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课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7:07

透镜课件篇1

/

关键词:透镜;光的折射;会聚;发散;实验探究;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78-3

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一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本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章是上一章中“光的折射”知识的延伸。《透镜》一课是学习本章的基础,本课也对学习本章后面几节课奠定了基础。

1.2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凸、凹透镜,了解焦点和焦距。

2)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1.3  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透镜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说学情

生活中人们经常用眼镜、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主要部件是透镜。学生对透镜已有了感性认识,并且前面已经学习了光的折射知识。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会很容易理解。但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凹透镜的“会聚”和“发散”则要进一步的讲解。

3  说教法

认识透镜采用观察法。对于透镜的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以及焦点和焦距,采用学生自学。透镜对光的作用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以及播放视频等方法。焦距的测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等方法。对于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习题,学生板画练习巩固。

4  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的实验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  说教学过程

5.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神舟十号”从点火到升空的过程,让学生观看,然后提出问题:哪些仪器把扬我国威的历史瞬间留为永恒的记忆呢?学生回答摄像机。指出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电影放映机、摄像机镜头的重要元件,引出透镜。

5.2  新课教学

5.2.1  认识透镜,学生自学,适当点拨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了解透镜,观察眼镜片以及桌面上的凸、凹透镜。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针对性地区分凸、凹透镜,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凸、凹透镜的认识。学生自学课本透镜常用的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教师用板画的形式解释。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采用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2.2  透镜对光的作用

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师课前准备的实验器材:烧杯、水、牛奶、测量液体压强用的水槽、香、火柴、激光笔、凸透镜、凹透镜、橡皮泥。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每组学生讲解设计方案。学生的设计方案归纳为两类:一是激光笔、凸(凹)透镜、烧杯中放入水和牛奶,把凸(凹)透镜靠近盛有水和牛奶的烧杯显示光路;二是把点燃的香和凸(凹)透镜固定在水槽中显示光路。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归纳实验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笔者提问: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哪个更有说服力呢?同学们可能回答两个都可以,笔者指出用凸(凹)透镜靠近盛有水和牛奶的烧杯显示光路,盛有水和牛奶的烧杯本身就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笔者觉得第二种设计方案比较好。播放笔者用第二种设计方案录制的视频。通过播放课件补充学生实验现象的不明显。最后,通过板画的形式画出两种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的作用。

对“会聚”与“发散”的理解,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问题:只要通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会聚的,这个透镜就是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发散的,这个透镜就是凹透镜?不正确。光学中会聚和发散的含义:结合多媒体课件透镜图解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指其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叫会聚。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是指把入射光线发散,其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远离了主光轴,叫发散。采用实验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增加学生的体验,并使学生对凸(凹)透镜这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了解得更充分一些,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对会聚和发散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通过此环节的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

5.2.3  焦点和焦距

学生自学焦点和焦距,并指导学生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标出焦点和焦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板书板画的能力。笔者提出“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小组讨论解决,回答把小灯泡放在焦点上,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的特点。利用大屏幕播放录好的视频:把小灯泡放在焦点上,发出平行光。利用视频清晰再现实验过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知道用什么办法找焦点和测焦距吗?对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学生阅读教材四、五自然段,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其中一组展示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用白纸当光屏,用手电照射凸透镜,纸上出现一个几乎与透镜等大的光斑,却没有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亮点。笔者追问原因,并让其他组的学生指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展示正确的做法。强调:这个实验我们最好用太阳光,从无限远处来相当于平行光,手电代替光源,那么手电一定要离透镜远些,这样才能是平行光。利用课件播放实验步骤。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测量结果:焦距分别为5cm和10cm。对于焦距大小对光的会聚和发散的效果,请学生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一题。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凹透镜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越强,每个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主要掌握凸(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习题,学生练习,并且每组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教师指导学生画图。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内容。

5.3  课堂小结

各小组总结本课的收获和疑惑,互相交流。

5.4  布置作业

布置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为本节课作业。

5.5  说板书设计

通过板书设计,简明扼要地将本课的内容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体系的认识、理解、应用。

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凹透镜的示意图。

2.关于透镜的名词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②光心:主光轴上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②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焦点和焦距

①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②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5.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

①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异侧虚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6  说教学效果

本课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神十”点火到升空的过程来引入,提出问题,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贯穿始终,学生自学与实验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重点、难点的剖析,以及习题的巩固和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骆红梅.发挥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特殊功能[J].物理教学探讨,2009,(5):65.

