,2010.8:185-187

[2]陈曦、李晓波、倪淑燕,无人机机载通信倒F天线的设计与特性分析,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7.18(4):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