透镜课件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理论依据实验操作凸透镜成像规律

导语: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物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八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疑惑:(1)实验操作过程复杂,要做的东西很多,如:要测凸透镜的焦距,调节透镜、烛焰和光屏三者的高度;(2)实验中涉及很多问题,很难记牢,找不到一条主线或者联想的依据来记忆这些规律和操作的问题;4.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仔细研究苏科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的课后习题第3题:通过放大镜观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增大呢,还是缩小?若继续不断地增大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将怎样变化呢?本题也属于实验类作业,这是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预备实验,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物理现象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归纳出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反思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种种教学问题,都离不开实验操作。让学生尽可能地深入其中并感受到实验的乐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些实验不单是教师演示实验,也不是只让学生做一些指定的实验。还应努力发掘教材中的有利素材,结合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些简单可行的实验渗透到教学中,这也是教师备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1)用《凸透镜成像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连续变化规律,形成深刻的印象。总结出成实像或虚像时,当物距连续变化,引起像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出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的特殊意义。

(2)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之间的关联。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从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三方面描述。这些性质之间有关联,例如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再去挖掘其他的关联性质就能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3)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的比较。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定成像的性质,这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两者的共同点是: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师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不能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时不必为一些概念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这样就能化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参考文献:

[1]梁树森.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4年07期

透镜课件篇3

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来说直观性的材料和教具比较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不透彻,往往只能死背一些实验结论,而对原理的应用和灵活分析非常欠缺,由于人教版教材对这部分的编排顺序又给教学的安排和实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使教师在这部分的教学中相当花时间,收效又不大。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反复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标对这部分要求,找准解决这部分教学的突破口――吃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对教材、教学的安排做了一个较大的调整,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结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再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整合,使这部分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收效,使得教学不再空洞,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很轻松愉快,以下是我的具体作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同学习和探讨。

一、调整教材,便于教学

老教材对凸透镜应用这一块采取先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然后对生活中的透镜应用作渗透性的教学展开。而新教材是先认识生活中的透镜,再作其成像规律的探究,似乎在认识上让学生先建立起一些认识,再去追寻其根源,而实施下来,其结果只是让学生去验证其应用而已,从教学实施的结果看来,由于块面比较大,学生的认识不到位、不透彻,分析解决问题是停留在一些模糊的误区中,总感到收效不大,仅仅只能死背一些结论,不能做到变化性的分析应用,于是我在不同的班级上作了教材变动的教学实施,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结合学生的认识和记忆特点,对教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先探究成像,再安排应用,而且是一种成像安排一个典型应用。

第一步:探究凸透镜第一种成像(缩小实像)然后完成第一种成像的具体应用――照相机的教学。

第二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第二种(放大实像),然后完成第二种像的具体应用――幻灯机以及投影仪的教学,并补充电影的教学,加深理解和对比分析。

第三步:探究凸透镜的第三种成像(放大虚像),然后完成第三种像的具体应用――放大镜的教学,并补充“放大镜”的制作(动手小实验),比较不同的放大镜,并比较放大镜的凸度与焦距的关系。

通过以上成像与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进而对生活中的透镜作更进一步的教学展开。

二、强化认知,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在进行照相机的渗透教学中,学生对曝光、调焦、暗箱、光圈、快门的这一些词比较陌生,对全身、半身像的调整从原理上比较模糊,这部分对老师的教学比较困难,光靠老师的口头教学,作用太小,为了方便教学,我采用网上下载的课件对照相机的结构、原理、成像光路,以及对像的调整、大小变化等等一一剖析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态画面上分析课堂上学到的实验的结论,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思路更清晰,又增加了。

课外知识,有兴趣的同学激发了他尝试课外摄影的欲望。

2、在幻灯机的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对幻灯机的结构、成像原理以及像的变化让学生作进一步的认识,对上面的第二种成像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效果很好。

3、在对眼睛与眼镜的教学中,采用课件结合生物课学生已有的知识,对眼睛从结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远视的形成以及矫正方法到选择眼镜等,通过课件展示非常直观、清晰,并且还可以边讨论边分析,学生从原理上已经深刻地形成认知,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就比较牢固,并能形成永久性记忆,这样做,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教和学变得轻松,比以往老师的教学效果好得多,(另外可以用气球作一个小水球模拟晶状体的厚度变化,很直观,效果狠好),这部分知识是新教材中增加的部分,老师要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应积极想办法上好这部分内容,它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健康的用眼卫生理念。

4、学生在学完这部分知识后,对一些结论和应用已初步形成,但对成像的几种结论,要记下来,在短时间内容易,要长时间记下来有些困难,尤其是到中考前的总复习就显现出来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它的规律,引导学生慢慢从实验结论中总结它们共同的特点,把观察的目光转移到2倍焦距和1倍焦距处去作对比分析,强化记忆,就比较容易了,再就是通过补充作图法来强化这部分的知识,看起来要求高了一些,但对学生来说,一方面练习了凸透镜的一些光路性质,也从成像作图中再次体会实验结论,从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又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也丛中积累了学生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无凝是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作了一些积累,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即使学生一时遗忘了,他也会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相应的结论,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高中物理的光学部分作了一些铺垫。

三、开展综合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透镜课件篇4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探究

中国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3)5(S)-0030-5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的“第四章·多彩的光”的第五节,主要包括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

学生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凸透镜的不同成像情况。进一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不仅是对光现象的深入学习,也是以后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的重要基础,是光学中重要的实验探究课之一。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等基本知识,对“放大镜”也并不陌生。因此,通过“放大镜”来找各种不同的像也不会困难,通过实验观察自然能想到“凸透镜成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但要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和凸透镜距离改变时的成像情况却并不容易,况且还要通过对实验现象及数据的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于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尚弱的八年级学生来说,如何顺利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如何来处理实验中记录的这些现象及数据,尤其是确定在确定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上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较为有利的是,学生对该学习内容的兴趣十足,学习动机易被激发。

3.设计思路

教材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对凸透镜的认识,包括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焦点、焦距;然后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这样安排,知识的系统性虽好,却不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笔者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整合,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放大镜”开始,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提出问题:同一凸透镜为什么能成大小、倒正不同的像?进而通过实验找到这些不同像并分别记录每种情况下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特点,通过对这些信息、数据的处理找出凸透镜成不同像的条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连续的思想完善并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伴随着探究过程的不断深入,凸透镜、虚像和实像、焦点和焦距等概念的教学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择机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更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也更符合学生研究这一问题时的认知顺序。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地找到像的位置;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处理。

5.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说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在实验中辨认实像和虚像,说出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3)知道凸透镜,说出焦点的位置和焦距。

(4)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学会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渗透“连续”的物理思想。

6.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7.教学准备

课件:关于《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的ppt、多媒体投影、实物展台。

学生实验器材:光具座、大蜡烛、凸透镜、大光屏、火柴(1组)。

学生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共16组)。

8.教学过程设计

8.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1学生透过“放大镜”观察老师

教师站在讲台前引导学生透过他们熟悉的“放大镜”观察老师,并试着描述出“清晰”看到的老师的样子。

学生坐在教室不同的位置,透过“放大镜”观察老师,并说出看到的老师的样子(老师是倒立放大的、倒立缩小的和正立放大的)

教师指出,学生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清晰”的老师实际上是老师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观察表明:“放大镜”不只成放大的像。所以这类元件称为放大镜不科学,物理学中叫“凸透镜”。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相同的凸透镜能成不同性质的像,是因为老师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设计意图]1.透过“放大镜”观察熟悉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

2.在学生意识到“放大镜”不仅能成放大的像,也能成缩小的像时,“放大镜”这一称谓显然不能代表这类透镜,此时给出“凸透镜”,符合学生认知;

3.发现用凸透镜成不同的像,确定研究方向。

8.2设疑击思,点拔探究

活动2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大体情况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知道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学生知道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布置实验任务并提醒学生注意:(1)通过前后移动光屏找到在光屏中心最清晰的像(教师也可演示);(2)先从远到近不断改变烛焰的位置,了解物距不同对所成的像有哪些影响;(3)在光屏上找到像时,撤掉光屏看能否用眼直接看到这个像?(4)简单概括出实验中你实验小组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从整体上了解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学生交流各实验小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烛焰离凸透镜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用眼睛能看到;烛焰离凸透镜不太远时,成倒立放大的像,用眼睛能看到;烛焰离凸透镜近时,光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但用眼睛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放大的像。

教师汇总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让刚才没有观察全的小组快速补充观察。

教师介绍实像、虚像及其特点。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形成的,所以要在镜前(物体同侧)看;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折射形成的,所以要透过凸透镜(物体另一侧)看。

学生初步了解实像、虚像及其特点,并用来描述凸透镜成像的整体情况。

[设计意图]在学生实验中,倒立放大的像、倒立缩小的像都能在光屏上呈现,而正立放大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而需要透过凸透镜观察到像在烛焰的同侧,此时给出“虚像”、“实像”并体会二者的不同,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活动3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倒立缩小的像的条件

教师指出刚才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整体情况过于粗糙,我们要能找出物体距离凸透镜多远成哪种像就更好了。为了更细致的研究出什么情况下成什么像,我们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单数实验组同学通过实验分别找多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并分别记录下你认为最具代表意义的三个像时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及像的大小情况,将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到表格中,同时将各成像情况下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及像的大小画在印有方格标记的透明胶片上;双数实验组同学通过实验找倒立缩小的像,要求与单数实验组相同。

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各自的任务。

完成后实验先由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实验组学生展示用胶片记录的成像情况,并说明为什么认为这三个像最具代表意义。

教师通过即时性评价引导学生理解“最具代表意义的三个像”。

教师将所有研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实验组的胶片重叠后,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再由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实验组学生展示用胶片记录的成像情况,并自己说明自己组记录的三个像是否最具代表意义,为什么?

教师将所有研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实验组的胶片重叠后,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总结出看到的现象及发现的规律:成不同的像时,物体的位置和像的位置好像都有个范围,比较集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教师让学生知道通过记录的实验数据也能发现同样的规律,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处理实验数据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1.通过实验前的提醒,降低实验难度,便于学生在光屏上正确的找到像,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2.本实验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一是为了有充足的动手动脑时间让学生找到“最具代表意义的三个像”;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加强合作的团队精神;

3.本实验中多数学生记录的数据大多杂乱无序,将实验数据以图示的方式展示更易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再通过评估环节让学生了解有序的数据便于发现和总结规律,形成有序实验的科学意识。

活动4找到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倒立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倒立缩小的实像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分界点,在这个分界点上会成一个与物体一样大的实像。这个分界点会在哪里呢?如何证实我们的判断?

学生多数能意识到这个分界点大约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在这个分界点的两侧多尝试几次,仔细观察所看到的像的变化。

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教师说明20cm是个关键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在这个点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实验中,像与物体的明亮程度不同,仅凭眼睛观察不足以确认成的像是与物体是等大的,但并不妨碍结论的得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连续”的思想,认识到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倒立缩小的实像之间应该有个分界点,并猜想分界点的位置,通过实验证实这个分界点的存在。

活动5探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的条件、找出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时,除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外,还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怎样的范围内,通过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之间有无分界点?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分别找出多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并分别记录下你认为最具代表意义的三个像时物体的位置、像的大小,将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到表格中,同时将各成像情况下物体的位置画在印有方格标记的透明胶片上。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及效果信息。

学生完成实验后结合胶片记录的成像情况展示各组的实验结果,并自己说明自己组记录的三个像是否最具代表意义。为什么?

教师将所有研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实验组的胶片重叠后。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总结出: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体更靠近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虚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要比10cm小。

教师在学生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概括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应有个分界点,分析这个分界点应该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的成像情况,确认此时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连续”的思想。意识到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倒立放大的实像应该有个分界点,猜想这个分界点的位置,通过实验确认分界点。

活动6对上述探究过程的评估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帮助学生认识到: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是不同人对清晰像的位置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在实验数据的记录上按照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较好;处理实验数据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连续”的物理思想很重要;自己实验中的各种经验教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对科学探究过程及时进行反思的习惯。

8.3拓展延伸,归纳升华

教师告诉学生,对于任何一个凸透镜成像情况进行研究,都会发现这个“分界点”,但不同的凸透镜这个“分界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并不相同。我们今天各实验组实验的是相同的凸透镜,所以我们找到的“分界点”都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这个“分界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这个“分界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凸透镜的焦距。10cm是就是大家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完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师强调说明。我们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都是10cm,换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做实验,虽然数据可能不同,但所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科学家大量实验的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设计意图]1.学生通过分析,发现了凸透镜成像中两个关键点:即成倒立缩小实像和倒立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倒立放大实像和正立放大虚像的分界点,此时结合这两个分界点给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这些名词,符合学生认知需求。至于这个点为什么叫焦点,到学习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才会明白:

2.给出科学名词后,学生再次归纳总结,规范语言,得到初步的规律;

3.对于不同焦距的凸透镜仍能得到相同的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渗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师提出新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凸透镜为什么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这需要我们关注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传播方向的变化,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9.形成性练习

1.小军和小民用图1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开始时,他们决定先用眼睛来观察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于是,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0cm处,小军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民从另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并按照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然后整理记录观察到的几个像的情况如图1乙所示。小军想知道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小民有些已记不清楚。请你帮他排列出来:

(2)小军和小民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__;如果实验室里找不到这个器材,还可以用__来代替。

(3)小军又把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30cm处,小民要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正确的操作是__。

(4)小民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后,将他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实验次数1)中:小军看了小民找到的像后,感觉不够清晰,又继续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后,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实验次数2)中;小军和小民都认为自己的实验数据是正确的,二人争执不下,就请物理课代表来裁决,物理课代表又继续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后,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实验次数3)中。

于是,物理课代表认为小军的实验数据是正确的。你的看法是:__。

(5)根据小民、小军和物理课代表的实验数据,可以推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cm;为了证实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最简单的实验方法是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__cm处,__。

2.表3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请你将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写上适当的内容。

10.自我点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学习内容的掌握转换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教师创设情境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教师能否将教学内容还原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课设计的核心问题。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大胆摈弃了先讲解后探究的做法,是因为那样的探究更像是走过场,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自发性荡然无存。

透镜课件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82-02

一、通过分析小孔成像,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在我们的物理教材《光的传播》一节后有这样一道关于小孔成像的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罩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针对这道习题,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按小组在课下制作好实验装置,并制造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窗外的景物,记录下看到的景物的像的特点。在课上,学生要汇报课下实验情况,并展示实验的结果,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观看窗外的景物时,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验情况适当拓展题目,用点燃的蜡烛代替景物,调整烛焰到小孔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观察成像的特点变化,最终总结出像距和物距与成像特点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建立一个实像的概念,为讨论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打下基础。

二、重视平面镜成像,初步建立虚像概念

平面镜成像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教师要充分重视平面镜成像教学。因为平面镜成像使学生第一次接触了虚像的概念,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更深入地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基础,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平面镜成像与凸透镜成像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知识结构。无论是小孔成像还是平面镜成像都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基础,做好这些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学习凸透镜成像。

三、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课程教案

在设计凸透镜成像的教案时,首先要选对教学方法,物理规律的教学比较适合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但如何让学生顺利地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需要教师全面考虑各个概念的前后联系,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选好教学方法后,教师还要考虑课堂实验要采用什么实验器材;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需要观察到哪些现象;记录哪些实验的数据;怎样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教学会遇到问题。本节课中,讨论分析数据是的重点和难点,直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得出正确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深入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光路图,给学生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连续变化规律,学会画不同物距的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可以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的更加牢固。在总结成虚像还是实像时,要让学生自己观察物距连续变化时,像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并找出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这两个特殊位置,分析这两个位置的特殊意义。

凸透镜的成像可以从正立或倒立、缩小或放大、虚像或实像三个方面来描述,这些就是凸透镜成像性质,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成像的虚实、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像距大小和像大小之间的关系、物距与像大小之间的关系等,引导学生从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出发,总结归纳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和规律,并灵活地运用它们解决具体问题,以便更好地掌握凸透镜成像知识。

将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比较可以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凸透镜成像是光经过折射形成的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等于一倍焦距时,成平行光不成像;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小孔成像证明的是光沿直线传播,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只有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实像时,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

五、认真解答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问题

凸透镜成像一课中涉及到的实验探究,并且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很可能会遇到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或不能在光凭中央等问题。此时,教师就要耐心教给学生调节的方法,并强调实验前调节的重要性。在操作技巧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正确、标准的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实验。在探究思考时,要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数据,独立思考,得出结论。

六、适当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便于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课件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过程。用鼠标拖动光源,随着光源移动让学生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还有像距、物距发生的变化,多媒体呈现的动态效果一目了然,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演示效果进行对比,并讨论分析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七、及时做好课堂反馈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巩固并进行问题反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提问测试,并统计测试结果,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反馈信息也可以及时了解授课效果的好坏,并针对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巩固和矫正。

总之,对于整个光学部分的教学,教师要注重教学策略,总揽全局,强调把握基本概念和性质,并找准性质、规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实验、分析数据、总结规律,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宋尚雪.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2011年11期

[2]刘连印.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2012年04期

[3]张东华.浅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处理2012年01期

透镜课件篇6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noBooK;凸透镜成像;初中物理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要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教育环境[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视实验的自然基础课程[2],明确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虚拟仿真技术被应用在物理实验中,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以排除外界因素影响,让学生可根据需求自主进行实验,一定程度上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目前国内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这类平台大多数由各高校、研究院自主研发,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几何光学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ReCeL平台、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验空间等。另一类应用于基础教育教学,这一类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相对较少,主要由企业投入研发,如虚拟仿真实验室、noBooK物理虚拟实验平台(简称noBooK平台)等。

二、noBooK平台简介

noBooK平台是一款虚拟实验应用软件,主要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实验教学互动,主体内容共包括物理、生物、化学以及小学科学四部分。本文主要针对物理部分进行应用阐述。noBooK平台基本包含了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所有初高中物理实验,具有多个版本教材的不同实验,支持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的数据共享[3]。除了教材要求的固定实验,学生还可自主创新,利用noBooK平台内的海量实验仪器模板和实验器件库自由创建、组装实验,并通过丰富的实验讲解视频,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

三、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

1.生动形象激发学习兴趣基于noBooK平台的物理实验生动形象,画面、声音效果逼真,例如水沸腾时会发出声音提醒学生、碘升华时会在画面中呈现紫色烟雾。在现实实验中无法观测到的一些实验现象,如电流、磁感线,甚至是分子、原子等均可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得到展现,模拟真实的实验场景,因而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2.开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noBooK平台只需一台智能终端即可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学生重复进行实验,且拥有海量实验Doi:10.13492/j.cnki.cmee.2021.24.023器材、实验模块辅助教学,学生可根据需求设计实验,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作用[4]。3.加速实验提高学习效率在noBooK平台进行实验操作所需的时间远小于现实常规实验,既能减少实验反应时间,又能免去前期实验准备,节约材料成本。学生既可以应用noBooK平台进行预习,也可开展课后复习,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时间变得更灵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保证安全弥补现实教学条件的不足在教学实际中,一些实验危险性较高,实验中可能用到高热仪器、药品可能带有较强毒性或腐蚀性,如海波融化与凝固实验、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等,不适合学生操作。此外,一些条件要求高或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实验也使学生难以观察到现象,但这些都可以借助noBooK平台得到改善,虚拟仿真技术既可以保证实验安全,也可以突破现实中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让学生直观有效地得出实验结果。

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案例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在教材中与前后章节知识相连,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由部分生活实例引入,请学生观察照相机、投影仪等物品的特点及规律,并思考:凸透镜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何关系?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2.学情分析学生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有所了解,能区分实像与虚像,对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如望远镜、放大镜、近视镜、远视镜等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对于凸透镜的应用没有系统了解,不知道凸透镜成像具有哪些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探究,要使学生系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此,可以将生活中应用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物品与物理知识关联起来,了解它们都应用了哪些原理,从而实现理论联系生活。3.教学目标第一,通过本节实验课的学习,了解凸透镜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规律,掌握本节课的学科知识。第二,通过利用虚拟仿真实验进行学习,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了解实验基本研究方法。第三,了解实验探究活动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4.教学应用(1)课前预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是探究性实验,为了提高学生课上的学习效率,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应用noBooK平台,通过相关实验视频,结合教材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可以依据noBooK平台提供的实验器材对该实验进行预操作,熟悉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及实验步骤等内容。相关实验界面见图1.(2)实验教学①新课引入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物品,学生发现物品是正立且放大的,教师改变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让学生观察此时用放大镜看到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发现通过凸透镜距离的改变,物体还可以呈现倒立的放大或缩小的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所成的像的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②实验讲解教师结合noBooK平台介绍凸透镜成像实验用具,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操作中系统讲解如何使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点处于同一水平线,如何调整焦距与物距的关系得到不同的像,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问题。③实验操作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提醒学生:已知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与它的焦距有关,移动蜡烛时,可以参考物距与焦距呈倍数关系,来观察成像的情况。学生通过调整物距,得到不同实验结果。学生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与蜡烛的位置,使物距、像距改变,得到实验现象:此时蜡烛呈倒立缩小的实像,记录物距、像距的大小,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再次改变物距、像距,分别得出蜡烛呈倒立等大、倒立放大的实像及正立放大的虚像,记录实验数据。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后,借助noBooK平台改变凸透镜的焦距,重复进行实验,记录数据。noBooK平台在实验器材使用次数上没有限制,学生可针对同一内容重复实验,以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切实锻炼实践动手能力[5]。④规律总结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并进行汇总,得出结论,物距与焦距关系共分四种情况,即uu>2f,u=2f,u>2f,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下:当u>2f且fu>2f时,v>2f,呈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

五、结语

应用noBooK平台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相融合,使得两者相互促进。教师引导学生利用noBooK平台辅助开展实验,规避了部分实验的安全性问题,模拟真实的实验情境,辅助实现实验效果,提高了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既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也为线上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参考方案。在内容的选择上,虚拟仿真实验的范围其实还可以扩大到各个学科中。本文描述了许多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但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操作的真实体验是不可替代的,而虚拟仿真实验的便利性也是常规实验所不具备的,所以应让noBooK平台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2]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健涛,刘亚男,蔡开聪.基于noBooK虚拟实验室技术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J].中学化学,2021(2):6-9.

[4]严炜,杨晓梅.虚拟实验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2019(7):70-72.

透镜课件篇7

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

极性。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而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透镜”一节,课本的插图变成多媒体计算机上的动画片(可以运用power-point的制作幻灯片功能),集图像、文字、声音、色彩等多种信息形式于一体,通过“透镜”,大胖子“变成”小孩,而小孩也能“变成”大个子,这些过程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处于最佳状态,如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有关“透镜”的特点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从心理和思维来分析,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是习惯于静态分析,而对

于许多“瞬变”的物理现象,一些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的概念感到比较困惑。因此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则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从而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比如:“透镜”中透镜成像作图是难点,它的焦点在哪里,透镜有多大,平常在黑板上的画图,以及在实验装置上比划,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然而,笔者用aUtHoRwaRe事先画好相应的光路图,燃后再分成若干块,并排列好先后顺序。播放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一块或几块地播放,而且块与块之间时间可以随意控制。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把物体上反射光线通过透镜的这个瞬变的物理过程,以慢镜头的形式,用静态形式进行阶段性分析、观察和研究,学生就容易理解了,这种既可表现宏观又可表现微观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容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声、色并茂,形象鲜明,再

现迅速,感染力强,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提高学生多种感官的最大潜能,从而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过程。所以尽管课堂上老师提供的信息容量较大,学生也能充分愉快地接受。

比如在“透镜”一节中,用粗细适当的红线表示物体的反射光线,用激光声伴随着光线延伸,图画上或者附近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学生经过图、文、声、色的共同刺激,各种器感都处于最佳状态。另外也节省了平常课堂上仪器搬来搬去的麻烦,免去下课之后沾一身粉沫的尴尬。从而使教学结构更合理,使学生在娱乐中“消化”了关于“透镜”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机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计算机管理

1.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对物理教师的

要求。教师必须能熟练驾驭计算机,也就是强化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

2.加强学校对计算机的管理。计算机的管理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

透镜课件篇8

【关键词】微机室微课教学方式

随着“互联网+”理念、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不断影响,作为教师,面临着如何变革课堂教学的思考:怎样改变传统物理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物理教学效率?怎样让学生由“恐惧”物理转化为“爱”物理?

一、研究背景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各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细观其变,也有共性存在,都是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可汗学院、微课、mooC以及“翻转课堂”理念,深深的吸引了我们。2010年,广东佛山教育局首次给出“微课”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以胡铁生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以5~8min的微视频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配套资源的“非常5+1”微课框架。形成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能够展现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也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

二、利用微课在微机室转变物理教学模式设计

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课堂物理教学模式,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必须理清其具体操作步骤,把握课堂特征。综合现有的大部分“翻转课堂”模式,主要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为知识的发现者、归纳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更多的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借鉴前人宝贵经验,我们确定了教学流程设计。

1.教师课前将相关知识内容分解制成包含有基础知识讲解、应用实践、知识归纳(部分包含知识测试)的时长为5~8分钟以微视频为主的微课。

2.学生按照教师安排教学计划,课前学生主要通过课本、辅导资料进行预习。

3.上课初期学生通过自主观看微课,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研讨,学习相关知识(因为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因此设计时我将学生需要利用终端所进行的课前微课学习过程移至课堂)。

4.通过观看微课,小组进行知识讨论归纳,个体开展知识应用强化练习,教师或在旁边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或与学生交流讨论,进行适宜的个别辅导,或分析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后,进行集体疑难解惑。

5.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问题可重复3、4步骤进行,直至掌握所要学习知识点。

6.课后学生完成作业进行知识巩固,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点评。

三、在微机室利用微课进行物理教学实践

有了具体的思路,我们随即进行了教学尝试,通过精心准备,在八年级班开展了以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为内容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

(一)课前准备

1.利用动态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制作凸透镜成像应用微课,内容包括照相机原理、幻灯机原理和放大镜原理(包括光路动态变化轨迹);

2.制作显微镜、望远镜学习微课;

3.通过问卷星在线考试系统组建三套检测题库。一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知识检测题库。二是显微镜、望远镜知识检测题库。三是综合知识题库;

4.教师通过微机室广播软件向学生机下发学习微课综合知识检测。

(二)上课过程

1.师生回顾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

2.学生自主学习凸透镜成像应用微课,并通过学习与同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没有掌握的同学反复观看、交流直至掌握;

3.学生在线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知识检测题(题库题目为20道,每个学生答题8道,由系统随机由题库选题)对失分部分重新进行学习讨论,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学生自主学习显微镜、望远镜学习微课,并通过学习与同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5.学生在线完成显微镜、望远镜知识检测题(题库题目为8道,每个学生答题3道),学生对失分部分重新进行学习讨论,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6.师生集体进行知识归纳;

7.学生在线完成综合知识检测(题库题目为8道,每个学生必答)

8.布置作i。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尽管存在学困生课堂学习速度迟缓,效率低,课堂时间不足的现象,但也增加了教师单独指导的机会。总体而言,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学习成效都得到了提升,在微机室利用微课进行物理教学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成效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张海荣.微时代“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8(13):245-248.

[2]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教学研究,2014(5):26-32.

[3]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透镜课件篇9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12-01

一切科学研究都始于观察,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发现之母,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时曾说:“我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可是在观察那些稍纵的即逝的事物,并对此细心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首先明确每一实验与观察的目的,通过实验与观察帮助学生形成哪些概念,理解哪些物理基础知识,验证哪些能力,发展哪些智力,然后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观察结果,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迅速对仪器装置、物质及变化进行全面的观察。

一、指导观察阶段

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但其注意力也容易被实验精彩的表面现象所吸引,而忽视实验目的与步骤,更少注意观察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仪器的整理与收藏等。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观察的种种指导。为了提高学生敏锐、精细的感智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敏锐观察的学习方法,应要求学生在观察每个实验时弄清以下三个问题:1、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2、认真分析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这些问题中如何归纳出正确结论。为了使学生观察的目标明确,教师应事先为学生设计观察提纲,如透镜的使用观察提纲:

1、透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透镜有多少种?

3、凸透镜怎么鉴别?对光有什么作用?

4、凹透镜怎样鉴别?对光有什么作用?

5、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6、照相机里面有凸透镜,为什么可以照相?

7、投影仪怎样把物体放大?

8、放大镜怎样把物体放大?

9、旅行家们做的冰透镜为什么能生火?是哪一种透镜?

10、眼睛是怎样看物体的?为什么眼镜能矫正视力?

11、老花眼镜与近视镜有什么区别?

12、门上装的“猫眼”是怎么回事?只有里面的人能看清外面,而外面的人却看不到里面?

又如托盘天平使用的观察提纲:

1、托盘天平主要部件名称是什么?

2、使用前天平放置在什么位置?游码放置在什么位置?

3、使用前指针偏左,调节螺母旋转方向朝哪?指针偏右,调节螺母旋转方向朝哪?

4、使用前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是多少?每个砝码的质量是多少?

5、天平平衡时,游码放在什么位置?指针指在什么位置?

6、使用时物体放哪个盘?砝码放在哪个盘?

7、使用时右盘下沉,砝码质量偏(),换用较()砝码。右盘上翘,砝码质量偏(),可增加(),并调节()的位置,直到指针在刻度盘的()。

8、使用时被测物体质量等于()。

9、砝码取放用(),取放时应(),用后应(),潮湿物或化学品不能()。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可把观察对象,条件等设计成观察提纲,抄在小黑板上,上课时要求学生对照提纲边观察边实验。

二、自觉观察阶段

这阶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实验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自己写出实验观察提纲,教师检查,纠正提纲中的缺陷,教师也可根据实验中学生易忽视的问题提出思考题,使学生能把观察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为什么蜡烛火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大致调到同一高度,如果蜡烛太长,光屏上能否成像?

2、如果透镜只有下面半部分,光屏上还能否成完整的像?请用实验检验一下。

3、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4、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5、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6、实像能否用眼睛观察?试试看,用光屏观察实像比用眼睛观察实像有何好处?

7、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移动光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怎样?

8、当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其所成的像的大小怎样变化?像和透镜的距离怎样变化?

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实验失败现象,或观察不全面,教师应允许学生再做,再观察,对观察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应总结指导,为培养学生细致全面的观察品质打一良好的基础。

三、观察力的发展阶段

此阶段要求学生逐步脱离观察提纲,独立进行有效观察,教师可结合教材实际,在课内课外提出各种观察探究课题,例如:

1、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何接线才能起到变阻作用?

2、观察手电筒,它的电路是怎样的?

3、观察自行车,其中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

4、观察家中电表,如果转了1000转,说明用去了多少度电?

5、观察液体沸腾和热传递产生的条件是怎样的?

6、观察温度计和体温计,要求用对比观察法,对比它们的外观、长度、测量范围、分度值等,这样不容易读错温度。

7、观察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如何才能起到放大的作用?

8、观察电炉和电熨斗的构造,使用时热量是从哪里来的?

9、观察测电笔的构造,它是怎样使用的?

透镜课件篇10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八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节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让学生知道两个凸透镜的组合所产生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热情。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是有益的。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4.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验表格、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学生:查阅望远镜资料、叶脉、细盐、头发丝。

二、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在教学设计中,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及原理等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是有益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三、说教法

1.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显微镜成像原理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使之获得感性认识,易于理解成像原理。

四、说学法

1.实验操作

显微镜、望远镜成像原理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课堂中改变了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加强操作性的活动。采用模拟的方法,让学生利用两块凸透镜的简单组合,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在学生经历实践操作过程中,渗透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2.自主、合作学习

坚持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后,勇于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使学生在各自学习层面上取得进步,有所发展。

3.讨论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整个过程,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共享,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明白眼睛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必须借助仪器完成观察。介绍两只神奇的眼睛――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第一部分显微镜

1.自主学习显微镜的结构

(1)通过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指出实物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结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学生通过看书,收集整理所需信息,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方法。

2.小组讨论: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成像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采用多种学习方法。

(1)学生阅读课本,对显微镜成像原理有初步了解。

(2)小组讨论,总结显微镜成像原理。

(3)教师利用动画,使学生深入理解,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结构。

3.拓展活动:显微镜的制作

学生运用显微镜结构和原理,选择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显微镜。观察叶脉、细盐、头发丝。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并体验实验带来的快乐。

第二部分望远镜

1.小组合作学习望远镜

(1)主要组成

(2)成像原理

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使学生在各自学习层面上取得进步,有所发展。

2.全班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3.找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异同点

4.拓展活动:望远镜的制作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手握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远处物体,调整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设计这部分,意在动手实践中学生有了感官认识,有利于突破望远镜成像原理的难点,并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5.拓展学习

请学生将查阅的有关望远镜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掌握收集、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查阅资料的能力。

(三)课堂反馈

通过课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1.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像,道理就相当于的镜头,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像。

(四)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小结本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的扩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布置作业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上方。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可以看清楚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

作业中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激发起学生活跃的思维。